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四制)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资料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每个数分别有几个十和 几个一组成的,再交流写数。 第 4 题:看图写数练习
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图中有几个十、 几个一,再独立将数填写出 来。 第 5 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桌互相订正,最后交流出现的写数问题。 第 6 题:在数轴上练习写数。
学生独立填写,然后集体订正。 第 7 题:看图写数,让学生独立填写。 第 8 题:估一估,选一选,填一填。
1、 结合现实情境初步认识钟表, 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 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
2、 在认识钟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 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 教学难点:
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会辨认“大约几时”。 教学措施:
2、 辣椒油多少个? 先让学生尝试一个一个的数到 99,如果再加一个是多少?
归纳: 100 个一是 100,100 里面有 100 个一。 数出 100 根小棒, 10 根捆一捆,可以捆几捆? 在计数器上拨出 100,说一说你是怎样拨的。 同桌互相说一说,从右边起第一、二、三位分别是什么数位,每个数 位上的数分别表示什么。 三、 类化练习、限时作业: 四、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让学生独立的估数、数数,然后交流估数的方法和结果。 第 10 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 订正时, 重点让学生说说已连的气球有哪些, 没连的气球上的数是怎样组成的。 第 11 题:
借助计数器让学生实际拨一拨,并说一说在十位拨 1 个珠子后, 原来的数有什么变化, 个位拨了 1 个珠子后有什么变化, 最后读出计 数器所表示的数并填空。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通过让学 生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拨一拨等多种形式, 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 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单元的教学活动。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
总第 课时 下雨了 ——学看钟表
教学内容:教材第 2—3 页 教学目标: 1、 结合现实情境初步认识钟表, 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 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 2、 在认识钟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 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 教学难点: 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会辨认“大约几时” 对教学重难点突破的阐述:
······· 二、 研究问题、指导点拨: 1、 玉米有多少个?
试着独立数出玉米的个数。 1、2、3······ 20,接下来该怎么数呢? 借助小棒数一数、摆一摆,充分展示数的过程。 师:怎样摆小棒就能很容易的看出是 28 根? 动手摆一摆,试一试。 汇报:每 10 根小棒捆一捆,即两捆零 8 根。 归纳: 28 里面有 2 个十和 8 个一。 在计数器上拨出 28。2 在哪个数位上,表示什么? 8 在哪个数位上, 表示什么? 在计数器上从 28 拨到 31,30 应该怎么拨? 33 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相同,表示的意义一样 教学内容:教材第 4-6 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练认识整时、半时和接近整时三种时刻。 2、让学生经历认识、对比和归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分 清整时、半时和接近整时的特征。 3、联系生活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培养正确的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 进一步熟练认识整时、半时和接近整时三种时刻。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下雨了 ——认识钟表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下册 2—6 页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时间教学的起始单元, 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结合
实际初步学会看表, 体会钟表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并为今后进一步 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打下基础。
本节课是时间教学的起始课, 这部分内容在教材中虽然是第一次 出现,但学生已具有这方面的一些生活经验。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 用教材“下雨了” 这一学生熟悉的情境素材,通过老师分别给 4 个小 朋友打电话,询问他们到家的时间为话题, 激起学生认识钟表的欲望, 从而体会时间在生活中的作用。然后通过自主练习,认识钟面,学会 读“整时”、“几时半”、“大约几时”。同时在教学中渗透了浓浓的师 生亲情,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教学目标:
3、结合 100 以内数的组成,能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 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4、能用 100 以内的数描述身边的事物,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 进一步感受数的作用, 并能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建立初步的估计 意识,培养数感。 教学重难点:
100 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数 100 以内数, 特别是数到几十九、 下一个整十数应该数几十比 较困难。 教学措施: 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因此教材特别注意讲清数位的意义, 使学 生在理解数位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读法和写法。 了解数位的意义包括 知道数位的名称、 数位的顺序、 每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 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 为学生提供 他们熟悉的数量是 100 的实物学具,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际数出物体 个数的过程中, 体会数是数出来的。 通过直观摆小棒到闭目想象小棒 的摆法,始终将数数与数的组成融合于一体, 同时又突破了数整十数 的难点。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计数器等。
生:小云是 5 点半到家的; 因为分针指着 6,时针在 5 和 6 中间, 就是 5 点半;
师:刚才有的组说是 5 时半,有的组说是 6 时半,到底哪个组说 得对?请利用你们手中的学具表拨一拨, 研究一下, 到底是 5 时半还 是 6 时半。(教师指导学生按钟表正常的转动方向拨)
(学生分小组研究) 师 ( 小结 ) :通过刚才的研究,大家都认为是 5 点半。对,在日常 生活中我们习惯说是 5 点半,在数学上读作 5 时半。分针指着 6,时 针转过几就是几时半。 三、限时作业。 四、课堂小结: 你是怎样认识整时、半时和大约几时的? 板书:
我们先来比较小玉和小玲,看谁摘的多呢 ?
小玉 42 个
小玲 27 个
小组交流想办法, 应该如何比较 42 和 27,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有: 100 以内数的数数、读数、写数;数 的组成、数位的意义、数位的顺序和数的大小比较;整十数加减整十 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理解数的意 义。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正确地数出 100 以内 物体的个数。
2、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数位(个位、 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序,能正确地读、写 100 以内的数,掌握 100 以内数的顺序及组成,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总第 课时 摘石榴 ——比较百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目标: 1 、在能读写 100 以内数的基础上对数的读写规则进行概括。 2、在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经历用数学符号表示数的 大小关系的过程中,正确进行 100 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总第 课时 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1、 借助计数器练习数数, 掌握数的顺序, 进一步理解“满十进一”
的十进制计数原则。 2、 进一步理解数的组成及数位的意义。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数的组成及数位的意义 教学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 第 1 题:拨珠数数练习。
同桌两人一组,一人发令,一人边拨边数。
第 2 题: 教师提出要求指定学生起来数,然后学生自主开展数数活动。 第 3 题:借助计数器数数的练习
家想不想去呢,我们要准备好了,比赛看谁摘得多! (展示课件情境
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看看这几个小朋友摘了多少个石
榴呢,我们来当小裁判看谁摘的多?应该怎样比较呢, 先比较谁和谁
呢?
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
小玉和小玲谁摘的多? 新| 课 | 标| 第 | 一| 网
小雨和小强谁摘的多?(板书问题)
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比较的方法。
教学准备: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 预习展示、提出问题:
师生进行“数的组成”的练习。
3 个十和 2 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5 个十和 8 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46 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 28 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
小朋友们表现非常好,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去果园摘石榴了,大
利用钟表模型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整时、 半时和接近 整时的时刻,通过认一认、 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正确区分整时和半 时分针的位置特征以及接近整时分针的位置特征, 使学生熟练、 准确 认识这三种时刻形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 预习提纲: 教学过程: 一、预习展示、提出问题。 师:老师给大家讲个 故事。一天,下着大雨,下午放学,老师 把同学们护送到学校门口,看到同学们远去的背影,还是放心不下, 于是发生了下面的故事 (课件出示主题画面, 教师给学生打电话的场 面)。仔细观察画面,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先自己想一想,再在 小组内说一说。 1、 老师什么时间给小朋友打电话的? 2、 小力是什么时候到家的? 3、 小云是什么时候到家的? 4、 小青、小林是什么时候到家的? 5、 谁到家最早呢? (教师有选择地板书价值的问题) 师:同学们提了这么多问题,真了不起!要想知道他们是什么时 候到家的,我们就要学会看钟表。(板书课题:学看钟表) 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 师:小力是什么时间到家的?小云是什么时间到家的?你是怎么 知道的?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 小组汇报: 师:哪个小组先来介绍一下小力是什么时间到家的?你是怎么知 道的? (抽生交流) 师 ( 小结 ) :同学们刚才的想法很对,长针指着 12,短针指着几 就是几时。在钟面上长针叫分针,短针叫时针。 (课件分别闪动分针 和时针)小力到家的时候钟表的分针指着 12,时针指着 5,所以是 5 点,在数学上通常叫 5 时。 师:小云是时间到的?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教学难点: 进一步熟练认识整时、半时和接近整时三种时刻。 教学准备: 钟表模型 教学过程 : 一、我拨你认。 教师拨出三种时刻让学生辨认,并简要说一说是怎样认读时间 的。 二、自主练习 : 1、第一题,给出时间找出对应的钟表。 2、认一认,说一说。 练习时, 可以先让学生看图讲故事, 并利用上图中所提供的时间 信息,然后说一说自己一天的时间是怎样安排的。 3、填一填: 练习时,让学生读出每幅图呈现的是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也可 以让学生按时间顺序遍一个故事。 4、第 5 题: 你发现了什么?晚上 8 时、早晨 8 时,小朋友分别在哪里做什么? 一天里为什么会出现 2 个 8 时? 5 第 6 题: 指导学生发挥想象力, 让他们自己编出自己的故事, 根据图画讲 一讲,然后完成连线。 三、我学会了吗 让学生在 4 个不同的时刻观察旗杆的影子, 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 的发现。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总第 课时 农家乐 —— 100 以内数的组成、读写
教学目标: 1、 学会数 100 以内的数、掌握 100 以内数的组成、读写。 2、 体会计数单位“百”产生的必要性,认识计数单位“百”几
100 以内数为的顺序。
教学重点: 掌握 100 以内数的组成、读写 教学准备: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 预习展示、提出问题: 师:观察情境图,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玉米有多少个? 生:辣椒油多少个?
第二单元 丰收了
—— 100 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下册 7—20 页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 20 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 100
以内数的认识, 是认数的继续和发展。 它不仅是学习 100 以内数的计 算的基础, 也是今后学习万以内数及亿以内数的基础, 对发展学生的 数感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在整个小学数学学习 中具有重要作用。
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图中有几个十、 几个一,再独立将数填写出 来。 第 5 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桌互相订正,最后交流出现的写数问题。 第 6 题:在数轴上练习写数。
学生独立填写,然后集体订正。 第 7 题:看图写数,让学生独立填写。 第 8 题:估一估,选一选,填一填。
1、 结合现实情境初步认识钟表, 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 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
2、 在认识钟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 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 教学难点:
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会辨认“大约几时”。 教学措施:
2、 辣椒油多少个? 先让学生尝试一个一个的数到 99,如果再加一个是多少?
归纳: 100 个一是 100,100 里面有 100 个一。 数出 100 根小棒, 10 根捆一捆,可以捆几捆? 在计数器上拨出 100,说一说你是怎样拨的。 同桌互相说一说,从右边起第一、二、三位分别是什么数位,每个数 位上的数分别表示什么。 三、 类化练习、限时作业: 四、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让学生独立的估数、数数,然后交流估数的方法和结果。 第 10 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 订正时, 重点让学生说说已连的气球有哪些, 没连的气球上的数是怎样组成的。 第 11 题:
借助计数器让学生实际拨一拨,并说一说在十位拨 1 个珠子后, 原来的数有什么变化, 个位拨了 1 个珠子后有什么变化, 最后读出计 数器所表示的数并填空。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通过让学 生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拨一拨等多种形式, 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 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单元的教学活动。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
总第 课时 下雨了 ——学看钟表
教学内容:教材第 2—3 页 教学目标: 1、 结合现实情境初步认识钟表, 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 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 2、 在认识钟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 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 教学难点: 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会辨认“大约几时” 对教学重难点突破的阐述:
······· 二、 研究问题、指导点拨: 1、 玉米有多少个?
试着独立数出玉米的个数。 1、2、3······ 20,接下来该怎么数呢? 借助小棒数一数、摆一摆,充分展示数的过程。 师:怎样摆小棒就能很容易的看出是 28 根? 动手摆一摆,试一试。 汇报:每 10 根小棒捆一捆,即两捆零 8 根。 归纳: 28 里面有 2 个十和 8 个一。 在计数器上拨出 28。2 在哪个数位上,表示什么? 8 在哪个数位上, 表示什么? 在计数器上从 28 拨到 31,30 应该怎么拨? 33 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相同,表示的意义一样 教学内容:教材第 4-6 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练认识整时、半时和接近整时三种时刻。 2、让学生经历认识、对比和归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分 清整时、半时和接近整时的特征。 3、联系生活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培养正确的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 进一步熟练认识整时、半时和接近整时三种时刻。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下雨了 ——认识钟表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下册 2—6 页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时间教学的起始单元, 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结合
实际初步学会看表, 体会钟表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并为今后进一步 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打下基础。
本节课是时间教学的起始课, 这部分内容在教材中虽然是第一次 出现,但学生已具有这方面的一些生活经验。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 用教材“下雨了” 这一学生熟悉的情境素材,通过老师分别给 4 个小 朋友打电话,询问他们到家的时间为话题, 激起学生认识钟表的欲望, 从而体会时间在生活中的作用。然后通过自主练习,认识钟面,学会 读“整时”、“几时半”、“大约几时”。同时在教学中渗透了浓浓的师 生亲情,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教学目标:
3、结合 100 以内数的组成,能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 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4、能用 100 以内的数描述身边的事物,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 进一步感受数的作用, 并能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建立初步的估计 意识,培养数感。 教学重难点:
100 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数 100 以内数, 特别是数到几十九、 下一个整十数应该数几十比 较困难。 教学措施: 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因此教材特别注意讲清数位的意义, 使学 生在理解数位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读法和写法。 了解数位的意义包括 知道数位的名称、 数位的顺序、 每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 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 为学生提供 他们熟悉的数量是 100 的实物学具,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际数出物体 个数的过程中, 体会数是数出来的。 通过直观摆小棒到闭目想象小棒 的摆法,始终将数数与数的组成融合于一体, 同时又突破了数整十数 的难点。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计数器等。
生:小云是 5 点半到家的; 因为分针指着 6,时针在 5 和 6 中间, 就是 5 点半;
师:刚才有的组说是 5 时半,有的组说是 6 时半,到底哪个组说 得对?请利用你们手中的学具表拨一拨, 研究一下, 到底是 5 时半还 是 6 时半。(教师指导学生按钟表正常的转动方向拨)
(学生分小组研究) 师 ( 小结 ) :通过刚才的研究,大家都认为是 5 点半。对,在日常 生活中我们习惯说是 5 点半,在数学上读作 5 时半。分针指着 6,时 针转过几就是几时半。 三、限时作业。 四、课堂小结: 你是怎样认识整时、半时和大约几时的? 板书:
我们先来比较小玉和小玲,看谁摘的多呢 ?
小玉 42 个
小玲 27 个
小组交流想办法, 应该如何比较 42 和 27,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有: 100 以内数的数数、读数、写数;数 的组成、数位的意义、数位的顺序和数的大小比较;整十数加减整十 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理解数的意 义。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正确地数出 100 以内 物体的个数。
2、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数位(个位、 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序,能正确地读、写 100 以内的数,掌握 100 以内数的顺序及组成,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总第 课时 摘石榴 ——比较百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目标: 1 、在能读写 100 以内数的基础上对数的读写规则进行概括。 2、在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经历用数学符号表示数的 大小关系的过程中,正确进行 100 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总第 课时 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1、 借助计数器练习数数, 掌握数的顺序, 进一步理解“满十进一”
的十进制计数原则。 2、 进一步理解数的组成及数位的意义。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数的组成及数位的意义 教学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 第 1 题:拨珠数数练习。
同桌两人一组,一人发令,一人边拨边数。
第 2 题: 教师提出要求指定学生起来数,然后学生自主开展数数活动。 第 3 题:借助计数器数数的练习
家想不想去呢,我们要准备好了,比赛看谁摘得多! (展示课件情境
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看看这几个小朋友摘了多少个石
榴呢,我们来当小裁判看谁摘的多?应该怎样比较呢, 先比较谁和谁
呢?
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
小玉和小玲谁摘的多? 新| 课 | 标| 第 | 一| 网
小雨和小强谁摘的多?(板书问题)
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比较的方法。
教学准备: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 预习展示、提出问题:
师生进行“数的组成”的练习。
3 个十和 2 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5 个十和 8 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46 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 28 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
小朋友们表现非常好,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去果园摘石榴了,大
利用钟表模型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整时、 半时和接近 整时的时刻,通过认一认、 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正确区分整时和半 时分针的位置特征以及接近整时分针的位置特征, 使学生熟练、 准确 认识这三种时刻形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 预习提纲: 教学过程: 一、预习展示、提出问题。 师:老师给大家讲个 故事。一天,下着大雨,下午放学,老师 把同学们护送到学校门口,看到同学们远去的背影,还是放心不下, 于是发生了下面的故事 (课件出示主题画面, 教师给学生打电话的场 面)。仔细观察画面,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先自己想一想,再在 小组内说一说。 1、 老师什么时间给小朋友打电话的? 2、 小力是什么时候到家的? 3、 小云是什么时候到家的? 4、 小青、小林是什么时候到家的? 5、 谁到家最早呢? (教师有选择地板书价值的问题) 师:同学们提了这么多问题,真了不起!要想知道他们是什么时 候到家的,我们就要学会看钟表。(板书课题:学看钟表) 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 师:小力是什么时间到家的?小云是什么时间到家的?你是怎么 知道的?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 小组汇报: 师:哪个小组先来介绍一下小力是什么时间到家的?你是怎么知 道的? (抽生交流) 师 ( 小结 ) :同学们刚才的想法很对,长针指着 12,短针指着几 就是几时。在钟面上长针叫分针,短针叫时针。 (课件分别闪动分针 和时针)小力到家的时候钟表的分针指着 12,时针指着 5,所以是 5 点,在数学上通常叫 5 时。 师:小云是时间到的?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教学难点: 进一步熟练认识整时、半时和接近整时三种时刻。 教学准备: 钟表模型 教学过程 : 一、我拨你认。 教师拨出三种时刻让学生辨认,并简要说一说是怎样认读时间 的。 二、自主练习 : 1、第一题,给出时间找出对应的钟表。 2、认一认,说一说。 练习时, 可以先让学生看图讲故事, 并利用上图中所提供的时间 信息,然后说一说自己一天的时间是怎样安排的。 3、填一填: 练习时,让学生读出每幅图呈现的是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也可 以让学生按时间顺序遍一个故事。 4、第 5 题: 你发现了什么?晚上 8 时、早晨 8 时,小朋友分别在哪里做什么? 一天里为什么会出现 2 个 8 时? 5 第 6 题: 指导学生发挥想象力, 让他们自己编出自己的故事, 根据图画讲 一讲,然后完成连线。 三、我学会了吗 让学生在 4 个不同的时刻观察旗杆的影子, 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 的发现。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总第 课时 农家乐 —— 100 以内数的组成、读写
教学目标: 1、 学会数 100 以内的数、掌握 100 以内数的组成、读写。 2、 体会计数单位“百”产生的必要性,认识计数单位“百”几
100 以内数为的顺序。
教学重点: 掌握 100 以内数的组成、读写 教学准备: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 预习展示、提出问题: 师:观察情境图,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玉米有多少个? 生:辣椒油多少个?
第二单元 丰收了
—— 100 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下册 7—20 页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 20 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 100
以内数的认识, 是认数的继续和发展。 它不仅是学习 100 以内数的计 算的基础, 也是今后学习万以内数及亿以内数的基础, 对发展学生的 数感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在整个小学数学学习 中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