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死性筋膜炎(推荐)
危险信号坏死性筋膜炎的症状你知道吗
淋巴结肿大的原因是由于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可能导致淋巴结增生和肿大。
患部周围淋巴结肿大是坏死性筋膜炎的典型体征之一,通常在疾病早期出现。
淋巴结肿大的程度和范围与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可能伴随疼痛和压痛。
淋巴结肿大的出现提示着坏死性筋膜炎的可能性,应该及时就医并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伴随症状
肌肉疼痛:肌肉紧张、压痛,活动受限
皮肤改变:皮肤发红、肿胀、疼痛,触之质韧
全身症状:发热、寒战、乏力等感染中毒症状
皮下捻发音:皮下组织受累时,触诊可闻及皮下捻发音
坏死性筋膜炎的并发症
败血症
休克
呼吸窘迫综合征:毒素可引起肺部炎症,导致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
肾功能不全:感染毒素可导致肾功能不全,出现少尿、无尿等症状。
危险信号坏死性筋膜炎的症状
汇报人:
目录
01
坏死性筋膜炎的症状
04
坏死性筋膜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03
坏死性筋膜炎的并发症
02
坏死性筋膜炎的体征
05
坏死性筋膜炎的治疗与预防
坏死性筋膜炎的症状
皮肤红肿热痛
皮肤红肿:坏死性筋膜炎的典型症状,通常表现为皮肤发红、肿胀和疼痛
热痛:坏死性筋膜炎会导致皮肤温度升高,并伴有明显的疼痛感
患部皮肤苍白通常出现在感染部位的周围,随着病情加重,苍白范围逐渐扩大。
患部皮肤苍白与周围正常皮肤形成鲜明对比,有时伴有皮肤温度降低。
患部皮肤苍白是坏死性筋膜炎的重要体征之一,对于诊断和判断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皮下和筋膜处出现疼痛性坏死
患肢肌肉萎缩、无力
皮下气肿、捻发音
皮肤红肿、发热、压痛
皮下和筋膜处出现疼痛性坏死
坏死性筋膜炎简单介绍
病因坏死性筋膜炎常为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包括革兰阳性的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
随着厌氧菌培养技术的发展,证实厌氧菌是一种重要的致病菌,坏死性筋膜炎常是需氧菌和厌氧菌协同作用的结果。
坏死性筋膜炎常伴有全身和局部组织的免疫功能损害,如继发于擦伤、挫伤、昆虫叮咬等皮肤轻度损伤后,空腔脏器手术后,肛周脓肿引流、拔牙、腹腔镜操作后,甚至是注射后(多在注射毒品后)均可发生。
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者好发本病。
易患因素本病好发于全身免疫机能低下及有小血管病变的患者,从新生儿到60岁以上的老年人均可发病,尤其是老年病人合并糖尿病、动脉硬化或恶性肿瘤接受化疗或免疫抑制剂者更易发生。
绝大多数为继发性坏死性筋膜炎,均有原因或危险因素可查;有15%~18.2%的急性坏死性筋膜炎原因不明,属于特发性感染。
1.危险因素综合文献报道,与本病发病有关的危险因素有:(1)手术及创伤:多发生于腹部手术及创伤后,尤其是阑尾切除术后、结直肠手术后、合并结直肠损伤的腹部损伤或腹壁创伤后较易发生腹壁坏死性筋膜炎。
Casall等曾报道12例坏死性筋膜炎均有腹部损伤或腹部手术史。
其他一些手术治疗(介入操作如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手术穿刺、CT或超声引导下经导管行脓肿引流、泌尿生殖器器械操作、外敷草药或艾火烧灼、局部封闭治疗等)和疖肿抓破后均易诱发本病。
(2)慢性疾病:糖尿病、慢性肾功能衰竭、先天性白细胞减少等,其中糖尿病是最常见的患病因素和危险因素。
(3)血管疾病:动脉硬化、高血压、周围血管疾病等。
(4)感染疾病:脐炎、腹腔感染(急性阑尾炎、胆囊炎、腹膜炎等)、梅毒、伤寒等感染。
(5)恶性疾病:恶性肿瘤、白血病、艾滋病等。
(6)年老体衰、营养不良等。
(7)滥用或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
(8)化疗、放疗。
(9)其他:酗酒、吸毒、肥胖、尿外渗、阴茎异常勃起、过度性交等。
2.病原菌引致坏死性筋膜炎的病原菌较多,且多为皮肤、肠道、尿道的正常菌群,尤其与创伤和切口邻近部位的正常菌群分布有关。
(医学课件)坏死性筋膜炎
06
研究进展与趋势
研究进展
01 02
诊断技术
坏死性筋膜炎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医生的经验以及实验室检查,如 血液常规检查、细菌培养等。近年来,一些新的诊断技术如CT、MRI 等也逐渐应用于该病的诊断。
治疗方法
坏死性筋膜炎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疗、手术治疗以及支持治疗等 。近年来,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如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也在研究中。
基础疾病
如糖尿病、慢性肾衰竭、 慢性肝病等,可能增加患 者对坏死性筋膜炎的易感 性。
皮肤破损
皮肤破损、烧伤、手术切 口等皮肤屏障破坏的部位 容易发生坏死性筋膜炎。
03
临床表现
局部表现
疼痛
患者通常感到患处剧烈疼痛,且疼痛程度 逐渐加重。
功能障碍
患处关节活动受限,甚至出现肌肉痉挛。
肿胀
患处周围组织肿胀,皮肤发红,皮温升高 。
局部理疗
使用红外线、紫外线等物理疗法,促进伤口愈 合。
止痛治疗
3
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镇痛药等缓解疼痛症状。
预后及预防
及时诊断
早期发现并确诊坏死性筋膜炎,及时采取 手术治疗,控制感染扩散。
提高免疫力
加强营养和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预防 感染。
注意卫生
保持皮肤清洁卫生,避免皮肤破损和感染 。
积极治疗原发病
免疫系统异常
免疫系统功能低下或免疫抑制剂使用不当,可能增加患者对坏死性筋膜炎的易感 性。
感染途径
直接接触感染
如皮肤破损或伤口接触含有细菌的物质,细菌可直接侵入皮肤和皮下组织。
血行播散
体内其他部位感染的细菌通过血流扩散至皮肤和皮下组织。
坏死性筋膜炎病例分享
相关病例
• 艾梅· 科普兰现年24岁,是西佐治亚大学心理学硕 士研究生,该女生掉到河里意外感染 患上坏死性 筋膜炎 左腿、腹部组织和手指被迫切除。因病情 严重,艾梅心脏一度停跳。艾梅的情况较为罕见, 感染的是嗜水气单胞菌。这种细菌有多种致病因 子,如毒素、蛋白酶、S层蛋白等,具有侵袭作 用,能引发淡水鱼等的败血症和人的腹泻等。据 专家说,关于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病例少有记载, 死亡率为60%。过去数十年里,它的治愈病例屈 指可数。
入院后检查
凝血:PT:32.3S INR 2.8 APTT 44.5S TT 25.5S Fib1.66g/l D-二聚体4262mg/L 生化全套:ALB 21.9g/l ALT 77U/L AST 115U/L CREA 111.2umol/l BUN 10.6mmol/l CHE 1247U/L CRP-S 69.4mg/l 血常规:WBC 1.5X10^9/l NE27.1% LY 43% HGB 121g/l HCT0.34 PLT 20X10^9/l
• 患者血培养、皮肤水泡分泌物培养均提示: 嗜水气单胞菌。
坏死性筋膜炎
•• •Biblioteka 离奇感染生命堪忧食肉细菌感染
• 坏死性筋膜炎又称“食肉细菌感染”,是一种细 菌侵入皮下组织和筋膜引起的急性坏死性软组织 感染,常是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患者会出现全 身中毒性休克。坏死性筋膜炎发病急且进展快, 破坏力强,可累及全身各个部位,病死率较高。
坏死性筋膜炎坏死性筋膜炎又称食肉细菌感染是一种细菌侵入皮下组织和筋膜引起的急性坏死性软组织感染常是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患者会出现全身中毒性休克
一例疑难病例分享
福州市第二医院 重症医学科
• 患者,男性,44岁,既往10余年前有 “肝硬化”病史。10前行“脾切除 术”,术后恢复良好。近4-5年来反复 出现“呕血、排黑便”多次就诊我院。 入院前2天前患者出现腹痛、腹泻,排 稀水样便5-6次/日,就诊我院急诊, 予以对症处理,症状无明显改善。今 晨出现双下肢红肿热痛,尤其以左大 腿红肿疼痛剧烈,无法站立,伴有发 热最高39℃,极度乏力,尿少。22: 17住我院肝科病房。
(医学课件)坏死性筋膜炎
Clinical Features
Noninvasive disease:链球菌性喉炎,脓疱病 Invasive disease:坏死性筋膜炎(NF)、链球菌中
毒性休克综合征(STSS)、蜂窝组织炎、菌血症、 肺炎、产后脓毒病 Nonsuppurative sequelae:急性风湿热、链球菌感 染后肾小球肾炎
—NF的发病率随着年龄上升,超过80岁发病 率达到12/100,000
—NF的男女性发病率比为1:1~3:1,男性可 能偏高,可能是由于Fournier坏疽多见于男 性的缘故
—NF的发病存在季节波动,多见于1月-4月
—儿童发病率较低(0.08/100,000),但死 亡率更高
病理生理机制
关于第一种类型的NF,目前猜测多种细菌 可以协同增殖,共同促进感染扩散,但相 关的研究缺乏
糖抗原(c抗原):组特异性抗原。根据细菌壁多糖 进行区分(Lancefield分组),可将链球菌分为20组。 对人致病的90%都是A组
表面抗原:型特异性抗原。根据细菌壁蛋白质进行分 区,有M、T、R、S四种
GAS分型
传统分型(血清学分型):M分型、T分
型、OF分型
常规分型(基因测序):根据编码M蛋白的
链球菌
食肉菌—A组乙型(β型)溶血性链球菌,又 称化脓性链球菌
侵袭力强,可产生多种侵袭性酶和外毒素
M蛋白,是链球菌细胞壁中的蛋白质组份,具有抗吞噬和抗
吞噬细胞内的杀菌作用。纯化的M蛋白能使纤维蛋白原沉淀,
凝集血小板,白细胞,溶解多形核细胞,并抑制毛细血管
中的细胞的移动;
脂磷壁酸;
F蛋白;
坏死性筋膜炎
3
地区差异
不同地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死性筋膜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存在 差异。
预防措施和建议
提高公众意识
01
加强公众对坏死性筋膜炎的认识,了解其临床表现和危害,以
便及时就医和治疗。
加强伤口管理
02
对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皮肤损伤,应积极进行清创处理,避免坏
死性筋膜炎的发生。
控制感染源
03
对于已感染坏死性筋膜炎的患者,应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控
效清除病灶、减轻症状。
03
综合治疗
综合治疗结合保守和手术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感染扩散
坏死性筋膜炎的并发症之一是感染扩散,可导致全身感 染和脓毒血症等。预防措施包括及时诊断和治疗,使用 抗生素等。
皮下窦道形成
坏死性筋膜炎可导致皮下窦道形成,增加治疗难度。预 防和处理措施包括早期清创、充分引流和定期换药等。
典型症状
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水疱、皮肤溃疡和肌肉坏死,伴有恶臭分泌物和皮下窦道形成。
诊断标准
坏死性筋膜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如血常规、组织活检和细菌培养等。
治疗方案和效果
01
保守治疗
坏死性筋膜炎的保守治疗包括抗生素治疗、局部清创和减压等,但效
果有限。
02
手术治疗
坏死性筋膜炎的手术治疗包括清创术、植皮术和皮瓣移植术等,可有
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
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严重的感染病,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病变组织,但手术治 疗的风险较大且易复发。因此,需要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免疫治疗等 。
加强预防和控制
由于坏死性筋膜炎的发病与皮肤破损和手术操作有关,因此应加强对此类情况的预防和控 制,如规范手术操作、加强消毒措施等。
坏死性筋膜炎.
3 临床检查
① 血液检查:白细胞 1.8-3.2万/L,最高 可达4.22万/L,中性白细胞可达91-98%,细 胞核左移及细胞中出现中毒颗粒。红细胞数量 下降,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减少。肝肾功均
可出现异常。电解质紊乱:钙离子下降、血糖 升高、白蛋白下降等。②尿常规:PH值升高, 蛋白尿(+++),尿糖升高。③生化检查:
3 局部治疗:即手术治疗。⑴ 彻底 引流:①清创坏死的皮下筋膜,创面敞 开引流;②彻底引流,可采用多切口、 潜行剥离及悬浮挂线,在病灶周围2- 3CM作性隧道(橡皮条)引流,以防病变 扩散;③创口冲洗,术中可用双氧水或 1∶5000高锰酸钾液,作切口及潜行腔隙 冲洗,放入盐纱引流;
⑵ 换药:术后换药极为关键。①创口冲洗, 每日用双氧水或高锰酸钾液冲洗1-2次,清除 坏死组织放入盐纱引流;②保持引流通畅,换 药时应观察引流是否通畅,分泌物多少,创面 是否新鲜,周围皮肤有无皮肤红肿发黑。如发 现引流不畅、或病灶扩散时应及时进行相应处 理;③促进创口愈合,病情控制后,可去除橡 皮条,可使用袪腐散、生肌散等;
菌、脆弱杆菌等。
三 NF病理特点
1 皮肤筋膜大面积坏死:细菌侵入后由于
细菌及毒素的作用引起浅筋膜炎症。目前认为
多种细菌均可产生透明质酸酶、肝素酶等加速
了血管内凝血,是小血管内血栓形成,导致血
循环及淋巴回流障碍。酶可以分解、破坏组织,
使病变沿皮下间隙迅速向周围扩散,导致病区
皮肤广泛坏死,这种进程进展极为迅速,每小
很容易误诊。
病史:在原有病变的基础上,病情迅速恶 化,伴有高热、血象高、神志障碍。
体征:局部改变明显,出现水泡 、皮肤变 黑,分泌物恶臭等,首先应怀疑NF 。
诊断:Fisher指出NF诊断的六项标准: ①皮下筋膜广泛性坏死,伴有广泛潜行 灶,逆行向周围扩散;②重度的全身性 中毒症状,伴神志改变;③未累及肌层; ④伤口血培养未发现梭状芽孢杆菌;⑤ 重要血管阻塞症状;⑥清创组织检查有 广泛的细胞侵润,筋膜邻近组织灶性坏 死,以及微小血管栓塞。
坏死性筋膜炎护理最佳实践PPT
坏死性筋膜炎的护理注意事 项
坏死性筋膜炎的护理注意事项
早期识别:了解病情、早期发现症状、 及时就诊。 疼痛管理:使用药物控制疼痛,如非处 方止痛药。
坏死性筋膜炎的护理注意事项
抗生素治疗:根据细菌培养结果,使用 适当的抗生素治疗。 外科处理:坏死组织清创、手术治疗等 。
坏死性筋膜炎的护理注意事项
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使用适当的 敷料。 营养支持:提供充足的营养,增强免疫 力。
坏死性筋膜炎的护理注意事项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 患者应对疾病。
预防坏死性筋膜炎的措施
预防坏死性筋膜炎的措施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保持伤口 清洁。 避免创伤:注意安全,避免受伤。
预防坏死性筋膜炎的措施
坏死性筋膜炎护理最佳 实践PPT
目录 介绍坏死性筋膜炎 坏死性筋膜炎的护理注意事项 预防坏死性筋膜炎的措施 总结
介绍坏死性筋膜炎
介绍坏死性筋膜炎
什么是坏死性筋膜炎:坏死性筋膜炎是 一种细菌感染引起的软组织疾病,常见 于手、脚和腿部。 症状:疼痛、红肿、发热、局部坏死等 。
介绍坏死性筋膜炎
危险因素:糖尿病、免疫功能较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创 伤等。
管理慢性疾病:控制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维持良好健康状态。 提高免疫力: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充 足睡眠。
总结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急性坏死性筋膜炎三例
浙江临床医学202丨平4月第23卷第4期• 581••病例报告•急性坏死性筋膜炎三例林海平张逸珉刘湘岳陈文军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以广泛迅速发展的皮肤、皮下 组织和筋膜组织坏死为特征,并伴有全身炎症反应的潜在致 命性感染。
临床较少见,起病急,进展快,常常在短时间内 出现脓毒性休克,死亡率高,且早期误诊率高达50~75%[1]。
2010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本院收治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患 者3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及诊治经过,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患者,女性,73岁,因“中腹部胀痛不适伴排气、排 便停止2天”人院。
腹部增强CT提示升结肠部肿瘤,不全 性肠梗阻。
人院后给予禁食、胃肠减压、补液等治疗,梗阻 缓解。
进一步纤维结肠镜检查,明确诊断为升结肠腺癌。
随 后,全麻下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术后给予头孢呋辛钠抗炎 等治疗。
术后第1天,患者诉左下腹壁疼痛难忍;查体:体 温(T) 38.3 1,腹平软,切口无红肿,左下腹部轻压痛;血 常规检查:WBC 17.5 x 107L,N 88.4%、CRP43.8 mg/L.,未 予重视,术后第2天,患者左下腹痛加重伴腹股沟部放射痛,24 h尿量900 ml;查体:体温(T) 38 T:,切口左下方皮肤红 肿。
考虑术后血容量不足,仍未引起重视=术后第3天,患 者腹壁疼痛加重,同时出现烦躁不安、心率加快,血压下降,24 h尿量<100 ml;查体:左下腹部及腰部皮下大片泥•斑,皮 肤水肿,明显压痛;实验室检查:WBC2.5 x丨09/L,N80.1%,Hb73.7g/L,PLT73x l07L,CRIMOOmg/L,肝肾功能异常,凝血功能异常;腹部CT:切口肿胀,皮下积气,未见吻合口 漏。
考虑复合菌引起的腹壁感染、坏死性筋膜炎、脓毒性休 克、多脏器功能不全。
急诊行腹壁清创引流术,探查腹壁切 口,见左腹壁皮下与深筋膜间大量脓血性渗出液伴明显恶臭,皮肤与深筋膜形成大范围分离上至左侧肋弓下缘,下至左侧 腹股沟,内侧至腹中线,外侧至腋中线,左侧大面积脂肪及 筋膜坏死,肌肉组织肿胀未见坏死。
坏死性筋膜炎正式版ppt
第十二页,共20页。
坏死性筋膜炎——检查(jiǎnchá)
• 血常规
坏死性筋•膜炎可累及红(lěij细í)全身胞各个计部数位,(发j病ì以四s肢h为ù多)见及,尤血其是红下肢蛋;其白次是:腹壁因、会细阴、菌背、溶臀部血和颈毒部等素和其他毒
第六页,共20页。
坏死性筋膜炎——症状 (zhèngzhuàng)
• 坏死性筋膜炎可累及(lěijí)全身各个部位,发病以四肢为多 见,尤其是下肢;其次是腹壁、会阴、背、臀部和颈部等
• 局部体征与全身症状的轻重不相称是本病的主要特征 局部 症状尚轻,全身即表现出严重的中毒症状
第七页,共20页。
坏死性筋膜炎——局部(júbù)症状
受累筋膜内血管有纤维性栓塞,动、静脉壁出现纤维素性坏死
彻影底像清 学创检,查充素X分线引对摄流片是骨:治皮疗髓下成组功造织的内关血有键气。功体;能的抑制,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有轻度至中度的
红细胞计数(jìshù)及血红蛋白:因细菌溶血毒素和其他毒素对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有轻度至中度的降低。
第九页,共20页。
坏死性筋膜炎——局部(júbù)症状
• 奇臭的血性渗液:皮下脂肪和筋膜水肿、渗液发粘、混浊、 发黑,最终液化坏死。渗出液为血性浆液性液体,有奇臭。 坏死广泛扩散(kuòsàn),呈潜行状,有时产生皮下气体, 检查可发现捻发音
第十页,共20页。
坏死性筋膜样——全身(quán shēn)症 状
• 坏死性筋膜炎常为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包括革兰阳性的溶 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是需 氧菌和厌氧菌协同作用的结果
坏死性筋膜炎
.
1
1、流行病学
坏死性筋膜炎在美国的年发病率为4.3/10 万人。 澳人利亚坏死性筋膜炎存活者平均住院36d, 患者平均花费64517澳元,其中63%患者在 监护病房(ICU)。 目前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死亡率很高,且 易误诊并造成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
可发生在全身各个部.位,以四肢为多见, 3
.
12
.
13
.
14
Fisher提出六条诊断标准,有一定的参考价 值:
1.皮下浅筋膜的广泛性坏死伴广泛潜行的坑 道,向周围组织内扩散。
2.中度至重度的全身中毒症状伴神志改变。
3.未累及肌肉。
4.伤口、血培养未发现梭状芽胞杆菌。
.
15
鉴别诊断
1、蜂窝织炎:早期两者I临床签别诊断相当 困难,蜂窝织炎只累及皮下组织,筋膜正 常。
②中期:感染范围更加广泛,呈现鲜红色、
.
7
.
8
4 易患因素
糖尿病、肾病、肥胖、外周血管疾病、免 疫低下、营养不良、年迈、静脉吸毒等。 此外,皮肤擦伤、烫伤、刺伤、动物或昆 虫咬伤、皮下注射胰岛素,手术如剖宫产、 子宫切除术、小切口输卵管切除术、腹腔 镜、不全流产常常是腹壁坏死性筋膜炎的 诱因。
观察局部反应。
.
23
4、其他治疗包括
①抗凝剂:由于细菌毒素直接损害皮肤和 筋膜的血管内皮细胞.形成微小血栓,应 用低分子肝素50~100U/kg皮下注射。
②免疫球蛋白:大量免疫球篮白静脉给药 治疗可以
封闭抗体,对于急性期的治疗具有重要的 作用。
③高压氧:高组织的.氧分压,提高白细胞 24
.
25
8、预后
NF的死亡危险因素包括高龄、广泛感染、 未及时清创、血肌酐升高、酸中毒、多器 官损伤的程度等。既行的资料显示NF的死 亡率为75%,日前已下降至30%左右.死 亡率已较以前明显降低。首次清创10d内患 者多死于脓毒症.后期则多死于多器官衰 竭。
坏死性筋膜炎护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坏死性筋膜炎? 2. 谁需要接受护理? 3. 何时进行护理? 4. 为什么护理至关重要? 5. 如何进行有效护理?
什么是坏死性筋膜炎?
什么是坏死性筋膜炎?
定义
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严重的软组织感染,影响筋 膜及其周围组织。
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发展迅速并可能危及生命 。
糖尿病患者、免疫系统受损者及有创伤史的 患者需特别关注。
及时识别症状对于预防病情恶化至关重要。
谁需要接受护理?
急性患者
一旦确诊,应立即进行手术清创及抗生素治 疗。
护理团队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 。
谁需要接受护理?
康复期患者
在手术后,患者需接受持续的护理和心理支 持,以促进康复。
护理人员需教授患者及家属相关的自我护理 知识。
提供详细的出院指导,包括用药和复诊安排。
为什么护理至关重要?
为什么护理至关重要? 预防并发症
有效的护理可以降低感染复发和其他并发症 的风险。
包括脓毒症、截肢等严重后果。
为什么护理至关重要?
促进恢复
及时的护理和支持有助于加速患者的身体康 复。
心理护理同样重要,帮助患者应对病痛带来 的心理压力。
为什么护理至关重要?
何时进行护理?
何时进行护理?
入院后
患者入院后需立即进行全面评估并制定护理计划 。
护理计划应包括生命体征监测、疼痛管理及感染 控制。
何时进行护理?
术后阶段
术后护理应重点关注伤口愈合、感染迹象及营养 支持。
定期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情况至关重要。
何时进行护理?
出院后
患者出院后需定期复查,并继续进行相关护理。
坏死性筋膜炎患者的护理课件
筋膜炎的定义:筋膜炎是一种临床 常见的软组织感染,主要累及皮肤 及皮下组织的深部。 坏死性筋膜炎的特点:坏死性筋膜 炎是一种侵袭性感染,可能导致组 织坏死,严重情况下可威胁生命。
1. 坏死性筋膜炎概述
坏死性筋膜炎的病因:常由细菌感染引 起,如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2. 坏死性筋 膜炎的症状和
键措施
7. 防范坏死性筋膜炎的关键措施
强调个人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如勤 洗手、避免创口感染等。 给予患者和家属合适的教育和指导 ,提高防范意识。
8. 重要事项 和注意事项
8. 重要事项和注意事项
注意早期症状的识别和及时就医。 护理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实施 科学的护理计划。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3. 坏死性筋膜炎的护理措施
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定期更换敷料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 来源和预 防
4. 来源和预防
细菌感染源:常见感染源包括皮肤创伤 、手术切口、泌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 等。 预防措施:加强个人卫生,避免受伤、 创口污染等。
5. 坏死性筋 膜炎的并发症
和处理
5. 坏死性筋膜炎的并发症和处理
诊断
2. 坏死性筋膜炎的症状和诊断
症状:包括局部红肿、剧烈疼 痛、高热、皮肤色素改变等。 诊断: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和 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判断。
3. 坏死性筋 膜炎的护理措
施
3. 坏死性筋膜炎的护理措施
早期护理:确保患者安全、稳定,纠正 水电解质紊乱等。 手术护理:协助手术准备、观察术中情 况、术后伤口处理等。
并发症:如败血症、多器官功 能障碍综合症等。 处理措施:积极治疗感染和并 发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采 取支持性治疗等。
坏死性筋膜炎的症状
坏死性筋膜炎的症状文章目录*一、坏死性筋膜炎的症状*二、坏死性筋膜炎的并发症*三、坏死性筋膜炎的饮食注意事项1. 坏死性筋膜炎吃什么好2. 坏死性筋膜炎不能吃什么坏死性筋膜炎的症状坏死性筋膜炎可累及全身各个部位,发病以四肢为多见,尤其是下肢;其次是腹壁、会阴、背、臀部和颈部等。
患者局部症状尚轻,全身即表现出严重的中毒症状,是本病的特征。
1、局部症状起病急,早期局部体征常较隐匿而不引起患者注意,24小时内可累及整个肢体。
片状红肿、疼痛:早期皮肤红肿,呈紫红色片状,边界不清,疼痛。
此时皮下组织已经坏死,因淋巴通路已被迅速破坏,故少有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感染24小时内可累及整个肢体。
个别病例可起病缓慢,早期处于潜伏状态。
受累皮肤发红或发白、水肿,触痛明显,病灶边界不清,呈弥漫性蜂窝织炎状。
疼痛缓解,患部麻木:由于炎性物质的刺激和病菌的侵袭,早期感染局部有剧烈疼痛。
当病灶部位的感觉神经被破坏后,则剧烈疼痛可被麻木或麻痹所替代,这是本病的特征之一。
血性水疱:由于营养血管被破坏和血管栓塞,皮肤的颜色逐渐发紫、发黑,出现含血性液体的水疱或大疱。
奇臭的血性渗液:皮下脂肪和筋膜水肿、渗液发黏、混浊、发黑,最终液化坏死。
渗出液为血性浆液性液体,有奇臭。
坏死广泛扩散,呈潜行状,有时产生皮下气体,检查可发现捻发音。
2、全身中毒症状疾病早期,局部感染症状尚轻,患者即有畏寒、高热、厌食、脱水、意识障碍、低血压、贫血、黄疸等严重的全身性中毒症状。
若未及时救治,可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中毒性休克等。
分类:坏死性筋膜炎可分为两种类型:—种是致病菌通过创伤或原发病灶扩散,使病情突然恶化,软组织迅速坏死。
另—种病情发展较慢,以蜂窝织炎为主,皮肤有多发性溃疡,脓液稀薄奇臭,呈洗碗水样,溃疡周围皮肤有广泛潜行,且有捻发音,局部感觉麻木或疼痛,这些特点非—般蜂窝织炎所有。
病人常有明显毒血症,出现寒战、高热和低血压。
皮下组织广泛坏死时可出现低钙血症。
坏死性筋膜炎科普讲座课件
目录 什么是坏死性筋膜炎? 坏死性筋膜炎的分类 如何预防和治疗坏死性筋膜炎 结语
什么是坏死性 筋膜炎?
什么是坏死性筋膜炎?
定义: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由 细菌感染引起的、累及深部组 织和软组织的严重疾病。
症状:局部疼痛、发热、肿胀 、红斑、皮肤紫红色、起泡、 溃疡、皮肤变黑等。
如何预防和治 疗坏死性筋膜
炎
如何预防和治疗坏死性筋 膜炎
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避免受伤、劳累、缺觉、酗酒等不良生 活习惯。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 及中医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法应根据不 同病情而定。
结语
结语
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严重的感 染性疾病,若不能及时发现和 治疗会带来极大危害。
通过了解该疾病的定义、症状 、分类以及预防治疗等方面的 知识,可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 知,增强防范意识,更好地保 障自身健康。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什么是坏死性筋膜炎?
发病原因:主要由化脓性链球菌、金黄 色葡萄球菌、骨关节炎链球菌等多种细 菌引起。
坏死性筋膜炎 的分类
坏死性筋膜炎的分类
按照感染部位:局限型坏死性 筋膜炎、弥漫型坏死性筋膜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气性坏死性筋膜炎。
按照病因分类:创伤性坏死性 筋膜炎、非创伤性坏死性筋膜 炎以及暴发性坏死性筋膜炎。
坏死性筋膜炎简单介绍
病因坏死性筋膜炎常为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包括革兰阳性的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
随着厌氧菌培养技术的开展,证实厌氧菌是一种重要的致病菌,坏死性筋膜炎常是需氧菌和厌氧菌协同作用的结果。
坏死性筋膜炎常伴有全身和局部组织的免疫功能损害,如继发于擦伤、挫伤、昆虫叮咬等皮肤轻度损伤后,空腔脏器手术后,肛周脓肿引流、拔牙、腹腔镜操作后,甚至是注射后〔多在注射毒品后〕均可发生。
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者好发本病。
易患因素本病好发于全身免疫机能低下与有小血管病变的患者,从新生儿到60岁以上的老年人均可发病,尤其是老年病人合并糖尿病、动脉硬化或恶性肿瘤承受化疗或免疫抑制剂者更易发生。
绝大多数为继发性坏死性筋膜炎,均有原因或危险因素可查;有15%~18.2%的急性坏死性筋膜炎原因不明,属于特发性感染。
1.危险因素综合文献报道,与本病发病有关的危险因素有:(1)手术与创伤:多发生于腹部手术与创伤后,尤其是阑尾切除术后、结直肠手术后、合并结直肠损伤的腹部损伤或腹壁创伤后较易发生腹壁坏死性筋膜炎。
Casall等曾报道 12例坏死性筋膜炎均有腹部损伤或腹部手术史。
其他一些手术治疗(介入操作如经颈静脉肝门腔分流、手术穿刺、CT或超声引导下经导管行脓肿引流、泌尿生殖器器械操作、外敷草药或艾火烧灼、局部封闭治疗等)和疖肿抓破后均易诱发本病。
(2)慢性疾病:糖尿病、慢性肾功能衰竭、先天性白细胞减少等,其中糖尿病是最常见的患病因素和危险因素。
(3)血管疾病:动脉硬化、高血压、周围血管疾病等。
(4)感染疾病:脐炎、腹腔感染(急性阑尾炎、胆囊炎、腹膜炎等)、梅毒、伤寒等感染。
(5)恶性疾病:恶性肿瘤、白血病、艾滋病等。
(6)年老体衰、营养不良等。
(7)滥用或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
(8)化疗、放疗。
(9)其他:酗酒、吸毒、肥胖、尿外渗、阴茎异常勃起、过度性交等。
2.病原菌引致坏死性筋膜炎的病原菌较多,且多为皮肤、肠道、尿道的正常菌群,尤其与创伤和切口邻近部位的正常菌群分布有关。
坏死性筋膜炎简单介绍
病因坏死性筋膜炎常为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包括革兰阳性的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随着厌氧菌培养技术的发展,证实厌氧菌是一种重要的致病菌,坏死性筋膜炎常是需氧菌和厌氧菌协同作用的结果;坏死性筋膜炎常伴有全身和局部组织的免疫功能损害,如继发于擦伤、挫伤、昆虫叮咬等皮肤轻度损伤后,空腔脏器手术后,肛周脓肿引流、拔牙、腹腔镜操作后,甚至是注射后多在注射毒品后均可发生;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者好发本病;易患因素本病好发于全身免疫机能低下及有小血管病变的患者,从新生儿到60岁以上的老年人均可发病,尤其是人合并、或接受化疗或免疫抑制剂者更易发生;绝大多数为继发性坏死性筋膜炎,均有原因或危险因素可查;有15%~18.2%的急性坏死性筋膜炎原因不明,属于特发性感染;1.危险因素综合文献报道,与本病发病有关的危险因素有:1手术及:多发生于腹部手术及创伤后,尤其是阑尾切除术后、结直肠手术后、合并的腹部损伤或腹壁创伤后较易发生腹壁坏死性筋膜炎;Casall等曾报道12例坏死性筋膜炎均有腹部损伤或腹部手术史;其他一些手术治疗介入操作如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手术穿刺、CT或超声引导下经导管行引流、泌尿生殖器器械操作、外敷草药或艾火烧灼、局部封闭治疗等和抓破后均易诱发本病;2慢性疾病:糖尿病、、先天性等,其中糖尿病是最常见的患病因素和危险因素;3血管疾病:动脉硬化、高血压、周围血管疾病等;4感染疾病:脐炎、腹腔感染、胆囊炎、腹膜炎等、、等感染;5恶性疾病:恶性肿瘤、、艾滋病等;6年老体衰、营养不良等;7滥用或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8化疗、;9其他:酗酒、吸毒、肥胖、、阴茎异常勃起、过度性交等;2.病原菌引致坏死性筋膜炎的病原菌较多,且多为皮肤、肠道、尿道的正常菌群,尤其与创伤和切口邻近部位的正常菌群分布有关;其中常见的需氧菌有金黄葡萄球菌、A组链球菌、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变形杆菌、假单胞菌、克雷白杆菌等;常见的厌氧菌有厌氧链球菌、脆弱类杆菌、梭状芽孢杆菌等;而且多由需氧菌和厌氧菌协同致病;3.易感因素与病原菌近年研究发现,不同的易感因素与不同的病原菌关系密切.如外伤后感染,病原菌中梭状芽孢杆菌多见;糖尿病患者发生感染,病原菌以脆弱类杆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葡萄球菌多见;恶性肿瘤和免疫抑制病人发生感染,以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等最常见;继发性腹壁坏死性筋膜炎的病原菌主要伤口侵入,且多为;Ruose等报道16例坏死性筋膜炎,共培养出75种需氧菌和厌氧菌,另有学者报道81例患者培养出的细菌达375种,有的病人感染细菌种数可高达5~6种;一些研究结果统计显示,包括腹壁在内所有部位的坏死性筋膜炎以厌氧菌和需氧菌混合型感染者最多见,约占总数的68%;单纯厌氧菌培养出者次之,约占22%;有需氧菌培养出者最少,仅占10%;由此不难看出,厌氧菌是最常见的病原菌;临床上腹股沟区、下腹壁坏死性筋膜炎的厌氧菌发现率最高;很多病人之所以厌氧菌培养阴性,可能与标本收取、存放、转递或培养接种条件等环节出现问题和或不符合实验要求有关;特发性腹壁坏死性筋膜炎发病原因不清;研究表明免疫功能失调,特别是合并恶性肿瘤、糖尿病、动脉硬化、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因素与之关系密切;其病原菌可能由体内其他部位血行播散到患处,如来源于牙齿和咽喉及扁桃体等处;发病机制多种细菌侵入皮下组织和筋膜,需氧菌先消耗了感染组织中的氧气,使组织的氧化还原电位差Eh降低;同时细菌产生的酶分解了组织中的H2O2,从而创造了少氧环境,有利于厌氧菌的滋生和繁殖;细菌感染沿着筋膜组织迅速广泛地潜行蔓延,引起感染组织广泛性地炎症充血、水肿,继而皮肤和皮下的小血管网发生炎性栓塞,组织营养障碍,导致皮肤缺血性坑道样坏死,甚至发生环行坏死;镜检可见血管壁有明显的炎性表现,真皮层深部和筋膜中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受累筋膜内血管有纤维性栓塞,动、静脉壁出现纤维素性坏死,革兰染色可在破坏的筋膜和真皮中发现病原菌,肌肉无损害的表现;临床表现1.局部症状起病急,早期局部体征常较隐匿而不引起患者注意,24小时内可波及整个肢体;1片状红肿、疼痛早期皮肤红肿,呈紫红色片状,边界不清,疼痛;此时皮下组织已经坏死,因淋巴通路已被迅速破坏,故少有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感染24h内可波及整个肢体;个别病例可起病缓慢、早期处于潜伏状态;受累皮肤发红或发白、水肿,触痛明显,病灶边界不清,呈弥漫性蜂窝织炎状;2疼痛缓解,患部麻木由于炎性物质的刺激和病菌的侵袭,早期感染局部有剧烈疼痛;当病灶部位的感觉神经被破坏后,则剧烈疼痛可被麻木或麻痹所替代,这是本病的特征之一;3血性水疱由于营养血管被破坏和血管栓塞,皮肤的颜色逐渐发紫、发黑,出现含血性液体的水疱或大疱;4奇臭的血性渗液皮下脂肪和筋膜水肿、渗液发黏、混浊、发黑,最终液化坏死;渗出液为血性浆液性液体,有奇臭;坏死广泛扩散,呈潜行状,有时产生皮下气体,检查可发现捻发音;2.全身中毒症状疾病早期,局部感染症状尚轻,患者即有畏寒、高热、厌食、脱水、意识障碍、低血压、贫血、黄疸等严重的全身性中毒症状;若未及时救治,可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和中毒性休克等;局部体征与全身症状的轻重不相称是本病的主要特征;检查1.血常规1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测定因细菌溶血毒素和其他毒素对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60%~90%患者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有轻度至中度的降低;2白细胞计数呈类白血病反应,白细胞数升高,计数大多在20~30×109/L之间,有核左移,并出现中毒颗粒;2.血清电解质可出现低血钙;3.尿液检查1尿量、尿比重在液体供给充足时出现少尿或无尿,尿比重衡定等,有助于肾脏功能早期损害的判断;2尿蛋白定性尿蛋白阳性提示肾小球和肾小管存在损害;4.血液细菌学检查1涂片镜检取病变边缘的分泌物和水疱液,做涂片检查;2细菌培养取分泌物和水疱液分别行需氧菌和厌氧菌培养,未发现梭状芽胞杆菌有助于本病的判断;5.血清抗体血中有链球菌诱导产生的抗体链球菌释放的透明质酸酶和脱氧核糖核酸酶B能诱导产生滴度很高的抗体,有助于诊断;6.血清胆红素血胆红素升高提示有红细胞溶血情况;7.影像学检查1X线摄片皮下组织内有气体;2CT显示组织中的小气泡影;8.活组织检查取筋膜组织进行冷冻切片,对诊断也有帮助;诊断Fisher提出六条诊断标准:1.皮下浅筋膜的广泛性坏死伴广泛潜行的坑道,向周围组织内扩散;2.中度至重度的全身中毒症状伴神志改变;3.未累及肌肉;4.伤口、血培养未发现梭状芽胞杆菌;5.无重要血管阻塞情况;6.清创组织病检发现有广泛白细胞浸润,筋膜和邻近组织灶性坏死和微血管栓塞;细菌学检查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取材最好采自进展性病变的边缘和水疱液,做涂片检查,并分别行需氧菌和厌氧菌培养;测定血中有无链球菌诱导产生的抗体链球菌释放的透明质酸酶和脱氧核糖核酸酶B,能产生滴度很高的抗体,有助于诊断;鉴别诊断:肌筋膜炎又称纤维织炎,指有些腰痛病人在骶棘肌的表面或在髂嵴肌附着处有一些小,伴有疼痛及压痛,有时也可以在臀部发现;临床多表现为发病部位疼痛,多为酸痛不适,肌肉僵硬板滞,或有重压感,有时可及皮下可触及变性的肌筋膜及纤维小结;晨起或天气变化及受凉后症状加重,活动后则疼痛减轻,常反复发作;急性发作时,局部肌肉紧张、痉挛,活动受限;筋膜疼痛筋膜与其它软组织受伤、致病,其主要原因是肌肉组织在运动中超负荷运动,使筋膜出现不同程度的劳损,出现疼痛、酸痛、麻木、肿胀的症状;肌筋膜软组织受伤后,即可继发骨膜及纤维性炎症,引发部份骨质增生,白细胞浸润,产生无菌性炎症,从而引起局部病变粘连,造成缺血缺氧状态,直接影响到神经末稍,产生疼痛;疼痛又引起肌肉保护性痉挛,一旦疼痛痉挛形成恶性循环,无菌性炎症会进一步加重,导致局部周围组织疼痛机制加剧;皮下深部筋膜及脂肪进行性坏死性感染感染多起始于创伤不显眼的外伤或手术局部出现红肿热痛很快向外扩展;24~48h病变处颜色由红变紫,继而变蓝形成含有黄色液体的水疱和大疱;在第4~5病日时紫色区开始坏死,7~10天时边界清楚坏死的皮肤脱落,显露出皮下广泛的坏死组织;患者发高热衰弱反应迟钝极易引起、败血症,实际上TSLS患者多伴有严重的软组织感染;主要依据细菌培养,除做溶血反应外,应以血清分类法确定其群别及型别;检测患者血清中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效价在1∶400以上有诊断意义;治疗坏死性筋膜炎是外科危重急症,其治疗原则是:早期诊断,尽早清创,应用大量有效抗生素和全身支持治疗;1.抗生素坏死性筋膜炎是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各种需氧菌和厌氧菌,全身中毒症状出现早、病情重,应联合应用抗生素;2.清创引流病变组织及周围存在着广泛的血管血栓,药物常难以到达,故积极、大剂量抗生素治疗1~3天无明显效果时,应立即手术治疗;彻底清创,充分引流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手术应彻底清除坏死筋膜和皮下组织,直至不能用手指分开组织为止;常用方法:1清除坏死组织,清洗创面;行游离植皮,覆盖创面;此法可防止创面大量的血清渗出,有利于维持术后体液和电解质的平衡;2清除坏死筋膜和脂肪组织,以3%双氧水、甲硝唑溶液或0.5%~1.5%高锰酸钾溶液等冲洗伤口,造成不利于厌氧菌生长的环境;然后用浸有抗生素药液的纱条湿敷,每4~6小时换药1次;换药时需探查有否皮肤、皮下组织与深筋膜分离情况存在,以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扩大引流;3皮肤缺损较大,难以自愈时,应待炎症消退后,择期行植皮术;手术操作中应注意健康筋膜的保护,损伤后易造成感染扩散;甲硝唑局部湿敷可延缓皮肤生长,不宜长期应用;3.支持治疗积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贫血和低蛋白血症者,可输注新鲜血、白蛋白或血浆;可采用鼻饲或静脉高营养、要素饮食等保证足够的热量摄入;4.高压氧治疗近年来外科感染中合并厌氧菌的混合性感染日益增多,而高压氧对专性厌氧菌有效;5.并发症的观察在治疗全程中均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尿量,做血细胞比容、电解质、凝血机制、血气分析等检查,及时治疗心肾衰竭,预防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与休克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