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4).ppt
合集下载
《生态旅游资源》课件
![《生态旅游资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528617e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f4.png)
旅游扶贫
引导农村居民发展富有特色的 生态旅游产品,促进旅游业和 扶贫事业的良性互动。
生态旅游资源的管理
生态旅游资源管理的意义
科学管理生态旅游资源,可以推动产业发展、提升品质,保障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 发展。
生态旅游资源管理的方法
依靠科学技术、创新思维、法制手段、市场机制等手段,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生态旅游资源 PPT 课件
生态旅游资源是指以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旅游业为目的,开发、利用、管理 具有生态、自然、文化和社会价值的旅游资源的一种旅游形式。
什么是生态旅游资源
定义
生态旅游资源是指自然、人文环境和生态系统所形成的旅游景观和资源。
特征
生态旅游资源具有系统性、耐久性、整体性等特征,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化、经济价值。
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
自然生态旅游资源
如瀑布、峡谷、湖泊、森林、草原等自然景观,具 有纯净、原始、天然的特点。
文化生态旅游资源
如古镇、文化村落、民俗风情等人文景观,具有历 史、文化、艺术价值。
社会生态旅游资源
如农家乐、民俗游、环保教育等社会活动,既具有 经济价值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增加税收。
2 社会价值
生态旅游可以促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了解。
3 生态价值
生态旅游不仅可以提高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保护意识,还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保护 和恢复。
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1
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
采取生态保护、文化保护、资源保护等多种措施,保障生态旅游资源的长期可持 续发展。
生态旅游资源的案例分析
国内生态旅游资源案例分析
如张家界、九寨沟、黄山等生态旅游景区,以其独 特的生态旅游资源吸引着国内外游客。
生态旅游概述
![生态旅游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156f500e69dc5022abea0056.png)
③定向于行为规范的生态旅游概念。
这种分法有助于人们对生态旅 游不同途径的经营利用。
PPT文档演模板
生态旅游概述
生态旅游的内涵
第一,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区 域,以及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和 谐的文化;
第二,旅游者的行为不对或尽量 少的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PPT文档演模板
生态旅游概述
生态旅游的内涵
第三,注重当地居民的参与性, 尊重他们应有的权力,改善当 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营。要避免大兴土木,将旅游对自然景
观的损坏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
小程度。
PPT文档演模板
生态旅游概述
生态旅游的特点
• 参与性 —— 生态旅游是旅游者、 旅游地居民、旅游经营者和政府、 社团组织,及研究人员广泛参与 的一种旅游活动。还要求他们参 与旅游决策与管理,从而提高旅 游决策和管理的科学性、民主性, 有利于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PPT文档演模板
生态旅游概述
•卢云亭——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系教授,多年 来,他一直从事旅游地学和区域旅游开发规划 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并指导旅游地理专业 研究生。
• 以生态学原则为指针,以生 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取向;所开展 的一种既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又 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边缘性生态 工程和旅游活动。
PPT文档演模板
生态旅游概述
生态旅游概念在两个方面已明 显达成共识:
一是生态旅游是回归大自然的旅游
二是对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有促进作用
这两个方面有机结合,是生态 旅游的基本科学含义。
PPT文档演模板
生态旅游概述
• 依据内容,分为
①定向于持续发展目标的生态旅游概 念;
②定向于市场和消费行为的生态旅游 概念;
这种分法有助于人们对生态旅 游不同途径的经营利用。
PPT文档演模板
生态旅游概述
生态旅游的内涵
第一,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区 域,以及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和 谐的文化;
第二,旅游者的行为不对或尽量 少的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PPT文档演模板
生态旅游概述
生态旅游的内涵
第三,注重当地居民的参与性, 尊重他们应有的权力,改善当 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营。要避免大兴土木,将旅游对自然景
观的损坏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
小程度。
PPT文档演模板
生态旅游概述
生态旅游的特点
• 参与性 —— 生态旅游是旅游者、 旅游地居民、旅游经营者和政府、 社团组织,及研究人员广泛参与 的一种旅游活动。还要求他们参 与旅游决策与管理,从而提高旅 游决策和管理的科学性、民主性, 有利于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PPT文档演模板
生态旅游概述
•卢云亭——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系教授,多年 来,他一直从事旅游地学和区域旅游开发规划 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并指导旅游地理专业 研究生。
• 以生态学原则为指针,以生 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取向;所开展 的一种既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又 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边缘性生态 工程和旅游活动。
PPT文档演模板
生态旅游概述
生态旅游概念在两个方面已明 显达成共识:
一是生态旅游是回归大自然的旅游
二是对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有促进作用
这两个方面有机结合,是生态 旅游的基本科学含义。
PPT文档演模板
生态旅游概述
• 依据内容,分为
①定向于持续发展目标的生态旅游概 念;
②定向于市场和消费行为的生态旅游 概念;
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https://img.taocdn.com/s3/m/5e13060879563c1ec5da71ae.png)
•
•
生态旅游特征
• (1) 生态旅游的目的地是一些保护完整的自然和文化生态 生态旅游的目的地是一些保护完整的自然和文化生态 系统,参与者能够获得与众不同的经历, 系统,参与者能够获得与众不同的经历,这种经历具有原 始性、独特性的特点。 始性、独特性的特点。 • (2) 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规模的小型化,限定在承受能力范 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规模的小型化, 围之内,这样有利于游人的观光质量, 围之内,这样有利于游人的观光质量,又不会对旅游造成 大的破坏。 大的破坏。 • (3) 生态旅游可以让旅游者亲自参与其中,在实际体验中 生态旅游可以让旅游者亲自参与其中, 领会生态旅游的奥秘,从而更加热爱自然, 领会生态旅游的奥秘,从而更加热爱自然,这也有利于自 然与文化资源的保护。 然与文化资源的保护。 • (4) 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这些责任包括对旅游 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 资源的保护责任,对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责任等。 资源的保护责任,对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责任等。由于生 态旅游自身的这些特征能满足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的需要, 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的需要 态旅游自身的这些特征能满足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的需要, 从而使生态旅游兴起成为可能。 从而使生态旅游兴起成为可能。
背景介绍
• • 1972年,第一次人类的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会议首次将环境问题提 年 第一次人类的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召开。 斯德哥尔摩召开 到了国际议事日程上,有力地推动了全球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深入研究 。 到了国际议事日程上, 1980年,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在《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中首次初步提 年 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在《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 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要求把保护与发展结合起来, 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要求把保护与发展结合起来,在发展经济满足人类需 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合理利用生物圈 使之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生物圈, 要,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合理利用生物圈,使之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满足后代人的需求,改变了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保护环境与发展相对立的观点。 又满足后代人的需求,改变了过去保护环境与发展相对立的观点。 1987年,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MCED)在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的主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年 ) 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的主 持下向联合国提交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 联合国提交了 持下向联合国提交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比较全面和完整的描述了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可持续发展是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后 代人满足在自身需要的能力” 代人满足在自身需要的能力”,报告并提出人类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来迎接 人来面临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挑战。 人来面临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挑战。 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又进一步阐述了可持续发 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又进一步阐述了可持续发 展的概念,全球的100多个国家首脑共同签署通过了《21世纪议程》这一未 多个国家首脑共同签署通过了《 世纪议程 世纪议程》 展的概念,全球的 多个国家首脑共同签署通过了 来环境与发展的行动纲领, 来环境与发展的行动纲领,将可持续发展有概念转变为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 在共识的基础上的发展战略。这是人类转变传统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 在共识的基础上的发展战略。这是人类转变传统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走可 持续的发展道路的一个里程碑。 持续的发展道路的一个里程碑。
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https://img.taocdn.com/s3/m/c2fbf112c5da50e2524d7fbf.png)
生态旅游
7
生态旅游的正面效益
一、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1、在提高环境质量方面 2、在保护自然资源和野生动植物方面 3、在强化环境教育方面 二、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生态旅游
8
三、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1、有利于保护地方传统文化,促进民族文化发 展 2、可以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以缓解那些过 于拥挤的、大众化的旅游景区、景点的压力,并 促进旅游业收益在更多地区和各种社会阶层中合 理分配。 3、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国民素质的提高 4、促进生态旅游区社会政治环境改善,提高管 理水平和技能。
生态旅游
34
生态旅游
17
生态旅游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的问题
生态旅游区破坏生态环境的四种表现: 1、游客随地扔垃圾,毁坏树木、花草,践 踏草坪,狩猎,打鸟,滥挖药材。 2、人为旅游设施增多,其中很多缺乏环境 保护措施,造成宾馆废水、废气、废渣污染严 重,生活垃圾堆积成灾。
生态旅游
18
3、旅游区的建筑造成人为自然景观的破坏 ,特别是在自然风景区内建造的高楼大厦、 索道和人工管理接待设施,大大破坏了自然 景观的协调性。 4、环境退化导致旅游环境的破坏。
生态旅游
12
③对游客在宿营地的行为要求 在营地附近应穿软底鞋。 把对基地的有意改变和建造结构物活动降 到最少,如搬动岩石、挖洞、搭建桌椅等。 避免践踏植物。 使用设置的露营区时,应将活动限制在以受 到较多冲击的区域;拆除任何搭建的及任何 不当的结构体,以保持基地的原貌和吸引力 。 辟用新营地时,应分散帐篷和活动;缩短 留宿的时间;杜绝任何对环境有干扰和变动 的行为。
生态旅游
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生态旅游发展的原因
1、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引起人类社会对 环境质量的普遍关注。 2、旅游需求的变化和旅游动机的转变。 3、传统旅游呈现的弊端促使人们寻求新 的旅游方式。
生态旅游 PPT学习教案
![生态旅游 PPT学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7316ae804d2b160a4ec048.png)
Principle 4: Eco-tourism provides return to the local community回报当地社区.Investors in eco-tourism must ensure that benefits flow to the local community, either by providing employment for local people, purchasing of locally produced goods, providing medical services or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or contributing to a community fund that can then be used to finance community projects.
第4页/共41页
生态旅游的两个模式
主动模式:以认知为首要目的,以经 济为次要目的,故发达国家居多;
被动模式:以经济创收为首要目的, 认知为次。
第5页/共41页
莫霍克协定:认定生态旅 游的标准
1. 核心:游客亲身体验、了解和赞美大自然; 2. 有益于自然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3. 有利于当地社区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4. 鼓励社区参与; 5. 食宿、景点设计等适度; 6. 减少对当地文化的的负面影响。
第13页/共41页
生态环境伦理理论environmental ethics
Social ethics社会伦理:人类社会人与人之间 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责任;
Environmental ethics生态环境伦理:人类与 生态环境之间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责任。 Relationship? 强调大自然的整体性和和谐性 ;integration and harmony
第4页/共41页
生态旅游的两个模式
主动模式:以认知为首要目的,以经 济为次要目的,故发达国家居多;
被动模式:以经济创收为首要目的, 认知为次。
第5页/共41页
莫霍克协定:认定生态旅 游的标准
1. 核心:游客亲身体验、了解和赞美大自然; 2. 有益于自然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3. 有利于当地社区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4. 鼓励社区参与; 5. 食宿、景点设计等适度; 6. 减少对当地文化的的负面影响。
第13页/共41页
生态环境伦理理论environmental ethics
Social ethics社会伦理:人类社会人与人之间 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责任;
Environmental ethics生态环境伦理:人类与 生态环境之间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责任。 Relationship? 强调大自然的整体性和和谐性 ;integration and harmony
生态旅游及案例介绍
![生态旅游及案例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a1426160168884868762d670.png)
生态旅游 ---亲近、欣赏、保护自然
酒店管理1502Z 152010202纪韵华
大众旅游方式反思
1景区生态系统压力 2游客自身压力
生态旅游是环境觉醒的产物!
生态旅游(ecotourism)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谢贝洛 斯· 拉斯喀瑞(Ceballas-Lascurain)於1983年首次提出。 世界银行环境部和生态旅游学会给生态旅游下的定义: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 区去了解环境的文化和自然历史,它不会破坏自然,而且它会使当地社区从 保护自然资源中得到经济收益。 生态旅游三大目标: 1自然资源的保护 2
哥斯达黎加位于 中美洲地峡东临 加勒比海,西靠 北太平洋,有着 1290千米的海 岸线。
哥斯达黎加
野生动物的乐园 世界上最好的生态旅游国度 2009被评为全球最幸福国家
1严格的立法保障
在国家公园进行生 态旅游,要受到许 多法律的制约。 哥斯达黎加的国家 公园都是非常严格 的自然保护区,国 家公园内不允许任 何基础设施建设和 旅游开发。
Thank you!
3保护当地人的利益
当地居民对家园了解热爱 通过培训参加做导游
获得收入
更加热爱保护家园
4教育意义
雨林中的导游 国家生物多样性 研究所
哥斯达黎加人相信
1有了热爱自然的一代人,能欣赏美好自 然的孩子们,生态旅游才能有最基本的 生存土壤;接近自然的教育带来幸福感。 2 清新的空气、清脆的鸟鸣、美丽的丛 林风光,让游客在环境中自然而然的拥 有热爱自然、欣赏自然、保护自然的心 灵。
2重视旅游容量
一个生态旅行团在 哥斯达黎加多为 10-20个人,很少 看到大巴上下来大 批游客的情形。这 限制了对自然的扰 动,也保证了游客 能静心欣赏,充分 体验自然。
酒店管理1502Z 152010202纪韵华
大众旅游方式反思
1景区生态系统压力 2游客自身压力
生态旅游是环境觉醒的产物!
生态旅游(ecotourism)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谢贝洛 斯· 拉斯喀瑞(Ceballas-Lascurain)於1983年首次提出。 世界银行环境部和生态旅游学会给生态旅游下的定义: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 区去了解环境的文化和自然历史,它不会破坏自然,而且它会使当地社区从 保护自然资源中得到经济收益。 生态旅游三大目标: 1自然资源的保护 2
哥斯达黎加位于 中美洲地峡东临 加勒比海,西靠 北太平洋,有着 1290千米的海 岸线。
哥斯达黎加
野生动物的乐园 世界上最好的生态旅游国度 2009被评为全球最幸福国家
1严格的立法保障
在国家公园进行生 态旅游,要受到许 多法律的制约。 哥斯达黎加的国家 公园都是非常严格 的自然保护区,国 家公园内不允许任 何基础设施建设和 旅游开发。
Thank you!
3保护当地人的利益
当地居民对家园了解热爱 通过培训参加做导游
获得收入
更加热爱保护家园
4教育意义
雨林中的导游 国家生物多样性 研究所
哥斯达黎加人相信
1有了热爱自然的一代人,能欣赏美好自 然的孩子们,生态旅游才能有最基本的 生存土壤;接近自然的教育带来幸福感。 2 清新的空气、清脆的鸟鸣、美丽的丛 林风光,让游客在环境中自然而然的拥 有热爱自然、欣赏自然、保护自然的心 灵。
2重视旅游容量
一个生态旅行团在 哥斯达黎加多为 10-20个人,很少 看到大巴上下来大 批游客的情形。这 限制了对自然的扰 动,也保证了游客 能静心欣赏,充分 体验自然。
《生态旅游》课件
![《生态旅游》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c32d182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64.png)
生态旅游的特点和意义
生态旅游注重与自然互动,提供独特的体验,同时促进社区发展和文化多样性保护。
生态旅游的类型
1 自然生态旅游
2 文化生态旅游
以自然环境和野生动植物为主题,提供独特的生 态体验。
融合文化和自然元素,强调本地历史和传统文化 的保护。
3 环境生态旅游
4 生态旅游的其他类型
重点关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呼吁旅客遵守环保 规定。
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一种关注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可持续旅游方式。本课件将 介绍生态旅游的定义、发展历程、特点和意义。
什么是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一种关注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可持续旅游方式。
生态旅游的定义
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方式,强调对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的发展历程
生态旅游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人们对自然的渴望,得到了广泛发展。
包括农村旅游、生态冒险旅游等其他类型的生态 旅游。
生态旅游的案例
丽江古城生态旅游
丽江古城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古老的文化遗产吸引 了众多游客。
黄山生态旅游
黄山作为中国著名的山岳景区,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 吸引了众多游客。
桂林生态旅游
桂林以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悠久的历史吸引了众多
生态旅游的其他案例
世界各地有许多其他精彩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和项目等
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
越来越多的旅行者关注生态旅游,旅游业将继续向可持续发展方向发展。
3
生态旅游的未来发展
生态旅游将成为未来旅游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为人们提供独特的旅游体验和文化 交流机会。
结束语
生态旅游是一种关注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可持续旅游方式。希望大家 通过本课件能更好地理解和支持生态旅游的发展。
生态旅游注重与自然互动,提供独特的体验,同时促进社区发展和文化多样性保护。
生态旅游的类型
1 自然生态旅游
2 文化生态旅游
以自然环境和野生动植物为主题,提供独特的生 态体验。
融合文化和自然元素,强调本地历史和传统文化 的保护。
3 环境生态旅游
4 生态旅游的其他类型
重点关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呼吁旅客遵守环保 规定。
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一种关注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可持续旅游方式。本课件将 介绍生态旅游的定义、发展历程、特点和意义。
什么是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一种关注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可持续旅游方式。
生态旅游的定义
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方式,强调对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的发展历程
生态旅游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人们对自然的渴望,得到了广泛发展。
包括农村旅游、生态冒险旅游等其他类型的生态 旅游。
生态旅游的案例
丽江古城生态旅游
丽江古城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古老的文化遗产吸引 了众多游客。
黄山生态旅游
黄山作为中国著名的山岳景区,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 吸引了众多游客。
桂林生态旅游
桂林以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悠久的历史吸引了众多
生态旅游的其他案例
世界各地有许多其他精彩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和项目等
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
越来越多的旅行者关注生态旅游,旅游业将继续向可持续发展方向发展。
3
生态旅游的未来发展
生态旅游将成为未来旅游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为人们提供独特的旅游体验和文化 交流机会。
结束语
生态旅游是一种关注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可持续旅游方式。希望大家 通过本课件能更好地理解和支持生态旅游的发展。
《生态旅游》第二章 生态旅游的理论基础PPT课件
![《生态旅游》第二章 生态旅游的理论基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d7e3e70cc7931b765ce156d.png)
• 人类发展的横向平衡性和纵向永续性
(2)共同性观点 • 横向和纵向
卡斯卡伊斯地区 荣获最佳可持续 发展城市奖(2014)
(3)公平性观点
• 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
2.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1) 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 人类为了发展而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时,要
遵循生态学规障 (2)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3)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 国内和国际
2 生态旅游开发者应该有人与自然共生的 正确观点
3 生态旅游管理者要慎重保护自然
案例分析:南非芬达自然保护 区的森林度假区
思考与讨论: (1)你认为该案例中,旅游者、当地社区
居民与芬达保护区的自然环境之间是一种什 么关系? (2)从该案例中,你能总结出哪些生态旅 游开发的成功经验?
第二节 生态美理论与生态旅游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生态旅游价值
1 生态旅游的目标是可持续发展
2 生态旅游者应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3 生态旅游从业人员应以可持续发展作
为工作准则
案例:卡斯卡伊斯地区 荣获最佳 可持续发展城市奖
葡萄牙里斯本卡斯卡伊斯地区(Cascais)2014年荣 获世界最佳可持续发展城市大奖,以表彰卡斯卡伊斯 政府在 Duna(沙丘) da Cresmina 和Pisão(位于 辛特拉和卡斯卡伊斯自然公园内)区域内恢复自然环 境所做出的巨大努力。
购 行
娱 游
2. 三体说
该学说以旅游活动为中心,将旅游活动得以实现 必不可少的因素概括为主体、客体和媒体三大方 面:
主体即旅游者 客体指吸引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客观存在物,
即旅游资源或旅游吸引物等 媒体是指联系旅游主体和旅游客体之间的媒介物
,即旅游业,包括旅游交通线路、宾馆等各个环 节。
生态旅游案例分析_图文
![生态旅游案例分析_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f3487bf76294dd88d0d26bbd.png)
黄石公园的旅游开发现状
• • • • • • • • • • 特色的旅游项目 1.初级护林员 2.探险:黄石 3.野生动物教育 4.寄宿和学习 5.现场研讨会 6.徒步探险 7.野营和野餐 8.钓鱼和划船 9.骑自行车和骑马
新西兰峡湾
• 新西兰峡湾是冰河时代塑造的奇迹。冰川的移动削尖了山峰,刨蚀了 湖泊,拓宽了峡谷的V字形谷底,将两岸打磨的异常陡峭。峡湾水面 与山崖垂直相交,冰川经过切割成了V字形的断面,峡谷逐渐下沉, 终于形成了这般壮美的景观。 • 新西兰峡湾国家公园于1952年建立,是新西兰最大的国家公园,位于 南岛的西南角,濒临塔斯曼海,恰好坐落在太平洋板块和澳大利亚印 度洋板块交界处的高山断层上,包括火山岛索兰德尔岛,占地面积 125万公顷。公园内多峡湾,海岸呈锯齿形。更新世时期的冰川运动 给此地留下了明显的印记。西面,被海水淹没的冰川峡谷组成海湾, 其中14个峡湾长达44公里,深达500米。南面峡湾更长,入海口更宽, 其间有许多小岛。这里古代为高原,经风雨冰雪侵蚀,形成了高山峻 岭、悬崖绝壁、河川湖泊。因为海湾峡地有如此错综复杂的地貌,所 以被誉为“高山园林和海滨峡地之胜”。1986年峡、注重科研合作 上述国家公园都积极和 高校及研究机构合作, 对国家公园内的生态 系统及游憩活动对生 态系统的影响进行研 究。从而更好地处理 国家公园的利用与保 护的关系提供理论指 导。
三个公园各自的特点
• 黄石国家公园 黄石国家公园在生态旅游的开发上,很注 重产品的教育性,有些项目甚至就是直接 的环境教育课,为了增加教育性,还为不 同年龄阶段的游客开展了一些旅游项目, 如“初级护林员”、“探险黄石”。再者 注重体验性和环保性。
峡湾国家公园的旅游开发现状
• • • • • 1.徒步 2.登山 3.空中观光 4.钓鱼和狩猎 5.骑自行车和乘橡皮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牛亚菲认为:“早期,生态旅游是作为 一种旅游产品推向市场的,90年代初,可 持续旅游概念提出后,生态旅游被认为是 实现可持续旅游的基本手段和途径。世界 各国将可持续旅游的基本原则运用于生态 旅游开发中,在旅游开发中突出强调对生 态环境和特色文化的保护,并以可持续发 展的标准来评价生态旅游所生产的社会、 经济、环境和文化影响”。
• 3、生态旅游不仅范围越来越广,活动规模 越来越大其体验类型也越来越复杂。
•
• 近年来,我国生态旅游一直保持快速增 长态势,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森林 类风景名胜区等开发和发展势头良好。 随着国家对森林资源保护的力度日益加 大,现已开放的森林旅游项目,迫切需 要寻求向高端生态旅游产品转化的产业 升级之路。生态景区保护监测、指引说 明、游憩系统等配套系统的规范化建设 以及生态旅游度假带 急需解决。
生态旅游迅猛发展的因素
• 一、人类回归“自然心态”的激活 • 二、克服生态环境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
战略的要求 三、传统的大众旅形式存在的弊病,促使
人们寻找新的旅游形式—生态旅游 四、生态旅游的特点决定了它产生的必要性 五、生态旅游的产生与旅游供给和需求的两个
变化趋势分不开 六、人类进步、社会文明的需要
• 2、张延毅等认为,从旅游者旅游方式的变化来看, 生态旅游的兴起的主要原因:⑴随着旅游者渐趋 成熟,他们逐渐放弃了老一套的旅游方式,开始 追求特殊的带有刺激性的旅游,生态旅游以其目 的的多样性,成为旅游者热衷的旅游活动⑵伴随 着旅游业的发展,它给旅游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越来越大。而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保护负有责 任的旅游方式⑶人们对有利于环境和人们生活的 旅游产品和服务越来越来感兴趣。
昌平
第二节 生态旅游迅猛发展的因素
• 1、张林源等认为,生态旅游产生的原因, 从生态环境角度来看主要有:由于人类经 济活动,特别是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 环境日益恶化,迫切要找出一种优化的 人—地系统。 旅游业对环境虽然产生一定 影响,但同其他产业相比,易于预防和管 理。合理规划设施,即可将其对生态环境 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旅游景区、景点的压力,并促进旅游业收益在更多地区和各种社会阶 层中合理分配。 • 3、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国民素质的提高 • 4、促进生态旅游区社会政治环境改善,提高管理水平和技能。
第四节生态旅游的构成条件和可能 遇到的问题
• 一生态旅游的构成条件
• ㈠对经营管理的条件要求 • ㈡对生态旅游者的条件要求 • ㈢结论
第三节生态旅游的正面效益
• 一、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 1、在提高环境质量方面 • 2、在保护自然资源和野生动植物方面 • 3、在强化环境教育方面 • 二、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 三、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 1、有利于保护地方传统文化,促进民族文化发展 • 2、可以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以缓解那些过于拥挤的、大众化的
• 4、韩会勇认为:“开展生态旅游对生态保 护具有积极意义。生态保护知识过去大多 局限于学术界、现在要面向公众,生态旅 游是最好的形式。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可持 续利用,以旅游作为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 方式,优于林业、农业、种植业等,对生 态破坏最小,对资源影响最轻。生态旅游 是保护环境、发展经济的结合点”。
引力。 • — 尽可能说明在哪里、怎样可以见到本地著名的动植物和独特景色等。 • — 尽可能翻译成多国文字。 • — 要按经济、美观的原则,出版所有资料。 • — 注意征求旅游者意见,以改善工作。 • — 把保护区名字、地址、电话、电信、电子邮件等写清楚,以便联系和询问。 • — 呼吁捐赠以支持保护区发展。 • — 说明保护环境的具体规定。 • ②对保护区和观光区管理的要求 • — 确定适当容量,防止过度利用旅游资源。 • — 推荐对自然影响最小的活动,限制对自然有负面影响的活动。 • — 建立相应的生态保护基金制度,以便使旅游获得的利润用于满足保护的要求。 • — 建立环境教育设施,提供有关自然和地方文化的信息和环境教育的材料。
人文情况;生态旅游的行为规范及注意事项;目的地有关生态保护的法律、 规定;符合生态旅游的行李物品及垃圾处理措施;有助于旅行目的地生态保 护及经济发展的援助计划。 • ⑥培养造就生态旅游的专业领队。 • ⑦聘用熟知地域自然及有文化、有责任心的导游。 • ⑧提倡选用当地人经营的住宿设施和购买当地土特产。 • ⑨指导游客加强与当地人的交流。 • ⑩组织各种有助于自然生态保护的公益活动。
2.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王献溥在《关于生态旅游与保护 区的发展》一文中对保护区管理者提出的要求是:
• ①负责编写保护区生态旅游指南,详细介绍观光内容 • — 应用图表等形式表达景点和路线详细位置、内容、形式、意义和利用等。 • — 宣传语言要科学、随和、有说服力,避免使用强制性言词,文章应短小精悍、有吸
• 2、以欣赏和研究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及相关文化 特征为目标,为保护区筹集资金,为当地居民创 造就业机会,为社会公众提供环境教育、有助于 自然保护和持续发展的自然旅游。
• 1、生态旅游首先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迅猛 兴起
• 2、为了把生态旅游推向广度和深度,世界 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出台了生态旅游政策、 战略及行动计划
第二章 生态旅游的形成、作用和 问题
第一节 生态旅游的产生和发展
• 一、调整性自然旅游时期 • 二、生态旅游概念创立时期 • 三、生态旅游蓬勃发展时期
澜沧江
伊丽莎白 布
• 1、生态旅游必须以“自然为基础”,就是说,它 必须涉及“为学习、研究、欣赏、享受风景和那 里的野生动植物等特定目的而到受干扰比较少和 没有受到污染要求
• 1、郑堡垒在《构成生态旅游的条件》一文中对施行策划者及领导、导游提出 的要求是:
• ①要有引导游客保护自然的意识。 • ②要选择具备生态旅游条件的目的地,避开脆弱、敏感的生态地域,回避那
些只利用、不重视保护或接待体制不完备的地域。 • ③在旅行策划各阶段,充分听取地域生态研究人员和自然保护团体的意见。 • ④旅行团队人数要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小团体旅游便于领队实行有效管理。 • ⑤对游客进行事先教育。内容:对生态保护重要性的认识;目的地的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