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基础油加氢异构脱蜡研究进展_凌昊
加氢裂化尾油异构脱蜡生产高粘度指数润滑油基础油的研究
蜡相 比,F— 4 构脱蜡催化剂 具有基础油 收率高 、 Y o异 粘度指数高 、 副产 品价 值高的特 点 ;) 同等条件 下 ,F— 4 3在 Y o
催化剂 的异构脱蜡 活性及选择性均好 于 c h催化 剂。 关键 词 :n a 氢裂化尾油 ; 异构脱蜡 ; 催化剂 中图分类号 :E 6 T 9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9— 75 20 0 - 0 5一 3 10 4 2 (07) 1 0 4 o
i f F— 4c t yt r t r a a o hc t y t t 0 y Y o a ls a b e n t t f a ls a ee h t h C a .
Ke r s h d o r c i g ti o l s d wa i g aay t y wo d : y r ca k n l i;i e xn ;c tls a o
S u y o s d wa i g p o e st r d c i h v s o i n e u e b s t d n Io e x n r c s o p o u e h g ic st i d x l b a e y o l r m y r c a k n a lo i fo h d o r c lg ti i l
—
p o u tc mp r dt aay i d wa igp o e s 3- n e t e S le o e a n o dt n -i d wa i ga t t n e e t - r d c o a e o c tl t e x n r c s ; u d r aT p r t gc n i o s s e xn c i y a d s l i c h l i i o i v c v
一
种双功能贵金属催化剂 , 国内外 同类催化剂相 与
润滑油加氢异构脱蜡技术
试验原 料一 1和试验 原料一 2的加氢异 构脱 蜡 工
2 加氢异构脱蜡制取食品级 白油的工艺试验 加氢异构脱蜡-口 力 氢补充精制 制备食 品级 白
艺 试验 在 氢 分压 为 1. P 45M a的条件 下进 行 , 原 油的原料油为试验原料一。该原料加氢异构 的主 其 3 料和加 氢后 润滑 油基础油 的 主要性 质 到于表 1 。 要工 艺条件 及 白油产 品 的性质 见表 4 。在 试 验 条 试验 原 料一:5  ̄ 130C以上 润滑 油基 础 油馏 分符 件下 ,2℃ 以上 馏 分 目的 产 品 是 优 质 的 食 品 级 30 台HI 0 VW10基 础 油 规 格 指 标 要 求 ; 中 30— 其 5 30C 分 是优质 的 一4 变 压器 油组 分 :9  ̄ 9 ̄馏 5号 30C 以上馏 分是 优质 的 V VW10基础 油 。 HI 5
维普资讯
1 一 2
炼
油
设
计
2O 年第 3 O2 2卷
注: 0旋 转 氧 弹 法 ,5 ℃ ; 10 @ N .k法 ,5℃ , 。 oo 20 lh
表 2 加氢 异构 脱蜡与溶剂脱蜡 的比较
国家标准 质 量 规格 指 标 的要 求 。说 明 FD l异 IW— 构 脱蜡催 化 剂具有 良好 的活性 稳定性 。 22 加 氢异构 脱蜡 制取 白油的 中试 结 果 . 试验 原料 . 3加氢 异构脱 蜡 制取 食 品级 白油 的 中试结 果列 于表 6 。切割 方案 A的 30 8℃ —7 2 —30
收精 日 : O —1 一1; 期 2 1 2 修改稿收到 H期 : —0 —2。 G 2 ∞2 2 7 作 者简介 : 刘平, 高级工程师.96 毕业于抚顺 百油学 院百 18 年 化系、 一直从 事润滑油加 氢工 艺技术的研究 开发工作
采用加氢异构脱蜡技术生产三类基础油
催化剂抗硫氮能力
中间基重质馏份油(总氮605μg/g,总硫450μg/g, 20h ) 重复试验2次,每次催化剂的活性都得到完全恢复。
工业放大催化剂稳定性试验 • 石蜡基酮苯脱蜡油和糠醛精制油异构脱 蜡催化剂的稳定性试验已进行近2000h • 环烷基高、低凝稠油异构脱蜡催化剂的 稳定性试验已进行近8000h
200SN石蜡基酮苯浅度脱蜡油 异构降凝结果
催化剂 反应温度,℃ 压力,MPa 空速,h-1 氢油体积比,V/V 液收,% HK~280℃ 280℃~400℃ >400℃ 馏份收率,% 基础油收率,% >400℃馏份倾点,℃ >400℃馏份粘度, mm2/s (40℃) mm2/s (100℃) >400℃馏份的粘度指数 DLC-4 325 12 1.5 500 99.0 4.69 7.4 87.56 94.96 -20 43.92 6.53 108
分析项目 密度Kg/m3 硫含量,μg/g 氮含量,μg/g 40℃运动粘度,mm2/s 粘度指数 凝点,℃ 馏程,℃ 5%/50%/95% 分析结果 781 2.5 0.6 35.07 102 29 228/382/425
加氢裂化尾油异构降凝结果
催化剂 反应温度,℃ 压力,MPa 空速,h-1 氢油体积比,V/V 液收,% 基础油收率,wt% 421+ ℃收率, wt % >421℃馏份倾点,℃ >421℃馏份的粘度指数 DLC-4 345 12 0.8 750 93.8 77.1 26.3 -20 125
谢 谢!
Ⅲ类基础油生产工艺
减压馏分油 溶剂脱沥青油 蜡下油 软蜡等
加氢裂化尾油 F-T合成蜡
加氢 异构 脱蜡
加氢异构生产Ⅲ类基础油
润滑油基础油溶剂脱蜡技术发展探究
润滑油基础油溶剂脱蜡技术发展探究【摘要】本文主要对润滑油基础油的脱蜡技术进行了分析,陈述了当今不同国家对该领域的创新和发展,对溶剂脱蜡和催化脱蜡方法进行了重点剖析,并对未来润滑油基础油溶剂脱蜡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猜想和预测,给从事该领域工作的技工人员提供了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润滑油基础油;溶剂脱蜡;发展探究引言润滑油主要是用在机器传动转接面上缓解机器摩擦的液体润滑剂,有时候润滑油也常用来保护机器零件不被氧化和腐蚀。
润滑油的制造主要来源于矿油基础油、合成基础油以及植物基础油这三种基础油。
其中矿油基础油是原油的副产品,从它获得原油还需经过常减压蒸馏、溶剂脱沥青、溶剂精制、溶剂脱蜡、白土或加氢补充精制等工序。
合成润滑油是通过使用化学原料在化学作用下合成的基础油中经过再提炼获得的。
目前最受欢迎的润滑油基油的原料是植物油,与其他基油相比它有易降解、无污染、可再生等优点,但其成本也较高。
无论何种基油要想从中获得润滑油产品都要经过提纯去杂处理,本文下面主要讲述的是从矿油基础油提炼润滑油时所需用到的脱蜡技术。
因为在矿油基础油当中常常含有较大量的蜡质,这些蜡质的存在会影响润滑油的低温流动性能,而润滑油产品油又是蜡质杂质的良好溶剂,进行润滑油基础油的脱蜡处理就显得特别棘手和必要。
目前润滑油提炼领域已经开创了多种脱蜡技术,且都有不错的效果,其中较为常用的脱蜡技术有溶剂脱蜡和催化脱蜡技术。
下面笔者就对溶剂脱蜡技术进行一下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1 溶剂脱蜡的概念溶剂脱蜡是指将需要脱蜡的基油或者其他原料通过特殊溶剂的稀释和冷却,使得其中的蜡质生成结晶析出从而降低润滑油凝固点的过程。
以前人们想通过蒸馏的方式来实现油与蜡的分离,但因为蜡的费电与润滑油的馏分相近,导致蒸馏方式不能实现想要的效果。
而蜡的凝固点高于润滑油的凝固点,利用这一规律可以通过对基油逐渐降低温度来使得蜡质从润滑油中结晶析出,但使用这种方式的有一个难题就是润滑油的粘度较大,而析出的蜡质结晶则较小,要想把蜡与油分离开并不是非常容易。
润滑油基础油加氢异构技术研究进展
第39卷第2期2021年3月石化应用Petrochemical Technology&ApplicationVol.39No.2Mar.2021DOI:10.19909/ki.ISSN1009-0045.2021.02.0138专论与综述(138-142)润滑油基础油加氢异构技术研究进展付凯妹,李雪静,郑丽君,丁文娟,慕彦君(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北京102206)摘要:综述了润滑油基础油行业发展现状以及国内外加氢异构技术研究进展,包括美国雪佛龙鲁姆斯全球公司异构脱蜡技术、美国ExxonMobil公司选择性脱蜡技术、韩国SK公司加氢裂化尾油处理技术、中国石化异构脱蜡技术以及中国石油润滑油加氢异构技术等。
指出了各技术在处理不同原料生产过程中的技术优势、局限性及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润滑油基础油;加氢异构;异构脱发展趋势;综述中图分类号:TQ644.5文献标志码:A O章编号:1009-0045(2021)02-0138-05随着我国汽车数量的快速增长,推动了对优质润滑油的需求,国内高档润滑油基础油的工业应用也取得长足进展。
2019年,全球润滑油基础油生产能力为6360万t,较2018年增加7.3%,是继汽油、柴油和煤油之后位列第4的炼油产品,而其附加值远超前3位。
因此,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是炼厂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的关键,也是石油公司塑造品牌形象的重要载体。
全球润滑油基础油等级将持续升级,I类基础油的产能占比将继,:D基础油占比将达到50%,皿类基础油25%~30%,"类和#基础油继续推动全球润滑油。
2019年,我国润滑油基础油生产能力约760万t,装置平均负率约40%,体产能、产品[1],I基油"基油过,皿类基油及高黏度"基础油短缺,依赖进。
因此,需要应用成熟的"/#润滑油基础油生产,重塑我国润滑油,对国高润滑油基油的"润滑油要基油和加2,前质量数润滑油的70%~85%"着生产的展,基础油品质对成品润滑油的用能"国用的基础油国石油(API)提,润滑油基础油的和量、数量分为5类$2%。
润滑油基础油脱蜡技术进展
影 响润滑 油矿 物基 础油 低温 流动性 的常见原
因是油 料 中所 含 的 长碳 链 正 构 烷 烃 、 构烷 烃 以 异
尿 素脱蜡 是 利用 尿 素 与 蜡 烃 组分 ( 要是 正 主
构烷 烃 和带有 较 长正 构 烷 基 侧链 的烃 类 ) 可进 行
及长侧 链 的环 状 烃类 组 分 的凝 点 较 高 , 与 油料 且 中其他 烃类 组分 的互 溶 性 又 较 低 , 在 一定 的较 故 低温 度下可 先后 自油料 中逐渐 析 出 , 成结 晶 , 形 并 联 结成 为结 晶 网 , 而 阻碍油 品 的流动 , 使 油凝 从 致
料 溶 液在低 温下 的粘度 , 善 了蜡 的结 晶条件 , 改 使
蜡 晶与脱 蜡 油易 于 过 滤 分 离 , 而 可 较 好保 证 脱 从
蜡 油 的收率 , 减 少 粗பைடு நூலகம் 的 含 油量 。此方 法 适 用 并 于各种 不 同粘度 的油 料 , 可 以使 用 连 续化 生产 且
方法难 以保 证脱 蜡 精度 , 导致 脱蜡 油收 率不 高 , 粗
蜡 内含 油也 较 多 , 其 在 低 温下 对 较 高 粘度 的 油 尤 料 , 法甚 至难 以应 用 , 该 加之 所用 冷冻 结 晶和压 滤 设备效 率不 高 , 以进行 连续 生 产 , 润滑油 矿 物 难 在 基础 油 的工业 生产 中 , 这种工 艺方 法 已很少应 用 。
的冷却 结 晶和油 、 蜡分 离设 备 , 大量 溶剂 也可 以有
油 ) 且工艺 设备 效率 不高 , , 故应 用 范 围有 限。
溶剂脱 蜡是 在 大量 选 择性 溶剂 的存 在 下 , 将
油 料 溶液进 行冷 冻 、 晶和 蜡与 油 的机械 分离 , 结 从
润滑油基础油异构化和非对称裂化(IAC)脱蜡技术工业应用
产 品中的 中间馏分 油 和轻 质基 础 油收率 偏 高 , 质 重
基础油 产品收 率偏 低 , 品从 轻 到重 呈依 次增 多 的 产 阶梯状分 布 。I C技术 与传统异构脱 蜡技 术 的产 物 A
了加氢 预精 制 ( HR)异构 化 和 非 对 称 裂化 (AC 一 一 I ) 补 充精 制 ( ) HF 润滑 油 基 础 油 三段 加氢 脱 蜡 技 术 。
优先 选择 在 临 近 正构 烷 烃 两端 的某 个 C —C 键 上 发生 , 生成 一 大 一 小 两 个 较 小 分 子 , 中 , 分 子 其 小
属 于气 体 和 石 脑 油 馏 分 , 分 子 则 属 于 中质 或 重 大 质 润滑 油基 础 油馏 分 , 品 收率 呈 双 峰分 布 , 产 即轻
2 I C技 术 简 介 A
I AC脱 蜡 技 术 是 以 加 氢 异 构 化 为 核 心 反 应 、 以非对称 裂 化为 辅 助反 应 的润 滑 油基 础 油 脱 蜡 新 技术 。催 化 剂是通 过 选 用 具 有 特 殊孔 道 结 构 的十 元 环一维 孔 道 酸 性 复 合 分 子 筛 作 载 体 , 过 改 性 经 微调 孔道 结 构 和 酸 性 , 用 充 填 孔 浸 渍 的方 法 负 再
时 , 发生 的裂化 反应没有所谓 的非对称 性 , 所 即裂 解
( I P 合 作研 发 成功 高档 润滑 油基 础 油异 构 化 和 DC )
非 对称 裂 化 (AC) 蜡 催 化 剂 , 该 催 化 剂 为 核 I 脱 以 心 , 套预 精 制 催 化 剂 和 补 充 精 制 催 化 剂 后 形 成 配
庆 炼化 分公 司 ( 庆炼 化 ) 0 ta润 滑 油 异 构 脱 大 2 0k /
润滑油基础油加氢处理催化剂的研制及性能研究
润滑油基础油加氢处理催化剂的研制及性能研究目前,国内市场对润滑油基础油的质量要求日益严格,随着老三套装置的关闭,I类市场逐渐下降,II/III润滑油基础油产品需求旺盛。
高端润滑油基础油主要通过全加氢法实现,通常采用加氢预处理–加氢异构–补充处理工艺生产润滑油基础油。
采用加氢异构工艺生产润滑油基础油时,提高润滑油基础油质量的关键途径之一是选择具有高效脱硫、脱氮及芳烃饱和功能的加氢处理催化剂,为异构段提供高粘度指数和低氮优质进料。
在汉斯出版社《化学工程与技术》期刊中,有学者指出加氢异构段进料要求氮含量<2ppm,这种超低氮含量要求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在催化剂设计和开发上必然有特殊的要求。
国内外石油公司及研究院开发了一系列适合劣质馏分油的深度加氢处理催化剂。
国外有学者利用BRIMTM技术平台,开发高活性TK 系列加氢处理催化剂,通过增加及优化催化剂的BRIM中心,提高II类活性中心数量,提高脱硫效率。
某公司采用“锁定位置”专有浸渍技术,开发CENTINEL系列预处理催化剂,金属组分高度分散,金属氧化态更容易转化为硫化态。
具有更多的II类活性中心,大幅提高加氢活性,降低氢耗。
某公司采用ACE技术,通过增加活性中心数量提高脱硫脱氮效率,开发的HR系列脱硫脱氮催化剂,稳定性好。
中石化FRIPP开发了FF-56、FF-66加氢裂化预处理催化剂,并在国内多套装置上实现工业应用。
中石油石化院开发了PHT-01加氢裂化预处理催化剂,并在大庆石化实现工业应用。
然而,国内开发的加氢裂化预处理催化剂并不完全适用于润滑油加氢处理。
本研究设计了一种适宜孔道结构、酸性适中、金属前驱物类型可控的富含II类金属活性相的加氢脱氮催化剂,并进行润滑油基础油原料的加氢处理评价。
通过催化剂设计,实现最大限度减少催化剂表面非活性相。
另外,控制MoS2片层尺寸,保证活性位的数量增多。
以减四线糠醛处理油为原料进行加氢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催化剂加氢脱氮及提高粘指能力优异,可以满足加氢异构段进料要求。
润滑油基础油加氢异构脱蜡研究进展
综述专论化工科技,2007,15(1):59~63SCIENCE &TECHNOLO GY IN CH EMICAL INDUSTR Y收稿日期:2006210220作者简介:凌 昊(1972-),男,安徽蚌埠人,华东理工大学副教授,博士,从事化学工艺和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润滑油基础油加氢异构脱蜡研究进展凌 昊1,沈本贤1,周敏建2(1.华东理工大学石油加工研究所,上海200237;2.江西省景德镇市焦化煤气总厂,江西景德镇333000)摘 要:分析和对比了国内外润滑油基础油加氢异构脱蜡催化剂的特点和主要组成,概述了加氢异构脱蜡的反应机理,并指出了今后催化剂和工艺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润滑油基础油;加氢异构;脱蜡中图分类号:TE 6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0511(2007)0120059205 加氢异构脱蜡法生产的润滑油基础油有较高的链烷烃含量和较低的S 、N 含量而具有较高的抗氧化安定性、较低的挥发性、较高的粘度指数(V I )和优异的低温流动性质,从而表现出良好的使用性能和环保优势[1~6]。
润滑油基础油加氢异构脱蜡技术的关键是需要有一种高选择性的异构脱蜡催化剂,通常在双功能催化剂上进行着异构化及加氢裂化反应[7]。
目前用加氢法生产润滑油的工艺有:Mobil 公司的MWI 工艺、Chevron 公司的IDW 工艺、Shell 公司的XHV I 工艺、Exxon 公司的两段加氢异构化工艺、L yondell 公司的WAX ISOM 工艺以及国内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的RIW 工艺和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的FIDW 工艺[8,9]。
这些工艺中以Chevron 公司技术进行生产的工业装置最多,最具有代表性。
中国润滑油加氢异构工艺技术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中国石油大庆炼化公司引进Chevron 公司的IDW 工艺,建设了一套200kt/a 的加氢异构脱蜡装置于1999年10月投产成功。
润滑油基础油生产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化一 分馏塔 一 异构脱蜡/ / m氢后精 制一
分 馏 塔 ,如 中 国石 化 上 海高 桥 分 公 司 异构脱蜡流程。 Ch vo e rn公 司异 构脱 蜡 催化 剂 发
展 历 程 见 表 2 。
占据 一 席之 地 ,Ch 公 司仍 ev or r l
在 不 断改进 异 构脱 蜡技 术 。 e — Ch v
高加氢裂化 的深度 ,即提高芳烃的饱 和率和开环率 ,由此将导致基础油总 产量下降。另外 , 高苛 刻度下操作 , 在
产 品 质量 和 产品 结构
R ma e总 结 了 2 世 纪 对 润 滑 a q 1 油 产 品 的 质 量 要 求 ,见 表 1 。
工技术的同时 ,要综合考虑原料油的
性 质 、产 品 质 量 、产 品结 构 、加 工 过
还会缩短催化剂的寿命 ,增加装置停
工检修频率 。 针对不 同的原料和润滑油基础油
性 能 要 求 , 同 时考 虑 加 工 的 经 济 性 , 润 滑 油 基础 油 的加 工 工 艺 可 以有 多种 组 合 ,见 图 1 。
生产高性能的润滑油 , 特别是调 配大跨度多级内燃机油 ,必须采用低 运动黏度 、低 挥发 性、高黏度指数的
生 产 润 滑 油 基 础 油 ,得 到 低 凝 点 的基
础油产 品。
基础油生产过程流程长 ,其副产 品石
蜡 也 是 极 其 重 要 的 化 工 产 品 。随 着 石
蜡基原油资源的 日益减少 ,石蜡价格 甚 至要 高于优 质 的基 础油价 格 。 因 此 ,润滑油基础油生产厂商在选择加
从专利情况看 ,C e rn h vo 公司异
A pplcat on Gui s i i dE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科研成果介绍 润滑油基础油加氢异构脱蜡催化剂及成套技术
润滑油基础油加氢异构脱蜡催化剂及成套技术
负责人:田 志 坚 联 络 人 :田志坚 电话:84379151 传真:84379151 E-mail:lianz@
学科领域:能 源 化 工 项 目 阶 段 :工业生产 项目简介及应用领域 润滑油产业是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技术密集型支柱产业之一,我国为世界第二大润滑油消费国,虽然我国也是润滑油生 产大国,但由于大部分生产企业仍沿用传统工艺,技术落后,只能满足中低档油的市场需求,高档润滑油发展受到制约。 润滑油基础油加氢异构脱蜡是高档润滑油基础油生产的最新技术。 自 1999年起,大连化物所瞄准闰际炼油技术前沿, 开展润滑油基础油加氢异构脱蜡技术及催化剂的开发研制。项目先后投人科研经三千多万元,历经小试开发、中试放大和工 业试验,通过一系列创新集成及技术突破,解决了若干工程和技术难题,研制成功三种新型分子筛,并 实 现 5 反应釜规 模工业生产,分别针对石蜡基和环烷基原料油开发出不同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异构脱蜡专用催化剂及配套工艺技术, 满足多种原料生产各种黏度级别高档润滑油基础油的需求。2008和 2012年 ,项目开发的两代催化剂分别在中国石油大庆炼 化 2 0 万 t/a 高压加氢装置h 实现两次工业应用。催化剂具有活性高、原料适用范围广、产品质量好、基础油收率高、副产品 附加值髙,特别是重质基础油收率高等优点,其催化性能大幅超过国际同类催化剂= T:业运行数据显示N 际同类先进技术相 比,处 理 200S N 原料油时,II类中质基础油收率高8 个百分点;处 理 650SN 原料,m类重质基础油收率高2 0 个百分点,应 用效能显著。除了产出预期的中、重制高档润滑油基础油产品外,还开发出了高标号食品级白油等一系列新产品,填补国 内空白。项目获得授权专利丨2项,其中核心专利“一种临氢异构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ZL200510079739.7)荣 获 201丨年 第十三届中国专利优秀奖。成果人选2009年中国石油集团十大科技进展,2012年中国产学研创新成果奖。截 止 2013年底, 该技术的成功应用已累计实现产值超5 0 亿元,利 润 逾 19亿元,税收逾6 亿元,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该技 术正在国内外市场进行进一步推广。 投 资与收益:该技术市场容量大,回报率高。合作方式 :技术许可。投 资 规 模 :1 亿。
(完整版)FRIPP润滑油异构脱蜡技术进展
FRIPP润滑油异构脱蜡技术进展摘要:介绍了抚顺石化研究院在成功合成合适性能的分子筛的基础上,成功开发了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异构脱蜡技术,现已在国内多套工业装置上成功应用,六年多的工业运转结果表明,FRIPP开发的WSI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关键词:分子筛 FRIPP 异构脱蜡 WSI技术前言润滑油一般指在各种发动机和机械设备上使用的液体润滑剂。
其基本作用是减少互相接触运动的机械部件表面之间的摩擦和磨损,广泛用于机械、汽车、冶金、电力、国防等行业。
美国石油学会(API)于1993年将润滑油基础油按饱和烃含量、硫含量和粘度指数分为五类,即Ⅰ,Ⅱ,Ⅲ,Ⅳ和Ⅴ类基础油,如表1。
1所示。
API Ⅰ类基础油的硫含量和芳烃含量较高;API Ⅱ类基础油硫、氮含量和芳烃含量较低;APIⅢ类基础油不仅硫、氮含量和芳烃含量低,而且粘度指数高.表1.1 API基础油分类基础油类别饱和烃质量分数,%硫质量分数,%粘度指数Ⅰ<90和/或>0.0380~119Ⅱ≥90≤0.0380~119Ⅲ≥90≤0。
03≥120Ⅳ聚α烯烃油(PAO)Ⅴ以上4 类以外的所有其它基础油基础油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以溶剂精制、溶剂脱蜡和白土补充精制为代表的传统“老三套”润滑油加工工艺和以加氢处理、加氢裂化、催化脱蜡/异构脱蜡为代表的加氢法工艺[1~5]。
加氢法工艺与“老三套”工艺相比,不仅能拓宽基础油原料的来源,而且生产的加氢基础油具有低硫、低氮、低芳烃含量、优良的热安定性和氧化安定性、较低的挥发度、优异的粘温性能和良好的添加剂感受性等优点,可以满足现代高档润滑油对API Ⅱ类和Ⅲ类基础油的要求[6—8].因此,加氢法工艺生产润滑油基础油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异构脱蜡技术异构脱蜡技术是加氢法工艺的核心技术。
异构脱蜡既不象溶剂脱蜡那样把蜡从润滑油馏分中除去,也不象经典的催化脱蜡那样把蜡裂化成C3~C8这样的轻烃,而是通过异构脱蜡催化剂把蜡分子进行异构后留在润滑油基础油馏分中。
润滑油加氢与异构脱蜡技术
润滑油加氢及异构脱蜡技术发展综述摘要针对国内外汽车发动机润滑油等高等级润滑油不断升级换代的市场情况,本文对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以及Exxon-Mobil等公司的润滑油加氢及异构脱蜡技术发展情况进行了综述,并论述了加氢裂化尾油生产基础油的可行性及存在问题,对我公司润滑油生产提出建议。
鉴于燕山分公司润滑油加氢采用四蒸馏装置减压侧线为原料,生产APIⅡ以上的基础油。
原有老三套溶剂精制生产负荷可灵活调整,结合加氢尾油-溶剂精制工艺生产高品质的基础油,也可间歇开异构脱蜡装置,满足不同市场需求。
关键词润滑油加氢异构脱蜡基础油1.前言近年来,润滑油基础油的粘度等级从最初的SAE30、40单级油发展到兼顾冬、夏季通用的15W/40等多级油,再发展到目前的以节能为主的lOW/30、5W/30甚至OW—XX多级油,如国际润滑油标准化和批准委员会(ILSAC)只推荐SAE lOW /30以下粘度等级的发动机油。
由于润滑油的低粘度化将导致油品的挥发性增加,为保证油品的质量和使用性能,从安全和环保的角度考虑,要求油品具有更低的挥发性,只有API(美国石油协会)Ⅱ、Ⅲ类油和α烯烃合成油(PAO)才能满足要求。
润滑油的发展必将推动基础油向高品质方向发展。
为满足高档润滑油的高质量、节能、延长换油期和低排放的需求,要求基础油具有:低粘度、低挥发度、高粘度指数、良好的氧化安定性等特点。
在新一代汽车发动机油中,常规法生产的溶剂精制油已难以满足苛刻的质量要求,对于不断发展的润滑油规格标准,加氢基础油以其特殊的组成决定了它固有的优良性质,能替代昂贵的合成油,调合出性能符合要求的GF-11、GF-2和GF-3等大跨度的多级油,发挥其他基础油难以取代的作用。
燕山石化生产的润滑油基础油质量为APIⅠ类,粘度指数适应不了市场需求。
这样就形成了长城润滑油公司要大量进口高档润滑油基础油,而国产润滑油基础油却销售不畅的较大矛盾。
为此,总部决定在燕山石化建设全氢型润滑油装置,主要生产高档润滑油基础油,提高中国石化润滑油产量和质量,以提高中国石化国内高档润滑油市场占有率。
润滑油加氢脱蜡技术进展探究
润滑油加氢脱蜡技术进展探究摘要: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工业化建设加快,润滑油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资源,在多个领域多有所应用。
在润滑油的生产中,加氢脱蜡是重要的技术手段,本文将探究润滑油加氢脱蜡技术的进展,介绍了国外的润滑油加氢脱蜡技术的发展以及与国内的对比,从而为我国的润滑油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润滑油;加氢脱蜡;技术进展前言:润滑油作为重要的工业资源,其发展技术历经了多个阶段。
在1927年,美国印第安纳公司成立之后,对于润滑油的脱蜡研究便从未中断。
我国于1973年完成了两段法润滑油临氢降凝技术的工业试验,并在1980年,成功实现一段高压选择蜡裂解工艺。
近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在润滑油的生产上,研究人员为了降低成本,提升质量,又将润滑油的脱蜡技术做了进一步的提升。
一、国外润滑油加氢脱蜡技术的发展进程1.Mobil公司Mobil公司对于加氢脱蜡技术的开发,主要体现在其先进的工程技术与工艺技术之中。
在1978年,法国Cravenchon炼油厂进行了针对MLDW工艺的大规模试验。
该工艺主要采用溶剂精制油、减压馏分油以及加氢裂化塔底油作为原料,催化剂使用Mobil公司研制的新型合成高硅型沸石。
通过氢转移反应、低分子量的烯烃、烷烃以及单烷基苯的烷基侧链转化成正碳离子,并通过骨架异构化正碳离子发生裂化反应[1]。
骨架异构化一般被认为是环丙烷质子化机理,裂解出的化学产物,会由分子扩散到分子外,并进入粘结剂形成的大孔,最后形成气体与液体。
在MLDW工艺流程中,需要采用两个反应器,即一反装催化脱蜡催化剂以及二反装加氢精制催化剂,以满足润滑的规格要求。
其操作条件为:反应温度需要介于320摄氏度与370摄氏度之间,反应压力超过1.7兆帕,但小于80.7兆帕,氢油比例介于89-890每立方米之间,氢耗介于17.8-35.6每立方米之间。
1.Chevron公司研发的IDW工艺技术在1993年,由Chevron公司开发的ICR-404异构脱蜡催化剂首次被应用,并在1996年发展出了第二代,我国大庆油田化工总厂便使用过第一代催化剂。
异构脱蜡加氢工艺对润滑油黏度的效应
异构脱蜡加氢工艺对润滑油黏度的效应摘要: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日益严格,对润滑油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科技的进步,润滑油基础油的制造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和进步。
阐述了加氢裂化尾油的高压异构化脱蜡制备高粘指基础油的工艺过程,并阐述了影响基础油黏度指数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基础油;黏度指标;异构脱蜡;黏度;碳氢比1润滑剂的制取技术主要应用于工业机械等领域。
对于不同的应用环境和用途,润滑油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对于机油,除了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之外,它还需要低排放、低油耗、省燃料油、长使用寿命、长的换油期等。
相应地,需要低挥发性,低黏度,以及良好的氧化稳定性。
尽管添加添加剂可以提高润滑油的性能,但是仍然不能满足对润滑油品质的更高要求。
最近几年,市场上对润滑油基础油的品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其黏度指数高,低温流动性好,抗氧化安定性高,挥发性低,为了适应市场的发展,这就迫使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工艺必须进行持续的改进。
API基础油的分级标准如表1所示。
表1基准油的种类1.1以“老三套”为传统技术“老三套”是一种传统的润滑剂基础油加工工艺,它由糠醛精制、酮苯脱蜡和白土三大工序组成,但由于原料中的蜡质含量和目的物的差异,对其进行工序上的先后次序可作相应的调整,这就是“老三套”工艺流程存在着正、反两个工序的差别。
“老三套”技术在过去数十年中,本质上并无多大改变,其优势在于它具有高黏度的基础油产量高、副产物高熔点石蜡、芳烃类橡胶等特点。
其不足之处在于其对石油种类的适应能力不强,不能生产黏度指数高、倾点低、硫氮量低、芳香物质少的API II、III类基础油,且对环境污染严重[1]。
“老三套”技术以生产一级品基础油为主,在生产技术上,基本上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对碳氢化合物组成没有任何变化,所制基础油的品质由所需原料所需成分的含量及性能决定。
所以,这类油品的各项性能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1.2全氢化制取加氢法是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基础油生产方法,它是由加氢精炼代替石灰精炼发展起来的。
国内外润滑油加氢脱蜡的最新发展和工业应用情况
国内外润滑油加氢脱蜡的最新发展和工业应用情况班别:石油4班姓名;许XX 学号:XXXXXXX45润滑油原料中所含的蜡影响润滑油的低温流动性 ,根据对各种润滑油的要求 ,必须进行不同程度的脱蜡。
自 1927 年第一套溶剂脱蜡装置在美国印第安那炼油公司投运后 ,随着各类石油烃在一系列溶剂中不同溶解行为的深入研究 ,导致了溶剂脱蜡等一系列冷分离工艺的工业化。
我国于 1973 年完成了两段法润滑油临氢降凝技术的工业试验 ,1980 年改为一段高压选择蜡裂解工艺。
与此同时 ,英国石油公司开发的 B P 工艺于 1977 年 3 月在美国埃克森公司贝敦炼油厂实现工业化 ; Mobil 公司将 ZSM- 5 分子筛应用于润滑油催化脱蜡工艺 , 第一套ML DW 装置于 1981 年实现工业化 ; Chevro n 公司1985 年开始研究异构脱蜡催化剂 , 第一代 IDW 装置于1993 年实现工业化。
近年来 ,为了适应环保法规的要求 ,简化润滑油生产加工流程 ,提高产品收率和产品质量 ,降低生产成本 ,润滑油的催化脱蜡、异构脱蜡、临氢降凝及组合工艺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加氢脱蜡一般分为催化脱蜡、异构脱蜡和蜡异构化工艺。
脱蜡是利用分子筛独特的孔道结构和酸性中心,生成低分子烃,从润滑油中分离出来,从而降低油品的凝固点。
临氢降凝主要是对长链正构烷烃进行异构、脱氢和裂化反应。
加氢异构脱蜡是生产Ⅱ/ Ⅲ类润滑油基础油的一项新技术 ,与溶剂脱蜡和催化脱蜡工艺相比 ,其润滑油基础油收率高、粘温性能好。
脱蜡的目的:使润滑油在低温下不凝固,保证润滑油基础油的低温流动性和低温泵送性能。
影响基础油低温流动性的因素:长碳链正构烷烃、长碳链异构程度低的异构烷烃,很长侧链的环烷烃和芳香烃;在温度降低时从油中析出,形成结晶进而结成网状结构,阻碍油品流动,甚至使油品凝固。
脱蜡工艺方法冷榨脱蜡——直接冷却油料到低温,使用压滤机使油蜡分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述专论化工科技,2007,15(1):59~63SCIEN CE &T ECHN O LO GY IN CHEM ICA L I ND US T RY收稿日期:2006-10-20作者简介:凌 昊(1972-),男,安徽蚌埠人,华东理工大学副教授,博士,从事化学工艺和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润滑油基础油加氢异构脱蜡研究进展凌 昊1,沈本贤1,周敏建2(1.华东理工大学石油加工研究所,上海200237;2.江西省景德镇市焦化煤气总厂,江西景德镇333000)摘 要:分析和对比了国内外润滑油基础油加氢异构脱蜡催化剂的特点和主要组成,概述了加氢异构脱蜡的反应机理,并指出了今后催化剂和工艺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润滑油基础油;加氢异构;脱蜡中图分类号:T E 6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511(2007)01-0059-05 加氢异构脱蜡法生产的润滑油基础油有较高的链烷烃含量和较低的S 、N 含量而具有较高的抗氧化安定性、较低的挥发性、较高的粘度指数(VI )和优异的低温流动性质,从而表现出良好的使用性能和环保优势[1~6]。
润滑油基础油加氢异构脱蜡技术的关键是需要有一种高选择性的异构脱蜡催化剂,通常在双功能催化剂上进行着异构化及加氢裂化反应[7]。
目前用加氢法生产润滑油的工艺有:Mo bil 公司的M WI 工艺、Chevron 公司的IDW 工艺、Shell 公司的XHVI 工艺、Exx on 公司的两段加氢异构化工艺、Ly ondell 公司的WAX ISOM 工艺以及国内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的RIW 工艺和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的FIDW 工艺[8,9]。
这些工艺中以Chevron 公司技术进行生产的工业装置最多,最具有代表性。
中国润滑油加氢异构工艺技术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中国石油大庆炼化公司引进Chev ron 公司的IDW 工艺,建设了一套200kt /a 的加氢异构脱蜡装置于1999年10月投产成功。
高桥分公司目前建成的300kt /a 润滑油加氢装置引进Chev ron 公司的润滑油异构脱蜡专利技术,也采用加氢裂化配异构脱蜡/加氢后精制的工艺流程于2004年11月投产成功。
笔者将对润滑油加氢异构催化剂和加氢异构脱蜡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情况做一概述。
1 催化剂目前,国外润滑油加氢异构脱蜡催化剂开发最成功的有Chev ro n 公司和M obil 公司;国内有北京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RIPP )开发成功RIDW 异构脱蜡催化剂和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FRIPP )开发成功FIDW 异构脱蜡催化剂[10]。
1.1 Chevron 的ICR 系列催化剂Chevro n 公司自1985年首先发明润滑油异构脱蜡催化剂,其后公布了大量的异构脱蜡催化剂的专利。
第一代异构脱蜡催化剂ICR -404首先在该公司的Richmo nd 润滑油厂工业应用。
第二代催化剂IC R -408也已工业应用。
第三代催化剂IC R -410已于2006年工业应用。
其催化剂主要成分是SA PO -11,SM -3,SSZ -32,ZSM -23,ZSM -22,ZSM -35和ZSM -48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混合物[11~15]。
其活性金属采用Pt 和Pd 以及含有Mo ,Ni ,V ,Co ,Zn 等金属助剂。
金属负载量约占分子筛质量分数的0.2%~1%。
负载金属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催化剂的酸性中心数以降低催化剂的裂化/异构比。
异构脱蜡的反应条件据反应的原料和期望得到的倾点、VI 和收率而定。
通常来说,反应温度控制在200~475℃。
反应压力控制在690kPa ~10.3M Pa 。
空速控制在(0.1~1.0)h -1。
低温和低空速条件下产物的异构程度提高、裂化程度降低,产物收率增加。
氢气用量控制在(1000~10000)SCF /bbl ,尾氢净化后循环使用。
加氢异构产物通过蒸馏的方法切割成轻质润滑油和重质润滑油组分,部分重质产物的最高VI 可达150。
1.2 Mobil 的MSDW 系列催化剂Mobil 公司的润滑油临氢脱蜡技术最先开发出了M LDW 工艺和催化脱蜡催化剂。
其异构脱蜡技术于1997年在新加坡裕廊炼厂工业应用,其所用异构脱蜡催化剂为MSDW -1贵金属分子筛催化剂,可生产Ⅱ类轻中性油和重中性油。
其后开发了MSDW -2异构脱蜡催化剂,它比M SDW -1提高了异构化油质量收率2%。
同时也开发出MWI -1、M WI -2以高含蜡原料生产低倾点、很高粘度指数的基础油的催化剂[37]。
从其技术发展过程来看,M obil 公司开发的催化剂主要以中孔ZSM 系列为主,美国专利对ZSM -5,ZSM -11,ZSM -22和ZSM -23,ZSM -35,ZSM -48,ZSM -57和MCM -22的制备和评价都有报道[16~22]。
1.3 FR IPP 的FID W 系列催化剂20世纪90年代以来,FRIPP 也致力于润滑油异构脱蜡催化剂以及工艺的开发工作。
其所开发的FIDW -1润滑油异构脱蜡催化剂是一种贵金属/分子筛催化剂(Pd /SAPO -11)[23]。
该催化剂对蜡组分具有较高的异构选择性,有较强的芳烃加氢饱和能力。
但存在着裂化功能较强而异构功能不足的缺点,使目标润滑油产物收率不理想,粘度指数下降较多,因而未工业化。
在此基础上,FRIPP 开发了一种新型号的硅磷铝分子筛,它具有和文献报道的用于润滑油异构脱蜡反应的SAPO -11或SM -3相似的AEL 构型[23~26],被称为PAS -1[27]。
以它为载体的贵金属为活性组分的异构脱蜡催化剂具有活性高、稳定性好、基础油收率高的特点,但存在着目标润滑油产物粘度指数下降的缺点。
因此,FRIPP 的科研人员通过进一步的改进研究,开发了一种更适应于润滑油加氢异构脱蜡的分子筛,即一种属于IZA 编码为TON 的LKZ 分子筛[28]。
以LKZ 分子筛/贵金属组成的FIW -1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异构脱蜡性能,目标润滑油产物的收率较高,倾点低、粘度指数高,可生产API Ⅱ、Ⅲ类润滑油基础油。
该催化剂已于2005年1月在中国石化股份公司金陵分公司加氢装置上工业应用,生产出合格产品。
1.4 R IPP 的RID W 系列催化剂RIPP 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开发润滑油加氢异构脱蜡工艺,配套开发了RIDW -1催化剂。
该催化剂适用于中东原油与大庆油润滑油馏分的异构脱蜡。
它以SA PO -11分子筛为载体,以贵金属为活性组分,已进行了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试验,但未见工业化报道。
2 润滑油加氢异构脱蜡反应机理异构脱蜡是采用具有特殊孔结构的双功能催化剂使蜡组分中的长链正构烷烃异构化为单侧链的异构烷烃和将多环环烷烃加氢开环为带长侧链的单环环烷烃,反应产物仍然是理想的润滑油组分[39,40]。
烷烃的异构化程度要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过高的支链化程度能明显降低润滑油的粘温指数,所以对润滑油的异构脱蜡催化剂要求具有的择形异构化性能体现在:①裂化性能低、异构化性能高;②单侧链烃产物的选择性高,能选择性地将长链正构烷烃异构化为同碳数的单侧链的烷烃[41]。
开发长链烷烃的无裂化骨架异构催化剂是生产高粘度指数和优异低温性能的润滑油的技术核心。
近年来,高硅分子筛材料Pt /H -ZSM -22催化剂具有TON 结构的拓扑框架,骨架拓扑结构中同时包括五元环、六元环和十元环,但无类似这些分子筛的交叉孔道结构,如图1所示。
ZSM -22中由十元环组成的一维孔道平行于(001)方向,构成自由直径为0.44nm ×0.55nm 的椭圆形通道[43],得益于具有最为适合的孔道结构和较强的表面酸特性具有其它催化剂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正构烷烃的吸附中心:a -外表面;c-微孔表面异构烷烃:a -外表面;b -孔口图1 H -ZSM -22分子筛上的吸附中心[42]2.1 正碳离子反应机理长期以来,人们对轻质烷烃(C 4~C 10)的加氢异构研究得较多,而对大分子正构烷烃尤其是润滑油原料馏分的加氢异构的规律研究得较少。
有研究认为[44],当正构烷烃在双功能异构脱蜡催化剂上发生转化时,即按正碳离子学说来解释。
两种主要的反应是异构化反应生成异构烷烃及加氢裂化反应生成碳原子数小于原料分子的产物。
正构烷烃在贵金属及酸性分子筛所组成的双功能催化剂上进行加氢异构化及加氢裂化反应,首先贵金属将烷烃脱氢为烯烃,然后和酸性中心发生质子化反应生成烷基正碳离子,中间体长链60 化 工 科 技 第15卷正构烷烃的异构化按连续方式反应,进行分支链重排,依次生成单支链、双支链及三支链类异构物。
异构反应可以通过加氢或烷基转移来实现,或者环丙烷机理进行。
直链烷烃环丙烷异构理论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步骤[45~47]见图2:正构烷烃在金属中心脱氢生成烯烃;通过在B 酸中心烯烃中间体质子化生成正碳离子;正碳离子重排形成环丙烷中间体正碳离子,然后生成一个支链的烷基正碳离子;支链的烷基正碳离子脱质子生成带有侧链的烯烃;烯烃加氢生成带有支链的饱和烷烃。
图2 正构烷烃加氢裂化的反应途径[45~47]2.2 孔口和锁钥机理孔口机理和锁钥机理是比利时M artens 课题组近年来发展的长链正构烷烃异构机理,该课题组主要以H -ZSM -22分子筛负载贵金属催化剂,研究了不同长链正构烷烃的异构过程,对单甲基、二甲基、多甲基和乙基的异构产物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从长链正构烷烃吸附进入分子筛孔道和与孔口酸性中心发生反应等几个方面解释了不同异构产品分布和甲基在长链上的位置和多甲基的相对位置等现象,见图3。
2.2.1 孔口(Pore m outh )机理SA PO -11、ZSM -22和它们的氢化物负载少量重金属是长链烷烃异构最为理想的催化剂。
这些催化剂具有一维平行孔道,在长链烷烃反应过程中可以生成甲基支链,而甲基支链产物反应产物的甲基侧链主要集中在C 2这一位置。
M ar -tens 等人认为长链烷烃的反应过程为:反应物先在催化剂表面与Pt 反应脱氢生成烯烃中间产物,然后烯烃中间产物被吸附到分子筛的孔道中去,在与催化剂孔道外的半凸起型酸性中心作用后生成甲基支链。
长链烷烃在这些催化剂下的反应特性被称作孔口机理[42],如图3A 所示。
在催化反应温度下,不同结构的长链烷烃同分异构体吸附数据表明,正构烷烃较异构烷烃更为容易被催化剂孔道吸附[49]。
催化剂孔道以外的表面上正构烷烃较异构烷烃的吸附特性差别不大,但对于相同结构的链烷烃来说,碳链越长的烷烃与分子筛表面的吸附热就越大,也就越容易被分子筛吸附。
长链烷烃异构化产物主要以甲基单支链为主,也有少部分乙基单支链产物,不会产生丙基单支链产物[42,48,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