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1课孔子与老子1课件岳麓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周游列国,推行儒家学说
问题: 1.孔子宣传的一套恢复周礼的主张,为何没有人接受? 2.当时各国的国君没有采纳孔子的主张,但为何儒家思
想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
①春秋时期社会混乱、礼崩乐坏,孔子的思想不符合诸 侯的需要,因而在当时并未受到太多重视。这也体现了其 思想中保守的一面。
②孔子“仁礼德”的思想本身有进步性的一面,后经发 展顺应了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思想 文化的主流。
C.手工业者的要求 D.富裕商人的要求
A.“仁”和“礼” B.“仁”和“德治”
C.“克己复礼”
D.“忠恕”之道
3.下列对老子哲学中的“道”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万物的本原
B.抽象的概念
C.具体的物质
D.不可名状的自然本体
4.老子主张无为,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的状
态,这在当时主要反映了( )
A.新兴地主的要求 B.没落奴隶主贵族的要求
2.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
老子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矛盾的双方可以自然地相互转化。 (抹杀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3.政治思想——“无为而治”
“治大国如烹小鲜。” “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 取天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 以智治国,国之福。”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 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 则无不治。” 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 不相往来。
5.教育思想
教育原则: 有教无类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 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当仁不让于师”等。 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
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 他的教育思想对现在有什么借鉴作用?
“克己复礼”
“正名”
齐景公问礼,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反映了孔子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面。
问题探究 提问:“仁”和“礼”是什么关系?
仁是良好的道德,礼是社会的规范:仁是内在自觉, 礼是外在约束。只有具备了仁的内在品德,才能自觉 地遵守礼制。反过来,只有礼制的规范,人们才能追 求仁的境界。
(1)含义: “爱人”
A.对统治者而言,要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B.对所有的人而言,要广泛地理解和体贴特任,以此 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 (2)实现途径: “忠恕 ”
2.“礼” (政治思想)
(1)含义: “周礼”
指西周建立的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的等级 名分制度
(2)礼的实践方法:
思考:你认为老子的思想有局限性吗?
4.历史影响:
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探讨宇宙起源的哲学家;
老子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对中国文化、哲学、伦理 学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都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历史感悟:学习了孔子和老子的思想,你更喜欢 谁的思想呢?
老子与孔子的思想有何异同? 相同点:
①都反对苛政和过度压迫百姓; ②都不迷信“天命”,远鬼神而重人事; ③都为统治者提供了治国的方案; ④都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作出了贡献。
二、老子及道家思想
老子,姓李,名耳,楚 国人,东周典藏史官, 主要思想体现在《道德 经》中。
1.探讨宇宙自然的本源和规律——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道”是凌驾于天的世间万物的本原,是一个高度抽象、 概括的、普遍的、无所不包的最高哲学概念。
政治:“为政以德” 改良政治

Biblioteka Baidu

有教无类
教育:
因材施教 实事求是
温故知新、坚持不懈
学思结合、当仁不让

哲学:“道” 辩证法思想

政治:“无为而治”
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①“仁”
②“礼”
③“为政以德” ④“有教无类”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
2.下列孔子的思想中最能体现以民为本的是( )
不同点:
①老子重人与自然的关系,由此建立了宇宙本体论; 孔子重人与人的关系,由此建立了伦理学;
②在治国方案上:孔子主张以德治民,维护礼制;老 子主张“无为而治”,对“礼”持否定态度;
③孔子的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 和道德准则;老子的哲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课堂小结
思想:“仁”和“礼”
第1课 孔子和老子
一、孔子的学说
(一)孔子简介:
孔子: 名丘,字仲尼,春秋 时期鲁国人, 思想家、政治 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 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 矩。” ——《论语·为政》
(二)孔子的思想 1.“仁”的思想——核心(政治思想)
3.为政以德(政治思想)
“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用“德” 教化人民。
“礼”治的同时,改良政治。
4.鬼神观(天命思想)
“敬鬼神而远之”,并主张把探讨和解决社会实际 问题放到首位。 思考:这一做法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问题探究 孔子有这样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为什么他的主张 却不被统治者采纳呢?
成就总结:
创办私学:有教无类,打破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 扩大教育范围,促进社会发展。 ❖总结了一套先进的教学方法。
整理六经,继承传播文化。
(三)孔子的历史地位 1.变迁: 春秋战国和秦朝不受重视;经历代不断创新改造, 汉朝至清朝一直是正统思想; 2.对我国的政治、伦理、文化和民族性格产生深远影响; 3.在世界文化史上产生重要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