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试讲教案
初中地理试讲10分钟范例
初中地理试讲10分钟范例
摘要:
1.课程背景和目标
2.教学内容
3.教学方法
4.教学总结
正文:
一、课程背景和目标
本节课是初中地理课程的试讲,时长为10 分钟。
课程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并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
1.地理学科的定义和意义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的学科,它涉及到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领域。
2.地球的基本知识
向学生介绍地球的形状、大小、自转和公转等基本概念。
3.地图的认识和使用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重要工具,教授学生如何正确阅读地图,并培养学生使用地图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
针对一些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快速理解和掌握。
2.互动问答
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些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
通过具体的地图案例,让学生实际操作,提高学生对地图的认识和使用能力。
四、教学总结
在本节课的试讲过程中,教师通过讲授法、互动问答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地理学科有了初步的了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地理试讲稿模板三篇
初中地理试讲模板(一)一、开场白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报考初中地理的××号考生。
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课题名称,如民族/工业/能源资源的开发/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下面开始我的试讲!二、导入部分上课!同学们好!请坐!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习过?(复习之前知识,如我国的人口/我国的农业/我国的自然资源/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下,?(具体知识点回顾,如人口分布情况如何/中国农业的发展状况/占比重最大的资源是什么/三圈环流的形成)很好,我听到有同学回答出来了,,(转述答案,如人口分布疏密不均/农业历史悠久种类繁多/煤炭比重最大/三圈环流的形成与分布规律)那大家是否思考过?(将复习知识与新内容建立联系,如不同民族的人口又具有怎样的分布特点/工业的发展是否也如农业一样呢/煤炭资源的开发具体要考虑哪些问题呢/地球的公转会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产生怎样的影响呢?)看到有些同学在摇头,没关系,我们今天就来深入探讨这个问题——。
(导入之后写题目,如民族/工业/能源资源的开发/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写标题)注:导入不要过长,简明扼要即可。
三、新授部分同学们,咱们先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引导大家进入课题学习,如你能想起我国有哪些民族吗/工业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若由你负责开发山西省的煤炭资源你会考虑哪些因素/地球的公转和近地面冷热不均之间存在怎么的关联性)根据我们以前学习到的知识,试着回答一下,这位同学,嗯,,(转述答案,如汉族、满族、藏族、苗族、壮族/生活资料、生产原料、技术装备/结合当地实际,考虑资源储存状况,市场情况还有交通/近地面太阳直射点接收到的热量最多……)很好,你总结的很全面,知识面宽广,请坐。
同学们,我们来总结下刚才这位同学的发言,。
(此处高度概括,如我国民族众多/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开发资源时要考虑因地制宜/公转造成太阳直接点的季节性移动,进而造成近地面冷热地带也跟着季节性移动)(板书)现在请大家看,(第一个任务自主学习,如阅读背景资料回答大屏幕上的问题/大屏幕上的中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柱状图/大屏幕上山西省主要煤田和煤矿分布图/观察气压带和风带随季节移动示意图)给大家3分钟时间,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找出其中规律。
初中地理面试微型课教案
初中地理面试微型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河流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
2. 难点:亚洲气候的特点及成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亚洲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亚洲的自然环境,提问:“请大家说一说,你对亚洲的自然环境有哪些了解?”2. 新课讲授:(1) 地形特点:a. 展示亚洲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亚洲的地形特点。
b. 分析亚洲的地形类型,如高原、山地、平原等。
c. 讲解亚洲地形对气候、河流的影响。
(2) 气候特点:a. 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引导学生了解亚洲的气候多样性。
b. 分析亚洲气候的特点,如大陆性气候、季风气候等。
c. 讲解亚洲气候的成因,如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
(3) 河流特点:a. 展示亚洲主要河流图,引导学生关注亚洲的河流分布。
b. 分析亚洲河流的来源、流向及特点。
c. 讲解亚洲河流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3. 课堂互动:提问:“请大家说一说,亚洲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有哪些影响?”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亚洲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4. 总结拓展:强调亚洲自然环境的特点及其对人类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关注环保,保护自然环境。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地图观察、数据分析等方法,使学生了解了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通过课堂互动,让学生认识到亚洲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增强环保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初中地理面试备课教案
初中地理面试备课教案【知识与技能】掌握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情况。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地图和图片,学习从地图中获取有用地理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环保意识,感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情况。
三、教学难点: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及分布规律。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运用生活实例导入:展示我国南方地区的美丽风光和丰富物产,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
进而导入本节课。
(二)新课讲授1. 我国的气候类型讲述我国气候类型的多样性,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包括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西部高山地区则表现出明显的垂直气候特征。
2. 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及分布规律提问:同学们知道各种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吗?它们在地理分布上有何规律?学生阅读教材,小组讨论后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各种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及分布规律。
3. 气候类型与人类活动讨论:不同气候类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适应和利用气候资源,提高生活质量。
(三)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我国气候类型的多样性和分布规律。
(四)课后作业1. 绘制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
2. 调查家乡的气候特点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规律。
同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思维发展,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助学生在掌握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情况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地理素养和环保意识。
初中地理辅导试讲教案
初中地理辅导试讲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气候类型的概念及划分依据。
2. 能够说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及其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兴趣,提高学生关爱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及其分布特点。
【难点】气候类型划分的依据及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图片导入。
教师展示世界各地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景色?进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1. 气候类型的概念及划分依据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回答以下问题:【问题】什么是气候类型?气候类型是如何划分的?【学生回答】气候类型是指地球表面上具有相似气候特征的地区。
气候类型的划分主要依据气温和降水两个要素。
2.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教师PPT展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有哪些?它们分别分布在哪些地区?【学生回答】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等。
它们分别分布在赤道附近、热带草原、热带沙漠、中纬度沿海、中纬度内陆、高纬度地区等。
环节三:案例分析教师选取典型的气候类型,如热带雨林气候,引导学生分析其特点:【问题】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回答】热带雨林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植被茂盛。
环节四: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问题】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学生回答】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气候类型的概念、划分依据及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
环节五: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作业:【作业】绘制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并简要描述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地图观察、案例分析和课堂小结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气候类型的概念、划分依据及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
初中地理教师招聘面试试讲稿(教案)33套
初中地理教师招聘面试试讲稿(教案)33套一、引言尊敬的评委们,大家好!我是今天面试的地理教师候选人,非常荣幸能有机会来到这里与各位分享我的教学理念和教案设计。
我相信地理教育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和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我的教案设计。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分为三个方面: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地理概念和知识,提高地理素养;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地理中的气候与气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有关气候和气象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对气候与气象有初步认识,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知识讲解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学生介绍气候与气象的基本概念和区别,并解释它们在地理学科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3. 实例展示通过展示一些具体的气候和气象现象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并总结规律。
可以使用实际气象数据、图片或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示。
4. 讨论互动组织学生们针对某个具体气象现象展开小组讨论,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并进行互相交流与辩论。
5.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提出自己的问题,并通过上网查找相关资料或阅读相关书籍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加深对气候与气象的理解。
6. 小结归纳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们提出他们对气候与气象的新认识和体会,并引导他们进行归纳总结。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阅读任务或调查研究任务,让学生在课后能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五、板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和掌握相关地理概念和知识;- 能力目标: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地理中的气候与气象》教学过程:1. 导入2. 知识讲解3. 实例展示4. 讨论互动5. 拓展延伸6. 小结归纳7. 作业布置六、教学评估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可以进行以下评估方式:1. 考察学生的对气候与气象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例如通过单选题、填空题等形式的小测验;2. 观察学生在实例展示和讨论互动环节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气候和气象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3. 查看学生的拓展延伸作业,评估他们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初中地理面试试讲模板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掌握地图的基本阅读方法,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观察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环境、关爱他人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地图的阅读方法和运用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难点】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小组合作法、讨论法、观察法。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一幅家乡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幅图片是哪里吗?它反映了我们家乡的哪些地理特征?”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理学科,了解家乡的地理特征。
”环节二:新课讲授1. 地图的基本概念(1)教师讲解地图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2)学生通过观察地图,了解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2. 地图的阅读方法(1)教师示范如何阅读地图,包括放大镜、缩小镜、倾斜观察等方法。
(2)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所学方法阅读地图,并总结出地图的阅读步骤。
3. 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1)教师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地理现象,如气候、地形、资源等。
(2)学生分组讨论,运用地理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环节三: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一幅世界地图,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找出我国的位置、邻国、地形、气候等特征。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家乡的地理特征,并运用地理知识解释。
环节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地图的阅读方法和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对地理学科的看法。
环节五:布置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观察并记录自己家乡的地理现象,运用地理知识进行解释。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初中地理面试常见试讲教案
初中地理面试常见试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利用地形图说出亚洲地形的特点,知道亚洲河流的流向特点,能够推测地形与河流之间的关系。
基本掌握分析某一大洲的自然环境的基本方法。
2. 通过读图分析,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3. 养成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情感,形成强烈的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亚洲地形特点、河流特点。
2. 难点:亚洲地形与河流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1. 情境创设法2. 地图法3. 小组讨论法4. 谈话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谚语“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首先带领学生理解这句谚语的含义,之后点出其中包含了两个非常重要的地理要素:地形和河流。
(2)由此引出本节课对亚洲的地形和河流的探讨——《亚洲的自然环境》。
2. 新课教学(1)亚洲地形特点① 教师出示《亚洲的地形图》,组织学生在三分钟内对照图例查找亚洲主要地形区。
② 学生分享找到的地形区,教师总结亚洲地形特点:中间高,四周低。
(2)亚洲河流特点① 教师出示《亚洲河流分布图》,组织学生在三分钟内观察亚洲河流的流向。
②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河流流向特点,教师总结亚洲河流特点: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流入海洋。
(3)地形与河流的关系①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地形与河流之间的关系,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
② 教师总结:地形影响河流流向,河流流向反映地形特点。
3.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分享自己的总结。
4. 作业布置(1)绘制亚洲地形图,标注主要地形区和河流。
(2)写一篇关于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的短文。
5.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亚洲地形和河流的特点。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学生能够掌握亚洲的地形和河流特点,理解地形与河流之间的关系,培养对亚洲自然环境的热爱和自豪感。
同时,教师也能够通过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初中地理教案试讲稿范文
初中地理教案试讲稿范文教学目标:1. 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信息。
2. 掌握亚洲的主要半岛、岛屿、山脉、河流等地理特征。
3. 理解亚洲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4.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图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1. 亚洲的基本地理信息。
2. 亚洲的主要地理特征。
教学难点:1. 亚洲的半岛、岛屿、山脉、河流等地理特征的理解和记忆。
2. 亚洲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PPT。
2. 地图或地球仪。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地球仪,找出亚洲的位置。
2. 简要介绍亚洲的基本信息,如面积、人口等。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亚洲的半岛、岛屿、山脉、河流等地理特征。
半岛:- 阿拉伯半岛: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等国家。
- 印度半岛: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家。
- 马来半岛: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岛屿:- 马来群岛: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菲律宾等国家的众多岛屿组成。
- 日本的岛屿: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等。
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高的山脉,珠穆朗玛峰位于此山脉中。
- 乌拉尔山脉:俄罗斯境内的山脉,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
河流:- 长江:中国最长的河流,流经中国的10个省份。
- 恒河:印度次大陆最重要的河流,流经印度和孟加拉国。
2. 讲解亚洲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如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印度次大陆,如印度、孟加拉国等国家。
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朝鲜等国家。
寒带气候:主要分布在俄罗斯北部的西伯利亚地区。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请学生在地图上找出亚洲的半岛、岛屿、山脉、河流等地理特征,并简要介绍其地理位置和特点。
2. 请学生根据亚洲的气候类型分布图,分析亚洲的气候分布特点。
四、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引导学生总结亚洲的地理特征。
初中地理教案试讲
初中地理教案试讲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
2. 使学生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气候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 气候现象的简单解释。
三、教学重点:1.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 气候现象的简单解释。
四、教学难点:1. 气候现象的简单解释。
五、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一些气候现象,找出其影响因素。
2. 讲解法:讲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和气候现象的简单解释。
3. 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影响气候的因素和气候现象的解释。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气候现象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讲解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3. 分析气候现象:让学生观察一些气候现象,如热带雨林、沙漠、寒带气候等,找出其影响因素。
4. 讲解气候现象的简单解释:讲解如何运用影响气候的因素来解释一些简单的气候现象。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影响气候的因素和气候现象的解释。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巩固学生对影响气候因素的掌握。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气候现象的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要通过讲解和讨论,使学生能够掌握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释一些简单的气候现象。
初中地理面试现场教案
初中地理面试现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面试技巧,提高面试自信心。
2. 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提升地理素养。
3. 通过模拟面试,锻炼学生的地理知识运用能力和应变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面试技巧培训:自我介绍、回答问题、礼仪表现等。
2. 地理知识复习: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等。
3. 模拟面试:设置不同地理场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真实面试过程。
三、教学过程:1. 面试技巧培训(20分钟)(1)自我介绍:指导学生准备简洁明了的自我介绍,突出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2)回答问题:教授学生如何运用地理知识回答问题,强调答题思路清晰、条理分明。
(3)礼仪表现:强调面试过程中的礼仪注意事项,如着装、表情、肢体语言等。
2. 地理知识复习(30分钟)(1)自然地理:复习地球、大气、水文、地形等自然地理知识。
(2)人文地理:复习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等人文地理知识。
(3)中国地理:复习我国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行政区划等知识。
(4)世界地理:复习世界各大洲地理特点、国家分布、国际组织等知识。
3. 模拟面试(50分钟)(1)设置场景:根据不同地理主题,设置模拟面试场景,如气候变化、城市规划等。
(2)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一部分学生扮演面试官,一部分学生扮演面试者。
(3)模拟面试:让学生按照面试流程进行模拟面试,锻炼应变能力和地理知识运用能力。
(4)点评总结:对学生的面试表现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给予改进建议。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面试技巧掌握程度:通过模拟面试,观察学生运用面试技巧的能力。
2. 学生地理知识运用能力:评估学生在面试过程中回答地理问题的准确性。
3. 学生满意度:调查学生对面试教学的满意程度,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五、教学建议:1.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给予个性化指导。
2. 创设真实情境,提高实践能力:多组织模拟面试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地理素养。
教师面试初中地理教案
教师面试初中地理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概况。
2. 使学生掌握亚洲的主要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河流等。
3. 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提高对地理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1. 亚洲的基本概况。
2. 亚洲的主要地理特征。
教学难点:1. 亚洲地理特征的理解和记忆。
2. 地图阅读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地理》相关章节。
2. 亚洲地图。
3. PPT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利用PPT课件展示亚洲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亚洲的地理位置。
2. 提问:“你们对亚洲有哪些了解?”引导学生回答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等。
二、新课讲授1. 讲解亚洲的基本概况,包括面积、人口、国家数量等。
2. 讲解亚洲的地形特征,如高原、山地、平原等。
3. 讲解亚洲的气候特征,如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等。
4. 讲解亚洲的河流特征,如长江、黄河、恒河等。
三、课堂互动1. 让学生分组讨论亚洲地理特征的特点和影响。
2. 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后作业1. 让学生绘制亚洲地图,标注出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等特征。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提问亚洲地理特征的相关知识。
2.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1. 讲解亚洲的其他地理特征,如生物多样性、农业分布等。
2. 利用PPT课件展示亚洲的典型地理现象,如季风气候、地震等。
三、课堂互动1. 让学生分组讨论亚洲地理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后作业1. 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亚洲地理特征的短文。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2. 学生课堂参与度。
3. 学生对亚洲地理特征的掌握程度。
教案初中地理面试
教案初中地理面试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的基本形状、结构和特点。
2. 掌握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及其地理意义。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地理学科兴趣。
教学重难点:1.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2.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及其地理意义。
教学准备:1. 地球仪或地球模型。
2. 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利用地球仪或地球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地球的结构又是怎样的呢?二、新课讲授1. 讲解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 讲解地球的结构:地球由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组成。
3. 讲解地球自转: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周期为一天。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交替、时间差异等。
4. 讲解地球公转: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为一年。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
三、课堂互动1. 提问:请同学们说一下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及其地理意义。
2.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四、案例分析1. 出示案例:我国春节期间,北方地区雪花飘飘,而南方地区却阳光明媚。
请同学们分析这种现象的原因。
2.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3.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课堂小结1. 请同学们总结一下今天所学的地球的基本形状、结构和特点。
2.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六、课后作业1. 绘制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示意图。
2. 思考: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地球仪和PPT课件的辅助教学,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了地球的基本形状、结构和特点,掌握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及其地理意义。
在课堂互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案例分析环节,部分学生对现象的原因分析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初中地理试讲10分钟范例
初中地理试讲10分钟范例【实用版】目录1.初中地理试讲 10 分钟范例概述2.试讲主题:我国的行政区划3.试讲目标4.试讲内容4.1 我国的行政区划概述4.2 我国的行政区划分类4.3 我国的行政区划特点4.4 我国的行政区划体系4.5 我国的行政区划历史沿革5.试讲方法与技巧6.总结与反思正文一、初中地理试讲 10 分钟范例概述本文旨在提供一个初中地理试讲 10 分钟范例,以帮助地理教师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
试讲主题为我国的行政区划,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的行政区划基本情况,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试讲主题:我国的行政区划1.试讲目标通过本次试讲,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的行政区划基本情况,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试讲内容(1)我国的行政区划概述我国的行政区划是指国家根据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将全国划分为若干层次大小不同的行政区域。
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地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等。
(2)我国的行政区划分类我国的行政区划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省、自治区、直辖市:我国共有 34 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包括 23 个省,5 个自治区,4 个直辖市和 2 个特别行政区。
- 地级行政区:包括地级市、地区、自治州、盟等。
- 县级行政区:包括县、市、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林区等。
(3)我国的行政区划特点我国的行政区划具有以下特点:- 多层次性: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多个层次,从省级到县级,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行政区划体系。
-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我国的行政区划既体现了中央集权的特点,又在一定程度上照顾到了地方的特殊性。
- 民族区域自治:我国的行政区划充分体现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设立了 5 个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等。
(4)我国的行政区划体系我国的行政区划体系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地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等。
(5)我国的行政区划历史沿革我国的行政区划历史沿革经历了多个阶段,从古代的州、郡、县制度,到现代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等制度,行政区划不断地调整和完善。
地理初中面试教案
地理初中面试教案课时:1课时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亚洲气候的复杂多样性;(2)掌握亚洲气候的主要特点;(3)能运用地图分析亚洲气候分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观察,分析亚洲气候类型的分布;(2)运用数据分析,了解亚洲气候的特点;(3)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探讨亚洲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2)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爱地球的观念;(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亚洲气候的复杂多样性及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亚洲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空调、风扇等设备,提问:这些设备在调节我们室内温度的同时,对室外温度产生了什么影响?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受到气候的影响,而气候又是地理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亚洲的气候特点。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请学生翻到教材第17页,观察“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并完成以下问题:(1)亚洲主要的气候类型有哪些?(2)这些气候类型在亚洲的分布特点是什么?2.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亚洲气候的复杂多样性,引导学生理解亚洲气候类型的分布与地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关系。
2. 分析亚洲气候的主要特点,如: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等。
3. 讲解亚洲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农业、交通、旅游业等。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请学生分组讨论:亚洲气候特点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哪些?2.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亚洲气候的复杂多样性及主要特点。
2. 强调亚洲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提醒学生关注环境保护。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根据教材第17页“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绘制亚洲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2. 结合教材内容,总结亚洲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撰写一篇短文(不少于300字)。
初一地理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初一地理教师面试试讲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和运动。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教学重点:1. 地球的形状。
2. 地球的运动。
教学难点:1. 地球的运动对地理现象的影响。
教学准备:1. 地球仪。
2. 多媒体课件。
3. 学生活动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通过提问“你们认为地球是什么形状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展示地球仪,让学生直观感受地球的形状。
二、新课讲授1. 地球的形状-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地球的真实形状,解释地球是一个近似的椭球体。
- 通过地球仪让学生观察地球的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特点。
2. 地球的运动- 介绍地球的两种基本运动:自转和公转。
- 利用动画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过程。
- 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理现象的影响,如昼夜更替、季节变化等。
三、学生活动1. 分组讨论地球运动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2. 每组选择一个现象,如日出日落、四季变化等,准备一个简短的解释。
四、课堂小结1. 总结地球的形状和运动的基本概念。
2. 强调地球运动对地理现象的重要性。
五、布置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一天中的日出、日落,并记录下来。
2. 思考并记录自己所在地区的季节变化特点。
六、结束语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自己的地理素养。
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课堂表现,反思教学方法和内容,以便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地理试讲题目教案
初中地理试讲题目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说出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及主要国家。
(2) 了解中东地区的宗教文化、民族矛盾、领土纷争等问题。
(3) 分析中东地区战争和冲突的原因,认识和平稳定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观察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利用资料和教材,分析中东地区的宗教、民族、领土等问题。
(3) 采用讨论、问答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中东地区战争和冲突的原因及解决途径。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和宗教的尊重和理解。
(2) 引导学生认识到和平稳定的重要性,关注世界和平与发展。
教学重点: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宗教文化、民族矛盾、领土纷争等问题。
教学难点:中东地区战争和冲突的原因及解决途径。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展示中东地区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中东地区的特点。
2. 提问:你们对中东地区有什么了解?中东地区为什么会发生战争和冲突?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及主要国家。
2. 让学生通过地图和资料,分析中东地区的宗教、民族、领土等问题。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讲解中东地区的宗教文化、民族矛盾、领土纷争等问题。
3. 分析中东地区战争和冲突的原因,认识和平稳定的重要性。
四、课堂讨论(10分钟)1. 引导学生讨论中东地区战争和冲突的原因。
2. 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中东地区的战争和冲突。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引导学生认识到和平稳定的重要性,关注世界和平与发展。
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说出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及主要国家;了解中东地区的宗教文化、民族矛盾、领土纷争等问题;分析中东地区战争和冲突的原因,认识和平稳定的重要性。
同时,学生能够通过讨论、问答等方式,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理初中考试讲评教案5篇
地理初中考试讲评教案5篇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地理初中考试讲评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地理初中考试讲评教案11.下列一些自然现象,由地球自转造成的是A.昼夜长短的变化B.四季变化现象C.昼夜现象D.昼夜交替现象2.太阳直射最北、最南的界线是A.南回归线和北极圈B.北极圈和南极圈C.北回归线和南极圈D.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3.下面是同样图幅的地图,你若采用比例尺的地图是A.建平县行政图B.朝阳市行政图C.辽宁省行政图D.中国行政图4.下列山脉为两个大洲分界线的是A.阿尔卑斯山脉B.喜马拉雅山脉C.乌拉尔山脉D.大分水岭5.东半球的经度范围是A.0°和180°之间B.20°E和160°W之间C.20°W以西到160°ED.20°W以东到160 °E6.关于地球上海陆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A.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B.南半球陆地多于北半球C.西半球陆地多于东半球D.陆半球陆地多于海洋7.地球上,海洋所占的比例是:A.71%B.29%C.50%D.39%8.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9.下列词语中,描述天气的是A.风和日丽B.长夏无冬C.四季如春D.常年湿润10.如果你爸爸今天要到南非出差(南半球),你将会建议带A.春装B.夏装C.秋装D.冬装11.2004年8月13日台风“查理”袭击美国,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台风的是:12.赤道地区全年高温多雨,南极大陆终年严寒少雨且温差大,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因素B.海陆因素C.洋流因素D.纬度位置13.下列地区中多地形雨的是A.沿海地区B.长江三角洲C.喜马拉雅山北坡D.喜马拉雅山南坡14.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青岛3月17日气温为2~8℃,2℃是指一天中什么时候的气温A.午夜B.日出前后C.日落之后D.早晨8 时15.造成世界气候地区差异的原因是A.各地区社会经济条件不同B.各地区风俗习惯不同C.各地农业发展水平不同D.影响气候的因素不同16.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比较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是A.干旱的沙漠B.原始的热带雨林C.寒冷的极地D.中低纬度的沿海17.下列四幅图是同纬度的四个地区,其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18.划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依据是A.军事力量强弱B.开发历史早晚C.经济发展水平D.人口多少19.下列关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国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B. 发达国家都位于北半球C.发展中国家都是二战后独立的D. 发展中国家都位于南半球20.发展中国家大多分布在A.亚洲、非洲、拉丁美洲B.北美洲、欧洲、大洋洲C.拉丁美洲、欧洲、大洋洲D.亚洲、欧洲、北美洲二、综合题(21题8分,22题11分,23题9分,24题10分,25题11分26题11分,共60分)21.根据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初中地理试讲试题教案
初中地理试讲试题教案【篇一:初中地理教师资格面试《不同的人种》教案】 2015山西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地理教师资格面试《不同的人种》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三类人种的划分依据,能够根据不同的外貌特征识别不同的人种。
说出三大人种的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地图和图片,学习从地图中获取有用地理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对待人种的态度,感知平等和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三大人种的特点和区别。
三、教学难点:树立正确的人种观念,懂得平等和尊重他人。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指环王》攻城片段,引导学生思考世界上的人种多样性,进入本课。
(二)新授教学1.探索人种特点:展示图片:分别白、黑、黄三种人图片,学生观察图片讨论下列问题:①这三种人种分别有哪些特点?在差异?③猜猜人种划分的依据有哪些?2015山西教师招聘考试学生先观察图片独立思考,然后再四人位一组讨论上述三个问题,最后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引导学生填写下表,并总结人种划分依据和结果2.探索人种分布:展示“世界人种的分布”图,学生读图思考:①我们读图的一般步骤有哪些?②指出三种人种的分布的地区?③总结人种在全球分布的特点。
学生先观察图片独立思考,然后再四人位一组讨论上述三个问题,最后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人种的分布特点:三大人种在世界上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分布区,又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
3.感受人种问题:开展“国王与奴隶”游戏,学生轮流的扮演国王与奴隶的角色,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角色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做出总结应如何正确地看待个人种。
(三)小结师生一起回顾不同人种的特点和分布特点。
学生复述对待不同人种应有的基本态度。
2015山西教师招聘考试(四)作业搜集不同人种的名人、英雄的故事,如黑人中的曼德拉,每人搜集2~3 个。
五、板书设计不同的人种一、三大人种的特点二、人种的分布三大人种在世界上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分布区,又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地理试讲教案
【篇一:【面试模板】中学地理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通
用模板】
【面试模板】中学地理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通用模板 2016-12-28中人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
出题方向
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考查
试讲模版
1. 导入(1.5 分钟)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这幅图片(或视频),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地貌、风俗、天气等)你们知道这样的现象是怎样出现的吗?今
天就让我们走进 xxx,追溯世界的形成日记!
2. 新授(6 分钟)
(1)互动分组
带领大家开始分组讨论,每一列(变换形式)为一个小组来讨论
一下这个问题(主题明确),给大家 5 分钟的时间相互交流,一会
儿我们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来回答问题。
分组时,老师注意要参
与到讨论中对学生进行指导。
(2)就本课内容开始讲解
自然地理:分布地区;地形特征;形成原因;造成影响;旅游景点等。
人文地理:人口分布;人类的生活活动与地理环境;环境问题(保
护环境)等。
注意:互动贯穿整个课堂,请同学回答问题时注意语言的规范性,
例如,请最后排(前排)同学来回答;请举手举得最高(最快)的
这位同学来回答;请左边的这位女同学来回答等,定语不要太多太
复杂,同时手眼要同步看向(指向)该同学。
3. 课堂小结(1 分钟)
回顾今天我们所学的知识,我们对自己生存的世界又多了一点认识,谁能站起来说一说今天我们学习的知识?
4. 家庭作业(0.5 分钟)
同学们可以了解一下还有哪些地区有一样的现象,明天我们上课的
时候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5. 结束语
今天跟大家度过了愉快的一节课,我们下节课再见!
【篇二:初中地理试讲题目】
初中地理教师资格认定试讲题目
1、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二课时——?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两个框题。
2、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球仪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第一课时——?等高线地形图?一个框题。
3、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二节海陆的变迁》第一课时——?沧海桑田?、?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两个框题。
4、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第一课时——?气候的地区差异?、?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两个框题。
5、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一课时完成)。
6、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自然环境》第一课时——?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一个框题。
7、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二节东南亚》第二课时——?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热带旅游胜地?两个框题。
8、七年级下册《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第一节中东》第一课时——?三洲五海之地?、?世界石油宝库?两个框题。
9、七年级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二节巴西》第一课时——?
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发展中的工农业?两个框题。
10、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第一课时——?独特的
自然环境?一个框题。
11、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第一课时——?优越的地理位置?、?海陆兼备的大国?两个框题。
12、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第一
课时——?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一个框题。
13、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第一课时——?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一个框题。
14、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三节水资源》第一课时——?时空分布不均?一个框题。
15、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二节农业》第一课时——?农业及其重要性?、?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两个框题。
16、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一课
时完成)。
17、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一课时——?山环水绕沃野千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两个框题。
18、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
洲地区》第一课时——?江海交汇之地?、?我国最大的城市群?两个
框题。
19、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西北地区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一课时完成)。
20、八年级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一课时完成)。
【篇三:地理微格试讲标准教案doc.】
院系:班级:姓名:学号: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和知道自然界中的水的主要类型,大体分布特点、数量特点,在全球水资源中所占的比重,对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各种水有一个从
地理角度的了解,包括其类型,分布等。
2. 理解个水体之间的的转换情况,正确掌握以河流补给为主体的各
种水体之间的转化。
3. 理解和掌握水循环的三大过程,能够对水循环过程有一个大致的
描述,对水循环中的过程进行具体的分类,并且能够结合生活实际
具体感知与应用。
4. 大致理解水循环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数据与表图,讲解各种水体的分布和数量特征,给学生以直观感受。
2. 师生互动,以问答的形式、识图归纳的形式,师生共同探索关于
各种水体之间相互转化的知识。
3. 课件动画演示,对河流的补给的部分知识和水循环的过程的知识,进行生动的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4. 学生自主学习,对最后的水循环的意义的内容,同学结合前面已
学知识自主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 练习总结,通过练习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回顾。
【教学内容】自然界的水循环 1.相互联系的水体①各种水体的特
征
②以河流补给为主体的水体转化 2.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①三大水
循环过程②水循环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1.水循环的三大过程。
【情感与价值目标】
通过对水循环知识的学习,一份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水体有一个清晰
的认识,培养知识对生活的热情,学会积极快乐的生活,另一方面,了解水资源树立正确的节水意识,培养对祖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
1. 通过板书演示,展示以学生最直观的章节知识体系和知识的具体
特点。
2. 通过师生互动环节,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与感情,同时更
适宜的传授课
堂知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
3. 简单动画演示,让学生对难
点知识更容易理解,去除学习中的知识死角,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直观明了。
4. 通过向学生提问,让学生牢牢记住个知识的要点,并提高运用知
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做题。
【教案布局】
首先:指出本节课的课题;
其次:列出提纲,并标明重难点;再次:分别予以讲解;
最后:总结知识并预习新课。
【教学媒体与工具】人教版高一地理教材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