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10 行政效率
行政效率
案例反映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进一步纵深,其结 果是导致出现一些影响行政效率的问题。具体来说包括如下方 面: 一、部门间权责界限不清,职能存在交叉或者空白。 政府职能设置没有随着社会事务“新生旧死”而进行配套改革, 致使一些旧的职能占用了本该用于服务新事物的行政资源,出 现了职能交叉或者空白,例如多头审批、权责不对等的现象, 成为影响政府工作效率的主要原因。
二、行政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缺乏责任感和公仆意 识。 行政人员思想观念停留在“管制者”身份上,没有完成从管制 者到服务者的转变,对群众多采取行政命令的方式,缺乏热情 服务、积极帮助的新时期行政人员的基本责任意识。 三、工作运行保障机制不完善。 一是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不明确。二是部门间协调运行机制不 健全。
2012年3月以来,一些不法分子在互联网上 无端编造、恶意传播所谓“军车进京、北京出 事”等谣言,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北京市公安 机关依法对在网上编造谣言的李某、唐某等6 人予以拘留,对在网上传播相关谣言的其他人 员进行了教育训诫。 电信管理部门依法对梅州视窗网、兴宁528论 坛、东阳热线、E京网等16家造谣、传谣、疏 于管理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网站予以关闭。北 京市和广东省互联网信息管理部门分别对新浪 和腾讯微博客网站提出严肃批评。 据《人民 日报》
17日下午,月牙湖公园管理处一名工作人员称,目前管理处负 责公园保洁、绿化等方面的工作,湖面一直是养殖户在从事养 殖,不属于管理处管理,之前也有不少市民向他们反映湖水污 染的情况,管理处也很为难。不过最近现代快报对月牙湖进行 连续报道,管理部门也很重视,南京市农委、白下区住建局等 管理部门正与龙耀公司协商,让养殖户退出月牙湖。 南京市农委有关人士表示,目前管理部门正在积极协商此 事,待协商一致后,月牙湖将退出生产养殖,水面的使用权、 管理权将移交到白下区有关部门,做到真正的还湖于民。
行政效率名词解释
行政效率名词解释行政效率是指行政机关在执行职能和履行公共事务时所展现出来的效能、效果和效益。
行政效率是衡量行政工作质量和效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现代行政理论与实践中的核心概念。
行政效率是指在特定资源和制度条件下,行政机关能够按照规定的程序、时限和质量标准,高效地完成公共事务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行政效率的体现主要包括行政流程的简化、行政决策的科学合理、行政资源的优化配置、行政成本的节约和行政决策的执行力。
行政效率取决于行政机关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模式,也与行政管理的准则、制度和政策密切相关。
在行政机关组织结构方面,行政效率要求明确的职责分工、分层管理和协调机制,避免决策权和责任权的集中,形成合适的决策体系和运行机制,以提高行政效率。
在行政管理准则方面,行政效率要求行政机关遵守法律法规,依法行政,公正、公平、公开地处理公共事务,杜绝官僚主义、腐败和不作为现象,提高公共事务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在行政管理制度和政策方面,行政效率要求行政机关制定和执行科学合理的行政决策,优化行政资源配置,提高行政服务的响应速度和服务质量,减少行政决策的成本和时间消耗,提高行政决策的执行力和实效。
行政效率的提高可以带来多方面的好处。
首先,高效的行政效率可以提高政府工作的公信力和信任度,增强市民对政府的满意度和支持度,促进社会稳定和公共秩序的维护。
其次,行政效率的提高可以提高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降低决策错误和风险,提高行政决策的质量和效益,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最后,行政效率的提高可以节约行政资源,减少行政成本,提高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公共财政收入的增加和支出的减少。
然而,要提高行政效率并不容易,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努力。
首先,要推进行政体制和机制的改革,简化行政程序,优化行政决策的结构和流程,提高行政效率。
其次,要加强行政管理的规范化和专业化,提高行政机关的管理水平和能力。
同时,要加强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和评估,借助外部力量对行政工作进行监督,提高行政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行政效率
第十一章行政效率行政效率是衡量行政管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行政管理的生命线,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对现代行政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行政效率概述一、行政效率的涵义(一)什么叫效率?效率概念是一个物理学、经济学和行政学等学科所广泛使用的概念。
在经济学中,效率用来表示经济活动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
有人把效率解释为: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
(二)什么叫行政效率?行政效率是指一个行政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行政管理活动中,行政总产出与行政总投入的比率,可用公式表述为:行政效率=行政产出行政投入所谓提高行政效率就是要以最小的行政投入创造更多的行政产出,即用尽可能少的行政支出为社会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
(三)行政效率的高低的比例关系行政产出和行政投入与行政效率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的逻辑关系。
一般来说,行政产出与行政效率之间成一种正比例关系,而行政投入与行政效率之间成一种反比例关系,正确理解行政投入与行政产出的关系,是正确理解行政效率的关键。
二、行政效率与行政效能(一)什么是行政效能?所谓行政效能是指行政管理的有效性,是行政效率与行政目标之间的一种关系,可用公式表述为:行政效能=行政效率×行政目标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行政效率与行政效能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当行政活动方向与行政目标一致时,行政效率越高,则行政效能越高;相反,当行政活动方向与行政目标不一致时,行政效率越高,行政效能反而越低。
在现代行政管理学中,最先提出行政效能问题的人,当推美国行政学家赫伯特·A·西蒙。
他认为要提高行政效能,必须要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卓越的见识和运筹能力。
(二)选择正确的行政目标,对于提高行政效能起着关键作用。
在我国行政管理实践中,追求效能已成为行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原则。
三、行政效率的意义(一)从我国行政管理现状看,行政效率低下的现象仍然相当严重。
(二)行政效率在我国现行行政管理中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涵义:第一,行政效率是衡量行政管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行政效率的名词解释
行政效率的名词解释行政效率是指政府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管理和向公众提供有效服务时所耗费的社会资源与获得的组织效果和社会效果之间的比率。
它是政府在社会经济管理活动中的结果、效益、效能,是政府在行使其功能、实现其意志过程中体现出的管理能力。
本文将对行政效率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一、行政效率的定义行政效率是指政府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管理和向公众提供有效服务时所耗费的社会资源与获得的组织效果和社会效果之间的比率。
它是政府在社会经济管理活动中的结果、效益、效能,是政府在行使其功能、实现其意志过程中体现出的管理能力。
二、行政效率的组成部分行政效率由四个部分组成,即政治绩效、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文化绩效。
其中,政治绩效是指政府在政治领域所取得的成效,包括政治稳定、政治制度完善等方面;经济绩效是指政府在经济领域所取得的成效,包括经济增长、物价稳定等方面;社会绩效是指政府在社会领域所取得的成效,包括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等方面;文化绩效是指政府在文化领域所取得的成效,包括文化繁荣、文化传承等方面。
三、行政效率的影响因素行政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等。
其中,政治因素包括政治体制、政治文化等方面;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等方面;社会因素包括社会阶层、社会流动等方面;文化因素包括文化传统、文化价值观等方面。
四、行政效率的提高方法为了提高行政效率,政府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包括优化行政机构、提高行政人员素质、推进电子政务、加强绩效评估等。
其中,优化行政机构可以提高政府部门的组织效率和协同效率;提高行政人员素质可以增强政府的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推进电子政务可以提高政府的服务效率和便捷程度;加强绩效评估可以促使政府部门和行政人员更加重视工作绩效和行政效率。
五、行政效率的意义行政效率对于政府的管理和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行政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其次,行政效率的高低关系到政府能否有效地实现其职能和意志;最后,行政效率的高低对于政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测定行政效率的标准
测定行政效率的标准
测定行政效率的标准可以有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标准:
1. 经济效率:衡量行政机构在资源利用上的效率,包括成
本效益分析、生产率和效能等指标。
2. 时间效率:衡量行政机构在处理事务上的效率,包括办
理时间、办理流程、办理效率等指标。
3. 资源利用效率:衡量行政机构在利用各种资源方面的效率,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财务资源的利用情况。
4. 管理效能:衡量行政机构在管理层面的效率,包括决策
效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等指标。
5. 公众满意度:衡量行政机构在公众服务方面的效率,包括办事便捷性、服务态度、问题解决能力等指标。
6. 创新能力:衡量行政机构在创新和改革方面的效率,包括政策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等指标。
这些标准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常常相互关联和影响。
具体应用时,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境和目标选择适合的标准进行测定。
第十章 行政效率《行政管理学》ppt 课件
(二)行政效率测量的途径
1.投入的劳动与产出的效果之间的比较 2.已经完成的行政任务与预定行政目标之
间的比较
3.完成同一行政任务的现有水平与最高纪 录之间的比较
4.在相同条件下,不同行政部门实现行政 决策程度的比较
二、行政效率测定的主要原则和标准 (一)行政效率测定的原则 1、标准统一原则 2、量与质统一的原则 3、全面性的原则 (二)行政效率测定的标准 1、测定行政效率的量的标准 2、测定行政效率的质的标准
第三节 行政效率的提高
一、影响行政效率的因素 (一)外部因素 1.政治因素 2.文化因素 3.经济因素 4.自然因素 (二)内部因素 1.行政组织因素 2.行政人员因素 3.行政过程因素 4.行政技术因素
二、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 (一)牢固树立效率观念,加强行政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二)科学界定政府职能,实现行政组织结构合理化 (三)贯彻依法行政的原则,使行政管理制度化、法制化 (四)加强培训工作,提高行政人员素质,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运用现代行政管理技术方法、创新工作方 行政效率
第一节 行政效率概述
一、行政效率的涵义及特点 (一)行政效率的涵义 (二)行政效率的特点 1.行政效率具有政治性和社会性 2.关联性 3.行政效率具有相对性
二、行政效率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
(一)提高行政效率是行政改革的核心问题 和行政管理的最终目的
(二)行政效率是衡量整个行政管理活动的 重要标准
(三)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学研究的核心内 容
(四)行政效率高低关系到我国的现代化进 程
第二节 行政效率的测定
一、行政效率测量的困难及测量途径 (一)行政效率测量的困难 1.对政府行为的量度及评价受价值观的影响大 2.不同种类行政任务的质与量难以进行比较 3.行政效果的质与量难以比较。 4.行政的短期效果与长期效果难以比较 5.行政有形效果与无形效果难以比较 6.行政单位由于规模大小和任务多寡不同,难以进行比较
公共行政学课件 第十章行政效率
01
上级领导。强调是否服从上级命令和政策,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情况,考核指标。对上级负责。“唯上”。
02
自我。自我评估。了解情况,但缺乏客观性。评估往往服从自利行为,比如避免暴露缺点,只强调成就,评估往往代表着局部利益,容易走向片面并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
(三)绩效评估的主体
(四)公共部门的特性与评估的困境
观点:对传统效率观的批判
效率批判: 效率评价的维度(标准) 阿马蒂亚·森的效率观,认为经济学的效率(前述)的是基于“工程学”的主流经济学的效率存在问题(技术效率和帕雷托效率),效用或福利来衡量效率的,只关心最基本的逻辑问题,忽略了人类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人的美德或一个怎样活着等问题,导致经济学贫困,主张以个人的自由来衡量效率,含有肯定性自由(基本的可行能力——免受困苦,诸如饥饿、营养不良、不可避免的疾病、过早死亡之类,以及能够识字算数、享受政治参与等)扩展自由是发展的首要目的,主要手段。
四、公共组织绩效评估的研究与实践
五、行政效率测定的方法与技术
(一)行政效率测定的概念 行政效率的测定是一门科学,需要科学的方法和技术。行政效率测定方法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并将不断趋于完善。 1.效率测定的实施框架 效率测定的实施框架指效率测定的总体规划,它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是效率测定的业务计划;二是效率测定的组织安排。 2.效率示标(efficiency indicators) 效率示标显示的是人类生产、管理活动的效率方面的信息,且这种显示比较规范。即生产、管理活动中效率水平的规范化显示。 3.成本函数和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可以表示成Y=f (X),成本函数可以表示为C=C(P, X)。其中Y 是产出,X是各种投入构成的向量,C表示成本,P则表示各种投入相对应的价格所构成的向量。
第十章 行政效率
2、技术效率与配置效率 、
技术效率: 技术效率:导致无效率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投入未得到充 分利用,因而在投入为定值时,产出未达到最大可产出值。 这种无效率称为技术无效率。换言之,技术效率关注的是 各项投入是否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配置效率: 配置效率:导致无效率的第二个原因是多种投入要素未 调整到最佳比例,由此引起的无效率称为配置无效率。配 配 置无效率亦称为价格无效率。 置无效率亦称为价格无效率。因为在确定最佳投入比例 时,每一单项投入的价格(即投入成本)是一个重要的考虑 因素。配置效率关注的是各项投入是否达到最佳组合或最 佳比例。 提高技术效率(降低技术无效率)的方法是充分利用资源提 高产出,而提高配置效率(降低配置无效率)主要靠调整投 入要素之间的比例。
三、行政效率的测定 (一)行政效率测定的基础
1、行政环境。行政的外部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如地理 、行政环境 位置、气候、温度等,也包括社环境,如政治气候、文化 习俗、经济状况、民族传统、社会心理等。 2、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机构设置是否合理,分工是否明确,层次 是否清楚,人员是否精干,领导是否统一等都直接制约着 行政效率。 3、行政人员是行政活动的主体 、行政人员是行政活动的主体,他们自身的政治思想、 专业业务知识、工作能力、道德修养 等方面素质的高低 以及他们的时间观念、效率观念的强弱,都直接影响着行 政效率的高低。 4、行政决策的正确程度 、行政决策的正确程度。行政决策决定着行政管理的方 向和目标。决策的正确与否,表明了行政效率的方向性要 求。若决策是错误的,那么效率再高也是负的
(二)行政效率测定的原则
行政管理为社会主义政治服务的原则 量与质统一的原则 短期效果与长期效果统一的原则 局部效益与全局效益统一的原则
(三)行政效率测定的标准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10第十章《行政效率》
第四节 行政效率测定的方法与技术
二、效率测定方法的分类 (一)参数测定与非参数测定 (二)关于统计噪音的考虑
(三)极限关系及其寻求
35
第四节 行政效率测定的方法与技术
三、效率测定的具体方法
• (一)效率测定的传统方法 • (二)工作荷载分析法(Workload A nalysis)
• • • • (三)要素分析法(Factor Analysis) (四)产出评估法(Output Evaluation) (五)回归模型法 (六)数据包络分析法
29
第四节 行政效率测定的方法与技术
30
第四节 行政效率测定的方法与技术
31
第四节 行政效率测定的方法与技术
32
第四节 行政效率测定的方法与技术
33
第四节 行政效率测定的方法与技术
一、效率测定的基本概念 • (三)成本函数和生产函数 • 生产函数可以表示成Y=f (X),成本函 数可以表示为C=C(P, X)。其中 Y 是产出, X是各种投入构成的向量,C表示成本,P则 表示各种投入相对应的价格所构成的向量。 对生产函数而言,当投入一定时,产出可以 达到一个最大值;对成本函数而言,当产出 一定、投入要素的价格一定时,成本可以达 到一个最小值。
24
第三节 绩效评估的作用和意义
三、公共组织绩效评估的研究与实践
• •
鉴于组织绩效评估在其他国家的广泛应 用,西方学者惊呼传统的“行政国家”正被 “评估国家”所取代。一位专栏作家也对此感 叹道:“我们已经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理性 思辩不再受尊崇,信服才是一切。„„一个东 西若不能测定,那它就不存在”。
第一节
行政效率概述
一、行政效率的涵义 2、中西学术界观点的差异 我国学术界倾向于对行政效率做广义的 解释:行政效率不仅体现在时效、速度、理 想的产出投入比率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 社会效益上”,是“数量和质量的统一,价 值和功效的统一”。 西方学者则倾向于对效率做狭义的解 释:效率只是广义的绩效(performance) 或生产率(productivity)的一个组成部分。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第三版)课后习题讲解第10章行政效率
第10 章行政效率二、思考题1 .对行政效率可以做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试分析各自的利弊。
答:( l )行政效率的涵义行政效率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行政管理活动的效果的重要衡量标准。
提高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者所追求的重要目标。
但是迄今为止,对行政效率的涵义还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
目前来看行政效率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①从广义上讲,行政效率是指行政管理活动时效、速度、理想的产出投入比率和社会效益的综合反映,是数量和质量的统一,价值和功效的统一。
②从狭义上讲,行政效率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从事行政管理活动的产出同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要素之间的比率关系。
( 2 )行政效率的广义解释和狭义解释的利弊①广义理解的利弊。
行政效率的广义界定考虑了行政管理活动的整体性和多元性,是对行政系统功效的综合反映,但是在具体测定中则需要把效率和效益的测定合二为一,一步到位。
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这显然不切实际不利于管理操作。
②狭义解释的利弊。
行政效率的狭义界定将效率和效益区别对待,有利于管理操作。
由于行政活动的最终社会效果与其直接产出相比具有滞后性、间接性和整体性,效率和效益测定必然存在理论框架、运用范围、分析模型、应用技术与方法上的差别。
把效率和效益在概念上区别开来,也就承认了这些差别,有利于在操作中因事制宜,灵活运用。
但是在当代公共部门的活动的成功与否最终是通过有效性来评估的,也就包括了效率和效益两个方面,狭义定义无法全面、准确、客观的反映政府绩效和存在的问题。
3 .论行政效率的基本类型。
答:行政效率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具体包括以下凡个方面:( l )微观效率和宏观效率就行政效率方面而言,微观效率是指特定公共组织提供相同单位的产品和服务所需要的相对成本,也就是具体行政单位管理和服务活动的产出和投入的比率。
宏观效率是指不同国家中不同制度安排所引起的总体发展速度。
其中的制度安排包括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第三部门的相对规模和相互关系,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及其政府结构和不同政府部门的职能分工等,总体发展速度既包括经济增长率,又包括文化、教育、社会道德水平等方面的社会发展速度。
第十二章行政效率
二、行政效率测定的原则和标准 2. 行政效 率测定 的标准
(1)测定行政效率的量的标准,就 是看人力、物力、财力、时间节约的 程度的数量界限。
2.行政效率测定的标准
(2)测定行政效率的质的标准,就是把 行政活动放在整个社会政治系统中去考察, 着重分析和评价行政目标和执行决策本身 的正确性.
第十二章
行政效率
第一节 行政效率概述
一、行政效率的含义和特点
1.行政效率的含义
行政效率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人员在从事 行政管理中所得到的效益同所消耗的人、财、物 力和时间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也是指行政活动的 产出与投入之间的比率。
行政效率= ——————
行政活动投入 把握三点: (1)行政效率是质与量的统一
行政活动产出
(2)行政效率体现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
(3)行政效率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要求
1.行政效率的特点 (1)方向性 (2)关联性 (3)社会价值性 (4)相对性
二、行政效率的要素
1. 决定行政效益的因素有: 效益 要素 (1)行政活动的总方向和性质 (2)各项政策决策的质量
二、行政效率的要素
1. 环境 因素
(1)国家政治安定,政治生活民主化、 法制化是行政生活正常的基本条件, 也是实现高效率行政管理的前提。
(2)国家经济发展状况是提高行政效率的物质基础。。 (3)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及公民整体效率意识,是影响行政 效率的社会心理条件。 (4)地理环境、交通、信息等也是影响行政效率的重要因素
4.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行政管理干 部队伍.提高 领导者 和 工作人员的素质。
公共行政学课件 第十章行政效率
行政效率与行政责任的关系
行政效率是衡量行政组织履行职责的重要指标之一。高效率的行政组织可以 更好地履行其职能,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行政效率和民主、法治的关系
高效的行政效率可以促进公民参与和民主决策的实现。法治是确保行政效率的基础,通过法律框架可以规范行 政行为,提升效率。
行政效率和公共利益的权衡
行政效率和公共利益之间经常需要做出权衡。政府应该在追求高效率的同时,确保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并满足 社会各方面的需求。
行政效率评估的方法
评估行政效率时,可以考虑各方面的指标,如资源利用效率、时间成本、服务质量等。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 法可以全面评估行政效率。
行政效率的影响因素
行政效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领导力、组织结构、信息技术等。了解优化这些因素可以提升行政效率。
公共行政学课件 第十章 行政效率
公共行政学课件 第十章行政效率 PPT大纲
什么是行政效率
行政效率是指政府或行政组织在实现目标时所消耗的资源和时间的比例。它 衡量了行政行为的快速、准确和经济的程度。
行政效率的重要性
行政效率是现代公共行政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它可以提高政府服务效能, 节约资源,增加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
行政 效率
第一节 信用的概念及其产生与发展
当赊销到期、支付货款时,货币不再发挥其流通手段的职能而只充当支 付手段。 这种支付是价值的单方面转移。正是由于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 职能,使商品能够在早已让渡之后独立地完成价值的实现,从而确保了 信用的兑现。整个过程实质上就是一种区别于实物交易和现金交易的交 易形式,即信用交易。 在信用发展史上,高利贷信用是最古老的信用形 态。高利贷是通过贷放货币或实物以收取高额利息为目的的一种信用关 系。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行政效率概述
3.监督与反馈效率 行政机关依据一定的政策和自身的职能向公众提供各种各样的管理与服
务活动,这种服务的质量、服务的速度、服务的成本都要受到公众的监 督和评价,这种监督与评价都要反馈到相应的行政机关。公众能否有效 地进行监督,公众的评价信息能否及时、准确、完整地传达到有关当局 ,这就是监督与反馈效率。 以上3种效率是相互联系的, “决策—执行—监督”,决策中的“投入 ” 是意见表达, “产出”是决策;执行中的“投入”是决策,“产出 ” 是服务;监督保障中的“投入” 是服务,“产出” 是评价和新一轮 的意见表达。前一环节上的产出,都是下一个行政活动的投入。这样, 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圈。公众正是从这3个角度来审视行政机关的 工作,从而得出相应的评价。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行政效率概述
政府为公众提供服务,满足社会需求的方式之一是制定各种各样的政策 政治活动的逻辑起点和实际开端为意见表达。不同的利益集团和公众由 于有自己的利益,因而就要表达自己的意志。当某个个体及群体有意见 表达,并把这种使命赋予公共机构的时候,公共行政机构的活动就开始 了。意见表达是政府和公共组织了解公共需求的主要方式和渠道,是制 定决策的重要依据;决策是政府机关和公共组织在意见表达与意见综合 的基础上制订出的各种法规、规章、政府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工作规 划、建议以及与之相应的预算方案。
简述测定行政效率的标准.
简述测定行政效率的标准.
测定行政效率的标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时间效率:衡量行政工作完成的速度和效率。
例如,衡量一个政府部门处理某个事务所需的时间长度,以及与同类型事务在其他部门或其他国家相比较的时间差异。
2. 资源效率:评估行政工作所消耗的资源,如人力、财力和物力等。
资源效率的提高意味着在相同的资源条件下,能够更有效地完成工作。
3. 绩效目标达成度:评估行政工作是否能够实现既定的绩效目标。
通过对行政工作的输出结果进行评估,如政策实施的效果和成果等,对行政工作的绩效进行考核。
4. 服务质量:评估行政工作提供的服务质量和满意度。
包括对公众、企业和其他组织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如快速响应、解决问题的能力、服务态度等。
5. 创新能力:评估行政工作在推动改革创新方面的能力。
包括行政部门在政策制定、流程优化和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创新能力。
6. 透明度和问责机制:评估行政工作的透明度和问责机制。
透明度体现在行政工作的信息公开程度,问责机制体现在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和追究责任。
这些标准是对行政效率进行综合评估的重要指标,可以帮助机构和政府部门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提高行政效率。
简述测定行政效率的标准
简述测定行政效率的标准行政效率是衡量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指标,其中涵盖了政府有效办理行政事务,促进社会发展、贯彻政策和服务国民的能力。
政府有效运作的水平,不仅反映在它的公共效益,还将直接影响公民的体验和引发经济发展的动力。
因此,测定行政效率的标准一直是政府所关注的。
首先,衡量行政效率的重要指标是服务水平。
服务水平是政府行政效率的重要指标,它要求政府能够有效提供服务,满足公众的需求,为国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服务水平包括服务质量、服务效率、服务流程等维度,反映了政府在办理行政事务时有效可靠的水平。
其次,衡量行政效率的重要指标是政策执行。
政策执行是政府行政效率的重要指标,它要求政府能够及时准确的实施政策,并落实政策的具体措施,以保证政策实施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在实施政策时,需要考虑政策的权威性、公正性、公开性、持续性和全面性等因素,反映政府行政能力的高低。
再次,衡量行政效率的重要指标是政府的资源配置。
政府的资源配置是政府行政效率的重要指标,它要求政府能够有效地分配公共资源,有效使用财政收入、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等,以实现行政能力的有效整合。
主要考虑资源合理分配、利用效率提高、及时补充和实现有效增值等目标,反映政府行政效率的高低。
最后,衡量行政效率的重要指标是社会发展推进。
社会发展推进是政府行政效率的重要指标,它要求政府能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根本性的政策安排,从而实现政策的实施、发展的均衡性、社会的稳定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主要考虑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安全状况、社会包容性,反映政府行政效率的高低。
综上所述,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衡量行政效率的主要标准是服务水平、政策执行、资源配置以及社会发展推进。
因此,如何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进一步推动各领域的社会发展,是现在政府最关注的焦点之一。
政府应加强服务水平的改善,提高政策执行的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并及时促进社会发展。
通过上述措施,才能有效推动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实现政府的良性发展。
行政效率的计算大全
行政效率的计算大全评价某个行政机关行政效率高低,一般根据的是行政机关服务对象的主观感受。
而行政服务对象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有生产经营者,也有普通市民、普通消费者等。
不同的服务对象的主观感受可能不同,甚至相互对立。
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客观标准体系来衡量政府机关工作效率。
根据这一套客观标准进行计算,得出的结论可以帮助政府机关找到提高行政效率的正确路径。
本文试图建立一个简单的政府行政效率数学模型,作为计算政府行政效率的理论工具。
关键词:政府效率的本质政府效率的结构和数学关系一、政府效率的定义管理学上的效率本来是指投入和产出的关系。
但研究政府工作效率,既不能象管理学那样简单化理解为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也不能只注重服务对象对政府工作速度单方面的主观感受。
因此,要衡量一个政府机关的行政效率,必须首先给出科学的行政效率的定义。
按照美国管理学家埃默森关于“适当的人、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以适当的方式、作适当的工作”的效率原则,行政效率应当是指行政机关用合理的时间、以合理的代价、正确处理行政事务并产生预期的社会效果。
因此,行政效率由以下三个基本要素组成:速度、成本、行为的正确度。
(一)行政行为速度。
办事速度是效率的外在表现。
但是,就行政效率而言,并不一定是越快越好,而是指时间使用的合理性。
这种合理的时间标准是指行政服务对象希望的“快”和可以接受的“慢”之间的结合。
所谓希望的快,当然是越快越好,即时即刻。
所谓可以接受的慢,是指行政服务对象的希望底线,即不因政府工作的周期破坏其原定的计划,或者付出额外的成本。
通俗地说就是不至于“坏事”。
在这两者之间的结合点是比较理想的。
一方面,政府机关不需要为满足服务对象的不十分必要的速度而支付不合理的成本,另一方面也不会对服务对象造成任何意义的延误。
(二)行政行为的成本。
政府处理问题的投入成本是一个很复杂的经济学问题,大致包括三个部分:行政设施成本、行政制度成本、行政人员成本。
如果政府机关处理某个问题速度很快,具体的服务对象评价为效率高。
测定行政效率的方法
测定行政效率的方法一、行政效率的定义与重要性二、主观指标的测定方法2.1 问卷调查法2.2 访谈法2.3 座谈会2.4 民意调查三、客观指标的测定方法3.1 数据分析法3.2 工作时间测算法3.3 办事效率比较法3.4 资金利用率测算法四、综合测定方法4.1 综合评价法4.2 统计指标法4.3 经验判断法4.4 模型建立法五、实例分析5.1 某地行政效率测定实例5.2 行政效率改进措施六、行政效率测定方法的局限性与展望七、结论行政效率是指行政机关在执行公务过程中,高效、快速且精确地完成所需工作的能力。
测定行政效率的方法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探讨该方法。
二、主观指标的测定方法2.1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通过发放问卷,让受访者根据自身经验和观察,对行政效率的表现进行评价。
通过分析问卷结果,可以获取对行政效率的主观评判。
2.2 访谈法访谈法是通过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向相关人员了解行政效率情况。
访谈可以深入了解行政机关的运作模式、工作流程以及存在的问题,从而评估行政效率的高低。
2.3 座谈会座谈会是集各方面意见和建议的专门性会议。
在座谈会上,可以邀请相关人员进行讨论和发言,搜集各方面对行政效率的看法,从而得出综合评价。
2.4 民意调查通过广泛而有针对性的民意调查,可以获取公众对行政效率的评价。
民意调查可以通过电话、互联网等方式进行,得到较为客观的评价结果。
三、客观指标的测定方法3.1 数据分析法通过对行政机关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如工作量、处理时间、办结率等指标,可以客观评估行政效率。
数据分析法能够提供实际依据,但需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2 工作时间测算法通过对行政机关工作所花费的时间进行测算,可以评估行政效率。
工作时间测算法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工作过程中的时间使用情况来实施。
3.3 办事效率比较法对不同行政机关或同一机关不同部门的办事效率进行比较,可以评估其行政效率的优劣。
办事效率比较法能够发现问题所在,并为改进提供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 行政效率
1、行政效率的含义和类型
行政效率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从事行政管理活动的产出同所消耗的人财物资源等要素之间的比率关系,可用公式表述为:行者效率=行政产出/行政投入。
①微观效率:指特定公共组织提供相同单位的产品和服务所需要的相对成本,也就是具体行政单位管理和服务活动的投入产出比。
宏观效率:指不同国家中不同制度安排所引起的总体发展速度。
②技术效率:关注的是各项投入是否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配置效率:关注的是各项投入是否达到最佳组合或最佳比例。
③静态效率:关注的是在特定时段能否游侠利用资源进行管理和提供服务,即特定时段内的投入产出比。
动态效率:关注的是不同时间段效率的变化情况,即投入产出比在不同时间段的变动率。
④个人效率:指特定行政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所体现的时效、办事速度等。
组织效率:指特定行政单位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和提供公共服务的时效、办事速度、投入产出比等。
2、行政效率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
①行政效率是衡量行政管理活动的重要标准。
行政效率高低是行政管理中各种要素组合是否科学的综合反映。
②行政效率高有助于建立政府与社会之间的良性关系。
提高行政效率有助于提高政府形象,有助于政府与社会之间建立良好关系,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③行政效率高低关系到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行政效率的高低确实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④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学研究的主题。
行政学研究的目标在于尽可能提高行政效率。
3、行政效率研究传统模式的局限性
①基本沿用管理学效率研究的概念、理论和方法体系,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和原则,忽视了公共部门的公共特性及行政效率研究的特点和特殊要求。
②多采用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经验式调查和以效率为中心的综合研究模式,结论多是一些普遍原则,既没有充分体现出效率这一主题,又缺乏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4、当代行政效率研究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07论述)
①行政效率研究“公共性”的彰显。
行政效率的公共性表现为管理学研究模式的求异,既不断从管理学效率研究中吸取营养,又在一定程度上摆 第十章 行政效率 第一节 行政效率概述 第二节 行政效率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三节 行政效率测定与绩效评估 一、效率研究:一个新领域的出现 二、行政效率研究的传统模式及其局限性 三、当代行政效率研究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四、我国行政效率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行政效率的含义 二、行政效率的类型 三、行政效率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 一、公共组织绩效评估的作用和意义 二、公共部门的特点和绩效评估的困难 三、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研究与实践 四、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估 五、行政领导绩效考评 第四节 行政效率测定的方法与技术
一、效率测定的基本概念 二、效率测定方法的分类
三、效率测定的具体方法 第五节 提高行政效率的方法
脱了对管理学效率模式的过度依赖,以适应公共部门的特性和特殊要求。
②对综合研究模式的超越。
研究者不再是提出普遍和笼统的原则,而是集中在行政效率的具体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③效率和质量的地位转换。
当代关注焦点逐渐转向了效益和顾客满意,质量被提到首要地位。
其表现包括:质量概念的泛化,绩效测定中质量标准的比重持续增加,以及此起彼伏的质量运动。
5、我国行政效率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①缺乏对行政效率的深入研究。
研究专著少,多数只出现在概论部分。
②效率研究没有完全脱离综合模式。
目前只用效率概念把行政学内容连结起来,没充分体现效率主题。
③行政效率研究方面学术敏感性不足,对当代国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和新趋势缺乏系统了解和追踪研究。
④行政效率研究还存在着与实践的脱节。
提出的提高效率的原则和技术缺乏操作性。
6、绩效评估的作用和意义
(1)从负面意义上说,不进行绩效测定或测定不准确,会导致:公共物品的过度供给,成本上升和浪费;鼓励官僚的预算最大化倾向;导致公共机构内部的私人目标。
从正面意义上说,体现公共管理的新思维,是提高行政效率的有效工具,有助于提高公众对政府的支持及政府的政治合法性。
(2)绩效评估与公共管理新理念
①绩效评估与公民为本。
没有公民满意状况的持续调查,没有立足公民对管理活动效果的测定,公民为本只能流于空洞的口号。
②绩效评估与权力的非集中化。
绩效评估为上级提供了充分的信息和控制绩效的手段,为分权化改革提供了基础。
③绩效评估与结果导向的管理。
现代管理要取得效果,就必须对结果进行科学的测定。
④绩效评估与市场机制。
绩效评估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在公共服务机构与公众的关系和公共部门内部关系中,绩效评估都会起到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效果。
(3)绩效评估在管理中的功能:计划辅助功能、监控支持功能、促进功能、激励功能、资源优化功能。
(4)绩效评估与政府的政治合法性
①.展示成果能赢得公众的支持和理解;②展示绩效状况能推动公众对政府的监督;③绩效评估能帮助提高政府的形象。
7、公共部门的特点和绩效评估的困难(05、12论述)
(1)公共部门的垄断性。
垄断性给组织绩效评估带来两种后果:
①服务垄断往往伴随着对信息的垄断,使得公众难以掌握充分的信息对特定组织的绩效进行科学评判。
②确定评价标准的困难。
(2)公共部门的目标多元性和目标弹性。
加剧绩效评估的困难。
(3)公共部门产出的特征。
①公共部门产出多为无形产品,使得难以评估提供服务的组织绩效。
②产品的中间性质使得对最终产品的贡献难以度量。
③最终产品的非商品性使得难以对其数量进行评估。
(4)公共部门生产过程的特点。
生产过程的劳动密集型特征和生产技术的不确定性,加剧了绩效评估的困难。
(5)公共管理环境的特点。
公共服务是在与社会和公众的互动过程中实现的,要求公共管理有相当的灵活性和管理手段的适应性,使得标准化很难实现。
8、效率测定的基本概念(了解)
(1)效率测定的实施框架:指效率测定的总体规划,包括效率测定的业务计划和组织安排
(2)效率示标:是生产管理活动中效率水平的规范化显示,其为绩效信息收集提供基本依据,体现测定对象的不同特点
(3)成本函数与生产函数。
两者作用;a直观体现各种因素对效率的影响b 为效率测定提供数据c 寻求极限关系9、效率测定的方法分类(了解)
参数测定与非参数测定;关于统计噪音的考虑;极限关系及其寻求
10、效率测定的主要方法
①效率测定的传统方法,包括效率评价的经验方法、资源投入进度监测法和特定法。
②工作荷载分析法,即通过不同单位在工作荷载和结果方面的横向比较来确定各单位的效率水平。
③要素分析法,即投入要素与结果要素转换率的分析,包括单要素分析和多要素分析两种类型。
④产出评估法,实质上是对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活动效果的评价过程,评估者需要排除其他因素,确立管理活动的净效益。
⑤回归模型法,即采用特定的函数形式来匹配已有的数据,属于参数法。
⑥数据包络分析法,即将观测值以前沿面方式加以包络的衡量方式。
采用数学规划模式,以极大值和极小值来得到效率前沿面或极限曲线,用所有效率良好的受评估单位组成效率前沿,其他效率交叉的便落在该前沿之内,通过相互比较来确定相关单位的效率水平。
11、提高行政效率的方法
①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
②加强对政府的绩效评估。
③降低政府管理成本,加强财政、预算管理。
④加强行政法制建设,惩治腐败。
⑤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建设电子政务。
⑥加强公共行政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