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三 三角形面积公式 (1) S =12ah a =12bh b =1
2
ch c ;
(2)S =12ab sin C =12bc sin A =1
2ca sin B .
类型一利用正弦、余弦定理解三角形
例1如图,在△ABC中,AB=AC=2,BC=23,点D在BC边上,∠ADC=45°,求AD 的长度.
反思与感悟解三角形的一般方法:
(1)已知两角和一边,如已知A、B和c,由A+B+C=π求C,由正弦定理求a、b.
(2)已知两边和这两边的夹角,如已知a、b和C,应先用余弦定理求c,再应用正弦定理先求较短边所对的角,然后利用A+B+C=π,求另一角.
(3)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如已知a、b和A,应先用正弦定理求B,由A+B+C=π求C,再由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c,要注意解可能有多种情况.
(4)已知三边a、b、c,可应用余弦定理求A、B、C.
跟踪训练1
如图,在△ABC中,∠B=π
3,AB=8,点D在BC边上,CD=2,cos∠ADC=
1
7.
(1)求sin∠BAD;
(2)求BD,AC的长.
类型二 三角变换与解三角形的综合问题
命题角度1 三角形形状的判断
例2 在△ABC 中,若(a 2+b 2)sin(A -B )=(a 2-b 2)· sin(A +B ),试判断△ABC 的形状.
命题角度2 三角形边、角、面积的求解
例3 △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a =b cos C +c sin B . (1)求B ;
(2)若b =2,求△ABC 的面积的最大值.
反思与感悟 该类问题以三角形为载体,在已知条件中涉及了三角形的一些边角关系,由于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都是关于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的等式,通过定理的运用能够实现边角互化,在边角互化时,经常用到三角函数中两角和与差的公式及倍角公式等.
跟踪训练2 在△ABC 中,a ,b ,c 分别是三个内角A ,B ,C 的对边,若a =2,C =π4,cos B 2=
25
5,求△ABC 的面积S .
类型三正弦、余弦定理在实际中的应用
例4某气象仪器研究所按以下方案测试一种“弹射型”气象观测仪器的垂直弹射高度:A、B、C三地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在C处进行该仪器的垂直弹射,观测点A、B两地相距100米,∠BAC
=60°,在A地听到弹射声音的时间比在B地晚2
17秒.在A地测得该仪器弹至最高点H时的仰角为30°,求该仪器的垂直弹射高度CH.(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
反思与感悟应用解三角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需要下列四步:
(1)分析题意,准确理解题意,分清已知与所求,尤其要理解题中的有关名词、术语,如坡度、仰角、俯角、视角、方位角等;
(2)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并将已知条件在图形中标出;
(3)将所求问题归结到一个或几个三角形中,通过合理运用正弦、余弦定理等有关知识正确求解;
(4)检验解出的结果是否具有实际意义,对结果进行取舍,得出正确答案.
跟踪训练3甲船在A处,乙船在甲船正南方向距甲船20海里的B处,乙船以每小时10海里的速度向正北方向行驶,而甲船同时以每小时8海里的速度由A处向北偏西60°方向行驶,问经过多少小时后,甲、乙两船相距最近?
1.在△ABC 中,关于x 的方程(1+x 2)sin A +2x sin B +(1-x 2)sin C =0有两个不等的实根,则A 为( ) A .锐角 B .直角 C .钝角
D .不存在
2.在△ABC 中,AB =3,BC =13,AC =4,则边AC 上的高为( ) A.322 B.332 C.32
D .3 3
3.如图所示,在斜度一定的山坡上的一点A 处测得山顶上一建筑物顶端C 对于山坡的斜度为15°,向山顶前进100米后到达点B ,又从点B 测得斜度为45°,建筑物的高CD 为50米.求此山对于地平面的倾斜角θ的余弦值.
1.在三角形中,大角对大边,大边对大角;大角的正弦值也较大,正弦值较大的角也较大,即在△ABC 中,A >B 等价于a >b 等价于sin A >sin B . 2.对所给条件进行变形,主要有两种途径:
(1)化边为角;(2)化角为边,并常用正弦(余弦)定理实施边、角转换.
3.正弦定理是一个关于边角关系的连比等式,在运用此定理时,只要知道其比值或等量关系就可以通过约分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解题时要学会灵活运用.运用余弦定理时,要注意整体思想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