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脊柱后凸
脊柱后凸

过楔形截骨达到矫形目的,手术本身并非病因治疗, 所以术前必须对原发病加以治疗,待病情平稳,畸 形固定后再行手术治疗。脊柱后凸矫正术,是一复 杂而又精细的手术,若手术指征掌握准确,手术操 作精细,大多能收到良好效果,否则就难以达到予 期的目的。 手术效果是否理想与手术指征的选择有直接关系, 若手术指征选择不当,后凸畸形虽被矫正,但会造 成工作和生活上新的不便或畸形复发。为取得良好 手术效果和防止畸形复发,术前临床医生必须全面 了解患者职业上和生活上的需要,以及髋、膝关节 活动机能和原发病变是否静止等。
有多种病因可造成脊柱过度后凸。 绝大多数脊柱后凸畸形的发生为 继发性,例如可继发于椎体骨折 或肿瘤多节段退变性间盘病以及 多节段椎板切除术后等。原发性 脊柱过度后凸最常见的病因是 SScheuerman的真正病因目前尚不 清楚,但有家族性发病的倾向。 本病发病时通常伴有X 线改变,多 见于12 至14 岁的青少年,但其真 正发病时间可能比此更早。男女 性别比例为1 :1.5,本病的患病 率约为总人口的0.5%~8% 。绝大 多数患者是以屈曲畸形前来就诊, 但少儿患者往往还伴有明显的腰 背痛症状,尤其多发于胸腰段脊 柱后凸患者。针对于脊柱后凸, 其腰椎可发生代偿性过度前凸的 改变,此提示该患者有可能发生 L5 前滑脱
+
1.暴露术野 常规整理好器械台,清点器械、纱布、缝针,消毒铺单。固定 好1电刀、吸引器将其放置在医生方便取用的位置,防止滑落。正确连接自体 血回输装置。暴露后部脊柱结构后, 根据术前制订的手术策略,沿棘突连线切 开皮肤,剥离椎旁肌,充分显露两侧关节突关节.
+
修整棘突,显露关节面,护士应该传递咬骨钳及角凿;在医生修正棘突之时 洗手护士注意检查气磨钻头,选择合适的钻头大小型号,与台下巡回连接, 调节压力,磨钻使用时会产生热度及骨屑,要准备一次性冲洗球及充足的生 理盐水进行伤口冲洗。2)接下来医生忙于用气动钻在螺钉置入的部位钻孔至 松质骨,用开路器在打好孔的部位徐徐深入通过椎弓根部分至椎体,并用球 探探查所钻孔是否在椎弓根及椎体内,确认无误后用丝攻扩大孔道,并再次 用球探确认孔道没有突破椎弓根和椎体皮质骨,然后测量孔道长度,置入相 应长度和直径的椎弓根螺钉,根据需要螺钉可以选择单向钉和万向钉,在弧 度较大的区域或胸腰结合部可以选择万向螺钉,便于矫形棒的安装。护士此 时根据需要准备好椎弓根螺钉,凸侧尽量每一椎体都放置,凹侧最少放4-6个 椎弓根钉,发育不良的椎弓根可放置椎板钩、椎弓根钩或横突钩。之后护士 需协助医生将矫形棒预弯成胸段后凸、腰段前凸的生理弯曲,放置棒于凹侧 钉槽内,半拧紧锁定螺母,备用。
骨科诊断基础

15:肘关节的功能位是
A: 0°位
B: 30°位
C: 60°位
D: 90°位
E: 120°位
正确答案: D
16:男性,20岁。右大腿包块2个月就诊。对其进行物理学检查时,未遵照物理学检查原则进行的是
A: 先健侧后患侧
B: 先远处后患处
C: 先被动后主动
C: 2cm
D: 3cm
E: 4cm
正确答案: A
14:骨科的物理学检查、X线检查和下列哪项检查被一起称为“三结合”检查
A: 病理检查
B: 实验室检查
C: 关节镜检查
D: 电生理检查
E: 神经系统检查
正确答案: A
解析:骨科的基本检查主要包括物理检查、X线检查以及病理检査。故选A。
D: Chamberlain线
E: Schmorl结节
正确答案: A
解析:在平卧位,由髂前上棘与坐骨结节之间画Nelaton线,在正常情况下,此线通过大转子。如果大转子超过此线,表示大转子有向上移位。伤的定位检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E
12:跟腱反射是检查
A: L2神经根
B: C6神经根
C: L4神经根
D: L5神经根
E: S1神经根
正确答案: E
解析:跟腱反射是检査S1神经根。故选E。
13:测量下肢长度时,一般误差不应超过
A: 0.5cm
B: 1cm
1:下述哪种情况下,不出现脊柱圆弧形后凸
A: 类风湿脊柱炎
B: 青年性驼背
C: 佝偻病
D: 姿势性驼背
E: 脊柱结核
脊柱后凸畸形-是由于肌肉韧带松弛、骨质软化

脊柱后凸畸形-是由于肌肉韧带松弛、骨质软化,因久站久坐,在重力的作用下所致的骨骼畸形脊柱后凸畸形-是由于肌肉韧带松弛、骨质软化,因久站久坐,在重力的作用下所致的骨骼畸形。
先天性脊柱畸形、脊柱创伤、结核等多种疾病可以导致脊柱后凸角度增大。
当后凸畸形大于60°时,畸形会继续加重和招致背部疼痛发生,甚至发生截瘫,一般需要进行矫正治疗。
学术术语来源——经椎弓根椎体截骨矫形不同植入物修复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矢状位后凸Cobb角评价文章亮点:脊柱侧弯的严重程度及修复后效果多通过对侧弯曲角度的测量得以评估,而角度测量最常采用的是Cobb角度测量方法,用于测量的X射线片为脊柱标准全长的正位相。
①确定侧弯的端椎。
上、下端椎是指侧弯中向脊柱侧弯凹侧倾斜度最大的椎体。
脊柱侧弯凸侧的椎间隙较宽,而在凹侧椎间隙开始变宽的第一个椎体被认为不属于该弯曲的一部分,因此其相邻的一个椎体被认为是该弯曲的端椎。
②在上端椎的椎体上缘划一横线,同样在下端椎椎体的下缘划一横线。
对此两横线各做一垂直线,该二垂直线的交角就是Cobb角。
关键词:植入物;脊柱植入物;经椎弓根椎体截骨矫形;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治疗效果;Cobb角;神经功能主题词:矫形外科学;椎体成形术;脊柱后凸;腰椎摘要背景:陈旧性后凸畸形需要矫形手术来进行治疗,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前路、后路及前后联合入路的手术方式进行陈旧性胸腰椎后凸畸形的矫正,但仍存在争议。
目的:探索经椎弓根椎体截骨矫形置入椎弓根螺钉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并以矢状位后凸Cobb角评价效果。
方法:以四川省巴中市中心医院在2005年7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26例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3例。
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前后路联合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则经椎弓根椎体截骨矫形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疾病的治疗效果。
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治疗后平均后凸Cobb角减小更为显著。
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骨外科学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模拟题277)_真题-无答案63

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骨外科学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模拟题2021年(77)(总分135.78,考试时间120分钟)多项选择题1. 可以应用于外科导航手术的立体定位技术主要包括A. 光学定位法B. 机械定位法C. 超声波定位法D. 电磁定位法E. 声学定位法2. 患有腰椎管狭窄症时,出现下述情况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A. 经正规的非手术治疗无效B. 明显的神经根痛和明确的神经功能损害,尤其是严重的马尾神经损害C. 自觉症状明显并持续加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D. 进行性加重的滑脱症状、侧凸伴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E. 颈椎病发展至出现明显的脊髓、神经根、椎动脉损害,经非手术治疗无效即应该手术治疗3.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常见的并发症为A. 暂时性肋间神经痛B. 内脏结构损伤C. 肺不张D. 气胸E. 神经并发症4. 胸椎间盘突出症可能出现的症状有A. 双下肢肌张力增高,双下肢病理征阴性B. 下肢肌力减弱,腱反射减弱C. 单纯足下垂D. 排尿、排粪功能障碍E. 双下肢肌力减弱,双下肢病理征阴性5. 有关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正确的观点是A. 确诊为腰椎管狭窄症应早期手术B. 对于症状轻又无明显体征者,应先保守治疗C. 有明显的神经根痛和明确的神经功能损害者手术治疗D. 凡减压者均应进行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术,以防止术后出现腰椎不稳等E. 对受压的马尾和神经根组织进行充分、有效的减压,减压范围越广越好6. 根据影像学资料将上颈椎骨性结构的畸形分为()。
A. 发育不全B. 结构不完整C. 分节不全D. 结构不对称E. 结构畸形7. 经腹腔镜腰椎融合术的适应证是A. 有症状的退行性腰椎间盘病变B. 腰椎管狭窄C. 多节段椎间盘退变D. Ⅰ度椎体滑脱症E. 腰椎不稳伴腰痛8. 颈椎管狭窄症的病因分类A. 发育性颈椎管狭窄B. 退变性颈椎管狭窄C. 医源性颈椎管狭窄D. 继发性颈椎管狭窄E. 感染性椎管狭窄9. 可引起脊柱后凸畸形的是A. 先天性椎体发育不良B. 脊柱结核C. Scheuermann病D. 强直性脊柱炎E. 神经纤维瘤病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成熟型的胸椎黄韧带骨化CT显示密度均匀B. 成熟型的骨化可能会进一步增大,从而对脊髓产生压迫C. 若成熟型的黄韧带骨化只对硬膜囊产生压迫,可以不予手术切除D. 黄韧带骨化和钙化是相同的概念E. 成熟的骨化已经对脊髓产生压迫,应予以切除11. 因人而异,但腰背痛与下肢放射痛仍然是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症状,具体表现为()。
普拉提--体态 静态评估

普拉提--体态静态评估普拉提--体态静态评估引言概述:普拉提作为一种以提高身体姿势和体态为目标的运动方式,通过静态评估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以便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普拉提体态静态评估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头部姿势1.1 头部前倾:头部前倾会导致颈部和背部肌肉过度紧张,对颈椎造成额外压力。
1.2 头部后仰:头部后仰会影响颈部和肩部肌肉的平衡,导致颈椎过度伸展。
1.3 头部侧倾:头部侧倾会导致颈部和肩部肌肉不平衡,影响颈椎的稳定性。
二、肩部姿势2.1 肩部前倾:肩部前倾会导致胸部肌肉紧张,影响呼吸和胸廓的扩张。
2.2 肩部后缩:肩部后缩会导致背部肌肉无法有效发力,影响身体的稳定性。
2.3 肩部抬高:肩部抬高会增加颈部和背部肌肉的负担,容易导致肩颈疼痛。
三、脊柱姿势3.1 脊柱前凸:脊柱前凸会导致腰部肌肉过度紧张,影响腰椎的稳定性。
3.2 脊柱后凸:脊柱后凸会导致背部肌肉无法有效发力,容易引发腰背疼痛。
3.3 脊柱侧弯:脊柱侧弯会导致脊柱的扭曲,影响身体的平衡和稳定性。
四、髋部姿势4.1 髋部前倾:髋部前倾会导致腰部和臀部肌肉过度紧张,影响髋关节的稳定性。
4.2 髋部后倾:髋部后倾会导致臀部肌肉无法有效发力,影响身体的支撑能力。
4.3 髋部侧倾:髋部侧倾会导致髋关节的不平衡,容易引发髋关节疼痛。
五、膝盖姿势5.1 膝盖内收:膝盖内收会导致膝关节受力不均匀,容易引发膝关节损伤。
5.2 膝盖外展:膝盖外展会导致膝关节过度承受压力,容易引发膝关节疼痛。
5.3 膝盖弯曲:膝盖过度弯曲会导致膝关节的稳定性下降,容易造成膝关节损伤。
通过对普拉提体态的静态评估,可以帮助人们发现身体姿势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训练,以改善体态,预防运动损伤,提高身体的健康水平。
希望每个人都能重视自己的体态,通过普拉提训练实现身体的平衡和健康。
(完整版)脊柱后凸

该患者为姿势性脊柱后凸。当其向 前弯腰时,其脊柱呈一光滑曲线。 患者的姿势性脊柱后凸通常可经主 观努力来克服。
该患者为结构性脊柱后凸。当 其弯腰时可见角状驼背。患者 自身不能主动纠正这一畸形。
病因学
• Scheuerman 病的真正病因目前尚不 清楚,但有家族性发病的倾向。本病发 病时通常伴有X 线改变,多见于 12 至 14 岁的青少年,但其真正发病时间可能 比此更早。男女性别比例为 1 : 1.5, 本病的患病率约为总人口的 0.5%~8% 。
影象学评估
矢状垂直轴 (SVA) 距S1后缘水平距离 →
>2.5-3cm 局部节段后凸 (Cobb法) X线→ 临近未融合节段不稳定 CT → 假性关节炎
示意图
• 后凸脊柱的半径
• 后凸脊柱的半径是评估脊柱后凸的另一 有价值的指标。其观测目的在于了解畸 形是否光滑或成角。半径越大,脊柱越 光滑。成角后凸畸形的加重机率大。 Cobb 角度和后凸脊柱的半径测量均可 用于矢状面上畸形的评估。
手术达到目标
腰椎生理前凸 矢状位平衡 矢状垂直轴 (SVA) 距S1水平距离 →
<3cm
手术适应症
严重畸形存在 假性关节炎的确诊 腰椎后凸-胸椎后凸≥30°
• 手术治疗包括器械固定和融合。根 据脊柱后凸畸形的类型和程度,手 术操作可经后方入路,前方入路或 联合入路实施。对脊柱前柱进行植 骨融合有助于矫正畸形和控制畸形 的发展。
• 有多种病因可造成脊柱过度后凸。绝大 多数脊柱后凸畸形的发生为继发性,例 如可继发于椎体骨折或肿瘤,多节段退 变性间盘病,以及多节段椎板切除术后 等。原发性脊柱过度后凸最常见的病因 是 Scheuerman 病。
病因
先天性后凸畸形 Scheuermann病 强直性脊柱炎 创伤后后凸畸形 (骨质疏松,代谢性骨病) 感染或结核性后凸 放疗后后凸畸形 退行性因素
脊柱后凸畸形的发生机制、鉴别诊断和矫形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脊柱后凸畸形的发生机制、鉴别诊断和矫形术的最新研究进展作者:谢卫强巩栋高明暄甄平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9年第10期[摘要] 脊柱后凸畸形(Kyphosis of the spine)的各种发生机制及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以指导临床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正确的脊椎截骨量以及合理的手术方式的选择。
对我科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24例脊柱后凸畸形患者明确诊断,所有患者均采取脊柱后凸畸形矫形术,主要是脊椎楔形截骨术,通过楔形截骨达到矫形目的,术后观察脊柱形态、活动度、疼痛等指标。
其中,24例脊柱后凸畸形患者中,有5例通过保守治疗,脊柱后凸畸形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有19例患者行脊柱后凸畸形矫形术,及脊柱前方垫高加后方闭合截骨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总之,脊柱后凸畸形患者采取脊柱前方垫高加后方闭合截骨术,手术效果确切,术后定期随访,未出现疼痛、内固定断钉等并发症。
[关键词] 脊柱后凸畸形;发生机制;鉴别诊断;矫形术[中图分类号] R682.3; ; ; ; ; [文献标识码] A; ; ; ; ;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9)10-0165-04Mechanism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kyphosis and the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 in orthopedics XIE Weiqiang1, 2; ;GONG Dong1, 2; ;GAO Mingxuan2; ;ZHEN Ping21.School of Clinical Medicine, Gans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Lanzhou; ;730000, China;2.The 940th Hospital of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Joint Logistics Support Force, Lanzhou; ;730050, China[Abstract] The various mechanisms of kyphosis of the spine and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related diseases to guide the selection of appropriate surgical timing, correct spinal osteotomy and reasonable surgical methods. The 24 patients with kyphosis from January 2016 to January 2018 were diagnosed. All patients underwent kyphosis orthopedics, mainly spinal wedge osteotomy, to obtain orbital purpose by wedge osteotomy. The indexes of the spine form, activity, and pain were observed after operation. Of the 24 patients with kyphosis, 5 patients were treated conservatively,and the symptoms of kyphosis were effectively relieved. 19 patients underwent kyphosis orthopedic surgery, and the anterior spine and posterior closed osteotomy. The patients recovered well after surgery and were followed up regularly. The treatment of high anterior spine and posterior closed osteotomy in patients with kyphosis has accurate surgery effect. There are no complications such as pain and internal fixation during the regular follow-up.[Key words] Kyphosis; Mechanism;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rthopedic surgery脊柱后凸畸形是蝴蝶椎的一種,蝴蝶椎(butterfly vertebra)是一种罕见的、偶见报道的先天性脊柱畸形[1],由于椎体是由尖端相对的两部分构成,侧面或后面观察形似蝴蝶状而得名。
健康评估题库-脊柱四肢检查

脊柱与四肢检查—、选择题A型选择题1.脊柱过度后弯称为脊柱后凸,也称为驼背,多发生于A.颈段脊柱B.胸段脊柱C.腰段脊柱D.骶椎E.腰、骶段2.脊柱过度向前凸出性弯曲,称脊柱前凸,多发生于A.颈段脊柱B.胸段脊柱C.颈胸段脊柱D.腰段脊柱E.骶椎3.青少年时期出现脊柱后凸,多见于A.佝偻病B.胸椎结核C.类风湿性脊柱炎D.骨质退行性变E.椎间盘脱出4.老年人骨质退行性变时,常出现A.脊柱前凸B.脊柱后凸C.脊柱侧凸D.杵状指E.匙状指5.脊柱颈椎段活动受限常见原因应除外A.颈部肌纤维炎及颈肌韧带劳损B.颈椎增生性关节炎C.结核或肿瘤浸润使颈椎骨质破坏D.颈椎外伤、骨折或6.匙状甲多见于A.支气管扩张B.支气管肺癌C.缺铁性贫血D.风湿热E.甲癣7.支气管肺癌患者常出现A.匙状甲B.杵状指C.肢端肥大症D.膝内、外翻E.足内、外翻8.关于膝内、外翻的叙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正常人双脚并拢直立时,两膝及双踝均能靠拢B.如双脚内踝靠拢时两膝部因双侧胫骨向外侧弯曲而称“O”形拢时,两小腿斜向外方呈“X”型弯曲,使两脚内踝分离,称膝外翻 D.膝内、外翻多见于先天性畸形 E.膝内、外9.关于平跖足的叙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足底变平B.直立时足底中部内侧不能着地C.多为先天性异常D.患者不能持久站立E.影响长途行走及行进10.检查髋关节运动功能时,下列哪项叙述是不正确的A.屈曲时股前部与腹壁相贴B.后伸可达30度C.外展约80度D.内收约24度E.外旋与内旋各45度11.尺神经损伤者手部改变为A.爪形手B.匙状甲C.杵状指D.梭形指E.垂腕X型选择题12.下列哪些疾病可引起脊柱病理性变形A.脊椎退行性变B.类风湿性关节炎C.结核病D.外伤E.肿瘤二、名词解释1.匙状甲2.杵状指3.膝外翻4.膝内翻5.足内、外翻6.平跖足7.腱鞘囊肿三、填空题1. 脊柱的病变主要表现为、及。
2.正常人直立,臀部固定条件下,颈段脊柱可前屈度,后伸,左右侧弯各,旋转。
脊柱后凸

Grober swank Lonstein Van Dam et al
1988年
Farcy and Schwab
截骨矫形术
Smith-Petersen术式: 1945年提出 多节段楔形截骨术式: 1982年 Zielke 提出 经椎弓减骨术式: 1984年 Heinig 提 出 脊柱切除术式: 1985年 Bradford提 出
Smith-Petersen 截骨术式
优点: 单纯后路截骨 (保持原有高度) 缺点: 使前柱延长 →增加脊柱前部血管并发症 增加假性关节炎发生率 La chapelle,Herbert提出: 改良术式 后路S-P截骨+前路松解和间盘切除术
截骨测量方法
眉颌角的测量: (不够准确,测量困难) 局部后凸畸形角-正常生理角度:适合 局部失衡病例 自己设计方法-大体失衡病人
截骨矫形术
Smith-Petersen术式: 1945年提出 多节段楔形截骨术式: 1982年 Zielke 提出 经椎弓减骨术式: 1984年 Heinig 提 出 脊柱切除术式: 1985年 Bradford提 出
• 1982 Zielke; Puschel提出
优点: 相对安全 减少前部的牵拉 术后脊柱曲线和谐 缺点: 需要多节段手术 潜在的矫形丢失
Scheuerman 病患者的术前、术后 影像。该患者为下胸椎脊柱后凸, Cobb 角大于 100 °
手术治疗方式为前方 T5-T12 脊柱 融合及后方 T2-L3 脊柱融合。术后 三年X 线片显示后凸角度矫正教满 意
脊柱侧凸概述与治疗

临床分类
(二)结构性脊柱侧凸 是指伴有旋转且结构稳定的脊柱侧凸,是脊柱及其支持组织本身的病变,不能经由平卧或侧
屈身体字形矫正,或矫正后无法维持,横截面上有旋转畸形。 1.特发性脊柱侧凸:婴儿型特发性脊柱侧凸、少儿型特发性脊柱侧凸、青少年型特发性脊柱
• 0级:双侧椎弓根对称 • 1级:凹侧椎弓根在椎体边缘 • 2级:凹侧椎弓根将要消失 • 3级:凹侧椎弓根消失 • 4级:凸侧椎弓根超过中线
凹侧椎弓根
与椎体边缘重叠 将要消失 完全消失 消失
凸侧椎弓根
0级:椎弓根对称 1级:轻度移向中线 2级:移到2/3
3级:接近中线 4级:超过中线
脊柱侧弯中常用的基本知识
侧凸凹侧椎体楔形改变,并出现 旋转,主侧弯的椎体和棘突向凹侧 旋转。凹侧椎弓根变短、变窄,椎 板略小于凸侧。棘突向凹侧倾斜, 使凹侧椎管变窄。在凹侧,小关节 增厚并硬化成骨赘。
病理改变
2.肋骨的改变
椎体旋转导致凸侧肋骨移 向背侧,使后背突出,形成 隆凸,严重者称为剃刀背。 凸侧肋骨互相分开,间隙增 宽。凹侧肋骨互相挤在一起, 并向前突出,导致胸廓不对 称。
• 1983年Denis将脊柱分为前、 中、后三柱。
• 前柱:前纵韧带、椎体前二分 之一、椎间盘的前部。
• 中柱:椎体后二分之一、椎间 盘后半部分、后纵韧带和椎管。
• 后柱:椎弓、关节突、黄韧带、 棘间韧带、棘上韧带。
前柱快于后柱
前柱承担80 %的应力
中柱和后主承 担20%应力
病理改变
1.椎体、棘突、椎板以及小关节改 变
• 脊柱侧屈时,上方椎体向屈侧倾斜,驱动 髓核向反方向移位,实现脊柱的自我稳定
直背综合症ct诊断标准

直背综合症(kyphosis)是一种脊柱侧弯畸形,表现为脊柱过度后凸。
其CT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脊柱形态改变:CT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脊柱的形态和结构,包括椎体、椎间盘、椎弓根等。
在直背综合症患者中,脊柱会出现明显的后凸畸形,椎体前缘相互靠近,椎间盘受压变扁,椎弓根间距增大。
此外,脊柱还可能出现侧弯、旋转等畸形。
2.椎管狭窄:由于脊柱后凸畸形,椎管内的空间会逐渐减小,导致神经根受压。
CT扫描可以测量椎管的矢状径和横径,评估椎管狭窄的程度。
一般来说,当矢状径小于10mm或横径小于15mm时,即可诊断为椎管狭窄。
3.骨质改变:直背综合症患者的骨骼系统可能出现多种改变,如椎体骨质疏松、骨折、骨赘形成等。
CT扫描可以显示这些骨质改变的位置、范围和程度,有助于评估病情的严重性。
4.软组织改变:脊柱后凸畸形可能导致周围软组织受到牵拉和压迫,出现肌肉萎缩、筋膜粘连等改变。
CT扫描可以显示这些软组织的改变,如肌肉厚度减少、筋膜间隙增宽等。
5.胸廓畸形:直背综合症患者往往伴有胸廓畸形,如胸骨前突、肋骨凹陷等。
CT扫描可以显示这些胸廓畸形的位置、范围和程度,有助于评估病情的严重性。
6.内脏器官受压:脊柱后凸畸形可能导致内脏器官受压,如心脏、肺部、胃肠道等。
CT扫描可以显示这些内脏器官的受压情况,如心脏横径减小、肺野容积减少等。
7.并发症:直背综合症患者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如神经损伤、呼吸功能障碍、心血管病变等。
CT扫描可以显示这些并发症的表现,如神经根损伤、肺动脉高压等。
综上所述,CT诊断直背综合症的标准主要包括脊柱形态改变、椎管狭窄、骨质改变、软组织改变、胸廓畸形、内脏器官受压和并发症等方面。
通过CT扫描,医生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CT扫描虽然能够提供详细的影像信息,但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对软组织结构的显示不如MRI清晰等。
因此,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医生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检查方法,以获得更准确的诊断结果。
直背综合症诊断标准

直背综合症诊断标准直背综合症(Kyphosis)是一种脊柱后凸的疾病,通常发生在胸椎或腰椎区域。
直背综合症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以是后天性的,后天性直背综合症通常是由于姿势不正确、肌肉无力或者脊椎骨折等原因导致的。
直背综合症会导致患者的身体外形出现异常,也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及早诊断和治疗直背综合症显得尤为重要。
诊断直背综合症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
下面将介绍直背综合症的诊断标准,希望能够对临床医生和患者有所帮助。
一、临床症状。
1. 背部明显凸起,患者自觉背部外形异常。
2. 腰部或胸部疼痛,活动时加重。
3. 肩部不对称,一个肩膀高一个肩膀低。
4. 活动受限,特别是腰椎直背综合症患者弯腰时会感到明显不适。
二、体格检查。
1. 患者站立时背部是否凸起,是否对称。
2. 观察患者的肩部是否对称,是否有明显的不对称现象。
3. 检查患者的活动度,特别是腰椎直背综合症患者的弯腰活动度。
三、影像学检查。
1. X线片,患者站立和侧卧的全脊柱正侧位片,观察脊柱的曲度和角度。
2. CT/MRI检查,对于复杂的直背综合症病例,需要进行CT或MRI检查,以了解脊柱和神经系统的情况。
以上是直背综合症的诊断标准,医生在诊断患者是否患有直背综合症时,应该综合考虑以上各个方面的信息,进行全面的评估。
一旦确诊为直背综合症,患者应及时接受治疗,以避免病情加重,影响身体健康和外形美观。
综上所述,直背综合症的诊断标准对于医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准确诊断才能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同时,患者也应该重视直背综合症的诊断,及早发现并接受治疗,以免病情加重。
希望本文对直背综合症的诊断有所帮助,也希望患者能够重视自身健康,及时就医。
脊柱后凸畸形的发生机制鉴别诊断和矫形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脊柱后凸畸形的发生机制鉴别诊断和矫形术的最新研究进展脊柱后凸畸形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畸形,主要表现为脊柱向背后弯曲,使得背部出现凸起。
脊柱后凸畸形并不仅仅是一个外表上的问题,它还可能导致骨骼系统的不稳定性,影响身体的正常运动和生活质量。
研究人员一直在探索脊柱后凸畸形的发生机制、鉴别诊断和矫形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一、脊柱后凸畸形的发生机制脊柱后凸畸形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可能与遗传、环境和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一些研究表明,脊柱后凸畸形与基因突变有关,例如染色体异常、基因突变等可能会导致脊柱发育异常,从而引发脊柱后凸畸形。
生活习惯不良,如长时间保持不良的坐姿、弯腰、提重物等也可能加重脊柱后凸畸形的程度。
在预防脊柱后凸畸形的发生过程中应该注意遗传和生活环境因素,及时发现和治疗脊柱后凸畸形。
在临床上,对于脊柱后凸畸形的鉴别诊断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通过仔细的身体检查、X线检查和CT/MRI等影像学检查来确定脊柱后凸畸形的类型和程度。
脊柱后凸畸形主要分为结构性和非结构性两种类型,结构性脊柱后凸畸形主要是由于脊柱骨折、脊柱侧弯等导致的,而非结构性脊柱后凸畸形则是由于肌肉和软组织的不正常紧张或缩短引起的。
根据不同类型的脊柱后凸畸形,医生可以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三、脊柱后凸畸形的矫形术最新研究进展脊柱后凸畸形的矫形术是目前治疗该疾病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脊柱后凸畸形的矫形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脊柱后凸畸形矫形术主要包括传统的开放手术和微创手术。
传统的开放手术存在创伤大、术后恢复较慢等缺点,而微创手术则可以减小手术创伤、减少出血量、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时间。
随着生物材料和三维打印技术的发展,个性化脊柱后凸畸形矫形术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脊柱后凸畸形矫形术在手术前需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影像学检查、骨密度检测和神经系统评估等,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青少年脊柱侧凸元凶是什么

青少年脊柱侧凸元凶是什么
*导读:婴幼儿睡的床垫太硬、坐姿不科学,是造成青少年脊柱侧凸的“元凶”。
卫生部门日前公布的一份对青少年健康普查专项调查显示,15岁以下的青少年中患脊柱侧凸疾病的已达2%,这将会对他们日后的生活造成极大麻烦。
……
婴幼儿睡的床垫太硬、坐姿不科学,是造成青少年脊柱侧凸的“元凶”。
卫生部门日前公布的一份对青少年健康普查专项调查显示,15岁以下的青少年中患脊柱侧凸疾病的已达2%,这将会对他们日后的生活造成极大麻烦。
.hzh {display: none; } 儿科专家说,由于婴幼儿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如果床垫太硬,会使婴幼儿的头、背和髋骨等与床垫接触的部位发生变形,最终导致婴幼儿脊柱侧凸。
在临床中发现,随着脊柱侧凸疾病的发展,患儿的胸廓也会发生变形,从而导致胸腔容积减少,引起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疾病。
由于外观体形难看,这些患儿常会出现自悲、孤僻、不合群等心理障碍,他们如得不到有效医治,还会患上种种心肺疾病,成年后患腰背疼痛的几率在50%以上,平均寿命也比正常人短。
令人担忧的是,受传统育儿思想的影响,时下绝大多数家长比较关注婴幼儿的吃、穿,而不重视婴幼儿使用的床垫及其坐姿。
随机调查的4名脊柱侧凸患儿家长,都说他们根本想不到会出现这种疾病,他们为婴幼儿选择床垫首先考虑的是价格,婴幼儿的
坐姿他们也很少管。
由于不重视,他们往往是在孩子患上脊柱侧凸疾病后,才后悔莫及。
脊柱后凸典型案例分享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观察脊柱后凸的细节和程度 CT检查:观察椎间盘和关节突关节的情况 MRI检查:观察脊髓和神经根受压情况 其他检查:如骨扫描、PET-CT等,用于观察骨代谢情况和全身肿瘤情况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 X线检查:观察脊柱后凸的部位、程度和原因 CT和MRI检查:进一步了解脊柱后凸的细节和脊髓、神经根受压情况 鉴别诊断:与强直性脊柱炎、先天性脊柱后凸、姿势性脊柱后凸等疾病进行鉴别
预防及注意事项
术前评估:对患 者进行全面的术 前评估,包括病 史、影像学检查 等,以确定手术 适应症和手术方 案。
术中操作:在术 中要注意操作轻 柔,避免损伤周 围组织,同时要 注意止血和清除 血肿等操作,以 减少术后并发症 的发生。
术后护理:术后 要进行全面的护 理,包括疼痛管 理、康复训练等, 以促进患者的恢 复。
定期随访:对患 者进行定期随访, 及时发现和处理 可能出现的问题, 以保证患者的长 期健康。
体格检查:观察患者脊柱后凸的程度、范围和部位,注意是否存在其他脊柱畸形或病变。
影像学检查:拍摄脊柱X线片、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了解脊柱后凸的细节和伴随的病变。 综合分析: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制定治 疗方案。
治疗经验
手术指征:明确手术适应症,把握手术时机 术前准备:充分评估,制定详细手术方案 手术技巧:熟练运用多种手术方法,提高手术成功率 术后护理:规范护理操作,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康复
病例分析
长期姿势不良 脊柱外伤 骨质疏松 先天性发育不良
病因分析
病理生理过程
脊柱后凸的病因学分析 脊柱后凸对神经系统的损害 脊柱后凸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脊柱后凸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脊柱前凸:脊柱过度向前凸出性弯曲,称为脊柱前 凸。多发生在腰椎部位,病人腹部明显向前突出,臀
部明显向后突出,多见于 晚期妊娠,大量腹水, 腹腔巨大肿瘤,髋关节结 核及先天性髋关节后脱位
腰椎前凸
3. 脊柱侧凸:脊柱离开后正中线向左或右偏 曲称为脊柱侧凸。
按部位分:胸段侧凸 腰段侧凸 胸、腰段联合侧凸
脊柱结核后凸畸形
③强直性脊柱炎--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常发生 在
胸段上半部,脊柱胸段成弧形(或弓形)后凸, 常有脊柱强直性固定,仰卧位时亦不能伸直。 100%伴有骶髂关节炎。
④脊柱退行性变:多见于老年人,椎间盘 退行性萎缩,骨质退行性变,胸腰椎后 凸曲线增大,造成胸椎明显后凸,形成 驼背。
⑤其他:外伤所致脊椎压缩性骨折,造 成脊柱后凸,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青少 年胸段下部呈均匀性后凸,见于发育期 姿势不良或少年性脊椎骨软骨炎。
构成:
骶:5 尾:4
椎间盘、 附件、 脊髓
功能: 传递重力 保护内脏
脊柱的体表标志
C2:第一个棘突 C7:隆突 T3:肩胛冈内侧连线 T7:肩胛下角连线 L3:最长横突 L4:双侧髂嵴最高点连线
一.脊柱检查
❖脊柱弯曲度 ❖脊柱活动度 ❖脊柱压痛与叩击痛
㈠.脊柱弯曲度
1.生理弯曲度
其发生可能与指端缺氧、代谢障碍及中 毒性损害有关,临床常见于:
与杵状指相关的疾病 1、 呼吸系统 : 支气管肺癌、支气管扩张、
肺脓肿、脓胸。 2、 心血管系统: 发绀性先天性心脏病、感
染性心肌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3、 消化系统: 吸收不良综合症,Crohn病,
溃疡性结肠炎、肝硬化。 4、 锁骨下动脉瘤可引起同侧的单侧杵状指。
脊柱及四肢 检查
脊柱是维持正常人立位及坐位的 主要支柱,其椎管容纳并保护脊髓。 当脊柱病变时,主要表现为疼痛、姿 势、形态异常以及活动受限等。检查 时应注意 脊柱弯曲度、有无畸形、活 动是否受限及有无压痛、叩击痛等。
脊 柱 解 剖 学(Anatomy of spine)
椎体 颈:7 胸:12 腰:5
㈢.脊柱压痛与叩击痛
1. 压痛 2. 直接叩击痛 3. 间接叩击痛
1、压痛: 嘱病人取端坐位(,
身体稍向前倾位,检查者 以右手拇指从第七颈椎棘 突开始从上向下逐个按压 脊椎棘突或椎旁肌肉。某 一部位出现 压痛即为病变所在。
正常—无压痛
意义:
脊柱压痛(+): 提示脊椎结核、椎间盘、 脊椎外伤或骨折。
位,放松对神经根压迫的一种保护性措施。。 D.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器质性侧凸(改变体位不能纠
正)
先天性脊柱发育不全
慢性胸膜增厚/粘连
肩部/胸廓畸型
㈡脊柱活动度
⒈正常活动度:
脊柱各部位活动范围不同,颈椎、腰 椎活动范围最大,胸椎活动度较小,骶椎 几乎不活动。
检查时嘱病人作前屈、后伸、侧弯及旋转 等动作
椎旁肌肉压痛(+): 见于腰肌纤维炎、腰 肌劳损。
2、 叩击痛: 方法: 1) 直接叩击法:用手
指或叩诊锤直接叩击 各椎体的棘突(多用 于胸、腰椎);
2) 间接叩击法:患 者坐位,医师将左手 掌面置于病人头顶部, 右手半握拳以小鱼际 肌部位叩击左手背, 观察病人有无疼痛。
意义: 叩击痛(+):见于脊椎结核、脊椎 骨折及椎间盘突出。 叩击痛的部位多示病变所在。
注意——外伤骨折、关节脱位时避免活动, 以防损伤脊髓。
腰椎前屈 腰椎伸展
腰椎侧屈
腰椎旋转
颈椎活动度
颈、胸、腰椎活动范围
颈椎
前屈 后伸 左右侧 旋转度
弯
45° 45° 各40° 70°
胸椎 30° 20° 各20° 35°
腰椎 75° 30° 各35° 8°
2.活动受限 脊柱颈椎、腰椎段活动受限常见于: ① 颈部、腰部肌肉肌纤维炎及颈肌韧带劳损。 ② 颈椎、腰椎骨质增生。 ③ 颈椎、腰椎骨质破坏(结核或肿瘤浸润)。 ④ 颈椎、腰椎外伤,骨折、或关节脱位。 ⑤ 腰椎间盘突出。
1.脊柱后凸 脊柱过度后弯称为 脊柱后凸,也称为驼 背. 脊柱后凸多发生于胸 段脊柱。脊柱后凸 时前胸凹陷,头颈 部前倾。
脊柱后凸常见原 因:
①佝偻病--多在小 儿
或儿童期发病,坐 位时胸段呈明显均 匀性向后弯曲,仰 卧位时弯曲可消失
佝偻病性脊柱后凸
②结核病--青少年发病 多,常见部位为胸椎下 段,由于椎体被破坏、 压缩,棘突明显向后突 出,形成特征性的成角 畸形。常伴有全身其它 脏器的结核病变如肺结 核、肠结核、淋巴结 核。
4、膝内外翻
( O 形腿)
按性质分:姿势性侧凸 器质性侧凸
(1)姿势性侧凸: 脊柱结构无异常。早期脊柱弯曲度多不固定,改
变体位可使侧凸得已纠正,如平卧或向前弯腰时脊柱 侧凸可消失。 姿势性侧凸的原因:
A. 儿童发育期坐立姿势不端正。 B.代偿性的侧凸可因—侧下肢明显短于另
一侧所致。 C. 坐骨神经性侧凸,多因椎间盘突出,患者改变体
杵状指(趾)
3、肢端肥大症:
青春发育成熟之后(骨髓端已愈合)发生垂体前 叶功能亢进,如垂体前叶嗜酸细胞瘤或垂体前叶 嗜酸细胞增生等使生长激素分泌增多,因骨骺已 愈合、躯体不能变得异常高大,而造成骨末端及 其韧带等软组织增生,肥大,使肢体末端异常粗 大,称为肢端肥大症。
肢端肥大症
垂体瘤/垂体前叶细胞增生。
立位:侧面观察四个弯 曲,似“S” 生理弯 曲。 颈椎、腰椎前突 胸椎、骶椎后突
背后观察:无侧弯。
生理弯曲度检查方法
患者立位或坐位,检查者用手指沿脊椎的棘突尖以适 当的压力从上往下划压,划压后皮肤出现一条红色充 血线,以此线为标准,观察脊柱有无侧弯。正常人无 侧弯
2.脊柱病理性变形
⑴.脊柱后凸(驼背) ⑵.脊柱前凸 ⑶.脊柱侧凸
二.四肢与关节检查
检查方法
▲ 视诊与触诊相互配合。
▲ 观察四肢关节的形态、位置、 活动度等。
四肢检查
(一)形态异常 ❖ 1、匙状指
指甲中部凹陷, 边缘翘起,指甲 变薄,表面粗糙 有条纹 ❖ 常见病:缺铁性 贫血、高原疾病
、
2、杵状指(趾)
手指或足趾末端增生、肥厚、呈杵状膨 大称为杵状指。其特点为末端指(趾)节 明显增宽增厚,指(趾)甲从根部到末端 呈拱形隆起,使指(趾)端背面的皮肤与 指(趾)甲所构成的基底角等于或大于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