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史考试总结讲课讲稿

合集下载

中国音乐史知识点总汇大一

中国音乐史知识点总汇大一

中国音乐史知识点总汇大一中国音乐历史,作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千百年来的民俗习惯、哲学思想以及故土情怀。

本文将为大一学生总结中国音乐史的关键知识点,以便于大家了解和欣赏我国独特的音乐文化。

一、古代音乐的起源和发展中国音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约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当时人们开始用骨、石等材料制作乐器。

《太平乐府》中收录的古代音乐记载了多种乐器的演奏方式和曲调,而《风水谱》也是目前为止最早的音乐乐谱记载。

古代音乐的发展受到礼乐观念的影响,并逐渐形成雅乐和俗乐两大类别。

雅乐是宫廷音乐,常见的乐器包括筑、钟、磬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礼记·乐记》中记录的九乐,这是中国古代音乐体系的基础。

与雅乐相对应的是俗乐,它是民间音乐和乡村音乐的代表。

民间音乐以山歌、民谣等为主,乐器种类繁多,如二胡、笛子、琵琶等。

二、舞蹈与音乐的结合中国古代舞蹈与音乐的结合源远流长,舞蹈是通过身体语言表达情感和意义的艺术形式。

早在商朝时期,武宫舞就已经开始流行,而周朝的饰舞更是起到了娱乐和助兴的作用。

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舞蹈逐渐分为宫廷舞蹈和民间舞蹈。

宫廷舞蹈以端庄、优雅为主,常见的代表有《杨贵妃》、《十面埋伏》等。

而民间舞蹈则更加欢快活泼,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葫芦娃》等。

三、中国古代音乐的特点古代中国音乐具有独特的特点,其中最重要的是“五音”和“十二律”。

五音是指古代中国乐器发出的五个音域,即宫、商、角、徵、羽。

而十二律则是指在五音基础上的变化组合。

此外,中国古代音乐还重视模仿自然声音,如鸟鸣、风声等。

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化,音乐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曲调和音色。

此外,古代音乐注重和谐与和声,通过多声部的运用来表达音乐的层次感。

四、古代音乐的影响与传承中国古代音乐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著名的唐代音乐家月伶就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

他以“乐府”形式来创作音乐,使音乐与诗歌融为一体。

这种方式成为后世各代乐曲的代表。

与此同时,中国古代音乐的传承也依靠于民间,从大江南北的民间艺人中可以找到丰富多样的音乐曲调和表演方式。

中国音乐史教案初中版

中国音乐史教案初中版

中国音乐史教案初中版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音乐的历史发展脉络,掌握不同时期的音乐特点。

2. 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重要人物、作品和音乐制度。

3. 提高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教学重点:1. 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历程。

2. 重要音乐人物和作品。

3. 音乐制度的了解。

教学难点:1. 不同时期音乐特点的把握。

2. 音乐人物和作品的深入了解。

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关注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激发学生对音乐史的学习兴趣。

2. 播放中国古代音乐片段,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韵味。

二、新课内容展示(20分钟)1. 远古时期音乐:介绍远古时期的音乐活动,如乐舞活动,以及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

2. 夏商周时期音乐:介绍夏商周时期的音乐制度,如六代乐舞、乐悬制度、礼乐制度。

3. 春秋战国时期音乐: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乐器编钟,以及乐律学的发展。

4. 秦汉时期音乐:介绍秦汉时期的音乐机构乐府,以及音乐体裁的发展。

5. 魏晋南北朝时期音乐: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机构,如鼓吹乐、古琴艺术。

6. 隋唐时期音乐:介绍隋唐时期的歌舞发展,以及音乐作品的繁荣。

三、课堂互动(15分钟)1.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不同时期的音乐特点,分享学习心得。

2. 问答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加深对音乐史的理解。

四、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总结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历程,强调音乐在历史中的重要作用。

2. 拓展学习:推荐学生阅读相关音乐史书籍,了解更多的音乐史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学课件,生动展示了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历程。

在课堂互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对音乐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音乐史的发展脉络,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中国音乐史的整体架构。

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热爱和传承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

中国音乐史 总结

中国音乐史 总结

音乐:以声音为材料,按照一定的规律组成曲调,通过人声演唱或乐器演奏来表达感情的艺术。

音乐史的划分:古代(远古--清末)是确立我国音乐风格和传统的时期。

分三个时期:1。

远古--春秋时期(上古钟磬乐时期,功利性,艺术性,审美性)突出现象:古乐舞曲。

2.秦--宋,中古伎乐时期,突出现象:娱乐性,艺术性较强的歌舞大曲3.宋--清末,远古俗乐时期,突出现象:戏曲音乐的发展和繁荣近代:是学堂乐歌的时期(清末1840--1919年)现代:是新音乐启蒙和发展时期(191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一章远古及夏商的音乐巫术说(宗教):指从欧洲传入中国的音乐《韶》:是一种宗教性的乐舞,共有九次变化,歌也有九段,因此也叫“九辩”“九歌”伴奏乐器是用若干“管”编排起来的叫做萧(排箫)的乐器,内容歌颂龙凤呈祥,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

承受“吴国季札”和孔子尽善尽美的评价。

舜时则有《韶》乐舞,因为它是用编管的萧作伴奏乐器,故也叫《萧韶》,因史料记载它有九个段落,所以也叫《九歌》,《九辩》。

古歌与古乐舞。

原始音乐的特点:1.形成是歌舞乐三位一体的乐舞。

2.创作具有集体性。

3.功利性强与艺术性《弹歌》被认位是最早的歌曲,记载:“昔葛天氏之乐。

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八段)第二章周代的音乐标志:西周雅乐和雅乐制度的出现及春秋战国时期民间音乐的兴起。

周代的礼与乐:“郊社”“食祭”“王师大献”总结雅乐制度:不同的等级音用不同规模的乐队和舞队,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乐舞节目。

这一时期是我国音乐初步繁荣时期六代乐舞简称(六舞):黄帝时的《云门大卷》(云门)尧时的《咸池》(大咸)舜时的《大韶》(韶)夏禹时的《大夏》周初时的《大武》。

用途主要是为了祭祀天地,山川,祖宗;其特点是:规模宏大,诗,歌,舞一体,而声调平缓,表现一种庄严,平和,中庸的情绪,具有严肃静穆之感。

颂乐主要用于天子祭祖,天子相见,大射,视学及其他重要的典礼之中,伴奏乐器是:瑟雅乐分大雅和小雅,风格典雅和平纯正。

中国音乐史复习资料

中国音乐史复习资料

中国音乐史复习资料中国音乐历史复习资料中国音乐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时期。

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音乐经历了多次变革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和特色。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复习中国音乐史。

一、古代音乐古代中国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

最早的音乐形式是由人们模仿自然界的声音而产生的,如鸟鸣、风声等。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音乐逐渐成为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

古代音乐主要分为宗教音乐和宫廷音乐两个方面。

宗教音乐在古代中国的社会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古代人们通过音乐来祭祀神灵,表达对神灵的崇敬和敬畏之情。

宗教音乐的形式多样,包括咏史、祭文、祷歌等。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雅乐》,它是古代宗教仪式中最重要的音乐形式之一。

宫廷音乐是古代中国皇室和贵族阶层的专属音乐。

宫廷音乐主要分为雅乐和俗乐两个部分。

雅乐是宫廷音乐的正统,它以《雅乐大全》为代表,包括乐曲、舞蹈和歌曲等形式。

俗乐则是宫廷音乐的衍生,它吸收了民间音乐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二、民间音乐民间音乐是中国音乐史上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和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

民间音乐的形式多样,包括民歌、山歌、曲艺等。

民歌是中国民间音乐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形式。

它是人们在生活中创作的歌曲,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民歌的内容丰富多样,既有歌颂自然的,也有歌颂爱情的。

民歌的旋律简单易懂,深受人们的喜爱。

山歌是中国农村地区特有的一种音乐形式。

它是农民在田间劳作中创作的歌曲,表达了对劳动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期盼。

山歌的曲调优美动听,歌词真实质朴,是中国音乐文化中的瑰宝。

曲艺是中国民间音乐和戏剧的结合形式。

它包括评书、相声、快板等多种形式,既有音乐的表演,又有戏剧的表演。

曲艺以其幽默风趣的表演方式,深受人们的喜爱。

三、现代音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中国音乐也经历了现代化的转型。

现代音乐主要分为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两个方面。

古典音乐是中国现代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音乐史I总结归纳

中国音乐史I总结归纳

中国音乐史I总结归纳中国音乐历史悠久,自古至今经历了丰富多样的发展阶段。

本文将对中国音乐史进行总结归纳,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音乐的独特之处。

一、古代音乐时期(上古至秦汉时期)中国古代音乐的历史可追溯到上古时期,尤其是先秦时代的音乐传承。

在这一时期,音乐主要用于祭祀、宴会和军队活动等场合。

著名的《诗经》是中国最早的文学兼音乐作品,其中的歌谣和诗词体现了当时音乐的形式和风格。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古代音乐逐渐发展,特色越发鲜明。

在秦汉时期,乐府音乐成为主流,它是由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相结合而成的。

乐府音乐注重以琴、瑟、筝等弹拨乐器为主,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思想,成为后世音乐的重要源头。

二、中古音乐时期(魏晋至唐宋时期)中古音乐时期是中国音乐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期,音乐呈现出多样的面貌。

在这一时期,宫廷音乐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成为统治阶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著名的乐舞《高阳台》是唐代宫廷音乐的代表之作,它通过音乐和舞蹈的完美结合,传达了华丽繁荣的氛围。

此外,唐朝还有大量的音乐理论著作问世,如《乐府琐腐集》和《乐府杂录》等,为后来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近现代音乐时期(元明至现代时期)元明时期是中国音乐史上一个转折点,它标志着中国传统音乐逐渐走向衰落。

明朝后期,西洋音乐开始传入中国,对中国音乐的影响逐渐显现。

清朝时期,民间音乐大量涌现,各地方戏曲、民间歌谣等形式的音乐充斥着人们的生活。

到了现代时期,中国音乐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对中国传统音乐进行了重要的改革和创新。

当代的中国音乐凝聚了传统和现代元素,不仅保留了传统乐器和唱腔,还引入了西方音乐的技巧和理论。

中国音乐家如冼星海、聂耳等为中国音乐的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结归纳:在中国音乐史的发展中,古代音乐、中古音乐和近现代音乐各有特色,共同构成了丰富多样的中国音乐文化。

从古代的宫廷音乐到民间音乐的兴起,再到现代音乐的革新,中国音乐历经沧海桑田,不断融合变化。

中国声乐简史串讲稿(5篇材料)

中国声乐简史串讲稿(5篇材料)

中国声乐简史串讲稿(5篇材料)第一篇:中国声乐简史串讲稿中国声乐简史古书上,把伏羲、女娲、神农称为“三皇”,把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称为“五帝夏朝(约前2070-1600)阳城山西夏县禹(约前21世纪-越前16世纪)商朝(约前1600-1046)亳河南安阳汤公元前1036年后盘庚迁到殷(商朝也称殷朝)周西周约前1046-771镐京陕西西安周武王姬发东周前770-256洛邑河南洛阳周平王姬宜臼春秋前770-481年战国前403-221年秦朝前221-209年咸阳陕西咸阳始皇帝嬴政汉西汉(前202-公元9)长安西安汉高祖刘邦东汉 9年洛阳洛阳汉光武帝刘秀三国魏蜀吴魏 220-266年洛阳河南洛阳魏文帝曹丕蜀 221-263年成都四川成都汉昭烈帝刘备吴 222-280年建业江苏南京吴大帝孙权晋西晋 266-316 洛阳河南洛阳晋武帝司马炎东晋 318-420 建康江苏南京晋元帝司马睿十六国 304-439 :汉(前赵)、成(成汉)、前凉、后赵(魏)、前燕、前秦、后燕、后秦、西秦、后凉、南凉、北凉、南燕、西凉、北燕、夏等国,西燕、冉魏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 534-550 邺河北临漳魏孝静帝元善见西魏 535-556 长安陕西西安魏文帝元宝炬北齐 550-577 邺河北临漳齐文宣帝高洋北周 557-581 长安陕西西安周孝闵帝宇文觉隋朝 581-618 大兴陕西西安隋文帝杨坚唐朝 618-907 长安陕西西安唐高祖李渊五代十国 907-960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宋北宋 960-1127 开封河南开封宋太祖赵匡胤南宋 1127-1276 临安浙江临安宋高宗赵构辽国 907-1125 皇都辽宁辽国耶律阿保机大理 937-1254 太和城云南大理西夏 1038-1227 兴庆府宁夏银川元昊金1127-1234 会宁阿城(黑)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中都北京开封(注:1206年元太祖建立蒙古帝国;1271年元世祖至元8年改国号“元”;1279年统一中国)元朝 1206-1368 大都北京元世祖忽必烈明朝 1368-1644 北京北京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迁北京)清朝 1616-1911 北京北京皇太极(注:1616年清太祖(哈赤努夫)建立后金;1636年清太宗于崇德元年改国号“清”;1644年定鼎中原)中华民国 1912-1949 南京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成立, 首都北京(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歌唱家卫国:王豹春秋时卫国歌手。

中国音乐史讲义

中国音乐史讲义
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和反抗。
解放区音乐
在解放区,音乐成为宣传革命思 想、鼓舞士气的重要手段。这个 时期的音乐作品大多具有浓郁的 民间风格,歌词内容表达了对自
由和解放的渴望。
新中国成立后的音乐
概述
民族音乐的复兴
新中国成立后,音乐开始进入一个新 的发展阶段。这个时期的音乐作品大 多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
音乐教育体系的建立
中国音乐教育体系在借鉴西方音乐教育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自己 的音乐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音乐人才。
音乐作品的创作与改编
中国作曲家将西方音乐技巧与本土音乐元素相结合,创作出许多具 有中国特色的音乐作品。
中国音乐的国际影响与传播
国际音乐节的参与
01
中国音乐家和乐团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音乐节,展示中国音乐
03
民族音乐的创新
在接受西方音乐影响的同时,许多中国音乐家也在努力创新,尝试将中
国传统音乐的元素与西方音乐相结合,创造出新的音乐形式。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的音乐
概述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音 乐成为宣传和鼓动民众的重要工 具。这个时期的音乐作品大多具 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和期最重要的音 乐形式之一,它们大多以民间曲 调为基础,歌词内容直接表达对
中国音乐史的发展阶段
春秋战国时期
这一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文化 繁荣,音乐方面则出现了琴、瑟、鼓 等多种乐器,音乐理论也取得了巨大 发展。
汉唐时期
汉唐时期是中国音乐史上的高峰,如汉 代的“相和歌”和唐代的“燕乐”,这 些音乐形式在当时极为盛行,对后世音 乐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音乐的特点与影响
流行音乐的兴起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流行音乐在 中国开始兴起。港台流行音乐率先 进入内地市场,并逐渐形成了自己 的风格和特色。

中国音乐史总复习材料精讲

中国音乐史总复习材料精讲

中国音乐史总复习材料精讲古代史(远古夏商)1、中国音乐的起源仿照说感情说劳动说信号说摹仿自然说异性求爱说语言扬抑说巫术起源说2、1986年至1987年,河南舞阳县贾湖村先后出土25支骨笛,由鹤骨制成,距今约8600年至9000年、七孔笛(周秦时期)3、佾(yi)指古代乐舞的行列。

关于乐队的使用:周时盛行“金石之声”,编钟等悬挂乐器是身份与权力的象征!《周礼·春官宗伯》:“正乐县之位,王宫县,诸侯轩县,卿大夫县,士特县,辩其声”县通悬,悬挂之意!王享用的乐器是四周悬挂,然后依等级顺次为三面、两面、一面。

4、周代得宫廷乐舞包括六代乐舞、小舞、颂乐、雅乐、房中乐、四夷之乐等六代乐舞简称六乐,从黄帝时期沿袭下来带有史诗性的乐舞:(1)黄帝时的《云门大卷》,简称《云门》云是黄帝时的图腾;(2)唐尧时的《咸池》,天上的星宿名;(3)虞舜时的《韶》,又名《箫韶》;(4)夏禹时的《大夏》又称《夏籥yue》(5)商汤时的《大濩huo》(6)周朝当代的《大武》。

这些乐舞主要用于祭奠天地、山川、祖宗。

5、《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

6、八音分类法:依乐器制作材料不同把乐器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

(1)金类乐器:钟、铜铃、铜鼓、镈钟、甬钟、钮钟(2)石类乐器:磬、排箫(3)土类乐器:陶铃、陶鼓、陶响、陶角、陶镛yong、陶埙(4)木类乐器:柷zhu、敔yu、木鼓(5)丝类乐器:有柱:瑟、筝、筑无柱:琴(6)革类乐器:贲鼓、应、县鼓、鼍tuo鼓、鼗tao鼓、鞉tao (7)匏类乐器:“匏”即“瓠hu”,主要构成材料,一种葫芦。

笙、竽、巢(8)竹类乐器:箫、篴即笛、篪chi、籥yue、管7、曾侯乙墓乐器1978年出土,符合“诸侯轩县”的周代等级制度规定。

编钟共65件分三层、八组悬于钟架上。

意义:曾侯乙墓出土的乐器,反映了我国先秦音乐文化的高度进展,其卓绝的铸造工艺、良好的声学性能,显示出先秦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这些乐器的出土,为我们讨论先秦的乐器、乐队编制、乐律、音乐审美提供了宝贵实物。

中国音乐史总复习材料精讲

中国音乐史总复习材料精讲

古代史(远古夏商)1中国音乐的起源模仿说感情说劳动说信号说摹仿自然说异性求爱说 语言扬抑说巫术起源说 2、1986年至1987年,河南舞阳县贾湖村先后出土 25支骨笛,由鹤骨制成,距今约8600年至9000年、七孔笛(周秦时期)3、 佾(yi )指古代乐舞的行列。

关于乐队的使用:周时盛行“金石之声”,编钟等悬挂乐器是身份与权力的象征!《周礼•春官宗伯》:“正乐县之位,王宫县,诸侯轩县,卿大夫县,士特县,辩其声”县通悬,悬挂之意!王享用的乐器 是四面悬挂,然后依等级顺次为三面、两面、一面。

4、 周代得宫廷乐舞包括六代乐舞、小舞、颂乐、雅乐、房中乐、四夷之乐等 六代乐舞简称六乐,从黄帝时期沿袭下来带有史诗性的乐舞:(1)黄帝时的《云门大卷》,简称《云门》云是黄帝时的图腾;(2)唐尧时的《咸池》,天上的星宿名;(3)虞舜时的《韶》, 又名《箫韶》;(4)夏禹时的《大夏》又称《夏籥 yue 》(5)商汤时的《大濩huo 》(6)周朝 当代的《大武》。

这些乐舞主要用于祭祀天地、山川、祖宗。

5、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

6、 八音分类法:依乐器制作材料不同把乐器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

分三层、八组悬于钟架上。

意义:曾侯乙墓出土的乐器,反映了我国先秦音乐文化的高度发展,其卓绝的铸造工艺、良 ■ JHH. 或P' ■:密炉好的声学性能,显示出先秦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 这些乐器的出土,为我们研究先秦的乐器、乐队编制、乐律、音乐审美提供了珍贵实物。

8、 十二律:十二律名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 无射、应钟。

9、 音乐思想一、儒家音乐美学思想 孔子(1)他确立了音乐审美标准是“尽善尽美”(1) 金类乐器: 钟、铜铃、铜鼓、镈钟、甬钟、钮钟(2) 石类乐器: 磬、排箫(3) 土类乐器: 陶铃、陶鼓、陶响、陶角、陶镛 yong 、陶埙(4) 木类乐器: 柷zhu 、敔yu 、木鼓(5)丝类乐器: 有柱:瑟、筝、筑无柱:琴(6) 革类乐器: 贲鼓、应、县鼓、鼍 tuo 鼓、鼗tao 鼓、鞉 tao (7)匏类乐器:“匏”即“瓠hu ”,主要构成材料,一种葫芦。

古代音乐考研知识点总结

古代音乐考研知识点总结

古代音乐考研知识点总结一、古代音乐的起源及发展1. 古代音乐的起源古代音乐起源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它是人类情感与生活的表达形式。

古代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早期社会的部落音乐和宗教音乐。

在部落生活中,音乐是人们活动的一部分,也是人们感情交流的方式。

而宗教音乐则是在宗教仪式中产生的,它是人们向神灵祈求和表达敬畏的一种方式。

2. 古代音乐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古代音乐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音乐形式和风格。

在古代社会,音乐主要以声乐和器乐为主。

在中国古代音乐中,器乐曲比较常见的有《广陵散》、《将进酒》等;而声乐曲则比较常见的有《离骚》、《洛神赋》等。

此外,古代音乐还有一些特殊的表现形式,如舞蹈音乐、雅音乐等。

二、古代音乐的理论与表现形式1. 古代音乐的理论古代音乐的理论主要包括音乐的音韵学、音律学和音乐形式等方面。

音韵学是指音乐的声音与声音的共鸣关系,即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等音韵特征;音律学是指声音的音高和音程等乐音规律;而音乐形式则是指音乐的组织方式,如奏鸣曲、交响曲等。

2. 古代音乐的表现形式古代音乐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器乐曲、声乐曲、舞蹈音乐、雅音乐等。

在古代音乐中,器乐曲和声乐曲是比较常见的表现形式。

器乐曲是以乐器演奏为主的音乐形式,而声乐曲则是以歌唱为主的音乐形式。

此外,古代音乐还有一些特殊的表现形式,如舞蹈音乐和雅音乐。

三、古代音乐的代表作品与艺术家1. 古代音乐的代表作品中国古代音乐的代表作品有很多,如《广陵散》、《将进酒》、《离骚》等。

《广陵散》是以琵琶为主要乐器的器乐曲,它是中国古代音乐中最有名的乐曲之一;《将进酒》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作,后来被谱成歌曲,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与音乐的杰出代表作品;《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后来也被改编为歌曲,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与音乐的杰出代表作品。

2. 古代音乐的艺术家中国古代音乐的艺术家有很多,其中有许多故事传世。

比如扬州八怪之一的吴昌硕,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和音乐家。

中国传统文化音乐演讲稿

中国传统文化音乐演讲稿

中国传统文化音乐演讲稿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情感的结晶。

在这篇演讲稿中,我将从中国传统音乐的历史渊源、音乐特点和演奏形式等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中国传统音乐的历史渊源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时期。

在中国古代,音乐被视为一种神圣的艺术,它不仅在宫廷和宗教仪式中扮演重要角色,也广泛应用于民间活动和娱乐表演。

中国古代音乐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长期的演变,吸收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成果,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音乐体系和风格特点。

其次,中国传统音乐有着独特的音乐特点。

中国传统音乐以其独特的音调、音色和节奏著称,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和文化底蕴。

在乐器方面,中国传统音乐运用了许多独特的乐器,如二胡、琵琶、古琴等,这些乐器不仅在演奏技巧上独具特色,而且在音色上也具有独特的魅力。

在曲调方面,中国传统音乐以其独特的旋律和节奏,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情绪,展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最后,中国传统音乐有多种不同的演奏形式。

中国传统音乐的演奏形式多种多样,有独奏、重奏、合奏等多种形式。

其中,独奏是最为常见的演奏形式,它要求演奏者具备扎实的技巧和丰富的表现力,能够通过独奏的形式,表达出音乐作品的内涵和情感。

重奏和合奏则更多地体现了团队合作和协调性,演奏者需要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音乐作品的演奏。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具有独特的音乐特点和演奏形式。

通过对中国传统音乐的了解和传承,我们能更好地感受和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音乐传统。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次演讲,对中国传统音乐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让我们共同努力,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音乐的光辉文化。

谢谢大家!。

音乐试讲知识点怎么总结

音乐试讲知识点怎么总结

音乐试讲知识点怎么总结一、音乐的定义和特点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声音的组织和排列表达情感和思想。

它有节奏、旋律、和声和音色等元素,可以通过乐谱来表现。

音乐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可以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是一种普遍的艺术形式。

二、音乐的元素1.节奏:音乐中时间的组织形式,包括拍子、节拍和速度等。

节奏可以给音乐带来动感和韵律感。

2.旋律:音乐中由不同音高组成的连续音符序列。

旋律是音乐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可以通过旋律表达情感和情绪。

3.和声:音乐中不同音符或音乐声音的组合。

和声可以丰富音乐的层次和表现力。

4.音色:音乐中声音的质地和特点。

不同乐器和人声都有各自独特的音色,可以给音乐带来丰富的表现力。

5.动态:音乐中音量和强弱的变化。

动态可以表达音乐的情感和情绪,丰富音乐的表现力。

三、音乐的发展历程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拥有悠久的历史,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从古代的民族音乐到现代的流行音乐,音乐一直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体现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1.古典音乐:古典音乐起源于欧洲,并在17至18世纪达到巅峰。

古典音乐以交响乐、协奏曲和室内乐等形式为主,代表作品有贝多芬的交响曲和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等。

2.民族音乐:民族音乐是不同民族和地区的音乐形式,包括中国的京剧、美国的乡村音乐等。

民族音乐反映了不同文化和传统的特点,具有独特的魅力和表现力。

3.流行音乐:流行音乐是20世纪后半叶出现的音乐形式,包括摇滚、爵士、流行和电子音乐等。

流行音乐受到大众喜爱,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四、音乐的类型和流派1.古典音乐:古典音乐通常是指西方古典音乐,包括巴洛克、古典、浪漫和现代音乐等。

古典音乐以多声部的和声、交响乐、器乐协奏曲和歌剧等形式为主,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结构性。

2.民族音乐:民族音乐是不同民族和地区的音乐形式,包括中国的京剧、意大利的歌剧和俄罗斯的民谣等。

民族音乐反映了不同文化和传统的特点,具有独特的魅力和表现力。

中国音乐史总结

中国音乐史总结

中国音乐史总结中国音乐史总结篇1中国音乐史总结中国音乐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漫长且丰富多彩。

以下是对中国音乐史的总结:1.远古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以前)中国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如殷商时期的甲骨文记载了丰富的音乐活动。

在这个时期,音乐被用来祭祀、庆典和娱乐。

同时,还出现了多种乐器,如石磬、骨笛、琴瑟等。

2.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在春秋战国时期,音乐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

这个时期的音乐理论著作《乐记》和《周礼》对后世音乐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时,民间音乐如歌谣、曲艺等也得到了发展。

3.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秦汉时期,音乐成为了国家机构的一部分。

秦朝设立了“乐府”,负责收集和整理民间音乐。

汉朝的音乐发展更加繁荣,乐器种类增多,音乐风格也变得丰富多样。

4.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至589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音乐成为了文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时期的音乐理论著作《声无哀乐论》和《乐府诗集》对后世音乐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时,民间音乐如山歌、小调等也得到了发展。

5.隋唐五代时期(公元581年至960年)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音乐的高峰期。

这个时期的音乐风格多样,如唐大曲、琴曲、佛教音乐等。

此外,隋唐时期设立了“教坊”,对民间音乐进行了有效的整合和规范。

6.宋元时期(公元960年至1368年)宋元时期,中国音乐继续发展。

这个时期的音乐形式以唱作为主,如词曲、戏曲等。

同时,乐器演奏和音乐理论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宋代的“乐府”和元代的“行省”成为了重要的官方音乐机构。

7.明朝时期(公元1368年至1644年)在明朝时期,中国音乐的发展与戏剧紧密相连。

这个时期的戏曲、曲艺和民间小调等得到了繁荣发展。

同时,音乐理论也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8.清朝时期(公元1644年至1912年)清朝时期,中国音乐的风格趋向于世俗化和民间化。

这个时期的戏曲、曲艺和民间小调等继续繁荣发展,同时,西方音乐也开始对中国音乐产生影响。

高考历史音乐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历史音乐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历史音乐史知识点归纳总结音乐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丰富多样的形式和深刻的内涵。

在高考历史考试中,音乐史是一道重要的考题,它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的音乐发展历程。

下面将对高考历史音乐史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古代音乐史古代音乐可以分为两个主要的流派:东方音乐和西方音乐。

古代东方音乐以中国音乐为代表,西方音乐则以古希腊和古罗马音乐为代表。

1. 中国古代音乐中国古代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发展轨迹。

其中,古代音乐可分为雅乐、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三个层次。

雅乐是古代礼乐的代表,宫廷音乐主要是宫廷宴会和祭祀活动中使用的音乐,而民间音乐则是人民生活中的音乐表达形式。

2. 古希腊和古罗马音乐古希腊和古罗马音乐对于西方音乐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古希腊音乐以模式为基础,崇尚和谐美感;古罗马音乐则更加强调韵律和节奏的统一性。

这两种音乐形式的影响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创作。

二、中世纪音乐史中世纪音乐是指公元5世纪至公元15世纪期间的音乐发展史。

这个时期的音乐主要通过教堂音乐(宗教音乐)和世俗音乐(民间音乐)来表现。

1. 教堂音乐教堂音乐是中世纪音乐的核心,它通过教堂礼拜来传播和演唱。

教堂音乐包括圣咏、圣歌、宗教剧等形式,主要目的是宣扬宗教思想和进行宗教仪式。

2. 世俗音乐中世纪的世俗音乐以民间歌曲、舞蹈音乐等形式为主。

这些音乐多以爱情、生活和自然为主题,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情感和生活态度。

三、文艺复兴音乐史文艺复兴时期(公元15世纪至公元17世纪)是欧洲音乐史上的重要时期,它标志着音乐从中世纪到近代的转变。

1.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特点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强调人声的美妙和和声的和谐。

由于技术的发展,乐器的使用也开始增多,音乐形式也逐渐多样化。

2. 文艺复兴音乐家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许多杰出的音乐家,例如约翰内斯·布拉姆斯、克劳迪奥·蒙特威尔第等人,他们的作品对音乐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演讲稿1840年至今的变化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演讲稿1840年至今的变化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演讲稿1840年至今的变化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40年代,此后,随着巨大的社会和经济变化以及外国入侵,中国传统音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外来的西方乐器和乐曲开始在中国流行起来,为中国传统音乐注入了新的气息。

著名的乐器、如小提琴和号角,都出现在中国的乐队和乐团。

此外,还有许多外国音乐分支,如英国室内乐和新生代爵士乐,都在中国受到欢迎,甚至在中国乐曲中受到认可。

同时,中国学者也积极推广中国传统音乐,使其更多与外国音乐融合,向全世界推介中国音乐。

其后,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许多重要的中国节日的音乐传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中许多民间乐器也得到了弘扬。

一些中国音乐获得了许多国际荣誉,如孙中山的《国歌》,这种情况更加标志着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

至于21世纪,中国的音乐发展得到了强劲的推进,许多新兴音乐形式逐渐趋于成熟,如摇滚、嘻哈等。

把中国传统音乐与多种音乐文化相融合,使中国传统音乐被更多的国家和国际观众认可。

由此可见,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和变化,确实精彩而又充满活力。

中国音乐史讲义

中国音乐史讲义
的音乐美学论著,它总结了先秦音乐美学的成果,具有 较为完整的体系,在中国和世界音乐史上有重要地位。 关于《乐记》的成书 (1) 《乐记》是先秦儒家学派论“乐”的言论。《乐记》 虽然不一定是先秦原书,但都是根据先秦有关音乐的遗 书和言论整理而成。 (2) 《乐记》是公孙尼子撰写,后人根据遗书和言论整理 而成。
楚声的乐器 记载中,《九歌》使用的乐器是钟、鼓、琴、竽、篪等。
楚声的曲式 屈原在创作中,并不是原型照搬,他创造性地加进了一
些我们今天看来与曲式结构有关的因素,如“少歌”、“倡” 与“乱”。 楚声的意义
“楚声”是一种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音乐,它的产生与 发展,对以相和歌为代表的两汉音乐产生了极为重要影响。

❖ 在音乐具有社会教育作用方面,《乐记》还认为 音乐作为人们思想感情的语言,不仅反映着一个 国家的政治状况,并且还认为音乐对于社会的风 气和人们的道德以至于国家的政治能够给予有力 的影响,即所谓“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观点。 认为要充分发挥其音乐的教育功能,还必须强调 其政治、道德的标准等等。
❖ 《乐记》还肯定了音乐具有娱乐作用。
❖ 总之,一部《诗》包含了民间歌曲和奴隶主贵 族的作品,所反映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国风” 和“小雅”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对后来我国民歌 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2“楚声” 《楚声》是指战国时代,在楚国兴起的用楚国民歌 曲调填词的专业创作并由屈原开始的骚体类作品的 总称,在音乐上称“楚声”,也叫“南音”。 楚声中的九歌
❖ 《诗》中的第二类“雅”是奴隶主贵族文人在 学习了民间歌曲之后所创作的乐章。“大雅” 多为朝会宴飨之作;“小雅”乃为个人抒情之 作。
❖ 《诗》中的第三类“颂”是周代统治者祭祀宗 庙祖先的乐舞,其中舞的部分更多所表现的是 舞容、舞姿、舞的步伐和动作。一般很少为人 所重视。它虽然主要是歌颂统治者的“文德” 和“武功”,强调了祭祀的神圣,但也从另一 方面反映了当时的精神风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音乐史考试总结中国音乐史考试总结名词解释:1.葛天氏之乐:传说中的一种古乐,《吕氏春秋▪古乐》有记载,是远古氏族葛天氏的乐舞,其中包含8首歌曲,主要反映了汉族劳动人民的生产劳动和原始宗教信仰。

2.朱襄氏之乐:《吕氏春秋▪古乐》中记有“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蓄积,万物皆散,果实不成。

故士达作为五弦瑟,以来阴气,以定群生。

”这记载远古朱襄氏部落以音乐来求雨的事情。

3.韶乐:舜帝时的一部宗教性乐舞。

韶乐集身于诗、乐、曲、舞为一体,韶乐是中国宫廷音乐中等级最高,运用最久的雅乐,由它所产生的思想道德典范和文化艺术形式,一直影响着中国的古代文明。

4.贾湖骨笛:1987年考古学家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中出土了20余支骨笛,是用猛禽的翅膀骨制成,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吹奏乐器。

贾湖骨笛的出土,是我国音乐考古学界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音乐文化有九千年文明史的最直接有力的佐证。

从已发掘的实物看,其形制固定,制作十分规范,实质较好,表现力极强,多数音域可达两个八度以上。

5.大司乐:周初建立的我国最早的宫廷音乐机构。

它的一个重要职能是音乐教育。

它的目的是为了配合礼乐制度,维护周王朝的最高统治,教育对象主要是贵族子弟。

除此之外的另外两个职能是严格的行政管理和音乐表演职能。

6.八音:在周代出现八音的名称,是我国古代依据制作材料金、石、土、革、丝、木、匏、竹的不同,将乐器分成八个类别。

这种乐器分类法名称的产生,标志着我国古代器乐艺术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成熟的阶段。

7.郑卫之音:是我国周代郑国和卫国一带的民间歌舞。

原是商民族聚居的地区。

是保留了商族音乐风格的民间音乐,可以说,它是商族音乐的遗声。

8.三分损益法: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以弦长为计算基础来计算乐律的理论,是最早的乐律计算方法。

《管子·地员篇》中有详细记载。

9.百戏:百戏是汉代俗乐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汉代多种民间艺术的汇合。

它包括角觝、杂戏、魔术、歌舞等形式。

常有歌手、鼓、钟、罄等为之伴奏。

10.李延年:是汉代协律都尉,他善于歌唱和创作,很受汉武帝的赏识,他根据西域音乐创作出的“新声十八解”是汲取西域音乐的精华进行创作的最早记录。

11.京房六十律:西汉乐律学家京房创制了“六十律”理论,此理论是在用三分损益法产生了十二律之后,继续往下相生直至六十律。

京房想通过六十律来解决十二律旋宫音律均等问题。

12.吴歌:又称吴声歌,它是东晋始采自江南一带的民歌,风格抒情细腻。

从歌词的内容、伴奏形式看,吴歌应是一种独唱性质的抒情曲。

如《子夜歌》、《上声歌》等。

13.清商乐:清商乐又称清商曲,隋唐时简称清乐。

它是北方和南方民间音乐的融合,但主要是南方音乐,包括江南吴歌、荆楚西声。

14.西曲:西曲大约是在南朝时期流传在今江陵一带的民歌,其表演形式有舞曲和倚歌。

如《莫愁乐》、《那呵滩》等,有一部分为文人所作15.《碣石调·幽兰》:是我国现存唯一的文字谱,它由六朝两代丘明传谱,原谱是唐人手抄的卷子,也是迄今我国最古老的曲谱。

曲名前冠以调名,应该是以碣石调表现《幽兰》的内容,此曲的曲调清丽委婉,节奏缓慢悠扬,主要抒发怀才不遇之感概。

16.文字谱:即用文字记述弹琴的指法和弦位,它是古琴简字谱前身的一种原始的记谱方法,虽然用此记谱法详细具体,却有过于繁琐的弊端。

17.大乐署:是唐代管辖雅乐和燕乐的音乐机构,且负责对女乐工的训练与考核。

最多时达一万多人。

18.鼓吹署:是太常寺下属的另一音乐机构,专管仪仗中的鼓吹音乐,其规模从数百人至千人。

有大乐署不能完成学业者,调至鼓吹署学习大小横吹之说。

19.教坊:是宫中训练、培养乐工并演出的机构,在隋代就已经设立,由宫廷直接管理。

教坊中的乐工是具有高水平的歌舞、器乐人才。

20.梨园:是唐玄宗在禁苑设立的音乐机构,以教习、演奏法曲为主。

梨园乐工是从太常寺乐工精选出来的,只有300多人,以演奏“丝竹之戏”为主。

21.法曲:是隋唐宫廷燕乐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其风格特点是较为清淡,其曲调和乐器的运用承袭了汉民族的清乐体系的精华,但同时又吸收了佛教、道教和外族音乐。

22.大曲:又叫燕乐歌舞大曲,是唐代综合器乐、舞蹈和歌唱,含有多段结构的大型乐舞,是相和大曲与情商大区的进一步发展。

如《霓裳羽衣曲》23.参军戏:是一种讽刺、滑稽性的歌舞表演,它继承了汉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歌舞杂戏,如《大面》、《踏谣娘》等发展而来。

24.《霓裳羽衣曲》:是一首著名的法曲,法曲是隋唐宫廷燕乐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因用于佛教法会而得名。

《霓裳羽衣曲》原作已失传。

25.变文:是唐代佛教寺院中用于宗教宣传的一种说唱形式。

变文是一种散文和韵文更替出现的表演方式,变文所讲的内容分为两类:佛经故事、民间故事。

26.减字谱:古代音乐记谱法的一种。

有唐代曹柔创立,由文字谱发展而来。

它是一种只记弹奏音位与指法而不记音名的记谱法。

27.唐代艺术歌曲《阳关三叠》:是根据唐代著名诗人兼音乐家王维的诗歌名篇《送元二使安西》谱曲而成的。

因诗中有渭城、阳关等地名,故又名《渭城曲》、《阳关曲》,由于演唱时将其中某些诗句再三叠唱,所以又称《阳关三叠》。

目前所见的《阳关三叠》,是在琴歌的形式中保存下来的。

28.唐代古琴曲《梅花三弄》:最早是一首笛曲,相传为东晋时桓伊所作。

明代《神奇秘谱》又记载,我国最早刊印的琴谱《太古遗音》等均有记载。

唐代琴人颜师古所作,有可能是他将笛曲改编为琴曲。

琴曲《梅花三弄》共有十段,可分为两大部分,是一首古淡清雅之作。

29.敦煌曲谱:是琵琶谱,1900年一位姓王的道士在中国甘肃省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

记录了25首唐代乐曲的敦煌曲谱,是迄今世上仅存的一套唐代曲谱,后被法国伯希和带往法国,现在珍藏在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

敦煌曲谱记谱所用的是现代人无法看懂的符号,共有二十个这样的符号。

30.《离骚》:1、是晚唐琴人陈康士根据爱国诗人屈原的同名抒情长诗而创作的一首著名琴曲。

2、《离骚》一曲最早见于明代的《神奇秘谱》,是一首抒情气息浓郁的大型琴曲。

现存《离骚》琴谱都以原诗中的诗句为各段标题,可见乐曲的情绪和屈原的诗作是相一致的。

31.潇湘水云》:此曲出自南宋著名琴家郭沔,最早刊印于明代朱权编撰的《神奇秘谱》中。

其内容表达了郭沔在湖南境内,潇湘两水交汇处泛舟时所发出的感怀之情。

曲中不仅仅描写了云雾缭绕的九嶷山和水云交映的潇湘两水的秀丽风光,而且借用山水烟波浩渺、云水苍苍的意境,来表达作者对民族危亡的忧思之情和对元兵侵入的愤慨。

32.《胡笳十八拍》:南宋之后,出现了琴歌《胡笳十八拍》。

在以后的流传过程中,此曲版本众多。

明代孙丕显编的《琴适》收有此曲,且流传甚广。

此琴歌的歌词使用了蔡琰本人的《悲愤诗》。

音乐情感浓郁、哀婉缠绵。

33.《酒狂》:此曲为魏晋时期阮籍所作。

此曲刻画出了醉酒者迷离恍惚、步履蹒跚的神态。

乐曲打谱为古琴音乐中极为罕见的三拍子,音乐是由一个主要曲调在不同高度上变化反复。

音程不断跳进,节奏跌宕,造成饮酒者醉意朦胧的效果。

34.说唱:形成于隋唐时期,是一种有说有唱的艺术,其歌唱部分常是一种叙事歌曲,其说话部分或用散文,或用四六文体。

35.变文:唐代兴起的一种说唱文学,多用韵文和散文交错组成,是佛教寺院为宣传教义而设立的一种说唱音乐,内容原为佛经故事,后来范围扩大,包括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

36.陶真:一种用琵琶或鼓伴奏的说唱,大约起源于北宋,盛行于南宋、金、元。

它流行于农村,在南宋首都演出陶真的人大多是“路岐人”,且多为“瞽者”,其唱词与题材比较通俗,多是七字句,音乐上大概是上下句反复吟唱。

陶真到明清时还很流行。

37.鼓子词:宋代一种由散文的讲说和曲调轮流相间,反复说唱的体裁。

它以唱为主,其原始形式以鼓为伴奏,故称谓“鼓子词”,后加上管弦乐器伴奏,由三人以上配合表演,每段唱词之前有“奉劳歌伴,再和前声”的套话。

38.诸宫调:产生于北宋熙宁、元丰、元祐年间,是宋代的一种大型说唱艺术。

由不同宫调的许多曲牌连接起来,其音乐特征是宫调的多样性。

39.北宋杂剧:是综合了各种滑稽表演、歌舞、杂戏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它的表演形式相对完整,包括艳段、正杂剧和后散段三个部分。

40.礼乐制度:指古代为了维护君臣上下等级秩序而建立成一套文化典章制度,以求达到尊卑有序远近和合的统治目的。

周朝的礼乐制度,简单的说就是以礼仪和音乐的等级化为核心的一种文化制度。

41:相和歌:原是汉代北方各地流行的各种民间歌曲的通称,以一人唱,众人和的应答形式和笙、笛等乐器伴奏为主。

它是从民间收集而在汉代宫廷发展,已不是一般的民歌,而成为艺术性较高的歌曲形式。

42:坐部伎:是晚于七、九、十部乐形成在唐代宫廷的燕乐,在室内表演,一般3~12人用丝竹乐伴奏,以抒情、幽雅见长,音乐细腻,并注重个人技巧。

:43:立部伎:是晚于七、九、十部乐形成在唐代宫廷的燕乐,在室外表演,通常用64~180人不等,用锣、鼓等乐器伴奏,以气势磅礴见长,场面恢弘。

碎知识:六代乐舞:黄帝《云门大卷》、尧《大咸》、舜《大磬》、夏《大夏》、商《大濩》、周《大武》太常寺:政府:大乐署、鼓吹署宫廷:教坊、梨园(小部音)记谱法:文字谱、减字谱、工尺谱、舞谱、律吕谱。

宋人笔记:《武林旧事》、《梦梁录》、《东京梦华录》、《都城纪胜》、《繁盛录》元曲: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郑祖光《倩女离魂》;白朴《梧桐雨》。

王实甫《西厢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