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青少年对父亲、母亲及同伴的依恋及其关系

合集下载

中学生依恋情结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

中学生依恋情结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

r一 .3 > . , : 1 本 研 究采 用 自己修 订 的青 少年 社 交焦 虑 问卷 外 (: 00 p 05)依恋 的其他维度与社交焦虑的
( A — L rc ,9 9) S S A;a G ea 19 测量 青少年的社交焦虑水 I 维 度 均 存 在 显 著 的 负 相关 。 各
平。该问卷的信度分析结果表明, 该问卷的同质性信 』 以青少年父母和同伴依恋 、 青少年社交焦虑 的各 度为. 6分辨系数为. 5这说明修订的青少年社交 ! 8 , 1 7 , 1 因子为模型变量 , 采用多元线形回归模 型来分析青少 焦 虑问卷 比较稳定和可靠 ;采用王争艳等人 (05 20 )l 年依 恋对社交焦虑 的影 响 , 结果表 明母 亲疏离 、 同伴
本研究试 图从青少年与父母 、 朋友的依恋关 系的 I
角度 出发 , 探索青少 年依恋对社交焦虑的影 响。

对 青 少 年 的 同 伴 依 恋 进 行 性 别 、年 龄 的 二 因 J 方差 分析 。结果 表 明 ,性别 的 主效应 极 其显 著 素
I( = 425 p . 0)女生 的同伴依恋水平高于男生 ; F 5 . ,= 0 , 8 0
将 青 少 年 依 恋 的 各 个 因子 与 青 少 年 社 交 焦 虑 的
所 高中 )共计 10 名 中学 生进行 问卷调查 , 回有 l , 50 收
效 问卷 10 2 3份。 2 究工具 研
各个 因子进行相关 分析, 结果 发现除了父亲沟通与青 l f 少年在一般 情境下 的社会 回避及 苦恼 的相关 不显著 I
对青少年 的母 亲依恋进行性 别和年级 的二因素
Warn等 人 进 行 的 追 踪 研 究 证 实 了 ;rn e 1 r e Fa cs M. 方差分析。 结果表 明 , 男女生之 间差异不显著 , 同的 不

依恋关系对社交行为的影响

依恋关系对社交行为的影响

依恋关系对社交行为的影响作者:刘林涛来源:《速读·下旬》2016年第01期摘要:青少年阶段是个体生命中极其重要且充满变化的阶段,具有明显的过渡性。

这一阶段的个体生理已基本成熟,但心理与社会行为还未充分发展。

因此,依恋关系对青少年的社交行为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

本文主要讨论了依恋关系费青少年社交行为的影响以及相关的教育建议。

关键词:依恋关系;社交行为;影响;教育建议一、依恋关系对青少年社交行为的影响相关分析发现,青少年依恋与社交焦虑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

进一步分析发现,青少年母亲依恋、父亲依恋和同伴依恋的九个维度除了父亲沟通维度外,其它维度都与社交焦虑总分及它的三个维度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

回归分析发现,母亲疏离、同伴疏离和同伴信任对社交焦虑的预测达到了显著水平,其中同伴疏离的贡献率最大。

另外,依恋的各个维度对社交焦虑的各个维度也存在大小不同的预测作用:母亲疏离、同伴疏离与父亲信任维度均对害怕否定评价的预测性达到了显著性水平;母亲疏离、同伴信任与同伴疏离对一般情境下的社交回避及苦恼的预测性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同伴疏离与母亲疏离对陌生情境下的社会回避及苦恼维度的预测达到了显著水平。

而父亲依恋则是以同伴依恋为中介,对社交焦虑产生间接的效应:父亲信任、父亲沟通对同伴信任的预测性达到了显著水平;父亲信任、父亲沟通和父亲疏离对同伴疏离的预测性达到了显著水平。

综合分析表明,母亲依恋、同伴依恋对社交焦虑有直接的预测作用,而父亲依恋则通过同伴依恋这个中介变量对社交焦虑产生影响。

依恋理论认为,婴幼儿个体根据抚养者对其反应是否及时、敏感与一致来判断自我受欢迎的程度和他人可信赖的程度,在与主要扶养人的密切接触中逐渐将上述信息进行表征内化,最终形成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

这种内部工作模式主要以无意识方式运行,并且一旦建立起来就倾向于永久,它决定着儿童的行为方式,并成为未来人际关系的参照系。

因此,青少年在与父母的长期接触中形成的对自我和他人以及人际关系的认识模式影响着他们社会交往。

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亲子关系与依恋

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亲子关系与依恋

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亲子关系与依恋亲子关系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亲子关系的质量和稳定性对儿童的心理、情感和社交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同时,儿童与父母之间的依恋关系也对其成长过程中的许多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亲子关系与依恋,并讨论其对儿童的发展和健康的影响。

一、亲子关系的定义及重要性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联系和互动方式。

亲子关系的特点包括父母的情感支持、沟通和互动的频率以及双方之间的信任。

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够提供孩子的情感安全感,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全面发展。

二、亲子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1. 情感安全感:亲子关系是孩子建立情感安全感的重要基础。

父母的爱与关怀能够使孩子感受到温暖和安全,对于他们的情感发展和社会适应起到关键作用。

2. 自尊心与自信心的培养:亲子关系对儿童的自尊心形成和自信心的建立起着重要作用。

父母的赞扬和支持可以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增强他们的自信。

3. 社交技能的培养:亲子关系的质量与稳定性会影响孩子的社交技能的学习和发展。

良好的父母关系可以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社交模式和行为规范,从而促进他们与他人的交往能力。

4. 情绪调节与应对能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能够帮助孩子学会情绪的识别和调节,以及积极的应对问题的方法。

孩子在情绪困扰时能够感受到父母的安慰和支持,从而学会处理复杂的情绪问题。

三、亲子依恋关系的定义及类型亲子依恋是指儿童对父母的依赖和寻求安慰与支持的需求。

根据依恋理论,父母与儿童之间的依恋可分为安全依恋、不安全依恋和避开依恋三种类型。

1. 安全依恋:在安全依恋中,孩子与父母建立了亲密的情感联系,能够感受到父母的爱与关怀,并且相信父母会在他们需要的时候提供支持和安慰。

这种依恋类型通常与儿童的正常心理发展和健康成长相关联。

2. 不安全依恋:不安全依恋分为焦虑依恋和回避依恋。

焦虑依恋的孩子常常表现出强烈的寻求和依赖父母的需求,同时表现出过度的焦虑和对父母的担心。

亲子依恋、同伴依恋和攻击行为的综述

亲子依恋、同伴依恋和攻击行为的综述

亲子依恋、同伴依恋和攻击行为的综述摘要:传统观点认为具有良好依恋的个体攻击行为的水平会较低,此种观点较为符合大众的认知。

但是此种观点并不是具有普适性,个体所处的年龄阶段和性别均会产生不同的研究结果。

一些实验表明,高亲子依恋的个体攻击行为偏低,而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亲子依恋对攻击行为的影响大大降低,同伴之间的依恋关系决定着个体的攻击性水平。

而有些实验表明,亲子依恋和同伴依恋在婴儿期到成年期之间对攻击行为均有着重要影响;总之,目前依恋与攻击的关系仍然需要分类讨论,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同伴依恋;亲子依恋;攻击行为1 前言自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攻击行为就成为了一个广泛性的研究课题。

近些年来,随着依恋理论的成熟发展,依恋和攻击行为的关系成为了众多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对象。

在论述之前,我们首先应该了解攻击行为和依恋的概念。

Dollard 等人(1939)认为攻击人们故意伤害他人的行为,他强调攻击者的意图或目的是攻击的条件[1]。

关于依恋一词,英国的心理学家John Bowlby在1969年最早明确地提出“依恋"这一个概念,他将依恋定义为婴幼儿与照顾者之间的某种情感联结[2]。

在Bowlby中建立依恋概念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心理学界对依恋的研究都受到了它的影响。

但是,Bowlby的概念是单方面的,他对依恋的概念仅限于幼儿和仅母亲。

对孩子的依恋。

实际上,建立依恋关系是一个伴随个人生活的动态过程。

2 研究回顾2.1 对传统观点的评述和分析传统观点一直认为不安全的依恋关系容易导致暴力和攻击行为,这个观点较为符合大众的认知,一些学者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个观点。

Rapson Gomez(2007)的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婴儿可能会对许多个体产生依恋,但对主要的照顾者几乎总是母亲的依恋,才是塑造婴儿依恋品质的关键[3]。

近年来依恋理论已扩展到青少年和年轻人。

对这些群体来说,依恋的特征是一种持久的深情细带,包括一个人的总体感觉安全、信任、积极的沟通,以及在与他人的亲密关系中被支持和接受。

简述个体在成长中内心依恋的阶段过程

简述个体在成长中内心依恋的阶段过程

简述个体在成长中内心依恋的阶段过程
摘要:
一、婴幼儿期:依赖父母,安全感建立
二、儿童期:逐渐独立,对父母情感需求的转变
三、青少年期:对同伴关系的重视,内心依恋的转移
四、成年期:情感独立,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
正文:
人在成长过程中的内心依恋阶段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

它伴随着个体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角色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在婴幼儿期,个体对父母的依恋尤为强烈。

这一阶段,孩子们对父母的安全感依赖建立在生理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

父母的爱抚、照顾和回应能帮助孩子建立信任感,为今后的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发育,儿童期个体开始逐渐独立。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对父母的情感需求发生转变,他们渴望在家庭和社会中获得更多的自主权。

父母在此时应适当放手,让孩子在尝试和犯错中积累经验,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入青少年期,个体对同伴关系的重视逐渐超过对家庭的依赖。

这个阶段的孩子们开始对内心世界有更深入的思考,试图寻找自我认同。

他们在与同伴的互动中建立自信,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此时,父母应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引导他们建立健康的友谊和恋爱观念。

成年期个体逐渐实现情感独立,有能力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

在这个阶
段,人们应学会珍惜和维护身边的亲朋好友,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

父母在此时应鼓励孩子拓展社交圈,为今后的人生做好准备。

总之,了解成长过程中内心依恋的阶段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各个阶段的需求,为个体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

亲子、同伴依恋对中学生积极社会适应的影响

亲子、同伴依恋对中学生积极社会适应的影响

亲子、同伴依恋对中学生积极社会适应的影响作者:陈振宇冯慧岩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下》2013年第03期【摘要】目的:分析中学生亲子依恋及同伴依恋特点,从而探讨两者对积极社会适应的影响及因素。

方法:通过对广西南宁市405名中学生以《青少年对父母与同伴依恋问卷》及《青少年社会适应评估问卷》进行测量,选取有效问卷366份进行统计分析,以观察中学生亲子依恋、同伴依恋与中学生积极社会适应的关系特征。

结果(1)母子依恋、父子依恋和同伴依恋与积极社会适应呈正向显著相关,且相关均在0.25以上。

(2)父子、母子依恋为自变量,积极社会适应为因变量显示母子依恋t=6.83, P依恋是指儿童与养育者之间的感情联结,它既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开始,也是个体社会性的一个重要方面[1],因此历来为研究者所重视。

早期依恋主要集中于亲子依恋的研究,自上世纪80 年代末,在生命全程依恋观和多重依恋说的影响下,包括同伴依恋在内的与其他重要他人的依恋关系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积极适应社会适应就是个体为了满足自身生存、发展或符合社会的规范的需要,必须达到的或具备的与其年龄相符合、与个体的幸福、力量和成长相关联的行为[2]。

有关亲子依恋及同伴依恋对个体积极社会适应的影响研究目前在国内还没有报道,本文拟对亲子依恋、同伴依恋对中学生积极社会适应的影响这一问题展开研究。

1研究方法1.1 被试从广西南宁市某两所中学分别选取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四个年级的中学生,每个年级两个班,总计405人。

共发放问卷405份,回收388份,回收率95.80%,有效问卷为366份,有效率为94.23%,其中男生187人,女生163人,缺失16人。

初一年级83人,初二年级91人,高一年级92人,高二年级84人,缺失16人。

1.2 测量工具《青少年对父母与同伴依恋问卷》(Greenberg 和Armsden编制)[3]及《青少年社会适应评估问卷》(周晖编制,余益兵修订)[4]1.3研究程序(1)现象的描述,用问卷调查法,对中学生对不同依恋对象的依恋特点进行测查,验证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差异的表现如何。

中学生亲子依恋、同伴依恋发展特点调查分析

中学生亲子依恋、同伴依恋发展特点调查分析

中学生亲子依恋、同伴依恋发展特点调查分析作者:邹筱清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年第29期〔摘要〕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随着身心的迅猛发展,其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均受到了挑战,为了了解中学生亲子依恋、同伴依恋的特点,为具体分析其如何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做铺垫,我们采用了青少年依恋问卷(IPPA)对福建省莆田第二中学在校中学生(除毕业班外)进行施测。

结果:在性别差异上,男女生在母亲依恋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父亲依恋上却差异显著;在年级差异上,中学生依恋质量在整个青春期发生了较大变化。

父母依恋质量呈先降后稳的趋势;同伴依恋呈持续上升的趋势;在生源地差异上,城镇和农村不同来源的中学生在依恋水平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城镇学生的依恋水平均高于农村学生;在父母亲学历差异上,父亲学历高低与青少年的亲子依恋有显著性差异,且呈正相关,而母亲学历的不同对青少年的依恋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亲子依恋;同伴依恋;发展特点〔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29-0021-04一、研究背景和意义(一)研究背景1.青少年依恋的研究现状Bowlby认为依恋就是“个体与具有特殊意义的他人形成牢固的情感纽带的倾向。

” [1]同时,他还认为人类依恋在人“从出生到死亡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的生理迅速发育成熟,由此带来心理“暴风骤雨”般的变化,成人感、自我意识高涨,独立性增强,关注同伴交往,挑战权威。

几乎每个青少年都会思考“我是谁”“我为什么活着”“父母、朋友为什么不理解我”等问题,并执着地寻求问题的答案。

身心的迅猛发展给青春期学生在亲子关系、同伴关系方面带来了挑战。

2.亲子依恋的研究亲子依恋对于中学生而言是促进个体适应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但在我们的咨询工作中,却经常会听到很多学生对自己父母的抱怨,如“我的父母不关心我”“我爸妈很爱管我的闲事”“父母简直不可理喻”等等。

青少年同伴依恋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青少年同伴依恋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综合论坛新教师教学作为时下最热门的心理学话题之一,亲社会行为是提倡青少年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内核,其内容包括的帮助、分享等正是 “友善”,是体现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以及社会适应良好的产物。

培养亲社会行为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处于自我意识变速发展时期的心理特点对培养亲社会行为提出了挑战(罗洪菊,2010)。

而同伴依恋在青少年发展时期中,是父母依恋的延伸及拓展,体现了重要他人的作用,是同伴关系的深化。

研究同伴依恋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有利于亲社会行为在学校环境下的培育,尤其有利于青少年的人格培育与心理健康。

一、亲社会行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L.G.Wispe 最早 提出,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 )为所有与侵犯等负性行为相反的行为,如同情、慈善、分享、帮助等。

而朱智贤(1989)主编的《心理学大辞典》中关于亲社会行为的定义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 也有国外学者认为,亲社会行为是个体一种主动自发的、有益于他人以及社会群体的行为,包括捐赠、帮助他人、分享等(Penner ,Dovidio ,Piliavin ,& Schroeder ,2005)。

亲社会行为在不同的青少年时期有差异,如Carlo 等人(2003)通过修订后的亲社会倾向量表(PTM )使用多维测量法对138名青少年调查发现,比较前青少年时期和中青少年时期的亲社会行为,差异显著;而且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也会有所不同,Scour field 等人(2004)采用SDQ 和父母-教师评价的方式研究682个家庭发现青少年亲社会行为随着年龄增长而受到所处环境和遗传基因的影响下降,并且父母报告的得分显著高于老师报告。

除了青少年时期和评价方式,性别和共情也对亲社会行为有影响。

一项追踪研究表明亲社会行为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这种情况尤其发生在男生身上(Carlo ,Crockett ,Randall & Roesch ,2007)。

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的基本特征及其与父母依恋的关系探讨

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的基本特征及其与父母依恋的关系探讨

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的基本特征及其与父母依恋的关系探讨青少年期是一个自我探索和身份建构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青少年同伴关系开始发展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对自己的认识和表露需求逐渐增强,与此他们与父母的依恋关系也在发生变化。

了解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的基本特征以及其与父母依恋的关系对于促进青少年良好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的基本特征1. 自我表露的内在需求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是指他们在同伴关系中通过言语、行为等方式向同伴展示自己真实的思想、情感和意愿的需求。

在这一过程中,青少年渴望得到同伴的理解、关怀和支持,从而获得心理成长和满足感。

自我表露的需求是青少年自我认知与自我接纳的表现,也是他们与同伴建立亲密关系和获得认同感的基础。

2. 外部表现特征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的外部表现特征主要体现在言语沟通、亲密举动和情感交流等方面。

在同伴关系中,青少年倾向于与同龄人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愿意在真诚相待的朋友面前展现真实的自我,表达他们的需求和情感。

一方面,青少年会通过分享自己的快乐与朋友一同分享,通过表达自己的忧虑获得安慰和支持;他们也会在同伴面前坦诚自己的烦恼和困惑,寻求同伴的理解和建议。

尽管青少年渴望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内心世界,但在实际的交往中,他们也会面临自我表露的受限性。

这一受限性主要来自于青少年自身的内部防御机制和外部环境的影响。

在面对不同的同伴时,青少年会根据自己的评估和判断来决定是否进行自我表露,他们可能会考虑到同伴的接纳程度、自己的形象维护以及信息的保密等因素。

1. 父母依恋与自我表露的关系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是最早期、最重要的依恋对象,他们的依恋关系将直接影响青少年的自我认知与行为特征。

研究表明,父母依恋对于青少年的自我表露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方面,父母与青少年之间的亲密依恋关系会使青少年更加安全和自信,他们更愿意在同伴关系中进行自我表露,因为他们相信自己可以得到同伴的理解和支持;父母与青少年之间的依恋关系受到干扰或冲突时,青少年可能会在同伴关系中表现出回避、隐瞒等行为,因为他们内心中存在对自我表露被拒绝或伤害的恐惧。

寄宿制幼儿亲子依恋与同伴交往的关系

寄宿制幼儿亲子依恋与同伴交往的关系

寄宿制幼儿亲子依恋与同伴交往的关系依恋理论已经成为理解儿童早期社会情绪和人格发展的主导途径。

本文以北京市某寄宿制幼儿园大、中、小班幼儿为被试对象,使用问卷调查、同伴提名等方式,提供了一个测量3~6岁幼儿对亲子依恋安全性的便捷、可靠的工具,从而有利于开展依恋研究,为依恋研究提供依据,探讨寄宿制幼儿园亲子依恋与其同伴交往的关系。

标签:寄宿制;亲子依恋;同伴关系一、问题的提出在国内,关于幼儿依恋主要是普通幼儿园的依恋和同伴的实证研究,但是目前在我国,许多家庭无暇照顾孩子,很多孩子被送到寄宿制学校,所以我们有必要研究寄宿制幼儿在亲子依恋与同伴依恋中的发展情况。

所以本文出于如上考虑,提出了如下问题:(1)寄宿制幼儿亲子依恋、同伴依恋的特点是怎样的呢?(2)寄宿制幼儿的亲子依恋与同伴关系又是什么呢?二、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本项目选取北京市某幼儿园大、中、小班寄宿幼儿90人为研究对象,其中小班30人,中班30人,大班30人,回收有效数据为85人,有效回收率为94%。

同时向其父母及带班老师了解研究所涉及的部分信息。

2.研究工具本研究使用工PPA的修订版测量幼儿的亲子依恋与同伴依恋状况。

修订版将父母依恋分量表一分为二,发展成独立的母亲依恋及父亲依恋两个分量表,母亲依恋、父亲依恋和同伴依恋分别有25题。

3.施测施测由该项目成员组织,以班为单位团体施测,事先对项目成员进行培训,项目在7天内完成。

三、研究结果1.寄宿制儿童亲子依恋的发展特征研究表明,男女幼儿在父亲依恋、母亲依恋的得分并无显著差异;在父亲依恋和母亲依恋上的得分小班和中班、大班年级学生有显著差异。

小班幼儿的父亲依恋和母亲依恋的得分显著高于中班、大班幼儿。

中班和大班幼儿没有显著差异。

在维度上,小班幼儿的父亲信任和母亲沟通的得分显著高于中班、大班幼儿。

小班幼儿的父亲疏离和母亲疏离的得分显著低于中班、大班幼儿。

2.寄宿制儿童同伴依恋的发展特征男女幼儿在同伴依恋的得分上有显著差异。

青少年父母、同伴依恋与社会适应性的关系

青少年父母、同伴依恋与社会适应性的关系

青少年父母、同伴依恋与社会适应性的关系琚晓燕1 刘宣文2 方晓义1(1.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100875;2.浙江传媒学院,杭州310018)摘要:对519个初、高中生施测青少年父母同伴依恋量表( IPPA)、自尊(SES)、中学生社会适应性量表,以探讨青少年父母、同伴依恋的现状,以及它们和自尊、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1)青少年总体依恋质量较高。

同伴的依恋质量高于父母依恋质量。

(2)青少年的父母依恋在性别上没有差异;女生的同伴依恋得分显著高于男生。

父母依恋的发展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初一年级最高,初三年级最低;同伴依恋呈先升后降再升趋势,但未见显著差异。

(3)父亲依恋对青少年的心理弹性预测力最强,母亲依恋对心理优势感预测力最强,同伴依恋对人际适应性预测力最强。

这种影响通过自尊的部分中介作用而实现。

关键词:青少年;父母依恋;同伴依恋;自尊;社会适应1 问题提出依恋是个体在毕生发展过程中与重要他人建立的一种深层的、坚固的、持续的情感联结( Bowlby,1973),这种情感联结对青少年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功能有重要影响作用。

个体早期的依恋对象主要是父母,到了青春期,同伴也成为青少年重要的依恋对象。

父母和同伴在青少年的社会适应中到底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一直是有争议的话题。

总的来说,有两种观点:补偿/竞争模型认为青少年寻求同伴支持,以满足那些在父母和家庭里无法满足的需求( Blos,1979; Douvan&Adelson,1966),青少年的亲密依恋关系开始从父母转向亲密同伴( Hazan&Zeifman,1994);连续/认知模型(Bowlby,1997;Offer,Os-trov,&Howard,1981)认为,青少年与朋友和同伴之间建立的关系是与父母、家庭关系的一种扩展,它们是连续的、相互关联的,而不是竞争关系。

依恋领域的实证研究分别支持了上述不同的观点。

高职生亲子依恋与同伴依恋的关系研究

高职生亲子依恋与同伴依恋的关系研究

高职生亲子依恋与同伴依恋的关系研究作者:马亚妮杨昆来源:《科学与财富》2020年第31期摘要:通过父母同伴依恋问卷(IPPA)对170名高职学生的依恋质量进行测评,结果发现性别、是否独生在父亲依恋、母亲依恋及同伴依恋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但离异和未离异学生在父亲依恋、母亲依恋分数差异接近显著。

父亲依恋、母亲依恋和同伴依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支持早期依恋是后期人际交往的基础。

关键词:亲子依恋 ;同伴依恋 ;高职学生依恋指个体在毕生发展过程中与特定他人建立的强烈、持久、同步互动的情感联结[1] ,在生命的早期阶段,主要集中在孩子和主要照看者之间。

在儿童期之后,亲子依恋行为的频率和强度会逐渐减弱,依恋行为会扩展到教师、同伴或伴侣身上。

青少年时期,同伴对其社会适应、安全感和自我概念等有重要的影响,为青少年提供积极的情绪依恋,建立起同伴依恋。

同伴能提供青少年必要的支持与鼓励,重要的同伴关系品质,能提供青少年正向的情绪依恋。

本文将对高职生的亲子依恋、同伴依恋进行探索和分析,为高职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取样的方式,抽取四川某职业学院学生187名,收回有效问卷170份。

其中男生125人,女生45人。

1.2研究工具父母同伴依恋量表(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IPPA)量表由 Armsden等编制,包括母亲依恋、父亲依恋、同伴依恋 3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包括 25个条目,涉及三个维度信任、沟通与疏离。

信任指被试自觉被依恋对象了解与尊重,以及彼此相互信任的程度。

沟通指被试自觉与依恋对象语言沟通的程度与品质。

疏离指被试会对依恋对象生气,以及自觉与依恋对象情感分离、孤立的程度。

依恋总质量等于信任总分加沟通总分减去疏离感分数。

1.3统计方法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及t检验。

2结果2.1高职生依恋的基本情况由上表可以看出父亲依恋和同伴依恋的得分比较接近,母亲的依恋得分最高。

IPPA父母与同伴依恋量表简版

IPPA父母与同伴依恋量表简版

IPPA父母与同伴依恋量表简版引言IPPA父母与同伴依恋量表简版(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 Brief Version)是一种经典的心理测量工具,旨在评估个体与父母和同伴之间的依恋关系。

依恋是人类社会互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的情感、认知和行为都有重要影响。

父母和同伴是儿童和青少年生活中最重要的依恋对象,他们的支持和关注对个体的自尊心、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IPPA父母与同伴依恋量表简版在研究中被广泛使用,因其简短和易于使用而受到欢迎。

本文将介绍IPPA父母与同伴依恋量表简版的背景、结构以及使用方法。

背景IPPA父母与同伴依恋量表简版源于IPPA父母与同伴依恋量表(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

原版量表于1991年由Armsden和Greenberg开发,并被广泛用于研究儿童和青少年的依恋关系。

随着研究对依恋的关注不断增加,为了满足研究者的需要,简化版量表也被开发出来。

该量表包括父母关系子量表和同伴关系子量表,每个子量表下包含了对父母或同伴的依恋的若干陈述。

被试根据自己对这些陈述的认同程度进行打分,以表达自己与父母或同伴之间的依恋关系水平。

结构IPPA父母与同伴依恋量表简版分为两个子量表:父母关系子量表和同伴关系子量表。

每个子量表下包含了5个陈述。

被试需要针对每个陈述,选择一个满足自己情况的选项。

以下是父母关系子量表的示例陈述:1.我相信我的父母能够理解我的感受和需要。

2.我对我的父母表达我的真实感受。

3.我感到我的父母是值得信任的。

4.我希望我能像我的父母一样坦诚地对待别人。

5.我觉得我的父母对我有兴趣,愿意花时间陪伴我。

以下是同伴关系子量表的示例陈述:1.我相信我的朋友能够理解我的感受和需要。

2.我对我的朋友表达我的真实感受。

3.我感到我的朋友是值得信任的。

4.我希望我能像我的朋友一样坦诚地对待别人。

青少年同伴依恋:基于发展的视角

青少年同伴依恋:基于发展的视角

心理科学进展 2014, Vol. 22, No. 7, 1149–1158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DOI: 10.3724/SP.J.1042.2014.011491149青少年同伴依恋:基于发展的视角钟 歆 刘聚红 陈 旭(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重庆 400715)摘 要 同伴依恋是青少年时期的一项重要的发展任务, 目前测量青少年同伴依恋的工具主要包含IPPA 、PIML 以及近年来才出现的AFAS 量表等。

在同伴依恋的影响因素中, 青少年与父母之间的依恋关系以及青少年自身的性别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其同伴依恋的发展状况, 性向和同伴的性别也会影响青少年对同伴依恋对象的选择, 而年龄与同伴依恋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

此外, 安全的依恋风格预示着青少年较高的同伴关系质量, 而良好的同伴依恋关系还可以促进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

未来的研究应该着力于研究方法的改进、研究切入点的变化以及研究方向的多样化。

关键词 青少年; 同伴依恋; 影响因素; 同伴关系质量; 社会性发展 分类号B8441 前言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友谊和依恋行为发生急速变化的发展期(Ma & Huebner, 2008)。

虽然个体最初建立的依恋关系是对父母的依恋, 但随后在其生命的其他时刻, 个体还可以与家庭以外的他人建立起持久的依恋联结(Gorrese & Ruggieri, 2012), 其中就包括同伴依恋。

同伴在青少年时期的影响逐渐突显, 并在青少年的认知、情感、人格、行为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适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雷雳, 伍亚娜, 2009)。

在青少年早期, 对个体而言, 同伴可以有很多作用, 包括可以带来亲密感、安全感和信任, 提供工具性协助, 以及帮助个体习得行为准则(Rubin, Bukowski, & Parker, 1998); 而到了青少年中期, 个体与同伴之间的互动关系在继续发展的同时, 也逐渐开始显露出成年期的各项成熟的功能, 比如成为亲密感的主要来源、为社会行为提供反馈、成为社会信息的来源、为形成终生的依恋和伴侣关系作准备(Allen, 2008)。

修订版青少年依恋问卷中文版在初中生中应用的信效度

修订版青少年依恋问卷中文版在初中生中应用的信效度

66#心理卫生评估#ChineseMentalHealthJourna,lVol25,No11,2011修订版青少年依恋问卷中文版在初中生中应用的信效度张迎黎1,2 张亚林张迎新王杰利黄存云13333(1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长沙410011 2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理咨询科,河南新乡543002南省济源市济水一中,河南济源454650 通信作者:张亚林zhangyl69@vip1sina1com)河=摘要>目的:探讨修订版青少年依恋问卷(RevisedInventoryofParentandPeerAttachmen,tIPPA-R)中文版在初中生中的信度和效度。

方法:方便选取河南某中学556名初中生,完成IPPA-R中文版、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测试(DepressionSelf-RatingScaleforChildren,DSRSC)。

随机抽取55人于4周后重测IPPA-R中文版以检验重测信度;依照DSRSC15分为临界值的标准,将被试分为可能抑郁组(n=59)和非抑郁组(n=497)来检测IPPA-R中文版的实证效度。

结果:IPPA-R中文版的重测信度为01782~01902。

内部一致性CronbachA系数在01737~01886之间,同伴分量表疏远因子去除第9条目后内部一致性信度提高至01805。

各因子间的相关系数在-0189~0176之间。

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母亲依恋的V2/df、GFI、TLI、CFI和RMSEA分别是21479,01920,01919,是21658,01908,01908,01918,01928,01047;父亲依恋分别01901,01891,01909,01049;同伴依恋去除第9条目后分别是21934,01056。

IPPA-R中文版的信任和沟通因子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呈正相关(r=0139~0146),疏远因子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呈负相关(r=-0128~-0141);可能抑郁组的信任和沟通分均低于非抑郁组,而疏远分均高于非抑郁组。

家庭对青少年职业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1)

家庭对青少年职业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1)

文章编号:100124918(2004)0320090295中图分类号:B84412 文献标识码:A家庭对青少年职业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侯志瑾(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 100875)摘 要:家庭在青少年职业发展上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职业发展领域研究人员的重视.本文从家庭因素是青少年职业发展的重要环境、父母对青少年职业发展的影响和亲子依恋关系与青少年职业发展三个方面回顾了家庭对青少年职业发展影响的研究。

关键词:青少年;家庭影响;职业发展;亲子关系作者简介:侯志瑾(1963-),女,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 家庭被认为是儿童、青少年发展特别是社会化的重要环境和影响力量[1]。

Bron fenbrenner 在其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中,用四种生态结构(微环境系统、中环境系统、外环境系统和大环境系统)描述影响人类发展的环境。

他认为,家庭是对个人发展有最直接影响的微环境系统。

“微环境系统是指在具有特定的物理与物质环境中,处于发展中的人所经历、体验的活动、角色和人际关系模式”[2]。

家庭对青少年职业发展的影响也被许多研究者所关注,本文将从家庭、父母和亲子关系三个方面对有关家庭对青少年职业发展影响的有关研究做一个回顾,并对今后在中国进行有关研究和进行青少年职业辅导提出看法。

1 家庭是影响青少年职业选择和发展的重要环境 V ondracek ,Lerner &Schulenberg [3]将Bron fen 2brenner 的微环境系统概念迁移到儿童青少年的职业发展领域,并与发展背景理论相结合。

他们认为,家庭环境对孩子的职业发展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家庭环境中复杂地交织着几种重要的影响孩子职业发展的力量,而且家庭系统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其对孩子职业发展的影响是结合了环境与遗传的力量,而不仅仅是环境本身。

他们提出,家庭环境以活动(儿童被鼓励、教导、规定可以进行或不可以进行的活动)、亲子关系、角色及角色期望三种职业社会化机制对青少年的职业发展起作用。

初中生的心理健康与父母依恋、同伴依恋的关系

初中生的心理健康与父母依恋、同伴依恋的关系

初中生的心理健康与父母依恋、同伴依恋的关系
严万森;童辉杰
【期刊名称】《社会心理科学》
【年(卷),期】2010(000)001
【摘要】目的:探讨初中生的心理健康与父母依恋、同伴依恋的关系。

方法:以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父母和同伴依恋问卷(IPPA)对598名初中生进行测试。

结果:MHT总分与父亲疏远、母亲疏远、同伴疏远呈正相关,与父亲信任、母亲信任:同伴信任、父亲交流、母亲交流、同伴交流呈负相关;同伴疏远、父亲疏远对MHT总分有正向预测作用,母亲信任、父亲信任对MHT总分有负向预测作用:结论:初中生的心理健康与父母依恋、同伴依恋有一定的关系。

【总页数】4页(P85-88)
【作者】严万森;童辉杰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教育学院;苏州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44.1
【相关文献】
1.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的基本特征及其与\r父母依恋的关系探讨 [J], 潘润朵
2.留守初中生父母同伴依恋与心理弹性的相关性 [J], 王慧玲; 杨孝忠; 李杨; 吴俊林; 白雪琴; 陈胡丹; 及若菲; 黄国平
3.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弹性、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父母同伴依恋的关系 [J], 郭雪萍
4.青少年感知父母婚姻冲突与同伴依恋的关系 [J], 张丹;李梦鸽;陈欣
5.中学生父母、同伴依恋特点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 [J], 张姝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与父母依恋关系和与同伴依恋关系量表(IPPA)

与父母依恋关系和与同伴依恋关系量表(IPPA)

与父母依恋关系和与同伴依恋关系量表(IPPA)IPPA问卷亲爱的同学:你好!作为中学生,父母与朋友在你的生活中都处于重要的地位。

你依赖他们需要他们的关心和爱护:同时,对自己的看法,也会影响到你与他们之间的交往。

为了更好的了解你与重要他人的相互关系,请你仔细回答以下问题!年龄:年级:性别: (1)男 (2)女父母是否外出务工:(1)是(2)否(选“是”请回答下面两个问题,选“否”请跳过)谁在外务工:(1)爸爸 (2)妈妈 (3)父母均在外务工你与父母分别时间: (1)1-3个月 (2)3-6个月 (3)半年到一年 (4)一年以上“1”-根本不是这样“2”-很少是这样“3”-有时是这样“4”-经常是这样“5”-总是这样请阅读每一个句子,并选择与你最相符合的,然后画圈。

1.我母亲尊重我的情感。

1 2 3 4 52.我认为我的母亲是称职的母亲。

1 2 3 4 53.我真希望我的母亲是另外的人。

1 2 3 4 54.我母亲很认可我现在的样子。

1 2 3 4 55.对我在意的事情,我喜欢听取我母亲的意见。

1 2 3 4 56.我觉得向母亲表露自己的情感是没有用的。

1 2 3 4 57.当我为某事情难过的时候,我母亲会看出来。

1 2 3 4 58.与母亲讨论我的困扰另我感到很羞耻,很愚蠢。

1 2 3 4 59.母亲对我期望太高。

1 2 3 4 510.我很容易为母亲感到难过。

1 2 3 4 511.我有很多不开心,但母亲知道的很少。

1 2 3 4 512.当讨论事情的时候,母亲会很在乎我的观点。

1 2 3 4 513.我母亲信任我的判断。

1 2 3 4 514.我母亲有她自己的烦恼,所以我不会拿自己的烦恼去烦她。

1 2 3 4 5 15.我母亲帮助我更好的了解自己。

1 2 3 4 516.我把自己的烦恼告诉我的母亲。

1 2 3 4 517.我很生气我母亲。

1 2 3 4 518.我没有得到母亲很多的注意。

青少年依恋问卷(IPPA)

青少年依恋问卷(IPPA)

青少年依恋问卷(IPPA)
本问卷问及生活中的重要人物,包括妈妈、爸爸和亲密朋友,与你之间的关系请仔细阅读每个部分的说明。

第一部分
下列某些句子问及你对妈妈的感受,或者是你对扮演妈妈角色的那个人的感受。

如果有几个扮演妈妈角色的人(例如,生母、继母、奶奶、外婆、阿姨等),选择对你影响最大的那个人进行回答。

请阅读每个句子,在每题末的括号内填入最符合你情况的那一个数字。

仁完全不符合2=不太符合3=有时符合4=常常符合5=完全符合
这部分问及你对爸爸的感受,或者是你对扮演爸爸角色的那个人的感受。

如果有几个扮演爸爸角色的人(例如,亲生爸爸、继父、爷爷、外公、叔叔等),选择对你影响最大的那个人进行回答。

请阅读每个句子,在每题末的括号内填入最符合你情况的那一个数字。

仁完全不符合2=不太符合3=有时符合4=常常符合5=完全符合
这个部分问及你与亲密朋友们之间的关系
请阅读每个句子,在每题末的括号内填入最符合你情况的那一个数字。

仁完全不符合2=不太符合3=有时符合4=常常符合5=完全符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伴 的信任 较低 。 ( )青少 年对 父亲 、母 亲和 同伴 的依恋 维度 间呈正 相关 ( =0 2 6 , . 0~0 4 ,P<0 0 ) .7 . 1 。结
论 : P A具有 良 的信度和效度 ,可以用于考察北 京市青 少年 对父 亲 、母 亲和 同伴 的依恋关 系 ; 京市 青 IP 好 北 少年对 父亲 、母亲和 同伴 的依 恋存在差异 。
33 35 08 09 母 亲 : . ~ . 07~ . ) ( )同伴 依恋 在信 任维度 存在 显著 性别 和年级 的交 互 . ~ . ± . ~ .; 35 37± . 08 。 5 作用 ( 27 , 00 ) F= .2 P< .5 。女生对 同伴的信任维度分数 随年级变化不大 (. - . ± . 07 ,但是男生 4 1 42 06— .) 在初一 (. ± . )和高一 (. ± .)对 同伴的信 任较高 ,初二 (. 08 和高 二 (. ± . )对 同 4 1 08 4 1 07 38± . ) 38 07
维普资讯
中国心理卫生杂 志 20 06年
第2 卷 O
第 1 期 O
69 3

群体心理卫生 ・
北京 市青少年对父 亲 、母 亲及 同伴 的 依恋及 其关 系
梁凌寒① 侯志瑾①@ 田璐①
【 要】目的:了解北京地区青少年与父亲、母亲及同伴的依恋状况。方法:采用 Am dn Gen 摘 rse 和 r — e
【 关键词】 青少年 ;依恋关系;横断面调查 ; PA; IP 父亲; 母亲;同伴
中图分类号 :B 4 文献标识 码 :A 文章编号 :10 84 0 0—62 (0 6 1 0 3 7 9 2 0 )0 0— 6 9—0 4
Ad ls e tAta h e tt t e -M o h r h r t e n e s
L ANG igHa I Ln - n。HO Z i i U h — n,T AN u J I L
Is t eo scooy B in om l nvrt-B in 0 85 ntu f yhlg , eigN r a U iesy e i 10 7 it P j i jg
【 bt c】0 j te Ep r ei dl cn pr p oso t ia a m n r aosi i e A s at be i : xl e Bi gao s t e etn f h r tc et e tnh sw ht i r cv od j n e e c i e t h li p t h r
(. ± . )的得分 ( 92 P< . 1 ;女生 对 同伴依 恋 得分 最 高 (. 06 ,对母 亲 依恋 得 分其 次 36 07 F= . , 00 ) 39± . )
( . 0 8 ,对父 亲依恋得分最低 ( . 0 8 F= 10,P< . 1 。 ( )男 生对父 亲依恋得 分高 于女生 3 7± . ) 34± . )( 6 . 00 ) 3 ( . 0 7 3 4± . ,F:86 3 6± . / . 0 8 . ,P< . 1 ;女生对 同伴 依恋得 分高 于男生 ( 、 0 6 3 8±0 6 00 ) 3 9± ./ . . ,F=1. , 17 P< . 1 。( )初一年 级青少年对父 亲 ( . 0 7 00 ) 4 3 7± . )和母亲 ( . 3 9±0 8 的依恋 显著 高于其他 年级 ( 亲 : .) 父
br e g编制的父亲 、母亲及 同伴 依恋问卷 (P A) IP ,对北 京地区 8 0名青 少年 与父亲 、母 亲及 同伴 的依恋 状况 3 进行 了调查 。结 果 :( )IP 1 P A三 个分 问卷 的 C obc 【 rn ah0 系数 为 0 8 . 9~0 9 ;验证性 因素分 析 N F 和 C I .3 NI F 结果均在 0 9 .5以上 。( )男 生对 母 亲依恋 ( . 0 8 2 3 8± 、 )和 同伴依 恋 ( . 3 8±0 6 的得 分高 于对 父 亲依恋 .)
m te, a e, n er.Meh d : sdT eIvnoyo aet n er A t h n I] )t cH c dt f m o r ft r adpe h h s to s U e h et P rn dP es t cmet(P n r f a a o o et aa r o 80B in dlset tdnsReut:( )T eCo bc 【ofc ns fhe P u sa s e e en0 8 3 eigaoecn u e t s l j s . s 1 h rn ah0ce i t o re P A sbc e r b t e .9 i f e t I l w e w t 0 9 :T eN F n F eutw r bv . 5 ( ) Fr l u et, h crs f te 3 8± . )ad o .3 h N I dC I sl eeaoe 9 . 2 o es d ns tesoe o h r( . 0 8 n a r s 0 ma t mo Pes(. 0 6 t cmet ees nf at i e a ht o te tc m n ( . er 3 8± . )at h n r i icn h h r n ta fr a r t h et 3 6±0 7) ( a w g i g t h fh a a . F=9 2 . ,P < 0 0 ) fr e l td ns tee ees icn d ee cs mogm te ( . 0 8) fte ( . 0 7)a d . 1 ; o ma s et,h r w r i f at i rn e a n o r 3 7± . , a r 3 6± . n f e u n gi f h h p e ( . 0 6 t cmet( 6 . ,P < . 1 .( er 3 9± . )at h n F= 10 s a 00 ) 3)Mae h dhg e a ah et cr wt te ta l s a i r t c n oei hfh r n f h tm s a h e m ls (. 07 34± . ,F=8 6 ae 36± . / . 0 8 . ,P < . 1 ,a dfm eh dhg e t cmetsoewt er ta l s 0 0 ) n a a i raah n cr i hpe h ma el h t s n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