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监测网精密定轨与轨道预报精度分析

合集下载

高铁轨道控制网精密测量复测的探讨

高铁轨道控制网精密测量复测的探讨

高铁轨道控制网精密测量复测的探讨摘要:铁路轨道结构等级与运输条件密切相关。

在铁路运输发展的初期,速度、轴重、密度都处于较低水平,对轨道结构的要求以可靠性为主。

随着高铁近年来的迅猛发展,对传统的铁路设计、施工、检测、养护维修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建立有效、经济实用的精密测量控制网是保障工程施工、放样及运营维护精度的前提。

应用精密工程控制测量和高速铁路轨道技术, 以现有的规范和轨道平顺性指标为指导,在分析现有高速铁路轨道控制测量理论的基础上,利用GPS技术和传统精密测量技术对轨道进行复测,对其相应的精度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从而使高铁运行更加安全可靠。

关键词:高铁精密测量轨道控制网1.引言为了满足列车运行的高速、高可靠性和旅客乘坐的舒适度,时速大于200 km 的铁路对轨道的高平顺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高平顺性依赖于精密控制测量体系支持下的线下工程和轨道工程的高精度施工,高速铁路的精密控制网作为施工和轨道精调的测量控制网,其精度对后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而定期开展精密控制网的复测是保证控制网精度的必要工作。

列车高速运行的基本条件是轨道、接触网、控制系统与高速列车的有效融合,轨道是高速列车的承载和导向设施,轨道质量是路、桥、遂、轨有效集成的,轨道对路、桥、遂的标准有客观要求。

良好的轨道是保证列车安全高速运行的前提,这就要求其具有极好的平顺性、较高稳健性、和连续均匀的弹性,为达到这个目的,定期对轨道控制网进行精密测量复测就显得特别重要[1],2.高铁轨道控制网精密测量复测现状精密测量主要是结合现代测绘科技的新进展,研究和解决大型工程或特种工程对测量的高精度、可靠性、自动监测等各个方面的要求。

就其精度而言,通常要求毫米或亚毫米级别的量值。

各种工程建设对精度要求,因工程而异是不同的。

同时也由于各部位的重要性不同,实现的目的不同,构成的材料不同,允许的误差不同等诸因素的综合要求,而对精密工程测量提出不同的精度要求。

运用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CORS)测绘的精度分析

运用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CORS)测绘的精度分析

运用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CORS)测绘的精度分析摘要:随着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前几年实时动态RTK技术已完全成熟,大大提高了测绘成果的精度。

但RTK也存在其自身的使用限制,由于是单基站作业模式,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随着作业半径的增大而降低。

为了克服GPS-RTK技术的缺陷,一种新的GPS技术—连续运行卫星定位系统(CORS),在各地陆续建立,它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精度高、实时性强、覆盖率广等优点,特别是CORS系统内网络RTK测量功能的实现,改变了传统测量作业模式,较大的提高了测绘工作的效率。

文章重点就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CORS)测绘的精度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CNSS;基准站;CORS;测绘精度引言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传统测量技术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最主要的就是CORS技术的应用。

CORS系统是卫星导航连续运行基准站(网)的简称,是目前国际上区域、国家、乃至全球的动态空间参考框架基础设施,它不仅服务于测绘领域,还在气象辅助预报、灾害监测、资源调查、规划建设、交通导航等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CORS定位中的误差源1.1基准站GPS观测误差1.1.1基准站点坐标误差在CORS在建设中基准站点选址的合理性和埋设的稳定性及相应保护措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基准站高精度地心坐标一般都要向当地坐标系统进行转换,约束平差求解的数学模型也关系到转换后基准站坐标的精度。

由于地球固体潮的影响,可使地面点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移可达80cm左右,应测定基准站点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率,这些因素都影响基准站点坐标的误差。

1.1.2卫星星历误差某个历元卫星的位置是由卫星星历提供的,与其实际位置之差取决于卫星定轨系统的质量,影响因素有定轨站数量及地理分布、观测值数量及精度、定轨所用的数学力学模型和定轨软件、采用星历的外推时间间隔等。

1.1.3对流层延迟误差地表和电离层之间的大气层即为对流层,整个大气层的绝大部分质在该层,GPS卫星信号在对流层会产生大气折射,传播路径产生弯曲,传播速度发生改变,这些因素对距离测量值的影响称层延迟。

rtk测量精度分析分析

rtk测量精度分析分析

RTK测量可以广泛应用于地形测量、城市规划、土地资源调 查、地籍测量等领域,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实时性等优点 。
RTK测量的原理
RTK测量的基本原理是差分定位,将接收机安置在基准站 和用户位置上,接收卫星信号并计算出基准站和用户的位 置坐标差,再通过数据通信技术将差分数据实时传输给用 户,实现实时厘间的数据同步问题 需要得到解决,以保证数据的准 确性和实时性。
算法优化
针对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算法需要 进行优化和改进,以充分利用各种 传感器的优势,提高RTK测量精度 。
高精度数据处理及分析技术
高精度地图数据
RTK测量技术需要使用高精度地 图数据作为基础,未来将进一 步发展高精度地图数据的获取 、处理、分析和应用技术。
大气延迟修正还可以提高RTK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可 以有效地解决RTK系统受到大气层干扰和遮挡等问题。
04
RTK测量精度的实际应用
在城市测量中的应用
城市测量是RTK测量精度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由于城市地形复杂多变,建筑物 密集,传统的测量方法难以满足精度要求。RTK测量技术以其高精度、高效率的 优点在城市测量中发挥重要作用。
RTK测量技术在地形测量中可以用于控制网布设、碎部测量 、施工放样等方面,能够大大提高测量效率和精度,缩短作 业周期,降低成本。
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RTK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由于工程 建设项目多、精度要求高,需要高精度的测量技术和设备 来支持。RTK测量技术能够为工程测量提供高精度、高效 率的解决方案。
RTK测量技术在城市测量中可以用于城市控制网的布设、地形图测绘、施工放样 、地表沉降监测等方面,能够大大提高测量效率和精度,降低劳动强度和成本。
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陆态网GPS精密定轨方法与精度分析

陆态网GPS精密定轨方法与精度分析

陆态 网西 安 数 据共 享 子 系 统 是 中 国大 陆 构 造
产 出 每 天 的 精 密 星 历, 与 I G S 联 网 精 度 优 于 0 . 0 5 m。本 次数 据 处 理 将 利 用 陆 态 网项 目研 制 的
环境 监测 网络 数 据 系 统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于 2 0 1 1 — 0 3 — 3 0开 始 试 运 行 。根 据 陆 态 网络 工 程 的任 务 要
高, 但从 全球 范 围来 说 星历 精度 较低 。而与 I GS联
核心站观测数据 , 分别 用全球 1 2 0个 I GS核心站和 7 7个 I G S核 心站进行 比较计算 , 并给 出了精密定轨精 度 的统计
分析 结 果 。
关键 词 : 陆态 网; I GS ;精 密 星 历 ; 卫 星 定 轨 中图 分 类 号 : P 2 2 7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6 7 9 4 9 ( 2 0 1 3 ) 0 4 — 0 0 3 8 — 0 4
de t e r mi n a t i on .
Ke y wo r d s : c r u s t a l mo v e me n t o b s e r v a t i o n n e t wo r k;I GS;p r e c i s e e p h e me r i s ;s a t e l l i t e o r b i t 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为科 学研 究与测 绘保 障做 出重要 贡献 。
通 过本 次数据处 理与 分析 , 可 以精 确 得 到 GP S 精 密 星历 , 同时也 为今 后 的北 斗 导 航 卫 星定 轨 工作
积累经 验 。

地铁保护区自动化监测高程精度分析

地铁保护区自动化监测高程精度分析

地铁保护区自动化监测高程精度分析发布时间:2022-10-24T09:27:39.566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12期作者:郑永鑫[导读] 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水平持续性的升高,城市轨道交通也已经逐渐成为了各个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项目郑永鑫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宁波华东分院 315000摘要: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水平持续性的升高,城市轨道交通也已经逐渐成为了各个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项目,地铁对于周围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尤为深远,特别是在轨道经济效应的作用下,和地铁沿线相邻近的商业开发工作十分的热烈。

钻探、开挖等一些工作对于地铁结构所产生的影响会比较大,以往所使用的人工监测形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趋势,其所提出的监测频率及精度要求标准会比较高,且随着我国自动化监测技术水平的提升,,测量机器人的使用范围也变得更加广泛,所以应当针对测量机器人的实际测量精度和影响要素进行深度化的探究,分析地铁保护区自动化监测高程精度,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关键词:地铁保护区;自动化监测;高程精度引言:地铁的运量比较大,能耗会比较少,具有速度快、污染少的优势,所以其是当前城市当中尤为重要的一项交通工具。

地铁的构建会让其沿线的经济发展态势变得越来越好,让大量的新型项目开始投入到建设工作当中,这部分项目在建设施工时期会给既有的地铁隧道结构形成影响,改变原本地下水位以及应力场,甚至还会让其地基土体形成变形等方面的问题。

想要规避这些风险因素,那么就需要借助地铁保护区自动化监测精度的方式,使用自动化全站仪测控系统,将其检测的结果实时的传输至运营单位,便于其随时的掌握地铁隧道的状况,指导其开展各项施工活动,充分发挥出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实时性以及高效性等的作用和优势,让其能够成为当前地铁运营维护监测的重要手段。

1监测技术地铁建筑是城市文化当中发展的主要载体,同时也是人流聚焦凸显城市文化特色的名片形式。

地铁出入口始终是对外开放的通道,可以将其空间互动的视觉传达形式更好地展现出来,用其当做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节点符号,其感染力的影响范围较大,能够引发乘客深思,这种隐性作用力极强,让乘客的场所认同感变得越来越强烈。

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的精度分析

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的精度分析
间接平差误差方程式: AX L V 权P 法方程式:
AT PAX AT PL
QX A PA
T
未知数权系数矩阵:
单位权中误差: 未知数中误差: 平均中误差:
1 n X Xi n 1


1
V T PV 0 r X 0 QX
最大中误差: ( Xi )max
第18讲 区 域 网 空 中 三 角 测 量的精度…
一、区域网加密精度分析的不同方法 1、理论精度 区域网平差的精度分布规律: • 区域内部精度均匀,精度最弱点位于区域四周; • 密周边布点时,光束法区域网平差的理论精度不 随区域大小改变; • 控制点稀疏布点时,区域网的理论精度随区域增 大而降低;增大旁向重叠,可提高区域网平面坐 标的理论精度。使用60%的旁向重叠的航片,大约可以提高精度40% • 区域网平差的高程精度取决于控制点的跨度,与 区域大小无关。
第18讲 区 域 网 空 中 三 角 测 量的精度…
一、区域网加密精度分析的不同方法 二、布设像片控制点的要求
内 容平差的系统误差
五、光束法自检校区域网平差简介
六、GPS辅助空三简介
第18讲 区 域 网 空 中 三 角 测 量的精度…
一、区域网加密精度分析的不同方法 1、理论精度 把待定点的坐标改正数视为随机变量,在最小 二乘平差计算中,求出坐标改正数的的方差——协 方差矩阵。 原理
第18讲 区 域 网 空 中 三 角 测 量的精度…
六、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简介
联合平差是指以摄影测量观测值为主,综合利用 其它非摄影测量信息,采用统一的数学模型和算法, 整体测定点位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的理论、技术和方 法。
第18讲 区 域 网 空 中 三 角 测 量的精度…

gps网在航道测量中的精度分析

gps网在航道测量中的精度分析

GPS网在航道测量中的精度分析1. 前言GPS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航道测量中广泛采用了GPS网,与传统测量方法相比,GPS网能够提供更加高效、精确、可靠的航道测量服务。

本文主要从GPS网在航道测量中的精度分析角度出发,探讨GPS网在航道测量中的应用及其优点。

2. GPS网的特点GPS网在航道测量中有其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对于提高航道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高精度GPS网能够提供精度高达1cm的位置精度,使得航道测量能够更加准确地定位和计算目标区域的位置信息。

2.2. 广覆盖区域GPS网的覆盖范围广泛,覆盖范围不受地形、建筑物和自然环境的限制,能够实现对较大区域的航道测量。

2.3. 实时性GPS网具有实时性的特点,能够在航道测量过程中,及时反馈目标区域的位置信息。

2.4. 可靠性GPS网采用的是无线传输方式,可以实现无需人员直接接触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和监测,保证了航道测量过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3. GPS网在航道测量中的应用航道测量中,GPS网的应用范围广泛,涉及测量、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GPS网在航道测量中的主要应用:3.1. 航道勘测在一定范围内,GPS网可以通过对测量点进行记录,然后将这些点组合成具有空间位置的测量网,进而实现对目标区域进行精确的勘测。

3.2. 小样品测量航道测量中,往往需要对一些小区域进行高精度的测量,此时可以采用GPS网进行小样品测量,通过对这些小样品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可以获得目标区域的位置和特性信息。

3.3. 航标定位在航道安全管理中,航标是必不可少的,GPS网可以通过对每个航标进行精确的定位和记录,为航标的安装和维护提供了精确的数据支撑。

3.4. 航道设计GPS网可以提供航道测量的基础数据,为航道设计提供高精度的空间信息,提高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GPS网在航道测量中的精度分析GPS网在航道测量中的应用具有很高的精度,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误差和限制因素。

运营地铁隧道自动化监测数据的修正及精度分析

运营地铁隧道自动化监测数据的修正及精度分析

摘要运营地铁隧道自动化监测数据的修正及精度分析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涌入了城市。

过大的人口密度给地面交通造成了巨大压力,交通拥堵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大顽疾。

为了减轻地面交通压力,许多大城市把发展地下轨道交通作为解决之道。

随着城市的建设发展,地铁隧道附近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可能对隧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严重的影响,从而危及整个城市的交通系统。

为确保运营地铁隧道的结构安全,保障地铁线路的安全运行,确保广大乘客的人身安全,对运营地铁隧道进行安全监测具有重大意义。

传统的地铁隧道监测方法,由于成本、精度、时效、可行性等因素,对比于新兴的监测手段,已经逐渐失去优势。

在运营地铁隧道的监测中,为及时了解地铁隧道变形情况,实现信息化监测,保证地铁隧道的绝对安全,以及对突发状况及时做出反应,一般采取人工监测与自动化监测相结合的作业模式。

在运营地铁隧道自动化监测中使用的静力水准仪和激光测距仪等监测仪器进行隧道沉降与收敛两项监测指标的测量。

此种仪器具有高分辨率、高精度、高稳定性、高可靠性、响应时间快,工作寿命长等优点;所有自动化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传输至数据采集监控平台,通过网页形式发布。

用户可以对项目实时进行管理、维护等操作。

大量经验表明,运营地铁隧道自动化监测系统具有良好的精度,极佳的时效性,合理的成本等优点,已成为现在运营地铁隧道监测的主要手段。

但在实践中也发现在隧道收敛较大的区间段,沉降自动化监测的数据与人工测量的数据有较大偏差;而在收敛较小的区间段,沉降自动化监测的数据与人工测量数据又比较吻合。

所以,本文试图从地铁隧道的数学几何模型和监测数据的数理统计模型入手,根据造成沉降数据不一致的原因,提出修正模型,对运行地铁隧道自动化监测数据进行修正,使地铁沉降自动化监测数据达到更高的精度。

结果表明,两种修正模型都可以提高沉降自动化监测数据的精度。

其中几何修正模型的适应性最好,局部修正后的数据精度虽然也能满足要求,但是不如回归模型的修正精度高。

测绘技术中的高精度位置定位与定轨技巧

测绘技术中的高精度位置定位与定轨技巧

测绘技术中的高精度位置定位与定轨技巧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测绘技术的不断更新,高精度位置定位和定轨技巧已成为测绘领域中的重要主题。

这项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准确、更可靠的定位和定轨方案,为各类工程及应用领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高精度位置定位技术。

高精度位置定位是指通过使用卫星设备或其他测量工具,对地球表面上的目标进行精确测量和定位。

主要有两种方法,即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差分全球定位系统(DGPS)。

GPS是一种通过卫星系统将目标位置映射到地理坐标系的技术,它可以提供亚米级甚至更高精度的定位结果。

但是,由于信号传播的误差,GPS在某些环境下可能无法满足高精度定位的要求。

而DGPS则通过与参考基站进行通信,对GPS测量的误差进行修正,提高了定位的精度。

在高精度位置定位技术的基础上,定轨技巧成为了实际应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定轨技巧是指通过对目标物体运动轨迹的精确测量和分析,实现对其运动状态的掌握和追踪。

在航空、航天、海洋等领域,定轨技巧对于飞行器、卫星、船只等的运行管理和安全控制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定轨技巧包括轨迹初始测量、航道跟踪、轨迹预测等环节。

其中,轨迹初始测量是指通过测量目标物体的位置和速度等参数,推算出其初始轨迹信息。

而航道跟踪是指通过与目标物体的位置和预期轨迹进行比对,实时调整目标航行方向和速度,以保证目标物体沿预定轨迹运行。

轨迹预测则是通过对目标物体的运动轨迹进行分析和预测,确定其未来位置和状态,为运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关于高精度位置定位与定轨技巧的应用,现代测绘技术已经涉及到了许多领域。

例如,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高精度位置定位技术为地理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通过将测量设备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对地球表面的空间特征进行高效、高精度的测绘和定位。

这不仅有助于地图制图和地理空间分析,还为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管理等提供了数据基础。

此外,高精度定位与定轨技巧还在交通运输、军事安全、环境监测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测绘技术中的卫星轨道计算和定位精度评估方法

测绘技术中的卫星轨道计算和定位精度评估方法

测绘技术中的卫星轨道计算和定位精度评估方法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卫星测绘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卫星轨道计算和定位精度评估方法是卫星测绘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关系着定位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探讨卫星轨道计算和定位精度评估方法的原理、技术和应用。

卫星轨道计算是卫星测绘技术中的基础工作之一,它通过计算卫星在地球上的轨道信息来实现定位。

卫星轨道计算主要依赖于卫星的导航和测量系统,如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全球星基增强系统(GBAS)。

这些系统通过测量卫星与地面测站之间的距离和时间差来确定卫星的位置和速度,从而计算出卫星的轨道参数。

卫星轨道计算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常用的是基于测量数据的方法。

这种方法利用接收到的卫星导航信号来计算卫星的位置和速度,进而确定其轨道。

这些测量数据包括卫星信号的到达时间、频率和相位等信息。

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高精度地计算出卫星的轨道参数。

卫星定位精度评估是衡量卫星测绘技术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

它通常通过比较卫星定位结果与地面实际位置的差异来评估。

定位精度评估方法主要包括残差分析、方差分析和误差椭球分析等。

其中,残差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它通过计算卫星测量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异来判断定位精度。

方差分析则是通过分析卫星定位结果的方差分布来评估精度。

误差椭球分析是一种更精细的方法,它通过计算卫星定位误差的标准差和协方差矩阵来评估定位精度。

卫星轨道计算和定位精度评估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地理信息系统(GIS)领域,卫星定位技术可以用于地图制作、资源调查和环境监测等工作中。

在灾害监测和预警领域,卫星定位技术可以用于地震、洪水和火灾等灾害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在交通运输和导航领域,卫星定位技术可以用于车辆定位、路径规划和导航引导等应用。

然而,卫星轨道计算和定位精度评估方法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卫星信号的传播和接收过程中会受到大气层和地壳变形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定位精度降低。

专题提升练4 主观题——2大题型,各具流程

专题提升练4   主观题——2大题型,各具流程

专题提升练4主观题——2大题型,各具流程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时值“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工信部印发《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简称《行动计划》),对今后3年工业互联网的重点工作内容做出部署。

覆盖范围更广,凸显数据生产要素。

《行动计划》增加了“数据汇聚赋能行动”“技术能力提升行动”“产业协同发展行动”,不仅基本覆盖了各领域各行业,更凸显了数据等要素的重要意义。

关注领域更深,聚焦基础创新能力。

未来3年,网络、标识、平台、安全等领域一批关键技术将实现产业化突破;工业芯片、工业软件、工业控制系统等供给能力明显增强。

这些基础技术能力的突破,将在更深程度支撑我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为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落地生根提供肥沃土壤。

行动目标更高,各行业全方位提升。

《行动计划》目标升级为“工业互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量质并进,新模式、新业态大范围推广,产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从行动内容看,将推动我国工业互联网由产业本身到各行业应用赋能的全方位提升,将面向垂直细分行业,形成100个左右新模式应用试点示范。

(摘编自《工业互联网迈入快速成长期》,《人民日报》) 材料二如果把淘宝卖家换做成千上万的制造业企业,那工业互联网就像为它们提供专业化服务的“淘宝卖家平台”。

这个基于公有云的开放平台,可以实现设备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帮企业优化供应链、开展订单管理、通过优化工艺和生产参数提高效率、为企业定制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工业互联网带来的不仅仅是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提升、成本的降低,通过将大量工业技术原理、行业知识、基础工艺、模型工具规则化、软件化、模块化,并封装为可重复使用的微服务组件,第三方应用开发者可以面向特定工业场景开发不同的工业APP,进而构建成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产业生态。

比如,一家车企计划实施刹车片召回。

如果这家企业已经接入了工业互联网,只需构建一个召回场景的工业APP,按照逻辑关系调用研发、生产、物流、库存管理、销售、售后等工业微服务组件,有关召回的一切都会一目了然。

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的精度分析PPT30页

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的精度分析PPT30页
——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的精度分析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地铁保护区自动化监测精度分析

地铁保护区自动化监测精度分析

地铁保护区自动化监测精度分析发表时间:2019-12-12T11:06:34.48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8期作者:陈明礼[导读] 正是由于自动化监测系统的精度性高,因此,在地铁安全保护区的变形监测中,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江苏南京地质工程勘察院深圳分院 518109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地下空间开通了地铁交通,地铁在给人们提供出行方便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沿线的经济发展,因此,在地铁周边出现大量的工程建设。

而地铁周边工程的建设必然会引起地铁安全保护区的结构变形,这对地铁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地铁安全保护区的自动监测精度分析就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以某基坑工程开挖作为研究案例,首先分析了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基本原理,然后自动监测网布设、监测周期等方面进行了监测数据精度分析。

关键词:自动化监测;隧道;精度引言地铁保护区监测成为确保地铁结构和车辆运行安全的重要手段。

地铁保护区监测不仅要确保监测数据可靠性,更要保证监测结果能及时传递到地铁管理方和工程施工方,而自动化监测系统以其精准、快速、实时的监测方式,已经成为地铁运营维护监测的一个重要手段。

1.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基本原理从当前的监测技术角度看,对于地铁保护区的沉降监测一般采用静力水准手段,而对于监测数据的处理技术一般是采用全站仪测控系统。

两大系统的工作大原理具有不同的特点。

1.1 自动化静力水准测控系统的基本原理这一系统对地铁道床的沉降监测,首先是要监测站点布局合理,静力水准仪内的数据读取准确,而实现这一功能的关键在于各个子系统运转正常,比如自动化监控系统对各站点的控制、传感器是否能够反映液面瞬间的垂直位移信息、网络无线通讯系统和数据库应用系统能否正常传输和处理采集到的数据[1]。

1.2 自动化全站仪测控系统基本原理全站仪功能的实现,有赖于系统对数据采集、传输以及数据加工分析能力。

首先是数据采集,这需要在各站点布置足够数量的全站仪,用于全方位采集地下间的地质状况,当然这一采集过程是系统利用相关软件自动完成,无需人工干预;而数据传输功能,指的是计算机软件系统采集的数据反馈;数据加工分析系统相当复杂,对采集的数据除了要实现查询和存储功能以外,还要对数据加工处理和输出,也就是说,对采集数据进行粗差加工之后,系统会对每个监测站点绘制三维坐标和变化曲线结构图,如果数据超出所设置的参数,那么,系统就会自动报警。

联合低轨卫星和地面监测站数据确定导航卫星轨道

联合低轨卫星和地面监测站数据确定导航卫星轨道

联合低轨卫星和地面监测站数据确定导航卫星轨道冯来平;阮仁桂;吴显兵;孙碧娇【摘要】探讨同时利用星载数据和地面监测站数据进行导航卫星联合定轨的方法.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利用2011-03 16~31中国境内7个GPS监测站的观测数据和GRACE-A&B星载数据进行定轨实验.结果表明,在7个国内监测站基础上,加入一颗低轨卫星(GRACE-B)星载GPS数据,GPS可见弧段增加约14%,卫星径向、切向和法向(R、T、N)定轨精度可分别提高约35%、44%和45%;若同时加入GRACE-A和GRACDE-B星载数据,可见弧段增加约18%,R、T、N分量精度分别提高约51%、60%和62%.该方法为区域监测站布设条件下导航卫星定轨精度的提升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期刊名称】《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年(卷),期】2016(036)010【总页数】6页(P864-869)【关键词】低轨卫星;星载数据;精密定轨;SPODS软件;区域站【作者】冯来平;阮仁桂;吴显兵;孙碧娇【作者单位】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空间信息学院,郑州市科学大道62号,450001;西安测绘研究所,西安市雁塔路中段1号,710054;地理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市雁塔路中段1号,710054;西安测绘研究所,西安市雁塔路中段1号,710054;地理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市雁塔路中段1号,710054;西安测绘研究所,西安市雁塔路中段1号,710054;地理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市雁塔路中段1号,710054;西安测绘研究所,西安市雁塔路中段1号,710054;地理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市雁塔路中段1号,71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228导航卫星的轨道和钟差通过地面监测站观测数据解算得到,其精度决定了用户定位授时的精度。

数量多、分布广的地面监测站可获得对卫星的更多观测,对于提高卫星轨道和钟差精度至关重要。

地铁轨道基础控制网精度分析报告

地铁轨道基础控制网精度分析报告

城市轨道交通预制板式轨道施工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地铁轨道基础控制网精度分析报告目录1 绪论 (1)1.1 地铁轨道铺设施工概述 (1)1.2 轨道铺设施工测量现状 (2)1.3 工程概况 (3)1.4 研究内容 (4)1.5章节分布 (4)2 地铁轨道铺设施工控制网布设方案与数据处理 (5)2.1 轨道施工控制网的建立 (5)2.1.1 传统基标法控制网建立 (5)2.1.2 CPIII控制网的建立 (7)2.2控制网平差数据处理程序功能介绍 (11)2.2.1 程序简介 (11)2.2.2 程序界面与功能 (11)3 平面控制网精度分析 (13)3.1 数据处理方法 (13)3.1.1 近似坐标计算 (13)3.1.2 误差方程的建立与定权 (14)3.2 CPIII平面精度分析 (15)3.2.1 CPIII精度指标 (15)3.2.2 CPIII平差结果 (16)3.3 导线点对CPIII网的影响分析 (18)3.3.1研究背景 (18)3.3.2 研究目的 (18)3.3.3 计算与分析 (18)4 高程控制网精度分析 (27)4.1地铁大气折光分析 (27)I4.1.1 三角高程测量原理 (27)4.1.2 地铁大气折光系数K的计算分析 (28)4.1.3 分析结论 (29)4.2 数据处理方法 (30)4.2.1 网型1 (30)4.2.2 网型2: (31)4.2.3 改进后的网型2: (33)4.2.4 平差模型 (35)4.3 CPIII高程分析 (36)4.3.1 测量数据 (36)4.3.2 分析方案 (37)4.3.3 精度指标 (37)4.3.4 平差结果与分析 (38)4.3.5 分析与结论 (60)5 结论 (61)参考文献 (62)II1 绪论1.1地铁轨道铺设施工概述在地铁铺轨施工方面,隧道贯通后,传统方法是先进行导线网复测和布设工作,测设控制基标,放样加密基标,以控制基标为基准进行轨道铺设。

GPS卫星实时精密定轨及初步结果分析

GPS卫星实时精密定轨及初步结果分析

(3)
由5J ( x) / 5 x = 0 可推导得 :
Φ Φ N + P T
k+1 , k
k, k
k+1 , k w
k+1 , k
Φ - Pk+1 , k
w
k+1 , k
Φ -
P T
k+1 , k
k+1 , k w
·
N + P k+1 , k+1
k+1 , k w
δxk
Φ δ W + P l T
k+1 , k k+1 , k
4 算例分析
为验证实时精密定轨数据处理方法与软件模 块的可行性 ,本文采用全球 70 个 I GS 站 2006 年 197~203 d 一周的观测数据 ,所选参考站均提供 1 h 的准实时观测数据文件 ,基于扩展的 PANDA 软件实时定轨功能进行每小时更新一次的实时精 密轨道试算 。具体策略如下 :通过最小二乘方法 对每小时的观测文件形成法方程 ,观测模型和参 数设置与文献[ 3 ]中的事后处理类同 ,实时定轨的 滑动窗口长度为 24 h ,前 23 h 为先验信息 ,第 24 h 实时估计轨道参数 ,基于估计的实时轨道参数 外推 1 h 的轨道作为提供用户的实时轨道 (以下 分析中的实时轨道均为此外推轨道) ,从 197 d 开 始往前递推获得 198~203 d 的实时轨道 ,197 d 的轨道作为实时系统启动的初始信息 。
k, k
k+1 w
w
δ δ xk+1
=
W - P l k+1 , k+1
k+1 , k k+1 , k

高速铁路轨道控制网小区域精度优化研究

高速铁路轨道控制网小区域精度优化研究

高速铁路轨道控制网小区域精度优化研究发布时间:2023-02-06T06:53:30.037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2年9月第17期作者:石磊何晓达关桂凯晏冬[导读] 采用文献资料法、最小二乘法和实践法石磊何晓达关桂凯晏冬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沈阳高铁基础设施段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最小二乘法和实践法,对CPⅢ控制点进行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通过沈大高速CPⅢ控制点精度提升工作实践,总结经验,优化CPⅢ控制点提升方法,得出高速铁路CPⅢ控制点小区域精度提升方法,在沈大高速绝对测量作业时应用到实践操作中,用于保证CPⅢ控制点精度时刻准确有效。

基于此,文章对“小区域提升CPⅢ控制点精度”方法进行实践与总结。

关键词:高速铁路;绝对测量;全站仪后方交会;全站仪三维坐标测量;最小二乘法一、概述(一)研究背景高速铁路轨道控制网(CPⅢ)是沿铁路线路呈带状布设的平面高程控制网,每约60m布设1对点,通常在线下工程施工完成后施测,主要应用于高铁建设期的底座板放样、轨道板精调、轨排精调、长轨精调等轨道工程建设及运营期轨道维护测量。

由于高铁对轨道平顺性有很高的要求,而轨道控制网又是轨道测量工作的控制基准,因此轨道控制网必须具有很高的精度,规范要求相邻点位相对中误差应<1mm[1-2]。

新建高速铁路常在轨道工程施工前进行轨道控制网的建网工作,其成果用于无砟轨道底座板放样、轨道板精调、轨排精调等工序;在长轨精调作业前,还需要对轨道控制网进行一遍复测,采用最新成果开展轨道测量,以达到精确控制轨道平顺性的目的。

高铁线路交付运营后,由于环境温度变化、结构形变、高速行车、区域沉降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轨道控制网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点位变化,严重的还会影响使用;另一方面,高铁运营线路执行封闭式管理,上线作业变得比较困难,只能在时间有限的天窗内开展线路维护工作,安全施工及保证第二天的线路正常运营是首要目标,难以经常性地组织开展轨道控制网的全面复测工作。

北斗卫星精密轨道确定及预报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北斗卫星精密轨道确定及预报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北斗卫星精密轨道确定及预报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北斗卫星精密轨道的确定和预报成为北斗导航系统运行和使用的基础,是卫星导航定位精度和可靠性的保障。

因此,对北斗卫星轨道的精密确定和预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提高北斗卫星定位精度和可靠性,提高北斗系统的工作效率和普及率,加快北斗系统在国内外的应用。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本研究的目标是针对北斗卫星确定和预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难点,重点研究北斗卫星精密轨道确定和预报方法,并设计相关软件进行验证和测试。

具体内容包括:1.北斗卫星轨道参数的确定方法研究。

包括卫星轨道的初轨参数确定,轨道校正方法,卫星姿态角的估计和确定等内容。

2.北斗卫星轨道预报方法研究。

包括轨道数学模型的建立,轨道微调算法的设计,预报误差的分析和优化等内容。

3.北斗卫星轨道确定和预报软件设计和开发。

在研究基础上,设计相关软件进行验证和测试,以保证软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1.文献调研和技术分析: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北斗卫星轨道确定和预报的研究现状和技术问题,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2.轨道参数确定方法研究:基于文献调研和技术分析,研究北斗卫星轨道参数的确定方法,并设计相应的算法和程序。

3.轨道预报算法设计与优化:建立北斗卫星的轨道预报数学模型,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报误差分析和优化。

4.软件设计和开发:基于研究结果,设计北斗卫星轨道确定和预报软件,并进行相关功能、性能和安全性测试。

四、研究预期成果和应用价值1.北斗卫星精密轨道的确定和预报方法的研究成果。

2.北斗确定和预报软件的设计和开发成果。

3.研究成果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精度和可靠性,加速北斗系统在国内外的应用,推动北斗系统的发展。

五、研究难点与挑战1.北斗卫星精密轨道的确定和预报技术较为复杂,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对轨道精度的影响。

2.轨道确定和预报算法的设计需要结合实际数据进行验证和测试,以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学: 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10年 第40卷 第6期: 800 ~ 808 SCIENTIA SINICA Phys, Mech & Astron 引用格式: 周善石, 胡小工, 吴斌. 区域监测网精密定轨与轨道预报精度分析. 中国科学: 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10, 40: 800 ~ 808《中国科学》杂志社SCIENCE CHINA PRESS论 文区域监测网精密定轨与轨道预报精度分析†周善石①②③, 胡小工①*, 吴斌①①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上海 200030; ②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49;③ 国家卫星导航与定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武汉 430079 * 联系人, E-mail: hxg@ † 周济林编委推荐收稿日期: 2010-03-08; 接受日期: 2010-03-15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批准号: 2007AA12Z345)和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编号: 06DZ22101)资助项目摘要 我国导航系统采用区域监测网提供轨道预报等导航服务. 由于区域网不能覆盖地球中轨轨道 (Medium Earth Orbit, MEO)卫星全弧段, 并且受卫星相对于监测网几何条件限制, 若采用与全球网相同的定轨和预报策略, 预报精度难以满足我国导航系统的指标要求. 预报精度决定于定轨获得的初轨和力学模型的精度. 针对MEO 卫星星座的区域监测网定轨预报问题, 本文提出两步法策略, 即首先解算部分动力学参数和轨道参数, 然后强约束这部分动力学参数的估值, 重新解算所有动力学参数和轨道, 并利用得到的初轨和动力学参数进行轨道预报. 利用实测GPS 数据的实验表明, 采用两步法定轨策略可获得对动力学参数的合理解算结果, 并可提高轨道预报精度, 预报1天轨道的平均用户距离精度(User Range Error, URE)优于0.6 m. 关键词 区域网, 定轨, 预报, 太阳辐射压, URE PACS: 95.10.Eg, 93.85.Bc, 93.30.Db1 引言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IGS)采用全球均匀分布的监测站为GPS 提供预报一天精度约为5 cm 的超快速预报轨道和精度约为2.5 cm 的事后精密轨道[1].GPS 星座由分布于六个轨道面的超过24颗MEO(Medium Earth Orbit)卫星构成. 相比之下, 我国卫星导航系统空间部分采用地球静止轨道(GeostationaryEarth Orbit, GEO)/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nclined Geo- stationary Earth Orbit, IGSO)/MEO 混合星座设计, 导航系统包括3颗GEO, 3颗IGSO 和24颗MEO 卫星.与GPS 的全球布网不同, 受限于国土地理分布的限制, 我国导航系统的地面部分采用境内分布的区域监测网进行定轨与预报[2]. MEO 卫星数目多, 对导航用户定位的几何强度因子(GDOP)贡献较大. 然而由于区域监测网不能覆盖MEO 卫星全部轨道弧段, 采用非差方法对单颗MEO 卫星进行定轨时, 其径向精度仅约为3 m [3]. 单颗卫星精密定轨需对星地钟差简化建模[4,5], 而由于简化模型存在误差, 定轨和预报的精度难以提高. 仿真分析表明, 需要采用与IGS 类似的定轨和预报策略, 即多星组网同时解算轨道和每个历元钟差参数, 才能达到系统设计的指标要求[6]. 为了验证仿真分析的结论, 本文利用中国区域监测网的GPS 数据, 采用多星定轨方法, 同时解算各卫星轨道、卫星钟差、轨道动力学参数及监测站钟差等参中国科学: 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2010年第40卷第6期数, 并对区域网多星定轨与预报进行精度分析.对导航服务而言, 主要关注的是轨道预报的精度. 轨道预报时通常使用定轨结果进行外推. 与定轨的误差源(时空参考系、大气模型、动力学建模等)不同, 预报精度仅决定于定轨获得的初轨和力学模型的精度. 目前IGS采用全球监测网进行定轨解算, 监测站分布较均匀, 并且可以覆盖各GPS卫星全弧段, 精密定轨力学参数解算精度较高. 简单利用定轨解算的动力学参数和卫星初始轨道进行轨道预报就可以得到较高精度的预报轨道[7]. 但是仿真计算表明, 若将全球监测网定轨预报策略应用于区域监测网, 轨道预报的精度无法满足导航系统的指标要求.根据误差协方差理论, 由于区域监测网对卫星观测弧长有限、卫星相对监测网几何构形各不相同, 使得区域网精密定轨精度显著低于全球网定轨精度, 同时根据区域网数据解算得到的动力学参数之间有较强的统计相关性, 不利于预报精度的提高. 为了详细分析区域网定轨和轨道预报的精度水平, 本文以2002-05-03~2002-05-07共5天的GPS数据为例, 定量评估利用区域监测网数据对MEO卫星定轨和预报的精度. 对其他时段的GPS定轨试验得到与本文一致的结论, 限于篇幅未讨论.针对区域监测网的特征, 本文分析了以下四种策略的定轨和预报精度:策略一: 采用全球分布的47个监测站1天观测数据进行精密定轨并预报. 解算参数包括: 卫星初轨参数、太阳辐射压摄动系数、辐射压Y-bias、经验力参数、卫星与监测站钟差、监测站大气天顶延迟和模糊度参数. 图1(a)给出了全球网监测站分布情况.策略二: 采用中国区域监测网7个监测站连续3天观测数据进行精密定轨并预报. 定轨解算参数同策略一. 图1(b)给出了区域网监测站分布情况.策略三: 同策略二, 但不解算经验力参数.策略四: 同策略二, 但基本固定策略三得到的太阳辐射压摄动系数, 即使用策略三解算的辐射压参数结果作为先验信息, 并在最小二乘估计时对辐射压参数的先验误差予以强约束.策略一适用于全球网数据的定轨和预报, 也是大多数IGS分析中心采用的定轨策略, 而后三个策略适用于区域网的定轨和预报. 注意到策略二与策略一的差别除了处理的数据分别为全球网数据和区域网数据外, 策略二的定轨弧段为3天. 定轨试验表明, 若采用1天或2天弧段的区域网定轨, 其结果误差太大, 而采用4天弧段定轨精度与3天定轨大致相当. 策略三和策略四与策略二的差别在于对太阳辐射压摄动的不同处理, 策略四的运行还需要策略三提供先验的约束信息. 策略三和策略四结合起来就是本文重点研究的针对区域监测网的定轨预报两步法策略.图1(a) 全球网监测站分布图; (b) 区域网监测站分布图IGS的数据分析表明, 对于MEO卫星的动力学建模时, 由于地球非球形引力摄动、行星三体摄动等摄动模型可以精确模制, 而太阳辐射压摄动由于受卫星姿态及卫星表面材料特征影响, 难以精确模制, 因此辐射压摄动是定轨和预报最重要的误差源. 精密定轨时需要对辐射压模型部分参数进行估计. 另外由于本文采用的辐射压模型为经验模型, 精密定轨时还需估计经验力参数来吸收辐射压模型的残余801周善石等: 区域监测网精密定轨与轨道预报精度分析空参考系和大气介质修正的精度密切相关. 精密定轨为轨道预报提供卫星初始状态和力学参数. 而卫星所受其他摄动力影响均采用模型在轨道积分过程中实现. 但是由于区域网对MEO 轨道的有限覆盖(计算表明, 图1(b)地面监测网只能覆盖MEO 卫星约30%的弧段), 上述基于全球网的预报策略已不适用. 我们首先分析预报轨道的重要误差源.误差.本文以定轨弧段或预报弧段内的平均用户距离精度(URE)为指标考察卫星定轨与预报精度. 卫星 802°URE 给出了全球范围内卫星轨道在观测方向上平均用户测距精度. URE 计算与卫星相对地球最大张角θ有关[8]. 对MEO 卫星而言, 地心距R 约为26000 km, 地球半径r 约为6400 km, 则卫星对地面最大张角不考虑卫星钟差误差的情况下, MEO 轨道URE 计算公式为[8]1tan (/)13.88.r R θ−=≈ 2.1 初始轨道误差URE ==对于GEO 和IGSO 卫星, 卫星地心距R 约为42000 km, 相对地球最大张角约为 GEO 如IGSO 的URE 计算公式为1tan (/)r R θ−=≈8.66.°卫星轨道根数决定了卫星轨道面的空间位置、轨道形状和卫星在轨道面内的位置. 二体问题时, 卫星沿不变椭圆轨道运动. 当考虑N 体摄动、地球非球形摄动等其他摄动力时, 卫星轨道根数变为时间t 的函数[9,10]. 本文采用数值计算分析卫星初始位置、速度误差对轨道预报影响. 为保证初始轨道根数误差真实性, 采用全球网定轨(即策略一)和区域网定轨(即策略二)得到同一时刻位置速度为初值进行外推积分. 以策略一得到的预报轨道为理论值, 策略二积分轨道与其比较, 并计算预报时段内的平均URE. 表1给出了每颗卫星初始位置、速度误差及预报一天轨道平均URE.URE ==从上述两个公式可以看出, 对URE 贡献最大的为轨道径向误差, 对高度为20000 km 的MEO, 轨道沿迹和法向误差对URE 的贡献只有14%, 而随着卫星轨道高度达到36000 km, 轨道沿迹和法向误差对URE 的贡献小于10%.上述实验表明, 为保证24 h GPS 卫星轨道预报的平均URE 优于0.8 m, 初始位置平均三维误差应优于1.7 m 、速度误差应优于2×10−4 m/s.2 轨道预报的误差源2.2 太阳辐射压模型轨道预报精度决定于初始轨道根数和力学模型的精度, 为此需要分析区域网定轨解算的卫星初始轨道误差和力学模型误差. IGS 的轨道预报产品通常采用精密定轨结果进行简单外推. 不同于轨道预报, 精密定轨的误差源除了力学模型的精度外, 还与时 高度在20000~36000 km 的卫星, 其动力学模型的最大误差来自于太阳辐射压模型的误差. 由于导航卫星的形状和姿态控制策略不同, 适合各类导航卫星的太阳辐射压模型也不尽相同. 适用于GPS 卫表1 卫星初始状态误差对预报轨道URE 影响(位置和URE 单位为m, 速度单位m/s)2 2.2123.79×10−4 0.91 15 1.7322.80×10−5 0.73 3 1.7591.25×10−42.47 18 0.8739.51×10−5 0.47 4 0.6579.79×10−5 0.28 19 1.5271.67×10−4 0.71 5 1.6341.89×10−4 1.84 21 1.0324.40×10−5 1.10 6 1.7362.17×10−4 0.52 22 2.9584.10×10−4 0.78 7 2.6193.49×10−4 1.43 23 2.1382.94×10−4 0.63 8 1.3642.50×10−4 0.34 24 1.3291.60×10−4 0.27 9 0.9278.75×10−5 0.80 26 1.8991.39×10−4 0.83 112.3613.39×10−4 1.24 27 2.6615.04×10−4 0.63 13 2.3362.51×10−4 0.36 28 2.7285.25×10−4 1.10中国科学: 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10年 第40卷 第6期星的辐射压模型包括经典辐射压模型、T20模型和ROCK IV 模型等[11,12]. 本文选用T20模型进行定轨与预报.IERS 规范推荐的T20太阳辐射压摄动模型, 定义Z 方向为卫星指向地心方向, Y 方向为Z 方向与卫星至太阳方向的垂直方向, X 方向为Y 与Z 的垂直方向. 太阳辐射压在X 和Z 分量上的压力公式(单位: 10−5 N)如下, 它们是卫星至太阳方向和+Z 轴方向的夹角B 的函数[11]:8.96sin 0.16sin 3 0.10sin 50.07sin 7,8.43cos .X ZF B B B B F B =−+⎧⎪+−⎨⎪=−⎩ 而对GPS 的BLOCK Ⅰ卫星时, 应采用T 10太阳辐射压摄动模型:()()()4.55sin 0.08sin 20.9 0.06cos 40.080.08,4.54cos 0.20sin 20.30.03sin 4.X Z F B B B F B B ⎧=−++⎪−++⎨⎪=−+−−⎩B 本文的区域网定轨试验时, 每三天弧段对每颗卫星估计一个X 与Z 分量上尺度因子及一个Y -bias 参数. Y -bias 量级为10−10~10−9 N. 对GPS 卫星而言, 卫星质量约为1000 kg, 则太阳辐射压摄动加速度量级约为1.8×10−7 m/s 2, 外推一天对轨道三维位置影响约为200 m, 对URE 影响约20 m [11]. 根据上述关系, 为了保证24 h GPS 卫星轨道预报的平均URE 优于0.8 m, 辐射压模型的误差需好于2%.2.3 经验加速度IGS 计算表明, 采用T20经验太阳辐射压模型可 以模制辐射压对卫星轨道的主要摄动影响, 但仍存在一定残余误差, 精密定轨时还需估计经验力参数对残余误差进行模制. 经验加速度的量级一般在10−10~10−9范围. 为了解经验加速度对轨道定轨与预报影响, 本文采用下面试验进行粗略估计. 首先采用策略一进行全球网精密定轨试验, 再进行两次轨道积分, 其中一次积分使用定轨解算的经验力参数, 另一次不使用经验力参数. 以IGS 精密轨道为理论值, 比较两次积分轨道URE 变化情况. 表2给出了经验力对轨道预报URE 影响.通过上表可以看出, 采用本文的策略一对全球网数据处理, 得到的轨道与IGS 的精密星历比较的平均URE 为4 cm, 个别卫星差别可达8 cm, 与IGS 精密轨道的精度大致相当. 表明我们的定轨软件系统和策略一是有效可行的. 与无经验加速度轨道预报的比较表明, 积分1天, 经验加速度对URE 影响最小约20 cm, 最大约260 cm, 平均约1 m. 由于经验加速度参数用于吸收辐射压模型残余误差, 因此可以看出, 在精密定轨解算辐射压参数后, 该模型残余误差对轨道积分1天URE 影响约为1 m.3 结果和讨论3.1 区域网定轨精度使用2002年5月4日起3天观测数据采用策略二区域网精密定轨. 以IGS 精密星历为理论轨道, 分析区域网精密定轨解算精度. 表3给出了不同轨道面的GPS 定轨弧段地固系三维位置误差和URE. GPS 星座设计采用了六个轨道面, 各轨道面的倾角大致表2 经验加速度对轨道积分URE 影响(URE 单位为m)PRN 策略一 无经验加速度 变化量 PRN策略一 无经验加速度 变化量 1 0.04 0.37 0.32 18 0.06 0.34 0.29 2 0.04 0.24 0.20 21 0.06 2.07 2.01 3 0.06 1.90 1.84 22 0.03 0.25 0.22 4 0.03 0.25 0.22 23 0.05 2.60 2.55 5 0.08 3.66 3.58 24 0.02 0.92 0.90 6 0.04 1.37 1.33 25 0.04 0.22 0.18 7 0.03 0.89 0.86 26 0.04 0.44 0.40 8 0.03 0.29 0.26 27 0.03 0.19 0.16 9 0.05 0.61 0.55 28 0.06 0.46 0.40 11 0.06 1.78 1.72 29 0.04 0.44 0.39 13 0.04 0.86 0.82 30 0.07 2.48 2.41 14 0.05 1.04 0.99 31 0.05 2.71 2.66 15 0.04 0.27 0.23803周善石等: 区域监测网精密定轨与轨道预报精度分析表3 区域网精密定轨轨道误差(单位为m)轨道面PRN X方向误差Y方向误差Z方向误差URE1 0.458 0.418 0.445 0.15713 0.529 0.314 0.417 0.17214 0.271 0.275 0.339 0.17729 0.975 1.739 0.651 0.424I25 0.349 0.298 0.486 0.2312 0.458 0.619 0.424 0.2345 0.555 0.306 0.488 0.15622 0.291 0.575 0.207 0.17828 0.960 1.484 0.761 0.387II30 0.419 0.437 0.748 0.2443 0.824 0.987 1.218 0.6426 0.819 0.552 0.641 0.4427 0.690 0.874 0.503 0.254III31 0.466 0.449 0.200 0.2984 0.818 1.359 0.702 0.39011 0.646 0.360 0.526 0.22715 0.981 0.939 1.308 0.57824 0.215 0.271 0.457 0.232IV26 0.638 0.584 0.987 0.2858 0.557 0.584 0.580 0.2739 1.255 0.623 1.711 0.535V27 1.124 0.646 1.287 0.36818 0.680 0.853 0.753 0.44420 0.450 0.393 0.430 0.19421 0.555 0.451 0.458 0.259VI23 0.783 0.876 0.506 0.297均为55°, 而在J2000参考系中各轨道面的升交点赤经依次为: 27°, 82°, 99°, 210°, 261°和323°.通过上表可以看出, 区域网精密定轨得到初轨位置误差大部分优于1 m. 不同卫星URE有所差异. 各轨道面均有URE较好和较差的卫星. 图2给出了区域网观测三种典型卫星定轨URE结果. 三种卫星入境弧段数目、观测高度角有所不同, 其定轨精度也表现不同特点. 图2上中下三幅子图分别为PRN 09, PRN 20和PRN 22号卫星定轨弧段的URE, 和观测数据高度角时间序列. 蓝色实点表示七个区域网监测站的观测高度角, 绿色星号表示与IGS精密轨道比较计算的轨道URE.PRN09号卫星有六个入境弧段, 三个主弧段观测高度角较高, 另三个弧段高度角较低. 平均精度仅为0.53 m, PRN 20号卫星也有六个入境弧段, 每个入境弧段观测高度角相当, 最大高度角约为60°. 卫星定轨段平均URE约为0.16 m. PRN 22号卫星只有三个入境弧段, 但每个弧段观测高度角较高. 卫星定轨平均URE精度约为0.18 m.图2表明, 区域网卫星定轨弧段的URE表现为明显的轨道周期和轨道半周期变化, 且在有测轨数据约束的时段定轨URE要显著高于监测网境外弧段. 同时, 定轨弧段内URE误差最小的时段大致位于定轨弧段的中点, 且对应于高度角最高的位置.虽然9号和20号卫星同有六个入境弧段, 但由于9号星的三个短弧最大高度角仅为40°, 卫星相对监测网几何构形较差, 影响该星定轨精度. 而20号星的六个入境弧段均可达到60°高度角, 故定轨精度高于9号卫星. 虽然入境弧段数目少, 但观测高度角较高的22号卫星相对监测网几何构形最好, 其定轨精度也最高. 由此可以看出, 观测高度角高, 几何构形较好的卫星可以达到较高定轨精度, 反之则精度较低.通过比较分析发现, 区域网定轨URE与卫星相对区域监测网构形有关. 不同几何构形导致卫星入境弧段数目、观测高度角各不相同, 导致精密定轨精804中国科学: 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2010年第40卷第6期度也各不相同.3.2 区域网辐射压参数与经验力解算结果分析采用2002年5月3日至7日全球分布的47个GPS监测站按策略一进行全球网精密定轨, 采用相同时间中国境内的7个监测站按策略二进行区域网精密定轨. 由于全球网分布范围广, 可以覆盖卫星全部轨道. 根据表2关于全球网定轨URE误差的统计, 可以推断全球网定轨同时解算得到的辐射压和经验力参数较接近理论值. 我们在以下讨论中以全球网解算结果为标准, 比较分析区域网动力学参数的解算精度.限于篇幅限制, 表4给出部分GPS卫星5月4日和5日两天, 两种策略太阳辐射压解算结果的比较. 由于两种策略的定轨弧段长度不同, 策略一给出的是每24 h的平均结果而策略二给出的是每72 h的平均. 例如5月4日策略一结果对应的时间为GPS时间5月4日0点~24点, 而策略二结果对应的时间为GPS 时间5月3日0点~5月5日24点.表4中的结果每颗卫星对应两行, 第一行为卫星本体坐标系中的太阳辐射压X与Z轴尺度因子, 为无量纲量; 第二行为Y-bias结果, 单位m/s2. Y-bias在10−10 m/s2量级, 对轨道预报影响较小. 定轨解算的尺度因子将乘以辐射压模型X和Z轴摄动力, 因此该参数误差达到1%时, 轨道预报1天误差将达到2 m. 表4表明, 策略二解算的辐射压摄动尺度因子的误差较大, 多数卫星超过1%, 因此是轨道预报最大的误差源.对5月4日和5日两天, 分别采用策略一和策略二精密定轨. 表5列出了部分卫星经验加速度解算结果. 每颗卫星解算了cos T, sin T, con N和sin N四个参数, 单位m/s2. 比较两种策略发现, 策略二解算的经验加速度较大, 部分卫星经验加速度达到10−8 m/s2量级, 与全球网结果差别显著, 甚至可能出现正负号差别.通过对策略二解算的动力学参数精度分析, 我们发现区域网同时解算的辐射压和经验加速度参数精度不高. 为此, 我们考虑采用策略三, 即在区域网定轨时, 仅解算辐射压尺度因子和Y-bias, 但是不解算经验加速度参数. 表6给出了部分卫星三种策略定轨解算辐射压参数尺度因子的比较.比较发现, 对不解经验加速度的区域定轨策略三, 辐射压参数解算结果与全球网结果更为接近. 表6的“相对误差百分比”是指策略二或策略三的结果与策略一结果的差与策略一结果的比值. 可以看到对部分卫星, 策略二的辐射压尺度因子相对误差可达20%~40%, 而在采用不解算经验加速度的策略三后, 相对误差大幅下降. 大多卫星的相对误差小于1%, 而最大相对误差小于5%. 也就是说, 采用区域网定轨解算过多参数可以达到较好的轨道拟合精度, 但同时会影响其他力学参数解算精度.3.3 区域监测网轨道预报结果分析3.2节的分析表明, 采用策略二, 区域网精密定轨解算经验加速度会导致辐射压参数的精度降低. 而按策略三方式, 区域网定轨不解经验加速度参数, 可以提高辐射压参数解算精度. 但是由于策略三解算参数减少, 定轨和预报的精度相比于策略二有显著下降. 见图3.为此我们考虑采用策略四, 即使用较精确的辐射压参数作为区域网定轨的先验, 并对其进行约束, 而在定轨时同时解算辐射压尺度因子、Y-bias和经验力参数, 并利用定轨结果进行轨道预报. 图3给出了表4 太阳辐射压解算结果比较策略一策略二PRN5月4日5月5日5月4日5月5日1.0085709 1.0014838 0.9436245 0.9882934−7.21×10−10−6.55×10−10−6.75×10−10−6.74×10−100.9780961 0.9771316 1.2952411 0.69419195−5.36×10−10−4.90×10−10−4.85×10−10−6.38×10−101.0195986 1.0634359 0.8387422 0.828616922−6.20×10−10−5.27×10−10−7.62×10−10−8.05×10−101.0117215 0.9997012 1.0213326 0.802880425−1.06×10−9−1.14×10−9−1.06×10−9−6.81×10−90.984132 0.9944955 1.4031633 0.830851330−6.45×10−10−5.60×10−10−5.46×10−10−8.09×10−10805周善石等: 区域监测网精密定轨与轨道预报精度分析图2 区域网定轨URE上中下子图分别为PRN 09, PRN 20和PRN 22, 蓝色实点: 观测高度角; 绿色星号: 与精密轨道比较轨道URE图3(a) 不同策略定轨精度URE比较; (b) 不同策略轨道预报精度URE比较806中国科学: 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10年 第40卷 第6期807表5 经验加速度解算结果比较(单位m/s 2)策略一策略二PRN5月4日5月5日5月4日5月5日−1.64×10−10−9.63×10−10−7.30×10−09−1.94×10−09 −3.93×10−10−3.66×10−10 1.68×10−09 −1.86×10−10 3.46×10−10 7.02×10−13−8.93×10−10 7.95×10−11 4−1.11×10−09−6.92×10−10 3.04×10−09 −6.10×10−10 5.80×10−10 6.22×10−10 8.31×10−10 9.64×10−10 −3.85×10−09 −4.01×10−09 3.35×10−08 −3.67×10−08 7.23×10−10 1.05×10−09 −2.19×10−10 9.93×10−10 5−2.89×10−10 2.15×10−12 6.10×10−10 5.59×10−10 5.70×10−10 6.58×10−10 1.04×10−09 7.02×10−10 4.35×10−10 5.68×10−09 −2.09×10−08 −2.11×10−08 3.18×10−10 5.94×10−11 −4.88×10−10 4.31×10−10 22−4.86×10−10 −2.33×10−11 −5.66×10−10 2.93×10−09 −4.61×10−10 1.91×10−10 −8.12×10−10 8.40×10−09 3.63×10−10 4.11×10−11 7.80×10−10 −1.01×10−08 −1.16×10−10 −5.65×10−112.53×10−11 −2.12×10−09 25−1.87×10−12−1.99×10−10 −1.03×10−09 −1.31×10−10 3.97×10−10 3.67×10−10 1.89×10−09 3.76×10−10 −2.92×10−09 −1.66×10−09 4.71×10−08 −2.10×10−08 1.04×10−09 8.55×10−10 −9.83×10−10 1.37×10−09 30−1.92×10−10 −3.24×10−101.10×10−10 −1.01×10−09表6 不同定轨策略的辐射压尺度因子比较策略二策略三 PRN策略一尺度因子 相对误差百分比尺度因子 相对误差百分比 1 0.992 0.966 2.65 1.020 2.87 4 1.001 0.988 1.32 1.014 1.24 5 0.977 0.694 28.96 1.006 2.96 7 1.021 0.623 38.96 1.014 0.628 0.989 1.061 7.291.005 1.62 22 1.063 0.829 22.08 1.016 4.48 25 1.000 0.803 19.69 1.004 0.46 27 0.986 1.000 1.46 0.983 0.28 29 1.008 1.164 15.49 1.014 0.63 30 0.994 0.831 16.45 1.003 0.88策略二~策略四, 三种方式定轨与预报1天轨道的平均URE 结果.由上图可以看出, 策略三和策略四的差异对定轨与预报均有影响, 对预报影响较大. 从所有卫星平均值来看, 与策略二相比, 策略三定轨段URE 降低4 cm, 预报段降低8 cm. 而策略四定轨段提高5 cm, 预报段提高13 cm. 对比每颗星变化情况发现, 与策略二相比, 按策略四方式进行轨道预报, 25颗卫星中有14颗卫星的URE 提高, 其中PRN03星由1.39 m 提高至0.60 m.上述实验表明, 区域网监测网定轨与预报中, 利用高精度辐射压参数作为先验值, 并采用经验力吸收辐射压模型的残余误差, 可以同时提高定轨与预报精度, 尤其对轨道预报URE 提高较大, 最大可提高0.79 m, 各卫星平均可提高0.13 m.我们将上述实验结论应用于其他时段的GPS 区域网定轨, 都得到了类似的结论, 表明这些结论有较大的普适性. 限于篇幅, 不再给出具体结果.4 结论我国导航系统采用区域监测网提供轨道预报等导航服务, 即计算导航电文中与轨道有关的相关参数. 区域监测网不能覆盖MEO 卫星全弧段, 若采用周善石等: 区域监测网精密定轨与轨道预报精度分析与全球网类似的定轨预报策略(即策略二), 预报轨道精度难以满足系统指标要求. 本文采用全球网和区域网GPS数据进行精密定轨和预报试验, 以IGS精密轨道为基准, 分析了中国区域网定轨精度. 以全球网解算的太阳辐射压参数(卫星坐标系中X, Z方向辐射压系数和Y-bias)和经验力参数为参考, 分析了区域网动力学参数解算的精度. 通过本文试验分析, 可得到以下结论:1) 对于地理分布范围有限的区域监测网, 卫星高度角与观测弧段数的差异, 导致了各卫星精密定轨精度的差异. 采用图1(b)所示国内监测网, 采用3天数据对GPS卫星定轨, 定轨精度较高的卫星URE 约为15 cm, 而定轨精度较低卫星URE约为60 cm. 具体结果参见图3(a).2) 由于经验太阳辐射压模型存在误差, 定轨时还要解算经验加速度吸收动力学模型的残余误差. 区域网定轨试验表明, 若同时解算辐射压摄动因子、Y-bias 和经验加速度两种参数, 解得的经验加速度与全球网解算的参考值差异较大, 且辐射压参数精度也受到较大影响, 多数卫星辐射压参数与全球网参考值偏差在10%以上. 而区域网定轨不解算经验加速度可以得到更接近全球网参考值的辐射压参数.3) 区域网定轨时同时解算辐射压和经验加速度, 定轨结果外推1天轨道URE较好的卫星可达到0.20 m, 最差的约为3.18 m, 而各卫星的平均预报URE约为0.71 m. 采用带辐射压约束条件的区域网定轨, 即策略四, 可以提高定轨与预报精度, 尤其对预报弧段提高较大. 预报1天, URE最好约0.14 m, 最差约3.05 m, 各卫星平均URE约为0.58 m, 提高约13 cm. 具体结果参见图3(b).总之, 通过区域监测网定轨解算参数精度分析, 本文提出了适用于区域网定轨与预报的两步法策略. 第一步, 采用本文的策略三模式, 即不解算经验加速度进行定轨, 得到较高精度辐射压参数. 第二步, 采用本文的策略四模式, 以策略三定轨提供的辐射压参数作为约束条件重新定轨, 并采用定轨结果进行轨道预报. 对不同时段的GPS实测数据处理表明, 采用此两步方法可以得到较高精度的预报轨道.应该指出, 虽然采用两步法可以有效提高区域网轨道预报精度, 但每次预报轨道时需进行两次定轨解算, 这将增大定轨预报的时间开销. 在进一步的工作中, 我们拟采用相位平滑伪距作为定轨观测量, 精密定轨时不再解算相位整周模糊度参数, 以减小定轨时间开销, 提高区域网定轨与预报效率.参考文献1 /components/prods.html2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介 /xtjs.html3 雷辉, 胡小工, 黄珹, 等. 用非差分方法确定单颗导航卫星的轨道. 天文学进展, 2008, 26(2): 192—2014 胡轩宇, 黄勇, 胡小工, 等. 单颗MEO卫星定轨中的二阶钟差模型. 宇航学报, 2009, 30(3): 924—9295 郭睿, 胡小工, 唐波, 等. 多种测量技术条件下的GEO卫星定轨研究. 科学通报, 2010, 55(1): 1—76 贾小林. 导航卫星系统星座设计及定轨研究. 博士学位论文. 河南: 信息工程大学, 20017 International GPS Service 2000 Technical Reports. JPL Publication. 02-0128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Standard Positioning Service Performance Standard. Department of Defens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089 刘林. 人造卫星轨道力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10 李济深. 人造卫星精密轨道确定. 北京: 解放军出版社, 199511 王解先. GPS精密定轨与定位.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712 陈俊平, 王解先. GPS定轨中的太阳辐射压模型. 天文学报, 2006, 47(3): 310—3198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