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段的比”导学提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____班姓名:________
“1 线段的比”导学提纲
主备课人:行村一中于卫红行村二中邵光翠
学习目标:1、通过测量,计算、理解线段的比的概念.
2、通过现实情境,进一步体验线段的比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
1、阅读课本P25正数5行文字,解决以下问题.
(1)两条线段的长度单位必须要统一吗?
(2)在同一单位下线段长度的比与选用的单位有没有关系呢?
(3)线段的比有单位吗?它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数?
2、完成课本P26 1.
3、完成1、2后,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4、预习疑难摘要.
二、合作交流,成果展示.
1、交流上面第1、3题,完成下列各题.
(1)在使用_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下,表示两条线段长度_________的比,叫做这两条线段的比.
(2)线段AB,CD的比可以写成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形式,其中,线段AB,CD分别叫做这个线段比的_______和_________.
2、[例1]如图,一个等腰三角形状的梁架,
腰AB=5米,底边BC=8米,AD是底边上
的高,求和
BD
AB AD
AB
A
D
C
B
1
2
三、应用规律,巩固新知.
1、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若两条线段a 和b 的比为 k ,即a:b=k ,则k 为任意实数.( )
(2) 经测量有一矩形桌面的长为900mm ,宽为60cm ,则长:宽=3:2 ( ) 2、将线段AB 延长到点C ,使BC=2AB ,那么
(1)AB :BC=___________ (2)AC :AB=__________ 3、课本P 25 3
4、正方形的对角线与它一边的比是多少?
5、如图,在等距离方格分布的钉子板上, 用橡皮筋围成△ABC ,求 ,
四、自我评价,检测反馈.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疑惑?
2、预习时的疑难解决了吗? 当堂检测:
1、一条线段在放大10倍的放大镜下看是10cm ,则这条线段的实际长是________cm.
2、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C=90O , 若∠A=300,求BC :AC 和BC :AB 的值.
3、等边三角形一边上的高和边长之比为_____. 五、课外自评:
1、(必做)课本P26 2,3
2、(选做)如图,在菱形ABCD 中,∠BAD=1200
, AB=2,求AC :BD 的值. 六、教(学)后反思.
AB
AC
BC
AC
C
B
A
C
B
A
C
B
D
“1 线段的比”导学提纲
设计意思与教学建议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又服务于现实生活,通过线段的比的应用,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社会的密切关系.
本节的教学为研究比例线段等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一、①这是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在预习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②发展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整体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要适时板书.
③是对②的巩固,让学生谈出自己的想法、见解,寻求同学们的帮助,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
④这是学习的重点之一,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注意规范步骤.
⑤这也是学习的重点之一,使学生形成技能,将新学知识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并关注学生间差异.
教学时,对第1、2小题采用口答方式,其中2要简要说明方法.第3、4、5题板演并开展交流,掌握一题多解的方法,并能从中选优,特别是第5题,在七年级表格问题的研究技巧下,适当设辅助量a,利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
⑥检测学生对线段的比知识的掌握.
二、预测各环节教学时间:
(一)自主探究(8分钟)
(二)合作交流,成果展示.(12分钟)
(三)应用规律,巩固新知.(15分钟)
(四)自我评价,检测反馈.(10分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