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 景物类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分类讲解2(共四大类)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分类讲解2(共四大类)
③借古讽今——劝谕统治者借鉴历史,或讽刺当政者荒淫无耻,抨击时弊。忧国伤时,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分析
写法
以景衬情,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李白的《石头城》
议论引发,如清人刘献庭的“六奇已出陈平计,王饵曾闻贾谊言。敢借妄自
④乐曲意象:《阳关曲》《骊歌》。
把握情感
①依依不舍的留念;
②情深意长的勉励;
③坦陈心志的告白;
④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⑤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感情色彩
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
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情于景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衬托、谐音、想象、联想塑造形象。
A.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
B.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lí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华清宫、汴河
C.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湘妃祠、乌江亭、陈琳lín墓、李白坟;
D.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
常见内容
国家-国运衰微
统治者-荒淫奢侈
古地-昔盛今衰
不畏恶劣环境的献身精神;描摹塞上绝域的奇异风光,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
对戍边将士勇武之气的歌颂之情(诗人角度)。
表现手法
比兴、象征、衬托、渲染、对照、用典、联想、照应、正侧结合、虚实结合、寓情于景、托物言志。
语言特点
豪放旷达、清新飘逸、沉郁顿挫、委婉清丽。
诗歌意境
孤独凄凉、激情飞越、雄奇壮美、豪壮悲慨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分类讲解
(惜别送别诗)
内容
解说


古人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戎、乡旅、归隐等。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或折柳送别,或摆酒饯行,或写诗相送,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其间充满了殷殷的叮嘱和深深的情谊。这类诗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考点训练:鉴赏景物形象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考点训练:鉴赏景物形象

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海棠刘子翚幽姿淑态弄春情,梅借风流柳借轻。

种处静宜临野水,开时长是向清明。

及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成。

诗老①无心为题拂②,至今惆怅似含情。

[注]①诗老:指杜甫。

传说杜甫母亲的名字叫海棠,因避讳,杜甫一生没有写过咏海棠的诗歌。

①题拂:题咏赞美之意。

本诗“以花喻人”,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笔下海棠的形象特点。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书河上亭壁【注】寇准其二蝉鸣日正树阴浓,避暑行吟独杖筇。

却爱野云无定处,水边容易耸奇峰。

其四暮天寥落冻云垂,一望危亭欲下迟。

临水数村谁画得,浅山寒雪未销时。

【注】《书河上亭壁》为四首诗构成的组诗。

作者于宋真宗咸平元年谪镇河阳时所作。

两首诗都写到了“云”,但对表达情感的作用不同,请简要分析。

3.阅读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苏武庙温庭筠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①,去时冠剑是丁年②。

茂陵③不见封侯印④,空向秋波哭逝川。

【注】①甲帐:《汉武故事》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珍宝为甲帐”。

①丁年:壮年。

①茂陵:汉武帝的陵墓。

①封侯印:苏武持节归来,汉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陇上羊归塞草烟”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即事①杜甫暮春三月巫峡长,皛皛②行云浮日光。

雷声忽送千峰雨,花气浑如百和香。

黄莺过水翻回去,燕子衔泥湿不妨。

飞阁卷帘图画里,虚无只少对潇湘。

[注]①这首诗是杜甫客居夔州(今重庆奉节)时所作。

①皛皛(xiǎo):又作“皎皎”,洁白明亮貌。

“雷声忽送千峰雨,花气浑如百和香”这一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5.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作答。

柳堤[明]金銮①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

十里笼晴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

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注:①金銮:明代散曲家。

陇西(今甘肃)人。

嘉靖年间随父侨寓南京。

游吴楚淮扬之间。

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诗歌鉴赏八大类

诗歌鉴赏八大类

诗歌鉴赏八大类一、山水田园诗二、边塞军旅诗三、写景咏物诗四、怀古咏史诗五、赠友送别诗六、忧国伤时诗七、羁旅行役诗八、思乡怀人诗一、山水田园诗主旨这类诗大多寄情山水,醉意田园,表达了对山水景物的喜爱,对田园生活的满足,流露出归隐田园的愿望,对清闲安逸生活的羡慕,也从侧面反映出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险恶。

有的也反映了对祖国山川的热爱。

常见的艺术手法:侧面烘托、借景抒情、动静结合常见意象: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墟里、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二、边塞军旅诗主旨这类诗或抒发戍卒思归之苦,或抒发思妇忧亲之情,或抒发边关将士立功边陲之志。

风格或悲壮或凄苦或豪迈。

这类诗描写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反对战争、向往和平的主题;有的还指出了统治者为争权夺利而不顾百姓死活的残暴本质。

常见的艺术手法:借事抒情、借景抒情、动静结合、想象、用典、修辞等常见意象:关山、明月、羌笛、长城、冰雪、羽书、刁斗、瀚海、楼兰、单于等三、写景咏物诗主旨这类诗作,多以自然界的景物为写作对象,在景物中寄寓诗人的情感,表达诗人的志向。

常见的艺术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象征(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视觉与听觉描写、细节描写、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等修辞。

四、怀古咏史诗主旨这类诗有的借古事、古人、古迹等生发议论,托古讽今,抒发昔盛今衰的伤感;有的顾影自怜,感慨自身,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表达了自己追慕古贤,意欲建功立业的理想。

常见的艺术手法:借景抒情、直抒胸臆、虚实结合、用典、修辞等。

常见意象:黍离、商女、明月、城池、流水、野草、燕子等。

五、赠友送别诗主旨这类诗多抒写离情别绪,抒发别离的孤苦,表达对朋友亲人或爱人的依恋,对人间种种美好情感的珍惜。

或互相勉励,表明心志。

常见的艺术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想象、烘托、比喻等常见意象:阳关、长亭、劳歌、南浦、柳岸、流水、杨柳、明月、夕阳、灞桥等六、忧国伤时诗主旨这类诗抨击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无耻的腐化生活,关心人民疾苦,对劳动者寄寓了深切同情,忧虑时局,呼唤光明,表达了炽热的爱国情怀。

分析诗歌鉴赏中景物描写的特点

分析诗歌鉴赏中景物描写的特点

色彩角度 诗歌中所写景物色彩不同,把不同色彩的景物组合到一个 画面中,就收到诗中有画的效果,鉴赏时可以从景物色彩 角度分析写景特色。王维《田园乐》中“桃红复含宿雨, 柳绿更带朝烟”两句诗,红绿相映,色彩分明,让人联想 到一夜春雨过后鲜艳的桃花盛开,碧绿的柳丝笼罩在若有 若无的水烟之中的迷人景象。“红”“绿”两种色彩在鉴 赏时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赏析诗歌抓表示颜色的词语, 分析绘形绘色的画面美,写景的特色就突出了。
单击添加副标题
如何分析 诗歌鉴赏中景物
描写的特点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一、从描写景物的角度去赏析。 不同诗歌写景角度不同,有的偏重于空间顺序,有的偏重于色彩 描绘,有的则从人物感觉器官角度去描写景物。在阅读时,读出
这些角度的话,就能读懂诗歌写景的特色。
空间角度 凡写景总有一个顺序,高低、上下、内外,无论怎样, 总是层次分明。苏轼《鹧鸪天》,上片写景,由远到近、 由高到低,层次分明。“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 池塘”先写远处林尽头,高山清晰可见,再写近处翠竹 遮隐墙头,小池塘旁长满枯草,蝉声四起,接下来“翻 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由高到低,井然有序。 可见空间顺序是写景诗句鉴赏的一个角度。
四、从修辞手角度赏析
文学作品描写景物离不开修辞的运用,修辞能把景物写活,古典 诗歌也不例外,写景诗句中同样也会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常用的 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双关、互文、设问、反问等,这些 修辞不仅能形象生动地再现事物的特征,而且能恰到好处地表现 作者感情,也能使诗歌语句整齐,体现音乐美。鉴赏时同样不能 忽视修辞的欣赏。“露似真珠月似弓”这句写景的诗句只能从修 辞的角度探讨其妙处,探讨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
五、从锤炼字词的角度赏析

诗歌鉴赏之景物鉴赏

诗歌鉴赏之景物鉴赏

3、“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
物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言 志
4、“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
《卜算子•咏梅》)
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
一、常见题型及提问方式
(1)题型一:意象类 提问方式:这首诗写了哪些意象(景物)?这些意象 (景物)有什么特点?本诗分别是从哪个角度写景的? (2)题型二:意境型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唐 ·韦应物
形 象
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
鉴 “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从“山”、“雨”、
赏 “鸟”三个角度入手,简要评析这首诗所表达的感情。
·
评析示例:秋日远山传来寺庙悠长的暮钟,茫茫楚
【提问方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 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描写了什么
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题方法点拨】
意境,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个方面 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般表达式
前两句直抒胸臆赞秋,一反传统悲秋题材。后两句描写 白鹤冲云,晴空碧霄等形象画面,境界阔大,色彩明丽, 情调高昂。如果说那排云直上的白鹤是诗人奋发进取形 象的写照,那么,晴朗的秋空正是诗人宽广胸怀、乐观 向上精神的外现。
(3)反衬:乐景衬哀情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一些常见意象比较固定的文化内涵
1、梅花——最先开放,傲霜斗雪——敢为人先,不畏权贵—— 君子

鉴赏诗歌景物描写手法

鉴赏诗歌景物描写手法

景物描写手法
时空感官有动静 色彩虚实点修辞 正侧结合在其中
• 1、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 中。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 2、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虚实结合
• 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视听结合、色彩渲染、动静结合
• 4、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 江雪。
鉴赏古代诗歌的景物形象
景物描写技巧
积累写景手法
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对比、通感等) 动静(以动衬静、化静为动、动静结合) 虚实(虚写、实写、虚实结合) 色彩 (色彩鲜明、色彩渲染、色彩对比 ) 时空(远近、高低、俯仰、内外、早晚、四季) 感官(嗅觉 、触觉 、 听觉、 味觉、 视觉) 点面结合 正侧面结合( 对比 反衬)
⑤拟人。一个“弄”字,赋予了“江”以人的情态,写出了江流的 生动活泼。
送魏十六还苏州 [唐]皇甫冉
虚实结合 想象
秋夜沉沉此送君,阴虫切切不堪闻。
归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苏是白云。
注:①作者的朋友魏十六曾从苏州到常州来拜访他,返回苏州时,作者乘船 送他,此诗即写于当时。②毗(pí)陵:隋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曾改常 州为毗陵郡。
16. ①虚实结合,在雨打梧桐的夜晚想象美丽的 千里稻花。②视听结合,心中千里稻花的画面和 耳畔雨打梧桐的声响。③秀色,照应题目“秋苗 以苏”;佳音,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欢喜。
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赏析。
①“实”是诗人送别友人时秋夜的环境, ②“虚”是诗人想象别后的明天,自己在归舟中回望苏州只见悠悠 白云而不见友人; ③诗人借助想象,运用以虚写实的手法拓展了诗歌意境,深化了送 别友人时的留恋、孤寂和感伤。
作业
衡水金卷(十三)一、《归舟》 八、《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 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第一课时一、分析意境常见的常用术语寥廓、雄奇、开阔、旷远、悲壮、悲凉、冷清、凄凉、阴冷、幽静、萧条、荒凉、冷落、衰败、孤寂、肃穆、闲适、恬静、安谧、淡雅、缠绵、清新、明丽、绚丽、壮丽、秀美、恬淡、朦胧二、古代许多写景诗多具有诗中有画”的特征。

欣赏诗的画面美,主要从四方面着手:一是物象的组合方式-----顺序二是画面色彩-----情感基调三是动态-----以静衬动,以动写静四是静态——同上。

动静结合例1:下面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漫成一首杜甫江月人去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答题指导:A、选取了哪些意象?B、这些意象组合成了一种怎样的息境?参考答案:明月、风灯、宿鸟静、跳鱼鸣(以动写静),这四个意象有机地组合成清幽、静谧的意境。

例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以下问题(6分)(06广东卷)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谭敬昭江上青山山外红,远帆片片点归艘①。

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②。

注:①艘:小船。

②海幢,即海幢寺。

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睛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

晚:归艘、钟声望:江、青山、远帆、老鹤第二课时例3: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07广东)溪亭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清秋,日暮,月初白,落叶,流萤,孤灯。

例4秋夜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问题: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清幽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

第三课时例5渭川田家王维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触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诗歌赏析之景物描写

诗歌赏析之景物描写

常见题型
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 写景句所展现的画面或诗中 写景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2、这一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或请简要赏析某个句子(写 景句)。
描绘画面之答题技巧
抓住主要景物+想 象与联想(画面成串) +妙用修辞,生动描 写+画面总特点概括。
温习旧知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注】沙碛:沙漠;苑马:西域大宛(yuān所 产的马。笳: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吹奏乐器, 似笛,通常称“胡笳”。《塞云飞》:边塞歌曲 名。汶(wén) 碛(qì) 苑(yuàn) 笳
(jiā)
1、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1、”沙碛秋高苑马肥,哀笳一 曲塞云飞”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茫茫沙漠 中 ,秋高气爽, 天 气 晴 朗 , 马匹 膘 肥 体 壮 ,耳畔传来了悲 哀宛转的笛声,演奏的是富有边塞 风情的《塞云飞》 。 描 绘 了 边 塞 秋 天的壮阔苍凉的风景。
山:崇山峻岭。烟:炊烟袅袅。 日:夕阳西下。城:一座孤城。
描绘画面注意步骤:
4、运用想象和联想用生动的语言将这 些景物连成画面(概括画面特点):
站在险峻的山头,放眼望去,戈壁 延绵千里,大漠中蒸起腾腾水汽,似 烟若雾,飘散开去。夕阳西下,荒芜 的大漠里只有一座孤城镶嵌其中,禁 闭的城门隐隐中透出将士们内心的无 奈。描绘的是一幅壮阔悲凉的边塞黄 昏景象。
1、“东风无力百花残”这句景物描写有 什?
(1)描写了暮春时节百花凋零的 景象,点明离别的季节;(内容) (2)渲染离别时凄凉的氛围; (3)烘托人物凄楚的离愁别绪。 (情感)
小试牛刀 塞上忆汶水
元代 曹元用
沙碛秋高苑马肥,哀笳一曲塞云飞。 南都儿辈应相念,过尽征鸿犹未归。。

古诗鉴赏-古诗题材类别

古诗鉴赏-古诗题材类别

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
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 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 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 有之。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 2.基本主题: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 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 人的思念。 3.感情色彩: 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 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二、间接写别情
【赠 别】杜牧
通过写宴席上燃烧的蜡 烛借物抒情,表现自己 留恋惜别之情。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古诗鉴赏
咏物诗
山水田园诗
惜别送别诗 思乡怀远诗
怀古咏史诗 边塞诗
咏怀诗 羁旅行役诗 讽喻诗
爱情诗
一、 一草一木总关情 ——咏物诗
咏物诗(侧重于托物言志)
石灰吟 (明)于谦
爆竹(明)黎淳
千锤万凿出深山, 自怜结束小身材, 烈火焚烧若等闲。 一点芳心未肯灰。 粉身碎骨浑不怕, 时节到来寒焰发, 要留清白在人间。 万人头上一声雷
3.分析角度:物与人的相同点(物我合一的结 合点),赏析时要重点把握①写的什么物,有什 么特征。②寄托什么志。
咏物诗的写作技巧
• 咏物诗的写作技巧或拟人,或比喻,或双关、 借代,或正面描写,或侧面烘托等。(象征)
• 咏物诗有两大特点: ①是借物寄托、借物抒怀,或发其志士之悲、 君国之忧;或写其怀才不遇、秋士迟暮的感 受。 ②是所借之物,既是作者的理想、旨趣、节 操的化身,更是作品主旨和形象的载体。我 们在复习时,对同类的诗歌,如果能从“咏 物”的特征入手,那将会事半功倍。

高考诗歌景物形象鉴赏

高考诗歌景物形象鉴赏

鉴赏景物形象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之景,有单个景物形象(即意象),也有由多个景物形象组合成的意境。

“意境”,就是作者的“真感情”与客观景物融为一体而创造出来的感人的艺术境界。

一、意象(一)意象作用分析意象作用要注意以下角度:①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营造意境;②创设情境,提供背景;③衬托人物,铺垫蓄势;④表情达意,感发兴寄;⑤结构上的线索作用。

(二)意象类1.提问方式:这首诗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2.提问变体:诗人在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自然景象?它们有什么特点?诗人通过诗中塑造的意象表现了怎样的情感?3.解题思路:首先读懂相关诗句,识别诗歌意象;并根据诗中诗句或体现景物特点的关键词语概括意象特点;再结合诗歌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些意象,最后分析描绘意象的作用或效果。

4.意象类鉴赏题的答题步骤①找出相关意象;②概括意象的特征,-般以二字词语或四字词语为佳;③分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意境类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景象(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

包括景、情、境三方面,由景与景、景与人、景与情构成,情景交融。

意境,就是诗(某几句诗)中所有意象的“总和”。

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营造的境界;而意象是构成诗歌意境的具体的、细小的单位。

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只是构成这个建筑的一些砖石。

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些事物就是诗中的意象,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悲凉意境。

意象是具体的事物;意境是具体的事物组成的整体环境和感情的结合,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一)画面描述题1.画面描述题①第X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②诗中描写了XXX的哪些景象?③这首诗X句描写了哪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2.画面描述“三步骤”①概括画面特点,一般用一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诗歌鉴赏--景物描写

诗歌鉴赏--景物描写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 【注】蔡家亲:表亲。 • 1、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雨中黄叶树,灯下
白头人”两句,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 之处。(4分)
• 【答案】以悲景写哀情;不着悲字而悲情自现 (或寓情于景,不直接写情,而将情完全寄予在 景物中)。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实 战 演 练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2006福建卷)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 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 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 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表达了悲愁、 孤寂和思亲的情感,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
结构上: 触生情 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 以景结情
内在关系
} 以乐景写乐情 正衬 以哀景写哀情
} 以乐景写哀情 反衬 以哀景写乐情
近两年来,高考语文试卷中古诗鉴赏试题 频频出现考查古诗中写到了怎样的景,这种景 抒发了怎样的情一类的考题。:
• 如2007年北京卷第12题对苏轼《望江南》 这首词设题:“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一 首词作赏析。”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 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 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 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 息。(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诗歌鉴赏形象 - 景物-讲解

诗歌鉴赏形象 - 景物-讲解

诗歌鉴赏形象篇——景物诗歌的形象:是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而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或自然景象,并借以寄寓作者生活理想或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景物形象(景象、意境):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本处讨论的侧重指由多个景物形象(意象)组合成的意境。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从内容上看,意象指单个事物,意境由多个事物组成景物形象,或叫景象。

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则与全篇对应。

共同点:意。

一、分析概括:意象角度:1、形:单个意象要从形、色、声、味、态等多角度去想象(体物细腻)。

2、神:意象特点:阳刚阴柔、阔大狭小、明丽灰暗、清新阴沉、温暖凄冷。

情感角度:3、情:判断感情基调:喜悲:喜乐与悲壮、开阔与孤寂、超脱与缠绵。

虚实:浪漫与现实、飘逸与沉郁、雄奇与恬淡。

扬抑:张扬与抑郁、洒脱与含蓄、旷达与哀婉。

静躁:淡泊与豪放、宁静与壮丽、清新与活泼。

4、法:联系感情倾向、方式方法:对外对内、重情义重事功、向上向下、偏刚偏柔。

古诗常见六种意境(三大类:阳、阴、平)。

豪放类: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浩瀚辽阔、广袤高远、旷达洒脱。

超脱类:超脱世俗、远离尘嚣、高雅脱俗、超凡脱尘、风致雅洁。

伤感类:凄清冷寂、孤寂冷清、哀怨低沉、凄惨萧条、苍凉悲壮。

婉约类:缠绵悱恻、哀婉动人、委婉含蓄、蕴藉风流、朦胧缥缈。

清幽类:清新明丽、宁静恬淡、淡雅闲适、和谐静谧、恬静优美。

华美类:富丽堂皇、华美绚丽、华妙艳丽、瑰丽神奇、色彩斑斓。

古典诗词意境的分类鉴赏一、雄壮阳刚类意境这类所展现的意象,或高昂激烈,或奔放骋怀,或深沉坚毅,或悲慨刚劲。

①雄奇阔大的意境: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可谓典型代表。

其特点在于写景雄奇壮美,气势恢弘;抒情奔腾震荡,磅礴千钧;文辞渲染夸张,振奋激昂。

【诗歌鉴赏】“景物、情理、技巧”类

【诗歌鉴赏】“景物、情理、技巧”类

【诗歌鉴赏】“景物、情理、技巧”类博文收藏03-05 1257“景物、情理、技巧”类诗歌鉴赏解题思路综观近十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命题范围都锁定在“景物、情理、技巧”这三个方面。

从阅卷现场反馈的信息看,失分特别严重。

其原因有三:一是读不懂诗歌;二是不知道怎样抓“景物、情理、技巧”去分析鉴赏;三是不知道怎样答题。

结合近年高考试题,谈谈以上三点的应对策略,以达到复习的省时高效。

(一)景物类诗中之景,即客观景色,诗人通常借对“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鱼虫”的描绘展示出来;诗中之物,即事物、人物,一般说来诗人往往借对人物的描述和对事物的叙述表现出来。

抓景物的方法:①从词性而言抓名词、形容词;②从表达方式而言抓记叙、描写。

因此抓“景物”的对策是:扣住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从诗中的名词入手以把握诗中的景物,从景物的“形声色味”“动静”“远近”这类形容词、动词入手以把握诗人对景物的形象描述。

鉴赏答题技巧:可以概括为“四扣四明”。

①扣题干,明要求;②扣名词,明景物;③扣动词、形容词,明景物的“形声色味”“动静”“远近”的特点;④扣答题要点,明组织答案的结构(总——分、分——分、分——总)。

题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8年四川延考卷)野夕答孙郎擢〃何逊山中气色满,墟上生烟露。

杳杳星出云,啾啾雀隐树。

虚馆无宾客,幽居乏欢趣。

思君意不穷,长如流水注。

(1)诗题为“野夕答孙郎擢”,诗的前四句是怎样写“野”“夕”的?请简要分析。

试题分析:首先抓题干的“野、夕”二字,可以明确答题的要求应该从空间(野)和时间(夕)之景入手;其次抓名词“山、气色、墟、烟露、星、云、雀、树”,以明确诗中有哪些景物;再次抓动词、形容词,以明确景物的形态(山中气色满)和动态(墟上生烟露、星出云、雀隐树)以及景物的声音(鸟啾啾)、色彩(星杳杳);扣住题干“野、夕”二字对上面的景物进行;最后按先“野”后“夕”的答题顺序和“分——总”的答题结构组织答案即可。

诗歌鉴赏诗歌景物描写类命题角度与答题思路_

诗歌鉴赏诗歌景物描写类命题角度与答题思路_

思考:景物描写类鉴赏题的一般解题 思路
1、描摹景物、点明景物特点 2、点明手法及其效果
3、点明景情关系,表达诗人情感
巩固练习1、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2008天津卷】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 答: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写了小 桥、流水、人家、绿岸、浮萍、藕花等景物。
(09宁夏卷)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 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 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 春在溪头荠菜花。
(09全国卷)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 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 藕花多处别开门。
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 西南十里左右),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 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 约作于此时。

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
析。
学生答案展示
1、前两句是静态描写,水面平的池塘,后两句是 动态描写,东风起,垂杨舞,荷叶万点声,采用 动静结合使荷塘美景赋予了动静变化之美。
2、诗的前两句写雨后池塘水面平静,像新磨的明 镜一样,映照着檐楹,写出了池水平静时的景象; 后两句写忽然刮起了东风,杨柳随风翩翩起舞, 触破了湖面的平静,让湖面泛起万点涟漪,写出 了池水动态的景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型归类5:景物描写的作用
诗歌意象的作用与散文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如出 一辙,大体上有这些作用: (一)内容上的作用
交代背景信息(点明时间、季节、地点等) (二)表达情感的作用
渲染氛围;奠定感情基调;为抒情作铺垫;表达作 者怎样的感情(主旨)。 (三)结构作用
照应题目、照应上下文;贯穿全诗,成为线索;
( “何时何地怎样的景象(画面)”)
答题模式:概括特点+描摹图景
例题3
送魏二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简析诗歌三四两句勾勒出怎样的意境?
三四两句描写了诗人想象中朋友夜泊潇湘、 长夜无眠、孤望明月、愁听清猿的凄清、 寂冷的图景,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远行的担 忧和思念之情。
例题4
雨过至城中苏家 宋 黄庭坚 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 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 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 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
注: 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 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 士、知制诰等要职。
1.结合诗句说明颈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4 分)
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1.本诗为送别诗,试简述首句写景的作用。
参考答案:
①“猿啼”的声音渲染凄清的氛围;
②“暮江头”点明时间、地点;
③暮霭沉沉,营造了清冷凄切的送别环境。
【课堂总结】
景物形象类题目的设题角度: 1.提炼意象,概括特点 2.把握景情关系 3.分析描写景象的手法(角度) 4.探讨景象对全诗的作用
鉴赏古诗的景物形象类题目,要注意作 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征,运用了什 么手法,渲染了何种气氛或传达了何种情感, 情景之间的关系如何等问题。
备考建议
1.了解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把握意象包蕴 的情感,积累审美经验。
2.关注题中所给的注释,掌握知人论世的方 法。
3.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把握形象特征,领 悟诗歌意境。
题型归类3 意境类
解题模式 描摹图景(切忌翻译原句)
概括景物特点(萧瑟凄凉、生机盎然、幽静空灵、恬 淡闲适、清新自然、安谧娴静、苍凉雄浑、旷远等)
依景辨情,把握思想感情(注意情景一致或相对)
分析景物,把握情感。
试比较下面两首诗,说说作者抒发的情感有 什么不同。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4. “磨答案”,从答案中寻求解题的规范与 技巧。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赠别
杜牧
多情却是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这两首诗中,“排云白鹤”与“蜡烛 垂泪”形象,二者在色调截然不同, 前者是奋发向上的,后者是伤感愁苦 的。所以我们从中感受到的内在形象 情感也就截然不同。
感知画面是基础,把握情感是关键, 鉴赏诗歌形象时,要特别注意这两个 环节。
古诗词鉴赏之 景物形象类
学习目标:
了解诗歌中景物形象类题目的设题 类型。
弄清景物形象类题目命题指向,归 纳出答题要领。
例题1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选择了哪些景物来描绘山居所见秋山雨后黄 昏时分迷人的景色?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
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
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5分)
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考: ①比拟,如柳拂。 ②从视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
进行描写,如衣袖红香湿。 ③对仗,如花飞对柳拂,红香湿
对绿色匀。
题型归类4:写景手法
提问方式: 试从写景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赏析本诗词 (联、句、阕)运用的表达技巧。
答题要领: 1. 指明手法(修辞、写景角度等) 2. 结合具体景物形象加以分析 3. 点出此种表达方式的艺术效果,有时还要答出思想
【参考答案】 皎皎明月 郁郁青松 幽幽清泉 森森翠竹 濯濯清莲
题型归类1:找景物(意象)
提问方式: 1、这首诗(某一联、几联)选取了哪些景物
来描摹画面? 2、从诗中(某一联、几联)找出体现季节特
征的词语(变式) 答题要领: 找准景物(必须是名词或者名词性短语)
例题2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 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 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林间栖息。(描摹图景)
题型归类2:描摹图景
提问方式: 诗歌(或某一联、或上阕等)描绘了什
么样的景象(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题要领: 1.找准景物描写的诗句 2.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3.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感情
答题模式:指明手法+阐明运用+分析效果
例题5
余干旅舍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意象?其作用是什么?
【答案】诗歌描写了暮天、青枫、霜叶、孤城、独鸟、渡 口、初上月等意象。 这些意象的作用:①交待时令景象(秋景); ②烘托了诗人旅居在外的悲伤心境; ③借景抒情,借秋季萧条衰败之景抒发游子的离情乡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