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二则 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洁 、 概括
2、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
属于新闻的什么?在新闻中起什么作 用?
是新闻的电头。交代了通讯社名称、 发电地点和发电时间。作用:表明材 料真实,报道及时。
3、说说文章的导语部分在文中的特点及
作用。导语中“大约”一词说明了什 么? 特点:简洁、概括,把主要事件简明 扼要的概括出来。
毛泽东
1、看了这则新闻后找出它的六要素并概 括出来。 素,即时间、地
1、这篇新闻的六要素是什么?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1949年4月20日至4月22日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的
长江战线。
原因: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 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 中国而发起渡江作战。
时间
wk.baidu.com战况
中路 军
西路 军
东路 军
30万 35万 35万
安庆-芜湖
九江(不含 )-安庆 芜湖-江阴
20日夜-- 21日夜
21日17时- 22日22时 21日17时- 22日22时
全部渡过
渡过2/3
大部分已 渡过
三路军的顺序是怎样安排的? 为什么 这样安排?
作者按中路军、西路军、西路军的 顺序叙述。
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战役,且渡江顺利, 所以先说。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 敌军抵抗甚为微弱,但东线敌军抵抗较为 顽强,所以叙述完中路军的渡江情况后, —紧接着叙述西路军的渡江战况,最后写东 路军的激战,文章达到高潮。
作用:为了尽快向读者报告重要的 新闻事实,吸引读者的注意
“大约”表约数,突出了新闻语言 的准确性、严密性。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报道了我军的渡江战役及其成果, 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了渡江的时间、 地点及结果,饱含了作者对人民解 放军的高度赞扬之情,也充满了作 者对敌人的嘲笑和讽刺。
1、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2、语言简洁,富有气势。
1.这部分内容从结构上看是____导__语____,在文中的作用是 _简__述__渡__江__战__役__胜__利__成__功__,__引__起__下__文__。_ 2.“(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是电头,交代了通讯社的 名称、地点和时间,能否删去?为什么? __不__能__,__这__样__写__表__明__材__料__真__实__准__确__,__报__道__及__时__。__________。
标题: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导语: 英勇的人民的解放军……渡过长江。 主体: 渡江战斗于二十日……诸城进击中。 结语: 人民解放军……的命令。
这则新闻的要素
时间: 1949年4月20日
地点: 长江前线 人物: 人民解放军三十万大军 事件: 突破阵地,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1、本文的标题有什么特点?
“冲破敌阵”—— 攻势之利
(战况)
“横渡长江”—— 地点和事件结果
2.说说主体可以分几个层次?
中路军: 首战告捷
具体描述
西路军: 锐不可当
渡江战况
东路军: 英勇突破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
人数 区域 时间
战况
安庆 九江
芜芜湖湖
江江阴阴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人数 区域
经过与结果:
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 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
西路军:三十五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 广大南岸阵地。
东路军: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 激战,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 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文章开头的小字内容可否删去?有何作用?
交代通讯社(或报社)名称、发 电地点和时间,有时还写出记者 的姓名,电头表示消息来源可靠、 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作业
• 写一则新闻,报道学校或与生活有 关的某件事或某次活动。
要求:1.拟出恰当的标题; 2.注意导语的概括性和准确性; 3.主题部分语言简明。
“电头”
问题探讨
• 请找出本文的导语和主体,说说导 语从哪几个方面概括了全文?
• 主体可分为哪几个层次? • 请找出本文的议论句,并说说它的
表达效果。
1、导语是什么?从哪几方面总领全文?
导语:从“人民解放军”到“渡江区域”。 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人数之多(兵力)
“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 (战线)之长
识记字音
溃退 kuì 执行 zhí 魁首 kuí 鳌头 áo 诞生 dàn 横渡 héng 诸城 zhū 歼灭 jiān 签订 qiān 要塞 sài 芜湖 wú 督战 dū 荻港 dí 授予 shòu yǔ 摧枯拉朽 cuī 锐不可当 dāng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 阅读课文,找出新闻的各个组 成部分;找出这则新闻的要 素。
3、找出本文的议论句,看看它属新闻 结构的哪个部分,有什么表达效果?
“此种情况……都很泄气”。 属“背景”部分。
分析了敌溃我胜的原因,突 出了文章中心。
4.在文中找出表达作者鲜明的感情色 彩的词语。
我军:突破、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歼灭、击溃、占领、控制、封锁、切断
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微弱、不想
3.概括写出人民军队所向无敌、战绩辉煌的两个短语是 __冲__破__敌__阵__,__和__横__渡__长__江____。
4.“百万”是夸张吗?为什么?不__是__,__因__三__路__军__加__起__来__是__一__百_。万 5."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 域"一句中的"(不含)"、"均"有何表达作用? __“_不__含__”__指__不__包__括__,__体__现__语__言__确__凿__无__误__的__特__点__。__“__均__”__指__“__全_ ”, __体__现__战__线__之__长__、__胜__利__之__大__,__洋__溢__着__自__豪__之__情__。________
表达方式 以记叙为主,可适当议论和抒情。
新闻的作用 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
• 标题——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

• 导语——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
(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
息 • 主体——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

(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 容的进一步扩展)
结 • 背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
再打了、泄气
这则新闻及时报道了渡江战役的 战况,歌颂了我军的 英勇善战 ,嘲 笑了敌军的 溃不成军、毫无斗志, 给全国人民和全军将士以极大鼓舞。
1、详略得当。 2、穿插议论
课文阅读分析题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 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 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时代背景
1949年初,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结束,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 局。但国民党反动派依然负隅顽抗,他们 对长江防线苦心经营3个月后,于4月20日 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 泽东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并于该日 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4月22日毛泽东写下 了这两则消息,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


• 结语——新闻结尾
(背景和结语常常暗含在主体中)
作家作品
毛泽东,字润之(原作咏芝,后
改润芝),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人, 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 命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书法 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诗词方面 的代表作有《沁园春.长沙》《沁园 春.雪》《七律.长征》等。
毛泽东
文体知识
概念:新闻,又称消息。狭义的新
闻单指消息,广义的新闻指消息、通讯、
特写、社论、典型报告等。以简明的 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最新事实的短 篇新闻宣传文书,也是最常见、最 经常采用的新闻体裁
文体知识
消息的特点
六要素
1.真实性 2.及时性 3. 简明性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原 因、经过、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