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七子之歌》

合集下载

七子之歌

七子之歌

改写《澳门》:
中国人民共和国公民,当你 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放弃!请 记住,在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 国!
课后作业: 1.找到《七子之歌》其余五首,好 好读一读。 2.观看影片《厉害了,我的国》。
qiăng băo
襁褓

mèi
掳去 梦寐不忘
乳名 灵魂
边听边思考:
1.诗文中的“你”、“我”各指的 是谁? 2.这首诗表达了澳门怎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边听边思考:
1.诗文中的“你”、“我”各指的 是谁? 2.这首诗表达了澳门怎样的心愿?
澳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真名名姓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qiăng băo)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lǔ)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澳门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诗文朗诵
澳门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默读诗文,思考:
1.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2.澳门离开母亲的时间久吗?有多 久?用笔画出来。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合作探究:
1.“掳去”的还会有什么?有什么特点? 2.“内心的灵魂”指什么?交给谁保管?
但是他们掳(lǔ)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澳门
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 1946年7月15日),汉族,原 名闻家骅,字友三。十三岁以 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留美预备 学校。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 义者,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新月派代表诗人, 诗集有《红 烛》《死水》。

北师小学语文四下第十二单元《七子之歌》课文解读

北师小学语文四下第十二单元《七子之歌》课文解读

课文解读
20世纪20年代,闻一多在美国留学。

独居异域他邦,闻一多深深地眷恋祖国和家乡,在西方“文明”社会中亲身体会到很多种族歧视的屈辱,更激起了他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25年3月闻一多写下了《七子之歌》及组诗等爱国思乡之作。

《七子之歌》说明了创作组诗的缘由,全文是:
邶有七子之母不安其室。

七子自怨自艾,冀以回其母心。

诗人作《凯风》以愍之。

吾国自尼布楚条约迄旅大之租让,先后丧失之土地,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臆其悲哀之情,盖有甚于《凯风》之七子,因择其与中华关系最亲切者七地,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亦以励国人之奋兴云尔。

国疆崩丧,积日既久,国人视之漠然。

不见夫法兰西之Alsace-Lorraine耶?“精诚所至,金石能开”。

诚如斯,中华“七子”之归来其在旦夕乎?
大意是(仅供参考):
古时,中原大地有位七个孩子的母亲,她为这些孩子的悲惨命运而不安痛苦。

她的七个孩子深感自己有负于母亲,很想回报母亲的慈爱之心。

诗人曾写下《凯风》(注:《凯风》是《诗经》中的一篇诗歌,“凯风”即和暖的风,比喻母亲的仁厚养育之恩;“棘”指“多刺、难长”的酸枣,比喻七个儿子。

诗歌感念母亲辛劳和养育之恩,用南风的温暖象征母亲的慈爱,以贴切的比喻诉说她的儿子们未能尽孝道的忧伤),表达自己的悲悯和忧愁。

我的祖国自从签订尼布楚条约到旅顺大连被租让给列强,先后丧。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8七子之歌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8七子之歌

北师⼤版四年级语⽂下册28七⼦之歌 北师⼤版四年级语⽂下册第28课《七⼦之歌》以拟⼈的⼿法,将这七处“失地”⽐作远离母亲怀抱的七个孩⼦,哭诉他们被迫离开母亲的襁褓,受尽异族的欺凌,渴望重回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

店铺在此整理了北师⼤版四年级语⽂下册第28课《七⼦之歌》,供⼤家参阅,希望⼤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北师⼤版四年级语⽂下册第28课《七⼦之歌》原⽂ 澳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母啊! 请叫⼉的乳名,叫我⼀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港 我好⽐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 母亲呀,我⾝份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上, 啖着我的⾻⾁,咽着我的脂膏; 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台湾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的英魂, 精忠的⾚⾎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北师⼤版四年级语⽂下册第28课《七⼦之歌》教学设计 [教学⽬标] 1.在学习课⽂的过程中,会认3个⽣字,会写6个字。

⾃学理解积累本课词语。

2.让学⽣通过查阅背景资料和反复诵读,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主要内容。

感受激荡在诗⾏间的热爱祖国、渴盼统⼀的强烈情感,激发学⽣强烈的爱国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澳门”⼀节。

[教学重点] 1.让学⽣在诵读这⾸诗歌的过程中,了解有关历史,体会激荡在诗⾏间的热爱祖国、渴盼统⼀的强烈情感,激发学⽣强烈的爱国情感。

2.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背诵第⼀节。

[教学难点] 让学⽣在诵读这⾸诗歌的过程中,了解有关历史,体会诗⼈热爱祖国、渴盼统⼀的强烈情感。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七⼦”的历史资料。

阅读闻⼀多的诗作。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七子之歌》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七子之歌》教学课件
Nhomakorabea 七子归来
七子归来
澳 门 政 权 交 接 仪 式
香 港 政 权 交 接 仪 式
台湾的历史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早在三 国时,孙权派大将卫温去夷州(今台 湾);到隋朝时,隋炀帝派人去琉球 (今台湾);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统 管琉球(今台湾);1662年,民族英雄 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失去38年 的台湾; 1684年清朝政府设台湾府隶 属福建省。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腐败无能 的清政府将台湾割让给日本, 1945年, 抗日战争胜利后,日本投降,台湾在失去 50年以后又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1949年解放战争时,蒋介石率国民 党残余部队逃往台湾,造成了现在台湾
走进屈辱史
1. 1553年葡 萄牙强占澳门
2.1842年 英国 强占香港 3.1895年日 本强占台湾
读诗歌的好办法
1.体会诗歌传递的情感; 2.感受诗歌塑造的形象; 3.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 4.品位诗歌运用的语言……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 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 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 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氲氤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乡愁》余光中
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北师大四下27 七子之歌

北师大四下27  七子之歌

课件PPT
图解结构
七 子 之 歌
澳门:梦寐不忘 香港:哭泣号啕
渴 望 回 归
课件PPT
概括主题
课文主要运用拟人的手法,抒发 了对国土遭到侵略的悲愤之情以及对 祖国母亲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课件PPT
拓展提升

闻一多的名言
诗人最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 祖国,爱他的人民。 对奴隶,我们只当同情, 对有反抗性的奴隶,尤当尊敬。
课件PPT
háo 号叫


课件PPT
字词乐园
认真书写
hún rǔ fânɡ 凤 yàn 吞咽 zhī 脂 ɡāo qì 魂 乳 ﹒ 膏 泣 ﹒
课件PPT
字词乐园
重点记忆
课件PPT
字词乐园
这些词语要理解
课件PPT
预习检查
1.能找出课文中出现的两个多音字
并分别进行注音和组词。 2.能简述和香港澳门有关的历史。 3.能简要说说自己从课文中体会到 的思想感情。
美国的种族歧视,深为祖国遭受外 国列强侵占、为祖国同胞所受的困 苦和侮辱而愤怒,使他更加思念祖 国,渴望回归。于是诗人 创作了《七子之歌》。
课件PPT
资料宝袋
“七子”分别指的是澳门、
香港、台湾、威海卫、广 州湾、九龙、旅顺大连7 个被租借、割让的地方。
课件PPT
字词乐园
轻松认读
ào

mâi
பைடு நூலகம்件PPT
课文详解
凤阙 黄豹 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
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运用比喻的修辞 手法,说明了香港地 理位置的重要。
课件PPT
课文详解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十二单元 七子之歌 北师大版(共51张PPT)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十二单元 七子之歌 北师大版(共51张PPT)

七子之歌
课堂延伸
爱国情怀的诗句
1.位卑未敢忘忧国。(宋 陆游)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不忘告乃翁。 (宋 陆游)
七子之歌
课堂演练
一、比一比,组词语。 魂( 灵魂 ) 乳( 母乳 )
魄(
魂魄

俘( 俘虏

七子之歌
二、用“中国、生母、澳门”这几个词 语说一句话。 例:中国,是澳门梦寐不忘的生母。
我梦寐以求的玩具,妈妈今天终于给我买了。
狰狞:凶恶。本课英国侵略者对香港的剥削和掠夺。 这个坏人终于露出狰狞的面目。
七子之歌
襁褓
包裹婴儿的被子。
掳去
抢劫任何人的财 务。
七子之歌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题中的“七子” 指的是哪七个地方? 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九龙、 广州湾和旅顺大连
七子之歌
七子之歌
三、假如你是闻一多先生,看到澳门回归,你 的心情是怎样的?
激动、兴奋、幸福、感慨
七子之歌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澳门人渴望回 归祖国的心情,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香港回归,香港人是怎样的心情呢。
七子之歌
互动课堂 自由读第二首诗《香港》,学习第一 二句,体会拟人句。
七子之歌
香港
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 母亲啊,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识字方法
加一加:月+旨=脂
云+鬼=魂 字理识字: 咽
从口,因声。本义:咽头。
七子之歌
易写错
gāo
“口”写得扁一些

七子之歌
hún
不要忘记这一部分。 本义 : 灵魂 , 古人想 象的能离开人体而 存在的精神。

七子之歌

最新北师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七子之歌简介

最新北师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七子之歌简介

七子之歌简介大型电视纪录片《澳门岁月》中那首朴素真挚、深刻感人的主题歌,引起观众的强烈反响,大家听了这首歌后不禁潸然泪下,并把它看作迎接澳门回归的“主题曲”。

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这首歌的歌词并非为澳门回归而写的新作,它是七十多年前一首题为《七子之歌》的组诗中的第一篇,其作者就是我校已故教授、著名的爱国学者和诗人闻一多。

那是20年代上半叶,刚刚从清华学校毕业的闻一多远涉重洋,到美国留学。

从1922年开始,他先后在芝加哥美术学院、柯泉科罗拉多大学和纽约艺术学院学习美术,同时继续用大量的精力从事几年前就开始的新诗创作和文学研究。

独居异域他邦,闻一多对祖国和家乡产生了深深的眷恋;在西方“文明”社会中亲身体会到很多种族歧视的屈辱,更激起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闻一多写下了《七子之歌》等多篇爱国思乡之作。

《七子之歌》的全文是:邶有七子之母不安其室。

七子自怨自艾,冀以回其母心。

诗人作《凯风》以愍之。

吾国自尼布楚条约迄旅大之租让,先后丧失之土地,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臆其悲哀之情,盖有甚于《凯风》之七子,因择其与中华关系最亲切者七地,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亦以励国人之奋兴云尔。

国疆崩丧,积日既久,国人视之漠然。

不见夫法兰西之Alsace-Lorraine 耶?“精诚所至,金石能开”。

诚如斯,中华“七子”之归来其在旦夕乎?澳门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香港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母亲!我要回来,母亲!台湾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七子之歌》PPT优秀课件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七子之歌》PPT优秀课件

《七子之歌》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一声乳名: 请叫儿一声乳名: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收复澳门,我国政府与葡萄牙政府进行了多次 岛三部分,面积约 16平方公里。澳门三面临海,北与珠海市接壤, 1557 年,通过贿赂守澳中国官员,得以在澳门定居。鸦片战争后, 谈判, 1987年 4月 13日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1999 40万,其中 95%以上为中国血统。 年12 月东与香港隔海相望。现有人口 20日,中国政府正式恢复了对澳门所行使主权,澳门终于回 不断扩大其侵略地盘,于 1851年、1864 年又先后侵占了凼仔岛和路环岛。 到了祖国的怀抱。
澳门。母亲! 澳门。母亲!
我要回来,母亲! 我要回来,母亲!
1997年,在澳门即将回归之际,作曲家李海鹰用 深情而诚挚的音调为《澳门》这首诗谱上了曲。 自此,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共同心声响彻了神州 大地。一位年仅7岁的澳门小姑娘用她那充满童真 的动人声音演唱着《七子之歌—澳门》。那歌声 打动了亿万炎黄子孙的心。何止如此,那歌声也 牵动着全世界正直善良人的心。 李海鹰 (1954~ ) 作曲家。广东省广州人。1981年 毕业于广州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现任广东电视 台音乐总监。主要作品有《弯弯的月亮》、《我 不想说》、《走四方》等。
七子 之歌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是绘有五星、莲花、大桥、海水 图案的绿色旗帜。 其中五星是代表统一的中国; 三朵含苞待放的白莲花象徵澳门特区是由三个岛组成的吉祥之地; 绿色代表祖国大地。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12.1《七子之歌》教学课件(共23张PPT)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12.1《七子之歌》教学课件(共23张PPT)

10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了国家
富强、民族独立挺身而出,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 继,上下求索,谱写了一首首恢弘壮丽的历史诗篇。
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追求统一的意志汇成不可阻挡的洪 流。1930年10月,中国收回威海卫;1945 年,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10月25日,日本 在台湾的最后一任总督安பைடு நூலகம்利吉在台北中山堂向中国 政府递交投降书,台湾从此重归中国版图。与此同时, 广州湾、旅顺和大连也相继回到祖国的怀抱。198 2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撒切尔夫人时明确表示,1 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 澳门回归。
每一首诗都是用第一人称的拟人化手法写成的
每一首诗最后的结束句都是“母亲!我要回来, 母亲!”不仅表现了被侵占的土地上的人们对 于祖国的殷殷深情和盼望回归的信念”,还表 现了中国人民在帝国主义的侵略下决不屈服的 精神。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体 会每首诗的不同内涵。
《澳门》:着重写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香港》:着重写受到的凌辱,表明回归的愿望。 《台湾》:着重写英雄的传统。 《威海卫》:着重写悲壮的历史和险要的地势。 《广州湾》:突出地理位置的重要。 《九龙》:突出悲苦,期盼回归。 《旅顺、大连》:突出列强的暴虐。
小组讨论
七子为什么会失去,又为什么能失而 复得?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近80年以前,诗人就以“独白”的口吻 写下了“七子之歌”,迫切企盼回到祖国怀 抱的殷殷情怀。诗人有清醒和明智的预见。 如今,“六子”都已回到祖国怀抱,台湾和 祖国大陆的统一终将会实现。
课后作业
1.背诵《七子之歌》中你喜欢的诗。 2.写出你读《七子之歌》的感想。
1925年3月,留学美国的闻一多先 生,亲眼目睹美国的种族歧视,深 为祖国遭受外国列强侵占、为祖国 同胞所受的困苦和侮辱而愤怒,使 他更加思念祖国,渴望回归。为了 抒发这种迫切愿望,诗人创作了组 诗,并取名为《七子之歌》。1946 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的大 会上,他怒斥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 罪行,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讲 演》,当天下午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献出宝贵的生命。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七子之歌》课件PPTPPT、优质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七子之歌》课件PPTPPT、优质教学课件
请请叫叫儿儿一一声声乳乳名名:: 澳澳门门。。母母亲亲!!
1997年,在澳门即将回归之际,作曲家李海鹰用 深情而诚挚的音调为《澳门》这首诗谱上了曲。 自此,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共同心声响彻了神州 大地。一位年仅7岁的澳门小姑娘用她那充满童真 的动人声音演唱着《七子之歌—澳门》。那歌声 打动了亿万炎黄子孙的心。何止如此,那歌声也
新谈年中1判不2断月国,1岛5东扩2成15三079与大年日立部8香其7,分,以年侵港通,中后4略隔过面月地海国,贿积1盘相政为赂3约,望日守府1收6于。签澳平正复1现中方8署式澳5有国1公了年人恢门官里、《口复,员。14关,8澳0了我6万得于4门对国年,以三澳澳政又其在面门先中门府澳临后9问所与门海5侵%定题,行葡以占居北的使萄了上。与联凼主为牙鸦珠仔中合权政片海岛国声战府,市和血争接明进澳路统后壤》行门环。,,岛了终,。多于19次回99 到了祖国的怀抱。
(1).会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喜滋滋 邻居 送给 田野 欢乐 童年 清波 替 (3)读通课文。 2. 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字词,指名读。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 (3).指名分段读课 文。 3. 分小节,理清脉络。
(1)这首诗共 16 行,分成几个小节?每个小节有几行?
(3) “开火车”练习朗读。 4. 反馈,检查朗读。 第二课时 一. 教学第三题 1. 审题。
2. 指导。 (1) 指导学习第一组句子。 a.出示三个句子。 b.指名读。把句子中的“渐渐”去掉,在朗读时与原句比较,体会 “渐渐 ”的意思。 c.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天气是不是一下子就凉了?高粱是不是一下 子就熟 了?天色是不是猛得一下子就黑了?进一步体会“渐渐”的含 义。 d.再读原句,让学生具体感受“渐渐”一般用来表示事物的逐渐变 化,这 个变化需要一定时间。

【课件】(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课件-七子之歌

【课件】(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课件-七子之歌
闻一多先生将被帝国主义掠走的澳门、香港 岛、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 连,喻为七个与母亲离散的孤儿,并写出了 七块土地对祖国的眷念。旅顺、大Βιβλιοθήκη 威海卫台湾香港、九龙
广州湾
澳门
初读诗歌,读准字音

qiáng băo
ŭ
迄 襁褓 掳
mèi
dàn
梦寐 啖 号啕
huàn
ūn īn
家传 氲氤
háo táo
望大陆 于右任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国之殇。
一声声的呼唤,一次次的期盼,终于,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 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澳门这个漂泊四百多 年的游子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美丽的澳门
特别行政区区旗在澳门升起,澳门人声鼎沸,一片欢歌笑语。假 如你是离开祖国母亲四百多年的孩子——澳门,你此刻会对你眷 恋的母亲说些什么呢?请你拿起手中的笔,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占领澳门 1842年,英国殖民者开始割占香港 1895年,日本割占台湾
但悲不见九州同
1925年3月,留学美国的闻一多先生,亲 眼目睹美国的种族歧视,深为祖国遭受 外国列强侵占、为祖国同胞所受的困苦 和侮辱而愤怒,使他更加思念祖国,渴 望回归。为了抒发这种迫切愿望,诗人 创作了组诗,并取名为《七子之歌》。
作业
1、背诵诗歌。 2、搜集《七子之歌》的另外几首读 一读。
强烈盼 望海峡 两岸早 日统一 的心愿
《乡愁》余光中 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北师大小学语文四下《七子之歌》

北师大小学语文四下《七子之歌》
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七子之歌
闻一多
1860年,中英签署《北京条 约》,英国割占九龙半岛南端; 1898年,清政府被迫签署《展拓香 港界址专条》,“香港的姐妹”九 龙半岛其余部分划为“新界”,租 给英国99年。
1887年,中葡签署《友好通商 条约》,在明代中叶以“晾晒货物” 为名获准在澳门居留的葡萄牙人从 此强据了“莲花宝地”澳门。
• 主题我知道:

本文是一组组诗,是闻一多先生创作
的《七子之歌》中的其中的两首,诗人用
拟人化得口吻,表达了澳门、香港等地的
广大民众渴望回归的迫切愿望。
布置作业:
搜集七子之歌中另外 五首,开个朗诵会。
• 襁褓 掳去 凤阙 哭泣
• 狞恶 啖着 号啕 梦寐不忘
导学提示:
• 1、妈港和澳门你们喜欢那个名字呢?为什么? • 2、诗中的“他们”是谁?“我”和“你”分别代
表什么?被掳去的究竟是什么? • 3、通过读这首诗你体会到了什么?
七子之歌 澳门
闻一多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自学提示:
1、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自学《香港》这首诗。 2、小组内交流汇报。 3、通过读这首诗你体会到了什么?
七子之歌 香港
闻一多 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 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 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 母亲呀,我哭泣号啕,பைடு நூலகம்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旅顺、大连 威海卫
澳 门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PPT精品课件:七子之歌PPT、优质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PPT精品课件:七子之歌PPT、优质教学课件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一天,我们把在手工小组做的小木船拿出来玩,同学们兴致勃勃 地欣 赏、评价着,突然,我的好朋友陈明一不小心把我的摔坏了。我 忍不 住和他吵了起来,争执中,陈明又把它踩坏了,我非常生气,一 把夺 过他的小木船…… 同学们,想一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结果——“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将 祖国视为深居皇宫的女王,凸现祖国在 “我”心中的高贵。为了保护祖国母亲的 安宁,我甘愿做阶前的黄豹,彻夜不眠, 逡巡守护……因此,“我好比凤阙阶前守 夜的黄豹”宜读得稍慢,力求沉稳,来表 现“黄豹”的尽忠尽职。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导入:人都有生死。对待生和死,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 和态度 。有的人活得崇高、伟大;有的人活得无耻、卑微。在死的问 题上,有 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哪个同学能举出这两方面的例 子?
•ào mén mèi háo
•澳 门
寐号
•hún rǔ fèng yàn zhī
•魂 乳 凤 咽 脂
• gāo qì
•膏 泣
• 襁褓 掳去 灵魂 梦寐不忘 乳名 凤阙 险要 • 狞恶 啖 脂膏 哭泣 号啕
• 襁褓:背负婴儿用的宽带和包裹婴儿的被子。 后亦指婴儿包
• 梦寐不忘:梦寐:在睡梦中。在梦中也念念不 忘。
领海
澳门回归祖国 1999年12月20号
澳门回归祖国
体会情感:阅读《澳门》
• 例——“太久了”:1553年,澳门就实际上 被葡萄牙占领,是“七子”中离开母亲最 久的,说“太久了”符合历史;但仅仅如 此吗?还有深沉的孤苦和悲怆!还有刻骨 的恨!把婴儿从母亲的襁褓里抢走,这下 手的人是何等的凶残!——因此,“太久 了”宜读得徐缓沉郁一些。
熊——俄国——占东 三省地方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七子之歌》课件PPT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七子之歌》课件PP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闻一多(1899—1946) 我国现代杰出的爱国诗人、学者。 湖北浠水人。自幼便树立了坚定 的爱国思想。他曾在给父母的信 中说:“当知二十世纪少年当有 二十世纪之思想,即爱国思想 也。” 1922年7月,闻一多先生赴美留 学。因不堪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 毅然于1925年5月回国。而“五 卅惨案”就在他归国后数日发生。
七子 之歌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是绘有五星、莲花、大桥、海水 图案的绿色旗帜。 其中五星是代表统一的中国; 三朵含苞待放的白莲花象徵澳门特区是由三个岛组成的吉祥之地; 绿色代表祖国大地。
1澳55门3年地(明区嘉位靖于三珠十江二口年西)侧,,葡包萄括牙澳人门借半口岛曝、晒凼水(浸d货an物g),仔进岛入和澳路门环。
但但是是他他们们掳掳去去的的是是我我的的肉肉体体,, 你你依依然然保保管管我我内内心心的的灵灵魂魂,, 三三百百年年来来梦梦寐寐不不忘忘的的生生母母啊啊,,
请请叫叫儿儿一一声声乳乳名名:: 澳澳门门。。母母亲亲!!
我我要要回回来来,,母母亲亲!!
1997年,在澳门即将回归之际,作曲家李海鹰用 深情而诚挚的音调为《澳门》这首诗谱上了曲。 自此,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共同心声响彻了神州 大地。一位年仅7岁的澳门小姑娘用她那充满童真 的动人声音演唱着《七子之歌—澳门》。那歌声 打动了亿万炎黄子孙的心。何止如此,那歌声也
牵动着全世界正直善良人的心。
李海鹰(1954~) 作曲家。广东省广州人。1981年 毕业于广州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现任广东电视 台音乐总监。主要作品有《弯弯的月亮》、《我 不想说》、《走四方》等。
英、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暴行激 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怒。闻一 多先生感慨万千地写下了一系列 的爱国诗篇。《七子之歌》即是 其中之一部。 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 暗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十二单元
巧借媒体走入文本
妙用视频升华情感
——“信息技术创新教学”
《七子之歌》教学设计
河南省新乡市卫滨区化工路小学
刘喜云
《七子之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七子之歌》是闻一多先生创作的组诗。

一共七首。

“七子”是指当时被帝国主义侵占的香港、澳门、台湾等七个地方。

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将七处“失地”比作远离祖国母亲怀抱的七个孩子,用小孩的口吻哭诉了失地——澳门受尽异族欺凌,渴望重回祖国母亲怀抱的强烈感情。

被选入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的第十二板块,主要目的是为了突显板块主题“回归”,激发学生奋发图强的激情和爱国热情。

二、教学理念
今天的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已经很难感受当时的旧中国的落后受辱和闻一多先生悲愤之情,巧妙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并走进文本,和作者产生共鸣。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诗歌的阅读,更应体现这一教学理念。

以读代讲,以读促悟,整体感知的教学方法,利于准确把握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并在诵读与表达中,给学生情感的熏陶,心灵的震撼。

所以整个设计要循序渐进,从读准读通到读懂读好诗歌,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诗中7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魂”“乳”。

2.能结合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句。

3.能引导学生从读准读通诗歌到读懂读好诗歌,体会诗歌表达强烈回归之情,激发学生奋发图强的激情和爱国热情。

四、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诵读诗歌,体会诗意,感受诗歌所表达的强烈的渴望回归之情。

五、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强烈回归之情,激发学生奋发图强的激情和爱国热情。

六、教学方法
教法:巧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以读促讲。

学法:利用多种网络平台查阅资料,读中悟情。

六、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激趣引学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我们就来先欣赏一首歌。

播放视频歌曲《七子之歌》,提示如果有预习时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唱一唱。

2.谁知道这首歌的歌名?
师:对,这首好听的歌的名字叫《七子之歌》,它是澳门回归之前中央电视台的大型记录片《澳门岁月》的主题曲,这正是
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内容。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1.读了课文题目,你有疑问吗?
学生质疑,并结合课前查找的资料适时解疑。

适时小结:这里所说的七子并不是我们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人,而是指在清朝时期,由于清政府的无能腐败和帝国主义的侵略,被外国人霸占的属于中国的七个地方。

课件出示中国版图,用红色字标出这七个地方。

看屏幕,一起读:“他们分别是香港、澳门、台湾、九龙、广州湾、威海卫、旅顺、大连。


《七子之歌》是一组诗,共有七首,分别以这七个地名为题目。

我们今天要学的是其中的第一首《澳门》,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开课就巧妙运用了现代多媒体技术,快速引导学生走进了诗歌复杂的历史背景之中。

听歌曲,点燃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问题,继续训练了学生的质疑能力;显版图,激发起学生的民族情怀。

为学习诗歌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走近作者,调动情感
1.《七子之歌》的作者是闻一多,同学们课前利用网络平台搜集到了哪些关于他的资料?学生自由交流查到的相关资料。

2.课件出示有关闻一多先生的图片,学生汇报。

3.课件小结:闻一多,是著名的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1925年,他在美国留学,深为祖国遭受外国列强侵占、为祖国同胞所受的困苦和侮辱而愤怒,这也使他更加思念祖国,渴望回归。

为了抒发这种迫切愿望,他创作了《七子之歌》。

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了国家富强、民族独立挺身而出。

【设计意图:课文设计的背景资料非常多,课前布置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平台,充分让学生去查阅各项资料并课前交流。

之后在课堂上重点选择闻一多先生的资料进行交流,老师利用课件小结作者的创作意图,帮助学生走近作者,感受作者浓浓的爱国情怀,为学生学习诗歌时能和作者产生共鸣做好铺垫。

】(三)读通课文,学习生字
1.请同学们轻轻地闭上眼睛,配乐范读《澳门》。

2.同学们,听完老师的朗诵,谁能说说你的感受?你想读的这么好吗?
3.自由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画出重点词多读几遍。

(1)同桌互读自己画的生字词。

(2)读生字词,并理解重点词的意思。

(3)字理指导书写生字“魂”和“乳”。

4.指名朗读,评价。

【设计意图:这首诗歌半文半白,生僻字词较多,教师先配乐范读,营造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初读的兴趣。

借助课前预习和调动学生已有的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弄懂词义。

并用多媒
体显示字的古今对比,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字的演变,学生印象深刻,之后练写落实了课堂书写的要求。


(四)品读诗歌,感悟诗情
1.诗歌读准读通了,老师想考考是否读懂了,课件出示诗歌内容。

默读并思考:诗歌中的“你”“我”“他们”分别指谁?
生思考后汇报理解,师相机板书:母亲、子、澳门。

师总结:闻一多先生把伟大的祖国比作妈妈,把被侵略者占领的七个地方比作是离开妈妈很久的孩子。

同学们可以在旁边作批注。

2.澳门这个孩子在和妈妈深情诉说着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澳门》,注意加点的词语,认真体会。

(太久了/依然/梦寐不忘)
3.交流:
“太久了”
课件出示:比一比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我离开你的襁褓很久了,母亲!
指名读,你说哪个更久?太久了有多久?(三百年了)我什么时候就被迫掳去了?(襁褓之中嗷嗷待哺的婴孩时)
哪个小组收集了“妈港”的资料?你们推荐谁来发言?
师:三百年了,母亲!你可知道儿是怎么过的吗?交流帝国
主义欺凌人民的资料。

指导朗读,语气痛苦、悲愤。

“依然”
师:母亲,虽然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你从“依然”中体会到了什么?(坚定、思念)
师:同学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孩子?(爱国,目光坚定,坚强)指名读出来。

“依然”要读得坚定、自豪。

“梦寐不忘”
师:梦寐不忘是什么意思?孩子做梦都在喊着什么?指名说、读出感情。

(情真意切,思念母亲)
引读: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生母啊——
师:所以,《七子之歌》每首诗结尾都有那句“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深情创设情境引读: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师:你为什么不来救我啊?是啊,哪有不心疼孩子的母亲呀?可当时的旧中国是什么样子呢?课件出示: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落后面貌,交流资料。

师:落后就要挨打,国弱民受辱。

闻一多先生也正想借这一组诗来唤醒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振兴中华,刻不容缓!
4.配乐齐读全诗,情感升华!
【设计意图:教师对学生从读懂到读好,要适时的引导与点拨、让学生的独特感受受到珍视与鼓励,多种方式反复诵读,更有助于学生准确把握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抒发激情,达到和作者情感的共鸣。


(五)再现回归,深化主题
1.过渡语:新中国成立后,祖国日渐繁荣昌盛,有了保护自己儿女的能力。

一次次期盼,一声声呼唤,终于,在1999年12月20日,澳门这个游子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请看澳门回归的视频(CAI课件出示澳门归来的历史瞬间)
2.之后播放澳门回归之后的图片进行赏析,和前面被葡萄牙侵占时的澳门进行对比,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3.如今,六个孩子已相继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目前台湾与大陆尚未统一,我们深信,最终定会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勾勒出板书“回归”二字。

师:多年来,《七子之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了国家富强、民族独立挺身而出,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首首恢弘壮丽的历史诗篇。

现在,祖国大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已傲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今天,让我们再次唱这支《七子之歌》,让我们勿忘国耻,努力学习,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影像资料再现情境的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很容易就激发起学生的想象力,和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
从而使课内学习向课外延伸。

是为了突显板块主题“回归”,激发学生奋发图强的激情和爱国热情。


(六)课后作业,拓展延伸
1.拓展阅读:利用今天的学习方法课下利用网络查阅《七子之歌》其余六首,继续体会七子渴望回归母亲的怀抱和作者真挚的爱国之情。

2.继续补充完成摘抄笔记。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这节课学习诗歌的方法阅读其他六首诗歌,感受七子渴望回归母亲的怀抱和作者真挚的爱国之情。

继续训练学生摘抄的能力。


板书设计:七子之歌
澳门闻一多

母亲
思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