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城市化进程调研报告
农村城镇化问题调查报告
农村城镇化问题调查报告农村城镇化问题调查报告1-调查目的和背景1-1 调查目的本调查报告旨在深入了解农村城镇化问题的现状、原因和影响,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和建议。
1-2 调查背景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城镇化问题日益突显。
本调查旨在分析农村城镇化问题的主要矛盾和瓶颈,为解决该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对策。
2-调查方法2-1 数据收集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和文献研究等方法,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
2-2 数据分析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得出相关指标和结论。
3-农村城镇化问题的现状3-1 城镇化率分析当前各地区的城镇化率和城乡人口比例的变化趋势。
3-2 城市化速度研究各地区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和规模,探讨其对农村人口和农村经济的影响。
3-3 农村基础设施分析当前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和需求情况,比较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
3-4 农业发展研究农村城镇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探讨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有机结合。
4-农村城镇化问题的原因4-1 农民工问题分析农民工问题对农村城镇化的影响,探讨如何合理利用农民工资源。
4-2 土地流转问题研究土地流转问题对农村城镇化的制约作用,提出解决办法和政策建议。
4-3 社会保障体系探讨农村城镇化对社会保障体系的挑战,提出完善措施和建议。
4-4 政策落实问题分析农村城镇化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5-农村城镇化问题的影响5-1 经济影响研究农村城镇化对农村经济的影响,探讨城镇化如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5-2 社会影响分析农村城镇化对农村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影响,探讨社会稳定的策略和措施。
5-3 生态环境影响研究农村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6-对策建议6-1 加强引导和规划提出加强引导和规划,合理控制城镇化进程的建议。
6-2 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提出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建议,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6-3 完善土地流转机制提出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和政策,促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农业发展。
城郊村城市化发展社会调查报告
城郊村城市化发展社会调查报告(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稿、合同范本、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personal experience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城郊村城市化发展社会调查报告城郊村城市化发展社会调查报告(精选5篇)城郊村城市化发展社会调查报告篇1一、路桥城市化发展的基本现状路桥自1994年4月撤镇建区以来,经济和社会获得了迅猛发展。
人口调研报告中国城市化进程对农村社会结构与乡村发展的影响
人口调研报告中国城市化进程对农村社会结构与乡村发展的影响人口调研报告:中国城市化进程对农村社会结构与乡村发展的影响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农村社会结构以及乡村发展都受到了深刻的影响。
本文将从经济、人口、文化和社会等角度,探讨中国城市化进程对农村社会结构与乡村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以及相关问题和挑战。
一、经济影响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下,大量人口涌向城市,劳动力从农村转移至城市,这对农村社会结构产生了直接的经济影响。
首先,农村劳动力的外流导致了农业生产力的下降,加剧了农村的劳动力短缺问题。
农村劳动力的减少,使得农业生产无法充分发展,导致农村经济的落后和农民收入水平的下降。
其次,城市化进程也带来了农村土地利用的重大变革。
大量农村土地被征用用于城市建设,给农民带来了土地流转难、土地权益不明确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困难。
二、人口影响城市化进程对农村社会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口流动和人口结构两个方面。
人口流动是城市化的直接结果,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使得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农村人口的减少导致了农村社会的老龄化现象,年轻劳动力的外出使得农村留守人口增加,这给农村社会治理和服务带来了新的挑战。
另一方面,人口结构的变化也对农村社会结构产生了影响。
随着年轻人口的外流,农村社会的年轻人口比例下降,老年人和儿童的比例相应增加,这对农村的产业结构、教育和医疗等公共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文化影响城市化进程对农村社会结构的文化影响主要表现在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上。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文化差异逐渐缩小,城市文化开始在农村得到传播。
农村居民接触到了更多的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这对农村传统文化和社会习俗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一些农村年轻人在接触到城市文化后,开始追求城市生活方式,这进一步导致了传统农村社会结构的瓦解和变革。
四、社会影响城市化进程对农村社会结构的社会影响主要体现在社会关系和社会风险两个方面。
农村城市化进程调研报告
农村城市化进程调研报告从xx年开始滨海新区加快了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的脚步。
位于市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之间,是市区大型工业企业战略东移的目的地和滨海区现代制造业的大后方,区位优势明显。
在这个大环境背景下,我通过对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分析、研究、思考,就如何依托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形势,切实做好我区新农村建设工作作如下报告:一、基本情况和现状地处海河中下游,东接港,向内辐射“三北”(华北、东北、西北),向外辐射环渤海,既是三北地区到港的必经之路,又是链接市区与滨海新区的重要通道。
行政区共辖9个街,分别为张贵庄街、丰年村街、新立街、华明街、无暇街、万新街和金钟街、军粮城街、金桥街。
xx年底全区常住人口45.3万,户籍总人口32.35万,其中农业人口19.85万,非农业人口12.5万,另外有外来人口18.3万。
原以农业为主要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到XX年,虽然全区农业户口人数仍占60%以上,但农业产值所占比重已不到4%,务农劳动力已经不足全区农业户口的10%。
这些数据说明二三产业已占据我区地方经济的主导地位。
特别是近年以来,滨海新区的建设带来的招商引资、开放开发、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不但带动了全区的社会经济的腾飞,更加速了全区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
二、城市化面临的问题1.农村城市化的改造和拆迁因没有建设好的园区入驻,产业的拆迁、外迁,有的甚至消亡,既建设了集体的收入,影响税收,又对招商引资和现有企业的扩大经营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近年来,一些乡村由于重点工程项目占地,使不少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大批退出第一产业或者自谋生路。
由此带来的不利影响就是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和农民养老问题等关乎社会保障与稳定的问题日益严重。
同时,由于农村补偿款不到位,导致农民上访不断的情况时有发生,引发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这些值得我们这些干部和政府部门引起足够的重视。
2.随着我区城市化建设的迅速发展,我区城中村在地域上已是城市的一部分,但在外在形态,管理体制,生活方式等方面仍受着农村模式的影响,体制的不合理也不适应城市化、市场化、现代化的发展要求。
城市化进程对乡村发展的影响研究报告
城市化进程对乡村发展的影响研究报告一、背景介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化进程在我国全面展开。
本文旨在研究城市化进程对乡村发展的影响,分析其利与弊,提出可行的发展策略。
二、乡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1. 农村人口减少:随着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或迁往城市,乡村人口日趋老龄化,人口减少成为乡村发展的一个挑战。
2. 家庭农场兴起:城市购买农产品需求增加,家庭农场得到茁壮发展,为乡村带来新的机会。
3. 地域产业转型:乡村发展需要跳出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发展地域特色产业,创造经济增长点。
三、城市化对乡村经济的影响1. 农业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促使农业生产方式升级,农村经济呈现出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的特点。
2. 市场需求扩大:城市化使得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增强,乡村经济受益于城市市场需求的扩大。
3. 增加农民收入:城市化进程推动了农民工工资的提高和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为农民收入带来增长。
四、城市化对乡村环境的影响1. 土地资源压力:城市化进程导致土地资源被大量占用,乡村土地供应紧张,传统农耕方式受到限制。
2. 生态环境恶化:过度的城市化对乡村自然环境造成破坏,水土流失、水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
3. 生活条件改善:城市化改善了乡村基础设施,乡村居民享受到更好的生活条件,提高了居住环境品质。
五、城市化对乡村社会发展的影响1. 教育资源不均衡:城市化造成教育资源集中于城市,乡村学校面临人才短缺和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
2. 乡村社会融合:城市化进程促进了乡村社会的融合,村民交流增多,社会活动繁荣。
3. 乡村文化保护:城市化也给乡村文化保护带来了挑战,乡村文化逐渐流失,需要保护和传承。
六、产业结构调整的策略1. 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借助乡村自然和人文资源,发展农家乐、民宿等特色乡村旅游项目,提高乡村经济收入。
2.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质量,推动农村经济现代化。
3. 建设农民合作社:鼓励农民合作社建设,通过合作社模式推进农村产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农村城市化调研报告(2)
农村城市化调研报告(2)农村城市化调研报告第二,就地城市化可以为我市移地式城市化做好人口素质上的准备。
就地城市化可以保证有一定劳动技能与文化素质的渔农村人口渐次进入城市,降低移地式城市化的社会成本。
移地式城市化过程中,新增的城市的劳动力人口不得不面对新的行业结构适应问题。
如果进入城市后不能及时就业或者稳定就业,势必成为城市中新增的贫困群体,并引起一系列新的社会矛盾,这一矛盾在我市已初步显现。
新增城市劳动力必须为适应不断变化中的城市新行业结构而改变自身的从业素质,然而,由于劳动力素质的培养不是短期可以实现的,因此就地城市化将使渔农村劳动力素质得到提高,为进入城市作好技能、文化、精神品质等方面的准备。
第三,就地城市化可以防止“城市病”的出现。
城市化并不必然产生“城市病”,但“城市病”确实与城市人口高速度增长、城市建设的低密度扩张密切相关。
就地城市化让渔农村劳动力就地转向非渔农产业,渔农村人口就地过上城市化生活,可以促进渔农村人口流进城市的进程科学化、合理化、有序化,从而降低“城市病”的发生机率。
三、我市渔农村城市化建设模式我市新渔农村建设应与渔农村城市化建设同步推进,并根据各地的区位优势、资源情况和经济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根据就地城市化原则,宜采取融入城市(镇)型、中心村镇聚集型、特色村自然村建设开发型等三大主要建设模式。
融入城市(镇)型,按照全市总体规划和有关县(区)的建设规划,对我市31个“城中村”、“城郊村”和中心城区周边相关岛屿的渔农村,通过推行城市化建设和市区化管理,抓好二、三产业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实现集体产权形式的创新,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通过撤村建居,使这部分人就地变为城市(镇)居民,融入城市(镇)中。
中心村镇聚集型,对产业基础较好、集体经济实力较强的社区(村),在完成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的基础上,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业建设和渔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按照新渔农村建设标准,规划建设渔农业功能区、工业功能区、居住功能区、文教娱乐功能区等新渔农村社区,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新渔农村。
农村与城市发展变化报告5篇
农村与城市发展变化报告5篇第一篇:农村与城市发展变化报告从农村到城市——农村与城市的发展变化实践调查弹指一挥间,沧桑巨变!六十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六十年后的今天,我们看到,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村经济繁荣发展,农民收入迅速增加,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在这六十年的改革发展中,广大农民的消费观念也有了很大的改变。
农村那种小破棚老破车的生活终于得以改变。
农村生活逐渐奔向幸福的小康生活!下面,让我们一起去见证六十年来那里的发展变化。
解放初,农民翻身做了主人,虽然摆脱了旧中国民不聊生、绝对贫困的悲惨遭遇,远离了房屋简陋、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苦难生活,但农民的日子也不容乐观。
农民的收入依然不足以维持家庭基本生活,农民的住房依然简陋,设备奇缺,农村的医疗条件依然让广大农民承受着病魔的折磨,农村的消费市场依然漏洞百出,农民的饮食水平依然低下……如今的农村,早已不再贫穷,农村的生活也逐渐甚至超过了中小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
农村居民在收入水平,居住条件,社会保障等方面逐步提高,农村生活更加美好!1、农民收入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一直以来,农民收入的多少,直接决定着农民在市场消费中支付能力的大小,从而也决定着农村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
据了解,在六七十年代,也就是我们父母那一辈,农村实行的是合作社制度,以行政村为单位,各家各户劳动挣“工分”,工分的多少直接决定着这个家庭的收入。
那个时候的农村家庭,每年的收入仅能够解决全家人的温饱问题,根本没有能力去改善生存条件。
那个时候,农民增收缓慢。
1978年以后,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真正得到了土地,开始了以家庭为单位的走向富裕的道路。
调查中,老一辈都说,合作社的时候,他们只是勉强解决温饱问题,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得上白面。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他们才慢慢过上了能顿顿吃白面的日子,他们的手里才慢慢有了节余,有了存款。
进入90年代,国家多次提出“三农”问题,连续两次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农民收入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城郊村城市化发展社会调查报告
城郊村城市化发展社会调查报告一、背景介绍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迅猛,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
作为城市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城郊村的发展受到广泛关注。
本社会调查报告旨在了解城郊村城市化的现状、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我们共发放了200份问卷,并选择了10个城郊村作为实地考察点,通过与当地居民的交流和观察,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
三、发展现状1. 城市规划:调查发现,很多城郊村已经出现了明确的城市规划,包括道路建设、公共设施建设和产业布局等。
这些规划为城郊村的城市化发展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2. 基础设施建设:城郊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道路、供水、排水和电力等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然而,与一些发达城市相比,城郊村在基础设施的标准化和水平上仍存在一定差距。
3. 产业转型:经过城市化的推动,城郊村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重要变化。
一部分传统农业生产逐渐向现代农业转型,农民增加了非农产业就业机会,改善了自身收入和生活质量。
四、问题与挑战1. 资金短缺:城市化发展需要巨额资金,而城郊村在资金来源方面面临困难。
由于经济水平和税收收入有限,城郊村在城市化发展中往往难以支撑起足够的投资。
2. 生态环境受损:部分城郊村在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环境治理不当的问题,严重影响生态环境。
城市化发展应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确保生态可持续发展。
3. 社会服务不足:城郊村在教育、医疗等社会服务方面与城市的差距较大。
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的不足制约了城郊村的发展,需要加大对社会服务的投入和改善。
五、未来发展方向1. 加大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城郊村城市化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为城郊村提供财政补贴和项目资金,促进城郊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2. 强化规划引领:城郊村的城市化发展应该以规划为引领,推动合理的土地利用,优化产业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加大对城郊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标准,进一步提升城郊村的城市化发展水平。
有关乡村变化的调研报告
有关乡村变化的调研报告乡村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发展和变化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乡村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本调研报告将对乡村变化的主要成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首先,乡村人口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传统的乡村主要以农民为主体,而随着农业机械化和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乡村的人口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大量的年轻人、中青年劳动力离开农村,前往城市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导致乡村老年人口比例大幅增加。
这种变化对于乡村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老年人口增多意味着乡村社会的劳动力和生产力下降,同时也对社会保障和农村养老问题提出了新的挑战。
其次,乡村经济结构发生了转型升级。
传统的乡村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乡村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现代农业、旅游业、乡村休闲产业等新兴产业逐渐兴起,成为乡村经济的新支柱。
这种转型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为乡村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乡村经济的转型升级为农村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再次,乡村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乡村社会结构是乡村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大量农民工返乡创业,乡村企业的兴起,乡村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乡村社会结构从传统的农民群体逐渐向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会结构转变。
这种变化为乡村社会提供了更多的社会交往和合作机会,促进了社会活力的增加。
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比如乡村社会安全问题、家庭背离等。
最后,乡村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环境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广告垃圾、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乡村环境的质量。
同时,农村的资源开发、土地利用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乡村环境的恶化不仅威胁着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对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
因此,乡村环境治理和保护成为乡村变化的重要议题。
总的来说,乡村发展和变化是一个复杂而多维度的过程。
城郊村城市化发展社会调查报告(精选6篇)
城郊村城市化发展社会调查报告城郊村城市化发展社会调查报告(精选6篇)我们眼下的社会,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
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城郊村城市化发展社会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城郊村城市化发展社会调查报告篇1一、基本村情县村从属于县城地点地街道,地处县城东南郊,是正在建设中的新城区的中心区域。
该村共有14个村民小组,面积2.5平方公里,总人口3215人,耕地上积700多亩,村民的收入首要起原于水稻、蔬菜栽种、在县城打工以及店面出租。
随着县城新城区大路商住楼、汽运城和凤凰猴子园等项目标陆续开工,该村很多土地被征用,耕地由最多期间的20xx多亩,缩减至目前的700多亩,人均耕地上积不足0.3亩,其中有6个村民小组的耕地全部被征用,1300多人成为无地农民。
二、存在的疑心与影响在郊区城市化的进程中,村大多已被不断扩展的城市围住,局部天然村实践上曾经由郊区变成了市区,有的甚至已处在城市中心区域。
落空了土地的村,在城市化和工业化道路上正发生悄然转变——村子社区化、村民市民化。
但就当前而言,村及其村民仅仅是完成了寓居地区的变迁和身份的转变,而思想观念、生产方法、行为方法和社会组织形状的改变仍没有实时跟上,县政府的相关保证、服务工作也相对滞后。
这种矛盾的实际,给村及其村民带来了一系列后遗症。
症状一:保证缺掉,被征地村民抗风险才能差当前,农民基本上是自己保证,其首要方式是土地保证、家庭保证。
农民的养老方法也首要是土地养老、家庭养老、村集体福利养老,土地是农民最主要的养老保证手段。
村村民土地最初被征时,均是采取钱币安顿、自立就业的方法,没有处理响应的养老保险,只是为少量完全无地的村民处理了乡村低保。
加上村民对土地征用赔偿费短少合理规划,没有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再生产,而是用在消费上(如大多数人把征地后的赔偿费用于建房、供后代念书等),这些有限的征地赔偿费一旦用完,他们今后的生活将逐渐堕入窘境。
农村城市化调研报告
农村城市化调研报告农村城市化是指农村地区向城市发展转变的过程,主要包括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农村经济结构向非农产业转型、农村社会文化向城市化转变等方面。
这一过程在中国近年来发展迅速,对全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报告将对农村城市化的现状和问题进行调研,以期为政府和决策者提出相关的建议。
一、农村城市化的现状1. 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现象逐渐增多。
由于农村地区缺乏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离开家乡来到城市谋生。
2. 农村经济结构向非农产业转型加速。
农产品的供给增加,农民的收入也日益增加,农村的经济发展也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工商业等非农产业。
3. 农村社会文化向城市化转变。
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习惯逐渐向城市化的方向靠拢,城市的先进文化也渐渐渗透到农村地区。
二、农村城市化面临的问题1. 农村转移人口问题。
由于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大规模趋势,农村地区失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2. 农村经济结构问题。
农村地区的非农产业相对薄弱,不能完全满足农民的就业需求,导致一部分农民在城市中陷入了就业困境。
3. 城乡差距问题。
虽然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有所加快,但与城市地区相比,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和生活条件仍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等方面。
三、建议1. 加强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地区的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得到加强,以提高农村地区的生产力并吸引更多的人才。
2. 加大对农村非农产业的扶持力度。
对于农村地区的工商业企业、农业合作社等非农产业,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3. 完善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的投入,以提高农村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4. 加强农民教育和技能培训。
农村地区的农民群体应加强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
农村城化调查报告
农村城化调查报告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城化逐渐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议题之一、农村城化旨在解决农村地区的人口过剩、资源匮乏等问题,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本报告对农村地区的城化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其成果作出评估。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为83%。
问卷主要包括调查对象的个人信息,包括年龄、教育程度、职业等,并针对农村城化相关议题进行提问,如住房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就业机会等。
三、调查结果1.人口状况: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地区的农村人口呈持续增长趋势,占总人口比例高达80%。
其中,年龄结构以老年人和中年人居多,年轻人流出农村寻求就业机会。
这就使得农村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
2.住房改造:在住房改造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调查对象对住房改造持支持的态度。
近60%的受访者希望通过政府购买力量来进行住房改造,提升农村居民的居住条件。
然而,也有少数调查对象对改造效果表示怀疑,认为改造项目存在管理不善、质量控制不到位等问题。
3.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城化的关键环节。
调查结果显示,近70%的调查对象认为基础设施建设对促进农村城化至关重要。
他们希望通过完善农村交通、水电供应等基础设施来提高生活质量。
然而,约20%的调查对象反映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对政府的建设能力表示质疑。
4.就业机会:就业机会是农村城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仅有不到30%的调查对象选择在农村就业,大部分调查对象选择外出打工或进入城市就业。
这主要是因为农村就业机会有限,收入相对较低。
调查对象普遍认为,农村城化需要更多的创业机会和产业发展,以吸引年轻人回乡创业就业。
四、调查分析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农村城化在改善农村人口生活条件、提高基础设施水平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然而,也有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解决。
首先,农村老龄化问题待解决。
农村年轻人的流出导致农村老年人口占比增加,这对农村城化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发展调研报告(三篇)
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发展调研报告(三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操作规程、计划书、祝福语、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such as work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job responsibilities, operating procedures, plans, blessing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发展调研报告(三篇)篇一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发展调研报告4000字小城镇是以聚集人口、商品、文化、信息、科技、教育、金融和服务等为特征的地域系统。
城镇化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城镇化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一、绪论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距越来越明显。
城镇化带来了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变化,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也日益突出。
本次调研将深入城市与乡村,了解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发展趋势,为推动城镇化进程提供参考。
二、城市部分调研1.城市化进程本次调研选择了广州市作为城市调研对象。
广州市是中国南方重要的城市之一,拥有较为发达的经济和文化。
在城市化进程中,广州市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首先是城市规划方面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划不断拓展,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规划的不合理导致了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加剧。
其次是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的人口规模持续扩大,城市人口密度增加,给城市的基础设施和社会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2.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城市化进程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城市基础设施包括城市道路、供水、供电、供气等设施。
在广州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州市,城市交通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同时,城市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加快推进,以满足城市人口的需求。
三、乡村部分调研1.农村人口流动农村人口的流动是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城市的发展,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正在发生着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选择向城市进发。
本次调研选择了广东省的一些农村地区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农村人口的流动情况。
调研结果显示,农村人口的流动对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方面,农村地区的劳动力减少,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
2.乡村基础设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城市有着较大的差距,农村地区的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相对较低。
本次调研显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以满足乡村居民的生活需求。
农村城化调查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农村城市化调查报告篇一:中国农村城市化的现状研究(调查报告)我国农村城市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防城港市东兴谢宗耀)、摘要(介绍论文研究主题,300——500字)农村城市化是工业化和现代工化的必然趋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我国是一个由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落后的农业大国, 科学地解决农村城市化问题,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三农”问题的解决,也决定着当代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败。
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城市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2000 年我国城市化率达到了36%,20XX年底我国城市化率已经达到47.5%,预计到十二五末,这一比例将超过51%。
近年来尽管我国农村城市化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农村城市化存在着工业化程度不高、土地利润率不高、基础设施不配套等诸多问题。
我们必须确定正确的农村城市化发展思路,完善配套的农村改革措施和政策,建立系统的城市化保障措施,建立融资机制,构筑多元的城市融资渠道。
为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农村城市化的现状,接着分析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城市化问题对策建议英文(含摘要、关键词)引言城市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进步、经济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当前的“三农”问题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因而如何有效的解决“三农”问题成为我国农村改革的重中之重。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要统筹城乡发展和城镇化的战略,从农村之外来解决“三农”问题。
农村城市化就是一条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之路。
同时城市化战略也是中国保持长期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增长的必由之路。
所以实施农村城市化战略是我国必须进行的,没有农村城市化的进一步的发展,农民的收入永远提不高,农村的广大市场也启动不了,扩大内需政策成为一句没有基石的口号。
农村城市化是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当今是应该如何推进农村城市化的发展而不是要不要进行农村城市化的问题。
城市化进程调研报告
城市化进程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话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分析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现状和趋势,本报告将针对城市化的背景、特点、影响和未来发展进行调研和分析。
二、背景城市化是人口在时间和空间上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我国城市化进程起步较晚,但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19年末,我国城镇化率达到了60.6%,城市化规模已超过8亿人口,城市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三、特点1. 加速度快:我国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年均城镇化率提高1.2个百分点。
这一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对社会经济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2. 区域差异大:我国各地区的城市化程度存在差异,东部地区城市化率较高,而西部地区相对较低。
这种区域差异导致了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区域协调发展。
3. 农民工问题: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工流动问题日益突显。
虽然他们为城市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他们所面临的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4. 城市扩张:城市化进程导致城市扩张,土地开发过程中存在环境破坏、资源浪费等问题。
在城市规划中需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
四、影响1. 经济发展:城市化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城市化进程中形成的大规模都市经济和人口集聚效应,推动了城市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
2. 社会变革:城市化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结构逐渐从以农村为主转变为以城市为主导。
城市化对居民的生活质量、文化娱乐、社交网络等方面都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3. 城市管理挑战: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
包括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问题等。
如何合理规划城市,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成为城市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五、未来发展1. 整体规划:加强城市化进程的整体规划,注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2. 拓展服务:提供更好的就业、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解决农民工问题,使城市化进程更加和谐和有序。
农村城市化调查报告
农村城市化调查报告第一篇:农村城市化调查报告农村城市化调查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在城市扩张的过程中,必然会被城市所逐渐包围直至全部融为一体,村落最终将转轨为社区,村民最终将嬗变为市民。
那么,作为城市化过程中的被动适应者——农村及其村民,在这个转轨与嬗变的进程中,将主要受到哪些影响?存在着哪些困惑?我们的调查小组深入到学校周边东湖村进行了这一次的社会调查,希望加强我们对国情、民情以及对实践的了解。
一、调查人员三、研究设计1.界定调查总体,确定样本量。
本次我们的调查对象是东湖村村民。
2.调查方式。
我们采取问卷调查、访问调查相结合的方式。
3.样本规模。
样本规模为20,其中包括10份问卷,5个访谈。
四、数据分析1、您的文化程度是?26%的人选择了无,33%的人选择小学,13%的人选择中学,13%的人选择中专。
2、您家收入的最主要来源是13%的人选择传统农业,13%的人选择养殖业,66%的人选择打工所得,其余8%的人选择其他行业3、你对农村城镇化问题了解多少?33%的人选择了解一点,67%的人选择未听说过。
4、您认为是就地务工好,还是外出务工好?20%的人认为在当地务工好,80%的人认为外出打工好。
5、你对农村状况最不满意在哪里?66%的人认为村镇规划不合理,33%的人认为卫生条件差。
6、你最希望对农村进行哪方面改造?13%的人选择道路,20%的人选择卫生设施,67%的人选择农田。
7、您对村干部的满意程度?6%的人选择非常满意,13%的人选择比较满意,20%的人选择一般,61%的人选择不满意8、您对当前国家对农村的政策是否满意?20%的人选择非常满意,40%的人选择比较满意,40%的人选择一般。
9、您的业余的文化生活有哪些?33%的人选择在家看电视、电影,66%的人选择其他。
10、您认为经过技能培训是否有助于增强就业竞争力,增加收入?40%的人选择作用明显,60%的人选择意义不大。
农村城市调研报告
农村城市调研报告农村城市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近年来,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农民进城务工、农村转型发展等问题受到广泛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农村城市化的现状和问题,我们组织了一次农村城市调研。
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农村城市化的推进情况,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农村城市化的良性发展。
二、调研方法1. 现场观察:我们选择了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农村城市,对该地区的城市建设、农田利用以及农民的生活情况进行实地调研,通过观察了解农村城市化的具体情况。
2. 问卷调查: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农民的工作、生活情况、城市设施、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以了解农民对农村城市化的认知和需求。
3. 专家访谈:我们采访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听取他们对农村城市化的见解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1. 农村城市化的进展情况:通过调研和观察,我们发现农村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不少农村地区已经实现了城市化转型。
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设施的建设、交通的改善等都为农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2. 农民的生活情况:虽然农村城市化带来了许多好处,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部分农民进城务工的收入较低,社会保障不完善,导致他们生活艰难。
同时,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农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品质亟待提高。
3. 农民对农村城市化的认知和需求: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农民对农村城市化的认知较为模糊,他们希望政府能加大对农民工的扶持力度,提高农民的待遇和社会保障水平。
同时,农民表示希望政府能加快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
四、调研建议1. 政府加大对农民工的扶持力度,提高农民的待遇和社会保障水平。
2. 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品质。
3. 加强农村教育和医疗等公共服务,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4. 建立健全农村城市化的政策法规体系,为农村城市化的良性发展提供保障。
五、总结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全面了解了农村城市化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搞好城镇化农村农业的调研报告 关于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调研报告
搞好城镇化农村农业的调研报告关于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调研报告关于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调研报告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缩小城乡差距的需要,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
**围绕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定位、现状及对策进行了调研,现报告如下:一、发展定位 **是**市的中心城区,辖4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4个镇的城镇建成区面积为3256公顷。
xx年末,全区总人口32.2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3.2万人,占总人口的7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8060元和12941元,均增长11%。
在全市一体化战略之下,**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有着守城的区位优势,尤其是全市经济区划调整后,**的经济发展空间布局更加明确清晰。
**推进城镇化建设,首要任务是高标准推进“三区”(园区、景区、城区)建设,按照“一体化规划、一体化配套、一体化发展”的思路,全力规划打造**科技产业园、里口山风景名胜区、高端服务业聚集区。
重点是抓好温泉、羊亭、张村的功能完善,实现现代城镇集群与市区的全面对接。
二、发展现状(一)快速推进区域布局,城镇功能定位特色显著。
**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主城区向北向南拓展,将孙家疃镇和温泉镇的大部分区域,融合到主城区发展的规划之中”,另外,对4个乡镇也提出明确定位,孙家疃镇发展定位是**市城市会客厅和高端商务聚集中心,产业定位是现代服务业;温泉镇产业定位是服务业和城郊农业;张村、羊亭两镇是全区城市发展的重点区域,是工业经济核心区、高端产业聚集区。
(二)城镇基础设施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xx—xx年间,**累计完成村庄改造23个,开工回迁房198.9万平方米;实施了50个旧生活区综合整治和xx栋旧居民楼粉刷改造;转移农村劳动力8036人,城镇新增就业2.3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6%和12%。
xx 年,全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4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8.39%。
农村城镇化问题调查报告
农村城镇化问题调查报告农村城镇化问题调查报告一、引言⒈背景介绍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城镇化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农村城镇化是指农民从农村迁移到城市,逐渐融入城市社会和经济生活的过程。
它涉及到农村地区的经济转型、社会变迁、资源配置等多方面的问题。
⒉研究目的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农村城镇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揭示当前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推动农村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方法⒈问卷调查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选择了多个农村地区进行调查。
问卷主要包括了农民迁移意愿、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满意度、农民对就地就近转移的态度等方面的问题。
⒉深度访谈我们还选择了一些农村迁移到城市的农民进行深度访谈,了解他们的生活、就业等方面的情况,以及他们在农村和城市之间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三、农村城镇化的进展与问题分析⒈农民迁移意愿调查显示,相对较低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是促使农民迁移的主要原因。
然而,受教育程度低、职业技能不匹配等问题成为农民迁移的制约因素。
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满意度调查发现,农村迁移到城市后,农民对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满意度普遍较低。
主要问题包括交通拥堵、医疗资源不足等。
⒊就地就近转移的态度大部分农民对就地就近转移并不抱有太大的期望。
他们普遍认为自己在农村拥有的土地和住房等资源是他们生活的保障,不愿意放弃。
四、问题对策建议⒈提高农民迁移意愿应加大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力度,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同时,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农民的受教育程度。
⒉改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城市管理者应加大对交通、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⒊推动土地制度改革针对农民对土地保障的担忧,应加快土地制度改革,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五、附件⒈问卷调查样本⒉深度访谈记录六、法律名词及注释⒈农村城镇化:指农民从农村迁移到城市,逐渐融入城市社会和经济生活的过程。
⒉就地就近转移:农民在原农村附近的城市就业和居住,而不是迁移到远离原籍的城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城市化进程调研报告从xx年开始滨海新区加快了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的脚步。
位于市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之间,是市区大型工业企业战略东移的目的地和滨海区现代制造业的大后方,区位优势明显。
在这个大环境背景下,我通过对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分析、研究、思考,就如何依托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形势,切实做好我区新农村建设工作作如下报告:一、基本情况和现状地处海河中下游,东接港,向内辐射“三北”(华北、东北、西北),向外辐射环渤海,既是三北地区到港的必经之路,又是链接市区与滨海新区的重要通道。
行政区共辖9个街,分别为张贵庄街、丰年村街、新立街、华明街、无暇街、万新街和金钟街、军粮城街、金桥街。
xx年底全区常住人口45.3万,户籍总人口32.35万,其中农业人口19.85万,非农业人口12.5万,另外有外来人口18.3万。
原以农业为主要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到XX年,虽然全区农业户口人数仍占60%以上,但农业产值所占比重已不到4%,务农劳动力已经不足全区农业户口的10%。
这些数据说明二三产业已占据我区地方经济的主导地位。
特别是近年以来,滨海新区的建设带来的招商引资、开放开发、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不但带动了全区的社会经济的腾飞,更加速了全区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
二、城市化面临的问题1.农村城市化的改造和拆迁因没有建设好的园区入驻,产业的拆迁、外迁,有的甚至消亡,既建设了集体的收入,影响税收,又对招商引资和现有企业的扩大经营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近年来,一些乡村由于重点工程项目占地,使不少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大批退出第一产业或者自谋生路。
由此带来的不利影响就是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和农民养老问题等关乎社会保障与稳定的问题日益严重。
同时,由于农村补偿款不到位,导致农民上访不断的情况时有发生,引发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这些值得我们这些干部和政府部门引起足够的重视。
2.随着我区城市化建设的迅速发展,我区城中村在地域上已是城市的一部分,但在外在形态,管理体制,生活方式等方面仍受着农村模式的影响,体制的不合理也不适应城市化、市场化、现代化的发展要求。
与城市发展极不协调,各种社会问题日益突出。
例如,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社会治安问题复杂;居住环境因为没有合理规划及自身的原因,存在着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土地资源缺乏统一全面的规划,造成了浪费。
3.区位资源优势有待深度挖掘,商业发展特色聚集效应不明显。
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轴尚未形成,海河商务商贸带还处于规划之中。
商贸集群中心尚未形成,市场零散,具有规模的专业批发市场缺乏,整体竞争力弱,辐射小。
4.产业结构还不完善,第三产业总体水平不高,服务领域狭窄,所占产业比重一直上升缓慢,比重偏低,内部行业发展不均衡。
传统产业比重高,缺乏后劲,新兴行业发展缓慢,与城市化发展的要求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三、城市化问题的原因分析1.失地农民就业安置压力集中的挑战。
的城市化进程主要是由外力推动的,市区转移的大批产业项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工业项目的集约发展,导致失地农民越来越多,而入驻项目就业带动力有限,农民的知识技术不匹配,使就业安置难度加大。
在快速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切实解决好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帮助农民找到自我发展出路,这不但是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到社会问题的政治问题,要科学、有效、持续的处理好这一问题。
2.目前全区正处于在从近郊向中心城区急速转变的过程中,必然导致经济大发展和空间大压缩的矛盾日益突出。
在实践中,眼前利益和长远发展的关系没有处理协调,只注意“快”,忽略了“好”依然具有强劲的作用惯性。
城中村的改造冲击了以前原有的生活形式,社会体制和周围环境,这是一个转变的过程,所产生的各种问题也将会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而逐渐被解决。
3.的区位优势未能完全发挥出来,主要的原因在于产业的结构还没有趋于合理,其聚集效应还没有明显的显现出来,企业的投资和引进力度还不够,创新机制的完善力度不够,更重要的是高科技高素质的人才缺乏。
这些因素的影响阻碍了的区域优势的发展。
四、今后的发展思路及措施1.结合城市规划,推动产业发展升级。
我区的产业发展应该放在城市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全面考虑。
通过合理而全面的谋划,城市化的发展建设和社会化管理程度提高了,将为三大产业的发展创造巨大的需求空间。
强大第三产业,优化第二产业,做精第一产业,实现产业的市场化、规模化、集约化,其实质就是产业不断优化的过程。
实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稳步推进现代都市农业,促进产业升级。
既要坚持工业强区战略,延伸产业链条,支持民营企业快速发展,扶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完善和落实支持企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又要发挥区位优势,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按照区域服务业发展定位,积极推进商务商贸、钢铁、航空服务业的发展,突出现代物流业发展特色,加快落实会展中心项目,积极发展金融教育、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等新兴服务业。
实施农业结构调整,优化提升现代都市农业。
围绕科技兴农、生态富农的中心,以花卉和园林种植、生态循环农业、畜牧养殖、水产养殖为重点,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扶持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
在产业升级转型的过程中,既要解决好各村企业的资源整合问题,又要强调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好再就业问题。
不断完善商业设施服务,巩固提高现有优势产业,不断培育新的优势产业,最终实现百姓的安居乐业的大目标。
2.农村城市化根的本问题还是解决民生问题。
我区应借助区位优势不断创新农村城市化的新思路,完善公共设施配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秉着“一切为民”的原则,依法保证农民的权益,加强农村民主建设。
因为群众的利益得到了确实的保证,城市化才能推进。
另一个重点就是再就业问题,从维护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出发,紧紧结合实际,探索构建以农村为重点的城乡统筹的多层次、多元化的就业增收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
但现在的岗位需求和农民的劳动素质落差较大,不相适应,我们要加大培训力度,特别是加大对劳动力转移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农民素质,按照订单来培训,增加就业率。
通过充分发挥政府引导、组织职能,鼓励农民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摆脱对土地的传统依赖,让农民有多种收入来源,做到失地不失业,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以扩大就业为目标,增强社会保障为基础,努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建设,促进科学发展。
3.推进城中村的有效改造。
在我区进行城中村改造,会涉及拆迁、安置、补偿等诸多环节,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从理论及区位上看,我区作为滨海新区的组成部分,功能定位速度提升,加快城中村改造作用明显,意义重大。
通过改造将加速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实施,使“城中村”普遍存在的基础设施不完善,环境卫生恶劣,社会治安复杂,安全隐患严重等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有效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同时,统筹城市发展。
实施改造后,必定将带来对原有农村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让村民变居民,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从我区发展实际看,不断创新土地置换机制促进人口的聚集和产业结构调整,加速资源不断优化配置基础上的聚集发展,才能使我区的规划任务如期完成。
通过城中村改造,将促使城中村的物质、社会、经济形态的城市化顺利实现。
改善农民居住环境,确保了物质形态城市化的实现;农民纳入城镇社保体系,消除了社会形态城市化滞后的风险;通过股份对集体经济的改革,使其融入现代城市经济体系推进经济形态的城市化。
值得思考的是,城中村改造会涉及拆迁、安置、补偿等诸多复杂的环节,关键是做到改造前切实做好前期立项和项目审批工作,按照城市化理念,科学布局,充分兼顾经济功能和其他社会服务功能的协调,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坚决不审批。
改造中,一方面重点做好费用测算和政策配套工作,深入基层摸底调查,准备掌握数据,建立指标体系,仔细进行成本核算;另一方面,必须有一系列的配套正常,用以指导我区的城中村改造工作。
改造后,村民的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改变,要着力做好体制改革和富民机制创新工作。
城中村按照现代城市社区的要求,逐步实行社会化管理,构建新型社会。
为确保城市化后村民增加收入,适应城市化消费水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富民机制,推进文明建设,丰富和提高居民文化生活水平,培育城中村居民现代社区文明观念,引导城中村居民逐步融入城市现代文明之中。
4.处于市中心和滨海新区的核心区之间,一方面,我们应该借助市中心和滨海新区双方的优势,借势发展,形成产业链和板块经济,做到资源和机遇共享,产业和基础设施互动配套。
另一方面,我们要坚持东丽的特色和发展方向,发挥自身字区位和资源两方面的优势,挖掘自身发展的新亮点和新品牌。
比如,以海河商务商贸带为中心,结合我区实际情况,重点发展商业金融、文化娱乐等各类产业园;以临空产业区为中心,依托空港优势,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信息中介等现代服务业务,引导现有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业务延伸、品牌延伸和资金延伸。
充分发挥的区位优势,进一步优化政策与服务环境,加大政策扶持,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完善产业管理服务机制,引进高素质人才,加快培养服务业紧缺人才,形成与现代服务业人才结构体系;吸引优秀企业入驻,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打造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立健全现代的产业体系,为我区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总之,目前我区的城市化面临的发展机遇很大,挑战性也很大。
因此,我区应该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实践全局,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通过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后劲,走出一条快速城市化地区科学发展的新道路。
而我作为新立街的一名干部,更应该积极响应的发展建设的号召,配合我区的发展大局,努力做好新立街的新农村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