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饲料配方设计基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 我国鱼粉产业现状和品质状况 目前我国的鱼粉一般以进口鱼粉为主。在 大型饲料企业,一般使用进口鱼粉。但是由于 鱼粉的价格和进口的数量很难满足我国的饲料 行业需要,国产鱼粉仍然是使用最普遍的动物 蛋白原料。但是,因为价格高,检测困难,所 以品质是参差不齐,鱼龙混杂。根据目前的市 场行情,鱼粉也是高价格,走势强劲的产品。
42


1.品种与分类: 皮大麦与裸大麦 2.成分特性: 蛋白质含量高于玉米,氨基酸除亮
氨酸外均比玉米高,但利用率比玉米差,总体来说 还是比玉米高;粗纤维比玉米高,63%的磷为植酸 磷。还含有部分单宁,适口性较差。
3.利用:
猪: 因能值低,粗纤维高,仔猪避免使用,在肥育猪 中用量一般不超过25%。 鸡: 饲用效果明显低于玉米,如果使用需注意蛋黄品 质并注意调整采食量和能值的关系。
作为色素的来源,叶黄素为玉米的15~20倍。大多 数属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对蛋黄和皮肤的着色效果 非常好, • 属高蛋白高热能产品,多用鸡料和鱼料。 • 氨基酸中蛋氨酸、胱氨酸、亮氨酸丰富,赖氨酸和 色氨酸明显不足,用量一般限制在5%以下 • 用于禽料明显优于猪料。用于禽料 可以节省蛋氨酸 的添加,用于猪料需额外补充赖氨酸的不足。
23
三. 原料养分含量的确定 首选参考国内的数据库(原料来源) 选用合适的原料等级(水分、容 重、 加工方法)
24
1. 蛋白、钙磷等实测值减去1/2标准差 2. 能量查表和公式计算结合 依据可消化有机物含量乘以不同系 数测 算,各国都有。 3.AA查表并给予5-8%的安全系数 或按粗蛋白建立回归公式估测(田 河山等1996). 25
12
1.明确目标:
达到动物的最佳生产性能 经济效益最大 对环境的影响最小 生产含某种特定品质的畜产品 随养殖目标不同,配方设计必须作相应的调整。
13
2.确定需要量
慎重选用合适的饲养标准参考 多种因素影响养分的需要量 考虑采食量问题 饲养实验
14
3.选择饲料原料
选择原料种类和确定其养分含量 化学分析测定常规养分 AA含量难以测定(资料数值) 养分的生物学利用率
饲料配方设计基础
1


基本概念 饲料配方设计原则 饲料配方基本步骤 饲料配方设计关键 常用主原料的特性
2
基本概念
饲料配方设计: 以最经济的方式,使动物对养分的需要 量和各种饲料原料中养分的供给量相匹配。 知易行难 动物需要量的可变性 养分含量的精确性 准确的剂量-反应模型
3
基本概念
配合饲料
添加剂预混料:维生素、微量元素、药物等 复合预混料: +抗氧化剂、防霉剂、载体、稀释 剂等 浓缩饲料: +蛋白饲料 全价配合饲料:+能量饲料 混合饲料: 仅在能量、蛋白、钙、磷等几个主 要 指标达到要求 4
32
应 用:
1.鸡:对于鸡有十分优良的效果。但是,劣质 鱼粉吃多了应容易引起禽产品异味。在 饲料中应该由鱼提供的鱼油<1%. 2.猪:鱼粉当猪的蛋白质来源,改善饲料效 率,猪龄越低,效果越好。常用下杂鱼 喂猪容易引起“黄猪”。
33
肉骨粉
• 特性:除正常制造过程中的少量混杂,不应
含毛发,蹄角,皮革,排泄物,含磷量应 >4.4%。不可消化的粗蛋白应在11%以下。品 质变异大。正常产品钙磷比例2:1。其内的脂 肪容易变质。有条件应检测酸价和过氧化价。
• 用量:鸡:6%以下,猪:5%以下,仔猪
避免使用。
34
羽毛粉
• 成分特性:氨基酸不平衡,品质变化大。胱
氨酸
含量特高。赖氨酸蛋氨酸含量低。
• 应用:
鸡:可取代部分豆粉,平衡氨基酸后可用至 5%, 一般用量1~3%。小鸡料中尽量不用。 猪:仔猪饲料中不宜使用。肉猪饲料以5%为 限。 35
玉米蛋白粉
2.30 2.24 2.48
2.4 5 2.9 2.9
0.64 0.65 0.65
1.8 8 1.7 1.7
0.6 8 0.7 0.6 8 30
豆粕的成分特性及应用 • 最优秀的植物蛋白原料 • 缺乏蛋氨酸 • 含有仔猪豆粕过敏因子 • 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因子
• 应用
任何动物都可以利用。有资料认为,加热适当的 豆粕无用量限制。 猪:哺乳仔猪添加一般不超过20%,仔猪不超过 25%。确需要超过,应考虑使用膨化大豆。 家禽:熟化度差的豆粕,易引起胰脏肥大抑制发 育且不能纠正。
四.原料的限量问题
一些原料因营养、成本、有毒有害物质等 问题,需在不同动物饲料中规定相应的用量限 制。 如:雏鸡料不用菜粕,仔猪开食料中血浆 蛋白粉小于5%添加等。
26
常用原料的特性与使用量
• 蛋白饲料原料 • 能量饲料原料
27
饲料的分类
蛋白质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低于18%, 同时粗蛋白质含量20%以上的豆类,饼粕类和动 物性饲料 • 能量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低于18%, 同时蛋白质含量低于 20%的谷物类、糠麸类、淀 粉质的块根、瓜菜类。 • 粗饲料:干草类、农副产品以及绝干物质含 粗纤维18%以上的糟渣类和树叶。
成分特性:
粗纤维高、有效能值低、 含硫AA含量高、AA较平衡,但赖氨酸含 量低(豆粕的40%左右) 含硫葡萄糖苷、单宁、芥子碱等抗营养因 子。
39
应用:
1.鸡:雏鸡不用,产蛋鸡用量不超过7% 2.猪:生长肥育猪在不同阶段的利用能力 不同,前差后强,一般建议前期不超过 8%,后期不超过12%。其适宜添加量随 饲料粗蛋白的提高而增加。
37
• 利用:
1. 鸡:棉粕可代替豆粉使用,用量多少取决 于棉酚含量,并补不高,肉 鸡避免使用。 2. 猪只对游离棉酚的耐受量为100ppm,超量 抑制生长。是猪良好的色氨酸来源,但赖氨酸 含量太差。一般推荐乳、仔猪饲料中不要添加。
38
菜 粕
43

成分特性:

蛋白含量较玉米低,但品质优于玉米; 粗纤维较高,有效能值低于玉米和小 麦; 淀粉颗粒小,易糊化; 糙米粗纤维和有效能值与玉米相当。
44
应用:
1. 稻谷对猪和禽的饲喂效果只有玉米的85% 2. 糙米的饲喂效果与玉米相当,但可能使猪的 胴体脂肪变软,鸡的皮肤、脚胫和蛋黄颜 色变浅。 3. 在乳猪料中部分替代玉米可防腹泻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
7
3.可操作性原则:
选用原料的种类、质量稳定程度、价 格、 数量都应与市场和企业相配套。 产品的种类与阶段划分符合养殖业的 生产 需要。
8
4.市场性原则:
明确的产品定位 如:产品的档次、客户的范围、 市场对产品可能的认可与接受前景、同 类竞争产品的特点等。
9
5.合法性原则:
15
4.饲料配方计算
用手工或配方软件对以上信息进行处 理, 形成配方。
5.评定日粮质量
饲料成分分析:CP变异5-7% 钙、磷和盐 10- 15% 进行饲养实验
16
饲料配方设计中的关键
计算或执行标准的确定 营养指标的确定 原料养分含量的确定 原料的限量问题
17
计算或执行标准的确定
1. 参考国家标准、NRC、ARC、相 应品种 的推荐量标准(AA鸡、京白鸡、迪卡种猪 等) 2.广泛而零散的市场,大致分类,找 出主 体部分,如以土杂猪为主还是三元杂为主, 制 18
40
能量饲料原料 • 小麦 • 大麦 • 稻谷
41

成分特性和利用:

蛋白质含量高,赖氨酸缺乏,矿物质中钙 少磷多,70%以上属于植酸磷, 热能低于玉米。 鸡:饲喂效果为玉米的 90%左右,不宜粉 碎太细,易产脏蛋,饲料利用率降低。 猪:可以大部分取代玉米作为肉猪料,宜 粗碎。可以节约蛋白质原料,概述屠体品质。
3.环境因素对标准设定的影响(温度) 饲养标准是以采食量为基础给出 的,而温度影响较大。 冬季配方和夏季配方 适当调整饲料的营养水平
19
4.生产中的变异 提高加工过程的准确程度,把 握设备的变异水平,执行标准提高1% 5.能蛋比的应用(禽类) 受原料和成本影响,执行标准 和饲养标准的能量常有差异。
45
46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 兽药管理条例 饲料标签 饲料卫生标准
10
6.逐级预混原则:
为提高微量养分在全价料中的均匀度, 原则上,成品用量小于1%的原料,均需 预混处理。 如:碘、硒 、添加剂等 不均匀:生长不良、整齐度差、甚 至死亡。
11
配方设计的基本步骤
明确目标 确定需要量 选择饲料原料 饲料配方计算 评定日粮质量
饲料配方设计原则
六大原则: 科学性与先进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 市场性原则 合法性原则 逐级预混原则
5
1.科学性与先进性原则:
包含了动物营养、饲养、原料特性与分析、

量控制等先进知识。 各营养指标必须建立在科学的标准基础上。 已有配方根据新知识修正。
6
2.经济性原则:
成本与营养水平的平衡
36
棉 粕
成分特点:
1. 棉粕依含蛋白高低可分为36%、41%、43%三 种规格。其纤维含量分别为17%、14%、13% 以下。 2. 廉价蛋白质原料,价值受棉酚的含量所影响。 3.赖氨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含量不足,但是色氨 酸和蛋氨酸的优良来源。 4. 钙少磷多,但磷多为植酸磷,占71%,利用率几乎 为零。
28
蛋白饲料原料
• 豆粕 • 鱼粉 • 肉骨粉 • 羽毛粉 • 玉米蛋白粉 • 棉粕 • 菜粕
29
豆 粕 大豆粕一般品质
来源 粗 蛋 白
46. 8 40. 9
粗 脂 肪
1.0
粗纤维
猪消化能 禽代谢能 赖 氨 DE ME (Kcal/kg) (Kcal/kg) 酸
3.28 2.35 2.8 1 2.4 5
20
6.建立能量水平与饲料转化率之间 的定量关系,通过计算可的单位增重的 不同成本,此成本会随原料价格而变化。
21
二.营养指标的确定
配方设计应考虑所有营养指标,但 同时计算非常繁杂且15个以上就难以找 到最优解,因此通常把主原料和添加剂 分开计算。
22
主原料的营养指标 能量(DE、ME),能蛋比 蛋白:粗蛋白、可消化蛋白 钙、磷、有效磷及比例 赖、蛋+胱、苏、色等 (总量或可利 用) 盐分、粗纤维 添加剂?
蛋 氨 酸
0.56
苏 氨 酸
1.8 9 1.8 8
色 氨 酸
0.6 4 0.6 8
中国CFDGB1 中国CFDGB2 饲料原料 库GB2 Feedstu ff NRC
3.9
1.9
5.1
3.15
2.30
0.64
43. 0 44. 0 44. 0
1.9 0.5 0.5
5.1 7.0 6.0
3.15 2.825 3.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