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柳宗元散文语言风格之比较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

一、名词解释1、上古歌谣:上古时期的民歌、民谣,是民间文学的一种。

我国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

上古歌谣是先民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促进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时代产生的,是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

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劳动歌谣、祭祀歌谣、图腾歌谣、婚恋歌谣、战争歌谣等。

它们具有集体性、综合性和再现生活的直接性,词句简朴,节奏流畅,以赋为其主要表现手法。

2、《周易》:先秦时的一部卜筮书。

其文字分经、传两部分。

其中的卦、爻辞为《易经》,约成于西周初年。

它们记载了上古社会的一些情况,保存了一些具有朴素色彩的上古歌谣。

《易传》是对经的说明和解释,大部分作于战国时期,反映了当时的哲学思想。

3、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

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4、《山海经》:一部与巫术有关的古代地著作,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秦汉时又有增补。

共18卷,以记载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为主,兼及民俗、物产、医药、巫术、祭祀等,尤其是保存了大量上古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鲧禹治水等,是我国先秦保存神话最多的古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1、《诗三百》:即《诗经》。

《诗经》在先秦时不称“经”,而是称“诗”或“诗三百”,如《论语》引《诗》评《诗》即是如此。

《诗经》本有305篇,举其整数,故称“诗三百”。

西汉初成为官学,被尊为经,始称《诗经》,后世也有沿称“诗三百”的。

2、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也是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

风也叫国风,是带有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共有十五国风,160篇,多是民歌,少数是贵族作品。

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小雅。

大雅31篇,多朝会宴享之作;小雅74篇,多个人抒情之作。

唐宋八大家评价600字

唐宋八大家评价600字

唐宋八大家评价唐宋八大家是唐宋两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他们分别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这八位大家在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作品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唐宋八大家的详细全面评价:一、韩愈: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散文以雄奇为主,而又富于变化,这反映了他在文学创作上的独特风格。

韩愈的散文注重气势和文采,语言质朴而有力,表达了深邃的思想和情感。

他的作品如《师说》、《获麟解》等,不仅在当时备受推崇,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韩愈的文学成就不仅在于他的散文,还在于他的诗歌和赋作,他的作品反映了唐代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二、柳宗元:柳宗元的散文简洁明快,语言优美,思想深邃。

他的作品如《永州八记》等,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生动逼真,给人以美的享受。

柳宗元的诗歌和赋作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的作品反映了唐代文化的多元化和思想的高度解放。

三、欧阳修:欧阳修是宋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散文风格多样,既有平淡自然的一面,又有华丽的一面。

他的作品如《醉翁亭记》、《秋声赋》等,表达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独到见解。

欧阳修的诗歌和赋作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的作品反映了宋代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四、苏洵:苏洵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他的散文以明快见长,语言质朴而有力。

他的作品如《六国论》、《名二子说》等,表达了他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苏洵的诗歌和赋作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的作品反映了北宋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五、苏轼:苏轼是宋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散文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一面,又有婉约的一面。

他的作品如《赤壁赋》、《水调歌头》等,表达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独到见解。

苏轼的诗歌、散文、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他的作品反映了宋代文化的多元化和思想的高度解放。

六、苏辙:苏辙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他的散文以清新自然见长,语言优美而流畅。

他的作品如《黄州快哉亭记》、《庐山栖霞楼记》等,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生动逼真,给人以美的享受。

浅析刘禹锡与柳宗元的诗歌异同

浅析刘禹锡与柳宗元的诗歌异同

14神州文学浅析刘禹锡与柳宗元的诗歌异同王蕊东北石油大学摘要:中唐时期,政局不稳,党派林立,在此种消颓的格局下,诗坛上却陡然升起了两颗耀眼的明星——刘禹锡、柳宗元。

两位诗人遭遇相同,故而其诗歌内容亦有相同之处,但由于处世态度的差异,诗歌创作也有其各自的特色。

关键词:刘禹锡;柳宗元;诗歌;相同内容;不同风格刘禹锡其人心性豁达,所写诗歌也大多爽朗大气,有“诗豪”之称;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虽以散文著称于世,但其诗歌亦是中唐典范,世人将其与“昌黎先生”韩愈并称为“韩柳”。

两位诗人文采卓绝,却在政坛上屡受挫折,只有将满腔才情付于诗歌,由此成就了中唐诗坛。

一、刘柳诗歌的相同内容刘禹锡、柳宗元诗歌最主要的相同之处在于诗歌内容,这是由于两人有着相同的政治遭遇。

他们都参与了永贞革新,试图以己之力扭转佞臣当道的时局,但并未如愿,革新失败后两人被贬至偏远荒僻之地,一生的时间大多都是在那里度过。

生活的坎坷与仕途的不顺使得二人心中多苦闷,郁闷之情难以排解,他们便将其寄于诗歌之中。

刘柳诗歌的主要是写诗人心中的苦闷、惆怅,以及诗人不屈于现实压迫,仍对生活充满希望的顽强与执着。

刘禹锡参与永贞革新,因得罪权贵辗转被贬,抑郁愁苦之下作《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开篇便说“巴山楚水”是荒凉之地,而自己在穷山恶水中一呆便是二十三年,对自身的不幸命运进行慨叹的同时,也以“弃置身”三字也表现了诗人不得重用的不满与无奈。

紧接着他借用“王质烂柯”的典故,进一步悲叹自己被贬之久和世事变迁,淋漓尽致地展现其心中的哀鸣。

然而诗人并非是颓废消极之人,随即就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来表达自己对未来的美好期望,以及对眼前的逆境不屑一顾,襟怀不可谓不豁达。

永贞革新因不敌宦官集团的猛烈反击,无疾而终,积极推行革新的柳宗元也遭到贬谪。

期间他虽曾被召回却并未得到重用,因而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在他被贬初期柳母病逝,双重的打击让柳宗元愁肠百结,因此诗歌多哀怨愤懑之作。

刘禹锡 柳宗元 元稹 白居易 诗歌鉴赏

刘禹锡 柳宗元 元稹 白居易 诗歌鉴赏

刘禹锡和柳宗元是中唐时期颇具盛名的两位诗人,后世人因这二人的友谊,也因二人相似的遭遇,将两位诗人并称“刘柳”。

二人都曾遭遇过命运不公的对待,但这也成就他们独特的诗歌风格,也让二人情系千年。

刘禹锡和柳宗元都是朴素唯物主义者,虽曾经历过相似的命运,但其各自独特的性格让二人诗歌的风格迥乎不同。

刘禹锡的诗歌受他刚毅性格的影响,多为熊直刚健之风;而柳宗元的诗歌,在他性情的蕴养下,呈现出简淡幽深的风格。

不同的诗风,迥乎的性情,却也成为了知己挚友。

刘禹锡的诗风颇具独特性,他本来就性格刚毅,绕有豪猛之气,这种具有个人魅力的独特性格,为他的诗歌添染了几分豪气,再加上在忧患之年久居,生活为他谱写了一曲曲悲惨的曲子,他虽愤懑,但从未绝望,这也让他的诗歌呈现给我们的永远是豪气万丈的曲谱。

如《酬天乐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这首诗的前篇,我们无需多思,那沉闷苦楚扑面而来,但让我们着重认识的是那句全诗最精彩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千古名句,我们很容易就能沉浸到对刘禹锡所述的情感中,虽然诗人也会对世事变迁和宦海沉浮感到深深的惆怅,但仍然乐观豁达,不屈不挠,所有低沉的情绪,从这一句开始变得昂扬,最后的“暂停杯酒长精神”不由得让我们与他一般振奋精神、奋发向上。

虽然命运多桀,但是刘禹锡始终对人生充满信心和进取精神。

刘禹锡被称为“诗豪”,也并不是说他所有诗歌多是豪放的,而是多说他为诗人中的豪杰、出众者。

除去豪迈,刘禹锡的诗歌大都简洁明快,风情俊爽,例如《秋词二首》: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从宋玉的“悲哉,秋之为气也”,悲秋,就成了秋天的特色,但刘禹另辟蹊径,“我言秋色胜春朝”,一言展尽风情,那是自信,那是激越。

再一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那是一片广阔的天地,秋高气爽,再多的情感,尽在不言中了。

简述唐宋八大家及其各自的散文风格

简述唐宋八大家及其各自的散文风格

简述唐宋八大家以及各自的散文风格
唐宋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韩愈的散文风格简练生动,叙事抒情并重,以雄健的笔力,弘扬儒学,反对六朝以来的骈俪习气,气势雄浑,语言精练,文风豪健。

他的《进学解》、《送李愿归盘谷序》等作品都是代表作。

柳宗元的散文逻辑严密,文笔犀利,是议论文高手。

他的作品以“孤愤”为主题,风格峭硬清劲,揭露社会的不公和黑暗,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

代表作有《捕蛇者说》、《永州八记》等。

欧阳修的散文平易简洁,委婉流畅,以情动人。

他主张“文简而意深”,追求自然含蓄的文风。

代表作有《醉翁亭记》、《秋声赋》等。

苏洵、苏轼、苏辙三人并称“三苏”,其中苏洵以策论见长,苏轼以才情出众,苏辙以稳健朴实著称。

三人的散文都重视说理叙事,风格各异。

苏洵的《六国论》和苏轼的《前赤壁赋》都是代表作。

王安石的散文文如其人,倔强执拗,锋芒犀利。

他的作品以政治题材为主,主张“新变”和“尚实用”,代表作有《读孟尝君传》、《答司马谏议书》等。

曾巩的散文四平八稳,藏锋不露,符合人们对“儒”的期待。

他主张“明道致用”,风格平易自然,结构严谨,长于议论。

代表作有《上舍原书》、《墨池记》等。

唐宋八大家的作品采众古人之长,继承了先秦两汉的说理叙事优点,借鉴了骈文中的写景抒情特色,以散文为主体,偶尔巧妙地在其中穿插四六,极度扩展了散文的表现力,为后世散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柳宗元和刘禹锡散文的差异化分析

柳宗元和刘禹锡散文的差异化分析

柳宗元和刘禹锡散文的差异化分析柳宗元和刘禹锡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由于两者的诗文以及生平交游不分上下而被世人并称为“刘柳”。

在散文方面上,柳宗元和刘禹锡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近几年来很多专家学者对他们的散文作品都展开了深入的研究。

本文就二者散文题材、构思立意、创作动机等方面分析二者的差异。

标签:柳宗元刘禹锡散文差异化柳宗元和刘禹锡在唐代不仅是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而且在散文方面上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纵观二人的人生轨迹,不难发现柳宗元和刘禹锡都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

两者都曾参加过永贞革新,并且在仕途上经常受挫被贬、流放。

因此,两人在散文上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但是由于两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在很多散文作品上还是存在着一些差异。

所以,柳宗元和刘禹锡散文的差异化分析是剖析散文发展、了解二人创作方式所亟需探寻的课题。

一、散文题材的差异化分析纵观当下专家学者关于柳宗元和刘禹锡散文的作品分析,不难发现虽然两者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例如语言风格,由于两者都注重文字的推敲,再加上对事物的细微观察,从而造就了柳宗元与刘禹锡散文作品简洁凝练的语言风格。

但是在题材上依然可以看出一定的区别。

首先,就柳宗元的散文作品而言,影响最大的还是当属山水题材。

这些散文作品一般都是柳宗元观光游览之际而产生的,其使用的词语大都描述的是自然、山水与人融合为一体的景象,极具诗情画意。

这不仅提高了自然的描写技巧,而且还将现实的一景一物写进散文,奠定了自然题材在散文中的重要地位。

另一方面,柳宗元的散文曾还以老百姓为题材进行创作,例如《童区寄传》、《种树郭橐驼传》等。

这些作品打破了传统的传记写作模式,以普通人为主,用细腻的笔锋从小人物身上发现大人物的精神与品质,从而增加了散文的表现对象范围。

而刘禹锡散文作品中则是充分凸显出了一些科技艺术,展现了一种发展性。

在《机汲记》中,刘禹锡描写了一个技术精湛的工匠,利用铁器、绳索以及毛竹等普通工具制成汲水机,并且利用这个汲水机将城外的河水输送到城内。

刘禹锡、柳宗元的文学创作对照分析

刘禹锡、柳宗元的文学创作对照分析

022 研究争鸣I刘禹锡、柳宗元的文学创作对照分析◎徐菡刘禹锡与柳宗元参加永贞革新失败后,被世人 误解、被朝臣排挤、被君主贬谪。

他们怀着积极地用世之心,屡次上书希望得到重用却久谪不还,只能在险恶的环境中生存挣扎。

相似的人生境遇,使 他们的思想心理状态相似,反映在文学创作中就是 各自创作了很多以贬谪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刘禹锡、柳宗元的对照分析相似的人生经历使二人创作出了很多以贬谪 为主题的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感伤激愤。

他们 在诗文中抒发久居困厄之地,久谪不还,理想抱负 难以施展的处境感伤。

柳宗元的“时到幽树好石,暂得一笑,已复不乐”,刘禹锡的“讽托幽远”等句 都表达了自己矛盾、痛苦、无奈的怨苦之情。

刘禹 锡、柳宗元的文学作品中都抒发了对政敌和执政者 的不满。

他们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把政敌比作是 “浮云”、“群乌”,把自己比作“兰惠”、“猿”,说明这 些政敌人格渺小却为数众多,混淆视听,对自己排 挤、镇压。

此外刘禹锡的《昏镜词》和柳宗元《愚溪 对》讽刺执政者主观独断、嫉才妒能、不辨贤愚,这 类作品充满着强烈的憎恶愤激的情绪心态。

刘禹 锡、柳宗元的文学创作都深受屈原的影响,他们与 屈原一样有着过人的才华和远大的理想抱负,但因 为谗言被罢黜贬谪不能得到重用。

刘禹锡的《问大 钓赋》、《何卜赋》都是受屈原作品《天问》、《卜居》的影响和启发,仿写所得。

柳宗元则用屈原的立身 准则要求自己,自称“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创作的《吊屈原文》、《梦归赋》表达了对屈原的敬 仰和忠君爱国的思想。

二、刘禹锡、柳宗元文学创作的不同刘禹锡、柳宗元的诗文主要是以贬谪为主题 的,作品中充满感伤愤激的情绪,具有“怨诽而怒”的特点。

但刘禹锡、柳宗元二人的气质秉性、性格 又有所不同,刘禹锡和柳宗元多次上书当权者,在 诗文中澄清真相,“检讨错误”希望得到朝廷的重 用。

同样是表达真实的感情,柳宗元不屈坚韧,刘 禹锡则能在不势利的前提下更加灵活。

名唐宋诗人的语言风格

名唐宋诗人的语言风格

一些著名唐宋诗人的语言风格:孟浩然语淡而味重、恬静而浑健;王维的恬淡生动、“画中有诗”;王昌龄的雄健浑厚;李白的飘逸洒脱;杜甫的沉郁顿挫;高适、岑参的雄浑奇拔;韦应物的清新典雅;贾岛的萧瑟悲秋;李贺的忧郁奇诡;白居易的平白清新;刘禹锡的清峻明朗;李商隐的清丽俊逸;杜牧的含蓄绰约;李煜的伤感细腻;欧阳修的清丽明媚;范仲淹苍凉悲壮;晏殊的明朗疏淡;苏轼的旷达豪迈;柳永的缠绵悱恻;秦观的情真意切;李清照的婉约凄切;杨万里的新鲜活泼;陆游的雄浑奔放、明朗流畅;辛弃疾的气势雄壮;姜夔的精心刻意、清妙秀远。

陶渊明,平淡而又淳厚的艺术风格,质朴凝练的语言风格。

如:《归园田居五首》王维,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字摩诘。

诗歌情趣恬静悠闲,风格清新淡远。

如:《山居秋冥》孟浩然,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其艺术风格主要是清淡。

如:《春晓》《宿建德江》高适,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字达夫,风格雄浑质朴、苍劲悲壮。

如《燕歌行》岑参,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齐名。

风格与高适相同,均具有豪放悲壮的风格。

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另外属于边塞诗人的同一时代的还有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之涣《凉州词》、《登鹳雀楼》等,他们的风格均大同小异。

李白,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风格豪放飘逸。

如:《望庐山瀑布》。

杜甫,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风格沉郁顿挫。

如:《登高》,《兵车行》。

所谓“沉郁”是由杜甫的诗歌反映现实广阔深厚、意境雄浑、感情深沉这些因素构成的。

所谓“顿挫”,是指与沉郁相适应的艺术表现形式,主要指表达感情是曲折跌宕,音调起伏变化。

白居易,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歌风格浅直均易。

如:《卖碳翁》。

韩愈, 中唐著名散文家,其诗歌风格除平易清新之外,最引人注目的是奇险怪僻和以文为诗孟郊,中唐著名诗人,字东野。

是一位以苦吟著称的诗人。

其风格是硬语盘空,拗折奇险。

如:《洛桥晚望》“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行人绝。

刘禹锡与柳宗元的诗歌有何异同?

刘禹锡与柳宗元的诗歌有何异同?

刘禹锡与柳宗元的诗歌有何异同?
刘禹锡、柳宗元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穷僻荒远的贬所度过的,所以抒写内心的苦闷、哀怨,表现身处逆境而不肯降心辱志的执着精神,便成为他们诗歌创作的主要内容。

但二人风格又有不同:(1)刘禹锡性格倔强刚毅,善化低回哀婉之音为慷慨激越之韵,因而诗中常常表现出高扬开朗的精神和豪健雄奇的风格。

擅长近体,大都简捷明快,风调俊爽,哲理与诗情渗透其中;
柳宗元性格激切、执着,面对沉重的人生忧患,很难解脱出来,诗作大都染上浓郁的幽清悲凉色彩。

作品于淡泊中呈现出幽怨冷峭的风格。

(2)刘禹锡最有代表性的是咏史怀古诗,表现了他对历史、人生沉思后的感悟,有一种隽永的历史和人生的沧桑感,不仅有相当的深度和力度,而且耐人涵泳。

柳宗元成就最高的是山水诗,构思精巧,意境清新,情致深婉,处处流露出孤寂凄婉的情绪,显示出其清峻高洁的人格,苏轼概括为“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

总的说来,刘诗昂扬,柳诗沉重;刘诗外扩,柳诗内敛;刘诗气雄,柳诗骨峭;刘诗风情朗丽,柳诗淡泊简古。

柳宗元和刘禹锡的对比作文

柳宗元和刘禹锡的对比作文

柳宗元和刘禹锡的对比作文
哎,说起柳宗元和刘禹锡这两个大文豪,咱们四川娃儿也得来摆摆龙门阵,看看他们两爷子(这里指两位大家,非字面意思)在咱们心头是咋个样的。

首先说柳宗元,他啊,就像是咱们四川深山里头那股子清泉,清冽又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寒意。

他的诗文,读起来就像是走在雨后的青石板路上,湿漉漉的,又带着泥土和花草的清新。

柳宗元遭贬谪之后,写的那些个《永州八记》,简直就是把个人的苦闷和自然的美丽揉到了一起,让人看了既心疼又佩服。

咱们四川人讲究个“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柳宗元这遭遇,愣是把苦日子过成了诗,不简单!
再来说说刘禹锡,他就像是咱们四川坝子里头那火辣辣的太阳,热情奔放,不拘小节。

刘禹锡的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气势磅礴,就像咱们吃火锅一样,热辣辣的,直抵人心。

他那个“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多豁达,多乐观!就算是被贬了,也照样能笑对人生,这种精神头儿,咱们四川人看了,那是打心眼儿里佩服。

把柳宗元和刘禹锡放一块儿比,就像是咱们四川的麻辣火锅和清汤寡水的豆花饭。

一个热烈奔放,一个清新脱俗;一个是在逆境中找寻希望的光芒,一个是在困苦中品味生活的甘甜。

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味。

但说到底,都是咱们中华文化里头的瑰宝,都值得咱们细细品味,好好学习。

所以说嘛,不管是柳宗元的深沉还是刘禹锡的豪迈,都是咱们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体现。

咱们四川人,就得有这份包容心,啥子都尝一尝,啥子都学一点,这样咱们的日子才过得有滋有味,对吧?。

刘禹锡与柳宗元散文的构思立意

刘禹锡与柳宗元散文的构思立意

刘禹锡与柳宗元散文的构思立意刘禹锡和柳宗元作为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因生平交游及难分伯仲的诗文成就而被人以"刘柳'并称。

构思是创作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文章的优劣。

刘熙载《艺概文概》云:"文以炼神气为上半截事,以炼字炼句为下半截事。

'[1]此中"炼神气'即指构思,可见构思的重要性有时甚至要超过语言的运用。

严谨缜密的构思是刘、柳散文创作的共同特点。

刘熙载说:"柳州记山水,状人物,论文章,无不形容尽致;其自命为牢笼百态,固宜。

'[2]柳宗元的各类文章之所以能够做到"形容尽致'、"牢笼百态',其中主要原因就在于其严谨缜密的构思。

他的论说文往往论证缜密,富于逻辑性。

如《桐叶封弟辨》一文,文意有多处转折,纵横捭阖,层层辩驳,层层推进,一段比一段精彩,理路明晰而意味深长,笔无虚言而论证精密,给人以警快锐利之感。

柳文还常以奇峭的构思引人入胜,如《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一文便构思别致,失火当然是件坏事,而柳文的标题却冠一"贺'字,大反逻辑规律,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极有意致。

文章开篇叙述得知王家失火后由惊骇到大喜的心情变化,说:"得杨八书,知足下遇火灾,家无余储。

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

'然后再解释其中的缘由,原来王氏是富豪子弟,虽然工文章、善小学,但由于家中过于富有,廉洁之士因避嫌纷纷退避三舍,以致牵累其才能的显扬;同时又表明自己虽曾夸赞王氏,但总因其富有而担心自己为人诟病。

尔今一把大火,烧尽了王氏财产,反倒让他有显扬才名的机会,因而可喜可贺。

文章以奇特巧妙的构思,表现了严肃的主题,反映了当时社会以财论交的不良风气和科场腐败的种种弊病。

刘文严谨缜密的构思主要体现在其论说文中,此类文章通常说理详密、论证深入,有些作品完全可与柳文相颉颃,柳有《天说》,刘有《天论》;柳有《非国语》,刘有《因论》。

简述刘禹锡、柳宗元诗歌受到的民歌影响。

简述刘禹锡、柳宗元诗歌受到的民歌影响。

简述刘禹锡、柳宗元诗歌受到的民歌影响。

摘要:一、引言二、刘禹锡诗歌受到的民歌影响1.内容方面2.风格方面3.创作手法方面三、柳宗元诗歌受到的民歌影响1.内容方面2.风格方面3.创作手法方面四、刘禹锡、柳宗元诗歌民歌影响的共同点1.关注民生2.通俗易懂3.艺术表现五、结论正文:一、引言刘禹锡和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文人,他们的诗歌创作受到了当时民歌的深刻影响。

民歌作为一种源于民间的文学形式,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大众审美,使得刘禹锡、柳宗元的诗歌作品具有更高的可读性和实用性。

二、刘禹锡诗歌受到的民歌影响1.内容方面刘禹锡的诗歌作品中,有很多反映民间生活、描绘百姓疾苦的作品,如《陋室铭》、《竹枝词》等。

这些作品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民间生活的点滴,表现出他对民生的关注和同情。

2.风格方面刘禹锡的诗歌风格多样,但受到民歌影响的作品往往具有通俗易懂、清新自然的特点。

他运用民歌中常见的比兴、对仗等手法,使诗歌更具民间风味。

3.创作手法方面在创作过程中,刘禹锡善于从民间诗歌中汲取养分,将民歌中的精华融入自己的作品中。

他运用民歌的题材、情感、表现手法,使自己的诗歌更具有生活气息。

三、柳宗元诗歌受到的民歌影响1.内容方面柳宗元的诗歌同样关注民生,如《江雪》、《早梅》等作品,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民间生活的艰辛和百姓心中的期盼。

2.风格方面柳宗元的诗歌受民歌影响,呈现出通俗易懂、质朴无华的特点。

他运用民歌中的表现手法,使诗歌更具民间风味。

3.创作手法方面柳宗元善于从民歌中汲取创作灵感,将民歌的题材、情感、表现手法融入自己的作品中。

这使得他的诗歌更具有生活气息。

四、刘禹锡、柳宗元诗歌民歌影响的共同点1.关注民生刘禹锡和柳宗元的诗歌都关注民生,反映民间生活的点滴,体现出他们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和关爱。

2.通俗易懂他们的诗歌作品受民歌影响,呈现出通俗易懂、质朴无华的特点,使诗歌更具有民间风味。

3.艺术表现刘禹锡、柳宗元的诗歌在艺术表现方面,善于运用民歌中的比兴、对仗等手法,使诗歌更具观赏性和表现力。

中国各朝代诗人写作的风格特色

中国各朝代诗人写作的风格特色

中国各朝代诗人写作的风格特色
隋唐五代
王勃劲健婉畅
韩愈古朴奇险
陈子昂古朴雄浑
柳宗元明净幽峭
高适苍凉高壮
白居易流丽坦畅
岑参雄奇瑰丽
元稹精警浅切
王昌龄自然雄浑
刘禹锡清新豪丽
王之涣晴朗雄健
李贺奇诡璀灿
孟浩然闲静淡远
杜牧俊爽明丽
王维幽静谐和
李商隐幽婉典丽
李白飘逸豪放
温庭筠精巧艳丽
杜甫沉郁顿挫
李煜凄婉柔丽
宋金
梅尧臣朴素平淡
陈师道雄劲幽邃
苏舜卿轩昂奔放
欧阳修清新疏畅
王安石遒劲峭拔
晏殊闲雅婉丽
柳永伤感缠绵苏轼豪放旷达秦观清丽典雅黄庭坚瘦硬新奇范成大清新妩媚杨万里浏亮晓畅周邦彦富丽精工陆游雄放流畅李清照凄婉清丽姜夔峭拔雅丽辛弃疾沉郁豪放文天祥沉郁悲壮元明清
萨都剌清丽俊爽王冕纯朴自然马致远清隽流畅关汉卿泼辣清新张养浩警辟深远睢景臣新奇辛辣。

【百度精品】刘禹锡柳宗元贬谪诗比较

【百度精品】刘禹锡柳宗元贬谪诗比较

刘禹锡柳宗元贬谪诗比较摘要作为中唐时期两位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刘禹锡、柳宗元二人将这一时期的贬谪文学融入了崭新的内容,尽管他们躯干深陷政治的漩涡之中,但他们不忘初心、不辱其志向、不向掌权宦官低头。

身处蛮荒之地,恶劣的生存坏境、悲愤的现实境遇却造就了两位诗人璀璨丰富的精神世界。

本论文结合刘、柳二人的时代背景及生命历程,分析二者在贬谪诗创作中的异同。

关键字:“刘禹锡”;“柳宗元”;“贬谪”;“诗歌”AbstractKey words: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引言································2刘柳政治生涯与人生经历·····················3二、刘柳贬谪诗创作心态比较·····················4三、刘柳贬谪诗思想内容·······················6梦德、子厚的政治寓言诗····················6梦德、子厚的怀古羁绊·····················7梦德与子厚笔下的山水田园···················8记事感怀诗歌··························9梦德与哲理诗··························9子厚与佛学诗··························10刘柳贬谪诗语言风格及艺术表现手法················10刘禹锡诗歌语言风格及艺术手法·················10柳宗元诗歌语言风格及艺术手法·················12结论·······························13参考文献······························14谢辞·······························15引言在唐代中后期,遭受贬谪命运的众多诗人当中,刘禹锡、柳宗元二人的人生经历、以及在诗歌创作中的心态、文体选择、创作风格及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近似性。

刘禹锡与柳宗元散文的异同

刘禹锡与柳宗元散文的异同

刘禹锡与柳宗元散文的异同本文是关于柳宗元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导语:刘禹锡和柳宗元作为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因生平交游及难分伯仲的诗文成就而被人以“刘柳”并称。

刘禹锡和柳宗元作为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在散文创作领域皆取得了不凡的成就:柳宗元倡导古文,被后人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创作不仅变一时之文风,且对后世散文影响深远;刘禹锡的散文也极具特色,能“于昌黎、柳州之外自为轨辙”(《四库全书总目》)。

然而世上没有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任何一位作家所取得的文学成就,都与前代的文学传统存在着继承关系。

柳刘二人皆博览群书、学识不凡,他们在散文创作方面均十分注重继承和积累,强调学习和借鉴前人的优秀作品。

柳宗元在《与杨京兆凭书》中曾云:“读百家书,上下驰骋,乃少得知文章利病。

”刘禹锡对自己青年时代勤学苦读的经历有过这样的描述,自云:“畋渔于书林,霄语途话,琴酒调谑,一出于文章。

俄被召为记室参军。

会出师淮上,恒磨墨于上,或寝止于群书中。

”探究刘柳散文各自的取法渊源,将有助于更好地分析他们散文的特色。

首先看柳宗元,他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提出作文应该“本之《书》以求其质,本之《诗》而求其恒,本之《礼》以求其宜,本之《春秋》以求其断,本之《易》以求其动”。

不仅如此,还应“参之谷梁氏以历其气,参之《孟》、《荀》以畅其支,参之《庄》、《老》以肆其端,参之《国语》以博其趣,参之《离骚》以致其幽,参之太史公以著其洁”。

他将《书》、《诗》、《礼》、《易》、《春秋》五经作为文章取法之源,视儒家经典为学文的根基,认为这些典籍是作文者首先应该取法的对象,只有通过学习这些经典著作才能掌握文章创作的要领。

同时,他又要求学文者能够旁搜远绍、广泛涉猎,在精研儒典之余,旁及子史,并将《谷梁传》、《孟子》、《荀子》、《庄子》、《老子》、《国语》、《离骚》也列为取法对象,认为研读这些著作能使文章情韵不匮而负有气势,条理清晰而逻辑严密,文辞洁净而幽深妙微。

刘柳比较

刘柳比较
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到写此诗时,共22个 39 年头,因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23 年
《浪淘沙九首》其八
莫道谗言如浪深, 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 1.学会明辨是非是一个十分艰苦的历程,但只有这样,才
会得出真知灼见。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道路是前者的,前途的是光明的。
9
刘禹锡和柳宗元的历史背景 王叔文变革,永贞革新
背景:安史之乱后,唐王朝日益衰落,宦官弄权,藩 镇割据,政局不稳(这也是刘和柳改革原因) 王叔文改革:一个翰林学士(皇帝唐顺宗的机要秘书) (发动的一场改革) 改革的针对对象:宦官 目的就是革除当时唐朝除了藩镇割据之外的另一个弊 病——宦官专权。 结局:失败,触犯了利益集团的利益。
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
5
命运曲折离奇,经历中的历练。
刘禹锡一生的经历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1、从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到德宗贞元六年(790年): 他19岁前的少年时期; 2、从德宗贞元七年(791年)到顺宗永贞元年(805年): 从他20岁到34岁走上仕途,参加政治革新时期; 3、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到敬宗宝历二年(826年): 从他35岁到55岁的贬谪时期; 4、从文宗大和元年(827年)到武宗会昌二年(842年): 从他56岁到71岁去世的晚年时期。
40
三、刘禹锡诗风
(2)昂扬,外扩,豪爽雄直的气概 《始闻秋风》 《秋词》 《浪淘沙》其八 《杨柳枝词九首》
16
④、从文宗大和元年(827年)到武宗会昌二年 (842年):从他56岁到71岁去世的晚年时期。
刘禹锡于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 入朝,任东都尚书省主客郎中,因裴 度推荐,兼集贤殿学士大和三年,改 官礼部郎中,仍兼集贤殿学士。

唐宋八大家的艺术风格比较

唐宋八大家的艺术风格比较

唐宋八大家的艺术风格比较引言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文化瑰宝,而唐宋八大家则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

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的骚人(杜甫、李白)、唐代的诗人(王维、孟浩然)、唐代的散文家(韩愈、刘禹锡)以及宋代的文人(欧阳修、苏轼)。

他们的诗词和散文深受后世传颂,成为了中国文学宝库中的明珠。

本文将比较唐宋八大家的艺术风格,探讨他们在文学创作中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

一. 杜甫与李白:豪放与浪漫杜甫和李白被誉为唐代的两大豪放诗人,他们的文风各具特色。

杜甫的诗以苦寒人生为背景,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关怀。

他的作品融合了个人的悲剧体验和对民众苦难的同情,写实而充满力量。

相比之下,李白的诗则更加奔放,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他的作品多以饮酒作乐、追求自由为题材,充满了奔放的想象力和对自由的向往。

两位诗人的艺术风格体现了唐代豪放诗歌鼎盛的时代特点。

二. 王维与孟浩然:山水与田园王维和孟浩然被誉为唐代的两大山水田园诗人,他们的作品多以自然景色为题材。

王维的诗作铺陈细腻,描绘了宁静深邃的山水风光。

他注重情感的抒发,以及对寂寞与追求永恒美的追求。

孟浩然的诗作则更加明快、朗爽,流露出对自然的亲近与热爱。

他的作品强调对自然景色的真实描绘与情感的表达,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宽慰。

三. 韩愈与刘禹锡:文体与写实韩愈和刘禹锡是唐代的两位散文家,他们的作品风格迥异,但都对文体与写实有着独特的追求。

韩愈的散文规整有致,结构严密,注重理论思辨和悲壮情调的表达。

他的作品常常以感人的事实为基础,探讨当时的社会问题。

刘禹锡的散文则更加灵活,富有实际生活的思索与感悟。

他的作品注重真实与感情的融合,以及对社会的观察与批评。

这两位散文家的作品不仅在文体的塑造上各具特色,也展现了对社会现状的关切和思考。

四. 欧阳修与苏轼:雄辩与文雅欧阳修和苏轼是宋代的两位文人,他们的风格与唐代的八大家有所不同。

欧阳修的文章注重辩证思辨,富有理论性和说服力。

他的作品可以说是论辩之文,善于讨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刘禹锡和柳宗元被贬后在诗歌创作上的不同特点

刘禹锡和柳宗元被贬后在诗歌创作上的不同特点

刘禹锡刘禹锡,字梦得。

参与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仕途坎坷。

最后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人称刘宾客。

即便多次遭贬流放,却毫不屈服,依然信心满怀,善于化低回哀婉之音为慷慨激越之韵,且风骨苍劲。

他的咏史诗在他的诗歌中占的分量不大,却是艺术上极精湛而思想深刻的作品:一、他的咏史诗多为登临历史遗迹的怀古之作,借古喻今。

二、采用五七言律绝的形式。

三、含有精辟的议论和卓识。

如《西塞山怀古》在寄寓怀古幽思的风景中,融入了现实的忧患意识。

刘禹锡民歌体的竹枝词和杨枝词,是他被贬逐的二十三年间,受民风淳朴的巴山楚水当地民谣俚曲影响而创作的独具特色的作品。

一、这些作品注意吸收民间口语,学习民歌悠扬婉转的情调,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如《竹枝词二首》其一“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晴”。

以七绝写民歌体诗,前两句保持了七绝声律谐婉的特点,后两句则吸收了民间传唱的竹枝词曲调凄凉怨慕的特点,又采用谐声双关、重叠回环等艺术手法。

二、这些民歌体诗都写得新鲜活泼、格调明快,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刘禹锡的诗被分为讽谕诗、感遇诗、咏史诗和民歌体诗。

他的诗歌创作,善用典实而透脱不滞,词采丰美而笔致流利,造境明丽清远而风神俊爽,又有一种恢宏的气度,骨力豪劲。

一、他的讽谕诗和感遇诗多作于被贬期间。

讽谕诗词旨隐晦而寓意深刻。

感遇诗寄慨遥深而正气凛然。

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二、咏史诗多为登临历史遗迹的怀古之作,一般采用五七言律绝的形式。

通过对与前朝史实有关的古迹风景的描写,抒发千古兴亡之感,含有精辟的议论和卓识。

如《西塞山怀古》在寄寓怀古幽思的风景中,融入了现实的忧患意识。

三、他的民歌体的竹枝词和杨枝词,注意吸收民间口语,并学习民歌悠扬婉转的情调,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如《竹枝词二首》。

刘禹锡的诗写得都比较明快,他的近体则写得更含蓄精炼,风格刚健爽朗,对唐诗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

柳宗元柳宗元,字子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审美
刘 禹锡 、柳宗元散文语言风格之 比较
汪政 上 海 图 书馆 历 史 文献 中心 ,上 海 20 3 00 1
摘要 :刘禹锡和柳 宗元作为唐代 杰出的文学g ,因生平 交游及难 分伯仲 的诗 文成就 而被人 以 “ - 刘柳 ”并称。两家散文 皆 成就不凡 ,然而关于这 两位关 系密切 的散文 家之间的散 文比较研究却还有待深入 文章仅就刘 、柳散文的语言风格割比较 ,以
藻奇丽 的特点 。古藻奇 丽指 文辞 古色斑斓 、新 奇瑰丽。这一
特点 又表现在两个方 面 ,首先是 辞藻之密丽 ,这种语言特色 应源于对六朝骈文辞 赋的学习和继承。如 《 唐故 中书侍郎平
上 例如 《 三戒 》在 一两百字的笔墨 L蕴含着深刻的寓意 。 《 } J 送 章事韦公集纪 》一文 中 “ 富春秋 ……不啬冲用 。”一段 , 文字辞藻优美宏丽 ,多用 四言和骈 句 ,形式整饬庄重 ,与六 薛存 义序》 一文还不 到 二百字 却对吏治大道进行了透彻地 朝文 风相去 不远 。再如 《 故相 国赠 司空 令狐公 集纪 》、 唐 分析。这些与柳东元明晰的思路是分小 厅的 唐 刘文 同样 示出简洁洗 练的语 风格 ,刘禹锡也善于锤 《 故衡州 刺史 吕君集 纪 》等文都 写得 才情横溢 ,文笔华 词炼句 ,以极为凝练 的语 ,表现 f 富多姿的内容 其记叙 缋。其次 ,刘文古藻奇丽 的特点 又表现 为造语 之奇健 。试看 连州刺史厅壁记 》中 “ 从岭 ,……化为鲜云”一段 ,其 郡 文,语言尤为凝炼清 丽 、蕴含隽永 如 《 萤氏武陵集纪 》篇 《 间用字 、造句 、谴意都很别致 ,能够脱 开前人和时人的藩篱 首 一 段 文 字 异 常 警 策 简练 ,将 丰 富 的 意 思 作 了 清 晰 的 表 达 , 林纾认为这几句 话: “ 字字 如镔铁铸 成 ,不能易也。” 《 唐 而 白铸 伟词 ,同时 又具有 流畅 的气势 和铿锵 的音 调 。再 如 《 因论 ・ 力 》中对 武 形貌 气魄的描 摹 : “ 其体 ,毅 其 原 硕 容 ,动睛哗如 ,曳指岌如 ,顾瞻迟 回饮 啜有声” , “ 有荡舟 的历史事件作了清楚的交代 可 见,刘 禹锡 同样 深请练字之 如沿者 ,抉鼎如飞者 ,掏键如麻者 ,开两弧而脉 不偾者 ,屣 巨石而齐若流者。”用生新的丈辞和奇健 的句式 , 将武 士魁 法 ,能够写出精炼简古 的散文 然而 与柳 文相 比 ,刘 禹锡 的散文语 高并 非总那 么简 洁 梧 的形 体 、恣肆的气概刻画得活灵活现 ,给人以雅健奇 丽的 ‘
企推 进 刘 禹锡 、柳 宗元 的散 文研 究 、 关 键 词 :刘 禹锡 ;柳 宗 元 ;散 文 ;语 言 风 格
刘 禹锡和柳宗元 竹 为唐 代杰 m的文学 家 .在散文创作领 相关 ,往往还表现为行文的干脆 明 厂,以及遣词造语 的匠心 I 二 。如 《 封建论 》一 文开篇云 : 封建 非圣人意也 ,势 “ 域皆取得 了不凡的成就. 二人敞 文能够取得 如此成就 ,与其 独具 } 语言风格密切相关 。 言是 文学 的基本要素 ,其优 劣直接影 也 。”首句便 以凝 练精警 的语言 ,鲜明地表达 了分封制是 由 客观情势所 定 ,而不为圣人意志所转移的观点 。其后又 以简 响到文章的成就。作 为散 文大家 的刘 禹锡 和柳宗 元,都 卜 分 隽永 的语 言肯定了秦朝实行的郡县制和秦始皇 的功绩 ,观 注 重散 文 语 占的 推 敲 j戒 》、 《 乞巧文 》等文章 ,字 首先来考察一下二人散文语吉 的繁简程度 。柳宗元 的散 点鲜 明 、毫不拖沓 。再 如 《 文一贯注重文字推敲 ,加之细致 入做 的观察 ,造 就 r柳 文简 面平 常无奇 ,用意却往往出人意外 ,描写独特别致 ,善用硬 洁凝练的语言特点。柳文之所以能 以短小 的篇幅容纳 丰富的
内 容 ,主 要 就 足 因 为 其 诏 言 确 练 例 如 《 石 城 记 》一 文 , 小
语和短旬以清 ”的风格 ,其 实就是针对柳文这种语言特
点而言的。 与柳文 的峭拔 峻洁不同 ,刘禹锡的散文语言则显示 出古
了将有关 《 易 》的问题讨 论清楚 ,』J 周 + 语小厌其烦 。刘 禹锡 文 章 大致 可 以 分 为 j类 :以 散 旬 为 主的 文 、以 对 句 为 主 的 骈 文,还 有一类 是骈 句散句并行之 文,这类 文章骈散参半 , 在读了柳 宗元 的 《 天说 》后 ,做 _ 天论 》三篇 以示宗 元。 r《 宗元看后认为 《天论 》的堪本观点 与 ≮ 天说 无异 .没有什 很难判断其究竟 属于骈 文还是古文。这j类文章 ,刘禹锡和 么新意 ,而且 文辞繁冗。然而 , ・ 味追求文字 的简 清有 时也 柳 宗元都 曾有创 作 ,这可以视为二人文章句式上 的一致性。 会造成文 意的晦涩与缺失 实际 I , 天论 》的文辞可能存 柳宗元作为古文运动 的领袖 人物 ,其古文佳作俯首皆是。比 在不够简 洁的问题 ,但其论 证足相当 详密的 因此 ,刘 禹锡 认 为柳文 同美 ,但 尚未将 天人天 系说清道明 应该认识到 , 语 言的繁 简与文 章的优 劣斤没有直接的关系 。语言简洁 固然
涉及 的方面很 多 ,却只州 了 短 白余 字 ,显得 高度凝 练 。 ‘ 《 a潭 记 》同 样 以 极 为 简 洁 的 讲 , 全 面地 展 现 了潭 水 的 钴 各 种姿态 ,并 流露出 f己的心境意绪 j 、故而 ,刘 禹锡认 为柳 文有 “ 词甚约 ,而昧渊然以 K”的 特点。语亩的简洁一方面 来 源 于 对 字 面 的 推 敲 ,同 时 【离 不 开 作 着 清 晰 口 了的思 路 。 f 王 J 】
故朝散大夫检校 尚书吏部 郎【兼御 史 承赐紫令鱼袋清河县 f 1 开 国男赠太师崔公神道碑 一 文 ,只以了 J数语 ,便将纷纭 , 凝练。尤其是他的议论文 ,为 了论证 的细 密严实 ,有时 在语 言的运 用上会 显得有些繁复 . .例如 《 论易几六辩 》一文 ,为
印象 。 二 人散文在句式上也有各 自的特点 。从 句式 角度 而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