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概述ppt课件
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关系PPT课件
![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关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06a3ecacf84b9d528ea7af1.png)
2020/3/21
5
交通运输促进区域内经济的发展
一是沿线工农业产值的变化,从纵向看,交通枢纽沿线经济发展速
度比之前交通落后时明显加快;从横向看,其沿线经济发展速度和
产值明显高于周边地区; 二是外向型经济的崛起,由于加强了交通枢纽沿线与城市中心、工
2020/3/21
3
曾青论证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交通一 体化的互动关系。
刘海洲等将交通与经济的互动关系简单归 纳为一个系统动力学模型,并指出影响区 域经济与交通互动发展的两个反馈回路 。
20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它把社 会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 是现代经济社会赖以运行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们从事 各项社会活动得以正常进行的前提和保障。交通通达性 是评价交通运输状况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有了较好的 交通通达性才能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的扩 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
运将快速增长。
2020/3/21
9
例一----东部地区
问题
京津冀经济区近年来一直被看作是中国三大经
济圈之一,甚至被认为是这三大经济圈中未来几十年最有
发展潜力的一个。但这一经济区这些年的发展却不尽人意。
原因
主要是其区域内经济发展差异过大,即河北省经
济发展水平与京、津相差过大,因而不能形成高效的产业
惠
2020/3/21
王肖
1
亚当斯密曾指出交通通过影响市场、分工 来推动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
Julian Simon 在论述不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 条件时谈到,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不是文 化, 也不是制度和心理特征,而是交通运输 和通讯系统。
第二章 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 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d63d10a043323968001c9258.png)
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其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叶的区位理论。
区位的含义是“分布的地区或地点”。区域 经济理论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古典区位理论 阶段、改进区位论阶段和区域经济理论阶段。
第二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
第一节 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二、运输业的经济意义和影响
从经济的角度考察运输,大致经历的两个阶 段:
1、自然经济状态下的自然运输发展阶段; 2、现代经济状态下的非自然运输发展阶段。 现代交通运输以铁路的出现为标志。
第一节 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从历史的角度考虑,运输扩大了市场
第二章 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发
展的关系
第一节 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一、运输业的一般意义和影响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影响领域包 括经济、政治、突发事件等。
意义:增加了人与货物的流动性,与之相 伴的是资金的流动、信息的交流、文化的传播、 知识的增长,有利于社会进步和人类的和平。
交通运输是全球化的载体和根据。
区域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 1、古典区位论 共同点:立足于单一的生产商,着眼于成本特
别是运费最省。
第二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
(1)杜能的区位理论(集约化经营程度理论) 距离消费市场的远近对农作物的布局有重大
影响。 “孤立国”区位模型:在平原的各个部分应分
别生产什么农产品?作物的安排被分成若干同心 圆地带。解释了离市场越远种植密度越低的原因。
a、按照一个消费市场和一种原料的假设 可有三种情况: ①原料是遍在性的; ②原料在加工中不失去重量,但位于远离消
费市场的地点; ③原料在加工中会损失重量,也不是遍在性
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
![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6995dc00b52acfc789ebc956.png)
五、具体案例分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国运输与国民收入
年份 1952 年 1954年 1956 年 1958 年 1960 年 1962 年 1964 年 1966 年 1968 年 1970 年 1972 年 1974 年 1976 年 1978 年 1980 年 1982 年 1984 年 1986 年 1988 年 1990 年 1992 年 1994 年 1996 年 1997 年 GDP 总量 679.0 859.0 1028.0 1307.0 1457.0 1149.0 1454.0 1868.0 1723.1 2252.7 2518.1 2789.9 2943.7 3624.1 4517.8 5294.7 7171.0 10202.2 14928.3 18547.9 26638.1 46759.4 67884.6 73452.5 人均 GDP 119.0 144.0 165.0 200.0 218.0 173.0 208.0 254.0 222.0 275.0 292.0 310.0 316.0 379.0 460.0 525.0 692.0 956.0 1355.0 1634.0 2287.0 3923.0 5576.0 6079.0 运输仓储通讯业创造的GDP 29.0 38.0 46.0 71.0 104.0 57.4 58.4 85.1 70.5 100.2 118.0 126.1 139.6 172.8 205.0 236.7 327.1 475.6 661.0 1147.5 1681.8 2685.9 3494.0 4525.5
后运输化阶段
• 客运方面的特点
由于小汽车无限制使用而引起的各种社 会、经济、生态等问题,须作出调整,高速 公共客运,航空、高速铁路等在客运总量中 的比重有所上升。在人均收入进一步提高的 情况下,交通费在最发达国家居民消费支出 中的比例已不再明显增加,说明一些与位移 相关程度较小的消费方式在这一阶段更被人 们重视。
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
![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0f8b525d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7b.png)
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交通运输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而且还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交通运输的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因素的流动,为市场提供充分的服务和便利,同时也可以提升劳动力的流动性,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首先,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
交通运输对于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它是商品流通和生产要素流动的保障和保障。
没有发达的交通运输系统,商品和生产要素无法迅速、高效地流通。
只有畅通的交通网络,才能实现区域间、城市间、乡村间货物、人员等生产要素的流动。
再次,交通运输的发展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发展交通运输可以改变地理空间的约束条件,促进产业布局的合理调整。
交通运输的进步和发展使得资源可供选择的范围扩大,相对劣势的地区也能通过发展交通运输来吸引和利用外部资源,从而加速产业的转移和优化。
交通运输的发展对于传统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最后,交通运输的发展提高了人力资源的流动性。
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使得劳动力在不同地区之间更加流动自由,人才的流动促进了各地区的经济发展。
交通运输的进步使得劳动力可以更容易地进入经济活动,并实现劳动力的有效配置。
人力资源的流动性提高,使得各地区可以更好地利用人力资源,提高劳动力的生产效率和创造力。
总之,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发展交通运输可促进经济要素的流动,提供便捷的服务和便利,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交通运输的进步对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人力资源的流动性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因此,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交通运输的发展,为其提供充足的投资和政策支持。
《交通运输》中国的经济发展4PPT课件 图文
![《交通运输》中国的经济发展4PPT课件 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2d02eebce53a580216fcfe58.png)
京九线经过的河港城市是
A、武汉 C、九江
B、重庆 D、南京
( )是一条重要的国际铁路线,沿途特 产极为丰富,是我国木材、粮食、畜产 品供应基地,也是石油、煤炭、木材等 产地;两端都与俄罗斯的铁路接轨。
A、北疆线 B、陇海-兰新线 C、青藏线 D、滨州-滨绥线
图(a)是安徽省,省会是_合___肥__,
交通运输
交
通
1、现代交通运输工具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
运 输
2、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与
3、铁路线的分布
我
4、列车时刻表的使用
们
古老的运输方式
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
想一想
我们身边哪些属于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工具?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 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最安全可靠
运送物质有限制
返回
3.综合运用 2.知识拓展 1.基础知识
我国东西最长的铁路干线是
A、京包线-包兰线 B、陇海线-兰新线 C、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 D、滨州线-滨绥线
京包线和包兰线的交会点是
A、包头
B、兰州
C、乌鲁木齐 D、北京
湘黔线连接的省份是
A、湖南、贵州 B、湖北、广西 C、湖南、重庆 D、湖北、贵州
河道 航海线
船舶 海轮
最低 最慢 大
陆运 空运
铁路 公路 航空线
《交通运输》中国的经济发展PPT课件7
![《交通运输》中国的经济发展PPT课件7](https://img.taocdn.com/s3/m/7826e653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65.png)
小华:你好!
D ①、阿强乘坐的列车路线是:[ ]
离开家后,我和亚
A、京广—广深线 B、鹰厦—古汕线 军一起坐上了当晚7:
B C、黔桂—湘桂—黎湛线 D、京九线
②、这封信的写作时间可能是:[
]
30从省城开往深圳的列 车。现在的火车真快, 路上没有经过其它省会
A、2月 B、4月 C、6月 D、8月 城市,一路风驰电掣直
A、投资规模巨大,建设周期较长 B、提供就业机会和人均收入 C、加快商品流通,促进共同发展
D D、投资回报较高,效益显著
2、下列四大工程中属于交通运输建设项目的是:[ ] A、西电东送,南水北调 B、西电东送,青藏铁路 C、西气东输,南水北调 D、西气东输,青藏铁路
3、穿越华北平原的铁路线中,由西向东的正确排序是:
⑷、从拉萨到西宁,沿途参观访问。 汽车
⑸、从武汉到郑州探亲。
火车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原则:
①贵重或急需的货物,数量又不大的,多由航空 运输
②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短程可由_公__路______ 运输。远程而又数量大的可用 铁路 运输。
③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尽可能利 ___水__运____ 或 __铁__路_____运输。
活动2、五岭县地处我国西南地区。图A和图B分别概略 的反映了该县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面貌。阅读下图 和相关资料,分析以下问题。
※_雨__热__同__期__的气候,使得这里的农作 物以稻米为主
※位于_长__江__干流和支流以及_京__杭__运__河__ 交汇处,__水__运__条__件___优越
有大的山川阻隔,是高速公路建设的重要地理条件。
高速公路路面平整、坚固、坡度和缓,没有急弯,来向和去向车道之间有间隔 带,保证交通运输畅通无阻,极大的提高了交通运输的效率。
《交通运输》中国的经济发展PPT课件3
![《交通运输》中国的经济发展PPT课件3](https://img.taocdn.com/s3/m/8e2ccf5b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21.png)
浙赣线 与 湘黔线
郑州
徐州
兰州
上海
哈尔滨、沈阳
成都
株洲
查看地图
走向
干线名称
起止点
南北 干线
京沪线
北京—上海
京九线
北京—九龙
京哈—京广线
北京—哈尔滨、北京—广州
同蒲—焦柳线
大同—焦作—柳州
宝成—成昆线
宝鸡—成都—昆明
东西 干线
京包—包兰线
北京—包头—兰州
陇海—兰新线
连云港—兰州—乌鲁木齐
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航空;
——公路;
——水运或铁路运输。
——铁路专用车;
活动——比较与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1.人们根据不同的出行目的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根据 下列情况,为这几位旅客出主意。
乌鲁木齐某学校的王校长接到去北京开会的通知,要求第二天必须赶到。
刘晓和妈妈准备暑假从石家庄到香港旅游。她们想选择比较经济的旅行方案。
铁路
公路
航空线
船舶
海轮
飞机
最低
居中
居中
最高
最慢
居中
居中
最快
最大
居中
最小
火车 汽车
小结:各种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
速度最快、运量最小、运费最高。
运量最大、速度最慢、运费最低。
速度较快, 运量较大, 运费适中。
方便、机动灵活、速度快
运费较贵、运量较小
货运方式选择: (1)贵重或急需的货物(数量不大) (2)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短途) (长途且数量大) (3)大型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
周强和同学约好,国庆长假期间从重庆到武汉,沿途观赏三峡风光。
《交通运输》中国的经济发展PPT教学课件(第2课时)
![《交通运输》中国的经济发展PPT教学课件(第2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ad472013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6e.png)
交通运输
第2课时
-.
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
“吃货”眼中的中国
享受这一切都离不开交通工具,在各 种交通运输方式中,铁路运输是我国最主 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让我们开启一 段铁路之旅吧!
享受这一切都离不开交通工具,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铁路 运输是我国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学习目标
哈尔滨
京 长春
哈
大同 北京
线
沈阳
秦皇岛
天津
太原 石家庄
京 济南
焦作 京
沪 徐州
郑州 京 线
广
南京
上海
九 宜昌 武汉
北同蒲—太焦—焦柳线
起讫点:大同—太原—焦作—柳州
线 南昌
株洲 线
柳州 广州
深圳
香港(九龙)
“五纵”铁路干线
宝鸡 成都
昆明
哈尔滨
京 长春
哈
大同 北京
线
沈阳
秦皇岛
天津
太原 石家庄
京 济南
上海
京哈线 与 哈大线 成昆线 与 包成线 沪昆线 与 京广线
哈尔滨、沈阳 成都 株洲
1.我国铁路分布已形成网络,其分布特点是( )
A.东部稠密、西部稀疏
B.全国分布较为均匀
C.南部稠密、北部稀疏
D.东南部稠密,西北部稀疏
2.对下列铁路枢纽名称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为上海 B.②为郑州 C.③为成都 D.④为济南
东西铁路干线(自北向南排列)
京秦—京包—包兰线 陇海—兰新线
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三 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
2.主要的铁路干线
课堂活动2
在图4.5中找到京沪线、湘黔线、兰新线。分析这三条铁路线的名称,看看是 怎样给它们命名的。
第二章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PPT50页)
![第二章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PPT50页)](https://img.taocdn.com/s3/m/a5859206e009581b6ad9ebaa.png)
第一节 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3、从供求关系的角度思索,运输与国民经济 是
〝交替推拉〞关系 从运输业结构的角度划分,运输业可分为
没 有更新的时期以及新的运输方式出现或原有运
输 方式有基本性创新的时期。
第一节 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4、从经济天文的角度思索,运输是城市和经 济
规划构成的主要要素。 杜能:一个中央的农业集约水平、土地应用 类
和 区际经济联络,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迷
信。 其实际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叶的区位实际
。 区位的含义是〝散布的地域或地点〞。区
域 经济实际可以分为三个开展阶段:古典区位实
际
第二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开展的三个阶段: 1、古典区位论 共同点:立足于单一的消费商,着眼于本钱 特
别是运费最省。
第二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
M1
C——市场
M1 、M2——原料产地
P——消费位置
P
影响要素:
每种原料所
M2
C
需数量、失
重特点
韦伯的区位三角图
第二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
在韦伯的基本模型中运费抵消费地点起着决议 作用,当思索休息力费用时,那么被运输决议的工 业区位就发作第一次〝变形〞。为此韦伯引进了 〝总等费用线〞的概念。
任何种类的消费都必需在一定的天 文空间中 停止和完成,必需经过运输的纽带才干 完成。
交通运输是社会消费必需的普通条 件,是
第一节 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交通运输发生〝空间成效〞和〝时间成效〞 :原资料与零配件和产品的运输、休息力的 活动 属于空间成效;平衡消费、产品及时销售、现 代 供应链管理中的〝零库存〞消费需求的准时运 输,属于时间成效。
中国的经济发展 交通运输(共39张PPT)
![中国的经济发展 交通运输(共3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d5e6ae50029bd64783e2cd6.png)
主要影响
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促进沿线经济发展。铁路线和 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 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省道等地 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 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 老区经济发展等
可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自然条件等对 线路建设的自然障碍和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
线,运量最大的
州
南北大动脉
焦柳线
豫、鄂、 湘、桂
焦作、洛阳、襄 豫西山地、江
樊、枝城、怀化、汉平原、湘西
柳州
山地、两广丘
陵
改善铁路布局, 提高晋煤南运的 能力,分流京广 的运量
宝成成 陕、甘、 宝鸡、成都、攀 秦岭、大巴山 促进西南地区经
昆线 川、滇 枝花、昆明
地、成都平原、济建设,加强民
云贵高原
族团结
空
3)我国重要的国际航空港
北京
广州
上海
管道运输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现代运输方式 运输线路 运输工具 运价 时速 运量
水运
河道 航海线
轮船 最低 最慢 大
陆运 空运
铁路 公路 航空线
火车 汽车 飞机
居中 居中 居中 最高 最快 最小
加快运输业发展的途径
1、铁路和公路建设方面:加强路网建设, 完善其结构,提高通达深度。 2、水运方面:加强沿海主枢纽港口及主 要港口出海航道的建设;加强长江、珠 江、京杭运河等水运航道建设。 3、航空方面:完善枢纽机场和干线机场, 提高空中管理技术装备水平。
(2)我国铁路“三横五纵”比较表
干线 京沪线
五
跨越省区 经过的城市
第二章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677f6254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24.png)
第二章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本文将从国民经济发展的角度探讨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
首先,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交通运输对资源的配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交通运输可以连接生产要素,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整合。
通过交通运输,各地区的资源可以进行有效的流动和整合,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2.交通运输对市场的扩大和拓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交通运输的发展可以拓展市场的范围和面积,使得商品可以更加迅速地流通,更广泛地供应到不同地区。
这样可以提高商品的流通效率,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3.交通运输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交通运输的发展可以实现地区之间经济要素的流动和转移,促进产业的优化和升级。
比如,通过交通运输,人力资源可以从不发达地区转移到发达地区,从而推动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4.交通运输对就业和收入的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交通运输的发展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就业和收入的增长。
比如,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可以创造驾驶员、运输工人、物流专员等一系列就业机会。
这些就业机会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增加人民的收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其次,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之一,是连接各个城市和地区的纽带。
交通运输的发展可以促进商品的流通和市场的扩大,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支撑和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2.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交通运输的发展可以解决物资流通问题,保障生产和生活的正常进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
交通运输的发展可以提供良好的生产环境和市场环境,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3.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交通运输》中国的经济发展PPT课件4
![《交通运输》中国的经济发展PPT课件4](https://img.taocdn.com/s3/m/c7bc194b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7e.png)
京广线经过的城市是 A、济南、南京 B、郑州、长沙 C、西安、重庆 D、成都、昆明
在我国省级行政单位中, 最晚修筑铁路的是 A、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B、甘肃省 C、西藏自治区 D、四川省
运量大,最廉价
速度慢
返 回
4、1万吨海盐从天津 长芦盐场至上海;
(水运;价格便宜、运量大、濒临海洋)
返 回
5、山西的十万吨干红枣、 一百万瓶汾酒运往广州;
(铁路运输;货物笨重、路远)
运量较大 速度较快 运费较低
投资多, 建设周期长, 成本高
返 回
6、把黑龙江大庆的 石油运到辽宁大连。
(管道运输:液体;安全、可靠)
最安全可靠
运送物质有限制
返 回
1.基础知识
2.知识拓展
3.综合运用
我国东西最长的铁路干线是 A、京包线-包兰线 B、陇海线-兰新线 C、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 D、滨州线-滨绥线
京包线和包兰线的交会点是 A、包头 B、兰州 C、乌鲁木齐 D、北京
宝 成 线
成 昆 线
京 九 线
焦 柳 线
包 兰 线
线
陇
海
兰新线
京包线
沪杭线
浙 赣 线
湘 黔 线
贵昆线
哈尔滨
大连
京 哈 线
北京
上海
九龙
广州
京 沪 线
包头
包 兰 线
成都
宝鸡
昆明宝 成 线Fra bibliotek兰州乌鲁木齐
焦作
柳州
连云港
成 昆 线
贵阳
株洲
京 九 线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的关系
![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8262ff19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e2.png)
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的关系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交通运输是连接各个地区、促进经济交流和资源配置的重要纽带,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为各个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都需要一个完善的交通网络来进行原材料的供应、产品的运输和市场的拓展。
良好的交通运输系统可以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交通运输对于国民经济的地域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交通运输网络的完善可以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促进资源要素的流动和优化配置。
例如,交通运输的发展可以使偏远地区的农产品和矿产资源得以快速运送到城市和其他地区,满足消费需求,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同时,交通运输的便利也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流入,推动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
交通运输对于国民经济的国际交流和外贸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现代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使得国际间的货物和信息流动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不论是陆地、海洋还是空中运输,都为国际贸易提供了可靠的物流配套服务。
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使得商品在全球范围内的流通速度大大提高,促进了国际间的贸易合作和互利共赢。
交通运输还对于国民经济的就业和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交通运输业是一个集大量劳动力的行业,其发展不仅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例如,运输工具的制造、维护和修理、燃料和能源供应等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支持。
交通运输的发展还可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提升生活质量。
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密不可分。
交通运输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一个完善的交通运输系统不仅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还可以改善地区之间的差距,促进国内外贸易合作,提供就业机会,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因此,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交通运输的投入和支持,推动交通运输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以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繁荣稳定。
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关系..23页PPT
![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关系..23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03f1ac8f67ec102de3bd896d.png)
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关系..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能:一个地方的农业集约程度、土地利用类 型受交通运输的影响。
韦伯:运输费用对生产地点起决定性的作用。
第一节 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学说”:城镇分布受市 场最优、交通最优、行政最优三原则的制约,其 中距离是贯穿全局的支配力量。
运输因素是决定城镇分布最重要的因素。
第二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
第一节 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如果两人都能制鞋和帽,其中一个人 在两种职业上都比另一个人强些 ,不过 制帽时只强五分之一或20%,而制鞋时则 强三分之一或33%,那么这个较强的人专 门制鞋,而那个较弱的人专门制帽,岂 不是双方都有利吗。”李嘉图采用了由 个人推及国家的方法,认为国家之间也 应如此。
同地点; ③两种原料都不失重,其中一种是遍在性的,
另一种则远离消费地; ④两种原料在加工中都会失重,并位于不同的
地点。
第二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
M1
C——市场
M1 、M2——原料产地
P——生产位置
P
影响因素:
每种原料所
M2
C
需数量、失
重特点
韦伯的区位三角图
第二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
在韦伯的基本模型中运费对生产地点起着决定 作用,当考虑劳动力费用时,则被运输决定的工 业区位就发生第一次“变形”。为此韦伯引进了 “总等费用线”的概念。
范围,促进了分工和工业化的实现。 发展的内在机化。
取得比较优势,即“比较利益”原则。
第一节 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决定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利益,而 不是绝对利益。其核心思想是:国际分工 中若两国生产力不等,甲国生产任何一种 商品的成本 都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 而乙国相反,其劳动生产率在任何商品的 生产中均低于甲国,处于绝对劣势。
第一节 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2、从产业史的角度考虑,运输是不可替代的生 产要素。
任何种类的生产都必须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中 进行和完成,必须通过运输的纽带才能实现。
交通运输是社会生产必需的一般条件,是 整个经济的重要基础。
运输具有不可替代的生产要素的特征。
第一节 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交通运输产生“空间效用”和“时间效用”: 原材料与零配件和产品的运输、劳动力的流动 属于空间效用;均衡生产、产品及时销售、现代 供应链管理中的“零库存”生产需要的准时运 输,属于时间效用。
第一节 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二、运输业的经济意义和影响
从经济的角度考察运输,大致经历的两个阶 段:
1、自然经济状态下的自然运输发展阶段; 2、现代经济状态下的非自然运输发展阶段。 现代交通运输以铁路的出现为标志。
第一节 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从历史的角度考虑,运输扩大了市场
第二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
(2)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 把工业区位理论系统化,综合分析运费、劳
动力费用和集聚效应,把由此决定的最小生产成 本作为厂商最优区位的选择点。
韦伯理论的核心是通过分析运输费用、劳动 力费用和生产集聚力三个因素的相互作用,找出 生产成本最低的点作为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
第二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
第二章 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发
展的关系
第一节 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一、运输业的一般意义和影响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影响领域包 括经济、政治、突发事件等。
意义:增加了人与货物的流动性,与之相 伴的是资金的流动、信息的交流、文化的传播、 知识的增长,有利于社会进步和人类的和平。
交通运输是全球化的载体和根据。
第一节 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3、从供求关系的角度考虑,运输与国民经济是 “交替推拉”关系
从运输业结构的角度划分,运输业可分为没 有更新的时期以及新的运输方式出现或原有运输 方式有根本性创新的时期。
第一节 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4、从经济地理的角度考虑,运输是城市和经济 布局形成的主要因素。
a、按照一个消费市场和一种原料的假设 可有三种情况: ①原料是遍在性的; ②原料在加工中不失去重量,但位于远离消
费市场的地点; ③原料在加工中会损失重量,也不是遍在性
的。
第二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
b、按照一个消费市场和两种原料的假设 可有四种情况: ①两种原料都是遍在性的; ②两种原料在加工中都不失重,但位于两个不
第一节 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工业化是指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 中占了主导地位,成为整个产业结构的核心。
英国拥有当时最好的运输体系,因而首先 进入工业化的新时期。
现代交通运输及其发展不仅激发了工业革 命,而且伴随了工业化的全过程。一个国家的运 输体系的规模和运输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 国经济社会在工业化工程中可以获得的收益。
一、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综述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
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其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叶的区位理论。
区位的含义是“分布的地区或地点”。区域 经济理论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古典区位理论 阶段、改进区位论阶段和区域经济理论阶段。
第二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 1、古典区位论 共同点:立足于单一的生产商,着眼于成本特
别是运费最省。
第二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
(1)杜能的区位理论(集约化经营程度理论) 距离消费市场的远近对农作物的布局有重大
影响。 “孤立国”区位模型:在平原的各个部分应分
别生产什么农产品?作物的安排被分成若干同心 圆地带。解释了离市场越远种植密度越低的原因。
大卫·李嘉图,英国政治经济学家,对 经济学作出了系统的贡献,被认为是最有 影响力的古典经济学家。
第一节 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方便、快速、经济的交通运输条件,能很好 地取得比较利益。
劳动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 从宏观的角度理解,市场范围可以被定义 为交换成本的倒数。 交换成本主要由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等构 成。 运输成本的大幅降低是从铁路在技术和组 织上的创新之后取得的,因此现代市场范围的扩 张是从铁路运输的出现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