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A B.B C.C D.D【答案】D【解析】【详解】A.等体积pH=3的HA和HB两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相同时间内,HA收集到氢气多,一定能说明HA是弱酸,故A错误;B.NO2和Br2蒸气均能氧化KI生成碘单质,湿润的淀粉KI试纸均变蓝,现象相同,不能判断两者的氧化性强弱,故B错误;C.氯化铵溶液水解显酸性,Mg与氢离子反应,且放热导致一水合氨分解,则有大量气泡产生,可知反应中生成H2和NH3,故C错误;D.偏铝酸根离子促进碳酸氢根离子的电离,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则AlO2-结合H+的能力比CO32-强,故D 正确;故答案为D。
【点睛】考查强弱电解质判断,为高频考点,注意不能根据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强弱、电解质溶解性强弱等方法判断,为易错题。
强弱电解质的根本区别是电离程度,部分电离的电解质是弱电解质,如要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只要证明醋酸部分电离即可,可以根据醋酸钠溶液酸碱性、一定浓度的醋酸pH等方法判断。
2.甲烷与氯气光照条件下取代反应的部分反应历程和能量变化如下: 第一步:()()-121Cl g 2Cl g ΔH =+242.7kJ mol →⋅⋅第二步:()()()()-1432CH g +Cl g CH g +HCl g ΔH =+7.4kJ mol ⋅⋅⋅→第三步:()()()()-13233CH g +Cl g CH Cl g +Cl g ΔH =-112.9kJ mol →⋅⋅⋅中(其中Cl ⋅表示氯原子,3CH ⋅表示甲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由题可知,甲烷和氯气在室温暗处较难反应B .()()()()-1423CH g +Cl g CH Cl g +HCl g ΔH=-105.4kJ mol →⋅C .形成31molCH Cl 中C Cl -键放出的能量比拆开21molCl 中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多D .若是甲烷与2Br 发生取代反应,则第二步反应-1ΔH<+7.4kJ mol ⋅ 【答案】D 【解析】 【详解】A.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常温下不能反应,故A 正确;B.由第二步与第三步相加得到()()()()1423CH g Cl g CH Cl g HCl g ΔH 105.4kJ mol -+→+=-⋅,故B 正确;C.由第三步反应可知,形成C Cl -键,拆开2Cl 中化学键,且为放热反应,则形成31molCH Cl 中C Cl -键放出的能量比拆开21molCl 中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多,故C 正确;D.若是甲烷与2Br 发生取代反应,形成HCl 比形成HBr 更容易,即形成HBr 需要的能量大于形成HCl 需要的能量,则第二步反应1H 7.4kJ mol ->+⋅V ,故D 错误; 故选:D 。
2019-2020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重点初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重点初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目的实验A 制取84 消毒液将Cl2 通入NaOH 溶液中B 防止采摘下来的水果过早变烂保存在含有高锰酸钾的硅藻土箱子里C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D 分离氢氧化铁胶体与FeCl3溶液通过滤纸过滤A.A B.B C.C D.D【答案】D【解析】【详解】A.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NaClO,Cl2 通入NaOH 溶液中反应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A 正确;B.成熟的水果会释放出乙烯气体,具有还原性,能与强氧化剂高锰酸钾溶液反应,防止采摘下来的水果过早变烂,保存在含有高锰酸钾的硅藻土箱子里,B正确;C.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碳酸钠,而乙酸可与碳酸钠反应,C正确;D.胶体和溶液均能通过滤纸,无法通过过滤分离,可用渗析法分离,D错误。
答案选D。
2.化合物Y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可由X制得。
下列有关化合物X、Y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1molX最多能与3molNaOH反应B.Y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可得到XC.X、Y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室温下X、Y分别与足量Br2加成的产物分子中手性碳原子数目相等【答案】B【解析】【详解】A.X中能与NaOH反应的官能团是羧基和酯基,1mol羧基能消耗1molNaOH,X中酯基水解成羧基和酚羟基,都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1mol这样的酯基,消耗2molNaOH,即1molX最多能与3molNaOH 反应,故A说法正确;B.Y中含有羟基,对比X和Y的结构简式,Y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得到X,故B说法错误;C.碳碳双键及连接苯环的碳原子上含有H原子的结构都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说法正确;D.X中只有碳碳双键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Y中碳碳双键能和溴发生反应,两种有机物与溴反应后,X、Y中手性碳原子都是4个,故D说法正确;答案:B。
2019-2020学年北京市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北京市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H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B.SO2使溴水褪色证明SO2有还原性C.某溶液中加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CO32-或SO32-D.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SO42-【答案】B【解析】【详解】A项、pH<5.6的降水叫酸雨,故A错误;B项、SO2有还原性,能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溴水褪色,故B正确;C项、溶液中加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溶液中也可能含有HCO3-或HSO3-,故C错误;D项、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可能是硫酸钡、也可能是氯化银,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可能是硫酸钡沉淀,也可能是氯化银沉淀是易错点。
2.下列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Fe B.CH4C.H2SO4D.NaNO3【答案】B【解析】A.金属铁为单质,不是化合物,所以铁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B.CH4是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属于非电解质,故B正确;C.硫酸的水溶液能够导电,硫酸是电解质,故C错误;D.NaNO3属于离子化合物,其水溶液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属于电解质,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抓住非电解质的特征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原因是自身不能电离是解题的关键,非电解质是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电解质为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导电的化合物,无论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都一定是化合物,单质、混合物一定不是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据此进行判断。
3.肉桂酸()是一种合成有机光电材料的中间体。
关于肉桂酸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9H9O2B.不存在顺反异构C.可发生加成、取代、加聚反应D.与安息香酸()互为同系物【答案】C【解析】【详解】C H O,A错误;A.根据肉桂酸的结构式可知分子式为:982B.肉桂酸双键碳所连的两个原子团均不同,故存在顺反异构,B错误;C.肉桂酸中苯环和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羧基可以发生取代反应,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聚反应,C 正确;D.肉桂酸中含碳碳双键,安息香酸中不含,故两者不是同系物,D错误;答案选C。
2019-2020学年北京北大附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北京北大附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实验方案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详解】A. 裂化汽油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不能用裂化汽油萃取溴,故A错误;B. NaClO具有漂白性,不能用pH试纸测定其水溶液的碱性强弱,故B错误;C. 硝酸根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将Fe2+氧化生成Fe3+,所以样品溶于稀硫酸后,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并不能说明Fe(NO3)2晶体已氧化变质,故C错误;D.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为氨气,与NaOH溶液反应并加热生成氨气,则溶液中一定含有NH4+,故D正确。
故选D。
2.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A.氢气B.石油C.沼气D.酒精【答案】B【解析】煤、石油及天然气是化石能源,属不可能再生的能源,而氢气、沼气、酒精及太阳能、风能等为再生能源,故答案为B。
点睛:明确能源的来源是解题关键,能够源源不断的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叫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短期内不能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叫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石油等。
3.下列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氧化亚铁溶于稀硝酸:FeO+2H+===Fe2++H2OB.过量S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SO2+OH-===HSO3-C.NH4HCO3溶液与足量Ba(OH)2溶液混合:HCO3-+Ba2++OH-===BaCO3↓+H2OD.NH4Al(SO4)2溶液与足量Ba(OH)2溶液混合:2Al3++3SO42-+3Ba2++6OH-===2Al(OH)3↓+3BaSO4↓【答案】B【解析】【详解】A.氧化亚铁溶于稀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3FeO+NO3-+10H+═3Fe3++5H2O+NO↑,故A错误;B、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氢钙,反应为Ca(OH)2+SO2=CaSO3↓+H2O,CaSO3+SO2+H2O=Ca(HSO3)2,故总的离子方程式为OH-+SO2═HSO3-,故B正确;C.NH4HCO3溶液与足量Ba(OH)2溶液混合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HCO3-+Ba2++2OH-═BaCO3↓+H2O+NH3·H2O,故C错误;D.NH4Al(SO4)2溶液与足量的Ba(OH)2溶液混合,Al3+应转化为AlO2-,NH4+也会与OH-反应,故D错误;答案选B。
2019-2020学年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84消毒液可用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杀,其主要成分为NaClO 。
NaClO 在空气中可发生反应NaClO+CO 2+H 2O NaHCO 3+HClO 。
用化学用语表示的相关微粒,其中正确的是A .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108OB .Na +的结构示意图:C .CO 2的结构式:O=C=OD .NaClO 的电子式:【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 A .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其质量数为18,应写成188O ,A 项错误;B .钠原子核电荷数为11,Na +的结构示意图为:,B 项错误;C .二氧化碳中的碳与氧形成四个共用电子对,CO 2的结构式为:O=C=O ,C 项正确;D .NaClO 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D 项错误。
答案选C 。
2.乙醇转化为乙醛,发生的反应为A .取代反应B .加成反应C .消除反应D .氧化反应【答案】D【解析】【分析】乙醇在催化条件下,可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乙醛,以此解答。
【详解】乙醇在催化条件下,可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醛,—OH 被氧化生成—CHO ,为氧化反应。
答案选D 。
3.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0.1 mol·L −1K 2CO 3溶液:Na +、Ba 2+、Cl −、OH −B .0.1 mol·L −1FeCl 2溶液:K +、Mg 2+、SO 42-、MnO 4-C .0.1 mol·L −1NaOH 溶液:Na +、K +、23CO -、2AlO -D .0.1 mol·L −1H 2SO 4溶液:K +、4NH +、3NO -、3HSO - 【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 碳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二者不能大量共存,故A 错误;B. 高锰酸根离子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氧化二价铁离子,二者不能大量共存,故B 错误;C. OH −、Na +、K +、23CO -、2AlO -之间相互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C 正确;D. 酸性环境下,硝酸根离子能够氧化亚硫酸氢根离子,所以氢离子、硝酸根离子、亚硫酸氢根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D 错误;故选:C 。
2019—2020学年度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高中化学
2019—2020学年度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高中化学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2007.4 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两部分,总分值300分. 考试时刻150分钟。
本卷须知:1.答卷前将学校、班级、姓名填写清晰。
2.第一卷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第二卷各小题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截了当写在试题卷上。
第一卷〔选择题共120分〕本卷共20小题,每题6分,共120分。
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是: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Al 27 S 32Cl 35.5 Fe 56 Ag 108 Ba 1375.以下讲法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是〔〕A.对农作物合理施用化肥B.将塑料垃圾埋入地下或倾倒入海C.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处理D.使用沼气、太阳能、风能等代替煤炭6.以下有关实验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少量液溴、白磷和金属钠的储存均需用水封B.容量瓶、滴定管在使用前均需用所装试剂润洗C.苯和甲苯、乙醇和乙酸均可使用分液漏斗分离D.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碘、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的碳酸氢钠,均可用加热的方法7.以下实验事实不能..证明醋酸是弱酸的是〔〕A.常温下,测得醋酸钠溶液的pH>7B.常温下,测得0.1mol/L醋酸溶液的pH=4C.常温下,将pH=1的醋酸溶液稀释1000倍,测得pH<4D.常温下,将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醋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恰好中和8.食用花生油中含有油酸,油酸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健康有益。
其分子结构如上所示。
以下讲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油酸的分子式为C18H34O2B.油酸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C.1mol油酸可与2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D.1mol甘油可与3mol油酸发生酯化反应9.50mL BaCl2溶液和20mL0.5mol/L的AgNO3溶液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那么Ba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0.1mol/L B.0.2mol/L C.0.8mol/L D.1mol/L10.下述三个实验均能发生化学反应①②③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入几滴浓硝酸将铜丝放入氯化铁溶液中以下判定正确的选项是〔〕A.实验①中铁钉只做还原剂B.实验②中Fe2+既显氧化性又显还原性C.实验③中发生是置换反应D.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Fe3+>Fe2+>Cu2+ 11.X、Y为同主族元素,Y的原子半径大于X。
2019-2020学年北京市海淀区人大附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北京市海淀区人大附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往含0.2 mol NaOH和0.1 mol Ba(OH)2的混合溶液中持续稳定地通入CO2气体6.72 L(标准状况下),则在这一过程中,下列有关溶液中离子总物质的量(n)随通入CO2气体体积(V)的变化曲线中正确的是(离子水解忽略不计)A.B.C.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电离方程式:NaOH=Na++OH-,Ba(OH)2= Ba2++2OH-,可知在含0.2 mol NaOH和0.1 mol Ba(OH)2的混合溶液中离子的总物质的量为0.2 mol×2+0.1 mol×3=0.7 mol。
标准状况下6.72 LCO2的物质的量n(CO2)=6.72?L22.4?L/mol=0.3 mol,把CO2气体通入混合溶液中,首先发生反应:Ba2++2OH-+CO2=BaCO3↓+H2O,当0.1 mol Ba(OH)2恰好反应完全时消耗0.1 mol CO2(体积为2.24 L),此时离子的物质的量减少0.3 mol,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4 mol,排除D选项;然后发生反应:CO2+2OH-=CO32-+H2O,当0.2 mol NaOH 完全反应时又消耗0.1 mol CO2(体积为2.24 L),消耗总体积为4.48 L,离子的物质的量又减少0.1 mol,此时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7 mol-0.3 mol-0.1 mol=0.3 mol,排除A选项;继续通入0.1 mol CO2气体,发生反应:CO32-+H2O+CO2=2HCO3-,根据方程式可知:0.1 mol CO2反应,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增加0.1 mol,此时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3 mol+0.1 mol=0.4 mol,排除C选项,只有选项B符合反应实际,故合理选项是B。
2019-2020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市级名校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市级名校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对下列化学用语的理解正确的是A.丙烯的最简式可表示为CH2B .电子式既可以表示羟基,也可以表示氢氧根离子C.结构简式(CH3)2CHCH3既可以表示正丁烷,也可以表示异丁烷D .比例模型既可以表示甲烷分子,也可以表示四氯化碳分子【答案】A【解析】【详解】A. 丙烯的分子式是C3H6,最简式可表示为CH2,故A正确;B. 电子式表示羟基,表示氢氧根离子,故B错误;C. 结构简式(CH3)2CHCH3表示异丁烷, CH3CH2CH2CH3表示异正烷,故C错误;D. 比例模型可以表示甲烷分子;氯原子半径大于碳,所以不能表示四氯化碳分子,故D错误。
2.下列我国科研成果所涉及材料中,主要成分为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A B C D能屏蔽电磁波的碳包覆银纳米线2022年冬奥会聚氨酯速滑服4.03米大口径碳化硅反射镜“玉兔二号”钛合金筛网轮A.A B.B C.C D.D【答案】C【解析】【详解】A、银是副族元素,故A不符;B、聚氨酯速滑服由氢、碳、氮、氧元素组成,分别属于IA、ⅣA、ⅤA、ⅥA族元素,故B不符;C、C、Si属于ⅣA族元素,故C符合;D、钛是副族元素,故D不符;故选C。
3.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A B.B C.C D.D【答案】A【解析】【详解】A.某无色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原溶液中可能含有Ag+,A不正确;B.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卤代烃中含有氯原子,B正确;C.碳酸钠与硫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能使苯酚钠溶液变浑浊,根据较强酸可以制较弱酸的规律,可知酸性:硫酸>碳酸>苯酚,C正确;D.下层呈橙红色,则表明NaBr与氯水反应生成Br2,从而得出还原性:Br->Cl-,D正确;故选A。
2019-2020学年北京市清华大学附中高三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北京市清华大学附中高三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依据Cd(Hg)+Hg 2SO 4=3Hg +Cd 2++SO 42-反应原理,设计出韦斯顿标准电池,其简易装置如图。
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池工作时Cd 2+向电极B 移动B .电极A 上发生反应Hg 2SO 4+2e -=2Hg +SO 42-C .电极B 上发生反应Cd(Hg)-4e -=Hg 2++Cd 2+D .反应中每生成a mol Hg 转移3a mol 电子【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电池反应方程式可知:在反应中Cd(Hg)极作负极,Cd 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产生Cd 2+,Hg 作溶剂,不参加反应,另一极Hg 为正极,Cd 2+向负电荷较多的电极A 移动,A 错误、B 正确;根据总反应方程式可知物质B 电极上的Hg 不参加反应,C 错误;根据方程式可知每生成3molHg ,转移2mole -,则生成amol Hg 转移2a 3mol 的电子,D 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
2.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22Na O 或22H O 作反应物制氧气B .进行中和热的测定C .蒸干4CuSO 溶液制备42CuSO 5H OD .模拟工业制氨气并检验产物【答案】A【解析】【详解】A. Na 2O 2与水反应,H 2O 2在二氧化锰催化条件下都能制取氧气,二者都是固体与液体常温条件下反应,故A 正确;B. 进行中和热的测定需要用到环形玻璃搅拌棒,缺少仪器,故B 错误;C. 蒸干CuSO 4溶液,因结晶硫酸铜受热会脱水,使得到的CuSO 4·5H 2O 固体不纯,故C 错误; D. 工业制氨气是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的,此处无高压条件,且检验氨气应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故D 错误。
2019-2020学年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0.1mol Cl 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 A B .标准状况下,22.4L 氖气含有的电子数为10N A C .常温下,pH 1=的醋酸溶液中含有的H +数为A 0.1N D .120g NaHSO 4分子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总数为3N A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氯气溶于水,只有部分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所以无法计算转移的电子数,故A 错误;B. 标准状况下,22.4L 氖气为1mol ,一个Ne 原子含有10个电子,即1mol 氖气含有10N A 个电子,故B 正确;C.醋酸溶液的体积未知,则无法计算H +数目,故C 错误;D. 120g NaHSO 4为1mol ,1molNaHSO 4分子中含有1molNa +和1molHSO 4-,则120g NaHSO 4分子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总数为2N A ,故D 错误; 故选B 。
2.如图,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不涉及...的实验现象是( )A .气体的黄绿色变浅至消失B .试管内壁上有油珠附着C .试管内水面上升D .试管内有白烟生成【答案】D 【解析】 【详解】A.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甲烷分子中的氢原子被氯气分子中的氯原子取代,随反应进行,氯气的浓度减小,试管中气体的黄绿色变浅至消失,A 正确;B. 光照条件下,氯气和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代烃,液态氯代烃是油状液滴,B 正确;C.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产物为氯化氢和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都是液体,一氯甲烷、氯化氢为气态,氯化氢极易溶于水,试管内液面上升,C 正确;D. 反应有氯化氢生成,氯化氢极易溶于水,试管内有白雾,无白烟出现,D 错误。
2019-2020学年北京海淀科大附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北京海淀科大附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合物丙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可以通过如图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丙的分子式为C10H14O2B.乙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C.甲、.乙、丙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甲的一氯代物只有2种(不考虑立体异构)【答案】D【解析】【详解】A.由丙的结构简式可知,丙的分子式为C10H14O2,故A正确;B.乙分子中含有饱和碳原子,所以乙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故B正确;C.甲、乙、丙三种有机物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所以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正确;D.甲的分子中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则其一氯代物有3种(不考虑立体异构),故D错误;故选D。
【点睛】共面问题可以运用类比迁移的方法分析,熟记简单小分子的空间构型:①甲烷分子为正四面体构型,其分子中有且只有三个原子共面;②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共面;③乙炔分子中所有原子共线;④苯分子中所有原子共面;⑤HCHO分子中所有原子共面。
2.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且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利用排空气法收集CO2B.收集氧气C.制备并检验氢气的可燃性D.稀释浓硫酸【答案】B【解析】【详解】A.CO2的密度比空气大,应该由长导气管通入,用向上排空气的方法收集,A错误;B.O2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的方法收集,B正确;C.装置中含有空气,开始反应产生气体,通过导气管逸出的气体中含有H2、O2,若立即点燃会发生爆炸,应该等排出一段时间气体后再点燃,C错误;D.浓硫酸稀释时,应该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注入盛有水的烧杯中,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
3.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下列体系中指定微粒个数约为N A的是A.0.5molCl2溶于足量水,反应中转移的电子B.7.0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C.1L1mol/LNa2CO3溶液中含有的CO32-D.标准状况下,5.6LCCl4含有的氯原子【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 Cl2溶于足量水,反生反应生成HCl和HClO,为可逆反应,转移电子数无法计算,A项错误;B. 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均为CH2,故7.0g混合物中含有的CH2的物质的量为0.5mol,则含N A个H原子,B项正确;C. 1L1mol/L Na2CO3溶液中Na2CO3的物质的量为1mol,CO32-为弱酸根,在溶液中会水解,微粒个数约小于N A,C项错误;D. 标况下四氯化碳为液态,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和含有的共价键个数,D项错误;答案选B。
2019-2020学年北京市清华大学附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D、氯化钠在水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让水蒸发掉,从而获得盐,D错误;
答案选A。
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4.6gNa与含0.1molHCl的稀盐酸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1NA
B.25℃时,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2NA
C.氯化钠不能够通过一步反应得到过氧化钠,故C错误;
D.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偏铝酸钠与碳酸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氢氧化铝分解生成氧化铝,个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可以实现,故D正确;
本题选C。
【点睛】
要通过氯化钠得到过氧化钠,首先要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得到金属钠,金属钠在氧气中燃烧可以得到过氧化钠。
均为取葡萄糖
均发生了水解反应
C
Cl2+2Br‾=2Cl‾+Br2
Zn+Cu2+=Zn2++Cu
均为单质被还原的置换反应
D
2Na2O2+2H2O+4NaOH+O2↑
Cl2+H2O=HCl+HClO
均为水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
A.AB.BC.CD.D
【答案】B
【解析】
【分析】
C.常温常压下,124gP4中含σ键数目为4NA
D.向1L1mol·L-1NH4Cl溶液中加入氨水至中性,溶液中 数目为NA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标准状况下,CHC13是液体,不能用22.4L/mol计算物质的量,不能确定氯原子数目,故A错误;
B.10.0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溶液中CH3CH2OH的质量是10.0g×46%=4.6g,物质的量为 =0.1mol,根据化学方程式2CH3CH2OH+2Na→2CH3CH2ONa+H2↑,0.1mol乙醇生成0.05mol氢气,乙醇溶液中的水也能与钠反应生成氢气,故与足量的钠反应产生H2数目大于0.05NA,故B错误;
2019-2020学年北京海淀区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北京海淀区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某固体样品可能含有K +、Ca 2+、NH 4+、Cl -、CO 32-、SO 42-中的几种离子。
将该固体样品分为等质量的两份,进行如下实验(不考虑盐类的水解及水的电离):(1)一份固体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BaCl 2溶液,得沉淀6.63g ,在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仍有4.66g 沉淀。
(2)另一份固体与过量NaOH 固体混合后充分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0.672L(标准状况)(假设气体全部逸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固体中一定含有NH 4+、CO 32-、SO 42-、Cl -B .该固体中一定没有Ca 2+、Cl -,可能含有K +C .该固体可能由(NH 4)2SO 4、K 2CO 3和NH 4Cl 组成D .该固体中n(K +)≥0.06mol 【答案】D 【解析】 【分析】某固体样品可能含有K +、Ca 2+、NH 4+、Cl -、CO 32-、SO 42-中的几种离子。
将该固体样品分为等质量的两份,进行如下实验(不考虑盐类的水解及水的电离):(1)一份固体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BaCl 2溶液,得沉淀6.63g ,在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仍有4.66g 沉淀。
4.66g 沉淀为硫酸钡,所以固体中含有-14.66g 233g?mol=0.02mol 硫酸根离子,-16.63 4.66g197g?mol g =0.01mol 碳酸根离子,溶液中没有Ca 2+;(2)另一份固体与过量NaOH 固体混合后充分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0.672L(标准状况)(假设气体全部逸出),则含有-10.672L22.4L?mol =0.03mol 铵根离子,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则溶液中一定含有钾离子,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氯离子。
2019-2020学年北京海淀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北京海淀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A.铝粉投入到NaOH溶液中:2Al+2H2O+2OH-=2AlO2-+3H2↑B.Al(OH)3溶于NaOH溶液中:Al(OH)3 +OH-=AlO2- +2H2OC.碳酸氢钠水解:HCO 3-+H2O OH-+CO2↑+H2OD.FeCl2溶液中通入Cl2:2Fe2++Cl2 =2Fe3++2Cl-【答案】C【解析】【详解】A.铝粉投入到NaOH溶液中,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H2O+2OH-=2AlO2-+3H2↑,A正确;B.Al(OH)3溶于NaOH溶液中,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 +OH-=AlO2-+2H2O,B正确;C.碳酸氢钠水解生成碳酸和氢氧根离子,溶液显示碱性,盐水解程度是微弱的,存在水解平衡,正确的水解方程式为:HCO 3-+H2O OH-+H2CO3,C错误;D.FeCl2溶液中通入Cl2,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 =2Fe3++2Cl,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C。
2.通过加入适量乙酸钠,设计成微生物电池可以将废水中的氯苯转化为苯而除去,其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B.一段时间后b极区电解液的pH减小C.H+由a极穿过质子交换膜到达b极D.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e-=Cl-+【答案】B【解析】原电池工作时,正极上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即:+2e-+H+=Cl-+,则a为正极,b为负极,反应式为:CH3COO--8e-+2H2O=2CO2+7H+。
A.正极上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即:+2e-+H+=Cl-+,则a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故A错误;B.由电极方程式可知当转移8mol电子时,正极消耗4molH+,负极生成7molH+,则处理后的废水pH降低,故B正确;C.b为负极,反应式为:CH 3COO --8e -+2H 2O=2CO 2+7H +,由示意图可知,质子从b 极移向a 极,故C 错误;D .a 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e -+H +=Cl -+,故D 错误;故选B 。
2019-2020学年北京海淀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北京海淀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三位为锂离子电池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
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44xLiFePO -xe xLi +xFePO −−→,放电工作示意图如图。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放电时,Li +通过隔膜移向正极B .放电时,电子由铝箔沿导线流向铜箔C .放电时正极反应为:+-44xFePO +xLi +xe xLiFePO −−→ D .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通过Li +迁移实现,C 、Fe 、P 元素化合价均不发生变化【答案】D【解析】【详解】A 选项,放电时,“同性相吸”即Li +通过隔膜移向正极,故A 正确;B 选项,放电时,电子由负极即铝箔沿导线流向正极即铜箔,故B 正确;C 选项,放电正极得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为:xFePO 4 + xLi ++xe -=xLiFeO 4,故C 正确;D 选项,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通过Li +迁移实现,Fe 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故D 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D 。
【点睛】放电时,溶液中的离子是“同性相吸”,即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充电时,溶液中的离子是“异性相吸”,即阳离子向阴极移动,阴离子向阳极移动。
2.在相同温度下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4种稀溶液:①Na 2SO 4②H 2SO 3③NaHSO 3 ④Na 2S ,所含带电微粒的数目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 )A .①=④>③=②B .①=④>③>②C .①>④>③>②D .④>①>③>②【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4种稀溶液,根据物质的量=浓度与体积的乘积,各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
硫酸钠,亚硫酸氢钠和硫化钠是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硫酸钠和硫化钠中阳离子和阴离子个数比为2:1,亚硫酸氢钠中阳离子和阴离子个数比为1:1,所以硫酸钠和硫化钠的溶液中阴阳离子数大于亚硫酸氢钠溶液中的阴阳离子数,硫酸钠是强酸强碱盐,在水中不水解,硫化钠是强碱弱酸盐,在水中水解导致溶液中带电荷的微粒数增多,所以硫化钠溶液中的带电微粒数达于硫酸钠溶液中的带电微粒数,亚硫酸是弱电解质,只有部分电离,所以亚硫酸溶液中带电微粒数最少,所以顺序为④>①>③>②,选D。
2019-2020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师大附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师大附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最近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高分子大规模储能二次电池,其示意图如下所示。
这种电池具有寿命长、安全可靠等优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硫酸水溶液主要作用是增强导电性B.充电时,电极b接正极C.d膜是质子交换膜D.充放电时,a极有【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图中电子移动方向可以判断a极是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极是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为了形成闭合电路,以硫酸水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硫酸水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可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增强导电性,A选项正确;B.根据上述分析可知,b为正极,充电时就接正极,B选项正确;C.d膜左右池都有硫酸水溶液,不需要质子交换膜,d膜只是为了防止高分子穿越,所以为半透膜,C选项错误;D.放电时,a极是负极,酚失去电子变成醌,充电时,a极是阴极,醌得到电子生成酚,故充放电发生的反应是,D选项正确;答案选C。
2.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 L环丙烷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共用电子对数为9N AB.56g铁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小于3N AC.16g O2和14C2H4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8N AD.常温下,1 L 0.5 mol/L CH3COONH4溶液的pH=7,则溶液中CH3COO-与NH4+的数目均为0.5N A【答案】D【详解】A 标准状况下,22.4 L 环丙烷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共用电子对数为A 22.4L 9N 22.4L /mol⨯=9N A ,故不选A ; B.铁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Fe 3O 4,56克铁转移的电子数为8N A /3,因此转移电子数小于3N A ,故不选B ;C.1mol O 2和1mol 14C 2H 4均含有16个中子,摩尔质量均为32g/mol ,故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A 16g 16N 32g /mol⨯=8N A ,故不选C ; D. CH 3COONH 4为弱酸弱碱盐,醋酸根离子和铵根离子均会水解,因此溶液中CH 3COO -与NH 4+的数目均小于0.5N A ;答案:D【点睛】易错选项C ,注意O 2和14C 2H 4摩尔质量相同,中子数相同。
2019-2020学年北京海淀人大附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北京海淀人大附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某工业流程中,进入反应塔的混合气体中NO 和2O 物质的量百分含量分别是10%和6%,发生反应为:()()222NO g +O g 2NO g ƒ(),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测得试验数据如下:根据表中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越高,越有利于NO 的转化 B .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慢C .在5110Pa ⨯、90℃条件下,当转化率为98%时反应已达平衡D .如进入反应塔的混合气体为a mol ,如速率v n /t =⊿⊿表示,则在5810Pa ⨯、30℃条件下,转化率从50%增至90%时段,NO 的反应速率为4a /370mol /s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表可知,相同压强时,温度高时达到相同转化率需要的时间多,可知升高温度不利于NO 转化,故A 错误;B.由表可知,相同温度、压强高时达到相同转化率需要的时间少,可知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故B 错误;C.在1.0×105Pa 、90℃条件下,当转化率为98%时需要的时间较长,不能确定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故C 错误;D.8.0×105Pa 、30℃条件下转化率从50%增至90%时段NO ,时间为3.7s ,转化的NO 为amol×0.1×(90%-50%)=0.04amol ,反应速率v=△n/△t ,则NO 的反应速率为0.04amol/3.7s=4a/370mol/s ,故D 正确; 故选D 。
【点睛】从实验数据中获取正确信息的关键是,比较相同压强时,温度对平衡能移动的影响及相同温度时,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从时间的变化比较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常温下,用0.1000-1mol L⋅NaOH溶液滴定20.00mL某未知浓度的CH3COOH溶液,滴定曲线如右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某电池以K2FeO4和Zn为电极材料,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Zn为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电池工作时OH-向负极迁移C.该电池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浓度增大D.正极反应式为:2FeO42-+10H++6e-=Fe2O3+5H2O【答案】D【解析】【详解】A. 电池工作时,Zn失电子是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A项正确;B. 负极Zn失电子带正电,吸引溶液中阴离子,故OH 向负极迁移,B项正确;C. 该电池放电过程中,负极Zn→Zn(OH)2,正极K2FeO4→KOH+Fe2O3,总反应为3Zn+2K2FeO4+5H2O=3Zn(OH)2+4KOH+Fe2O3,KOH溶液浓度增大,C项正确。
D. 碱性溶液中,电极反应式不应出现H+,D项错误。
本题选D。
2.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聚合硫酸铁[Fe2(OH)x(SO4)y]n,是新型絮凝剂,可用来杀灭水中病菌B.家庭用的“84”消毒液与洁厕灵不能同时混合使用,否则会发生中毒事故C.现代科技已经能够拍到氢键的“照片”,直观地证实了水分子间的氢键是一个水分子中氢原子与另一个水分子中的氧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D.中国天眼FAST 用到的高性能碳化硅是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答案】B【解析】【详解】A.聚合硫酸铁能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氢氧化铁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而净水,但不能杀灭细菌,故A错误;B.二者混合,次氯酸钠与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具有毒性的氯气,故B正确;C.氢键不是化学键,是一种特殊的分子间的作用力,故C错误;D.中国天眼FAST用到的碳化硅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错误;故答案为B。
3.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在延长一天会期之后于星期六在印尼巴厘岛闭幕。
会议在经过激烈的谈判后通过了巴厘岛路线图,决定启动至关重要的有关加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谈判。
为人类生存环境创造好的条件。
下面关于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上的碳是不断地循环着的,所以大气中的CO2含量不会改变B.燃烧含硫的物质导致酸雨的形成C.生活中臭氧的含量越高对人越有利D.气候变暖只是偶然的因素【答案】B【解析】【详解】A. 地球上的碳是不断地循环着的,但由于人类的乱砍滥伐,导致大气中的CO2含量不断升高,A错误;B. 燃烧含硫的物质导致大气中SO2含量升高,从而导致酸雨的形成,B正确;C. 生活中臭氧的含量高,不仅会导致金属制品的腐蚀,还会对人体造成伤害,C错误;D. 若不对大气进行治理,气候变暖是必然的,D错误。
故选B。
4.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Mg(OH)2具有碱性,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B.H2O2是无色液体,可用作消毒剂C.FeCl3具有氧化性,可用作净水剂D.液NH3具有碱性,可用作制冷剂【答案】A【解析】【详解】A. Mg(OH)2具有碱性,能与盐酸反应,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故A正确;B. H2O2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消毒剂,故B错误;C. FeCl3水解后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吸附性,可用作净水剂,故C错误;D. 液NH3气化时吸热,可用作制冷剂,故D错误;故选A。
5.Mg-AgCl电池是一种用海水激活的一次性电池,在军事上用作电动鱼雷的电源。
电池的总反应为Mg +2AgCl=MgCl2+2Ag。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为2AgCl+2e-=2Cl-+2AgB.该电池的负极材料Mg用金属铝代替后,仍能形成原电池C.有1 mol Mg被氧化时,可还原得到108gAgD.装备该电池的鱼雷在海水中行进时,海水作为电解质溶液【答案】C【解析】【详解】A、由电池反应方程式看出,Mg是还原剂、AgCl是氧化剂,故金属Mg作负极,正极反应为:2AgCl+2e-═2C1-+2Ag,选项A正确;B、Al的活泼性大于Ag,所以铝和氯化银、海水也能构成原电池,故该电池的负极材料Mg用金属铝代替后,仍能形成原电池,选项B正确;C、电极反应式:Mg﹣2e﹣=Mg2+,1molMg被氧化时,转移电子是2mol,正极反应为:2AgCl+2e﹣═2C1﹣+2Ag,可还原得到216gAg,选项C错误;D、因为该电池能被海水激活,海水可以作为电解质溶液,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原电池的应用。
总结题技巧总结:电极类型的判断首先在明确属于电解池还是原电池基础上来分析的,原电池对应的是正、负两极,电解池对应的阴、阳两极,根据元素价态变化找出氧化剂与还原产物。
6.“ 17世纪中国工艺百科全书” 《天工开物》为明代宋应星所著。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凡铁分生熟,出炉未炒则生,既炒则熟” 中的“ 炒” 为氧化除碳过程B.“ 凡铜出炉只有赤铜,以倭铅(锌的古称)参和,转色为黄铜” 中的“ 黄铜” 为锌铜金C.“ 凡石灰经火焚,火力到后,烧酥石性,置于风中久自吹化成粉” 中的“ 粉” 为CaOD.“ 凡松烟造墨,入水久浸,以浮沉分清悫” ,是指炭因颗粒大小及表面积的不同而浮沉【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生铁是含碳量大于2%的铁碳合金,生铁性能坚硬、耐磨、铸造性好,但生铁脆,不能锻压。
而熟铁含碳量在0.02%以下,又叫锻铁、纯铁,熟铁质地很软,塑性好,延展性好,可以拉成丝,强度和硬度均较低,容易锻造和焊接。
“炒则熟”,碳含量由于“炒”而变成碳氧化合物,使得碳含量降低,A选项正确;B.赤铜指纯铜,也称红铜、紫铜。
由于表面含有一层Cu2O而呈现红色。
“倭铅”是锌的古称,黄铜是由铜和锌所组成的合金,由铜、锌组成的黄铜就叫作普通黄铜,如果是由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多种合金就称为特殊黄铜。
黄铜有较强的耐磨性能,黄铜常被用于制造阀门、水管、空调内外机连接管和散热器等,B 选项正确;C.凡石灰经火焚,火力到后,烧酥石性,生成CaO;而“久置成粉”主要生成Ca(OH)2,进一步与CO2反应则会生成CaCO3,C选项错误;D.古代制墨,多用松木烧出烟灰作原料,故名松烟墨。
烟是动植物未燃烧尽而生成的气化物,烟遇冷而凝固生成烟炱,烟炱有松烟炱和油烟炱之分。
松烟墨深重而不姿媚,油烟墨姿媚而不深重。
松烟墨的特点是浓黑无光,入水易化。
“凡松烟造墨,入水久浸,以浮沉分清悫”,颗粒小的为胶粒,大的形成悬浊液,D选项正确;答案选C。
7.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高锰酸钾溶液、次氯酸钠溶液、75%乙醇均可用于消毒杀菌,且原理相同B.地沟油可以用来制肥皂和甘油C.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铁粉D.“静电除尘”、“燃煤固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都能提高空气质量【答案】A【解析】【详解】A.高锰酸钾溶液、次氯酸钠溶液、75%乙醇均可用于消毒杀菌,高锰酸钾溶液、次氯酸钠溶液是将物质氧化,而75%乙醇是使蛋白质变性,因此消毒原理不相同,A错误;B.地沟油主要成分是油脂,属于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产生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高级脂肪酸盐是肥皂的主要成分,B正确;C.由于Fe粉具有还原性,所以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还原铁粉,C正确;D. “静电除尘”利用胶体的性质,使空气中的固体尘埃形成沉淀,减少空气中飘尘的含量;“燃煤固硫”是使煤中的S元素在燃烧时转化为硫酸盐留在炉渣中,因而可减少酸雨的形成;“汽车尾气催化净化”可以使尾气中的NO、CO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空气的成分气体N2、CO2,因而都能提高空气质量,D正确;故答案是A。
8.自然界中时刻存在着氮的转化。
实现氮按照一定方向转化一直是科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如图为N2分子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的一系列转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N2NH3,NH3NO均属于氮的固定B.催化剂a作用下氮原子发生了氧化反应C.催化剂a、b表面均发生了极性共价键的断裂D.使用催化剂a、b均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生成物的产量【答案】D【解析】【详解】A.氮的固定是指氮由游离态转变为化合态,N2NH3为氮的固定,但NH3NO不属于氮的固定,A错误;B. 催化剂a作用下氮原子发生了还原反应,B错误;C. 催化剂a、b表面均发生了极性共价键的断裂与形成,C错误;D. 使用催化剂a、b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单位时间内生成物的产量,D正确。
故选D。
9.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X、Z的周期序数=族序数,由这四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甲、戊是两常见的金属单质,丁是非金属单质,其余为氧化物且丙为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属于碱性氧化物B.W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四周期VIIIB族C.W的原子序数是Z的两倍,金属性弱于ZD.常温下等物质的量的甲和戊加入过量浓硝酸中,消耗的HNO3物质的量相等【答案】C【解析】【分析】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X、Z的周期序数═族序数,应分别为H、Al元素,由这四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甲、戊是两常见的金属单质,丁是非金属单质,其余为氧化物且丙为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则丙为Fe3O4,由转化关系可知甲为Fe、乙为H2O,丁为H2,戊为Al、己为Al2O3,则对应X、Y、Z、W分别为H、O、Al、Fe元素。
【详解】A. 丙为Fe3O4,不是两性氧化物,故A错误;B. W为Fe,原子序数为26,位于第四周期Ⅷ族,故B错误;C. 由金属活动顺序可知Fe的金属性比Al弱,故C正确;D. 常温下等物质的量的甲和戊加入过量浓硝酸中,均产生钝化现象,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元素周期律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推断能力的考查,注意丙为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为推断的突破口,D为易错点,钝化的量不能确定。
10.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 向浓度均为0.10mol•L-1的KCl和KI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出现黄色沉淀K sp(AgCl)>K sp(AgI)B向Na2SO3溶液中先加入Ba(NO3)2溶液,然后再加入稀盐酸生成白色沉淀,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23Na SO溶液已经变质C向盛有NH4Al(SO4)2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4++OH- = NH3↑+H2OD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和NaClO的pH值Na2CO3>NaClO 酸性:H2CO3<HClOA.A B.B C.C D.D【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向浓度均为0.10mol•L-1的KCl和KI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出现黄色沉淀,说明相同条件下AgI先于AgCl沉淀,二者为同种类型沉淀,K sp越小溶解度越小,相同条件下越先沉淀,所以K sp(AgCl)>K sp(AgI),故A正确;B.即便亚硫酸没有变质,先加入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后硝酸根也会将亚硫酸根氧化沉硫酸根,故B错误;C.向盛有NH4Al(SO4)2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会先发生Al3++3OH-=Al(OH)3↓,并不能生成氨气,故C错误;D.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和NaClO的pH值,Na2CO3>NaClO可以说明HCO3-的酸性强于HClO,若要比较H2CO3和HClO的酸性强弱,需要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NaHCO3和NaClO的pH值,故D错误;故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