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三角形第二教时教学设计-苏科版
一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认识图形(二)三角形-苏教版
一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认识图形(二)三角形苏教版在上一节课中,我们认识了圆形,这节课我们将学习认识三角形。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57页至第59页,这部分内容包括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的特性以及三角形分类。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特性,能够辨别不同种类的三角形。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高的概念,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够运用三角形的特性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我准备了三角形模型、直尺、三角板等教具,同时让学生准备了一些三角形纸片和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拿出一个三角形模型,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形状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三角形!”2. 知识讲解:我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形的特点,讲解三角形的定义和特性,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理解三角形的高的概念。
3. 例题讲解:我出示了一道例题,让学生思考并解答,例题是这样的:有一个三角形,其中一条边长为5厘米,另外两条边长分别为3厘米和4厘米,请问这个三角形是什么类型的?4. 随堂练习:我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决一些关于三角形的实际问题,比如:一个边长为6厘米的等边三角形,它的周长是多少?5. 巩固练习:我让学生用彩色笔在三角形纸片上画出三角形的高,并观察高的位置和长度。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三角形,并在三角形内部标出了高,同时板书了三角形的定义和特性。
七、作业设计1. 请同学们用彩色笔画出一个三角形,并标出它的高。
2. 完成课后练习第1题:一个三角形,其中一条边长为8厘米,另外两条边长分别为5厘米和6厘米,请问这个三角形是什么类型的?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三角形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加强对三角形特性的教学,并通过更多的实际例子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三角形知识。
数学初一下苏科版7.4认识三角形(第2课时)教案
数学初一下苏科版7.4认识三角形(第2课时)教案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的定义,会作出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过程与方法:经历操作、观看、说理、交流等活动,进展空间观念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操作、观看、说理、交流等活动中,增强合作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学习重点 角平分线,中线,高的定义及画法学习难点 钝角三角形高的画法 教学流程预习导航 1.操作:过点A 做BC 的垂线,垂足为D2.操作:作∠B 的平分线BD【一】新知探究:1.三角形的高 〔1〕、操作:过点A做BC 的垂线,垂足为D 线,垂足为D ,我们就将线段AD 称为△ABC 的高〔2〕.定义:在三角形中,从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做垂线,顶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称为三角形的高注:1〕三角形的高必为线段23〕三角形有三条高为了将这三条高加以区别,我们把AD 称为BC 边上的高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1〕操作:△ABC ,作∠A 的平分线AD 交BC 与点E ,线段AE 〔2的线段称为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注:1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必过顶点平分三角形的一内角如上所示,△ABC 的角平分线AE 平分∠A ,即∠BAE=∠CAE=21∠BAC 3〕三角形有三条角平分线为了将这三条角平分线加以区别,我们把AE 称为∠BAC 的角平分线3.中线〔1〕操作:如右所示,取BC 的中点F ,连结AF ,那么线段AF 称为△ABC 的中线D C B C A 图1B〔2〕定义:在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如上所示,线段AF 确实是△ABC 的中线〔3〕注:1〕三角形的中线必为线段2〕三角形的中线必平分对边如上所示,线段AF 是△ABC 的中线,必有:BF=CF=21BC 3〕三角形有三条中线【二】例题分析例:分别作出以下三角形的三条高 变换:分别作出三个三角形的三条中线、角平分线,你有什么发明? 【三】展示交流: 1在△ABC 中,AD 是角平分线,BE 是中线,∠BAD=40∠CAD=,假设AC=6cm ,那么AE=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都在三角形的内部B 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C 三角形的三条至少有一条在三角形内D 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均在三角形外3、如图,△ABC 中∠C=900,CD ⊥AB ,其中能够作为三角形的高的有()A 、2条B 、3条C 、4条D 、5条【四】提炼总结1、研究三角形的3条重要线段;: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2、会在三角形中画出这些线段当堂达标 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A 直线B 射线C 线段D 射线或线段2.以下说法:①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三角形内部;②三角形三条高至多有两条不在三角形内部;③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不在三角形内部,就在三角形外部;④钝角三角形三内角的平分线的交点一定不在三角形内部.其中正确的个数为()A1个B2个C3个D4个3.如图,AD ⊥BC,AD ⊥BC,GC ⊥BC,CF ⊥AB,D,C,F 是垂足,那么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高B.△ABC 中,GC 是BC 边上的高D.△GBC 中,GC 是BC 边上的高D.△GBC 中,CF 是BG 边上的高AFGBCD(5)4、如图,在△ABC 中,∠BAC 是钝角、〔1〕画出边BC 上的中线AD ;〔2〕画出边BC 上的高AH ;〔3〕在所画图形中,共有个三角形,B C AB C A其中面积一定相等的三角形是、1.C2.B3.B4.(1)略〔2〕略(3)6,△ABD与△ACD 学习反思:第(15)题CBA。
认识三角形第二教时教学设计-苏科版
(3)尝试:画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的中线。
(4)交流:这3条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之间有怎样的位置
关系?
通过操作和探索得到:所画 三角形的3条中线相交于一 点。
三、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何收获?
学习了三角形的高、角平分线和中线,它们都是线段,三条
高、角平分线和中线分别相交于一点,
通过总结系统回顾所学三角 形的高、角平分线、中线的 定义,特点。
四、作业
P24/5
通过作业,进一步理解三角 形的高、角平分线、中线的 定义。
板书:
认识三角形(2)
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顶点和相应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
认识三角形(
学校
赣榆县黑林中学
学科
数学
年级
七
人数
45
课题
认识三角形(第2教时)
教时
第2教时
执教
熊彦彦
日期
2009.10.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苏科版七(上)P22-P22,在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认识三角形”第1教时,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及其基本要素,能正
确区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理解了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板)
活动一:(1)思考:过直线外一点,如何画这条直线的垂 线?你能通过折纸的方法得到这条垂线吗?
(2) 操作:在纸上任意画△ABC过顶点A作直线BC的垂 线,与边BC(或边BC的延长线)相交于点Db
(3)引入“三角形高”的定义。
从直线外一点作直线的垂线 是学过的知识,通过想、折、 画,让学生能理解垂线和高 的联系和区别。通过操作引 入“三角形高”的定义,并 强调三角形的冋疋1条线段, 是三角形的顶点和相应垂足 之间的线段;
山东省文登市八年级数学下册 5.1 认识三角形第二课时
山东省文登市八年级数学下册 5.1 认识三角形第二课时教案 苏科版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2、能证明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能发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3、按角将三角形分成三类。
教学重难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推理和应用。
教学方法:演示、实验法,尝试练习法。
教学工具:一副三角板和三个剪好的三角形,课件。
活动准备:学生预先剪好两个三角形,一副三角板。
教学过程:一、 复习:1、填空:(1)当0°<α<90°时,α是 角;(2)当α= °时,α是直角; (3)当90°<α<180°时,α是 角;(4)当α= °时,α是平角。
2、如右图, ∵AB ∥CE ,(已知) ∴∠A = ,( ) ∴∠B = ,( ) (第2题)二、探索活动:根据自己手中的一副特殊的三角板,知道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等于180°,那么是否对其他的三角形也有这样的一个结论呢?(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用自己剪好的一个三角形,把三个角撕下来,拼在一块。
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
结论: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几何表示)(回放动画,加深印象)举例(略)练习1:1、判断:(1)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可以都小于60°; ( )(2)一个三角形最多只能有一个内角是钝角或直角; ( )2、在△ABC 中,(1)∠C=70°,∠A=50°,则∠B= 度;(2)∠B=100°,∠A=∠C ,则∠C= 度;A B CD E123(3)2∠A=∠B+∠C,则∠A= 度。
3、如右图,在△ABC中,∠A=x3°∠=x2°∠=x°求三个内角的度数。
解:∵∠A+∠B+∠C=180°,()∴=++xxx23∴x6=∴x=从而,∠A= ,∠B= ,∠C=三、猜一猜:(第3题)一个三角形中三个内角可以是什么角?(提醒:一个三角形中能否有两个直角?钝角呢?)小组讨论。
七年级数学下册 7.4 认识三角形(2)教案 苏科版(2021学年)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七年级数学下册7.4 认识三角形(2)教案(新版)苏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七年级数学下册7.4 认识三角形(2)教案(新版)苏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七年级数学下册7.4认识三角形(2)教案(新版)苏科版的全部内容。
7.4 认识三角形(2)教学目标1.知道三角形高、中线、角平分线的定义2。
会画出任意三角形高、中线、角平分线教学重点:会画出任意三角形高、中线、角平分线教学难点:会画出任意三角形高、中线、角平分线教学过程一、三角形的高1 复习:过点A做BC的垂线,垂足为DB CB C2 在黑板上做△ABC,过点A做对边BC的垂线,垂足为D,我们就将线段AD称为△ABC的高3 高的定义:在三角形中,从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做垂线,顶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称为三角形的高。
例如在上图中,我们从△ABC 的一个顶点出发,向它对边BC 所在的直线作垂线,垂足为D,线段AD 就是三角形的高。
注:1)三角形的高必为线段;2)三角形的高必过顶点垂直于对边;3)三角形有三条高例1、画出下列三角形的三条高1 锐角三角形2直角三角形 3 钝角三角形二、三角形的角平分线1 定义: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间的线段称为三角形的角平分线2注: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必为线段,而一个角的角平分线为一条射线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必过顶点平分三角形的一内角如右图所示,△ABC的角平分线AE平分∠A,即∠BAE=∠CAE=21∠BAC3)三角形有三条角平分线例2、画出下列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EDAC1 锐角三角形2 直角三角形3 钝角三角形三、中线1 定义:在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苏教版平面图形的认识-《认识三角形(2)》教学案
七年级(下)数学教学案 使用时间:课题:7.4.2认识三角形(2) 主备:许超云 班级 姓名 一、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观察,理解“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三角形的高”的概念;并会正确画出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和高。
2、通过学习活动,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识图能力。
二、学习新课(一)三线概念:阅读24页回答以下问题: 1.三角形的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与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 。
取ABC ∆边BC 的中点D ,连接AD , 就是ABC ∆的 A一条中线; 也称AD 为边BC 上的 。
(1)AD 是ABC ∆中BC 边上的中线,则BD CD(2)若BD =CD ,则AD 是 。
B D C (3)观察ABD ∆和ADC ∆的面积,它们有怎样的关系 (4)画出其余的中线,它们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 。
线段AE 平分BAC ∠交边BC 于点E ,我们把 叫做 AABC ∆中BAC ∠的角平分线(1)QAE 是ABC ∆中BAC ∠的角平分线∴BAE ∠ CAE ∠ BAC ∠(2)用量角器和直尺画出ABC ∆其余的角的角平分线 B E C(3)用折纸的方法折出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平分线,你有什么发现? 3.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简称。
线段AF垂直BC,垂足为F,我们把叫做ABC∆中BC边上的高(1)作出ABC∆其余边上的高A(2) ABC∆的三条高有交点吗?所在直线有交点吗?B F C(3) 画一个锐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画出它们的高,并讨论它们的交点位置(二)变式训练1.AD是ABC∆的边BC上的中线,已知AB=5cm,AC=3cm,求ABD∆与ACD∆的周长之差。
★2.△ABC的两个外角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如果∠A=50°,那么∠D=_____.★4.△ABC中,∠A=60°,∠ABC、∠ACB的平分线BD、CD交于点D,则∠BDC=_____.2.△ABC中,∠B=34°,∠ACB=104°,AD是BC边上的高,AE是∠BAC的平分线,求∠DAE的度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七 认识三角形2 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七认识三角形2 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定义和特性,掌握三角形的分类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三角形的定义和特性2. 三角形的分类3. 三角形的性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三角形的定义、分类和性质。
2. 教学难点:三角形的分类方法和性质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的定义和特性。
- 提问: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还记得三角形的定义和特性吗?2. 讲解三角形的分类- 讲解三角形的按边分类和按角分类的方法。
- 通过示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各类三角形的特点。
-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概括,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 讲解三角形的性质- 讲解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外角和定理等性质。
-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性质。
- 引导学生运用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4. 练习与巩固-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小结与作业-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加强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
六、教学资源1. 教材: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2. 教具:三角板、直尺、圆规等3. 辅助材料:练习题、课件等七、教学时间- 2课时八、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2. 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合作学习能力。
3. 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7-4认识三角形(2)》优秀教学设计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7-4认识三角形(2)》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7-4认识三角形(2)》这一节主要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三角形的性质,包括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稳定性等。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使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三角形的特点,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三角形的知识,对三角形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三角形的性质理解不深,对解决实际问题感到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稳定性等性质,能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稳定性。
2.难点:如何运用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案例教学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图片,用于导入和呈现。
2.准备练习题,用于操练和巩固。
3.准备黑板,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三角形图片,如自行车的三角架、房屋的三角屋顶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能发现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让学生思考三角形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稳定性等性质,并用文字和图形进行解释。
同时,给出一些实例,让学生理解这些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有关三角形性质的练习题,如判断题、选择题等。
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的三角形性质进行解决。
傅西洋19 4七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三角形第二教时教学设计 苏科版
引入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强调:三角形的中线是一条线段。
(1)操作:在纸上任意画△ABC,取边BC的中点F,连接AF。
(2)通过操作引入“三角形的中线“的定义。
(3)尝试:画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中线。
(4)交流:这3条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4)尝试画该三角形的高;
折三角形的高;
交流:这3条高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通过操作和探索得到:所画锐角三角形的3条高相交于一点
组织活动二:
引入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活动一:(1)思考:如何画已知角的角平分线?你能通过折纸的方法得到这个角的角平分线吗?
(2)操作:在纸上任意画△ABC,画∠A的平分线,与边BC相交于点E。
(3)尝试:画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4)你能用折纸的办法得到这3条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吗?
交流:这3条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通过操作引入“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定义。
通过操作和探索得到:所画三角形的3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
二探索活动(新授)
组织学生活动一;
引入“三角形高”的定义:三角形的顶点和相应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板)
活动一:(1)思考:过直线外一点,如何画这条直线的垂线?你能通过折纸的方法得到这条垂线吗?
(2)操作:在纸上任意画△ABC,过顶点A作直线BC的垂线,与边BC(或边BC的延长线)相交于点D。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山东省文登市八年级数学下册 5.1 认识三角形第二课时教案 苏科版
山东省文登市八年级数学下册 5.1 认识三角形第二课时教案 苏科版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2、能证明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能发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3、按角将三角形分成三类。
教学重难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推理和应用。
教学方法:演示、实验法,尝试练习法。
教学工具:一副三角板和三个剪好的三角形,课件。
活动准备:学生预先剪好两个三角形,一副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填空:(1)当0°<α<90°时,α是 角; (2)当α= °时,α是直角;(3)当90°<α<180°时,α是 角; (4)当α= °时,α是平角。
2、如右图, ∵AB ∥CE ,(已知) ∴∠A = ,( )∴∠B = ,( ) (第2题) 二、探索活动:根据自己手中的一副特殊的三角板,知道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等于180°,那么是否对其他的三角形也有这样的一个结论呢?(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用自己剪好的一个三角形,把三个角撕下来,拼在一块。
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
结论: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几何表示) (回放动画,加深印象) 举例(略) 练习1: 1、判断:(1)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可以都小于60°; ( ) (2)一个三角形最多只能有一个内角是钝角或直角; ( ) 2、在△ABC 中,(1)∠C=70°,∠A=50°,则∠B= 度; (2)∠B=100°,∠A=∠C ,则∠C= 度;ABCDE123(3)2∠A=∠B+∠C ,则∠A= 度。
3、如右图,在△ABC 中,∠A =x 3°∠=x 2°∠=x °求三个内角的度数。
解:∵∠A+∠B+∠C=180°,( ) ∴=++x x x 23∴x 6= ∴x =从而,∠A= ,∠B= ,∠C= 三、猜一猜: (第3题) 一个三角形中三个内角可以是什么角?(提醒:一个三角形中能否有两个直角?钝角呢?)小组讨论。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7.4 认识三角形》教学设计2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7.4 认识三角形》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四节“认识三角形”的内容,主要包括三角形的概念、三角形的分类以及三角形的性质。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几何的基础知识,对于学生形成几何思维,理解几何图形的本质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平面图形的知识,对图形的感知和观察能力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进一步深化。
此外,学生对于抽象几何图形的认知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具体的情境和操作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概念,掌握三角形的分类,了解三角形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三角形的概念、分类和性质。
2.难点:三角形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自主探究三角形的性质。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几何模型、三角板等。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一份三角形模型、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三角形图形,如自行车的三角架、三角形的建筑等,引导学生关注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三角形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几何模型和三角板,向学生展示三角形的实物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三角形的特征。
同时,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形与其它图形的区别。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用彩笔在纸上绘制三角形,并尝试找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和三条边。
然后,学生互相交换作品,观察和描述不同三角形的特征。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举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性质。
四年级数学下册 三角形的认识2教案 苏教版
1.找找生活中见到的三角形。
2.自己做一个三角形。
3.画一个三角形,说说三角形有几个顶点,几个角,几条边。
4.准备4根小棒长度分别为10cm、6cm、5cm、4cm。
学 程 设 计
导 航 策 略
一、激趣引题,认定目标(预设3分钟)
1.学生交流预习作业。
2.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预设17分钟)
4、分小组讨论研究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板块三】
交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板块四】
1.学生独立尝试练习
2.教师巡视指导,尤其关注后进生。
3.集体交流汇报,订正。
作
业
设
计
课堂作业:(预设10分钟)
《补充习题》P16第1、2、4、5题
家庭作业:
《一课一练》P19 第1、2、3、4、5题及智力冲浪
4.想想做做的第1、3题
【板块一】
1.全班交流预习作业上
第1~3题
2.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板块二】
1.学生尝试→演示错误的
摆法。
说明理由→三根小棒要
首尾相连。
2.学生猜→各小组操作(一组在黑板上操作)→同样是蓝三根小棒,有的能围,有的不能围。
3.红黄两根小棒要符合怎样的条件,才能和蓝色小棒围成三角形?(红黄两根小棒的长度之差小于蓝色小棒)
四、分层练习、内化提升(预设8分钟)
1.6、5和4 12、10和3
11、7和3
2.每次算3次太麻烦,有没有简单一些的办法?小组讨论 →汇报:两条短边要大于长边。
→理由:长+中>短一定
长+短>中一定
中+短>长可能
只要“两条较短边长度和大于较长边”,就成围成三角形。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7-4认识三角形(2)》优秀说课稿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7-4认识三角形(2)》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7-4认识三角形(2)》这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学习。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主要包括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三角形的性质,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可能还存在着一些模糊的理解,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深化。
此外,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理解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知识水平。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2.教学难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的灵活运用,内角和定理的深入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模型等教学手段,直观地展示三角形的内角和、判定方法等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判定方法等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掌握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3.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通过操作模型等手段,深入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掌握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四年级数学下册 三角形的认识2教案 苏教版 教案
〔红黄两根小给出小棒长度数据→讨论→汇报结果并验证:
红+黄>蓝红+蓝>黄蓝+黄>红
得:三角形中任意两条边的长度大于第三边
说明:这就是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三、全班交流、提炼建模〔预设2 分钟〕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1.要想用小棒围一个三角形,至少要用几根?
2.是否有了3根小棒就一定能围成三角形?
〔让学生从4根准备好的小棒中挑选3根围〕
学生猜→各小组操作〔一组在黑板上操作〕→同样是蓝三根小棒,有的能围,有的不能围。
①小组合作,任选3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并记录数据,交流3根小棒间的长度有怎样的关系,并验证。
②学生再次摆三角形,要求把围不成三角形的三条边的数据记录下来,交流在什么情况下,不能围成三角形?
四、分层练习、内化提升〔预设8分钟〕
1.6、5和4 12、10和3
11、7和3
2.每次算3次太麻烦,有没有简单一些的方法?小组讨论 →汇报:两条短边要大于长边。
→理由:长+中>短一定
长+短>中一定
中+短>长可能
只要“两条较短边长度和大于较长边〞,就成围成三角形。
3.用此法判断:6、3和5 2、4和6
4.想想做做的第1、3题
【板块一】
1.全班交流预习作业上
第1~3题
2.提醒课题,导入新课。
【板块二】
1.学生尝试→演示错误的
摆法。
说明理由→三根小棒要
首尾相连。
2.学生猜→各小组操作〔一组在黑板上操作〕→同样是蓝三根小棒,有的能围,有的不能围。
3.红黄两根小棒要符合怎样的条件,才能和蓝色小棒围成三角形?〔红黄两根小棒的长度之差小于蓝色小棒〕
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下册7.4认识三角形(第2课时) 教案 教学设计
7.4认识三角形第2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观察,理解“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三角形的高”的概念;并会正确画出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和高.2.通过学习活动,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识图能力.教学重点: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和高的概念及其画法.教学难点:钝角三角形的高的画法;引导学生“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简单图形”的思考过程.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情景导入: 利用“几何画板”软件制作的教学课件演示: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BC 的顶点A 上,另一端从点B 出发沿BC 方向移动,在这个过程中,橡皮筋(线段)的位置不断变化,你认为其中有哪些位置是特殊的?请与同学交流.二、活动活动1:1.三角形的中线.如图,取△ABC 边BC 的中点D ,连结AD ,线段AD 就是△ABC 的一条中线;也称AD 为边BC 上的中线. 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强调:①三角形的中线是一条线段;②为了区分中线,将线段AD 叫做BC 边上的中线. (1)AD 是△ABC 中BC 边上的中线,则BD____CD =12BC(2)若BD =CD ,则AD 是__________________.(3)△ABD 与△ACD 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活动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如图,线段AE 平分∠BAC 交边BC 于点E ,我们把线段AE 叫做△ABC 中∠BAC 的角平分线. 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感悟:①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一定与它的对边相交.②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一条线段而不是射线,它与一个角的平分线不同.B CB C几何语言:∵AE 是△ABC 中∠BAC 的角平分线,∴BAE ∠=CAE ∠=12BAC ∠ .提问:(1)用折纸的方法折出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平分线,你有什么发现?(2)利用量角器和直尺画出△ABC 中的角平分线.(3)在每个三角形中,三条角平分线之间有什么特点?将你的结果与同伴进行交流. 活动3:三角形的高.在三角形中,从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如图,线段AF 垂直BC ,垂足为F ,我们把线段AF 叫做△ABC 中BC 边上的高.注意:①三角形的高是一条线段,是连接三角形的顶点和相应垂足的一条线段;②不要忘记标上垂足和垂直符号.(1)三角形的3条高有交点吗?若有,交点在哪里?所在直线呢?(2)锐角三角形3条高的交点在哪里?(3)直角三角形3条高的交点在哪里?(4)钝角三角形的3条高有无交点?所在直线呢?三、例题:如图,在△ABC 中,E 是AC 的中点,∠A 的平分线分别交BE 、BC 于点F 、D .指出图中哪条线段是哪个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哪条线段是哪个三角形的中线.四、练习:1. 如图,在△ABC 中,∠C =090,点D 在BC 上,DE AB ⊥,垂足为E .指出图中哪条线段是哪个三角形的高. 五、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你会正确运用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呢,说出来告诉大家.六、课后作业:1.2.思考题(选做):如图,AF 、AD 分别是△ABC 的高和角平分线,且∠B =36º,∠C =66º,求∠DAF 的度数. B 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观察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哪些线
A 创设情 皮筋的一端固定在三角形的顶 段、角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创设“观察——探 索”的情境,使问题显
景设计 点 A 上,另一端从点 B 出发沿 (导入) BC 移动到 C。
B
C
FED
A
得形象、直观。在这些 线段中,有一条线段 平分∠BAC;有一条线
段的一个端点是边
3 条角平分线 相交于一点。
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3 条中线 相交于一点。
8
6
四、 作业
P24/5
相交于一点,
板书:
认识三角形(2) 7
平分线、中线的定义, 特点。
通过作业,进一 步理解三角形的高、角 平分线、中线的定义。
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顶点和相应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3 条高 相交于一点。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
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目标:1、掌握三角形的高、中线及角平分线的概念。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及角平分线的概念。
1
教学难点:作钝角三角形的高 教学准备: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纸片若干;三角板、量角器、橡皮筋。
教学过程
教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学环节
一、 黑板上画三角形 ABC,把橡
让学生能理解垂线和
(2)操作:在纸上任意画△ABC,过顶点 A 高的联系和区别。通过
作直线 BC 的垂线,与边 BC(或边 BC 的延长 操作引入“三角形高的”
线)相交于点 D。
定义,并强调三角形的
(3)引入“三角形高”的定义。
高是 1 条线段,是三角
3
形的顶点和相应垂足 之间的线段;
准备一个锐角三角形纸片。
2
BC 的中点;有一条线 段垂直于边 BC。
二
组织学生活动一;
活动一:(1)思考:过直线外一点,如何画
从直线外一点作
探索活
引入“三角形高”的定义:三 这条直线的垂线?你能通过折纸的方法得到 直线的垂线是学过的
动(新授) 角形的顶点和相应垂足之间的 这条垂线吗?
知识,通过想、折、画,
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板)
认识三角形(2)教学设计方案
学校
赣榆县黑林中学
学
数学
年级
七
人
45
科
数
课
认识三角形(第 2 教
教
第2教
执教
熊
日
2009.10.
题
时)
时
时
彦彦 期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苏科版七(上)P22-P22,在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认识三角形”第 1 教时,进一步认识三
角形的概念及其基本要素,能正确区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理解了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两
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定义。
强调:三角形的中线是一条
(3) 尝试:画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
线段。
角形、钝角三角形的中线。
(4) 交流:这 3 条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三、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学习了三角形的高、角平分线和中线,它
通过总结系统回
总结 有何收获?
们都是线段,三条高、角平分线和中线分别 顾所学三角形的高、角
(4)尝试画该三角形的高;
通过操作和探索
提问: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
折三角形的高;
得到:所画锐角三角
的 3 条高吗?你能用折纸的办
交流:这 3 条高之间有怎样的位置 形的 3 条高相交于一
法得到这 3 条高吗?
关系?
点
4
组织活动二:
活动一:(1)思考:如何画已知角的角平分
通过操作引入“三
引入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 线?你能通过折纸的方法得到这个角的角平 角形的角平分线“的定
点。
(4) 你能用折纸的办法得到这 3 条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吗?
交流:这 3 条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之间有怎样的
位置关系?
5
组织活动三:
(1) 操作:在纸上任意画△ABC,取
通过操作和探索
引入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
边 BC 的中点 F,连接 AF。
得到:所画三角形的 3
中,连接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
(2) 通过操作引入“三角形的中线“的 条中线相交于一点。
角形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它的 分线吗?
义。
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
(2) 操作:在纸上任意画△ABC,画∠
通过操作和探索
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
A 的平分线,与边 BC 相交于点 E。 得到:所画三角形的 3
平分线。
(3) 尝试:画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 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
角形、钝角三角形的角平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