无锡新区总体发展规划92页PPT

合集下载

无锡新区项目策划定位

无锡新区项目策划定位

目的性消费有利于迅速打开 项目的市场认知
鲜明主题,辅助“购物超市、品牌专卖”, 形成“大众化、人性化、特色化、一体化” 的新型消费巨无霸。
21
定位推导
项目属性的思考
项目属性
主题性、集中性大型 餐饮、休闲、娱乐 大众化、人性化、特色化、一体化 新型消费中心
结论
无锡首座 乐 5D 风尚世界
A B C D
总收益 出售 出租 总计
面积(㎡) 135500.00 15000.00 150500.00
备注:根据5年内全部出售出租后收益计算
19
以持有租赁形式的投资回报率分析
内部回报率
公寓20%;商业9%;写字楼11%
结合市场价格及本项目的特点,制定合适的销售价格是项目提高投资回报率的关键。 价格区间建议及销售总额预测
23
定位解析
5D
5D空间
5D多维空间 多维时间 多维空间 多维年龄 多维风情 多维享受
缤纷多维世界
解析 早中晚,全天候 合理的动线设计、消费可以相互穿插 老人、中年人、儿童 欧美、东南亚、中式风情 “餐饮、休闲、娱乐”为主
长 江 北 路
公寓式酒店 写字楼
公寓式酒店
商业



10
项目简介
写字楼 公寓式酒店 公寓式酒店
长 江 北
项目 商 业 写 字 楼 1f 路 2f 3f 4f
商业

5f

建筑面积 75200

17700 17000 16500 16000 8000 建筑面积(㎡) 栋数 层数 平层面积(㎡) 18000 1栋 15 1200
备注: 投资者回报率按照公寓式酒店 租金2000元/套测算;商业及写 字楼租金3元/天㎡,无递增。 此预测为收益预测,不计算各 项成本和税金。

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 ppt课件

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  ppt课件
构筑“多中心、开 敞式”市域空间发 展格局
培育由沿江城镇发 展轴、沪宁城镇聚 合轴和澄锡宜城镇 发展轴组成的“两 横一纵”“干”字 型城镇发展轴
The Comprehensive Planning of Wuxi City
市域城镇体系
城镇空间和等级规模
一 级 中 心 城市 ——无 锡 中心城
热烈欢迎 各位领导、专家 !
无锡市人民政府
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1—2020)
2002年5月
规划编制过程
2001年1月,明确总体规划进行重新修编 2001年3月,确定修编单位,进行准备工作 2001年4月,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正式启动
2001年4月5日,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动员会
2001年4月9日,无锡市城市规划工作及重点地区规划构思意见征询会 2001年4月—7月,规划项目组与无锡市规划局商讨规划初步方案,走访国内著名规划专家、设
计单位和管理部门 2001年6月27日,省规划院召开无锡总规专家咨询会 2001年7月31日,规划初步方案征询无锡建设系统意见 2001年8月1日,规划初步方案征询无锡各行政主管部门意见
2001年8月16日—17日,无锡市人民政府召开总规专家咨询会
2001年12月4日,江苏省建设厅初审无锡总规纲要
市域城镇体系
市域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九横四纵”的干线公路网络 “五横二纵”的轨道网络 “两横五纵”的内河干线航道网络 “一横一纵”的天然气输送管道网

市域交通运输场站设施
无锡公路主枢纽 长江江阴港 无锡内河港 无锡新机场
The Comprehensive Planning of Wuxi City
施统筹等内容,提出可行的规划对策 城市布局中用地的主要拓展方向和“一主一副四组团”的提法需进一步斟酌,主城

无锡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

无锡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

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说明无锡市人民政府一九九五年十二月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城市发展目标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第四章城市性质与规模第五章中心城用地结构和规划布局第六章园林绿化第七章文物古迹保护第八章风景名胜第九章郊区规划第十章环境保护第十一章道路交通第十二章市政公用设施第十四章城市防灾第十五章近期建设第十六章远景规划设想第十七章实施措施附表一:城市总体规划用地汇总表附表二: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附表三:城市快速路、主次干道一览表第一章总则1、修订背景84年以来,国际国内形势有了很大的变化。

世界经济重心正由大西洋沿岸向太平洋沿岸转移。

世界经济正经历又一次全球性的产业结构大调整,与此同时,我国的改革开放为处于长江三角洲中心位置的无锡经济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

无锡成为全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和13个较大城市之一,三个国家级开发区:无锡高新技术开发区、无锡太湖旅游度假区、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和四个省级开发区:江阴经济开发区、宜兴经济开发区、锡山经济开发区、蠡园经济开发区成为无锡经济新的增长点,推动了无锡经济更大范围地参与国际分工,对优化城市经济结构和用地结构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无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突飞猛进,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原城市总体规划已不能完全适应形势需要。

一是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我市的经济总量翻番的年限越来越快,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对城市规划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二是大交通的建设和各类开发区的发展,打破了原来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结构布局;三是城市交通和基础设施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城区交通拥挤,供电、供水和供气等供需矛盾比较突出。

为此,从1993年7月开始,对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再次进行修订。

修订工作开始于多课题研究,并邀请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和新加坡重建局的专家指导规划,93年底形成了《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修订纲要》,并向市总规修订领导小组、市人大常委会作了专题汇报,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总体规划初稿,后根据专家组、各专业部门和广大市民的意见,对总体规划方案进行了深化和完善,于1996年5月正式完成了新一轮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修订工作。

环太湖规划情况介绍PPT

环太湖规划情况介绍PPT

梅梁湖景区
太湖新城
太湖风景名胜区
✓ 马山景区 ✓ 梅梁湖景区 ✓ 蠡湖景区
重点功能组团
✓ 太湖新城 ✓ 蠡湖新城RBD ✓ 马山国际旅游度假岛
马山景区
南泉
无锡建设现代化滨水花园城市的规划介绍与思考 5
(一)太湖风景名胜区
蠡湖景区
马山景区
梅梁湖景区
规划对太湖风景名胜区的发展目标、发展规模、总体布局进行定性、定位,明确5年近期规 划的保护和建设重点项目,明确景区范围等强制性内容,明确保护规则、建设指导原则和规 划实施措施,
1.35 3.58 2.57 5.82 3.01 8.44 1.01 4.02 2.27 4.16 3.69 11.18 0.80 2.64 1.53 8.44 1.03 3.62
10 南方泉
滨湖区 4.01 12.08
礼社
玉祁老街
黄土塘
严家桥
南方泉
周新老 街
葛埭
西仓
甘露
大坊桥
无锡建设现代化滨水花园城市的规划介绍与思考 29
总体规划 景观规划
空间布局 本次规划确定36 处景观节点,形 成沿湖漫游36景。
本次规划确定36处景 观节点,形成沿湖漫 游36景。其中花园渔 港区5个,湖畔新城区 4个,香径寄畅区4个, 幸福港湾区3个,诗情 怀古区3个,鼋渚新韵 区5个,湖光山色区4 个,灵岛悟禅区8个。
27
环太湖历史文化村镇保护
19
蠡湖景区分区
十二景区
1 2
12
管社山庄
渤公岛
分区 序号
分区名称
分区
面积 (km2)
分区 序号
1
管社山庄
0.58
7

无锡新区总体发展规划

无锡新区总体发展规划

划》要求,确定了新区200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单元的划分,将新区划分

为5个次分区和18个规划编制单元。

编制单位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上海保柏建筑规划咨询有限公司

2006年6月,控详规编制通过网上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规划设计单位。共有九
家单位报名,经过多轮前期洽谈,最终选择了四家规划设计单位(上海保柏建筑
4.8鸿山新市镇
2006-12






1.项目概况




1.1 规划背景


1.2 编制工作开展

1.3 编制进程

1.4 主要工作内容
2006-12


1.1 规划背景



2005年,无锡新区提出了“创新型国际科技新
城”的发展战略,新区从相对单一的高新产业

集中区向综合新博来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江苏省建设厅城市规

划技术咨询中心、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新区200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

规划的编制。



上海保柏建筑规划咨询有限公司
梅村社区 高新产业区B区 梅村工业集中区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鸿山社区 高新产业区C区北区 高新产业区C区南区

方公里,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都明显落后的鸿

山镇,纳入了新区的统一管理,为新区带来了

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机遇。新的发展目标对

城市的功能和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城

市规划管理对城市建设提供更加详细,更加强

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构建一个卓越的湖滨城市——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简介(无锡市规划局)党的^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市先后编制过三轮城市总体规划。

1980年开始编制第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于1984年经省政府批准实施。

1986年,对总体规划进行修改,于1988年经省政府批准实施。

从1993年开始,对总体规划再次进行修编;1996年5月上报国务院批准。

进入新的世纪,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城市经济建设面临着发展、提高、创新的新目标和新要求,迫切需要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制定城市建设发展的蓝图和依据。

根据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城市化发展方针,结合区划调整,我市从去年4月开始,开展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修编工作。

经专家咨询、纲要论证和公众评议,完成了规划成果。

5月19日,通过了省建设厅组织的专家论证;5月30日,通过了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经过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将报省政府、国务院审批。

本次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规划范围和规划期限规划范围,包括市域、城市规划区(市区)和中心城三个层次。

市域为无锡市的行政区范围,含无锡市区、江阴市、宜兴市,面积4650平方千米;城市规划区(市区)包括崇安区、南长区、北塘区、滨湖区、锡山区、惠山区和新区,面积1658平方千米;中心城为无锡城市集中连片建设的地区,包括崇安区、南长区、北塘区、滨湖区、新区的全部,锡山区的东亭、东北塘、查桥,及惠山区的堰桥、西漳、钱桥、藕塘、长安等8个镇的用地。

规划期限,近期为2001—2005年;远期为2006—2020年;远景为展望2050年,到本世纪中叶。

二、城市规模人口规模,现状(2000年)为159万人;近期(2005年)为170万人;远期(2020 年)为200万人。

用地规模,现状(2000年)为140平方千米;近期(2005年)为156平方千米;远期(2020年)为195平方千米。

三、城市发展方向南拓北展、东整西优。

无锡新区站规划方案

无锡新区站规划方案

无锡新区站规划方案背景无锡新区作为无锡市重要的城市发展区域之一,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为适应未来无锡新区持续高速发展的需求,规划建设新的交通枢纽和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近年来,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在国内城市中的普及和应用,其作为城市中便捷的公共交通方式,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喜爱。

无锡新区站作为无锡新区城市轨道交通的一个重要枢纽站,规划设计方案是高速发展壮大无锡新区的重要保障。

规划建设目标无锡新区站规划建设的目标是为了打造一个集无锡新区城市交通、商业娱乐、文化活动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并为无锡市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城市轨道交通服务。

具体目标为:1.利用无锡新区地理位置优势和中心城市交通资源,打造一个高端、现代、便捷的城市交通站点,让更多市民能够方便快捷地到达目的地;2.综合利用城市闲置资源,建设包括商业、娱乐、文化等多种功能的城市综合体,打造一个集交通、商业、文化于一体、互动性更强的城市空间;3.充分考虑无锡新区未来的城市发展规划和建设需求,对无锡新区站进行规划和设计,保障站点的可持续发展。

规划建设方案1. 设计概况无锡新区站按照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的要求,采用高层小长条形建筑设计,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

站点采用高架结构,具有梦幻美感和现代感,采用绿色环保节能,科技智慧为设计理念。

站点所在建筑廊道建设规划高度介于5-6m之间,展览空间建设计划高度5m,与周边高楼相融合,具有很好的城市发展环境和条件。

2. 规划布局无锡新区站采用双向七条线路集散种,旅客体验更佳。

站台的出入口共15个,包括主入口、出站口、出口等。

同时,无锡新区站将会配套多种功能设施,包括商业、娱乐、文化、休闲等多种服务和便利。

设计中将统筹协调,规划局部公共设施,资源共享,形成更强的城市自给能力,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选择和更好的体验。

3. 站内设计为了提高无锡新区站的美观性和舒适度,《规划设计方案》在站内设计中进行了深入思考。

世联无锡坊前项目整体定位和整体发展战略报告280PPT30M

世联无锡坊前项目整体定位和整体发展战略报告280PPT30M
世联-无锡坊前项目整体 定位和整体发展战略报
告-280PPT-30M
2020/11/1
世联无锡坊前项目整体定位和整体发 展战略报告280PPT30M
目录
▷第一部分
整体定位与发展战略(12.3上海汇报) ……………………………P3~P210
▷第二部分
终稿汇报补充研究(12.23深圳汇报)………………………P211~P262
2003年全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近40亿元 ;
锡山区总面积455平方公里,辖一个国家级经济开 发区、8个镇。全区共有117个行政村和34个社区居 委会,区内有常住人口43万,暂住人口15万。
以上数据来自锡山区官方网站
世联无锡坊前项目整体定位和整体发 展战略报告280PPT30M
日渐成熟的高新技术产业带动了新区城 市经济的高速发展
▷第三部分
关于日本人公寓和社区学校的补充研究(12.29)………P263~P280
世联无锡坊前项目整体定位和整体发 展战略报告280PPT30M
我们的一切研究都必须以现实条件为基 础,以客户的目标为导向
客户的目标
❖通过本项目的开发在2年内实现100万/亩取地成本的 回收 ❖首期启动后实现利润价值最大化
住宅定位 •核心竞争力 •物业类型、功能配比
项目定位
容积率测定
商业定位研究 •社区商业 •对外经营性商业
启动区策略
经济测算
世联无锡坊前项目整体定位和整体发 展战略报告280PPT30M
项目解析
世联无锡坊前项目整体定位和整体发 展战略报告280PPT30M
项目所在的苏锡常都市圈紧临大上海核心区, 在长三角经济圈中处在中心位置
历史——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5年在无 锡高新区和无锡新加坡工业园快速发展的基础上设立无锡新区;

无锡新区总体发展规划

无锡新区总体发展规划

用地面积(公顷) 用地名称 总体发展规划 城市建设用地 居住用地 公共设施用地 工业用地 仓储用地 基 中 对外交通用地 道路广场用地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军事用地 备用地 绿地 非城市建设用地 合计 16009.4 3450.0 1935.0 4567.7 742.7 625.7 2147.2 197.9 90.4 345.8 2252.5 3475.3 19830.5 控制性详规 16895.9 3178.1 1586.6 4019.2 733.1 1033.0 2632.1 189.2 89.5 126.4 3308.7 2859.4 19755.3
无 锡 新 区
无锡新区总体发Biblioteka 规划 ——控详整合规划控 制 性 详 细 规 划 全 覆 盖
二零零六年十二月
2006-12
无 锡 新 区 控 制

1.概述
1.1规划背景 1.2编制工作开展

3.2高新产业A区 3.3高新产业B区
性 详 细 规 划 全 覆 盖
3.4高新产业C区
3.5空港产业区
1.3编制进程
无 锡 新 区 控 制 性 详 细 规 划 全 覆 盖
控制性详细规划
2006-12 2006-12
二改三地区用地功能调整
1. 减少了该地区中住宅用地,并将部分居住用地 调整为商住混合用地,使土地的兼容性和使用 效率更高; 2. 重点沿旺庄路和长江路两侧增加商业、金融用 地布置,形成高档的商业、金融中心; 3. 规划将对该地区内现状的部分工业用地进行置 换,整理本地区的土地资源,细化用地功能布 局; 4. 疏通支路系统,拓宽龙山路,提升交通承载能 力。
2006-12 2006-12

2.2 现状简析

无锡新吴区2030规划

无锡新吴区2030规划

无锡新吴区2030规划
为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融入太湖湾科创带建设,落实无锡市产业强市战略,推动片区产城融合发展,建设创新引领的产业升级示范区,构建安全韧性的城市格局,打造高品质的滨水休闲开放空间,凸显吴韵文化魅力,更好的指导片区规划建设,特对高新区B区进行控规修编。

规划结构:
规划形成“一心、两廊、三脉”的骨架体系和“3+3+4”的功能片区。

一心为梅村综合服务中心,两廊为新华路综合服务廊道、伯渎港人文风景廊道,三脉为西仓浜文化休闲水脉、协新浜文化休闲水脉、夹蠡河文化休闲水脉;“3+3+4”的功能片区为三个智造园区、三个产创社区、四个宜居社区。

新发地块规划纯高层,与德惠建设合作打造板块配套成熟,市场热度高今年三批次再挂1宗宅地,片区迎来补仓。

无锡城市设计方案PPT课件

无锡城市设计方案PPT课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4、《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1990); 5、《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6、无锡市“十二五”城乡建设规划(2010); 7、2011年-2013年无锡市城市建设行动纲要(2010); 8、无锡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9、清明桥沿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 10、小娄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 11、无锡市环城古运河规划(2009); 12、无锡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0); 13、轨道交通1、2号线相关站点及周边地区城市设计; 14、轨道交通1、2号线相关站点地下空间开发; 15、国家有关设计规范及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无锡市老城中心区城市设计任务书
(草案)
项目背景:
十二五时期是无锡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转变城市发展模式、提升城市能级、打造区 域中心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任务。《无锡市“十二五”城乡建设规划》提出重点培育三个 核心来做强区域中心城市,老城中心区作为三个市级核心之一,需要通过编制城市设计来 促进产业转型、提升空间品质、增强辐射能力,并具体指导老城中心区的发展建设。
27.78% 16.56% 11.22% 15.86% 13.07% 2.79% 19.97% 10.52% 9.45% 20.11%
2.88 3.49 1.97 1.44 1.53 1.00 2.14 2.62 1.60
-
43.76% 48.08% 37.39% 45.04% 44.86% 45.89% 45.84% 48.54% 42.83%
3
规划目标
衔接上位规划、对相关规划梳理整合,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对该重要地区的 发展思路、主体功能、空间结构、开发空间体系、交通结构、历史文化遗存等进 行综合研究和分析,提出相应的城市设计要求与方案。具体是:

新区规划

新区规划

新区规划一、无锡新区高新产业规划(分为A、B、C区)1、无锡新区高新产业A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范围为:北起春华路、泰山路,南至新梅路、312国道,西至京杭大运河,东至沪宁高速公路。

规划总用地面积31.01平方公里。

用地现状:高新产业A区现状用地总面积为3100.6公顷,以工业用地为主,工业用地面积为1679.4公顷,占高新产业A区总用地面积的54.14%,其中一类工业用地面积为1144.03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36.9%,水域、农地、林地等用地约为742.7公顷,用地性质比较单一。

功能定位:以高科技、创新型为主导的制造业集聚区。

规划目标:有机的功能布局、充满活力的产业区;鲜明的城市轴线、丰富的环境景观、高质的生态环境;便捷的交通体系、便利的公共设施。

总体布局:遵循总体规划中关于高新产业A区的定位与格局,并进行深化,形成“三心、四轴、五片”的规划格局。

“三心”—新洲生态园、创新创意产业园和城铁车站地区。

“四轴”—沪宁铁路、江海路、新锡路和新华路。

“五片”—四片工业区和东站物流园区2、无锡新区高新产业B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范围:规划范围西至新阳路,东至锡东大道、北至梅村行政范围、南至沪宁高速,总用地面积34.6平方公里。

用地现状:规划区土地存量较大,现状可建设用地较多,土地置换潜力也很大,便于实施灵活的土地开发策略,统一开发形成整体空间。

现有村镇工业布局相对松散,制约环境品质提升,需要加以整治,并搬迁一部分乡镇企业。

园区水网密布,过多的河流将增加道路建设的投入,也给该地区土地使用带来影响。

规划需要加强河道整治,清理断头浜,尽可能保留现有河道,以保证雨水顺利排出,同时适当填埋小河小沟,规整用地。

功能定位:以高新技术产业主导,以现代化居住为支撑,以研发创意为促进,以休闲旅游为配套,产业研发、创意设计、商务服务、居住休闲良性互动、综合发展的生态化、现代化、创新型综合新城区。

规划目标: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新型高新产业基地和现代化、高品质人居新城。

无锡市新区新安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无锡市新区新安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无锡市新区新安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送审稿)无锡市新区新安街道办事处二〇一〇年十二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 (4)第三章规划主要调控指标 (6)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8)第五章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 (10)第六章建设用地布局 (12)第七章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14)第八章土地利用分区 (15)第九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22)成果表1 新安街道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24)成果表2 耕地保护控制指标表 (26)成果表3 新增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表 (27)成果表4 基本农田调整分析表 (28)成果表5 2006-2020年新安街道用地平衡表 (29)成果表6 土地用途区面积统计表 (31)成果表7 规划期内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列表 (33)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五个统筹”,强化土地资源利用的宏观调控作用,切实保护耕地,合理保障发展用地,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和综合产出效益,促进无锡市新区新安街道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条规划编制依据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1999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4)《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8年)(5)《江苏省土地管理条例》(2000年)(6)《江苏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3年)2.政策文件(1)《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通知》(国发[2008]33号)(2)《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号)3.相关规划(1)《江苏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09年)(2)《无锡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09年)(3)《无锡市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1年)(4)《无锡市新区分区规划(2005-2020年)》(2006年)(5)《无锡(太湖)国际科技园控制性详细规划》(2008年)(6)其它有关专项规划4.技术标准(1)《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 1025-2010)(2)《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TD/T1022-2009)第三条规划期限规划基期为2005年,规划目标年为2020年,规划期限为2006-2020年。

无锡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园-规划

无锡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园-规划

规划总平及开发容量
规划总平及开发容量
规划用地性质
一期启动区设计大厦
• 西侧为17层高的建筑, 东侧 为23层高的建筑, 两座建筑塔 楼相互衬托和呼应, 体现了建 筑的现代感和时代的特征。
总建筑面积10.96万平方米
园区生态规划
园区生态规划
•采用中水回用、雨水收集系统: 减少水资源的消 耗量。
功能分区
规划总平及开发容量
制造版块效果
设计办公服务版块效果
公共配套版块效果
园区规划新增开发建设总量 约125万平方米. 其中: •产业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 米, •设计研发建筑面积约51万 平方米, •商贸商务建筑面积约26万 平方米, •居住公寓建筑面积约10万 平方米; 除制造板块的规划平均容积 率达到2.7。
无锡新区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产业园
规划区位于无锡新区北部,距 离无锡机场15公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距无锡新区 管委会办公地点约3公里。
规划区北起泰山路、西至锡仕 路,东临沪宁高速公路,南接高 浪路。规划面积约3平方公里。
规划范围及区位条件
规划定位
规划形成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功能为核心,囊括产品研发设计、 商务办公等高端服务功能,拥有完备便捷生活服务设施和高品质景观 休闲空间的综合性IC产业园。
•新能源开发利用: 降低能源利用污染排放;推广绿色建筑,提高节能 标准,降低建筑能耗。
•废物资源利用: 以循环经济为基本特征与3R 原则,在产业系统中 建立“生产者一消费者一分解者”的循环途径,寻求物质闭环循环、 能量多级利用和废物产生最小化。
谢谢!

无锡新区站规划方案设计方案

无锡新区站规划方案设计方案

无锡新区站规划方案背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无锡市新区的快速发展对公共交通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无锡市政府决定规划修建一座新的交通枢纽——无锡新区站。

无锡新区站将是一个综合性的交通枢纽,集合高铁、城际铁路、地铁、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体验。

设计理念无锡新区站的设计理念是“便捷、舒适、安全、环保”。

我们希望设计一个交通枢纽,在为市民提供便捷的出行服务的同时,也要注重环保和舒适性。

我们采用高度灵活的设计方案,以满足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的需求和变化的情况。

建筑设计无锡新区站将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共有4层,其中地下两层为地铁和城际铁路车站,另外两层为高铁车站和公共交通车站。

可容纳约6000人同时候车,可满足未来10年内的出行需求。

该站建筑采用大面积的玻璃幕墙设计,可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线,为乘客创造舒适的候车环境。

总体布局无锡新区站总体布局为“一核多翼”,中央核心设有站厅和交通指引中心,外围分别是地铁、城际铁路、高铁和公交车站。

各个区域之间采用便捷的通道相互连接,同时还设计了各种便捷的列车和车站信息展示系统,以便乘客方便快捷地获取各种信息。

交通接驳无锡新区站交通便利,与多条地铁线路、城际铁路线路、公交车线路以及多条高速公路相连。

除此之外,在站内还设有购票自助机、取票窗口、换乘通道等交通换乘设施。

环保设计无锡新区站的环保设计是基于城市环保的责任感,我们希望通过可持续性的设计,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该站将采用太阳能光伏、雨水收集等多种环保措施,使其成为一个绿色环保站点。

安全措施无锡新区站的安全设计是保障乘客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

站内将设有智能监控、安保巡逻和应急疏散系统等多种安全措施,确保乘客出行期间安全无虞。

结语无锡新区站是一个便捷、舒适、安全、环保的综合性交通枢纽。

该站将是无锡市交通建设的一次重要突破,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快捷的出行服务,也为环保、智能、绿色的城市未来注入新的活力。

无锡市绿地系统规划PPT学习教案

无锡市绿地系统规划PPT学习教案

3无锡市城市生态走廊总体框架:
“一心、四环、四轴、四锲、多核均匀”的布局模式。其中四轴 指3条南北向沿道路绿色走廊和一条东西向沿滨河绿色走廊。
4构筑城市生态走廊的意义:
1)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性 2)增强区域生态系统的联系性 3)提高生态服务的可及性(当绿地与主题特色相结合,可提供
多样化的生态服务,如游憩娱乐、体育健身、美化环境,防灾 减灾、户外教育等)
无锡市绿地系统规划Fra bibliotek会计学
1
目录
1无锡市概况和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概况 2目前我国城市绿地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3用耦合分析模型指导城市绿地空间的布局 4无锡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3个层次 5构筑无锡市城市生态走廊
第1页/共18页
1无锡市概况
无锡市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江苏省东南部。 东临苏州市,西接常州市,南临太湖,北接 长江。境内河道纵横,是全国河网密度最大 的地区之一,水域面积占全市的30%。沪宁 铁路横亘东西,京杭运河纵贯南北。是江苏 省重要的交通枢纽,长江三角洲的重要经济 中心和上海大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1耦合:城市绿地的发展与城市空间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既相互促进,又相互抑制。 2
第6页/共18页
第7页/共18页
第8页/共18页
第9页/共18页
第10页/共18页
第11页/共18页
第12页/共18页
第13页/共18页
4无锡市绿地系统规划的3个层次
1)作为背景的市域绿地系 统规划
2)作为舞台的市区绿地系 统规划
2城市绿地空间结构不合理。城市绿地空 间结构直接影响城市整体空间格局,制约 着城市未来时空的发展,是控制引导城市 空间发展的核心要素。比如环城绿带。
3城市绿地生物多样性不够,比如树种太 单一、乔灌花草比例不当,造成绿地生态 系统脆弱,生态功能不能完全发挥。

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

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

构建一个卓越的湖滨城市——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简介(无锡市规划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市先后编制过三轮城市总体规划。

1980年开始编制第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于1984年经省政府批准实施。

1986年,对总体规划进行修改,于1988年经省政府批准实施。

从1993年开始,对总体规划再次进行修编;1996年5月上报国务院批准。

进入新的世纪,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城市经济建设面临着发展、提高、创新的新目标和新要求,迫切需要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制定城市建设发展的蓝图和依据。

根据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城市化发展方针,结合区划调整,我市从去年4月开始,开展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修编工作。

经专家咨询、纲要论证和公众评议,完成了规划成果。

5月19日,通过了省建设厅组织的专家论证;5月30日,通过了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经过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将报省政府、国务院审批。

本次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规划范围和规划期限规划范围,包括市域、城市规划区(市区)和中心城三个层次。

市域为无锡市的行政区范围,含无锡市区、江阴市、宜兴市,面积4650平方千米;城市规划区(市区)包括崇安区、南长区、北塘区、滨湖区、锡山区、惠山区和新区,面积1658平方千米;中心城为无锡城市集中连片建设的地区,包括崇安区、南长区、北塘区、滨湖区、新区的全部,锡山区的东亭、东北塘、查桥,及惠山区的堰桥、西漳、钱桥、藕塘、长安等8个镇的用地。

规划期限,近期为2001—2005年;远期为2006—2020年;远景为展望2050年,到本世纪中叶。

二、城市规模人口规模,现状(2000年)为159万人;近期(2005年)为170万人;远期(2020年)为200万人。

用地规模,现状(2000年)为140平方千米;近期(2005年)为156平方千米;远期(2020年)为195平方千米。

三、城市发展方向南拓北展、东整西优。

无锡发展规划

无锡发展规划

无锡发展规划
无锡是江苏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无锡也在不断加快城市发展步伐,制定了一系列发展规划。

首先,无锡发展规划要注重经济发展。

无锡市要着力打造高端制造业集聚区和科技创新中心,加大对创新企业和高科技产业的扶持力度。

通过引进高新技术和人才,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无锡市的产业竞争力。

此外,无锡市还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打造自贸区和跨国企业合作区,加大对外开放程度,吸引更多的外资和外商来无锡投资兴业。

其次,无锡发展规划要注重城市建设。

无锡市要加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管理,合理规划城市布局,推进城市环境整治和城市绿化建设,提高城市品质和居住环境。

在交通建设方面,无锡市要加强公共交通建设,提供更便捷、高效的交通服务,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此外,无锡市还要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

最后,无锡发展规划要注重人民生活改善。

无锡市要加大对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民生事业的投入,提供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同时,还要加大就业创业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平台,稳定和改善人民就业状况。

此外,无锡市还要加大对农村和农民的扶持力度,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

总之,无锡发展规划要注重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改
善。

通过加强各项工作的推进,无锡市将会在未来几年内取得更好的发展成果,为人民提供更美好的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