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口人迎脉诊法在针灸临床中的作用初探_朱文宏_图文(精)
【诊断】人迎寸口脉诊法演变与应用探析
【诊断】人迎寸口脉诊法演变与应用探析人迎寸口脉诊法是《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的诊脉方法之一,包含理论依据、临床指导等。
该脉法可通过寸口脉与人迎脉的脉象相互对比,指导经脉辨证及针灸临床治疗。
但由于历代医家对于人迎脉所在的诊脉位置见解不一,使得对该脉法的应用造成障碍。
故笔者着眼于古典文献,从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等方面探析人迎寸口脉诊法,以验于临床。
1诊脉位置在应用人迎寸口脉诊法前应首先对其历史源流进行梳理。
后世医家对人迎寸口脉法的诊脉位置有2种认知:一种观点认为人迎脉诊脉位置位于颈部喉结旁的动脉处,气口即寸口;另一种观点源自《脉经》,以左手关前一分为人迎脉诊脉位置,右手关前一分为寸口脉诊脉位置,由于该脉法诊脉位置的不确定,导致了历代医家对人迎脉诊脉位置各抒己见,使该脉法应用混乱。
1人迎脉诊脉于颈部《灵枢·本输》曰:“次任脉侧之动脉,足阳明也,名曰人迎”,《灵枢·寒热病》云:“人迎,足阳明也,在婴筋之前”[1]。
《内经》已经指出人迎为颈部动脉,位于足阳明胃经。
故后世医家多认为此脉法中的人迎脉位于足阳明胃经的人迎穴,而寸口脉位于双手的肺经寸口脉。
但是,人迎脉诊脉位置若位于颈旁动脉则会给临床操作带来诸多不便。
人迎脉位于颈部动脉,则左右皆有人迎脉、寸口脉。
虽然《灵枢·动输》中记载:“阴阳上下,其动一也。
”但在实际临床中,由于病情的多变复杂,很可能会出现左右人迎寸口大小相反,甚至出现左右寸口脉相差非常大的情况,这时该如何诊脉,则无法确定。
历史上认同人迎位于颈旁动脉的学者也未能对此做出较为合理的解答。
2诊脉位置位于左右手首次将人迎寸口脉法赋予新的含义的是《脉经》,王叔和于《脉经·卷第一·两手六部所主五脏六腑阴阳逆顺第七》云:“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
”[2]分析其内容可知,其中关于人迎、气口的定位应为关前一分。
后世医家孙思邈、陈无择等也认同“左人迎,右寸口”的观点,临床上很多医生以此作为依据也取得了显著疗效,说明也有其理论以及临床意义。
据人迎寸口脉法实施针刺补泻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研究
据人迎寸口脉法实施针刺补泻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研究[摘要]运用人迎寸口脉法指导实施针刺补泻手法治疗Ⅱ期高血压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
3组均依照人迎寸口脉法辨别阴阳虚实。
治疗Ⅰ组20例,针刺以补虚泻实;治疗Ⅱ组20例,无论虚实均采用平补平泻法;治疗Ⅲ组20例,针刺以补实泻虚。
于针刺前后分别观察3组经颅多普勒超声血流仪(简称TCD)指标与临床疗效。
经统计学处理,治疗Ⅰ组针刺疗法明显优于治疗Ⅱ组及Ⅲ组,P0.05)。
年龄:治疗Ⅰ组50~60岁12例,61~70岁8例;治疗Ⅱ组50~60岁12例,61~70岁8例;治疗Ⅲ组50~60岁13例,61~70岁7例;3组比较,P>0.05。
病程:治疗Ⅰ组小于1年4例,1~3年11例,大于3年5例;治疗Ⅱ组小于1年5例,1~3年10例,大于3年5例;治疗Ⅲ组小于1年5例,1~3年12例,大于3年3例;3组比较,P>0.05。
1.2诊断标准依据1999年WHO与国际高血压学会指南,选择符合Ⅱ期高血压诊断标准(现称为中度危险组),且临床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胸胁胀痛、急躁易怒或郁闷不舒等足厥阴肝经病候为主的症状,经络辨证明显属于肝经病症者。
1.3观察方法(1)经颅多普勒超声血流仪(简称TCD)指标采用德国产DWL.Multi DopT经颅多普勒超声脑血流图仪。
为减少误差,规定检测时间为上午9~11点,室温保持25℃左右,被检者先休息5~10分钟,取仰卧位,上肢外旋外展位。
选用4MHz发射频率的探头,将探头分别轻置于右侧人迎、寸口脉处,探头与皮肤之间夹角保持在30°左右,以耦合剂耦合,由专人持探头,于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测取人迎脉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记作Vs人,寸口脉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记作Vs寸,单位cm/s。
从描记图中选择最佳的3个连续血流图形进行测量,取其最大值。
分别计算Vs人与Vs寸差值,其绝对值记作|Vs人-Vs寸|。
深度解密《黄帝内经》人迎寸口脉针法(二)
深度解密《黄帝内经》人迎寸口脉针法(二)深度解密《黄帝内经》人迎寸口脉针法(二)好大点事2016-01-31 11:05来自QQ空间日志根据2016年1月29日晚8:00时在成哥内经针法交流群中的讲座整理而成。
各位老师、各位朋友:晚上好!讲课之前几点申明:一、本群为内经针法交流群,以学习分享和交流为宗旨,禁止相互攻击!二、本群为技术交流群,群友应真诚友善,务必修改群名片为实名,格式如:达州-施传成,还没有修改群名片者请立即修改,否则将被清除。
三、本次讲座毫无保留系统完整地公开分享本人多年来对《黄帝内经》人迎寸口脉针法的实践研究成果,有缘者自会珍惜有加。
本群已满,外面还有很多朋友焦急等待加不进来,请加群动机不纯者(如:持门户之见拒绝他人意见,自以为是目中无人,得了宝贝还出言不逊口吐唾沫及窃取成果拒为己有出售或培训赚钱等)请自行退群,把机会让给那些真正想学习交流的朋友。
上周五给大家分享了《黄帝内经》人迎寸口脉针法的部分内容,今晚讲课之前先和大家一起回顾一下,以加深朋友们的理解,同时也更好的衔接下面的内容。
因每个问题都要给大家详细讲解,争取让所有听课的朋友都能很好地实战应用人迎寸口脉针法,占用的时间比较长,可能今晚讲不完,但时间服从效果,讲不完的话,下周五继续。
成哥版人迎寸口脉针法的起源:复原《黄帝内经》人迎寸口脉针法历经艰辛,来之不易,有缘得到者应珍惜!如何理解和处理人迎寸口脉针法与其他疗法的关系:人迎寸口脉针法调和阴阳稳定人体内环境,可为其他治疗打下良好基础,可与其他任何治疗方法相兼容,结合应用将事半功倍。
人迎寸口脉针法的适应症:凡人迎、寸口脉不平者均为人迎寸口脉针法的适应症。
人迎寸口脉针法的禁忌症:人迎、寸口脉摸不到或超过正常强度者,禁止使用人迎寸口脉针法。
如何应用人迎寸口脉定病变及补泻经脉:人迎一盛,足少阳实证,泻足少阳补足厥阴;人迎二盛,足太阳实证,泻足太阳补足少阴;人迎三盛,足阳明实证,泻足阳明补足太阴。
脉诊绝学:“人迎寸口脉法”
脉诊绝学:“人迎寸口脉法”导读:脉诊一直被很多人视为中医里面难掌握的部分,若是拿捏不准,指下难明,临证势必有尴尬。
但中医脉学就是神秘又富有玄机,三指下的微妙,几人能言明?秘而不宣的“人迎寸口脉法”,也是个性鲜明的脉法之一,今天我们和您一起来学习下“人迎寸口脉法”,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临床遇到双手亢越脉,可以根据主症的不同来选择治疗方法,但在主症不突出或者太过复杂的时候,就必须依靠具体脉象的不同来选择治疗方法了。
到底应该怎样根据具体脉象的不同来判断选择方子呢?脉诊历来是中医里面最难掌握的一个内容。
一者是小小的寸关尺之处,包含了太多的信息;二来是脉象只能通过自己的手指来感知,无法形象地直接看到,我们学过的有关脉学的理论,大都是作者自己的理解,没有统一的标准,有时候根本难辨谁是谁非;三是每个人手指的敏感性不一样,每个人对每种脉的感知都不一样;四是每个人的中医理论修养不一样,对摸出来的脉理解也就不一样。
所以,曾经有人专门做过试验,找来十个水平很高的老中医,给同一个病人摸脉,结果几乎每个人对脉的看法都不一样,但是开出方子来后,理法又大致都相同。
他们虽然对脉的描述不同,但是都能正确地把自己摸到的脉和自己的理论以及经验结合起来,指导临床。
可见,脉诊是具有个性化特点的。
每个人脉诊的特点都有可能不一样。
简单易学的人迎寸口脉法怎样才能使得脉诊简单化和普遍化,以便大家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呢?其理论来源于《黄帝内经·灵枢·终始》:“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
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
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
六经之脉,不结动也。
本末之,寒温之,相守司也。
形肉气血,必相称也。
是谓平人……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
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
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
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格。
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一盛而躁,在手厥阴。
人迎与寸口对比诊法
人迎与寸口对比诊法《内经》经文①《素问·六节藏象论》:“故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已上为格阳。
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已上为关阴。
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已上为关格;关格之脉羸,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
”②《素问·脉要精微论》:“阴阳不相应,病名曰关格。
”③《灵枢·终始篇第九》:“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
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
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
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
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厥阴一盛而躁,在手心主。
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在手少阴。
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阴;三盛而躁,在手太阴;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
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
”⑷《灵枢·经脉篇第十》:“肺手太阴之脉……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大肠手阳明之脉……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胃足阳明之脉……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脾足太阴之脉……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手少阴之脉……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小肠手太阳之脉……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膀胱足太阳之脉……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肾足少阴之脉……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三焦手少阳之脉……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胆足少阳之脉……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肝足厥阴之脉……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深度解密《黄帝内经》人迎寸口脉针法(三)
深度解密《黄帝内经》人迎寸口脉针法(三)各位朋友:晚上好!通过前两讲,相信大家对《黄帝内经》人迎寸口脉针法有了一个比较清新的认识和理解,今晚再跟大家详解余下来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为加深大家的理解衔接好今晚的内容,先跟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前两讲的内容。
一、适应症:凡人迎、寸口脉不平者均为人迎寸口脉针法的适应症。
二、禁忌症:人迎、寸口脉摸不到或超过正常强度者,禁止使用人迎寸口脉针法。
三、如何定病变及补泻经脉:人迎一盛,足少阳实证,泻足少阳补足厥阴;人迎二盛,足太阳实证,泻足太阳补足少阴;人迎三盛,足阳明实证,泻足阳明补足太阴。
寸口一盛,足厥阴实证,泻足厥阴补足少阳;寸口二盛,足少阴实证,泻足少阴补足太阳;寸口三盛,足太阴实证,泻足太阴补足阳明。
四、补泻穴位:五输穴。
五、每侧穴位数:阴经一个,阳经二个。
六、补泻的先后顺序:先补后泻。
七、何时起针:脉平起针。
八、针刺的频率:人迎或寸口一盛(少阳或厥阴):每日一次;人迎或寸口二盛(太阳或少阴):二日一次;人迎或寸口三盛(阳明或太阴):一日二次。
九、单纯一经症状的简便定经法:收集临床症状→参考各经脉病变“是动病”“是主”部分→确定病变经脉→检查人迎寸口脉的大小→确定病变经脉的虚实。
十、“人迎”、“寸口”位置及诊脉技巧:位置:“人迎”即喉结旁与胸锁乳突肌之间的颈动脉博动处(平环状软骨的颈动脉搏动处为人迎脉)。
如果喉结不明显,在上边那条较深较粗的横纹婴筋前搏动处。
“寸口”即桡骨茎突尺侧的桡动脉博动处(平桡骨茎突的桡动脉搏动处为寸口脉)。
诊脉技巧:以人迎及寸口处应指力最强的脉位进行力度对比,切忌比较两处脉管大小(宽度)!鉴别几盛的技巧:一盛:能感觉到人迎与寸口博动力度有区别;三盛:人迎与寸口力度相差极大,以至于搭上强的一边后弱的一边似有似无,几乎感觉不到弱的一边;二盛:介于一盛与二盛之间。
下面开始今晚的课程。
“盛”、“倍”与三大回环设计讲解这一节,是为了加深大家对判断几盛(或几倍)的直观理解,如果你有心还会从本节中意外收获大量的宝贝!十二经脉循环分为(阴阳)表里两经之间的小循环和十二经脉流注(实为包括任脉督脉在内的十四经脉)的大循环。
张仲景把脉的四个部位:寸口、人迎、趺阳、太溪
张仲景把脉的四个部位:寸口、人迎、趺阳、太溪《伤寒论》记载医圣张仲景把脉主要有四个部位:寸口、人迎、趺阳、太溪。
具体位置和判断方法,范英志老师化繁为简告诉你。
中医给病人看诊搜集信息主要有三个要素:舌、脉、证。
❍舌,看舌苔、舌质。
❍脉,主要有几个部位来检查,第一是寸口(左上图),在手腕处平时中医把脉的位置,就是挠骨的桡动脉。
第二是人迎(右上图),在脖子,俗称颈动脉;第三是趺阳(左下图),在足背动脉;还有一个位置叫太溪脉(右下图),也就是肾脉,在太溪的位置。
寸口和人迎这两个部位,是我们检查疾病特别重要的位置。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从左到右分别为寸口,人迎,趺阳,太溪。
❍第三个要素是证。
中医的辩证,是很多个症状比如口苦、咽干、腹泻、腹痛、腰痛等一系列的症状结合起来,得出一个诊断的结论,这就叫做辩证的证。
可以理解为证是一系列症状的集合。
脉分阴阳首先来看脉这个要素里边的两个部位,一是人迎,一是寸口。
在《灵枢经》里,反复探讨人迎和寸口之间的关系。
从人体解剖结构的角度来看,这两个位置也极其重要。
医圣张仲景把脉主要有四部,寸口、人迎、趺阳、太溪。
《黄帝内经》篇篇都是经典,仲景当年著书的时候就反复参考了内经的文章。
概括起来仲景借鉴的就是四个字,「阴阳」与「五行」。
阴阳极为重要,仲景用阴阳转换出了三阴三阳。
内经里边不断地讲人迎与寸口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在讲阴与阳的关系。
我们左手和右手的寸口是不一样的,它的阴阳属性完全不同。
左手的阴阳属性为阳,右手为阴,即左手为阳手,右手为阴手。
观察心脏的血管布局,就能够判断出来为什么左手是阳手,右手是阴手。
人体的结构本身就是天地的设计。
左手主要是看人体的阳气。
比如说见到一个患者,他得的是热症,那通过左手就可以判断这个热,出自哪一个部分,出自于哪一个脏腑等等。
寸、关、尺❍传统上「寸口脉」分寸脉、关脉和尺脉。
寸脉离手掌近,尺脉离手掌最远。
左寸对应心,心为火,它的阳气是很足的,因为人体的五脏六腑,心脏始终在跳动的。
秘而不宣的古脉法“人迎气口脉法”,知此脉法可定伤寒论六经病位
秘而不宣的古脉法“人迎气口脉法”,知此脉法可定伤寒论六经病位本文转自《拔开迷雾学中医》作者王伟中医诊脉玄妙而神奇,关于治病用药的医书那是不计其数,但关于如何明确辨明六经病的医书却为数不多,今天小编将把人迎气口脉法详细介绍给大家,一睹中医诊脉的精髓。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 整本《伤寒论》都是以这种体例书写,沿着文意读下来便是:如果一个人得了太阳病,同时又表现出“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则这个人的处方就是桂枝汤,思路简洁易懂。
但问题是张仲景并没有告诉我们怎么知道这个人病在太阳,虽然太阳病有提纲证,但是很多太阳病人没有提纲证的表现,通过提纲证无法辨别六经病。
那如何准确知道病在哪一经便是六经辨证的首要问题。
幸运的是《内经》中提到的人迎气口脉法详细记录了如何明确辨明六经病,或许是因为《内经》里已经详细记载了怎么辨六经,故而张仲景书中未再提如何明辨六经。
“人迎一盛,病在少阳。
二盛,病在太阳。
三盛,病在阳明。
四盛已上为格阳。
寸口一盛,病在厥阴。
二盛,病在少阴。
三盛,病在太阴。
四盛已上为关阴。
”(《素问·六节藏象论》)“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
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一盛而躁,在手心主。
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在手少阴。
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阴,三盛而躁,在手太阴。
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
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
”(《灵枢经·终始》)从经文看很简单吧!《内经》是用如此简单的方法便轻易区分出了六经病。
《内经》云:“人迎,足阳明也,在婴筋之前。
”只要用人迎穴所在位置的动脉与太渊穴所在位置的动脉比较就可以很容易区分出六经病。
这种脉法操作起来并不比独取寸口的脉法复杂,但是为何古人却不用呢?其实只要试过几个病人答案自然就会揭晓。
人迎寸口脉法
为何古人却不用(此脉法)呢?……人迎脉实际是颈总动脉,寸口脉实际是桡动脉……颈总动脉的宽度大于桡动脉许多倍……人迎脉永远大于寸口脉……因此以人迎穴与太渊穴对比不能诊断六经病。
……人迎寸口脉一直困扰着我,直到有一天我真的弄懂了这套脉法,那是我欣喜若狂……如果没有亲历过痛苦的思考,无论我怎么强调这套脉法的重要性你都不会有感觉,但当你掌握了这套脉法,就可以轻松准确地判断六经病的病位,临床疗效便有了质的飞跃。
“《脉法赞》云:心肝出左……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审而知者,针入病愈。
《脉经两手六脉所主五脏六腑阴阳逆顺》”真的太感谢王叔和了,如果没有他,我永远都不会知道人迎与气口的位置,也永远不会真正弄懂人迎气口脉法……这篇文献的定位是:左手关前一分为人迎,右关前一分为气口……左手关前一分比较,左手脉大就是阳病,右手脉大就是阴病……关脉的大小为标准的两盛。
如果关前一分明显小于关脉为一盛;关前一分与关脉差不多大为二盛;关前一分明显大于关脉为三盛……诊脉时先通过左右手关前一分大小的对比,判断病是在阳病还是在阴病,左手脉大为阳病,反之为阴病。
然后将盛的一侧关前一分与关脉比较,判断病人具体病变所在。
以左手脉大而言,如同时左手关前一分明显小于关,则病在少阳;如大小差不多,病在太阳;如明显大于关,病在阳明。
以右手脉大而言,右手关前小于关,病在厥阴;如大小差不多,病在少阴,如明显大于关,病在太阴……根据这套脉法,临床便可精确判断六经病……如果病人主诉头晕,一摸脉整体也是弦脉,但同时气口二盛,我便可初步判断为少阴病,再进行方向性的问诊如是否没精神、怕冷等,如果证状又能证明是少阴病,就可以应用真武汤加减。
人迎气口脉法是快速判断人体状态的一个纲领性的脉诊方法,分出六经并不是脉诊的全部,而是脉诊的开始,我用人迎气口脉诊法分出六经后,必须还要参考整体脉的大小、虚实、滑涩等,还要参业寸脉与尺脉。
寸以候表,尺以候里。
寸脉可以反映病人表的虚实情况,尺脉可以反映内里的虚实情况。
人迎寸口脉法指导针刺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12]余娇圆,何臣,李华书.中药外敷治疗骨折肿胀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8,27(10):146-148.[13]黄刚.丹参酮治疗对老年四肢骨折患者骨愈合指标、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J].四川医学,2017,38(8):934-937.[14]陈其宽,江勇,陆永刚.骨折术后采用中医活血化瘀类药物治疗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分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8,86(6)1986-988[13]黄健,郑忠东.活血止痛膏外敷结合冷疗及弹性固定对腕关节扭挫伤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6,24(1):32-35.[17]周丽俊,顾频颉,凌燕,等.断骨丹外敷用于全髓关节置换术后肢体肿胀的活血通络效果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27(8):316-922.[16]赵克义,尹宗生.T淋巴细胞亚群及炎性因子与四肢骨折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28):114-116.[16]李忠伟,张树文,努尔哈那提•沙依兰别克,等.炎性指标早期判断四肢闭合性骨折术后切口深部感染的临床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7,40(40):1637,[16]高樱,杨龙飞,翟阳,等.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6):.0.7-.0.6(收稿日期2019-10-32)人迎寸口脉法指导针刺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观察'晶晶龙海翔徐雪莲(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连云港222000)中图分类号:R681.5*5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4-745X(2020)06-1065-03doi:10.3769/j.issn.l004-745X.2220.06.038【摘要】目的探究人迎寸口脉法指导针刺治疗颈椎病临床价值,以期选择最佳治疗方法,提高疗效。
方法患者15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73例,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方法治疗,研究组予人迎寸口脉法指导针刺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周。
人迎脉口双诊法之内容与凭脉正诊治原则
人迎脉口双诊法之内容与凭脉正诊治原则一、人迎脉口阴阳双诊古法脉诊的概念人迎、脉口阴阳双诊古法源于《黄帝内经·灵枢·玉机真藏篇》。
武当山祝华英道长认为通过诊察患者人迎、脉口寸关尺部脉搏之大小、强弱和正负脉搏运行情况,可以体察出患者的不平之处或独异之处,即是病灶之所在(阴阳、表里、脏腑、经络),用于指导中医中药、针灸按摩,使之达于平衡合理。
二、侯人迎脉口寸关尺,明阴阳双诊之病位。
(一)、左右脉口寸关尺侯五脏之气。
左侧寸关尺侯心肝肾;右侧寸关尺侯肺脾胃命门。
(二)、左右人迎侯六腑之气。
左侧寸关尺侯小肠、胆、膀胱;右侧寸关尺侯大肠、胃、膀胱。
三、侯人迎脉口,明“脉应四时”“平与不平”。
《黄帝内经·灵枢·终始篇》“终始者,经脉为纪。
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
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也,本末之,寒温之,相守司也。
形肉血气必相称也,是谓平人。
少气者,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称尺寸也。
如是者,则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
如是者可将以甘药,不可饮以至剂,如此者弗灸。
不已者因而泻之,则五脏气坏矣。
”“春弦、夏钩、秋毛、冬石”为常,脉与“时”“节”相应为常;脉与“时”“节”不符,“太过”“不足”皆为变。
《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藏论》曰:“春脉如弦,何如而弦?”岐伯:“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而长,故曰弦,反此者病。
”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实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
”帝曰:“夏脉如钩,何如而钩?”岐伯曰:“夏脉者心也,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盛长也,故其气来盛去衰,故曰钩,反此者病。
”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气来盛去亦盛,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盛去反盛,此谓不及,病在中。
”帝曰:“秋脉如浮,何如而浮?”岐伯曰:“秋脉者肺也,西方金也,万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气来,轻虚以浮,来急去散,故日浮,反此者病。
还原经典真相,深度解析人迎寸口脉针法
还原经典真相,深度解析人迎寸口脉针法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的《黄帝内经》堪称中医圣典,更是针灸法祖,是中华祖先留给华夏子孙的民族瑰宝。
然《黄帝内经》文义古奥,知识广博,加之理论分散,编排杂乱(不符合现代章法)。
虽然历代研究《黄帝内经》的医家众多,但难以复原先祖原意。
纵观历代医籍,几乎见不到阐解人迎寸口脉针法之论,更别提实践应用人迎寸口脉针法了。
本人研究内经针法,一改过去以经研经做文字游戏的方法,以临床检验实践验证为先导的方式,让理论付诸实践,实践验证理论,再以(验证正确的)理论指导临床实践,步步为营稳步推进,临床疗效神奇,深感古人智慧超常,先祖不欺人也。
为找到《内经》学习纲领获得研究捷径,一直想从《内经》中找到学习和研究的提纲性经文,以便分清《黄帝内经》广博篇章的轻重缓急,节省研究的时间和精力,当读到《禁服》篇时豁然开朗,由此深知人迎寸口脉针法在针灸中重中之重的地位,也从此开始了我的人迎寸口脉针法探索实践的艰辛研究历程。
反复学习研究《内经》相关经文,参考王钊、祝华英、杜建华、王伟等实践应用人迎寸口脉针法的经验,经多年临床反复验证和总结,终于解开了《黄帝内经》人迎寸口脉针法的诸多谜团,让沉寂二千多年的人迎寸口脉针法重现天日,相信老祖宗智慧结晶--人迎寸口脉针法定会造福子孙万代。
人迎寸口脉针法,是《黄帝内经》中高层次针刺方法之一,其法度严密,疗效非凡,是内经针法中解决人体大环境问题的“道”层次的针法,而非针对某病某症进行治疗的术。
一、人迎寸口脉相针法关经文《灵枢·禁服第四十八》黄帝曰: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
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曰平人。
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足少阳,一倍而躁,在手少阳。
人迎二倍,病在足太阳,二倍而躁,病在手太阳。
人迎三倍,病在足阳明,三倍而躁,病在手阳明。
盛则为热,虚则为寒,紧则为痛痹,代则乍甚乍间。
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紧痛则取之分肉,代则取血络,且饮药,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名曰经刺。
王正龙,脉学通俗讲话,全文,人迎是底下、气口是上边,人迎是尺、气口是寸。关脉是中间
王正龙,脉学通俗讲话,全文,人迎是底下、气口是上边,人迎是尺、气口是寸。
关脉是中间不空前,但绝后维也纳金色大厅每年的乐曲表演不都是斯特劳斯、贝多芬等人的作品吗?因为他的水平就到那个地步了,后来的人没有一个人超过这个水平的。
所以说,我不空前,但是我绝后。
咱们听唱歌,这第一个人先唱完了以后,到后来的人,谁都是模仿前边的。
但是,再唱的都不是这个味道了。
说的这个意思就是给大家的心中先留一个固定的概念。
现在开始讲脉学,脉学就是讲人迎、寸口,“细把人迎寸口分”:人迎:真阳元气为里、为根左沉尺里。
寸口:真阴脏腑为表、为叶右浮寸表。
令左属右什么上下前后,就那么去“辨”吧!平时大家学的哲学,就是只能在侃大山的时候用一下。
辩论的时候,辨不过人家就想耍赖,心中就是我不服你,我不能输给你。
你给他说什么,他都是用:“这也不一定、事物都是相对的……”。
你就是到山里边去,人家老农夫都会这样儿讲,那个不讲原则的样子还不如老农夫呢!以前我在家中的时候,不管我说什么,不论是说的对还是错,我的父母都会用话来噎我:这也不一定、那也不一定、事物都是相对的。
后来请了个保姆刚进门第一天,也开始对我“这也不一定”了。
现在就需要你们的聪明才智来“辩证”了。
人迎就是左、或者为下。
“令左属右,其气故止”,“属”就是“倾注”的意思,这个是在古汉语中的意思。
从左边往右边倾注,从左边真阳里边发出来阳气,倾注到右边的真阴脏腑里边去。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未病”是什么呢?就是“左”。
左边足了,就会往右边推。
“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气至而去之。
”“右主推之”“右”是什么呀就是真阴而“持”就是把脏腑的邪气我都给你管住了,驾驭住,驾驭这个邪气。
一日而御十二女看这个东西,哎哟!把这个东西学了以后,一天能睡十二个女人。
你看这个秘诀多棒呀,真带劲!根本就不是你想的那么回事儿!话先说到这儿。
你一日而御十二女的话,那么你自己身体里边也就能管住自己的阳气、精气而让它不外泄,对吧?用它来保命长生!所以说:房中术中的“一日而御十二女”就是说你自己能够“御住”自己的意念和真精,房中术的意思是这个样子。
第40讲朱文峰—脉诊概述(1)
第40讲朱文峰—脉诊概述(1)《中医诊断学讲稿》朱文峰第40 讲脉诊概述(一)本书全文检索:同学们,上午好!现在开始上课。
我们上一次讲到了闻诊,闻诊主要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个方面。
听声音里面又讲了这样几个内容:一个是发声。
就是声音的高低、强弱、轻重、缓急。
从发声的高低、强弱、轻重、缓急,一般可以辨它是属于虚、寒、阴证,还是属于实、热、阳证。
其中比较特殊一点的是讲了失音和音哑的问题。
第二个讲语言。
语言的问题所提到的几个症状,都是与心神密切相关,谵语、郑声、错语、独语、狂言、言謇,这样几种病变的发生,语言异常,多半是属于神志的昏迷或者是错乱所导致的。
第三个讲呼吸。
除呼吸的强弱、快慢、缓急以外,我们还讲到了借助听诊器来听呼吸音、支气管音和肺部的啰音,这几种病理改变都和肺的病变有关系。
第四个讲咳嗽。
呼吸里面还讲到了喘、短气和少气这几个症状。
喘气、喘、哮、短气和少气这几个症状的比较和它和临床意义。
咳嗽主要是结合痰的情况来进行辨证,干咳和痰里面,由痰的颜色、多少来分辨寒热、燥湿。
咳嗽里面还讲到了有两种特殊病,是一种特殊的咳嗽声音,一个是百日咳——顿咳,连续性的、痉挛性的咳嗽,咳后有一种鸡鸣的回声;还有一种是白喉的咳嗽,咳如犬吠,这是讲了咳嗽。
然后讲了心音。
心音主要是借助听诊器来分辨心音的强弱、缓急,是心音增强还是心音减弱。
心音增强可能一般是热证、阳亢、阴虚,也可能因为血虚所导致;心音的减弱与心肺的气虚,特别是心阳气虚密切相关,除了这个以外,如果有痰饮、瘀血、水湿等等停留于胸部这些地方,也可能使心音减弱。
比如说支饮这些疾病,可以使心音遥远,听不到,减弱。
如果心脏出现杂音,一般来说,说明是心脏有疾病,有心脏的疾病存在。
然后是讲了胃肠的异常声音。
呕吐、呃逆、嗳气都是胃气上逆的表现。
根据他呕吐的物质,清稀,有没有食物,有没有臭气等等来辨别它的病变性质。
呃逆、嗳气,胃气上逆,也可以由多种原因导致,这是讲到了呕吐、呃逆、嗳气。
人迎寸口脉针法治疗颈型颈椎病40例临床观察
人迎寸口脉针法治疗颈型颈椎病40例临床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人迎寸口脉针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共纳入40例患者,对其进行治疗并进行一定时期的随访观察。
结果显示,该治疗方法在改善颈椎病症状方面取得显著效果,疗效显著,未出现明显并发症。
随访结果显示,治疗效果稳定,对患者生活质量有显著提升。
结论认为人迎寸口脉针法在治疗颈型颈椎病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临床观察结果为该方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对于颈型颈椎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颈型颈椎病、人迎寸口脉针法、临床观察、治疗方法、疗效、并发症、随访、治疗应用前景、临床观察启示、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颈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颈部疾病,多由颈部长期不良姿势引起,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物理疗法,但疗效有限且容易出现复发现象。
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临床上的需求。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4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采用人迎寸口脉针法进行治疗,并观察其疗效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有望为人迎寸口脉针法在治疗颈型颈椎病中的应用提供更多的临床证据和实践经验,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人迎寸口脉针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医师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通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善情况,评估该针法在颈椎病治疗中的有效性和适用范围。
本研究旨在分析并发症发生情况,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开展,能够为进一步探索人迎寸口脉针法在颈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提供科学依据,为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3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在于为临床医生提供全面的治疗选择,丰富了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手段。
该研究结果将有助于进一步推广人迎寸口脉针法在临床应用中的范围,提高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临床观察的结果,有望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医学科研的进步和发展。
人迎气口脉法指导下针刺五腧穴治疗慢性痛症验案举隅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21 V ol.(13) No.2-110-人迎气口脉法指导下针刺五腧穴治疗慢性痛症验案举隅Clinical experience for treating chronic pain by acupuncture at the Wushu acupoint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Renying Qikou pulses method刘传淮1* 周文强2(1.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 福州,350122;2.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泉州市中医院,福建 泉州,362000)中图分类号:R4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860(2021)02-0110- 【摘 要】目的:探讨周文强主任运用人迎气口脉法指导针刺五腧穴治疗慢性痛症的临床经验。
方法:通过门诊跟师学习,整理病理及相关文献,从理论基础及源流、临床运用与特点、在慢性痛症治疗中的临床验案三个方面展开,分析总结周文强主任运用人迎气口脉法指导针刺治疗慢性痛症临床经验。
结果:周老师认为人迎气口脉法源于《黄帝内经》,理论独特,虽在传承中出现分歧,但经临床实践仍验之有效,通过脉法能准确分析患者病位所在及阴阳盛衰,再针刺五腧穴从根本上调整人体阴阳之平衡,又可经脉法评估针刺效果,治疗大部分疾病特别是改善慢性痛症效果显著。
结论:人迎气口脉法指导下针刺五腧穴能调整阴阳盛衰,恢复其协调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且脉法、取穴、施针均较为简便,值得临床上学习与推广。
【关键词】针刺;人迎气口;痛证;医案【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xperience of Director Zhou Wenqiang for treating chronic pain by acupuncture at the Wushu acupoints (五腧穴)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Renying Qikou pulse method (人迎气口脉法). Method: The pathology and related literatures were sorted out through learning from the outpatient department, and Director Zhou Wenqiang ’s clinical experience for treating chronic pain by acupuncture at the Wushu acupoint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Renying Qikou pulse method was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source,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and clinical cases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ain. Results: Mr. Zhou thought that the Renying Qikou pulse method was still effective in clinic although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inheritance. According to the pulse method, the position of disease and the Yinyang Shengshuai (阴阳盛衰) can be accurately analyzed. Then acupuncture at the Wushu acupoints was applied to fundamentally adjust the balance of Yin (阴) and Yang (阳) in human body. Pulse method can not only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acupuncture, but also show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most diseases, especially in ameliorating chronic pain. Conclusion: Acupuncture at the Wushu acupoints on chronic pain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Renying Qikou pulse mothod can adjust the balance of Yin and Yang, gain the effect. Moreover, pulse method, acupoint selection and acupuncture are relatively simple, which is worth learning and promoting in clinical practice.【Keywords 】Acupuncture; Renying Qikou; Pain syndrome; Medical records doi:10.3969/j.issn.1674-7860.2021.02.039周文强主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张永树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泉州市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主任医师,其长期坚持临床针灸工作,擅长中风及骨关节疾病的传统针灸与现代康复治疗。
人迎气口脉法指导针刺五输穴治疗偏头痛验案一则
人迎气口脉法指导针刺五输穴治疗偏头痛验案一则
尤少斌;周文强
【期刊名称】《按摩与康复医学》
【年(卷),期】2023(14)3
【摘要】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类病理机制尚不明确的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原发性痛症,对患者日常生活乃至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可用于该病的对症药物存在局限性,而在非药物治疗手段里,不良反应低、安全性高的针灸疗法得到了广泛认可。
周文强主任在临床上运用人迎气口脉法指导针刺五输穴治疗各类痛症颇有成就,笔者在门诊跟师期间采用该法治疗偏头痛行之有效,现将1则临床验案记录如下,以供参考与推广。
【总页数】3页(P69-70)
【作者】尤少斌;周文强
【作者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泉州市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5
【相关文献】
1.“人迎寸口诊法”指导针刺治疗痛风发作期验案一则
2.人迎寸口脉法指导针刺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3.人迎气口脉法指导下针刺五腧穴治疗慢性痛症验案举隅
4.针刺人迎穴治疗尿毒症患者透析相关高血压验案三则
5.人迎气口脉法指导针刺对膝骨关节炎患者桡动脉血流灌注量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迎寸口诊法”指导针刺治疗痛风发作期验案一则
人迎 寸 口诊法 ,源 于《黄帝 内经 》的记 载 ,是一 套 比较完 整 的将脉 法与经络 和治 疗 方式 直接 对 应 的诊治 方 法。在 这套 诊 法 中 ,提 出了对 于疾病 依 照经 络 的六 种分 类 ,并 将六 种 分类 所 对应 的处理方式 、时 间 、频率 以及治 疗 完成 的标 准 进行 详 细记 录。由于其在外感 内伤 杂病 中广 泛运 用 ,我科也 通过 临床 学 习 实 践 ,逐渐形 成了 比较稳 定 的治 疗思 路 ,在 风湿 免 疫类 疾病 中 急慢性疼痛症状 的针刺 疗效上 ,取得了 良好 的疗效 。 1 病例 介 绍
人迎寸 口诊 法 ,最早 见 于《灵枢 ·始 终 》篇 ,是 古人 在 十二 经络遍诊 脉法的基础上归纳并 总结 出的治疗方法 … ,《始终 》篇 记 载 了人 迎 与 脉 口 的关 系 ,“人 迎 一 盛 ,病 在 足 少 阳 ;一 盛 而 躁 , 病在手少 阳……关格者 ,与之短期 。” 人迎是 颈动 脉搏 动处 的 人迎部脉 动 ,与桡 动 脉搏 动处 的 寸 口脉动 相 比较 ,其 大 小关 系可分为两种 各三类 ,人迎 大 ,分为病 在 阳明 、太 阳、少 阳;寸 口 大 ,病 在 太 阴、少 阴 、厥 阴 。 至 于何 为 一、二 、三 盛 ,赵 京 生 等 认为 ,一 、二、三盛 ,并非绝 对 的一 、二 、三 的倍数 关系 ,但 是 可 以表现 出明显 的类似 规律性 ,根 据脉 象 的倍 数做 出究 竟在 三 阴三 阳的那个 层次后 ,以“躁 ”_6 否 ,也就是 脉 中血 流速度 快慢 , 来确定具 体是手经还是 足经 。是 以案例 中“左 脉人 迎一 盛 于寸 口,右脉人迎 三盛于 寸 口寸 口且躁 数 ”诊 断为 左侧 病 足 少 阳胆 经 ,右侧病手 阳明大肠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