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活性污泥膨胀的影响因素与控制研究

合集下载

活性污泥膨胀的原因分析

活性污泥膨胀的原因分析

活性污泥膨胀的原因分析1.一般认为悬浮固体少而溶解性和易降解的有机物较多,特别是含低分子量的烃类、糖类和有机酸等容易发生丝状菌膨胀,例如啤酒、食品、乳品、造纸废水;丝状菌对高分子物质的水解能力弱,较难吸收不溶性物质,对低分子有机物可直接作为能源加以利用,最有代表性的丝状菌是球衣菌属,它能将葡萄糖、蔗糖、乳糖等糖类物质直接利用,当废水中含有可溶性有机物多时,易诱发丝状菌膨胀,而不溶性有机物作为去除对象的废水则不易产生污泥膨胀。

Van等发现葡萄糖、乙酸盐这些低分子可溶性有机物容易引起污泥膨胀,而大分子淀粉不易引起污泥膨胀。

2.腐化的污水,还有大量硫化氢的污水,污水在下水管和初沉池等贮存设施中,停留时间过长,发生早起消化,使pH下降,产生利于丝状菌摄取的低分子溶解性有机物和硫化氢,引起硫代谢丝状菌。

但是硫化氢大部分是厌氧发酵中的副产物,而厌氧发酵会产生大量小分子有机酸,这些是污泥膨胀的主要原因。

3.一些厌氧装置虽然出水含有大量硫化氢,但是挥发性有机酸浓度很低时也不会发生污泥膨胀,当挥发性有机酸达到一定浓度时,其中主要的低分子有机酸(乙酸、丙酸)易于降解,因此造成耗氧速率的增加,引起DO限制膨胀。

4.温度低温有利于丝状菌生长,Daigger等人发现10℃容易导致丝状菌性污泥膨胀,而污水温度提高到22℃则不容易产生污泥膨胀现象。

5.pH活性污泥微生物适宜pH范围为6.5~8.5,pH小于6时,菌胶团活性减弱,生长受到抑制,但丝状菌能大量繁殖,取代菌胶团成为优势种群,污泥的沉降性能明显变差并发生污泥膨胀。

pH值低于4.5时,真菌完全占优势。

6.N、P营养物质通常认为污水中BOD5:N=100:5:1为微生物的适宜比例。

N、P含量不均衡的废水,会引发丝状菌与非丝状菌膨胀,丝状菌膨胀:有研究发现在缺N的情况下,由于丝状菌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低Ks,其对N、P等营养物质有较强的亲和力,优先利用营养物质,造成竞争优势;非丝状菌污泥膨胀:BOD5/N为100:3时,菌胶团未能有充分的N完成代谢,于是把有机物以高亲水性的多糖胞外聚合物(EPS)的形式贮存在胞外。

活性污泥膨胀的主要原因与对策

活性污泥膨胀的主要原因与对策

活性污泥膨胀的主要原因与对策摘要针对工业废水采用普通活性污泥法处理易出现的丝状菌型污泥膨胀, 对丝状菌型污泥膨胀分析和总结出五种主要膨胀类型。

即:基质限制,溶解氧限制,营养物质缺乏型, 腐败废水或硫化物因素和高、低p H 冲击。

对负荷、溶解氧、水质和水量变化等因素对污泥膨胀中菌胶团和丝状菌生长的相互影响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给出了统一的污泥膨胀理论, 并对不同类型的污泥膨胀给出了相应的控制方法关键词:活性污泥膨胀措施活性污泥法在处理城市污水及造纸、印染、化工等众多有机工业废水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是活性污泥法在实际运行中始终伴随着一个棘手的问题—污泥膨胀。

其主要表现是:污泥结构松散, 沉淀压缩性能差;SV值增大(有时达到90 % ,SVI达到300以上);二次沉淀池难以固液分离,导致大量污泥流失, 出水浑浊; 回流污泥浓度低, 有时还伴随大量的泡沫产生, 直接影响着整个生化系统的正常运行。

活性污泥膨胀分为二种, 一种是由于活性污泥中的丝状菌过度增殖引起的丝状菌型污泥膨胀; 另外一种是由于高亲水性粘性物质大量积累附着在污泥上, 导致其比重变轻, 引起的粘性膨胀, 属于非丝状菌型污泥膨胀。

研究表明90 %以上的污泥膨胀是由丝状菌的过度增殖引起的,Segzin 等人发现,污泥沉降性能与丝状菌的长度有很好的相关性,107 m/ g 的丝状菌长度是污泥膨胀与否的重要分界线。

1 活性污泥膨胀的主要原因1。

1 认识丝状菌丝状菌是一大类菌体相连而形成丝状的微生物的统称, 荷兰学者Eikelboom 将丝状菌分为29 个类型、7 个群, 并制成了活性污泥丝状微生物检索表。

不同的丝状菌对生长环境有着不同的要求, 表1 列出了各种不同条件下优势丝状菌的类表2丝状茵与菌胶团细菌理化性质对比表【习-序号性质菌胶丝状菌1最大生鲜/ tax髙4 4J- 1低 3 0d' E2基质亲合力/ K f低64mg/l40mg/l3DO亲合力f K DO低0.0 027mg/l4内源代谢率岛高0 D12d- 1低0.OlOd' 15产率系如高 D.153g/g他0 139g/g6积累能力/宣高7耐讥娥能力及贮存能力髙非常低丝状菌的功能与其结构形态密切相关。

污泥膨胀诱因与控制

污泥膨胀诱因与控制

活性污泥膨胀诱因与控制0.引言活性污泥法自1914年被A1dern和Leekett发明,由于其经济、可靠的优势而得到广泛应用,并随着实际运行产生了阶段曝气、渐减曝气、AB工艺、A/O工艺、A2/O等系列变形工艺,但无论是哪种改进的活性污泥工艺都会发生污泥膨胀现象,并且活性污泥膨胀现象发生非常广泛,活性污泥膨胀能够降低污泥沉降性能,影响出水水质。

因此污泥膨胀成为活性污泥法困扰人们最大的难题之一。

1.活性污泥膨胀概述活性污泥膨胀是指污泥体积膨胀,含水率上升,不易沉淀。

Eikelboom按污泥絮体平均直径的大小将污泥分成大(>500μm)、中(150-500μm)、小(<15Oμm)三个等级,絮体尺寸不同的污泥,其界面沉淀速度有很大差异。

污泥的沉降性能主要靠污泥容积指数(SVI)来描述,良好的活性污泥的SVI值小于100ml/g.活性污泥发生膨胀后,由于膨胀污泥含水率高,不易沉淀,造成污泥流失增多。

活性污泥膨胀常从以下几个方面判定:①丝状菌引起的污泥膨胀中,丝状菌总长度大于lx104m/g等;②污泥松散,污泥体积指数较大,一般认为SVI值超过200则标志已产生污泥膨胀;③沉降性能差,区域沉降速度小。

1.1活性污泥膨胀特点膨胀污泥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发生几率高。

据统计,,在美国60%,德国50%,意大利50%的污水厂存在污泥膨胀问题。

我国的绝大多数活性污泥法工艺的污水厂,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污泥膨胀现象;二是普遍性强。

污泥膨胀现象活性污泥及其演变而来的各种工艺中都存在;三是危害严重。

发生污泥膨胀现象后能够造成污泥流失、出水悬浮物(SS)超标,最终导致处理能力大大降低。

1.2活性污泥膨胀的分类活性污泥膨胀有两种类型:一是丝状菌性污泥膨胀,由于丝状菌的大量繁殖而引起的丝状菌性污泥膨胀;二是非丝状菌性污泥膨胀,由于菌胶团细菌体内大量积累高粘性多糖类物质而引起的非丝状菌性膨胀。

近年来又有人发现枯草杆菌和大肠杆菌也能引起污泥膨胀现象。

污泥膨胀现象的原因和控制措施

污泥膨胀现象的原因和控制措施

污泥膨胀现象的原因和控制措施活性污泥法中的关键是活性污泥, 其沉降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出水水质。

一、什么是“活性污泥活性污泥法自1914年由E.Arden 和W.T.Lokett在英国曼彻斯特开创以来, 广泛被应用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

所谓活性污泥, 就是由细菌、原生动物等微生物与悬浮物质、胶体物质混杂在一起而形成的具有很强吸附分解有机物能力的絮状体颗粒, 这种絮状结构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 使处理水与污泥分开, 最终达到废水净化的目的。

二、什么是“污泥膨胀”?发生污泥膨胀是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之一,其表观现象是活性污泥絮凝体的结构与正常絮凝体相比要松散一些, 体积膨胀, 含水率上升, 不利于污泥底物对污水中营养物质的吸收降解, 微生物大量消失, 并且影响后续构筑物的沉淀效果。

三、污泥膨胀的测定指标评价污泥沉降性能常用指标有下列几种:①污泥沉降比: 取活性污泥反应器中的混合液静置30min后所形成的沉淀污泥的容积占原混合液容积的百分比。

正常的活性污泥沉静30min 后, 一般可接近其最大密度, 反映沉淀池中活性污泥的浓缩情况,即SV30。

②污泥容积指数: 曝气池出口处的混合液, 在经过了30min 静沉后, 每克干污泥所形成的沉淀污泥所占有的容积。

可表示活性污泥中菌胶团结合水率的高低。

③污泥成层沉降速度: 混合液静置一段时间后, 形成清晰的泥水分界线, 此后进入成层沉淀阶段, 分界线将以匀速下降。

④丝状菌长度: 活性污泥单位体积内丝状菌的长度, 该量用来表示丝状菌含量。

四、污泥膨胀的诱因目前, 对污泥膨胀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从工艺运行的角度来研究。

比如: 调整污水的pH 值、溶解氧、泥龄等; 另一方面是对引起污泥膨胀的微生物进行研究。

这两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从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 活性污泥膨胀的发生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

1、进水水质(1) 进水中氮和磷营养物质缺乏: 当进水中氮和磷含量不足时,会使低营养型微生物如: 贝氏硫细菌、浮游分枝球衣菌等丝状菌过量繁殖, 出现丝状菌污泥膨胀。

活性污泥膨胀上浮的产生因素与控制

活性污泥膨胀上浮的产生因素与控制

活性污泥膨胀上浮的产生因素与控制参考资料:/esite/detail10000632.htm 在活性污泥法处理各种废水中,因各种原因会使污泥膨胀、上浮导致污泥结构松散、沉降性差,严重破坏整个生化处理过程,不仅影响出水水质,而且由于污泥大量流失,使曝气池中混合液浓度不断降低,污染物去除效果变差。

污泥膨胀从广义上讲是指活性污泥的凝聚性和沉降性的恶化,其表现形式是处理废水呈现浑浊。

污泥膨胀可分为丝状膨胀和高粘性膨胀。

丝状膨胀指丝状细菌过度增殖。

污泥的絮体是由菌胶团和丝状菌共同组成的,二者相互交织,正常情况下二者比例适当。

如果丝状细菌过多,则丝状菌将伸出污泥的絮体之外,使絮体分散,相互间的接触、凝聚很难,导致SVI 很高。

高粘性膨胀是由于污泥中高粘性的多糖类物质太多所致,它们的持水性能很强,使污泥含水率较高,比重降低,难以沉降。

引起污泥膨胀的主要因素如下。

1水质废水中如果糖类物质含量过多,产生丝状膨胀的细菌对糖类物质有特别的嗜好,豆制品、糖类加工废水中易出现这种现象。

在这类废水中N、P含量相对不足,由于丝状细菌的表面积大于一般细菌的表面积,故易把废水中不足的N、P吸收,使之达到增殖。

2DO促使处理池中DO上升的第1种情况是当微生物处于饥饿状态时,引起自身氧化,进入衰老期;第2种情况是由于污泥活性差,叶轮线速度过高,供氧过多。

总之,DO上升,短期内污泥活性可能很好,新陈代谢快,有机物分解也快,但时间一久,污泥被打得又轻又碎(但无气泡),象雾花片似的飘满处理池表面,随水流走,影响去除效率。

3温度温度是影响微生物生长和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

温度过低,微生物活性不足;温度过高,吸收细胞中生物化学反应速度和生长速率加快。

通常温度每升高10℃,生化反应速度就增加1倍。

另一方面,细胞的重要组成如蛋白质、核酸等对温度较敏感,随温度的升高而可能遭受不可逆的破坏。

适宜活性污泥微生物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5~35℃。

4pH值活性污泥是一个动态的微生态系统,其中不同种属的微生物对pH值有不同的适宜范围。

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和控制方法

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和控制方法

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和控制方法发表时间:2017-11-15T14:28:29.867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13期作者:付杰[导读] 活性污泥丝状膨胀是绝大多数采用活性污泥法工艺的污水处理厂在运行中经常出现的严重问题。

巴斯夫上海涂料有限公司上海 201108摘要:活性污泥丝状膨胀是绝大多数采用活性污泥法工艺的污水处理厂在运行中经常出现的严重问题。

通过大量调查研究发现,导致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的主要原因是进入曝气系统的污水水质(如含有大量溶解性易降解碳水化合物或硫化物等)促使丝状菌过度繁殖引起。

而溶解氧浓度、污泥负荷率、水温等都是供丝状菌生长的环境条件,预防及控制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的有效方法就是通过调整工艺,采用有效方法改变进入曝气系统的污水水质,进而预防与控制活性污泥丝状膨胀,方法如:1,采取预曝气措施。

2,加大曝气强度,提高系统溶解氧浓度。

3,补充N、P等营养元素。

4,增加调节池停留时间,减少进水水质波动。

5,调节pH和水温。

6,及时将沉淀池的污泥排出或回流,避免发生厌氧现象。

7,减小或取消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初沉池。

8,在曝气系统中部分设置或在系统的前端设置填料。

关键词:活性污泥;丝状膨胀;进水水质;丝状菌活性污泥法是污水生物处理法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但是,绝大多数采用活性污泥法工艺的污水处理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现象。

发生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现象时,污泥体积指数(SVI)一般在200mL/g以上,致使活性污泥体积增大,结构松散不密实,沉降性能恶化,活性污泥大量漂浮在二沉池的表面无法正常沉淀,造成整个污水处理系统运行困难,BOD去除率大幅下降,出水悬浮物、氨氮和COD等超标,严重时可导致整个污水处理系统瘫痪。

本研究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几种简单且较为有效的防止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的方法。

1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的主要影响因素国内外研究学者在分析发生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的主要原因时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1,通过对发生丝状膨胀的活性污泥的生理及生态特征的研究,试图寻找丝状膨胀的原因。

生活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法污泥膨胀研究及对策

生活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法污泥膨胀研究及对策

生活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法污泥膨胀研究及对策【摘要】活性污泥处理法是污水处理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项工艺,但活性污泥法污泥膨胀问题一直是运行中困扰人们的难题之一。

本文介绍了某活性污泥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膨胀现象,经分析认为冲击负荷是造成污泥膨胀的主要原因,并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其经验值得参考借鉴。

【关键词】活性污泥;污泥膨胀;负荷;对策1.引言活性污泥处理法具有出水水质好、工艺安全可靠等特点,因此,在污水处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活性污泥法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而污泥膨胀就是活性污泥法在运行中经常发生的一个问题。

其危害就是使活性污泥大量流失、曝气池内污泥浓度下降、处理能力受损,最终影响出水水质,使其无法达标排放。

因此,有必要对污泥膨胀问题进行研究,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保障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

2.工程概况某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规模为40000m3/d,采用德国提高的biolak生化处理技术,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见图1。

图1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该污水处理采用悬浮链移动曝气,工艺参数为:进水:温度15~35e,bod5≤220mg/l;codcr≤380mg/l;ss≤220mg/l;nh3-n≤40mg/l总p≤4;ph值为6~9。

出水:bod5≤30mg/l;codcr≤100mg/l;ss≤30mg/l;nh3-n≤40mg/l;总p≤4;ph6~9。

出水达到《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二级标准。

3.污泥膨胀类型的判断活性污泥膨胀有两种类型:丝状菌大量繁殖引起的丝状菌污泥膨胀;由于菌胶团细菌大量累积高粘性物质或细菌过量增殖引起的非丝状菌型污泥膨胀。

污泥膨胀发生后,曝气池污泥的沉降比由30%左右上升至90%以上;svi值由正常的100~150上升至300~500。

表1是该污水处理厂2008年6月发生污泥膨胀后sv、svi的变化情况。

表1污泥膨胀后sv、svi的测定 g/l6月16日开始通过剩余污泥泵大量向外排泥,污泥浓度降低,但30min沉降比仍然继续升高,并且膨胀污泥静止沉淀时看不到絮体,整个活性污泥成层下沉,浓缩效果极差,对发生的膨胀污泥作镜检观察,发现污泥中的丝状菌数量异常增多,丝状菌间的架桥作用干扰絮体间的接近,妨碍了絮体的沉淀和压实,使得絮体极为松散,密闭性变差,有较多的滴虫,侧跳虫、豆形虫等散落其中,规则的菌胶团数量大大减少,所以断定是丝状菌污泥膨胀。

活性污泥法中污泥膨胀的7大原因和5种控制方法

活性污泥法中污泥膨胀的7大原因和5种控制方法

活性污泥法中污泥膨胀的7大原因和5种控制方法所属行业: 水处理关键词:活性污泥法污泥膨胀污水处理活性污泥法的关键技术是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好坏,它直接影响了出水水质,而污泥膨胀是恶化处理水质的重要原因。

其表观现象是活性污泥絮凝体的结构与正常絮凝体相比要松散一些,体积膨胀,含水率上升,不利于污泥底物对污水中营养物质的吸收降解,并且影响后续工序的沉淀效果。

一般从以下三个方面定义污泥膨胀:沉降性能差,区域沉降速度小;污泥松散,不密实,污泥指数较大;由丝状菌引起的污泥膨胀中,丝状菌总长度大于1×104m/g。

1.污泥膨胀的分类污泥膨胀分为丝状菌膨胀和非丝状菌膨胀两类。

其中90%是由丝状菌引起的,只有10%左右是由非丝状菌引起的。

活性污泥系统中的生物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理想的絮凝体沉淀性能好,丝状菌和菌胶团细菌之间相互竞争,相互依存,絮体中存在的丝状菌有利于保护絮体已经形成的结构并能增加其强度。

但是在污泥膨胀诱因的诱发下,丝状菌在和菌胶团的竞争中占优,大量的丝状菌伸出絮凝体,破坏其稳定性。

可辨识的污泥膨胀絮体有两种类型:第一类是长丝状菌从絮体中伸出,此类丝状菌将各个絮体连接,形成丝状菌和絮体网;第二类具有更开放的结构,细菌沿丝状菌凝聚,形成细长的絮体。

2.丝状菌污泥膨胀的原因(1)原水中营养物质含量不足。

活性污泥法处理污(废)水的过程,就是污泥中的微生物种群不断地吸收、利用水中污染物,在自身增殖的同时,将污染物加以降解的过程。

随反应的进行需要多种营养物质保证其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并维持生物的动态平衡和活动。

若微生物的食物不足,会使低营养型微生物丝硫细菌、贝氏硫细菌过度繁殖,在与菌胶团细菌的竞争中占优。

(2)原水中碳水化合物和可溶性物质含量高。

丝状菌与其它菌种相比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它对高分子物质的水解能力弱,较难吸收不溶性物质。

所以,当废水中含有较多量的可溶性有机物时,有利于底物中丝状菌的繁殖。

此外,废水中含过多量的糖类碳水化合物时,诸如球衣菌属的丝状菌能直接将葡萄糖、乳糖等糖类物质作为能源加以吸收利用,同时分泌出高粘性物质覆盖在菌胶团细菌表面,从而大大提高了污泥的水结合率。

引起活性污泥膨胀的原因是什么

引起活性污泥膨胀的原因是什么

引起活性污泥膨胀的原因是什么?活性污泥的膨胀是指污泥的SVI值增大、结构松散、密度减小而上浮,污泥难于沉降分离,出水水质下降。

导致活性污泥膨胀的原因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进水水质的变化;另一类则工艺运行操作不当。

(1)进水水质变化①过量的表面活性物质和油脂类化合物的进入。

当污水中含有过量的表面活性物质时,造成活性污泥中的某些成分流失而导致微生物的生长停滞或死亡。

在曝气时就会产生大量泡沫(气泡),这些气泡很容易附着在菌胶团上,使活性污泥的密度降低而上浮。

另外,当进水中含有大量油脂时,油脂就会附着在活性污泥的菌胶团表面,致使微生物缺氧而死亡,导致密度降低而上浮。

②pH值的冲击。

过高或过低的pH值会影响活性污泥微生物胞外酶及存在于细胞质和细胞壁内酶的催化作用,影响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当进水的pH<4.0或pH>11.0时,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活性就会受到抑制失去活性甚至死亡,导致污泥上浮现象的发生。

③ 含盐量的影响。

含盐量的不同其渗透压也不同,渗透压是影响微生物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

溶液渗透压发生突变,也会导致微生物细胞的死亡而产生污泥上浮现象。

(2)工艺运行操作不当①丝状菌膨胀。

当进水的氮磷缺乏、pH较低、曝气量不足时,丝状菌和放线菌等微生物就会异常增长。

丝状菌会使活性污泥絮团中夹杂很多的微小气泡,降低了活性污泥的密度,导致污泥上浮。

②污泥腐化。

当曝气量过小时,活性污泥便会由于缺氧而发生腐化,在腐化的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就会附着在活性污泥絮体上,使污泥密度变小而上浮。

③污泥脱氮。

当曝气量过大时,也会发生污泥上浮,因为过大的曝气量会导致高度的硝化作用,使混合液中含有较多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进入二沉池以后,在缺氧的条件下,就会发生反硝化作用,反硝化产生的气体在上升的过程中被活性污泥所吸附,便产生了污泥上浮现象。

浅谈引起污泥膨胀的主要原因及控制措施

浅谈引起污泥膨胀的主要原因及控制措施

浅谈引起污泥膨胀的主要原因及控制措施采用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费用低、效果明显,经处理后排出的水可以达到排放标准,不会危害人类健康,但在运行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污泥膨胀等难题,探讨其影响因素,控制污泥膨胀已成为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时必需考虑在内的问题。

标签:活性污泥法;污泥膨胀;影响因素;控制措施活性污泥法已经成为世界上处理污水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由于污泥膨胀问题的出现使活性污泥法在污水处理方面变的困难,文章主要罗列污泥膨胀的分类,引起的主要原因及其控制的措施。

1 活性污泥膨胀分类1.1 丝状菌型膨胀活性污泥中丝状菌的大量繁殖是造成污泥膨胀的原因。

过多的丝状菌繁殖,会阻碍污泥的骨干—菌胶团的生长,菌胶团被破坏,而过多的丝状菌会存在于污泥的表面,影响活性污泥的絮凝、沉降等性能,污泥的体积也随之膨胀,该现象称之为丝状菌型污泥膨胀。

1.2 非丝状菌型膨胀通过显微镜观察,几乎观察不到丝状菌的存在,可是SVI值很高,同时污泥很难沉降下来。

非丝状菌的膨胀是因为污泥的组成成分—细菌外面包裹着黏度很高的黏性物质,而这些黏性物质是由多种糖组成的多糖类物质,含有大量的羟基,外面能够吸附大量的水,使污泥呈现出凝胶状态,污泥的体积增大膨胀,该现象就称之为非丝状菌型污泥膨胀。

2 引起污泥膨胀的主要原因2.1 温度污水的水温对污泥膨胀有不可小视的影响。

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酶在高温下失活,在低温下受抑制,机体的运转都是靠酶的活性来支撑的,细菌也不例外。

温度的高低会影响丝状菌的生长繁殖,一般而言,当污水的温度过低不会引起丝状菌膨胀。

但是当水温较低污泥负荷高时,容易引发非丝状菌膨胀,主要是因为负荷高时,细菌吸收的营养物质在低温下代谢速率低,因而大量的高黏度多糖物质被贮存起来,污泥表面附着水的量也逐渐增多,污泥体积增大,从而导致污泥膨胀。

2.2 pH污水的pH偏低时,容易出现污泥膨胀。

pH也是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之一,对细菌的生长繁殖也有一定的影响。

污水处理中导致污泥膨胀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污水处理中导致污泥膨胀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污水处理中导致污泥膨胀的原因及解决方案污泥膨胀是活性污泥处理工艺中常见的一种异常现象,是指活性污泥沉降性能恶化,随二沉池出水流失。

发生污泥膨胀时,活性污泥SVI值(1g干污泥所占体积,mL/g )超过150 时,预示着活性污泥即将或已经为膨胀状态,应当立即采取控制措施。

污泥膨胀可以分为丝状菌膨胀和非丝状菌膨胀两大类。

前者是因为污泥中丝状菌过度繁殖,后者是因为菌胶团的细菌本身生理活动异常。

两类污泥膨胀的各自成因分析正常环境下,菌胶团的生长率远大于丝状菌,不会出现丝状菌过度繁殖的情况,但出现下列情况时,会引起丝状菌膨胀:01进水有机物太少,导致微生物食料不足;02进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不足;03 pH 偏低;04曝气池溶解氧含量太低;05进水水质或水量波动大,对微生物造成冲击;06进入曝气池的污水因“腐化”产生较多的H? S(超过2mg/L)时,导致丝状硫黄菌过度繁殖;07丝状菌大量繁殖适宜温度为25〜30 C ,故而夏季容易发生丝状膨胀。

而非丝状菌膨胀本质是由于菌胶团细菌本身生理活动异常,原因有以下两条:01进水含有大量溶解性有机物,但缺乏足够的氮、磷等营养物,此时菌胶团表现为“吃坏了”,分泌大量多聚糖类代谢物(含大量亲水羟基,使活性污泥呈凝胶状,表现为黏性膨胀02进水中含有大量有毒物质,菌落中毒,不能分泌足够的粘性物质,无法形成絮体,不能在二沉池分离或者浓缩,此时活性污泥表现为离散型膨胀。

曝气池污泥膨胀的解决办法解决办法分为三类:临时控制、工艺运行控制、永久性控制临时控制法该法主要用于临时原因(水量与水质波动等)造成的污泥膨胀,分为絮凝剂法和杀菌剂法。

絮凝剂法用于非丝状菌引起的膨胀,药剂投加量折合Al? O?为10mg/L左杀菌剂法用于丝状菌引起的膨胀,常用的杀菌剂有二氧化氯、次氯酸钠、漂白粉,加氯量为污泥干固体重的0.3%〜0.6%,加药时要观察生物相并测定SVI 值,当SVI值在最大允许范围内时,应停止加药。

浅析活性污泥膨胀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浅析活性污泥膨胀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与开 发 ,0 62 ( ) — . 20 , I:l 18 7 16 1
[7 1 ] De ra Bo as eore fclis a d i s cnes n mi s A.im s rsuc ait n bo s o vri b ie ma o
poesn o ul ad c e clfes cs J.nry C ne i d rcsig frfes n hmi ed t k l E eg ovr o a a o j s nn
cm oio f ynb c r rw ndlt . ea dsiew s wa rJ. o pst no a oat i go ni i e art wn at t l i c ea ud e e e J
B oeo r e e h o g , 9 . l 2 :l —l6 i s uc T c n l y 9 55 ( ) l l . r o 1 1
营养物质去除 的研究[ ] 市环境与城市生态,0 21( ) 2 4 . J城 2 0 ,5 5 : — 4 4
[ ] 陈峰, 微藻生物技术 [ . : 1 姜悦. M] 北京 中国轻工业 出版社, 9 : 3 1 91 . 9 0 [ ] O w l W B r i k MAM c - gl ie ho g [ . m r g: 2 sa d J o wl a . i a a Bo cn l yM] a bi e 'o z o rl t o C d
C mb ig iest es1 8 :0 . a rd eUnv riyPrs ,9 83 5
[3 朱国洪, 1] 刘振华, 尹国, 啤酒厂 中段废水培养螺旋藻的研究[ ] 等. J. 广
西 轻 业 , 0 ( ) 5 3 . 2 03: —9 0 3

活性污泥膨胀原因

活性污泥膨胀原因

活性污泥膨胀[本文详细叙述了活性污泥膨胀发生的原因和控制方法。

希望给大家有点帮助。

(转载)污泥膨胀问题是活性污泥自产生以来一直伴随并常常发生的一个棘手的问题。

其主要特征是:污泥结构松散,质量变轻,沉淀压缩性能差;SV值增大,有时达到90%,SVI达到300以上;大量污泥流失,出水浑浊;二次沉淀难以固液分离,回流污泥浓度低,有时还伴随大量的泡沫的产生,无法维持生化处理的正常工作。

污泥膨胀是生化处理系统较为严重的异常现象之一,它直接影响出水水质,并危害整个生化系统的运作。

污泥膨胀的发生率是相当高的,在欧洲近50%的城市污水厂每年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污泥膨胀发生,在我国的发生率也非常高。

基本上目前各种类型的活性污泥工艺都会发生污泥膨胀。

污泥膨胀不但发生率高,发生普遍,而且一旦发生难以控制,通常都需要很长的时间来调整。

针对污泥膨胀,各方面的理论很多,但并不完全一致,甚至有很多相互矛盾,这给水处理工作者造成很大的麻烦。

本文将从污泥膨胀的内在因素着手,整理出几种较为成熟且有普遍意义的观点,并归纳一下污泥膨胀控制的一般方法。

1、污泥膨胀的原因污泥膨胀分为丝状菌膨胀和非丝状菌膨胀。

非丝状菌膨胀主要发生在废水水温较低而污泥负荷太高的时候,此时细菌吸附了大量有机物,来不及代谢,在胞外积贮大量高粘性的多糖物质,使得表面附着物大量增加,很难沉淀压缩。

而当氮严重缺乏时,也有可产生膨胀现象。

因为若缺氮,微生物便于工作不能充分利用碳源合成细胞物质,过量的碳源将被转弯为多糖类胞外贮存物,这种贮存物是高度亲水型化合物,易形成结合水,从而影响污泥的沉降性能,产生高粘性的污泥膨胀。

非丝状菌污泥膨胀发生时其生化处理效能仍较高,出水也还比较清澈,污泥镜检也看不到丝状菌。

非丝状菌膨胀发生情况较少,且危害并不十分严重,在这里就不着重研究。

丝状菌膨胀在日常实际工作中较为常见,成因也十分复杂。

影响丝状菌污泥膨胀的因素有很多,但我们首先应该认识到的是活性污泥是一个混合培养系统,其中至少存在着30种可能引起污泥膨胀的丝状菌。

污泥膨胀的影响因素_理论探讨与控制对策

污泥膨胀的影响因素_理论探讨与控制对策

污泥膨胀的影响因素、理论探讨与控制对策●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赵海霞 张成禄摘要:本文通过对导致活性污泥膨胀的诸多因素分析研究,机理探讨,提出通过环境调控手段,利用生物竞争机制达到控制污泥膨胀的观点。

关键词:丝状菌 污泥膨胀 胶团菌属 废水生物处理是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将废水中有机物进行降解或转化的方法。

生物处理的主要作用者是微生物,因此保持近可能多的微生物是废水生物处理的关键。

这些微生物存在于活性污泥的絮凝体中,微生物必须以密实的絮凝体形式存在,以便与净化了的废水分离。

当活性污泥的凝聚性和沉降性恶化处理水出现了混浊,此现象被称为活性污泥膨胀。

污泥膨胀的后果是:污泥流失,水质恶化严重者会导致工艺无法正常运行。

因此解决污泥膨胀问题对生物处理废水是极为重要的。

1 污泥膨胀的影响因素1.1 溶解氧浓度:溶解氧是影响污泥膨胀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大约有30种丝状菌能引起污泥膨胀,其中有些易于在低溶解氧下繁殖。

不同的运行方式对DO 浓度的要求不同。

一般要求DO 浓度大于是 2.0mg /L 。

1.2 进水化学条件的变化:其一,污水中有易于生物降解的有机成份。

特别是低分子量的烃类、糖类和有机酸类等,从而破坏了菌胶团细菌正常的营养比例BO D 5:N :P=100:5:1。

若P 含量不足,C /N 升高,则影响污泥的沉降性能;P /M L SS <3%,容易发生污泥膨胀。

其二,硫化物的影响。

过多的化粪池的腐化水进入活性污泥设备;或下水道、初沉池中废水停留水时间长而发生早期消化,产生大量的低分子有机酸和H 2S,造成污泥膨胀。

其三,碳水化合物过多,使C /N 升高,易造成膨胀。

其四,p H 和水温的影响:丝状菌易在PH =4.5~6.5,高温下繁殖。

而菌胶团则要求pH =6~8,温度适中的环境。

1.3 运行条件:低负荷,高污泥龄且有机物浓度低的条件下,丝状菌生长易占优势,而高负荷会引起供氧不足和曝气池内溶解氧亏损,导致丝状菌大量繁殖。

A2O工艺活性污泥黏性膨胀原因及控制措施

A2O工艺活性污泥黏性膨胀原因及控制措施

DOI :10.19965/ki.iwt.2023-0608第 44 卷第 4 期2024年 4 月Vol.44 No.4Apr.,2024工业水处理Industrial Water Treatment A 2O 工艺活性污泥黏性膨胀原因及控制措施赵晓娟,张智瑞,刘东洋,雷彬(中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00)[摘要]污泥黏性膨胀问题一直是A 2O 工艺运行控制的难点。

郑州市某污水处理厂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污泥黏性膨胀问题,造成污泥沉降性能变差,SVI 逐渐提升至240 mL/g 左右,二沉池泥位持续升高。

从进水水质、水温、曝气量、浮渣等多方面综合分析引起污泥膨胀的原因,及时从剩余污泥排放量、污泥龄、溶解氧、回流比、水力停留时间等工艺参数调整运行工艺,使污泥膨胀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为彻底消除生物池浮泥,又通过在二沉池配水井精准投加40 mg/L 的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经过一段时间的药剂助沉,明显提高了污泥沉降性能,SVI 也逐渐下降至120 mL/g 左右的正常水平,解决了污泥黏性膨胀问题,消除了生物池浮泥,为解决污泥黏性膨胀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 A 2O 工艺;污泥黏性膨胀;生物浮泥;絮凝剂[中图分类号] X7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5-829X (2024)04-0198-07Reasons and control measures for viscous bulking of activatedsludge in A 2O processZHAO Xiaojuan, ZHANG Zhirui, LIU Dongyang, LEI Bin (Central Plains Environment Protection Co., L td., Z hengzhou 450000, China )Abstract : Sludge viscosity expansion has always been a difficulty in the operation control of A 2O process. The sludge viscosity expansion problem occurred in a sewage treatment plant in Zhengzhou City, resulting in poor sludge settling performance with SVI gradually increasing to about 240 mL/g and the mud level of the secondary sedimenta⁃tion tank continuing to rise. The reasons of sludge swelling were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s of inlet water quality, wa⁃ter temperature, aeration rate and scum. And then some measures such as adjusting the residual sludge discharge, sludge age, dissolved oxygen value, reflux ratio, hydraulic residence time were timely adopted, so that the sludge bulking problem was alleviated to a certain extent. In order to eliminate the floating mud in the biological tank, 40 mg/L cationic polymer flocculant was added to the distribution well of the secondary sedimentation tank. After a pe⁃riod of time, the sediment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sludge was obviously improved with the SVI gradually decreasing to the normal level of about 120 mL/g, indicating that the problem of sludge viscosity swelling and eliminated thefloating mud in the biological tank was solved. It provides a way to solve the viscous swelling of sludge.Key words : A 2O process; sludge viscous bulking; biological floating mud; flocculant长期以来污泥膨胀是困扰采用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管理的突出难题〔1〕。

炼油化工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膨胀原因分析

炼油化工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膨胀原因分析

炼油化工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膨胀原因分析1. 引言1.1 炼油化工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膨胀原因分析炼油化工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膨胀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会影响处理效率和运行稳定性。

对其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活性污泥是污水处理中常用的生物处理技术,其主要成分包括有机物、微生物和无机物等。

活性污泥的作用是通过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将污水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影响活性污泥膨胀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有机负荷过高、污泥负荷过大、氧气供应不足等。

活性污泥膨胀的机理主要是由于污泥颗粒内外气体压力差异引起微生物细胞内外气体产生气泡膨胀,并产生污泥颗粒结构松散。

常见的活性污泥膨胀原因包括微生物降解产物过多、污泥物理性状变化、有机物不易降解等。

活性污泥膨胀会导致处理效率降低、过程稳定性受到影响,因此需要采取相应处理方法,如调整有机负荷、增加氧气供应等。

炼油化工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膨胀的研究意义在于提高处理效率、保障环境安全。

未来在炼油化工污水处理中应注意避免有机负荷过高、优化氧气供应等问题,以减少活性污泥膨胀的发生,保证处理效果和运行稳定性。

2. 正文2.1 活性污泥的组成和作用活性污泥是炼油化工污水处理中常用的一种生物处理剂,它是一种由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等微生物和其代谢物质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其作用主要包括氧化污水有机物、去除氨氮、磷酸盐等营养物质,以及对重金属、有机化合物等污染物进行生物降解。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通过代谢活动使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实现污水的降解和净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炼油化工污水处理过程中,活性污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处理剂。

通过深入理解活性污泥的组成和作用,可以更好地控制污水处理过程,提高处理效率,保护环境。

对活性污泥的组成和作用进行研究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2.2 影响活性污泥膨胀的因素1. 污水成分:不同种类的化工污水中含有的化学物质和微生物种类不同,中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氨氮、磷等物质的含量高低以及它们的比例都会对活性污泥的膨胀产生影响。

炼油化工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膨胀原因分析

炼油化工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膨胀原因分析

炼油化工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膨胀原因分析随着炼油化工行业的发展,污水处理越来越成为其发展的重点,其中活性污泥法(AS 法)已经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技术。

但在处理过程中,活性污泥膨胀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不仅对处理效果造成影响,也增加了处理成本。

因此,本文将从化工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膨胀的原因入手,探讨其解决方法。

1. 活性污泥的性质活性污泥能够利用有机物进行生长和繁殖,是一种微生物群落。

活性污泥颗粒直径为200~500μm,密度介于1.00~1.24g/cm3之间,呈淤泥状。

活性污泥细胞包括细菌、真菌、藻类等微生物,种类繁多,数量之多在10^6~10^7个/mL。

这些微生物能够进行吸附、氧化、还原、合成等反应,完成对有机物的降解处理。

2. 活性污泥膨胀的原因(1)水力负荷过大:当进水量过多,水力负荷超过池容量和处理能力时,会引起活性污泥膨胀,这是因为池内水力流动非常剧烈,颗粒撞击很频繁,导致颗粒间的吸附、环化和凝聚不稳定,因此颗粒之间的黏着力减小,颗粒的密度降低,直接导致活性污泥膨胀。

(2)污泥量过多:过多的污泥会降低废水的接触时间,阻碍滞留在废水中的有机物的分解吸附,使得活性污泥饱和,膨胀产生。

(3)COD/N、COD/P等比例失调:COD、N、P等是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如果其中某个物质浓度过低,会导致微生物群落失去平衡,一些细菌的数量受到限制,引起细菌群落的变化,导致活性污泥膨胀。

(4)PH值过高或过低:过高或过低的pH值对于微生物生长都不利,当pH值过低时,温和性细菌容易受到影响;当pH值过高时,微生物会失去活性,从而导致活性污泥膨胀。

(5)氧气不足:缺氧或厌氧状态是使微生物对有机废水达到较好处理效果的条件,过多的氧气可能会导致微生物变异,发生阻塞,导致活性污泥膨胀。

3. 活性污泥膨胀的解决方法(1)优化出水流量、控制水面波动,减小水力负荷。

(2)保证污泥负荷比在合理范围内,防止污泥过多。

活性污泥膨胀与控制对策

活性污泥膨胀与控制对策

活性污泥膨胀与控制对策目录前言 (6)第一章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恶化现象及其原因 (10)1. 活性污泥牲能的评定方法 (10)2. 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恶化现象 (15)3. 由凝聚不良导致的沉降性能恶化现象 (16)4. 由比重降低所导致的沉降性能恶化现象 (19)5. 由膨胀导致的沉降性能恶化现 (22)6. 沉降性能恶化现象原因的判别法 (24)第二章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与膨胜 (26)1. 正常活性污泥的生物相 (26)2. 膨胀的研究与微生物 (30)3. 丝状菌性膨胀与微生物 (32)4. 非丝状菌性膨胀与微生物 (34)第三章与膨胀有关的微生物 (37)1. 球衣菌属(SpHaerotilus) (37)2. 芽孢杆菌属(Bacillus) (43)3. 贝氏硫菌(Beggiatoa) (48)4. 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 (51)5. 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53)6. 地霉属(Geotrichum) (56)第四章污泥膨胀发生的原因 (58)1. 废水水质与污泥膨胀 (58)2. 处理条件与污泥膨胀 (63)3. 冲击负荷与膨胀 (66)4. 生产装置和其运行方法与污泥膨胀 (68)第五章丝状菌性污泥膨胀的发生机理 (73)1. 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主要决定因素 (73)2. 对污泥膨胀提出的假说 (80)3. 表面积/容积比假说 (83)4. 其他有用的假说 (87)第六章高粘性膨胀的发生机理 (90)1. 活性污泥中的粘性物质 (90)2. 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与粘性物质 (92)3. 高粘性膨胀与粘性物质 (94)4. 活性污泥中粘性物质的生成和分解 (97)5. 粘性膨胀的发生机理 (100)第七章活性污泥中的粘性物质 (106)1. 粗粘性物质的采集 (106)2. 粗粘性物质粉末的性质 (111)3. 粘性物质的精制 (114)4. 精制粘性物质的理化性质 (116)5. 考察 (121)第八章污泥膨胀时的应急运行管理措施 (124)1. 生产性装置的运行条件与控制对策 (124)2. 应急的运行管理法—I (130)3. 应急的运行管理法——Ⅱ (132)4. 应急的运行管理法——Ⅲ (134)5. 发生高粘性污泥膨胀时的应急处置 (136)6. 控制丝状菌性膨胀致因微生物的增殖 (140)第九章防止污泥膨胀的运行管理法(I) (144)1. 控制对策1——在调节池内发生厌氧发酵的控制 (144)2. 控制对策2——对曝气池内MLSS的正确管理. (147)3. 控制对策3——对曝气池内溶解氧的适当管理 (149)4. 控制对策4——曝气池内的水温管理 (151)5. 控制对策5——废水投加方法的选择 (155)6. 控制对策6——对废水中氮和磷含量的控制与管理 (155)7. 控制对策7——沉淀池内厌氧状态的排除 (160)8. 控制对策8——回流污泥的活化(再曝气或再生) (162)第十章防止污泥膨胀的运行管理法(2) (167)1. 曝气池内的溶解氧与膨胀 (167)2. 活性污泥的耗氧 (168)3. 生产性装置曝气池内的溶解氧 (175)4. 生产性曝气池内的供氧能力确定法 (179)5. 生产曝气池内的溶解氧控制方法 (185)6. 生产装置处理性能的变化 (188)7. 生产装置处理性能的稳定化 (190)第十一章不发生膨胀的生产装置的设计与计划(1) (195)1. 废水量及其水质的调查方法 (195)2. 为规划、设计生产装置的处理试验 (200)3. 废水调节池的设计 (206)4. 曝气池运行方法、条件的选择 (208)5. 曝气池的设计 (212)6. 沉淀池的设计 (216)7. 回流污泥和再曝气 (220)第十二章不发生膨胀的生产装置的设计与计划(2) (222)1. BOD的投加方法和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 (222)2. 曝气池中BOD的不均匀性与素流扩散 (226)3. 紊流扩散与活性污泥沉降性能 (232)4. 紊流扩散与废水处理效率 (239)5. 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选择、改良及管理方法 (242)6. 影响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其它两个因素 (245)7. 不易发生膨胀的曝气池的设计法 (248)前言在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中,对有机废水来说,生物处理是最常用的方法,其中,由于活性污泥法经济而且高效,应用范围广泛以及处理水质良好,因此得到了最广泛地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OO7) 文章编号: 8OO7T9O;; "#’()*"’#"
!"#!$%"& ’()*+,-$’*( .%/%0*1,%($ 2 %3*(*,4
5667 年
第 87 卷
第 "# 期
收稿日期: @OO7U6?U6C
关于活性污泥膨胀的影响因素与控制研究
王浩宇 8, 王增长 8, 王小英 @
)*"
王浩宇, 王增长, 王小英
关于活性污泥膨胀的影响因素与控制研7>E?
科技研讨
高, 微生物在高负荷下消耗大量氧气, 造成水中缺氧或低氧条件时, 则可 抑制菌胶团细菌的生长, 而有利于能耐受低氧的球衣菌的大量繁殖 。 !"# 冲击负荷的影响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 短时间内水质水量产生很大波动时, 会引起污 泥膨胀。如果曝气池中有机物浓度突然增加, 活性污泥法系统中原有的 正常运行状态遭到破坏, 污泥中原有的生态体系失去平衡, 生物相发生 变化。 这种情况下, 由于微生物呼吸迅速致使溶解氧含量降低, 丝状微生 物往往易于适应, 尽快恢复活性, 引起污泥膨胀。
#
污泥膨胀处理存在问题
活性污泥法主要是依靠多种微生物群体的生物化学反应来实现污
$ 污泥膨胀的控制方法
$"% $"%"% 环境调控和代谢机制控制方法 适宜的工艺运行条件 控制活性污泥中丝状菌的过量生长和保持沉淀池的正常运行的最 好方法是采用适宜的运行工艺。从生物反应器池形构造设计角度考虑, 宜选用推流式而不是完全混合式曝气池。 改变污水的进水方式可控制浮 游球衣细菌引起的污泥膨胀。 如果出现污泥膨胀情况, 首先, 通过显微镜 的观察和鉴定, 并结合处理厂的运行条件和污水特性, 来决定丝状有机 体生长的可能原因。如果这些可能的原因可以不改变主要的操作, 只通 过一些措施就可以解决, 那么我们也可以采用这些措施来解决问题。例 如, 处理腐质废水, 可采用预加氯的方法; 如果原因是营养缺乏, 可通过 提高该营养供给系统的输入速率来改善这种状态; 为了避免真菌大量生 如果曝气 长引起污泥膨胀, 当 &’ 过高或过低时可向反应器中加酸或碱; 池中溶解氧浓度很低, 可通过提高曝气能力来解决。 $"%"! 生物选择器 在曝气池之前设置接触区, 并在高有机负荷下工作能有效地控制污 泥膨胀。 生物选择器的设计原理是造成曝气池中的生态环境有利于选择 性地发展菌胶团细菌,应用生物竞争的机制控制丝状菌的过度增殖, 从 而控制污泥膨胀。 其具体做法是在完全混合式 “推流” 式曝气池前加一个 利用基质 停留时间与曝气池相比短得多的小池, 局部地提高 !!" 比值, 作为推动力选择性地培养和发展菌胶团细菌, 使其成为曝气池中的优势 菌。 $"%"$ 序批式间歇反应器 ()* 法在防止污泥膨胀方面的良好效能可从 ()* 法的反应阶段底 物浓度的变化来分析。 而此法中反应阶段的底物浓度变化相当于普通曝 气池的分格数为无穷多, 因而工艺本身就是一个能良好地防止污泥膨胀 的选择器。 $"%"# 回流污泥再生法 由于在高负荷下, 微生物仅仅是贮存和吸收有机物为内贮物, 还来 不及氧化。这样造成微生物特别是絮状菌胶团细菌生长速率的降低, 从 而造成丝状菌生长占有优势。+,-./01 等人根据这一理论提出将回流污 泥在一单独设置曝气池内曝气, 将微生物体内贮存物质氧化, 从而使菌 胶团细菌具有最大吸附和贮存能力, 充分再生并恢复活性, 所以可以在 与丝状菌的竞争中获得优势, 抑制丝状菌的过量繁殖, 克服丝状菌膨胀。 $"! $"!"% 加药剂法 加重活性污泥 膨胀污泥的沉淀速度可用增加其比重的方法来增大。 增重的最简单 方法是将原生废水中的可沉淀固体并合于活性污泥絮凝体中。经验证 明, 在无初沉池的处理厂中较少出现污泥膨胀。即使在这种活性污泥中
@
污泥膨胀的影响因素
.*& !<A&0 # 8V6 @V6 ;V6 CV6
6V; 6V7 6V?7 6VN
污泥负荷是设计活性污泥反应池和控制其运行的重要指标。同时是 影响污泥膨胀的重要因素之一,莱斯佩兰西用活性污泥处理一般的城市 例如, 生活污水时, 总结了污泥负荷与 !"# 值的关系。 1=IRS 调查研究了 ;@个 & PA&Q) $ODC7 PA( & PA&Q) 污水处理厂,发现合适的污泥负荷范围是 OD@7 PA( , 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污泥膨胀。但当废水的浓度
水处理的目的。影响该工艺正常运行的因素有污水水质、 工艺运行情况 和外界环境条件因素。 上述任何一种因素不能满足正常要求时都有可能 引起污泥膨胀的发生。 随着近几年工业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水平要求的 提高, 污水的水质与水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污水处理厂发生污泥膨胀 的次数更加频繁、 影响因素也更加复杂。 污泥膨胀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相互联系, 错综复杂, 这给人们对该课 题的深入研究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虽然 %2 多年来各国在理论和实用控 制技术上取得了很多成果,人们对污泥膨胀这一问题的研究不断加深, 并不断地有新的研究成果发表, 但就污泥膨胀的原因这一问题, 目前有 (3!4) 假说、 积累5再生 (3+! 关污泥膨胀的理论还不完善, 如表面积 !容积 假说、 饥饿假说理论和选择性准则等仅能解释特定条件下的污泥膨 (+) 胀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 引发污泥膨胀的诱因不可能是单一的, 必须充分了 解和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才能把活性污泥工艺过程管理好, 发挥 出较高的操作运行水平。所以, 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污泥膨胀机理的 研究, 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一套经济有效的污泥膨胀控制技术, 才能找到 解决问题的关键办法。 参考文献 7 太原大学学报, !88$, " [6] [%] 陈彩萍 " 活性污泥膨胀的特性及其控制 !:;!97 (9) : [!] 陈丽华, 王增长7 活性污泥膨胀的相关理论及控制方法 [6] 7 科技情 (!) : !22$, %$ %!$;%!97 报开发与经济, 7环 [$] 李庆召, 王定勇7 活性污泥膨胀机理及抑制对策的研究现状 [6] !22% %#;%:7 境保护科学, (<) : [#] 李宇庆, 赵建夫 7 污泥膨胀及其控制技术研究 [6] 7 贵州环保科技, !22#, %2 (#) : !2;!$7 [:] +,-./01 67 =/>?@/A /B 1=?CD1?E. FA-.GE BCA1HE>?/-F 0-AIC>G #4J7 [6] (<) : K/@H-A1?C/> /B 01FC= &@C>=C&AE 7L1?E@ *EF7, %M<:, %M % 8%N;% 8!!7 [9] +,-./01 67 6 )A1,1 47 O??/D17 +/>?@/A /B 1=?CD1?E. FA-.GE BCA1HE>?/-F 0-AIC>G;JJJ [6] 7PBBE=? /B FA-.GE A/1.C>G, %MN# (<) : !$%;!$N7 J@DC>E * Q7 R@/S?, 1>. =/>?@/A /B BCA1HE>?/-F HC=@/0EF C> [N] +,CEF1 ( +7, [6] (#) : 1=?CD1?E. FA-.GE: 3> J>?EG@1?E ’T&/?,EFCF 7 L1?E@ *EF7, %M<:, %M #N%; #NM7 (实习编辑: 李 敏)
污泥负荷 & !PA& !PA " Q ##
8
污泥膨胀的鉴别方法
目前,我国约有 96 :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大部分工业废水处理厂
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处理工艺。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好坏, 将直接关系 到污水厂的处理效果。 活性污泥膨胀是活性污泥法工艺运行中经常遇到 的最棘手的问题之一。据调查, 我国绝大部分的污水处理厂都存在不同 超标, 而且还 程度的污泥膨胀现象。 它不仅使污泥流失、 出水悬浮物 (!!) 大大降低了处理能力。 一旦发生污泥膨胀则很难控制或需要相当长的时 间才能恢复, 甚至能导致整个工艺过程的失败。 目前, 鉴定污泥沉降性能 常用指标有: 污泥沉降比: 取反应器中的混合液静置 ;6 <=> 后所形成的沉淀污泥 的容积占原混合液容积的百分比。正常的活性污泥静置沉淀 ;6 <=> 后, 一般可接近其最大密度, 反映出二沉池中活性污泥的浓缩情况。 每 污泥容积指数:曝气池出口处的混合液在经过 ;6 <=> 的静沉后, 克干污泥所形成的沉淀污泥所占有的容积。 可表示活性污泥中菌胶团细 菌结合水率的高低。 污泥成层沉降速度: 混合液静置一段时间后, 形成清晰的泥、 水分界 线, 此后进入成层沉淀阶段, 分界线匀速下降的速度即为污泥成层沉降 速度。 丝状菌长度: 活性污泥单位体积内丝状菌的长度, 该指标用来表示 丝状菌含量。 !"# 值一 我们通常采用污泥指数 (!"#)表示活性污泥的沉淀能力, !"# 值过低, 说明泥粒细小, 无机含量高, 缺 般以介于 ?6$866 之间为宜, 乏活性; 说明污泥沉降性能不好, 并且已经有产生膨胀现象 !"# 值过高, 的可能。当活性污泥系统运行出现膨胀时, 二沉池中污泥 !"# 值就大于 @66 , 污泥结构松散, 沉降性能变差。 当活性污泥沉降性变差, 污泥松散, !"# 大于 876 <%&A ,或成层沉降速度小于 88@ <&B 时即为污泥 不密实, 膨胀。 当丝状菌过量繁殖时, 丝状菌长度大于 86C <&A 的污泥即划为膨胀 污泥。
出现丝状微生物, 污泥的较高比重往往防止了很高的 #$% 值。如果在有 初沉池的处理厂中出现膨胀污泥, 可将部分污水甚至全部污水通过管路 直接送至曝气池, 并保证足够的供氧量。 $"!"! 杀死丝状微生物 投加化学药剂将从污泥絮凝体伸出的丝状微生物破坏或杀灭, 也是 一种控制污泥膨胀的办法。例如投加氯或双氧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