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案例(人教版)复习课程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美丽的小兴安岭》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通过对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及物产的描绘,展现了这片大山的神奇与美丽。在教学本课时,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和需要,本教学案例将注重情感体验与知识传授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欣赏美的情感,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了解小兴安岭四季的特点及物产。
2.学生能够学习并掌握生字、词语,如“岭、嫩、汇、漫”等,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3.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学会用优美的词语描绘自然景色,提高写作能力。
4.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语言表达效果。
3.教师强调本节课的重点,提醒学生注意课文中修辞手法的运用。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描绘自己家乡的美丽景色。
(五)作业小结
1.根据课堂学习,让学生完成一篇以“我眼中的小兴安岭”为主题的作文,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2.学生收集关于小兴安岭的图片、资料,进行课堂分享,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描绘小兴安岭四季景色及物产的方法,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小学语文复习课教案
小学语文复习课教案
篇一:人教版小学语文复习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小学毕业复习课教案与设计说明
[教案复习人教版 ]
教学目的:
通过复习,使学生灵敏地运用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从内容中体会思想以及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几种常用方法,提高阅读水平,到达“温故而知新”的效果。教学预备:
1、学生人手1份短文材料(提纲);
2、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体会、归纳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方法,并学会灵敏地运用,做到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概念入手,提示课题。
明确整体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有哪些要求?(一是要抓住主要内容;二是从内容中体会思想;三是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自主复习,梳理方法。
(一)复习抓住主要内容的方法
1、复习课文
复习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文章,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想想用什么方法概括。
2、讨论,小结,让学生明确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根本方法。
(如:连接各部分意思,提征询题想答案??)
(二)复习从内容体会思想的方法
1、复习课文
按照课文的内容和从内容中体会到的思想,要求学生考虑:如何样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课文内容思想从重点词句段体会
《荔枝》围绕荔枝写了“我”跟母亲之间的几件事。
《一夜的工作》讲作者在陪同周总理批阅一篇稿子时,目睹总理一夜工作的情形。
2、讨论、小结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方法。
[即:边读边征询为什么(抓住主要词句段)]
三、综合运用,拓展延伸。
1、刚刚,我们已经复习了抓住主要内容和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方法,下面,老师想检查同学们是否已经掌握了这些方法。
小学语文复习课说课稿范文-
小学语文复习课说课稿范文:
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下面是有小学语文复习课说课稿,欢迎参阅。
小学语文复习课说课稿范文1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的课文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第7课《一分钟》。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内容较为通俗。主人公元元因为早上多睡了一分钟,带来的却是20分钟的迟到,是一路焦急地等待和不停地叹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脸红的尴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故事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十分紧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由于学生小,时间观念不强,对于如何珍惜时间缺乏感性认识。本文正是一篇十分优秀的文章。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创设情境,在读中感悟,从中体会元元的焦急与尴尬,
也使这件事成为宝贵的教训,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对自己严格要求,珍惜时间、科学利用时间。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二、说设计理念: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学习活动积极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要二年级小学生达到这个理想目标,还不太可能,因此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更加重要。
2、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让学生想到”分秒必争”年年如此,一生坚持。
小学人教版语文教案(精选5篇)
小学人教版语文教案(精选5篇)
小学人教版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有关诗节。
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诗句的含义,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从中感受新年的新意和生机,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题目引入,质疑问难
1.读题,说说你从中了解到什么。
2.再次读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3.新年到底新在哪里?新年我们会干什么呢?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想想每一节诗给我们讲了什么。遇到生字或难读的字多读几遍,注意“淙”、“垛”的读音。
2.开火车读诗句,老师适时点拨容易读错的字和诗歌的主要内容。
三、细读课文,感受新年
1.学习1、2、3节。
(1)新年新在哪里呢?小声自由读这几节。思考并勾画有关词句。
(2)交流,板书。
(3)对这些新鲜事物有什么不明白的吗?在交流中注意引导学生感受春的气息,感受一切都是新的,是多么富有生气。
(4)感情朗读这一节,同学互相评议,并相机指导有感情地诵读。
2.学习第4节。
(1)新年,一切都是新的,常言道“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该如何把握这美好的、充满希望的时光呢?齐读第4节,并思考。
(2)学生交流读书后的所得和感受。
(3)这一节中,你认为你还读不明白的诗句是什么?
(4)理解“飞驰的列车,将载着我们奔向远方”这句话。
(5)有计划、有信心、有理想,我们的新年就是我们去实践、去奋斗的起点,“有个好的开头就成功了一半”,所以让我们如同诗中所说的那样去做(再次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这一节诗)。
小学语文_小学语文 第五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五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重点词句,感受人物的形象。
2.本节课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与全班讨论相结合,使学生体会到合作的愉快。通过读重点词句的方法,体会人物的美好品质。
3.理解运用刻画人物的方法,比如: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
【教学重点】
1.学生从课文中抓住重点词句,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美好品质。
2.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的人格得到进一步熏陶与提升。
3.理解运用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感受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进行的是《第五单元复习课》,关于这节课我们确定的主题是“感受人物形象,体验国学乐趣”。
二、复习思路
课前,我们已经商讨了对于第五单元复习课的复习思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词语盘点
2、人物分析
三、词语盘点
师:对于词语盘点的复习,我们主要是由学生们来展示。课前我们分了四个小组,每个小组通过抢答获得答题的机会。我们主要展示三个部分:
生:词语听写、多音字以及形近字组词。
(一)词语听写
师:第一次机会: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
请这一组的同学进行展示,给大家听写你们组认为重要的词语。
生:(范例一组)这是我们组认为第五单元重要的字词,请大家准备好本子与笔:都督负荆请罪妒忌丞相神机妙算。同桌之间互相检查,出错的改两遍。
(生同桌互相检查字词)
师:他们总结的非常好。其中特别注意“督”和“忌”两个字。
(二)多音字
师:重点词语部分展示的很好,第二部分多音字。同样的,大家通过答题获得展示的机会。
小学语文_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一、导入:
本节课我们来复习第二单元:爱护周围环境。
二、精讲点拨
(一)、复习生字词,课件展示。
1、复习生字:齐读。
5课——翠秆腹赤衬衫透泛泡饲翁陡壁
6课——欧洲瑞士舒启殊骤涉疲政踏救载7课——森郁葱湛盖犁砍裸扩栋柴喘黎
分课指名读,随机纠正,齐读。
2、形近字组词:
掠()圈()稻()
惊()倦()插()
站()瑞()洲()
沾()喘()州()
偶()裁()骤()
寓()载()聚()
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组词,纠错。
(二)、重点内容复习
第五课《翠鸟》
1、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先指名读,再齐读。这一段写了翠鸟(颜色鲜艳)的特点,是从(外形)来介绍的。在写翠鸟的颜色时,先写(头),再写(背上),后写(腹部)。
2、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尽管小鱼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它(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
指名读,这是从(动作)的角度,写了翠鸟(鸣声清脆、动作敏捷)的特点。
第六课《燕子专列》
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严寒,(顶着)漫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1、从上面所填的词语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2、“纷纷”指的是拯救燕子的人(多),“四处”指人们寻找燕子的范围(广)。从“纷纷”、“四处”可以看出人们(人们得知燕子的危险情况后内心的焦急之情)。
小学语文_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复习
【教学目标】
1.会认本单元生字,会写本单元生字。
2.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体会时间的意义,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的心灵。
4.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5.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绝招是练出来的,要练有用的绝招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认识本单元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本单元课文。
【教学难点】
1.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2.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体会时间的意义,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教学准备】
1.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读熟课文、掌握生字词。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复习第四单元。你知道第四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吗?
答:丰富多彩的童年。
师:童年像小河里翻腾着的浪花,浪花有时唱着欢乐的歌,有时倾吐着烦恼,每一朵浪花里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围绕这个主题,课本上安排了哪些课文呢?
生:和时间赛跑、检阅、争吵、绝招。
师:这四篇课文都课文以故事的形式告诉了我们深刻的道理。到底是什么道理呢?我们来回顾一下。
生:《和时间赛跑》启迪我们要珍惜时间。
《检阅》告诉我们要做自尊自强、善良、尊重他人的人。
《争吵》让我们懂得朋友之间要互相谅解、互相宽容。
《绝招》让我们明白了,只有勤学苦练,才能练成一身好本领;要练,就练对自己未来发展有用的本领。
师: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非常好,现在,我们去进一步分析几个句段吧!
首先来看《和时间赛跑》的第8自然段。老师请一位同学起来读一下,其他同学认真听,并且思考下面的三个问题。
小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识字一至语文园地一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一年级上册识字一到语文园地一复习课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52个生字,会写14个字,认识5种笔画和8个偏旁。
2、帮助学生梳理本单元学过的生字,从音、形、义、运用这四个方面去复习巩固生字,能自主识字,灵活掌握识字方法,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3、能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4、通过园地复习能够正确区分声母和韵母。
5、认识反义词,能仔细观察图画,把认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会说“谁做什么”这样完整的句型,培养观察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复习需认识的52个生字,会写14个字,认识5种笔画和8个偏旁,能正确区分声母和韵母。
2、能自主识字,灵活掌握识字方法,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教学难点】
1、能灵活掌握识字方法,培养自主学习汉字的能力。
2、认识反义词,能仔细观察图画,把认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会说“谁做什么”这样完整的句型,培养观察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微视频。
2.学生准备:复习所学内容,总结识字方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激趣导课:
1、一书、一本、一笔、一橡皮你都准本好了吗?——生:准备好了!
好!开始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好!
2、请看大屏幕,这个地方叫神秘岛,听说去过那里的人,回来后就会变得非常聪明能干,你们愿意去探险吗?不过,神秘岛路途遥远,中间隔着拼音王国,我们必须闯过拼音王国才能到达呢!你们有信心吗?
3、出示多媒体图片:托马斯小火车。问:看!谁来帮我们了?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案例8篇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
案例8篇
燕子》一文生动细致,充满感情,作者通过对春天XXX 的描写展现了对它的热爱。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从作者的描写中感受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景色。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难以理解文章的写作特色,因此本课的难点是如何让学生理解作者如何观察景物并抓住其特点进行描写。
教学过程如下:
1.媒体出示课文第1节,指名学生读出。
2.询问学生从这节中读懂了什么,要求从几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外形。
3.边交流边板书,学生提出了羽毛乌黑光滑、翅膀俊俏轻快、尾巴剪刀似的等形容词来描写燕子的外形。
4.听老师读,删减比较。学生发现老师读的与原文有所不同,标出了不同之处。讨论这些形容词是否应该删减,初步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5.学生尝试替换其他词来描述XXX的外形,并与原文进
行比较,进一步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6.探讨为什么课文只写了燕子的羽毛、翅膀和尾巴,学生
认为这些地方是XXX最有特点的地方,描写外形要抓住特征。
7.师生配合读第1节,要求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并像课文一样进行描写。
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特色,体会到语言的准确性和描写外形要抓住特征的重要性。
2)我随便地看,随便地画,自己觉得画的很丑陋。
这两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2、品读妈妈的话
a、指读名,能说说吗?从这一段中你读懂了什么?谁还
想说说你读懂得内容。
引导学生说出妈妈对我要求严格,但方式不同,她用关心、温暖、鼓励的话语来激励我。
师随机板书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
b.自由练读。妈妈怎样说这段话的?看大屏幕自由练读。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教案5篇
人教版学校语文课程教案5篇
人教版学校语文课程教案1
《坐井观天》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九个生字,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故事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读准“沿”字的音,把握“观、际、答、弄”四个字的字形。
【教学难点】理解这个成语故事的意思。
【教学预备】能活动的挂图、玻璃板、投影仪或生字卡片。每个同学预备一张16开的白纸。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解题
(一)谈话导题:
今日咱们来学习第六课坐井观天(老师边说边板书课题。)
(二)同学齐读课题后老师提出下列问题:
“坐井观天”中的“观”字是什么意思?“坐井观天”又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是写谁坐井观天?结果怎样?(启发同学带着这些问题初
读课文,暂不争辩。)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一)让同学借助拼音小声自读课文,边读边想:
这篇课文分为几个自然段。
(二)提问:
青蛙与小鸟共有几次对话。
三、分段学习课文
(一)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段有几句话。
1.青蛙坐在什么地方?(老师板书:青蛙、井里。并把剪好的一只青蛙的图片贴在黑板上放大了的插图上的井底。)
2.小鸟从哪儿飞来?落在什么地方?(老师板书:小鸟、天上。并把剪好的小鸟图片贴在插图中的井沿上。)
3.什么地方是井沿?(沿,就是边。井沿,就是井口的边沿。老师指着插图中的那口井来讲解。)
(二)青蛙和小鸟一共有几次对话?(3次)
1.学习它们的第一次对话。
(1)青蛙问小鸟什么了?(指导朗读,要读出问话的语气。)
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复习课
复习目标:
1.复习学过的字词,通过会认字的认读、易错字指导,多音字、形近字区别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生字。
2.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回顾与文中人物进行对话,并通过揣摩、品味作者对人物语言、行动及外貌描写等词句,感受人物的思想品质。
3.通过不同形式的诵读,体会叙事条理清楚,首尾照应的表达方式。
复习准备:
1、学生准备本单元的多音字、读音应注意的字及要听写的字词
2、通过对句子段落的回忆学习,体会人物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词语关
(1)听写
(2)小组互相检查。
(3)读音应注意的:客舍(shè)间隔(jiàn)白血病(xuè)即将(jí)沉着(zhuó)同胞(bāo)血脉(xuè)似的(shì)嘱咐(fù)给予(jǐ yǔ)(4)给5分钟学生补充巩固时间,出示检查内容
二、课文关
这一单元我们学了什么?《古诗两首》表达了朋友间真挚的爱,《搭石》体现了乡亲们纯朴的爱,《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体现了爱的奇迹,《卡罗纳》诠释了爱的真谛,《给予是快乐的》阐述了爱的哲理。
同学们可真会动脑筋,概括的真好。让我们再次走进这组课文,一齐感受人物的美好品质。
1、复习《古诗两首》,做题
1)背诵两首古诗,默写古诗
(2)通过填空形式复习两首古诗诗人,送别的人物、地点、古诗表达的思想情感等。
(3)解释诗中重点字词。
(4)背诵其他有关人间真情的诗句。
2、复习《搭石》,做题
(1)找出《搭石》一文中让人感受到“美”的地方,从而感受家乡人民的美好品质。
(2)理解文中重点词句。
(3)理解课文最后一段,感受文章所传达的主要内容。
小学语文优秀课例分析课题:《梅花魂》
案例课题:《梅花魂》
一:基本理念
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申老师能以阅读为主线贯穿课堂始终,以
培养能力为核心进行语文教学。
二:教材
(一)内容:《梅花魂》是六年制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一篇课文。
(二)教学目标:为了能让孩子理解文本、吃透文本、走出文本,确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朗读、评价等方式感受梅花的形象。
2、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借物喻人,感受其作用。
(三)教学重点
品味梅花美的形象特征时,感悟信念对人生的价值。
(四)教学难点
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可以看出,目标明确,重难点醒目,能抓住教材,拓展延伸,以点带面,感悟人生。
三、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以上的教学目标,选用了以下的教法学法:
1、朗读法
通过朗读内化了课文的语言,通过朗读培养了孩子的语感,通过朗读让孩子体会到了情感,通过朗读培养了孩子审美和朗读能力。
2、自主、合作、探究法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这种学习方法,这也是创新的重要途径,在品味梅花精神美的句子时,在交流学完此文的感受时,充分运用了这种学习方法,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多媒体课件的运用
课件做得精美,尤其是听读课文部分,图文对照,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而且
更能帮助孩子理解文本,使教师的整个教学,环环相扣,天衣无缝。充分体现了农远资源
在教学中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采用谈话导入的方式自然亲切,水到渠成,让学生在交流中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二)学习课文
1、赏花
执教者先让孩子边听读课文边看课件,然后学习作者赏花的语言文字,感知梅花的美丽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分单元复习教案全册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分单元复习教案
一、课题名称: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一年级语文上册----分单元复习方案
二、复习内容:
全册教案教材分析:总复习是在学生已掌握汉语拼音知识,认字写字,阅读,写话,口语交际的基础上,紧扣课文内容和语文园地,把本册教材知识分类,归纳,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查漏补缺,进一步提高的练习。
三、复习目标:
1、学生能借助白板和学材,通过听、背、读、写等练习形式,熟练掌握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熟练的拼读音节,借助汉语拼音识字、阅读、学说普通话。
2、学生能借助白板和学材,通过听、背、读、写等练习形式,认识四百个生字,读准音、认清字形,掌握课文中的多音字。
3、学生能借助白板,通过听、背、读、写等练习形式,正确书写100个字,区别行近字和同音字。做到书写规范,笔顺笔画正确美观。认识基本笔画和偏旁部首,能写出表示偏旁的字。
4、学生能借助白板,通过听、背、读、说、写等练习形式,(1)、认识近义词和反义词。(2)、能用指定的词语说一句话,知道句子最后有标点符号。
5、学生能借助白板和学材,通过听、背、读、说、写等练习形式,阅读(1)、正确流利的朗读本册课文。(2)、熟练背诵指定的课文,能按原文填空。(3)、逐步养成勤于阅读的习惯。
6、学生能借助白板和学材,通过听、背、读、说、写等练习形式,(1)、能看懂图画表达的意思,用一句完整的句子表达出来。(2)、能根据要求写出自己的感受,句子通顺、完整。
7、学生能借助白板和学材,通过听、背、读、说、写等练习形式,口语交际在口语交际活动中能大方与老师、同学交流,做到声音宏亮,表达有礼貌,叙述清楚。
小学语文教学课例资料讲解
小学语文教学课例
小学语文教学课例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的课堂也渐渐地发生着变化。作为一线的老师,在教学中应挖掘和利用学生的创新思维,巧妙地将课堂教学引向生活,注重课堂之源——生活。在人教版第三册《坐井观天》的教学中,我以文本教材为载体,让课堂教学贴近于生活,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赋予课堂以生命和活力,让语文课堂因生活而精彩。
二、案例描述
《坐井观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文章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对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有名人曾说,学寓言应该让课堂充满童趣,还孩子一份童真,不能让唯一,标准的寓意来框定学生的思想。案例中我对教学的处理体现了我对童心的珍爱,童趣的珍视。
师:同学们,小青蛙听到大家把井外的世界说得这么精彩,它真想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出示课件:青蛙跳出了井口。)说说青蛙跳出井口后,将会怎么样呢?
(生思维活跃,争相发言)
生:它看到绿绿的小草,还有五颜六色的花儿。
生:它看到校园里开满了桂花,闻到了阵阵花香。
生:它看到了果园里挂满了黄澄澄的梨子,红彤彤的苹果,一派丰收的景象!
生:它会到处逛逛,看看美丽的风景,看看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
(正当我倾听于学生对生活的赞美之言时,一位学生忍不住叫着他也想说说)
生:老师,我觉得青蛙有可能没有看到这么美的景色。
师:(师一愣,然后充满好奇疑惑)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它看到路边垃圾成堆,蝇蚊成群,闻到一阵阵很刺鼻的臭味。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众说纷纭)
生:它看到人们往小河里倒垃圾,河面上还漂浮着鱼的尸体,心里很害怕。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优秀10篇)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优秀10篇)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篇一
一课时
一,直接导入
1, 大家都预习了这篇课文,读一读题目。
2,你认为什么是宽宏大量,结合生活中的小事谈谈自己的理解。
3,文中是谁宽恕了谁呢为什么宽恕他们呢宽恕的结果又如何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有读不准确的字可以查阅生字表和工具书。
2,自己小声读一遍课文,用笔圈出藏在文中的生字。
3,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随机订正读音,做到读正确。
4,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中主要写了哪几个人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5,汇报对问题的理解。
6,快速默读课文,概括故事内容。
三,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直接导入
今天咱们继续来学习《宽宏大量的品德》这篇课文,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阅读分析
1,齐读文章的一自然段,一件事情让作者重新认识了卡罗纳是怎样一个人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然后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是一件什么事情
(个别爱搞恶作剧的同学戏弄,奚落残疾的科罗西,科罗西终于忍无可忍了,于是向他们让了墨水瓶,没想到墨水瓶打到了老师的身上。当老师问及这是谁干的时,与此事毫无关系的卡罗纳承认了。最后在老师的追问下,科罗西说出了真相。老师宽恕了他们。
3,看来文章主要写了三个人物:科罗西,卡罗纳,老师,下面我们就走近这三个人,了解一下他们内心真实的感受。
4,了解科罗西:
(1)在文中找出描写科罗西的句子,读一读。
(2)如果你是科罗西,同学们用尺子戳你,朝你脸上扔栗子壳,还模仿你的残臂,你心情会怎样
(我气恼,我愤恨。)
(3)谁能试着读一读,读出此时科罗西的心情。(指名读,出示句子)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
扬生活之风帆创课堂之精彩
——《坐井观天》教学案例
一、背景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的课堂也渐渐地发生着变化。作为一线的老师,在教学中应挖掘和利用学生的创新思维,巧妙地将课堂教学引向生活,注重课堂之源——生活。在人教版第三册《坐井观天》的教学中,我以文本教材为载体,让课堂教学贴近于生活,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赋予课堂以生命和活力,让语文课堂因生活而精彩。
二、案例描述
《坐井观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文章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对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有名人曾说,学寓言应该让课堂充满童趣,还孩子一份童真,不能让唯一,标准的寓意来框定学生的思想。案例中我对教学的处理体现了我对童心的珍爱,童趣的珍视。
师:同学们,小青蛙听到大家把井外的世界说得这么精彩,它真想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出示课件:青蛙跳出了井口。)说说青蛙跳出井口后,将会怎么样呢?
(生思维活跃,争相发言)
生:它看到绿绿的小草,还有五颜六色的花儿。
生:它看到校园里开满了桂花,闻到了阵阵花香。
生:它看到了果园里挂满了黄澄澄的梨子,红彤彤的苹果,一派丰收的景象!
生:它会到处逛逛,看看美丽的风景,看看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
(正当我倾听于学生对生活的赞美之言时,一位学生忍不住叫着他也想说说)
生:老师,我觉得青蛙有可能没有看到这么美的景色。
师:(师一愣,然后充满好奇疑惑)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它看到路边垃圾成堆,蝇蚊成群,闻到一阵阵很刺鼻的臭味。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众说纷纭)
生:它看到人们往小河里倒垃圾,河面上还漂浮着鱼的尸体,心里很害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人教版)
案例一:认识生活探究生活——《菜园里》教学片段
案例二:《小小的船》一课的教案及教学后记
案例三:《燕子妈妈笑了》课堂教学纪实
案例四:感受春天的手——《春天的手》教学案例
案例五:地球爷爷的手
案例六:天公作美巧上课
新课程新理念
——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案例
前言
新课程教学案例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中,从首批国家级实验区参加实验的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实例,在被描述的具体情境中包含一个或者多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同时也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有具体情景的介绍和描述,也有一定
的理论思考和对实践活动的反思。
每个案例都能突出一个鲜明的主题,它常常与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实际教育活动和教育管理活动中常见的疑难问题和容易引起困惑的事件有关。它源于教育教学实践但又不是简单的教育教学活动实录,它有相对完整的情节乃至戏剧性的矛盾,以反映事件发生的过程,反映教育实践中的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变化,揭示教育教学工作的复杂性,并引人思考。案例中的角色常常不仅仅是校长、教师和
学生,也可能是学生家长或者其他影响教育活动的人。
一个具体的素质教育案例,不仅应当有对事件的描述、有解决问题的技巧,还应当蕴含一定的教育基本原理和教育思想,置身其中的教育者或者是撰写案例的作者应当能够从实践中总结出一定的经验教训,有一定的理性思考。
作为一个能够提供借鉴的教育案例,既可能是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成功事例,也可能是教育实践活动中遭遇过的失败,前者可以提
供经验,后者可以提供教训,都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通过阅读和学习案例,广大教师可以分享别人成功或者失败的经验,由学习和分析别人的案例到加强学习、解剖自己,不断积累
反思的素材,自觉改进自己的教学。
由于案例本身的可操作性,学习教育案例,可以直接推动教师在借鉴和学习的过程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教学行为。
--------------------------------------------------------------------------------
案例一:认识生活探究生活
——《菜园里》教学片段
[教学片断]
教室的中间,学生每6人围坐成一个小组,教室的四周摆着许多新鲜蔬菜,有白菜、卷心菜,有白色、红色的萝卜,红色、绿色的辣椒,紫色的茄子,浅黄、深黄的南瓜,有穿着绿衣裳的黄瓜,还有细长的豆角。如果你要认为这是在上自然课或是美术课,那你就
猜错了。这是王俊老师正在上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菜园里》。
上课了,老师亲切的话语响起:“大家看,我们来到‘菜园里\',我们四周有这么多蔬菜,你们想认识它们吗?” 学生兴奋地齐声说:
“想!”
乘着学生的兴趣,王老师继续往下说:“那好,待会儿同学们就下座位到教室的四周去看一看、摸一摸这些蔬菜,再读一读旁边的小卡片,试着记住它们的名字,可不要把它们名字叫错了?读完后把小卡片拿在手里,等到把所有的蔬菜认完了,就回座位。”
王老师的话刚说完,学生们便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飞向了教室的四周,微笑着看看这种蔬菜,摸摸那种蔬菜,有的还凑上小鼻子闻一闻,然后再饶有兴致地拿起旁边的小卡片读一读,看看这可爱的东西叫什么名字。
王老师在教室里轻轻地走着,观察每一位学生,分享着学生的收获和快乐,当看到学生们因收获而激发出学习的兴趣时,她亲切的话语又在同学们耳边响起:“下面,王老师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记住了这些蔬菜的名称?我拿出一种蔬菜,你们赶快把它的小卡片举起
来,大声读。比一比,看谁找得快,读得准,声音响亮。”
王老师首先举起一个大南瓜。学生们迅速地在许多张卡片中找出“南瓜”的卡片,并抢着大声地读出来:“南瓜”、“南瓜”……
“你们找得很快,很准,但要注意‘南瓜\'的‘南\'是鼻音,请大家再读一遍!”
学生们准确地齐读:“南瓜”。
王老师又举起了“黄瓜”、“豆角”、“白菜”、“卷心菜”,最后又拿出了紫颜色的“茄子”,学生们纷纷找出卡片举着读“ qiézi”、“qiézí”、“quézi”,王老师在众多的读音中分辨出有一个学生把“qiézi”读成“quézi”。王老师亲切地说:“好像有人把它读成‘quézi \',我们再读一遍,读准它的
名字——‘qiézi\',全班齐读。”
根据学生们在课堂上反馈的信息和实际情况来看,生字确实是学生们学习的难点。
此起彼伏的读书声过后,学生们慢慢地安静下来。
“你们想把刚才读的生字读给大家听听吗?”王老师商量的语气,体现了师生之间平等的关系。
学生纷纷举手。
课堂上,学生清晰、自信地读书,老师热情地鼓励,声声入耳。
为了让学生更轻松地理解课文,将自己的收获畅快地表达出来,王老师说:“你们刚才认识了那么多的蔬菜,谁愿意说说它们?说
说你看到的,摸到的,感觉到的,你愿意说哪个就说哪个!”
“我刚才认识了豆角,我觉得豆角又细又长又软,像一根鞭子。”
“我觉得更像一根绳子。”
“我刚才摸到了黄瓜身上有刺。”
“我知道了,南瓜是黄色的,是圆形的,它的皮很硬。”
“西红柿,红红的,软软的,我闻了闻,还有一股清香味呢!”
“我知道了卷心菜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包菜。”
【评析】
生活是教学的源泉,也是学生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此课中,老师直接将情景生活化,并将教学明显地分成了认识生活与探究生活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景,走入相关认知的园地。此时课文所要学习的生词已不再是一个个陌生的、生硬的方块字的组合,而是一个个他们急于认识的朋友。当学生们在老师的帮助下,人人都通过自己的努力,知道了这些蔬菜的名字,并读准了字音,认识了它们,欢快的气氛就弥漫了整个教室。第二个层次则是创设了一个相对自主的学习环境。学生们由看一看、闻一闻以及摸一摸,他们自然明白了更多。原来“豆角像一根绳子”,“西红柿红红的、软软的、香香的”,“我们吃的包莱就是卷心莱呀”……这些陌生或熟悉的蔬菜的特点,不是老师向学生讲解的知识点,而是学生们独自探究的“伟大”成果。学生们通过生活获得了认知,又通过进一步的认知,明确了更多的生活中的事例,语言也在认识和探究中得到发展。
这是一个典型的开放课堂,我们仿佛看到了“教育即生活”的教育境界。在这里,教育不再是未来生活的预备,而是儿童现实生活的过程。教育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增长了学生们的知识,发展了他们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识和习惯,并激发他们的情感。
--------------------------------------------------------------------------------
案例二:《小小的船》一课的教案及教学后记
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大自然,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 识字——12个;巩固学过的字;渗透性识字;初步接触多音字。
3. 写字——6个;“小”作偏旁的变形。
4. 词、语、句——学习“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子;理解文中比喻句的意思。
5. 阅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6. 口语交际——“老师,请您评评我的字”
7. 学法和习惯——基本掌握听读识字的方法;开始培养自检,互检的习惯。
教学重点:
1. 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 用听读法识字。
教学难点:用听读法识字。
教学方法手段:讲授、谈话、演示、创造性作业等。
教具准备:幻灯片,字词卡,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