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教材)物理滑轮实用PPT1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教材PPT《滑轮》ppt课件1

人教版教材PPT《滑轮》ppt课件1
(2)公式:F=G总/n=(G物+G动滑轮)/n (不计滑轮摩擦
s=nh

1.同其他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 独特之 处,如 虚心、 有节、 清拔凌 云、不 畏霜雪 、随遇 而安等 等。这 些特点 ,很自 然地与 历史上 某些审 美趣味 、伦理 道德意 识发生 契合, 进而被 引入社 会伦理 美学范 畴,成 为君子 贤人等 理想人 格的化 身,并 对中国 传统文 化的发 展产生 深刻的 影响。

6.中西方用香的差异源自于思维方式 的不同 。西方 人注重 直观性 ,喜欢 某种气 味就直 接喷洒 ,芬芳 满身, 让别人 直观地 感受到 ;

7.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文 化传承 使他们 更注重 意会性 ,儒释 道三家 无不言 开悟, 最高深 的思想 是“意在 言外”, 最美好 的意境 是“言 有尽而 意无穷” ,表现 在用香 上,就 会在享 受美好 的芬芳 之外, 更注重 思想的 体验和 提升。
F
F
F
G
G
G
实验结果:拉力F的大小与吊起动滑轮的绳子股数n有关。
F=
1 2
G
F=
1 2
G
F=
1 3
G
n=2
n=2
n=3
实验表明,使用滑轮组吊重物时,若动滑轮重和磨擦不计,动滑
轮被几股绳子吊起,所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
F=
1 n
G
思考题:在左图所示的滑轮组中,
分析:图中吊起动滑轮的绳子股数为5
(a)若动滑轮重G/不计,拉力F是多少?
使用滑轮组的时候,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由几段绳子承担, 提起重物所用的动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动力(或绳子自由端)
移动的距离s就是重物升高的距离h的几倍.即F=G/n,s=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2.2滑轮优质课件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2.2滑轮优质课件

动滑轮的实质
·
F1
L1
O
L2
F2
L1 =2L2,F1 = F2 /2
第十四页,共三十五页。
知2-讲
动滑轮
知2-讲
F
A:支点在边缘O处。
B:动力臂l1为阻力臂l2的2倍。
O
动力F为阻力G的1/2倍,F=G/2。
1. 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杠杆。
2. 在上述情况下,动力是阻力的1/2, 即
动滑轮在使用时,相当于一个动力臂二倍于阻力 臂的省力杠杆。因此拉力与物重的关系是:
F=(G物+G滑轮) /2
知2-讲
第十七页,共三十五页。
知2-讲
例 1 如图所示的是滑轮的两种用法,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甲是动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 B.乙是动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
C.甲是定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 D.乙是动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
第十八页,共三十五页。
知2-讲
导引:在拉动物体的过程中,甲的位置始终不变,甲属于定滑 轮;乙滑轮随着物体一起运动,乙属于动滑轮。
第十九页,共三十五页。
总结
知2-讲
识别定滑轮与动滑轮,用概念辨析法。分析技巧是: 抓住两种滑轮定义中的“不动”与“动”来判断。
第二十页,共三十五页。
1.下列各图中利用了动滑轮的是( ) D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12.2滑轮 优质课件
科 目:物理 适用版本:新人教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2节 滑轮
第一页,共三十五页。
1 课时讲解
2 课时流程
定滑轮
动滑轮 滑轮组
逐点 导讲练
课堂小 结
第二页,共三十五页。

最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滑轮》优质课件

最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滑轮》优质课件
滑轮
物理 PHYSICS
1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2
图中的装置一 样吗?
3
这些图中的装置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4
定滑轮
使用滑轮时,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 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 L1=L2 因为 F1L1=F2L2 所以F1=F2
5
探究定滑轮的特点
(1)实验测量并填写实验数据:注意测量过程中弹簧秤的 调零方法。
G
F=
1 5
(G+G/)
18
(2)实验表明,使用滑轮组拉重物时,若动滑轮重和摩擦
不计,动滑轮被几股绳子拉住,所用的力就是物体与接触面
摩擦力的几分之一。即
F=
1 n
f
N
F
.
T
f
如图所示,拉力F的大小等于_F=__13_ f。
G
19
斜面、轮轴
简单机械还包括轮轴与斜面,轮轴由一个轴 和一个大轮组成,斜面是大家经常接触的。
23
课堂小结
1.定滑轮: 定滑轮的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使 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2.动滑轮: 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是阻力臂二 倍的杠杆,使用动滑轮省一半力,但费距离, 且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24
THANK YOU
25
F=
1 2
G
,n=2
F=
1 2
G ,n=2
F=
1 3
G ,n=3
16
3.滑轮组的受力情况分析
当滑轮组组成比较特殊时,可采用“等力 法”判断其受力情况。所谓“等力法”有 两方面含义:一是当绳子绕过滑轮后,滑 轮两边的绳子拉力相等, F1=F2;二是一 个滑轮静止或匀速运动时,相反两个方向 上的合力相等, F1+F2=F3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十二章12.2《滑轮》PPT课件 (共51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十二章12.2《滑轮》PPT课件 (共51张PPT)
滑轮被几段绳子吊起,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 1
F=nG 拉力 F(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 s 是物体上升高度 h 的 n 倍,即:
s = nh
6 段绳子承担 F =(1/6)G
F G
F
7 段绳子承担
F =(1/7)G
G
18 段绳子承担 F =(1/18)G
F
例题
1. 在右图所示的滑轮组中:
探究实验
组成滑轮组,探究滑轮组的特点 ①把一个定滑轮与一个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讨论 一下,你能设计出几种组合方式?把你的方案画出来。
F
G
F
F
G
G
2 段绳子承担 2 段绳子承担 3 段绳子承担 F =(1/2)G F =(1/2)G F =(1/3)G
二、滑轮组 拉力 F 的大小与吊起动滑轮的绳子段数 n 有关。动
F2
F2
绳子与动滑轮之间的摩擦。
G动 F物
动滑轮
(1)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2)能省一半力,但费一倍距离。
F = G/2
s = 2h
(3)本质上,相当于一个动力臂为阻力臂 2 倍的省
力杠杆。
想想做做
1. 在图中,货物 G 重为 100 牛,若不计滑轮的重 力,不考虑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力。
由 a 图装置拉,拉
力 F1 = _1_0_0__牛;
F2
由 b 图装置拉,拉
力 F2 = __5_0__牛。
F1
a
b
2. 物体被匀速升高时,如果 F = 25 牛,滑轮质量 不计,则重物 G 受到的重力为 __5_0__ 牛。
F = 25 牛
想想议议
在上面的实验中,拉绳子是竖直拉的,如果斜着 拉,上述实验中的结论还能成立吗?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2第2节滑轮课件 (1)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2第2节滑轮课件 (1)

实验次数 物重G/N
1
1.0
2
1.5
3
2.0
拉力F/N 0.65 0.90 1.15
想想议议
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能否得到这样一种机械,它既可以省力,又可以 改变力的方向呢?
三、滑轮组
1.滑轮组由若干定滑轮与动滑轮匹配而成。
滑轮组的特点
动滑轮的
A.一个定滑轮 B.一个动滑轮 C.杠杆 D.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
2.如图所示,重500N物体A在拉力F作用下以1m/s的速 度匀速向左运动,已知F=100N,不计滑轮自重﹑绳重 及滑轮与绳子之间的摩擦,求: (1)物体A受到地面的阻力; (2)在5s内,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解:(1)物体A由2段绳子拉着,A受到地面阻力 f=2F=2×100N=200N, (2)物体移动的距离S=vt=5s×1m/s=5m,绳子自 由端移动距离S绳=2S物=5×5m=10m
4.当力的方向改变时,力的 大小不变。
F2
二、动滑轮
1.工作时,轴随着物体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那么动滑轮有什么特点呢?使用它能给我们 带来什么好处呢?
有什么科学道理
动滑轮的特点
2.动滑轮的特点: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但费距离,
且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F= 1 G 省一半力
2
S=2h 费了距离
子固定端在动滑轮上,绕法
如图。
F
2.如下图所示,用滑轮组沿水平地面拉动物体 A,请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F
1.定滑轮:
(1)使用特点: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不省力也不费 力;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2)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F=G s=h 2.动滑轮:

滑轮ppt31 人教版优质课件优质课件

滑轮ppt31 人教版优质课件优质课件

作业: 完成本节活动手册
13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大意,一定要把事情考虑周密以后才能做。 13 、我心飞翔,路在脚下。 12 、失败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怀着一颗不服输的心,勇往直前,那么胜利将不会离我们太远。 5 、诚实就如埋藏在泥土里面的果实,谎言犹如枝头上妖艳的花朵。虽然谎言能给人暂时的美感,但它的枯萎是不可避免的,而诚实会在那里生根发芽。 9 、世界这么大,一样米养百样人,你无法要求所有人的三观都同你吻合,唯一的方法,只有让自己变得更强,心理上的无坚不摧才能保护你,不被那些自私又狭隘的人所伤害。 20 、创造机遇有时并不难,只要懂得把泥土从不需要的地方移到需要的地方,但移动之前,要先能够把心中“理所当然”的冰块移走,把想像春天般铺开。 3 、成功就像一座平衡的秤,一边是努力,一边是快乐;付出的多,收获的也多。 16 、在人生的旅途中,一定要学会自己拯救自己,这样才能在逆境中奋勇前行。 3 、人生的最大遗憾莫过于错误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东西,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东西,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都有那个期望达到的目标,或许有这么一天我恩男狗狗成为一名教师,或许 有那么一天我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达到自己的目标!生活还在继续!不要忘记微笑的对待每一天,不要忘记珍惜余下的每一天! 14 、人生没有不可逾越的天堑,只要一步步走过去,前方就是幸福的彼岸。 4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13 、你不能因为自己是刘翔,就看不起哪些参加全民健身的。 8 、如果你的个性让很多人对你敬而远之,那么你的个性是失败的,个性的成功在于能吸引,而不是能排斥。 11 、只有今天的埋头,才有明天的出头。 3 、成功就像一座平衡的秤,一边是努力,一边是快乐;付出的多,收获的也多。 13 、时间是宝贵的,抓住了时间就抓住了成功。 14 、心态安好,则幸福常存。有梦想,就要坚持扞卫它。人生是一场又一场离开,熟悉的陌生的,曾走近又走远的。当你真心相信一切都会好的时候,一切就会真的好了。你的目光所及,就是 你的人生境界。总是看到比自己优秀的人,说明你正在走上坡路;总是看到不如自己的人,说明你正在走下坡路。 1 、想急于得到所需的东西,一时冲动,草率行事,就会身遭不幸。遇事时要多动脑,多思考,才能成功。 10 、很多事情别人通知你了,要说谢谢,没有通知你,不要责怪,因为那些事你其实应该自己弄清楚。 16 、生命的奖赏远在旅途终点,而非起点附近。我不知道要走多少步才能达到目标,踏上第一千步的时候,仍然可能遭到失败。但我不会因此放弃,我会坚持不懈,直至成功! 9 、我决不相信,任何先天的或后天的才能,可以无需坚定的长期若干的品质而得到成功。

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2.2滑轮课件(共15张PPT)

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2.2滑轮课件(共15张PPT)
n为承担力的绳子的段数,省了力就要多移动距离。
若动滑轮重不可忽略,上述力的关系式应写
成F=(G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G动)/n。
生 活 中 的 滑 轮
课堂小结
1.定滑轮: (1)使用特点: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不省力也不费力,
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2)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
2.动滑轮: (1)使用特点:能省一半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要多
b.绕成三段绳子承担重物,分别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力的 大小;由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测动力的大小;两个距离仍由 铁架台竖杆上的等距离红线格测定。
结论:可知F=G/3,s=3h。
使用滑轮组的时候,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由几段绳子承担, 提起重物所用的动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动力(或绳子自由端)
移动的距离s就是重物升高的距离h的几倍。即F=G/n,s=nh。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2节 滑轮
动手尝试
小组合作:采用绳和一个滑轮提升 钩码,你有什么方法?
请分别模拟起重机提升物品过程和 升旗过程。
的你 吗是 ?这
么 做
实验:研究使用定滑轮或动滑轮提升物体时, 分别在用力大小、方向以及移动距离方面的 特点。
请在实验过程中填表。
表一:使用定滑轮提升物体
物重G/N
移动一倍距离。 (2)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3.滑轮组: (1)使用优点:既可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既
省力又省距离。
(2)公式:F=G总/n=(G物+G动滑轮)/n (不计 滑轮摩擦) s=nh
一、滑轮
定滑轮
动滑轮
定义
轴固定不动
轴随物升降
特点
能改变动力的方向但不省 力
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费距离

1《滑轮》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1《滑轮》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G
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
F
F=
1 2
G
G n=2
F
F=
1 2
G
n=2 G
F=
1 3
G
F
n=3
G
实验结果: 拉力F的大小与吊起动滑轮的绳子股数n有关。
讨论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n为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F F
结论:
F
1(G n
G动)
s nh
4.滑轮组省力的原理
1. F=G物 / n 中,有几段绳子与动滑轮相连,n就为几;
分别是F1、F2、F3,则( D )。
A. F1>F2>F3
B. F2>F3>F1
C. F2>F1>F3
D. F3>F1>F2
F1
F2
F3



课堂练习
4.根据绕线确定F与G的大小关系(不计摩擦、绳重和动滑轮重)
F
G F=? F=G/4
F G
F=?
F=G/5
斜面
• 斜面:是一种简单的省力机械。对于同样高度的斜面,斜 面越长越省力。使用斜面可以省力,但要费距离。
动 滑 轮
定滑轮
动滑轮
定滑轮
? 比比谁更快:
模拟升旗仪式,将钩码提起来
探究定滑轮的特点
1、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G物、F拉、h、s
2、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
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3、具体操作
4、注意事项
一、定滑轮
工作时,轴不随物体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物重 物体移 物体移动 拉力 拉力 拉力移动 G/N 动方向 距离h/m F/N 方向 距离S/m

人教版 滑轮 精品PPT课件1

人教版 滑轮 精品PPT课件1

(b) 3:如图所示的四个滑轮组中,图___可省一半力,图 ( c ) (d) (a) ___最费力,图____和图____用力大小一样。
(a)
(b)
(c)
(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10、有些事想开了,你就会明白,在世上,你就是你,你痛痛你自己,你累累你自己,就算有人同情你,那又怎样,最后收拾残局的还是要靠你自己。 11、人生的某些障碍,你是逃不掉的。与其费尽周折绕过去,不如勇敢地攀登,或许这会铸就你人生的高点。 12、有些压力总是得自己扛过去,说出来就成了充满负能量的抱怨。寻求安慰也无济于事,还徒增了别人的烦恼。 13、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钱多了会压死你,你承受得了吗?带,带不走,放,放不下。时时刻刻发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14、梦想总是跑在我的前面。努力追寻它们,为了那一瞬间的同步,这就是动人的生命奇迹。 15、懒惰不会让你一下子跌倒,但会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你的收获;勤奋也不会让你一夜成功,但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你的成果。人生需要挑战,更需要坚持和勤奋! 16、人生在世: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可以失言,但不能失信;可以倒下,但不能跪下;可以求名,但不能盗名;可以低落,但不能堕落;可以放松,但不能放纵;可以虚荣,但不能虚伪;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可以浪漫,但不能浪荡;可以生气,但不能生事。 17、人生没有笔直路,当你感到迷茫、失落时,找几部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电影,坐下来静静欣赏,去发现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18、在人生的舞台上,当有人愿意在台下陪你度过无数个没有未来的夜时,你就更想展现精彩绝伦的自己。但愿每个被努力支撑的灵魂能吸引更多的人同行。 8、世上的事,只要肯用心去学,没有一件是太晚的。要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对阳光,对美,对痛楚。 9、别再去抱怨身边人善变,多懂一些道理,明白一些事理,毕竟每个人都是越活越现实。 10、山有封顶,还有彼岸,慢慢长途,终有回转,余味苦涩,终有回甘。 11、人生就像是一个马尔可夫链,你的未来取决于你当下正在做的事,而无关于过去做完的事。 12、女人,要么有美貌,要么有智慧,如果两者你都不占绝对优势,那你就选择善良。 13、时间,抓住了就是黄金,虚度了就是流水。理想,努力了才叫梦想,放弃了那只是妄想。努力,虽然未必会收获,但放弃,就一定一无所获。 14、一个人的知识,通过学习可以得到;一个人的成长,就必须通过磨练。若是自己没有尽力,就没有资格批评别人不用心。开口抱怨很容易,但是闭嘴努力的人更加值得尊敬。 15、如果没有人为你遮风挡雨,那就学会自己披荆斩棘,面对一切,用倔强的骄傲,活出无人能及的精彩。 16、成功的秘诀在于永不改变既定的目标。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幸福不会遗漏任何人,迟早有一天它会找到你。 17、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目的。你在希望中享受到的乐趣,比将来实际享受的乐趣要大得多。 18、无论是对事还是对人,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分,不与过多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也不要因为关系亲密便掏心掏肺,切莫交浅言深,应适可而止。 8、不要活在别人眼中,更不要活在别人嘴中。世界不会因为你的抱怨不满而为你改变,你能做到的只有改变你自己! 9、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哪有什么好命天赐,不都是一路披荆斩棘才换来的。 10、放手如拔牙。牙被拔掉的那一刻,你会觉得解脱。但舌头总会不由自主地往那个空空的牙洞里舔,一天数次。不痛了不代表你能完全无视,留下的那个空缺永远都在,偶尔甚至会异常挂念。适应是需要时间的,但牙总是要拔,因为太痛,所以终归还是要放手,随它去。 11、这个世界其实很公平,你想要比别人强,你就必须去做别人不想做的事,你想要过更好的生活,你就必须去承受更多的困难,承受别人不能承受的压力。 12、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炼机会。只有经得起环境考验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自古以来的伟人,大多是抱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从逆境中挣扎奋斗过来的。 13、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幸福。去发现你所拥有幸运,少抱怨上苍的不公,把握属于自己的幸福。你,我,我们大家都可以经历幸福的人生。 14、给自己一份坚强,擦干眼泪;给自己一份自信,不卑不亢;给自己一份洒脱,悠然前行。轻轻品,静静藏。为了看阳光,我来到这世上;为了与阳光同行,我笑对忧伤。 15、总不能流血就喊痛,怕黑就开灯,想念就联系,疲惫就放空,被孤立就讨好,脆弱就想家,不要被现在而蒙蔽双眼,终究是要长大,最漆黑的那段路终要自己走完。 16、在路上,我们生命得到了肯定,一路上,我们有失败也有成功,有泪水也有感动,有曲折也有坦途,有机遇也有梦想。一路走来,我们熟悉了陌生的世界,我们熟悉了陌生的面孔,遇人无数,匆匆又匆匆,有些成了我们忘不掉的背影,有些成了我们一生的风景。我笑,便面如春花,定是能感动人的,任他是谁。 17、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与年龄无关。所以,无论什么时候,千万不可放纵自己,给自己找懒散和拖延的借口,对自己严格一点儿,时间长了,努力便成为一种心理习惯,一种生活方式! 18、自己想要的东西,要么奋力直追,要么干脆放弃。别总是逢人就喋喋不休的表决心或者哀怨不断,做别人茶余饭后的笑点。

《滑轮》ppt1

《滑轮》ppt1

1、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 2、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3、改变力的方向时,力的大小不变 滑轮实质上是可以连续转动的杠杆, 是无数根杠杆的组合 定滑轮实质上是一个等臂杠杆
探究使用动滑轮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演示,观察、思 考: (1)将钩码提起,绳子自由端向哪 个方向拉动? (2)在提起钩码的过程中,滑轮位 置怎样变化? (3)像这样安装的滑轮应怎样称呼 它? (4)使用它提起钩码时,用力的方 向与定滑轮有什么不同?
使用时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探究实验:按图所示安装滑轮, 先在滑轮上挂4N的钩码,并用弹 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绳使钩码匀 速上升,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再在滑轮上挂4N的钩码,重做实 验。 动滑轮1
讨论:通过实验得到什么结论?1动滑轮 2动滑轮
1、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 2、但不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3、而且费(二倍)距离 动滑轮实质上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 二倍(L1=2L2)的杠杆
•使用时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实验:首先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 码的自重(2N), 然后按图所示安装滑轮,再 按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沿水 平向右、斜向下和竖直向下三个 方向拉绳,使钩码匀速上升并记 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然后增加 钩码,重复上述实验。 定滑轮
讨论:通过实验可得到什么结论?1定滑轮 2定滑轮
(a)
(b)
(c)
(d)
6、如图所示,物体A重G=80N,在F=60N拉力下匀 120N N. 速前进,此时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等于____ (滑轮自重及绳子与滑轮的摩擦不计) 因为 T=2F=120N 1:竖直方向上有一对平衡力N和G G=N=80N 2:水平方向上有一对平衡力T和f f=T=120N
N
F

(人教版)滑轮ppt优秀课件1

(人教版)滑轮ppt优秀课件1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2节 滑轮组
第2课时 滑轮组、轮轴和斜面
情境引入
合作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情境引入
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能否得到这样一种机械,它既可以省力,又可以变力的 方向呢?合作探究
滑轮组: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组合叫滑轮组。
想一想:还有别的绕线方法吗?
讨论
1.绳子的起点 2.拉力的方向 3.拉力的大小 4.移动的距离
这两种绕线方法有什么不同?
利用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可以怎样绕绳子呢?
思考 这两种绕线方法有什么不同?
F F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n为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F F
结论:
F
1(G n
G动)
s nh
课堂小结
定滑轮
动滑轮
滑轮组
随堂训练
3.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设计和建造桥 需要考 虑许多 因素, 如造桥 的要求 、材料 的特性 和数量 、形状 和结构 等。 4.学生在经历设计、制作、交流的过 程中, 体会到 每个环 节的重 要性。 5.通过造桥发展学生乐于动手、善于 合作、 认真倾 听、敢 于质疑 、积极 思考的 品质。 6.认识到积极参与讨论,并发表有根 据的解 释是重 要的。 认识到同 一现象 ,可能 有多种 不同的 解释, 需要用 更多的 证据来 加以判 断。 7.培养主动探究、积极合作的态度。
F
1.汽车重2×104 N,陷入泥中,受到的阻力 为3×103 N。用如图所示装置,则至少要用 多大的力才能将汽车拉出?
2.
F=10 N
G动=5 N G=50 N
• 物体能被提起吗? • 动滑轮对物体的拉力? • 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自从低焊钩锁、弹子锁普及后,老锁 铺变得 越来越 冷清了 。虽然 没有客 人,老 锁匠每 天早上 还是会 准时打 开铺子 ,在门 口泡上 一壶茶 ,握着 那把祖 辈传下 的壶, 安静地 品着祖 辈传下 来的味 道。

3.三月的一个早晨,老锁匠照例在门 口喝茶 。这时 ,巷口 来了个 年轻人 ,路过 锁匠铺 时停了 下来。 看着锁 匠铺头 上里挂 着的老 招牌, 上门写 着“制 锁”两 个苍劲 有力的 大字, 年轻人 马上兴 奋了起 来。
练习
• 图1中A是____滑轮。利用这样的装置把物体 举高,用力的方向应向____(选填“上”、 “下”)。如果用26牛的拉力,匀速提起50牛 的物体,不计绳重和摩擦,滑轮 A重 牛。 若要使物体上升2米,应将绳的自由端拉动 ____米。
• 如图5所示甲、乙两个装置,已知: A 重100 牛,A在地面上滑动时所受的摩擦力为40牛 (不考虑绳与滑轮的摩擦)。要使A向右匀速 滑动,拉力F甲= 牛,F乙= 牛
如图所示的四个滑轮组中,图__( _b )可省一半力,图_ _(_c最) 费力,图___(a_) 和图___(d_) 用力大小一样。
(a)
(b)
(c)
(d)
1.定滑轮:
第五节 其他简单机械
(1)使用特点: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不省力也不费力; 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2)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
2.动滑轮:
(1)使用特点:能省一半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 要多移动一倍距离.
(2)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3.滑轮组
(1)使用优点:既可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但 不能既省力又省距离.
(2)公式:F=G总/n=(G物+G动滑轮)/n (不计滑轮摩擦
s=nh

1.琴江边上的水寨镇,是一个风光秀 美的客 家古镇 。镇上 有一条 老街, 斑驳的 青石板 沿着街 道铺开 ,被时 光和步 履打磨 得干净 而潮润 。不过 现在很 少有人 知道这 条老街 了,更 不用说 老街深 处这么 一户锁 匠铺了 。
使用滑轮组的时候,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由几段绳子承担, 提起重物所用的动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动力(或绳子自由端)
移动的距离s就是重物升高的距离h的几倍.即F=G/n,s=
nh.n为绳子的段数,省了力就要多移动距离.
若动滑轮重不可忽略,上述力的关系式应写成
F=(G物+G动)/n.
1:滑轮组 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
F
F=
1 5
G
G/
(b)若动滑轮重G/不能忽略,那么图中的拉
力F应等于多少?
F=
1 5
(G+G/)
G
• 如图10所示,若拉力F=900牛顿,物体A重 1500牛顿,不计滑轮重和绳与滑轮间摩擦。 当绳子自由端移动3米,则沿水平方向匀速 拉动物体A前进时,物体A与地面间摩擦力 是______牛顿,物体A移动______米。

4.黑色的墙壁上挂着各式的锁,有圆 形锁, 半圆锁 ,长方 锁,还 有八角 形白铜 雕花锁 ,谐音 就是“ 福禄” 的葫芦 锁。每 把锁都 是件工 艺品, 展示出 老人精 湛的制 锁技艺 ,看得 年轻人 目不暇 接,连 连竖起 大拇指 。

5.基于对“传统”的历史性和现实性 特点的 明确认 知,“ 新子学 ”强调 ,“国 学”在 漫长的 岁月中 必然存 在一个 变化发 展的过 程,可 以说一 代有一 代的“ 国学” 。从历 史上看 ,不可 否认, “六经 ”是中 国文化 学术的 最早源 头,它 深刻地 影响着 中华民 族的基 本精神 。

6.这就要求我们从经学思维和体系的 禁锢中 真正解 脱出来 ,以开 放的姿 态传承 历史文 化,维 护学术 开放多 元的本 性,积 极构建 具有时 代特征 、富于 活力的 “新国 学”。 “新子 学”正 是适应 这样的 “国学 ”发展 要求, 将应运 承载“ 新国学 ”的真 脉。

7“新子学”的内涵,单以浅层次理解 ,它是 “旧子 学”的 再发展 。在这 种理解 下,“ 新子学 ”仿佛 没有摆 脱在原 有经学 体系下 旧“国 学”中 的位置 ,最多 也只是 经学的 多样化 实践与 儒学的 外围羽 翼,显 然无法 承担作 为“新 国学” 主导的 重担。
• 如图9所示中,通过定滑轮匀速提起重物G 时,向三个方向拉动的力分别为F1、F2、 F3,则三个力大小关系是
• A.F1最大
B.F2最大
• C.F3最大
D.一样大
定滑轮的实质
L2 L1
L2
O
O
F2
F1
L1=L2
F2
L1=L2
动滑轮的实质
F1
O
F2

· L1
O
L1 =2L2
L2
F1 = F2 /2
F
F
F
G
G
G
实验结果:拉力F的大小与吊起动滑轮的绳子股数n有关。
F=
1 2
G
F=
1 2
G
F=
1 3
G
n=2
n=2
n=3
实验表明,使用滑轮组吊重物时,若动滑轮重和磨擦不计,动滑
轮被几股绳子吊起,所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
F=
1 n
G
思考题:在左图所示的滑轮组中,
分析:图中吊起动滑轮的绳子股数为5
(a)若动滑轮重G/不计,拉力F是多少?
第二节-滑轮
使用时,轴固定 不动,叫定滑轮。
滑轮在使用时,根据轴 的位置是否移动,又分 为定滑轮和动滑轮两种。
使用时,轴和 重物一起移动, 叫动滑轮。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也不费力,
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s=h, F=G.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 的力,但费一倍的距离,不
改变力的方向.S=2h, F=G/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