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犯自杀意念及其相关因素研究_李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罪犯自杀意念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李 杰¹
【摘要】 目的 探讨罪犯自杀意念的发生率及其相关的心理因素,为监狱有效预防罪犯自杀,确保刑罚得到执行提供参考。
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某监狱180名罪犯,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对测试资料运用t检验和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 有31.1%的罪犯有不同程度的自杀意念;自杀意念与心理健康各因子的相关系数在0.46~0.66之间(P<0.01);有、无自杀意念两组罪犯在SCL-90各因子上的差异显著(t≥5.93,P<0.01);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自杀意念的相关因素有抑郁、焦虑、恐怖和敌对等因素。
结论 罪犯群体中存在的自杀意念比例要高于普通人群,预防罪犯自杀是监狱机关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罪犯的自杀与其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极为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 监狱;罪犯;自杀意念;心理健康;相关因素
Study on the Related Factors of Suicidal Ideation among Criminals.L i J ie.W ux i Pr is on of J iangsu Pr ovince,W ux i214044,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 o study suicide ideatio n and the r elated facto r s of t he criminals to pr ov ide r eference basis fo r prev ent ing fro m cr iminals'suicide a nd t o ensur e punishment ex ecution.Methods By using random sampling,180criminals w ere sampled at a certa in pr iso n and w ere t est ed by symptom checklist(SCL-90),and t he test mater ials w ere analysised by stepwise reg ressio n analy sis.Results A tot al of31.1%of crim inals had suicidal ideation,the r elev ant coefficient o f suicidal ideatio n and each factor of mental health was betw een0.46~0.66(P<0.01).T her e wer e many discrepancies in ea ch facto r in SCL-90betw een the g eneral and compar ing g r oups with or w itho ut suicida l ideat ion respectively(t≥5.93,P<0.01). Stepwise r egr ession ana ly sis indicated t hat there w ere many facto rs such as depr ession,anx iety,hor r or a nd enmity fo r criminals'suicidal ideat ion.Conclusion T he r atio of these people among cr iminals w ho have suicidal idea tio n is higher t han commo n so cial peo ple.T hus,it is an impor tant to pic for pr ison bodies to study prev ent ing cr iminals fr o m co mmitt ing suicide. T her e are v ery clo se links between cr iminals'suicide and t heir stat e of mental healt h.
【Key words】 P riso n;Criminal;Suicide ideatio n;M ental healt h;Related factor s
在中国,据推算每年约有25万人自杀死亡、100万人自杀未遂,我国15~34岁人群致死原因中,自杀是第一位的,自杀已经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及社会问题[1]。
每出现一例自杀或自杀未遂者,都会对其家人和周围人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自杀对社会与经济造成的影响也同样是巨大的。
预防自杀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社会工作者、心理和精神工作者研究的重点课题。
作为处于囚禁状态下的罪犯,其自杀和自杀未遂率也是很高的。
预防罪犯自杀也是监狱机关确保监管安全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
自杀意念是偶然体验的自杀行为动机,个体胡思乱想或打算自杀,但没有采取或有实现此目的的外显行为,它是自杀企图的游离因子[2]。
自杀意念无外显行为的表现,是内在的心理活动,反映了个体在某一个时刻消极的心理状态。
因此,了解自杀意念的产生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对于有效预防自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某监狱随机抽取200名罪犯,分4次进行测试。
测试由主试对被试宣读统一指导语,然后要求被试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独立完成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
收回有效问卷180份,有效率90%,被试平均年龄(31.78±8.82)岁,平均刑期(17±7.8)年(为便于统计,无期、死缓分别按照20年和30年计)。
1.2 方法 自杀意念的评定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3]第15项“想结束自己的生命”条目作为自杀意念的评价指标。
对这个条目作出肯定回答者定为有自杀意念,严重程度按SCL-90的(无、轻度、中度、偏重、严重)1~5级评定。
1.3 统计分析 用SP SS11.5软件完成,采用描述性分析、t 检验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 罪犯自杀意念的发生率 有自杀意念者56例(31.1%),按轻重程度分:轻度22例(12.2%)、中度13例(7.2%)、偏重10例(5.6%)、严重11例(6.1%)。
2.2 自杀意念与心理健康各因素的相关分析 见表1。
罪犯自杀意念与心理健康各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46~0.66之间,且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表明罪犯自杀意念的强弱与其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2.3 有、无自杀意念两组罪犯的SCL-90各因子比较,见表2。
笔者按照有、无自杀意念将罪犯分为两组,对两组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两组在SCL-90各测试因子上均存在及其显著的差异,这表明罪犯自杀意念越强,心理越不健康,这与自杀意念与心理健康因素有关的论断是吻合的。
2.4 逐步回归分析 见表3。
¹中国.江苏省无锡监狱心理健康指导中心 214044 E-mail:ds ing1976@
表1 自杀意念与心理健康相关(r)
自杀意念
躯体化0.46**
强迫症状0.54**
人际敏感0.57**
抑 郁0.66**
焦 虑0.52**
敌 对0.58**
恐 怖0.57**
偏 执0.58**
精神病性0.59**
其 他0.53**
注:*P<0.05,**P<0.01,下同
表2 有、无自杀意念两组罪犯的SCL-90
各因子比较(x-±s)
有自杀意念组(n=55)无自杀意念组(n=124)t
躯体化 2.83±0.86 1.94±0.747.01**强迫症状 2.77±0.85 1.90±0.717.12**人际敏感 2.65±0.94 1.70±0.63 6.93**抑 郁 2.98±0.88 1.79±0.688.99**焦 虑 2.66±0.90 1.69±0.707.12**敌 对 2.98±1.02 1.75±0.738.12**恐 怖 2.36±0.95 1.40±0.577.04**偏 执 2.76±0.91 1.70±0.757.65**精神病性 2.61±0.89 1.66±0.637.24**其 他 2.92±1.16 1.93±0.68 5.93**
表3 罪犯自杀意念与相关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
自变量偏回归系数标准回归系数回归系数标准误t
抑 郁0.8970.6940.160 5.600**
焦 虑0.6560.4850.172 3.804**
恐 怖0.4440.3120.137 3.255**
敌 对0.2350.1970.100 2.349*
以自杀意念为因变量,以SCL-90各因子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在0.05显著性水平上。
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按照贡献大小依次是抑郁、焦虑、恐怖和敌对4个因子。
3 讨 论
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是维护社会稳定、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罪犯在狱内实施自杀行为是对监狱机关正常执行刑罚的破坏,罪犯自杀率也是反映监狱刑罚执行效率、监管秩序稳定和罪犯改造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监狱的环境是一种与正常社会相隔离的环境,而人是社会的人,失去了社会系统的支持,个体会出现强烈的不适应体验,并出现不同程度的适应障碍,进而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严重的可能会引起自杀等极端行为。
加强对罪犯自杀的研究,为监狱科学预防罪犯自杀,保证刑罚的执行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卫生部与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联合研究表明,在中国,每年有25万人自杀死亡、100万人自杀未遂[1],自杀已经成为我国第五大死因,自杀问题已经成为社会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而作为处于囚禁状态下的罪犯,一直以来被视为自杀的高危人群[4]。
但是,对于罪犯自杀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如何有效预防罪犯自杀的科学研究还远远不够,全国性的罪犯自杀率无从考证。
据孔一对浙江省罪犯自杀情况的调查, 1999年浙江省的罪犯自杀既遂率为7.3/10万[5],而同年,全国的自杀既遂率为13.9/10万。
但是这样的数据并不能作为推翻罪犯是自杀高危人群的论据,因为相对于社会自由人,罪犯自杀在自杀工具的获得、自杀行为实施的时间、空间上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我们应该看到,即便是在监狱这种高度的监管和控制下,还出现这么高的自杀率,罪犯的自杀问题足以引起我们的关注。
自杀意念作为一种偶然体验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在各类人群中均存在一定比率的自杀意念,但是,较之其他人群,罪犯中存在自杀意念的比率明显偏高[6-7],这与罪犯的各类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发生率高于其它人群的研究是相一致的,监狱应对这一现状给予高度的重视。
研究和预防罪犯自杀,确保刑罚的顺利执行必将成为监狱机关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
本次研究表明,罪犯的自杀意念与其抑郁、焦虑、恐怖、敌对等心理健康因素存在密切的关系,这与其他人群相关报道研究相仿。
这就要求监狱机关要切实重视罪犯的心理健康教育,将罪犯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罪犯教育改造体系,积极构建完善的罪犯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尽早出台符合罪犯接受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标准,通过切实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罪犯心理健康水平,降低罪犯心理障碍的发生率,降低罪犯自杀意念产生率。
对于自杀以及影响自杀的因素,社会各个领域都有大量的研究,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就监狱目前的状况来看,监狱对防范罪犯自杀的各项措施比较重视,但对罪犯自杀的研究相对较少,即使有也多是一些经验总结类的定性研究,定量的研究不多,因此,监狱对罪犯自杀预防的前瞻性和科学性略显不足。
监狱机关应当加大对罪犯自杀问题的研究,找出影响罪犯自杀的因素,积极做好罪犯自杀的预防工作。
一方面,监狱机关应该积极吸取社会上一些预防自杀的成功经验,结合监狱实际,建立预防罪犯自杀的工作网络和体系。
另一方面,监狱机关要加大对罪犯心理特点的研究力度,及早发现影响罪犯自杀的重要因素,从罪犯个性、行为特点、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等方面对罪犯自杀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制定不同的自杀风险干预等级,建立健全罪犯自杀危机的干预机制。
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小,且调查的因素仅限于心理健康因素,而影响自杀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其他的相关影响因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4 参考文献
[1]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室.2000年3月22—24日举办
的“卫生部/W HO预防自杀讲习班”的会议报告[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5):295
[2]何兆雄.自杀病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156
[3]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
ICU护士工作倦怠水平及其个性特征的关系*
王 侠¹ 李建明△
【摘要】 目的 了解护士工作倦怠现状以及与人格特征的关系。
方法 采用M aslach倦怠量表,艾森克个性特征问卷成人版,对唐山市2所综合医院ICU76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¹护士在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得分均数比提供的美国常模高,个人成就感水平比美国常模低;º情感耗竭与精神质呈正相关(r=0.324,P<0.05),与内外向呈负相关(r=0.439,P<0.01),与神经质呈正相关(r=0.460,P<0.01);去人格化与精神质呈正相关(r=0.324,P<0.05),与内外向呈明显负相关(r=-0.348,P <0.05),与神经质呈正相关(r=0.372,P<0.05);个人成就感与精神质呈负相关(r=-0.267,P<0.05),与内外向无相关,与神经质呈负相关(r=-0.294,P<0.05)。
结论 护士工作倦怠水平较高;且受个性特征的影响,神经质和精神质水平越高,越容易出现工作倦怠。
【关键词】 ICU护士;工作倦怠;个性特征;常模
Extent of ICU Nurses'Job Burnout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Personality.W ang X ia,L i J ianming.I CU of the S econd H osp ital of T angshan,T angshan063000,P.R.China
【Abstract】 Obj ective T o ex plo re t he ex tent o f ICU nur ses'bur no ut and its r elatio nship w ith perso na lit y.Methods A to tal of76ICU nurses in tw o hospitals of T ang shan w ere tested by M aslach burno ut invento ry(M BI)and Eysenck per so nality questio nare(EPQ).Results ¹ICU nurses'emotional ex haust ion and deperso na lit y wer e higher t ha n those of A merica's nor m, personal acco mplishment w as low er than that of t he nor m.ºEmot ional ex haust ion(EE)had a positiv e cor relation w ith psy cho ticism(r=0.324,P<0.05)and nerv ousism(r=0.460,P<0.01);a nd had a sig nificant neg ativ e cor relation w ith ex tro vision-intr ov ision(r=-0.439,P<0.01);D eper sonaliza tio n(DP)had a positive cor relatio n w ith psy cho ticism(r=0.372,P <0.01)and nerv oulism(r=0.37,P<0.05),and had a sig nificant neg ative co rr elatio n w ith ex tro vision-int ro vision(r=-0.348, P<0.05);P ersonal acco mplishment(PA)had a negat ive co rr ela tio n w it h psy cho ticism(r=-0.267,P<0.05)and nerv ousism(r =-0.294,P<0.05).Conclusion T he ex tent of ICU nur ses'bur nout is high and influnced by per sonality;the higher ner vosity and psychot icism,the higher the extend of job bur nout.
【Key words】 ICU nur ses;Jo b bur no ut;P ernality;A mer ica's no rm
职业倦怠(Jo b bur nout)又称“工作倦怠”、“工作耗竭”、“职业枯竭”,此概念由心理治疗学家Her ber t J. Fr eudenberg er于1974年首先提出,即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由于长期遭受情绪和人际关系紧张源而产生的反应,主要表现为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倾向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等症状[1]。
M aslach等认为工作倦怠是一种综合征,包括情感耗竭(emot ional exhaustio n EE)、去人性化(Deperso nalization DP)、个人成就感(Per sonal A cco mplishment PA)。
目前这个三维结构模型已经被研究者广为接受。
研究显示,职业倦怠现象特别容易发生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从业人员中。
倦怠可以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导致护理质量的下降和护士离职,影响护理队伍的稳定性。
I CU 护士长期面对危重患者,工作负荷重。
精神高度紧张,在这种具有长期慢性压力源的工作环境中易产生工作疲倦感,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对服务对象漠不关心,工作效率低,对工作缺乏成就感等[2]。
因此,关注ICU护士职业倦怠的探讨是十分有必要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ICU护士的工作倦怠水平与个性特征的相关性,以便医院管理人员采取干预措施以降低护士职业倦怠水平,对于提高护士的身心健康水平、提高工作满意度,促进护士个人成长,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均具有重要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唐山市2所三级医院ICU护士中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80份,收回有效问卷76份,有效回收率95%,其中男护士10人,女护士66人;已婚63人,未婚13人,无离异;本科学历者有50人,大专学历者18人,中专学历者有8人;平均年龄33岁,最大为53岁,最小为23岁。
1.2 方法
1.2.1 选用M a slach倦怠量表(M aslach Bur nout Invento ry, M BI) 国内已有香港理工大学的彭美慈教授、西安交大的李小妹教授等多位学者翻译修订了中文版本的M BI量表。
本研
刊):33-34
[4]翟书涛.中国对自杀的干预[J].上海精神医学,2002,14(增刊):38
[5]孔一.罪犯自杀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5,113(1):40
[6]周亮,肖水源,唐勇,等.浏阳市农村初中生自杀意念及危险因素分
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12):21-22
[7]王德全,汪保国,周卫平,等.医药院校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危险因素
研究[J].疾病控制杂志,2005,9(1):1108-1109
(收稿时间:2011-02-17)
¹中国.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医院 063000 º河北省联合大学心理学院 △通讯作者 E-mail:lijm@ *基金项目: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1013027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