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基础知识点

合集下载

力学基础知识

力学基础知识

工程单位制
大小
单位制
国际单位制
物理量
类别
量纲


基本量纲
导出量纲 量纲幂次式
常用量 速度,加速度 体积流量,质量流量 密度,重度 力,力矩 压强,压力,弹性模量
粘度,运动粘度
其他量 角速度,角加速度 应变率
第三节 变形体力学基础
一、材料力学的任务 二、关于变形固体及其基本假设 三、内力、截面法、轴力及轴力图
光滑辊轴而成. 约束力:构件受到垂直于光滑面的约束力.
5.平面固定端约束
=
=

=
四.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第二节 平面力系和平衡方程
一.平面力系的简化 二.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
三.力学单位制与量纲 物理量的量纲
基本量纲dim m = M , dim l = L , dim t = T
导出量纲:用基本量纲的幂次表示。
二、关于变形固体及其基本假设
1.可变形固体
关于变形的基本概念和名词 弹性 ––– 物体在引起变形的外力被除去以后,
能即刻恢复它原有形状和尺寸的性质。
弹性变形 ––– 变形体在外力被除去后能 完全消失的变形。
塑性变形 ––– 变形体在外力被除去后不能 消失的变形。
2. 基本假设
• 连续性假设
认为组成物体的物质毫无空隙地充满了整个 物体的几何体积。
•小变形 假设物体产生的变形与整个物体的原始尺寸
相比是极其微小的。
PP
L
理论力学与材料力学的研究对象在模型上的区别。 理论力学:刚体 材料力学:变形固体完全弹性体
三.内力、截面法、轴力及轴力图
(一)内力的概念 它是由于外力的作用而使物体的各部分之间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大全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大全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大全力学是中学物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好物理的基础知识。

一、力的作用效果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5、力的测量: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2)弹簧测力计:实验室测量力的工具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7、力的表示法二、惯性和惯性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⑴牛顿第一定律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惯性:⑴定义:物体保持原来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3.二力平衡:(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4、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受非平衡力,合力不为0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三、功1、力学中的功①做功的含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②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③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2、功的计算:①物理学中把力与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

②公式:W=FS ③功的单位:焦耳(J),1J= 1N;m 。

④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S 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

力学基础知识汇总

力学基础知识汇总

一、力和力的图示1、定义: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2、作用效果:(1) 使物体发生形变(2)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力的性质:(1)物质性: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2)相互性: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单独存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总是同时存在。

4、力的三要素:(1)力的大小,用弹簧测力计测量。

单位:牛顿,符号:N。

(2)力的方向。

(3)力的作用点。

5.力的图示和示意图(1)力的图示精确表示(大小、方向、作用点)(2)力的示意图粗略表示(方向、作用点)(即表示这个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了力)二、重力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特点:(1)重力是非接触力。

(2)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的大小。

大小:G=mg ,g=9.8N/kg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对重心的理解:(1)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

(2)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跟其质量分布和几何形状都有关系。

(3)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之外。

5、重力的测量:弹簧测力计力的测量用弹簧测力计。

注意弹簧测力计要竖直放置且必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1.万有引力——相互吸引的作用存在于一切物体之间,作用的强度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弱。

(距离增大到2倍,万有引力减小到原来的1/4)常见的重力是万有引力在地球表面附近的表现2.电磁相互作用——(1)电荷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磁体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上是同一种相互作用的不同表现,所以称为电磁相互作用。

3.强相互作用——(1)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2)强相互作用:能使原子核紧密地保持在一起的强大相互作用力。

其作用范围在10-15m内。

(3)仅仅存在于原子核内部来粘结质子,外部无任何表现。

高中所有力学知识点

高中所有力学知识点

高中所有力学知识点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受力情况。

高中阶段的力学内容较为基础,但也是进一步学习物理的重要基础。

下面将按照以下几个方面,逐步介绍高中所有力学知识点。

1.物体的运动描述–位置、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和描述方法。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2.牛顿三定律–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没有受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第二定律:力的作用导致物体产生加速度,力与加速度的关系可以用F=ma表达。

–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3.力的合成与分解–合力和分力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分解力的方法,如平行四边形法则和正交分解法。

4.物体的运动规律–牛顿第二定律在运动学中的应用,如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方程和自由落体运动。

–牛顿第三定律在动力学中的应用,如斜面上的运动和网绳问题。

5.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动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动量的性质。

–动量守恒定律,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的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6.力和能量–力和能量的区别和联系。

–势能和动能的概念,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计算方法。

–动能定理,力对物体做功与物体动能的关系。

7.万有引力和开普勒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和应用。

–开普勒定律的概念和内容,如椭圆轨道、等面积法则和调和定律。

8.静力学–物体平衡的条件和方法,如平衡力的分析和平衡力的合成。

–焦恩定律和杠杆原理。

9.动力学–牛顿第二定律在动力学中的应用,如斜面上的运动和网绳问题。

–阻力的概念和特点,如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10.圆周运动–圆周运动的速度、加速度和力学方程。

–离心力和向心力的概念与计算。

以上是高中所有力学知识点的简要介绍。

力学作为物理学的基础,对于高中生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掌握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学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力学知识点整理

力学知识点整理

力学知识点整理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力的作用关系。

在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力的作用关系时,力学涉及到很多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我们就来整理一下力学的知识点,以便大家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

一、牛顿力学牛顿力学是力学的基础理论,主要涉及物体的运动规律、力的概念、力的平衡条件、动量定理、角动量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等内容。

以下是具体的知识点:1. 物体的运动规律:物体的速度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不变,物体的位置、速度、加速度之间有着确定的关系,即牛顿第二定律F=ma。

2.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作用于其他物体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分别用标量和矢量表示,力的叠加原理和分解原理。

3. 力的平衡条件:在力的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状态有三种: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

物体在这三种状态下都要满足力的平衡条件,即受到的合力为零。

4. 动量定理:物体的动量是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动量定理是指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增量,即FΔt=Δ(mv)。

5. 角动量定理:物体的角动量是质量、速度和距离的乘积,角动量定理是指物体所受合外转矩的冲量等于物体角动量的增量,即NΔt=Δ(L)。

6. 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是指在没有非弹性碰撞的情况下,系统的机械能等于系统的初能与末能之和,即E1=E2。

二、刚体力学刚体力学研究的是刚体的运动规律和力的作用关系,其中包括刚体的平衡条件、刚体的转动、刚体的动量、角动量和机械能等内容。

以下是具体的知识点:1. 刚体的平衡条件:刚体的平衡有两种:平衡和不稳定平衡。

平衡状态下,刚体所受合外力和合外转矩均为零,且由等大反向的内力平衡。

2. 刚体的转动:刚体的转动可以绕固定轴转动和自由转动两种。

固定轴转动下,角度是描绘物体运动状态的重要指标,可用刚体的角速度、角加速度等进行描述。

自由转动下,刚体不围绕任何旋转轴旋转。

3. 刚体的动量:刚体的动量是刚体质量与速度之积,刚体在外力作用下,动量可以变化,变化量与外力冲量相等。

力学知识点归纳

力学知识点归纳

力学知识点归纳力学知识点归纳第一章..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理解要点:(1)力具有物质性: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说明:①对某一物体而言,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施力物体。

②并非先有施力物体,后有受力物体(2)力具有相互性:一个力总是关联着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说明:①相互作用的物体可以直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

②力的大小用测力计测量。

(3)力具有矢量性:力不仅有大小,也有方向。

(4)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5)力的种类:①根据力的性质命名: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等。

②根据效果命名:如压力、拉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说明:根据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以相同;同一名称的力,性质可以不同。

重力定义: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说明:①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②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

③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④在两极时重力等于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在其它位置时不相等。

(1)重力的大小:G=mg说明:①在地球表面上不同的地方同一物体的重力大小不同的,纬度越高,同一物体的重力越大,因而同一物体在两极比在赤道重力大。

②一个物体的重力不受运动状态的影响,与是否还受其它力也无关系。

③在处理物理问题时,一般认为在地球附近的任何地方重力的大小不变。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面)说明:①在两极与在赤道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

②重力的方向不受其它作用力的影响,与运动状态也没有关系。

(3)重心: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

重心的确定:①质量分布均匀。

物体的重心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形状规则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几何中心上。

②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

③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说明:①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上,也可在物体外。

理论力学总结知识点

理论力学总结知识点

理论力学总结知识点1. 牛顿力学牛顿力学是经典力学的基础,主要包括牛顿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和动量定理等内容。

牛顿三定律是牛顿力学的基本定律,它分别描述了物体的运动状态、受力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

动量定理则是描述了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通过动量定理可以得到物体的运动规律。

而万有引力定律则描述了质点之间的引力作用,是描述天体运动和行星运动的基础。

2. 哈密顿力学哈密顿力学是经典力学的一种形式,它以哈密顿量为基础,通过哈密顿正则方程描述物体的运动规律。

哈密顿量是描述系统动能和势能的函数,通过对哈密顿量的推导和求解可以得到系统的运动规律。

哈密顿正则方程则是描述了对应于哈密顿量的广义动量和广义坐标的变化规律,通过它可以得到物体的运动轨迹。

3. 拉格朗日力学拉格朗日力学是经典力学的另一种形式,它以拉格朗日函数为基础,描述了物体在一定势场中的运动规律。

拉格朗日函数是描述系统动能和势能的函数,通过对拉格朗日函数的求导和求解可以得到系统的运动规律。

拉格朗日方程则是描述了对应于拉格朗日函数的广义坐标和时间的变化规律,通过它可以得到物体的运动轨迹。

4. 动力学动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它主要包括质点动力学、刚体动力学和连续体动力学等内容。

质点动力学是研究质点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通过牛顿三定律和动量定理可以得到质点的运动规律。

刚体动力学则是研究刚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它包括刚体的平动和转动运动规律。

而连续体动力学是研究连续体在受力作用下的变形和运动规律,它是弹性力学和流体力学的基础。

5. 卡诺周期卡诺周期是描述热力学循环过程的一个理论模型,它包括等温膨胀、绝热膨胀、等温压缩和绝热压缩四个基本过程。

在卡诺周期中,工质从高温热源吸热,然后做功,再放热到低温热源,最后再做功回到原始状态。

卡诺周期是理想热机的工作过程,它具有最高的热效率,是实际热机效率的理论上界。

总之,理论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它包括牛顿力学、哈密顿力学和拉格朗日力学等内容。

力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力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力学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力学基础知识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引起物体运动、形变或状态变化的原因。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要想改变它的状态,必须有力的作用。

2. 力的性质力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可以通过矢量来表示。

力的大小用单位牛顿(N)来表示,方向则通过力的矢量来描述。

作用点是力的作用点。

3. 力的合成与分解对于一个物体来说,当施加多个力时,可以通过合力的概念来表示总的受力情况;而对于一个力来说,可以通过分解的方法将其拆分成不同的力的合力来表示。

4. 牛顿定律牛顿的三大定律是力学的基础,包括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

5. 动量和冲量动量是物体运动的特性,是质量和速度的乘积;而冲量是力在时间内对物体物体的作用。

6. 动力学动力学是力学中的一个分支,它研究物体在受到力的影响下的运动规律,涉及到牛顿第二和第三定律的应用。

7. 势能和功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包括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等;而功是力对物体的作用,是力的大小与移动距离乘积。

二、质点力学1. 质点的运动质点是物体的简化模型,它不考虑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只考虑质点的位置和速度。

质点运动可以通过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来描述。

2.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质点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即F=ma,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

3. 立体运动立体运动是质点在空间中的运动,可以通过三维坐标来描述。

4. 弹性碰撞弹性碰撞是物体之间在碰撞中动能守恒的碰撞,它们的速度和动能在碰撞前后保持不变。

5. 火箭技术火箭技术是利用动量守恒定律和火箭运动定律研究飞行器的动力和轨迹。

三、刚体力学1. 刚体的概念刚体是物理中的一种理想模型,它不考虑物体的形变,只考虑物体的位置和姿态。

2. 刚体的平动和转动刚体的平动是指刚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平移运动的现象;转动则是刚体绕轴进行旋转的运动。

3. 刚体定轴转动刚体定轴转动是指刚体绕一个固定轴进行的运动,可以通过角速度和角加速度来描述。

力学知识点总结

力学知识点总结

力学知识点总结一。

力知识归纳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6.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⑸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

(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8.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9.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具体的画法是:(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2)延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3)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有时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标出力的大小,10.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11。

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

8 牛顿/千克,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牛顿/千克);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12.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13.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14.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15.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系。

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16.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

大学《力学》知识点总结

大学《力学》知识点总结

大学《力学》知识点总结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物体受力的作用下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的力学规律。

力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对于理解和解释自然界中的现象和规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大学《力学》课程中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力的基本概念、牛顿定律、运动学、动力学等内容。

一、力的基本概念1. 力的概念力是使物体产生运动或改变其运动状态的原因,是描述物体受力作用的物理量。

力的大小用牛顿(N)作为单位,方向通过箭头表示。

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力的大小受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的影响,可以用F=ma来表示。

2. 力的分类力可以按照其作用特点和性质进行分类。

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张力、浮力等。

3. 力的合成当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合成力即为这些力的合力。

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通过向量的方法进行合成。

二、牛顿定律牛顿定律是力学中的基本定律,总共有三条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又称为运动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又称为作用-反作用定律。

1.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外力,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这个定律说明了质点均匀直线运动的特性。

2.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表明了力和物体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为F=ma,其中F表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这个定律说明了力与加速度成正比,质量与加速度成反比的关系。

3.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说明了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牛顿第三定律的表述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于不同物体之间。

这个定律揭示了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普遍规律。

三、运动学运动学是研究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运动学主要包括质点运动、刚体运动和相对运动三个方面。

1. 质点运动质点是物体质量分布可以忽略不计的点。

质点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

质点运动的描述一般包括位置、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

力学基础知识点

力学基础知识点
数学表述:F合=F1-F2〔其中:F1>F2〕。
(五〕合力
合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一样,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
理解:①合力的概念是建立在“等效〞的根底上,也就是合力“取代了分力,因此合力不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另外一个力,它只不过是替了原来作用的两个力,不要误认为物体同时还受到合力的作用。②两个力合成的条件是这两个力须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否那么求合力无意义。〔六〕摩擦力
(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
〔五〕物体的沉浮条件
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2〕ຫໍສະໝຸດ 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3〕说明:
①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假设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那么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假设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那么物体密度为 2/3ρ 分析:F浮 = G 那么:ρ液V排g =ρ物Vg
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④我们做题遇到的多是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理想机械: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FS)=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Gh)。
3、应用:斜面
①理想斜面:斜面光滑;
②理想斜面遵从功的原理;
(三〕滑轮组
1、定义:由假设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匹配而成。
2、特点:可以省力,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用滑轮组时,有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 〔条件:不计动滑轮、绳重和摩擦〕。
注意:如果不忽略动滑轮的重量那么:
3、动力移动的距离s和重物移动的距离h的关系是: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n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移动的距离就是物体移动距离的n倍,即s=nh。如下列图所示。〔n表示承当物重绳子的段数〕

力学基础知识

力学基础知识

力学基础知识一、引言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关系。

力学基础知识是理解和掌握力学的必要前提,本文将从牛顿运动定律、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质心运动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和角动量守恒定律等方面进行介绍。

二、牛顿运动定律1.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任何物体都有惯性,即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第二定律: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其加速度与所受外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3.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反向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都包含着相等而反向的两个力。

三、牛顿万有引力定律1.引力的概念引力是一种能够使两个物体相互吸引或排斥的作用。

2.万有引力公式F=G*(m1*m2)/(r^2),其中G为万有引力常数(约为6.67×10^-11N·m^2/kg^2),m1和m2分别为两个物体的质量,r为它们之间的距离。

3.引力的特点引力具有普遍性、相对性、吸引和作用力相等反向等特点。

四、质心运动定律1.质心的概念质心是指一个系统中所有物体所构成的整体在空间中的平衡点。

2.质心运动定律系统中所有物体所受合外力等于系统总质量乘以质心加速度,即F=ma_cm。

五、动量守恒定律1.动量的概念动量是一个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具有的一种物理量,其大小与速度和质量有关。

2.动量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内,当外力为零时,系统总动量保持不变。

3.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弹性碰撞是指两个物体在碰撞过程中能够完全恢复原状;非弹性碰撞则是指两个物体在碰撞过程中会发生形变或损失能量。

六、角动量守恒定律1.角动量的概念角动量是一个物体在绕轴旋转时所具有的一种物理量,其大小与质量、速度和离轴距离有关。

2.角动量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内,当外力矩为零时,系统总角动量保持不变。

3.角动量定理对于绕定轴旋转的刚体,其角动量L等于惯性矩I乘以角速度ω,即L=Iω。

七、结论力学基础知识是力学研究的基础,其中包括牛顿运动定律、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质心运动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和角动量守恒定律等方面。

经典力学知识点总结

经典力学知识点总结

经典力学知识点总结1. 牛顿力学三大定律经典力学的基础是牛顿力学三大定律,包括惯性定律、力的定义定律和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惯性定律指出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则物体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这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相对的,需要外力才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的定义定律描述了力的概念,力是导致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作用与反作用定律指出作用在物体上的所有力都会有一个相等大小、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2. 动量和动量定理动量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它是物体的质量和速度乘积。

动量定理则描述了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下动量的变化规律,即力是动量的变化率。

3. 动能和功动能是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它是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功是描述力对物体做功的物理量,它等于力和物体位移的点积。

4. 势能和势能曲线势能是与物体位置相关的物理量,它描述了物体在力场中的能量状态。

势能曲线是描述势能与位置之间关系的图像,它是能量守恒定律的重要工具。

5. 转动力学转动力学是经典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围绕某一固定轴转动的规律。

其中涉及到角速度、角加速度、转动惯量等概念。

6. 卡诺热力学定律卡诺热力学定律是热力学的基础定律,包括热机第一定律和热机第二定律。

热机第一定律描述了热机的能量守恒定律,热机第二定律描述了热机的热能转化效率的上限。

7. 牛顿引力定律牛顿引力定律是描述物体之间万有引力作用的定律,它说明了任意两个物体之间存在引力,大小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平方成反比。

8. 开普勒三定律开普勒三定律是描述行星运动规律的定律,包括行星轨道是椭圆、行星在轨道上的运动是等面积定律、行星公转周期平方与半长轴立方成正比。

经典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它涉及到物体受力下的运动规律,对于认识自然界的运动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经典力学的学习和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然界的运动规律,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理论基础。

同时,经典力学也为我们理解其他物理学分支的内容奠定了基础,是物理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力学基础知识

力学基础知识
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形式: ◎直接接触作用; ◎间接接触作用------“场力”
第2页
力的基本概念
二、力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 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
国际符号是“N”。
工程单位制中, 以“公斤力”或“吨力”作为力的单位。
换算:1公斤力=9.8牛≈10牛
第3页
力的基本概念
三、力的三要素
实践证明: 力作用在物体上所产生的效果,不 但与力的大小和方向有关,而且 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改变三要素中任何一个时,力 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也随之改变。
两个物体上。
注意: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的,因此不能将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看成一平衡力系而互相抵消。
第 10 页
力的合成与分解
一、力的合成
当一个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找到这
样的一个力,其产生的效果与原来几个力共同作用 的效果相同,则这个力叫做原来那几个力的合力。 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的方法叫做力的合成。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各力的合力,其大小等于各力的代数和。
பைடு நூலகம்
第 11 页
力的合成与分解
二、力的分解
一个已知力(合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 效果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时作用的力
(分力)来代替。由合力求分力的方法叫
做力的分解。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各力的合力,其大小等于各力的代数和。
第 12 页
力的合成与分解
三、力的平衡条件
力系: 同时作用在同一 个物体上的几个 力称为力系。
物体转动的效应与力、力臂大小成正比。
第 14 页
谢谢啊!
第 15 页
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F1= -F2 刚体是指在外 力作用下可忽 略几何形状改 变的物体

力学基础知识

力学基础知识

力学基础知识1、力是对的作用,力不能离开而单独存在。

物体间里的作用是的。

力的国际单位是,简称,用符号来表示。

2、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或者改变物体的。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运动的改变或运动的改变。

3、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他们都能影响力的。

4、通常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或表示力的作用点,这种表示方法叫做力的示意图。

5、直尺、橡皮筋、撑杆等受力会发生,不受力时又恢复到,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弹性,物体在弹性限度范围内发生的形变叫做。

物体由于发生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常见弹力有:。

6、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

实验室常用来测量力的大小。

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在弹簧的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的的原理制成的。

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的。

7、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1)被测的力的大小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2)认清弹簧测力计上的,(3)测量前要把指针调到,(4)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5)测量时,要使测力计内的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

8、宇宙间两个物体,都存在互相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9、由于地球的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地球之所以能够吸引它表面上的物体就是作用的结果。

重力的方向是的。

10、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

可用公式来表示,式中g 是一个定值,大小为,表示。

11、重力的叫重心,质地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上。

基础训练1、踢球时,球受到的力是由____________施加的,这时____________也受到球的作用力。

2、如图示,足球运动员A开任意球,把球踢到球门前方,队友B用头将球顶向球门,守门员C鱼跃接接住。

由图可见,运动员A的脚对球的作用力使球由____________到运动;运动员B的头对球的作用力使球的运动____________发生改变;守门员C的手对球的作用力又使球由____________到静止。

上述事例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可以使物体的____________发生变化。

力学基础知识点汇总

力学基础知识点汇总

力学基础知识点汇总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

以下是力学的基础知识点汇总:1.物体的运动: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直线运动可以通过物体的位置-时间图和速度-时间图来描述,曲线运动则需要使用曲线的方程来描述。

2.物体的力:力是物体产生运动或变形的原因。

力的大小通常用牛顿(N)作为单位。

常见的力有重力、浮力、弹力、摩擦力等。

3.牛顿定律:牛顿定律是力学的基础公式。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认为物体如果不受力作用,将维持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

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定律)表明力是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力与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则说明所有的作用力都有一个与之相等大小、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4. 重力:重力是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产生的力,它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距离地心的距离有关。

在地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可以通过公式F = mg 计算,其中 F 是物体所受的重力,m 是物体的质量,g 是重力加速度。

5.弹力:弹力是由弹簧或其他弹性物体对物体压缩或伸展时产生的力。

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位移成正比。

6.摩擦力:摩擦力是两个物体之间接触时产生的力。

它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阻止物体开始运动的力,而动摩擦力是阻碍物体在表面上滑动的力。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力有关。

7. 动能和势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可以通过公式K = 1/2 mv² 计算,其中 K 是动能,m 是物体的质量,v 是物体的速度。

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可以通过公式 Ep = mgh 计算,其中Ep 是势能,m 是物体的质量,g 是重力加速度,h 是物体的高度。

8. 动量和冲量:动量是物体的运动状态的量度,可以通过公式 p = mv 计算,其中 p 是动量,m 是物体的质量,v 是物体的速度。

冲量是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改变动量的量度。

9. 转动和力矩:物体的转动是指物体绕一些轴旋转的运动。

物理:力学基础知识

物理:力学基础知识

刚体上的各点绕某一直线作圆周运动,叫刚体转动。 刚体上的各点绕某一直线作圆周运动, 刚体转动。 刚体上的各点绕某一固定不动的直线作圆周运动, 刚体上的各点绕某一固定不动的直线作圆周运动, 刚体的定轴转动。 叫刚体的定轴转动。
z
一. 转动的运动学
o
称为角坐标,单位: θ 称为角坐标,单位:rad
ω v r P
I = ∫ λr 2 dr
l 2 l − 2
I = ∫ λr dr = λ ∫ r dr
2 2
l 2 l − 2
l 2 l − 2
1 = λ[ r ] l 3 −2
1 l 3 l 3 = λ ( ) − ( − ) 3 2 2
l 3 2
1 2 = ml 12
均匀细长棒, 例 一质量为 m 长为 l 的均匀细长棒,求 通过棒一端并与棒垂直的轴的转动惯量 . 解 设棒的线密度为 处的质量元 dm = λdr (同学计算 同学计算) 同学计算
外力 系统受力 内力
非保守内力
保守内力
W外 + W非保内 +W保内= ∆ ΣE k W保内= - ∆ ΣEP
机械能
功能原理 W外 + W非保内 = ∆(ΣE k+ Σ EP)
机械能守恒定律
当W外 + W非保内 0
∑E k+ Σ EP=常量 常量
第二节 刚体的转动 Rotation of rigid body
第一章 力学基础
Chapter One The Fundamental Knowledge of Mechanics
y F x
第一节 质点力学 mechanics of point mass
1、位移、速度、加速度 位移、速度、 2、牛顿三定律 3、动量定理 4、动量守恒 5 、功 动能、 6、动能、动能定理 功能原理、 7、功能原理、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一章 力学基本知识

第一章 力学基本知识


F2 R
sin


500 954
sin
60

0.4539
1 =27
推论: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三力平衡汇交定理是:由三个力组成的力系若为 平衡力系,其必要的条件是这三个力的作用线共面且 汇交于一点。
当刚体受不平行三力作用而平衡时,利用这个 定理可以确定未知力的方向。
例如
约束与约束反力
工程中,任何构件都受到与它相联的其它构件的限制,不能 自由运动。例如,大梁受到柱子限制,柱子受到基础的限制, 桥梁受到桥墩的限制,等等。
两个力的方向必沿杆的轴线方向。
3.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在作用于某物体的力系中,加入或减去一个平衡力系, 并不改变原力系对物体的作用效果。这是因为一个平衡力系 作用在物体上,对物体的运动状态是没有影响的,所以在原 来作用于物体的力系中加入或减去一个平衡力系,物体的运 动状态是不会改变的,即新力系与原力系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相同。
从以上平行四边形法则可知,矢量式 R F1 F2 与代 数式 R F1 F2 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
利用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也可以把作用在物体上的 一个力分解为相交的两个分力,分力与合力作用于同一点。
工程中通常是把一个力分解为方向已知的两个分力,特别有用 的是分解为方向已知互相垂直的两个分力,这种分解称为正交 分解,所得的两个分力称为正交分力。
1公斤力(kgf)= 9.81牛(N)
三个要素中任一个改变,将改变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例如 水平力推一木箱。
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的直线,称为力的作用线。
在直角坐标系中,可将力表示为
F Fxi Fy j Fzk
1.5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
设力F作用于物体的A点如图所示。取直角坐标

力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力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力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力的概念和性质1. 力的定义: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或形状发生变化的物理作用。

2. 力的性质: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二、力的合成与分解1. 力的合成:若几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其合力等于这几个力的矢量和。

2. 力的分解:将一个力分解成两个分力,使得其中一个分力平行于所在平面,另一个垂直于平面,分别称为平行和垂直分力。

三、牛顿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一个物体如果受到合力为零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就保持不变。

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合外力等于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3. 牛顿第三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四、摩擦力1. 静摩擦力:当物体受到的外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静止不动。

2. 动摩擦力:当物体受到的外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产生运动。

3. 滑动摩擦系数:静摩擦力与接触面之间的压力之比。

4. 滑动摩擦系数:动摩擦力与接触面之间的压力之比。

五、弹力1. 弹簧力:当弹簧发生形变时,产生的恢复力。

2. 弹性系数:弹簧的弹性系数等于单位形变时的弹簧恢复力。

六、重力1. 重力的概念:物体之间的吸引力称为重力。

2. 重力的公式:重力大小等于质量与重力加速度的乘积。

3. 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七、牛顿运动定律在平面运动中的应用1. 平抛运动:水平抛出的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具有重力加速度,在水平方向上速度恒定。

2. 斜抛运动:斜抛运动可分解成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的简谐运动。

八、正圆周运动力学1. 圆周运动的周期:一个物体完成一次运动所需要的时间。

2. 圆周运动的频率:单位时间内圆周运动所完成的次数。

3. 圆周运动的速度:单位时间内沿圆周运动的路程。

4. 圆周运动的加速度:沿圆周运动的加速度。

以上是力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力学作为物理学中的重要分支,涉及到许多基本概念和定律,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力的基本概念(一)二力平衡定义: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称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或叫作二力平衡。

1)两力平衡的条件:①作用在一个物体上;②大小相等;③方向相反;④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两个平衡的力的合力为零。

3)二力平衡的结果: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注意: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二)惯性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①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②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而与物体是否运动、运动的快慢、是否受外力等都没有关系。

③注意:惯性不是“力”,叙述时,不要说成“物体在惯性的作用下”或“受到惯性的作用”等说法。

(三)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它包含两层含义①静止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②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是理想定律。

3)物体不受力,一定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不一定不受力。

另: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四)力的合成力的合成:已知几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叫做力的合成。

1)当二力方向相同时,其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之和;方向与两力的方向相同;数学表述:F合=F1+F2。

2)当二力方向相反时,其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之差,方向为较大力的方向;数学表述:F合=F1-F2(其中:F1>F2)。

(五)合力合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

理解:①合力的概念是建立在“等效”的基础上,也就是合力“取代了分力,因此合力不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另外一个力,它只不过是替了原来作用的两个力,不要误认为物体同时还受到合力的作用。

②两个力合成的条件是这两个力须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否则求合力无意义。

(六)摩擦力1)摩擦力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2)摩擦的种类: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

滚动摩擦力远小于滑动摩擦力。

3)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①与物体间的压力有关;②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③与物体的运行速度、接触面的大小等无关。

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①增加物体间的压力;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5)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力;(2)用滚动代替滑动;(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

(5)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

二.压力,压强(一)液体压强原理液体压强(帕斯卡定律)的原理我们知道,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产生压力,而只要某物体对另一物体表面有压力,就存在压强,同理,水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对容器底部有压力,因此水对容器底部存在压强。

液体具有流动性,对容器壁有压力,因此液体对容器壁也存在压强。

压强的意义在初中阶段,液体压强原理可表述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的各处,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不同的液体,在同一深度产生的压强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二)压强的意义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强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增大。

(此时压强与压力成正比)⑵同一压力作用在支承物的表面上,若受力面积不同,所产生的压强大小也有所不同。

受力面积小时,压强大;受力面积大时,压强小。

⑶压力和压强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压力是支持面上所受到的并垂直于支持面的作用力,跟支持面面积大小无关。

压强是物体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

⑷压力、压强的单位是有区别的。

压力的单位是牛顿,踉一般力的单位是相同的。

压强的单位是一个复合单位,它是由力的单位和面积的单位组成的。

在国际单位制中是牛顿/平方米,称“帕斯卡”,简称“帕”。

(三)压力和压强任何物体能承受的压强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会损坏。

物体由于外因或内因而形变时,在它内部任一截面的两方即出现相互的作用力,单位截面上的这种作用力叫做压力。

一般地说,对于固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将会产生压(或张)形变和切形变。

因此,要确切地描述固体的这些形变,我们就必须知道作用在它的三个互相垂直的面上的力的三个分量的效果。

这样,对应于每一个分力Fx、Fy、Fz、以作用于Ax、Ay、Az三个互相垂直的面,应力F/A有九个不同的分量,因此严格地说应力是一个张量。

由于流体不能产生切变,不存在切应力。

因此对于静止流体,不管力是如何作用,只存在垂直于接触面的力;又因为流体的各向同性,所以不管这些面如何取向,在同一点上,作用于单位面积上的力是相同的。

由于理想流体的每一点上,F/A在各个方向是定值,所以应力F/A的方向性也就不存在了,有时称这种应力为压力,在中学物理中叫做压强。

压强是一个标量。

压强(压力)的这一定义的应用,一般总是被限制在有关流体的问题中。

垂直作用于物体的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若用P表示压强,单位为帕斯卡(1帕斯卡=1牛顿/平方米)四)压强公式:P=F/s,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1帕=1N/m2,表示是物理意义是1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N。

公式:p=F/S(压强=压力÷受力面积)p-压强-帕斯卡(单位:帕斯卡,符号:Pa)F-压力-牛顿(单位:牛顿,符号:N)S-受力面积-平方米F=PS(压力=压强×受力面积)S=F/P(受力面积=压力÷压强)(压强的大小与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大小有关)(五)液体压强公式及计算液体压强计算P=ρ液gh(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kg/m3;h表示是液体的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垂直距离,单位m。

)液体压强公式:P=ρgh,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六)测量压强方法液U形管压强计体压强的测量液体压强的测量的仪器叫U形管压强计,利用液体压强公式P=phg,h为两液面的高度差,计算液面差产生的压强就等于液体内部压强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金属盒气压计测定大气压。

飞机上使用的高度计实际上是用气压计改装成的。

1标准大气压=1.013×105帕=76cm水银柱高。

三.浮力(一)浮力计算题方法总结:(1)、确定研究对象,认准要研究的物体。

(2)、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画出受力示意图,判断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看是否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3)、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出等式(一般考虑平衡条件)。

(二)计算浮力方法:①量法:F(浮)=G-F(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

②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③浮、悬浮时,F(浮)=G(二力平衡求浮力;)④F(浮)=G(排)或F(浮)=ρ(液)V(排)g(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知道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或体积时常用)⑤根据浮沉条件比较浮力(知道物体质量时常用)(三)漂浮问题"五规律"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四)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浮)=G(排)=ρ(液)V(排)g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五)物体的沉浮条件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3)说明:①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2/3ρ分析:F浮 = G 则:ρ液V排g =ρ物Vgρ物=( V排/V)·ρ液= 2/3ρ液③ 悬浮与漂浮的比较相同: F浮 = G不同:悬浮ρ液=ρ物;V排=V物漂浮ρ液<ρ物;V排<V物④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F浮与G或比较ρ液与ρ物。

(六)浮力方向及产生原因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即浮力。

四.功(一)功率公式:功率单位:主单位W;常用单位kWmW马力。

功率换算:1kW=103W1mW=106W1马力=735W。

某小轿车功率66kW,它表示:小轿车1s内做功66000J(二)功率1、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2、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公式:W总=W有用+W额=FS=W有用/η斜面:W总=fL+Gh=FL(四)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公式:W额=W总-W有用=G动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斜面:W额=fL(五)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公式:W有用=Gh(提升重物)=W总-W额=ηW总斜面:W有用=G h(六)功的原理及应用1、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2、说明:(请注意理想情况功的原理可以如何表述?)①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

②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④我们做题遇到的多是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理想机械: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FS)=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Gh)。

3、应用:斜面①理想斜面:斜面光滑;②理想斜面遵从功的原理;③理想斜面公式:FL=Gh,其中:F:沿斜面方向的推力;L:斜面长;G:物重;h:斜面高度。

如果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为f,则:FL=fL+Gh;这样F做功就大于直接对物体做功Gh。

五.简单机械(一)滑轮定义:周边有槽,中心有一转动的轮子叫滑轮。

如右图所示。

因为滑轮可以连续旋转,因此可看作是能够连续旋转的杠杆,仍可以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