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案例(人教版)复习课程
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教案(部编人教版)

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教案(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教案(部编人教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本册的生字词。
2. 能够流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学会本册所学的成语和俗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和默写,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2. 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运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情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尊重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生字词复习1. 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认读和书写生字词,巩固记忆。
2. 对生字词进行分类整理,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词汇体系。
课文复习1. 引导学生流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对课文进行深入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知识点。
3. 通过讨论、问答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成语和俗语复习1. 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本册所学的成语和俗语。
2. 通过实例讲解,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成语和俗语。
三、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 整理生字词,准备教学PPT。
2. 准备课文朗读材料,如音频、视频等。
3. 准备小组讨论话题,制定课堂规则。
课堂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本册所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宣布课堂纪律和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生字词复习1. 采用各种形式,如游戏、比赛等,让学生认读和书写生字词。
2. 对生字词进行分类整理,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词汇体系。
课文复习1. 引导学生流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对课文进行深入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知识点。
3. 通过讨论、问答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成语和俗语复习1. 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本册所学的成语和俗语。
2. 通过实例讲解,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成语和俗语。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总复习教案一、教材分析本教案适用于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
本册教材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 课文阅读:通过阅读课文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词语研究:研究新词汇,扩大词汇量。
3. 句子研究:研究语法知识,提高句子构造能力。
4. 阅读理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目标本教案的教学目标如下:1. 主题思维:通过总复,帮助学生掌握每个单元的主题思维。
2. 词汇记忆:巩固已学过的词汇,并掌握新学的词汇。
3. 句子构造:通过复,提高学生的句子构造能力,使其能够用正确的语法和连词组织句子。
4. 阅读理解:通过练阅读理解题,训练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本教案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1. 教学重点:复并巩固每个单元的重点知识和技能。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深层含义,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内容和方法本教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如下:1. 教学内容:- 复每个单元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 复每个单元的语法知识和句子结构。
- 练阅读理解题,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通过课堂讲解方式,帮助学生复和巩固知识。
- 学生练:布置课后题,让学生进行自主练和巩固。
五、教学评价本教案的教学评价方式如下: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对问题的回答、参与讨论等。
2. 作业评价:评价学生完成的作业,包括作业的准确性和完成度。
3. 测验评价:布置相关测验,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本教案需要以下教学资源:1.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提供研究课文和练题。
2. 课件和练册:辅助教师进行课堂讲解和学生练。
以上为《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总复教案》的简要内容介绍,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电子教案(全册)

单元备课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组课文,要会写19个生字和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品味优美的语言,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
3.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是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的。
4.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
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
品味优美的语言,通过背诵,练笔等形式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四、课时安排1 山中访友 2课时2* 山雨 1课时3 草虫的村落 2课时4*索溪峪的野 1课时口语交际.习作一 3课时回顾拓展一 2课时1.山中访友2.山雨3.草虫的村落4*索溪峪的“野”口语交际·习作一回顾.拓展一单元备课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赤子情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为祖国的日新月异感到骄傲、自豪,立志报国;3.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赤子情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二是为祖国的日新月异感到骄傲、自豪,立志报国。
三、教学难点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四、课时安排5.《詹天佑》 2课时6.《怀念母亲》 2课时7*《彩色的翅膀》 1课时8*《中华少年》 1课时“口语交际·习作” 3课时“回顾·拓展” 3课时5.詹天佑6.怀念母亲7*彩色的翅膀学期总第课时8*中华少年口语交际·习作二回顾·拓展二单元备课一、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的生字新词,正确读写词语。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感动,树立讲诚心,动真情,乐意用自己的爱心帮助别人的风尚。
3.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教案(部编人教版)

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教案(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教案(部编人教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学期的学习,使学生巩固一年级下册语文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升入二年级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汉语拼音:巩固已学的汉语拼音知识,提高拼读、写字能力。
2. 汉字:复习本学期所学的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识字量和写字能力。
3. 词语:复习常用的词语、成语和俗语,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4. 句子:复习句子的基本结构,提高学生的造句能力。
5. 课内阅读:复习课内阅读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6. 作文:复习作文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四、教学步骤1. 拼音复习:通过游戏、歌曲等方式,巩固汉语拼音知识。
2. 汉字复习:通过田字格、描红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
3. 词语复习:通过卡片、竞赛等方式,增加学生的词汇量。
4. 句子复习:通过造句、情景对话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 阅读理解:通过问答、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6. 作文复习:通过例文、仿写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测试成绩等多方面进行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六、教学时间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合理安排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时间。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2.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教学卡片等。
3. 学具:练习本、田字格、铅笔、橡皮等。
八、教学建议1.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2. 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加强课堂纪律管理,确保教学活动有序进行。
4. 定期进行测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调整教学计划。
5.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成长。
以上为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教案(部编人教版),希望能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期末复习: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部编人教版)

期末复习: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部编人教版)教案概述本教案是一年级下册语文科目的期末复教案,适用于部编人教版教材。
旨在帮助学生复和巩固本学期所学的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水平。
复内容1. 识字与拼音:复本学期所学的字词、拼音和声调,并进行拼音和声调的练。
2. 识字与会意:复本学期所学的常用汉字,了解字形、字义和字音的特点,并进行相关练。
3. 课文理解:复本学期所学的课文内容,包括理解课文主旨、抓住关键词、分析词语和句子结构等。
4. 语法知识:复本学期所学的基本语法知识,包括词性、句型、语序等。
5. 写作训练:进行写作训练,包括句子写作、段落写作、作文写作等,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复方法1. 制定研究计划:根据复内容和时间分配,制定合理的研究计划,并按计划进行复。
2. 多种形式复: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复,包括听、说、读、写、练等,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3. 小组合作研究: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研究,相互讨论、答疑解惑,促进研究效果。
4. 检测与反馈:定期进行复测试,及时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并给予及时反馈和指导。
教学资源1.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和研究辅助资料。
2. 复练册、作文练册等相关复资料。
3. 多媒体设备和教学软件,辅助教学和复。
教学步骤1. 复前的导入: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导入本节课的复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2. 复主体:根据复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系统的复讲解和练。
3. 复总结:对本节课的复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激发学生的研究动力。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应的复作业,巩固学生的复效果。
5. 复反馈:对学生的复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及时纠正和指导。
教学评价1. 学生表现评价:对学生在复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听说读写能力、合作研究能力等。
2. 复效果评价:对学生的复效果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 教学方法评价:评价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研究效果。
期末复习: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部编人教版)

期末复习: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部编人教版)教学目标- 复习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主要内容- 提高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和阅读习惯教学重点- 复习与巩固学生已学的课文知识和语文技能- 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理解和运用教学准备-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复习教案和练习题- 黑板、粉笔、教学PPT等教学工具教学过程第一课:《小白兔和小灰兔》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通过问题提问学生,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 分组进行小组朗读,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课文进行朗读。
3. 引导学生讨论小白兔和小灰兔的特点和故事情节。
4. 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
第二课:《小猫钓鱼》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通过问题提问学生,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故事情节。
3. 分组进行小组朗读,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课文进行朗读。
4.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扮演课文中的不同角色,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第三课:《画眉》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通过问题提问学生,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 展示画眉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引导学生描述画眉的特点。
3. 分组进行小组朗读,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课文进行朗读。
4. 组织学生进行绘画活动,让学生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画眉。
第四课:《小白兔买萝卜》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通过问题提问学生,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 引导学生分析小白兔为什么要买萝卜以及购买萝卜的过程。
3. 分组进行小组朗读,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课文进行朗读。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小白兔买萝卜的经历和感受。
第五课:《小猴子过河》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通过问题提问学生,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 引导学生分析小猴子过河的方法和策略。
3. 分组进行小组朗读,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课文进行朗读。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小猴子过河的经历和教训。
第六课:《一年级的春天》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通过问题提问学生,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人教版上册小学语文五年级复习课高效教案五篇

人教版上册小学语文五年级复习课高效教案五篇教案的作用有很多,作为新的老师教案的重要性是不容小觑的,首先在编写教案的过程中,要熟知教材,教参和作业,其次写教案的过程也是思维连贯发散的过程,再者经过不断的修改和试讲进一步完善教案,能更加提高自信心。
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1《梅花魂》一、教学要求。
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冲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课文是怎样做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自学生字词,了解内容,理清层次。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梅花吗?你喜欢它吗?你喜欢它的什么?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一个有关梅花的故事。
2、板书课题。
理解“魂”的意思,那么“梅花魂”指的是什么?设疑激趣。
二、初读课文,完成自学要求。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画出最使你感动的语句,体会其中的情感。
4、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清叙述的顺序。
1、根据回忆内容、非回忆内容给课文分段。
(首尾各为一段,中间为一段,全文分三段。
)2、根据课后思考题1前半题的提示:“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给第二段分层。
3、自己体会文章开头与结尾之间有什么联系?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理解全文。
一、复习回顾,揭示任务。
1、说说课文围绕梅花说了哪几件事?(回顾旧知,做好铺垫)(1)读诗落泪;(2)珍爱梅图;(3)不能回国;(4)赠墨梅卧;(5)送梅花图;2、从题目入手:梅花是一种名花,但为什么说梅花魂呢?课题“梅花魂”与本文所记叙的五件事有什么联系?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回顾本学期所学的语文知识点,全面巩固。
2.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识字、认读生词、朗读短文。
难点:理解短文,进行简单的写作。
教学准备1.本学期语文教材。
2.白板、黑板、彩笔、粉笔等教学用具。
3.学生的语文笔记本和练习册。
4.教师准备好的复习题目和考试样卷。
教学过程1. 复习识字知识点教师准备一些识字卡片,每个卡片上写有生字或常用词。
教师将卡片洗乱,向同学发放,每位同学依次出示自己手中的卡片,念出自己手中的字,并介绍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
其他同学需要及时回答出这个生字的读音和意义。
2. 复习生词教师将准备好的生词卡片发放给每位同学,让同学们读出这些生词及其含义,并进行记忆。
3. 朗读短文教师可以准备一些课文或者短篇小说,让同学们依次朗读,同时教师可以提醒同学们注意语音语调、停顿等语言技巧。
最后,教师可以让同学们互相交换读、听、评,并进行点评。
4. 阅读理解教师可以布置阅读理解题目,要求同学们在规定时间内认真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具体操作如下:•教师将材料复印或者手写在黑板或白板上。
•教师阅读一遍文章,然后提出2-3道问题,组织同学们进行思考和回答。
•教师可以让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或者独立完成答题。
5. 作文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话题,要求同学们进行写作。
具体步骤如下:•教师向学生提供写作话题。
•教师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针对性的素材搜集和提纲制定。
•学生根据所准备的素材和提纲展开自己的写作。
教学要点•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每个环节的时间管理和掌控。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技巧,使他们能够逐步独立完成作文。
•鼓励学生多读好书、多写优秀作文,提高语文素养。
(整理)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教案

(整理)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教
案
一、教学目标
1. 复掌握本学期所学的语文知识和技能;
2. 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阅读理解、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识字课:复本学期所学的字词;
2. 阅读课:复本学期学过的课文,进行阅读理解的训练;
3. 写作课:进行作文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
1. 复并巩固本学期所学的字词知识;
2. 加强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
3.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教学方法
1. 教师引导和讲解: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对知识进行复和梳理;
2. 个别辅导:针对薄弱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
3. 组织合作研究:通过小组合作研究,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安排
六、教学评估
1. 完成相应练册上的练;
2. 参与课堂讨论和合作研究;
3. 完成作文,体现所学的语文知识和技能。
七、拓展延伸
1. 鼓励学生参与朗读和角色扮演,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提供适当的阅读材料,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3. 指导学生使用词典和研究工具,培养自主研究能力。
以上为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教案的整理,希望能帮助学生复和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人教版教案案例五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人教版教案案例五篇教案是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依据,是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
课件,也称课时计划,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由于学科和教材的性质﹑教学目的和课的类型不同,教案不必有固定的形式。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1《莫泊桑拜师》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莫泊桑拜师的故事,知道,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通过莫泊桑拜师的故事,知道,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四、教学准备:课件总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生生字词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揭示课题,简介莫泊桑。
2、谈话导入:像莫泊桑这样的大作家,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写出好的作品,也有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
那么,莫泊桑是怎样拜师学习写作的呢?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1、自读课文,要求读通顺,不懂的词语查字典。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教师正音。
3、思考分段,感知大意。
第一段(1)莫泊桑拜师的原因。
第二段(2~9)莫泊桑拜师的经过。
第三段(10)莫泊桑拜师的结果。
三、学习第一段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莫泊桑为什么要拜师?2、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莫泊从小就热爱写作?(酷爱、孜孜不倦)3、莫泊桑面对自己的作品平平常常,没有什么特色,他的心情怎样?(焦急万分)4、简介福楼拜。
5、用自己的话说说莫泊桑拜师的原因。
6、指导朗读。
四、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2。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教学目标:通过莫泊桑拜师的故事,知道,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人教版四年级上语文复习课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语文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
1.复习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的重点知识,巩固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
3.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复习课文中的重点知识,包括词语、句子、段落的理解和运用。
2.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写作,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复习课文教材,包括《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教辅资料等。
2.准备课堂教学用具,包括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等。
3.准备复习课文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阅读理解题等。
四、教学过程。
1.复习课文内容。
(1)通过教学PPT或黑板,复习课文中的重点知识,包括词语解释、句子理解、段落主题等。
(2)组织学生进行课文朗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的印象。
2.课文运用。
(1)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课文的相关运用,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等。
(2)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改编,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3.语文写作。
(1)教师讲解写作技巧,包括句子结构、语言表达等。
(2)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课文内容进行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4.课堂小结。
(1)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和难点。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问,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五、课后作业。
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包括课文复习、写作练习等,巩固学生的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的语文知识,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同时,本节课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继续注重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复习课教案(优秀6篇)

小学语文复习课教案(优秀6篇)小学语文复习课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课文中讲述的三个故事的内容,理解“心安理得”的含义。
2、小组合作学习,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能根据中心句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3、结合自身实际,说说学习文章后的感受,明白“与人方便,与己方便”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重难点: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心安理得”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激趣入文1、上课之前,老师请大家听一个故事,仔细听,想想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听录音后,出示填空练习;在法国东南部一个叫“爱归里”的小镇上,一对年逾八旬的老人,每天清晨,而街坊邻里也时常。
学生交流2、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3、出示句子:在这中间,付出或得到的双方都显得那样心安理得。
双方分别指的是谁?他们的付出与得到分别是什么?打开书认真读读课文一节,想想,交流板书:心安理得理解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他们都有付出,所以得到时都那么心安理得)中间补充:作者在当时得到一大捧鲜花觉得心安理得吗?(在当时觉得有些意外,为什么他们会这样做。
)齐读句子4、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板书课题,朗读二、合作学习1、课文给我们讲述了这个感人的故事之外,又给大家讲述了另外两件事,也是很耐人寻味。
接下去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取你们感兴趣的一件事,仔细读读,要求:(出示)认真读课文,找找这件事中每人的付出和得到是什么?他们心安理得吗?板书:付出得到2、学生小组合作学习3、集中交流预设第二件事;出示:如果我在异国他乡,举目无亲,困难时看到这张纸条,心想:想想、说说(从遗憾到弥补的过程也就是从开始的不安到心安)朗读句子:我觉得只有这样做,才能弥补那年暑假里留给我的遗憾。
第三件事;“我望着他们的背影,心里好一阵感动”讨论;我感动什么?“有没有必要留雨具?”在这件事情中,我觉得心安理得吗?(心安理得了)为什么?(这次是作者自觉的行为)朗读句子三、深化主题领悟中心1、我遇到的三件事,从意外到遗憾到感动,由得到的不安到付出的心安,从作者的三次体会中,我们了解到了什么?怎样才能真正做到享受心安理得?2、出示最后一节,齐读理解:随时随地毫无愧色交流: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明确;要有付出才能享受心安理得。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7篇)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通用7篇)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基础教学科目,学习语文既是知识,也有益人的身心健康,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篇1教学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给多音字“撒”、“和”据词定音,理解22个词语的意思。
2、初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3、感受春天的美丽与笋芽儿自强自立的精神。
教学重点:初读课文教学难点:掌握生字新词教学过程:一、提示课题,导入新课读题。
说说笋芽儿是什么?二、范读课文。
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事?三、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读的时候注意语气)四、检查自学1、认读生字词语。
2、指导用形声字的方法记住生字词。
3、多音字“撒”、“和”的组词及成词规律。
4、指名朗读课文。
五、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1、默读课文,根据笋芽儿成长的过程给课文分成三段。
2、讨论分段,说说段意。
六、作业1、抄写生字词。
2、作业本第1、2、3题。
3、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根据提出的问题,复述课文。
2、初步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笋芽儿的几句话,体会笋芽儿从害怕到坚定的感情变化。
能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3、使学生知道只有经风雨,风世面,勇于锻炼,才能健壮成长,初步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的精神。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篇2教材分析《小柳树和小枣树》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借助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
并通过它们之间的对话,生动形象地使学生懂得“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这一深刻的道理。
学生分析刚刚读二年级的学生,对童话故事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强,但缺乏一定的鉴别能力。
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喜欢读书和表演,但语言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时间还比较短,好动、好玩。
设计理念1、在新教材和《课程标准》中,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汉语拼音复习》》名师教学教案 教学设计

《汉语拼音复习》敎學设计敎學设想:本課时共两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是声母表、韵母表和整体认读音节表;第二部分是汉语拼音儿歌。
德国哲學家约瑟·狄慈根有句名言:“重复是知识之母”。
复习是帮助學生牢固掌握知识并把知识系统化过程,敎师在组织學生复习过程中,要注意面向全体學生,因材施敎,使复习課科學、优化。
學生对复习拼音缺乏兴趣,所以,敎师必须活化练习形式,设计一些游戏,化枯燥无味为生动形象,让學生在复习中体验到快乐,在快乐中巩固拼音。
汉语拼音是帮助學生认识汉字、學习普通话重要工具,敎师在敎學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拼音卡片,直观形象插图、多媒体等。
敎學目标:1、复习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能正确、熟练认读。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汉语拼音儿歌,增强拼读能力。
3、通过复习提高听说读写能力,感受學习语文乐趣。
敎學重点:1、区分形近声母:b—d p—q m—n f—t2、会认读整体音节。
3、能正确认读复韵母。
敎學难点:1、认读平舌音和翘舌音。
2、区分前鼻音和后鼻音。
敎學准备:字母卡片、多媒体課件課时安排:一課时敎學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去“汉语拼音王国”游玩,你们想去吗?让我们乘上小火车出发吧!二、复习声母(过渡)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汉语拼音王国大门口。
看,门口有许多小朋友在欢迎我们呢!看,它们来啦。
1、出示声母卡片,采用小组练读、小组比赛读(分为4组,每一组读四个,剩下齐读)、齐读等形式指导學生反复认读声母。
指名读,谁读好,就把卡片送给谁(师:收好了,等一会儿老师还要考考你呢!)开火车背诵。
2、在23个声母里还有几个与众不同,你能快速地找出来吗?(生贴卡片)让學生把找到平、翘舌音送回家。
指名读、齐读。
3、有些声母朋友长得特别像,你能认出来吗?(师板书)出示形近声母:b —————d p—————q右下半圆 左下半圆 右上半圆 左上半圆m —————n f ——————t二个门洞 一个门洞 一根拐棍 伞把朝上出示声近字母:n ——l z ——zh c ——ch s ——sh4、每组声母请同桌互相读,读得好掌声鼓励,读得好把卡片奖给他们。
统编部编人教版最新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教学设计

14 《普罗米修斯》本课记叙了普罗米修斯夺取火种的故事。重点是体会 1.引导学生品读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为人类献身的精神。 2.引导学生丰富想象,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的好方法。
b. 在朗读中,感悟课文通过几组反义词,把天地形成的过程写
得清楚、明白
(4)引导学生用成语概括段意。(板书:开天辟地)
(二)引导学生在读懂第三段的基础上, 也用成语概括段意。(板 书:顶天蹬地)
(1)学生自读,思考: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他们还会在一起,
就怎么做?
(2)学生汇报,观察课文插图,并请一名表演。
(播放孩子们熟悉的动画:《西游记》《小哪吒》《葫芦
娃》)
师:他们都有着神奇的本领,是神话故事里的人物。在古代中
国神话中,还有一位巨人被称为人类的老祖宗,他就是 ——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盘古开天地的故事。
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 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反复读一读。
3. 展示朗读
15✳《女娲补天》本课写的是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重点是了解女娲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补天的过程。 1.运用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边读课文边想,初步培养学生的良好读书习惯。
习作:《我和 过一天》 本次习作的内容写一写自己和神话中的人物一天中的活动。重点是讲解习作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习作构思。 1.指导学生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运用夸张和拟人的手法编出的。2.结合课文提示对习作进行指导。 3.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表达习作。 4.互评法互相点评习作。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
教案
教学目标
- 熟练掌握第一单元的识字、拼音和阅读内容。
- 掌握认读字词和句子的技巧。
-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
1. 识字:复第一单元的字词,包括生字的认读和拼写
2. 拼音:巩固第一单元的拼音声母和韵母的发音规律
3. 阅读:复第一单元的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综合练:整理第一单元的练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引入本节课的复内容。
2. 识字复:用幻灯片或黑板上展示第一单元的生字,让学生认读并拼写。
3. 拼音巩固:使用拼音卡片或互动游戏,让学生模仿老师的发音,巩固第一单元的拼音知识。
4. 阅读复:让学生跟读并理解第一单元的课文,通过提问和讨论,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5. 综合练:布置综合练题,包括识字、拼音和阅读的练,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结:复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生在复中遇到的问题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的识字、拼音和阅读表现,以及完成综合练的情况,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
课后作业
完成布置的综合练题,预第二单元的内容。
以上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教案》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复习课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在本节课中,学生将能够:1. 复四年级下册所学的语文知识和技能;2. 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3. 练运用语文知识和技能进行阅读、写作等活动。
二、教学重点1. 复四年级下册的课文内容;2.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3. 练语文运用能力。
三、教学准备1. 课本《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 复课教案和复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复课文内容- 让学生逐个回顾四年级下册所学的课文,提问并让学生回答关于内容和重点的问题。
- 引导学生回忆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情节以及故事的核心思想。
2. 理解和记忆课文- 选择几篇课文,由学生分组进行朗读和表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 提问学生有关课文的问题,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理解和记忆回答。
3. 练语文运用能力- 进行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阅读、写作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进行练。
可以包括填空、改错、写作等。
4. 总结和反思-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并分享他们的收获和感悟。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继续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鼓励他们保持研究态度。
五、教学延伸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建议家长和学生在课后进行相关的语文练和阅读。
可以选择适合学生年级和能力的练题和读物,不断拓展语文知识和技能。
六、教学评价在整个复课中,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回答问题的能力、阅读表演和写作的表现等来评价学生的语文研究情况。
同时,可以对学生的作业和练进行评价,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以上是本节课的复习课教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人教版)案例一:认识生活探究生活——《菜园里》教学片段案例二:《小小的船》一课的教案及教学后记案例三:《燕子妈妈笑了》课堂教学纪实案例四:感受春天的手——《春天的手》教学案例案例五:地球爷爷的手案例六:天公作美巧上课新课程新理念——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案例前言新课程教学案例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中,从首批国家级实验区参加实验的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实例,在被描述的具体情境中包含一个或者多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同时也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有具体情景的介绍和描述,也有一定的理论思考和对实践活动的反思。
每个案例都能突出一个鲜明的主题,它常常与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实际教育活动和教育管理活动中常见的疑难问题和容易引起困惑的事件有关。
它源于教育教学实践但又不是简单的教育教学活动实录,它有相对完整的情节乃至戏剧性的矛盾,以反映事件发生的过程,反映教育实践中的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变化,揭示教育教学工作的复杂性,并引人思考。
案例中的角色常常不仅仅是校长、教师和学生,也可能是学生家长或者其他影响教育活动的人。
一个具体的素质教育案例,不仅应当有对事件的描述、有解决问题的技巧,还应当蕴含一定的教育基本原理和教育思想,置身其中的教育者或者是撰写案例的作者应当能够从实践中总结出一定的经验教训,有一定的理性思考。
作为一个能够提供借鉴的教育案例,既可能是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成功事例,也可能是教育实践活动中遭遇过的失败,前者可以提供经验,后者可以提供教训,都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通过阅读和学习案例,广大教师可以分享别人成功或者失败的经验,由学习和分析别人的案例到加强学习、解剖自己,不断积累反思的素材,自觉改进自己的教学。
由于案例本身的可操作性,学习教育案例,可以直接推动教师在借鉴和学习的过程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教学行为。
--------------------------------------------------------------------------------案例一:认识生活探究生活——《菜园里》教学片段[教学片断]教室的中间,学生每6人围坐成一个小组,教室的四周摆着许多新鲜蔬菜,有白菜、卷心菜,有白色、红色的萝卜,红色、绿色的辣椒,紫色的茄子,浅黄、深黄的南瓜,有穿着绿衣裳的黄瓜,还有细长的豆角。
如果你要认为这是在上自然课或是美术课,那你就猜错了。
这是王俊老师正在上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菜园里》。
上课了,老师亲切的话语响起:“大家看,我们来到‘菜园里\',我们四周有这么多蔬菜,你们想认识它们吗?” 学生兴奋地齐声说:“想!”乘着学生的兴趣,王老师继续往下说:“那好,待会儿同学们就下座位到教室的四周去看一看、摸一摸这些蔬菜,再读一读旁边的小卡片,试着记住它们的名字,可不要把它们名字叫错了?读完后把小卡片拿在手里,等到把所有的蔬菜认完了,就回座位。
”王老师的话刚说完,学生们便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飞向了教室的四周,微笑着看看这种蔬菜,摸摸那种蔬菜,有的还凑上小鼻子闻一闻,然后再饶有兴致地拿起旁边的小卡片读一读,看看这可爱的东西叫什么名字。
王老师在教室里轻轻地走着,观察每一位学生,分享着学生的收获和快乐,当看到学生们因收获而激发出学习的兴趣时,她亲切的话语又在同学们耳边响起:“下面,王老师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记住了这些蔬菜的名称?我拿出一种蔬菜,你们赶快把它的小卡片举起来,大声读。
比一比,看谁找得快,读得准,声音响亮。
”王老师首先举起一个大南瓜。
学生们迅速地在许多张卡片中找出“南瓜”的卡片,并抢着大声地读出来:“南瓜”、“南瓜”……“你们找得很快,很准,但要注意‘南瓜\'的‘南\'是鼻音,请大家再读一遍!”学生们准确地齐读:“南瓜”。
王老师又举起了“黄瓜”、“豆角”、“白菜”、“卷心菜”,最后又拿出了紫颜色的“茄子”,学生们纷纷找出卡片举着读“ qiézi”、“qiézí”、“quézi”,王老师在众多的读音中分辨出有一个学生把“qiézi”读成“quézi”。
王老师亲切地说:“好像有人把它读成‘quézi \',我们再读一遍,读准它的名字——‘qiézi\',全班齐读。
”根据学生们在课堂上反馈的信息和实际情况来看,生字确实是学生们学习的难点。
此起彼伏的读书声过后,学生们慢慢地安静下来。
“你们想把刚才读的生字读给大家听听吗?”王老师商量的语气,体现了师生之间平等的关系。
学生纷纷举手。
课堂上,学生清晰、自信地读书,老师热情地鼓励,声声入耳。
为了让学生更轻松地理解课文,将自己的收获畅快地表达出来,王老师说:“你们刚才认识了那么多的蔬菜,谁愿意说说它们?说说你看到的,摸到的,感觉到的,你愿意说哪个就说哪个!”“我刚才认识了豆角,我觉得豆角又细又长又软,像一根鞭子。
”“我觉得更像一根绳子。
”“我刚才摸到了黄瓜身上有刺。
”“我知道了,南瓜是黄色的,是圆形的,它的皮很硬。
”“西红柿,红红的,软软的,我闻了闻,还有一股清香味呢!”“我知道了卷心菜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包菜。
”【评析】生活是教学的源泉,也是学生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此课中,老师直接将情景生活化,并将教学明显地分成了认识生活与探究生活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景,走入相关认知的园地。
此时课文所要学习的生词已不再是一个个陌生的、生硬的方块字的组合,而是一个个他们急于认识的朋友。
当学生们在老师的帮助下,人人都通过自己的努力,知道了这些蔬菜的名字,并读准了字音,认识了它们,欢快的气氛就弥漫了整个教室。
第二个层次则是创设了一个相对自主的学习环境。
学生们由看一看、闻一闻以及摸一摸,他们自然明白了更多。
原来“豆角像一根绳子”,“西红柿红红的、软软的、香香的”,“我们吃的包莱就是卷心莱呀”……这些陌生或熟悉的蔬菜的特点,不是老师向学生讲解的知识点,而是学生们独自探究的“伟大”成果。
学生们通过生活获得了认知,又通过进一步的认知,明确了更多的生活中的事例,语言也在认识和探究中得到发展。
这是一个典型的开放课堂,我们仿佛看到了“教育即生活”的教育境界。
在这里,教育不再是未来生活的预备,而是儿童现实生活的过程。
教育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增长了学生们的知识,发展了他们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识和习惯,并激发他们的情感。
--------------------------------------------------------------------------------案例二:《小小的船》一课的教案及教学后记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大自然,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 识字——12个;巩固学过的字;渗透性识字;初步接触多音字。
3. 写字——6个;“小”作偏旁的变形。
4. 词、语、句——学习“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子;理解文中比喻句的意思。
5. 阅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6. 口语交际——“老师,请您评评我的字”7. 学法和习惯——基本掌握听读识字的方法;开始培养自检,互检的习惯。
教学重点:1. 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 用听读法识字。
教学难点:用听读法识字。
教学方法手段:讲授、谈话、演示、创造性作业等。
教具准备:幻灯片,字词卡,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1. 古时候,人们就想飞到月亮上去,我国民间就有一个神话故事叫<嫦娥奔月>,说的是人间有一个叫嫦娥的姑娘听说月亮上很美,于是想尽了一切办法,飞到了月亮上。
当然这只是个神话。
现在我们人类不但已经登上了月球,而且还能乘宇宙飞船再回到地球上来呢![说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2.今天怎么不见我们的好朋友丁丁了?[说明:卡通人物丁丁更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
]二、指导看图1.示图:丁丁在什么地方?你怎么知道他在月亮上?相机贴词卡在图的相应位置: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说明:在培养观察能力的同时,将具体事物与词组一一对应,具体情境更有利于一年级学生的识字。
]2. 原来丁丁到月亮上旅行去了,你有什么问题要问丁丁吗?[说明:孩子的好奇心由此被激发。
]三、读文1.板题,理解课题的寓意。
2.反复练习,读熟课文:(1)自己练读,画出不会读的字。
(2)教师带读,学生留意自己不会读的字。
(3)学生再读课文,若还有不会读的字问一问旁边的同学或老师。
(4)指名读文,众生评议。
(5)教师范读,学生评议后标出停顿。
(6)齐读课文。
[说明: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要从小培养。
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朗读的规律,训练朗读的基本技能。
]四、认字1.示词组卡,全班认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板叠词卡,这几个词有什么特点?示“弯弯的月儿”,比较“弯的月儿”弯?还是“弯弯的月儿”弯?教师范读,生练读,同法练读“小小的船”、“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说明:留给学生发现的空间,在发现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
]3.感情朗读课文:丁丁说小朋友读的真好,把月儿读得弯弯的,把船儿读得小小的,把星星读得闪闪的,把天读得蓝蓝的,他还想听小朋友读一次课文,你们愿意吗?一边读一边想象可爱的星星、月亮、天空。
[说明:充满童趣和美感的语言激发了学生强烈的表现欲,以加深对诗歌意境的体验。
]五、认单字1.示贴有字卡的小黑板:小朋友看,谁来了?2.“谁来当当小老师?”会读哪些字就拿下字宝宝,领大家读一次。
组词重点:里、月多音字:只3.小组合作识记一类字:分析部件:只、尖、里字理识字:月数笔画:在、见编儿歌:只、尖猜谜语:月[说明:“宝宝”形状的字卡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既满足了学生个体的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又使教师真正地站在了组织者、引导者的位置。
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前提下合作记字。
]4.拓展识字方法:丁丁说其实我们在生活中每天都能见到字,比如说电视里、商店里、街道上的广告牌等,你平时还在哪里见过这些字?[说明:沟通课堂内外,努力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5.同座互检生字掌握情况。
[说明: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6.游戏:猜猜他是谁?[说明:游戏的魅力在于激趣。
]7.自由组合进行拼句游戏:摘果子,做拼盘。
[说明:让学生直接接触语文材料,进行变句的训练。
]六、音乐欣赏,感情朗读,练习背诵1.播放歌曲《小小的船》,第一遍跟唱,第二遍根据自己的想象做动作。
2.配乐朗诵,练习背诵。
[说明: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与艺术科交叉渗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加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体验。
]3.丁丁说弯弯的月儿像小船,你觉得月亮还像什么?和周围的同学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