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砸缸(渗透安全教育)

合集下载

大班语言活动司马光砸缸教案与反思

大班语言活动司马光砸缸教案与反思

大班语言活动司马光砸缸教案与反思1. 教案描述1.1 教学目标1.知道《资治通鉴》中的“司马光砸缸”故事;2.了解“感同身受”的教育理念;3.提高大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1.2 教学准备1.《资治通鉴》;2.相关的图片、视频或绘本等简单易懂的素材。

1.3 教学步骤1.导入:教师出示相关素材,引入“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提出问题“为什么司马光要砸缸?”2.讲解:教师向幼儿讲解《资治通鉴》中的“司马光砸缸”故事背景及情节。

3.体验:要求幼儿跟随故事情节,用自己的方式体验“感同身受”的教育理念。

4.分享: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体验,教师帮助幼儿正确表达。

5.拓展:开展相关朗读、认字、绘画等活动,增强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教案反思2.1 教学反思1.故事选择:考虑到孩子们的认知能力以及文化背景,选取了非常适合他们的《资治通鉴》故事,使得孩子们能够轻松地理解故事内容。

2.情感引入:通过培养孩子们的情感,让他们理解“感同身受”的教育理念,并将它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加深孩子们对教育的认识。

3.语言表达:通过分享和拓展活动,鼓励幼儿多参与讨论,加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2.2 教学优化1.明确教育目标和任务:在教案编写之前,要明确教育目标和任务,并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制定具体的教学内容。

2.结合幼儿生活经验:教案制定过程中,要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让故事更加接地气,让幼儿更容易接受。

3.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幼儿的兴趣和特点,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如游戏、朗读、绘画等,以增强幼儿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3. 总结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孩子们对“感同身受”这一教育理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文化背景,选择适合他们的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情节中的教育意义,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

司马光砸缸(渗透安全教育)

司马光砸缸(渗透安全教育)

《司马光砸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广州市天河区五一小学李颖燕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别、到、那、都、吓、叫”6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

3、安全教育:感受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4、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图片教学流程:一、指导看图,从图中质疑。

1、出示插图,从图中你看出了什么?2、你还有什么看不懂得吗?学生质疑,教师归纳问题:(1)爬出来的孩子是怎样掉进缸里的?当时的情况怎样?(2)是谁救了他,他是怎么救的?二、揭题释题。

1、板书课题,读题。

(1)知道“司马”是复姓。

(2)识记司,组词。

2、简介司马光。

(学生或教师)三、初读感知,合作初步解疑。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识记生字。

自主选择生字识记,组内交流,全班反馈。

(采用各种形式认读生字,随机选择生字扩词或选择句子指导朗读。

)3、指名分段读课文。

思考问题(1)(2)4、小组讨论交流读懂的问题。

四、再读感悟。

1、学习1-3段,解决问题(1)。

(1)借助插图了解大水缸的位置及这是怎样的一口缸。

(2)读文后讨论,理解:不小心。

启发想象:掉进缸里的孩子会怎样?(3)朗读指导。

2、学习4-6段,解决问题(2)(1)看图读文了解别的孩子的表现,板书:哭喊叫找小组讨论:这些孩子当时是怎么想的?(2)讨论司马光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他是个怎样的人?划出司马光的动作。

理解:使劲砸。

(3)质疑释疑。

(针对课文内容提问,自由解答,教师引导)4、你喜欢司马光吗?用一句话夸夸他吧!5、朗读指导。

五、拓展训练。

(渗透安全教育)如果你是当时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员,你会怎么做呢?要求:大胆想象。

六、作业布置。

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七、板书设计司马光都慌了掉进缸里别的小朋友—————叫喊跑找没慌司马光———————拿砸(几下子)得救了(遇事不慌机智勇敢)。

司马光砸缸教案

司马光砸缸教案

司马光砸缸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司马光砸缸事件的背景和原因;2. 掌握司马光砸缸的具体过程和影响;3. 培养学生的历史研究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司马光砸缸事件的背景和原因;2. 司马光砸缸的具体过程;3. 司马光砸缸事件的影响。

三、教学步骤: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反映北宋政治腐败现象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司马光砸缸事件的好奇和思考。

Step 2:讲授背景和原因(10分钟)1. 介绍北宋政治腐败现象,说明司马光所处的时代背景;2. 分析司马光选择砸缸抗议的原因,强调他对政治腐败的不满和呼吁清廉政治的意愿。

Step 3:讲述具体过程(15分钟)1. 介绍司马光砸缸的地点、时间和手段;2. 结合史料和史书,详细描述司马光砸缸的场景和过程;3. 向学生展示相关图片和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司马光砸缸的情景。

Step 4:分析影响(15分钟)1. 分析司马光砸缸事件对北宋政治和社会的影响;2. 引导学生思考,司马光砸缸事件给后世留下了什么启示。

Step 5:小结与讨论(10分钟)总结司马光砸缸事件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并与学生互动讨论,了解他们对该事件的个人看法和理解。

四、教学手段:1. 图片展示: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2. 史料和史书:引用相关史料和史书,让学生更深入了解司马光砸缸事件;3.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促进学生的参与和思维碰撞。

五、巩固与拓展:可要求学生阅读与司马光砸缸事件相关的历史文献或文章,进一步深化对该事件的了解和理解。

可以请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司马光砸缸事件的读后感或文章,培养学生的历史研究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司马光砸缸的教案

司马光砸缸的教案

司马光砸缸的教案教案标题:司马光砸缸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司马光砸缸的历史背景和事件经过;2.分析和理解司马光砸缸的深层含义;3.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习和了解司马光砸缸的历史事件;2.掌握司马光砸缸的深层含义和历史影响。

三、教学难点:1.分析和理解司马光砸缸背后的思想和宗旨;2.探讨司马光砸缸事件的历史影响。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1.准备一段与司马光砸缸相关的历史背景介绍,引发学生对该事件的兴趣与好奇心;2.在黑板上写下几个关键词,例如“司马光”、“砸缸”、“文化保护”等,让学生进行思考和猜测,尝试猜测与这些词相关的历史事件。

第二步:知识讲解(20分钟)1.介绍司马光砸缸的历史背景,包括南宋时期的文化环境和重要事件;2.详细讲解司马光砸缸的经过和原因,从多个角度分析砸缸事件的深层含义。

第三步:小组活动(30分钟)1.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分析和讨论司马光砸缸事件;2.每个小组需要回答以下问题:-司马光为什么会砸缸?他的目的是什么?-砸缸事件对当时的文化保护有什么影响?-现代社会有什么类似的事件?司马光砸缸对现代类似事件的启示是什么?3.每个小组需要准备一个小结和总结报告,进行小组间的分享和交流。

第四步:课堂讨论(20分钟)1.请各小组代表进行总结报告,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2.引导学生深入讨论司马光砸缸的深层涵义,如文化保护、历史意义等;3.整理学生的回答,形成课堂讨论总结。

第五步:课堂延伸(20分钟)1.将司马光砸缸事件与其他相关事件进行比较,例如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破四旧运动等;2.引导学生思考文化保护问题,并讨论现代社会对于文化保护的态度和措施。

五、教学资源准备:1.与司马光砸缸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文献;2.组织小组讨论的指导问题;3.显示器和电脑,用于展示图片和资料。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了解和分析司马光砸缸事件的历史背景和深层含义,培养他们的历史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司马光砸缸的教案8篇故事《司马光砸缸》教案

司马光砸缸的教案8篇故事《司马光砸缸》教案

司马光砸缸的教案8篇故事《司马光砸缸》教案下面是我分享的司马光砸缸的教案8篇故事《司马光砸缸》教案,供大家参阅。

司马光砸缸的教案1教学要求:1.认读生字、词语,读懂课文。

2.教育学生在紧急情况下要沉着、冷静,只有动脑筋,才能想出好办法。

教学重点:让学生明白砸缸救人的前因后果。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具:小黑板、生字卡片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读通课文。

2.认读、拼读词语。

教学过程:1.定向。

(1)读通课文,提出要求。

(2)思考:谁砸缸救人,请介绍一下这位名人。

2.自学课文。

要求划下新词,思考问题。

(老师来回巡视,指导困难生发现问题,帮助解决)3.练习。

(说话练习)(1)读通长句。

(只听扑通一声,一个躲在假山上的小朋友,脚下一滑,掉进了旁边一个盛满水的大缸里,一下子就没了头顶。

)(2)给课文标段号。

(3)理解谁砸缸救人?介绍司马光。

(清楚“复姓”两个字)(4)说话练习:“司马光是……”。

4.词语认读。

砸缸伙伴捉迷藏亭子躲在扑通急中生智哗夸机智勇敢5.作业。

(1)读课文1遍。

(2)认读词语,完成练习1。

(3)抄写词语1遍。

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复习生字、新词,训练朗读。

2.分析课文,学习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1.填空:( )砸缸救人。

2.介绍司马光。

3.复习生字、新词。

二、读讲1—2段。

1.读读划划:为什么要砸缸救人?2.填空:这是一只( )缸。

(大、厚、重)3.思维训练:师:为什么要砸缸?为什么会来不及?4.读1、2段。

三、读讲3—4段。

1.自读第三段,圈词:体现别的孩子惊慌的词。

(惊叫,高声喊道,吓傻了,赶紧)2.朗读训练,读出孩子们的惊慌。

3.思维训练,理解“没有慌神”和“急中生智”这两个词。

(1)师:没有慌神,说明他怎么样?(很镇定)(2)急中生智。

“急”,司马光遇到什么紧急情况。

(第二段最后一句话)“智”,哪个词突出了智?(砸) 4.说话训练,说清楚司马光砸缸救人的原因。

司马光砸缸教案(精选6篇)

司马光砸缸教案(精选6篇)

司马光砸缸教案(精选6篇)司马光砸缸篇1活动目标1、在老师的引导下围绕话题“如果有人落水了,怎么样去救人?”展开讨论,积极发言,表达个人的想法。

2、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思考自己阐述的救人方法和方式是否有效。

3、能愉快的围绕话题讨论,尊重他人意见的同时表达自己的意见。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倾听故事了解司马光在紧急情况下是怎么沉着、勇敢的解决问题。

难点:能围绕主题展开讨论,不跑题。

活动准备视频资源、白纸、笔、故事图片、情景图片活动过程一、再次了解《司马光砸缸》的故事1、导入:分页解读故事2、讨论一:这些孩子在干什么?(幼:在玩游戏)4、讨论二:他们发生了什么事情?5、(有个小朋友掉水里了)小结:孩子们在玩儿捉迷藏,一个孩子爬到树上不小心掉进了水缸里二、关于“司马光砸缸救人方法”展开讨论1、一边讲述一边提问,切入话题司马光救人的方法、。

2、讨论一:其他孩子看见同伴落水了,是怎么样做的?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幼儿自由讨论:如:在跑,找大人帮忙。

司马光在那儿站着想办法)小结:其他孩子看见有人落水了,有的嚎啕大哭,有的去找大人帮忙。

只有司马光沉着冷静,观察周围,怎么去救那个落水的孩子。

3、讨论二:司马光除了用石头砸缸救人,还可以用什么其他方法?(幼:用绳子、可以用棍子)4、讨论三:水缸比我们要高还要大,拿棍子够不着,绳子也扔不进去呀,还有什么其它的办法吗?(幼:积极的思考,表达自己的意见,也可对他人的意见进行质疑和反问。

)小结:观察周围,冷静下来的司马光,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

三、关于“遇见有人落水,怎么样去救人?”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1、讨论一:你会怎么去救他?(小组讨论,并记录在纸上,选一人来说说你们的办法)幼:自由发表意见。

小结:我们会去找救生员、找棍子、找游泳圈等。

2、讨论二:刚才有小朋友说跳下去救他,那他会获救吗?有什么又能保护自己又能救起落水人的方法?幼:自由发表意见。

小结:即使小朋友会游泳,老师也不太建议下水去救他,因为小朋友的体力不够,不仅救不起别人,还会让自己失去生命,我们可以找找周围有没有可以救助水里人的工具,如果没有应及时去找达人帮忙,或者打119求助活动总结在活动中孩子们感受到了司马光遇事冷静、勇敢,不慌不乱积极向案发解决问题,从而知道自己遇事时也要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哭。

幼儿园大班谈话活动《司马光砸缸》优秀教案

幼儿园大班谈话活动《司马光砸缸》优秀教案

幼儿园大班谈话活动《司马光砸缸》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2.培养幼儿勇敢、聪明、果断的品质。

3.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司马光砸缸的意义,学会在遇到问题时勇敢、果断地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将故事中的道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准备1.故事课件:《司马光砸缸》2.画纸、画笔3.小奖品四、教学过程1.引入话题(1)师:小朋友们,你们听说过司马光吗?他小时候发生过一件什么事呢?(2)生:司马光砸缸。

2.讲述故事(1)师:下面请小朋友们听老师讲《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2)师:故事讲完了,请大家来说说你们对故事的看法。

3.讨论故事(1)师: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2)生:因为他的小伙伴掉进缸里了,缸里装满了水,小伙伴快要被淹死了。

(3)师:司马光砸缸的时候,其他小朋友是怎么做的?(4)生:有的小朋友吓哭了,有的小朋友去找大人。

(5)师:司马光的做法和其他小朋友有什么不同?(6)生:司马光勇敢、聪明、果断,他知道只有砸缸才能救出小伙伴。

4.情境体验(1)师:假如你们遇到了类似的情况,你们会怎么做?(2)生:我会像司马光一样勇敢、聪明、果断地解决问题。

(3)师:下面请小朋友们分组讨论,设想一下你们遇到这种情况时的解决方法。

5.分享讨论成果(1)师:请各组代表来说说你们的讨论成果。

(2)生:我们组觉得可以找一根长棍子,把小伙伴拉上来。

(3)生:我们组觉得可以找大人帮忙。

(1)师: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了什么?(2)生:遇到问题时,我们要勇敢、聪明、果断地解决问题。

7.活动延伸(1)师:下面请小朋友们用画笔和画纸,画出你们心中的司马光。

(2)师:画完后,请小朋友们互相欣赏、交流。

8.结束语(1)师:今天的谈话活动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的积极参与。

(2)师:希望你们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问题时,都能像司马光一样勇敢、聪明、果断。

司马光砸缸教案

司马光砸缸教案

司马光砸缸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司马光砸缸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

2.学习阅读并理解古代文献。

3.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司马光砸缸的意义和影响。

2.学习阅读并理解古代文献。

三、教学难点:1.分析司马光砸缸的动机和目的。

2.理解古代文献的含义和背后的思想。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向学生介绍司马光砸缸事件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兴趣。

2.核心内容(20分钟)(1)展示司马光砸缸事件相关的古代文献,引导学生阅读文献内容。

(2)指导学生分析司马光砸缸的动机和目的,引导学生理解其意义和影响。

(3)请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于司马光砸缸事件的理解和看法。

3.拓展延伸(15分钟)(1)给学生提供相关的背景材料,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司马光砸缸事件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点。

(2)给予学生一些引导性问题,让学生深入思考司马光砸缸事件的意义和对后世的影响。

4.归纳总结(10分钟)请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总结司马光砸缸事件的主要内容和影响,并向全班分享讨论结果。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总结,检查学生对司马光砸缸事件的理解和思考能力,并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和反馈。

六、教学反思:司马光砸缸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重要事件,通过这个事件的学习,既可以了解这个事件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策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个历史事件的意义和影响。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和思考这个事件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启示和影响。

《司马光砸缸》教案大班语言

《司马光砸缸》教案大班语言

《司马光砸缸》教案大班语言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感知司马光机智勇敢的品质。

2. 能够流畅地讲述故事情节,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3. 学会分享和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4. 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体验角色情感,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学会分享和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司马光砸缸》。

2. 角色头饰:司马光、小朋友等。

3. 缸道具:一个仿真缸。

4. 分享与合作卡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看故事课件,引起兴趣。

2. 讲述故事:1遍3. 提问讨论:a. 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情?b. 小朋友们为什么害怕?c. 司马光是怎么救小朋友的?d. 你觉得司马光聪明吗?为什么?4.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故事情节。

5. 情景表演:全班幼儿一起表演故事,增强体验感。

6. 分享与合作:通过分享与合作卡片,引导幼儿学会分享和合作。

五、作业设计:1. 回家和家长一起讲述故事,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2. 家长协助幼儿绘制司马光救小朋友的场景,培养绘画能力。

3. 家长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学会分享和合作,培养良好品质。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讲述: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提高他们的注意力。

2. 情境表演:让幼儿参与角色扮演,增强他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体验。

3. 分享与合作卡片:运用卡片游戏,培养幼儿的分享和合作意识。

4. 家园共育:与家长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落实教学目标。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评价他们的学习效果。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幼儿回家后的作业完成质量,了解他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吸收程度。

3.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评价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八、教学拓展:1. 同类故事推荐:向家长推荐类似《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让幼儿了解更多传统文化。

司马光砸缸 教案

司马光砸缸 教案

司马光砸缸教案教案标题:司马光砸缸教案目标:1. 了解司马光砸缸的历史背景和事件经过。

2. 探究司马光砸缸的意义和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批判思维。

教学重点:1. 了解司马光砸缸的历史背景和事件经过。

2. 分析司马光砸缸的意义和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批判思维。

教学难点:1. 分析司马光砸缸的意义和影响。

2.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批判思维。

教学准备:1. 教材:相关历史教材或资料。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3. 教学资源:图片、视频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介绍司马光砸缸的背景,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历史事件的思考。

Step 2:了解司马光砸缸的历史背景和事件经过(15分钟)通过讲解、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司马光砸缸的历史背景和事件经过,让学生全面了解该事件的发生背景和具体经过。

Step 3:分析司马光砸缸的意义和影响(2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司马光砸缸的意义和影响。

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包括司马光的立场、行为的影响、历史意义等方面展开讨论。

Step 4:学生展示与总结(10分钟)请学生代表小组进行展示,分享他们的分析和结论。

其他学生可以提问或补充。

Step 5:延伸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当时的皇帝,你会如何应对司马光的行为?为什么?Step 6: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司马光砸缸事件对历史的影响和意义。

教学拓展:1.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相关历史文献,深入了解司马光砸缸事件。

2. 带领学生了解其他历史事件,培养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研究能力。

评估方式:1. 学生小组讨论和展示的表现。

2. 学生对于司马光砸缸事件意义和影响的理解和分析。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司马光砸缸事件的意义和影响,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批判思维。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提高了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

幼儿园司马光砸缸教案

幼儿园司马光砸缸教案

幼儿园司马光砸缸教案幼儿园教案:司马光砸缸教学目标:1. 学习和了解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培养幼儿对于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兴趣;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图片或视频资料;2. 缸坛、木槌、沙子等材料;3. 幼儿园配合保证场地安全,提供适宜的空间供幼儿活动。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资料向幼儿介绍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主体:1. 观察缸坛:给幼儿展示缸坛,让他们观察其形状、颜色和质地等。

2. 了解司马光砸缸:向幼儿讲解司马光砸缸的故事,重点介绍司马光见到缸坛后,通过仔细观察和试验,才找到砸缸的方法。

3. 模拟砸缸:将缸坛放在幼儿面前,给每个幼儿一个木槌,让他们模拟司马光砸缸的过程。

鼓励幼儿观察缸坛,试验不同的办法,通过动手尝试找到砸缸的方法。

4. 小组合作:分幼儿为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缸坛和木槌。

鼓励小组成员共同观察、尝试和讨论,寻找更好的砸缸方法。

5. 结果分享:请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砸缸的方法和结果,让幼儿相互交流和学习。

6. 活动总结:引导幼儿回顾整个活动,总结自己在观察和试验中的收获和经验。

延伸活动:1. 制作缸坛:引导幼儿用纸板或泥土等材料制作缸坛,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2. 观察花瓶:给幼儿提供各式各样的花瓶,让他们观察和比较不同花瓶的形状和颜色。

3. 砸缸游戏:设置一道障碍让幼儿破解,鼓励他们通过观察和动手尝试找到解决方法。

教学反思:通过引导幼儿观察缸坛,试验和讨论砸缸的方法,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小组合作和结果分享的环节,为幼儿提供了锻炼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机会。

幼儿通过这个教学活动,除了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还培养了他们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4小学语文六年级人教版下册《司马光砸缸》教案

2024小学语文六年级人教版下册《司马光砸缸》教案

2024小学语文六年级人教版下册《司马光砸缸》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章《司马光砸缸》的背景知识;2.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题;3.学会运用阅读策略,如推理和细节理解;4.通过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司马光砸缸》的主题;2.运用阅读策略,如推理和细节理解。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司马光砸缸》,教学PPT,黑板,笔;2.学生准备:课本、笔。

四、教学过程:1.导入(约5分钟)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唤起学生对砸缸故事的兴趣,引入课堂主题。

2.阅读课文(约15分钟)学生课前已预习《司马光砸缸》,老师运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读课文,理解故事主要内容。

3.分组合作(约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5至6人,结合教师提供的问题,小组合作讨论并回答问题。

问题示例:a. 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b. 为什么李逵对司马光的行为感到震惊?c. 故事中的主题是什么?d. 你认为司马光的行为正确吗?为什么?4.展示讨论结果(约10分钟)每个小组派出一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其他组进行评议和补充。

5.讲解课文(约10分钟)教师对课文进行解读和点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故事情节。

6.拓展阅读(约10分钟)老师通过引导,提醒学生课后可以继续探索相关书籍或文章,扩大知识面,增强阅读兴趣。

7.小结(约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总结,并预告下一节课的内容。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2.背诵课文《司马光砸缸》。

六、教学反思本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展示讨论等,活跃了课堂氛围,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辨能力。

但在组织小组合作时,应注意时间的分配和每位学生的参与度,以充分发挥出小组合作的效果。

同时,在讲解课文时,应提问引导,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司马光砸缸》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司马光砸缸》含反思

观摩场景再现:教师第一率领幼儿温习律动“司马光砸缸”,接着,教师示范“砸缸救人”游戏的玩法,在幼儿了解了游戏的最简单的玩法以后,如下:教师抛出问题:如何才能不断地玩游戏?幼儿接住问题回答:得一直有砸缸的人和司马光。

师:谁是下一个砸缸的人和司马光呢?师幼商讨以后:被砸到的人到缸里做司马光;缸里的人跑出来,跑得快的做下一个砸缸的人;跑得慢的人和适才砸缸的人就做碎片,把缸的裂口填起来。

师:此刻又有一个问题,那缸里的人往哪个方向跑?在这些问题解决以后,幼儿尝试游戏,这一环节始终是有层次的,从师幼一起游戏到游戏独立游戏,从听教师口令慢节拍地游戏到跟音乐快节拍地游戏,而且游戏的情境不断丰硕,增加了被淹的司马光求救动作,趣味性也更浓。

最后是集体舞环节。

教师第一引导幼儿探讨两两结伴游戏的方式,接着抛出问题“如何和更多的小朋友玩游戏”,引导幼儿想出转身的方式,可是这只能解决一次互换朋友的问题,当再次游戏时又换回了原先的伙伴,于是教师再次抛出问题“如何能让咱们每次换的朋友都不一样”,引导幼儿想出想和同伴互换位置再转身的方式。

最后,在游戏结尾增加了“砸缸-庆贺”的环节。

观摩感悟及反思:整个活动以三大块开展:温习律动、游戏玩法与规那么、集体舞,环节超级清楚。

而且在游戏玩法与规那么、集体舞环节中,教师始终注重“循序渐进”的原那么,师幼之间以“抛接球”的方式,引导幼儿慢慢把握游戏玩法与规那么。

而且,师幼之间的互动很不错,教师和幼儿之间始终是平等的对话关系,良好的师幼关系有效的增进了幼儿的学习,帮忙幼儿建构自己的认知。

这次活动的亮点和关键点在于如何一层一层递进式地开展游戏,这一点上超级值得我学习。

我曾经试图离开赵教师的那个教案,自己去设计,自己去一步一步地递进、理清游戏角色的脉络关系,我有个疑惑,是不是能够有不同于“被砸到的两个人到缸里做司马光;缸里的人跑出来,跑得快的做下一个砸缸的人;跑得慢的人和适才砸缸的人就做碎片,把缸的裂口填起来”的方式,例如:被砸的人跑,跑得快的做下一个砸缸人,跑得慢的和缸里的人做碎片,填补缸的裂口;砸缸的人做下一个司马光,这种方式下,只有一个司马光。

司马光砸缸大班教案

司马光砸缸大班教案

司马光砸缸大班教案教案标题:司马光砸缸大班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司马光及其砸缸事件。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4. 提高幼儿的口头表达和表演能力。

教学内容:1. 司马光简介:介绍司马光的基本背景和他的重要贡献。

2. 砸缸事件:讲述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

3. 观察练习:通过观察图片或视频,让幼儿发现其中的细节和问题。

4. 团队合作:组织幼儿分为小组,进行小组合作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

5. 口头表达:鼓励幼儿进行口头表达,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6. 创意表演:引导幼儿进行创意表演,表达对司马光的敬佩和对砸缸事件的理解。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故事情节向幼儿介绍司马光,并激发他们的兴趣。

主体活动:2. 讲述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

可以提出以下问题:- 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 砸缸的结果是什么?- 司马光的行为对历史有什么影响?- 你们觉得司马光的行为正确吗?3. 进行观察练习,让幼儿观察一些与砸缸事件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并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回答。

4. 组织幼儿分为小组,进行小组合作活动。

可以选择以下活动之一:- 角色扮演:让幼儿分别扮演司马光、官员、观众等角色,通过角色扮演重新演绎砸缸事件。

- 小组讨论:让幼儿讨论司马光的行为是否正确,为什么?并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观点和理由。

5. 鼓励幼儿进行口头表达,可以让他们依次发表自己对司马光和砸缸事件的看法,并引导他们给予彼此的观点肯定和鼓励。

结束活动:6. 引导幼儿进行创意表演,让他们自由发挥,表达对司马光的敬佩和对砸缸事件的理解。

评估方式: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幼儿口头表达和创意表演的内容,进行评估。

教学资源:1. 司马光相关的图片、故事书籍或视频资料。

2. 观察练习所需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小组合作活动所需的角色扮演道具或讨论题目。

司马光砸缸 幼儿园教案

司马光砸缸 幼儿园教案

司马光砸缸幼儿园教案一、背景概述司马光是中国宋朝知名学者、政治家、书法家、历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为了表达自己主张而舍生忘死的人物。

其中他砸缸事件常被讲述,现在逐渐被引入到幼儿园教学中。

本教案主要讲解如何通过司马光砸缸事件引导幼儿学习价值观及其中涉及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司马光砸缸》活动,引导幼儿能够正确的认识职业道德,树立勇于担当的道德观念,激发幼儿对正义、公正的感悟和热爱之心。

2.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司马光砸缸》活动,幼儿了解现在担任官员必须具备的职业规范,了解为人类谋福祉奋斗到底的义举,激发幼儿学习不断进取、积极向上的好习惯。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1.教学内容1.司马光砸缸事件简介。

2.人们对司马光行为的评价。

3.从历史角度思考司马光砸缸的意义所在。

2.教学方法1.分组、角色扮演法。

2.儿童故事讲述法。

3.原貌复原,仿古铜缸再现司马光砸缸事件。

四、师生活动安排及实施过程1.开端教师首先介绍司马光简单背景,利用感性数据的人物原貌呈现,体现为儿童故事。

引导幼儿围绕司马光砸缸事件的经过表达自己的感悟。

2.认识在继续对司马光砸缸事件的讲述中,特别关注司马光的行为所具有的勇敢和正义。

并引导幼儿对司马光砸缸事件的评价加以讨论。

3.主题开发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认识到司马光砸缸不仅仅是一个个人行为,而是具有较广泛的社会和历史背景。

引导幼儿思考司马光行为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借鉴作用。

4.结语在活动结尾处,教师以小结的形式概括本次活动,鼓励幼儿向司马光的勇敢、正义精神学习,积极向上,幸福健康成长。

五、教学评价1.教学评价方法1.教师观察记录法。

2.幼儿自评法。

2.教学评价标准理解司马光砸缸事件的表现,并能简单地用自己的语言对此作出评价。

了解司马光砸缸事件历史背景,并能从中得到思考,警醒自己意识。

积极参与交流,并在学习活动后积极做出部分分享。

六、活动价值分析本活的教学形式方法丰富,内容权威可靠,符合幼儿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寓教于乐,在幼儿的心中种下可以发芽的种子,塑造未来的人才。

大班司马光砸缸 教案

大班司马光砸缸 教案

大班司马光砸缸教案教案标题:大班司马光砸缸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并理解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司马光的故事。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并理解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司马光的故事。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司马光的故事相关资料。

2. 一张大纸和彩色笔。

3. 缸模型或图片。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引导幼儿回顾上一堂课学习的内容,提问他们是否还记得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司马光的故事。

2. 引入今天的故事主题“大班司马光砸缸”,激发幼儿的兴趣。

故事讲解(10分钟):1. 通过图片或模型展示缸的样子,解释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的原因。

2. 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讲解司马光的故事,强调他为了维护正义和公平而砸缸的勇气和决心。

3. 在讲解的过程中,利用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参与讨论,例如:“你们觉得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你们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你们会怎么做?”等。

讨论与互动(10分钟):1. 分成小组,让幼儿讨论司马光的行为是否正确,并给出自己的理由。

2.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观点和理由。

3. 引导幼儿在听取其他小组的观点后,进行再次讨论和辩论。

创作活动(15分钟):1. 给每个小组一张大纸和彩色笔,让他们合作绘制一幅描绘司马光砸缸的画面。

2.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用图画来表达自己对司马光的理解和敬佩之情。

总结(5分钟):1. 邀请几个小组展示他们的绘画作品,并让他们简单介绍自己的创作理念。

2. 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和讨论,总结司马光的故事给他们带来的启示和教育意义。

3.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维护正义和公平的经历或想法。

延伸活动:1. 鼓励幼儿在家中或课堂上寻找并分享其他与正义和公平相关的故事。

2. 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扮演司马光和其他相关角色,通过模拟情境进一步理解故事背后的价值观。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讨论和互动环节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大班游戏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司马光砸缸》

大班游戏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司马光砸缸》

大班游戏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司马光砸缸》1. 引言游戏教学方法是近年来教育教学中逐渐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具有许多优点,如能够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等。

本篇文章将介绍一份大班游戏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旨在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归纳经验。

2. 游戏简介《司马光砸缸》是一款流传于古代的游戏,它以中国历史名人司马光的故事为题材,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独特魅力。

游戏设定如下: - 游戏人数:10-20人。

- 游戏目的:通过竞争与合作,获得最终的胜利。

- 游戏道具:橡皮球3个,水桶1个。

- 游戏规则:在指定时间内,将橡皮球扔入水桶中,球进即得分,最高得分者获胜。

3. 教育教学反思本游戏教学方法的教案制定非常合理,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年龄、兴趣、能力等方面,具有操作简单、规则清晰、寓教于乐等优点。

同时,游戏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不断的实践中增强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培养了学生的战略思维和判断能力。

然而,这种教学方法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橡皮球扔入水桶中的得分尺度不够明确,有可能导致部分学生因误判而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也可能导致学生心理的不平衡和流失。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当充分考虑到这些问题,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加强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管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 教学效果与体会通过这次游戏教学实践,我深刻感受到了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影响和重要性。

游戏教学方法本身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和互动性,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同时,游戏教学方法也需要教学者有充分的思考和准备,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要求,为学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游戏教学方法必将发挥更加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建设出更美好的未来!。

砸缸救人的教案

砸缸救人的教案

砸缸救人的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理解勇于救人的精神。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果断行动的能力。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重点:1.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情节及寓意。

2.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勇于救人的精神。

2.如何培养学生的果断行动能力。

教学准备:1.故事课件或视频。

2.课堂讨论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视频,引导学生观看。

2.观看结束后,教师提问:这个故事讲述了什么?同学们对司马光的举动有什么看法?二、故事讲解1.教师简要讲述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强调司马光的果断、勇敢和智慧。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司马光砸缸的动机和原因,让学生理解勇于救人的精神。

三、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果你遇到类似的情况,你会怎么办?2.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发言。

四、案例分析1.教师给出几个类似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并给出解决方案。

2.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发言。

3.教师点评学生的解决方案,给出建议。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谈谈如何将这种精神应用到生活中。

六、作业布置1.写一篇关于司马光砸缸故事的读后感。

2.搜集其他类似勇于救人的故事,与同学分享。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行动能力。

教学延伸:1.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勇于救人的事迹。

2.组织学生参观消防队、警察局等相关部门,了解他们的工作,培养勇敢、果断的品质。

教学评价:1.学生对司马光砸缸故事的理解程度。

2.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

3.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本节课通过讲述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让学生理解勇于救人的精神,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行动能力。

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反馈,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幼儿园司马光砸缸教案

幼儿园司马光砸缸教案

幼儿园司马光砸缸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应该能够达到以下目标:1.了解《木兰辞》中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情节;2.学习并掌握“缸”字的正确写法和基本含义;3.提高幼儿的集中力和注意力,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4.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木兰辞》中的故事情节1.介绍《木兰辞》及其中的故事情节;2.聚焦司马光砸缸的部分,讲解砸缸的含义、原因和结果。

2. “缸”字的认识1.以图画的形式介绍“缸”字的笔画和正确写法;2.通过“把字画出来”游戏,帮助幼儿巩固“缸”字的认识及写法;3.指导幼儿掌握“缸”字的基本含义。

3. 砸缸游戏1.分组进行游戏,每组幼儿站成一排,手拉手围成一个“缸”的形状;2.戴上眼罩的“司马光”随机选择一名幼儿,将手中的“三耳缸”交给该幼儿;3.该幼儿手持缸,将缸传递给队列中的下一名幼儿,直至传递到队列的最后一个幼儿;4.最后一个幼儿拿着缸站起来,向后方将缸砸碎在地上;5.游戏结束,队列第一个幼儿接过“三耳缸”并指定下一个幼儿,开始下一轮游戏。

三、教学过程1.故事情节部分:老师先询问幼儿是否知道《木兰辞》这篇古文,然后简要介绍故事的背景和情节,特别讲解司马光砸缸的部分;2.“缸”字认识部分:老师先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缸”字的形状特征,再通过图画的形式介绍其笔画和正确写法,最后让幼儿动手“画”出;3.砸缸游戏部分:老师先进行示范,让幼儿理解游戏规则,然后进行游戏。

四、教学评估1.观察幼儿对故事情节的听懂情况以及“缸”字的写法和基本含义掌握情况;2.以游戏的形式对幼儿进行评估,观察幼儿参与游戏的态度、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幼儿对《木兰辞》中司马光砸缸的部分有了初步的了解和理解;同时,通过互动的游戏活动,幼儿积极参与,提高了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需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让幼儿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司马光砸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广州市天河区五一小学李颖燕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别、到、那、都、吓、叫”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

3、安全教育:感受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4、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流程:
一、指导看图,从图中质疑。

1、出示插图,从图中你看出了什么?
2、你还有什么看不懂得吗?
学生质疑,教师归纳问题:
(1)爬出来的孩子是怎样掉进缸里的?当时的情况怎样?
(2)是谁救了他,他是怎么救的?
二、揭题释题。

1、板书课题,读题。

(1)知道“司马”是复姓。

(2)识记司,组词。

2、简介司马光。

(学生或教师)
三、初读感知,合作初步解疑。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识记生字。

自主选择生字识记,组内交流,全班反馈。

(采用各种形式认读生字,随机选择生字扩词或选择句子指导朗读。


3、指名分段读课文。

思考问题(1)(2)
4、小组讨论交流读懂的问题。

四、再读感悟。

1、学习1-3段,解决问题(1)。

(1)借助插图了解大水缸的位置及这是怎样的一口缸。

(2)读文后讨论,理解:不小心。

启发想象:掉进缸里的孩子会怎样?
(3)朗读指导。

2、学习4-6段,解决问题(2)
(1)看图读文了解别的孩子的表现,板书:哭喊叫找
小组讨论:这些孩子当时是怎么想的?
(2)讨论司马光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他是个怎样的人?
划出司马光的动作。

理解:使劲砸。

(3)质疑释疑。

(针对课文内容提问,自由解答,教师引导)
4、你喜欢司马光吗?用一句话夸夸他吧!
5、朗读指导。

五、拓展训练。

(渗透安全教育)
如果你是当时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员,你会怎么做呢?要求:大胆想象。

六、作业布置。

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