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十五夜望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鉴赏:《十五夜望月》、《春望》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诗歌,体味诗词所表达的感情。
2.体会诗歌意境,理解诗歌内容。
3.学会鉴赏诗歌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重、难点:
学会鉴赏诗歌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师:“月到中秋分外明。”一曲栏杆秋水清,谁家明月照离情。人间多少相思情,不到今宵写不成。拿起一本古人诗集,抖一抖,叮叮当当会掉下无数个“月”来,千里婵娟是月,小楼吹笙有月,水晶帘里望着玲珑秋月,我寄愁心于明月。书写世间人生离苦最有人情味的莫过于唐朝王建的《十五夜望月》。板书:课题
诗题(出示背景资料)
师:庭院里月色如霜,鸦鹊也悄无声息地栖于树上,一派静谧素雅的图景。那仿佛来自广寒宫的冷露,浸湿了飘香的桂花树。天涯万里,有多少人像我一样仰头望月?那绵绵的秋思随风散去,会落在谁家呢?
二、赏析《十五夜望月》:
(一)、初读全诗,感知内容:
1、师:苏东坡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老师觉得用在朗读上非常合适。
三分诗,
七分读,
并是十分。
----- 苏轼
《游子吟》让我们读出的是一位“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母亲。
《山居秋暝》让我们读出的是“雨后山村的清新、宁静,犹如世外桃源一般。
现在让我们:字正腔圆的读两遍《十五夜望月》。通过初读,请同学告诉我这是怎样的一个夜晚?你从诗中哪些词句感受到的?
板书:初读全诗,感知内容
生:寂静的、孤独的、寂寞的……等等
师:你从诗中哪些词句感受到的?
生:月光将中庭的地照得象铺上了一层薄霜,树上的寒鸦寂寞地站在枝头,若有所思。清冷的露珠无声把桂花打湿了,让满院的香气变得凝重。此时,人们都在举头望明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世界仿佛一片温柔繁华。是啊,应该和人们一样,只看月,不思秋。因为秋一旦有了心思,那就是愁。莫问秋思落谁家,“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蒙胧。”
(二)、品味词句,体会诗情:
如画的诗句还算不上最高的境界,必须情景交融,方可称为上乘。好的诗情往往表现在那些经过诗人反复锤炼的字词或修辞上。
1、“地白”
“地”因何而白呢?
生:月光皎洁。
月光皎洁白如霜,让我们联想到诗人李白的哪两句诗呢?
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师:“霜”给人什么感觉?
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枫桥夜泊》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浦歌》
生:清寒,肃杀的感觉。
师:诗人用秋霜那清寒,肃杀的感觉来强化自己孤独的愁思。
2、“落”: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两句诗,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
生;秋思是无形的。
的确,就如动人的琵琶声才能“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那诗人为何要化无形为有形,说这秋思会“落”下来呢?
生:秋思之浓,
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那洒下的秋思是忧伤的旅人马致远“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孤独的背影。
那洒下的秋思是李清照“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
头。”的眉宇。
那洒下的秋思是李煜“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无可奈何的一江春水。
2、“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师:诗尾轻轻一问,不知秋思落谁家?作者看似在问,实则心里已有答案,这秋思会落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的友人身上,更会落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那普天之下离别之人的心里,真是千江有水千江月,掬水在手月在手,
让一个学生带着感情读,再齐读。
(三)、驱遣想像,再现情景:
师:异彩纷呈的古诗闪耀着美的光华,令人为之心驰,为之神往。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与诗人王建一起漫步月下,共赏这离人之月。板书:驱遣想像,再现情景。
赏不够是中秋月,道不尽是别离情。今宵月满西楼,在风清人寂之时,借着明月我们看到诗人的思念含着露珠,同桂花一起在月中绽放,我仿佛看到了,
闻到了,听到了。
学生有情有味地再读诗歌。
三分诗,
七分读,
并是十分。
----- 苏轼
(四)、总结方法:
师:通过对《十五夜望月》的赏析,我们探索了一些鉴赏古诗词的方法,
初读全诗,感知内容
驱遣想像,再现情景
品味词句,体会诗情
让我们带着这种方式再来赏析杜甫的《春望》。
三、赏析《春望》:
(一)、初读全诗,感知内容:
师:有没有不会读的字?好,让我们字正腔圆的读两遍。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请同学用一句话回答:
杜甫的春望,让我望出
国都沦陷,城池残破,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站在花前,也无心观赏,反而会对花溅泪,听到悦耳的鸟鸣声,也无意倾听,反而会因鸟鸣而惊心。?“抵万金”写出了家书的珍贵,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
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禁于百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而他苍老得这么快,又因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二)、品味词句,体会诗情: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师:春天的花和鸟是怎样的?
花鸟本是可喜之物,诗人为什么将春花、春鸟和他的落泪、心惊连在一起呢?
王夫之《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
以乐景写哀情,用让人心情愉悦的景物描写来反衬人物的悲伤。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依依杨柳,美好春色让人沉醉,却是黯然离别之际!
2、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师:诗人感时伤怀,但“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不见一个“愁”字,诗人究竟将“愁”藏在哪儿呢?
再读全诗,体会一下诗人还将“愁”藏在了哪里?
国破、山河、草木、花、鸟、烽火、家书:颓败之景、烽火遍地,家信不通、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国破家亡、离乱伤痛、忧国、伤时、思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