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6章知识点总复习.docx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梳理提纲.docx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
①基本工具:刻度尺。常用工具:、、O
②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换算关系有:lkm=10'‘ni lmm=10'm ldm=O. Im 1 um =l(T"m lcm=10 J m lnm=10~9mo 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pm),纳米(nm)。
A.根据需要选取适当量程和分度值的刻度尺(会选)。
B.刻度尺要沿着所测长度(或与所测长度平行),且刻度线应国圉被测物体。如果零刻度线磨损,可选中间任一
D.记录结果时,除了正确无误地记下所读的数字外,还要注明单位(会记)。
2.时间的测量
①时间的测量工具:钟表、秒表(实验室用)。
②国际单位制中,单位:秒⑤常用单位:分钟(min)、小时(h) =
3.误差
①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案例:一钢制刻度尺在冬天和夏天测同一物体的长度,冬天测量的结果偏大。|
②)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结果的小数位数与给定的测量结果小数倍数保持一致);|用更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
注意: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兔,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
①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②|注意: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世界上任何物体都是运动的。没有绝对静止不动的物体。
2.参照物
①定义:为了描述物体是在运动还是静止而选作标巡的那个物体叫做参熙物。
八年级上册物理1-6单元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物理1-6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机械运动
一、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1、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船和山。
2、坐在向东行使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试说明乙汽车的运动情况。
分三种情况:①乙汽车没动②乙汽车向东运动,但速度没甲快③乙汽车向西运动。
3、解释毛泽东《送瘟神》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第一句:以地心为参照物,地面绕地心转八万里。第二句:以月亮或其他天体为参照物在那可看到地球上许多河流。
二、机械运动
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⑴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⑵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⑶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二物理知识点
复习梳理归纳
第一章机械运动
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1km=1000m=103m 1dm=0.1m=1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 =0.000001m=10-6m
1nm=0.000000001m=10-9m
3、正确使用刻度尺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量程是指它的测量范围;分度值是指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
(2)使用时要注意
①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②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③厚尺子要垂直放置④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4、正确记录测量值: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1)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录无意义(2)读数时,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不能避免,能尽量减小,错误能够避免是不该发生的
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另外,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
6、特殊方法测量(1)累积法如测细金属丝直径或测张纸的厚度等(2)卡尺法(3)代替法
时间的测量
1h=60min 1min=60s
运动描述
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物体的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全册1-6单元知识点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全册1-6单元知识点提纲
第一单元 机械运动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长度单位
1、单位: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
2、长度单位
①国际标准单位:米( m )
②长度的其它单位及换算
二、长度的测量
1、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刻度尺
2、刻度尺的观察:
①零刻度线:没有零刻度线要确定临时零刻度线。
②量程:测量范围。
③分度值/最小刻度: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分度值越小,测量结果越准确。
3、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①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②对:使刻度尺的零刻度线要对准物体的一端(对齐)。
③放: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的一边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放正 紧靠)。 ④读: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
(正视)。
⑤记:测量结果既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计值,还要注明单位。
⑴准确值:从刻度尺上直接读出的刻度。
⑵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0 1 2 3 6 9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微米 纳米 3.2nm =3.2×103-9mm=3.2×10-6mm 2.2cm = 2.2×106-2µm=2.2×104µm
分度值1cm
3.3cm
分度0.1cm
3.30cm
4、间接测量:①累积法②化曲为直等
三、时间测量
1、时间单位:①国际单位:秒/s ②单位换算1h=60mim=3600s
2、测量时间的工具:停表/秒表
四、误差
1、误差:真实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差异。
2、误差总是存在,不可避免,错误不是误差。
3、原因:①测量工具②测量方法③测量者
4、减少误差的方法:①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②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③改进测量方法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至第六章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至第六章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至第六章的知识点涵盖了力学、光学、声学等多个领域,下面将对这些章节的重要知识点进行简要概述。由于1600字的要求过于庞大,我将尽量在有限的篇幅内提供精炼且全面的内容。
第一章:机械运动
参照物:描述一个物体是否运动时,所选取的另一个物体或一组物体。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同。
机械运动: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v=s/t)。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m/s)。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快慢不变的运动。
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发生变化的运动。平均速度用于描述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v=s/t)。
第二章:声现象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也停止。
声音的传播:声音需要介质(如空气、水、固体)来传播,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在固体中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
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与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音色(与发声体本身的结构和材料有关)。
噪声:对人们的学习、工作、休息等造成干扰的声音。减少噪声的途径包括: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回声与原声的时间间隔至少为0.1秒才能被人耳区分开。
声呐:利用回声原理制成的探测仪器,可以用来探测海底深度、鱼群位置等。
第三章:物态变化
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工具,常用的温度计有液体温度计、气体温度计和电阻温度计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完美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完美
版)
本文档是对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的知识点进行全面总结,帮
助学生快速掌握相关知识。
第一章:机械的基本概念
- 机械是指利用物体的力和运动进行能量转化和实现各种功能
的装置。
- 力有大小和方向,用矢量表示,单位是牛顿。
- 速度是物体单位时间内运动的位移。
- 加速度是速度单位时间内的变化率。
-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力合力为零。
-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力与加速度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
-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力,大小
相等、方向相反。
第二章:机械运动的描述
- 位移指物体从一个位置变动到另一个位置的矢量量,与路径无关。
-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是物体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 平均速度是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 平均加速度是物体在某段时间内速度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
- 物体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图线是一条直线。
- 物体匀加速度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图线是一条抛物线。
第三章:重力与压强
- 重力是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的引力,大小与物体质量成正比。
- 重力的作用方向是向下的,符号为负。
- 在地球上,重力加速度约为9.8m/s²。
- 压强是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 压力的大小与物体受到的力和受力面积成正比。
- 压力的单位是帕斯卡(Pascal)。
第四章:浮力与飞行
- 浮力是液体或气体对浸没物体的上向力,大小等于排除所占的液体或气体体积。
- 物体完全或部分浸没时浮力大小等于物体受到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 飞行是物体在空气中受到浮力的支持而保持在空中的运动状态。
八年级物理上册1-6章知识点总复习.doc
盐步三中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 -6章知识点复习
第一章:机械运动
1、测量长度的基木工具是刻度尺,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1纳米二IO®米
2、使刻度尺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3、长度测量必须估读一位数字,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若物体对齐最小刻度的某一
刻度,则估读数为“0”。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4、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 多次
测量求平均值。
5、吋间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僅表,吋间用字母t表示,单位:吋(h )分(min ):秒($
6、机械运动: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叫机械运动。
7、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 研究
地面上物体的运动一般选地直为参照物。
8、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选参照物的方法:若两个物体间有位置变化,选任一个物体为参照物,另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若两个物体间没有位置变化,选任一个物体为参照物,另一个是静止的。
9、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匀速直线运动是快慢和方向都不变的运动。它在任何
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与路程和时间多少无关。
10、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b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11、速度的公式:v = - , v表示速度(m/s), s表示路程(m), f表示时间(s)。
t
v = - , V表示速度(km/h), 5■表示路程(km), /表示吋间(h)。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重点知识点复习完整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重点知识点复习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第一章机械运动(常考点)
第一节1、长度单位km、m(国际单位)、dm、cm、mm、um、nm(复习进率及单位换算)
2、长度测量:刻度尺使用方法:三看(看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五会(选、放、看、读、
记)
3、时间单位:h、min、s(复习进率及单位换算)
4、时间的测量:秒表、停表(的读数)
5、区别误差与错误
第二节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关键抓住五个字“位置的变化”)
2.运动的描述
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选定的标准物体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选不同的参照物,对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
3.运动的分类
匀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保持不变;变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
4.比较快慢方法:时间相同看路程,路程长的快;路程相同看时间,时间短的快
5.速度(常考点)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s/t
速度单位:m/s、km/h;关系:1m/s=3.6km/h;1km/h=1/3.6m/s(单位换算)
6.匀速直线运动
特点:任意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公式:v=s/t速度与时间路程变化无关
7.描述运动的快慢
平均速度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快慢公式:v=s/t
8平均速度的测量(常考点)
原理:v=s/t工具:刻度尺、秒表需测物理量:路程s;时间t
注意:一定说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
9.路程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全册1-6单元知识点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全册1-6单元知识点提纲
第一单元 机械运动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长度单位
1、单位: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
2、长度单位
①国际标准单位:米( m )
②长度的其它单位及换算
二、长度的测量
1、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刻度尺
2、刻度尺的观察:
①零刻度线:没有零刻度线要确定临时零刻度线。
②量程:测量范围。
③分度值/最小刻度: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分度值越小,测量结果越准确。
3、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①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②对:使刻度尺的零刻度线要对准物体的一端(对齐)。
③放: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的一边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放正 紧靠)。 ④读: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
(正视)。
⑤记:测量结果既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计值,还要注明单位。
⑴准确值:从刻度尺上直接读出的刻度。
⑵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0 1 2 3 6 9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微米 纳米 3.2nm =3.2×103-9mm=3.2×10-6mm 2.2cm = 2.2×106-2µm=2.2×104µm
分度值1cm
3.3cm
分度0.1cm
3.30cm
4、间接测量:①累积法②化曲为直等
三、时间测量
1、时间单位:①国际单位:秒/s ②单位换算1h=60mim=3600s
2、测量时间的工具:停表/秒表
四、误差
1、误差:真实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差异。
2、误差总是存在,不可避免,错误不是误差。
3、原因:①测量工具②测量方法③测量者
4、减少误差的方法:①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②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③改进测量方法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总结
01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
一、物态
1、物质存在的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2、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物态变化跟温度有关: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分子之间有一
定的空隙。当物质处于固态时,引力作用较强,分子排列紧密,分子之间空隙很小,
每个分子只能在原位置附近振动,所以固态物质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固体的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加剧,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分子的运动足以使
它们离开原来的位置,而在其他分子之间运动,这时物质便以液态的形式存在。
如果温度再升高,分子运动更加剧烈,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分子会摆脱其他
分子的作用而自由地运动,这时物质便以气态的形式存在。
二、温度的测量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2、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摄氏温度的规定:在大气压为1.01×105Pa时,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而把水的沸腾温度规定为100度,把0度到100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称为
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4、温度计的使用:
(1)让温度计与被测物长时间充分接触,直到温度计液面稳定时再读数。
(2)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拿离被测物体。
(3)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垂直,与液面相平,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
(4)测量液体时,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5、体温计:量程一般为35~42℃,分度值为0.1℃。
三、熔化和凝固
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吸热)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docx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用知识点
第一章机械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
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
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lkm=l 000m:. l.dm=Q.lin: len颜fllnuJLinn 或项或OfigU皿JLiui颜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 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lh=60min
lmin=60so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差
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
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
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o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提纲
第一章机械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
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
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1km=1 000m;1dm=0.1m;
1cm=0.01m;1mm=0.001m;1μm=0.000 001m;1nm=0.000 000 001m。测量长度的常用
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
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
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野要垂直于尺面,而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3、国际单位制中,工夫的基本单位是秒(s)。工夫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1h=60min 1min=60s。
4、丈量值和实在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差
的产生与丈量仪器、丈量办法、丈量的人有关。削减误差办法:多次丈量求平均值、
选用邃密精美丈量工具、改进丈量办法。误差与毛病区别:误差不是毛病,毛病不该发
生能够制止,误差永久存在不能制止。
二、运动的描述
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讨物体的活动时,选作尺度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
参照物,应按照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讨的物体作参照物)。研讨地面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
结
本文将对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第一章:力和压力
1. 力的概念和性质
2. 力的计算
3. 压力的概念和计算
4. 杠杆原理
5. 水压和大气压
第二章:运动和力
1. 运动的分类
2. 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
3. 牛顿第二定律和力的合成
4. 牛顿第三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
5. 弹力和重力
第三章:速度和加速度
1. 速度和速度的计算
2. 加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
3. 自由落体运动
4.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第四章:能与功
1. 功的概念和计算
2. 机械能和能量守恒定律
3. 机械能的转化
4. 做功和功率的计算
5. 机械效率和机械功率
第五章:简单机械设备
1. 杠杆
2. 机械臂和齿轮
3. 摩擦和滑动摩擦力
4. 斜面和斜面的应用
第六章:光的传播
1. 光的传播路径和速度
2. 阴影的形成
3. 物体的看见和被看见
4. 平面镜的成像规律
5.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
第七章:声和听觉
1. 声的产生和传播
2. 声的干涉和共鸣
3. 声的吸收和反射
4. 声音的大小和音调
5. 听觉和声的保护
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的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笔记(最全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笔记(最全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物理笔记一册在手,打牢基础十年经验,倾心整理目录第一章机械运动2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2二、机械运动4三、
速度4四、测量平均速度5第二章声现象6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6二、声音的特性7三、声音的利用(了解)8四、噪声的危害和控
制(了解)8第三章物态变化9一、温度9二、熔化和凝固10三、
汽化和液化12四、升华和凝华13第四章光现象15一、光的直线传
播15二、光的反射16三、平面镜成像17四、光的折射18五、光
的色散(了解)19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20一、透镜20二、生活中
的透镜21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21四、眼睛和眼镜(了解)23第六章质量与密度25一、质量25二、密度26三、测量物
质的密度27四、密度与社会生活(了解)28第一章机械运动一: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例如: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1米,课
桌的高度约0.75米。
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
它们关系是:1km=1000m=103m;1dm=0.1m=10-1m1cm=0.01m=10-2m;
1mm=0.001m=10-3m1m=106um;1um=10-6m。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测量前:认识零刻度线、量程和分
度值;(2).测量时:四会a会选:根据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选择。
b会放: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
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
C会读: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视线要与刻度尺垂直),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1-6章全部知识点
第一章机械运动
1、长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米(m);
常用单位有:Km; m(dm, cm); mm; μm; nm。(各单位之间是103进制,(m与dm、cm、mm之间是10进制除外)。
2、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以及零刻线是否磨损(零刻线磨损的应从其它刻度线量起)。
(2)测量时视线应与所测量位置相平。
4、刻度尺读数的方法:可读的数值+ 估计值= 记录的数字。
5、时间的国际单位制单位是:秒(s),其它常用单位有:小时(h);分(min)。1 h = 60 min; 1 min
= 60s .
6、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7、减少误差的方法有:(1)采用精确的测量工具。(2)改进测量方法。(3)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8、误差与测量错误的区别:测量的错误可以消除,误差只能减少不能消除。
9、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10、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被选作标准(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11、月亮在云层中穿行,参照物是云。
12、速度单位的换算:
(1)1m/s = 3.6km/h ; (2) 10m/s = 36km/h ; (3) 5 m/s = 18km/h ; (4) 15m/s = 54km/h ;
(5) 2 m/s = 7.2km/h ; (6) 20m/s = 72km/h ;
13、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4、速度定义:速度等于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
15、百米赛跑时,观众是通过在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路程长短来比较运动员的快慢;裁判员是通过在相同路程内比较所用时间的多少来比较运动员的快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1 --6 章知识点复习
第一章:机械运动
1、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刻度尺,长度的主单位是 米,用符号 m 表示。 1 纳米 =10-9
米 2、使刻度尺要注意观察它的 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 ,读数时 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 3、长度测量 必须估读一位数字 ,要估读到 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若物体对齐最小刻度的
某一刻度,则 估读数为“ 0”。 测量结果由 数字和单位组成。 4、 测量值与真实值 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5、 时间测量工具 :钟表,实验室中用 停表 ,时间用字母 t 表示,单位:时( h )分( min ):秒( s )。 6、机械运动:物体的 位置发生变化 叫机械运动。 7、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 (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 )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一般选 地面为参照物。
8、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选参照物的方法: 若两个物体间 有位置变化 ,选任一个物体为参照物,另一个物体
是运动的,若两个物体间 没有位置变化 ,选任一个物体为参照物,另一个是 静止的。9、速度表示物体 运动快慢 的物理量, 匀速直线运动 是快慢和方向都不变 的运动。它在
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与 路程和时间 多少无关。
10、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
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11、速度的公式: v
s
,v 表示速度 (m/s),s 表示路程 (m), t 表示时间 (s)。
t
v
s
,v 表示速度 (km/h ),s 表示路程 (km) ,t 表示时间 (h)。
t
速度主单位是米 /秒 (m/s),常用单位千米 /时(km/h ),1 m/s=3.6 km/h 。 求路程: s=vt ; 求时间: t
s 1 km/h =
1
m/s
v
3.6
12、变速运动: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运动,变速运动的物体的速度用 平均速度 描述物
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
13、平均速度:用 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计算公式 v 平 s 总
t 总 饱含运动时间和停顿时间 .
t 总
第二章声现象
1、声音产生:物体 振动 产生,振动停止,声音也立刻停止。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340m/s.
2、 声音传播 声音靠 介质 传播(介质:气体、液体、固体) ( V 固 >V 液>V 气 )真空 不能传声 .
3、通常听到的声音是从
空气 传入耳中,声音还可以通过头骨传给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方式叫
骨传导 。人通过 双耳效应 判断声源的方位。
4、声音的三个特性: 音调 ――声音的高低,发声体的振动
频率 越大,音调越高。
响度 ――声音的大小,发声体的
振幅 越大,响度越大。
音色 ――声音的特色,不同发声体音色不同,由发声体
材料、结构 决定。
5、频率单位: 赫兹( Hz ),人听到声音频率范围: 20~ 20000Hz ,低于 20Hz 叫次声波 ,高于 20000Hz 叫超声波。
6、乐音:由物体 有规则振动 产生,是悦耳动听,使人愉快的声音。
噪音:由物体无规则振动产生,是嘈杂刺耳,令人烦躁的声音,
人们用分贝( dB )来划分声强的等级。0 dB 声音的下限,表示刚好能听到声音。
控制噪声的途径:( 1)在声源处,( 2)在传播过程,( 3)在人耳处。
7、声音的利用:传递能量:如医院用超声波碎石,清洗钟表眼镜。
传递信息:如:利用声呐探测鱼群,利用超声波诊病:(B 超)
8 、回声―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的现象若回声比原声慢0.1S 以上可听到回声。
第三章物态变化
1、温度计①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温度计的常用液体:水银、酒精、煤油)
00在 00C 和 1000C 之间平均分成100 等份 ,每一等份为 1 摄氏度 ,记作 10C.
③种类:体温计,寒暑表,实验室温度计.
④使用方法 :”一不”温度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三要”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在
被测液体中 ;要待示数稳定后 ,再读数 ;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
2、物态变化 :
固态熔化:固态→液态凝固:液态→固态
熔化吸热升华吸热汽化:液态→气态液化:气态→液
凝固凝华升华:固态→气态凝华:气态→固态
放热放热
液化放热熔化、汽化、升华→
吸热
液态气态
放热
汽化吸热
凝固、液化、凝华→
3、熔化和凝固
① 熔化晶体熔化 :特点 : 有固定熔点 ,熔化时不断吸热 ,但温度不变 .
(吸热 )条件 :( 1) .达到熔点 ,( 2) .不断吸热 .
非晶体熔化特点 : 没用熔点 ,不断吸热 ,不断升温 ,不断熔化 .
②凝固 (放热 )晶体凝固 :特点:凝固过程不断放热,但温度不变
:液体凝固变成晶体的条件:( 1) .达到凝固点 ,( 2) . 不断放热 .
③同种晶体 ,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
4、汽化与液化
①汽化 (吸热 )方式: :沸腾和蒸发 .
:定义 :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
蒸发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表面积的大小 ; 液体温度的高低 , ;液体周围空气流动快慢 .
( 吸热 )作用 :蒸发有致冷作用 .
定义 :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产生剧烈的汽化现象 .
现象 :沸腾时 ,大量气泡上升 ,变大 ,到水面破裂 .在沸腾过程中 ,水继续吸热 ,但只能不
沸腾断变成水蒸气 ,它的温度保持不变 ..
( 吸热 )沸腾的特点:沸腾时 ,要吸热 ,但温度不变 .
条件( 1) .达到沸点( 2) .不断吸热 .
沸点与气压关系: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少沸点降低。
②液化 :气体液化方法( 1)降低温度( 2) .压缩体积 .
( 放热 )※水蒸气是看不见的 ,“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