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降水特征值和下垫面因子影响下的水土流失规律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课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及治理

高中地理课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及治理

四、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
1
恢复生态环境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有助于保护植被和提高土壤保水能力。
2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加强轮作休耕制度,促进有机农林、梯田、沟壑治理等工程来减缓水土流失。
五、总结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恢复生态、农业绿色发展和水土保持工程 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公众参与生态保护和治理工作的必要性。
高中地理课件黄土高原水 土流失原因及治理
PPT大纲: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及治理
一、引言
黄土高原地理位置:中国中部地区 地貌特征: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丘陵起伏,植被稀疏 土地利用:大部分为农业耕地,少有植被保护区
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1 不当土地利用
过度放牧和过度耕地破坏 了植被,暴露了黄土。
2 人类开垦和开发
大规模开发项目如采煤、 城市扩张等破坏了生态平 衡。
3 极端气候和地形条件
强降雨和地形起伏加剧了 雨水侵蚀,加速了土壤流 失。
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
1 土地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水土流失限制了农业生产和土地可持续利用。
2 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
植被破坏导致生态系统灾害和土地荒漠化。
3 水资源和经济发展
水土流失增加了黄河流域的洪水风险,威胁人们的生活和经济。

干旱-半干旱区下垫面变化对地下水位的影响

干旱-半干旱区下垫面变化对地下水位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P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09-6248(2019)02-022709
Influence of Underlying Surface Change on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in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 , , , WANG Xiaoyong ZHU Lifeng DONG Jiaqiu ZHANG Jun YIN Lihe
spatia)distributioncharacteristicsandthehumanfactorshaveincreasedinf)uenceonthespatia)
; variation of groundwater level the land use type in this area has in tense spatial and temporal
"通讯作者:朱立峰(1973 -),男,高级工程师,从事水工环地质调查与研究$ E-mail:397871699@qq. com
228
西北地质 NORTHWESTERN GEOLOGY
2019
ges sharply, indicating the reis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ype change of land use and the spa#ialdis#ribu#ionofgroundwa#erlevel.
conversion,and#helanduse#ypechangesviolen#lyin#heareawhere#hegroundwa#erlevelchan-
收稿日期#0181227;修回日期:20190419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目(DD20160293)资助 作者简介:王晓勇(1977 -),男,陕西大荔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生态水文地质及水文水资源研究$ E-mail:wxiaoyong@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侵蚀规律研究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侵蚀规律研究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侵蚀规律研究摘要: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强烈地区集中在黄土丘陵地区,西北半干旱区的土壤侵蚀突出表现为汛期暴雨导致的高含沙水流,高含沙水流是一种特殊的流体,所以关于高含沙水流的研究显得意义重大,野外实测资料表明,汛期大暴雨形成的洪水的含沙量多数情况下很高,年尺度下水土流失量就集中在那么几次洪水中,本文主要就陕北地区的洪水过程的特征作分析描绘,以期探讨侵蚀中的机理。

关键词:丘陵沟壑区小流域侵蚀规律研究中图分类号:s15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黄土丘陵区流域水土流失规律黄土丘陵地区地貌的典型特征表现为嵌套式结构,本文统一把(干沟)叫做一级沟道,汇入其中的(沟道)叫二级沟道,依次类推;因此在该地区开展模型构建时,必然涉及到侵蚀由高级(沟道)到低级(沟道)的变化规律问题。

黄土丘陵沟壑区当降雨较大及流域内各地所产生的含沙量都比较接近,这时流量与输沙率的关系(q一qª)中的指数ɑ接近于l 且不同尺度的各级沟道的流量与输沙率曲线趋于重合。

在各级沟道出口,大流量时的含沙量就接近一个稳定值。

各级沟道的洪水流速超过1.27m/s时,其含沙量不会低于40okg/m³.基于岔巴沟流域汛期不同沟道的多年次洪水数据,分析得出径流深(h)和输沙模数(m)之间具有良好的线形关系,相关系数都在0.9以上。

方程两边同乘以面积,可知实质上这也表明次洪水的水沙之间具有良好的线形相关性。

说明本区域的洪水事件含沙量比较稳定”黄土丘陵沟壑区全年的水土流失主要是汛期几场大暴雨洪水造成的。

由于黄土区充沛的沙源,这样在大的降雨下使得流域内各地所产生的含沙量都接近饱和含沙量。

普通一次线形函数拟合表明各级沟道出口次洪水含沙量值700kg/m³一8ookg/m³.基于大理河流域各级沟道水文站的含沙量与流量的过程时间尺度数据分析指出,在中小流量时,含沙量有随流量增加的趋势,但变幅大,而大流量以后,含沙量接近一个稳定的值。

高中地理课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及治理

高中地理课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及治理

地貌
地层主要是黄色粘土、黄土和砂 岩,因此呈现出特殊的土地类 型——黄土丘陵区。
水土流失的定义
1 定义
指水文过程和土壤侵蚀过程的综合效应导致的土壤脱失、地面沉降、水土流失等一系列 问题。
2 影响
不仅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一大障碍,也是迫切需要关注、治理和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1
天然因素
气候炎热干旱、地形复杂多变、植被稀少等原因,导致水土流失加剧。
2
人为因素
历史上的割草、烧草等习惯做法,以及现代化建设带来的环境破坏同样对水土流 失造成了影响。
3
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
土地利用方式和城市化发展加速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尚未解决的问题
经济作物种植
经济作物比如苹果和核桃等大规模的种植导致大面积的土地裸露,产生的生活垃圾对土地造 成污染。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及 治理
黄土高原是中国中西部地区的一个高原区域,位于中国中部黄河中游陕
位置
位于中国中部黄河中游地区,是 中国最大的黄地带。总面积42.8 万平方公里。
气候
地处内陆,属于暖温带半干旱气 候区,气候干燥,在夏季能达到 50℃,冬季则能达到-30℃。
传统建筑材料的重生
水泥砖、杨木板等传统建筑材料 取而代之,又鬆动了密集、高层 建筑体量化的土方工程机具,将 建筑活动移回到乡村,成为当时 十分引人注目的新型农村建筑的 代表之一。
治理效果展望
1
生态分享
黄土高原经过多年的治理,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面积增长了,景观也更丰富。
2
产业支持
治理后的土地实现了逐步恢复和更新,贫困村庄、农民从中受益有增无减。
3
税收回报

半干旱黄土区沟谷土壤水分变化分析

半干旱黄土区沟谷土壤水分变化分析
d v l p n so h g iu t r lp o u t n a d t e a a t t n o t rs i s s e t e/ l wi u g s in r r p s d i e eo me t ft e a rc l a r d c i n h d pa i f u o o wa e - o l y t m h o l n s g e t s we ep o o g o o e n
(. trcnev nya d h d o o e ntut nC . L D o n h iXiig 80 0 , hn ; 1Wae sra c n y rp w rc s ci 0 , T fQig a , nn 1 0 1 C ia o o r o
2 C l g o E g n ei g, a s . o l e f n ie r e n G nuAg i l r l n v ri L n h u 7 0 7 , h n ) rc t a ie s y, a z o 3 0 0 C ia u u U t A s a t B sd o e a u e ol i u ec n e t aai eS ni h a i o a z o , n u f m 0 9 t 0 1 h bt c : a e n t s rd s imos r o tn t t u ] c ab s f n h u Ga s r 2 0 O2 1 ,t e r h me t d n h a n L o
摘要 : 根据 甘肃省 兰州市孙家岔流域 20 年 -2 1 年实测 土壤水分资料 , 09 01 分析 了该流域 沟谷 防护 区土壤水 分的变 化特征 。结 果表明 , 在黄土丘 陵 区小流 域 内, 地貌 部位不 同, 依 土壤 含水 率 随之 出现 明显 差异 , 本 呈现 出沟底 基 (7 3 ) 1. >沟边农地 (2 4 >沟边荒地 (1 1 ) 1 . %) 1. >沟坡林地 ( 0 1 )且 与年降雨量 呈现正 相关 。考虑 到种植 1. , 与土壤水分条件相适应的植被对于发展农业 生产和应 对水 土系统 良性发展 的重要性 , 提出以下建议 : 耗水系数较高

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高二地理下学期线上考试试题

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高二地理下学期线上考试试题

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高二地理下学期线上考试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A点的地理坐标为40°W、70°N,据此完成第1-2题。

1.A点位于北京(40°N,120°E)的( )A.东南方向B.东北方向C.西南方向D.西北方向2.一架飞机沿最短路线从A点飞到里约热内卢(23°S,40°W),时速1110千米。

其飞行时间约为( )A.5小时B.9小时C.10小时D.14小时读成都-北京某次高铁时刻与里程表,回答3-4题。

站名到达时间开车时间运行时间里程(千米)成都东始发站10:42 0分0西安北14:37 14:47 3小时55分658郑州东17:07 17:13 6小时25分1181石家庄19:01 19:05 8小时19分1593北京西20:38 终点站9小时56分18743.成都东站与北京西站所处的纬度之差最接近于( )A.1°B.5°C.10°D.20°4.某日,该次列车驶出郑州东站不久,落日的余晖照亮蔡个车厢。

该日所属月份应为( )A.3月B.6月C.9月D.12月读某区域相关资料图,回答5-7题。

5.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草原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6.图2中①②③④能反映图1中甲地气候特征的是( )A.①B.②C.③D.④7.乙地的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A.太阳辐射B.大气环流C.下垫面D.人类活动读图,回答8-9题。

8.图示时期( )A.罗马正值干季B.上海盛行东南风C.孟买正值雨季D.伦敦盛行偏西风9.列叙述正确的有( )A.图示区域为寒流B.图示区域为海洋C.等温线①的数值小于②D.等温线①的数值大于②气候学上通常以候平均温度(每5日的平均气温)作为季节的划分标准:候温高于 22℃的时期为夏季,低于10℃为冬季,介于二者之间的为春季和秋季。

黄土丘陵沟壑区局部暴雨洪水调查方法探讨

黄土丘陵沟壑区局部暴雨洪水调查方法探讨

黄土丘陵沟壑区局部暴雨洪水调查方法探讨本文结合多年工作实践,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暴雨洪水调查方法进行粗浅探讨,提出暴雨洪水调查中常见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标签:黄土丘陵沟壑区;暴雨洪水调查1、引言宁夏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处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山大沟深,是局部暴雨洪水多发区,黄土丘陵局部沟壑的暴雨洪水灾害,已经成为该区域主要的洪水灾害形式。

2、暴雨洪水特性宁夏黄土丘陵沟壑区暴雨呈季节性分布,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9月,其中7、8月占暴雨发生次数的73%。

洪水的产流方式为超渗产流,形状受暴雨的影响多为尖瘦形,洪峰陡涨陡落,1000 m3/s以上洪水历时3~4天;500~1000m3/s 历时2~3天;100~500m3/s,历时1 ~2天;50~100m3/s,历时6~15小时;50m3/s以下一般为3~5小时。

3、暴雨调查的内容(1)收集水文、气象和其它部门有关的雨量观测料,以确定降雨分布和降雨走向。

(2)暴雨量的测量:调查暴雨量的承雨器皿应露天空旷不受地形地物的影响,调查雨量时注意承雨器有无漫溢、渗漏,原器内有无存水或加水。

(3)暴雨中心雨量进行多处调查,访问不同对象,调查各种不同形式承雨器的雨量,进行对比分析,并与附近雨量站实测记录对照分析。

(4)填制各调查点暴雨量表、绘制暴雨量等值线图、填制暴雨调查点与邻近站实测暴雨成果对照,并检查其合理性。

(5)暴雨重现期的计算:有资料站点,将雨量站多年实测同历时的最大降雨量按大到小排列,点绘频率曲线,在频率曲线上查的本次暴雨对应的重现期。

无雨量资料的站点,点绘调查点周圍雨量站同降雨历时多年平均降雨量等值线图,然后在等值线图上查得该调查点同历时多年平均降雨量,用不同频率模比系数Kp值乘以查得的平均降雨量,得出本次调查暴雨量及重现期。

4、洪水调查内容(1)洪水发生的日期,包括农历和阳历日期,互相对照。

(2)最高洪水位痕迹的确定和洪水涨落变化情况调查。

(3)发生洪水时河道及所选断面内的河床组成,所选调查河段要较顺直,断面规整,河床稳定,无壅水、回水、分流串沟、较大支流汇入。

下垫面变化情况下黄土丘陵沟壑区坝系优化配置研究

下垫面变化情况下黄土丘陵沟壑区坝系优化配置研究

下垫面变化情况下黄土丘陵沟壑区坝系优化配置研究本研究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韭园沟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土壤侵蚀理论、流域降雨径流泥沙理论、泥沙运动学理论和数理统计理论和137Cs 示踪技术,采用实地观测及取样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小流域各不同地貌部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侵蚀状况及流域次降雨侵蚀泥沙的沉积过程。

利用淤地坝的淤积信息反演了淤地坝分层淤积量与侵蚀性降雨的响应关系,分析了流域侵蚀产沙强度演变的特征,揭示了小流域土壤侵蚀产沙的时空分异规律。

采用模拟试验和原型试验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研究、监测与预报、模式建立与模拟分析、理论分析和数值分析、实验示范研究与推广应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野外选择典型坝进行剖面调查,通过系统调查分析淤地坝坝前淤积物的土壤物理特性、淤积层厚度,收集淤地坝所在地的地形资料、降雨资料,分析了淤地坝的淤积过程。

根据单坝之间的淤积量和单坝控制面积分析坝系的调洪调沙作用,在建立各坝址断面基本关系方程的基础上,按照坝系调查结果,确定约束条件,建立目标函数,寻求不同防洪标准序列下的坝系优化配置,提出最优防洪标准下的优化规划方案。

同时将遥感信息技术和分析测试技术作为宏观和微观研究的主要高技术支撑,以降雨径流泥沙调控和水土资源高效持续利用为核心,构建沟壑整治工程的优化配置模式。

本研究对评价流域生态环境恢复重建与综合治理效应,科学调整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设计方案、关键技术配置、措施优化布局等宏观决策,推动当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分析研究下垫面变化情况下主要水土保持作用机理,研究了延安地区、榆林地区水土保持动态变化,包括林草措施动态变化、工程措施动态变化、水土保持治理度变化,利用典型流域水土保持治理情况,分析研究该流域环境演变和水土流失之间响应关系。

(2)从农作物牧草类型和林业类型各地类含水量变化情况可以得出,采取了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后的下垫面含水量明显高,说明对保持土壤水分起到了很好得作用,同时也说明在采取了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以后,有效的防止了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成因及治理方法评估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成因及治理方法评估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成因及治理方法评估黄土高原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气候和土地条件而面临着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并评估治理方法的有效性,对于保护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首先讨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然后评估当前的治理方法,并提出一些建议。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主要有两个主要成因: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

自然因素是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之一。

黄土高原地区气候干旱,降雨稀少且集中,造成了严重的雨水侵蚀。

此外,地形陡峭,水流速度快,使得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土地的构造也是另一个因素,黄土高原地区的土壤富含黏土和粉砂,易于发生侵蚀。

另一个主要成因是人为活动。

随着农业和城市化的发展,人们在黄土高原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砍伐树木、耕地开荒和水土资源的过度开发。

这些活动导致了植被的破坏和土地的裸露,加剧了水土流失的程度。

针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制定和实施科学有效的治理方法非常关键。

目前的治理方法包括植被恢复、水土保持工程和土地整治等。

植被恢复是一种常用的治理方法。

通过大规模的造林和草地建设,可以增加植被的覆盖面积,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植被可以固定土壤,减缓水流速度,防止侵蚀的发生。

因此,大力推广植被恢复计划是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的有效手段。

水土保持工程也是治理手段之一。

例如,修建沟渠和石堰可以减少水流速度,降低侵蚀的风险。

修建梯田和梁场可以增加土壤的保持能力,防止土壤的流失。

此外,建设水库和水土流失监测站也能够对治理效果进行评估和监控。

土地整治是另一种重要的治理方法。

通过合理的耕地整治和土地利用规划,可以减少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降低水土流失的风险。

此外,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和推广水肥一体化等先进农业种植技术,也能够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减轻对土壤的污染和侵蚀。

然而,当前的治理方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大规模的植被恢复计划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和资金,且效果并不总是显著。

其次,水土保持工程虽然可以减少侵蚀的发生,但也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草地水土流失特征及土壤水分变化

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草地水土流失特征及土壤水分变化

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草地水土流失特征及土壤水分变化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草地水土流失特征及土壤水分变化一、引言黄土丘陵沟壑区是中国西部地区的主要地貌类型之一,其特点是地势陡峭、土壤贫瘠、水土流失严重。

水土流失给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

本文通过对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草地的水土流失特征及土壤水分变化进行研究,旨在为区域的土地保护与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水土流失特征(一)裸露土壤面积增加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的草地面积逐年减少,裸露土壤面积逐年增加。

这是由于过度放牧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导致的,这种现象加速了土壤侵蚀的发生。

(二)水土流失强度加剧在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降雨集中,地面水流迅速形成,水流冲刷土壤并将其带走,导致水土流失的加剧。

沟壑区的草地作为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护坡植被,由于过度放牧和不合理的管理,导致草量减少,无法发挥防护作用。

(三)剥蚀作用显著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水土流失主要是由于水流冲刷和风蚀作用导致土壤的剥蚀。

水流沟壑的形成加剧了土壤剥蚀,使水土流失问题更加严重。

同时,风蚀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土壤侵蚀。

(四)沟壑发育明显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水土流失导致沟壑的发育明显。

沟壑的形成不仅增加了水土流失的程度,还使陡坡地势更加险峻,加剧了土地的退化和剥蚀。

三、土壤水分变化水土流失强度的加剧对土壤水分的分布和变化产生了显著影响。

(一)土壤水分含量减少水土流失导致土壤侵蚀,土壤中的孔隙充满水分的能力减弱,导致土壤水分含量的减少。

裸露土壤暴露在空气中导致水分的蒸发增加,进一步加剧了土壤水分的减少。

(二)水分蒸发速率加快由于水土流失导致土壤表层疏松,土壤中的水分更容易通过蒸发散失。

水土流失区的降雨往往较强,这种情况下,土壤中的水分更容易通过蒸发过程流失,导致土壤水分的流失速率加快。

(三)土壤贮水能力降低水土流失导致土壤侵蚀,土壤的结构破坏,孔隙度增大,土壤贮水能力降低。

因此,在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导致土壤贮水能力的降低,进一步加剧了水分的流失。

黄土高原沟壑区不同降雨类型对壤中流产流的影响

黄土高原沟壑区不同降雨类型对壤中流产流的影响

黄土高原沟壑区不同降雨类型对壤中流产流的影响摘要:黄土高原降水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地域上都呈现出分布不均匀的状况,这种状况极大地加重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针对不同降雨类型,阐述降雨对壤中流产流的影响,研究不同降雨类型对黄土高原沟壑区的产流的影响对制定土地利用规划、确保工程实施安全、地质安全和新增耕地的安全与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实现农业高产稳产和当地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黄土高原;壤中流;降雨类型0引言黄土丘陵沟壑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也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区。

由于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侵蚀剧烈,土壤养分流失严重,沟谷侵蚀加剧,造成无数裸露边坡的出现,同时还会破坏原有地表植被,破坏生态环境。

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由于土壤的长期侵蚀与切割,形成梁峁起伏、沟谷深切、支离破碎的特殊地形[1]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

与沟坡、塬面相比,在众多沟道小流域内发育有特殊的壤中流现象,其特有的水文特征使沟道成为黄土干旱地区重要的耕地后备资源[2]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这也是朱显谟院士“米粮下川”,安芷生院士“沟道拦蓄整地”等治理方略的重要基础。

黄土高原降水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地域上都呈现出分布不均匀的状况,这种状况极大地加重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研究不同降雨类型对黄土高原沟壑区的产流的影响对制定土地利用规划、确保工程实施安全、地质安全和新增耕地的安全与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实现农业高产稳产和当地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降雨对产流的影响降雨特征对径流泥沙的影响作用,是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实践的重要依据。

通过利用野外模拟降雨试验分析不同植被类型不同雨强下坡面降雨入渗产流和侵蚀产沙过程特征及径流侵蚀产沙差异性,阐明了不同植被类型对坡面降雨侵蚀产沙过程的调控机理及其差异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集流整地模式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集流整地模式
1 主要集流整地方式及造林
1.1 “16542”集流水平沟方式 1.1.1 整地方法。用水准仪从底部开始测等高线,作为基
准线,依次向上以 3m 为间距。然后沿等高线开挖宽 1.0m、深 0.6m 的水平沟,将所取表土堆于后坎上方,用坑底“死土”筑高 50cm、顶宽 40cm 的拦水埂外埂,并踩实拍光,将“活土”回填并
产业论坛
铜仁市生态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陈永前
(铜仁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贵州 同仁 54300)
摘 要:铜仁市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区农业市,生态茶产业作为全市农业主导产业,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 村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充分利用茶产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茶产业,深入研究和探索生态茶产业在新阶段、 新形势下可持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为此,针对全市 5 年来发展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和困难,提出 了在发展工作中建议采取的相应措施。
水造林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肥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3 不同集流整地方式对树木生长量及成活率的影响
对不同集流整地模式进行野外抽样调查,以 3 年生山毛
桃 为 调 查 对象 ,从 苗 木的 生 长势 、年生 长 量 及 成 活率 等 方 面
分析其差异显著性。
- 16 -
2014 年第 1 期
现代园艺
12.51
10.78 10.35 7.62
平均 12.35 10.40
7.77
8.75 6.93 5.09
从表 1 可以看出,同等立地类型及坡度条件,不同集流
整地方式坑内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规律是:
16542>16543>88542> 漏斗式集水坑 > 鱼鳞坑 > 自然坡
面。同自然坡面相比,土壤含水量分别提高了 7.26%、5.31%、

黄土高原不同下垫面小流域径流特征

黄土高原不同下垫面小流域径流特征

黄土高原不同下垫面小流域径流特征李慧敏;张建军;徐佳佳;王清玉【摘要】Soil erosion is a very severe problem in Loess Plateau. The total amount of runoff and factors affecting runoff were analyzed with the data of rainfall-runoff for a few years at Caijiachuan Watershed of Jixian, Shanxi Province. The parameters for each watershed were compare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study of the reasons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hanges and water and soil erosion as well as the establishment of hydrological model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verage runoff depth in the watershed with less forest cover during 2001-2009 was 2.21 times greater than that in the watershed with more forest cover. The runoff in the watersheds increased with decreasing vegetation cover, and also with increasing rainfall. The slope of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between rainfall and runoff depth in the watershed with less forest cover was 0. 82 time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watershed with more forest cover. The main type of rainfall in the experimental watersheds was A-type, namely localized and short-lived thunderstorms. Under A-type rainfall,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runoff in each watershed was rainfall. And under B-type rainfall, the runoff depth was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the product of rainfall and the maximum sixty-minute rainfall intensity, and the linear fit both reached over 0.7.%针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异常严重的问题,利用山西吉县蔡家川小流域多年来的降雨径流数据,将刘家凹流域(多木流域)与井沟流域(少林流域)的径流总量及影响径流的各因素做统计分析,且将两流域的各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少林流域6a间的平均径流深是多林流域的3.21倍,即森林植被覆盖率越小,流域径流量越大.降雨量增加时,径流量也随之增大,少林流域的径流量与降雨量回归方程斜率为多林流域的1.82倍.蔡家川小流域的主要雨型为A型短时局地雷暴雨,A型降雨条件下两流域径流深的主要影响因子为降雨量降雨量,B型降雨条件下两流域的径流深均与降雨量和60 min最大雨强的组合(乘积)相关性较强,线性拟合度均在0.7以上.【期刊名称】《东北林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1(039)010【总页数】5页(P90-93,113)【关键词】径流;不同下垫面;降雨;黄土高原【作者】李慧敏;张建军;徐佳佳;王清玉【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北京,100083;北京林业大学,北京,100083;北京林业大学,北京,100083;北京林业大学,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5.3黄土高原因其特殊的地质地貌类型以及半干旱的气候特点,在长期的农耕影响下已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

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修复模式初探

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修复模式初探

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修复模式初探摘要: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修复的长期实践证明,生态修复的关键是封禁治理。

围绕封禁,以建促封,从基础上保证封得住;以调促封,从经济上保证封得住;以改促封,,从行为方式上保证封得住;以法保封,从主观意识上保证封得住。

通过封禁治理,使修复区的自然、经济、社会发展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关键词: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修复;自我修复;综合治理2002年,定西市安定区被列为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生态修复试点项目,项目区采取退耕、禁牧、封育等措施进行生态修复。

经过3年(2002~2004)的实施,在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同时,探索出一条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综合治理与自我修复相结合的生态修复模式,为同类地区乃至黄河流域开展生态修复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

1项目概况1.1自然概况项目区地处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内,山梁陡峭,沟谷狭长,海拔高度2 051~2 580m。

气候干燥温凉,四季变化明显,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年均气温 5.20℃,最热月平均气温18.40 ℃。

无霜期116~140d。

年降水量350~460mm,蒸发量高达1 500mm以上。

降雨在时间上分布不均,多集中在7~9月,占年降雨量的68%。

区内水资源贫乏,主要依靠天然降水和少量的地下水。

天然植被以禾本科和菊科为主,人工草以紫花苜蓿、红豆草、沙打旺、草高梁为主。

项目区内无天然林分布,人工林以柠条、新疆杨、侧柏、云杉为主,并伴有少量柳树、榆树、山杏、山毛桃及零星沙棘灌丛。

1.2社会经济状况项目区涉及杏园、东岳、高峰3个乡的11个行政村,总面积104.25km2,农户1 334户,农业人口0.67万人,农业劳动力0.27万个,人口密度为64人/km2。

项目区为典型的雨养农业区。

农作物以春小麦、豌豆、扁豆、胡麻、洋芋、玉米等为主,药材以党参、柴胡、板兰根等为主,洋芋和药材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由于干旱少雨,植被稀疏,水资源短缺,自然灾害频繁,经营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农业生产水平低下,人民生活水平不高。

降雨对黄土丘陵阶地水土流失的影响研究

降雨对黄土丘陵阶地水土流失的影响研究

降雨对黄土丘陵阶地水土流失的影响研究摘要在水土流失的发生过程中,降雨是一个关键的诱因。

研究不同的降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认为,降雨量越大,水土流失就越明显,但研究表明其规律并不明显,而与水土流失密切相关的,是雨强、雨滴大小、雨型、前期降雨状况和降雪。

关键词降雨;黄土丘陵阶地;水土流失黄土丘陵阶地主要由黄土组成,黄土颗粒细小,质地疏松,具有直立性并含有碳酸钙,遇水容易溶解、崩塌,形成水土流失。

在自然界中,水土流失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但其发生和发展归根结底都是在不同的具体条件下外营力的破坏力大于土体抵抗力的结果。

水、风、温度等的变化是形成外营力破坏力的基础,而水是外营力中的主要方面,当水的冲力大于土壤的抵抗力时,就造成水土流失。

因此,充分认识降雨诱发水土流失的规律,对于科学地进行防治水土流失具有重要意义。

1降雨量在一般情况下,降雨量越大,相应就产生较大的动能,水土流失速度也就越大。

据观测:雨滴击溅地表能使表土土粒被溅起60~90cm高,飞溅距离可达1.5m 远。

雨滴溅蚀是降雨雨滴对土壤的力学侵蚀,它主要取决于降雨动能,由于E=1/2mv2,其中,E是雨滴的功能,m是雨滴质量,v是雨滴下降的速度。

所以雨滴溅蚀强度主要取决于雨滴大小和下降速度。

较大的雨滴落在干燥的土壤表面,此时土粒间犹为空气所充填,土粒尚未吸收降雨,即被雨滴击散,但随着降雨过程延长,表土中团粒吸收的水分增加,土粒间的空隙大部分被水所充满,致使土壤结构破坏,地表成稀泥状态,造成土壤板结。

降雨量与土壤侵蚀关系规律并不明显。

2降雨强度水土流失的严重发生是由为数不多而强度较大的暴雨所造成的。

据测定:1次155mm的降雨(2003年8月11~13日,历时 2 958min,平均降雨强度0.05mm/min),在坡度为8.03%的小麦收割地内造成的冲刷量为1 750t/km2,相当于该地区10年总量的35.2%。

从2003年的观测资料中选择降雨量相近而降雨强度不同的3次降雨在24个径流小区中所产生的径流量和冲刷量取其平均值进行对比:平均降雨强度为1∶2.5∶6.1,径流量之比为1∶15.5∶44.2,冲刷量之比为1∶37∶233。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与危害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与危害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与危害黄土高原位于东经100°24′~114°,北纬34°~40°20′之间,在全国地貌格局中属于第二阶梯。

自北而南跨我国温带和暖温带,从东南向西北包括半湿润地带、半干旱地带、和干旱地带。

其范围东界为太行山西侧,西界为乌鞘岭、日月山、拉脊山一线,南界为秦岭—熊耳山、嵩山北麓一线,北界为长城。

地跨青、甘、宁、蒙、陕、晋、豫七省(区)。

总面积为64万km2。

(图1)黄土高原地处黄河中上游和海河上游。

黄河流域自古就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但是由于黄土高原地区本身固有的自然环境脆弱,加上长期以来土地利用很不合理,植被遭受破坏,水土流失极为严重。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制约因素。

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1.1自然因素1.1.1 黄土高原的土质疏松黄土高原地区的主要地表组成物质为黄土,深厚的黄土土层与其明显的垂直节理性,遇水易崩解,抗冲、抗蚀性能很弱,沟道崩塌、滑塌、泻溜等混合侵蚀异常活跃。

大面积严重的水土流失与黄土的深厚松软直接有关。

黄土从南到北颗粒逐渐变粗,粘结度逐渐减弱,土壤侵蚀模数也相应由南向北逐渐加大。

[3]1.1.2 黄土高原的地形黄土高原黄土深厚,疏松多孔,富含碳酸钙质。

受长期内外营力的作用,地表剥蚀切割严重,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黄土高原气候干旱,降水虽然少,但降水集中,而且多为暴雨,使得黄土高原发育成沟多坡陡、地形起伏破碎的景观。

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的流速越快,对土壤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

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

所以极易形成大规模的水土流失现象。

1.1.3黄土高原地区的降水因素黄土高原地区具有降水集中、强度大、暴雨多的特点。

黄土高原年降水量一般在400~600mm,但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7~9月,约占全年雨量的60%~75%。

据测定,每次暴雨所产生的侵蚀量一般在750t/km2,可占全年侵蚀量的40%,甚至高达90%。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不同人工植被恢复土壤水分的相对亏缺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不同人工植被恢复土壤水分的相对亏缺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不同人工植被恢复土壤水分的相对亏缺杨磊;卫伟;莫保儒;陈利顶【摘要】土壤水分是制约半干旱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和生态建设的关键因子.而缺乏科学指导的人工植被恢复会加剧土壤水分耗竭,造成土壤水分亏缺,从而严重阻碍该区生态系统恢复和脆弱生境的有效改善.以典型半干旱黄土丘陵区甘肃定西龙滩流域为例,对比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储水状况,并通过构建土壤水分相对亏缺指数CSWDI(Compared Soil Water Deficit Index)和样地土壤水分相对亏缺指数PCSWDI(Plot Compared Soil Water Deficit Index)进行定量化分析与评价,发现各人工植被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土壤水分亏缺.其中,柠条、油松、山杏林地PCSWDI 分别达到0.65、0.62、0.62,土壤水分亏缺严重,尤其是100 cm以下土层;山毛桃林地和苜蓿草地PCSWDI分别为0.38和0.17,在100-200 cm土层有一定程度的水分亏缺,但相对较轻;侧柏林地土壤水分的亏缺主要集中在20-100 cm这一层次,100 cm以下则随深度增加而降低;0-200 cm土层内,杨树林地、撂荒草地和马铃薯农地无显著水分亏缺,且在0-100 cm内土壤水分有一定的补充.CSWDI和PCSWDI能有效反映不同层次和样地土壤水分相对亏缺状况,可用于同一地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水分响应的定量化分析与评估.【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11(031)011【总页数】9页(P3060-3068)【关键词】半干旱区;黄土高原;土壤水分;水分亏缺;植被恢复【作者】杨磊;卫伟;莫保儒;陈利顶【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兰州,730020;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正文语种】中文半干旱黄土丘陵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土壤水资源短缺,土壤水分是该地区植被恢复和生态建设最主要的制约因子。

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雨强下坡长对坡面土壤侵蚀的影响

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雨强下坡长对坡面土壤侵蚀的影响

收稿日期:2010-01-15;修订日期:2010-05-26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40635027)、黄河水利委员会治黄专项(黄水保200651-02)、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40971165)资助作者简介:陈晓安(1983-),安徽省南陵县人,硕士,研究方向:土壤侵蚀模型。

E-mail:onlycxa@ *通讯作者:E-mail :caiqg@ 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雨强下坡长对坡面土壤侵蚀的影响陈晓安1,2,3,蔡强国2*,张利超1,郑明国2,綦俊谕2,李君兰2(1.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江西南昌330029;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3.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湖北武汉430070)摘要:坡长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可能随雨强不同而发生变异,采用岔巴沟流域径流场资料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不同雨强范围下坡长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探讨了坡面土壤侵蚀的临界坡长。

结果表明,坡长与土壤侵蚀的关系受雨强效应的影响;团山沟坡面坡长与土壤侵蚀的关系在I 30高于和低于0.21mm min -1表现出不同的规律:当I 30≤0.21mm min -1即小雨强范围时,随着坡长从20m 到60m 的增加,土壤侵蚀模数而逐渐减小,此时,土壤侵蚀模数随坡长的变化趋势与径流模数随坡长变化的趋势相同;当I 30>0.21mm min -1即大雨强范围时,随着坡长从20m 到60m 的增加,土壤侵蚀模数先增加后趋于稳定,土壤侵蚀模数随坡长变化的趋势与径流平均含沙量随坡长变化的趋势相同;坡面土壤侵蚀的临界坡长非定值,是关于I 30的函数。

关键词:黄土丘陵沟壑区;坡长;土壤侵蚀中图分类号:S1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64-3945(2011)03-0721-05Vol.42,No.3Jun.,2011土壤通报Chinese Journal of Soil Science第42卷第3期2011年6月坡长是影响坡面土壤侵蚀的重要因子[1~3]。

降水变化对不同下垫面的水土流失之分异影响

降水变化对不同下垫面的水土流失之分异影响

第28卷第1期2008年2月水土保持通报Bulleti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Vol.28,No.1Feb.,2008 收稿日期:2007207209 修回日期:2007209207 作者简介:陈维杰(1964—),男(汉族),河南省汝阳县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农村水利与水土保持工作。

E 2mail :hnrycwj @ 。

降水变化对不同下垫面的水土流失之分异影响陈维杰(汝阳县水利水保技术推广站,河南汝阳471200)摘 要:降水是产生土壤侵蚀的主要原动力。

以豫西土石山区的汝阳县和黄土丘陵区的嵩县为例,通过对实测的雨强、坡度等水土流失因子的观测和研究,初步探讨了降水变化对不同下垫面(梯田、林地、坡耕地、荒坡)造成的水土流失之分异影响,并推求出组合方程式表达其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荒坡和坡耕地的蓄水作用最差,梯田和林地的蓄水功效则较高。

在小流域治理过程中,应当把梯田、林地以及配套的沟道整治工程等作为重要的雨水存贮措施。

关键词:降水;下垫面;水土流失;分异影响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88X (2008)01—0073—03 中图分类号:S157.1Influences of Precipitation Change on Soil Erosion Distribution U nderDifferent U nderlying Surface ConditionsCH EN Wei 2jie(R uy ang Ex tension S tation of S oil and W ater Conservation Technolog y R uy ang ,He ’nan 471200,China )Abstract :Precipitation is t he main driving force to induce soil ero sion.By taking Ruyang County in t he eart h 2rocky mountainous area and Song County in t he loess hill area as examples ,t he influences of t he change ofp recipitation on soil ero sion distribution under different underlying surface conditions (terrace ,forest land ,slope cultivated land ,and abandoned slope )were st udied.Soil erosion factors ,such as rainfall intensity and slope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A combined equation was derived to exp ress t he influence.Result s showed t hat t he water storage capacity of abando ned slope and slope cultivated land was lower and t he water storage capacity of terrace and forest land was higher.So ,terrace and forest land ,as well as t he supplemen 2tary gully management engineerings ,should be adopted as t he important measures of rainfall water storage t hrough f ull argumentation.K eyw ords :precipitation ;underlying surface condition ;soil erosion ;influence of different distribution 研究表明,坡面径流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1]。

北方土石山区坡改梯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与示范

北方土石山区坡改梯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与示范

迁安市地处唐山市东北部、燕山南麓、长城脚下, 是典型的北方土石山区。 该市坡改梯遵循“ 蓄排结 合、蓄水为灌、灌余后排、排后再蓄” 的原则,建立坡、 顶、沟立体防护林网。 为防止田面冲刷,在梯田上部、 道路两侧设置截排水沟,排水沟与集雨水窖相连,达到
充分利用雨水资源的目的。 梯田间浅沟修筑土谷坊, 土谷坊设置浆砌石溢流口;深沟修筑干砌石谷坊,防止 梯田间沟床 下 切、 沟 岸 扩 张, 最 终 起 到 保 护 梯 田 的 作 用。
(1)梯田田面。 坡改梯后应使水平梯田田面纵横 向高差小于 1%,田面呈内低外高形式。 水平梯田土 层深 30 ~50 cm 内没有石块、石砾,土层厚度应满足作 物根系生长要求。 坡度 5°~15°的坡地,改梯田后田面 宽度为 10 ~30 m;坡度 15°~25°的坡地,改梯田后田 面宽度为 5 ~10 m。
抗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开展几年来, 河北省不同地区水土保持措施配置结构略有差异( 见
田间道路系统由上山路和作业路组成。 上山路一 般 以单个耕作区 为单 元 设 置, 比 降 在 15%以下时,从坡脚上山顺沟缘布设上山路;当比降在 15%以上(暴雨多发区为 9%以上) 时,上山路按 S 形 或环绕山丘布设。 在道路适当位置应设置会车区。 作 业路在耕作区内布设,路的一端或两端与上山路相连。
· 28·
中国水土保持 SWCC 2015 年第 3 期
北方土石山区坡改梯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与示范
魏 飒1 ,郭永晨1 ,侯 克2
(1.河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河北 石家庄 050057; 2.河北省水土保持工作总站,河北 石家庄 050051)
[关键词] 坡改梯;技术标准;北方土石山区;河北 [摘 要] 坡改梯工程建设应包含梯田工程、水源及灌溉工程、防洪和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防护林网工程、地力建设 等内容。 依据河北省开展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实践,科学总结了北方土石山区坡改梯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并对典 型地区的水土保持措施综合配置模式及水土流失治理效果进行了研究。 各典型地区在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后 生态效益明显,保土效益达到 50%以上,蓄水效益达到 45%以上,对水土流失的调控能力明显增强。 [中图分类号] S157.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0 -0941(2015)03 -0028 -0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T(, TB@# ! ,&X(. *@;U@HJ# ! , SY :0;Z@B# ,+).+ Z@B4
( # 2 !"#"$ %$& ’#()*#")*& )+ ,*(#- #-. /$01)-#2 34)2)0& ,/$5$#*46 7$-"$* +)* 34);
3-81*)-9$-"#2 !41$-4$5 ,761-$5$ :4#.$9& )+ !41$-4$5 ,;$1<1-0 #$$$67 , 761-# ;! 2 =*#.>#"$ ,-18$*51"& )+ 7:! ,;$1<1-0 #$$$48 , 761-# ;4 2 7)22$0$ )+ 3#*"6 #-. ( ==) : 3-81*)-9$-"#2 !41$-4$5 ,’#-?6)> ,-18$*51"& ,’#-?6)> 94$$$$ , 761-# ) 2 !"#$ %"&’&()"$ *)+)"$ , :;;< , :< >?@A B >?C> D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4!##$#) 基金项目: 国家 “十五” 科技攻关资助项目 ( !$$#:%"$"%;$4) 收稿日期: 修订日期: !$$";$<;#$ ; !$$";$6;#$ 作者简介: 卫伟 ( #896 = ) , 男, 河南封丘人, 博士生, 主要从事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研究 2 (;>?@1:AB@96!! C #"4 2 D0> 1@I@HJ C EDBBF 2 ?D 2 DH ! 通讯作者 &0EEBFG0HI@HJ ?KLM0E 2 (;>?@1 : ( .0 2 !$$#:%"$"%;$4 ) ;.?L@0H?1 !"#$%&’("$ (’)*: ’MB GE0NBDL A?F O@H?HD@?11P FKGG0ELBI QP .?L@0H?1 %I3?HDBI RE0NBDL 0O LMB ’BHLM S@3B;PB?E R1?H 0O &M@H? .?LKE?1 -D@BHDB S0KHI?L@0H 0O &M@H?( .0 2 <$4!##$#) +),)(-)% %&’): !$$";$<;#$ ; .,,)/’)% %&’): !$$";$6;#$ 0("12&/34: T(, TB@,RM 2 U 2 D?HI@I?LB,>?@H1P BHJ?JBI @H 1?HIFD?GB G?LLBEH ?HI BD010J@D?1 GE0DBFF 2 (;>?@1 :AB@96!! C 期 !$$" 年 ## 月




/01 2 !" , .0 2 ## .03 2 , !$$"
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降水特征值和 下垫面因子影响下的水土流失规律

! ! 伟 #, ,陈利顶 #, , 傅伯杰 # , 巩
杰4
#$$$67 ; 94$$$$)
( # 5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北京 北京 ! 5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兰州 #$$$48 ; 4 5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生态演变过程所必需的。 本文基于典型黄土丘陵沟壑小流域内多年连续的实测数据, 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 分析了降水因子 (降水 降 水 量 与 最 大 9:7*+ 雨 强 的 乘 积) 、 下垫面性质 (坡 度、 土地利用类 量、 降水历时、 平均雨强、 最大 9:7*+ 雨 强、 型、 前期土壤水分) 等指标及其综合影响对径流侵蚀的作用, 试图明确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 半干旱黄土丘陵 沟壑区多因子组合对径流量和侵蚀量影响的规律性; (@) 在 此基 础上对 比分析 不 同 土 地 利 用 方 式 的 土 壤 侵 蚀 特征, 从而提出何种土地利用即植被配置最能有效地遏制或降低干旱半干旱区的土壤侵蚀。 ) 研究区概况 , 属 于典型 的半干 旱 黄 土 丘 陵 沟 研究区位于甘肃省陇中地区的定西市安家沟小流域 ( 9A?9AJK,>:E?9IJ)) 壑区。流域内多年年平均气温 F L 9 M , 极端最 高 气 温 9E L 9 M , ! A M 年 积温 @I99 L A M , ! >: M 年积 温 @@9I L > M , 极端最低气温 N @G L > M 。 年 均 降 水 量 E@G L :77, 其 中 F: O 以 上 集 中 在 G D I 月 份, 且 多 暴 雨。 年 蒸 发 量 空气相对湿度 FA L H O , 太阳辐射 AI> L >PQ#7@ , 年日照时 数 @E:I- , 无霜 期 >E>",干 燥 度 > L >A , 属于中温 >A>:77, 带半干旱气候。 该地区的土壤主要是黄土母质基础上发育起来的灰钙土和盐渍土, 平均厚 度为 E: D F:7。 土壤 粘粒介 于 有机质含量介于 : L 9G O D > L 9E O 之间, ・#7 N 9 , 平均 99 L >@ O D E@ L >G O , @7 土层内的土壤容重介于 > L :I D > L 9F0 ・#7 N 9 , 孔隙率在 A: O D AA O 之间。土壤具有垂直节理, 土质疏松, 湿陷性强, 极易发生土壤侵蚀。侵 蚀模 > L @0 数可高达 > L : 万 $ ・;7 N @ " N > , 这几年经过连续治理, 情况虽有所好转, 但侵蚀依然严重。 流域内自然植被覆盖度 低。 自 然 覆 盖 度 阳 坡 一 般 在 @A O D 9A O , 阴 坡 及 部 分 梁 顶 在 A: O D F: O 之 间。 植被 带 属 于 森 林 草 原 带 干 草 原 区。 乔 木 种 主 要 有 油 松 ( !"#$% &’($)"*+,-"% R"&& ( ) 、 侧柏 ( !)’&./)’0$% +,"1#&’)"% 、 山杏 ( !,$#$% ’,-1#"’/’ < ( ) 等, 灌木有沙棘 ( 2"33+34’1 ,4’-#+"01% < ( ) 、 柠条 ( 5’,’6’#’ ’’6 ( ) , 草本植物为紫 <() 花苜蓿 ( 710"/’6+ %’&"8’ < ( ) 、 红豆草 ( 9#+(,./4"% 8"/4*+)"’ =#%6 ( ) 、 针茅 ( :&"3’ ($#61’#’ S&*+ ( ) 。主 要 的 农 作 物 有 马铃薯 ( :+)’#$- &$(1,+%$- < ( ) 、 春小麦 ( ;,"&"/$- ’1%&"8$- < ( #/ <,03"+ ) 、 玉米 ( <1’ -’.% < ( ) 、 胡麻 ( ="#$及豌豆 ( 5’,’6’#’ >’#%$1#%"% T%U"&; ( ) 等。 $%"&’&&"%%"-$- < ( ) * * +) 研究方法 试验小区的布设 万方数据 试验小区布设在安家沟小流域阴坡中部,位于定西市水土保持研究所的野外气象站附近, 海拔 @>>A7。
摘要: 水土流失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尤 其 在 半 干 旱 黄 土 丘 陵 沟 壑 区 更 具 有 典 型 性。 选 择 定 西 市 安 家 沟 小 流 域 ( 47V47W 为典型区域, 在其阴坡中部布设了 #7 个径流小区, 包括 7 种土地利用类型 (农田、 牧 草 地、 灌 丛、 乔 木 林、 自 然 草 地) .,#$<V48W() (#$V、 , 进行径流、 侵蚀和降雨前期土 壤 水 分 的 测 定。 利 用 偏 相 关 和 方 差 分 析 等 统 计 方 法, 研究了降水特征 和 4 个坡度 #7V、 !$V) 值及不同下垫面因子对水土流失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在黄土丘陵沟壑区: 最 大 4$>@H 雨 强、 以及降 ! 径流量主要 受 降 水 量、 水量与最大 4$>@H 雨强之积的影响。影响侵蚀量的决定性降水因子为降水量和最大 4$>@H 雨强的乘积 R,4$ 与最大 4$>@H 雨强, 而与降水量、 平均雨强的相关性较差; 而 对 侵 蚀 量 有 显 著 影 响, 在该范 " 坡度在 #$V = !$V范围内的变化对径流量没有显著影 响, ; 围内随着坡度的升高侵蚀量增加 (尤以 #7V = !$V 范 围 内 增 加 较 快) # 土 地 利 用 类 型 是 影 响 径 流 侵 蚀 的 一 个 极 其 关 键 的 因 素。 在坡度和土地利用类型双重作用下, 以土地利用为主导因素, 坡度 作 用 次 之。 即 在 一 定 范 围 内, 人为扰动强烈且坡度高的农田 和人工草地最易遭受土壤侵蚀; 而与下部其他层次土壤 水 分 无 明 $ 径流与侵蚀主要与表层 $ = !$D> 的土壤水分呈正相关关系, 显相关关系。 关键词: 水土流失; 降水; 坡度; 土地利用类型; 前期土壤水分
水土流失继续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人民 生产生 活构成 严重 制 约 和 威 胁。目 前 关 于 影 响 地 表
[ >] [@, 9] 径流与土壤侵蚀规律的 研 究 已 经 很 多, 概 括 起 来 主 要 包 括 9 个 方 面, 即下垫面性质 (如 坡 度 、 坡形 、 坡 [E, [F, [ H] [ I] [ >: , [ >@] A] G] >>] 长 、 植被 、 土壤结构 ) 、 气候因素 (如 降 水 量 、 降雨动能 、 雨滴击溅 ) 、 人为干扰 (如 农 业 实 [ >9 , >E] ) 等因子对径流产沙的影响。这些研究针对某一特定因子对径流侵蚀的影响做了大量详细的探讨。然 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