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的首都——北京》教案.doc

合集下载

说课教案祖国的首都——北京

说课教案祖国的首都——北京

第六章北方地区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第一课时)【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祖国的首都——北京》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第四节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北京的基本概况、北京悠久的历史、以及北京现代城市职能和未来发展的趋势,是八年级地理教材中的重要的一节内容。

教材通过对北京的介绍,使学生掌握了解一个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本节是中国区域地理省级区域的开始,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城市区域学习的方法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后面的内容,并且可以自学其他教材中没有介绍的区域。

作为专题介绍能够更有效地帮助学生了解北京,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运用地图说出北京的位置、范围,并对北京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

②利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城市建设的成就。

【过程与方法】1、引领学生充分利用手中材料,学习查找资料并读图、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2、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思考,总体把握北京的城市职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名胜古迹众多。

2、了解我国曾经的辉煌,增加爱国主义情感。

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北京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教学难点】北京市地理位置的评价;重点难点的突破:充分利用学生多计算机网络的学习,通过地图、资料、视频等多种辅助资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说学情】八年级的学生对北京并不陌生。

从所接触的电影新闻中、从有关的歌曲中有了大致的印象。

又基于学生喜欢探讨的特点,教学中实行多渠道开放式教学,鼓励学生跳出课本,走出课堂,收集资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自己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这一节课的内容比较熟悉,有的同学是北京的,有的同学去过北京。

这样,学生的兴趣会更浓厚一些,学习这部分内容会相对比较方便。

【说教法、学法】1.教法讨论法、启发式讲述法、交流合作、讨论探究法等2.学法自学读图、探究、讨论【说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由2016年巴西奥运会引到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办。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教案(8)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教案(8)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第1课时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运用地图了解北京的位置、范围,并会对北京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2.学会利用资料了解北京的自然条件、城市职能。

3.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认识、分析和评价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学习重点、难点】1.北京的自然地理特征、城市职能。

2.运用地图说出北京的位置、范围,并对北京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学生;通过分组协作参与课堂,让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读图分析,培养学生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师生互动,思考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分工合作相互交流。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学案【课时】 1课时【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读图说出黄土高原的范围?黄土地貌有哪几种?2.多媒体展示代表北京的符号的图片(天安门、故宫、鸟巢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自主学习】(相信自己,永不言败!)情景一政治文化中心展示本节知识要点,在问题的引导下,阅读地图册P12、P13,课本P32-37,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1至7,认识北京的自然环境。

1.我国的首都属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地区,它位于(干湿区)、带(温度带),属于典型的气候。

2.地理位置:①纬度位置: N, E。

②海陆位置:位于平原的部边缘,北枕山,西倚山和山,东望海。

③相对位置:东南临市,其余三面被省包围。

3.地势为高,低。

4.河流:河、河、河,属于河水系,河流自向注入渤海,为北京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5.北京的气候类型是气候,冬夏(长/短)、春秋(长/短),气候特征:夏季,冬季。

6.北京在春季多大风天气,容易发生灾害性天气。

7.北京符号:北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是北京的符号;故宫、四合院是北京的符号;“鸟巢”、“水立方”是北京的符号。

学生展示,教师点拨。

【合作探究】(乐于探究,善于合作,敢于质疑,勇于展示)认真阅读课本P35—36图6.44、图6.45,按照要求完成教材p35活动;对于未完成的问题,小组内进行合作交流,最后各小组选出代表汇报展示,其他小组点评。

《祖国的首都—北京》教案

《祖国的首都—北京》教案

《祖国的首都—北京》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

激发学生对北京的学习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北京的地理位置。

讲述北京作为首都的重要性。

1.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展示北京的地理位置图,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北京的位置。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北京作为首都的重要性。

第二章:北京的历史文化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北京丰富的历史文化。

培养学生对北京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2 教学内容:介绍北京的历史背景。

讲述北京的名胜古迹和文化传承。

2.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展示北京的名胜古迹,如故宫、天安门等,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

讲解:详细讲述北京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承。

第三章:北京的现代发展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北京的现代化发展。

培养学生对北京未来发展的关注。

3.2 教学内容:介绍北京的城市规划和建设。

讲述北京的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

3.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展示北京的城市规划和建设,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北京的现代发展。

讲解:详细讲述北京的城市规划和经济发展情况。

第四章:北京的美食文化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北京的美食文化。

培养学生对北京美食的兴趣和热爱。

4.2 教学内容:介绍北京的美食特色和代表菜品。

讲述北京美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4.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展示北京的美食,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北京的美食文化。

讲解:详细讲述北京美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第五章:北京的旅游资源5.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北京的旅游资源。

培养学生对北京旅游资源的兴趣和热爱。

5.2 教学内容:介绍北京的旅游景点和特色。

讲述北京旅游资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5.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展示北京的旅游景点,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北京的旅游资源。

讲解:详细讲述北京旅游资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第六章:北京的传统手工艺6.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北京的传统手工艺。

培养学生对手工艺品的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祖国的首都──北京》一、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成就。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北京地区的政区图、地形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等资料的阅读分析,探究归纳北京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河流水系、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

2.运用直观的图片等资料,感受并归纳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城市职能和现代化建设成就。

(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运用地图、图片等资料,分析、综合和评价区域自然环境的特点。

2.运用搜集的地理信息,感受、归纳区域人文环境特点,初步感受与探讨区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人地矛盾。

3.体验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与挑战,逐步养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与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感受北京的文化传统、发展成就,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自信心。

2.通过感受北京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树立人地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北京的自然环境特点。

2.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城市职能和现代化建设成就。

3.北京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教学难点北京的自然环境特点及评价。

四、教学策略充分运用教材的同时,搜集、整合地图、图片以及文字资料,创设探究学习的教学情境,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激励功能,引导学生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进而总结并得出结论。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合作学习小组。

六、教学过程第1课时导入新课:调查班内去过和没去过北京的同学各有多少。

请大家在组内做一下交流,然后分别请两位代表谈谈自己的北京见闻与感想。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发言展示、评议补充,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阶段小结: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心脏,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为之自豪和热切向往的地方。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北京,去聆听祖国母亲的心跳。

认读目标:课件显示学习目标。

注:认读包括两部分,学生认读和教师解读。

教师要强调,学习目标包括方法思路目标和学习内容目标。

以自然环境特点为例,“自然环境特点”为内容目标,“运用政区图、地形图等资料探究总结”为方法思路目标。

祖国的首都——北京-鲁教五四学制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祖国的首都——北京-鲁教五四学制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祖国的首都——北京-鲁教五四学制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一、知识目标1.了解北京市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气候、交通等基本情况。

2.掌握北京市在我国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重点1.北京的地理位置和气候。

2.北京在我国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地位和作用。

三、教学难点北京在我国的文化和旅游方面的地位和作用。

四、教学方法1.导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讲授,辅以学生阅读、讨论,以加深对北京市的了解。

3.学生小组合作,制定出游路线,加深对北京市旅游资源的认识。

4.学生们参观爬山游览、野餐、做游戏等方式,加深对北京市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说说北京市是什么,有什么东西,概括北京市的方方面面,调动学生的兴趣。

2.讲解(15分钟)(1)北京的地理位置和气候。

北京市位于中国北方平原的北部地区,沿海距离较远,东经115度25分41秒至117度30分54秒,北纬39度26分18秒至41度03分43秒。

北京市地势南高北低,地形东高西低,总体呈南北走向,南、西、北三面被山环抱。

北京市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集中。

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2)北京在我国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地位和作用。

北京是中国政治、文化和外交中心,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有天安门广场、故宫、颐和园等著名景点,是中国的旅游胜地之一。

3.小组合作(20分钟)学生自由组成小组,共同制定出游路线,放学后进行实地考察和考察。

在考察过程中,学生要注意观察:北京市的交通设施如何,北京市居民的生活状况如何,北京市的环境卫生是否良好等问题。

4.实践活动(20分钟)学生们采取登山游览、野餐、做游戏等方式,进行实际考察活动,更好地了解北京市的文化和旅游资源。

5.总结(10分钟)对活动进行总结,让学生谈谈他们在实践中认识到的问题。

通过小组展示分享,了解其他小组的实践情况。

六、教学评价本节课重点讲述了北京市的地理位置、气候、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的情况,让学生们初步认识到北京市的地位和影响,并通过实际考察活动,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北京市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丰富了他们的知识。

《祖国的首都—北京》教案

《祖国的首都—北京》教案

《祖国的首都—北京》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文化等基本知识。

2.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北京的名胜古迹、民俗风情有更深入的了解。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北京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2. 北京的历史文化3. 北京的名胜古迹4. 北京的民俗风情5. 实践活动:设计一条北京旅游线路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北京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文化、名胜古迹、民俗风情。

2. 难点:对北京名胜古迹和民俗风情的深入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展示北京的美丽风光。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北京的民俗风情。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设计一条北京旅游线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北京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北京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让学生对北京有基本的了解。

3. 讲解北京的历史文化,使学生了解北京作为祖国的首都的重要地位。

4. 讲解北京的名胜古迹,如故宫、天安门、颐和园等,让学生感受北京的历史底蕴。

5. 讲解北京的民俗风情,如京剧、小吃等,让学生了解北京的地方特色。

6.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设计一条北京旅游线路,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北京的了解。

8.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北京的作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北京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文化、名胜古迹、民俗风情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对北京旅游线路设计的创意和实用性。

3. 作文作业:评估学生对北京的理解和感悟,以及他们的写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展示北京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名胜古迹、民俗风情等。

2. 案例资料:提供有关北京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案例,供学生分析。

3. 旅游线路设计模板:为学生提供旅游线路设计的参考模板。

大班社会活动中国的首都-北京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社会活动中国的首都-北京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社会活动中国的首都-北京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中国的首都——北京•了解北京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了解北京的著名景点和文化符号能力目标•学会团队合作,增强社交能力•培养观察能力,提高认知水平•提高口头表达和展示的能力二、教学内容与步骤步骤一:了解北京活动1:《我们的首都——北京》•教师展示北京市的地图,介绍北京市的所在位置和规模。

•小组按照指定的资料学习北京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人口、气候、历史、文化等相关知识。

•小组讨论北京的优势和不足,各自分享给全班听。

活动2:《北京传统文化介绍》•教师通过图片、影像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北京的传统文化。

•小组选择一种文化形式(如戏曲,京剧,曲艺,民族乐器,民间艺术等),进行相关研究,为全班呈现一次表演。

步骤二:走进北京活动1:《走进故宫,了解北京文化背景》•教师带领学生们参观或浏览有关故宫的图片丰富学生的参观经验。

•学生开展工作,准备关于故宫和其他著名景点的介绍,进行全班分享。

活动2:《实地考察北京的文化符号》•教师分发给学生们北京的地图,让学生们自由排队,按照地图上的指示走到指定地点。

•学生们在实地考察中了解了京剧、北京糖画,制作太师椅,贴春联等北京文化符号。

步骤三:主题展示•学生们集中学习上述信息和材料、展示知识,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次展示。

三、教学反思在本节大班活动学习中,由于学生们的认知水平不同,需考虑个别差异,采用了一些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展示图片、影像和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北京的文化背景、著名景点和文化符号。

此外,学生还在小组内讨论和分享北京的优势和不足等信息,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增强社交能力和认知水平。

在活动实施中,活动的安排、每个环节的时间掌控以及学生的比例掌握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在时间分配上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如分组时间限制在20分钟之内,参观、拍摄等环节也统一了时间,这样使活动更为有序和高效。

最后,在教学反思过程中,我们也必须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如何在参与过程中发掘和发展学生自我认知、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让学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素养和水平,这都是我们教师必须考虑和创新的领域。

(最新)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最新)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第六章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教学设计【核心素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教材分析】本节从地理、文化等方面重点介绍了祖国的首都—北京,内容主要包括北京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政治文化地位、历史文化和北京现代化建设等成就。

本节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包括北京的地理环境特征、北京的城市职能;第二课时包括北京历史文化和现代化大都市的建设。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对我国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资源现状等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掌握了大量的中国地理知识,也熟悉了读图分析、材料分析等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

对本课学习建议已学生自学为主导,教师主要对学生进行引导,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调节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教学中,教师注意不要将教学内容局限于课本知识,应根据课本适当进行拓展,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初一一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掌握了一些关于中国领土的知识,具备了这些知识和能力、方法之后再来学习《祖国的首都——北京》就简单多了。

但由于地理内容有的问题很抽象,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图片、录像、“读一读”等材料来增加学生的间接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指导学生分析地图,主要采取看录像、提问题的形式,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地图、分析地图,有利于抓住事物特征。

这个年级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地理学科还是保持着高昂激情,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准时地完成作业。

但同时也有一些学习问题:一些同学上课不注意听讲,课后作业不能及时地交上来,甚至还出现不交的情况;有些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甚至弱化,学习没有劲头。

当然一个班级学科的成绩好坏,与学生学习习惯有一定的关系,也与任课教师存在着很大的关系,因此我个人也要做出检讨,平时在上课时对学生要求太松,忽略了班级一些学生的特殊情况,没有充分地了解学生的特点。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祖国的首都》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祖国的首都》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祖国的首都》教案:祖国的首都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的首都北京。

2. 通过介绍北京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点,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3. 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材:1. 北京市介绍短片和图片。

2. 北京地图和相关资料。

教学活动:步骤一:导入(5分钟)1. 通过播放北京市介绍短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谁知道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吗?为什么会选定北京为首都?步骤二:课堂讲解(15分钟)1. 介绍北京的历史:从元代的大都、明代的国都到清代的京城,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首都。

2. 介绍北京的文化:京剧、传统建筑、皇家园林等。

3. 介绍北京的旅游景点:故宫、天安门广场、长城、颐和园等。

步骤三:小组活动(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旅游景点,进行深入研究。

2. 小组成员共同讨论景点的历史、文化和特色,并准备一段简短的口头报告。

3. 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所研究的景点,并用图片或PPT进行辅助展示。

步骤四:展示和讨论(15分钟)1. 每个小组展示完毕后,其他学生可以提问或发表自己的观点。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比较不同景点的特色和吸引力。

步骤五: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并展示出对首都北京的兴趣和向往。

作业:1.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北京的作文,介绍自己心目中的北京。

扩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祖国之旅”,参观学校附近的中国特色建筑或景点,加深对祖国的了解和认识。

2. 组织学生自主拍摄一段关于北京的旅游宣传短片,鼓励学生在短片中展示自己对北京的热爱和特色景点的介绍。

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祖国的首都北京的了解和认识较为有限。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多加引导和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

同时,通过小组活动和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口语表达能力。

《祖国的首都——北京》参考教学案(第2课时)

《祖国的首都——北京》参考教学案(第2课时)

第2课时历史悠久的古城现代化的大都市一、知识与技能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掌握北京的城市职能,举例说明北京的城市建设成就。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丰富的图文资料,培养学生的读图、整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感受古都厚重的文化气息和现代化大都市飞速的发展变化。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形成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和责任感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改革开放后,北京市的建设成就并正成为国际化的大城市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难点:北京市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情景导入】播放自制的北京风光片PPT——故宫、天坛、圆明园、长城、“水立方”、“鸟巢”、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厚重大气的北京风光、配上轻松活泼的背景歌曲《北京的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导入新课。

【自学互研】知识点1:历史悠久的古城【探究活动】读教材图6.46和图6.47,探究北京的发展历史和名胜古迹。

1.哪些方面体现了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2.自辽代以来,北京旧城在空间上是如何变化的?3.北京旧城城址的变迁与水源有什么关系?【归纳总结】【学生活动】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完成教材第38页活动。

知识点2:现代化的大都市【探究活动】读教材图 6.48~图 6.53,探究北京的建设成就、交通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归纳总结】【板书设计】祖国的首都——北京⎩⎪⎨⎪⎧历史悠久的古城⎩⎪⎨⎪⎧发展历史名胜古迹现代化的大都市⎩⎪⎨⎪⎧建设成就交通发达发展方向【教后思考】通过认识北京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能够提出建议并通过彼此碰撞交流获得相应的思想感悟即可,在课堂上我们没有必要让大家的意识和建议必须达成一致。

引导学生感受、思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辩证地分析北京未来的发展方向,走“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并重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树立和谐发展的人地观,是这一节我们要让学生达成的重要的学习目标。

《祖国的首都——北京》优质教案(第2课时)

《祖国的首都——北京》优质教案(第2课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第四节第2课时教学设计
讲授新课板书:二、历史悠久的古城
读图,分析北京成为古都的自然条件及城址

迁。

总结:北京由于其优越的自然条件而成了历史名城,悠久的历史又为它留下了独特的文化色彩,在从古至今北京的发展中,自然环境一直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为什么说北京是著名的古都呢?
板书:1.古都:拥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
向水源丰富的地区搬迁
北京是我国著名的古都,它拥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史。

阅读教材中的图6.50和图6.51,理解北京现代交通设施的便利。

总结:北京不仅有着四通八达的铁路线,并且还有发达的公路系统,它使北京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内部各区的联系和沟通更加方便、快捷。

板书:2北京是全国最大铁路枢纽和国际航空港北京的高速公路四通八达
正因为北京是首都,所以需要进一步朝着国际化大都市的方向发展,又因为它是历史古都,所以在发展的同时还要注意传统风貌的保留。

板书:3.北京的发展方向
既然历史为北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那通网络.北京市区形成了环形加放射状的快速道路网,环形公路把主要放射状交通干线连接起来,放射状交通干线便捷了中心城区的对外联系。

学生乙:北京的城市轨道交通也很发达,并且建设成网。

现在北京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

《祖国的首都—北京》教案

《祖国的首都—北京》教案

《祖国的首都—北京》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发学生对祖国的首都北京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帮助学生了解北京作为首都的重要性和地位。

教学内容:1. 介绍北京作为祖国的首都的地位。

2. 引导学生关注北京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发展。

教学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北京的标志性建筑和景点。

2. 引导学生讨论对北京的了解和印象。

3. 简介北京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兴趣表现。

2. 收集学生的讨论发言。

第二章:北京的历史文化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

2.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爱国情感。

教学内容:1. 介绍北京的历史发展,如元、明、清等朝代的都城。

2. 介绍北京的文化遗产,如故宫、天坛、颐和园等。

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北京的历史文化遗产。

2. 引导学生参观北京的历史文化景点。

3. 进行角色扮演或小组讨论,让学生体验北京的历史文化。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兴趣表现。

2. 收集学生的讨论发言和角色扮演表演。

第三章:北京的现代发展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北京的现代发展。

2. 培养学生的现代化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内容:1. 介绍北京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地位和现代化建设。

2. 介绍北京的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发展。

教学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北京的现代化建设和发展成果。

2. 引导学生参观北京的现代发展场所,如科技园区、购物中心等。

3.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北京现代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兴趣表现。

2. 收集学生的讨论发言和参观反馈。

第四章:北京的特色美食1. 帮助学生了解北京的特色美食文化。

2. 培养学生的饮食文化和地域认同感。

教学内容:1. 介绍北京的特色美食,如北京烤鸭、炸酱面、豆汁等。

2. 介绍北京美食的历史和制作工艺。

教学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北京的特色美食。

2. 引导学生品尝北京特色美食。

《祖国的首都——北京》教案(第1课时)

《祖国的首都——北京》教案(第1课时)

《祖国的首都——北京》教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北京的位置、面积等及自然环境特征,学会运用地图简要评价北京的地理位置。

掌握北京的城市职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了解北京的位置与范围,古城与新城的变迁。

能够利用各类地理信息,说出北京具备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城市职能的基本内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北京的位置、范围。

北京的职能。

【教学难点】运用地图简要评价北京的地理位置。

【教学方法】讨论法、资料分析归纳、教师讲解。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展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图片。

提问:2008年夏季奥运会在哪里举办?(中国——北京)你对北京了解多少?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祖国的首都——北京看看吧!二、新课学习(一)政治文化中心1.北京的符号:(1)首都北京的符号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的市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

人民大会堂:是党、国家和各人民团体举行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

(2)古城北京的符号:故宫: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

四合院:又称四合房,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合院式建筑。

(3)现代北京的符号“鸟巢”:国家体育场(鸟巢)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

“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又称“水立方”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是北京为2008年夏季奥运会修建的主游泳馆。

2.面积、人口面积:1.68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961.9万(2010年)3.位置(1)经纬度位置——北京市大致位于40°N,116°E。

(2)海陆位置——面向渤海(距渤海150千米),位于华北平原西北角,西面和背面背靠群山。

(3)相邻省市——天津市、河北省。

4.位置的优越性活动:分析北京成为古都的自然条件及城址变迁读图,认识北京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

北京位于几条古代交通大道的交叉点,又是京杭运河的起点,对外联系方便。

祖国的首都──北京-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祖国的首都──北京-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祖国的首都──北京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首都——北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环境。

2.了解北京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了解北京的重要文化遗产和旅游景点。

二、教学重点1.了解北京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自然地理环境;2.了解北京的城市规划与建设;3.了解北京的重要文化遗产和旅游景点。

三、教学难点1.了解北京的城市规划及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2.了解北京的重要文化遗产。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介绍北京的位置、气候特点和自然地理环境,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知识讲解北京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环境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边缘,濒临内蒙古高原,紧靠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

北京市的东部、南部是山区,中部是平原,北部和西部是丘陵地带。

北京市总面积为16808.25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为2170.47平方公里。

北京市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春秋短,夏季炎热多雨而冬季寒冷干燥。

北京季风盛行,春季有大量的沙尘气息,这是由于中国北方草原地区自然环境的破坏所导致的。

北京城市规划与建设北京市城市规划建设自古至今,历史悠久。

面对城市快速发展的挑战,北京市积极引入现代理念,采取多项措施,促进城市建设的统一规划和完善。

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北京市对城市建设和环境治理做出了非常大的努力。

现代化的高楼、热闹的商业区、宽阔的道路、美丽的公园和广场等,让繁华的城市造就了一个美丽的城市风景线。

北京的文化遗产和旅游景点作为中国的首都和古都,北京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景点。

故宫、天坛、长城、颐和园、圆明园等文化名胜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影响,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胜地。

3.师生互动通过老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北京城市规划与建设以及文化遗产的理解。

4.练习与巩固1.师生讨论如何才能更好的保护北京这座城市。

2.分组让学生以一座自己熟悉的城市为研究对象,进行城市规划设计。

五、作业布置1.采访你身边的人,了解他们对北京的看法;2.查找资料,介绍北京的文化遗产和旅游景点;3.搜集北京与其他城市的城市规划与建设方面的资料进行比较。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祖国的首都——北京》说课稿6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祖国的首都——北京》说课稿6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祖国的首都——北京》说课稿6一. 教材分析《祖国的首都——北京》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的一节重要内容。

本节教材从北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城市特色等方面进行全面介绍,旨在让学生了解北京这座祖国的首都,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精美,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对北京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我国的一些大城市有所了解。

但他们对北京的认识可能仅限于表面,对其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等方面了解不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了解北京,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北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城市特色等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阅读、图片观察、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北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城市特色。

2.难点:北京的城市职能、历史文化底蕴。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北京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关注北京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等基本知识。

3.课堂讲解:结合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北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城市特色等。

4.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北京的城市职能、历史文化底蕴等主题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5.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北京的一些具体案例,如故宫、天安门等,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

6.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北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等。

地理《祖国的首都——北京》教案范文

地理《祖国的首都——北京》教案范文

《祖国的首都——北京》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激发学生对北京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北京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教学准备: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教学过程:1. 利用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北京会成为中国的首都。

3. 激发学生对北京的学习兴趣,引入本课程的主题。

第二章:北京的自然环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北京的自然环境特点。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北京的自然环境特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北京的自然环境特点教学准备:地图、图片、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教学过程:1. 利用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北京的自然环境特点。

2. 通过教学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北京的自然环境。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北京的自然环境,培养学生的保护意识。

第三章:北京的历史与文化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北京的历史与文化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北京历史与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北京的历史与文化特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北京的历史与文化特点教学准备:地图、图片、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教学过程:1. 利用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北京的历史与文化特点。

2. 通过教学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北京的历史与文化。

3. 引导学生思考北京的历史与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北京历史与文化的兴趣。

第四章:北京的现代化发展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北京的现代化发展情况。

2. 培养学生对北京现代化发展的关注。

教学重点:北京的现代化发展情况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北京的现代化发展情况教学准备:地图、图片、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教学过程:1. 利用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北京的现代化发展情况。

2. 通过教学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北京的现代化发展。

3. 引导学生思考北京现代化发展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北京现代化发展的关注。

《祖国的首都——北京》word教案 (公开课一等奖)2020年人教版地理 (16)

《祖国的首都——北京》word教案 (公开课一等奖)2020年人教版地理 (16)

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明确北京的位置、范围,并能对北京的地理做出简要评价。

2、能利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城市建设的成就。

3、让学生学会了解一个城市的根本认识方法和思路。

过程与方法:本节内容的教学应该注重图表资料的分析,对于北京的自然环境应抓住其区位优势的分析,正是位置优越才会悠久历史,才会成为首都;对于北京的历史,应抓住悠久历史与今天北京的无数名胜古迹及旅游业之间的关系;对于北京的开展应始终以北京的城市职能为中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学生合理开展区域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1、北京的区位优势、悠久历史。

2、北京的城市职能与城市开展。

教学教法: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大家知道中国的首都是北京,她处在哪个位置,主要职能是什么?指导预学:小组内交流解决问题,教师巡视1、说一说:北京有多少年的历史,有哪几个朝代在此建过都?2、北京的主要旅游景点有哪些?3、北京未来的开展方向是什么?建设和开展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交流探究:1、比一比,看哪组同学答案更准确。

2、活动〔一〕〔1〕读图认识北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观察图6.3,描述一下北京及周围地区的地势特点。

活动〔二〕〔1〕阅读:北京旧城的城市布局〔2〕了解北京的局部名胜古迹。

〔3〕古城在开展过程中面临着如何有效保护的问题。

近年来,参观北京故宫的游客数量剧增,给故宫保护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说说你的看法。

精导: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有选择性的精讲局部内容一、政治文化中心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部边缘,背靠群山,面向渤海。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成为首都。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国际交往中心。

随着越来越多的世界著名跨国公司落户北京,各种国际会议在此频繁召开,北京与世界各地的联系正日益密切。

二、历史悠久的古城北京市我国历史文化古城和古都之一。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学习目标1.了解北京的位置、面积等及自然环境特征,学会运用地图简要评价北京的地理位置。

2.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掌握北京的城市职能和未来发展方向。

3.掌握了解一座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教学重点北京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北京市的未来发展方向。

教学难点北京市地理位置的评价;北京市城市建设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过程【激趣揭标】(3 分钟)1.视频《北京城市宣传片》(2分钟版)2.学习目标了解北京的位置、面积等及自然环境特征,学会运用地图简要评价北京的地理位置。

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掌握北京的城市职能和未来发展方向。

掌握了解一座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自学导航】(7 分钟)通读教材,从以下几个角度去认识北京!(要求:带着问题了解北京,将下面的信息从教材中提取出来。

)经度相邻省市地理位置纬度温度带海陆位置干湿地区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类型河流城市职能历史古城现代化大都市1.____ ___ ____;2. ____ _______;3. ___ ________古城历史拥有__年的建城史,___年的建都史。

北京旧城分__和外城,格局形成于__、__两代。

旧城旧城格局呈现独特的“__”字形轮廓,并沿中轴线__分布,体现了“______,______”的帝王思想。

名胜古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有:__________1.城市空间以旧城为中心向四周扩展,在外围形成一批__城和新区。

2.形成现代化的__交通网络:有_形加__状的快速道路发展现状网,发达的城市轨道交通,还是全国最大的____交通枢纽和国际____港。

3.在城市建设中重视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和环境质量的改善,城市风格____和____交相辉印。

发展目标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互动交流】(25 分钟)一、政治文化中心(一)北京的自然地理概况北京之所以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与它的位置、范围、地理环境等密不可分。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北京的自然地理概况:1.北京的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北京市大致位于40° N, 116° E。

( 2)海陆位置——北京属于内陆,距渤海150 千米。

(3)相邻省市——天津市、河北省。

2.流经北京市的河流有哪几条?流向怎样?永定河、温榆河和潮白河是全市三条大河,分别自西北和东北向东南流入天津,汇入海河,最终流入渤海。

3.北京市的地形地势特征:位于: ________ 平原的北部地势:____高,____低北京的地势西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地势较高。

西部的山地总称西山,是太行山的余脉,由几条东北—西南走向的褶皱山岭组成。

门头沟西部的灵山海拔2303 米,是北京的最高峰。

北部山地属燕山山脉,统称军都山。

闻名世界的万里长城沿着燕山山脉蜿蜒起伏,雄伟壮丽。

越山地,北与内蒙古高原相连,西与黄土高原衔接。

在重叠的群山之中,由于河流侵蚀,形成了不少隘口,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南来北往的必经之地。

北京的东南是华北平原的一部分。

由于靠近燕山和太行山,平原大部分为山麓冲积扇。

北京城就位于永定河的脊部。

平原东南地势低洼,属于冲积平原,整个平原自西北向东南平缓倾斜。

4.北京所属的温度带?5.北京所属的干湿地区?6.北京市属哪种气候类型?7.北京市的对外交通有什么特点?北京是全国最大的铁路枢纽。

有京沪、京九、京哈—京广、京包—包兰等密集的铁路网;北京市还是中国最大的航空港之一,有多条国际航线通向世界各地;北京的公路密度也是全国最大的,有多条高速公路连接(全国各地);北京虽地处内陆,但东距大海只有 150 千米。

学生讨论:(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教师巡回参与指导。

(根据时间要求,可安排1、2 组讨论 1、2 题, 3、4 组讨论 3、4 题等)归纳小结(对北京自然地理环境的评价,理解为什么被选为首都)北京位置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纬度位置优越:地处中纬度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有适合城市发展的冷热、干湿都适中的气候优势。

(2)海陆位置优越:虽居内陆,但距海较近,交通发达。

(3)战略位置优越:战争年代,三面环山,易守难攻;和平年代,东南平坦,适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

(4)经济区位优越:西有黄土高原,北有内蒙古牧区,南有华北平原,能源、原材料、食物供应充盈。

承转:正是由于北京的地理位置优越,所以北京自古就是我国的战略重镇,金、元、明、清先后在此建都,新中国成立后,又一次定都北京。

(二)北京的城市职能1.北京最重要的职能是什么?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2.从哪几个方面可以说明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

中国的最高权力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的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以及党中央等在北京。

北京是我国的文化中心。

北京有北大、清华、人大、中科院等数百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还有众多的体育场馆,各类博物馆,众多国家级文艺团体等。

北京是中国重要的国际交往中心。

北京有许多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外国新闻驻京记者站等国际交往机构,各种国际会议也在此频繁召开。

承转:北京的这种城市职能与它的历史文化有直接的渊源,同时也决定着它的未来。

下面我们一起来简要了解北京的历史变迁。

播放视频《北京城的诞生和发展》二、历史悠久的古城课堂快速检测:(内容见右图)学生活动:P36 活动 2:(1)自辽代以来,北京城城址在空间上是如何变化的?( PPT展示)师生共同归纳总结:自辽代以来北京古城的空间变化有这样几个特点。

首先,北京旧城的空间范围不断扩大;其次,空间分布上从辽南京城原址逐渐向北、向东扩展,至明清时又向南缩,使旧城轮廓由辽代的正方形到金、元的长方形,至明清时期演变为“凸”字形。

参考资料:1.北京建城已有 3000 多年的历史,最早为周武王时的蓟城,先后有金、辽、明、清各代在此建都。

2.明、清北京旧城的格局:)城市格局“凸”字轴线形;(特色是皇宫外面有皇城,皇城外面有都城。

城市的建筑排列成棋盘状。

城市中轴线突出,皇宫位于城市中心中轴线上,东西建筑以中轴线对称展开。

方城十字街,大小四合院,环环相扣,层次分明。

3.影响布局原因:自然因素:水源、光照中国传统思想。

将宫城和殿堂放在城市中心体现了“普天之下,惟我独尊”的封建帝王思想;面向南方体现了“面南而王”的传统观念。

(2)分析说明北京古城城址与水源变迁的关系?历史上北京城的发展和城址的变迁,是同解决城市供水水源问题密不可分的。

北京城所在的永定河冲积扇脊部,是一个地表水缺乏的地区。

蓟城和中都城水源主要来自莲花池。

元大都城以西直门外高粱河水源代替莲花池,同时又引昌平白浮泉水接济高粱河。

明朝白浮泉水断流,明清北京城则以玉泉山水源补充高粱河。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先后开凿了永定河引水渠道和京密引水渠道,以官厅和密云两大水库的水作水源,才有今天北京城的大发展。

承转:北京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都,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为北京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

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北京可以凭借这一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

1.你从知道哪些北京名胜古迹?()2.哪些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承转:北京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北京也在不断发展。

现在,它已经成为了一个现代化大都市。

三、建设现代化大都市请大家阅读P25 课文及图 6.11 ,回答以下问题:1.结合你的认识和感受,说说你对城市现代化的理解。

(什么是城市的现代化?)2.北京城区的发展现状。

城市空间以旧城为中心向四周扩展,在外围形成一批__城和新区。

形成现代化的__交通网络:有_形加__状的快速道路网,发达的城市轨道交通,还是全国最大的____交通枢纽和国际____港。

在城市建设中重视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和环境质量的改善,城市风格____和____交相辉印。

3.北京未来的发展目标是什么?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参考资料:城市现代化表现:交通便捷、信息通达、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设施先进、文化、教育、科研水平很高等等。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因此北京必须朝着现代化大都市方向发展。

在北京的建设和发展中,应在注意保持旧城格局和原有风貌,传统与现代并存。

为了北京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服务功能,北京一方面加大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一方面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北京越来越成为人地协调发展的国际性现代化大都市。

【拓展延伸】(3 分钟)如何正确处理古城保护和现代化建设?在北京城市发展中,如何有效保护古城?老城改造中,四合院和胡同拆、还是留?如何利用武陵山的条件打造国家级旅游开发区?【回顾测试】(2 分钟)同学们,我们今天简要了解了北京的自然概况、城市功能、历史文化、未来发展。

下面我们来检测一下学习效果,看谁又快又好!见填图册【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