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_中_国_主_要_科_技_成_就[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中国主要科技成就
项目
时间
科技成果
意义
科
技
发
展
规
划
(战
略)
1956年
中国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国务院制订了新中国第一个长期科技发展规划——《1956至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
科学技术事业开始进入了一个有计划的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1985年3月13日
中共中央做出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确立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 1986年3月3日
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4位科学家提出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我国高技术的建议。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863计划”(又名中国高技术发展计划纲要)从这一年开始实施,“星火计划”“火炬计划”
大大提高了我国高技术研究开发水平,增强了我国科技实力,对我国高新技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对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1988年
中国政府先后批准建立了5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如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即现在的中关村科技园区,以促进科学技术与生产结合),此后,又先后制定了“星火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攀登计划”、重大项目攻关计划、重点成果推广计划等一系列重要计划,并建立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制
中关村是世界科技园区模式在我国的奠基,20年来,中关村科技园区通过不断地体制和知识创新,成为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龙头和自主创新的高地,成为我国科技园区发展的典范和旗帜,为其他科技园区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形成了新时期中国科技工作的大格局 1993年10月9日
国务院第十一次常务会议决定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改称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时决定成立中国工程院
有利于凝聚科技界的精英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出主意、攻难关,有利于组织创新团队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有利于激励广大科技术工作者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贡献智慧才干 1994年
我国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支持和帮助下,编制并公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这是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也是我国开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标志 1995年5月6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
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明确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002年6月29日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
标志着我国科普工作步入法制化轨道,对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006年2月9日
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科技支撑 2007年2月26日
中国科学院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向社会发布了《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
这是在全社会关注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的背景下,由中国权威科学机构首次发表的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
生
殖
医
学
1988年3月10日
我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在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诞生
表明我国大陆现代医学技术完成了一次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生殖医学和辅助生育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我国生殖医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高
能
物
理
1988年10月16日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建造成功并首次实现正负电子对撞
为我国粒子物理和同步辐射应用提供了基本研究实验手段和条件,使我国高能物理研究从此步入世界前沿,取得了诸如实现τ轻子质量精确测量等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
火
箭
1960年2月
中国第一枚火箭发射成功 1960年11月5日
中国仿制的第一枚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1963年12月
中国第一枚气象火箭发射成功 导
弹
1964年6月29日
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它揭开我国导弹、火箭发展史上新的一页 1971年9月10日
我国研制的第一枚洲际导弹首次飞行成功 两
弹
一
星
1964年10月16日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美苏两国对中国的核垄断与核威胁,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和平安定的环境,促进了其它领域的发展 1966年
中国第一枚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1970年4月24日
我国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宣告我国进入航天时代
卫
星
1975年11月26日
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 1984年
中国实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到2001“长征”系列火箭,已经发射70多颗卫星
汉字激光照排技术
20世纪70年代中期
王选开始负责国家重点项目“汉字信息处理工程”子项目“汉字精密照排系统”研究工作
促进了汉字激光照排产业的形成,引发了我国印刷业“告别铅与火,迈入光与电”的一场技术革命,推动了我国报业和出版业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杂
交
水
稻
1973年
袁隆平培育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二号”
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大成就,是水稻育种史上继矮化育种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育种突破,杂交水稻为粮食大面积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解决中国的温饱问题、为世界粮食短缺问题提供了战略
思路,袁隆平是国家高科技“八六三”计划生物技术的学科带头人,袁隆平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米神”等称号,中国百姓称之为“当代神农”。 西方媒体称杂交水稻为“ 东方魔稻 ”、“第二次绿色革命”。美国著名的农业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说:袁(隆平)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 1974年
袁隆平研究籼型水稻成功 计
算
机、
互
联
网
工
程
1983年
“银河—Ⅰ”巨型计算机诞生
填补了我国巨型计算机的空白,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世界研制巨型计算机的行列 1992年
“银河—Ⅱ”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1997年
运算130亿次∕秒的“银河—Ⅲ”计算机研制成功 1994年4月20日
“NCFC工程”通过美国Sprint公司连入Internet的64K国际专线开通
实现了与Internet的全功能连接,中国从此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真正拥有全功能Internet的国家
921
工
程
1999年9月-2003年初
“神州号”无人飞船四次升空并安全着陆 2003年10月15-16日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杨利伟送入太空并返回
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历史性重大突破,我国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激发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中国跻身世界航天科技大国之列 2005年10月12-17日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把费俊龙、聂海胜送入太空并返回 2008年9月25-28日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把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送入太空并返回 探
月
工
程
2007年10月24日
“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并传回月球照片和有关探测数据,标志着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 2009年3月1日
“嫦娥一号”成功撞击月球 生
物
技
术
1965年9月17日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成功
标志着人类在认识生命、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中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促进了生命科学的发展,开启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高质量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中所承担的测序任务,表明我国在基因组学研究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999年
中国加入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 2001年8月26日
人类基因组“中国卷”的绘制工作宣告完成 克
隆
技
术
1963年
克隆鲤鱼成功(科学家童第周)
由于相关论文是发表在一本中文科学期刊,没有被翻译成英文而不为国际所知晓 2002年5月27日
克隆牛“波娃”成功 2004年3月11、17日
克隆牛 “大漏”“二漏”(朱镕基命名)
被誉为“世界顶级牛” 2005年8月8日
克隆猪成功 南
极
科
考
1984年11月20日
我国南极科考队乘远洋考察船——“向阳红10号” 首次向南极进
发
政治意义:中国的极地科学考察事业是振兴中华、为国争光、造福人类的事业。科学意义:地球的南北两极,是全球变化的驱动器、全球气候变化的冷源、也是人类居住的地球与外星联系的重要窗口。经济意义:北极地区丰富的资源早已为人们所开发利用。而南极蕴藏着较北极更为丰富的资源和能源,有世界上最大的铁山和煤田、丰富的海洋生物(特别是南极磷虾)和油气资源、地球上72%以上的天然淡水资源。社会意义:自我国开展极地考察的短短20年中,在科学考察中所取得的成就和在国际极地事务中所起的作用与影响,充分反应了我们伟大祖国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和科教兴国战略指引下,经济持续发展、科技水平快速提高、综合国力大大增强的日新月异面貌,这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极地考察事业的发展、鼓舞了极地考察健儿为祖国、为科学不畏艰险、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创新精神 1984年12月30日
科考队在乔治王岛登陆 1985年2月20日
我国第一座南极科学考察站——长城站,在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上建成 1989年2月26日
又建立了第二座南极科学考察站——中山站 2009年4月10日
我国第25次南极科考队乘“雪龙号”凯旋而归 发现并开发大庆油田
1959年9月26日
大庆油田第一口油井喷射出石油
向全世界宣布,中国松辽盆地发现了世界级的特大砂岩油田。它的成功发现和开发,证实了我国学者提出的“陆相地层生油”理论和探矿思想,使我国彻底甩掉了贫油的帽子,我国石油工业从此走进了历史新纪元
数
学
成
就
1966年
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取得哥德巴赫猜想证明世界领先成果
陈景润的证明结果距摘取哥德巴赫猜想这个“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只有一步之遥。1978年《人民文学》发表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描述了陈景润甘于寂寞、不畏艰辛、勇攀科学高峰的感人事迹,极大地激发了中国青年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铁
路
建
设
2006年7月1日
全线长1142 公里的格尔木至拉萨段铁路通车。至此,青藏铁路全线建成并通车
结束了西藏不通火车的历史,对于加快青海、西藏两省(区)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各族群众生活,增进民族团结,巩固祖国边防,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抵
抗
疾
病、
防
灾
抗
灾
2003年
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对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我国内地累计报告SARS临床诊断病例5327例,死亡349例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防治斗争最终取得胜利。暴露出了我国公共卫生应急机制存在的若干问题,也引发了有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行为与流行病之间的关系等科学问题的讨论,还
直接考验并全面提升了我国公共卫生应急处置机制,同时也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2008年5月12日
四川发生特大地震
一年来,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现已完成重建项目的约80% 2009年
甲型H1N1流感暴发
目前(2009.5.19)中国有7例输入性病例和1例疑似病例,从SARS到甲型H1N1中国疾控体系升级
其
他
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许多指标都突破了世界水利工程的记录;中国在国际上首次定位和克隆了神经性高频耳聋基因、乳光牙本质Ⅱ型、汉孔角化症等遗传病的致病基因;量子信息领域避错码被国际公认为量子信息领域“最令人激动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