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计算与图像分析4

合集下载

化学平衡讲义4一平衡平衡图像分析

化学平衡讲义4一平衡平衡图像分析

化学平衡讲义4——平衡图像分析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化学平衡图像是高考必考题型之一,本文根据图像横坐标表示的意义,将化学平衡图像分解成如下五类进行讨论。

1.速率(V)一时间(t)图通常用纵坐标表示反应速率,横坐标表示反应时间,曲线反映了外界条件改变后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虽然图像形式上反映的是速率与时间之间的关系,但问题的解决需要运用勒夏特列原理。

例1:右图是反应:N2(g)+3H2(g)2NH3(g) ΔH<0的速率变化图像,则t0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A.升高温度、同时加压B.减小压强、同时降温C.增加反应物的浓度,使用催化剂D.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减小生成物浓度解析:由于t0时刻改变条件后,正反应速率大于原平衡速率而逆反应速率小于原平衡速率,故只能是浓度改变引起的,对照四个选项知A、B、C应淘汰,答案:D。

[应对策略](1)抓住瞬时速率与原平衡速率关系确定条件改变的可能范围与方式:瞬时速率均增大:升温、加压(有气体参与)、使用催化剂;只有V(正)增大,增加了反应物浓度。

瞬时速率均减小:降温、减压(有气体参与);只有V(正)减小,降低了反应物浓度。

(2)根据条件改变后V(正)、V(逆)的相对大小确定具体改变的条件:条件改变后,若V(正)>V(逆),则表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再结合勒夏特列原理即可确定变化的具体条件。

如果题目提供的图像中只有一种速率图像,则在新平衡建立过程中,平衡总是向速率增大的一侧进行[如V(正)增大,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量值-时间图图像中的坐标轴分别代表物质的数量(如浓度、百分含量、转化率、产率等)与反应时间(过程),将可逆反应中物质数量的变化与时间的变化体现在图像中。

例2:反应aA(g)+bB(g)cC(g) (△H<0)在等容条件下进行。

改变其他反应条件,在Ⅰ、Ⅱ、Ⅲ阶段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回答问题:(1)反应的化学方程中a∶b∶c为;(2)由第一次平衡到第二次平衡,平衡移动的方向是,采取的措施是;(3)达到第三次平衡后,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一倍,假定10min后达到新的平衡,请在下图中用曲线表示第Ⅳ阶段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上必.须.标出A、B、C)。

化学平衡常见图像分析完整版

化学平衡常见图像分析完整版

化学平衡常见图像分析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化学平衡常见图像分析化学平衡图像问题的综合性强,思维难度大,是许多学生感到困难的题型之一。

化学平衡图像题的特征是以图像的形式将一些相关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形象直观的曲线表示出来,把习题中的化学原理抽象为数学问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曲线的数学意义和化学意义之间对应关系的分析、理解和运用能力。

一、化学平衡常见图像及其分析图像I:图像分析:(1)若a、b无断点,则平衡移动肯定是改变某一物质的浓度导致。

(2)若a、b有断点,则平衡移动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所导致:①同时不同程度地改变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②改变反应体系的压强;③改变反应体系的温度。

(3)若平衡无移动,则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所导致:①反应前后气体分子个数不变;②使用了催化剂。

(4)若在的上方,即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若在的上方,即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图像II:图像分析:(1)由曲线的拐点作垂直于时间轴(t线)的垂线,其交点即为该条件下达到平衡的时间。

(2)由达到平衡的时间长短,推断与、与的相对大小(对于此图像:、)。

(3)由两平衡时,不同p、T下的量的变化可判断纵坐标y代表的物理量。

图像III:图像分析:(1)固定温度T(或压强p),即作横坐标轴的垂线,观察分析图中所示各物理量随压强p(或温度T)的变化结果。

(2)关键是准确判断所作垂线与原温度(或压强)曲线的交点的纵坐标。

(3)y可以是某物质的质量分数、转化率、浓度、浓度比值、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等。

图像IV:图像分析:(1)温度为点为化学平衡点。

(2)温度段是随温度(T)升高,反应速率加快,产物的浓度增大或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

(3)温度段是随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的结果。

二、解答化学平衡图像问题的技巧在解答化学平衡图像问题时,要注意技巧性方法的应用。

1、“先拐先平,数值大”:在含量—时间曲线中,先出现拐点的,则先达到化学平衡状态,说明该曲线的温度较高或压强较大;2、“定一议二”:在含量—温度(或压强)曲线中,图像中有三个变量,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因为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只适用于外界“单因素”的改变,导致的平衡移动的分析),即确定横坐标所示的量后,讨论纵坐标与曲线的关系或确定纵坐标所示的量后(通常作一条横坐标的垂线),讨论横坐标与曲线的关系。

化学平衡图像及等效平衡

化学平衡图像及等效平衡

练习3
右图表示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O2 2SO3+Q达到平衡时 ,由于条件改变而引起反应 速度和化学平衡的变化情况,ab过程中改变 的条件可能是 ;bc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 是 ; 若增大压强时,反应速度变化情况 画在c—d处.
V正
V逆
升温
减小[SO3]
三、x% – t 图
x% (或用φ(C) 表示) 可以表 示反应物、生成物在反应体系中的 物质的量百分数(体积分数)、或 表示反应物的转化率等; t表示时间;
V
V正 V逆
A t
V正
V逆 D t
V正
B t
V正
C t
说明
上述图象的特点是有一速 率改变,随后正逆反应速率再 发生变化,直至两者相等建立 新的平衡。是改变某一物质浓 度而引起化学平衡移动的特征。
二、v – t 图
练习2
练习2
在密闭容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 mA(g)+nB(g) pC(g)+qD(g) 若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重新达到平衡,变化过 程均如图所示,则对该反应叙述正确的是(BD ) A.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B.逆反应是吸热反应 C.m+n>p+q D.m+n<p+q
例3:下列图线分别有哪些含义?
V V V V
V正 V逆 A
t
V正 V逆
V逆 V正
V逆 V正
t
B
t
C
D
t
A.升温时,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但吸热反应方 向的速率增得更多,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或气体反应时增压,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但气体 体积大的增大得更多,正反应为气体缩小的反应。 C与A 正、逆相反。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及图像分析_图文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及图像分析_图文

D.达到平衡后,增加A的质量有利于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 移动
真题集训把脉高考
题组1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B
2.(2011·高考海南卷)氯气在298 K、100 kPa时,在1 L水中可 溶解0.09 mol,实验测得溶于水的Cl2约有三分之一与水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估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式计算); (3)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将向________ 移动; (4)如果增大氯气的压强,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将________(填 “增大”、“减小”或“不变”),平衡将向________移动。
A
B
3.可逆反应mA(s)+nB(g)
eC(g)+fD(g),反应过程中保持
其他条件不变,C的体积分数在温度(T)和压强(P)的条件下
随时间(t)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达到平衡后,若使用催化剂,C的体积分数将增大
B.达到平衡后,若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化学方程式中n>e+f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及图像分析_图文.ppt
教材回顾夯实双基
构建双基
反应方向

体积缩小 体积扩大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减弱
体验高考
B
思考感悟 某一可逆反应,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若化学反应速率改 变了,平衡一定发生移动吗?相反,若平衡发生移动了,化学 反应速率一定改变吗? 【提示】 化学平衡移动的本质是由v(正)=v(逆)改变为v(正) ≠v(逆),此时平衡就会发生移动。因此速率改变,平衡不一定 移动,如加催化剂会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对于反应 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可逆反应,改变压强会同等程度改变正 逆反应速率等,这些条件的改变只能改变反应速率大小,但不 能使平衡发生移动;相反,平衡移动,说明反应速率一定改变了。

化学平衡图像讲解

化学平衡图像讲解

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化学平衡移动与图像影响因素分子总数活化分子百分数活化分子总数活化分子浓度(单位体积活化分子数)增大浓度增加不变增加增加增大压强不变不变不变增加升高温度不变增加增加增加正催化剂不变增加增加增加总结:①只要增大浓度、增大压强、升高温度,新平衡都在原平衡的上方,v′正=v′逆>v正=v逆;只要减小浓度、降低压强、降低温度,新平衡都在原平衡下方,v″正=v″逆<v正=v逆。

②只要是浓度改变,一个速率一定是在原平衡的基础上改变;两个速率同时增大或减小(中间断开)一定是压强或温度改变。

③加入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增大正、逆反应速率,平衡不移动。

速率和平衡图像分析:⑴分析反应速度图像:①看起点:分清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减小的是反应物,浓度增大的是生成物,生成物多数以原点为起点。

②看变化趋势:分清正反应和逆反应,分清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升高温度时,△V吸热>△V放热。

③看终点:分清消耗浓度和增生浓度。

反应物的消耗浓度与生成物的增生浓度之比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计量数之比。

④对于时间——速度图像,看清曲线是连续的,还是跳跃的。

分清“渐变”和“突变”、“大变”和“小变”。

增大反应物浓度V正突变,V逆渐变。

升高温度,V吸热大增,V放热小增。

⑵化学平衡图像问题的解答方法:①三步分析法:一看反应速率是增大还是减小;二看△V正、△V逆的相对大小;三看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

②四要素分析法:看曲线的起点;看曲线的变化趋势;看曲线的转折点;看曲线的终点。

③先拐先平:对于可逆反应mA(g) + nB(g) pC(g) + qD(g) ,在转化率-时间曲线中,先出现拐点的曲线先达到平衡。

它所代表的温度高、压强大。

这时如果转化率也较高,则反应中m+n>p+q。

若转化率降低,则表示m+n<p+q。

④定一议二:图像中有三个量时,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用单位时间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2024届高中化学一轮复习课件:平衡思想——化学平衡图像的解读与分析

2024届高中化学一轮复习课件:平衡思想——化学平衡图像的解读与分析
应速率与转化率(化学平衡)两个角度来分析,“快”就是提高反应速率,“好”就
是提高转化率,原料利用率高,而影响速率与转化率的主要因素就是浓度、温
度、压强与催化剂,其中温度与压强是试题中经常考查的因素。
(2)从速率、转化率、产率、纯度等角度分析,选择最佳条件。如针对反应速率
时,思考方向为如何提高浸出速率,如何提高反应速率等;针对平衡转化率、产
的利用技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能源是缓解环境和能源问题的方案之一。CO2耦合乙苯
(C6H5—C2H5,简称EB)脱氢制备苯乙烯(C6H5—C2H3,简称ST)是综合利用CO2的热点研究
领域。制备ST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a.EB(g) ⇌ ST(g)+H2(g) ΔH1
b.CO2(g)+H2(g) ⇌ CO(g)+H2O(g) ΔH2=+41.2 kJ·mol-1
-1
kJ·mol 。回答下列问题:

(2)研究表明,SO2催化氧化的反应速率方程为v=k( -1)0.8(1-nα')。式中:k为反应速率常数,

随温度t升高而增大;α为SO2平衡转化率,α'为某时刻SO2的转化率,n为常数。在α'=0.90时,
将一系列温度下的k、α值代入上述速率方程,得到v~t曲线,如图所示。
1
的催化氧化:SO2(g)+ O2(g)
2
SO3(g) ΔH=-98 kJ·mol-1。回答下列问题:
(1)当SO2(g)、O2(g)和N2(g)起始的物质的量分数分别为7.5%、10.5%和82%时,
在0.5 MPa、2.5 MPa 和5.0 MPa压强下,SO2平衡转化率α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
示。反应在5.0 MPa、550 ℃时的α= 0.975

化学平衡的图像分析

化学平衡的图像分析

化学平衡的图像分析一、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图像类型1、速率—时间图2、速率—条件图3、化学量—时间图4、化学量—条件图5、化学量—条件—时间图二、速率与平衡图像的分析方法1、一看图像的类型,弄清图像的纵坐标代表什么量,横坐标代表什么量。

2、二看几个重要的点,如起点、转折点、交叉点、极值点,理解它的化学含义3、三看曲线的变化趋势,是递增的曲线,还是递减的曲线,并把“平”与“陡”、“直”所代表的的斜率意义与化学含义建立起来。

4、四看分析方法,最重要的方法是“先拐先平,定一议二”。

“先拐先平”,指的是先达到转折点,意味着先达到平衡,就意味着反应速率越快;“定一议二”,指的是确定一个量不变,去分析一个化学量随着另一个化学量改变而改变的趋势。

三、速率与平衡图像所解决的问题1、由起点和变化趋势,可以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2、由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比较,以及化学量的改变,分析平衡移动的方向。

3、由化学量的改变和压强的关系,可以分析具体气体反应的计量系数特征,并可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4、由化学量的改变和温度的关系,可以分析具体反应的能量特征,分析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5、由平衡移动中正逆反应速率的改变,或者化学量随条件改变而改变的情况,可以反应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条件改变的可能性。

6、由化学量在一定时间内的改变量,可以分析反应的计量系数,以及计算转化率、反应速率、平衡常数、百分含量等。

四、强化练习1、电镀废液中Cr2O72-可通过下列反应转化成铬黄(PbCrO4):Cr2O72-(aq)+2Pb2+(aq)+H2O(l) 2 PbCrO4(s)+2H+(aq)ΔH< 0该反应达平衡后,改变横坐标表示的反应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将A g 块状碳酸钙跟足量盐酸反应,反应物损失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的实线所示,在相同的条件下,将 B g A 粉末状碳酸钙与同浓度盐酸反应,则相应的曲线(图中虚线所示)正确的是()Sn(s)+Pb2+(aq)Sn2+(aq)+Pb(s),体系中c(Pb2+)和c(Sn2+)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化学平衡移动-及常见图像分析分解

化学平衡移动-及常见图像分析分解
2、温度:升高温度,可以加快正逆反应速率 3、压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
增大压强,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4、催化剂:
使用正催化剂,可以同等程度的加快正逆反应速率
一、浓度的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V
V(正) V(逆)
V(正) V(逆)
0
t1
t
①增大反应物浓度
V
V(正)
V(正)
V(逆)
V(逆)
0
t1
△H <0
m+n>p+q
mA(g)+nB(g) pC(g)+qD(g);△H
m+n<p+q
m+n=p+q
mA(g)+nB(g) pC(g)+qD(g);△H
⑵含量-时间图
△H >0
△H >0
mA(g)+nB(g) pC(g)+qD(g);△H
A
C. a=b+c D. a=b=c
三、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NO2
红棕色
N2O4 △H<0
无色
三、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NO2
V
N2O4 △H < 0
V(逆) V吸热
V(正)
V(正) V放热
V(逆)
0 ①升高温度 t
结论:其他V条吸件>不V变放,平升衡高向温吸度热平方衡向向移吸动热反应方向 移动
结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温度升高,会 使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温度 降低会使化学平衡向放热的方向移动。
注意: 温度的变化一定会影响化学平衡,使 平衡发生移动
[总结]改变反应条件时平衡移动的方向
改变反应条件

2024高考化学 易错专题13 化学平衡图像和计算(解析版)

2024高考化学 易错专题13 化学平衡图像和计算(解析版)

易错专题13化学平衡图像和计算聚焦易错点:►易错点一化学平衡图像►易错点二化学平衡计算典例精讲易错点一化学平衡图像【易错典例】例1(1)用O 2将HCl 转化为Cl 2,可提高效益,减少污染。

新型RuO 2催化剂对上述HCl 转化为Cl 2的总反应[2HCl(g)+12O 2H 2O(g)+Cl 2(g)ΔH ]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①实验测得在一定压强下,总反应的HCl 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αHCl ~T 曲线如下图:则总反应的ΔH ________0(填“>”、“=”或“<”);A、B 两点的平衡常数K (A)与K (B)中较大的是________。

②在上述实验中若压缩体积使压强增大,画出相应αHCl ~T 曲线的示意图,并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

③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提高αHCl 的有________。

A.增大n (HCl)B.增大n (O 2)C.使用更好的催化剂D.移去H 2O(2)甲醇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作为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 2和H 2)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①CO(g)+2H 2(g)CH 3OH(g)ΔH 1②CO 2(g)+3H 2(g)CH 3OH(g)+H 2O(g)ΔH 2③CO 2(g)+H 2(g)CO(g)+H 2O(g)ΔH 3,回答下列问题:①反应①的化学平衡常数K 表达式为________;图中能正确反映平衡常数K 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为________(填曲线标记字母),其判断理由是________。

②合成气组成n (H 2)/n (CO+CO 2)=2.60时,体系中的CO 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α(CO)值随温度升高而_____(填“增大”或“减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图中的压强由大到小为________,其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K (A)②见下图增大压强,平衡右移,αHCl 增大,相同温度下,HCl 的平衡转化率比之前的大③BD(2)①K =a 反应①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使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K 应减小②减小由图可知,压强恒定时,随着温度的升高,α(CO)减小p 3>p 2>p 1温度恒定时,反应①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加压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α(CO)增大,而反应③为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加压对其平衡无影响,故增大压强时,有利于α(CO)增大【解析】(1)①结合题中αHCl ~T 图像可知,随着温度升高,αHCl 降低,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得出正反应方向为放热反应,即ΔH <0;A、B 两点A 点温度低,平衡常数K (A)大。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图像分析(共21张PPT)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图像分析(共21张PPT)

化学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热点专题课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图像分析
结束
二、解答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图像题的一般原则方法 (1)看图像:一看轴,即纵、横坐标的意义;二看点:即起
点、拐点、交点、终点;三看线,即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四看 辅助线,即等温线、等压线、平衡线等;五看量的变化,如浓度 变化、温度变化、转化率变化、物质的量的变化等。
结束
[解析]
无论是升高温度还是增大压强,v(正)、v(逆)均应
增大。B项中v(逆)减小,D项中v(正)和v(逆)均减小,故B、D项 均错误;该反应的正反应是一个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吸热反应, 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v(正)>v(逆),A项错 误;增加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v(逆)>v(正),C项 正确。
化学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热点专题课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图像分析
结束
3.从曲线的变化趋势着手
对于速率-温度(或压强)图像, 由于随着温度逐渐升高或压强逐 渐增大,反应速率会逐渐增大,因此图像上出现的是平滑的递增曲 线。
根据温度或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可以判断速率曲线的 变化趋势。需要注意的是:(1)温度或压强的改变对正、逆反应速率 的影响是一致的,即要增大都增大,要减小都减小,反映到图像 上,就是v(正)、v(逆)两条曲线的走势大致相同;(2)分析外界条件 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只能分析达到平衡之后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 情况。
化学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热点专题课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图像分析
结束
4.含量——时间——温度(压强)图

化学平衡常数 相关计算与图像分析 课件(127张)

化学平衡常数 相关计算与图像分析 课件(127张)

对点练习
1. (2017· 广东惠州模拟)某温度下, H2(g)+CO2(g)
H2O(g)
9 +CO(g)的平衡常数 K=4。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 容器中,投入 H2(g)和 CO2(g),其起始浓度如表所示: 物质 起始浓度 c(H2)/(mol· L ) c(CO2)/(mol· L )
D.反应开始时,丙中的反应速率最快,甲中的反应速率最慢
解析:选 C 则
设平衡时甲中 CO2 的转化浓度为 x mol· L-1,
H2(g)+ 起始(mol· L - 1) 转化(mol· L - 1) 平衡(mol· L 1)

CO2(g) 0 x 0.010-x x
H2O(g)+CO(g) 0
0.010 x
第三节 化学平衡常数 相关计算与图像分析
(本节共设计两个学案)
高考导航
1.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 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2.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
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作用。
学案 一 化学平衡常数及相关计算
1.表达式 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mA(g)+nB(g) ⇋pC(g)+ qD(g)达到化学平衡时,其化学平衡常数K=
(3) 反 应 ③ 的
K3 值 与
K1 、 K2 的 关 系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若 其 他 条 件 不 变 , 向 反 应 ③ 所 在 的 密 闭 容 器 中 充 入 H2O(g) , 则 平 衡 将 向 ________ 移 动 , 该 反 应 的 平 衡 常 数 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平衡计算与图像分析1、[2017浙江] (一) 十氢萘是具有高储氢密度的氢能载体,经历“十氢萘(C10H18)→四氢萘(C10H12)→萘(C10H8)”的脱氢过程释放氢气。

已知:C10H18(l)C10H12(l)+3H2(g) △H1C10H12(l)C10H8(l)+2H2(g) △H2△H1>△H2>0;C10H18→C10H12的活化能为E a1,C10H12→C10H8的活化能为E a2,十氢萘的常压沸点为192℃;在192℃,液态十氢萘的脱氢反应的平衡转化率约为9%。

请回答:(1)有利于提高上述反应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A.高温高压 B.低温低压 C.高温低压D.低温高压(2)研究表明,将适量十氢萘置于恒容密闭反应器中,升高温度带来高压,该条件下也可显著释氢,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温度335℃,在恒容密闭反应器中进行高压液态十氢萘(1.00 mol)催化脱氢实验,测得C10H12和C10H8的产率x1和x2(以物质的量分数计)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

①在8 h时,反应体系内氢气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mol(忽略其他副反应)。

②x1显著低于x2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图2中绘制“C10H18→C10H12→C10H8”的“能量~反应过程”示意图...____。

(二) 科学家发现,以H2O和N2为原料,熔融NaOH-KOH为电解质,纳米Fe2O3作催化剂,在250℃和常压下可实现电化学合成氨。

阴极区发生的变化可视为按两步进行,请补充完整。

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2Fe+3H2O+N2=2NH3+Fe2O3。

2.(2018年东北三省三校高三模拟)SO2是危害最为严重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其含量是衡量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指标。

工业上常采用催化还原法或吸收法处理SO2。

催化还原SO2不仅可以消除SO2污染,而且可得到有价值的单质S。

(1)在复合组分催化剂作用下,CH4可使SO2转化为S,同时生成CO2和H2O。

已知CH4和S的燃烧热分别为a kJ·mol-1和b kJ·mol-1(a、b均大于0),则CH4和S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ΔH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2)用H2还原SO2生成S的反应分两步完成,如图1所示,该过程中相关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2 所示:①分析可知X为(写化学式),0~t1 min时间段的温度为,0~t1 min时间段用SO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②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可不写条件)。

(3)焦炭催化还原SO2生成S2,化学方程式为2C(s)+2SO2(g)S2(g)+2CO2(g),恒容容器中,1 mol·L-1 SO2与足量的焦炭反应,SO2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3 所示。

①该反应的ΔH(填“>”或“<”)0。

②a点的平衡常数为。

(4)工业上可用Na2SO3溶液吸收S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5 ℃时用1 mol·L-1的Na2SO3溶液吸收SO2,当溶液pH=7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

(已知:H2SO3的电离平衡常数K1=1.3×10-2,K2=6.2×10-8)3、甲醇和乙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清洁的能源.(1)工业上利用乙酸甲酯和氢气加成制备乙醇的技术比较成熟.主要反应如下:反应①:CH3COOCH3(g)+2H2(g)⇌CH3OH(g)+C2H5OH(g)△H1反应②:CH3COOCH3(g)+C2H5OH(g)⇌CH3COOC2H5(g)+CH3OH(g)△H2>0反应③:C2H5OH(g)⇌CH3CHO(g)+H2(g)△H3>0①分析增大压强对制备乙醇的影响.②反应①乙酸甲酯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和氢碳比()的关系如图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升高__ 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氢碳比最大的是曲线.(2)①利用反应CO(g)+2H2(g)⇌CH3OH(g)合成甲醇.某温度下,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CO和2mol H2,CO转化率的变化如图2所示,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下同),若起始压强为12.6MPa,则10min时容器的压强为.②若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起始时加入2mol CO和2mol H2,再次达到平衡,相应的点是.4、近几年我国大面积发生雾霾天气,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PM2.5)是导致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

空气中的CO、SO2、氮氧化物等污染气体会通过大气化学反应生成PM2.5颗粒物。

(1)用CaSO4代替O2与燃料CO反应,是一种高效、清洁、经济的新型燃烧技术,既可提高燃烧效率,又能得到较纯的CO2,以便于被处理。

反应①为主反应,反应②和③为副反应。

ⅰ.CaSO4(s)+4CO(g)==CaS(s)+4CO2(g) ΔH1=-189.2 kJ·mol-1ⅱ.CaSO4(s)+CO(g)==CaO(s)+CO2(g)+SO2(g)ΔH2=+210.5 kJ·mol-1ⅲ.CO(g)==C(s)+CO2(g) ΔH3=-86.2 kJ·mol-1反应2CaSO4(s)+7CO(g)==CaS(s)+CaO(s)+6CO2(g)+C(s)+SO2(g)的ΔH=_________________(2)已知由CO生成CO 2的化学方程式为CO+O2CO2+O。

其正反应速率为v正=K正·c(CO) ·c(O2),逆反应速率为v逆=K逆·c(CO2) ·c(O),K正、K逆为速率常数。

在2500 K下,K正=1.21×105 L·s-1·mol-1,K逆=3.02×105 L·s-1·mol-1。

则该温度下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为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小数)。

(3)用活性炭还原法可以处理氮氧化物。

某研究小组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发生反应:C(s)+2NO(g)N 2(g)+CO2(g)ΔH=Q kJ·mol-1。

在T1℃时,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①0~10 min内,NO的平均反应速率v(NO)=____________________;②30 min后只改变某一条件,反应达新平衡,根据上表数据判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选填字母);a.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b.通入一定量的NOc.适当缩小容器的体积d.加入合适的催化剂③若30min后升高温度至T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O、N2、CO2的浓度之比为5∶3∶3,则Q_____0 (填“>”、“=”或“<”)。

(4)利用如图所示电解装置(电极均为惰性电极)也可吸收SO2,并用阴极室排出的溶液吸收NO2。

与电源b极连接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NO2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NH4NO3和NH4NO2。

相同温度下,等浓度NH4NO3和NH4NO2两份溶液,测得NH4NO2溶液中c(NH4+)较小,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PM10、PM2.5、SO2、NO2、O3、CO等物质。

研究脱硝(除NOx)技术和脱硫(除SO2)技术都是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对于消除环境污染有重要意义。

(1)已知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H2可以将NO还原为N2。

下图是一定条件下H2还原NO生成N2和1mol水蒸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

(ΔH用E1、E2、E3表示)(2)升高温度绝大多数的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但是2NO(g)+O2(g)⇌2NO2(g)的速率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某化学小组为研究该特殊现象的实质原因,查阅资料知2NO (g )+O 2(g )⇌2NO 2(g )的反应历程分两步:I .2NO (g )⇌N 2O 2(g )(快); v 1正=k 1正.c 2(NO );v 1逆=k 1逆.c (N 2O 2) △H 1<0 II .N 2O 2(g )+O 2(g )⇌2NO 2(g )(慢); v 2正=k 2正.c (N 2O 2)c (O 2); v 2逆=k 2逆.c 2(NO 2) △H 2<0请回答下列问题:①一定温度下,反应2NO (g )+O 2(g )⇌2NO 2(g )达到平衡状态,请写出用k 1正、k 1逆、k 2正、k 2逆表示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__________________。

②决定2NO (g )+O 2(g )⇌2NO 2(g )速率的是反应 II ,反应 I 的活化能E 1与反应 II 的活化能E 2的大小关系为E 1___E 2(填“>”、“<”或“=”)。

根据速率方程分析,升高温度该反应速率减小的原因是___。

A .k 2正增大,c (N 2O 2)增大B .k 2正减小,c (N 2O 2)减小C .k 2正增大,c (N 2O 2)减小D .k 2正减小,c (N 2O 2)增大 ③由实验数据得到v 2正~c (O 2)的关系可用图表示。

当x 点升高到某一温度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则变为相应的点为____(填字母)。

参考答案1、(1)C(2)温度升高,加快反应速率;温度升高使平衡正移的作用大于压强增大使平衡逆移的作用。

(3)①1.95②催化剂显著降低了C10H12→C10H8的活化能,反应生成的C10H12快速转化为C10H8。

③作图:(4)Fe2O3+6e-+3H2O=2Fe+6OH―2、(1). CH4 (g)+2SO2 (g)=== CO2 (g)+2S (s)+2H2O(l) △H=-295.9 kJ/mol(2). H2S300℃2×10-3/t1 mol/(L· min)2H2+SO2S+2H2O(3)<36.45 mol/L(4). SO32- +SO2 + H2O === 2HSO3-c(Na+)>c(HSO3-)>c(SO32-)>c(H+)=c(OH-)3.(1)增大压强,也能提高反应速率.反应①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反应②气体分子数不变,反应③为气体分子数变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反应①平衡正向移动,反应②平衡不移动,反应③平衡逆向移动,总结果,乙醇含量增大;变小; c;(2)4.0;9.4 MPa;B;4、(1)2NO(g)+ C (s)CO 2(g)+ N2(g) ΔH=-573.75kJ/mol(2)0.4(3)0.22575%BD(4)HSO3—+2e—+2H+ = S2O42—+2H2O (5)NO2—水解对NH4+的水解起促进作用(或NO2—与NH4+氧化还原产生氮气)5、(1)2H2(g)+2NO(g)=N2(g)+2H2O(g) ΔH=2(E1-E2)kJ·mol(2)正正< C d逆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