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2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高中物理知识点
牛顿运动定律高中物理知识点牛顿运动定律高中物理知识点一旦进入高中的学习后,很多人就会感觉学习压力逐渐增加。
作为高中生,应该怎样学习才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呢?下面给大家整理了牛顿运动定律的知识点,大家可以用来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牛顿运动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为止.(1)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2)定律说明了任何物体都有惯性.(3)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但是建立在大量实验现象的基础之上,通过思维的逻辑推理而发现的.它告诉了人们研究物理问题的另一种新方法:通过观察大量的实验现象,利用人的逻辑思维,从大量现象中寻找事物的规律.(4)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不能简单地认为它是牛顿第二定律不受外力时的特例,牛顿第一定律定性地给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定量地给出力与运动的关系.惯性: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即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无关.因此说,人们只能“利用”惯性而不能“克服”惯性.(2)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3.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表达式F 合=ma(1)牛顿第二定律定量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知道了力,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出物体的运动规律;反过来,知道了运动,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其受力情况,为设计运动,控制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2)对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F 合=ma,F 合是力,ma 是力的作用效果,特别要注意不能把ma看作是力.(3)牛顿第二定律揭示的是力的瞬间效果.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它的效果是瞬时对应关系,力变加速度就变,力撤除加速度就为零,注意力的瞬间效果是加速度而不是速度.(4)牛顿第二定律F 合=ma,F合是矢量,ma也是矢量,且ma与F 合的方向总是一致的.F 合可以进行合成与分解,ma也可以进行合成与分解.4. ★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1)牛顿第三运动定律指出了两物体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因而力总是成对出现的,它们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种性质的力.(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产生其效果,不可叠加.5.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宏观低速的物体和在惯性系中.6.超重和失重(1)超重:物体有向上的加速度称物体处于超重.处于超重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F N (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的重力mg,即F N =mg+ma.(2)失重:物体有向下的加速度称物体处于失重.处于失重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FN(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的重力mg.即FN=mg-ma.当a=g时F N =0,物体处于完全失重.(3)对超重和失重的理解应当注意的问题①不管物体处于失重状态还是超重状态,物体本身的重力并没有改变,只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不等于物体本身的重力.②超重或失重现象与物体的速度无关,只决定于加速度的方向.“加速上升”和“减速下降”都是超重;“加速下降”和“减速上升”都是失重.③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平常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如单摆停摆、天平失效、浸在水中的物体不再受浮力、液体柱不再产生压强等.7、处理连接题问题----通常是用整体法求加速度,用隔离法求力。
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
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是高中物理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它是物理学中研究运动的基础。
牛顿运动定律的核心思想是力和运动的关系,它描述了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外力之间的相互作用。
牛顿运动定律一共包括三个定律。
第一条定律称为惯性定律,它指出如果一个物体不受外力作用,那么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第二条定律是力学定律,它描述了一个物体所受力和它的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即F=ma。
第三条定律是作用反作用定律,它指出对于每一个作用于物体的力,都存在一个与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牛顿运动定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我们可以用牛顿第二定律来解释为什么需要用更大的力来推动一个重物。
我们也可以用牛顿第三定律来解释为什么鸟儿在空中飞行,或者为什么车辆在路上行驶。
总之,牛顿运动定律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也是解释和预测运动现象的必需工具。
对于学习高中物理的学生来说,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1 -。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的总结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的总结
牛顿运动定律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基础的概念,本文将对牛顿运动定律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总结。
一、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做“惯性定律”,它是牛顿运动定律中最
基础和最重要的一条。
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为:物体在其自由状态下,如果没有外力作用于它,那么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不变。
换言之,物体如今所处的状态,如果没有外力的干扰,就会一直保持下去。
这里所说的“状态”包括位置、速度等等。
二、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提供了物体如何运动的答案,它是牛顿运动定律中最为常见的一条。
牛顿第二定律的定义为: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即F=ma。
其中F表示作用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
速度。
这个公式意味着,当一个物体受到一个较大的作用力时,其加速度就会较大;当一个物体的质量很大时,即使作用力很大,它的加速度也很小。
三、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描述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是牛顿运动定律中最为简洁的一条。
牛顿第三定律的定义为:对于每一个作用力,都有一个相等而相反的作用力作用于其它物体。
这条定律就是人们常说的“作用与反作用”,由此可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岩石是否移动,还是小球是否会弹回来,都可以依靠牛顿第三定律得到解释。
牛顿运动定律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不仅解释了物体的运动规律,还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希望本文对大家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有所帮助。
大学物理牛顿运动定律
大学物理牛顿运动定律一、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说明:(1)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在前人实验的基础上,根据逻辑推理得出的,是以实验为基础,但又不是完全通过实验得出。
(2)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两点:①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②提出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惯性:(1)惯性是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2)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
二、牛顿第二定律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2、说明:(1)公式中的F指物体所受的合外力。
当物体只受一个力时,F就等于该力。
(2)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力的方向相同。
(3)合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不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公式适用于任何质点,也适用于物体的一部分(只要这种“部分”可当作质点)。
3、牛顿第二定律的适用范围:低速运动的物体。
由于一般物体的运动速度相对很慢,所以,经典力学适用于低速运动的物体。
目前,牛顿第二定律已广泛用于工程技术中。
特别是汽车、飞机、火箭等现代交通工具的速度非常大,如果我们把这种高速运动的物体当作质点,根据牛顿第一定律,我们可以得出很大的错误结论。
所以,对于高速运动的物体,我们不能把它当作质点来处理。
三、牛顿第三定律3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311、说明:要改变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有其它物体和它相互作用。
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力体现的。
并且指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作用力必有反作用力。
它们是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互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等四条结论。
大学物理牛顿力学一、牛顿力学的基本概念牛顿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在牛顿力学中,物体被视为质点,不受力的情况称为静止,受恒定合力的情况称为匀加速运动,而受变力的情况称为变加速运动。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由艾萨克·牛顿在 1687 年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总结提出。
这一定律体系对后来的物理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下面我们来详细总结一下牛顿运动定律的相关知识点。
一、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
其内容是: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的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从这个定律中,我们可以得出几个重要的概念。
首先是惯性的概念。
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
质量是衡量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物体的运动状态就越难改变。
例如,一辆重型卡车和一辆小型轿车,在相同的外力作用下,重型卡车更难改变其运动状态,就是因为它的质量大,惯性大。
其次,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的作用。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当物体不受力或者所受合力为零时,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当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其运动状态就会发生改变。
想象一下,在光滑水平面上滑行的冰球,如果没有摩擦力和其他外力的作用,它将一直匀速直线滑行下去。
二、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是定量描述力与运动关系的定律。
其表达式为:F =ma ,其中 F 表示物体所受的合力,m 是物体的质量,a 是物体的加速度。
这个定律表明,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它上面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当合力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当合力不为零时,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力的方向相同。
比如,我们用力推一个质量较大的箱子,如果推力较小,箱子的加速度就小,运动状态改变得就慢;如果推力较大,箱子的加速度就大,运动状态改变得就快。
在实际生活中,汽车的加速、刹车等都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汽车发动机提供的牵引力越大,汽车的加速度就越大,加速就越快;刹车时,制动力越大,汽车减速就越快。
另外,牛顿第二定律还可以用于计算物体在不同受力情况下的加速度和运动状态。
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
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在物理学中,牛顿运动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行为的基本定律。
这些定律由英国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于17世纪提出,至今仍然被广泛应用于解释和预测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
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指出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物体将保持静止或恒定速度直线运动的状态。
这意味着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会自发地改变,除非外力施加在其上。
例如,一个静止的书桌会一直保持静止,而一个匀速运动的汽车将会继续以相同的速度行驶,除非有其他力使其改变状态。
第二定律,也被称为加速度定律,描述了物体所受的力与其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F = ma,其中F代表物体所受的力,m代表物体的质量,a代表物体的加速度。
根据这个定律,力与加速度成正比,而质量与加速度成反比。
简单来说,一个物体所受的力越大,它的加速度就越大。
相比之下,质量越大的物体需要更大的力才能达到相同的加速度。
第三定律,也被称为作用与反作用定律,说明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个物体之间存在着相等而反向的力。
这意味着对每一个物体所施加的力,都有一个与之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力作用在另一个物体上。
例如,当一个人站在冰上,并向后用力推墙壁,他会感受到一个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力,导致他自己向前滑行。
这些基本的运动定律在物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是一些实际生活中常见的应用:1. 汽车行驶:汽车的加速和制动过程可以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来解释。
当我们踩下油门使汽车加速时,引擎施加的力超过了摩擦和其他阻力,使汽车产生加速度。
相反,当我们踩下制动踏板时,制动系统施加的力减少了汽车的速度。
2. 运动员奔跑:运动员在跑道上奔跑时,脚对地面施加一个向后的力,从而推动运动员向前移动。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地面对脚同样施加一个向前的力,使得运动员向前加速。
3. 弹簧振动:当一个弹簧受到外力拉伸或压缩时,它会产生恢复力以回复其原始形状。
弹簧的回弹速度和振幅可以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来计算。
第二牛顿定律
第二牛顿定律第二牛顿定律,也被称为牛顿运动定律中的第二条定律,是力学领域中的重要定律之一。
它描述了物体受力时加速度的变化情况,揭示了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
第二牛顿定律可以用数学公式表示为F=ma,其中F代表物体所受到的净力,m代表物体的质量,a代表物体的加速度。
第二牛顿定律说明了当物体受到外力时,其加速度与所受力的大小和方向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换句话说,当物体所受的力增加时,其加速度也会增加;当物体的质量增加时,其加速度会减小。
这个定律可以用来解释和预测物体在受力下的运动情况。
在日常生活中,第二牛顿定律可以应用于多种情况。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定律来分析汽车的加速和制动过程。
当我们踩下汽车的油门时,引擎产生的动力会施加在汽车上,这个力会导致汽车加速。
根据第二牛顿定律,汽车所受的力与其质量和加速度成正比,因此较轻的汽车在相同的力作用下会有更大的加速度。
另一方面,当我们踩下刹车时,制动力会减小汽车的速度。
根据第二牛顿定律,制动力与汽车质量和减速度成正比,因此较重的汽车在相同的制动力作用下会有更小的减速度。
除了汽车,第二牛顿定律还可以应用于其他运动物体。
例如,当我们踢足球时,球受到脚的作用力,从而发生加速度。
根据第二牛顿定律,踢球的力与球的质量和加速度成正比,因此踢得越用力,球的加速度就越大。
同样地,如果我们用不同的力踢同一个球,但球的质量不同,那么较轻的球在相同的力作用下会有更大的加速度。
第二牛顿定律还可以用来解释天体运动。
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地球围绕太阳运动,受到太阳的引力作用。
根据第二牛顿定律,地球所受到的引力与地球的质量和加速度成正比。
因此,地球质量越大,所受到的引力就越大,从而导致加速度增加,即地球的运动速度增加。
第二牛顿定律是力学中的重要定律,描述了物体受力时加速度的变化情况。
通过这个定律,我们可以预测和解释物体在受力下的运动情况。
不仅在日常生活中,第二牛顿定律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大学物理赵近芳版
一、选择题 1、D
AB分别受到斜面摩擦力:fA 1m1g, fB 2m2 g
AB作为整体受到摩擦力: f AB (m1 m2 )g f A fB f AB
2、D
滑轮绳子质量不计:f A fB 弹簧称读数:T 2 f A
3、C
绳子断开时,小猴初速度0,只要小猴对地加速度为0
mv0
k
k
t
时,xm
mv0 k
P12-3:图中A为定滑轮,B为动滑轮,三个物体 m1=200g,m2=100g,m3=50g,滑轮及绳的质量以及摩擦 均忽略不计。求:⑴ 每个物体的加速度;⑵ 两根绳
子的张力T1与T2。
A T1
B
m1
T2
m2 m3
解:设两根绳子的张力分别为T1、T2;
m2、m3相对B轮的加速度为 a 2;
k x
0e m
a物
(m1
m2 )g m1 m2
m2a2
a环
(m1
m2 )g m1 m2
m1a2
f m1m2 (2g a2 ) m1 m2
P11-2:质量为m的子弹以速度v0水平射入沙土中,
设子弹所受阻力与速度反向,大小与速度成正比, 比例系数为k,忽略子弹的重力。求: (1)子弹射入沙土后,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函数; (2)子弹进入沙土的最大深度。
⑴ 求速率v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 ⑵ 求路程x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 ⑶ 证明速度v与路程x之间的关系为:
v v0e kx ,其中 k k / m 。
解:
(1)由牛顿运动定律 F ma 得:
k 2 m d
dt
上式分离变量
k dt d
m
2
牛顿三大定律的内容及公式
牛顿三大定律的内容及公式
牛顿三大定律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定律之一,由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提出,它描述了物体在物理现象中的运动规律。
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即它们保持相对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这被称为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牛顿定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F=ma,其中F表示外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第二定律: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其加速度与外力的大小成正比,且方向相同,这被称为牛顿第二定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F=ma,其中F表示外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第三定律:物体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即物体A施加在物体
B上的力,物体B也会施加相同大小但方向相反的力给物体A,这被称为牛顿第三定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FAB=-FBA,其
中FAB表示物体A施加在物体B上的力,FBA表示物体B施加在物体A上的力。
牛顿三大定律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物体在物理现象中的运动规律,它们分别是: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它们可以用公式表示为:F=ma,
F=ma,FAB=-FBA,其中F表示外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
表示物体的加速度,FAB表示物体A施加在物体B上的力,FBA表示物体B施加在物体A上的力。
牛顿第二定律概念
牛顿第二定律概念牛顿第二定律的定义: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且与物体质量的倒数成正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该定律是由艾萨克·牛顿在1687年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提出的。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和第一、第三定律共同组成了牛顿运动定律,阐述了经典力学中基本的运动规律。
在加速度和质量一定的情况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且与物体质量的倒数成正比。
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可以用比例式来表示。
扩展资料:牛顿第二定律的定律特点:瞬时性: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是力的瞬时作用效果,加速度和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矢量性:F=ma是一个矢量表达式,加速度和合力的方向始终保持一致。
独立性:物体受几个外力作用,在一个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加速度只与此外力有关,与其他力无关,各个力产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等于合外力产生的加速度,合加速度和合外力有关。
因果性: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加速度是力的作用效果h故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2.a=k•F/m(k=1)→F=ma3.k的数值等于使单位质量的物体产生单位加速度时力的大小。
国际单位制中k=1。
4.当物体从某种特征到另一种特征时,发生质的飞跃的转折状态叫做临界状态。
5.极限分析法(预测和处理临界问题):通过恰当地选取某个变化的物理量将其推向极端,从而把临界现象暴露出来。
6.牛顿第二定律特性:(1)矢量性:加速度与合外力任意时刻方向相同(2)瞬时性:加速度与合外力同时产生/变化/消失,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3)相对性:a是相对于惯性系的,牛顿第二定律只在惯性系中成立。
(4)独立性:力的独立作用原理:不同方向的合力产生不同方向的加速度,彼此不受对方影响。
(5)同体性:研究对象的统一性。
牛顿运动定律的推导
牛顿运动定律的推导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物体的运动状态与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牛顿运动定律一共有三条,分别是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动力学定律)和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这三条定律进行推导和解释。
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是指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外力作用于其上,或者作用于其上的力的合力为零,则该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数学表达式为F=0,其中F表示合力。
这一定律可以通过实验得到验证。
例如,当我们将一本书放置在平静的桌子上时,书本并不会自动滑动或飞起,这是因为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书本保持静止。
这个定律说明了物体运动状态的惯性,即它会保持原始状态直到受到外力的作用。
第二定律,也称为动力学定律,是描述物体受力后运动状态变化的定律。
该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F=ma,其中F表示合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根据这个定律,当一个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它将获得相应的加速度。
物体的质量越大,所受到的加速度越小;而外力越大,物体的加速度越大。
例如,当我们用相同的力推动两个物体,其中一个比另一个质量更大,那么较大质量的物体将获得更小的加速度。
第三定律,即作用-反作用定律,指当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彼此施加的力相等且方向相反。
数学表达式为F1=-F2,其中F1和F2分别表示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
这个定律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在游泳时可以向后推动水,并且为什么一个戴在弹簧上的小球会反弹。
例如,当我们游泳时,我们向后推动水,水会向前推我们,使我们前进。
这个定律强调了相互作用力的平衡和物体在相互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综上所述,牛顿运动定律提供了物体运动状态与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第一定律描述了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的状态,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在受力后的加速度变化,而第三定律描述了相互作用物体之间的力的平衡和反作用。
这些定律已经广泛应用于现代科学和工程领域,并成为我们理解和研究物体运动的重要工具。
牛顿运动定律 物理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物理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是一组三个物理定律,始于17世纪的英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斯蒂芬·牛顿(Sir Isaac Newton)的理论,被认为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运动定律是对自然界中运动问题的描述,可以帮助人们理解物体是如何因为力而运动的。
它们也可以被用来解释并预测规律性的运动。
首先,牛顿定律的第一个是牛顿物体定律,这是:一个物体只有当施加于它的外力不等于零时,它才会发生运动。
换句话说,如果物体不施加任何外力,他将保持他原本的运动状态(包括静止状态)。
外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了物体的运动和加速度。
其次,趋势定律指的是外力的作用下,物体的运动是按照公式
F=ma所规定的来进行的,其中F表示在物体上施加的外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而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该公式一目了然,即强度大的外力能产生大的加速度,而物体质量越大,加速度就越小,反之亦然。
最后,力定律是牛顿运动定律中最重要最强调的定律之一,即“施加于物体上的外力总是相等且抵消”,即,当一个物体被施加外力推动的时候,物体的另一边也会施加一个力,两个力的方向和强度相等,这种力称为反作用力,力的效果可以使物体静止或发生转动。
总之,牛顿运动定律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它能够用来解释和预测自然界中物体所发生的变化。
牛顿运动定律包括:物体定律、趋势定律和力定律三大部分,它们是我们理解物体如何因为力而运动的基本原理。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咱今天就来好好唠唠牛顿运动定律这档子事儿。
先说说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这就好比你在公交车上,车突然急刹车,你身子会往前冲,这就是惯性在作祟。
惯性这玩意儿,简单说就是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脾气”。
要是物体本来静止,它就想一直安安静静待着;要是本来在动,它就想顺着原来的方向和速度接着跑。
比如说,你在冰面上滑得正欢,突然没人推你也没人拉你,可你还是会往前滑一段,这就是因为你和脚下的冰都有惯性。
牛顿第二定律呢,那可就有点意思了。
它说的是物体受到的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就好比你推一辆小车,你用力越大,小车加速就越快。
想象一下,你和小伙伴比赛推小车,你使出吃奶的劲儿,小车“嗖”一下就冲出去老远;而你小伙伴没咋用力,那小车就慢悠悠地往前挪。
这里面力就像你的动力,加速度就是小车跑起来的劲头。
而且这定律还告诉我们,质量越大的东西,要改变它的运动状态就越难。
这就好比一辆大卡车和一辆小汽车,你要让大卡车加速到同样的速度,得费更大的劲儿,因为它质量大呀。
再讲讲牛顿第三定律,这简直就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比如说,你用力拍一下桌子,你的手会疼。
为啥?因为你给桌子一个力,桌子同时也给你的手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
这就像你和朋友闹着玩,你推他一下,他也会反过来推你一下,力的大小是一样的,只不过方向相反。
又比如,你站在地上,你能稳稳地站着,是因为地球吸引着你,给你一个向下的重力,同时你的脚也给地球一个向上的力,只不过地球质量太大了,这点力对它来说根本不算啥。
有一次我在家做实验,就深刻体会到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妙处。
我找了个小木板,又找了几个砝码和一个弹簧秤。
我把木板一端垫高,做成一个斜面。
然后我把一个小车放在斜面上,想用弹簧秤拉着它往上走,看看力和加速度的关系。
一开始,我没放砝码,轻轻一拉弹簧秤,小车动得慢悠悠的。
我心里想,这不行啊,得加点料。
于是我往小车上放了一个砝码,再拉弹簧秤,嘿,明显感觉小车快了一点。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
牛 顿 运 动 定 律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1)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2)它定性地揭示了运动与力的关系,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运动状态指物体的速度)又根据加速度定义:t v a ∆∆=,有速度变化就一定有加速度,所以可以说: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不能说“力是产生速度的原因”、“力是维持速度的原因”,也不能说“力是改变加速度的原因”。
);(3)定律说明了任何物体都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属性——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这就是惯性。
惯性反映了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惯性大的物体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4)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时的状态。
而不受外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因此它不是一个实验定律(5)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物体不受外力和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是有区别的,所以不能把牛顿第一定律当成牛顿第二定律在F =0时的特例,牛顿第一定律定性地给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定量地给出力与运动的关系。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公式F=ma.(1)牛顿第二定律定量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知道了力,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其效果,分析出物体的运动规律;反过来,知道了运动,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其受力情况,为设计运动,控制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2)牛顿第二定律揭示的是力的瞬时效果,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它的效果是瞬时对应关系,力变加速度就变,力撤除加速度就为零,力的瞬时效果是加速度而不是速度;(3)牛顿第二定律是矢量关系,加速度的方向总是和合外力的方向相同的,可以用分量式表示,F x =ma x ,F y =ma y , 若F 为物体受的合外力,那么a 表示物体的实际加速度;若F 为物体受的某一个方向上的所有力的合力,那么a 表示物体在该方向上的分加速度;若F 为物体受的若干力中的某一个力,那么a 仅表示该力产生的加速度,不是物体的实际加速度。
牛顿运动定律的基本原理
牛顿运动定律的基本原理牛顿运动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的三个基本定律,由英国科学家艾萨克·牛顿于1687年在其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提出。
这三个定律分别为: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个物体若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
这个定律揭示了惯性的概念,即物体抗拒其运动状态改变的特性。
2.牛顿第二定律(动力定律):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外力的方向相同。
这个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F = ma,其中F表示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3.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任何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这个定律说明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且力总是成对出现的。
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它们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的物体。
在实际应用中,牛顿运动定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计算物体在受到力的作用下的运动状态变化。
这三个定律在物理学、工程学、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习题及方法:1.习题:一辆火车以60km/h的速度行驶,突然刹车,若火车刹车时的加速度为-0.5m/s²,求火车刹车至完全停止所需的时间。
方法: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火车的减速度a = -0.5m/s²,火车的初速度v0 =60km/h = 16.7m/s,要求火车停止所需的时间t。
利用公式v = v0 + at,代入已知数值,得到0 = 16.7 - 0.5t,解得t = 33.4s。
2.习题: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着斜面向下滑动,已知斜面倾角为30°,物体下滑的加速度为2m/s²,求物体下滑过程中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方法: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 = ma,其中m为物体质量,a为物体加速度。
物体下滑的加速度a = 2m/s²,物体所受重力分量mg sin30°向下,摩擦力f向上,因此F = mg sin30° - f。
牛顿运动定律物理知识点
牛顿运动定律物理知识点1、牛顿第肯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转变这种运动状态为止。
(1)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定律说明了任何物体都有惯性。
(3)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牛顿第肯定律不能用试验直接验证。
但是建立在大量试验现象的基础之上,通过思维的逻辑推理而发觉的。
它告诉了人们研究物理问题的另一种新方法:通过观察大量的试验现象,利用人的逻辑思维,从大量现象中查找事物的规律。
(4)牛顿第肯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不能简洁地认为它是牛顿第二定律不受外力时的特例,牛顿第肯定律定性地给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定量地给出力与运动的关系。
2、惯性: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即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无关。
因此说,人们只能"利用"惯性而不能"克服"惯性。
(2)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3、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表达式F合=ma(1)牛顿第二定律定量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知道了力,可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出物体的运动规律;反过来,知道了运动,可依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其受力情况,为设计运动,掌握运动供应了理论基础。
(2)对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合=ma,F合是力,ma是力的作用效果,特殊要留意不能把ma看作是力。
(3)牛顿第二定律揭示的是力的瞬间效果。
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它的效果是瞬时对应关系,力变加速度就变,力撤除加速度就为零,留意力的瞬间效果是加速度而不是速度。
(4)牛顿第二定律F合=ma,F合是矢量,ma也是矢量,且ma 与F合的方向总是一致的。
F合可以进行合成与分解,ma也可以进行合成与分解。
4、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始终线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 f1
M
r 运动, 设绳子以垂直加速度 a 运动,绳子
质量线密度为 λ, 则其上任一小段 ∆ l 满足下列方程
r T(l + ∆l)
r a
•
∆l
P
T (l + ∆l) −T(l) −λ g∆l =λ ∆ la
由方程看出:一般情况下, 由方程看出:一般情况下,绳子上 各处的张力大小是不相等的, 各处的张力大小是不相等的,但在 绳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时, 绳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时,绳子 上各处的张力相等。 上各处的张力相等。
f ∝v
3
3. 动力学方程的含义
v v dv ∑Fi = m dt
4. 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
v ∑Fi
v dv = m dt
物体受“ 已知,则运“ 情况可预知。 物体受“力”已知,则运“动”情况可预知。
惯性系; (牛顿定律适用的参考系叫惯性系 惯性系; 牛顿定律适用的参考系叫惯性系) 牛顿定律适用的参考系叫惯性系 运动; 低速(v< 106 m/s ) 运动; 宏观物体。 宏观物体。
f = bv
(2) 当物体穿过流体的速率超过某限度时(低于声速),流 当物体穿过流体的速率超过某限度时(低于声速), ),流 体出现旋涡,这时流体阻力与物体速率的平方成正比。 体出现旋涡,这时流体阻力与物体速率的平方成正比。
f = cv2
(3) 当物体与流体的相对速度提高到接近空气中的声速时, 当物体与流体的相对速度提高到接近空气中的声速时, 这时流体阻力将迅速增大。 这时流体阻力将迅速增大。
dv dv = −g −α v2 解 f = −m(g +α v ) = m dt dt dv dv dy dv 1 d(v2 ) = = v = −g −α v2 dt dy dt dy 2 dy y d(v2 ) 1 d(g +αv2 ) = = −2dy 2 2 (g +αv ) α (g +αv ) H H 1 0 2 v0 d(ln(g +α v )) = −2 dy
v 2v v v v v dv d r 2 2 = − 2r ω 解 a= = 2 = −Aω cosωt i − Bω sin ωt j dt dt v v 2 v F = ma = −ω mr 二 . 积分问题 v 求运动状态。 已知质点受到的合力 F ,求运动状态。
解题的基本思路
1)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 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 (隔离物体,画受力图) 隔离物体,画受力图) 2)取坐标系; 取坐标系; 3)列方程(一般用分量式); 列方程(一般用分量式); 4)利用其它的约束条件列补充方程; 利用其它的约束条件列补充方程; 5)先用文字符号求解,后带入数据计算结果. 先用文字符号求解,后带入数据计算结果.
Mm P = G 2 (1− 0.0035cos2 ϕ) R
(2) 弹性力
无形变, 无形变,无弹性力
•
当两宏观物体有接触且发生微小形变 当两宏观物体有接触且发生微小形变 时,形变的物体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 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性力 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性力 。 在形变不超过一定限度内, 在形变不超过一定限度内,弹簧的弹 遵从胡克定律 性力 遵从胡克定律
l
(l − y)2g =v2
N = 3ρg(l − y)
v2 − yg = 2(l − y)g − yg
例 以初速度 0 竖直向上抛出一质量为 的小球,小球除受 以初速度v 竖直向上抛出一质量为m 的小球, 重力外,还受一个大小为αmv 2 的粘滞阻力。 的粘滞阻力。 重力外,还受一个大小为 求 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 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
③物体运动时的流体阻力 当物体穿过液体或气体运动时,会受到流体阻力, 当物体穿过液体或气体运动时,会受到流体阻力,该阻力 与运动物体速度方向相反,大小随速度变化。 与运动物体速度方向相反,大小随速度变化。 (1) 当物体速度不太大时,流体为层流,阻力主要由流体的 当物体速度不太大时,流体为层流, 粘滞性产生。这时流体阻力与物体速率成正比。 粘滞性产生。这时流体阻力与物体速率成正比。
2 0
向上运动, 例 设一高速运动的带电粒子沿竖直方向以 v0 向上运动,从 水平力的作用, 时刻 t = 0 开始粒子受到 F =F0 t 水平力的作用,F0 为常 量,粒子质量为 m 。 粒子的运动轨迹。 求 粒子的运动轨迹。 解 水平方向有
y
Fx = F t = max 0
v v0
m
o
v F(t)
λ∆lg
r T(l)
r T
N
r f2
(3) 摩擦力
① 静摩擦力 当两相互接触的物体彼此之间保持相对静止, 当两相互接触的物体彼此之间保持相对静止,且沿接触面有 彼此之间保持相对静止 相对运动趋势时, 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之间会产生一对阻止上述运动趋 势的力,称为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 势的力,称为静摩擦力。 说明 静摩擦力的大小随引起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而变化。 静摩擦力的大小随引起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而变化。最大 静摩擦力为 fmax=µ0 N ( µ0 为最大静摩擦系数,N 为正压力 为最大静摩擦系数, 为正压力) ②滑动摩擦力 两物体相互接触,并有相对滑动时, 两物体相互接触,并有相对滑动时,在两物体接触处出现 的相互作用的摩擦力,称为滑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的相互作用的摩擦力,称为滑动摩擦力。 为滑动摩擦系数) f =µ N ( µ 为滑动摩擦系数
d2x ∑Fix = m dt2
d2 y ∑Fiy = m dt2
d2z ∑Fiz = mdt2
• 自然坐标下
v2 1 ds 2 ∑Fn = man = m ρ = m ρ (dt ) dv d2s ∑Fτ = maτ = m dt = mdt2
(3) 牛顿第三定律 )
v v 当物体 A 以力 F 作用于物体 B 时,物体 B 也同时以力 F′ v v 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作用于物体 A 上, F 和 F′ 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如图所示,一质点m 旁边放一长度为L 质量为M 的杆, 例 如图所示,一质点 旁边放一长度为 、质量为 的杆, 杆离质点近端距离为l 杆离质点近端距离为 。
x
dx M L dM = λ dx x
质点与质量元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杆与质点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l +L l +L
mdM mMdx df = G 2 = G x Lx2
2.2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与质点运动学相似,质点动力学问题大体可分为两类问题。 与质点运动学相似,质点动力学问题大体可分为两类问题。
一. 微分问题
v 已知运动状态, 已知运动状态,求质点受到的合力 F
v v v r = Acosωt i + Bsinωt j
例 已知一物体的质量为 m , 运动方程为 求 物体受到的力
r
m 1
r F 12
r 0
r F21
m2
质量为 m1、m2 ,相距为 r 的两质点间的万有引 力大小为
m m2 F = G 12 r
用矢量表示为
G = 6.67×10 m ⋅ kg ⋅ s
3
−11
−1
−2
r m m2 1 F21 = −G 2 r0 r
m 该系统的万有引力大小。 求 该系统的万有引力大小。 o 2 解 F = GmM l ? l
v Mm v 以地心为坐标原点, 解 以地心为坐标原点,物体受万有引力 F = −G r 2 0 r Mm 2 在地面附近有 G GM = gR = mg 2 R 2 Rm dv dv R2 可得: 可得: − g 2 = ma = m = −g 2 r dt dt r dv dv dr dv R2 = =v = −g 2 dt dr dt dr r
• •
惯性 —— 质点不受力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 态的的性质,其大小用质量量度。 态的的性质,其大小用质量量度。 力 —— 使质点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质点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 质点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
v ∑Fi = 0
( 静力学基本方程 )
(2) 牛顿第二定律
某时刻质点动量对时间的变化率正比与该时刻作用在质点上 所有力的合力。 所有力的合力。
∫
v
0
dr vdv = −gR ∫ 2 2R r
2 r
2gR v = − gR r
2
2
2gR2 v= − gR r
r =R
v = gR
例 一柔软绳长 l ,线密度 ρ,一端着地开始自由下落. 一端着地开始自由下落. 求 下落到任意长度 y 时刻,给地面的压力为多少? 时刻,给地面的压力为多少? 在竖直向上方向建坐标,地面为原点(如图) 解 在竖直向上方向建坐标,地面为原点(如图). 取整个绳为研究对象 设压力为 N y dp p = ρyv N − ρgl = = p & dt dv dy d( yv) = −g =v N = ρgl + ρ dt dt dt y d( yv) dy dv 2 = v+ y = v − yg O dt dt dt
F − mg cosθ = man T − mg sin θ = mat FT − mg cosθ = mv2 / l
0
o
v v FT e
θ
v v
v et
n
v v 0 mg
∫
v
v0
vdv = −gl ∫ sinθdθ
0
θ
v = v + 2lg(cosθ −1) 2 v0 FT = m( − 2g + 3g cosθ ) l
v v d(mv) ∑Fi ∝ dt
v v d(mv) ∑Fi = k dt
取适当的单位, 取适当的单位,使 k =1 ,则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