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的货币史

合集下载

白银货币化

白银货币化

白银货币化

中国白银货币化是从唐朝(618-906)开始的。唐朝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也是一个中华民族充满阳刚之气的时代。它最显著特点是自信、开放、包容、博大,善于接受外来的文化,善于接受外来的技术,乃至于接受外域人在唐朝为官。杜佑《通典·边防典》记述了与中国发生联系的国家或部族有189个;孙光宪《北梦琐言》言,唐朝时在华做官的外国人达三千余人之多,甚至有波斯人官拜宰相。开放的唐朝是中国接受白银货币的思想文化基础。

唐朝善于接受一切外来好的东西。当然,丝路贸易是其最重要的途径或者说平台。尽管中国古代与外域的交往早已开始,但真正的成规模的商贸活动是从唐朝开启的。受朝廷的重视与支持,唐朝的对外贸易发展迅猛。唐中期以后,海洋交通与贸易也得到更大发展,中国与西方世界的经贸往来进一步扩大。当时经由东南沿海已能通达印度洋和波斯湾。借助海上航线,中国与南亚、中亚各国的商业活动更加密切。至唐末,在广州从事贸易活动的外国人有数十万之众。这些外国商人带着香料、药物和珠宝,换取中国的丝织品、瓷器等。来华的外商足迹几乎遍及中国水陆交通发达的所有城市。

中西贸易,丝绸之路上的诸国,皆用银币,难以与中国的铜钱直接互换相通,要实现贸易交换,采用以份量计值的银锭是最便利的。唐朝的这种全方位的商贸活动,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时间久了,国人必然走向接受白银货币。当时,没有专门的国际货币,久而久之,银两自然成为了国际货币。所以,唐朝无论是墓葬出土还是窖藏出土

经常有外来银币。

此外,考虑到唐代贸易的实际情况,我们倾向于认为,中国古代最早的银锭——唐朝的船形银锭,就源自海上大宗贸易。因为,白银作为贵金属货币,成色和重量一样重要,高度延展的船形能让人一目了然地看到银锭没有夹杂;而服务于海上贸易的银两,选取船形便是自然而然之事。船形银铤为什么两头经常翘得非常夸张,原因就在于此。馆藏唐代船形银锭

白银的历史背景

白银的历史背景

白银的历史背景

人类使用白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700年,美索不达米亚的商人们开始用白银作为交换形式。后来,其他先民开始认识到白银作为

交易金的内在价值。

古希腊人铸造了德拉马克(drachma)银币,含银量为1/8盎司。在罗马,基本的钱币为迪纳里厄斯(denarius)银币,重1/7盎司。英国的先令货币最初也

是表示一定数量的白银。

如今,全球数百万人认识到白银的内在价值,并普遍将白银作为买的起的

投资。在美国,个人退休金账户的参与者将其投资组合的一部分投资于纯度等

于或超过99.9%的银币和银条。

2.白银在我国的发展历史

白银,在历史上曾经与黄金一样,作为世界很多国家的法定货币(货币原料),具有金融储备职能,也曾为国际间支付的重要手段。中国先民对白银的人认识和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白银很早就被制作成工艺品和货币。中国古代把

白银用作货币大量使用,是在唐宋以后的事。到了元代,银本位制得到进一步

强化,政府把白银作为一种重要货币,银锭'元宝"出现。到明清,银本位制不

断巩固加强,银币在明朝成为正式货币,元宝、碎银和银元成为清朝法定货币,白银在明清王朝的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一直到1935年中国国民政府宣布发行法币、取消银本位,白银作为货币的使用才受到限制,但银元在民间一

直流通到1949年。

明朝:明代初期,由于禁止商人及金银铜锡出海,国内使用铜钱,禁止私铸极严,对银矿并不重视。永乐晚年,锐意通四夷,奉使使用中贵宦官,出始西

洋有郑和、景弘,西域有李达,是北有海童,西番有侯显。朝廷为了应付开支,开始重视开采银矿。先后遣官开采陕西、福建等地的矿产,设立葛容溪银场局,云南大理银冶。宣德以后,金银开采时停时续,民采、官采及所谓"奸民"私采,

贵金属的发展史——白银篇

贵金属的发展史——白银篇

白银,在历史上曾经与黄金一样,作为重要的货币物资,具有储备职能,也曾作为国际间支付的重要手段。当然,随着白银的用途越来越多的面向工业领域,其作为货币支付职能也逐渐淡化。白银现货的发展主要分为以下几的阶段:

1963年6月—1968年6月,美国用联邦储备系统发行的纸钞取代面额1美元的银币券,推动银价升至盎司1.29美元。白银同美国货币体系的关系终结,持有者最后一次将银币券兑换为白银。

1968年——1978年,美国经济衰退致银价下跌,但维持在每盎司1 —2.55美元的区间。

美元贬值,以及石油输出组织(OPEC)的石油出口禁运推动银价上扬,银价波动区间为4.35 —5.87美元。

1980年——1992年,白银创出每盎司53.50美元的纪录高位,当时美国德州的亨特兄弟公司试图囤积白银操纵价格。两伊战争爆发后,银价从10美元猛涨至25美元。因美国经济出现持续疲弱迹象,银价跌破5美元至4.98,为三年半最低点。后因油价上涨对市场的影响不明朗1986年5月—银价时隔四年后再暴跌至4.98美元,市场对供应面感到忧虑。

2008年11月-2011年4月30日,银价创出新高49.83美元,主要因为金融危机货币贬值,和国际战争的因素。

钜丰金业友情提醒、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白银货币在中国发展历程

白银货币在中国发展历程

白银货币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摘要:白银作为一种金属货币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从明朝中后期开始被大量使用实现货币化,至民国成为法定的本位货币,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在中国的货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白银;银本位;货币化

中图分类号:f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1

白银作为一种金属货币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明清两朝及民国的主要通货,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在中国的货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一、明朝之前的白银货币

据《史记》记载,夏朝把金分为三品,有黄(金)、白(银)、赤(铜),春秋战国时期也有银质的铲形、版形、饼形及贝形货币文物出土,可见这时白银已经开始作为货币存在。

秦朝时期,国家规定以黄金为上币,铜(秦半两)为下币,白银主要被用来制作装饰品及餐具等,不能作为货币流通使用。

汉武帝以资源相对丰富的贱金属铜为币材铸“五铢钱”,是两汉主要的通行货币。此外汉武帝元狩四年为增加财政收入,曾铸造一种以银锡合金为币材的“白金币”,后因数额巨大且不足值、盗铸猖獗而被废止,“白金币”被认为是我国最早获得法定地位的白银货币。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战乱频繁,货币混乱,币值稳定且价值较低的银较金相比货币作用有所发挥。在广州、河西走廊等海外贸易中心地区,金银甚至是唯一通货。这一时期白银价值呈上涨趋势,计量单位开始由过去的斤缩小为两。

隋唐时期,钱帛是主要的货币,除岭南、西州(今新疆的吐鲁番)之外的地区,金银一般不作为流通的货币,多被制成首饰、器物用于赏赐、贮藏、馈赠等用途,到唐朝末期,白银的地位逐步提高,市场上使用白银用于交易的现象增多。

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史料

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史料

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史料

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史料有很多,下面列举一些重要的史料:

1.《明史》:“(朱棣)洪武初…即除铁钱,立鹿钱。”这段文

字记录了明朝洪武年间开始废除铁钱,改铸鹿钱的情况。

2.《明代宪宗实录》:“自是年使冒跋寨众多,及于百姓,铁

钱臧富有余,无所不用;凡欲进取,留滞渐多...有司议定,传

百姓无失,以旧铁钱所应用者极广,一切例差。或积以数十年,却于民间出录者交之……凡全收银钱者,可锻成鹿钱,以纳户税;俟来春以纳税者,全按以所纳为咎计。”这段文字反映了

明朝宪宗年间,铁钱开始过渡为白银鹿钱的过程。

3.《明实录》:“钱可久矣,所更者岁籴,或因新进银完,暂

造鹿钱。至嘉靖以来,鹿钱日至,国用从之。万历以来,更制百布,以宵小之银脱去眼者,用为钱;土凡所应焜,皆有百布字,以示去眼,仍用以为布银。”这段文字记载了明朝嘉靖年

间开始大量铸造白银鹿钱,并且随后制定了百布制度,百布是一种以宵小银脱去眼后用来铸造的银板。

4.《萬曆野獲編》:“时银大行,至未央门外有别铺,名银碼,二三十人谢一夕,购千两以上之银,黄纸盖银,每盖十两……中官手纸,定千两以上者,纸并金羊细绳封合,外黄白绢印’

内银’二字存详”这段文字描述了明朝万历年间,银钱流通广泛,市面上甚至还有专门的银碼和黄纸来包装大额银钱。

这些史料都表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过程逐步推进,从洪武年

间开始逐渐废除铁钱,铸造鹿钱,到嘉靖年间开始大量铸造白银鹿钱,并制定百布制度,直至万历年间,银钱已经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古代白银发展历程

古代白银发展历程

古代白银发展历程

古代白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早在古代文明的兴起阶段,人们就开始发现白银的存在并开始使用它。在早期,白银的主要用途是作为装饰品和珠宝的材料,因为它具有光亮的外观和稀有的特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发现白银的其他用途。在古代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白银被用作货币和交换媒介。它的价值被广泛认可,成为贸易中重要的支付方式。随后,白银的贸易活动开始扩展到亚洲、欧洲和其他地区。

在中国历史上,白银在唐朝时期开始流通,并在宋朝时达到了顶峰。当时,中国与西亚和中亚地区进行了频繁的贸易,白银成为主要的商品之一。宋朝的白银贸易极为繁荣,它不仅作为货币使用,还被广泛用于制造银饰、佛教用品和艺术品。

古代欧洲也是白银贸易的重要地区。在罗马帝国时期,白银从地中海地区进口到欧洲,并被用作货币和贸易媒介。随着中世纪的到来,白银的需求急剧增加,尤其是在贸易城市如威尼斯和热那亚。这导致了白银的大规模开采和贸易活动,在欧洲范围内形成了繁荣的贸易网络。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白银贸易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16世纪后期,西班牙从美洲殖民地大量运输白银到欧洲,导致白银供应超过需求,引发了通货膨胀和经济动荡。这也间接促使了其他欧洲国家探索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商品,加速了欧洲的开拓和殖民活动。

总的来说,古代白银的历程经历了从装饰材料到货币和贸易媒介的转变,对于不同文明和地区的经济和贸易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白银的供需关系和贸易活动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变化,使得白银的地位和价值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所波动。

国际货币体系的四次演变第一次:以白银为主的货币体系在新航路开辟

国际货币体系的四次演变第一次:以白银为主的货币体系在新航路开辟

国际货币体系的四次演变第一次:以白银为主的货币体系在新

航路开辟

国际货币体系的四次演变

第一次:以白银为主的货币体系。在新航路开辟之后的16-17世纪,白银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明朝实行白银货币化,当时流入中国的西班牙银币远远超过国内开采的白银总量。

第二次:以英镑中心的金本位制。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此时的世界霸主是“世界工厂”英国;1816年,英国颁布法案,实行金本位制,规定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流通。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先后采用这一币制原则,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的货币体系。

第三次: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英国实力削弱,美国实力大大增强,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成为新的世界货币霸主。

第四次:多元储备的牙买加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1976年IMF在牙买加召开会议,并达成以浮动汇率制和黄金非货币化等为主要内容的“牙买加协议” ,宣告国际货币体系进入牙买加时代。美元是主要兑换货币但欧元、日元、英镑、人民币也成为国际兑换货币。

银币的历史故事

银币的历史故事

银币的历史故事

银币作为一种货币形式,已经存在了数千年的历史。它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历史

和文化的纪念意义。下面,我将为你讲述一些关于银币的历史故事。

古代银币的起源

古代银币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年左右的古希腊城邦。在这个时期,希腊

城邦开始在铸造硬币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最早的希腊银币,被称为“圣岛币”,正面刻有当时城邦城市的标志性特点,背面则刻有一只海螺。

随着时间的推移,银币的使用在古代各个文明中得到了广泛传播。在罗马帝国

时期,高质量的银币成为了罗马帝国的主要货币。这些银币上面刻有君王的肖像和其他象征性的图案,反映了当时帝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

银币的价值

银币在古代一直是一种珍贵的贵金属。它的珍贵程度不仅在于银本身的稀有性,还在于其珍贵性和合法的货币地位。在银币时代,一种国家的货币价值可以通过其银币的含银量来衡量。在大多数情况下,银币的价值可以体现在人们对其金属质量和工艺的认可程度上。

在中国封建社会,银币也是重要的流通货币。早在宋朝时期,铸造银币的技术

就相对成熟,银币越来越广泛地流通于市面上。银币上常常刻有君王的肖像和一些吉祥图案。人们通常会将银币编织在腰带或者佩戴在身上,作为一种装饰和身份的象征。

银币的文化意义

银币除了作为一种货币形式外,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和纪念意义。在中国的传统

文化中,银币经常被用作婚嫁和重要节日的礼物。对于新婚夫妇来说,银币是一种祝福和富贵的象征。银币在春节期间也是一种常见的礼物,因为它被认为能够带来好运和财富。

此外,在各个国家的历史事件和纪念品上,银币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比如,

【专题1-2】中国的银本位货币制度

【专题1-2】中国的银本位货币制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专题1-2】 中国的银本位货币制度
在我国货币史上,白银自汉代已逐渐成为货币金属,到 明代白银已货币化,但实行的是银两制。 自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 清政府颁行《币制条例》,正 式采用银本位制,以“元”为货币单位,重量为库平七 钱二分,成色是90%,名为大清银币,但允许市面上银 元和银两并用。 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于1913年公布《国币条例》,正 式规定重七钱二分、成色89%的银元为我国的货币单位, 即俗称的“袁大头”,但银元和银两仍然并用。 1933年国民政府公布《银本位币铸造条例》规定,银本 位币定名为“元”,总重26.6971g,银八八、铜一二, 即含纯银23.493448g,每元重量及成色,与法定重量、 成色相比公差不得超过0.3%。同年4月,国民政府又实 行“废两改元”,发行全国统一的银币——“孙中山头像” 银元。 1935年国民政府又实行所谓币制改革,宣布废止银本位。

银子是从什么时候成为法定货币的?

银子是从什么时候成为法定货币的?

银子是从什么时候成为法定货币的?

非常历史

古装剧武侠剧从来就不缺人气,尤其是金庸系列,七分虚构三分真。如果说有“三分真”的话,那就是少许的文史背景。观众们不会相信世间真有摧枯拉朽的“降龙十八掌”,更不会相信还有“欲练神功,必先自宫”的“高科技”。可是,若剧中出现了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则情形自会不同。比如,如今的古装剧让不少人误以为古人出门花钱就是花银子,那么,银子真是古人随身携带的货币吗?

历史上,白银正式成为法定货币是在明朝嘉靖八年(1529年)。也就是说,令狐冲使用银子买酒喝,那是可能的,乔峰、郭靖、杨过、张无忌等大侠动辄掏出白花花的银子,则绝无可能。

中国秦汉时期实行的是单一货币,就是制钱,如刀币、五铢钱等。唐代开始钱帛并用,钱币有“开元通宝”等,大宗交易则使用“绫”、“绡”等丝织品(帛)。白居易诗里提到的例子很多,如“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等。两宋货币也是以制钱为主,中后期又增加了纸币,即交子、会子和关子,但结算单位还是论“贯”(一贯等于1000文制钱)。元朝曾铸过少量铜钱,但货币流通主要靠纸币,其钞法经历了中统钞、至元钞、至正钞三个阶段。

以上朝代的金银并不在市场上流通,而是作为国家储备、铸成各种金银器皿以奖赏臣下或收藏的。如《唐书》里常见皇帝赐某人金银

器若干;宋代则出现金瓜子、金叶子、金锭、银锭等形状各异的金银铸品;南宋名将张俊也曾将搜刮来的银子铸成巨大的“没奈何”存放在家里,目的就是为了防小偷。

白银货币化

白银货币化

中国当今金融领域内流通的是金银本位下的纸币制度,贵金属白银作为本位货币的主要作用是价值尺度与储备手段,极少参与流通.中国先民对白银的认识和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白银很早就被制作成工艺品和货币。中国古代把白银用做货币大量使用,是在唐宋以后的事情.到明清,银本位制不断巩固加强,在中国历史上,白银从贵重商品,最终走向了完全的货币形态,是在明朝时期,即通常所说的白银货币化.

白银在明代经历了不同寻常的货币化过程。明初,白银不是合法货币,那时候的法定货币开始是铜钱,然后是纸钞,为了推行纸币制度,曾经禁止民间使用金银交易,可是未能阻止白银的流通,民间交易活动仍习惯使用白银。作为交换媒介,货币单位价值的大小应该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由于明中叶以后,市场的发展和商品交易规模的扩大,铜钱已经难以完全满足市场需求,因此需要一种单位价值更大并且便于携带的贵金属来充当交易媒介,白银便很自然地成为主要的货币。明代白银货币化是自民间开始,经历了自下而上的发展历程,在逐渐得到国家事实认可以后,才向全国展开的。

白银货币化是有社会经济基础的。唐代以前由于白银数量稀少,使用范围因此非常狭窄,随着白银生产技术的发展与产量的提高,白银的使用获得重要的突破。在中唐时期,白银在民间就有了普遍使用的迹象了,唐宋时期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商品经济发展高潮到来之际,白银的使用发展为白银货币化奠定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宋代银产量的进一步提升使白银逐步成为社会各阶层普遍接受和拥有的商品.当时政府应对白银使用采取宽容的政策,白银虽然还不是法定货币,但其货币职能已不断增强。

白银的发展史

白银的发展史

白银同黄金一样在人类发展历史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人类将白银作为货币却比黄金更早出现,历史上白银作为世界很多国家的法定货币(货币原料),具有金融储备职能,也曾作为国际间支付的重要手段。

早在公元前2500 年,玛雅文明出现时,白银同黄金一样重要,玛雅人最早把白银作为装饰品使用。由于白银反射性好,能够在月光下闪闪发光,被玛雅人称作为“月亮的眼泪”。后来开采出越来越多的白银,逐渐变为人类的流通货币。在欧洲,从罗马时代,就开始使用银币。目前古董市场上所收藏的“猫头鹰币”就是在那个时代铸造。后来银本位不能够满足欧洲国家的生产和发展需求,英国率先实施货币改革,银本位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在中国,从汉代就开始使用白银购买商品。到了元代,银本位制得到进一步强化,政府把白银作为一种主要货币,银锭”元宝”出现。到了明朝中期建立了真正的“银本位”制度。到明清,银本位制不断巩固加强,银币在明朝成为正式货币,元宝、碎银和银元成为清朝法定货币,白银在明清王朝的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一直到1935 年中国国民政府宣布发行法币、取消银本位,白银作为货币的使用才受到限制,但银元在民间一直流通到1949 年。可以说在中国人眼里有更深厚的感情。

白银作为常用的投资上平并未就此而消失,目前在美国、墨西哥、加拿大、澳大利亚仍然在使用银币做投资。据世界白银协会统计,每年白银用于铸币上的需求仍然高达1000—1500 吨,约占中消费总量的5%。因此,白银作为货币并没有完全退出市场。

钜丰金业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专题三 中国白银货币文化(1)

专题三  中国白银货币文化(1)
➢在四川眉山当地民间一直有张献忠“千船 沉银”的传说。
➢2015年1月从岷江眉山段打捞出来大量白银 ,经过对银锭、银饰、金册等文物分析, 专家确认为明末农民军领袖张献忠“江口 沉银”的遗址。
中国金融文化
中国金融文化
专题三 中国白银货币文化
3.1 白银货币的产生与发展
中国金融文化
资源:视频
➢白银货币
中国金融文化
3.1.1先秦时期的白银货币
• 虞夏之币,金为三品,或黄或白或赤。
《史记·平准 书》
• 古者皮币,诸侯以聘享,金有三等,黄金为上(币),白金 (银)为中,赤金(铜)为下。
• 王公和学士宴沂州,得银刀一件,上有齐太公吉等九字。 《嘉祐杂志》 • 西周初期齐大公望时,已有沂州银刀。
圆形龙币
方形马币
椭形龟币
中国金融文化
3.1.3元明清的白银货币
元代银币深受金代影响,首次出 现银元宝,并发行宝钞
明代使用银铸币更加普遍,基本 确立银本位制,实行“一条鞭”
法,明晚期出现“银荒”
清代,政府实行银钱并行的货币 制度,各地出现了不同形制的银

中国金融文化
张献忠“千船沉银”
➢明末由于“银荒”加剧,爆发了各地的农 民起义,陕西的李自成,四川的张献忠等 纷纷揭竿而起。
• 1974年在原战国时中山国遗址发掘出银质贝币四枚。 楚国银币 • 1974年8月,河南扶沟县古城村出土18块银布币。

白银货币化概念

白银货币化概念

白银货币化概念

一级标题:白银货币化的概念和背景

白银货币化是指将白银作为一种货币形式来使用和流通的概念。在金属货币流通被普遍接受之前,白银曾经被广泛使用作为交换媒介和储备货币。随着货币体系的演进和现代货币体系的建立,白银作为货币的角色逐渐被削弱。然而,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地区,白银作为货币的概念仍然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二级标题:白银货币化的历史意义

三级标题:白银作为古代重要货币

1.古代国家使用白银充当货币的案例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古希腊和古罗马帝国

–中国古代的银两和白银流通

2.白银作为货币的优势

–持久性高,不易腐蚀

–价值相对稳定,通货膨胀影响较小

–可分割性好,适合流通使用

三级标题:现代白银货币化的背景

1.金银标准的衰落

–金本位制度的失败

–白银在货币中的角色退化

2.白银投资的重要性

–金银投资的分散风险能力

–白银的供需关系和价格走势

二级标题:白银货币化的实践和前景

三级标题:白银作为现代投资工具的发展

1.白银投资产品的种类

–白银期货合约

–白银ETF和基金

2.白银投资的优势和风险

–白银作为避险资产的属性

–白银价格波动的风险

三级标题:国家推动白银货币化的案例

1.印度对白银的重视

–印度传统上重视白银的作用

–印度政府对白银投资的鼓励和支持

2.中国白银投资市场的发展

–中国白银投资需求的增长

–中国政府对白银投资市场的监管

三级标题:白银货币化的前景与挑战

1.白银投资市场的增长前景

–全球经济增长对白银需求的影响

–白银作为工业原料的需求

2.白银货币化的挑战

–金属货币流通的复杂性

–白银市场的供需关系和价值稳定性

二级标题:结论

白银基本知识介绍

白银基本知识介绍

白银基本知识介绍

1.白银概述

白银,具有特殊的化学性质,其价值早在公元前7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时期就开始为人们所认识。白银在历史上曾经与黄金一样,作为许多国家的法定货币,具有金融储备职能,也曾作为国际间重要的支付手段。中国把白银作为货币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白银就已作为货币使用。自唐宋始,银本位制得到逐步确立,明朝起成为正式货币。中国的银本位制一直持续到1935年发行法币、取消银本位为止。

银元是我国历史上白银主要的存在形式,在国外,货币也一直是白银最主要的用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白银的认识及重视程度得到了显著提高,白银在工业、摄影业、首饰、器具、货币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新中国成立后,对白银的管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探索阶段。从开始的“统购统销”政策到2000年白银市场放开,短短几年间,中国白银产量和需求成倍增长,成为世界最主要的白银生产、消费和出口国之一。

目前,中国白银供需关系表现为生产严重过剩,每年需要大量出口来消化国内白银产量。与此同时,许多领域对白银的需求稳定增长,为国内白银市场的不断繁荣提供支持。

2.白银的理化属性

银(Ag)是白色、有光泽的金属。熔点961。93℃,沸点2212℃,密度10。5克/立方厘米(20℃),熔解热为11。30千焦/摩尔,汽化热为250。580千焦/摩尔。银质软,摩氏硬度为3。25度,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延展性,延展性仅次于金,能压成薄片,拉成细丝。1克银可拉成1800米长的细丝,可轧成厚度为1/100000毫米的银箔,是导电性和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对光的反射性也很好,反射率可达到91%。

白银秘史

白银秘史

白银秘史

1260年,元朝开始实行以“银本位”为基础的纸币制度。

1375年,明朝朱元璋发行“禁银令”,禁止国民使用金银买卖,只准许使用纸币“大明通行宝钞”。历史上,中国发生了三次禁银事件,第二次禁银是1935年民国“法币改革”;第三次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49年(1950-1999)。

1840年,清朝爆发三大战争,1790-1838年,鸦片贸易流失2.3904亿两=1.2万吨白银,1840鸦片战争赔款2100万银元=465吨白银,1894甲午战争赔款2亿两白银=1万吨,1901八国联军赔款4.5亿两白银=2.25万吨—清财政收入12倍。

1492年,西班牙女王赞助哥伦布寻找东方“黄金国度”,10月12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美洲。16世纪中叶,西班牙征服了墨西哥、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玻利维亚、智利。拉丁美洲300年中,西班牙获得黄金250万公斤、白银1亿公斤。16-18世纪,拉丁美洲的白银产量占全球白银产量的80%,其中30%-60%流入中国。

1525年,当时世界最大经济体中国明朝取消“禁银令”,宣布白银为合法货币,白银本位货币地位确立。

1571年,中国取消“海禁”,中国茶叶、丝绸、瓷器贸易与世界接轨,白银开始大量流入中国。明代,中国国内黄金:白银的比价为8:1,世界平均比价为16:1,金银套利产生,导致中国的黄金大量外流,西方的黄金越来越多,白银越来越少,而中国的黄金越来越少,白银越来越多。加之“商品换白银”顺差,于是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的白银中心聚集地。

1581年,尼德兰(今荷兰)脱离西班牙宣布独立,并成立荷兰共和国。荷兰击败西班牙成为欧洲第二个殖民霸主,1637年荷兰因“郁金香”投机泡沫破裂开始衰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银的货币史

发布时间:2013-07-01 17:07:30

在大多数人眼中,闪耀着金灿灿光芒的黄金,是货真价实的宝贝,是当之无愧的货币。殊不知,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白银的分量丝毫不比黄金轻。翻看厚厚的货币史,你会发现在其中白银在相当长时期内都扮演着主要角色。关于白银的货币属性,马克思在资本论

里早有定论:“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与现在普遍使用的纸币不同,金

银等金属货币具备两重属性,一是具备货币职能,用它可以换到自己想要的商品;二是它们

本身也是一种商品。在充当货币之后,金银便不再是普通的商品,而是变成一种使用价值“二重化”的商品:既具有由其自然属性决定的使用价值,诸如制作器皿、装饰物等;还具有由其社会属性决定的一般使用价值,即充当一般等价物和交换手段。与黄金一样,白银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货币。它曾是许多国家主要的货币,在国际50多种语言中,白银都是“钱”的同义词。甚至,在货币历史上,白银比黄金更早地充当了本位货币的角色。世界上最早的金属铸币,来自于小亚细亚的吕底亚王国。铸造货币的金属,是“白色的金子”。这种“白色的金子”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纯金,而是天然的金银合金。早在4000年前,

由于其殖民地马其顿、色雷斯等地蕴藏着丰富的银矿,古希腊就铸造了大量的银币。随着商业贸易活动的兴起,希腊的银币开始大量流通到地中海周边地区,俨然成为贸易活动的纽带。同时,银币也为古希腊文明的辉煌打下了坚实的经济根基。其后,亚历山大大帝的马其顿帝国和罗马共和国,以及后来的罗马帝国,都先后大量铸造银币。后来,强大的古罗马帝国崩溃,其带来的一些改变却没有很快消除,例如白银被当做货币的历史就延续了下来。从

长达上千年的欧洲中世纪时期,到文艺复兴,再到地理大发现时期,再到工业革命……可以这样说,整个19世纪以前,在西方世界,金银币就是钱的代名词:钱就是金银币,金银币就是钱,从未发生过改变。不过,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随着历史大踏步向前进,在西方国家中,白银身上的货币色彩逐渐开始淡化,直到被从“货币宝座”上拉下来。在

中世纪的西方,当时每一个具备一定规模的王国,都会铸造自己的金币和银币。国家之间、王公贵族之间的大额交易使用金币,平民之间的交易使用银币,一些更小的交易则使用铜币。

金银铜币“各司其职”。但是随着“地理大发现时代”的来临,美洲的贵金属在大量开

采之后被运往欧洲。数量增多之后,贵金属不再贵重,普通人也可以使用金币或银币进行交易。麻烦也随之产生:虽然金币和银币是每个国家都在使用的货币,然而,由于供应和铸币中贵金属含量等差别,每个国家黄金和白银的兑换比率有所不同;即使在同一国家,两者之

间的兑换比率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美国独立之后,在1792年将金银兑换比率定为

1∶15,而法国则在1803年将黄金与白银的兑换比率定为1∶15.5。各国黄金与白银的兑换比率之间的差别,留给投机者一些可钻的空子,他们用15磅白银,在美国换取1磅黄金,然后拿到法国兑换成15.5磅白银,再将15.5磅白银拿回美国换取1磅多的黄金……以此来投机套利。这样做的结果是,投机者盈利越来越多,美国国内的白银也越来越多。见此状况,1834年,美国将黄金与白银的兑换比率修改为1∶16。不过,这次修改并没有阻止投机者的“倒卖”活动,此时,法国的金银比率依然为1∶15.5,在利益驱动之下,他们又展开反向操作:在法国用15.5磅白银换1磅黄金,然后拿到美国换成16磅白银……周而复始。特殊的交易手段,又恰逢特殊的年代。在人为投机干扰以及市场供应变动的双重压力之下,货币体系变化频繁,让各国政府头疼不已。以至于1873年美国通过《铸币法案》,其中对银币铸造就只字未提。这一举动,意味着白银在美国的货币体系中不再“受宠”。到了1900年,美国通过《金本位法》,正式放弃白银的货币地位,也宣告了白银作为货币的历史的终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