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早期诊断和干预

合集下载

《中国血管性认知障碍诊疗指导规范》要点

《中国血管性认知障碍诊疗指导规范》要点

《中国血管性认知障碍诊疗指导规范》要点《指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1.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定义和诊断:
指南首先对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定义进行了澄清,血管性认知障碍是由
于脑血管病变导致的认知功能衰退。

其次,《指南》详细描述了血管性认
知障碍的临床表现,如记忆力减退、思维迟缓、注意力不集中等,并提供
了详细的诊断标准和评估工具。

2.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指南》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常见病因和发病机制方面进行了讲解。

主要病因包括脑血管病变、心血管疾病、代谢病等。

发病机制涉及脑缺血、脑梗塞、炎症反应等。

3.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治疗策略:
《指南》对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治疗提供了详细的策略。

首先,要根据
病因进行治疗,如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其次,要进行综合性
治疗,包括对症治疗、康复训练和心理干预等。

此外,药物治疗也是治疗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重要手段,包括抗凝剂、抗血小板药物、胆碱酯酶抑制
剂等。

4.防控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措施:
《指南》还提出了一系列防控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措施,主要包括生活
方式干预、健康教育和定期体检等。

这些措施旨在预防和减少血管性认知
障碍的发病风险。

总体而言,《中国血管性认知障碍诊疗指导规范》为临床医生提供了
一份系统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帮助医生更好地认识血管性认知障碍,并提
供科学的治疗策略。

同时,指南还提出预防和控制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血管性认知障碍

血管性认知障碍

3
2
4
1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病理机制:研究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包括血管病变、神经退行性病变等。
预防措施:研究血管性认知障碍的预防措施,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预防等。
生物标志物:研究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生物标志物,如血液、脑脊液等,以早期发现和诊断疾病。
治疗方法:研究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02
诊断标准:符合相关诊断标准,如DSM-5等
03
鉴别诊断:与其他类型认知障碍进行鉴别,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
04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治疗
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用于预防血栓形成
抗凝血药物:如华法林、肝素等,用于预防血栓形成
降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用于降低胆固醇水平,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02
临床试验:开展临床试验,验证治疗策略和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03
联合治疗:结合多种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04
谢谢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戒烟限酒:减少吸烟和饮酒,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控制体重:保持正常体重,避免肥胖带来的健康问题
05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学会释放压力,保持心情愉快
控制危险因素
控制高血压:保持血压稳定,避免血压波动过大
1
控制糖尿病:保持血糖稳定,避免血糖波动过大
康复治疗
康复目标: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01
康复方法: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等
02
康复计划: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03
康复效果:康复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21(全文版)

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21(全文版)

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21(全文版)2020年发布的《中国卒中报告》显示:我国卒中患病率为1114.8/10万,年发病率为246.8/10万,死亡率为149.49/10万。

在全球范围内,我国已经成为卒中终身风险最高和疾病负担最重的国家。

其中,约1/3的卒中患者会经历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受到严重影响,是目前卒中疾病负担的重要原因,并成为当下国际卒中研究的热点和临床干预的重点。

2017年10月,中国卒中学会血管性认知障碍分会成立专家委员会,组织多位卒中和认知领域专家协商讨论,出版了第一版《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共识》。

为进一步提高临床工作中对PSCI的重视程度,更有效地指导医师对PSCI 进行规范管理,强调卒中患者的早期筛查、评估、预防及康复,规范诊治用药,综合管理卒中患者,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中国卒中学会血管性认知障碍分会于2021年再次组织专家讨论,在前一版本的基础上,补充新的临床实践与研究证据,并参照中国卒中学会指南制定标准与撰写规范,出版此次新的专家共识。

1 PSCI的概念1.1 概念PSCI是指在卒中事件后出现并持续到6个月时仍存在的以认知损害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由于卒中后谵妄和一过性认知损伤等可早期恢复,PSCI诊断常常要在卒中后3-6个月进行认知评估来最终确定。

纵观国内外指南以及目前的临床实践,PSCI诊断的确立应当具备三个要素:(1)明确的卒中诊断:临床或影像证据支持的卒中诊断,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

(2)存在认知损害:患者主诉或知情者报告或有经验临床医师判断卒中事件后出现认知损害,且神经心理学证据证实存在一个以上认知领域功能损害或较以往认知减退的证据。

(3)卒中和认知损害的时序关系:在卒中事件后出现,并持续到3-6个月。

PSCI按照认知受损的严重程度,可分为卒中后认知障碍非痴呆(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PSCIND)和卒中后痴呆(post-stroke dementia,PSD)。

60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诊断和临床评估

60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诊断和临床评估

龙源期刊网
60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诊断和临床评估
作者:谭燕方雅秀侯乐施海姗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01期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诊断,为今后临床诊治提供参考和借鉴。

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本院 2012年 1月~2013年 1月期间收治的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或者血管疾病患者 60例,根据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标准,将 60例患者分为无认知功能障碍(A)组 19例,无痴呆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B)组 27例,血管性痴呆(C)组 14例,
分别给予患者 MoCA量表及 MMSE量表测试。

结果认知功能障碍 MoCA分界值设为 26分,B组 MoCA敏感性为 92.52%, MMSE敏感性为 25.93%;C组MoCA敏感性为 100.00%,MMSE敏感性为 85.71%;A组 MoCA的特异性为 84.21%, MMSE的特异性为
100.00%。

结论和 MMSE比较, MoCA更适用于筛查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关键词】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早期诊断;临床评估;MMSE;MoCA。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10年3月第7卷第1期J N e u r ol N eur or ehab i l,M ar ch2010,V01.7.N o.1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与治疗刘溪。

章军建(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内科,武汉430071)血管性痴呆(vascul ar de m e nt i a,V aD)是仅次于A l z hei m er病(A l z hei m er's di s ease,A D)的第二位重要痴呆病因。

然而,随着对认识障碍的形式、严重程度和脑组织损害等方面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以A D为模式的V a D诊断标准存在明显缺陷,例如,主要强调学习新知识和记忆功能的障碍,而不是典型V aD所伴有的运动迟缓和执行功能障碍。

另外要求认知障碍应达到影响日常生活能力的程度,而且需要认知障碍与影像学改变之间存在时间关联性,这会影响脑血管性疾病所致认知障碍的早期诊断,低估其发病率,延误患者的早期预防和治疗。

为此,H achi nski 和B ow l er在1993年提出了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as cul ar cogni t i ve i m pai r m ent,V C I)的概念¨。

o综述目前认为,V C I包括三种情况:血管性非痴呆认知功能障碍(vas cul a r cogni t i ve i m pai r m ent n o dem en—t i a,V C I N D);V a D;伴有血管因素的A D(即混合性痴呆)¨’。

因此,V C I比V aD所包括的范围更加广泛,它包括了血管因素所引起的所有认知功能障碍,尤其是V C I N D的提出,为血管病所引起的认知功能损害的早期预防和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

加拿大健康和老年研究中心(C SH A)的调查表明,V C I在65岁以上老年人中的患病率约为5%。

V C I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其中在65—84岁老年人中V C I N D 所占比率最高,85岁以上者混合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则逐渐升高∽o。

老年人认知障碍的早期筛查与干预

老年人认知障碍的早期筛查与干预

老年人认知障碍的早期筛查与干预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认知障碍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认知障碍不仅会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因此,早期筛查和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认知障碍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包括记忆力、注意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等方面的下降。

常见的认知障碍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等,其发病往往是隐匿的,早期症状容易被忽视。

那么,如何进行早期筛查呢?首先,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认知测试来初步评估老年人的认知状况。

比如,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就是一种常用的工具,它通过询问老年人一些关于时间定向、地点定向、记忆力、计算力、语言能力等方面的问题,来评估其认知水平。

另外,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也能较为全面地检测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尤其是对于轻度认知障碍的筛查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除了专业的测试量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也很重要。

家人和照料者要留意老年人是否出现频繁忘事、找不到东西、重复提问、语言表达困难、迷路、判断力下降、性格改变等异常表现。

如果发现这些情况,应及时带老人去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在医院,医生可能会进行更详细的身体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等,以确定认知障碍的原因和类型。

例如,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或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可以帮助发现脑部的病变,如脑萎缩、脑血管病变等;血液检查可以排除一些因营养缺乏、甲状腺功能异常、维生素 B12 缺乏等导致的认知问题。

早期干预对于延缓认知障碍的进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干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活方式的调整。

老年人应保持均衡的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的食物,如蔬菜、水果、鱼类等。

同时,要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大脑功能。

充足的睡眠也非常关键,每晚保证 7 8 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有利于大脑的休息和恢复。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
血管性痴呆是一种由于脑部血管病变所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其临床表现主要
包括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等症状。

对于血管性痴呆的诊断,临床医生需要根据一定的标准和方法进行评估,以便能够准确地诊断和治疗该疾病。

首先,对于血管性痴呆的诊断,临床医生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病史询问主要包括患者的病程、症状的起始时间、持续时间以及症状的严重程度等。

体格检查则包括神经系统的检查,以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等方面的表现。

其次,临床医生需要进行相关的神经心理学评估,以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和心
理状态。

这包括使用认知功能量表、抑郁症状量表等工具,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和心理状态的评估,以便能够更准确地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认知功能障碍。

另外,临床医生还需要进行相关的影像学检查,如头部CT或MRI检查,以评
估患者的脑部结构和血管情况。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脑血管病变,并且能够排除其他病因所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

最后,临床医生需要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如血液生化检查、脑脊液检查等,以排除其他疾病所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如代谢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

综上所述,血管性痴呆的诊断需要综合运用病史询问、体格检查、神经心理学
评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多种方法,以便能够准确地诊断该疾病。

只有通过全面的评估和检查,才能够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对于患有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及早进行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指南

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指南

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指南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脑血管病临床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逐渐受到我国学者的关注。

VCI是指由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病、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显性(如脑梗死和脑出血等)或非显性脑血管病(如白质疏松和慢性脑缺血)引起的从轻度认知损害到痴呆的一大类综合征。

我们根据国内外临床研究结果和相关文献,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VCI的诊治指南,供临床参考。

VCI的分类VCI分类方式有多种,根据病因、病理、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等可进行不同分类,目前主要根据病程和病因病理分类。

1.根据病程分类:VCI涵盖了血管源性认知损害从轻到重的整个发病过程,病程分类强调对血管因素导致的认知障碍进行早期识别和干预。

Hachinski和Bowler认为VCI应分为3个阶段:脑危险期(brain-at-risk stage)、围症状期(perisympotomatic stage)、症状期(symptomatic stage)。

但由于缺乏进一步的研究,这一分期没有得到广泛使用。

此后加拿大健康和老龄化研究及加拿大VCI研究联盟在人群调查基础上提出VCI分为3期: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t dementia,VCIND)、血管性痴呆(VaD)和混合性痴呆(mixed dementia,MD)。

通过随访,根据临床症状和神经影像特征进一步确定了这一分类。

虽然这一分期得到了认可和使用,但三者并非病程发展关系,MD实际为病因病理诊断。

2.根据病因分类:大量研究证实VCI可由血管性危险因素、缺血性或出血性卒中、其他脑血管病如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及脑动静脉畸形和脑血管病合并AD¨等引起。

据此,我们讨论并提出新的病因分类方法,供临床参考。

推荐采用病因分类方法,对VCI进行诊断。

VCI的诊断从临床评估、神经心理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方面进行,综合支持VCI分类诊断的证据,并在排除其他疾病后做出诊断。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任中秀辽宁本澳市铁路医院神经内科本溪117000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最初由Flicker等人提出,包括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有关的所有各种方式和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目前尚无有关VCI的病理学诊断标准,病理学资料仅可在临床诊断之后用以支持或证明疾病的存在。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员的增加,VCI不断上升,对VCI研究成为现今的重大课题。

VCI是一个广泛的临床病理范围,各种血管病因和血管病理改变所致的各种类型VCI 的临床表现有很大区别。

VCI的病理改变以白质损害为主,在组织病理学上,白质损害表现为病灶性病变与弥漫性病变。

两者呈现不同比例或不同程度组合。

其临床特征与病理改变关系还有待研究[m。

轻微的病理学改变包括脑血管病变,嗜银颗粒(AGs)及lewy小体出现,新皮层的老年斑(SP),以及颖叶腹内侧出现神经元纤维缠结(NFTs)。

一般认为,各种原因引起的脑缺血是认知功能障碍的病理基础,且大多是微小的,包括急性微出血或小出血灶,微梗死,腔梗或小灶状的缺血或出血性梗死[m。

有意义的是皮层下弓状纤维和麟服体常常是相对保留的区域。

1关于分类标准对VCI尚无统一的分类标准,目前,多将VCI分三个临床亚型:(1)血管性非痴呆认知功能障碍(CIND);(2)血管性痴呆(V AD) ; ( 3)混合性痴呆(MD) e2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像学表现与病变部位、体积和数量相关。

小的体积((1^}30m1)也可致痴呆,如在丘脑部位;但在皮层下各部位,梗死灶的数量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比体积更为密切。

在MRI上可见脑室扩大,白质内有多发的长T,、长T:信号。

皮层萎缩,海马萎缩。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发现额叶、颖叶、杏仁核和丘脑的氧代谢降低[3〕。

大多数认知障碍的患者,从病史中可发现有感情淡漠、定向障碍、人格改变,以及自我注意的减退等方面的变化。

在临床研究中,对脑组织进行CT扫描或MR影像学观察,通常可见进展缓慢的大脑皮质弥漫性萎缩,其特点是脑沟变宽和侧脑室扩大。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早期发现及干预的研究进展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早期发现及干预的研究进展
S U N Yo n i e i L I Yu e - c h u n 2 LI Ru i — mi n 1 . I n n e r Mo n g o l i a Me d i c a l Un i v e r s i t y , Ho h h o t 01 0 0 5 9 , Ch i n a ; 2 . De p a r t me n t o f Ne u r o l o g y , C e n t r a l Ho s p i t a l o f Ba o t o u Ci t y , Ba o t o u 0 1 4 0 4 0 , C h i n a
[ 摘要】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 V C I ) 指由脑血管危险因素以及 明显或不明显 的脑血管病导致的不 同认知障碍综
合征 , 本 文 概述 VC I的类 型 、 发病 机 制 、 早期诊断、 影 像学 表现 及 治 疗 方法 , 并 结 合 影 像 学对 V C I的早 期 发 现及 干预研 究 进行 探讨 。
d i s e a s e r i s k f a c t o r s a n d o b v i o u s o r u n o b v i o u s c e r e b r o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 ,t h i s s t u d y s u mma i r z e s t h e c l a s s i ic f a t i o n ,p a t h o -
随着脑 卒 中发 病 率不 断 上 升 ,认 知 障碍 患 者 日益 增
多, 约1 / 2的 患 者可 能 出现 卒 中后 认 知 障碍 , 约 1 / 3的患 者 可发 展成痴 呆 _ 1 1 。因此 如果 在轻 度 阶段 识别 认知 障 碍 , 并 进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的识别与管理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的识别与管理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的识别与管理随着老年人口的迅速增加,我国已于2000 年提前进入人口老年化社会。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脑萎缩和脑内缺血性改变,都以不同的方式对认识功能造成损伤,导致了认知功能障碍者逐年增加,而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是识别血管性痴呆(VaD)的前状态。

目前由认知功能障碍发展为老年痴呆的患者也在快速增多,许多老年患者及其家人正在经受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带来的巨大痛苦,也给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痴呆是进行性智力下降,目前还无法根治。

而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通过早期发现并干预治疗,可延缓和阻止血管性痴呆(VaD)的进展。

因此早期发现VCI是防治老年VaD的关键措施,也是目前国内外医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本文就近2 年来关于如何识别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人群方面的进展及管理加以综述。

1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概念最早源于1899 年,有学者认为老年性痴呆和动脉硬化性痴呆是不同的综合症。

1993 年,加拿大金斯基(Hachinski)教授首次提出VCI的概念,即指由血管因素引起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

2006 年,美国国立神经病与卒中研究院(NINDS)与加拿大卒中网络(CSN)联合发布了明确的VCI定义,定义VCI为由血管或血管相关因素引起的认知功能损害,可单独发生或与阿尔氏海默病(AD)合并出现。

2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IC)的识别目前尚缺乏公认的用于识别和描述VIC的诊断标准。

我科从2008 年至今用2 年时间里追踪观察了87 例65~82 岁VIC的老年患者,结合2006 年NINDS/CNS关于VIC统一标准的建议提出的5 个范畴的内容有如下体会:2.1 临床评估,包括、病史及体格检查卒中是VCI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有研究显示卒中后一月约有80%的患者发生认知功能损害;卒中患者发生痴呆的时间比正常人群提早10 年。

我们从引起卒中的危险因素入手从患者的病史:如年龄,家族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如房颤,心肌梗死,左心房肥大等),动脉硬化或脑血管病史有过卒中包括“亚临床卒中”,指临床症状体征轻微,容易被患者、家属甚至医生忽视的一组卒中,临床上也称之为“静息性或无症状性卒中”。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有研究显示,VD 患者的影像学表现
能。低血压导致长期低灌注,使脑遭受慢 原有的认知功能衰退[17]。腔隙性梗死后 除了诊断必备的脑血管病外,尚有显著的
性缺血缺氧损害,使神经元丢失而损害认 再次卒中的风险与其他卒中类似,但发生 脑室系统扩大及海马和皮质萎缩,因此提 知功能。McGuinness[11] 等对 2005 年 4 月 认知功能减退的风险增加。 ( 4) 多饱和 出变 性 病 变 也 可 能 参 与 了 VD 的 发 病 机
之前发表的有关降压治疗与 VD 和阿尔茨 脂肪酸摄入过量及多种维生素 ( 如 抗 氧 制[24]。
海默病 ( AD) 发生关系的文献进行了分 化剂,维生素 C、B、E 及胡萝卜素) 相
颈动 脉 狭 窄 (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析,未发现确切的证据可以证明降血压治 对摄入不足,都是 VCI 的高危因素。
Kim 等[13]研究发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或无局 灶 性 神 经 系 统 症 状 和 体 征; 重 度 多种血管危险因素,排除非血管性因素引 和 VCI 相 关,高 同 型 半 胱 氨 酸 造 成 大 动 VCI 常见于有明显脑血管病的患者,伴有 起的认知功能障碍[30]。Rockwood 等[31]提
压是主要目标,欧洲收缩期高血压研究结 果表明,收 缩 压 / 舒 张 压 平 均 降 低 7. 0 / 3. 2 mm Hg ( 1 mm Hg = 0. 133 kPa) 超过
·4004·
3. 9 年可使痴呆的发生率减半[10],长期高 可增加痴呆的风险,经典代表是皮质下动 预报因子[23]。而 神 经 元 损 伤 和 丢 失,传
涵较 VD 更为广泛。
碍综合征。尽管该定义仍在进一步发展和 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 CADA-

重视血管性认知障碍

重视血管性认知障碍

综 述重视血管性认知障碍朱 琳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1X (2009)01-0076-03作者单位 南京,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内科 自20世纪90年代起,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血管性痴呆(v a scu l a r de m entia,VaD)所反映的是一个过时的概念,它确认需要预防治疗的病例太晚,从而丧失了预防痴呆发生的良机,而且还不恰当地采用了阿尔茨海默病(Alzhemer ’s disease,A D )的诊断模式,为了进一步阐明脑血管病(ce rebrova scula rdis ea se,CVD )和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Bo wle r 和Hachi nski提出了血管性认知障碍(va scula r cognitive i mpair m ent,VC I )这一更宽泛的概念,从而逐渐取代Va D,它的重要性就是在缺血性CV D 相关的痴呆发生前诊断并治疗轻微的认知功能障碍[1]。

1、VC I 产生的背景现行的VaD 的标准首先依靠AD 的标准诊断痴呆,然后根据反映血管危险因素和事件的临床特征,通常采用缺血评分区分AD 和VaD 。

因此痴呆的基本特征包括早期明显的记忆进行性不可逆性减退,此外,认知障碍必须达到正常日常生活活动障碍的程度。

由于AD 通常先累及颞叶内侧,然后才累及新皮质;而血管性认知功能下降在临床和神经心理方面主要表现为额叶和皮质下功能受损,与AD 明显不同[1]。

所以很多血管性认知功能下降的患者记忆力减退并不明显,主要是其他认知功能(如注意力、执行功能等)的损害,因此这种诊断标准不仅妨碍了对VaD 病例的确认(除非与AD 相似),而且还可能将合并轻微CVD 的AD 当作Va D;同时Va D 的诊断往往发生在认知障碍已严重到干扰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AD L )时,此时脑实质损害也较严重,因此未曾诊断的早期认知障碍患者就失去了二级预防治疗的机会。

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诊断与干预对策

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诊断与干预对策

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诊断与干预对策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成为了一个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认知功能障碍不仅会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还可能增加老年人患上其他疾病的风险。

因此,早期诊断和干预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概述认知功能障碍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包括记忆力、注意力、执行功能、语言能力、视空间能力等方面的下降。

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常见的类型有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路易体痴呆等。

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可能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

二、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诊断1、定期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定期的认知功能评估是早期发现认知功能障碍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评估工具包括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等。

这些量表可以对老年人的认知功能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

2、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变化家人和照料者要密切关注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变化,如经常忘记重要的事情、重复提问、找不到东西、迷路、性格改变等。

这些细微的变化可能是认知功能下降的早期信号。

3、进行身体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一些身体疾病和生理指标的异常也可能与认知功能障碍有关。

因此,医生会对老年人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血压、血糖、血脂、甲状腺功能等的检测,以及头部影像学检查(如头颅 CT、MRI 等),以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认知功能下降的原因。

4、基因检测对于有家族遗传史的老年人,基因检测可能有助于早期诊断某些类型的认知功能障碍,如早发型阿尔茨海默病。

三、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干预对策1、生活方式干预(1)合理饮食老年人应保持均衡的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 B、C、E 和ω-3 脂肪酸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鱼类等。

减少高脂肪、高糖、高盐食物的摄入。

(2)适量运动适度的运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代谢水平,对认知功能也有积极的影响。

认知障碍的早期发现与干预策略

认知障碍的早期发现与干预策略

认知障碍的早期发现与干预策略在当今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认知障碍已经成为一个日益受到关注的健康问题。

认知障碍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还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因此,早期发现和干预认知障碍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探讨认知障碍的早期发现方法以及有效的干预策略。

一、认知障碍的概述认知障碍是指大脑在处理信息、思考、记忆、学习、注意力、语言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从而导致认知功能下降。

常见的认知障碍包括轻度认知障碍(MCI)和痴呆,如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等。

认知障碍的症状可能因人而异,但通常包括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语言表达困难、定向力障碍(如时间、地点、人物)等。

二、认知障碍的早期发现1、定期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定期进行认知功能评估是早期发现认知障碍的重要手段。

这可以通过专业的神经心理测试来完成,如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等。

这些测试可以评估患者的记忆力、注意力、语言能力、定向力等多个方面的认知功能。

2、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变化家人和朋友应该密切关注患者日常生活中的细微变化。

例如,如果一个人经常忘记重要的约会、反复询问相同的问题、难以完成熟悉的任务(如做饭、购物)、在熟悉的环境中迷路、性格发生明显改变等,这些都可能是认知障碍的早期迹象。

3、重视身体健康问题某些身体健康问题可能是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或早期表现。

例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等都与认知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

因此,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控制这些疾病,有助于早期发现认知障碍。

4、进行影像学检查在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进行脑部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磁共振成像(MRI)等,以查看脑部结构是否存在异常,如脑萎缩、脑血管病变等。

三、认知障碍的干预策略1、生活方式干预(1)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对于大脑健康至关重要。

建议多摄入富含蔬菜、水果、全谷物、低脂肪蛋白质和健康脂肪的食物,如鱼类、坚果等。

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预防与干预

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预防与干预

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预防与干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类的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口比例逐渐增加。

与此同时,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认知功能障碍不仅会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因此,早期预防与干预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显得尤为重要。

一、认知功能障碍的定义和表现认知功能障碍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包括记忆力、注意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定向力等方面的障碍。

老年人常见的认知功能障碍疾病有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等。

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表现可能比较轻微,容易被忽视。

常见的症状包括记忆力减退,尤其是近期记忆,如忘记刚刚发生的事情、经常找不到东西;注意力不集中,难以完成复杂的任务;语言表达能力下降,说话重复、词不达意;计算能力变差,购物时算不清账;定向力障碍,如迷路、分不清时间和季节等。

如果这些症状逐渐加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和社交能力,就可能发展为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疾病。

二、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1、年龄增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的结构和功能会逐渐衰退,这是认知功能障碍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2、遗传因素某些基因突变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风险增加有关,如载脂蛋白 E (ApoE)基因的ε4 等位基因。

3、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会影响大脑的血液供应,增加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

4、不良生活方式长期吸烟、酗酒、缺乏运动、不合理的饮食、睡眠不足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对大脑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5、心理因素长期的焦虑、抑郁、压力等心理问题可能会导致认知功能下降。

6、低教育水平受教育程度低的老年人,认知储备相对较少,更容易发生认知功能障碍。

三、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预防1、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1)均衡饮食老年人应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鱼类等,减少高脂肪、高糖、高盐食物的摄入。

(2)适量运动坚持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太极拳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大脑的代谢功能。

认知障碍病人的有效护理方法

认知障碍病人的有效护理方法

认知障碍病人的有效护理方法一、引言认知障碍是一组以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受损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等。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认知障碍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有效护理认知障碍病人对于提高其生活质量、延缓病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护理原则1. 尊重病人:尊重病人的意愿、需求和隐私,以亲切、友善的态度与病人沟通,营造温馨、舒适的环境,增强病人的安全感。

2. 早期干预:早期发现、早期评估、早期干预,针对病人的认知功能、情绪、行为等症状进行综合干预。

3. 个性化护理:根据病人的病情、年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满足病人的身心需求。

4. 家庭与社会支持:积极寻求家庭、社会的支持,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为病人提供亲情关爱和社会互动机会。

5. 康复训练:针对病人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进行康复训练,帮助病人提高生活质量。

三、护理措施1. 生活照顾:- 安排规律的生活作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 协助病人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如饮食、洗漱、穿衣等。

- 保证病人的睡眠质量,创建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2. 认知功能训练:- 采用认知康复训练方法,如记忆训练、注意力训练、思维训练等。

- 开展智力活动,如拼图、绘画、手工制作等,刺激病人认知功能。

3. 情绪护理:- 关注病人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 采用心理疏导、情感支持等方法,帮助病人缓解负面情绪。

4. 行为干预:- 针对病人的异常行为,分析原因,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 采用行为疗法、环境调整等方法,减轻病人的异常行为。

5. 社会支持:- 鼓励病人参与社会活动,如参加养老院组织的文娱活动。

- 促进家庭亲情关爱,定期开展家庭访问、电话慰问等。

6. 健康教育:- 向病人及家属普及认知障碍的相关知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 指导病人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促进身体健康。

四、总结认知障碍病人的护理是一项艰巨而充满挑战的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Bowler JV , Hachinski V.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a new app roach to vascular dementia. Baillieres Clin Neurol, 1995, 4: 3572
2. 按种类分为 : (1)卒中后痴呆或认知障碍 :指 卒中后由于缺血本身 、缺血与老化交互作用 、或缺血 加速了原有阿尔茨海默病 (AD )的发展而致病 。有 证据表明 , 1 /3的患者在卒中后的 1 年内可以发展 为卒中后痴呆 , 1 /3 产生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 [ 1, 8 ] , 并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 ( 2 ) 血管性痴呆 (VD ) :是指多发脑梗死 、皮质下缺血性病灶 、脑出血 和其他特殊动脉疾病引起的痴呆 [ 9 ] 。 ( 3) AD 与 VD 的混 合 型 : 患 者 有 痴 呆 症 状 , AD 与 VD 同 时 存 在 [ 10, 11 ] 。 ( 4)遗传血管病性痴呆 :常见于 CADAS IL 和脑淀粉样血管病 。
重视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早期诊断和干预
贾建平
随着对痴呆认识和研究的深入 ,人们提出了一 个新的概念 ———血管性认知障碍 (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VC I) [ 1, 2 ] , 这 是 继 轻 度 认 知 障 碍 ( m 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 I) 之后的又一重要进展 。 下面就 VC I的定义 、范畴和分类 ,尤其是早期诊断 和干预做一介绍 。
3. 对认知障碍的处理 :在预防脑血管病的同时 , 应对认知的情况进行检查和处理 。治疗可用银杏叶 制剂 、脑代谢赋活剂及抗氧化剂 ,也可用胆碱酯酶抑 制剂 。重要的是 ,让患者锻炼大脑功能 ,参与社会活 动 ,并定期复查 ,采取对应措施 。
五 、VC I早期干预的工作展望 建立 VC I早期诊断的合理标准 ,是今后一段工 作的重要任务 。在这一过程中 ,除临床症状 、病史 、 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外 ,提高影像学在诊断中的 作用 ,确定影像采集的标准化方法和量化指标 ,制定 合适的神经心理学评估方法十分关键 。建议在量表 中把记忆方面的检测削减一些 ,而增加注意和执行 等认知功能 , 如将 ADAS2cog改良成为 VaDAS2cog 应用于临床 。通过上述方法 , 以大型前瞻性和回顾
MC I目前尚不知 ,轻度 VC I治疗效果相对较好 。 四 、VC I的防治策略 对 VC I早期诊断的意义在于早期干预 ,阻止它
的发展 。概括地说 ,分以下几个方面 : 1. 对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处理 :系指发病前的
预防 , 又称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 。实际上 ,脑血管 病危险因素本身既可引起认知障碍 ,又可引起脑血 管病 。干预危险因素 ,重视并加强一级预防的意义 远远大于二级预防 。因为血管损伤的早期在临床上 常常是无症状的 ,所以早期的干预得不到应有的重 视 。若想成功地进行一级预防 ,工作重点应强调对 已知的血管病变和卒中的危险因素做到早期诊断和 早期治疗 。对高血压 、心脏病 、糖尿病 、吸烟 、酗酒 、 血脂异常 、颈动脉狭窄等应进行积极处理 ,如有认知 和记忆方面的主诉 ,应全面检查和客观评价 ,早期的 正确处理对于防止 VC I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 义。
3. 按病情程度分 : 有轻 、中和重度 VC I。轻度 VC I症状较轻 ,常见于皮层下白质损害或有脑血管 危险因素的人群中 。中度和重度 VC I症状较重 ,多 有明显而严重的脑血管病如梗死和出血 。
总结 VC I的范畴和分类 ,结合临床实际 ,我们 的防治关键应放在不到痴呆程度的轻度 VC I,这一 问题也是本文的重点 。
相信通过对 VC I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的干 预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其发展并减少血管性痴 呆的发生 。
参考文献
1 Erkinjuntti T. D 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dementia. J Neural Transm Supp l, 2002, 63: 912 109.
一 、VC I的定义 、范畴和分类 VC I的提出主要基于对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和 概括性的质疑 [ 3 ]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主要包 括三个核心内容 :急性脑血管病 ;之后发生智能和认 知障碍并且达到痴呆的标准 ;两者之间有因果关系 。 但这一诊断标准有它的局限性 ,有其能包括的和不 能包括的临床内容 : ①能包括急性明显性脑血管病 (急性起病 ,有影像变化 )之后一定时间内引起的痴 呆 ; ②不能包括急性明显性脑血管病之后引起的不 够痴呆程度的认知障碍 ; ③不能包括慢性隐匿性脑 血管病 (如皮质下白质缺血 、脑动脉硬化 )引起的认 知障碍或痴呆 ; ④不能包括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 血压和糖尿病等引起的认知障碍 。由此可见 ,单纯 用血管性痴呆这一病名只能包括上述第一条 ,而后 三条却被忽略了 。这说明血管性痴呆这一病名已经 满足不了临床需要 ,需要提出一个新的病名对上述 四个紧密关联而又不能分割的问题进行全部涵盖 , VC I由此应运而生 [ 4, 5 ] 。 综合国际研究进展 , VC I的概念是由脑血管病 危险因素 (如高血压 、糖尿病和高血脂等 ) 、明显 (如 脑梗死和脑出血等 )或不明显的脑血管病 (如白质 疏松和慢性脑缺血 )引起的从轻度认知障碍到痴呆 的一大类综合征 。VC I涵盖了血管源性认知损害从 轻到重的整个发病过程 ,提示人们把重点放在 VC I 早期诊治上来 ,使患者在发展为血管性痴呆之前就
目前尚无可操作性的国际普遍接受的轻度 VC I 早期诊断标准 ,本人建议初步标准如下 : ( 1)有脑血 管病危险因素或脑血管疾病的存在 ; ( 2 )认知功能 损害呈波动性发展 ; ( 3 )记忆力相对保留或较少损 害 ,注意和执行等认知功能受损较重 ; ( 4)脑血管病 与认知功能损害之间有因果关系 ,并除外其他疾病 ; (5)不够痴呆的诊断标准 。
·4·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5年 1月第 38卷第 1期 Chin J Neurol, January 2005, Vol 38, No. 1
·专论 ·
编者按 血管性认知障碍是一个新近提出的临床概念 ,是脑血管病和认知功能研 究方面的重要进展 ,但目前尚无国际普遍接受的早期诊断标准 。因而 ,我们鼓励大家对 本文作者的建议进行讨论 ,并不断细化和完善 。
二 、轻度 VC I的早期症状和诊断 若想对轻度 VC I做出诊断 ,就必须了解中度和 重度 VC I的症状 。不同类型 VC I的临床表现和病 程之间有显著的不同 [ 12 ] 。中度 VC I主要表现为 ,在 语言 、记忆 、视觉空间技能 、情感 、人格和认知 (概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5年 1月第 38卷第 1期 Chin J Neurol, January 2005, Vol 38, No. 1
作者单位 : 100053 北京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科
能得到干预 [ 6 ] 。 这样 , VC I就包括了一大类疾病 ,具体可有如下
分类 。 1. 根据 有 无 遗 传 因 素 分 为 散 发 性 和 遗 传 性
VC I[ 1, 7 ] : 散发性 VC I包括非遗传性的 、由血管因素 或血管病包括白质损害 、腔隙性梗死 、大面积梗死或 出血等引起的各类程度不同的认知功能障碍或痴 呆 。遗传性 VC I包括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 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 ( CADASIL )和脑 淀粉样血管病等 。
当然 ,这一标准还有待于细化 ,可用具体的量表 来检测 ,简易智能量表过于粗疏 ,目前认为改良的 VaDA S2cog量表敏感性较高 [ 9, 13 ] ,制定合理的标准 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
三 、VC I和 MC I的鉴别 VC I和 MC I的鉴别非常困难 ,因为它们之间有 很多共性的东西 。首先它们都有认知障碍 , 但是 VC I为血管源性的从轻度认知障碍到痴呆的一大类 综合征 ,而 MC I主要指由变性引起的不到痴呆程度 的轻度认知障碍 。 为了鉴别 ,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修改后的 MC I 诊断标准 : (1)记忆障碍 ,至少由以下一项确定 : ① 患者本人有记忆主诉 ; ②患者家属或其他知情者 (包括同事 、朋友 、医师 )认为其有记忆障碍 。 ( 2)具 备下列四项 : ①日常生活正常 ; ②总体认知水平正常 (和对照组评分相差在 0. 5 s以内 ) ; ③记忆测查异 常 (和对照组评分相差在 1. 5 s以下 ) ; ④不够痴呆 诊断标准 。 ( 3)研究小组成员仔细检查患者后 ,结 合临床 、神经心理和辅助检查 ,一致同意诊断 。 了解了 MC I的诊断标准后 ,可以看出 ,两者的 鉴别点主要在于 : ( 1 )症状 : MC I多为记忆力下降 , 轻度 VC I多为认知如注意力 、执行功能的障碍 ; ( 2) 病程 : MC I波动性少而 VC I波动性大 ; (3)病因 : MC I 为变性引起 ,而 VC I为血管源性疾病 ; ( 4)概念 : 一 般认为 MC I可能为 AD 前的过渡状态 ,而 VC I为血 管源性的各种认知障碍一直到痴呆 ; ( 5)治005年 1月第 38卷第 1期 Chin J Neurol, January 2005, Vol 38, No. 1
性研究来建立 VC I早期诊断及其分型标准 ,并指导 临床 。同时 ,也应进一步确定 VC I的生物学标志 。
在建立早期诊断的同时 ,应加强研究轻度 VC I 如何进展及其规律 ,以深入了解其发病机制 ,探索和 筛选早期 VC I的各种干预和治疗方法 ,尤其重视新 药物的开发 。
·5·
括 、计算 、判断等 ) 中有 1 ~2 项受损 ,不够痴呆程 度 ,可有或无神经系统局灶体征 。重度 VC I为血管 因素或脑血管病引起的痴呆 ,一般有脑内较明显的 梗死灶和神经系统局灶体征 。
而轻度 VC I主要表现为记忆力保留而注意力 和执行功能障碍 [ 12 ] ,可有行动和信息处理迟缓 ,其 他认知功能的变化依赖于个体的病理基础 ,也可出 现精神症状如抑郁 、情绪不稳 、意志丧失 、情感淡漠 等 。关于发病速度 ,半数 VC I患者急性起病 ,半数 为渐进性发病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