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马厂箐(铜、钼)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
云南铜钼金多金属矿床成因探讨
【 关键 词】 云南省 ; 铜 钼金 i 地质背景 : 矿床特征 : 成矿原 因
【 中图分 类号 】 P 6 1 8 . 5 1 【 文献标识码 l B 【 文章编号 】 2 0 9 5 — 2 0 6 6 ( 2 0 1 4 ) 1 1 — 0 1 4 0 — 0 2
引 言
云 南 省 马 厂 箐 铜 钼 金 多 金 属 矿 是 云 南 省 内 典 型 的 一 条 与
喜 马 拉 雅 期 富碱 斑 岩 有 关 的 矿 床 ,区 内铜 钼 金 成 矿 与 喜 马 拉 雅 期 的 富碱 斑 岩 关 系密切 富 碱 斑 岩 体 内发 育 斑 岩 型 铜 钼 矿 化, 岩 体 与 围 岩接 触 带 产 出接 触 交代 型铜 钼 矿 化 , 围岩 地 层 中 则产 出 浅成 低 温 热 液 型金 、 铅、 锌 矿 化 。 下 奥 陶 统 向 阳组 一 套 碎 屑 岩 和 下 泥 盆 统 康 郎 组 灰 岩 与铜 钼金 成 矿 关 系密 切 铜 钼 矿 的成 矿 物 质 主 要 来 源 于地 幔 或 岩 浆 流 体 .金 矿 成 矿 物 质 由 岩 浆和 围岩 地 层 共 同提供 不仅 提 供 了成 矿 金 属 物 质 . 而 且 还 提 供 了成 矿 流 体 和 成 矿 动 力
1 成矿地质背 景
马 厂 箐 铜 钼 金 多金 属 矿 床 由 于地 理 位 置 特 殊 ,成 矿 备 件 独 特 ,是 云 南金 属 地 质 矿 构 造 带 上 一 个 成 矿 元 素 复 杂 和 成 矿 系列较 全 的矿 区。 马 厂 箐矿 区 大地 构 造 位 于扬 子 陆 块 与 昌都 一 思 茅 陆块 两个 一 级 构 造 单 元 结 合部 东侧 , 北 西 向金 沙 江一 哀 牢 山 深 断 大 裂 与 北 北 东向 的 程 海 一 宾川深 大断裂所挟持 的三 角 地带( 图1 ) 。矿 区 出露 地 层 简单 , 除矿 区北 部 出露二 叠 系 玄武 岩外 , 其 余 大 部 分 为 下 奥 陶统 向 阳组 ( 0l x ) 碎屑岩。 马 厂 箐铜 钼 金 多金 属 矿 床 具 有 多 期 多阶 段 的 活 动 特 点 . 矿 区构造复 杂, 下泥盆统 康廊组 ( D l k ) 白云 质 灰 岩 和 第 四 系 ( Q) , 主要 发育 N E向、 N N E向和 N E E( 或近 E W) 向褶 皱 和 断
云南某铜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浅析
云南某铜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浅析云南铜矿区地质结构复杂,且伴有强烈的岩浆活动,致使成矿地质条件极其优越,本文基于找矿实践和长期野外工作,对矿区地质和矿床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并对矿床成因进行探讨,为今后铜矿勘查工作奠定基础。
标签:云南铜矿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云南的中甸地区是著名的铜矿发育基地,矿种包括钼矿、银矿、金矿、锌矿、铅矿、铜矿等,其中以普朗铜矿最为著名,在中甸地区,由于构造背景独特,致使成矿条件极为优越,是探寻斑岩型铜钼矿和斑岩型铜金矿的重点区域。
一直以来斑岩型铜矿的分布特点表现为易采易选、埋藏浅、规模大等,是获取铜矿资源的主要来源,社会各界对此极其重视。
1铜矿矿床地质特征针对矿床地质特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矿体地质特征:在此矿区共有共有矿体群10个,矿体41个,其中低品位矿体有32个,工业矿体有9个,矿体的总体走向为NNW,倾角约为450,倾向NE,垂直分布标高为3189-3888m。
矿体形态表现为透镜状、似层状,从倾向和走向来看,其特点表现为尖灭再现、复合、分枝等。
(2)岩石特征:在此矿石矿物中以黄铁矿和黄铜矿居多,而方铅矿、斑铜矿及磁铁矿含量比较少,其中辉钼矿和闪锌矿更是少见;脉石矿物主要包括绿帘石、黑云母、石英、碳酸盐、钾长石、绿泥石、绢云母、斜长石等。
而矿石类型主要有两种,分别为浸染状、细脉状等。
在方解石和石英中细脉状的黄铁矿和黄铜矿分布的比较多,在蚀变岩中浸染状的矿石分布的比较多,在黄铁矿的裂隙中常常分布有黄铜矿,因此,从形成时间来看,黄铁矿早于黄铜矿。
一是矿物特征:不同的矿物所呈现的特征也各不相同,比如黄铜矿,主要存在于硫化物矿石中,在蚀变岩中的分布呈现浸染状,在碳酸盐脉和硅酸盐卖中呈细脉状分布,伴随黄铜矿共同存在的矿石还有方铅矿、黄铁矿、镜铁矿等;在矿石含量中,斑铜矿极少,呈现兰-黄红色,通常与黄铜矿共生,在黄铜矿的边缘分布的比较多。
二是脉石矿物特征:长石:其中比较多见的就是钾长石和斜长石,在基质呵呵斑晶中钾长石存在的比较多,形态为半自形-它形;斜长石的形态为半自形-它形,存在形式为斑晶式,具有环带结构;石英:产出形态为半自形-它形,包裹有金属硫化物,少数存在黑云母和斜长石假象。
云南省马厂箐Cu-Mo-Au矿床花岗斑岩成矿地质证据
云南省马厂箐Cu-Mo-Au矿床花岗斑岩成矿地质证据郭晓东;王治华;王欣;刘烊;周晓锋;王绍明【期刊名称】《矿床地质》【年(卷),期】2010(029)005【摘要】马厂箐铜钼(金)矿床是金沙江一哀牢山构造带内与喜马拉雅期富碱侵入岩有关的典型的斑岩型矿床之一,其铜钼(金)矿(化)体在空间上与花岗斑岩紧密相伴,且主要位于花岗斑岩脉(体)的上、下盘.花岗斑岩内发育有具斑岩型矿化特征的细网脉状、浸染状矿化,其上盘的(似)斑状花岗岩和下盘的向阳组围岩内均发育有脉状、细脉状矿化,且总体表现出向接触带附近花岗斑岩倾斜的特点.(似)斑状花岗岩中的矿化脉体北倾,围岩地层中的矿化脉体南倾.花岗斑岩脉(体)上、下盘的矿化脉体表现出越靠近接触带(花岗斑岩脉体)蚀变矿化越强、矿化体的规模越大、出现的频率越高,而远离接触带(花岗斑岩脉体)则蚀变矿化越弱、矿化体的规模越小、出现的频率越低.铜钼(金)的成矿时代与花岗斑岩的成岩时代较为一致,其同位素年龄集中在34~36 Ma.花岗斑岩含有源于富集地幔的镁铁质暗色微粒包体,并发育浸染状的黄铁矿化、磁铁矿化.暗色微粒包体及其寄主岩(花岗斑岩)具有同源性,且与壳一幔岩混合作用及成分分异有关,具有提供成矿物质、成矿流体的基础.因此,该区的铜钼(金)成矿与花岗斑岩有关.【总页数】13页(P890-902)【作者】郭晓东;王治华;王欣;刘烊;周晓锋;王绍明【作者单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地质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0;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地质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0;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地质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0;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第十支队,云南,昆明,650111;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第十支队,云南,昆明,650111;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第十支队,云南,昆明,6501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41%P618.65%P618.51【相关文献】1.云南马厂箐矿田浅成低温热液-斑岩型Cu-Mo-Au多金属成矿系统 [J], 王治华;葛良胜;郭晓东;王梁;袁士松;杨立强2.云南马厂箐斑岩型铜钼(金)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 [J], 郭晓东;王治华;陈祥;王欣;王淑贤3.云南省马厂箐Cu-Mo-Au多金属矿集区成矿系统 [J], 郭晓东;牛翠袆;王治华;王梁;夏锐4.云南省马厂箐铜钼金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J], 王治华;郭晓东;喻万强;邹依林;徐涛;张勇5.云南省大理马厂箐一宾川小龙潭整装勘查区化探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J], 侯宗昌;曹宝宝;闵毅;陈灵犀;黄加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云南省马关县铜厂坡铜多金属矿区域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云南省马关县铜厂坡铜多金属矿区域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摘要:云南省马关县铜厂坡铜多金属矿位于马关县城45°方向,平距14.3km 处,属马关县马白镇铜厂坡村管辖。
采矿权区块的地质情况复杂、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条件优越,具备较好的地质勘查前提。
文章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以云南省马关县铜厂坡铜多金属矿勘查成果资料为依据,对矿区地层、构造、矿化特征、矿石特征等进行了论述,分析了矿床成因成矿规律,总结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
关键词:铜厂坡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控矿因素找矿标志1区域地质背景1.1地层按1:50000马关幅区调报告地层划分(根据受变形变质改造及强度特征的不同),矿区及周边出露地层为构造岩层、构造地层及岩石地层,属南温河变质核杂岩的组成部分。
构造岩层为上元古界猛洞岩群新寨岩组(Pt3x),历经多期变形变质作用改造,具层状无序岩层组合特征。
构造地层为下古生界中寒武统田蓬组(∈2t),原始叠覆律已遭到破坏,具总体有序局部无序特点。
岩石地层为下古生界中寒武统龙哈组(∈2l)和第四系。
1.2 区域构造2 —1 区域构造地质简图2.2.1北北东向构造(1)褶皱夏打厂—新寨背斜、马尾冲—苍蒲塘向斜、拔梅背斜、大丫口—小矿区处于属老君山锡钨(铋)锌多金属成矿区的西北端的南捞片麻岩(Ngn)西侧,为马关—都龙断裂、老君山断裂所夹持,所在区域构造复杂,构造控矿因素较为显著。
地层、变质岩构成近南北向延伸,具北东向南东弯曲缓倾斜的单斜构造层。
区内断裂、次级褶皱发育,主要以北东向断裂和北西向的次级断裂为主。
田蓬组上段(∈2t2)地层与南捞片麻岩(Ngn)呈陡角度剥离断层(北北东向)接触。
区域主要为文山—麻栗坡大断裂、马关文华—赋科街断裂、马关—都龙断裂、老君山断裂,控制了区域成矿带的分布。
有较多文献细述,此处不再赘述。
1.3 岩浆岩及变质岩区域上为燕山期酸性侵入岩,尤以侏罗纪酸性岩浆的侵入活动规模较大。
其岩体为都龙老君山复式花岗岩基,侵入于变质穹隆核部的西北侧,其中心距矿区约15km。
云南马厂箐铜钼金多金属矿床的岩浆成矿系统
云南马厂箐铜钼金多金属矿床的岩浆成矿系统马厂箐铜钼金矿床被认为是金沙江- 哀牢山构造带上与喜山期富碱斑岩有关的典型矿床之一。
该矿床一般被归属为斑岩型铜钼(金)矿床, 宝兴厂岩体被认为是致矿斑岩。
但是,大量的证据与这种认识相悖, 表明马厂箐矿床的成因具有重新认识的必要性。
野外观察和室内研究均表明, 宝兴厂岩体与区内其它出露面积较大的岩体(如拴马槽岩体)均为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基质为显晶质,因而不是斑岩,更不是致矿侵入体。
野外观察和勘探剖面证实了这种认识, 因为宝兴厂岩体为无根板状侵入体, 其矿化作用仅限于岩体下部, 且矿化类型为沿裂隙充填的脉状矿化,暗示宝兴厂岩体不是致矿侵入体。
相反, 被屏蔽在宝兴厂岩体之下的小斑岩体往往含矿性较好,多为浸染状、稠密浸染状矿化, 明显展现出致矿侵入体的特征。
据此,本文将宝兴厂等岩体看作是马厂箐岩基的剥蚀残留, 而该区的含矿斑岩才是致矿侵入体。
锆石U-Pb LA-ICP-MS测年表明,宝兴厂岩体和拴马槽岩体的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形成时间分别为37.37 ±0.18 Ma 和37.57 ±0.42 Ma; 而被屏蔽在岩基之下的石英正长岩、石英正长斑岩、花岗斑岩的形成时间分别为34.71 ±0.14 Ma、35.34±0.55Ma、34.58±0.16Ma, 说明区内存在两期岩浆侵入活动。
斑岩类岩体形成时间比马厂箐岩基晚~2 Ma众所周知,花岗质岩基的侵位深度一般为10-12km, 而斑岩型矿床的形成深度一般小于3km。
由此可以推断,在此~2 Ma时间段内,马厂箐地区发生了快速隆升与剥蚀。
依据角闪石全铝压力计估算结果,马厂箐岩基形成深度约为,平均为11km;斑岩体固结深度约为近地表, 证实了关于该区曾经发生了快速隆升与剥蚀的推测,剥蚀速率约为 3.5~5mmm/yr。
马厂箐岩浆成矿系统时空结构研究表明,该地区的岩浆-成矿作用强烈受控于金沙江-哀牢山带的构造演化, 斑状花岗岩的产出暗示金沙江-哀牢山带的地壳深处曾经存在深部岩浆房,37-35 Ma 造山带岩石圈拆沉作用, 使得高温幔源岩浆的注入,伴随着大量的含矿流体, 导致了冻结岩浆房的活化, 触发了本区的成矿作用。
马厂箐斑岩型铜钼金多金属矿床构造控岩控矿作用
中 图 分 类 号 :6 3 P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0 1 l 5 ( 0 0 0 -0 5 0 1 0 一 2 2 l ) l 5 —8 5 0
0 引 言
马 厂 箐 斑 岩 型 铜 钼 金 铁 多 金 属 矿 床 是 滇 西 特 提
和唐 志 国 , 9 6 张 玉 泉 和 谢 应 雯 ,9 7 俞 广 钧 , 19 ; 19 ;
卷 ( o m ) 4, ( u e ) , ( U 1 4 V l e 3 期 N mb r 1 总 S M) 2 u
页Pe5 620(ba 20 (g) ~ ,12e r 0) a 5 20,Fry 1 s u,
大 地 构 造 与 成 矿 学
Ge tc o i a e tlo e a o e tn c tMe alg ni
因 , 岩 体 围岩 中 的层 间 滑脱 带 和 远 接 触 带 的 围岩 中 的 引 张 裂 隙 带 等 多 种 岩 在 岩 近
浆 侵 入 接 触 构 造 样 式 , 为与 岩 浆 作 用 成 矿 有 关 的成 矿 系 列 提 供 有 利 的 成 矿 场 所 , 别 控 制 着 岩 体 内斑 岩 型 铜 钼 并 分 矿 、 体 与 围岩 接 触 带 附 近 的 接 触 交 代 型 铜 钼 金 磁 铁 矿 和 围 岩 地 层 中 的石 英 脉 型 、 碎 蚀 变 岩 型 的金 、 、 锌 等 岩 破 银 铅 矿 化 类 型 , 表 现 出从 高 温 到 低 温 的演 化 序 列 。岩 浆 侵 入 接 触 构 造 体 系是 该 区 主 要 的 控 岩 控 矿 构 造 。 并 关键词 : 金属矿床 ; 多 岩浆 侵 入 接触 构造 体 系 ; 岩 控 矿 作 用 ; 厂 箐 ; 南 控 马 云
25919843_云南马厂箐铜钼矿床石榴子石LA-ICP-MS_原位U-Pb_定年及成分研究
李登峰2,3
, , , WANG XiaoYi1 ZHANG Jing1 BIAN XiaoLong1 TONG ZiDa2,3 and LI DengFeng2,3
1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
2 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广州 510006
3 广东省海洋资源与近岸工程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006
, electron microprobe and LAICPMS insitu UPb dating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the cutting relationship and optical characteristics , , the garnet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generations from early to late of Grt I Grt II and Grt III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y , , , , , have SiO2 CaO Al2 O3 and FeO contents of 34 15% ~ 36 97% 32 55% ~ 34 40% 0 03% ~ 10 47% and 15 6% ~ 28 3% ( ), respectively The garnets belong to the andraditegrossularite series Gro147 And5199 and the Grt I has more grossularite endmember ( , , , , ), than Grt II and Grt III All samples are strongly enriched in high field strength elements Th U Nb Ti etc depleted of large ion ( , , , , , ) lithophile elements Rb Sr Sc Y Sn etc . These garnets show a LREEenriched and HREEdepleted rightleaning type in , general The Grt I has a negative Eu anomaly in the core and rim while the Grt II and Grt III show weak negative Eu anomaly in the
云南省马厂箐Cu-Mo-Au多金属矿集区成矿系统
云南省马厂箐Cu-Mo-Au多金属矿集区成矿系统云南省马厂箐Cu-Mo-Au多金属矿集区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境内,是一个重要的多金属矿集区。
该地区主要矿物资源有铜、钼、金、银等多种金属矿石,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研究该矿集区的成矿系统对于探索地下矿藏、提高开采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该矿集区的成矿系统进行分析和探讨。
该矿集区的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晚中生代的燕山期,成因类型为大规模斑岩型铜(钼)矿床。
主要成矿物质为铜、钼、黄铁矿、脉状石英、白云石等。
该矿区的成矿热液主要来自地壳下方的深部岩浆体,经过深部过程和深部流体交换,最终形成了成矿热液。
热液侵入了周边岩石,导致了岩石的交代作用、变质作用和矿化作用。
在该地区,钾物质是成矿热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钾物质的富集有助于铜、钼的富集。
研究表明,该地区的铜钼成矿主要是受花岗岩体影响的热液流体影响形成的。
热液流体在富集铜钼矿物质的过程中反复周转、深部演化,逐渐逼近地面,导致了地表的地热系统异常增温。
值得注意的是,在该矿集区成矿作用中,多种成矿流体和成矿过程相互作用,构成了复杂的成矿系统。
多种成矿流体相互交织、相互迁移,在形成地下矿脉过程中相互影响,这对于矿体的成分、形态、矿床类型以及矿业地质条件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云南省马厂箐Cu-Mo-Au多金属矿集区的成矿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地质体系,钾物质的富集、热液流体的多元化和相互作用构成了该成矿系统的主要特征。
研究该成矿系统对于深入探索地下矿藏、提高开采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云南省马厂箐Cu-Mo-Au多金属矿集区是一个重要的多金属矿集区,其矿产资源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以下将列出与该矿区相关的数据并进行分析。
1. 铜矿资源储量该矿区铜矿资源达到1.2亿吨,其中铜品位平均为0.6%。
该资源储量占到了全国铜矿总储量的0.75%。
研究表明,该矿区铜矿主要以斑岩铜矿的形式分布于晚 Permian红山组。
2. 钼矿资源储量该矿区钼矿资源储量为2500万吨,其中钼品位平均为0.08%。
云南省空树箐铜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2 . 1 地 层
化) 、 碳 酸盐化 、 硅 化及孔 雀 石化 。 F 。 逆 断层 : 发 育 于 白垩 系下统 曼 岗组 中段 , 与F 断裂近
区内地层为 白垩系下统曼岗组 ( K 。 m ) , 岩性主要 由紫 于平行 , 倾角 2 5 — 6 5 。, 沿断裂带岩石破 碎明显 , 构造角砾岩 红一 灰 白色石英砂岩 、 泥质粉砂岩构成 。地层从 老到新 , 其 及 断层 泥 十分发 育 。断层破 碎 带 内侧 见多 方 向性 的次 级 断 岩性 特征 如下 : 裂 。蚀 变较 强 , 主要 为蓝 铜 矿化 、 孔 雀石 化 、 碳 酸盐 化 、 硅化 ( 1 ) 曼岗组下段( K m ) 及褪 色蚀 变 。 主要有两套岩性组合: 上部紫红色砂岩夹灰 白色石英 2 . 3矿( 化) 体特征 砂岩 ; 矿体产 自断层破碎带或层 间破碎带 中, 其形态与规模
裂构造呈北西向或北东向 裂所提供的热 动力的驱使下 , 使得热流体发生侧向移动 , 在环流过程中溶滤了矿源层 , 并在层间破碎带、 断裂构造带或者次级裂隙等薄
弱地带 , 尤其是构造叠加部位沉积并形成矿床。
关键 词 : 曼 岗组 ; 矿 源层 ; 热 流体 ; 层 间破 碎 带 ; 断裂 构造 ; 思茅( 普洱)
下部紫红色 、 暗紫色砂岩局部夹紫红色泥岩 。与下伏 受到断层破碎带 、 层 间破碎带及地层层位 的严格控制。矿 地层 白垩系下统景星组上段 ( K j ) 呈整合接触 。
( 2 ) 曼岗组中段( K m ) 为矿床主赋矿层 。岩性较复杂 , 主要有紫红一 灰 白色石
体与 F 。 ( I I 号铜矿体) 及F 。 ( I 号铜矿体) 断裂构造关系密切。 ( 1 ) I 号铜矿体
云南马厂箐铜钼矿床碱性杂岩体期次划分及LA-ICP-MS锆石U-Pb定年
中 图分 类 号 : P 5 9 7 ; P 6 1 8 . 4 1 ; P 6 1 8 . 6 5
O 前 言
马厂 箐 铜钼 矿 床 位于 云 南 省弥 渡 县 境 内 , 矿 床 规 模铜 矿达 中型 , 钼 矿 达 大型 。 自 2 0世 纪 7 0年 代
侵入 、 铜 钼矿 床形成 提供 了有利 条件 。
长期演 化过 程 , 构 造一 岩浆 活动强 烈 , 为该 区的岩浆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5— 0 2 [ 基金项 目] 云 南 省 弥渡 县 九 顶 山铜 钼 多 金 属 矿 区成 矿 规 律 及 增 储 研 究 项 目( 编号 : 2 0 1 1 0 1 0 1 ) 资助。 【 第一作者简介] 张 6 6 2 锼, 男, 1 9 6 7年 生 , 学士 。 高级工程师 , 从 事 矿 产地 质勘 查 工 作 。
张 搜 , 沈 忠义 , 吕晓 宏 , 王保 国
滇西马厂箐钼铜金矿床深部地质过程的系列成矿效应(肖继雄,刘显凡,卢秋霞,吴冉,
第48卷 第3期2012年5月 地质与勘探GEOLOGY AND EXPLORATION Vol.48 No.3May ,2012[收稿日期]2011-09-23;[修订日期]2011-12-06;[责任编辑]郝情情㊂[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473027,40773031)㊁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联合资助项目(20105122110010)㊁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项目(编号:14-08-3)和成都理工大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建设项目(编号:SZD0407)联合资助㊂[第一作者]肖继雄(1985年-),男,硕士研究生,专业:矿物学㊁岩石学㊁矿床学㊂xiaojixiong@㊂滇西马厂箐钼铜金矿床深部地质过程的系列成矿效应肖继雄1,刘显凡1,2,卢秋霞1,吴 冉1,赵甫峰1,李春辉1,楚亚婷1,蔡永文1,蔡飞跃1(1.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成都 610059;2.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93)[摘 要]马厂箐钼铜金矿床是金沙江-哀牢山断裂带上与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有关的典型矿床之一,其成矿作用具有特殊性㊂本文应用透岩浆流体成矿理论,重点探讨了马厂箐钼铜金矿床深部地质过程中成岩与由地幔流体作用引发壳幔混染并形成系列成矿的关系㊂通过对马厂箐矿床成岩成矿时代的厘定㊁岩矿石稀土和微量元素㊁稀有气体及Pb-Sr-Nd 同位素研究,论证了成矿流体和岩浆流体均来自于富集地幔,这种成矿流体是包含于富碱岩浆并与其互不混溶的地幔流体㊂在上升运移过程中,地幔流体可随富碱岩浆的结晶成岩过程对岩体进行同步自交代蚀变而在斑岩体内或其深部形成矿床;也可与岩浆分离而独立运移,在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及地层围岩中进行交代蚀变成矿㊂在这一成岩成矿过程中,引发并促进壳幔物质混染和叠加成矿,由此导致了马厂箐矿区成矿分带表现为从岩体到围岩㊁从高温到低温的不同矿种和不同类型的系列成矿效应㊂[关键词]富碱岩浆 地幔流体作用 系列成矿效应 马厂箐矿床 滇西地区[中图分类号]P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5-5331(2012)03-0546-16Xiao Ji-xiong ,Liu Xian-fan ,Lu Qiu-xia ,Wu Ran ,Zhao Fu-feng ,Li Chun-hui ,Chu Ya-ting ,Cai Yong -wen ,Cai Fei -yue.Series metallogenic effect of deep geological processes in the Machangqing Mo-Cu-Au deposit ,western Yunnan Province [J ].Geology and Exploration ,2012,48(3):0546-0561.0 引言滇西地区位于扬子地台西缘,是青藏高原东缘非常活跃的新生代陆内变形区㊂自晚新生代以来,由于印度-亚欧板块碰撞和青藏高原整体快速抬升,该区断裂由挤压转为拉张,出现断陷盆地,并显示出具裂谷特征的台缘坳陷㊂伴随地幔上拱和岩浆喷发,特别是富碱岩浆和地幔流体沿深大断裂带上侵及引发的构造-岩浆活动,导致了大量新生代富碱侵入岩的产出㊂研究区斑岩体出露在断裂剪切挤压带伴生局部引张的古近纪小型拉分盆地中,可分属如图1所示的剑川-石头㊁北衙-六合㊁大理-宾川3个富碱侵入岩群(刘显凡等,2010)㊂涂光炽(1989)认为,富碱侵入岩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碱性岩和碱性花岗岩,当来自富集地幔的富碱岩浆沿深大断裂上升,硅铝层混染较小时形成碱性岩,混染较多时形成碱性花岗岩㊂富碱侵入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南部的闽浙沿海带㊁西南的哀牢山-金沙江带和新疆等地(毕献武等,2006)㊂赵振华等(1994)认为富碱侵入岩是除幔源岩石包体外另一类可供窥探地幔成分的窗口岩石,但在成岩过程中不可避免受到地壳物质不同程度的混染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该区陆续发现与富碱侵入岩有关的若干个大型-超大型矿床(如玉龙铜钼金矿㊁北衙金矿㊁姚安金矿㊁老王寨金矿等),该富碱侵入岩带更是引起了众多地质学家的广泛关注(张玉泉等,1997;邓万明等,1998;曾普胜等,2002;赵欣等,2004;)㊂刘显凡等(2010)通过对该区镁铁质深源岩石包体中的富钠玻璃㊁富碱斑岩和包体岩石中的富铁玻璃㊁富铁熔浆包体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地幔流体作用的现实微观踪迹,认为该区成矿作用受制于645深部地质过程形成的地幔流体作用并与深大断裂导矿㊁控矿及围岩和次级断裂容矿的有机联系㊂图1 滇西地区地质略图(据刘显凡等,2010,略修改)Fig.1 Geological sketch map of western YunnanProvince (after Liu et al .,2010)H-喜马拉雅期构造层;Y-燕山期构造层;I-印支期构造层;V-华力西期构造层;C-加里东期构造层;1-金沙江缝合带;2-霓辉正长斑岩;3-石英正长斑岩;4-峨眉山玄武岩H-Himalayan orogeny layer;Y-Yanshanian Movement structural lay⁃er;I-Indosinian Movement structural layer;V-Variscan orogeny lay⁃er;C -Caledonian orogeny layer;1-Jinshajing sutural zone;2-ae⁃girine syenite porphyry;3-quartz syenite porphyry;4-Emeishan basalt毕献武等(1999)对马厂箐矿床赋矿岩体的岩石化学分析显示,其SiO 2平均组成为68.86%,K 2O+Na 2O 为8.59%,显然,该岩石明显具有富碱的特征,应属富碱侵入岩中的碱质花岗岩类型之一㊂据此,可以认为马厂箐多金属矿床是金沙江-哀牢山断裂(缝合)带中与富碱侵入岩有关的典型矿床之一㊂该矿床位于云南省祥云㊁弥渡㊁大理三县市的接壤部位,处于大理-宾川富碱斑岩群中,是一个以铜㊁钼㊁金等为主的多金属矿床,现探明的金矿储量已达大型规模㊂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对该矿床的的研究已有丰富的资料(胡瑞忠等,1997;毕献武等,1999,2005;葛良胜等,2002;何明勤等,2004;王登红等,2004;梁华英等,2004;彭建堂等,2005;郭晓东等,2009;王治华等,2009,2010;),均认为矿床的成矿作用与该区富碱侵入岩的形成具有空间上和时间上的紧密联系㊂然而,对于该矿床成因机制的认识尚有争议,焦点在于对成矿流体性质及其与岩浆流体关系的认识㊂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应用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资料,引进透岩浆流体成矿理论,结合岩矿石稀土和微量元素特征以及稀有气体㊁Pb-Sr-Nd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重点探讨了该矿床深部地质过程中成岩与由地幔流体作用引发壳幔物质混染并形成系列成矿的关系㊂1 马厂箐矿区地质背景马厂箐钼铜金矿床位于特提斯成矿域东部金沙江-哀牢山斑岩型铜钼成矿带上,是滇西特提斯构造-成矿域上一个成矿系列较全㊁成矿元素复杂㊁成矿条件独特的多金属矿床(王治华等,2010)㊂矿区大地构造处于扬子板块西缘与兰坪-思茅微板块的接合部,北西向的金沙江-哀牢山断裂(缝合)带中的次级断裂穿切矿区,为幔源岩浆和流体的成矿作用提供了有利的地质背景条件(图2)㊂ 矿区出露地层简单,除矿区北部出露二叠系玄武岩外,其余主要为古生界下奥陶统向阳组(O 1x )碎屑岩和下泥盆统康廊组(D 1k )白云质灰岩白云岩㊁青山组(D 1q )灰岩㊁莲花山组(D 1l )灰黑色泥灰岩㊁页岩夹同生角砾状灰岩和第四系(Q)㊂矿区构造主要受区域性的北西向㊁近南北向主干断裂以及近东西向的隐伏构造控制,发育有北东㊁东西㊁北西和南北向的不同类型㊁不同规模的次级断裂和褶皱,构造活动具有明显的多期多阶段性特点(图3)㊂ 矿区岩浆岩是在第三纪裂谷环境中由俯冲地幔楔内壳-幔物质混合源区部分熔融的结果(张玉泉等,1987)㊂按岩脉之间的相互穿插关系,矿区岩浆活动可划分为3个阶段:①以斑状花岗岩-花岗斑岩为主的早侵入阶段;②以浅色碱长花岗岩为主的中侵入阶段;③以二长斑岩-正长斑岩-花岗斑岩为主,包括煌斑岩㊁辉绿岩和辉长岩等的晚侵入阶段㊂这种与碱性和基性岩脉共生的关系,暗示了该矿床赋矿斑岩的成岩与幔源岩浆和流体活动有关㊂早期岩浆活动受北东及北西构造交汇部位的制约,与铜(钼)矿化关系密切;中晚期则主要受近东西向构造控制,形成一系列近于平行的近东西向岩脉,在金厂箐㊁宝兴厂一带,这些近东西向岩脉与金矿化关系密切㊂郭晓东等(2009)厘定马厂箐富碱斑岩体是一种埃达克岩,属于碰撞造山环境形成的C 型埃达克岩中的钾质埃达克745第3期 肖继雄等:滇西马厂箐钼铜金矿床深部地质过程的系列成矿效应 图2 马厂箐矿区大地构造示意图(据王治华等,2010)Fig.2 Tectonic setting of the Machangqing ore district (after Wang Zhihua ,et al ,.2010)1-一级构造单元线;2-深大断裂及编号;3-多金属矿床构造单元;Ⅰ-扬子准地台;Ⅱ-华南褶皱系颠东南褶皱带;Ⅲ-松潘-甘孜褶皱系中甸褶皱带;Ⅳ-唐古拉-昌都-兰坪-思茅褶皱系;Ⅴ-冈底斯-念青唐古拉褶皱系断裂;①-澜沧江断裂;②-红河断裂;③-弥勒-师宗断裂;④-金沙江-哀牢山断裂;⑤-阿墨江断裂;⑥-德钦-富龙山断裂;⑦-元谋-绿汁江断裂;⑧-罗茨断裂;⑨-普陀河断裂;⑩-程海-宾川断裂1-boundary of first class tectonic units;2-deep-large fault and its serial number;3-multi-metallic deposit tectonic units;Ⅰ-Yangtze para⁃platform;Ⅱ-folded belt of southeast Yunnan belonging to south china fold system;Ⅲ-Zhongdian folded belt of Songpan-Ganzi fold system;Ⅳ-Tanggula-Changdu-Lanping-Simao fold syste;Ⅴ-Gangdese-Nianqingtanggula fold system fault;①-Langchangjiang fault;②-Honghefault;③-Mile-Sizong fault;④-Jinshajiang-Ailaoshan fault;⑤-A’mejiang fault;⑥-Deqin-Fulongshan fault;⑦-Yuanmou-luzhijiang fault;⑧-Luoci fault;⑨-Putuohe fault;⑩-Chenghai-Bingchuan fault岩㊂埃达克岩具有富水㊁高氧逸度和富集大量铜等金属元素和硫的特点,这为成矿作用提供了有利条件㊂2 马厂箐矿床地质特征马厂箐矿床中钼铜金矿化带总体呈北东向带状展布,长达12km,宽约2.5km㊂大致由南向北东,可以将该矿区划分出马厂箐矿段㊁乱硐山矿段和金厂箐矿段,它们分别对应产出岩体内的斑岩型钼矿床㊁岩体与地层围岩接触带中的矽卡岩型铜(钼)矿床和主要产出在地层围岩(O 1和D 1)以及穿切斑岩体和地层围岩的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金矿(点)床㊂钼矿体:主要位于含矿斑岩体内部,金属矿物主要为辉钼矿,矿体形态严格受岩体控制,多呈透镜体或细脉状,分布于岩体的节理面,而岩体节理一般是伴随岩浆固结成岩过程中产生的,因而钼矿化与斑岩体的成岩时代应是同时的㊂铜(钼)矿体:主要赋存于斑岩体与地层围岩的接触带上㊂与铜(钼)矿化相关的围岩蚀变随岩体与不同围岩接触而变化,如:与碳酸盐岩接触发生矽卡岩化和硅化;与碎屑岩接触则发生角岩化和硅化㊂据此,铜钼矿石主要分为斑岩型㊁角岩型和矽卡岩型㊂金属矿物主要是辉钼矿和黄铜矿㊂辉钼矿以细脉状㊁网脉状㊁浸染状产于斑岩中;黄铜矿以细脉状㊁浸染状㊁条带状产于角岩和矽卡岩中,可不同程度伴生钼金矿化㊂金矿体:主要产在围岩地层下奥陶统向阳组长石石英砂岩㊁黑色炭泥质细砂岩或下泥盆统康廊组845 地质与勘探 2012年图3 马厂箐矿区地质简图(据郭晓冬等,2009,略作简化和修改)Fig.3 Simplified geological map of the Machangjing ore district(after Guo Xiaodong,et al,.2009)1-第四系;2-二叠系玄武岩;3-莲花山组灰黑色泥灰岩㊁页岩夹同生角砾状灰岩;4-青山组灰岩;5-康郎组白云质灰岩白云岩;6-向阳组碎屑岩;7-斑状角闪黑云花岗岩;8-花岗斑岩;;9-二长花岗斑岩;10-正长斑岩;11-煌斑岩;12-断裂;13-矿化类型分带:Ⅰ-Mo-W-Cu-Fe-Sn矿化;Ⅱ-Cu-Au-Mo-Fe矿化;Ⅲ-Au-Ag-PbZn-As-Sb矿化1-Quaternary;2-Permian basalt;3-grayish black marl intercalated with brecciform limestone of Lianhuashan Formation;4-limestone of Qingshan Formation;5-dolomite limestone and dolostone of Kanglang Formation;6-clasolite of Xiangyang Formation;7-porphyritic horn⁃blende biotite granite;8-granite porphyry;9-monzonitic granite;10-orthophyre;11-lamprophyre;12-fault;13-mineralized belt:Ⅰ-Mo-W -Cu-Fe-Sn mineralized zone;Ⅱ-Cu-Au-Mo-Fe mineralized zone;Ⅲ-Au-Ag-PbZn-As-Sb mineralized zone白云质灰岩中,受断裂破碎带㊁层间滑脱带或引张裂隙带控制,矿体与围岩呈过渡关系;也见存在于切割斑岩体和地层围岩的构造断裂破碎蚀变带中的金矿体,构造断裂伴随强烈褐铁矿化㊁硅化和石英脉,以及一定程度的孔雀石化;矿体多呈脉状㊁似层状㊁透镜状等㊂金矿石属含金硫化物型,金属矿物有自然金㊁银金矿㊁黄铁矿㊁毒砂㊁黄铜矿等,其中黄铁矿和毒砂是主要的载金矿物㊂由此看出,金矿化与岩体侵位后发生的构造断裂及与之伴随的硅化㊁硫化物化及褐铁矿化密切相关㊂其中原生金矿化与硅化和硫化物化密切相关,而孔雀石化和褐铁矿化与次生金矿化有关㊂根据切割关系可以看出金矿化明显晚于钼铜矿化㊂因此,金矿中的硫化物与钼铜矿中的硫化物是不同期次的产物㊂硅化是一种既具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的蚀变作用,其普遍性表现为,与内生作用有关的多数成矿均与硅化蚀变相关;其特殊性表现为,不同期次蚀变流体的硅质,除一般认识的地壳(或表生)来源外,更重要的是存在直接来自地幔流体提供的硅质(Liu Xianfan et al,1999),在此基础上,已有初步研究发现,本区引发富碱斑岩和相关多金属矿床蚀变作用的含矿硅质流体主要源自富集地幔(胡瑞忠等, 1997;刘显凡等,2004)㊂然而,该地幔流体在参与成岩成矿蚀变过程中,又伴随其运移于不同部位,加之不可避免的地壳物质和流体混染叠加及相应温压降低,使流体性质发生过渡演变而致不同部位㊁不同矿种和不同类型的成矿作用㊂3 成岩成矿时代的厘定本文有关马厂箐矿区年代学测试数据见表1㊂本文所测两件ESR年龄的石英样品分别采自含金硅化石英和赋矿斑岩中的斑晶石英,前者石英产自金厂箐矿段的成矿蚀变岩石中,可以代表成矿作用的产物,后者石英显然可以代表成岩作用的产物,结合其他研究者采用不同方法(K-Ar㊁Ar-Ar㊁Rb-Sr)所获得的成岩成矿年龄对比讨论如下㊂945第3期 肖继雄等:滇西马厂箐钼铜金矿床深部地质过程的系列成矿效应 表1 马厂箐矿区同位素年龄Table 1 Isotopic ages of the Machangjing ore district矿段岩体或岩性测定对象年龄Ma 测定方法资料来源金厂箐含金硅化石英团块石英34.1±3.4石英热活化ESR 本文2马厂箐辉钼矿辉钼矿34.7±0.6Re-Os 单点年龄本文1马厂箐斑状花岗岩斑晶石英38.3石英热活化ESR 本文2马厂箐斑状花岗岩锆石36.17±0.36锆石LA-ICP-MS 定年方法本文3 注:本文1数据由国家地质实验中心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2008);本文2数据由四川省核技术应用重点实验室梁兴中分析(2006);本文3数据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分析(2009)㊂图4 马厂箐花岗斑岩锆石U-Pb 谐和图Fig.4 Zircon U-Pb concordial map for the granite-porphyry in the Machangqing ore district 本文对采自马厂箐钼矿段的斑状花岗岩锆石LA-ICP -MS 测试结果显示U -Pb 年龄为36.17±0.36Ma(表1和图4)㊁斑状花岗岩中的斑晶石英热活化ESR 年龄为38.3Ma,这与梁华英等(2004)测得马厂箐晚期花岗斑岩U-Pb 年龄35.0±0.2Ma㊁张玉泉等(1997)测得二长花岗斑岩K-Ar 年龄35.1±0.5Ma 和彭建堂等(2005)测得正长斑岩K-Ar 年龄为35.5±0.40Ma㊁36.5±0.46Ma㊁31.99±0.35Ma 等在误差范围内是基本一致的㊂本文对采自矿区马厂箐矿段三中段岩体与围岩接触带矽卡岩型铜钼矿体中的辉钼矿进行Re -Os 同位素测年,得到模式年龄34.7~35.1Ma;王登红等(2004)对马厂箐铜钼矿床7件辉钼矿样品的Re-Os 同位素等时线年龄测定为33.9Ma㊂彭建堂等(2005)通过对赋矿斑岩中的辉钼矿和矽卡岩中的黄铜矿+斑铜矿进行Ar-Ar 同位素定年研究,得出辉钼矿形成时间大约在37~40Ma 左右,黄铜矿+斑铜矿形成时间大约在34~35Ma 左右,据此分为早晚两期成矿㊂曾普胜等(2006)对马厂箐钼铜矿床8件辉钼矿样品的Re-Os 同位素年龄测定,测得辉钼矿加权平均年龄35.6±0.6Ma,等时线年龄35.8±1.6Ma㊂本文含金硅化石英团块石英活化ESR 年龄(表1)为34.1±3.4Ma㊂彭建堂等(2005)测定金厂箐含矿石英(石英+方解石+自然金)Ar-Ar 坪年龄33.7Ma,等时线年龄33.7Ma,并认为属于马厂箐矿区中金厂箐金矿段的较晚成矿期㊂上述结果表明马厂箐富碱斑岩体形成时代大约为36Ma 左右,即形成于喜马拉雅早至中期㊂钼铜矿的成矿年龄(35~37Ma)与富碱斑岩的成岩年龄基本一致,金厂箐金矿成矿年龄较钼铜矿稍晚,在33~34Ma㊂因此,富碱斑岩的成岩与铜钼矿的成矿具有空间和时间上的紧密联系㊂而独立金(银)矿的成矿年龄可能延至成岩后的较晚时期㊂这表明,成矿流体的来源㊁演变和作用过程与岩浆的运移和演化密切相关㊂4 稀土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所测岩(矿)石的稀土元素数据列于表2,稀土元素配分曲线见图5㊂所测岩石样品包括不同蚀变和未蚀变的花岗斑岩;所测矿石样品包括钼铜金含量达到边界品位或以上的矿化蚀变岩石,也包括与成矿蚀变同期的两件原生硅化石英(脉),它们分别产自铜钼矿石(MCQ-02-7)和金矿石中(MCQ-03-2);钼矿石产自蚀变斑岩体中,铜钼矿石产自岩体与地层围岩接触的矽卡岩带中,而金矿石则产自相对远离岩体的金厂箐矿段中的蚀变岩石中㊂由表2和图5可以看出,稀土配分模式图表现为左高右低的较平滑曲线,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LREE /HREE =9.63~31.52×10-6㊁(La /Yb)N =11.00~58.47),且具有弱的负Eu 异常,赋矿斑岩和矿石总稀土元素含量较高(ΣREE =99.60~741.58×10-6),硅化石英总稀土元素含量低(ΣREE=2.22~18.96×10-6)㊂前人对地幔捕虏体中的流055 地质与勘探 2012年表2 岩(矿)石稀土元素含量(×10-6)和相关参数Table 2 REE contents and some parameters for ores and rocks (×10-6)from the Machangqing ore district样号MCQ-02-1MCQ-02-2MCQ-02-7MCQ-03-2MCQMo-4MCQMo-11MCQCu-1-1MCQCu-2-2MCQAu-1MCQAu-8-3岩性花岗斑岩蚀变花岗斑岩硅化石英脉硅化石英团块绿泥石化钼矿石蚀变斑岩钼矿石孔雀石化花岗斑岩铜钼矿石高岭石化花岗斑岩原生金矿石La 28.4230.920.49 4.89184.8767.4320.5520.7642.1258.67Ce 54.6156.970.938.30357.39134.8652.1443.0971.12136.18Pr5.626.070.110.9036.1314.23 6.465.277.5016.33Nd 20.2421.610.39 3.01121.5448.0425.1819.9124.7363.63Sm 3.32 3.430.070.4516.07 6.80 4.43 3.21 3.3910.30Eu 0.880.910.030.11 2.78 1.46 1.140.710.83 2.65Gd 2.31 2.390.070.389.75 4.61 3.41 2.40 1.947.54Tb0.280.290.010.06 1.260.640.530.350.240.98Dy 1.28 1.410.060.37 5.59 3.06 2.64 1.73 1.18 4.75Ho 0.220.240.010.070.900.540.480.300.200.77Er0.550.660.030.19 2.46 1.52 1.350.840.62 2.03Tm 0.080.090.010.030.340.230.200.130.100.29Yb 0.530.580.030.18 2.19 1.51 1.290.790.69 1.82Lu0.080.090.000.030.320.210.180.120.100.25LREE113.09119.91 2.0117.65718.78272.81109.9092.95149.68287.76HREE5.33 5.760.21 1.3122.8012.3110.086.65 5.0718.42LREE /HREE21.2020.829.6313.4831.5222.1710.9013.9829.5215.62∑REE 118.43125.67 2.2218.96741.58285.12119.9799.60154.75306.18Eu /Sm0.270.270.400.250.170.210.260.220.240.26(La /Yb)N37.0836.8312.0018.8258.4730.9811.0018.2642.3222.28(La /Sm)N5.36 5.65 4.216.897.21 6.21 2.91 4.057.79 3.57(Gd /Yb)N3.60 3.41 2.00 1.76 3.68 2.53 2.17 2.52 2.33 3.42δCe0.980.950.940.890.99 1.00 1.080.970.89 1.04δEu 0.920.92 1.220.790.630.750.860.740.890.87 注:数据由国土资源部廊坊勘查地球化学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分析测试,2010;分析方法:ICP-MS㊂图5 岩(矿)石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曲线Fig.5 Chondrite-normalized REE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ores and rocks (×10-6)155第3期 肖继雄等:滇西马厂箐钼铜金矿床深部地质过程的系列成矿效应 体和熔体包裹体研究发现,地幔流体(包括地幔去气和岩浆去气形成的流体)相对富集REE,尤其是LREE(刘若新等,1992;樊祺诚等,1993;周德进等, 1995;徐九华等,2003),因而富集LREE是富集地幔岩浆作用和地幔流体交代作用的显著特征之一㊂(La/Sm)N=2.91~7.79,表明轻稀土发生了较强烈的分馏作用,而(Gd/Yb)N=1.76~3.68,表明重稀土元素分馏作用不明显,这种稀土元素分馏特征与地幔流体交代作用有关(赵甫峰等, 2010)㊂各类样品表现无或极弱Ce异常(δCe=0.89~ 1.08)和弱负Eu异常(δEu=0.63~0.92;Eu/Sm= 0.17~0.27),仅有原生硅化石英脉具有弱的正Eu 异常(δEu=1.22;Eu/Sm=0.40㊂一般该比值在上地幔为0.23,在地壳中为0.16~0.20,而球粒陨石为0.365(彭勇民等,1998)㊂邓晋福等(1996)指出,在正常陆壳厚度或加厚陆壳的中上部岩石局部熔融产生具有显著负Eu异常的花岗(流纹)质岩浆㊂一般认为,产生Eu异常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是参与成岩成矿作用的流体继承了相对富集或亏损Eu的特征,二是在成岩成矿后又受到其它流体的改造导致Eu与相邻稀土元素的分异而形成Eu异常(丁振举等,2003;伊海生等,2008);其中,区域变质作用中的高温流体或原始高温地幔流体作用有利于形成正Eu异常;地壳重熔形成的花岗质岩浆经充分结晶分异即形成强烈负Eu异常的花岗岩;而地幔流体在引发交代蚀变过程中与地壳流体混染则促使正Eu异常向负Eu异常过渡(赵甫峰等,2010),或花岗质岩浆与富碱岩浆混合即有利于形成弱负Eu异常的碱质花岗岩类岩石㊂马厂箐赋矿斑岩仅具有弱的负Eu异常,因此可以排除该岩石直接源于地壳重熔花岗质岩浆经充分结晶分异的成因,而可能源于由地幔流体交代作用引发地壳深熔形成的花岗质岩浆与富碱岩浆不同程度混合后的碱质长英质岩浆㊂矿石和围岩的稀土配分模式曲线具有相似性,说明两者受到相似流体的作用㊂本文所测曲线与典型的地壳REE V”字型配分模式截然不同,与MS 型花岗岩配分曲线相似,因此也排除了岩浆源区简单来自地壳的可能性㊂同时,可以看出从原生硅化石英脉→无明显蚀变的花岗斑岩→蚀变花岗斑岩→矿化花岗斑岩→钼铜金矿石→次生硅化石英团块,其Eu异常由弱正异常向负异常转化,其中原生硅化石英脉和次生硅化石英团块的Eu异常有明显差异,前者为正铕异常,后者具负铕异常,反映原始高温地幔流体在伴随富碱岩浆运移和分离,并参与成岩成矿,进而诱发持续交代蚀变的过程中,受到地壳物质和流体的混染而致流体温度降低,直至造成地幔流体性质由熔浆向液相转化,并与富碱岩浆互不混溶而适时分离㊂所测岩(矿)石相应微量元素数据列于表3㊂根据深部过程元素不相容性从左至右依次减小的顺序表3 岩(矿)石微量元素含量表(×10-6)Table3 Microelement contents of ore and rock(×10-6)样号岩性Sr Cs Rb Ba Th Ce Zr Hf Sm Yb Sc Co Cr Ni MCQ-02-1花岗斑岩492.816.56244.801098.3814.4254.61129.753.74 3.320.53 4.76 5.69103.2651.95 MCQ-02-2蚀变花岗斑岩374.178.00244.241003.4016.0456.97130.273.68 3.430.58 4.38 4.5469.6537.35 MCQ-02-7硅化石英脉12.780.277.3420.130.560.93 6.320.160.070.0280.23 1.62 4.83 6.95 MCQ-03-2硅化石英团块35.84 1.5463.85197.530.868.3057.89 1.510.450.180.80 1.55 3.91 2.37 MCQMo-4绿泥石化钼矿石538.6234.64515.422436.1728.48357.39186.004.8316.07 2.1917.3822.47401.62222.80 MCQMo-11蚀变斑岩钼矿石392.5215.77253.681222.1625.28134.86214.708.31 6.80 1.51 3.69 5.0236.2216.12 MCQCu-1-1孔雀石化花岗斑岩509.886.43252.461640.3611.1652.14191.507.17 4.43 1.29 3.30 5.7722.9924.30 MCQCu-2-2铜钼矿石354.179.67349.56668.4116.1743.09120.905.52 3.210.79 3.48 3.8121.5214.66 MCQAu-1高龄石化花岗斑岩28.9321.66535.71331.5014.1671.12173.306.00 3.390.69 3.27 4.4949.7716.15 MCQAu-8-3原生金矿石1030.7415.96258.892223.1923.69136.18294.008.2310.30 1.8220.6630.86240.97147.20 注:数据由国土资源部廊坊勘查地球化学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分析测试,2010;分析方法:ICP-MS㊂255 地质与勘探 2012年图6 岩(矿)石微量元素配分曲线Fig.6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minor element compositions for ores and rocks in the Machangqing ore district排列,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r㊁Cs ㊁Rb㊁Ba)㊁高场强元素(HFSE:Th㊁Zr㊁Hf)和过渡族元素(Yb㊁Sc㊁Co㊁Cr㊁Ni)与特征稀土元素(Ce㊁Sm)结合,并以原始地幔标准化做出微量元素蛛网图(图6)㊂图6表明,所测岩(矿)石微量元素特征具有大致相似的 驼峰”型,总体表现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高场强元素相对富集,尤以Cs㊁Rb 显著富集为特征;过渡族元素则相对亏损,尤以Co㊁Cr㊁Ni 亏损强烈;这与稀土元素的轻稀土富集和元素分异特征形成呼应,即:地幔流体交代作用的过程不仅是LILE 元素和HFSE 元素富集的过程,也是成矿元素的富集过程(刘显凡等,2003;宋祥峰等,2006)㊂Cs 和Rb 作为典型地壳元素,Co㊁Cr㊁Ni 作为典型地幔元素,它们在地幔流体参与成矿作用并引发壳幔混染的过程中表现不同的地球化学行为,前者可能在固相中进一步富集,而后者可能因流体性质由熔浆向液相流体转化而随之转移㊂5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5.1 稀有气体同位素特征流体包裹体的He㊁Ar 同位素组成分析结果见表4,分析误差一般小于10%㊂结果表明样品的表4 岩(矿)石流体包裹体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Table 4 Noble gas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fluid inclusions for ores and rocks样品号寄主矿物4He(cm 3STP /g)(E-7)3He(cm 3STP /g)(E-13)40Ar(cm 3STP /g)(E-7)36Ar(cm 3STP /g)(E-7)3He /4He (E-6)40Ar /36Ar3He /36Ar (E-6)Rc /Ra 资料来源MCQ-02-7硅化石英脉 1.130.03 5.750.010.03557.30 3.230.02本文MCQ-03-3-1金矿石中的黄铁矿28.10 6.3312.440.040.23307.50156.370.16本文HM60黄铁矿 4.209.2311.370.03 2.20325.52264.111.57据胡瑞忠等,1997HM7黄铁矿11.4224.9419.390.062.18347.34446.781.56据胡瑞忠等,1997HM72黄铁矿 1.47 3.252.211.58据胡瑞忠等,1997HM73黄铁矿 5.7214.02 6.880.02 2.45367.27748.621.75据胡瑞忠等,1997HM52黄铁矿 5.357.93 5.290.021.48350.95526.921.06据胡瑞忠等,1997HM15黄铁矿 3.422.680.780.56据胡瑞忠等,1997HM11黄铁矿6.554.774.340.010.73344.90379.180.52据胡瑞忠等,1997 注:①Rc 表示样品中3He /4He 比值,国际公认空气中Ra =3He /4He =1.400E-6;②本文数据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地球化学测试部测试,2007;分析方法:稀有气体同位素质谱峰高比检测方法(LDB03-01-94)㊂355第3期 肖继雄等:滇西马厂箐钼铜金矿床深部地质过程的系列成矿效应 图7 流体包裹体4He-3He /4He 关系图(底图据文献Bea F 等,2001)Fig.7 4He-3He /4He diagram of fluid inclusions (after Bea F ,et al ,.2001)图8 流体包裹体3He /36Ar-40Ar /36Ar 关系图(底图据胡瑞忠等,1997)Fig.8 3He /36Ar-40Ar /36Ar diagram of fluidinclusions (after Hu Ruizhong ,et al ,.1997)4He 浓度的变化范围为1.13~28.10×10-7cm 3STP /g,40Ar 浓度变化范围为4.34~19.39×10-7cm 3STP /g,3He /4He 的变化范围为0.02~1.75Ra(Ra 为空气的3He /4He 值),40Ar /36Ar 的变化范围为307.5~557.3㊂已有研究表明,地壳流体中的稀有气体来源有三个明显不同的源区:饱和空气雨水㊁地幔和地壳中由核过程形成的放射成因稀有气体㊂大气中的He 因其含量极低而不足以影响地壳流体中He 的丰度和同位素组成(胡瑞忠等,1999)㊂因此马厂箐矿床成矿流体中的He 只可能有地壳和地幔两个主要源区㊂地壳的3He /4He =0.01~0.05Ra,地幔的3He /4He =6~9Ra㊂因此马厂箐矿床成矿流体中的3He /4He 值明显高于地壳值也明显低于地幔值㊂这表明成矿流体中不仅存在地壳He,同时也有地幔He㊂此外,从图7可以看出样品均落在cut-off 线右侧,说明矿物包裹体中应含有放射性成因的4He,而图中显示的变化趋势,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地壳流体参与成矿是客观存在的㊂从图8可以看出成矿流体的He-Ar 同位素组成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㊂由这种相关性可以确定成矿流体是地壳流体和地幔流体两端元混合的产物㊂5.2 Pb-Sr-Nd 同位素特征Pb 同位素组成及有关参数计算见表5,可以看出Pb 同位素质量分数比的变化率很小,且矿石铅同位素和岩石铅同位素组成基本一致,其样品在Can⁃non 铅同位素演化图中落入正常铅的小三角形范围表5 铅同位素组成及有关参数计算Table 5 Composition and parameters of Pb isotope样品号岩石或矿物206Pb /204Pb207Pb /204Pb208Pb /204PbΦ值模式年龄/Ma μ值Δβ值Δγ值资料来源MM-9二长斑岩18.58915.61738.8390.5735539.1218.736.5据刘显凡等,2004MM-9-1斑晶长石18.48615.58038.7370.5759829.0616.338.8据刘显凡等,2004MM-32-1硅化石英18.21115.73938.4150.61154709.3726.725.2据刘显凡等,2004MM-32-2黄铁矿18.57115.64438.9460.57751019.1820.539.4据刘显凡等,2004XJ-37正长斑岩18.53115.61138.7330.5764889.1218.333.7据刘显凡等,2004XJ-37-1斑晶长石18.53915.56138.6910.5705189.0315.132.6据刘显凡等,2004XJ-39-1硅化石英18.49015.53538.5760.5707208.9813.429.5据刘显凡等,2004XJ-38-1含矿碳质18.51015.56038.6650.5722389.0315.031.9据刘显凡等,2004MCQ-03-3围岩及原生硫化物18.64815.64138.9060.5724409.1620.338.3据刘显凡等,2004黄铁矿18.50215.60839.0100.57791069.1118.141.1据葛良胜等,2002毒砂18.52315.68039.7140.58441849.2522.859.9据葛良胜等,2002方铅矿18.68815.84639.6270.59182729.5533.757.6据葛良胜等,2002 注:①计算Φ值所用的a 0和b 0值据Tatsumoto 等(1973);②据Φ值查表计算模式年龄用Doe(1974)提供的单阶段模式铅年龄计算表;③计算μ值所用常数:λ238=1.55125×10-10/a;地球年龄T =4.55×109a;④Δβ=(β-βM /βM )×1000;Δγ=(γ-γM /γM )×1000;β=样品的207Pb /204Pb;γ=样品的208Pb /204Pb;βM =地幔的207Pb /204Pb =15.33;γM =地幔的208Pb /204Pb =37.47;⑤本文数据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同位素实验室分析测试,2008;分析方法: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法(MC-ICP-MS)㊂455 地质与勘探 2012年。
云南马厂箐斑岩型铜-钼-金矿床 40Ar- 39Ar年龄及地质意义
展 , 累 了大 量 的成 岩 成 矿 年 代 学 数 据 ( 郭 晓 东 积 见
等 ,0 1 之 表 2 , 累 的 同位 素年 龄数 据大 多、bS 法所 获 得 , 别采 用 了 A — r 等 较 . r R .r 个 rA 法
为精确 的定年方法 , 由于所采用的年代学测试方法 的局 限性 以及所 测 试 矿 物存 在 的 自身 不 足 , 获 得 所
( 吕伯西 等 ,9 3 张 玉 泉 等 ,9 7 梁 华 英 等 ,0 4 19 ; 19 ; 20 ;
( 俞广钧 ,98 。同时 , 18 ) 作为认识矿床成 因、 成矿事 件 与其 他异 常地 质事 件耦 合关 系具 有 至关重 要理 论
和 实 际意 义 的 同位 素 年 代 学 研 究 也 取 得 了较 大 进
方 法在 国内外被 广 泛 应 用 于 成 岩成 矿 的年 龄 测 定 , 个 别学 者针 对 马厂 箐矿集 区不 同的地 质体选 择 不 同 的测年 技术 开展 了 同位 素年 代学 测 定 , 继 得 到 一 相
彭建 堂 等 ,05 郭 晓东 ,0 9 , ) 20 ; 20 a b 。马 厂 箐 铜 钼 矿 成矿 与 富碱斑 岩 岩浆 作 用 有 关 , 富碱 斑 岩 体 提 供 了 成矿 的 物质 、 体 和 动 力 ( 瑞 忠 等 ,97; 献 武 流 胡 19 毕
征 , 于 高钾 钙 碱 性 或 钾 玄 岩 系列 ( 玉 泉 等, 属 张 18 ; 9 7 曾普 胜等 ,0 2 毕献 武 等 ,9 92 0 ; 晓东 20 ; 19 ,0 5 郭 等 ,0 9 , , 有 A 型 花 岗 岩 特 征 ( 献 武 等 , 20 ab) 具 毕 19 ) C型钾 质 埃 达 克 岩 的地 球 化 学 亲 合 性 ( 99 和 郭 晓东 等 ,09 ) 起源 于 富 集 地幔 或 壳 幔混 染 ( 瑞 20 a , 胡 忠等 ,97 刘显 凡 等 ,04 郭 晓东 等 ,0 1 ,)产 19 ; 20 ; 2 1ab , 出于裂谷 环 境 ( 玉 泉 等 ,97 或 者 总 体 挤 压 、 张 18 ) 局 部 引张 环境 ( 曾普 胜 等 ,0 2 , 成 于 喜 马 拉 雅 期 20 ) 形
云南马鹿塘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其 中 , 部 为板 岩 和 砂 岩 , 部 为 白云 岩 ; 四 系全 下 上 第 新 统 为 冲积 、 积砂 砾 。 洪
1 构造 . 2
图 1 云南省马鹿塘金矿区地质简 图
0 一 6 下奥陶统白马寨组第一岩性段板岩和砂岩 ; 一 Ob 下奥陶统白马寨 2 组第二岩性段板岩和砂岩; s 上志留统 ; I D一 下泥盆统第一岩性段 白云 岩 ;z D一 下泥盆统第二岩性段白云岩 ; 2 一 Dm 中泥盆统马鹿洞组灰岩 ; cd 一 下石炭统大塘组灰岩; ,中石炭统灰岩; c c 上石炭统细 晶灰岩和鲕 状灰岩 ; q 下二叠统栖霞组灰岩和白云质灰岩 ; . P 一 P 下二叠统茅口组 白云质灰岩;e 上二叠统杏仁状玄武岩;2 上二叠统板岩 、 Pt - P一 b 砂岩和
收稿 日期 : 1 - 6 2 ; 2 1 0 — 1修订 日期 :0 10 — 9 0 2 1- 8 1. 作者简介 : 谢覃江( 9 7 )男 , 17 一 , 广西柳州人 , 工程师 , 从事金矿地质勘查工作. xe e l 2 . m x gnr @16 o r a e
第 1卷・ 5 9 第 期
区域上 ,马鹿塘金矿区夹持于哀牢山断裂与藤 条江断裂之问,属哀牢山缝合带金平断凹松林寨倒 转向斜西翼 , 构造条件十分复杂( 1o 图 广义上的哀牢山断裂即为哀牢山缝合带[, 3 应包 ]
白云岩 ;一 N 第三系;— 0 第四系全新统冲积 、 洪积砂砾
括哀牢山断裂和藤条江断裂 ,这里仅指狭义上的哀 牢山断裂 ,其北盘为古元古界哀牢山群小羊街组 片 岩和变粒岩 , 南盘为下奥陶统 白马寨组板岩和变质
区岩浆 活动强烈 , 具有 多期 次、 多阶段 活动 的特征 , 主要 经历 了 3个岩 浆活动期 , 别为 吕梁期 、 分 华力西期和 印支期 , 为成矿 提 供 了充足 的物质来源和 热动 力。 通过 总结矿床地质特征 和围岩蚀 变特征 , 为与金 矿化有 关的蚀 变主要 为黄铁矿化 、 砂矿化 认 毒
云南省马厂箐Cu-Mo-Au多金属矿集区成矿系统
生了不同性质 的成矿作用 , 形成了不 同的蚀变和矿化类 型及成 矿元素组 合 , 总体显示 出 , 随着 热液成矿作用 的进行 ,
矿化 由斑 岩体 向接触带和 围岩推 进 , 成矿 由高 温 向低 温 的演化趋 势 。马厂箐 铜一 金多 金属矿 集 区成矿 系统的建 钼一 立, 将对 滇西成矿带 内其他矿集 区的成矿理论研究 和找矿勘查实践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 关键词 地质学 ; 地球化学 ; 成矿 系统 ; 富碱斑岩 岩浆 ; 马厂箐铜钼金矿 集区 ; 云南省
s n h o o s t u M o Au m i e aia i n y c r n u o C — — n r l t .Th h e y e r e e ial o to l y t e M a h n q n o — z o e t r e t p s a e g n tc l c n r l d b h c a g i g p r y e
成受控 于马厂箐斑岩岩浆系统 , 该岩浆系统 提供 了成矿 的物质 、 流体 和动力 。文章在 分析成 矿证据 的基础上 , 通过
对成 矿系统结构 的剖析 , 认为正是马厂箐岩体所 提供 的热 动力条件 促使从 岩浆 体 中分异 出来 的成矿流体 由岩体 向 外运 移 , 随着岩体 内构造裂隙 、 接触带 构造 以及 围岩 中破 碎带等 成矿 物理化 学条件 的改变 , 在不 同的边界 条件下发
GUO a Do g 一,N I C i z Xio n U u Yi一 W ANG h Hu z W AN G in 2 。a d XI Ruz Z i a L a g , n A i
, ,
( n t u e f e l y hn s a e f e l i l c n e , e i 0 0 7 C ia 2 G l G o g n tu e f A F 1I s t t o o g ,C iee i G o Acd myo o gc i cs B in 1 0 3 , hn ; o e l y Is tt P , G o aS e jg d o i oC
云南大理东部马厂箐-宝丰寺地区多金属矿找矿远景
矿床地质云南大理东部马厂箐-宝丰寺地区多金属矿找矿远景王绍明,周晓锋,寸伟才,涂国府(武警黄金第十支队,云南昆明650111)1成矿地质背景大理东部马厂箐-宝丰寺地区位于洱海东部,南东起自弥渡马厂箐,北西到宾川宝丰寺,呈北西-南东向展布,面积1080 km2。
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准地台西南缘的丽江台缘褶皱带,属滇西北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有奥陶系的碎屑岩和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的碳酸盐岩,二叠系玄武岩,侏罗系、白垩系碎屑岩等。
区内构造以北西向、北东向、近东西向的褶皱和断裂为主,具有明显的多期多阶段性。
这些构造控制了区内岩体(脉)的侵位与空间分布,并与金、铜、钼、铅锌等矿化关系密切。
区内火山活动强烈,主要为华力西早期的玄武岩。
岩浆岩主要为晋宁期、华力西期和喜马拉雅期的侵入岩,晋宁期以花岗岩为主;华力西期以基性-超基性岩为主;喜马拉雅期以碱性杂岩体为主。
岩浆活动与多金属矿床成矿关系密切。
2矿床地质区内铜钼金多金属矿体的产出受岩浆活动、构造破碎带和接触带等多种因素控制,形成不同的矿化类型。
矿床类型主要有3种:(1)斑岩型铜钼金多金属矿成矿与喜马拉雅期富碱岩浆活动密切有关。
区内发现有马厂箐铜钼金多金属矿、白象厂铁金多金属矿、宝丰寺铁金多金属矿等,其中马厂箐铜钼金多金属矿已达大型矿床规模。
铜钼矿主要产于碱性杂岩体的内外接触带,受接触带控制,一般内带为钼矿,外带为铜矿。
形态多呈似层状或透镜状、囊状。
矿体长30~1 250 m,厚0.33~62.36 m,铜品位0.21%~8.82%,钼品位0.03%~1.79%。
金矿和铅锌矿主要产于碱性杂岩体和围岩中的构造破碎带中,受构造破碎带控制,形态有板状、脉状、透镜状、扁豆状。
矿体长30~600 m,厚0.23~6.4 m,金品位(质量分数,下同)0.11×10-6~24.2×10-6,锌品位0.13%~8.44%、铅品位1.01%~28.22%。
铜钼金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分析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铜钼金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分析马子骏摘要:铜钼金多金属矿床含有富碱斑岩,形成斑岩型铜钼矿。
该矿床中岩体接触带和地层中分别出现了交带型矿化和低温热型矿化物质,这些与其内部的碎屑岩和组灰岩成矿有直接关系。
成矿基础矿物主要来自于区内的岩浆流体。
在本文中,对铜钼金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进行了勘察,并根据勘察结果对区域内成矿的背景和规律进行了总结分析,旨在更好地实现这一矿产资源的挖掘。
关键词:铜钼金;金属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铜钼金多金属矿床的形成受到地质内岩体性质的影响,而富碱斑岩则被认为是成矿的主因。
同位素技术在我国矿物质开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可为矿物质的组成、形成原因以及地质结构等进行全面的探讨和分析。
然而,对于铜钼金多金属矿床形成的原因分析却相对较少。
通过对该类矿床的地质特征,以及对多金属矿的成矿规律进行分析,为后续的矿产资源挖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成矿地质背景铜钼金多金属矿床位于金沙江地区,矿物元素十分丰富。
地质结构位于扬子板块和思茅陆块北侧区域存在地质断裂结构,形成三角地带。
矿区内的地质结构并不复杂,经过勘察后发现北侧区域存在裸露的二叠系玄武岩,其余位置存在大量碎屑岩和组灰岩。
该地质经历了多个历史阶段,具有多期发育特征。
成矿向东北方向、东北偏北方向、东北偏东方向,由于岩浆侵入的情况,导致形成接触结构,并形成褶皱和断裂。
据勘察结果,矿床褶皱方向的矿物质位于人头背斜、乱硐山等矿段区域。
断裂位置起初由于基地断裂产生矿物质,按照其空间发展将其认定为控矿结构。
对铜钼金多金属矿床成矿的地质背景进行分析,矿床区域内主要为复式岩体,共计数量组成数量达到250个以上,并呈现出多次入侵的特征。
此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岩浆活动频繁,使得其呈现出多次入侵的特征。
2 矿床地质分析2.1 矿化类型分析针对铜钼金多金属矿床,可以看到地层结构在破碎区域和岩体接触区域受外界及地质环境影响,导致矿化类型存在明显的差异。
滇西马厂箐金多金属矿区水文及工程地质评价
马厂箐矿区处于北西向洱海—红河断裂与近南北 向程海—宾川断裂夹持部位,受洱海—红河断裂的右 旋和程海断裂的左旋运动多期次活动影响,最终形成 了复杂的构造体系[2]。矿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奥陶 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和第四系;构造主 要为北东向和北东东向 2组,北东向的响水断裂是程 海—宾川断裂南段的组成部分,多期次活动特征明显, 是矿区内一级构造;岩浆岩主要为华力西期基性岩与 喜马拉雅期多阶段侵入的复式杂岩体(见图 1)。
坚硬岩组次之。综合评价矿区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对矿山后续开发及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
义。
关 键 词 :马 厂 箐 金 多 金 属 矿 区 ;水 文 地 质 ; 工 程 地质;地下水类型;工程地质岩组;岩体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TD12 P64
文章编号:1001-1277(2019)08-0018-06
图 1 马厂箐金多金属矿区地质简图
表 1 矿区地下水类型及主要含水层富水性
地下水类型
富水性指标
类型 孔隙水 裂隙水
岩溶水
亚类 松散堆积物孔隙水
碎屑岩类裂隙水 火成岩类裂隙水
碳酸盐岩岩溶水
富水性 等级 中等 弱 中等 弱 中等 弱 极强 强 中等 弱
泉流量(Q)常见值 /
主要含水层
(L·s-1)
1.0<Q<10.0 Q<1.0
文献标志码:A
doi:10.11792/hj20190803
马厂箐金多金属矿区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处大 理、弥渡、祥云三县市交界处,处于上扬子古陆块之丽 江—盐源陆缘褶 -断带,属上扬子成矿省之丽江Au- Cu-Ni-Pt-Pa-Mo-Mn-Pb-Zn成矿带[1]。矿区 基础地质工作始于 1959年,1988—2014年,中国人民 武装警察部队黄金第十支队在矿区开展金矿勘查工 作,并取得了重大突破;目前,马厂箐矿区已由云南铜 业(集团)有限公司和祥云县黄金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进 行合作开发。矿区内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程度较 低,随着开采深度的加深,开采规模的加大,工程地质 条件也更复杂,势必制约矿区未来的开发。本文详细 分析了马厂箐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 并作出综合评价,为矿区进一步扩大开采规模提供科 学依据。
云南马厂箐(铜、钼)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
查研究表明, 该矿带向北和南分别可以延伸至宾川宝 丰寺、 白象厂以及弥渡水目山一带, 扩大后的整个矿 化带仍限制在大理—祥云 ( 含宾川) 富碱岩体集中区 的范围内。在矿化带内部, 可以划分出多个近于平行 并具等间距斜列特征的近东西向亚带。在马厂箐矿 区, 从北到南依次可以划分为毛栗坡—金厂箐、 九顶 坡—乱硐山、 宝兴厂—铜厂等几个亚带, 而这些亚带
及接触带的接触变质石榴石夕卡岩和透辉石角岩中。 控于向斜南北两翼发育的缓倾斜近东西向层间滑动 一般内带为钼矿, 外带为铜矿。严格受接触带控制, 破碎带及围岩同花岗岩的接触带。矿脉以近东西向 矿体形态多呈透镜体或似层状, 近东西向产出。根据 矿体具体赋存的岩性不同, 可以划分出以下几种矿化 类型: %、 斑状花岗岩中的细脉浸染型; &、 角岩带中的 细脉浸染型; ’、 接触变质岩中的钙铁榴石夕卡岩型 或镁夕卡岩型; (、 蚀变的辉长岩或煌斑岩型; ) 外接 触带中的方柱石化大理岩型等。 主要分布于金厂箐矿段, 是马厂箐金矿床的主要组成 向为主, 南北向次之, 含矿的岩石主要为碎裂蚀变岩。 为主, 形态多为透镜体或扁豆体, 规模较小。南脉群 主要受北东东、 近东西和南北向的网格状构造控制, 陡倾、 缓倾均有发育, 在网格状构造的结点部位往往 形成较大的矿体。 +) 产出在古岩溶地貌或构造中的红土型: 该类 型矿化体主要见于毛栗坡矿段, 过去定为风化残坡积 褐黑色或褐黄色。 不同类型矿石及其主要特征详见表 $ 。
第 !" 卷# 第 $ 期 # # # # # # # # # # %&&% 年 ’ 月
# #
地质与勘探
()*+*(, -./ 01*20)345.(
# #
# # # # # # # # # #
云南马厂箐铜钼矿成矿岩体的角闪石和黑云母矿物学特征及其意义
云南马厂箐铜钼矿成矿岩体的角闪石和黑云母矿物学特征及其意义沈阳;郑远川;马睿;张爱萍;徐培言;吴昌炟;王梓轩【摘要】马厂箐铜钼矿床位于扬子克拉通西缘,是三江成矿带内典型的大陆碰撞型斑岩铜-钼矿床,其成矿作用与矿区内的斑状花岗岩密切相关.在详细的岩相学观察基础上,对成矿岩体的造岩矿物角闪石和黑云母开展了电子探针成分分析,厘定了斑状花岗岩结晶的温压条件、岩浆氧逸度和含水量等要素,为解析马厂箐富碱侵入岩体的演化和成矿作用提供了矿物学尺度的制约.实验数据显示,岩体内角闪石富镁(w(MgO) 14.1%~16.3%)、富钙(w(CaO) 11.0%~11.6%)、贫钾(w(K2O)0.3%~0.6%)、富钠(Na2O/K2O>1.0),属于阳起石和镁角闪石.黑云母Fe2+/(Fe2++Mg)比值较为均一,集中分布在0.35~0.38之间,且显示出富镁(w(MgO) 13.6%~16.2%)、铝(u(Al2O3) 12.9%~13.7%),贫钛(w(TiO2)1.9%~3.0%)、钙(w(CaO)<0.06%)的特征,属镁质黑云母.由角闪石和黑云母阳离子数计算的矿物结晶温度分别为687~770℃和660~713℃,结晶压力为38~82 MPa 和55~80 MPa,相应侵位深度为1.3~2.7km和1.8~2.6 km.同时,通过角闪石成分计算岩浆氧逸度为ANNO+ 1.56~+2.41,并且根据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矿物相稳定组合限定岩浆源区具有较高的含水量(w(H2O)>10%).结合矿物组合中角闪石的大量存在,分析可知马厂箐斑状花岗岩具有高氧逸度、富水、侵位浅的特点,符合形成大型-超大型斑岩Cu-Mo矿床岩浆岩的基本特征.因此,继北衙超大型斑岩Au 矿取得重大突破后,推测三江成矿带南段扬子克拉通一侧斑岩型Cu-Mo矿床仍有较大的找矿潜力.【期刊名称】《矿床地质》【年(卷),期】2018(037)004【总页数】19页(P797-815)【关键词】地球化学;斑状花岗岩;矿物学特征;氧逸度;含水量;马厂箐矿床【作者】沈阳;郑远川;马睿;张爱萍;徐培言;吴昌炟;王梓轩【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091;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78.955;P578.959始于65 Ma的印度-欧亚大陆碰撞造山(Yin et al.,2000;Ding et al.,2003;Hou et al.,2003)经历了主碰撞陆陆汇聚(65~41 Ma)、晚碰撞构造转换(40~26 Ma)和后碰撞地壳伸展(25~0 Ma)三阶段连续演化历程(侯增谦等,2006a;2006b;2006c)。
云南马关县铜厂坡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以及找矿标志探讨
云南马关县铜厂坡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以及找矿标志探讨【摘要】马关县铜厂坡铜多金属矿位于马关老君山锡钨(铋)锌多金属成矿带的西支北西延伸段。
处于南捞片麻岩(Ngn)西侧,所在区域构造复杂,在中寒武统田蓬组(∈2t2)上段大理岩化白云质灰岩沿断裂、裂隙、片理发生热液交代变质作用,岩石常具黄铁矿化、大理岩化、铜铅锌钨铁多金属矿化,采矿区的地质条件较为复杂,铜多金属矿床其成矿条件是较为优越的,这为地质勘探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基于此,本文将针对该区域成矿地质的情况作为勘测先决条件,阐述矿区地理结构、地层以及矿化、矿石的特征,同时对矿床成矿规律加以探究,以对找矿标志做以分析总述。
【关键词】铜厂坡铜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找矿标志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马关县铜厂坡铜多金属矿属于云岭山脉中的六诏山系,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南褶皱系(Ⅰ)—滇东南褶皱带(Ⅱ)—文山—富宁断褶束(Ⅲ)的薄竹山拱褶东部、文(山)—麻(栗坡)深大断裂西侧,处于华南褶皱系后加里东隆起带西端的老君山花岗岩复式穹隆构造北西部,属马关老君山锡钨(铋)锌多金属成矿带的西支北西延伸段。
出露地层为中寒武统田蓬组(∈2t)云母片岩和晚元古代的结晶基底南捞片麻岩(Ngn),以区域变质岩为主。
其岩石主要为片岩、大理岩及花岗片麻岩类。
区域上嘎达厂—新寨背斜、马尾冲—苍蒲塘向斜、拔梅背斜、大丫口—小三家背斜褶皱紧密相间。
区域断裂主要有文山—麻栗坡大断裂、马关文华—赋科街断裂、马关—都龙断裂、老君山断裂等,控制了区域成矿带的分布。
区域岩浆岩以燕山期酸性侵入岩为主,以侏罗纪酸性岩浆的侵入活动规模较大。
其岩体为马关都龙老君山复式花岗岩岩体,距矿区东南方向约 2.1-15Km。
岩浆岩活动频繁,岩浆岩发育,其岩性主要为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呈岩珠侵位于寒武系地层中。
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萤石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等,与矿化有关的主要为碳酸盐化和硫化物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制, 发
育有北东、 东西、 北西和南北向的不同类型、 不同规 模的断裂和褶皱, 构造活动具有明显的多期多阶段 性特点。按构造与金成矿的先后关系, 可划分为基
[ 收稿日期] %&&@ A @& A %B ; [ 修订日期] %&&@ A @% A @C ; [ 责任编辑] 曲丽莉。 [第一作者简介] 葛良胜 (@’DD 年 A ) , 男, @’’@ 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 硕士, 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大地构造与金矿床地质研究工作。
查研究表明, 该矿带向北和南分别可以延伸至宾川宝 丰寺、 白象厂以及弥渡水目山一带, 扩大后的整个矿 化带仍限制在大理—祥云 ( 含宾川) 富碱岩体集中区 的范围内。在矿化带内部, 可以划分出多个近于平行 并具等间距斜列特征的近东西向亚带。在马厂箐矿 区, 从北到南依次可以划分为毛栗坡—金厂箐、 九顶 坡—乱硐山、 宝兴厂—铜厂等几个亚带, 而这些亚带
50 矿床地质特征
5/ !0 矿化带及矿段 马厂箐矿区 ( 铜钼) 金矿 化 带 总 体 呈 北 东 向 展 长达 !7 余千米, 宽约 ! 8 5 9:, 过 布, 受 6! 断裂控制, 去将矿区从北东到南西划分为毛栗坡、 金厂箐、 乱硐 山、 宝兴厂 ) 个矿段。据最新地勘资料和野外地质调 !5
[ @]
。
矿区范围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下奥陶统向阳组 三、 四段, 下泥盆统康廊组和青山组 ( 图 @) 。其中下 奥陶统四段, 是矿区主要分布地层, 分两个亚段: 下 亚段为灰色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夹砾岩, 含砾粗砂岩 及灰绿色粉砂岩; 上亚段中下部为紫红色、 深灰色薄 至厚层状石英长石粉砂岩、 黑色碳泥质细砂岩夹条 带或灰岩、 泥质白云岩透镜体, 上部为灰色薄层灰岩 与薄层粉砂岩互层, 该亚段在矿区分布广泛, 是主要 赋矿地层。矿区构造主要受区域性的北西向、 南北 向主干断裂以及近东西向的隐伏构造
@# 区域及矿区地质背景
矿区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扬子板块西缘与兰坪 —思茅微板块的接合部, 北西向的金沙江—哀牢山 缝合带与北北东向的程海—宾川断裂分别在矿区的 西南和东部通过, 并在矿区南部交汇, 矿床即产出在 这两大深断裂所挟持的三角地带。在滇西北区域富 碱岩带中, 属于南岩带的大理—祥云 ( 含宾川) 岩体 ( 脉) 集中区
第 !" 卷# 第 $ 期 # # # # # # # # # # %&&% 年 ’ 月
# #
地质与勘探
()*+*(, -./ 01*20)345.(
# #
# # # # # # # # # #
6789 !"# .79 $ %&&% 2:;<:=>:?,
云南马厂箐 ( 铜、 钼) 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
矿体与围岩渐变过渡, 无明显的界线, 矿体形态以较 稳定的板状为主, 其产状与有关构造基本一致, 其次 为透镜状或扁豆状。在两组构造的交汇部位或密集 裂隙带的交汇处常出现粗大的富矿柱, 以近东西向和 近南北向断裂交汇处最为发育。在大部分赋矿的近 东西向构造破碎带中, 一般都见有二长斑岩或正长斑 岩脉等与矿体相伴产出, 矿体位于岩脉的下盘, 少量 见于岩脉的上盘。 *) 产出于一般断裂构造中的石英脉或石英脉与 破碎带蚀变岩的复合型: 该类型的矿体主要分布于乱 硐山矿段, 以石英脉为主。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矿脉 群, 北脉群位于近东西向的乱硐山向斜轴部, 矿脉受
呈 !) 产于岩体外接触带围岩中的构造蚀变岩型: 型。矿化体一般位于第四纪残坡积红土层的底部, 部分。矿体均赋存在相关的构造破碎带中, 以近东西 !" *# 矿石特征
表 $# 马厂箐金矿床不同类型矿石主要特征表
矿体类型 斑岩铜 钼伴生 金型 矿石类型 斑 岩 型、角 岩 型、 夕 卡 岩 型、 蚀变 变 辉 长 岩 型、 煌斑岩型等 毒 砂—黄 铁 矿 型、 黄铁矿—毒 砂—方铅矿型 硫 化 物—石 英 脉型、 褐铁矿— 石英脉型 红土型、 褐土型 主要金属矿物 辉铜矿、 黄铜矿、 斑铜矿、 辉 钼矿、 砷黝铜矿、 黄铁矿、 磁 铁矿、 钛铁矿、 白铁矿、 白钨 矿、 铁闪锌矿、 兰铜矿、 辉铅 矿、 孔雀石、 褐铁矿等 毒砂、 黄铁矿、 方铅矿、 闪锌 矿、 黄铜矿、 车轮矿、 硫锌银 矿等硫盐矿物 黄铁矿、 黄铜矿、 兰铜矿、 孔 雀石、 方铅矿、 闪锌矿、 褐铁 矿、 毒 砂、 铅 矾、 菱 锌 矿、 自 然银、 自然金、 银金矿等 铁锰质 粘土、 褐 铁矿、 残余 黄铁矿、 方 铅矿、 闪锌 矿 和 黄铜矿等 主要脉石矿物 石 英、 长 石、 黑云 母、 绢 云 母、 绿帘 石、 钙 铁 榴 石、 方 解石、 方柱石等 结构构造 叶片 状、 粒 状、 半自形 —它 形 粒 状、 乳 浊 状、 共边、 交 代 残 余、 压碎 结构、 细 脉 状、 细脉浸 染状、 条带状等 载金矿物及金赋存状态 未发现自然金, 金主要赋存于 铜矿 物 中, 载金矿物以黄铜 矿、 斑铜矿 为 主, 伴生金主要 呈散点状赋存于硫化物中 未见有 独立 金 矿 物。金 主 要 以显微、 次显微包体存在于毒 砂、 黄铁矿中 金主要呈单矿物自然金 ( 银金 矿) 存在 ( ,*" -*. ) , 其余呈 次显微包体状存在于毒砂、 黄 铁矿、 褐铁矿中
# # 马厂箐 ( 铜、 钼) 金矿床位于云南省祥云、 弥渡、 大理三县的接壤部位, 是一个以铜、 钼、 金等为主的 多金属矿产地。现探明的金矿储量已达大型规模。
础构造、 成矿构造和成矿后构造几个构造活动期。 基础构造以北东向、 北北东或近东西向的褶皱和断 裂为主, 代表性构造包括 E@ 断裂 ( .) 向) 、 金厂箐 背斜 ( .)) 向) 、 乱硐山—铜厂向斜 ( )F 向) 等。研 究表明, 这些构造是本区重要的控岩构造, 它控制了 研究区早期富碱岩体 ( 脉) 的侵位与分布, 与区内铜 钼矿化关系十分密切。成矿构造主要是指金矿的成 矿构造, 可划分为两个断层组: ! 近南北向断层组, 主要有铜厂 E!& 、 毛栗坡 E!@ 、 史皇箐 E!% ; " 近东西向 断层组, 主要有 E’ 、 E$ 、 ED 、 E!B 、 E!$ 、 E!D 等。这两组构 造是一对共轭断裂, 同早期的褶皱构造一起, 不仅控 制了稍晚的富碱岩体 ( 脉) 的分布, 还联合控制着金 矿脉的分布。成矿后构造不甚发育, 主要以北东向 为主, 规模一般不大。 矿区及其外围广泛出露以二长斑岩、 花岗斑岩、 正长斑岩、 石英正长斑岩、 煌斑岩等为主的富碱岩体 ( 脉) , 同时区内也有海西期的辉长岩脉侵入。富碱 岩浆活动具有明显的多期多阶段性特点, 马厂箐复 式杂岩体是其典型代表。该杂岩体出露于矿区西 部, 由大小 %D& 多个岩体组成, 以正长斑岩类和花岗 斑岩类为主, 产状为岩株、 岩墙、 岩床、 岩脉或岩柱。 按岩脉之间的相互穿插关系, 可将岩浆活动顺序划 分为 ! 个阶段: ! 以斑状花岗岩—花岗斑岩为主的 早侵入阶段; "以浅色碱长花岗岩为主的中侵入阶 段和#以正长斑岩—二长斑 A 花岗斑岩为主的晚
图 !0 马厂箐 ( 铜、 钼) 金矿区地质简图
1! ! —下奥陶统; 2! " —下泥盆统康廊组; 2! # —下泥盆统青山组; 2! $ —泥盆统莲花山组; 3 ! —二 ’4—金矿化位置; %— 辉长岩; !— 煌斑岩; 叠系玄武岩; !"— 辉绿岩; #$— 二长斑岩; %$— 花岗斑 岩; ! —接触变质界线; 5 —铜矿化体界线; - —钼矿化体界线; ) —压扭性断裂; $ —其 &$ —正长斑岩; 它断裂; . —向斜; # —背斜
第 - 期# # # # # # # # # # # # 葛良胜等: 云南马厂箐 ( 铜、 钼) 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 # # # # # # # # # # # #
正是金矿的产出地带。上述的各矿段实际上仅只是 各个亚带或东或西端的一部分。 !" !# 矿化类型及矿体特征 马厂箐 ( 铜钼) 金矿床中金矿体的产出受多种因 素控制, 在不同构造部位形成具不同特征的矿体。由 于矿体定位的地质环境各不相同, 因而形成了不同类 型的矿化, 在滇西北地区较为典型, 以下以金为主进 行简单介绍: $) 产于斑岩体内部或内外接触带的铜钼伴生金 型: 主要分布于铜厂、 宝兴厂和乱硐山矿段, 矿体由一 些彼此相连的复脉群组成, 主要赋存于马厂箐杂岩体 北部的内外接触带中, 但也有的产出于花岗斑岩内部
破碎蚀 变岩型
石 英、 白 云 石、 长 半自 形—自 形 细 粒 状 石、 石墨、 有机碳、 结构、 细 脉 浸 染 状、 网 绢 云 母、 方 解 石、 脉状、 粗脉、 块状 绿帘石等 石 英、 长 石、 方解 石、 绢 云 母、 绿泥 石等 石 英、 方 解 石、 高 岭土等 半自 形、 自 形 粒 状、 块 状、 脉状构造
葛良胜@ ,邹依林@ ,李振华@ ,郭晓东@ ,邢俊兵@ ,张晓辉%
( @9 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 廊坊# &D$&&& ; %9 武警黄金十三支队, 昆明# D$&@@@ ) [摘# 要] 云南马厂箐 ( 铜、 钼) 金矿床是滇西北地区与喜马拉雅期富碱侵入岩类有关矿床的典型代 表之一。矿体 ( 脉) 的产出与区内富碱岩体 ( 脉) 具有空间上形影相随、 时间上相近或稍晚、 成因上密切 相关的联系, 蚀变分带明显。对矿床和相关的富碱岩体 ( 脉) 开展的金丰度值、 同位素和稀土元素研究表 明, 富碱岩体本身并不是矿质的源地。成矿流体和主要矿质均源于地球深部, 以上地幔或壳幔混合带为 主。文章进一步讨论了岩浆成岩与流体成矿之间的关系, 反映了与富碱岩浆活动有关金矿床在成因上 具有复杂性。 [ 关键词] 金矿床# 富碱岩体# 成因# 马厂箐# 云南 [ 中图分类号] 0D@"9 $@# [ 文献标识码] -# [ 文章编号] &B’$ A $!!@ ( %&&% ) &$ A &&@@ A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