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公文处理办法(7)
行政公文处理管理制度

行政公文处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行政公文的处理流程,提高行政效率,确保行政公文的客观、公正、规范、高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公开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部所有行政公文的处理,包括行政决策文书、汇报材料、通知公告等。
第三条本制度由本单位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全体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
第四条行政公文处理应当遵循程序合理、操作规范、审批独立、公开透明、责任明确的原则。
第二章行政公文的起草第五条行政公文的起草应当明确文种、题目、主题、时间、地点等基本要素,内容应当简练明了,规范语言,格式清晰。
第六条行政公文的起草由相关部门负责人或者经授权的人员进行,起草人应当对公文内容进行认真审核,确保真实可靠。
第七条行政公文的起草必须根据事实,准确反映实际情况,不得编造事实,夸大其词。
第八条行政公文涉及的内容应当合法合规,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不得含有违反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的内容。
第三章行政公文的审批第九条行政公文的审批程序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各部门严格执行审批权限,确保审批程序合理、透明,审批环节不得出现遗漏或者擅自改动的情况。
第十条行政公文的审批流程应当明确,审批人员应当对公文内容进行认真审核,并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权限进行审批。
第十一条行政公文的审批应当依法依规进行,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审批结果应当合法合规。
第十二条行政公文的审批结果应当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确保相关人员了解审批结果。
第四章行政公文的签发和送发第十三条行政公文的签发应当由负责人或者经授权的人员进行,签发人员应当对公文的内容进行认真审查,确保真实合规。
第十四条行政公文的送发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各部门应当配合确认收件并及时办理。
第十五条行政公文的送发应当注意保密性和实效性,安排专人负责送发工作,确保公文送发的准确、及时。
第五章行政公文的归档和保存第十六条行政公文的归档和保存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归档资料应当清晰、完整、准确。
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全文

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全文为使国家行政机关(以下简称行政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制定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下文是小编收集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全文,欢迎阅读!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使国家行政机关(以下简称行政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行政机关的公文(包括电报,下同),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3] 第三条公文处理指公文的办理、管理、整理(立卷)、归档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
第四条公文处理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精简、高效的原则,做到及时、准确、安全。
第五条公文处理必须严格执行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和其它有关规定,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
第六条各级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高度重视公文处理工作,模范遵守本办法并加强对本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领导和检查。
第七条各级行政机关的办公厅(室)是公文处理的管理机构,主管本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并指导下级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
第八条各级行政机关的办公厅(室)应当设立文秘部门或者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公文处理工作。
第二章公文种类第九条行政机关的公文种类主要有:(一)命令(令)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
(二)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三) 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四)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五)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六)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七)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gongbao/content/2000/content_60454.htm国务院关于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通知国发〔2000〕2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1993年11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同时废止。
国务院二○○○年八月二十四日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使国家行政机关(以下简称行政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行政机关的公文(包括电报,下同),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第三条公文处理指公文的办理、管理、整理(立卷)、归档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
第四条公文处理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精简、高效的原则,做到及时、准确、安全。
第五条公文处理必须严格执行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规定,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
第六条各级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高度重视公文处理工作,模范遵守本办法并加强对本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领导和检查。
第七条各级行政机关的办公厅(室)是公文处理的管理机构,主管本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并指导下级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
第八条各级行政机关的办公厅(室)应当设立文秘部门或者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公文处理工作。
第二章公文种类第九条行政机关的公文种类主要有:(一)命令(令)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
(二)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三)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四)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五)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最新版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最新版概述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是指对于国家行政机关在日常工作中发出的公文的办理方式和规定。
公文是行政机关用来传达政策、决策和其他工作指示的正式文件,对于保证行政机关的工作顺利进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最新版,包括公文的种类、起草和审批流程以及归档和传递等方面的内容。
公文的种类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最新版,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通知:用于传达重要决策、政策或工作安排等信息。
2.批复:用于回复其他部门或单位的请示、报告等。
3.函:用于与其他机关、单位、个人之间的交流。
4.公告:用于公开发布一些重要信息或通知。
5.命令:用于发布具有强制性的工作指示。
公文的起草和审批流程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最新版,公文的起草和审批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起草:公文起草人根据工作需要和相关规定,准确、清晰地表达出公文的内容。
起草人需要确保公文的逻辑性和规范性。
2.审核:公文审核人对起草的公文进行审查,包括内容是否准确、表达是否清晰、格式是否规范等方面的检查。
3.审批:公文经过审核后,需要提交给相应的主管领导进行审批。
审批人需要对公文的内容进行综合评估,并决定是否批准。
4.签发:审批通过后,责任者将公文进行签发,即在公文上签字或盖章确认公文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5.传输:签发后的公文将根据需要进行传输,可以通过纸质形式或电子邮件等方式传递给相关部门、单位或人员。
公文的归档和传递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最新版,公文的归档和传递主要遵循以下原则:1.归档:已签发的公文应按照规定的分类体系进行归档。
归档主要包括将公文进行分类、编号和存储等工作。
2.保密:对于涉及国家秘密或其他敏感信息的公文,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保密处理,并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信息安全。
3.传递:对于需要传递的公文,可以通过专用的传递渠道进行传递,也可以通过邮件、传真等方式进行传递。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是我国行政机关规范公文处理工作的重要法规,对于提高行政效能、增强行政透明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进行探讨。
首先,公文处理的目的在于提高行政效能。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强调要注重行政便民,简化公文的流转和审批程序,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手续。
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行政效率,缩短办事时间,给民众提供更高效的服务。
另一方面,简化公文处理流程也可以减轻行政机关的负担,使其能够更加专注于制定政策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其次,《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倡导公文处理要依法依规。
公文处理是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公文的内容要符合实际情况,不能虚假编造;公文的形式要符合规定标准,不能随意改变;公文的流转和审批要按照程序进行,不能违反法定程序。
只有依法依规进行公文处理,才能保证公文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维护行政机关的形象和权威。
第三,《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强调公文的规范化和信息化。
规范化是指公文的格式、内容、用语等方面要符合一定的标准和规定。
这样可以提高公文的统一性、规范性和可读性,方便公文的传递和理解。
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公文处理,提高办事效率和减少纸质文书的使用。
通过推行电子公文、电子签章等方式,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还可以提高公文处理的速度和精度,降低错误率。
除此之外,《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还规定了公文的保密问题。
保密是行政机关处理公文时必须重视的问题,涉及国家安全、个人隐私等敏感信息的公文必须加强保护。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要求行政机关在公文传递中要加强加密措施,并规定了相关的保密责任和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理办法。
这样可以有效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安全。
总之,《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对于提高行政效能、规范公文处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行政机关公文的处理程序,提高行政效能,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行政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
第二章公文的定义与分类第一节公文的定义第三条公文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执行、布置、通报、询问等事务性文件。
第四条公文包括行政决定、行政命令、通知、函件、报告、请示、备忘录等类型。
第二节公文的分类第五条公文按照内容可分为行政决定类、行政命令类、通知类、函件类、报告类、请示类、备忘录类等。
第六条公文按照级别可分为中央级、省级、市级、县级等。
第三章公文的起草第七条公文应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内容准确、清晰、简明扼要。
第八条公文应包括标题、正文、落款、附件等必要部分。
第二节公文的起草流程第九条公文起草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包括起草、审核、审批等环节。
第四章公文的签发与印发第一节公文的签发第十条公文的签发应由行政机关的主管领导或授权人员进行,需注明签发人姓名和签发日期。
第二节公文的印发第十一条公文的印发应统一使用行政机关规定的公章,确保印发的文件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第五章公文的分发与传阅第一节公文的分发第十二条公文的分发应按照规定的渠道和程序进行,确保及时准确到达相关部门和人员。
第十三条公文的传阅应根据需要进行,并在传阅单上记录传阅人员。
第六章公文的存档与归档第一节公文的存档第十四条公文的存档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行政机关的要求进行,确保公文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第二节公文的归档第十五条公文的归档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确保公文的查阅和调取。
第七章公文的处理时间限制与办理时限第一节公文的处理时间限制第十六条公文的处理时间限制应根据不同类型和紧急程度进行合理安排。
第二节公文的办理时限第十七条公文的办理时限应根据行政机关的繁忙程度和工作量进行合理安排。
第八章附件附件一: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流程图第九章法律名词及注释1.行政决定: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做出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决定。
《国 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公文,作为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管理的重要工具,其处理必须遵循严格的规范和标准。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为公文的处理提供了全面、细致且权威的规定,确保了行政工作的高效、准确和规范。
首先,公文的种类有着明确的划分。
包括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等。
每种公文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和功能。
例如,命令(令)通常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等;决定则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在公文格式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
公文一般由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等部分组成。
发文机关标识应当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序号组成;签发人姓名平行排列于发文字号右侧。
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并标明公文种类;主送机关指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统称。
公文的行文规则也是重中之重。
行文应当确有必要,注重效用。
一般不得越级行文,特殊情况需要越级行文的,应当同时抄送被越过的机关。
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遵循规则,如原则上主送一个上级机关,根据需要同时抄送相关上级机关和同级机关,不抄送下级机关。
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不得在报告等非请示性公文中夹带请示事项。
向下级机关行文,应当遵循规则,如主送受理机关,根据需要抄送相关机关,重要行文应当同时抄送发文机关的直接上级机关。
在公文的起草过程中,要求内容简洁,主题突出,观点鲜明,结构严谨,表述准确,文字精炼。
人名、地名、数字、引文准确。
引用公文应当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
使用数字应当准确规范,公文中的数字,除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在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九条行政机关的公文种类主要有:(一)命令(令)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
(二)决定决定是各级党政机关普遍使用的一种下行公文。
它适用于对重要事项和重大行动做出安排。
这里的重要事项,是指带有全局性或具有重大意义和影响的事项,重大行动是指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行动。
当然,重要事项和重大行动是相对而言的,并不是事事都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
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经常使用决定,比如一些表彰、处分、机构编制、人事安排等事项都可用决定行文。
由于决定的内容是“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所以决定具有如下两方面的特点:一是制约性:因为决定0比较集中地体现发文机关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的指挥和处置意图,要求下级机关无条件执行,决定的制约性和强制性虽然没有命令那么严格,但比其他公文都要强,有些决定还有法规作用,在某些方面,决定往往是法规的延伸和补充,具有较大的强制性和行政约束力。
二是指挥性和指导性:因为决定是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这对下级机关就有指挥性和指导性。
××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市环境保护条例》的决定(1990年5月10日)××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批准××市第×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次会议通过的《××市环境保护条例》,望认真贯彻实施。
(三)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四)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五)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市环保局关于转发《××县环保局关于开展环保自检互检工作的总结报告》的通知各县(区)环保局,各直属单位:××县环保局是我省环保工作的先进单位,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实施细则

江苏省《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实施细则江苏省政府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做好江苏省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加强管理,使之规范化、制度化,现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包括电报,电脑和传真机传送的文件,下同),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布行政法规、规章和行政措施,请示和答复问题,指导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和交流经验等的重要工具。
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必须认真做好公文处理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第三条各级国家行政机关要发扬深入实际、联系群众、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和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文牍主义,提高公文处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加强公文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和信息反馈。
第四条公文处理必须做到准确、及时、安全。
公文由文书部门统一收发、分办、传递、用印、立卷和归档。
各级国家行政机关要逐步采用现代化手段处理公文,加快运转,提高整体效益。
第五条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工作,要贯彻党政职能分开的原则。
第六条公文处理工作,必须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其他有关保密规定,确保国家秘密。
第二章公文主要种类第七条我省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种类主要有:一、命令(令)、指令发布重要规章,采取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任免、奖惩有关人员,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等,用“命令(令)”。
发布指示性和规定性相结合的措施或要求,用“指令”。
二、决定、决议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用“决定”。
经会议讨论通过并要求贯彻执行的事项,用“决议”。
三、指示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用“指示”。
四、布告、公告、通告公布应当普遍遵守或周知的事项,用“布告”。
宣布重要事项,用“公告”。
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用“通告”。
五、通知发布规章和行政措施,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周知或共同执行的事项,用“通知”。
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全文

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全文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行政机关公文的起草、审批、发文和归档流程,保证公文的准确性、规范性和时效性,提高公文处理工作的效率,制定本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第二章公文的起草与修改第二条公文的起草应遵循以下原则:1. 确定主题和目的,明确传达的信息;2. 注意文风和表达方式,简洁明了,语句通顺;3. 确保法律法规的正确引用和适用。
第三条公文的修改应遵循以下原则:1. 修改涉及法律法规的,应当确保修改后的文本与相关法律法规相符;2. 修改涉及事实的,应当确保修改后的文本准确反映实际情况;3. 修改涉及程序的,应当确保修改后的文本符合规定的程序要求。
第三章公文的审批与签发第四条公文的审批应遵循以下原则:1. 依据权限,确定相应的审批程序;2. 进行内容审查,确保公文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3. 进行语言文字审查,确保公文的表达清晰、准确;4. 进行格式审查,确保公文的格式符合规范要求。
第五条公文的签发应遵循以下原则:1. 签发人应当具备相应的权限;2. 签发前应仔细核对公文的内容,确保准确无误;3. 签发后应及时盖章、编号和归档。
第四章公文的发文与传阅第六条公文的发文应遵循以下原则:1. 选择合适的传媒方式,确保公文能够及时传达给相关人员;2. 针对涉密公文,应采取相应的加密和传输方式;3. 公文的外发应在发文登记簿上记录相应的信息。
第七条公文的传阅应遵循以下原则:1. 根据涉及内容的不同,确定相应的传阅范围;2. 传阅时应注明传阅目的,确保传阅的效果和目的一致;3. 传阅后应将传阅记录归档。
第五章公文的归档与管理第八条公文的归档应遵循以下原则:1. 根据公文的性质和重要程度,确定相应的归档级别;2. 归档时应按照规定的分类和编号方式进行;3. 归档后应采取相应的保管措施,确保公文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第九条公文的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确保公文档案的畅通查询和借阅;2. 定期对公文档案进行检查和整理;3. 确保公文档案的长期保存。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细则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细则第一章总则施,第五条各级行政机关的办公厅(室)应当设立文秘部门或者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公文处理工作。
文秘人员应当忠于职守,廉洁正派,具备有关专业知识。
第六条各级行政机关要发扬深入实际、联系群众、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和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文牍主义,逐步改善办公手段,努力提高公文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行文要少而精,注重实效。
第七条公文由文秘部门统一办理。
公文处理必须做到及时、准确、安全。
行文规则各级行政机关应根据各自的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行文批复;根据本级政府授权,也可由其办公厅(室)转发或批复。
第十二条凡属于政府各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均应以部门名义直接行文。
下级政府需要解决的属于上一级政府职能部门权限范围内的问题,应直接向上一级政府职能部门行文。
同级政府各部门之间需要商洽解决的问题,可以互相行文。
政府各部门可以向上一级或下一级政府的有关业务部门直接行文,也可以根据本级政府授权和职权规定,对下一级政府直接行文。
各级机关、有关单位收到上述公文后,均应认真负责地办理,不得推诿或压误。
第十三条同级政府、同级政府各部门、上级政府部门与下一级政府第十六条各级行政机关一般不得越级行文请示。
因特殊情况必须越级时,应当抄报被越过的上级机关。
第十七条“请示”公文应一文一事,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如需同时送其他机关,应当用抄送形式。
除上级机关领导直接交办的事项外,“请示”公文不要直接送领导者个人,也不要同时抄送下级机关。
第十八条“报告”中不得夹带请示事项。
同志的讲话、会议纪要,一般不再以政府名义行文。
第三章公文种类第二十三条行政机关的公文种类主要包括:(一)命令(令)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奖惩有关人员;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
(二)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的事项。
新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最新整理)

根据1993年11月21日由国务院办公厅重新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我国将现行行政公文分为如下12类13种,并对每一类每一种公文的具体内容、适用范围、适用对象都作了具体的规定。
命令适用于依照有关法规发布重要行政法规和规章,采取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奖惩有关人员,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应的决定等。
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法定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决定适用于对重大活动或事项作出安排。
指示适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
公告和通告向国内外宣告法定事项或其他重要事项用“公告”;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则用“通告”。
通知适用于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和有关单位需要周知或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和聘用干部。
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情况。
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函适用于互不隶属的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
会议纪要适用于传达会议情况和会议精神。
各级行政机关的公文在公务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一,公文具有法规和准绳的作用。
有的公文本身就属于法规文件,有的公文则是法规的具体化。
它们对所涉及的对象都具有强制的约束力和规范作用,是个人和单位行动的准绳。
第二,公文具有领导和指导的作用。
通过互行公文,上级机关可传达领导意图,下级机关则可遵照执行、贯彻领导意图。
第三,公文具有教育和宣传的作用。
国家行政机关可通过公文进行自上而下的宣传,以达到教育、启示、动员、释疑解惑、说明的作用。
第四,公文具有联系和知照的作用。
通过互行公文,各级行政机关可互相交流、沟通信息、了解情况、掌握实情,从而提高办事效率和领导水平。
第五,公文具有依据和证明的作用。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pdf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pdf《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做好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加强管理,使之规范化、制度化,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包括电报,下同),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请示和答复问题,指导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
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必须认真做好公文处理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第三条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应发扬深入实际、联系群众、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和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文牍主义,提高公文处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第四条公文处理必须做到准确、及时、安全。
公文由文书部门统一收发、分办、传递、用印、立卷和归档。
第五条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工作,应贯彻党政分工的原则。
第六条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必须严格执行有关保密规定,确保国家秘密。
第二章公文主要种类第七条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种类主要有:一、命令(令)、指令发布重要行政法规和规章,采取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任免、奖惩有关人员,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等,用“命令(令)”。
发布指示性和规定性相结合的措施或要求,用“指令”。
二、决定、决议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用“决定”。
经会议讨论通过并要求贯彻执行的事项,用“决议”。
三、指示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用“指示”。
四、布告、公告、通告公布应当普遍遵守或周知的事项,用“布告”。
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用“公告”。
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用“通告”。
五、通知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周知或共同执行的事项,用“通知”。
六、通报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情况,用“通报”。
七、报告、请示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用“报告”。
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用“请示”。
八、批复答复请示事项,用“批复”。
国家公文处理办法

第六章 收文办理
第三十条 收文办理指对收到公文的办理过程,包括签收、登记、审核、拟办、批办、承办、催办等程序。
第三十一条 收到下级机关上报的需要办理的公文,文秘部门应当进行审核。审核的重点是:是否应由本机关办理;是否符合行文规则;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涉及其他部门或地区职权的事项是否已协商、会签;文种使用、公文格式是否规范。
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十一)意见
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十二)函
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十三)会议纪要
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个人不得保存应当归档的公文。
第三十九条 归档范围内的公文,应当根据其相互联系、特征和保存价值等整理(立卷),要保证归档公文的齐全、完整,能正确反映本机关的主要工作情况,便于保管和利用。
第四十条 联合办理的公文,原件由主办机关整理(立卷)、归档, 其他机关保存复制件或其他形式的公文副本。
第三十二条 经审核,对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公文,文秘部门应当及 时提出拟办意见送负责人批示或者交有关部门办理,需要两个以上部门办理的应当明确主办部门。紧急公文,应当明确办理时限。对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公文,经办公厅(室)负责人批准后,可以退回呈报单位并说明理由。
第三十三条 承办部门收到交办的公文后应当及时办理,不得延误、推诿。紧急公文应当按时限要求办理,确有困难的,应当及时予以说明。对不属于本单位职权范围或者不宜由本单位办理的,应当及时退回交办的文秘部门并说明理由。
第十八条 属于主管部门职权范围内的具体问题,应当直接报送主管部门处理。
行政公文处理办法

行政公文处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行政公文的处理工作,提高公文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政府机关及其部门、派出机构和事业单位的
行政公文处理工作。
第三条行政公文处理应当坚持依法、准确、及时、安全的原则,确保
公文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第二章公文种类与格式
第四条行政公文包括但不限于命令、决定、公告、通知、通报、请示、报告、批复等种类。
第五条公文应当按照规定的格式书写,包括标题、文号、发文单位、
正文、签发人、日期等内容。
第三章公文处理程序
第六条公文的起草应当明确目的、内容准确、条理清晰、用语规范。
第七条公文的审核应当由专人负责,确保公文内容符合法律法规和政
策要求。
第八条公文的签发应当由有权签发人进行,签发前应进行合法性审查。
第九条公文的传递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和途径进行,确保公文安全、准确、及时送达。
第十条公文的归档应当按照档案管理规定执行,确保公文资料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第四章公文保密与安全
第十一条公文处理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保密规定,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公文应当加强保密管理。
第十二条各级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公文处理安全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公文丢失、泄露或者被篡改。
第五章附则
第十三条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应当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者行政处分。
第十四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原有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十五条本办法的解释权归上级主管机关所有。
2017年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全文

2017年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全文致:全体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本旨在提供一份全面详细的指导,以协助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正确处理公文事务。
以下是办法的完整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处理行为,提高效率、规范性和透明度,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是指行政机关所发出的一切用于处理事务、传达信息、确认行政行为等目的的文字材料。
第三条公文的处理应遵循以下原则:公正、公平、公开、便民为民、高效、权责一致、责任担当等。
第四条国家行政机关应建立健全公文处理制度,明确公文的种类、格式、审批程序、报送要求等相关事项。
第五条行政机关各部门应建立公文的管理和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公文的安全性和便于查询。
第二章公文的分类与格式第六条公文主要分为领导指示、决定命令、调整通知、会议纪要、呈批件、报告请示、函件、公函、套红公函等。
第七条公文的格式应包括标题、主送、抄送、正文、落款、附件、印章等要素,具体格式应根据公文性质和内容的复杂程度而定。
第八条国家行政机关应注重公文的正式性和统一性,统一使用标准格式和用词。
第三章公文的处理程序第九条公文的处理程序应遵循依申请办理、报送审批、领导审阅、签发、分发、归档等顺序进行。
第十条行政机关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公文流转系统,确保公文的流转和审批的高效性。
第十一条处理公文时,应注意确定在指定期限内完成,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第四章公文的报送要求第十二条公文的报送范围包括主管上级机关、同级其他机关、承办部门、相关人员等。
第十三条公文的报送方式可以通过纸质文件、电子、行政系统等方式进行。
第十四条公文的报送应包括报送内容、报送对象、报送要求等明确要素。
第五章公文的保存与归档第十五条公文的保存应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进行,确保公文的完整性、安全性和易查性。
第十六条公文的归档应按照公文的性质和重要性进行分类,建立相应档案目录和存档位置。
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各位领导、同事,大伙儿下午好。
第一专门感谢大伙儿给我这次机会,和同事们共同学习《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方法》。
为进一步做好公文处理工作。
接下来,我将在近几十分钟的时刻里,对“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方法”做一个简要的说明,期望大伙儿能够耐心。
下面共同学习〈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方法〉。
第一讲一下公文组成的各要素。
公文组成的各要素分为眉首、主体、版记三部分。
文件眉首。
是批置于公文首页红色反线以上的各要素统称。
包括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
主体。
是指置于公文首页红线下至附注以上部分,包括:公文标题、公文正文、附件、成文日期、公文生效标识、附注。
公文标题。
在红色反线下空2行,用2号小标宋,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
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间距恰当,公文标题包括发文机关名称、文件要紧内容、文件种类。
标题内容应力求简短,一样不用标点符号,但标题中的法规名称和转发文件用原文号时要加书名和六角括号。
版记。
版记置于公文最后一页,也确实是说版记一定要放在公文的最后即公文的最后一面的最下面的位置。
版记的最后一个要素置于最后一行,其中包括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
上面说的是眉首、主体、版记。
下面从十方面讲一下行文的规则一、做好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是依法行政和加强机关建设的重要保证行政机关的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治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做好机关公文处理工作,关于依法行政关系十分重要。
公文处理是指公文的办理、治理、整理(立卷)、归档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是机关工作的重要内容,提高机关工作水平就一定要加强公文处理工作。
为此,必须明确行政机关公文处理的目标、原则和差不多要求。
行政机关公文处理的目标是要实行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所谓规范化是指公文处理的每项程序、操作都要遵循一定的规程、方式和要求,完成结果要达到一定标准、规格;所谓制度化是规范化在一定程度上上升为法制化,或是纪律化,在公文处理中建立并执行一整套的处理制度;所谓科学化是指公文处理的规范、制度应当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符合公文处理运行的规律和实际。
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 国发

发文要求一般要写清意见提出者的要求、 希望。 上行意见发文要求习惯用“以上意见如 无不妥,请批转 X X 执行”,“报经省 政府 ( 或市政府 ) 同意后下发”等。 下行意见发文要求则习惯用“现提出如 下实施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等。
( 四 ) 落款。即发文机关和发文时间。由于意 见带有较强的规范性,大多数意见已将发文 机关和发文时间置于标题之下,如此结尾落 款可省略。但按照公文格式制发的意见,落 款一定要标明发文时间,并加盖公章。
作为上行文,意见具有请示的功能,可 以按照请示的程序和要求办理。但意见 所涉及的面往往比较广泛,上级部门同 意后,往往批转给相关各部门执行。如: 《关于减轻中小学生学习负担的意见》。 作为平行文,提出的意见可供对方参考。
2、行文内容的建设性。意见所涉及的 内容,往往是新工作、新问题、新思路 等等,其解决问题的方法带有探索性和 建设性。
2001 年 1 月 1 日 起实施的《国家行 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 国发 〔2000〕23 号 ) 把“意见”列入国家行政机关公文范围。 根据《办法》规定,意见适用于对重 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一、意见的特点
1、行文方向的多向性: 意见在行文方向上表现出多向性。 作为下行文,意见具有指导和指示功能,向 下级提出明确的要求,以便下级遵照执行, 如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省气象事业 发展的意见》。
(一)标题 意见的标题一般采用完全式标题,有时 也可省略发文机关,只标明事由和文种。 如《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整顿和 规范文化市场秩序的实施意见》、《关 于环境工程设计改革的几点意见》等。
( 二 ) 题注。 会议通过的意见,应当在标题之下以题注的 方式标明通过意见的会议名称或通过意见的 具体日期。 不属于会议通过的意见,则按照一般公文落 款的方式来处理。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doc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讲座(上)从2001年1月1日起国家行政机关实施新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为进一步做好公文处理工作,特开设“《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讲座”专栏。
该讲座分八讲:第一讲,努力做好新时期的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第二讲,公文种类;第三讲,公文格式;第四讲,行文规则;第五讲,发文办理;第六讲,收文办理;第七讲,公文归档;第八讲,公文管理。
第一讲努力做好新时期的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从2001年1月1日起,国家行政机关施行这个新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这是我国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认真实施《办法》,对于国家行政机关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依法行政,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顺利进行是十分重要的。
一、做好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是依法行政和加强机关建设的重要保证公文在我国历史上由来已久,它是统治阶级管理国家、处理政务以及记载各种活动情况的工具。
这就决定了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历史阶段,对公文的范畴有不同的理解和界定,公文处理的办法也就各不相同。
新中国成立后,公文的范畴比过去扩大了。
目前人们习惯上理解的公文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在办理公务中形成和使用的通用公文;一是外交、军事等领域使用的专用公文。
我们这里主要是讨论行政机关的通用公文处理问题。
公文的性质决定了其在国家行政机关公务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依法行政是其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
行政机关的公文(包括电报,下同),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做好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对于依法行政关系十分重要。
公文处理是指公文的办理、管理、整理(立卷)、归档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是机关工作的重要内容,提高机关工作水平就一定要加强公文处理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公文处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使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行政公文处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提高公文处理的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公司各类行政公文,是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化的公务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发布各项规章、制度,请示和答复问题,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
第三条:综合管理办公室是公司行政公文处理的管理部门,统一负责并指导各部门、事业部、项目部行政公文的处理工作。
第四条:公文处理必须做到及时、准确、安全、保密。
公司级行政公文由综合管理办公室统一收发、分办、传递、用印、立卷、归档和销毁。
第二章公文种类
第五条:公司使用的行政法定公文的种类有:
一、决定
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
二、通知
适用于批准下级、转发上级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发布规章、制度和办法,传达要求下级部门办理、周知或共同执行的事项,任解聘干部职务。
三、通报
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
四、报告
适用于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
问。
五、请示
使用于向上级请求指示、批准事项。
六、批复
适用于答复下级的请示事项。
七、函
适用于不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
八、会议纪要
适用于记载和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工作总结、安排、要点、条例、办法、规定、调查报告等应用文种在使用中,也应力求规范。
第三章公文格式
第六条:行政公文一般由发文机关、发文字号、秘密等级、紧急程度、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印章、成文时间、抄送(报)机关等部分组成。
一、发文字号,包括机关代号、年份、顺序号。
联合行文应标明主办机关发文字号。
二、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重要内容,一般应标明发文机关和公文种类。
标题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三、公文如有附件,应当在正文之后,成文之前注明附件名称和顺序。
四、公文除会议纪要外,应加盖公章,否则无效。
五、成文时间,以领导人签发的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领导
人签发日期为准。
第七条:公文用纸一般为A4型(210×297㎜),左侧装订。
第四章行文规则
第八条:公司负责对上及同级机关行文。
公司所属部门对外不得以“天津渤化海晶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名义行文,不得印制或使用“天津渤化海晶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文件”专用纸。
第九条:公司对所属部门、公司的重要行文,视情况同时抄送报有关上级主管部门。
第十条:公司所属部门、分公司可以对公司行文。
第十一条:“请示”不得越级;“请示”应当一文一事。
一般情况下,“请示”不得直接送领导者个人。
第十二条:公司行文须使用“天津渤化海晶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文件专用纸”。
第五章公文办理
第十三条:公文办理分为收文和发文。
收文办理一般包括传递、签收、登记、分发、拟办、批办、承办、催办、查办、立卷、归档、销毁等程序;发文办理一般包括拟稿、会签、审核、签发、缮印、校对、用印、登记、分发、立卷、归档、销毁等程序。
第十四条:凡需办理的公文,由公司综合管理办公室主任提出拟办意见送领导批示,或交有关部门办理。
紧急公文,由办公室提出办理时限。
第十五条:承办部门应抓紧办理,不得延误推诿。
凡所属部门(单位)的书面请示,主办部门必须及时签复,不按时签复的,视为同意,其后果由主办部门负责。
签复请示,一般不得超过15天,特殊情况下不能及时签复的
应及时说明情况。
第十六条:已送领导批示或交承办部门(单位)办理的公文,承办部门应明确专人负责催办,办公室定期查办,防止漏办和误办。
第十七条:公文办理完毕后,主办部门(单位)应签署办理结果,经负责人签字后及时退回办公室,以便归档存查。
第十八条:公司综合管理办公室负责收发文工作,专人负责OA系统及网络管理,建立收文登记薄和发文登记薄或设立电子文件夹。
第十九条:各部门(单位)建立内部收发登记薄,收发文时进行认真登记。
并设专人管理电子文档。
第二十条:各部室、单位及有关人员开会带回的文件或直接收到的公文(含电子文件),一律送综合管理办公室登记处理。
第二十一条:草拟公文应做到:
一、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及有关规定。
二、情况确实、观点明确、条理清楚。
文字简练、书写工整、标点准确。
结构层次要按次序排列。
三、人名、地名、数字、引文准确。
引用公文应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日期应写具体年月日。
四、用字用词要准确、规范。
使用简称时一般先用全称,并注明简称。
五、公文必须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第二十二条:公文中的数字除成文时间,部分结构层次和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
第二十三条:公文具体情况由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分管领导按权限签
发。
第二十四条:草拟、修改和签批公文,不得使用铅笔、圆珠笔,不得在文稿装订线外书写。
第二十五条:拟发公文送领导签发之前,先由拟文部室(单位)负责人签字,再送综合管理办公室审核。
办公室严格按行文要求审核后由拟文部门送领导签发。
第二十六条:凡不符合本办法行文规范和有关规定草拟的公文,办公室有权退回拟文部门。
第二十七条:传递秘密公文,必须采取保密措施,确保安全。
绝密公文,注明不准翻印、复制的公文,电子密件均不得翻印、复制。
第六章公文缮印
第二十八条:公司行政公文由拟发文部门负责打印,拟稿人负责校对。
未经校对发现仍有问题的,办公室不予印制。
印制时并注明印制份数。
第七章公文立卷、归档和销毁
第二十九条:公文办理完毕后主办部室(单位负责人要签注办理结果)。
根据有关规定,综合办公室按要求整理立卷,立卷要保证档案的齐全、完整。
第三十条:按有关规定,经过鉴别和主管领导批准,没有存档存查价值的公文,可以定期销毁。
销毁时认真登记,由二人监销,保证不丢失,不漏销。
第八章附则
第三十一条:本办法只限于天津渤化海晶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行政公文处理。
第三十二条:本办法解释权属综合管理办公室。
第三十三条:本办法如与上级规定有抵触时,以上级规定为准。
第三十四条: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原发海建发办[2000]32号文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