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原子的构成(初)
高一《原子构成》说课稿
高一《原子构成》说课稿高一《原子构成》说课稿课件高一《原子的构成》说课稿我说课的题目是《原子的构成》,它选自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题的内容。
原子的构成是初中化学的核心知识,是物质构成的理论基础,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有很重要的关系。
基于此,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示我对本节课的分析。
一、教材分析本课题是学生在学习分子和原子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了解物质的微观构成。
本节课包括原子的构成和核外电子排布两部分。
第一部分重点介绍三个方面的内容(原子的电性、电量及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不同种类原子的差别和建构原子的微观形象)。
第二部分介绍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及表示方法(原子结构示意图)。
本节课的学习为后面元素、离子、化学式等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因此对学生的准确把握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已经初步知道原子的构成,对原子的形象有了初步的认识。
通过观察分析水分子、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图,从感性上认识原子是一种实心球体。
因此,本节课将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学生这两个认知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建构原子的微观形象。
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根据新课程标准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以及原子中各粒子之间的数量关系。
2、初步了解相对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并学会画原子结构示意图及表示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学会从史料、图片、表格中运用观察、分析归纳的方法获取信息,并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利用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感受探究学习的历程,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2、对学生进行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三、教法、学法针对教学目标,我采用了如下的教法与学法。
本课题内容抽象,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在课堂中采用情景教学法,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显得尤为重要。
2019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原子结构与化学周期表一、原子结构1、原子的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中子中立不带电。
2、质量数(1)概念:将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数值。
(2)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两个关系①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②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3、原子的表示方法如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126C表示质子数为6,质量数为12的碳原子。
4、粒子符号(A Z X±b n±m)中各数字的含义5、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1)原子结构示意图用小圆圈和圆圈内的符号及数字表示原子核及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各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以钠原子为例:(2)离子结构示意图①金属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所有电子变为离子时,电子层数减少一层,形成与上一周期的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电子层数相同,每层上所排的电子数也相同)。
如Mg:→Mg2+:。
②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得电子形成简单离子时,形成和同周期的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如F :→F-:。
Na+与稀有气体Ne 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Cl-与稀有气体Ar 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二、元素在周期表1、周期的分类与包含元素类别周期序数行序数核外电子层数包含元素种数起止元素短周期1112H ~He 2228Li ~Ne 3338Na ~Ar 长周期44418K ~Kr 55518Rb ~Xe 66632Cs ~Rn 77732Fr ~Og2、族的分类16个族分为7个主族、7个副族、1个第Ⅷ族和1个0族。
3、元素周期表中的方格中各符号的意义注:元素周期表记忆口诀横行叫周期,现有一至七;三四分长短,四长副族现;竖行称作族,总共十六族;Ⅷ族最特殊,三列是一族;二三分主副,先主后副族;镧锕各十五,均属ⅢB族。
4、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相互推断(1)元素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2)短周期元素原子结构与位置的关系①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元素有H、Be、Al。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知识点考点及解题方法规律汇总
第四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 - 1 -第1课时 原子结构 .............................................................................................. - 1 - 第2课时 元素周期表 .......................................................................................... - 5 - 第3课时 核素 ...................................................................................................... - 8 - 第4课时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 - 10 -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 - 16 -第1课时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 - 16 - 第2课时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 - 19 - 第三节 化学键............................................................................................................ - 22 -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 原子结构1.基础知识一、原子的构成 1.原子的构成原子⎩⎨⎧原子核⎩⎪⎨⎪⎧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如碳原子的原子结构模型2.质量数(1)质量数:原子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后相加所得的数值。
人教版高一化学原子结构知识点
人教版高一化学原子结构知识点
查字典化学网为高一同窗总结归结了高一化学原子结构知识点。
希望对考生在备考中有所协助,欢迎大家阅读作为参考。
原子结构
1.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如下
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质量关系: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2.核素同位素
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叫做核素。
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互称为同位素。
3.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质量的1/12之比。
4.核外电子的排布
(1)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
电子在核外空间作高速运动,没有确定的轨迹,似乎带负电荷的云雾掩盖在原子核周围,人们笼统地称之为电子云。
(2)电子层
依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通常运动的区域离核的远近不同,核外电子处于不同的电子层。
(3)电子层排布倾向能量最低
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由里往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渐降低的电子层里。
(4)各电子层容纳的电子数
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个,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越8个(K层不超越2个),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越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越32个。
(5)电子层排布的表示方法
电子层排布可用原子结构表示图表示。
以上就是高一化学原子结构知识点,希望能协助到大家。
高中化学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第课时原子结构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答案:A
解析:A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只能是2,最外层电子数是4,A的原子序数 为6;B元素的内层电子总数只能是2,最外层电子数为6,B的原子序数为8;C元 素原子有3个电子层,L层必有8个电子,M层有4个电子,C的原子序数为14;D 的阳离子与B的阴离子(即O2-)电子层结构相同,D为Na,原子序数为11;故原子 序数:C>D>B>A。
阳离子(Rm+) 阴离子(Rm-)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m 质子数=电子数-m
(3)数量关系。 原子序数=质子数
目标2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应用 例2表示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表示的原子只能为Ne B.表示的金属阳离子有3种 C.表示的微粒对应的元素一定为非金属元素 D.表示的微粒有2个电子层
2.离子结构示意图 (1)当主族中的金属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所有电子变为离子时,电子 层数减少一层,形成与上一周期的稀有气体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如:
(2)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得电子形成简单离子时,形成和稀有气体原子 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如:
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特征 (1)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原子有H、Li、Na、K。 (2)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原子有He、Be、Mg、Ca。 (3)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存在倍数关系的情况 ①最外层电子数=次外层电子数的原子:Be、Ar。 ②最外层电子数=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C。 ③最外层电子数=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原子:O。 ④最外层电子数=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原子:Ne。 ⑤最外层电子数=次外层电子数12的原子:Li、Si。
(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12
2.质量数
(1)概念: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近似为1,忽略电子 的质量,将原子核内所有_质__子__和_中__子__的相对质量取近
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数值叫做质量数。 (2)关系:质量数(A)=_质__子__数__(_Z_)_+_中__子__数__(_N_)_
【巧判断】 (1)某种硫原子的中子数是18,则其质量数是34。( ) 提示:√。硫的质子数为16,根据质量数=质子数+中子 数可知,硫的质量数为34。
2.用A+、B-、C2-、D、E、F和G分别表示含有18个电子 的七种微粒(离子或分子),请回答: (1)A元素是________,B元素是________,C元素是 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D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双原子分子,其分子式是 ________。
【规律方法】1~18号元素中12类原子结构的特点 (1)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原子有H、Li、Na。 (2)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原子有He、Be、Mg。 (3)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有Be、Ar 。
(4)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是C。 (5)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原子是O。 (6)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原子是Ne。 (7)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有Li、Si 。
【素养提升】 如图所示为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三维立体图:
图中所有电子均已画出。
(1)该图所描述的是哪种元素的原子? 提示:该原子共8个电子,故属于氧元素。
(2)请用另一种形式表示该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 提示:
【备选要点】等电子粒子 (1)利用元素排布寻找“10电子”微粒的方法
(2)利用元素排布寻找“18电子”微粒的方法
原子结构(教学课件)高一化学(人教版)
2He(氦) 2
外层时,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是多少?
10Ne(氖) 2 8
当K层为最外层时,
18Ar(氩) 2 8 8
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是2个
36Kr(氪) 2 8 18 8
54Xe(氙) 2 8 18 18 8
除了K层,其他各层为最外层时,
86Rn(氡) 2 8 18 32 18 8
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是8个
原子
中子 (不带电)
原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 (带负电)
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
01 构成原子的微粒
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 数
得失电子
离子 阳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 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
02 质量数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近似为1, 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将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值加起 来,所得的数值叫做质量数。
③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H_、__B__e、__A__l_
④ M层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的一半的元素:__S_i _______
⑤ 核电荷数是电子层数的5倍的元素:___P_______
课堂练习
4.A+、B+、C-、D、E五种粒子(分子或离子)中,每个粒子均有10个电子。 已知: ①A++C-===D+E↑;②B++C-===2D。请回答: (1)写出B+和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H_3_O_+__+_N__H_3_=_=_=_N_H__+ 4_+__H_2_O__。 (2)除D、E外,请再写出两种含10个电子的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C写H分4、子H式F()答。案合理即可) (3)除A+、B+外,请再写出两种含10个电子的阳离子: ____N_a_+__、_M__g_2_+_(_答_案__合__理__即__可__) __。
高一上册化学第三章人教版知识总结
第一节原子结构1.1 原子的组成原子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
电子绕着原子核运动,质子和中子则构成原子核。
1.2 原子模型根据不同的原子结构,化学家提出了不同的原子模型,如汤姆孙模型、卢瑟福模型和玻尔模型等。
1.3 原子序数和质量数原子序数指的是原子中质子的数量,质量数指的是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总数。
第二节电子结构2.1 电子云和能级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形成电子云,而能级则代表了电子在原子中的能量状态。
2.2 原子的能级排布根据能级的不同,原子的电子排布也会不同。
一般情况下,第一能级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能级最多容纳8个电子,第三能级最多容纳18个电子。
2.3 原子的壳层关系原子中的电子会按照一定的规律分布在不同的能级上,形成壳层结构。
K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L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M层最多容纳18个电子。
第三节元素周期律3.1 元素周期表的构造元素周期表按照元素原子序数的大小排列,具有周期性规律。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性质也会有一定的规律性。
3.2 周期表中元素的分类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不同的性质和结构被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过渡金属元素等。
3.3 元素周期律的意义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和应用对于化学研究和工业生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元素的性质和化合物的形成规律。
第四节原子的化学键和分子4.1 原子之间的化学结合原子之间会通过化学键结合在一起,形成分子或晶体结构。
4.2 化合价和离子键化合价是原子形成化合物时与其他原子结合的能力,而离子键是由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形成的键。
4.3 共价键和共价分子共价键是通过原子间的电子共享形成的,形成的分子称为共价分子。
第五节反应速率和平衡5.1 反应速率化学反应的速率是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的物质的量与时间的比值,反映了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5.2 平衡条件当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达到一定比例时,化学反应会达到平衡状态。
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一定的比例。
原子结构上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7 最外层电子数≤8
知识精讲
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核
原子核的电性 K LM
该电子层上 的电子数
微粒符号
核电荷数
电子层
知识精讲
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离子结构示意图
最外层失去电子
阳离子
F +9
最外层得到电子 F- +9
8
阴离子
典例精析
能力提升 下列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所表示的核外电子排布正确的是( C )
核电 荷数
2 10 18 36 54 86
元素 符号 He Ne Ar Kr Xe Rn
各电子层的电子数
K
L
M
N
O
P
2
2
8
2
8
8
2
8
18
8
2
8
18
18
8
2
8
18
32
18
8
知识精讲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知识精讲
知识运用 数 量 规 律 的 运 用
次外层电子数≤18
I
原子核外 电子排布
最多容纳2n2个电子
高中 化学
再见
A
1
B
+7 4 3
C
+14 4
D
+19 9
典例精析
拓展拔高
(1)A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___8___,该元素原子的二价 阴离子中,核外电子数为___1_0__。 (2)B元素原子的一价阳离子的核外有18个电子,质量数为40,该元素原子的原子 核内中子数为____2_1___。
高中 化学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的知识点主要围绕原子结构展开。
以下是对这一章内容
的总结:
1. 原子结构
- 原子的构成:原子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
- 电子:负电荷,存在于原子的电子壳层中。
- 质子:正电荷,存在于原子核中。
- 中子:电中性,存在于原子核中。
-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量集中于原子核中心。
2. 原子质量与原子序数
- 原子质量:原子的质量,近似等于质子数加上中子数。
- 原子序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也是元素的质子数。
- 同位素: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但质量不同的元素。
3. 元素周期表
- 元素周期表:将元素按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进行分类,形成
的一种呈周期性变化的有序表格。
- 周期:元素周期表中的横行,表示原子壳层的数量。
- 主族元素:元素周期表中的A族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 周期表的特点:周期性变化的元素性质、主族元素和等电子
原则。
4. 原子的能层与电子排布
- 原子能层:按能量大小排列的电子轨道组成的一组层级,分
为K层、L层、M层等。
- 壳层电子数:不同能层能容纳的最大电子数目。
- 电子排布原则:包括(A)能级顺序原则、(B)奇偶顺序原则和(C)充满原则。
这些知识点是理解第三章内容的基础,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新教材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第四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原子结构
课 堂 小 结
质子数
中子数
质量数
电子数
C
6
6
12
6
O
8
8
16
8
O
8
10
18
8
17
18
35
18
Cl
3.根据下列叙述,写出元素名称并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
信息
A 元素原子核外 L 层电子
数是 K 层电子数的 2 倍
B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是次外层电子数的 1.5 倍
元素名称
碳
硼
原子结构示意图
信息
意两个数值,均可利用A=Z+N计算第三个数值。
【变式训练1】 1.核内中子数为N的R2+,质量数为A,则它的n
g氧化物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
A.
(A-N+8) mol
+
C.(A-N+Z) mol
答案:A
B.
(A-N+10) mol
+
D.(A-N+6) mol
解析:由题意知 R 原子的质子数为 A-N,R2+的氧化物为 RO,摩
解决核外电子排布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的书写问题
自主预习·新知导学
一、原子的构成与质量数
1.原子的构成
质子(相对质量为,带个单位
原子
原子核 正电荷)
中子(相对质量为,不带电)
核外电子(带个单位负电荷)
2.质量数
(1)质量数。
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近似为1,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将
原子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
高中化学必修一4.2原子结构-知识点
小初高个性化辅导,助你提升学习力! 1 高中化学必修一4.2原子结构-知识点1、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内是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不带电荷的中子,核外是带负电荷的电子,对一个原子而言,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所以原子整体显电中性。
2、电子的相对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原子核中质子数(Z )和中子数(N )之和,等于质量数。
3、原子理论的发展:①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最早提成“原子”,②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③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了电子,提出了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④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发现α粒子的偏转,提出了原子结构的有核模型,⑤丹麦物理学家玻尔进一步提出了波尔模型。
4、α射线: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组成的高速运动的氦原子核。
β射线:高速运动的电子流;γ射线:原子核能级跃迁退激时放射出的一种电磁波。
5、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称为核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
许多元素都有同位素,例如氕H 11、氘H 21、氚H 31互为同位素。
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质子数+中子数决定核素种类。
6、同位素分为稳定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
放射性同位素在很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可用于金属制品缺陷探测、辐射育种、肿瘤诊断治疗等方面。
同一元素的各种核素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在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里,各种核素所占的丰度一般是不变的。
核素的丰度指某特定核素的原子数与该元素的总原子数之比。
7、以一个C 126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任何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与这个标准之间的比值,称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它的各种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按各种核素的丰度而取的平均值。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
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一册必修原子结构1
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原子结构一、原子核1.原子的构成: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的和核外带的构成的。
2.原子核是由和两种粒子构成的。
3.原子与原子核的大小比较:原子核的半径约为原子半径的分之一,原子核的体积约占原子体积的分之一。
4.电子、质子、中子的电性和电量关系:1个电子带的电荷。
1个质子带的电荷,中子。
原子是否显电性?由此分析原子中的核电荷数、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间有什么关系?5.电子、质子、中子的相对质量关系:一个质子的相对质量为,近似看作;一个中子的相对质量为,近似看作;1个电子的质量约占1个质子质量的。
因此,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上。
质量数:将原子核内所有的和的取近似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做质量数,其表示符号为。
原子中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关系为6.元素符号为X的某原子,其质子数为Z.质量数为A,则该原子的表示形式为。
二、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1.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跟普通宏观物体的运动一样吗?各自有何特点?2.电子云——核外电子运动的形象描述。
(1)电子云的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一定范围内出现,可以想象为笼罩在原子核周围,所以,人们形象地把它叫做“”。
(2)电子云中的一个小黑点代表1个电子吗?电子云是一个平面形状吗?(3)电子云的表示意义:电子云密度大的地方,表明;电子云密度小的地方,表示。
三、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电子层:(1)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电子层划分的标准是。
离核最近的电子层为第层,该层上的电子的能量最,电子层数越大,电子离核越.电子的能量越。
(2)电子层的表示符号:电子层:一二三四五六七对应表示符号:2.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按照下表形式写出1-20号元素的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各电子层的电子数,并写出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然后总结出规律:(1)能量最低原理: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又叫核外电子的。
电子在排布时,一般总是尽先排布在的电子层里。
高一化学第一节 原子结构人教版知识精讲
高一化学第一节 原子结构人教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 第一节 原子结构二. 教学目标:1. 复习原子构成的初步知识,使学生懂得质量数和X AZ 的含义,掌握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
2. 了解关于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特征和常识。
3. 理解电子云的描述和本质。
4. 了解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能画出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三. 教学重点: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四. 教学难点: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五. 知识分析:复习提问:原子的概念,原子的构成,原子为什么显电中性? (一)原子核 1. 原子结构:原子⎪⎩⎪⎨⎧⎩⎨⎧电子中子质子原子核(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的。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所以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是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
(2)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中子呈电中性,因而核电荷数由质子数决定。
核电荷数(Z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原子很小,原子核更小,它的半径约是原子的万分之一,体积只占原子的几千亿分之一。
2. 质量数:质子的相对质量=1007.11066.1106726.12727≈=⨯⨯--kg kg中子的相对质量=1008.11066.1106748.12727≈=⨯⨯--kgkg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值整数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质量数(A )。
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练习:用X AZ 表示原子:1. 中性原子的中子数:N= (A -Z )2. 阳离子的中子数,+n A X共有x 个电子,则N= (n x A --)3. 求阴离子的中子数,-n AX 共的x 个电子,则N= (n x A +-)4. 求中性分子或原子团的中子数,21612O C 分子中,N= (22)5. -2A原子核内有x 个中子,其质量数为m ,则-2A ng 离子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mol mnx m ])2[(⋅+-) 6. 在-n RO 3的微粒中,共有X 个核外电子,R 原子的质量数为A ,则R 核内所含的中子数为 (24++-n X A )7. 已知-2R离子的核内有X 个中子,R 的质量数为M ,则-2R ag 离子里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M X M a ]/)2([+-)(二)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 1. 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1)带负电荷,质量很小。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原子的构成(初).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原子的构成教学目标:了解原子的构成。
能根据原子组成符号A Z X判断原子的构成。
知道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概念。
教学重点:掌握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
掌握质量数和A Z X的含义。
教学难点: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概念。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关于原子的构成,我们在初中就已很熟悉。
请同学们说出构成原子的粒子有哪些?它们是如何构成原子的?【学生活动】构成原子的粒子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其中,质子和中子构成了原子的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电子在核外做高速运动。
【教师活动】板书:一、原子的构成核内质子原子核原子核内中子核外电子【教师活动】质子、中子、电子是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这三种粒子的质量大小带电荷情况等方面有什么差异?请同学们运用教材表1—7中的数据进行比较。
学生活动:可能有多数同学会提出什么是相对质量的问题?【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注释,理解C—12原子的构成以及质子、中子、电子的相对质量的含义。
(一个C—12原子的质量是1.9932×10-26Kg,可让学生计算质子、中子、电子的相对质量并与表中的数据比较是否一致。
)通过以上数据的比较同学们能得出哪些结论?【学生活动】三种微粒的质量都很小,中子和质子的质量基本相等,电子的质量最小;中子不带电荷,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质子和电子的带电量相等……【教师活动】追问: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还是原子核外?为什么?相对于整个原子来说,原子核外某个电子的质量能否忽略不计?据报道,国外某研究所已发现了114号元素的原子,这种原子的核外共有114个电子,你认为在计算该原子的质量时能否把114个电子都忽略不计?【学生活动】通过计算得出能忽略不计的结论。
【教师活动】请学生总结有关原子的质量与质子、中子、电子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学生活动】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核外电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基本相等。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质子、中子、电子带电荷的情况,能得出什么结论?氢、钠、氯、氩等原子都是显电中性,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活动】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
原子结构 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c
±c
X33nm.±、中符各号个AZX字nm±中母各的个含字义母的含义
整合:
(1)质量关系。
①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②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质量数。 (2)电性关系。 ①电中性微粒(原子或分子):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第四章 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课时1)原子结构
原子结构:
原子
原子核
质子 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中子 不带电
核外电子 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一、原子的构成
1、原子的构成
观察图片,想到了什么? (1)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 电子构成的;
(2)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3)原子核带正电荷,电子带 负电荷;
电子层(n)1 2 3 4 5 6 7……
符 号: K L M N O P Q……
离核距离: 近
远
能量高低: 低
高
该电子层模型称为洋葱式结构)
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是不 相同的。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 低,在离核较远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
根据原子光谱和理论分析的结果,人们 得出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原子的质量 ≈ 质子的质量 + 中子的质量
质量数:
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将核内所有质子和中 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数值叫 做质量数。用A表示。
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原子的表示方法:
X 质量数 ——— A
质子数 ——— Z
—— 元素符号
X a +d c+
原子构成PPT课件1 人教版
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 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他相比较所得的比,就是这种原子 的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 该原子的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碳12原子质量×1/12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例:已知碳12的原子质量为ag,若另一种原 子质量为bg,则另一种原子质量为( C ) A a/b B b/a C 12b/a D 12a/b
课堂小结:
原子核
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中子(不带电)
原 子
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该原子的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该原子的质量的1/12
谢谢,再见
谢谢,再见
•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 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 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 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知缘斋主人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 站不稳的样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子的构成教学目标:了解原子的构成。
能根据原子组成符号A Z X判断原子的构成。
知道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概念。
教学重点:掌握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
掌握质量数和A Z X的含义。
教学难点: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概念。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关于原子的构成,我们在初中就已很熟悉。
请同学们说出构成原子的粒子有哪些?它们是如何构成原子的?【学生活动】构成原子的粒子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其中,质子和中子构成了原子的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电子在核外做高速运动。
【教师活动】板书:一、原子的构成核内质子原子核原子核内中子核外电子【教师活动】质子、中子、电子是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这三种粒子的质量大小带电荷情况等方面有什么差异?请同学们运用教材表1—7中的数据进行比较。
学生活动:可能有多数同学会提出什么是相对质量的问题?【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注释,理解C—12原子的构成以及质子、中子、电子的相对质量的含义。
(一个C—12原子的质量是1.9932×10-26Kg,可让学生计算质子、中子、电子的相对质量并与表中的数据比较是否一致。
)通过以上数据的比较同学们能得出哪些结论?【学生活动】三种微粒的质量都很小,中子和质子的质量基本相等,电子的质量最小;中子不带电荷,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质子和电子的带电量相等……【教师活动】追问: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还是原子核外?为什么?相对于整个原子来说,原子核外某个电子的质量能否忽略不计?据报道,国外某研究所已发现了114号元素的原子,这种原子的核外共有114个电子,你认为在计算该原子的质量时能否把114个电子都忽略不计?【学生活动】通过计算得出能忽略不计的结论。
【教师活动】请学生总结有关原子的质量与质子、中子、电子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学生活动】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核外电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基本相等。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质子、中子、电子带电荷的情况,能得出什么结论?氢、钠、氯、氩等原子都是显电中性,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活动】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
原子显电中性,说明每种原子中核内的质子数与原子核外的电子数相等。
【教师活动】教师总结:根据刚才同学们的研究,大家已获得一些共同的认识。
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的质量大小由原子核中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由于原子显电中性,所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与核外的电子数相等。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完成教材第30页的“问题解决”。
结束后请学生代表发言,汇报讨论结果。
【学生活动】学生可能会提出问题:什么是质量数?“A Z X”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在“A Z X”中不直接标出中子数和电子数?等等。
【教师活动】在化学上,我们用符号A Z X来表示一个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具体的X原子。
比如126C表示质量数为12,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
一个原子的质量数与它的原子量近似相等。
【教师活动】板书:质子 Z个原子核原子A Z X 中子(A-Z)个核外电子 Z个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投影练习】粒子符号质子数(Z)中子数(N)质量数(A)用A Z X表示为O 8 18Al 14 27Ar 18 22Cl 3517ClH 11H【学生活动】阅读课本31页夸克的发现。
了解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夸克构成的。
【教师活动】原子如果在化学反应中得到或失去电子,它还会显电中性吗?离子所带电荷数与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失去或得到的电子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活动】回答【教师活动】板书:离子所带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粒子的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判断一些粒子是阳离子还是阴离子。
【投影练习】1.当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离子,带电荷。
2. 当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离子,带电荷。
根据以上结论,请同学们填写下表空白。
粒子符号质子数电子数S2-X n+xY m-yNH4+OH-【教师活动】我们以前学过元素,即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也就是说,同种元素原子的原子核中质子数相同。
那么,原子核中的中子数是否相同呢?【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本31页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通过阅读了解同一种元素可以存在几种不同的原子。
【教师活动】板书:氢:11H 21H 31H(H D T)碳:126C 136C 146 C(可让学生分别说出它们表示的含义)核素: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一定中子数的一种原子称为一种核素。
强调:元素的原子核一般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并不绝对,如11H中就不含中子。
【教师活动】以上的11H、21H、31H虽然中子数不同,但质子数相同,它们都属于氢元素。
我们又把它们互称为同位素。
【教师活动】板书: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或质量数)不同的核素互称为同位素。
(再举例)交代:①此处的“同位”是指这几种同位素的质子数(核电荷数)相同,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据同一个位置的意思。
②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虽然核内中子数(或说质量数不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投影练习】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氢有三种同位素,即有三种氢原子B.所有元素的原子核均由质子和中子构成C.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的粒子,总称为元素D.31H是一种同位素2.在63Li、147N、2311Na、2412Mg、73Li、146C中:(1)和互为同位素。
(2)和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同位素。
(3)和的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等,所以不是同一种元素。
【教师活动】许多元素具有多种同位素。
如氧元素有168O、178O、188O三种同位素;氯元素有3517Cl、3717Cl两种同位素;铀元素有23492U、23592U、23892U等多种同位素。
同位素有的是天然存在的,有的是人工制造的,有的有放射性,有的没有放射性。
截止到1999年,人们已经知道了115种元素,能不能说人们已经知道了115种原子?为什么?为什么测定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强调用12C而不说碳原子呢?【学生活动】回答【教师活动】同位素不但在科学研究方面有重要的用途,在医学、工业、农业能源等方面也能大显身手。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32页的内容,了解同位素的应用。
【课堂练习】课本33页练习与实践T3、4、5原子的构成作业1. 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原子不显电性,说明原子内的质子数等于中子数B . 同种原子内的质子数相同C . 含有相同中子数的原子,一定是同一类的原子D . 原子是最小的粒子2. 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种类A .前者大B .后者大C .相等D .不能确定3.用化学方法不能实现的是A .生成一种新分子B .生成一种新离子C .生成一种新原子D .生成一种新单质4.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开创“飞秒(10-15s )化学”新领域的科学家泽维尔,诺贝尔奖委员会对该技术的评语是:“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运动成为可能”。
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测到的是A .原子中原子核的内部结构B .化学反应中原子的运动C .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粒子的形成D .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粒子的分解5.已知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原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氧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示意图为,下列原子中,与氧元素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氖 碳 镁 硫A B C D6. (1)原计划实现全球卫星通讯需发射77颗卫星,这与铱(Ir 〕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恰好相等,因此称为“铱星计划”。
已知铱的一种同位素是Ir 19177,则其核内的中子数是A.77 B.114 C.191 D.268*(2)已知自然界中铱有两种质量数分别为191和193的同位素,而铱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为192.22,这两种同位素的原子个数比应为A.39∶61B.61∶39C.1∶1D.39∶117.分析发现,某陨石中含有半衰期极短的镁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28Mg ,该同位素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是 A .12 B .14 C .16 D .188.据报道,科学家已成功合成了少量N 4,有关N 4说法正确的是A .N 4是N 2的同素异形体B .N 4是N 2的同种物质C .相同质量的N 4和N 2所含原子个数比为1:2D .N 4的式量是56g9. Se 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下列关于说法正确的是A.互为同素异形体 B.互为同位素C.分别含有44和46个质子 D.都含有34个中子10. 已知自然界氧的同位素有16O,17O,18O,若氢的同位素有H、D,从水分子的原子组成来看,自然界的水一共有A. 3种 B. 6种 C. 9种 D. 12种11. 在离子 RO3n-中, 共有 x 个核外电子, R 原子的质量数为 A, 则 R 原子核内含有的中子数目是A. A–x+n+48B. A–x+n+24C. A–x-n–24D. A+x-n–241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①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②同位素的性质几乎完全相同;③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的粒子,不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④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⑤一种元素只能有一种质量数;⑥某种元素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就是其质量数。
A.①②④⑤B.③④⑤⑥C.②③⑤⑥D.①②⑤⑥13. 正电子、反质子等都属于反粒子,它们跟普通电子、质子的质量、电量均相等,而电性相反。
科学家设想在宇宙的某些区域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
1998年初和年底,欧洲和美国的科研机构先后宣布:他们分别制造出9个和7个反氢原子,这是人类探索反物质的一大进步。
你推测反氢原子是A.由1个带正电的质子和1个带负电的电子构成B.由1个带负电的质子和1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C.由1个不带电的中子和1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D.由1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1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14. 某元素一种同位素原子的质子数为m,中子数为n,则下述论断正确的是A.不能由此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这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nC.若碳原子质量为W克;此原子的质量为(m+n)W克D.核内中子的总质量小于质子的总质量*15.核内中子数为N的R2+离子,质量数为A,则它的氧化物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A.n/A+16(A-N+8)molB. n/A+16(A-N+10) molC. (A-N+2) molD. n/A (A-N+6) mol16. 为了探索月球上是否有生命存在的痕迹,就要分析月球岩石中是否包藏有碳氢化合物(当然这仅仅是探索的第一步)。
科学家用氘盐酸(DCl)和重水(D2O)溶液处理样品,对收集的气体加以分析,结果只发现有一些气体状态的碳氘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