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形意拳练法整理

合集下载

山西常有心意拳周身十一处练功法

山西常有心意拳周身十一处练功法

山西常有心意拳周身十一处练功法李复祯,人称常有师傅,是山西(形)心意拳一代宗师,创造了山西心意拳的辉煌历史。

常有师傅的技击之术精湛,当与他的训练方法有很大关系。

他勤奋练功,并独创了别具特色的心意拳练功法。

其实战诀:手眼身法步,轻灵巧妙猛,快打狠攻,乱而取之。

一、头支配全身运动,首练头部功夫。

头领起,下颏内收,脖后大椎穴拔起,如公鸡打斗时昂头,如猎豹、老虎搜寻猎物时头领起,体现出一股精气神。

头脑要保持冷静,有头顶破天之英雄气概。

头部不可妄动。

练法:1.闭眼,头自左向右旋转16次,自右向左旋转16次。

2.前点头、后仰头各16次,上升下缩如千斤顶。

3.两手掌搓太阳穴(阳气之所)。

拳经云:头打起意占中央,手足齐到人难防。

二、肩须松开沉下,不然,肺乍起,气上浮,根底飘。

切不可抬肩,耸肩。

两肩琵琶骨须练得灵活自如,才能沉肩发劲,使肩筋上伸下沉,活动自如,达到极限,自然可运用自如,技击时得心应手,方可合道。

练法:1.甩膀子。

前后一字步站立,两膝微扣,两胯松圆,左手护心,右臂贴耳前后划圆甩膀,如车轮状,自由落体不可用力。

如开天辟地。

前甩16次,后甩16次,左式同右。

2.肩上下活动,伸展腋下筋(轻松)。

3.两手交叉抱肩,极力缩肩,计数30下。

4.扩胸。

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掌(或拳)直臂下垂由体前向两侧、向后扩胸,两手背在体后(或拳背)相触,练至肩部发热为止,应快速有力。

肩打有靠、挤、撞、顶、打等。

拳经云:“肩打一阴返一阳,两手只在暗处藏,左右全凭盖势取,束展二字一命亡。

”三、肘宁挨十拳,不挨一肘。

实战中,肘始终要坠,自然而然,非用力坠。

要锻炼肘关节的灵活性,使筋腱自由舒展,增强韧性、弹性,应两肘不离肋。

近使肘,远用手,以神速为贵,以半步为妙。

练法:1.直顶肘。

肘尖用力向侧顶撞。

2.裹肘。

肘向前、向中拧裹(有坠意)。

3.砸肘。

单臂(或双臂)屈肘肘尖向下,由上向下砸,高不过肩,砸肘要快速有力。

4.扫肘。

两臂在胸前屈肘,(由右向左,由左向右)横扫对方头部两耳门,扫击时快速有力,力达肘尖,上体右拧(或左拧)。

形意拳的拳理拳法――十六练法

形意拳的拳理拳法――十六练法

形意拳的拳理拳法一一十六练法形意拳的拳理拳法一一十六练法“十六练法”是形意拳历代先师从实践中总结和提炼的关于手、眼、身法、步的要诣与精华。

凡学形意拳的,要想学出一点上乘的功夫,务须逐字逐句地领会此“十六练法”的深刻含义,除此之外, 没有捷径可走。

此“十六练法”是:一寸、二践、三躜、四就、五夹、六合、七疾、八正、九胫、十惊、十一起落、十二进退、十三阴阳、十四五行、十五动静、十六虚实。

现将这“十六练法”分述如下:一、“寸”,指步法而言。

它居形意拳“十六练法”之首,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在平时的演练或实际散手较技(太谷民间叫撕扒)时,无论是进步攻击、还是退步防守,都是前脚带后脚,后脚催前脚,要求进步要低,退步要高。

为防止被对方乘隙,一般来讲,步幅的大小不过“尺”,故名为“寸”。

拳谚云:“学者要知真消息,奥妙就在一寸间。

”这种“寸”的步法,其最大的特点是稳,即使攻击不成功,也极少被对方闪击;其次是发劲短促,一旦接触目标,就可充分发挥力达四梢的威力。

二、“践”,是指践步而言。

这种步法是后脚提起向前成虚步,同时束身向下,另一脚即利用束身的“弓弩劲”以“鹞子入林”之势尽力向前抢占有利地位,以达到攻击目的。

此步法一般在距对手两米左右时,突然发起攻击而用此步较适宜。

三、“躜”,是形意拳里特有的身法之一,所谓“躜”是说身、步二者相合相随,束身向前穿入,而瞬间贴近对方,叫做“躜”。

在形意拳谱中有“远践近躜、躜进合膝、沾身纵力”的理论。

“躜”的关键是身步二者必须相合相随。

四、“就”,是指对方攻击我的一瞬间,我即上下束身如一,犹如行进的槐虫,贴近对方,因势利导,弓I进落空,借势击之,以逸待劳,即拳谱所云:“打人如亲嘴,贴身近打全凭腿”。

五、“夹”,意指两股和两肘犹如夹剪,无论平时演练还是与人较技,都要两股紧夹,肛要上提,沉肩坠肘,两肘不离肋,势要严,劲要整,周身现“四象”,威严不可挡,谨慎防护周身要害,不给对方留有空隙,这是形意拳中重要的技法和防护要诀之一。

形意拳校24法

形意拳校24法

形意拳“校二十四法”小议 /马国兴李仲轩先生近年来在《武魂》上发表形意拳的练、体、用之精义的文章,阐述形意拳的练、体、用之精旨妙义,可谓一醒时人之耳目,使习拳者一如拨云见日之清爽。

李仲轩先生的文章朴实无华,篇篇直指形意拳的练、体、用之精义妙谛,实属近些年来论拳之上乘作品。

奈何李仲轩先生年寿已高,闻悉其欲将收笔而颐养天年。

可“校二十四法”之说已经推出,但没有续而论说,这可急坏了止渴欲饮的广大读者了。

纷纷索求“校二十四法”之内容为何?急欲得之而又不想再等片刻了。

广大读者的这种如饥似渴的求知欲望,我是十分理解的,急人所难,济人所需,乃为人之义不容辞的事情。

然李仲轩先生师学形意拳术,象形拳法,而文武之学造诣颇精深。

其欲住笔,不在述之。

“校二十四法”之说的内容,自会引起广大读者的心中不安。

故我冒昧的狗尾续貂,小议“校二十四法”的内容,以小解广大读者的一时之饥渴。

即曰“小议”,就非大家之谈,只是管窥之见。

小议而出,敬请海内外方家斧正,以证本源。

“校二十四法”之说的由来“校二十四法”之校字,乃校正之意。

即现在所说的“调正”之意。

二十四法,乃形意拳的八字诀,顶、扣、圆、敏、抱、垂、曲、挺,而八字者,又各有三种。

(取姜容樵著《形意杂式捶》)。

这就是二十四法之说的由来。

校二十四法说,就是:“调正身法的二十四种方法”。

此乃立身之规矩,只有二十四法时时处处皆做对了,才符合拳术攻防之道的“身法”。

普通人不具备此“校二十四法”后的身法,故不具备传统拳术攻防的能力。

这就是习拳得真传者和普通平常人在“身法”的不同处。

此校二十四法乃入门之规矩,是身法基础功夫内容。

前贤云:“桩法及拳式站定动变时,此八字须具备焉。

所以养气蓄力,使敌我者,无所措使,斯五行拳所持有者也”。

此论说明校二十四法乃形意拳门特别注重的内容。

然校二十四法的内容,在象形拳法中亦有,只是基本的八个字不尽相同,薜颠先生在其所著《象形拳法真诠》一书中说的八个字是:弓、垂、扣、圆、顶、摆、挺、抱。

三种练习李氏形意太极五行拳的方法

三种练习李氏形意太极五行拳的方法

三种练习李氏形意太极五行拳的方法传统太极拳门派众多,各派既有传承关系,相互借鉴,也各有自己的特点,呈百花齐放之态。

练习李氏形意太极五行拳有三个过程,也可以说是三种方法,只有经过这三种方法的训练,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地刻苦用功才可能提高至形神合一的阶段。

下面店铺为大家介绍三种练习李氏形意太极五行拳的方法,欢迎阅读学习。

三种练习李氏形意太极五行拳的方法一、基本方法:用松柔劲学拳初学拳应重点掌握姿势要领,内外放松,减少不当用力,学好基本动作,使三型三法(手型、步型、身型、手法、步法、身法)合度,做到式正招圆,这一方法的锻炼要点可以归纳为:松柔、连贯、圆活、姿势正确、动作整齐、进退和顺、均衡稳定七点。

在这里的所谓的放松是积极的,不是漫不经心的,更是不可懈怠,是要消除拙力(僵劲),按规矩用劲,以意识贯注于练拳动作过程之中,以动作的虚实变化适度地去完成动作。

在陈鑫的《拳论》中说:“沿路缠绵,静运无慌,肌肤骨节,处处开张”,所以我们在练拳初期要先动中求静,中枢神经系统、内脏器官、骨节、肌肉、皮肤同时放松,这样一来不但可以解除疲劳,还可积蓄力量、提高力量、增强耐力、加快速度并有助于提高灵敏度和对抗技巧。

因为学拳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不可能一步到位,先用松柔劲,全身放松,把姿势运用圆活、连贯、正确,才不会发生姿势失中、动作僵硬、呼吸紧张、重心不稳等现象,即使有了不正确的现象发生,也便于纠正更改。

这样通过仿照和体会所学拳势,掌握身体各部分姿势要领,养成正确的定型,使拳法处处符合规矩,周身三节六合安排合体,手脚一致,不仅动作准确,上下合拍,而且要体现周身完整一致,全身各处又不可散乱松懈,做到“神气要舒展不拘,运用要圆活不滞”。

初步打好基础后,就可形成暗劲,进一步求得全身协调。

二、养气力的方法:用暗劲(阴劲)练拳暗劲的用法实际上是一种慢练调气、养生、增力的练习方法,在练拳时通过紧张筋、肉,利用神经的传导浑身蓄劲,手臂出拳时,两手含劲一手前推则一手回拉;有如负重或推物而行,所使都是正反劲即阴阳劲,出拳时如顶重物,似顶动,又似顶不动,徐徐而进;向前迈步时双腿含劲,如在过踝之沉泥中行走一般,这里含有一个想象的空间和过程,意识而形随,意出而形到;前腿有踩劲,后腿有蹬劲,十趾抓地,手足运动再配合呼吸。

李洛能《形意拳谱》,建议收藏!

李洛能《形意拳谱》,建议收藏!

李洛能《形意拳谱》,建议收藏!太极拳真传传承国粹,发扬国术,承前启后,知行合一!4篇原创内容公众号李洛能拳谱岳武穆王以枪为拳六合形意李门世根形意拳五形为先论身法六合为首少揽闲事心田静多读拳谱武艺精形意拳序形意拳术之始,本乎天地之大端与夫造化之原理,盖天地之辟于一无气也,万物之生于无知,形意之成本于无意。

盖无意至极生有意,意诚心正,乃至于静,静则察候六脉、溶暇二气,静极生动,动而震发四肢,贯通百骸,是谓先天存乎静,后天藏诸动也。

故意为体而形为用,静属阴而动属阳,体用动静得阴阳消长生生之功,而真一之气生焉。

孔子曰:“冬至养其阳,夏至养其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此皆修养正气之谓也。

盖形意拳之原理,则培养天一之道,由后天而达于先天也。

重阳不重阴,太刚必折;重阴不重阳,过柔不坚;刚柔相济,乾坤之道乃成。

古之传斯术者,多以心法口授,缺少记载,使后学者茫然不知途径,须以涵养正气为先,以为之序。

又序盖夫体育一途,创自达摩老祖师,迢至宋朝岳飞,又精研内经之意义,化生五行十二形之原理,因名为形意拳,总合五纲十二目,统一全体之功用。

在内为意,在外为形,是术乃修身之原本,明心见性还原之大道,揽阴阳之造化,转乾坤之枢机,诚强身之捷径也。

十二形实本天地万物化生之理,取世间禽兽之具有特能者,妙效其性能,摹效时久,自能精神入体。

形意拳术实与卫生关系至切,如能长习,则疾者能愈,弱者能强,男女老少皆可练习,既无折腰屈膝之痛苦,又无跃高纵险之危劳,斗室席地、长衣缓带也可演习,虽属武术,迹近文雅。

练习时身体分阴阳,以前心为阴,脊背为阳;手心为阴,手背为阳;大指朝上为阴阳掌;以右肩在前或左肩在前,皆为阴阳身;拳虎口朝上为阴阳拳。

初学入门规矩练习拳术,不可自专自用而固执不通,如专求力,则凝滞不灵;专求重,则沉重不活;专求气,则拘泥不通;专求轻浮,则神意涣散。

要而言之,身外形顺者,无形中自增力气;身内中和者,无形中自生灵气。

如练至功深圆满之时,凝神于丹田,则身重于泰山;化神成虚空,则身轻如鹅羽,所以练习不可固执一端也。

形意拳十二形练习要诀!

形意拳十二形练习要诀!

形意拳⼗⼆形练习要诀!形意拳乃内家拳系的⼀⼤主流,该拳看似朴实⽆华,实则内涵极深,如不明拳理,不懂阴阳,不知脉络格式,不晓⽓窍劲诀,不依法勤练,很难掌握个中奥妙的。

形意拳其特点以散⼿为主,套路辅之。

其动作形式虽简单,然⽽要求严谨,不以虚招花架炫⼈⽿⽬,注重健⾝与技击之实际效果。

根据⼈体⽣理之特点和内经有关⽓机与脏象的理论,通过练拳可调节脏腑之⽓⾎,加强其活动功能,以强⾝健脑,修残补缺;根据五⾏⽣克制化之理,因势利导,以出奇制胜。

此拳种内外兼修,⽓形合⼀,健⾝与技击并⾏不悖,乃是形意拳之真谛。

⼗⼆形拳系摹拟龙虎鹰熊马鲐燕猴鹞鼍蛇鸡等动物的动作形象特点,作为技击⽅法,编成拳套的,⼤多由五⾏拳⼿法演变⽽来,故称⼦拳。

如龙虎鹰马鸡等⼿法⾃上⽽下打击,系由劈拳发展演变⽽来。

熊鼍是顾法,由横拳演变⽽来。

另⼀些专打下节,如鲐、燕、蛇形以肩靠为主,鸡形则专练打击之准确性与鸡腿步法轻捷稳重之功,形意⼀般⾛鸡步。

⼀、龙形拳此拳采取龙升盘旋之能的特点。

练时拗步,右⼿起钻落翻,左腿后退,右腿前进,两腿剪形交叉,纵⾝跃起,同时左⼿从右⼿背上向前伸展,随即全⾝下降,成坐盘之势。

纵⾝时,应凝神静⽓,⽓沉丹⽥,以免呼吸急迫。

⾝法⽅⾯应注意升降伸缩之能,起时胸腹吸劲,胴势空穹,有拔背之功,俾敌⼿落空;降时束缩坐盘,前⼿极⼒前伸,后⼿极⼒后引,成拉⼸之劲。

两⼿左前右后侧⾝向右后⽅牵引,前⼿控制敌肘,后⼿控制敌腕,使其向侧后跌出。

⼿法似鹰形,惟鹰形重打,龙形重顾,腰际旋转,抽⾝掉膀之功,⾄为重要。

纵⾝⽽起可增强坠落下压之⼒,前后换步,⾝向⾃可左右变换,使敌⼿落空;⽽且因未退步,仍能紧沾敌⾝,使其不易⾛脱,便于牵引。

龙形纵⾝跳跃较难,也可改为右腿提起,脚尖外摆,前踹⽽下,成坐盘势。

前腿稍提,顺步⽽下,踹敌趾⾻,或踹其脚⾯。

意拳⼀般不⽤踢腿,恐其导致失重,或腿⾼容易被敌擒拿,所谓'脚踢浑⾝是空'。

⽽龙形脚不⾼,⼜以双⼿控制敌臂,可保⽆虞。

形意拳拳谱[李洛能[飞羽]遗著]

形意拳拳谱[李洛能[飞羽]遗著]

形意拳拳谱李洛能(飞羽)遗著形意拳序形意拳术之始,本乎天地之大端与夫造化之原理,盖天地之辟于一无气也,万物之生于无知,形意之成本于无意。

盖无意至极生有意,意诚心正,乃至于静,静则察候六脉、溶暇二气,静极生动,动而震发四肢,贯通百骸,是谓先天存乎静,后天藏诸动也。

故意为体而形为用,静属阴而动属阳,体用动静得阴阳消长生生之功,而真一之气生焉,孔子曰:“冬至养其阳,夏至养其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此皆修养正气之谓也。

盖形意拳之原理,则培养天一之道,由后天而达于先天也。

重阳不重阴,太刚必折;重阴不重阳,过柔不坚;刚柔相济,乾坤之道乃成。

古之传斯术者,多以心法口授,缺少记载,使后学者茫然不知途径,须以涵养正气为先,以为之序。

又序盖夫体育一途,创自达摩老祖师,迢至宋朝岳飞,又精研内经之意义,化生五行十二形之原理,因名为形意拳,总合五纲十二目,统一全体之功用。

在内为意,在外为形,是术乃修身之原本,明心见性还原之大道,揽阴阳之造化,转乾坤之枢机,诚强身之捷径也。

十二形实本天地万物化生之理,取世间禽兽之具有特能者,妙效其性能,摹效时久,自能精神入体。

形意拳术实与卫生关系至切,如能长习,则疾者能愈,弱者能强,男女老少皆可练习,既无折腰屈膝之痛苦,又无跃高纵险之危劳,斗室席地、长衣缓带也可演习,虽属武术,迹近文雅。

练习时身体分阴阳,以前心为阴,脊背为阳;手心为阴,手背为阳;大指朝上为阴阳掌;以右肩在前或左肩在前,皆为阴阳身;拳虎口朝上为阴阳拳。

初学入门规矩练习拳术,不可自专自用而固执不通,如专求力,则凝滞不灵;专求重,则沉重不活;专求气,则拘泥不通;专求轻浮,则神意涣散。

要而言之,身外形顺者,无形中自增力气;身内中和者,无形中自生灵气。

如练至功深圆满之时,凝神于丹田,则身重于泰山;化神成虚空,则身轻如鹅羽,所以练习不可固执一端也。

果得其妙道,也是若有若无,若实若虚,勿忘勿助之意,不免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无形中而生,诚神奇也。

李应埙老师口传形意拳要诀

李应埙老师口传形意拳要诀

李应埙老师口传形意拳要诀一、拳法1 眼有监察之精,手有拨转之能,腰有旋转之妙,足有行程之功。

2 六合:外三合即手与足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

内三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

3 形意拳八势:顶、提、扣、圆、抱、垂、横、顺。

顶者,起躜落翻,顶在头顶,舌顶,手往外顶。

提者,尾间上提即塌腰,谷道内提,使阳气上升,督脉是也。

扣者,胸脯要扣,开胸顺气,使阴气下降,任脉是也:手面要扣:脚面要扣。

圆者,脊背要圆,虎口要圆,胳膊要月牙形,手腕外顶要月牙形。

抱者,丹田要抱,心中要抱,胳膊要抱。

垂者,气垂丹田,膀尖下垂,肘下垂。

横顺者,横者起也,顺者落也。

起者躜也,落者翻也。

起为横之始,躜为横之终,落为顺之始,翻为顺之终。

手起而躜,手落而翻,足起而躜,足落而翻,起是去,落是打,起亦打,落亦打。

无论如何,起躜落翻往来,总要肘不离肋,手不离心,此形意拳必须注意之姿势也。

4 腿法:提、趟、锁、顶、踩。

5 手足身法:手:起躜落翻,起横落顺,起如虎之捕食,落如鹰之抓物,筋稍发力为起手,筋稍不发力为领手,以肘能护肋、手能护心为妙。

足:起躜落翻,动脚如虎行之无声,龙行之无踪;起脚如手之撩阴,其劲上翻;落脚如巨石入水,其劲下扎。

身:敛如伏虎,纵如攫食,即收放也。

变通在心,机关在腰,直进直退,劲断意不断,钻进去打。

6 一身之总法:勾拦棚架不为能,顾开截追是英雄,上法手为妙,进法步占先,工顺勇急并狠真,内外一气紧相连,三性调养多妙用,遇敌取胜不为难。

(三性――眼为见性,耳为录性,心为警醒性。

)7 神技:不动如山岳,难知如阴阳:无穷如天地,充实如太仓,浩渺如四海,眩耀如三光。

则尽乎其志,毕乎其勇,全乎其知,以此而较,则神乎其技矣。

8 不偏不倚者中正也。

忽隐忽显者,若有若无也。

变化千端令人莫测之谓也。

9 五争:领顶垂臀,指顶背靠,双肘横撑,坠膝提胯,足实腰挺。

10 拳去不空回,空回非奇拳。

二、练法1 练拳要知练法与养法,将功夫练到身上,再习顾法与打法,至练到纯熟,内外贯穿一致,即能随机应变而无穷,神机奥妙俱在其中矣!2 脚趾抓地,脚心悬空。

形意拳谱(精典收藏)-李洛能著

形意拳谱(精典收藏)-李洛能著

形意拳谱(精典收藏)-李洛能著李老能著《形意拳谱》0点整理/宣焯山李瑞林序形意拳术之史,刟本乎天地之大端与夫造化之原理,刃盖天地之辟于一无气也,初万物之生于无知,凨形意之成本于无意。

凤盖无意极生有意,凟意诚心正乃至于静,刖静恻察候六脉溶下二气,判静极生动,初动而震发四肢,凘贯通百骸,划是谓先天存平静,凷后天藏诸动也。

刐故意为体而形为用,凮静属阴而动属阳,列体运动静得阴阳消长生生之功,凼而真之一气生焉。

凘孔子曰:冬至养其阳,刏夏到养其阴,凔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初此皆修养正气之谓也。

刢盖形意拳之原理,初则培养天一之道,凐由后天而达于先天也。

凍重阳不重阴,刞太刚必折;重阴不重阳,则过柔不坚。

刓刚柔相济,刊乾坤之道乃成。

凱古之传斯术者,凹多以心法口授,凸缺少记载,凝使后学者茫然不知途径,刋须以涵养正气为先,凵以为之序。

刋盖夫体育一途,凚创自达摩老祖师,凓迨至宋朝岳飞,刊又精研内经之意义,凱化生五行十二形之原理,刘因名为形意拳,凿总合五纲十二目,凿同一全体功用。

列在内为意,凊在外为形,刧是术乃修身之原本,凿明心见性还原之大道,凼揽阴阳之造化。

刉转乾坤之枢机,凟诚强身之捷径也。

凸十二形实本天地万物化生之理,凱取世间禽兽之具有特能者,分妙效其性能,刅摹效时久,减自能精神入体。

刪形意拳术实与卫生关系至切,函如能长习,凙则疾病能愈,凚弱者能强,刦男女老少皆能练习,利既无折腰屈膝之痛苦,刐又无跃高纵险之危劳,刋斗室席地,刊长衣缓带也可演习,刡虽属武术,凔迹近文雅。

减练习时,刡身分阴阳,判以前心为阴,凶脊背为阳;手心为阴,凰手背为阳;大指朝上为阴阳掌。

刪以右肩在前或左肩在前,凛皆为阴阳身,凔拳虎口朝上为阴阳拳。

凭练习拳术,凬不可自专自用而固执不通,凗若专求力则凝滞不灵,凐专求重则沉重不活,凗专求气则拘泥不通,刣专求轻浮则神意涣散。

凥要而言之,凶身外形顺者,函无形中自增力气;身内中和者,凥无形中自生灵气。

凡如练至功深圆满之时,凉凝神于丹田,凹则身重如山;化神成虚空,凲则身轻如鹅羽,切所以练习不可固执一端也。

李氏形意太极拳

李氏形意太极拳

李氏形意太极拳李氏形意太极拳步法单重李氏形意太极拳以鸡腿虎步为主,桩法单重,前三后七,身备五弓,脚下生根,背有靠山之势,内劲贯通。

单重步法暗合道艺,通任督开百脉,鸡腿的提踩与身形的束展相应,练一气之流行。

形意太极拳是动中桩功,敛气入髓,单重有助于打开胯骨,松活关节,贯通上下内外。

形意单重步法是李氏形意太极的重要特征.功架低沉李氏功法拳架低沉严谨,注重下盘劲力的训练,认为低架下势是生大力的根本途径,也是修得虚实分明,阴阳翻开的关键。

在十二形的设计中增加了身体盘曲折叠的练法,也是这个道理。

李氏拳法在低架的基础上强调沉暗劲训练,真内劲是非常强悍霸道的超力量,不是身体或冷或热等气感,也不是单纯靠练轻柔得来的。

因此,功架低沉是李氏功法训练内劲的诀窍之一,也是训练六合整劲得灵机的不二法门。

劲力齐整李氏形意太极拳讲究外三合、内三合、形意相合、内外相合,修的是六合整劲。

六合并不是单纯指左手与左脚合,右手与右脚合,六合整劲中,左脚与右手合,左胯与右肩也相合,是整体之合。

在身法八要的规矩下,上下一体形成整体弹簧劲。

六合整劲不是静着的劲,是动着的变化的劲,根节稳,中节活,稍节灵,亦是九曲连珠之劲,所以拳脚到处,皆是整劲透劲。

李氏功法行拳时手脚同进同出,特别强调手不出脚尖,是严格的外六合,这一要求并不是只从外形上刻意追求齐整,其妙处别处再讲。

李氏拳法练周身之拳,也是周身练拳,因此不光讲手脚进出的齐整,身形的束展也是同进同出。

养练结合丹道中人常讲“没有得病的神仙”,李氏拳法也讲“没有赢弱的武者”,主张养练结合,呼吸合道,重内敛,忌耗神。

入手先讲固本培元,强壮内里。

荡污除垢,洗髓易经,自然百病全消百病不生。

李氏功法拳架低沉,练功过程十分辛苦,尤其在低架练暗劲阶段,挥汗如雨。

但忌用意过重,更忌耗劳精神,李氏功法讲的是形意相合,内外相合,在形体的折叠盘曲中,催逼内劲的贯通,滋养周身,因此,内练的实质仍然是内养。

性命双修李氏功法是性命双修的功法,在修练方法上,不仅养练下丹田,也注重上丹田的修养,外形上要求手不出脚尖,尤其在形意太极拳中,手与额头齐高,内外劳宫穴与祖窍、泥丸相对。

如何练好李氏形意太极拳

如何练好李氏形意太极拳

不去 , 一定是我们 自己出了问题 , 学会 照片 的形式记 录下来 , 网站 、 客 、 释人 生 , 能时不时给 自己开方用药 , 在 博 还
用 内观 、 省察来发现 内心的问题 , 用觉 Q 群 、报 刊杂志等媒 体上宣传公 布 , 只是 疑心很重 , Q 缺乏实操 ! 了打消他 为
不是一 句两句 能说清楚 的事 情 ,但 是 上 保 守 不 教 的老 师 一般 不 会 有 真 功 觉睡不着 , 体重又 回到了最低谷 。 问他 他 偶 我对 这个 问题具 有普遍性 ,我不妨 借身边 夫 , 因为真 功夫 和德行是相辅相 成的。 坚持练拳 了没有 , 回答说 : 尔。 发生 的一 些 实 例为 基 础 来 简单 说 一 德行不够 必定修炼不到高境 界 、真功 他说 :实 际上 工作和练拳之 间是没有 下 , 这里我们不讲拳架正确 与否 , 在 拳 夫 , 因为他 心有 障碍 , 有德行之人 一定 冲突的 , 练拳 是为了让我们身强体壮 ,
悟、 有效 行 动来 解 决是 我成 立 “ 和道 以备 不能前 来交 流的朋 友参 观考证 。 的疑虑 , 我让他先跟着我们 练拳 , 有效 堂” 以后在练拳之外的心得 !感谢 大 李 氏形意太极拳就是这 样真诚 、坦诚 果后再谈费用 问题 。如此 同吃同住 同
地展示着 自身 的魅力 !如果这样还不 练一月有余 , 的食量体重都有增 加 , 他 恶 A学员 自己也欣 这段 日子有很 多朋友在我们 网站 能令你相信而一 味怀 疑 ,那我们只好 睡眠好转 , 梦减少 。 喜若狂发誓苦练拳法 , 改变人生 ! 可是 上 留言或 打电话 向我咨询关 于怎样 才 引用释家 的一句话 :度 不 了无缘之人
家, 让我受益匪浅 ! 真 能练好李 氏形 意太极拳 的问题 ?我觉 啦 ! 正有功夫 的师父是不会保 守的 , 没多久有朋友 约他做工程 ,一去就是 碰 三个多 月 , 回来后一 如往昔饭吃不下 , 得这个 提问很 空泛 , 太大不好 回答 , 也 如 果不是 你 自身失礼 不诚 的原 因 ,

形意拳筑基功——三体势

形意拳筑基功——三体势

形意拳筑基功——三体势武艺堂光阴似箭,转眼间,我跟随恩师李春苓先生习武已有七年多了。

其间,虽然经历许多艰难和曲折,但我坚持了下来。

我想,以后也会坚持下去。

几年来,先生把毕生所学对我倾囊相授,使我进步很快。

近年来,我参加了几次比赛,又使我学习到许多实战技巧。

可以说,每次修习李氏形意太极拳,我都会有新的收获和体悟。

在这里,我想谈一下形意拳中的基础桩功——三体势。

谈到形意拳,首先应该提到三体势,心意六合拳及形意拳老谱中称其为“子午桩”和“三才势”。

李春苓先生为了突出“三体势”养生保健和功力训练的作用,把三体势分成高架、中架、低架三个阶段。

形意拳三体势采天地人三合之理,用以调整周身气血,以练内气、内力为主,正所谓“以意行气,以气运身,气以直养而无害”。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许多疾病都是由于气血不合、气血两虚、气血失调引起的。

所以,“养生保健”应该居首要位置。

最初站三体势时,应该站高架,从松柔人手,配合形意拳独特的“调息法”,调整气血,增强体质,为进行下一步功法的深层训练打下良好基础。

《周易·辞系》中有“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之语。

形意拳三体势以此为原则,在站桩的同时采用“调息法”(一种独特的呼吸调整方法),力求身体气血充盈,调整内气、内力,调养五脏六腑,有健身祛病之功。

“三体势”桩功虽然静立不动,但身体内部在内气、内力的作用下,做不间断而有规律的调整性运动,因此它是内动功法。

所以站“三体势”时,外示安逸,内固精神,静如山岳,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至,正和拳理“静中触动动犹静”之理。

下面,以左势为例,先简单叙述一下形意拳三体势的基本练法和对重点部位的要求。

一、起势:从无极变有极1.以混元桩起势,身体直立,两脚并拢,全身放松,两手自然下垂,、两眼平视前方。

右脚向右侧迈一步,两脚仍平行(图1)。

双手自身前轻轻向上托起,平心静气(图2)。

两脚尖略向左侧掰。

右手向左前侧轻推(图3),左手随即自下向上,从右前臂内侧翻出,再向左侧轻轻推出(图4)。

李存义 形意拳谱

李存义  形意拳谱

形意拳叙天下之治道有二,曰:德,曰:威。

天下之学术有二,曰:文,曰:武。

然武之所重者技艺也,况国家讲礼有法,(艹/鬼)苗狝狩,各有其时,而其间精微奥妙,更有不客(可)率意妄陈者,余尝拟著为论,公诸同好,特恐言论不精,反悟(误)后世,此心耿耿,曷其有极,兹见岳武穆王拳谱,意既明畅,语亦纯粹,急录之以志,余爱慕之情云,王讳飞字鹏举,河北汤阴县人也,王父早卒,侍母最孝,少负气节,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刚柔多谋,其志勇绝伦超群,当时名将无比,及长应募东京,留守宗泽与谈兵法,曰:如将军者,方可与言孙武,屡尚战功,遂成大将,善以少击多,自率八百人,破王善等十余万众南董门。

八千人破曹城等十余万众于桂领,其战故兀术顺昌,则背后嵬八百人于朱仙镇,五百人破京兵十余万众,凡有所举,必谋定而后战,故有胜而无败,猝遇敌不动。

故敌为之语日:撼山易,撼岳将军难。

张俊常问用兵之术于王,王曰:仁、信、智、勇、严,缺一不可。

王当童子时,受业于明师,精通枪法,以枪为拳,立一法以教将佐。

名曰:意拳,神效莫测,盖从古未有之技也。

王以后,经元、明数代鲜有其技,独我姬公名际可,字隆凤,先生明末清初为浦东诸冯人氏,访明师终南山。

得武穆王拳谱,后授余师曾继武先生于秋蒲,时人不知其武勇,先生习武十有二年,技勇方成。

康熙癸酉科联捷三元,钦命为陕酉靖远镇大督都之职,到任归籍,余游至池州,先生以拳授余,学之十有寒暑,先生曰:子艺成矣。

命余曰:晋至洛阳,遇学礼马公书,于谈时势甚洽。

属余为序,余不文,焉能为序,但见世有勇敢之士,势未常无兼人之力,及观其艺,再叩其学,手不应心,语不合道者何也,不得个中真传之故也,所为真传者,名曰:武其实贵和,和者智与勇,顺成之自然谓也。

而岂近世捉、拿、钩、打、封、闭、闪、展,逞其跳跃悦人耳目者可比。

其意拳大要,不外乎五行,阴阳、起落、进退、动静、虚实。

而其妙,又须六合,六合者何也?分内外三合,内三合:眼与心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外三合:手与足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内外如一,称其六合也。

形意拳二十四法

形意拳二十四法

形意拳二十四法/马国兴(2012-12-30 12:25:01)转载▼标签:武术太极拳太极杂谈李存义形意拳二十四法三顶:头上顶有冲天之雄,手外顶有推山之功,舌上顶有吼狮吞象之容;三圆:脊背圆则力催身前,胸圆则两肱力全,虎口圆则勇猛外宣;三挺:挺项则精气贯顶,挺腰则力达全身挺膝则腿坚马稳;三抱:丹田抱气气不外泄,胆量抱身临敌不变,两肘抱肋出入不乱;三扣:肩扣则力气到肘,掌扣则力气到手,手足指扣则周身力厚;三垂:气垂则气降丹田,肩垂则力催肘前,肘垂则两腕撑圆;三曲:两肱宜曲则力富,两股宜曲曲则力凑两腕宜曲曲则力厚;三毒:心毒如怒狸攫鼠,眼毒如觊兔之饥鹰手毒如捕羊之饿虎校二十四法的具体内容之精义为说明二十四法的具体内容之精义,必须取形意拳八字诀和象形拳八字诀,依依对照,方能议论的清楚,阐释的明白,以备习拳者参阅。

否则,偏于任何说法,都会论述的不全面了。

故只有一条一条的录其原文,方能较全面的议论清楚,阐释明白。

以八字诀为纲,二十四法为目,这样方能纲举目张。

照录之原文,首条用薜颠先生之八字诀,次条为姜容樵先生之八字诀,然后是我的议论之内容。

下面就依序阐释此中之精义。

顶字诀薛:头上有顶冲天之雄,手上有顶推山之功,舌上有顶吼狮威容,故谓“三顶”。

姜:三顶者何?头(后脑骨)向上顶,有冲天之雄。

头为周身之主,上顶则后三关易通,肾气因之上达泥丸,以养性。

手掌外顶,有推山之功,则气贯周身,力达四肢。

舌上顶,有吼狮吞象之容,能导上升之肾气,下行归人丹田,以固命,是谓之“三顶”。

顶字诀之顶字,有止于此之意,内气上升至百会上,谓之冲天之雄。

头为天才。

百会为头之最上顶端,内气至此谓之顶。

所谓“尾闾正中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之顶也。

拳经云:“头若顶千钧,颈如搬树转”。

就是此“顶”字之诀也。

所谓“后脑骨向上顶”之顶字,乃向上竖起之意,还是百会穴放置头的最上端之意。

百会置头最上端则头正,头正领起则一身无懒骨,正所谓“头统健之体,乃全身之总领也。

形意拳首操劈拳抉微尚派形意拳李福克老师整理

形意拳首操劈拳抉微尚派形意拳李福克老师整理

形意拳首操劈拳抉微尚派形意拳李福克老师整理论一· 抉微:首操劈拳在[五行生克制化之外]形意拳有五行拳,有十二形拳,五行与十二形其名称有十七。

十七名俱以劈拳为首习操练,而十七名形成形意拳套路,略盖有四套:分别是进退连环,五形八式,四把捶,杂式捶,(其中以鸡形四把为统,统领鹞形四把,猴形四把,蛇形四把.……尚有多种四把捶。

其中有杂式捶各地数种,练法也有较大差异,在这里俱不详述。

)又有五花炮,挨身炮,散手炮,及操练形意多年有新得体会而创编的各种综合形意套路者,都不包扩在四套老传统套路内。

十七名,与四套老传统套路,无一不将劈拳作为先练先起先开式的首势之作,其理何在?为什么形意拳?不论是五行拳。

还是十二形拳。

及四套老传统套路。

全都用劈拳作为开式,余曾请教过,数位形意拳界的知名人士。

多数人不知道练形意拳为什么以劈拳先开始?偶有二三人能讲其理者。

都以五行生克而论之。

请教:练形意拳为何总以劈拳起式开端?其以五行生克论之者。

说:劈拳属金,金能生水,水能生木,木能生火,火能生土,所以先练劈拳。

我问,若先练横拳,横拳属土,土能生金,金能生水,水能生木,木能生火,火能生土。

若以横拳先开始,也是与五行相生的道理一致呀。

而且五行拳每一行都可以,以五行相生的理论作为形意拳的起式。

可是传统套路中,所有的形意拳开式,全部以劈拳开始,其中必有潜在的内含蕴藏其内,被请教者无语。

又一位形意拳界知名者,说:形意拳讲技击,技击以攻防。

克敌为要,先练劈拳,为形意拳诸势之首者: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所以劈拳为形意拳首先操练的根本所在。

据其论,再问,如果先练炮拳,炮拳属火,火能克金,金能克木,木能克土,土能克水,水能克火,火能克金,这也是五行相克呀?并且先练五行的任何一行,皆能循序相克。

被请教者听此,亦觉得以相克论,劈拳为首练,确实不是形意拳之首作的实质含义。

形意拳诸式,首先操作劈拳者,其精深之义理,非五行相生相克之理。

李氏形意太极拳健身养生文档

李氏形意太极拳健身养生文档

第一节李氏形意太极拳的养生价值现代人能出来做运动的大多数人都是为了求健康,对技击的要求也是先在身强体壮的前提下而为之,李氏形意太极拳功法始终提倡先养生后技击之理论,武术养生是其社会功用的重要体现之一,养生问题的深入研究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所以李氏形意太极拳提出把人视为阴阳复合体,在具有攻防意识的动静组合练习中,充分展现六合(内三合、外三合),并超越招式的束缚,达到精神、形体的双重冶化,全面改善心理、机理功能,这正是本功法养生之道有别于一般体力锻炼和意识训练重点之所在。

在加强对人体内气、内力的调整,促进血液循环,强化生命机能的同时,李氏形意太极拳又在武术的动静互相涵容上作了较全面的产诉,充分展现出:“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故变化示神奇”这一拳理精华,因“动为生之源”,所以灵活、稳健的动态练习是功法中非常注重的。

练习时以四肢引导内气的调和;以身法的变化、步法的沉实,来畅气活血;以拍击之法促进气血运行,排病逐淤。

在动静相合的作用下,“虚其性、养其气、合其德、以通乎物之所造”,以达“人自虚无而生神、积神而生气、积气而生精、藏精而有力,有力而常动,动则养”的习武至高境界,使之成为一种自我净化的手段。

李氏形意太极拳在功法练习中提倡养生的生命整体观,以“贵人重生”为基础,以养气、练气、运五行、平衡阴阳为其作用,发展了“病因形成论”、“经脉观点”、“形神观”。

功法力求“内外合一”“形神兼备”,在哲学和医学的意义上深化了武术的修持意境。

有了强健的体魄我们再来谈技击自然轻松了许多,善于习动是我们最需要掌握的,许多人做各种锻炼,其结果却不令人满意,有时会因某种意外或掌握锻炼的方法等问题,反而使运动成为了致病的因素。

李氏形意太极拳在长期练习和发力过程中调整和加强了筋脉、骨骼、内脏之功能,使受训者能够具备强大的耐力、抗击打力、杀伤力、快速反应能力,在对抗中自然达到了技击的目的。

李氏形意太极拳教你做的,就是使你成为一个身体强壮,适应机能健全的人,随时适应四时生长收藏的规律,并保持内外的协调,做到养生、养长、养收、养藏。

李家教拳术套路的介绍

李家教拳术套路的介绍

李家教拳术套路的介绍推荐文章五战拳的姿势介绍_有哪些你还不知道热度:醉八仙拳的拳术介绍热度: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的答题方式介绍热度: 2022国庆节简介历史介绍热度:国庆节的由来介绍50字热度:李家教是广东省梅州地区汉族传统拳种之一,属南拳的一种,流传于梅州、潮汕一带。

李家教拳以其独特的训练风格,完整系统的运动套路而屹立于武术之林。

它不图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而立足于实用,是一种灵活多变、善攻能守、以攻带守、攻守均衡、进退有方的优秀汉族拳种。

它包括套路演练、套路对练、排练功、地趟拳四个方面。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李家教拳术套路的介绍。

李家教拳术套路的介绍李家教拳以其独特风格,完整套路一直受武术爱好者推崇。

经过李光壬先生黎华通先生二位名师传授,共有十三套套路。

其中以手法命名的有:吞吐、鹅剪、双山月,三个套路,以步法命名的有:驰步、接步二个套路。

其中新老式各五套共十套。

以劲法命名的有:吊插、插挤、软打、三个套路。

整个套路系统完整,结构合理,具有科学性。

李家教套路尊循先易后难,由简及繁,由硬化软,循舒渐进的科学方法。

套路起始式都有一定程式,即学者常说之驰步头,吞吐尾。

启手式为十字手前推分桥,然后开马左掌向前斜插后开拳,收势则由双桥分化成双推掌而后挑桥,俗称枝半手结束,使习者容易理解接受。

李家教拳术注重基本功,吞吐、鹅剪、双山月、三套路,基本都是一个动作重复演练,为基本功,有三年吞吐、四年鹅剪之说,可见其重要性。

只有反复锤练,才能领会吞与吐之关系,剪力的应用,双山月的变化,为后面套路奠下基础。

驰步、接步二套路从拳法应用加上步法变化,进马驰动,套路动作较多,增加了擒拿手法、特别是黎师所传之新驰步,整套有百余动作,长桥沉马,手法变化多。

黎师所授之新接步也称接手,接步之‘接’字有承接连接之意,套路追进步法则以后马跃前,前后马步互动,步法灵动快速,二套路特点鲜明,节奏明快,动作紧凑,既有攻击性,又具可观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老形意拳练法整理李老形意拳练法整理前言从网上阅读李仲轩老人的一系列文章后。

不禁拍案叫绝。

李老绝对可以称得上形意拳新说的“开山祖师”,他用通俗易懂的聊斋笔法一脚踢开了二十年来那些又臭又长的武术八股文,他把拳经中许多抽象模糊的概念,用生动、流畅、睿智、准确的文字,绘出了一个相对清晰的规范释义,让人借鉴参考。

他所有的文字。

都是一生追求形意拳且获得巨大成就者的肺腑之言,当他的武学思想以崭新的面貌重新进入形意拳修炼者的视野时,多少困惑而不得门径的形意拳传人茅塞顿开,原来形意拳可以这样解读。

原来形意拳可以这样练,这样用……把李老比作孙禄堂不妥,孙禄堂的“拳意述真”再妙,毕竟离我们这个时代有距离,而李老的一番“将死之语”与读者贴心。

如果说汉书能下酒,那么李老说拳的系列文章,不但可以饮如长鲸吸百川,还可以醍醐灌顶使人清醒,每读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百读不厌就像吃重庆火锅一样过瘾。

我的一位练习二十多年形意拳的武友被感动了,他愿意让更多的形意拳传人走近李老的内心世界,于是他在工作之余,不辞辛苦。

用了无数个不眠之夜,将这些惊心动魄的文字浓缩成精华。

经过剪辑后的李老说拳,放弃了原文一些人们熟悉的武林旧事和无益的是是非非。

而更趋向于学术本身,比之现在形意拳方面所有的杰作,更高一步。

以此来告慰逝去的武林、逝去的李老。

不存门户之见,真正有志全面了解形意拳文化精神的武友,舍此以外,大概别无捷径了。

一、站桩有一句“练功不练拳”的话,认为功是站桩,拳是打拳,“练功不练拳”就是只站桩不打拳一这是初学者容易产生的误解。

站桩的要点是“学虫子”,第 1 页冬天虫子钻进地里死了一般,等到了春季,土里生机一起,虫子就又活了。

站桩要站出这份生机,如虫子复苏般萌动,身上就有了精力。

站桩有无穷益处,是练功。

其实打拳也是练功,形意拳要“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气不是呼吸的气,比如男人的英姿潇洒,女人的妩媚靓丽,就是气的作用,正所谓生机勃勃。

至于呼吸的气,叫做“息”,劈拳就是练息(不说打法,只谈练拳的练法)。

腿功是站桩站出来的,也是走出来的,唐维禄的徒弟尤其要走。

早晨起来一走便是十里,两手背后,活动着脊椎,或带着点拳意。

我们有时将“行意拳”的“意”字省去,顺口地说,跟唐师学“行拳”。

但真正神奇的是,尚云祥练武入迷,以神作拳,行住坐卧都是这个,这是上道的东西,不是入门的技巧。

李存义和尚云祥都站桩,但他俩平时练功就是五行拳,很少站桩,只是可怜徒弟不长进,方教站桩。

站桩与打拳最关键的要点是一个,对这个要点没体会,练拳不出功夫,站桩也照样不出功夫。

这就是“桩法能融入拳法中,拳法能融入桩法中”的道理。

练武其实是在练心智。

唐师所传的桩功,有一个要点,时常浑身抖一抖。

传说狗熊冬眠的时候,每隔几天,它就自发性地浑身颤抖,否则僵滞不动。

身体要有问题。

同样,站桩为什么站不下去?就是缺这一抖。

很细致很轻微地抖抖,就能够享受桩功,养生了。

另外,其实比武发力。

也就是这么一抖擞。

薛颠传的桩功,一个练法是,小肚子像打太极拳一般,很慢很沉着地鼓出,再很慢很沉着地缩回,带动全身,配合上呼吸,不是意守丹田,而是气息在丹田中来去。

桩法是活动的,不是静功而是慢练。

薛颠原话为“此桩法之慢练,增力第 2 页之妙法也,慢慢以神意运动,舒展四肢”——桩法是动的,只不过动得极慢,外人看不出来。

站桩时,也要动起步趟进、侧身而闪的心思,外表看似不动,其实里面换着身形。

要静之又静,长呼长吸尽,站空了自己。

浑圆桩足以眼神站桩,两眼要往上高瞟。

练武先练眼,跟能生神,所以是练武先练神。

人爬上山顶,累得疲惫不堪,但目光一远眺,身上就轻松一浑圆桩是这个原理。

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眼神就是这个灵犀。

久站磨炼筋骨,但只坚实了筋骨。

等于没有站桩。

眼神和肉体的关系,是浑圆桩要体味的东西。

有了灵犀,才能有生机,冬天过去大地回春,生机一起,土里都是香的,抓把土,粒粒都是活的,站桩也要把自己站活了。

站浑圆桩时,身子让眼睛领走了,身子不能做作。

摆拳架看似不动,其实筋骨肌肉都牵挂着,扑出去一厘米。

犹如山谷有回声,身体也有回力,扑出去一厘米。

再回来一厘米,要用回力来锻炼,如此易出刚劲。

站桩之苦首先是筋骨软弱的疲劳之苦,学会了这个方法,站二十分钟桩,等于打二十分钟拳,也就喜欢站桩了。

二、五行拳开始练劈拳,要找个开阔地带,犹如人登上高山,视野一开,会禁不住地长呼一口气。

在开阔地带,气息容易放开。

劈拳的姿势是手的一探一回,犹如人的一呼一吸。

一趟四五百米地打下去,气息越来越绵长,越来越深远,精力便充沛了。

手部动作激发了全身,渐渐就会感到气息鼓荡,全身毛孔开合。

薛颠第 3 页说过:“练拳的人要学会体呼吸。

”呼吸的妙处在打劈拳时可以体会到。

许多人身体都有隐疾,以劈拳练息可以将其灭于无形。

而且人一上了岁数,身体会亏空,就要通过练息将气补足。

气息充沛,这是习武的基础,形意拳先练劈拳。

劈拳中本就含有钻拳的姿势,练好劈拳接着练钻拳较容易。

正是“金生水”,劈拳属金,钻拳属水。

而再学一个全新的拳架,如崩拳就比较困难。

劈拳养肺,人的两条胳膊对肺直接作用。

小孩们做的广播体操,如扩胸运动,伸展运动都是通过运动两条胳膊,来达到锻炼呼吸,强健肺部的效果。

在练劈拳的阶段,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觉得身上皮肤增厚,像大象皮似的,而日,觉得手指粗得像胡萝卜,两个手心像有两个小漩涡,十根手指自发地紧紧握起,不愿意打开…这都是错觉。

因为身上的气充足了,情绪也变得活跃了,忙了这个忙那个,如小孩一样,干什么都兴致盎然。

这是一个必经的阶段,发现自己变成这样了,就说明功夫已上路了。

此时就不必再到开阔地去练拳了。

形意拳自古讲究“拳打卧牛之地”,有个能挪步的地方就练上了,到开阔地打拳只是入门的方便之法。

因为劈拳练息,这个功夫得一年才能成就,先祛病再强身。

通过练息,身上的气养育起来,大脑时常会有灵感,此时学拳就真是趣味无穷了。

人的两条腿属于肾。

一个人得了阳痿病,会被叫“肾水不足”。

钻拳以打法来说,是要练肘或指节的,但以练法来说,是要练腿,以活腿来养肾。

所以钻拳的步伐不是直来直去,而是螺旋前进。

让两条腿有一个松快的余地,这样肺气足,肾水旺,上下身都修好,方可以向上进修。

所以要钻拳接着劈拳练。

第 4 页“崩拳有九、钻拳有六”,钻拳的六个变招中,学会了两个就全有了。

一个是前手压住对方,扯带得后手撵锥子似的撵进去。

另一个是,前手一晃,你就撞在他后手上了,变魔术一般,不是障眼法,而是他换了身型。

两者的前后虚实不同。

整体说来,钻拳不是钻拳,是钻身。

旧时代的北京很冷,冬天商店挂着沉甸甸的棉帘子,人进商店,前手一撩门帘,身子就往里钻,身子一动,手上搭的分量卸了,人进了门,帘子也刚好落下,有道缝就进了人。

这是生活里转换虚实的现象,形意拳的“换影”也是这个意思。

“崩”字怎么解释,就是一崩劲吗?其实崩拳的妙处在于张弛。

把直来直去的拳打转了。

把转着的圈打直了,这是崩拳的练法。

炮拳出手后,要向后一耸,就是上挑的枪法,所以炮拳里有两个家伙,明显的足下扎枪,隐藏的是上挑枪,一个在形上,一个在劲上,以下扎的拳形来上挑,所以才妙。

炮拳要到杆子上去体会——这是以后的事情,那时候,便要扎一枪有一枪的讲究了。

炮拳前手横架在眉前,后手由面门径直打出去,攻击敌人面门,取开炮的意象,称前手为炮架,后手为炮弹,后手的出拳路线是直的,而且要有股爆炸力(开始练时可先从弹力人手)。

打炮拳时,后手不直线出击,而斜着撇出去,正是“遇敌好似火烧身”,就像往火堆里滴一滴油,不是一般地火苗跳起。

而是整簇大火都跳起,炮拳就是令全身劲力跳起,劲力不在最外的手上,而在内里的根节,手随着根节升腾起的劲力挥出。

横拳的练法,是斜着进一小步,横着退一大步,横拳等于是倒着打的,正好练这“踏荷叶”,脚伸在地上,要感到踏在荷叶杆上,只有一根丝能支持,要用脚的肉感,把这根丝探测出来。

第 5 页形意的拳母是五行拳,而五行的拳母是横拳,横拳属土,万物归于土,土含育万物,生发着劈、崩、钻、炮,所以横拳是无形的,横拳劲是形意拳最独特的东西。

横拳是无形的,而有形的横拳就是蛇行,一横身子。

就有了兜、裹、丢、顶。

我年轻时与人试手(试手就是试试,较量是拼命),一下子把人打出去了。

自己却奇怪上了,这是个什么动作?回味一下觉得像是蛇行,连带着横拳也明白了。

练形意要养成“上虚下实”的习惯,上身永远松快不着力,功力蕴藏在下身。

劈、崩、炮的基本型都如此,而钻、横的基本型就把这个“重收”耍在动作上了,钻拳是进一大步退一小步,横拳是进一小步退一大步。

而在变化中,劈、崩、炮都有退步法。

最有名的是崩拳的“退步崩”了。

五行拳不是练拳,而在练五种不同的劲,所以每一种拳的转身姿势都不同。

转身姿势是为劲而设立的,多练转身,对领悟劲有帮助。

五行拳是拳母,一辈子离不开,上手就受益。

将五行拳的小动都学到,方能出形意的功夫。

十二形就是从五行拳里变化出来的,而练象形术的人能变回五行拳,一练起来,就知道两者是一个脉。

拳劲起自腰劲,只有头虚领了,腰里才生力,站桩首先是为了生腰力。

脊椎敏感时,要让站桩法动起来,可以尝试一下薛颠的蛇形。

蛇形是肩打,“后手只在胯下藏”,后手绕在后臀胯下,贴着尾椎骨向上一提。

犹如马尾巴乍起来,才能跑狂了,撑上这个劲,尾椎乍了,肩膀才能打人,这是桩法融入拳法。

从薛颠的角度讲。

劈拳起手势、半步崩拳都是猴蹲身,这样十二形就第 6 页如五行拳一样,其实这是五行拳该有的东西。

指望摆出劈、崩、钻、炮、横的架子赢人,是指望不上的。

不能蛮干,否则一下子就被人借了劲。

为人处事也要这样,练了功就要藏着,藏不住就会得罪人,一得罪就是一大片,藏还得深藏。

关键时候露一手就行了,形意拳是留给写实用功、心地纯正的君子的。

三、十二形蛇形是肩打,鸡形是头打,燕形是足打,不是李存义传的,是他从山西学来的。

其中的蛇形歌诀是“后手只在胯下藏”,后手要兜到臀后胯下,开始时,只有这样才能练出肩打的劲。

武林里讲薛颠“能把自己练没了”,指的是他的猴形。

他身法快、比武时照面一晃,就看不住他了,眼里有他,但确定不了他的角度。

“龙形搜骨”不是龙形,就是劈拳里前脚外撇的大跨步,说这个步子开天辟地。

打通三盘,调理百骸,是成就身子的关键。

有了步子有功夫,没步子没功夫。

这个步子就是内功。

只撇脚不展腿,撇脚的打法,是别住敌人的脚,但也是在擒拿时较从容的情况下使用,情况紧急一拳见生死时,就用不上了。

撇前脚的大跨步,主要是练法。

前脚外撇的大跨步是形意的大步子,还有个小步子,就是崩拳步。

崩拳步很微妙,步子只是向前,两膝盖是挤着的。

但腿根里夹着活的动势,稍稍一调,就能随时随意地转向、转劲。

所以崩拳微妙。

对于蛇形。

薛颠说:“一动手,就是这事,没旁的事。

”说形意拳难看也主要是有这个猴蹲身,练拳时,处处都有只猴子蹲着,第 7 页可想这一式的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