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特点有哪些

合集下载

对联的特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对、句式相似、内

对联的特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对、句式相似、内

对联的特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对、句式相似、内容相关、平仄相对(仄起平收)。

《声律启蒙》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对联故事:(1)苏东被贬黄州后,一居数年。

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

苏轼忽然用手往左岸一指,笑而不语。

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顿有所悟,随将自己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蒲扇抛入水中。

两人面面相觑,不禁大笑起来。

原来,这是一副哑联。

苏轼上联的意思是: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下联的意思是:(2)过去,有人用数字,作诸葛亮一生的上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这上联作出后,很久无人能对,成为有名的“绝对”。

直到清代,一秀才姓伍,仍以诸葛亮一生业绩,用五方五行对了出来。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草卦,水面偏能用水攻。

(3)传说,有一天晚上,唐明皇和杨玉环登上楼台赏月,唐明皇即景吟出一联:二人土上坐杨贵妃极机敏,应声对道:一月日边明(4)苏东坡年轻时候,仗着自己聪明机敏,又常被人夸奖,便渐渐骄傲起来。

有一年春节,他作了一副春联贴在门上: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有一天,一位白发老者登门拜访,捧过一本书来。

苏东坡发现生字很多。

恍然大悟,赶忙添了几个字,重新写成这副门联:(5)宋人吕蒙正对当时严重的贫富不均现象愤愤不平。

某年春节,一位穷苦人请他代写一副春联,吕写道:横批:南北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

(6)明末大臣洪成畴,素以忠节自诩,故在厅堂的正中央亲书一联:“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

”后来,他在松山一战中败于清军,自己被俘后归顺了清朝。

这时,有人便在这副对联的联尾各添一字(7)史笔流芳,虽无成功终可法; 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

(8)贪官春联爱民若子;执法如山。

对联特点是什么范文

对联特点是什么范文

对联特点是什么范文对联是一种传统的语言艺术形式,具有以下特点:1.对称平衡:对联是由两组具有对称结构的短语组成,形成上下文的对称平衡。

每一组对联通常包含平行的词语,比如形容词、名词或动词,这些词语在语义和音韵上都需要保持一定的对称。

2.点题独到:对联有时会在表达中点题,通过妙语概括主题,给人以一目了然的感觉。

点题言简意赅地将主题表达出来,使读者能够在一瞬间抓住对联的主旨。

3.富有想象力:对联常常以形象化的、富有想象力的艺术手法来营造诗意。

对联中的文字可以引发联想,给人以丰富的遐想空间,唤起读者的想象力和感受力。

4.律动韵脚:对联通常遵循一定的词语韵脚和音律,形成韵律和谐、节奏流畅的写作风格。

例如,使用平仄对仗的方法,使得对联朗朗上口,读起来优美动听。

6.文化熏陶: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对联的创作和欣赏过程中,常常需要对历史、文学、哲学等方面的知识有较高的了解,这使得对联成为一种文化熏陶工具和传承方式。

7.立意深远:对联不仅仅是平凡的文字组合,而往往蕴含深刻的哲理和智慧。

对联可以通过对反义词、形近词、密语间的组合运用,表达复杂的思想,给读者以深思的启迪。

8.多样性:对联形式多样,包括平仄对仗式、义理对仗式、谐音对仗式等等。

不同形式的对联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美感,多样性使得对联能够适应不同的创作需求和欣赏口味。

总而言之,对联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之一,通过对称平衡,点题独到,富有想象力,律动韵脚,传达情感,文化熏陶,立意深远等方面的特点,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对联的创作和欣赏不仅能够培养审美情趣,还能够开拓思维,丰富人的内在世界。

对联的四大特点

对联的四大特点

对联的四大特点(一)形式对称对称,指上下联句的对仗形式,也称对偶形式。

对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项重要的修辞方法,是对联的魅力和生命之所在。

什么是对仗呢?对仗,换言之,就是对偶句的对称。

“对仗”一词来源于古代宫中卫队行列(仪仗队),这种行列是两两相对排列,故称对仗。

对仗作为一种修辞方式运用到汉语文字艺术中,即比喻用平行的两句话,成双成对地排列,表达相关或相反的关系。

中国古代文学中,对偶句屡见不鲜。

不管是《诗经》还是《尚书》、《易经》、《老子》、《淮南子》都有对仗鲜明的佳句,两汉以后的赋体文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骈体文学,唐代以后的格律诗,对偶这一辞格逐渐被人们所掌握,成为古典文学中不可替代的修辞方式。

对仗,是汉语文学的一大特征。

中国的方块字,一字一言,本身便为对仗艺术的产生提供了适宜其生长的先决条件。

这一特点使得骈文、诗歌、对联这种凝缩艺术千年不衰,具备了强大的生命力。

对联中的对仗是在对联的出句和对句中把同类的概念或相对的概念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并列起来,形成联句的对称美。

在对联中,对仗方式尤为重要,它是对联艺术的精髓所在。

民间有一则关于春联的谜语,这样写着:两姊妹,一般长同打扮,各梳妆满脸红光,年年报吉祥。

只言片语,很精到地写出了对联的对称美、建筑美和祝颂吉祥的特点。

对仗形式的产生,来源于客观世界本来具有的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现象,这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基本形式,这种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启示了文学艺术的对称美,同时也迎合了中国古代阴阳学说中“一阴一阳为之道也”的理论。

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丽辞》篇中指出,“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体为用,事不孤立。

”强调了客观事物的对偶状态。

刘勰还讲到:“丽辞之体,凡有四对,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

”因为,反对更能反映充满复杂矛盾的客观存在博物馆能表现作者的辩证思维,更好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学会写对联,必须掌握对仗方式的基本要求。

古人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中国对联的特点是什么

中国对联的特点是什么

中国对联的特点是什么中国对联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它以对偶的方式表达情感、思想或寓意。

中国对联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因数拍对:中国对联的对偶结构十分严谨。

一般情况下,左右两句对称,字数相等,句式相似。

同时,对联的左右两句还要逻辑上相互呼应,前后衔接自然。

2.有韵律感:中国对联注重韵律感和节奏感,通过平仄、押韵以及平仄的变化来增强语句的和谐感。

对联的创作通常遵循平仄、平声、仄仄、平平或者平平、仄声、仄仄、平平的诗律。

3.寓意深远:中国对联往往带有一定的寓意和人文情怀。

对联常常通过简短的语句传递出深远的思想,或者表达人们对生活、自然、人生等方方面面的感悟。

通过起联和对仗,对联能够在短短的几句话中传递出丰富的意义。

4.古典文化积淀:中国对联的创作常常借鉴和弘扬古代文化。

对联的内容往往与历史、文学、哲学等方面有关,通过引用典故、名言警句等方式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

5.文字与图像兼备:中国对联在书写形式上也倾向于文字和图像的结合。

除了在纸上写对联,对联还会以木刻、石刻等形式呈现,形成一种自身的艺术风格。

对联的书写艺术也是对中国传统书法的体现。

6.易于传媒传播:中国对联的简短、明快的表达方式,使得它极具传媒性。

对联可以轻松地被刊登在报纸、书籍、网页等媒体上,也可以成为宣传、庆贺、纪念等活动的标语、对联等文化产品,进而传播到更广泛的领域。

综上所述,中国对联具有对偶、韵律感、寓意深远、古典文化积淀、文字与图像兼备以及易于传媒传播等特点。

中国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也具有丰富的艺术魅力。

对联的四大特点

对联的四大特点

对联的四大特点对联是汉字文化的一部分,早在汉字以前就已经出现了,是中国文学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迥异于中国的其他文学形式,具有独特的语言文字特色,对对联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联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一、对联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字特色:1、结构严谨:对联由上联、下联和脚联组成,可以成双成对,句字态度鲜明,极具节奏感,颇具艺术性。

2、术语颇丰:对联中的搭配术语,为写出通顺、富有生机的对联,提供了不少广泛的资源,使对联的内容、形式和风格都比较丰富多彩。

3、高度的讽刺性:对联中的句子形成对比,表达了作者的强烈的讽刺意味,一举两得,凝练而具有深刻感染力。

二、结构特殊:1、上联:一句书面诗歌,言简意赅,藏于字里行间。

2、下联:对上联的延伸,通常以反问,或者加以讽刺,增强表达的强势。

3、脚联:对上、下联中的观点加以总结,形成强有力的结论。

三、内涵深刻:1、妙趣横生:对联文字精炼,每句切题,语言凝练,有数不尽的智慧玄妙宝典,古人耐人寻味。

2、言简意赅:凝练而富有哲理,常常一语惊人,真正展现了中国文字哲学的高度。

3、德艺双馨:对联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礼仪思想、等级制度、法治理念以及节俭自强、求知若渴的向往精神。

四、文化底蕴深厚:1.文字表达技巧:文人墨客常常采用多重引申、隐喻、对比、反问、讽刺多种表达技巧,营造美感,传递出精湛的文字格调。

2、历史渊源:对联在汉字文化中几乎可以说是最具悠久历史的文字形式之一,在中国古代建筑物边框中矗立着,与大礼、小礼和敬人无疑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尊贵文化圈子。

3、礼仪文明:对联文化深刻反映出中华传统文化的礼仪文明,使对联文化具有更强的文化功能,以体现权威、尊贵、和谐的基本精神。

总而言之,对联是中国文化的一组精美藏宝,它给人以灵动、精致、优雅和沉郁的思想感受,文字独特、精妙绝伦,充满着文化意蕴,是一种古老文学文化的精致之道。

对联写作技巧及对联大全_对联

对联写作技巧及对联大全_对联

对联写作技巧及对联大全下面是橙子为大家精心搜集的对联写作技巧及对联大全,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对联写作技巧(一)一、对联的特点:对联具备四个特点,即:字数相等、平仄相合、词性相对、内容相关。

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二、对联的分类:从内容广泛来分类1、写景状物类:描写壮丽风景或雅兴志趣之事。

例: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1 / 6竹笋如枪,乌鸦焉能尖上立===兰枝似箭,黄蜂偏向利中行2、叙事咏物类:记叙咏怀、评述古人、体察社会、启迪后人。

例:义存扶汉三分鼎===志在平金一片心3、抒情言志类:抒发思想感情,志趣理想。

例:西塞论心亲旧雨===东山转眼起新云4、格言哲理类:用满含哲理,意味深长的格言勉励治学立业,修身处世。

例: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非难5、讽刺讨檄类:主要出自尖税矛盾得不别解决时,辄以对联形式讽刺檄讨。

例:刑户吏礼工兵,大堂六部===马牛羊鸡犬豕,小畜一家三、对联的形式:1、正对:是对联中最大量的,它的内容构成主要是并列关系,上下联内容相似、相近或相关,各类字词工整相对。

但是内容不可相同,同义的实词不可相对。

例:龙藏巨海秋云淡===鸟宿荒冈夜月寒2、反对:在内容构成上有转折(变换)关系,目的关系,但上下联意思是相反的,体现一个事物的正反两面性。

例:旧社会天灾人祸===新时代国泰民安3、串对(流水对):就是一个意思分两句来说,上下联独立起来2 / 6都无意义。

至少意义不全。

所以上下联一般都有因果、连贯、递进、条件、假设等关系。

对联的特点

对联的特点

对联的特点作为文学的样式之一,对联与诗文词赋等固然有共性,但其个性也是很明显的。

对联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二:一是字句灵活,二是对仗严格。

先说字句灵活。

律诗每首8句,五言的40字,七言的56字;绝句每首4句,五言的20字,七言的28字。

词按词牌填写,各有规定字句数,如《浣溪沙》上下阕各3句,共42字,《满江红》上下阕各11句,共93字。

对联则不然,字数句数完全根据内容要求,可多可少,最短的联,《挽九·一八死难者》:死生(注:此生字倒写)只有2字。

《庐山含鄱口石坊》联湖光山色共4字。

人名巧对:孙行者胡适之共6字。

各都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

至于上下联各4字者,比比皆是,无须列举。

长联更无字数句数限制,梁章鉅认为40字为长联,而孙髯的《大观楼》联共l80字,钟云舫《四川江津城楼》联长达l612字。

正由于不受字数限制,作者可以绘景抒情,叙事写意,纵笔议论,挥洒自如。

联语句式可以长短错杂,有似宋词。

有时为对仗需要还可用错位方式,如无情对:五风十雨梅黄节二水三山李白诗梅黄应作黄梅,为使梅与李.对,黄与白对,错位为梅黄。

程砚秋由上海到北京演出,有人赠以联:艳色天下重秋声海上来联首嵌砚秋原名,下联为使上海与天下对,故错位为海上,有时为强调某一成分而倒装,如格言联: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原是有未曾经我读之书无不可对人言之事,意思平淡,现在把有的宾语书,无的宾语事提到主语位置上,读起来就增加了警策性。

然而对联最主要的特点是对仗.它的要求是严格的。

所谓对仗,就是要两两相对、成排而出,如同古代的仪仗一样。

要求上下联词类相同、句法结构一致,而且还要求平仄协调,这与律诗颔、颈两联的对仗要求是相同的。

清人李渔有《笠翁对韵》,内容涉及到对仗的各个方面的要求。

我们试以一东开头一节来分析:一、二两句天对地,雨对风,是要求上下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相同,也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等。

汉语中名词最多,于是古人又将名词分为若干小类,如天文、时令、地理、宮室、服饰、饮食、文具、文学、器物、植物、动物、人伦、人事、形体等;严格的对仗当然要像《笠翁对韵》所举的那样让同一小类内的名词相对。

楹联基础知识汇总

楹联基础知识汇总

楹联基础知识汇总对联简称对,俗叫对子或联语,一般上联叫出句、对公或对首,下联叫对句、对母或对尾;一、对联的特点:对联具备四个特点,即:字数相等、平仄相合、词性相对、内容相关;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2、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3、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4、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二、对联的分类:从内容广泛来分类1、写景状物类:描写壮丽风景或雅兴志趣之事;例: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2、叙事咏物类:记叙咏怀、评述古人、体察社会、启迪后人;例:义存扶汉三分鼎===志在平金一片心3、抒情言志类:抒发思想感情,志趣理想;例:西塞论心亲旧雨===东山转眼起新云4、格言哲理类:用满含哲理,意味深长的格言勉励治学立业,修身处世;例: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非难5、讽刺讨檄类:主要出自尖税矛盾得不别解决时,辄以对联形式讽刺檄讨;例:刑户吏礼工兵,大堂六部===马牛羊鸡犬豕,小畜一家三、对联的形式:1、正对例:龙藏巨海秋云淡===鸟宿荒冈夜月寒2、反对例:旧社会天灾人祸===新时代国泰民安3、串对流水对例:三杯竹叶穿心过===两朵桃花上脸来4、工对又叫严式例: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5、宽对是和工对相对而言的例:咬定几句有用书,可充饮食===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6、回文对回文又称回环它有三种不同的写法:①上联倒转作下联法:“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②上下联顺逆同一法:“北陵奇景奇陵北;南塔新奇新塔南;”③上下联颠倒互换法:“禽鸣听耳悦;鲤跃视神怡;”可读为“怡神视跃鲤;悦耳听鸣禽;”四、对联的写作技巧一、遣词技巧1、比喻法例:勤是摇钱树===俭为聚宝盆2、夸张法例:一粒米中藏世界===半边锅里煮乾坤3、衬托法例: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春色半城湖4、对比法例:心清水浊===山矮人高;5、反对法例:藕入池中,玉管通地理===荷出水面,朱笔点天文6、自对法例:闲云野鹤翩翩去===万水千山得得来其中,“闲云”与“野鹤”“万水”与“千山”,自对颇工7、借对法例:红白相兼,醉后怎分南北===青黄不接,贫来尽卖东西8、借代法例: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9、双关法例: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须梅;“荷”、“藕”、“杏”、“梅”另有谐音,第二层意思是:因何而得偶;有幸不须媒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第二层意思是:怜子心中苦;离儿腹内酸;10、用数法例:万树梅花一潭水===四时烟雨半山云孤庙独宿一将军,单枪匹马===对河两岸二渔翁,并钓双沟二、用字技巧1、拆字法例:鸿是江边鸟===蚕为天下虫2、合字法例:八刀分米粉===千里重金钟3、复字法例:佳水佳山佳风佳月,千秋佳地===痴声痴色痴梦痴情,几辈痴人;4、叠字法例: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年年暮暮朝朝;5、同字异音法例: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6、同音字法例:闲人免进贤人进===盗者休来道者来;7、谐音法例: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丫头啃鸭头,鸭头咸,丫头嫌;8、漏字法例: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上联表示缺衣一,下联表示少食十,横批表示无东西;此外还有同傍法、拟声法、析数法、应首法、数字领法、交叉法、复韵法、虚字法、玻璃字对三、组句技巧1、回文法例: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1倒句回文例:结同心果===开并蒂花倒读即为:2倒章回文例: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海日晴倒读即为:晴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2、排比法这种方法多用于长联例:鹄比翼,花颦眉,柳拂裙,画意更兼诗意==林蕴幽,水凝碧,山环翠,东湖不让西湖3、顶针法例: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4、反复法例:佛言不可说,不可说===子曰如之何,如之何;5、嵌字法:分嵌中还可分为若干种;1整嵌:就是把名字整个嵌人联语中,并保持名字的整体性;例如: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2分嵌:将一个名字拆开,分别嵌入上下联的有关位置;6、反问法例:不经几番麻炼===怎成一段锋芒7、设问法例:雄关百二谁为最===要路三千此并名;8、分总法1先总后分式;例:四声平、上、去、入===八字年、月、日、时;2先分后总式;例: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此外还有潜意法、歇后语法、婉曲法、层递法、无情法五、对联的禁忌1.忌同声落脚2.忌同声收尾3.忌三平尾或三仄尾4.忌孤平或孤仄5.忌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6.忌同义相对※在对联创作中运用平仄规律,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在不因词害义的前提下,上下联的句脚最后一个字,应尽量做到上仄下平;如:天赐灵湖,幅幅美景天铸就;地书华章,张张图画地生成彭贤伦题罗甸县烈士陵园长廊联;2长联中,分句停顿的字,平仄应当交替、相对;一般情况下,1—11字为短联,12—20字为中联,20—29字为长联,30—60字为中长联,60—100以上为特长联;3上下联相对的每个音节上停顿的字,以及相对的每一个分句停顿的字,平仄应当对立;如:生似高山仰日月;逝如流水汇江湖沙先贵题罗甸烈士陵园大门联;4对联上下联的句脚,原则是以“上仄下平”为好,但,如果因内容限定,不好做到的话,也可以不拘平仄,不能因词、因声而害义;5对联中有些特殊的字词对偶,可以不拘平仄,主要是同字相对、专用名词相对、文言虚词相对,用字技巧奇险的字相对可以不拘平仄正如红楼梦里林黛玉对香菱谈诗时所讲的“如果有了奇句,平仄虚实不对立是使得的”;近日人潮沸腾;来日天翻地覆;其中“日”字相对,平仄相同,不讲究对立;※关于调平仄的三种格式①按音步调平仄:②按语意调平仄:③上联不论,下联工对:上联只管按意思说去,不拘平仄,下联要与之严格工对;六、对联的基本要素1、字数句数相等:上、下联用字数目及句子数目完全相等,是对联的首要要条件;上联如五言对五言、七言对七言等如罗方友题罗甸千岛湖联:一坝横空,天光云影平湖聚上联两句11言;万峰耸立,木色山辉深谷飘下联两句11言;桃花开喜色上联五言;柳浪荡情歌下联五言;2、词性相当:上下联句法结构的对应位置,用词的词类属性要一致;对联的对偶,对于词语的要求,是上下联相对的词或词组在词性上必须一致,这是对联的精髓词性相当指的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副词对副词等等,即同类词对同类词,所属范畴越小,对仗越算精工;如王晓毛题罗甸千岛湖:雾锁三龙湖,雾散鱼如天上客;云封千里路,云开鸟似水中仙;花外子规燕市冷↓↓↓↓↓名词方位词名词名词形容词↑↑↑↑↑柳边精卫浙江潮3、结构相应:指语法结构相称;所谓结构,即几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叫结构;水作青罗带↓↓↓主语谓语宾语主谓动宾↑↑↑山为碧玉簪4、节律相协:对联中语句的语流节拍,上下联要一致,即单音节对单音节,双音节对双音节,多音节对多音节;构成句子的词组和节奏,在“五言”诗中,一般句式为“二二一”或“二三”;在“七言诗”中,一般为“二二二一”或“二二三”;对联,因为字数多少灵活,篇幅不拘一格,故无固定格式;但上、下联句式必须一致,否则就造成“失拍”;对语的节奏是音和义的停顿规律,分语意节奏和声律节奏两种;①语意节奏:如“党兴盛举;春润神州”为“二二节奏”;②声律节奏:一般以两个字为一节奏,又称音步,构成声律单位,以此论节奏;不雨山常润↓↓二三↑↑无云水自阴帆运浮云阔↓↓↓二二一↑↑↑江空得月多5、语意相关: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相关联,统一于主题;对联,顾名思义,不仅要对偶,而且要相联;如果内容上缺乏有机的联系,即使上下联文字对偶再工整,也只能是毫不相干的两句话,不能组成有意义的对联;一般上联写景、下联抒情;上联轻,下联重;上联虚、下联实;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下面这一副上下联无关联,就不能称作对联:门前绿水流将去;屋里青山跳出来;6、平仄相对:联文用词缀句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位置的用字平仄要相反;对于单边两句及两句以上的复句联,每句句脚平仄按音步递换,句脚拼节形成“仄顶仄,平顶平”的格局;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平仄,古代汉语中平、上、去、入四声的简称;平仄相对的要求,是为了使对联读起来,节奏分明,声调和谐,起伏跌宕,抑扬有致,形成一种音乐美;要使平仄运用得好,首先要了解“四声”;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对四声的划分略有不同;旧四声:平声上声、去声、入声;新四声:–′ˇ‵;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第三声、去第四声简言之,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第一、二声为平声;第三、四声为仄声新四声;判别声调平仄遵循“双轨制”,但旧四声、新四声在同一联文中不得混用;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出”为旧四声,当仄声用;平仄声律是诗词对联可知律的重要因素,可以说,没有平仄,就没有诗词对联;所以,创作时,一定要学会调平仄,这是基本功,不是可有可无的;。

对联知识及练习

对联知识及练习

对联一、知识积累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偶句才需要押韵)。

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

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一)对联特点: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

2.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尾字用平声。

3.词性相当,结构相称。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4.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二)对联主要格律:1.藏字格联中有意识地将某些字略掉,含蓄巧妙地表达某种意思。

【如】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此联的寓意:缺一(衣),少十(食),没有东西。

2.拆字格拆字,就是将联中某一合体字拆成几个独体字。

【如】上联:张长弓,骑奇马,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单戈独战。

下联:伪为人,袭龙衣,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合手即拿。

3.叠字格【如】上联: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下联: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4.复字格将一个或几个字按照某种规律,重复出现多次。

寇准与友同出游,出对曰:水底月为天上月。

无以相对。

杨大年刚好赶到,便答道;眼中人是面前人。

众皆喝彩。

5.回文格【如】上联:雾锁山头山锁雾下联:天连水尾水连天6.集句格用古文、诗词中的句子合成的对联。

【如】上联:读书破万卷(杜甫) 下联:落笔起群英(李白)7.顶针格【如】上联: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下联:池边绿树,树边红雨,雨落溪边(三)对对子对对子,也叫对对联,俗称“对课”,是汉文化在社会生活中贯古通今,应用范围最广泛,生命力最强,最精炼也是最经济适用的文学艺术。

关于对联的特点有哪些

关于对联的特点有哪些

关于对联的特点有哪些对联艺术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下面整理的对联的特点,欢迎来参考!一、对联上下两联必须字数相等一副对联,由上联、下联和横批组成。

贴在右侧的称为上联,贴在左侧的称为下联,贴在上方的称为横批,也称横额,内容就是横着书写的。

横批对于春联来说,就是必不可少的,通常为四个字,也有五、六个字的。

横批的意思要与上下联相配合,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有些对联对于横批,可以用,也可以不用。

对联的上联和下联没有一定的字数限制,少的只有二言、三言,多的有几十、几百言的长联,由几个分句组成,不管怎样,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字数必须相等。

如常见的一副春联:“又就是一年春草绿,依旧十里杏花红。

”1925年,黄埔军校门口的对联:“要革命的靠拢来;不革命的走开去。

”反映农村改革成就的春联:“除旧岁家中储粮十担;迎新春银行存款千元。

”横批“有吃有穿”。

每联上下联字数都相等。

二、讲究对仗工整;对联的对仗除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外,还要求句法相似。

句法相似主要包括三个内容:句式相当,词类相同,结构相应。

句式相当,指上联如果就是四、三句式,下联也必须就是四、三句式;如果上联就是二、四句式;则下联也必须就是二、四句式。

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就是四三句式,即“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

”就是二四句式,即“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

”再如广东新会县杜源叱石山写景的对联,其一:“月暄穿石水;风折断岩烟。

”就是二三句式,即“月暄――穿石水;风折――断岩烟。

”其二:“鸟语和溪音,自在笙簧,不假人间丝竹;山云笼树色,天然图画,何劳笔下丹青。

”就是二三、二二、二四句式,即“鸟语――和溪音,自在――笙簧,不假――人间丝竹;山云――笼树色,天然――图画,何劳――笔下丹青。

”词类相当,就是指要使上下联对应位置上的词性相当,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语气词对语气词,迭词对迭词。

对联的特点「精选」

对联的特点「精选」

对联的特点「精选」对联的特点「精选」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下面是我们为大家带来对联的特点,欢迎大家阅读。

对联的特点对联是一种独立的文体,其特点如下:一、名称的特殊称谓对联的上句(长联不止一句)叫上联,又叫出句;下句叫下联,又叫对句。

二、词性相对对联要求上下联对称工整,字与字、词与词、句与句要求一一对仗。

对仗分宽对和工对,前者要求宽松,只要内容相联即可;后者要求严格,既要内容上相承,又要词性一一对应,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中、长联则要求词组对词组,句子对句子,词组与句子结构要求相同或相似。

例1:破千年旧俗做一代新人该联依次为动词、数量词、形容词、名词,对仗工整,属工对。

例2:绿柳吐絮白杨飞花该联绿与白属颜色类,柳与杨属植物类,吐与飞均为及物动词,絮与花属植物类,也属于工对。

例3: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此联词组之间上下对仗似乎较为勉强,但从整体上看,它仍是一副好对联,所以从古至今,流传很广,它属于宽对。

三、平仄协调汉字有四声,古时分平、上、去、入。

平声简称平;上、去、入三声合称仄,即含有不平之意,特点是有升有降,读音短促。

现在的普通话语音分阴平、阳平、上声与去声。

语音在长期的发展变化中丢失了入声,上声与去声沿用下来,合称为仄;平声包括阴平与阳平,特点是声调不升不降,不高不低,轻而长,因此在创作对联时,必须遵循“平仄交替”与“平仄对立”的原则,再加上多变的节奏,可使对联有一种音乐美。

所谓“平仄交替”即在同一联句中,平仄相间,有一定规律。

所谓“平仄对立”即上下联相对的字平仄不同。

例4:明月松间照(仄仄平平仄)清泉石上流(平平仄仄平)以上是仄起式。

例5:星垂平野阔(平平平仄仄)月涌大江流(仄仄仄平平)以上是平起式,当然还可以是这样的:例6:草堂留后世(仄平平仄仄)诗圣著千秋(平仄仄平平)总之,对联中的上联字平仄可以有不同的相间法,而且最后一字均为仄声;下联和它相对的字要平仄不同,而且最后一字均为平声。

对联的特点是什么

对联的特点是什么

对联的特点是什么对联,又称对子,是一种汉语修辞手法,常见于中国的文化传统中。

对联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二句对仗:对联由两句对仗的词或句子组成,上下联之间必须存在一定的对仗关系,通常包括音、韵、字义等方面的对应。

对仗是对联的核心要素,也是对联所表达情感和思想的主要方式之一例如:春水初生花初鲜秋风渐至叶渐黄上下联的词句中,“初生”与“渐至”对仗,“花初鲜”与“叶渐黄”对仗,“春水”与“秋风”对仗,形成了一种齐整的对称结构。

2.对称平衡:对联以平衡、对称作为首要原则,上下联的词数要相等,字数要相近,并且在形式结构上力求对称。

对联的形式结构通常分为平行式、对偶式和交叉式。

平行式:风花雪月画地为牢春水秋山笑声沉浮对偶式:采菊东篱下举杯问青天暮山亭下停车笑谈城南旧事交叉式:法喜来时花自开绵绵春雨倒无妨马蹄声声谢平安夜夜春风助快乐例如:水金山色云外清琴一曲丝偏多秋月江烟雨间香火驿寒灯两重这两幅对联表达了对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故的思索,情感在意境中间接流露。

4.简练精炼:对联注重言简意赅,追求简洁明快的艺术效果。

通过有限的词汇和合理的构架,对联能够生动地表达出丰富的内容和意蕴,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例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两句对联用简洁的文字勾勒出了人与自然的辽阔,在字面上所不言而喻的意象给人以强烈的感受。

5.象征隐喻:对联常常采用象征隐喻的修辞手法,通过寓意隐喻来表达作品中的主题和情感,使作品更加深邃和丰富。

例如:红叶舞秋沙碧水泛春苔生命鸟飞翔灵魂花灿烂这两幅对联利用象征隐喻,表达了季节的变迁和人生的蜕变。

对联特点总结

对联特点总结

对联特点总结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艺术形式,是由两句对仗的诗句组成的,通常用于庆祝节日、祝贺喜事、表达情感等场合。

对联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1. 对仗工整:对联的两句诗句必须对仗工整,即前一句和后一句的字数、韵脚、声调等要相对应,形成一种和谐的对称美。

2. 内容简洁:对联的内容通常都是简洁明了的,用尽量少的字表达尽量多的意思,让人一目了然。

3. 寓意深刻:对联的内容通常都寓意深刻,能够表达出人们的情感、思想和价值观念,让人们在欣赏对联的同时,也能够领悟到其中的深意。

4. 形式多样:对联的形式非常多样,既有七言、五言、四言等不同的诗体形式,也有横批、对联、楹联等不同的排列方式,让人们在欣赏对联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文化氛围。

5. 文化传承: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方式。

通过对联的传承和发扬,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在现代社会中,对联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不仅在传统文化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也在商业、广告、政治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
应用。

例如,在商业广告中,对联可以用来宣传产品、推广品牌,增强消费者的印象和认知;在政治宣传中,对联可以用来表达政治口号、宣传政策,增强人民群众的信心和归属感。

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对仗工整、内容简洁、寓意深刻、形式多样、文化传承等特点。

在现代社会中,对联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和传播方式。

对联的特点和形式

对联的特点和形式

对联的特点和形式对联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形式,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表达能力。

下面将从对联的特点和形式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对联的特点1.简练扼要:对联以短小精悍为特点,对联的韵文要求行文简练、扼要,能够用简短的文字表达深层次的含义,给人以瞬间的启迪和抚慰。

2.美学性:对联要求字句的搭配要完美无缺,读起来要顺口自然,同时还要注重音韵、字义、意蕴等方面的协调。

对联在短短的几个字中通常包含丰富的美学因素,给人以美感,能够满足人们审美的需求。

3.反衬对比:对联的特点之一是反衬对比。

对联的上下文往往形成鲜明的对比,通过对词义、音韵、意境等方面的对比达到显著的效果。

这种对比不仅可以增加联句的表达力和吸引力,还能使对联传达的思想更加深远。

4.寓意深远:对联的特点之一是寓意深远。

对联的文字要求能够在短小的篇幅内承载较深的思想内涵。

通过运用寓意深远的词句,对联能够传达人们内心深处的思考和感悟,给人以启迪和感触。

5.韵律优美:对联的特点之一是韵律优美。

对联中的字句要求读起来顺口流畅,具有和谐的音律,给人以愉悦的感受。

这主要依靠对联中字句的选择和排列,使整个对联在音韵上形成一种和谐的韵律美。

二、对联的形式对联的形式主要是指对联的词数和排列方式。

1.对联的词数:对联通常包括四个字或八个字。

其中四字对联通常用于平仄相对较轻的场合,更适合于节日贺词、新年祝福等;而八字对联则要求更高,更富有韵律美,更为常见。

2.对联的排列方式:对联可以是横联,亦可是竖联。

横联是指对联的上下两行是水平排列的,这种排列方式最常见;而竖联则是指对联的上下两行是垂直排列的,这种排列方式在书法字画中较常见。

除了横联和竖联之外,对联还可分为楷书对联、行楷对联、篆书对联、草书对联、隶书对联等不同书体形式。

这些不同的书体形式展现了对联的丰富多样性和灵活性。

对联作为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形式,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表达能力。

它以简练扼要、美学性、反衬对比、寓意深远和韵律优美为特点,形式上主要包括对联的词数和排列方式。

对联的特点有哪些

对联的特点有哪些

对联的特点有哪些
对联的特点有:字数要相等、词性要相当、结构要相称、节奏要相应、平仄要和谐、内容要相关这六点。

对联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对联的对仗一定要是规整的,且平仄要协调。

扩展资料
对联中上联和下联的字数要分别相等,例如:“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联中词性也要相当,词可以分为虚词和实词,一定要“虚对虚,实对实”,例如:实对“古佛堂前风扫地,高山顶上月为灯”,虚对“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

对联中上下联的语法结构一定要相称,即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例如:“水天一色,风月无边。

”水天对风月,一色对无边。

然后对联的节奏要相应,就是指上下联中停顿的地方必须是一致的,例如:“莫忧世事兼身世,却道新花胜旧花”。

对联中的`平仄要相协调,但不是绝对的,有时候是可以变通的,例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最后,对联中还要做到内容相关,这样才能保证上下联之间的关联性和整幅对联的完整性,例如:“晴绿乍添垂柳色,春流时范落花香”。

对联的四大特点

对联的四大特点

对联的四大特点(一)形式对称对称,指上下联句的对仗形式,也称对偶形式。

对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项重要的修辞方法,是对联的魅力和生命之所在。

什么是对仗呢?对仗,换言之,就是对偶句的对称。

“对仗”一词来源于古代宫中卫队行列(仪仗队),这种行列是两两相对排列,故称对仗。

对仗作为一种修辞方式运用到汉语文字艺术中,即比喻用平行的两句话,成双成对地排列,表达相关或相反的关系。

中国古代文学中,对偶句屡见不鲜。

不管是《诗经》还是《尚书》、《易经》、《老子》、《淮南子》都有对仗鲜明的佳句,两汉以后的赋体文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骈体文学,唐代以后的格律诗,对偶这一辞格逐渐被人们所掌握,成为古典文学中不可替代的修辞方式。

对仗,是汉语文学的一大特征。

中国的方块字,一字一言,本身便为对仗艺术的产生提供了适宜其生长的先决条件。

这一特点使得骈文、诗歌、对联这种凝缩艺术千年不衰,具备了强大的生命力。

对联中的对仗是在对联的出句和对句中把同类的概念或相对的概念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并列起来,形成联句的对称美。

在对联中,对仗方式尤为重要,它是对联艺术的精髓所在。

民间有一则关于春联的谜语,这样写着:两姊妹,一般长同打扮,各梳妆满脸红光,年年报吉祥。

只言片语,很精到地写出了对联的对称美、建筑美和祝颂吉祥的特点。

对仗形式的产生,来源于客观世界本来具有的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现象,这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基本形式,这种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启示了文学艺术的对称美,同时也迎合了中国古代阴阳学说中“一阴一阳为之道也”的理论。

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丽辞》篇中指出,“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体为用,事不孤立。

”强调了客观事物的对偶状态。

刘勰还讲到:“丽辞之体,凡有四对,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

”因为,反对更能反映充满复杂矛盾的客观存在博物馆能表现作者的辩证思维,更好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学会写对联,必须掌握对仗方式的基本要求。

古人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对联的特点是什么

对联的特点是什么

对联的特点是什么,汉族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对联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

那么你知道对联的特点是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大家解答!1.字数要相等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

长联中上下联各分句字数分别相等。

有一种特殊情况,即上下联故意字数不等。

如民国时某人讽袁世凯一联:“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

”上联‘袁世凯’三个字和下联‘中国人民’四个字是“对不起”的,意思是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

2.对联中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叠字与重字是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只是在重叠时要注意上下联相一致。

如明代顾宪成题无锡东林书院联:风声雨声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3.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异位互重”格式是允许的(称为“换位格”),如林森挽先生联:一人千古;千古一人。

2、词性相当在现代汉语中,有两大词类,即实词和虚词。

前者包括:名词(含方位词)、动词、形容词(含颜色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后者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

词性相当指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词或词组应具有相同或相近词性。

首先是“实对实,虚对虚”规则,这是一个最为基本,含义也最宽泛的规则。

某些情况下只需遵循这一点即可。

其次词类对应规则,即上述12类词各自对应。

大多数情况下应遵循此规则。

再次是义类对应规则,义类对应,指将汉字中所表达的同一类型的事物放在一起对仗。

古人很早就注意到这一修辞方法。

特别是将名词部分分为许多小类,如:天文(日月风雨等)、时令(年节朝夕等)、地理(山风江河等)、官室(楼台门户等) 、草木(草木桃李等) 、飞禽(鸡鸟凤鹤等)等等。

最后是邻类对应规则,即门类相临近的字词可以互相通对。

如天文对时令、天文对地理、地理对宫室等等。

3、结构相称所谓结构相称,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或者说其词组和句式之结构)应当尽可能相同,也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等等。

对联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对联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对联必须具备以下特点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以形神兼备、意境深远、语言工整、韵律优美等特点而被广泛传承和喜爱。

下面是对联必须具备的一些特点:一、形神兼备:对联作为文学艺术形式,首要的是要具备一定的形式美,即在字形组合上要求工整、和谐、协调。

字形组合要遵循对称、平衡的原则,上下联的字形要相近,左右联的字形要对称。

同时,对联还应有一种隽永的美感,使人看了之后能够产生艺术的享受。

二、意境深远:对联在字面上的意思往往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联句之间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和意境。

好的对联应该能够给人以启迪,使人们产生共鸣,引发思考。

比如,“秋风不尽长江叹,天地一声雷万响”这样的对联,通过对天地自然现象的描绘,将人们的情感与之融合,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三、语言工整:对联在语言上要求精炼、简洁、凝练,用字要规范、得体。

每个字的选用都要注重意义的表达和音韵的和谐,使得对联的语言具有韵味和美感。

同时,对联的字数也要求一致,上下联一般为四个字,左右联则根据需要可以有所变化。

四、韵律优美:对联作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必须具有一定的音韵美感。

对联的字音和声调要协调一致,形成和谐的旋律。

字音可以采用平仄相间的方式,使得对联具有丰富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这样的对联,给人以听觉上的愉悦和享受。

五、意境与对仗:对联的两句之间应具备对仗的关系,即联句之间的意境要互为补充、互为协调。

上下联、左右联之间要形成一种对比、呼应或联想的关系,使得对联的意境更加深远、丰富。

六、神韵与情感:对联的每一个字都应该表达一种含蓄的情感,通过对万象自然、人生哲理的描写和抒发,使得对联具有独特的神韵。

好的对联应该能够打动人心,引发人们对人生、世界的思考。

总而言之,好的对联必须具备形神兼备、意境深远、语言工整、韵律优美等特点。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有较高的水平,才能够成为精致的文学艺术品,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联特点有哪些
对联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对联特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整齐划一。

除非是为了达到一种特殊含义有意设计出来的效果。

比如有这么一幅名联:袁世凯千古
中国人民万岁
这个联上下字数不等,对仗也不工整,但却是一个名联。

原来在民国年间袁世凯死了后,全国人民互相传告。

四川的一个文人声称要去北京送挽联,大家打开他写的楹联一看都乐了,有人对他说“上联袁世凯这三个字,怎么对得住下联中国人民这四个字呢?”,这位文人说:“你说对了,袁世凯就是对不住中国人民!”特殊的设计特殊的利用,自然是一个谐趣和特效。

但如果大家都这么特殊地上下句不一致地写对联,那就没这效果可言了。

所以,对联的第一条规矩就是上下句在字数及断句上要一致。

这一点虽然大家都知道,但是仍然要说,因为这是对联体现对称特点的最基本的条件。

至于联的字数,则没有限制。

常用的楹联,一般是在四个汉字到二十几个汉字左右,很少超过三十个字。

上下句的断句必须一致,其节奏不能错乱。

比如七言联,上句是节奏点是二二二一,那么下句的节
奏点也必须是二二二一。

也就是说上句和下句的名词对应名词、动词对应动词、形容词对应形容词、数量词对应数量词、副词对应副词。

这样相对应的词在上下句中的位置要一样。

比如这个对联:隔帘闻细韵---上联句
动名动形名---上句词性
铺纸赋新词---下联句
动名动形名---下句词性
这个主要是指上下联的字韵平仄要相对,上联是仄声字,下联对应的就该用平声字,反之亦然。

上联的句脚必须是仄声字,下联的句脚必须是平声字。

这一条也是楹联最基本的要求。

关于句中字平仄对应分布的规律,后期会进一步详细说明的。

通过上述几条,我们可以看出,楹联最大的特征有两个,一个特点是要高度体现“对称”性,上下句的字数、声韵、节奏、词性等各个方面都要达到一种对称,就是体现对联之“对”的特点。

另一特征是关联,上下句的内容必须要有关联,体现对联之“联”的特点。

完美的体现这两点,才可称其为---对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