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族声乐中韵味的把握

合集下载

民族音乐演唱的发声技巧分析

民族音乐演唱的发声技巧分析

民族音乐演唱的发声技巧分析民族音乐演唱是一种传统的表达方式,具有独特的魅力和韵味。

而要在演唱民族音乐时,发声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不同的民族音乐有着不同的演唱风格和技巧,下面我们将对民族音乐演唱的发声技巧进行分析。

要演唱好民族音乐,最基本的就是要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正确认识和运用呼吸对于演唱来说至关重要。

在演唱时,要保持深而均匀的呼吸,通过腹部的呼吸来获得更加稳定和饱满的声音。

而在演唱时应该用一种边唱边吐气的方式来呼吸,这样可以使歌声更加有力和持久。

民族音乐演唱的发声技巧包括了发声的姿势和咬字的技巧。

在演唱时,要保持正确的姿势,即挺直身体,松懈双肩,双脚平踏地面,要保持头部在正确的位置上,这样才能保证声音的顺畅和稳定。

而在发音时,也要特别注意咬字的技巧,要清晰地发音,既要表达出歌曲的情感,又要保持歌词的清晰。

而对于不同的民族音乐,会有不同的发音技巧,例如蒙古族音乐会有特定的咬字方式,而藏族音乐则有着独特的发声技巧。

在民族音乐演唱中,音准的把握也是非常重要的。

正确的音准是民族音乐演唱的基础,只有把握好音准,才能使歌曲的情感表达更加准确和深刻。

在演唱时,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和训练来提高音准的把握能力,尤其是对于一些复杂的民族音乐,需要更加严格的要求。

要注意在民族音乐演唱中注重共鸣音的运用。

共鸣音是指在声音发出后,声带所产生的共鸣效果,这种共鸣效果可以增强声音的穿透力和饱满度。

在民族音乐演唱时,要注意通过正确的发声方式和姿势来使声音产生更好的共鸣效果,这样才能使歌曲的表现更加有力量和感染力。

民族音乐演唱还需要注重音色的刻画。

音色是指声音的特质和个性,而民族音乐的演唱中,一首歌曲的音色往往是与民族的文化和习俗息息相关的。

在演唱民族音乐时,要注意通过声音的调音和技巧来刻画出不同的音色,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民族音乐演唱还需要注重情感的表达。

情感是民族音乐的灵魂,而演唱民族音乐时,要通过正确的发声技巧和音乐技巧来表达出歌曲所要传达的情感,例如忧伤、豪迈、振奋等。

民族声乐演唱中的“韵”与“味”

民族声乐演唱中的“韵”与“味”

三、 民族声 乐演唱中 “韵味 ” 的体现
( 一 )民族 唱法 所谓在唱法上 的差异 ,指 的是 唱法 自身嗓子的力度和 真 声与假 声的 比例是何种状 态 ,应 当混合 到何种程度 ,是 以假 声为主导还是 以真 声为主导等方面 。其 中,共鸣是 民族 唱法
的 一 个 重 要 内容 ,美 声 唱 法 运 用 的是 全 共 鸣 方 法 ,也 就 是全 身当做共鸣体 ,然而有 些唱法与美 声唱法 不同 ,仅仅用 到部


“ 韵 ”
“ 韵 ”最 初是 指音 韵 或者 声韵 。在 诗歌 中运 用 ,是 诗 行和诗句 内之间的顿挫抑扬 、琅琅上 口的节奏 ,通过 长时问 的揣摩 诵读 吟咏 ,进而 展现 出字里行 间的声情并茂 、韵味十 足 ;而 在音乐 中运用 ,指的是音 乐的和谐律动 ,即乐音与 曲 调之 美。而后用在 书画一级文学等 不同领域 ,宋朝 之后普及 到 全 部 的 艺 术 领 域 , 并 且 作 为 艺 术 作 品 的 一 种 最 高 的 审 美 标
品序》 中提 出了 “ 滋 味 ”一说 ,首次将 “ 味 ”当做评诗 的一 个标准 ,并且十 分系统地阐述 了诗味 的特 点 ,他觉得诗 的最 高境界是诗味无 穷无尽 ,让人 闻着就 会心动 。他通过诗 体、 诗歌 具有 的形 象生 动性 、方 法 、形式 以及 内容 等多个 方 面 阐述 了诗歌 “ 滋 味 ”的产生过程 ,并且抓住 了诗歌 韵味的核 心 ,尤其是 “ 文 已尽而意有余 ”的观点 ,影响 了一代 又一代 的艺术家 。 民族 声乐艺术 的演 唱中, “ 昧 ”是个媒介 ,把 创作者精 心挑选 的物 象利用特别而又普通 的方式细心 品味 ,再融入 自 己的感 受和情 感将其在文艺作 品当中展现 出来 ;使 得欣赏者 在欣赏 作品的时候 ,细心 品味、慢慢揣摩 ,感 悟其 中的言无 尽而 已有余 的韵味 ,进而感 受到那种超越感 官的审美体验和 愉悦 。

民族声乐演唱技巧和艺术风格探讨

民族声乐演唱技巧和艺术风格探讨

民族声乐演唱技巧和艺术风格探讨民族声乐是一种传统形式的音乐,是各个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民族声乐演唱过程中,演唱技巧和艺术风格是两个不可或缺的要素,下面将对其进行探讨。

一、演唱技巧1.发音技巧。

民族声乐中的语言发音往往较为特殊,需要选择适合该曲目的发音方式,比如名称者喜欢将汉语中的“r”声发音改为“l”音,如“洛阳”改为“洛阳”,“四川”改为“思川”,这样能更好地表现出该曲目的韵味。

2.音乐节奏。

民族声乐中往往具有复杂的节奏和旋律,需要练习音乐节奏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掌握曲目的节拍感和韵律感。

同时,不同的曲目也需要不同的节奏感,例如慢板、快板、轻快等。

3.音质控制。

在演唱民族声乐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自己的声音,加深对音质的理解,尤其对于某些高音部分要掌握好喉咙和气息的协调,以保持音质的稳定。

4.情感表达。

民族声乐中情感表达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需要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使听众在听曲的过程中产生共鸣,并能体会到其中的悲欢离合和情感起伏。

二、艺术风格1.文化底蕴。

民族声乐要将本民族的文化、历史和传统融入其中,深刻表现民族的情感和文化内涵,使听众能够更好地理解该曲目所传递的文化信息。

2.音乐风格。

民族声乐往往会采用特殊的音乐风格,包括独特的旋律、节奏、表演方式等,这些风格的特点展现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

3.表演形式。

民族声乐在表演形式上也有很大区别,如蒙古族的马头琴、藏族的唢呐、彝族的芦笙等,这些不同的表演形式也是民族声乐的艺术风格之一。

总的来说,民族声乐的演唱技巧和艺术风格是相互关联的,演唱技巧的好坏影响着艺术风格的表现和感染力,而艺术风格也是演唱技巧的一个重要体现。

要想演唱好民族声乐,需要在技巧上不断探索,艺术风格上积极提高,才能真正发挥出民族声乐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浅谈民族声乐演唱中风格与韵味的结合

浅谈民族声乐演唱中风格与韵味的结合

浅谈民族声乐演唱中风格与韵味的结合作者:方婷来源:《黄河之声》2020年第12期摘要:民族声乐无论在作品创作还是在演唱上都具有民族性的风格特点,而风格特点决定了在演唱中要体现出韵味。

本文在探讨和论述民族声乐艺术中风格和韵味的基础上,通过对歌曲《运河谣》的分析,探索了如何在演唱中实现风格与韵味的结合。

以便能够对此首歌曲的演唱有着充分的认识,同时也提出了在民族声乐演唱中应当在风格把握的基础上表现韵味的要求。

关键词:民族声乐;风格;韵味《运河谣》现代民族声乐是在中国传统声乐艺术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唱法而逐渐形成和完善的歌唱体系。

民族声乐在艺术表现方面的基础与核心在于民族性的体现。

首先在声乐作品的创作上要突出中国化的风格的特点,其次就是在演唱上要依托风格凸显韵味的表现。

《运河谣》是近年来创作的具有重要艺术价值的民族歌剧,作品从时空的角度进行架构,以不同地域的音乐元素作为创作素材,体现出了浓厚的民族风格特点。

本文以歌剧的主题歌曲《运河谣》作为探讨对象,论述在演唱中风格与韵味的结合表现。

一、民族声乐演唱中的“风格”与“韵味”风格指的是在艺术作品创作和表演中体现出的共陛或者个陛的面貌。

从民族声乐艺术的角度看,其风格主要包括创作风格和演唱风格两个方面,其中创作风格主要体现在音乐特点上,这主要是由于声乐艺术的民旗陛所决定的,如很多声乐作品的素材主要源于地域化或者民族化的音乐元素,甚至很多作品直接改编于具有鲜明地域或民族特点的民歌。

这种现象在当今民族声乐的创作中大量的存在,其次指的是演唱风格,主要体现在歌唱家的个性化方面,不难看出,当代著名的民族声乐歌唱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个陛,包括在唱腔处理、音色表现以及舞台风貌等方面有着独特的呈现方式。

因此民族声乐中的风格有着创作上的共陛特征,但是在演唱上则有着个性化的风格表现。

民族声乐演唱中的韵味指的是演唱者在充分理解和把握作品的基础上,通过演唱技术与风格的结合所表现出的音色、情感、润腔等音响效果,是中国民族声乐美学追求的核心表现。

韵味是民族声乐艺术的灵魂

韵味是民族声乐艺术的灵魂

韵味是民族声乐艺术的灵魂2006年“隆力奇”杯第十二届CCTV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中推出了一首新作品《断桥遗梦》,传遍千家万户,深得歌唱家们及广大听众们的好评。

在今年举行的“隆力奇” 杯第十三届CCTV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中,值得一提的是民族唱法个人单项决赛中有17 位参赛选手演唱了此曲。

该曲引用我国经典神话爱情故事《白蛇传》为题材,结合现代声乐作品的创作理念,向人们再次呈现出这一古老神话故事中对真情实爱的诠释。

这首经典之作是由赵季平作曲,韩静霆作词,歌词情真意切,缠绵悱恻,旋律跌宕起伏,时而低吟哭诉时而高亢呼号,是一首能较好的体现出演唱者演唱技巧的佳作。

在《断桥遗梦》众多的演唱者中,笔者对吴娜,王庆爽和王菇的演唱印象较深,她们在作品处理,技巧的运用及表演等方面都各具特色,下面笔者将从“韵味”这一角度来简要评论三位选手的演唱。

“呼啦啦啦,西湖的桥从中折断”这是歌曲的第一句歌词,为我们清晰地描绘出雨中西湖断桥的场景。

吴娜在这一句中处理的很好,“呼啦啦啦”的结束部分采用了声断气不断的演唱技巧,将风雨交加的西湖景表现得恰到好处。

“西湖的桥从中折断”开始部分用她宽厚,明亮的声音道出故事发生的地点“西湖的桥” ,后半部分运用了较深的呼吸和富有韵味的高位置共鸣,引出故事的开端“桥从中折断”了。

这是需要歌唱者将生活经验的积累通过想象和联想抒发出来,引起观众的共鸣,而其他两位则在处理上操之过急,不够细腻;“爱你、想你、找你、喊你”这是故事的主人公寻找爱人的心理活动和具体行为的描述,王?丛谘莩?这一句时由静到动的转换非常自然,把思念之情和寻找爱人的焦急心情表现的很真实,“桥断水不断,水断缘不断,缘断情不断,情断梦不断”这是歌曲第二段的第一句,表现故事的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憧憬和坚定的信心。

吴娜在处理这一句前半部分巧妙地运用了气声的演唱技巧,后半部分将声音逐渐拉宽,表现出了对追求真爱的坚定信心:“不不不不,我不相信真爱变老,上天入地只求峰回路转“这句歌词是描写主人公在经过矛盾冲突和激烈的思想斗争后的内心独白,王?丛谘莩?这一句时语气把握得很好,将人物内心的感受表达的非常准确:“怨你,恨你,怪你、骂你,只因相思太苦”这一句需要演唱者将因爱生恨的矛盾心情表现出来,三位都进行了较好的处理,但笔者在技巧上更偏重吴娜的处理,在情绪上则偏重于王?吹谋泶铮骸扒哦纤?不断,水断缘不断,缘断情不断,情断梦不断,地老天荒,我的爱心不变,地老天荒,我的爱心不变,地老天荒,我的爱心不变“这是全曲的结束部分,也是高潮部分。

谈民族声乐演唱的韵味美特征

谈民族声乐演唱的韵味美特征

2019第6期下(总第304期)ZHONG GUO NONG CUN JIAO YU民族声乐的表演涉及演唱、二度创作、形体、舞台等多个方面。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的民族声乐表演形成了一些既定的原则和相应的审美要求,这些又指导民族声乐表演形成了诸多与之相配合的表演技巧要素。

以歌唱艺术的歌声和语言相互结合来进行的,思想感情表达就是歌唱艺术的神韵美,神韵美是通过歌唱的语言表达出来的,是由字韵、声韵、情韵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表达的,是我国民族声乐韵味的重要体现标志。

一、字韵美字的韵味是构成中国戏曲、曲艺、民歌的基本条件,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最起码的技术要求之一,字韵美,即是咬字吐词准确、清晰。

根据声乐作品的语言风格、语言系统,字的内涵须遵循一定的语言规律和要求,咬字的技术最基本的美学原则,是准确和清晰地将字的首腹尾、四呼、清浊等交代清楚。

在“字”上下大的工夫,是形成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美学品格的基本要素。

中国优秀的民族声乐歌唱家们都十分强调继承戏曲唱法吐字的清晰和韵味。

在演唱中重视“字”的韵味,中国戏曲、曲艺“重字”的传统,哺育了一批又一批的具有民族特色又具有鲜明个性的歌唱家,确立了其特有的美学品格,不断地丰富着中国当代的民族声乐艺术,在继承咬字吐字韵味传统中进行新的艺术创造。

二、声韵美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中,需要运用歌唱技巧来加以控制字与声的延长、婉转,才能使字清声美。

(一)字重声轻传统声乐理论认为“一字不正如钝刀杀人”,虽然过于夸张,但却说明对歌唱语言表现的高度重视。

而那富有听觉魅力的歌声,正是从一个字一个音节中体现出来的。

字重声轻是指歌唱者在歌唱中要强调字头,这样才能做到字音清晰,声音圆润、连贯。

字前声后,也就是说用唇、齿、喉这些部位把字音交代清楚之后,咬字在口,应迅速让母音回到喉部上来,发声在喉。

字重声轻,强调字头的力度带动声音与呼吸的有机结合,字前声后必须结合起来理解,并在一瞬间完成,促使呼吸支持的稳定。

韵味是民族声乐艺术的灵魂

韵味是民族声乐艺术的灵魂

韵味是民族声乐艺术的灵魂歌唱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是音乐与语言相结合的艺术。

歌唱艺术包括了发声技巧与多种表现手段的运用两大要素。

韵味则是这两大要素的综合运用和集中体现,是歌唱中所有感人的和美好的东西的集中表现。

在民族声乐中,韵味更有着十分突出的地位,可以说,韵味是民族声乐艺术的灵魂。

本文试图从韵味的概念。

韵味的形成,以及为何把握和运用韵味提高演唱效果等方面,对这一命题进行具体的论述。

韵味一词,原本是用来评论诗词声韵魅力的词语,后来被广泛地引用到了戏曲、音乐、舞蹈、美术,戏剧、影视等各个门类的艺术形式中。

用于声乐艺术,指的是歌唱中最动人、最感人至深的,美妙谐和动听的声音和滋味。

歌唱艺术的韵味,很难用语言确切地表达清楚。

它是歌唱者通过歌声把内心的感受和对生活的体验传达给听众,激起他们的感情,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达成的一种心灵感应。

这种感应往往只能神领而不易言传。

韵味不同于风格。

风格指的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或一个人的文艺作品所表现的主要思想特点和艺术特色,是事物内在精神和外在面貌特征相统一的体现。

不同风格的作品有着不同的韵味,不同韵味的作品又对不同风格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歌唱艺术中,演唱者内在气质特点和演唱特色构成了不同的演唱风格。

在不同的演唱风格中,又蕴含着不同的演唱韵味。

这种韵味,由于演唱者的气质和技巧水平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我国传统的民族声乐艺术中,韵味是对演唱者的一个重要的美学要求。

是对演唱水平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

在一个民族内,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艺术修养,对韵味的要求会有很大不同,对韵味的感受也有很大差别。

在世界上,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对韵味的感受和要求也有很大区别。

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

那就是所有人都需要通过歌声这个桥梁,把自己生活中酸甜苦辣的体验和感受,通过想象和联想抒发出来,引起更多人的共鸣。

这种抒发和表达,正是歌唱魅力的所在。

这一点古今中外都是一致的。

如何把握民族声乐作品中戏曲或曲艺的韵味

如何把握民族声乐作品中戏曲或曲艺的韵味
种新 的音乐形式 叫“ 京歌 ” , 也有 “ 戏歌” 之称 , 即是在歌 曲创作 中 融人戏 曲音乐元素 , 将 曲调或是 唱腔或是程式 , 与现代音 乐元素 相结合 ,形成 大气磅礴 ,悱 恻缠 绵 ,情深意远 的音乐风 格。如
对一 首作 品的了解 , 笔者认为应从创作 目的 、 创 作 内容和使
二、 如 何 把 握 好 民 族声 乐作 品 中戏 曲与 曲艺韵 昧

首 含 有 戏 曲 或 曲 艺 音 乐 元 素 的 民族 声 乐 作 品 ,依 照 其 本
的一幕 。环望 当下 民族声乐作品 , 却有不少作品中是融人 了戏 曲
或曲艺的音乐元素而进行创作的 , 使作 品的艺 术魅力倍增 , 其艺 术效果也 逐渐被推广。但能否正确理解好作 品中的戏 曲与曲艺
我说》 等作 品。
近些年 ,民族声乐 中含有戏 曲或 曲 艺音乐元素 的作 品频繁 出现 , 其表述 的内容情感各不相 同, 因此在吸取戏 曲或 曲艺音乐 元素 的角度 、 程度及方法各不相 同。这对演 唱者来 说 , 一是 提高
生的事件 。《 重整河山待后生》 为电视剧 《 四世同堂》 主题曲 , 这部
1 . 了解作 品
音乐元素 , 如何把握其 中的韵 味, 为每一位声乐演 唱者提 出了一
道思 考 题 。


民族声乐作品中戏 曲与 曲艺音乐元素 的出现及现状
历经 鸦片 战争 、 抗 日战争 、 解放 战争 到建 国 , 又 遭遇 十年 文
化 大革命 的浩 劫后 迎来 改革 开放 ,无 论是 中国传统文化 还是新 潮文艺都经历一番洗牌 , “ 中西合并 ” 的现象开始 出现 。当时有一
电视 是根据老舍先生同名小说进行排演 的。该剧 以抗 日战争为 时间背景 , 以北 平小羊 圈胡 同为文化 背景 , 通过胡 同内的祁家 、 钱家 、冠家中的各 个人物在抗 日战争这一特殊历 史时期的不 同

民族声乐演唱技巧和艺术风格探讨

民族声乐演唱技巧和艺术风格探讨

民族声乐演唱技巧和艺术风格探讨民族声乐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艺术形式,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其演唱技巧和艺术表现形式也与传统的西方声乐有所不同。

一、演唱技巧1. 发声技巧民族声乐发声技巧主要包括咬字清晰、发音准确、声音响亮、音高准确等。

这些技巧都是通过大量的练习和经验积累得到的。

和唱流行音乐或者古典音乐唱法不同,民族声乐要重视喉咙的运用和喉音的表现,以及头颈部位的配合。

在演唱中,需要控制气息,使声音稳定而富有表现力。

2. 情感表达民族声乐通常要求演唱者在表达情感时更加真实、深刻。

演唱者需要通过语音、乐器、舞蹈等手段,在音乐作品中表达出深刻的情感和内心感受,让观众能够体会到音乐作品中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3. 对节奏的掌控民族声乐通常是伴随乐器演奏的,因此演唱者需要对节奏的掌握和适应,使演唱和乐器演奏协调一致,更具艺术效果。

二、艺术风格1. 具有地域特色民族声乐通常具有地域特色,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音乐元素、节奏和旋律,因此演唱者需要根据不同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背景进行演唱,表现出音乐作品的本土特色和独特魅力。

2. 具有丰富多彩的形式民族声乐形式丰富多彩,既可以是独唱,也可以是合唱,还可以是器乐演奏伴奏或者舞蹈伴奏等形式。

演唱者需要对不同形式有着深入了解,从而更好地表现出音乐作品的特点和魅力。

3. 具有神秘深邃的韵味在民族声乐的演唱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神秘、深邃的韵味。

这种韵味来自于各种不同的因素,包括音乐作品的题材、乐器的使用、演唱者的个人气质和风格等。

在演唱时,演唱者要通过声音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创造出一些神秘难解的韵味,从而使音乐作品更加有力和有感染力。

民族声乐的演唱方法及技巧探讨

民族声乐的演唱方法及技巧探讨

民族声乐的演唱方法及技巧探讨
民族声乐是指不同民族特有音乐文化中的歌唱形式和技巧。

不同民族的声乐有不同的
特点,因此在演唱时需要掌握一些特定的方法和技巧。

下面将对民族声乐的演唱方法和技
巧进行探讨。

民族声乐的演唱方法和技巧要掌握好发声方式。

不同民族的声乐发声方式有所不同,
需要根据具体的声乐曲目和民族特点来选择合适的发声方式。

一般来说,民族声乐比较注
重喉头的共振,需要通过调整喉头的位置和张力来产生特定的音色和共鸣。

民族声乐的演唱方法和技巧还需要注重节奏感和韵律感。

不同民族的声乐中常常有独
特的节奏和韵律,需要通过训练和练习来准确掌握。

演唱时要注意把握歌曲的节奏和韵律,保持稳定和连贯的演唱方式。

民族声乐的演唱方法和技巧还需要注重情感的表达。

不同民族的声乐往往有深厚的情
感内涵,需要通过表情和演唱技巧来表达出来。

演唱时要注入适当的情感,使歌曲更加生
动和具有感染力。

民族声乐的演唱方法和技巧需要掌握好发声方式、节奏感和韵律感、音准和音色的把握、吐字和发音的准确性以及情感的表达。

只有把这些要素融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地演唱
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声乐作品。

掌握这些方法和技巧,是演唱民族声乐的关键。

浅谈民族声乐艺术中“韵味”的把握

浅谈民族声乐艺术中“韵味”的把握

浅谈民族声乐艺术中“韵味”的把握作者:李玲来源:《参花·下半月》2015年第03期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是最受中围观众欢迎的一种音乐形式,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

它结合了中国戏曲、曲艺、民族民间音乐等多种传统音乐的元素,同时又借鉴了西方的科学唱法和艺术表现手段,是一门多元化的艺术形式。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其独具魅力的个性和特色。

所以,演唱者在演绎民族歌曲时,就要合理的把握歌曲的风格,唱出味道。

这里的味道,就是我们说的“韵味”。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浅谈一下对民族声乐歌曲“韵味”的把握。

一、铿锵有力的吐字行腔对丁民族声乐来说,语言是歌曲的血肉,是表达歌曲思想感情的主要载体。

所以要想很好地把握歌曲的韵味,首先语言要过关。

原为诗词、曲牌、唱词合辙押韵而沿用的“十三辙”,把汉字的发音分为十三类,有助丁-认识汉字发音的规律性,从而很好地做到每一个字的“归韵”。

唇、齿、舌、牙、颚作为吐字器官,在语言的发声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嗓音有天赋,嘴里需人功”,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一定不能忽视了这些器官的练习,嘴唇的放松、舌头的灵活,都是需要练习的内容。

只有说的清楚,说的有力,说的有感情,把说的功夫运用到歌唱当中,才能做到每一个字都能清楚的归韵和收音。

歌唱的语言不同丁平时的说话,要说的生动、有情。

不论是汉语还是少数民族语言,更注重语言的发音质量。

歌唱中的语言要有漂亮的音色,浑厚的音质,这就需要协调的行腔,让发声的每个器官合理配合,从而出来好的声音。

“把字放在共鸣里”、“贴着咽壁念着说话”、“保持在歌唱的位置说话”,这是沈湘先生总结出的美化歌唱语言音色的重要方法。

歌唱中的每个字分为“字头”、“字腹”和“字尾”,字头要用力准确;字腹要饱满圆润;字尾要归韵,收音干净利索。

这样一来,圆润明亮的音色就呈现出来了。

此外,歌唱的语言还需要在气息上做到收放自如,以气带声。

吐字行腔准确流畅,歌曲的内在情感才会展现得更透彻,韵味才会表达得更十足。

探讨民族声乐艺术的韵味审美特征

探讨民族声乐艺术的韵味审美特征

艺术论丛探讨民族声乐艺术的韵味审美特征贾婧芳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文化馆摘要: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国家,在这悠久的历史中沉淀出了丰厚的多民族艺术文化。

就以民族声乐文化来说,在中国54个民族中,每一个民族声乐韵味的艺术特点都是不一样,但其韵味美学特色是最令人回味的。

因此,以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内涵为基础对声乐韵味特征展开的有关的阐述,便成为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关键词:民族声乐;审美艺术;韵味;特征引言现代的民族声乐不仅有传统乐曲、传统唱法,还带有西方演唱技巧和西方声乐的声乐特色。

可以说,现代民族声乐在经历了现代化演变后,兼具了中西方声乐融合后的艺术韵味审美特征,而正是这种全新的融合也使得我国原本杰出的民乐艺术愈发的具有魅力。

1.民族声乐的审美基石我国民乐在萌芽时期就受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较深的影响,故从民乐中可以清晰了解到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特征和文化特色。

不过作为我国极赋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民乐的艺术特点大致可以归纳为:我国的传统民乐是紧紧依附在社会伦理之上的,同时作为古代的伦理观念最为重要的就是一个和字,因此从本质上来说,不难发现民乐中具有的雅致、和谐的艺术美感。

随着我国社会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现代社会,中国传统民乐在吸收了现代艺术思想观念之后,也完成了从传统民乐艺术到现代化民乐艺术的过渡,实现了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现代化的初步成长。

2.民族声乐艺术的韵味特点民族声乐中具有浓厚的诗学气息,最为直观的感受就是曲调和语言中透露出的美学感情。

借用表演使个人感情得到升华,并通过表演使艺术家个人艺术感受与声乐作品得到完美结合,最后转而观看声乐演唱的群众身上成为观众自己的艺术感受。

民族声乐的审美韵味不是单薄乏味的,通常是诸多元素融合成的,但最为重要的两个元素就是声乐的声韵效果和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声韵效果主要是借用表演传递艺术中的美感,但同时要求艺术参演人员对声乐中的各个技巧运用娴熟;思想感情依附于声乐中的艺术思想,是通过艺术参演人员在演出时真诚、准确传达出声乐中带有的深层思想情感。

从对“韵味”的追求看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从对“韵味”的追求看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从对“韵味”的追求看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民族声乐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凝聚了古人智慧和对音乐的独特理解,以其独特的音韵味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美学表达方式。

从对“韵味”的追求来看,民族声乐艺术具有以下几个审美特征:一、自然质朴民族声乐艺术强调对自然的敏感和体验,寻求与大自然的和谐。

在歌词中,常以描绘自然景象和生活情景为主题,如描绘山川风景、农田风光等,以及描绘劳动、爱情、友情等人类情感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音乐曲调、旋律则更加质朴自然,融入了各种自然声音元素,如悠扬的鸟鸣、潺潺的流水等,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引发情感共鸣。

二、婉约含蓄民族声乐艺术在表达情感时,注重通过婉约的方式传递情感,强调含蓄和委婉。

这体现在音乐旋律的演唱方式上,常采用细腻柔和的嗓音,以及绵长流畅的音调变化,使情感表达更加细腻动人。

同时也在歌词中注重言简意赅,避免直接表达情感,而是通过隐喻、象征等手法,使情感表达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内涵。

三、韵味独特民族声乐艺术注重对音韵的追求,追求一种特定的韵味。

在音律方面,不仅注重旋律的顺畅和和谐,还注重音调的变化,如音高的起伏、音位的抑扬等,以及音符的短长、重轻等,使音乐旋律具有独特的韵味。

而在演唱上,也注重通过声音的变化和技巧,增添音乐的韵味,如用不同的发声方式产生不同的音色,或使用特殊喉音技巧,使音乐更加生动有趣。

四、回归本源民族声乐艺术常以对传统文化的回归和传承为特点,强调对古老传统的认同和追求。

在歌曲的选择上,常选取民间传统歌曲作为表达方式,使其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

民族声乐艺术注重对传统演唱方式和技巧的传承和发扬,以保持声乐艺术的纯粹性和独特性。

这种回归本源的特点,使民族声乐艺术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和文化血脉。

民族声乐艺术从对“韵味”的追求中体现出自然质朴、婉约含蓄、韵味独特和回归本源等审美特征。

这些特征使得民族声乐艺术成为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能够通过音乐的方式表达情感、传递文化,使人们在欣赏中感受到美的享受和历史的厚重。

从对“韵味”的追求看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从对“韵味”的追求看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从对“韵味”的追求看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民族声乐艺术一直被视为具有浓郁的文化底蕴和深厚的历史积淀的艺术形式。

这种艺术形式被广泛地展示在各种的音乐、歌舞、戏曲等表演中,成为了中国文化艺术万千风情中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

其独特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对“韵味”的追求上。

“韵味”指的是一种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音乐感觉和美学价值,在声乐艺术中表现为对声音的美感要求,对歌曲的情感表达等方面的要求。

其中,对声音美感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对声音音色、音质、咬字等方面的追求。

不同的民族声乐艺术在声音美感上都有各自的特点。

如京剧中的“咬字清晰、音高稳定、声音嘹亮”,蒙古族民歌中的“铿锵激越、奔放豪放、刚烈婉转”,岳阳楚调中的“细腻铿锵、高亢慷慨、浑厚富韵”等等,都是在各自的文化背景和民族特色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独特的声音美感。

另外,民族声乐艺术还强调对歌曲情感的传达。

这种情感传达不仅体现在唱腔上,还体现在歌词的处理上。

民族声乐艺术往往注重对歌曲情感细节的处理,对于每一个词语的表达都会进行精细地彩排。

如《梅花三弄·嵇康一宿海棠香》中,嵇康之死、忠魂遗泪的悲壮、英魂感慨的激昂、壮志豪情的气势等等情感都透过声音传达出来,从而让观众在听歌的同时产生共鸣。

此外,在歌曲的演唱和表现中,民族声乐艺术还注重“箫鼓喧天,人声如泣”的效果。

这种效果的实现需要演唱者有极高的音乐艺术素质和情感沉淀,同时还需要配合舞台道具、音响设备等各种因素,才能让观众产生浓厚的戏剧感受。

总之,“韵味”的追求是民族声乐艺术审美特征的重要方面,通过对声音美感、歌曲情感的细腻处理、以及音乐舞台效果的完美呈现,民族声乐艺术创造了独有的审美价值,具有非常广泛的文化传承价值和艺术创造价值。

民族声乐的演唱方法及技巧探讨

民族声乐的演唱方法及技巧探讨

民族声乐的演唱方法及技巧探讨民族声乐是一种独特的音乐形式,它传承着民族文化的精华和独特的音乐风格。

在民族声乐的演唱方法和技巧方面,有一些重要的要点需要探讨。

民族声乐的演唱方法要注重发声的正确姿势和呼吸技巧。

发声时要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使呼吸畅通,声音可以顺畅地流出。

要掌握正确的呼吸技巧,通过腹部深呼吸来提供足够的气息支持。

这样可以使声音更加有力、有感情地传达出来。

对于民族声乐的演唱方法来说,要注重喉咙和发音技巧的掌握。

喉咙是声音的发源地,要保持喉咙的松弛和舒展,避免过度用力造成喉咙疲劳。

发音方面,要准确地发出各个音节,注重音色的变化和音调的把握。

在演唱过程中,可以通过练习喉咙和舌头的灵活性来提升发音的准确度。

民族声乐的演唱方法还要注意节奏感和韵律感的把握。

节奏感是指歌曲中的节拍和速度的把握,要准确地把握节奏,保持稳定的音速。

韵律感是指在演唱过程中对歌曲的韵律进行感知和表达,要能够准确地分辨和演绎出歌曲中的韵律变化和层次感。

要注意情感的表达和舞台表演的技巧。

民族声乐多以歌颂祖国、赞美家乡等主题为主,情感表达是其重要的演唱要素之一。

演唱时要注重情感的真实和深入,通过声音的变化和表情的丰富来传达歌曲的情感。

舞台表演也是民族声乐演唱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要注重形象的塑造和舞台的利用,使观众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欣赏民族声乐的魅力。

民族声乐的演唱方法和技巧探讨涉及到发声、发音、节奏、韵律、情感表达和舞台表演等方面。

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积累经验,才能够更好地掌握和演绎出民族声乐的独特魅力。

从对“韵味”的追求看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从对“韵味”的追求看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从对“韵味”的追求看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民族声乐艺术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展现了民族传统的审美特征。

在民族声乐艺术中,对于“韵味”的追求是一种重要的审美特征,它体现在音乐的表现手法、情感表达、曲调美感等方面。

本文将从对“韵味”的追求来探讨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民族声乐艺术对“韵味”的追求在音乐表现手法上得以体现。

在民族声乐艺术中,艺术家们通过各种表现手法来表现音乐作品所蕴含的“韵味”。

在演唱技巧上,民族声乐艺术家们注重运用喉音、颤音、滚音等技巧,使声音更加富有变化和层次感,从而增加了音乐的“韵味”。

民族声乐艺术家们还注重在音乐表演中展现故事性、情感性和表现力,通过声音的起伏、音乐的律动等手法来展现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和内涵,从而塑造出丰富的“韵味”。

民族声乐艺术对“韵味”的追求还在曲调美感上得以体现。

在民族声乐艺术中,作曲家们常常注重曲调的优美和与词意的契合,以达到表现“韵味”的效果。

在音乐作品中,曲调美感往往是通过扬抑、长短、起伏等手法来展现,使得音乐作品旋律优美,既具有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又具有现代审美趣味,从而增加了作品的“韵味”。

民族声乐艺术对“韵味”的追求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特征,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和内涵,既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又能与现代审美趣味相结合,使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对于“韵味”的追求成为了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之一,也为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艺术支持。

希望在未来的音乐创作和演出中,我们能够继续重视“韵味”的表现,在传承民族声乐艺术的注重与现代审美趣味相结合,塑造出更多富有魅力的音乐作品。

【2000字】。

从对“韵味”的追求看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从对“韵味”的追求看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从对“韵味”的追求看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民族声乐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美学特征。

在民族声乐艺术中,对“韵味”的追求是一种审美特征,它体现了对音乐的独特理解和表达方式。

本文将从“韵味”的概念出发,探讨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探索其美学内涵。

我们来谈谈“韵味”的概念。

在民族声乐艺术中,“韵味”是指一种特有的音乐美感,是声乐艺术家在表演中所追求的一种境界。

它不仅包括音乐本身的韵律美感,还包括表演者对音乐情感的诠释和表达。

在中国古代,人们常用“韵味”一词来形容音乐作品或表演的独特魅力,它是一种内在的美感,不是简单的表面风格,而是音乐作品所散发出的深厚内涵和情感。

在民族声乐艺术中,“韵味”是表演者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情感抒发的结果,是一种复杂而丰富的审美体验。

民族声乐艺术强调情感表达。

在追求“韵味”的过程中,声乐艺术家注重培养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通过音乐作品传递自己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民族声乐艺术通常选取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为歌词,这些歌词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和人生哲理,因而要求表演者在演唱时能够准确把握歌词的情感内涵,并以真挚的情感表达出来。

在演唱古典名曲《将进酒》时,表演者需要通过声音、音色和表情来表达诗人李白豪放不羁的情感,使听众能够感受到作品的深邃内涵和文化内蕴。

民族声乐艺术追求音乐的韵律美感。

韵律美感是音乐作品中的一种审美特征,它体现在音乐的旋律、节奏和韵律上。

民族声乐艺术注重节奏的把握和旋律的表达,通过对音乐的细腻处理和情感的表达,使音乐作品充满了韵律美感。

在京剧中,表演者需要通过声乐技巧和表演手法来诠释角色的情感,同时配合乐器和打击乐器的伴奏,使整个演出充满了音乐的韵律美感,让观众能够感受到音乐作品所蕴含的魅力。

民族声乐艺术注重传统文化的积淀。

在追求“韵味”的过程中,民族声乐艺术家常常选取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为歌词,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使音乐作品充满了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内涵。

民族音乐演唱的发声技巧分析

民族音乐演唱的发声技巧分析

民族音乐演唱的发声技巧分析
民族音乐演唱是一种表现民族文化艺术的形式,其声音特点与普通流行音乐有所区别。

民族音乐演唱要求歌手具备特别的发声技巧,包括气息掌握、喉咙运用、韵律感掌握等方面。

首先,民族音乐演唱的气息掌握技巧非常重要。

演唱时,需要捕捉到音乐中的悠长之音,以此来掌握呼吸节奏。

歌手需要准确掌握呼吸的间隔时间,这样才能更好地演绎音乐
作品。

此外,演唱时需要注意气息的稳定性,以避免歌声震颤或断裂。

其次,喉咙运用技巧也很重要。

在民族音乐演唱中,喉咙的运用能够带来不同音色的
感觉。

一般而言,歌手可以通过调整声带和喉头的紧张程度来掌握音色的变化。

比如,口
腔张开较大,喉头部分可以拉长,就能产生一种较低的音色;而口腔较小,喉咙部位略微
收紧,则能够产生较高的音色。

同时,一些特殊的音乐作品需要歌手利用喉咙的发声特点
来进行表达,如藏族喉唱。

最后,民族音乐演唱还需要具备韵律感掌握技巧。

韵律感是指对歌曲节奏、节拍等的
掌握。

一般而言,歌手需要先听懂音乐作品的节奏节拍,并在演唱时掌握好每个音符的长
度和强度。

此外,韵律感也涉及到歌曲中一些表情元素的运用,如颤音、滑音、夹音等。

这些元素能够增强歌曲的表现力,从而更好地表达音乐中的情感。

总之,民族音乐演唱的发声技巧包含气息掌握、喉咙运用和韵律感掌握等方面。

歌手
需要通过长期的实践和专业培训来不断提高自己的演唱能力,从而更好地表达音乐中的情
感和文化精髓。

浅析民族唱法技巧与韵味的关系

浅析民族唱法技巧与韵味的关系

浅析民族唱法技巧与韵味的关系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通俗唱法、原生态唱法,共同成为我国当前歌坛的四大唱法,形成我国当代声乐艺术的“四轮定位”的大格局。

所谓“民族唱法”,不只是唱法,更是一大声乐流派,它的概念内涵,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的民族唱法,指包括我国戏曲、曲艺民歌和带有这三种风格的创作歌曲的演唱风格与唱法;狭义的民族唱法,则指演唱民歌与民族风格特色较强的艺术歌曲与民族歌剧的演唱风格与唱法。

现在通常所说的民族唱法,指的是它的狭义概念内涵。

这种狭义的民族唱法,一方面继承了我国民歌、戏曲、曲艺等传统唱法精华与优长;另一方面又吸收借鉴了欧洲美声唱法的精髓与经验。

而民族唱法的技巧与韵味,又是其演唱艺术的两大核心支柱,而这二者的关系,则是民族唱法的重中之重。

一、民族唱法的演唱技巧民族唱法的演唱技巧,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予以解读。

1.歌唱发声的民族性民族唱法的音色明亮,无论是高、低、轻、重、徐、疾,均如此。

发生部位靠前,语言表达亲切、自然。

发生的颤动幅度较小。

2.呼吸方法的民族性民族唱法呼吸部位较深,讲究“气沉丹田”,排气量相对较小,因此发出的歌声比较纤细、秀丽、灵巧、高亢。

3.歌唱共鸣的民族性民族唱法在共鸣调节上,开管较小,始终把共鸣腔调节得比较短小,声波在硬腭及口腔前上部振动较多,声音往往比较靠前,并比较开朗。

当然,我国的民族唱法在演唱技巧上,大胆充分地借鉴吸收了美声唱法的精髓与经验,学习其科学的发声方法,在保持民族唱法自身民族语言、民族风格、民族气概、民族韵味的前提下,在高声区的发声方法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并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现在的民族唱法,在嗓音的运用上以真声为主,混合适量的假声、歌声明亮靠前,语言清晰,亲切自然,风格质朴含蓄,说唱性与随意性较强,情感表达真挚、自然、亲切。

音域大大拓宽,音量也大大增强,音色亦富于变化。

不仅能演唱民歌和民族艺术歌曲,而且能演唱民族歌剧。

已经以鲜明独特的民族风格自立于世界声乐艺术之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民族声乐中韵味的把握作者:李映秋来源:《当代音乐(上旬刊)》2016年第07期[摘要]歌唱的韵味是民族声乐演唱中非常重要的问题。

本文从了解曲情、提高演唱者的润腔能力、抓住歌曲的演唱风格和民族特色三个方面阐述了民族声乐中韵味的把握。

并对如何提高民族声乐演唱中的韵味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民族声乐;意境;民族特色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6)07-0038-03在欣赏民族声乐作品时,常常以是否有韵味来作为衡量演唱者的演唱水准之一。

在平时的声乐教学中,我们也常常遇到有些学生不会唱歌,演唱没有味道,或是大家唱得都一个味,没有自己的特点。

已故著名昆曲名家、古典诗词作曲家傅雪漪先生曾说过,“会唱不等于‘能唱’,好听也不等于‘经听’(隽永、入化境),其中的一个明显差别,就是‘韵味’的问题”。

[1]关于韵味,傅雪漪先生下的定义是:“语言的美(文体、词意、声韵、感情语气、语调)与旋律的美(唱腔、节奏、速度、强弱、顿挫、断连、收放、吞吐、滑擞、吟猱、装饰、风格,还包括唱与伴奏的相辅相成),经过“凝神结想,神与物游”的形象思维——即意境的美和即洗炼又缜密,即冲淡又含蓄的艺术手段相结合之后的成果。

它是包含了语言(字音)、声音如何美化,语调、语气如何润色表达,以及根据文词中感情意境的内涵,剧(乐)种风格的特色,给予形象鲜明,恰如其分的表现技巧等等的综合体。

”[2]这就要求演唱者在深刻理解歌词,了解曲情,准确地领会和传达歌曲的艺术意境和感情外,在润腔上下功夫,并抓住歌曲的演唱风格和民族特色。

一、了解曲情,分析歌词和创作背景。

当拿过一首歌曲时,演唱者首先要了解曲情,深知词曲作者创作背景和目的,理解歌词的深刻含义。

清代李渔《闲情偶寄》云“欲唱好曲者,必先求名师讲明曲意。

师或不解,不妨转询文人,得其义而后唱。

唱时以精神贯串其中,务求酷肖。

……变死音为活曲,化歌者为文人,只在能解二字。

”演唱者在了解作者和作品的创作背景的前提下,要反复朗诵歌词,反复推敲歌词的内容和含义。

歌唱者分析作品内容要考虑作者是侧重于借景抒情还是内心独白;对于表达热爱的歌曲,要分析抒发对象是人还是物,抒发对象不同情感的表达也会不同;对于有故事情节的叙事歌曲或歌剧唱段,要把自己设想为歌曲中的人物来设身处地地体验其真实情感;分析歌曲中的演和评,做到第一人称的演和第三人称评的角色转换到位;反复朗诵歌词,找出每句话的关键词,除有助于演唱者理解作品外,还能使朗诵者体会到歌词中的语气和语感,把说话的感觉带到歌唱中去。

从而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以饱满的热情将自己彻底的融入到歌曲的意境中去。

二、分析曲谱,提高演唱者的润腔能力所谓“乐之框格在曲,而色泽在唱”(见王骥德《曲律》),歌者拿到谱子看到谱面上的强弱、速度、力度、情绪记号等,这些仅仅是作曲家给予歌曲大概的一个提示,光看这些记号是解决不了歌曲的韵味的。

演唱者拿过作品还要分析旋律、乐句、乐段、音乐符号,分析作品的整体层次,找出音乐的高潮及音乐语言的强调部分,旋律和歌词要紧密结合在一起,固定演唱的气口。

演唱者在熟悉谱面示意的基础上,根据创作者的意图,还要揉进自己的理解进行二度创作,对旋律和声腔进行各种可能的润色和装饰,这样才能使歌唱具有丰富的色彩和浓郁的韵味。

演唱者要在感情的带动下,随着旋律的起伏,处理好歌唱中的“调”、“气”、“声”的关系,也就是处理好音的高低、强弱、轻响的对比变化;处理好音乐的断连收放,层次要分明,做到行腔中的抑扬顿挫;歌唱发音要找好“五音”“四呼”的正确发音位置,使字头清晰、字腹的延长圆润丰满、字尾归韵收声准确做到字正腔圆;在旋律中适当地增加一些装饰音,如倚音、滑音、颤音、擞音等多种装饰旋律的“润腔”技巧,并且做到小腔的迂回滑擞应用自如。

三、抓住歌曲的演唱风格和民族特色把握民族声乐的韵味,关键一点就是要抓住歌曲的演唱风格和民族特色。

演唱者通过歌词和旋律特点,首先要确定作品类型是民歌、古曲、创作歌曲还是歌剧选段。

作品类型不同,演唱的风格和韵味也不同。

比如,演唱民歌类作品就要抓住歌曲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民歌之所以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就是歌曲本身体现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比如西北民歌的高亢嘹亮,南方民歌的委婉细腻抒情,新疆民歌的活泼风趣快乐,西藏民歌的热情开朗真挚、内蒙古长调的嘹亮悠扬等。

唱这些作品时应调动储存在头脑中的众多音乐素材,把最能体现歌曲韵味的节奏型、乐汇、乐句等结构特点表现出来。

如新疆维吾尔族民歌中多使用前休止符和切分节奏型,内蒙古民歌的特点体现在它的复句体结构上,朝鲜族民歌则使用三拍子节奏型等。

有些民歌特别是传统的民歌要适当的突出地方语言特点,甚至全部用地方方言演唱才“够味儿”,才能更准确地表达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风土人情。

如江苏民歌《拔根芦柴花》、《太湖美》,湖南民歌《洗菜心》、《浏阳河》,陕北民歌《想亲亲》。

演唱者将方言融入到歌曲的演唱中,增加了歌曲的韵味,提高了歌曲的艺术性。

即便是同一首民歌,由于地域不同,演唱所表现出来的风格韵味也会迥异。

比如《绣荷包》,就有山西、山东、东北、四川、云南等多个地方版本;《茉莉花》也有江苏、东北、江西、河南等不同的版本。

演唱古典诗词歌曲要有诗词的韵味。

与乡土气息浓郁的质朴的民歌表现不同,古典诗词中对情感的表达比较内在含蓄、深情委婉。

因此演唱古典诗词歌曲要把握其含蓄、内在、深沉、柔美的韵味。

做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见《论语·八佾》)。

演唱者要根据诗词内容来用情用声,使之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避免千篇一律、千歌一声。

演唱创作歌曲也要尽可能的抓住作者的创作意图和风格特点。

有些创作歌曲是作曲家创作的全新的作品,而有些创作歌曲是根据已有的音乐素材改编的,这类作品演唱有迹可循,韵味比较好把握。

如用现有民歌或音乐素材改编创作的,如《兰花花》、《孟姜女》、《小白菜》、《玛依拉变奏曲》等作品;有些作品是依据戏曲风格创作的戏歌,如分别运用昆曲、京剧、河北梆子、京韵大鼓的创作素材创作的歌曲《长相知》、《卜算子﹒咏梅》、《七律﹒长征》《前门情思大碗茶》等作品;有些歌曲歌词中的衬词具有地域性或语言性特点,这是容易找到韵味的地方,如《纳西篝火阿里里》,“阿里里”不仅仅是衬词,也代表了“欢迎你”的含义。

《桃花红杏花白》中“亲呀个呆”不仅是虚词,还有“我的那个傻他”或“我的情哥哥”的意思。

对于演唱歌剧唱段不同于演唱歌曲,它表达了演唱者在规定情境内人物此时此刻的心态,因此演唱者首先要了解剧情和剧中人物所处的环境背景、矛盾纠葛,才能调动自己情感来用气用声,从而达到准确地刻画人物,表现情感的目的。

如何提高民族声乐演唱中的韵味,本人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广博地吸收借鉴传统姊妹艺术是一条非常行之有效的途径。

民族声乐深深地扎根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中国的传统声乐艺术博大精深,无论是声线、旋律、运腔都十分讲究,是千百年来音乐工作者集体智慧的凝聚和精华!戏曲、曲艺、民歌一般都是口传心授,小到咬字吐字、装饰音的润饰、声音的断连收放等都非常细腻复杂。

只有先模仿准了,熟了,才能慢慢出味道,这是需要下大功夫的。

演唱者通过学习传统姊妹唱腔提高了运腔能力,在演唱歌曲时就会非常自然的运用到歌唱中去。

其次,平时要勤读书、常思考,全面提高演唱者的文化修养。

在演唱中国传统声乐作品,比如古典诗词歌曲时,会有一些字比较陌生,诗词晦涩难懂,加上地域及时空的变迁及千百年来语言和文化的转变,更令我们理解某些古典诗词比较困难。

如楚辞《湘君》、《山鬼》,从字面意思来看就不是很容易看懂,有些字在现代汉语中很少见到,有些字即使常见,却不读我们现代常用的读音。

如《湘君》中“浅”字,演唱成“jian”的发音,“下”字则唱成“hu”。

另外,还出现一个字有两种含义,两种读音的现象。

如“遗”在“捐余珏兮江中,遗余佩兮澧浦”中作为“遗留,留下”的意思时唱成“yi”的发音,而紧接着在下句“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时作为“赠与”的意思时则唱成“wei”的发音。

这就需要演唱者多查阅书籍,对古诗词做全方面的了解,从而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

再次,提高演唱者的艺术修养。

演唱者要广开思路地多接触各种门类的艺术形式。

歌手可以通过阅读小说,朗诵诗歌,欣赏画展,观看电影等多种途径,开阔视野,积累知识,多方面的加强自身的艺术修养和文学底蕴。

修养是综合的,不是一蹴而就能够达到的,需要演唱者长时间的知识积累和阅历积淀。

这是需要下功夫的。

演唱者在掌握必备的专业能力后,只有加强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才能把歌曲的韵味表现出来。

这样拿到新的歌曲时,才能更好地分析作者的创作背景和经历,深刻的理解主题意境,才能仔细的根据歌词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张弛,体会歌词的韵味,在这样细致研究,深层次的理解的基础上,结合声音技巧,从而将歌曲的意境、韵味和风格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最后,歌唱者要有自己的演唱风格和特点。

值得一提的是在平时声乐学习中,声乐学生学习新作品时,常常是先通过各种音响等途径学会,而忽视对谱面上案头工作和课堂外的学习和思考。

大家都跟着首唱学唱,结果都是一个味,甚至错误大家都一样,非常不利于声乐艺术的发展。

演唱者只有经过自己的分析、思考,演绎出来的歌声才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才能唱出自己的个性和风格,这样的歌声才能令人回味无穷![参考文献][1]傅雪漪.中国古典诗词曲谱选释(附录二)[M].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1996:305.[2]傅雪漪.中国古典诗词曲谱选释(附录二)[M].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1996:305.[3]胡旭.浅谈民族声乐演唱中方言的把握运用[J].北方音乐,2014(06).[4]朱晓白.如何把握民族声乐作品中戏曲或曲艺的韵味[J].艺术研究,2015(01).[5]宁珏婧.现代民族声乐对戏曲的借鉴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责任编辑:魏琳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