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土壤侵蚀类型区划分
全国土壤侵蚀类型区划标准
全国土壤侵蚀类型区划标准
一、总则
全国土壤侵蚀类型区划旨在科学划分我国土壤侵蚀类型及其分布,为制定土壤保护、生态建设与水土保持规划提供依据。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土壤侵蚀类型的划分、监测与评估。
二、区划原则
1.科学性:以土壤侵蚀学、地理学、生态学等为基础,结合实地调查,科学划
分土壤侵蚀类型区。
2.系统性:全面考虑土壤侵蚀的影响因素,确保区划结果的完整性、系统性和
可操作性。
3.实用性:以满足实际需求为目标,便于应用和实践,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等工作提供指导。
三、区划依据
1.气候带:根据气温、降水、风速等气候因素,划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
和干旱四个气候带。
2.植被类型:根据植被覆盖率、种类组成、生长特征等,划分为森林、草原、
荒漠三个植被类型区。
3.地貌形态:根据地形起伏、坡度大小、地面物质组成等,划分为山地、丘
陵、平原三个地貌形态区。
4.土地利用方式:根据土地利用类型、耕作方式、土地集约度等,划分为农
田、林地、牧地、建设用地四个土地利用方式区。
四、区划方法
1.收集数据:收集全国各地的气候、植被、地貌、土地利用等相关数据。
2.现场调查:开展现场调查,了解各地土壤侵蚀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3.数据分析: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手段,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
4.区划结果: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结合实地调查情况,制定全国土壤侵蚀类型
区划图。
五、区划结果应用
1.制定水土保持规划:根据土壤侵蚀类型区划结果,制定针对不同地区的具体
水土保持措施与规划。
2.指导生态建设:针对不同土壤侵蚀类型区,提出相应的生态建设方案,提高
第九章我国土壤侵蚀类型分区1
出不同区域土壤侵蚀特征和其差异
性,即不同类型区之间要有较大差
别。而要求同一区内自然条件、土
壤侵蚀类型和防治措施则基本相同。
9.1 土壤侵蚀类型分区
9.1.2 分区原则
因此,分区时要根据地域分异规律和相对一致性的总 原则进行分区,具体分区原则为: 分区原则 1)同一区内的土壤侵蚀类型和侵蚀强度应基本一致; 2)同一区内影响土壤侵蚀的主要因素等自然条件和社
Ⅲ4 ---南方山地丘陵区 (南方红壤区)
南方红壤区>>基本情况
涉及海南、广东、福建、湖南、浙江、江西以及鄂东南 和皖南地区。水土流失表现三大特点:一是岩层高度风化 后,风化壳深厚,在强降雨作用下极易产生崩岗侵蚀;二 是近年来荒坡地林产品开发强度大,引发严重人为水土流 失;三是该区不少人工林为纯林,林下缺少灌、草覆盖, 土壤表面裸露,保持水土能力很弱。
坡陡沟深,地形破碎,长城沿线附近有片沙覆
盖。
9.2 以水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
9.2.1 西北黄土高原区 黄土高原南部水蚀区 本地区北接风蚀地区,南界秦岭北坡。地貌类 型复杂,有黄土丘陵、黄土塬、河谷平原、土石 丘陵与山地,年降水量500~700mm,气候温暖 湿润植被较好,属森林、森林草原环境。森林主 要分布于一些山地,如子午岭、黄龙山、关山、 吕梁山、太行山及秦岭北坡等地,其余地方多为 农地和牧荒地,植被破坏严重。
我国土壤侵蚀类型分区
第九章我国土壤侵蚀类型分区
主要教学目标:
阐述我国土壤侵蚀类型分区原则,明确不同土壤侵蚀类型区分布范围以及不同土壤侵蚀类型区的特点。教学方法:
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自学、参阅课外书及野外实习为辅。
主要内容:
第一节土壤侵蚀类型分区
第二节以水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
第三节以风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
第四节以冻融及冰川侵蚀为主的类型区
第一节土壤侵蚀类型分区
一、目的意义与任务
土壤侵蚀分区是根据土壤侵蚀类型、成因以及影响侵蚀发育的主导因素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对区划单元进行分区。分区的目的意义是为不同区域制定水土保持规划,治理土壤侵蚀提供主要依据,并为因地制宜拟定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措施奠定良好的基础。它是研究各分区内土壤侵蚀特征和控制土壤侵蚀的重要基础工作。
分区的任务是在详细了解土壤侵蚀类型的基础上,全面认识土壤侵蚀的发生、发展特征和分布规律,并考虑影响土壤侵蚀的主导因素,根据土壤侵蚀和治理的区域差异性,提出分区方案,划分不同的侵蚀类型区。
二、分区原则
土壤侵蚀分区要反映不同区域土壤侵蚀特征和其差异性,要求同一区自然条件、土壤侵蚀类型和防治措施基本相同,而不同类型区之间则有较大差别。因此分区原则主要为同一区内的土壤侵蚀类型和侵蚀强度应基本一致。同一区内影响土壤侵蚀的主要因素等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基本一致。同一区内的治理方向、治理措施和土地利用方向基本相似。侵蚀分区以自然界线为主,适当照顾行政区域的完整性和地域的连续性。
三、土壤侵蚀分区
我国地质地貌及气候特点,构成了各种类型土壤侵蚀发生的基本条件。由于各地自然条件和人为活动不同,形成了许多具有不同特点的土壤侵蚀类型区域。根据我国的地貌特点和自然界某一外营力(如水力、风力等)在较大区域起主导作用的原则,辛树帜等(1982)将全国分为3大土壤侵蚀类型区,即水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风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和冻融侵蚀为主的类型区。新疆、甘肃河西走廊、青海柴达木盆地,以及宁夏、陕北、内蒙古、东北西部等地的风沙区,是风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其中风力侵蚀的沙漠及沙地面积达187.6万km2。青藏高原和新疆、甘肃、四川、云南等地分布有现代冰川、高原、高山,是冻融侵蚀为主的另一侵蚀区,其中冻融和冰川侵蚀面积约有125.4万km2(施雅风等,1988)。其余所有山地丘陵地区,则是以水力侵蚀为主的第三类型区,其中水力侵蚀面积约有179.4万km2。水力侵蚀类型区大体分布在我国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青藏高原东缘一线以东的地区,包括西北黄土高原、东北低山丘陵和漫岗丘陵、北方山地丘陵、南方山地丘陵、四川盆地及周围山地丘陵和云贵高原6个2级类型区。
我国土壤侵蚀类型分区
东北黑土区>>基本情况
➢ 松花江、辽河两大流域。
➢ 地形多为漫岗长坡,顺坡耕作导致水土 流失加剧。
➢ 冻融侵蚀较剧烈。
当前您正浏览第三十二页,共五十页。
本类型区南界为吉林省南部,西、北、东 三面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所围绕。在 此范围内,除了三江平原外,其余地方都 有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
主要侵蚀形式有砂砾化面蚀、细沟和沟状 侵蚀、河沟侵蚀、崩塌、泻溜、冻融侵蚀 等。
(4)坡地整治与坝系优化建设技术; (5)水沙调控与淤地坝等工程的科学布局及建设技术; (6)晋陕蒙粗沙多沙区不同尺度区域水土流失分布或数值模型
技术 ; (7)农牧交错区风沙源控制综合防治技术
当前您正浏览第三十页,共五十页。
Ⅲ2 ---东北低山丘陵和漫岗丘陵区 (东北黑土区)
当前您正浏览第三十一页,共五十页。
2、同一区内影响土壤侵蚀的主要因素等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 件基本一致。
3、同一区内的治理方向、治理措施和土地利用方向基本相 似。
4、侵蚀分区以自然界线为主,适当照顾行政区域的完整性和地域 的连续性。
当前您正浏览第七页,共五十页。
五、土壤侵蚀分区
我国的地质地貌及气候特点,构成了各种类 型土壤侵蚀发生的基本条件。且由于各地自然 条件和人为活动不同,形成了许多具有不同特 点的土壤侵蚀类型区域。
当前您正浏览第二十一页,共五十页。
sl190-2007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SL190-2007《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是我国水利行业的一项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批准发布。该标准根据水利部2002年批准的水利技术标准修订计划,按照《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 l—2002)对原有标准SL190-96进行修订。修订后的标准共包含5章和2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土壤侵蚀类型分区、土壤侵蚀强度分级和土壤侵蚀程度分级。
1. 总则:规定了本标准的适用范围、目的和任务,以及土壤侵蚀分类分级的基本原则。
2. 术语:阐述了本标准中涉及的主要术语和定义,如土壤侵蚀、土壤侵蚀类型、土壤侵蚀强度、土壤侵蚀程度等。
3. 土壤侵蚀类型分区:根据侵蚀成因、侵蚀类型和分布特征,将土壤侵蚀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区域。
4. 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根据土壤侵蚀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土壤侵蚀划分为不同强度等级。修订后的标准将原标准中的“强度”和“极强度”分别改为“强烈”和“极强烈”,以避免混淆概念。
5. 土壤侵蚀程度分级:根据土壤侵蚀对土壤质量、农业生产和水资源的影响程度,将土壤侵蚀划分为不同程度等级。
我国土壤侵蚀类型分区
第一页
我国土壤侵蚀类型分布状况
风力侵蚀
冻融侵蚀
我国土壤侵蚀现状:
第二页
水力侵蚀
南方红壤地区
第三页
第一节 土壤侵蚀类型分区
一、概念 土壤侵蚀类型分区----是根据土壤侵蚀类型、
成因以及影响侵蚀发育的主导因素的相似性 和差异性,对区划单元(国家、省、地区) 进行分区。
它是研究各分区内土壤侵蚀特征和控制土壤侵 蚀的重要基础工作。
第十七页
3、干旱荒漠地带流沙入侵及固定半固定风蚀沙 丘区(Ⅰ3)
本区包括贺兰山乌鞘岭以西的广大地区。 其特点是要发生在一些大沙漠边缘地区,沙漠
化发展受河流变迁的影响,并与风力作用下沙 丘前移和过度樵采、放牧及山前平原植被有关, 由于自然条件较为恶劣,在生态平衡破坏以后, 自我逆转的可能性很小。
该区降雨集中,土层浅薄,山丘区一半以上耕
地土层厚度小于50cm。水土流失对土地生产力
破坏极大,同时作为面源污染的载体加剧水源
污染,威胁下游饮水安全。
第三十七页
北方土石山区>>目前研究重点
(1)河流上游水土保持对下游水资源供给的影响 (2)生态补偿区土地资源生态经济功能定位与土壤侵蚀综合防治技
术与标准 (3)北方土石山区坡耕地改造与保护性耕作技术与模式
第十二页
水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 Ⅲ
[2017年整理]我国土壤侵蚀类型分区
第九章我国土壤侵蚀类型分区
主要教学目标:
阐述我国土壤侵蚀类型分区原则,明确不同土壤侵蚀类型区分布范围以及不同土壤侵蚀类型区的特点。教学方法:
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自学、参阅课外书及野外实习为辅。
主要内容:
第一节土壤侵蚀类型分区
第二节以水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
第三节以风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
第四节以冻融及冰川侵蚀为主的类型区
第一节土壤侵蚀类型分区
一、目的意义与任务
土壤侵蚀分区是根据土壤侵蚀类型、成因以及影响侵蚀发育的主导因素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对区划单元进行分区。分区的目的意义是为不同区域制定水土保持规划,治理土壤侵蚀提供主要依据,并为因地制宜拟定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措施奠定良好的基础。它是研究各分区内土壤侵蚀特征和控制土壤侵蚀的重要基础工作。
分区的任务是在详细了解土壤侵蚀类型的基础上,全面认识土壤侵蚀的发生、发展特征和分布规律,并考虑影响土壤侵蚀的主导因素,根据土壤侵蚀和治理的区域差异性,提出分区方案,划分不同的侵蚀类型区。
二、分区原则
土壤侵蚀分区要反映不同区域土壤侵蚀特征和其差异性,要求同一区自然条件、土壤侵蚀类型和防治措施基本相同,而不同类型区之间则有较大差别。因此分区原则主要为同一区内的土壤侵蚀类型和侵蚀强度应基本一致。同一区内影响土壤侵蚀的主要因素等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基本一致。同一区内的治理方向、治理措施和土地利用方向基本相似。侵蚀分区以自然界线为主,适当照顾行政区域的完整性和地域的连续性。
三、土壤侵蚀分区
我国地质地貌及气候特点,构成了各种类型土壤侵蚀发生的基本条件。由于各地自然条件和人为活动不同,形成了许多具有不同特点的土壤侵蚀类型区域。根据我国的地貌特点和自然界某一外营力(如水力、风力等)在较大区域起主导作用的原则,辛树帜等(1982)将全国分为3大土壤侵蚀类型区,即水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风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和冻融侵蚀为主的类型区。新疆、甘肃河西走廊、青海柴达木盆地,以及宁夏、陕北、内蒙古、东北西部等地的风沙区,是风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其中风力侵蚀的沙漠及沙地面积达187.6万km2。青藏高原和新疆、甘肃、四川、云南等地分布有现代冰川、高原、高山,是冻融侵蚀为主的另一侵蚀区,其中冻融和冰川侵蚀面积约有125.4万km2(施雅风等,1988)。其余所有山地丘陵地区,则是以水力侵蚀为主的第三类型区,其中水力侵蚀面积约有179.4万km2。水力侵蚀类型区大体分布在我国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青藏高原东缘一线以东
7土壤侵蚀区域划分及特征.
漫岗丘陵:分布于小兴安岭山前冲击洪积台地,有较缓坡状地形, 由于开垦指数高达70%,水土流失面积大。
土壤侵蚀以面蚀、沟蚀和风蚀为主,面蚀每年流失土层厚0.61.0cm,侵蚀摸数6000-10000 t/km2.a;沟蚀南部冲沟多于北部,沟壑 密度0.5-1.2 km/km2,每年沟头前进速度1m,风蚀发生在春季,一次 可吹蚀1-2cm。 2、北方山地丘陵区( Ⅲ 3):东北 漫岗丘陵以南、黄土高原以东,淮河
二、风力侵蚀类型区
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北 部和陕西北部地区,面积109.5万平方公里, 沙漠63.7万平方公里,戈壁45.8万平方公里。
该区气候干旱、雨量稀少大部分降雨在 200mm以下,气温变化剧烈,蒸发大,一般在 1400-3000mm,风力强劲,风速常大于5-6级, 由于植被遭到破坏,河流冲积湖积物深厚,风 沙强烈,风沙日20-100天左右,强烈的风蚀和 沙丘活动,形成大量活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和 固定沙丘。
Ⅰ3、阴山南麓中度风蚀区:阴山南部的大青山、乌拉山及相邻山前丘 陵盆地。植被差,风蚀轻,山前盆地及山地风蚀显著。
Ⅰ4、腾格里沙漠南缘强度风蚀区:甘肃的景泰县和宁夏中卫两县的北 部地区。地形复杂,靠近乌鞘岭及贺兰山等地的褶皱山地,土层薄,山 间谷地,开阔平缓,沙性大,易风蚀,局部区域风蚀急强。
红土岗地:分布江西、浙江、福建、
广东、湖南等省。多集中于河谷两
土壤侵蚀分类
土壤侵蚀分类
土壤侵蚀是指由于水、风、冰等自然因素导致的土壤流失和侵蚀现象。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土壤侵蚀分为以下几类:
1.按侵蚀形式分类:
(1)水力侵蚀:指由于降雨、径流等水力作用所引起的土壤侵蚀,包括面蚀、沟蚀、溪壑等。
(2)风力侵蚀:指由于风力作用所引起的土壤侵蚀,包括沙化、风蚀沟壑等。
(3)重力侵蚀:指由于重力作用所引起的土壤侵蚀,包括滑坡、泥石流等。
(4)冰川侵蚀:指由于冰川作用所引起的土壤侵蚀,包括冰川侵蚀、冰缘侵蚀等。
2.按侵蚀速度分类:
(1)慢性侵蚀:指侵蚀速度缓慢的土壤侵蚀,一般表现为面蚀、沟蚀等。
(2)急性侵蚀:指侵蚀速度较快的土壤侵蚀,一般表现为滑坡、泥石流等。
3.按侵蚀强度分类:
(1)轻度侵蚀:指土壤侵蚀程度较轻,对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2)中度侵蚀:指土壤侵蚀程度中等,对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有一定影响。
(3)严重侵蚀:指土壤侵蚀程度较重,对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有严重影响。
4.按侵蚀区域分类:
(1)山区侵蚀:指山区地带由于地形、地貌、气候等因素引起的土壤侵蚀。
(2)平原区侵蚀:指平原地区由于水流、风力等因素引起的土壤侵蚀。
(3)沙荒地侵蚀:指沙荒地由于气候、地形等因素引起的土壤侵蚀。
5.按人为活动分类:
(1)自然侵蚀:指自然因素所引起的土壤侵蚀,如气候、地形、植被等。
(2)人为侵蚀:指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土壤侵蚀,如开发建设、农业活动等。
以上是土壤侵蚀的分类,不同分类下的土壤侵蚀其产生原因和治理措施也有所不同。了解土壤侵蚀的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治理土壤侵蚀问题。
土壤侵蚀分级分类标准sl190-2007
土壤侵蚀分级分类标准sl190-2007
土壤侵蚀是指在自然界中,由于水、风、冰、浪等自然力量的作用,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土壤表层被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土壤侵蚀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对农业生产、水资源和生态环境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了科学评价土壤侵蚀的程度和分类,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于2007年发布了《土壤侵蚀分级分类标准SL190-2007》。该标准主要根据土壤侵蚀的程度和影响,将土壤侵蚀分为不同等级,并提供了相应的分类标准。
《土壤侵蚀分级分类标准SL190-2007》总共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轻度侵蚀区、中度侵蚀区、重度侵蚀区、特重度侵蚀区和极重度侵蚀区。下面将对每个等级进行详细介绍。
1. 轻度侵蚀区:
轻度侵蚀区是指土壤表层被剥蚀程度较轻的地区。具体标准如下:
(1)土壤表层剥蚀深度小于5厘米;
(2)土壤剥蚀速率小于0.5吨/公顷/年;
(3)土壤流失量小于500吨/公顷/年。
2. 中度侵蚀区:
中度侵蚀区是指土壤表层被剥蚀程度适中的地区。具体标准如下:
(1)土壤表层剥蚀深度在5-10厘米之间;
(2)土壤剥蚀速率在0.5-1吨/公顷/年之间;
(3)土壤流失量在500-1000吨/公顷/年之间。
3. 重度侵蚀区:
重度侵蚀区是指土壤表层被剥蚀程度较重的地区。具体标准如下:
(1)土壤表层剥蚀深度在10-20厘米之间;
(2)土壤剥蚀速率在1-2吨/公顷/年之间;
(3)土壤流失量在1000-2000吨/公顷/年之间。
4. 特重度侵蚀区:
特重度侵蚀区是指土壤表层被剥蚀程度非常严重的地区。具体标准如下:
我国土壤侵蚀类型分区
3、干旱荒漠地带流沙入侵及固定半固定风蚀沙 丘区(Ⅰ3)
本区包括贺兰山乌鞘岭以西的广大地区。 其特点是要发生在一些大沙漠边缘地区,沙漠
化发展受河流变迁的影响,并与风力作用下沙 丘前移和过度樵采、放牧及山前平原植被有关, 由于自然条件较为恶劣,在生态平衡破坏以后, 自我逆转的可能性很小。
➢ 松花江、辽河两大流域。 ➢ 地形多为漫岗长坡,顺坡耕作导致水
土流失加剧。 ➢ 冻融侵蚀较剧烈。
第三十二页
本类型区南界为吉林省南部,西、北、东 三面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所围绕。在 此范围内,除了三江平原外,其余地方都 有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
主要侵蚀形式有砂砾化面蚀、细沟和沟 状侵蚀、河沟侵蚀、崩塌、泻溜、冻融 侵蚀等。
在雪线(海拔4000~6000m)以上,终年冰雪皑皑,发育 有多种类型的现代冰川,一般长3~5km,也有长达 20~26km的,最长的超过35km。冰川侵蚀十分强烈, 造成许多锥形山峰、角峰、冰斗和冰川槽谷。在雪线 以下冰川危害的几十公里的地方形成一些冰碛堆积物 及冰碛湖。
第二十二页
2、冻土侵蚀区(Ⅱ2) 冻土侵蚀主要分布在冰川侵蚀线以下及海拔
我国土壤侵蚀类型分区
第一页
我国土壤侵蚀类型分布状况
风力侵蚀
冻融侵蚀
我国土壤侵蚀现状:
第二页
wenku.baidu.com
水力侵蚀
我国土壤侵蚀类型分区
2、半干旱草原地带及荒漠草原地带风蚀沙漠 化发展区(Ⅰ2)
本区包括贺兰山以东,白城、康平一线以西, 彰武、多伦、商都、横山、景泰一线以北,国 境线以南的广大地区。
其特点为风蚀沙漠化土地分布比较集中,水分 植被条件稍好,尚可适度利用,但若过度干预, 沙漠化很容易发生和发展。沙漠化各阶段(潜 在的,正在发展的、强烈发展的和严重的沙漠 化)阶段都有分布,且仍有发展的趋势。因脆 弱的生态平衡,自我逆转过程较慢,并且有反 复性。
2、同一区内影响土壤侵蚀的主要因素等自然条件和社 会经济条件基本一致。
3、同一区内的治理方向、治理措施和土地利用方向基 本相似。
4、侵蚀分区以自然界线为主,适当照顾行政区域的完 整性和地域的连续性。
五、土壤侵蚀分区
我国的地质地貌及气候特点,构成了各种类 型土壤侵蚀发生的基本条件。且由于各地自然 条件和人为活动不同,形成了许多具有不同特 点的土壤侵蚀类型区域。
水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 Ⅲ
大体分布在我国大兴安岭——阴山——贺兰 山——青藏高原东缘一线以东的地区,主要是 一些山地丘陵地区。包括西北黄土高原、东北 低山丘陵和漫岗丘陵、北方山地丘陵、南方山 地丘陵、四川盆地及周围山地丘陵和云贵高原 等地区。面积约有179.4万km2。
中国土壤侵蚀区划
下面按两个层次分述各区土壤侵蚀特征:
一、水蚀区(A)分布在大兴安岭东坡,沿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边缘向西南直到藏东高山峡谷区以东的地区为水蚀区。区内又分十九个亚区,分述如下:
1A.大小兴安岭山地森林轻度水蚀区编码为014131。包括大兴安岭东坡,伊勒呼里山和小兴安岭。由花岗岩类和砂页岩类组成,坡缓谷宽,发育暗棕色森林土,土层薄,森林根系横卧,株距大。本区是我国木材供应基地之一。
2A.长白山千山山地丘陵林灌轻度椫卸人?辞? 编码为024241。包括张广才岭,老爷岭,吉林哈达岭,龙岗山等东部山地及辽东半岛。由花岗岩类,砂页岩类和片麻岩类组成,发育暗棕色森林土和棕壤,土层厚薄不同。长白山区,森林茂密,侵蚀轻微。辽东半岛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局部地区发生泥石流。
3A.松嫩平原外围岗台地栽培植被中度椙慷人?辞? 编码为037861。本区围绕松嫩平原呈马蹄形分布。为海拔200至500米的台地,由砂页岩类或未成岩松散层组成,发育典型黑土,由于开发历史短,尚有较厚层的黑土,是东北主要粮食基地之一、在松花江与第二松花江的二级阶地上,黑土侵蚀严重,沟谷侵蚀规模、速度仅次于黄土高原。
4A.三江平原栽培植被沼泽草甸微度水蚀区编码为048911。黑龙江、松花江和鸟苏里江三条江的下游,散流形成的三江冲积平原。古河床,自然堤形成低岗地,河间低洼处为沼泽草甸,岗洼之间为平原。岗地上有轻微水土流失。
5A.松辽平原栽培植被微度水蚀区编码为058811。本区为松花江,辽河冲积平原,但不包括科尔沁沙地。发育厚层黑钙士和草甸土,是东北最重要的粮食基地。北部为波状起伏平原,南部较平坦,多沼泽。低岗地种植区有轻微水土流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侵蚀类型区的划分
2012-07-04 16:02
根据我国的地形特点和自然界某一外营力在一较大的区域里起主导作用的原则,水利水电部颁发了《关于土壤侵蚀类型区划分和强度分级标准的规定》,把全国区分为三大土壤侵蚀类型区。
(一) 水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
这一类型区大体分布在我国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青藏高原东缘一线以东,包括西北黄土高原、东北的低山丘陵和漫岗丘陵、北方山地丘陵、南方山地丘陵、四川盆地及周围山地丘陵、云贵高原六个二级类型区。
1.西北黄土高原
这一高原区主要是指青海日月山以东,山西太行山以西,陕北长城以南,陕、甘秦岭以北的广大地区。绝大部分属黄河中游,是我国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地区。
土壤条件:黄土在本区内分布很广、厚度很大的第四纪粉沙物质。分为新黄土和老黄土两种。前者覆盖在后者之上,总厚度由几十米至100多米,最厚处达200多米。黄土质地匀细,组织疏松,具有大孔隙构造,垂直节理发育,湿陷性和渗透性都较大。颗粒粒径0.05-0.002mm的占50%,渗透速度一般在0.8-1.3mm/min。黄土具有迅速分散的特性,在清水中1—4 min即可全部分散。
地貌条件:按形态、结构分,除大部分为丘陵沟壑、高原沟壑,还有风沙丘陵、涧地、河谷川地和土石山地。总的来看,沟壑纵横,地形破碎,沟深陡坡是黄土地貌的主要特征。
气候条件:属大陆型季风气候,冬寒夏热,气温变化剧烈,年平均降雨量在300—600mm,分布集中,7、8、9三个月,降雨量占全年的70%;多以暴雨形式出现,暴雨强度每分钟可达1mm,甚至2mm 以上,瞬时暴雨强度更大。一次大暴雨产沙量可占全年总产沙量的40%-86%。
植被条件:黄土高原自东南向西北大致可分为:山地森林、森林草原、草原和干旱草原四个带。山地植被带的植被以针、阔叶混交林和灌丛为主,开垦指数低,一般在10%以下,土壤侵蚀轻微;森林草原带植被类型以夏绿阔叶林及禾本科、菊科植物群落为主,开垦指数一般在40%-50%,部分人多地少地区高达60—70%,土壤侵蚀严重;干旱草原带的植被以藜科及旱生多刺的植物群落为主,开垦指数为10%—20%,土壤侵蚀严重,同时有较强烈的风蚀发生。
水土流失状况:除了溅蚀和层状面蚀普遍发生外,2度以上的坡耕地有细沟侵蚀发生;5度以上,则细沟侵蚀较强,并开始发生浅沟侵蚀。25度以上有切沟出现;35以上土壤泻溜;45度-75度陡坡地可发生滑坡;75度以上陡崖和岸壁可发生崩塌。年平均侵蚀模数一般为5000—10000t/km2,高的可达20000t/km2以上,黄河下游泥沙绝大部分来自于本区。
2.东北的低山丘陵和漫岗丘陵区
本类型区南界为吉林省南部,西、北、东三面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所围绕。在该区域内,除了大、小兴安岭林区以及三江平原外,其余地方都有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可分为低山丘陵和漫岗丘陵。这
一类型区又可分为低山丘陵和漫岗丘陵。
(1)低山丘陵
主要分布在小兴安岭南部的汤旺河、完达山西侧的倭肯河上游、牡丹江、张广才岭西部的蚂蚁河、阿什河、拉林河等流域,吉林东部和中部的低山丘陵也属于本区范围。垦植指数在20%左右,大于10度的坡地也有开垦。加之降雨量较大,有很大的侵蚀危险性,但这些地区天然次生林较多,植被覆盖率也较高,就当前的土壤侵蚀情况来看,尚属于轻度和中度的面蚀和沟蚀。
(2)漫岗丘陵
为小兴安岭山前冲积洪积台地,具有较缓的波状起伏地形。这一带原来有繁茂的草甸草原,近五六十年来进行开垦,垦植指数达70%以上,土壤侵蚀面积大,分布于20多个县,是我国东北黑土侵蚀代表类型。坡度一般在7度以下,并以2—4度面积居多,但坡面较长,多为1000—2000米,最长的可达4000米,汇水面积很大,往往使流量和流速增大,从而增加了径流的冲刷能力。土壤侵蚀的形式主要有面蚀、沟蚀和风蚀,由于长期的面蚀、沟蚀和风蚀的影响,黑土层逐渐变薄,有的地方已经露出了心土,出现了黑黄土、黄黑土、“破皮黄”等肥力较低的土壤。
3.北方山地丘陵区
本类型区是指漫岗丘陵以南,黄土高原以东,淮河以北,包括东北南部,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山东等省、自治区范围内有土壤侵蚀现象的山地、丘陵。
从地形上讲,这一类型区的特点是(1)山地丘陵都以居高临下之势环抱平原。(2)从高山到低山到丘陵到谷地到平原呈梯级状分布。
这两个特点说明山区土壤侵蚀和平原的水患之间的密切关系,对于安排一个较大区域范围内治理措施的配置,这种地形特点要作为关键因子加以考虑。
本区一些浅山的下部和丘陵的上部也广泛覆盖着黄土,但土层没有黄土高原那么厚,凡覆盖有黄土的低山、丘陵,棉蚀、沟蚀的情况与黄土高原地区很类似。
4.南方的山地丘陵
本区的范围大致以大别山为北屏,巴山、巫山为西障,西南以云贵高原为界,东南直抵海域,并包括台湾、海南岛及南海诸岛。土壤侵蚀主要集中在长江和珠江中游,以及东南沿海的各河流的中、上游山地丘陵。
南方山地、丘陵区温暖多雨,有利于植物生长,植被恢复较容易,一般地面植被覆盖好。但雨量充沛,年雨量通常达1000-2000mm,且多暴雨,最大日雨量超过150mm。因地面径流较大,年径流深在500mm以上,最大打1800mm,加之高温炎热,风化作用强烈,植被遭到破坏的地方,土壤侵蚀相当严重。
5.四川盆地及周围的山地丘陵区
四川盆地,大致在北以广元,南以叙永、西以雅安,东以奉节为四个顶点连成的一个菱形地区内,盆地西部为成都平原,其余部分为
丘陵。
整个四川盆地,平坝仅为7%,丘陵约占52%,低山约占41%。四川盆地气候温和,雨量丰富,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雨量在1000mm 左右,但季节分配不均匀,夏季降雨集中,径流充沛,径流系数为40%—50%,因此侵蚀强烈。
6.云贵高原区
本区包括云南、贵州及湖南西部、广西西部的高原、山地和丘陵。高原西部横断山脉最显著的特点是:高山和峡谷相间,相对高差达千米以上和由此造成的自然地带的错综配置和垂直分布。幽谷底部是热带,山岭顶部是寒温带以至寒带。
气候: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雨量一般在1000mm上下,最多达2000mm,雨量集中,5—10月份降于占到全年的80%,径流量大,径流系数为40%-50%。
水土流失形式:滑坡、泥石流。
云南东川地区是我国泥石流最发育、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例如:流经东川市的小江流域,泥石流沟成群分布,其中的蒋家沟流域面积为47.1km2,是东川地区最大的一条泥石流沟,这条泥石流沟活动十分频繁,1965年爆发28次,1966年爆发17次,根据观测,这条沟每年排出的泥石流总量为300——500万m3,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云贵高原山区滑坡也很发育。贵州西部的水城、六枝、盘县等地是滑坡较多,危害较大的一个地区,云南的滑坡分布是和泥石流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