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养护方案新版
混凝土养护施工方案
![混凝土养护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af3508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bf.png)
混凝土养护施工方案混凝土养护是指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为了达到预期的强度和耐久性,并保护其表面的养护过程。
下面是一个混凝土养护施工方案。
一、养护时间安排1.混凝土初养护:离模后即刻开始保养,并持续保养不低于3天。
2.混凝土硬化期养护:初养护结束后,继续保养,至少保养7天。
3.混凝土养护期:硬化期养护结束后,根据环境条件及混凝土强度要求,持续保养7天以上。
二、养护方式1.初养护阶段:(1)一般条件下,可使用湿布覆盖混凝土表面,每天保持湿润。
(2)高温、风口处等易失水的地方,可采取浇水保养的方式,每天保持湿润。
(3)无论哪种方式,切忌冷热水交替使用。
2.硬化期养护阶段:(1)日光直射和风口处要使用遮阳网进行遮挡。
(2)保持表面湿润,每天浇水至少2次,确保整个表面都湿润。
3.养护期阶段:(1)根据环境条件调整养护措施,保持表面湿润。
(2)尽量避免重物碰撞、划痕等损坏混凝土表面。
三、养护注意事项1.防止混凝土早期脱水,特别是初养护阶段,保持湿润是关键。
2.避免在养护期内进行大量人员和机械的活动,以免损坏混凝土表面。
3.避免使用盐酸、硫酸等酸性物质接触混凝土表面,以免腐蚀。
4.如果出现裂缝,应及时进行修复,以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四、养护成效评定1.观察混凝土表面是否平整,无明显缺陷。
2.使用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如超声波测厚仪、钢针等,评定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性。
通过以上养护施工方案,可以确保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得到充分保养,达到预期的强度和耐久性要求。
在实际操作中,还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确保施工质量。
混凝土实体养护方案
![混凝土实体养护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70b80e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b5.png)
混凝土实体养护方案一、背景介绍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桥梁等工程中。
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养护工作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混凝土实体养护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养护目标混凝土实体养护的主要目标是保持混凝土的湿度、温度和强度,以促进其早期和长期的硬化和强化过程。
通过合理的养护措施,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裂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三、养护时间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
一般情况下,初凝后的混凝土应立即进行养护,以保持其湿度。
养护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混凝土的配合比、环境温度和湿度等因素。
一般而言,养护时间应不少于7天,以确保混凝土的完全硬化。
四、养护方法1. 水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水养护。
可以使用喷水、覆盖湿布等方式,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度。
养护水的温度应与混凝土的温度相近,避免温度差异引起的开裂。
2. 覆盖养护:在水养护后,可以使用覆盖材料(如塑料薄膜、湿布等)覆盖在混凝土表面,以减少水分的蒸发。
覆盖材料应保持湿润,避免过早脱离混凝土表面。
3. 温度控制:在养护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可以采用遮阳、喷水等方式,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同时,应避免混凝土受到极端温度的影响,如避免阳光直射、冷风吹袭等。
五、养护注意事项1. 避免混凝土表面的干燥和开裂,保持湿润环境。
2. 避免混凝土表面受到外力的冲击和挤压,以免影响其强度和平整度。
3. 避免混凝土表面受到污染和化学腐蚀,保持其表面的清洁和完整。
4. 在养护期间,应定期检查混凝土的湿度、温度和强度等指标,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六、养护效果评估养护结束后,应对混凝土的养护效果进行评估。
可以通过以下指标进行评估:1. 混凝土的强度:通过试验方法测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指标,评估其强度发展情况。
2. 表面平整度:通过观察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裂缝情况等,评估养护效果。
3. 耐久性评估:通过浸泡试验、抗渗试验等方法,评估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如抗冻性、抗碱性等。
混凝土实体养护方案
![混凝土实体养护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41ac5a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0d.png)
混凝土实体养护方案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造材料,它具有高强度、耐久性和可塑性等优点。
然而,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为了确保其性能和使用寿命,必须进行适当的养护。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实体养护方案,包括养护时间、养护方法和养护条件等。
一、养护时间混凝土养护的时间是确保其强度和耐久性的关键因素。
普通来说,混凝土养护的时间应为28天。
在这个时间段内,混凝土会逐渐达到设计强度,并形成稳定的结构。
然而,具体的养护时间还应根据混凝土的类型和施工环境来确定。
二、养护方法1. 水养护:水养护是最常用的混凝土养护方法之一。
在施工完成后即将进行水养护,可以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防止其过早干燥和龟裂。
水养护可以通过喷水、浇水或者覆盖湿布等方式进行。
2. 化学养护剂:除了水养护外,还可以使用化学养护剂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化学养护剂可以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水分的蒸发和碱性物质的流失。
常见的化学养护剂有硅酸盐、聚合物和脱模剂等。
3. 温度养护:温度养护是指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控制温度,以促进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
常用的温度养护方法包括覆盖保温材料、使用加热设备和调整施工时间等。
三、养护条件为了确保混凝土养护效果,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 温度:混凝土的养护温度应在5℃-35℃之间。
过低的温度会延缓混凝土的强度发展,过高的温度则会导致混凝土过早干燥。
2. 湿度:混凝土养护期间应保持一定的湿度,以防止水分的过早蒸发。
普通来说,湿度应保持在40%-60%之间。
3. 遮阳:在高温环境下,应采取措施遮阳,以防止混凝土表面过热。
可以使用遮阳网、遮阳棚或者覆盖湿布等方式进行遮阳。
4. 防风:在风速较大的施工环境中,应采取措施防止风吹走混凝土表面的水分。
可以使用风帘、风墙或者封闭施工区域等方式进行防风。
5. 防冻:在低温环境下,应采取防冻措施,以防止混凝土受冻破坏。
可以使用加热设备、覆盖保温材料或者控制施工时间等方式进行防冻。
四、养护检测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应进行养护效果的检测,以确保养护措施的有效性。
水泥养护专项方案
![水泥养护专项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ebc39e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59.png)
水泥养护专项方案
介绍
水泥养护是指在混凝土结构完全凝固前,对其进行充分的保养,以达到预期设计寿命的一种措施。
本方案旨在提供水泥养护的详细
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混凝土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步骤
1. 水泥养护应在混凝土刚浇筑后立即开始,尽量不要中断养护
时间。
2. 首先,直接喷水养护,确保表面湿润。
3. 在第二天,使用湿棉被或草布覆盖混凝土的表面,并保持湿
润状态。
4. 在第三天,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喷漆处理,以达到密封和保护
的效果。
5. 在第七天,可以清除湿棉被或草布,对表面进行漆层的保养。
6. 在养护期间应密切监测混凝土的状态,确保湿润度符合要求。
注意事项
1. 充分保证施工现场的水源供应,确保养护水的干净卫生。
2. 确保湿棉被或草布的湿润度,以避免其从混凝土表面剥离。
3. 在养护期间,应防止机械撞击、深度裂缝或其它损坏。
4. 养护期间的天气应选择在无风,没有阳光直射的时段进行。
5. 充分记录养护时间、日期和气温等信息,作为日后的参考。
水泥养护是保证混凝土结构性能的关键步骤,确保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以上方案仅供参考,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操作。
混凝土实体养护方案
![混凝土实体养护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bf90b5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e9.png)
混凝土实体养护方案标题:混凝土实体养护方案引言概述: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养护工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实体养护方案,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有效地进行混凝土养护工作。
一、养护前准备1.1 确定养护时间: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气候条件确定养护时间,一般为7-14天。
1.2 准备养护设备:包括喷淋设备、湿麻袋、湿棉被等。
1.3 清理养护区域:确保养护区域干净整洁,避免影响养护效果。
二、湿养护2.1 喷淋养护:在混凝土初凝后24小时内开始喷淋养护,每天至少喷淋2次。
2.2 覆盖保湿:使用湿麻袋或湿棉被覆盖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状态。
2.3 防止干裂:避免混凝土表面过早干燥,防止出现干裂现象。
三、水养护3.1 浸水养护:在混凝土初凝后24小时内开始浸水养护,每天保持水深在5-10厘米。
3.2 水质要求:养护水应清洁无杂质,避免对混凝土产生不良影响。
3.3 养护时间:水养护的时间一般为7-14天,确保混凝土充分硬化。
四、密封养护4.1 密封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密封材料,如蜡、脱模剂等。
4.2 喷涂密封:在混凝土表面干燥后,进行密封处理,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4.3 养护时间:密封养护的时间一般为7-14天,确保混凝土表面光滑均匀。
五、养护后处理5.1 检查养护效果:养护结束后,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检查,确保养护效果良好。
5.2 清理养护设备:及时清理养护设备,保持设备干净整洁。
5.3 记录养护过程:记录养护时间、养护方法和养护效果,为今后的施工提供参考。
结论:混凝土实体养护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合理的养护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希望本文介绍的养护方案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混凝土养护工作,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
混凝土实体养护方案
![混凝土实体养护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48b384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b3.png)
混凝土实体养护方案一、背景介绍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造材料,具有耐久性和强度高的特点。
为了确保混凝土结构的长期使用性能,养护工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实体养护方案,包括养护时间、养护环境、养护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二、养护时间混凝土养护的时间是确保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关键因素。
普通来说,混凝土养护的时间应在浇筑后的24小时内开始,持续至少7天。
在这个时间范围内,混凝土会逐渐获得足够的强度,以应对后续的负荷。
三、养护环境1. 温度控制:混凝土的养护温度应在摄氏20-30度之间。
过高或者过低的温度都会对混凝土的强度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在冬季施工时,应采取加热措施保持养护温度。
2. 湿度控制:混凝土的养护期间应保持一定的湿度,以防止混凝土过早失水。
可以通过覆盖湿布、喷水等方式来保持湿度。
四、养护方法1. 表面保湿:在混凝土浇筑后的24小时内,应在混凝土表面覆盖湿布或者喷水,以防止混凝土过早失水。
保湿层的厚度应保持在3-5厘米,每天保持湿润状态至少两次。
2. 防止温度变化:在混凝土养护期间,应避免蓦地的温度变化,特殊是在冬季施工时。
可以采取加热或者遮阳的方式来保持温度稳定。
3. 防止外力破坏:在混凝土养护期间,应避免外力对混凝土的破坏,如重物压在混凝土表面、踩踏等。
可以设置警示标志,限制人员和车辆进入养护区域。
五、养护检测为了确保混凝土的养护效果,需要进行养护检测。
养护检测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1. 强度检测:可以通过取样测试的方式来检测混凝土的强度发展情况。
通常在养护期结束后的28天进行强度检测。
2. 表面质量检测:可以通过目测或者触摸来检测混凝土表面的质量。
应注意观察是否有裂缝、起砂等情况。
3. 湿度检测:可以通过湿度计等工具来检测混凝土的湿度情况。
湿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六、养护记录在混凝土养护期间,应做好养护记录。
养护记录包括养护开始时间、养护环境、养护方法、养护检测结果等内容。
混凝土养护施工方案
![混凝土养护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c8d660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dd.png)
混凝土养护施工方案一、混凝土养护前的准备工作1.制定养护施工方案,包括养护时间、养护方式和养护材料等内容。
2.准备好养护所需的设备和工具,如喷雾器、养护剂、薄膜覆盖材料等。
3.确定养护人员的角色和责任,并进行相关培训。
二、混凝土施工后的养护1.养护时间: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应立即开始养护。
一般情况下,初凝后24小时内进行湿养护,连续养护7天以上。
2.养护方式:(1)湿养护:在混凝土表面喷雾或浇水,保持表面湿润,防止水分蒸发过快。
雨季施工时,可不进行湿养护。
(2)覆盖薄膜:使用透气性良好的薄膜,覆盖在混凝土表面,防止水分的蒸发和外界温度的影响。
薄膜不可直接与混凝土接触。
(3)养护剂:可使用合适的养护剂,如湿养护剂或密封养护剂。
要按照产品说明进行使用,确保养护效果。
3.防止温度变化:应采取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过大的温度变化,如使用防尘罩、遮阳网等遮挡阳光直射。
三、湿养护的操作要点1.养护时间:初凝后24小时内开始进行湿养护,每天进行2-3次,间隔时间应保持在2-4小时。
2.养护水量:根据气温和混凝土表面情况,喷水的总量应控制在每平方米20-30升。
3.喷雾方式:使用喷雾器均匀喷水,避免直接冲击混凝土表面。
4.湿养护时间:持续进行湿养护的时间应不少于7天。
四、覆盖薄膜的操作要点1.薄膜选择:选择透气性良好的薄膜,避免使用完全密封的薄膜。
薄膜不能直接与混凝土表面接触。
2.薄膜施工:混凝土初凝后,将薄膜铺设在表面,并用夹具或砖块等将其固定。
要确保薄膜的平整性和完整性。
3.薄膜保护:避免薄膜受损,防止尖锐物体、重物或施工人员的踩踏。
4.薄膜清除:混凝土养护结束后,薄膜应及时清除,避免对混凝土表面造成损坏。
五、养护剂的操作要点1.养护剂选择:根据混凝土表面状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养护剂。
养护剂应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和保湿性。
2.养护剂施工:按照产品说明,将养护剂均匀涂布在混凝土表面,确保能够渗透到混凝土内部。
3.养护剂保护:养护剂施工后,应避免外界物质对混凝土表面的污染和损坏,如踩踏或倒水。
混凝土养护方案97562
![混凝土养护方案97562](https://img.taocdn.com/s3/m/43a3922b6c85ec3a87c2c5bd.png)
混凝土养护施工方案混凝土班组长负责混凝土工程养护施工方案的落实,每次浇注完混凝土方时,组织混凝土的养护施工,做好现场养护预控和监督检查,负责混凝土工程的表面湿润、养护到位。
1.1混凝土的养护为了保证已浇筑好的混凝土在规定的龄期内达到混凝土设计要求的强度,并防止产生收缩裂缝,必须认真做好养护工作。
同时,为了避免形成与减少混凝土表面色差,抓好混凝土早期硬化期间的养护也十分重要。
在已浇筑完成的混凝土12小时之内应加以覆盖,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1.1.1混凝土养护的范围和方法1)剪力墙、柱子采用刷混凝土养护剂、浇水的方法进行养护。
2)梁、板、梯采用浇水养护的方法养护。
1.1.2混凝土养护的时间1)楼板、楼梯(平面结构)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12小时内进行养护。
2)剪力墙、柱子拆模后就及时进行养护。
3)后浇带混凝土养护14天、其他部位混凝土养护7天。
1.1.3混凝土养护的具体方法各施工区设专职混凝土养护人员,贮备好塑料布、木板条、水管等。
1)剪力墙、柱的养护:拆柱模后,经检查无缺陷后,刷混凝土养护剂进行养护,并在柱的四角贴废旧的竹胶板护角用细铁丝绑紧做防护。
2)楼板、楼梯等的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搓压2-3遍后随即用塑料布覆盖,在塑料布和楼板之间浇水,保证表面湿润。
1.1.4混凝土质量养护的具体材料要求1)混凝土在浇筑完毕后的12h 以内,洒水保湿养护,养护覆盖采用一层薄膜加一层保温被的方式,现场应备塑料薄膜,草包以做保温保湿备用材料。
要求薄膜的搭接不得小于150mm ,保温被的搭接不小于100mm。
墙柱插筋之间狭小空间必须特别注意保温措施,可用条形薄膜加以覆盖后,再加盖保温被,确保墙柱插筋薄弱环节处的保温工作。
护时间不得少于7d。
浇水次数以保持混凝土面经常湿润状态即可,浇水水源采用自来水。
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 之前,不得上料、上机具、上脚手、模板、钢筋、支架等。
2) 板保温养护期间,应加强现场安全防火管理,施工区严禁烟火,确保保温措施自始至终起到养护作用,严禁随意掀开保温被。
混凝土养护方案
![混凝土养护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8759f8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a9.png)
混凝土养护方案混凝土养护方案1. 引言混凝土养护是确保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获得最佳性能和持久性的重要步骤之一。
本旨在提供一个详细的混凝土养护方案,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证。
2. 混凝土配制在进行混凝土养护之前,首先需要确保混凝土配制的准确性。
按照设计要求,准确测量水、水泥、骨料和外加剂的比例,并且确保它们被完全混合。
使用灌注混凝土时,确保灌注浆液混合均匀,以避免出现空隙。
3. 养护时间表制定一个详细的养护时间表,根据混凝土的类型和环境条件来决定养护的持续时间。
一般而言,混凝土需要在浇筑后的前24小时内进行水养护,并持续至少7天。
在寒冷季节或高温环境中,养护时间可能需要延长。
4. 水养护水养护是混凝土养护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浇筑混凝土后的前24小时内,使用喷雾器或水管进行充分的水养护。
确保混凝土表面湿润,以防止水分流失和裂缝的形成。
在养护过程中,将养护水的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温度变化过大。
5. 化学养护剂除了水养护外,化学养护剂也可以用于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耐久性。
这些化学养护剂可以通过提供额外的保湿、缩小水灰比、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来增强混凝土的性能。
6. 避免剧烈温度变化剧烈温度变化是引起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养护期间和养护后的早期,应尽量避免混凝土受到剧烈的温度变化。
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覆盖混凝土,使用遮阳网或通过其他方式控制混凝土周围环境的温度。
7. 定期检查和维护在养护期结束后,定期进行混凝土的检查和维护非常重要。
检查混凝土表面是否存在裂缝、破损或腐蚀迹象,并及时修复和维护。
此外,定期清理周围的杂物,确保混凝土的正常排水和通风。
8. 附件本所涉及的附件如下:- 混凝土配制表格- 养护时间表- 化学养护剂使用指南- 混凝土检查和维护记录表9. 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 混凝土:指一种由水泥、骨料、砂浆和水按比例混合制成的建筑材料。
- 养护:指对混凝土进行保护和维护,以确保其性能和持久性。
混凝土同条件养护方案
![混凝土同条件养护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bd8545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e3.png)
混凝土同条件养护方案混凝土同条件养护方案是指在完工后的混凝土基础上,采取相同的养护措施,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温度、湿度、养护剂的选择以及养护时间等因素都会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混凝土同条件养护方案。
1.温度控制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要控制温度的变化,以避免快速蒸发和温度过高导致的开裂。
通常情况下,混凝土在充分凝固之前应该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温度条件下,并避免外界温度的影响。
在高温季节,可以采用覆盖物材料进行遮阳,以降低混凝土表面温度的升高,而在低温季节则要进行保温措施,以保证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
2.湿度控制湿度是混凝土养护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养护期间,要保持混凝土的湿润状态,避免水分过早流失。
一般采用喷水、铺水膜或使用湿棉被等方式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特别是在炎热季节,由于温度较高,水分蒸发速度快,更需要保持湿度。
3.合理选择养护剂养护剂的选择对混凝土养护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
在同条件养护方案中,可以根据具体工程需求选择适当的养护剂。
一般养护剂有覆盖剂、喷水剂、湿棉被等,具体选择应根据工程要求和实际情况来决定。
4.延长养护时间在同条件养护方案中,延长养护时间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通常情况下,混凝土最好养护7天以上,以达到最佳养护效果。
特别是对于一些大体积、重要部位的混凝土结构,更需要延长养护时间,以确保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和长期耐久性。
总之,混凝土同条件养护方案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可以在保证施工效果的前提下,减少工程成本和提高工程质量。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具体工程情况和养护要求来制定合理的养护方案,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混凝土养护专项技术方案设计
![混凝土养护专项技术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8817112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f4.png)
混凝土养护专项技术方案设计一、养护时间安排养护时间是保证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般而言,养护时间至少为7天,对于大部分工程可以延长至14天以上。
具体的养护时间需要根据混凝土的具体种类、配合比以及环境温度等因素来确定。
二、水养护水养护是保持混凝土充分水化和减少水分蒸发的重要手段。
混凝土浇筑后,应尽快进行全面湿润,可采用喷水、覆盖湿布、铺设湿麻袋等方式进行。
养护期间,应保持混凝土湿润,特别是在气温高、湿度低的环境下,应加强养护,避免水分过早流失。
三、遮阳养护在夏季高温条件下,混凝土表面的温度会快速升高,导致水分蒸发过快,从而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发展。
因此,在高温季节,应采取遮阳措施,如覆盖遮阳板、搭建遮阳棚等,以减少直射光照射和温度升高对混凝土的影响。
四、温度控制控制混凝土的养护温度对混凝土强度的提高和耐久性的保证具有重要意义。
在低温季节,应加强保温措施,如覆盖保温棉、采用保温剂等,以防止混凝土过早冷却和减缓强度的发展。
而在高温季节,应采取降温措施,如喷水降温、覆盖湿润物质等,以防止混凝土过热和产生裂缝。
五、防风保湿在风大的环境下,会加快混凝土水分的蒸发速度,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因此,在风速较大的条件下,应采取防风措施,如设置遮挡物、搭建挡风墙等,以减少风的侵蚀和水分蒸发。
六、其他措施1.严禁在养护期间进行其他施工作业,避免给混凝土施加外力导致开裂。
2.及时进行养护标记,对已养护的部位进行标示,方便管理和维护。
3.养护过程中要加强现场管理,确保养护施工按照方案要求进行。
总结:混凝土养护的技术方案设计是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的关键措施之一、通过合理的养护时间安排、水养护、遮阳养护、温度控制、防风保湿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同时,还需要加强施工管理和养护标记,确保养护施工的正确进行。
混凝土养护方案
![混凝土养护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084880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e4.png)
混凝土养护方案目录1.1 混凝土养护的重要性1.1.1 养护的定义1.1.2 养护的作用1.2 混凝土养护的方法1.2.1 加湿养护1.2.2 喷涂养护剂1.2.3 覆盖保湿1.2.4 定期养护检查1.3 混凝土养护的注意事项1.3.1 养护时间1.3.2 养护温度1.3.3 养护湿度1.1 混凝土养护的重要性混凝土养护是指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其进行保护和管理的过程。
养护的主要目的是保持混凝土中水分的稳定,使其能够逐渐硬化和强化,从而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性。
养护还可以防止混凝土因过快失水而发生开裂和变形,保证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
1.1.1 养护的定义混凝土养护是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其进行持续、适当的养护和护理,以确保混凝土的正常凝固和强度发展。
1.1.2 养护的作用养护能够帮助混凝土充分晶格化,提高强度和耐久性,减少开裂和变形的风险,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1.2 混凝土养护的方法常见的混凝土养护方法包括加湿养护、喷涂养护剂、覆盖保湿和定期养护检查等。
1.2.1 加湿养护加湿养护是通过在混凝土表面喷水或铺设湿布等方式,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促进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
1.2.2 喷涂养护剂喷涂养护剂可以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混凝土过早失水,有利于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和强度发展。
1.2.3 覆盖保湿覆盖保湿是在混凝土表面覆盖湿布、织物等材料,防止混凝土表面过早干燥,有利于混凝土强度的提高。
1.2.4 定期养护检查定期养护检查是保障混凝土养护效果的重要手段,通过检查混凝土表面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1.3 混凝土养护的注意事项在进行混凝土养护过程中,需要注意养护时间、养护温度和养护湿度等关键参数,以确保养护效果和混凝土品质。
1.3.1 养护时间养护时间通常为混凝土浇筑后48小时至7天不等,具体根据混凝土配合比和环境条件而定。
1.3.2 养护温度养护温度一般应在5-35摄氏度之间,过高或过低温度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养护效果。
砼基础工程养护方案
![砼基础工程养护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e3c21f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62.png)
砼基础工程养护方案一、前期准备1. 了解基础工程施工图纸,包括地基情况、砼强度等相关信息,以便确定养护方案2. 确保养护材料齐全,包括水泥、砂浆、砂石等材料3. 配备必要的养护设备,如水管、遮阳棚、路障等二、砼基础浇筑后的初期养护1. 在砼浇筑后的24小时内进行初期养护,确保养护时砼温度不低于10℃2. 利用湿布、麻袋等覆盖砼面,保持表面湿润3. 避免踩踏、碰撞砼基础,以免破坏砼表面三、砼基础浇筑后的中期养护1. 砼基础浇筑后3-7天为中期养护期,此时砼已逐渐固结,但仍需继续养护2. 每天定时对砼基础进行湿润养护,保持砼表面湿润3. 如遇高温天气,要加强养护措施,可以使用遮阳棚、水管等设备对砼进行遮阴和浇水4. 避免在中期养护期内对砼基础进行重型机械作业,以免对砼造成影响四、砼基础浇筑后的后期养护1. 砼基础浇筑后7天以上为后期养护期2. 每天定时对砼基础进行湿润养护,保持砼表面湿润3. 适当增加养护水的用量,确保砼基础的养护效果4. 如遇大雨或降温的天气,需要增加养护次数和养护水的用量,确保砼基础的养护效果五、特殊情况下的养护措施1. 在寒冷季节施工时,应加强对砼基础的养护,可以采取加热和保温的措施,确保砼基础的养护效果2. 在高温、干燥的季节施工时,应加强对砼基础的养护,避免砼表面龟裂,可以减少直射阳光,使用遮阳棚等措施3. 在雨季施工时,要加强对砼基础的养护,以免因降雨造成砼表面积水,影响养护效果六、砼基础浇筑后的检查1. 在砼基础养护结束后,应对砼表面进行检查,确保砼表面没有裂缝、松动等质量问题2. 如发现砼表面有质量问题,应及时进行修补和处理,以确保砼基础的质量和使用效果七、砼基础浇筑后的维护1. 砼基础养护结束后,应定期进行维护,包括检查、清理等工作2. 如发现砼基础有质量问题,应及时进行修复和处理,以确保砼基础的长期稳定和安全使用八、总结砼基础工程的养护工作是确保基础质量和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需要严格按照养护方案进行操作,确保砼基础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混凝土养护方案
![混凝土养护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98e1a9b0717fd5360cdc6a.png)
混凝土养护方案
一、目的
混凝土浇捣后,之所以能逐渐凝结硬化,主要是因为水泥水化作用的结果,而水化作用则需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因此为了保证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使其强度不断增长,必须对混凝土进行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目的,一是创造各种条件使水泥充分水化,加速砼硬化;二是防止砼成型后暴晒、风吹、寒冷等条件而出现的不正常收缩、裂缝等破损现象。
二、养护方案
1、本工程采用自然养护法:
(1)楼板在混凝土终凝后,将其外露表面用麻袋加以覆盖,同时不断浇水,以保持覆盖物的充分湿润。
(2)柱子在模板拆除后,采用塑料布覆盖或直接浇水养护。
塑料布覆盖时应经常浇水保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直接浇水养护时应保证混凝土表面湿润。
(3)楼梯或其它,采用直接浇水养护,并保证混凝土表面湿润。
2、养护龄期,根据中山市气候条件,在自然气温条件下,混凝土在灌筑后12小时左右开始进行养护。
普通混凝土养护龄期不应少于7天;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3、安排专人专职进行混凝土养护工作。
4、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5、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不得浇水。
6、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7、混凝土表面不便浇水或使用塑料布时,宜涂刷养护剂;
8、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按有关要求采取控温措施。
三、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块
根据施工规范及有关文件要求,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制备并与结构实体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
混凝土试块的养护须与结构部位混凝土的养护方法、养护时间相同,并按有关要求作混凝土实体检测送检。
混凝土养护方案
![混凝土养护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0992f0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e7.png)
混凝土养护方案混凝土养护是指在施工完成后,采取一系列措施,以保证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和使用要求的技术措施。
混凝土养护方案一般包括养护时间、养护方式、养护剂的使用等内容。
下面给出一个700字的混凝土养护方案,供参考。
混凝土养护方案一、养护时间1.初凝养护:混凝土浇筑27小时后,即初凝后进行养护。
此时混凝土尚未完全凝固,但已具备一定强度。
初凝养护的目的是防止表面干燥,减少龟裂和渗水。
初凝养护时间一般为3-7天。
2.正常养护:混凝土浇筑后,经过初凝养护后,进行正常养护。
正常养护的目的是使混凝土逐渐获得设计强度,提高耐久性。
正常养护时间一般为28天。
二、养护方式1.覆盖保湿:在初凝和正常养护阶段,要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防止表面干燥。
覆盖保湿可以采用者水布、麻袋、稻草等材料,将混凝土表面完全覆盖,并保持湿润。
2.喷雾养护:在初凝和正常养护阶段,可以采用喷雾的方式进行养护。
喷雾养护要注意均匀、细腻,避免水分过量。
3.覆盖保温:在冬季或低温环境下,混凝土的养护需要保温。
可以采用绝热材料对混凝土进行覆盖,保持一定的温度。
三、养护剂的使用1.保水剂:在混凝土浇筑时,可以加入适量的保水剂,增强混凝土的保湿性能,减少表面裂缝的产生。
2.加速剂:在冬季或低温环境下,可以加入适量的加速剂,促进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缩短养护时间。
3.防冻剂:在寒冷地区进行混凝土施工时,可以加入适量的防冻剂,防止混凝土因冻结而受损。
四、其他注意事项1.养护环境:混凝土养护过程中,要注意环境湿度和温度的控制。
湿度过低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干燥,湿度过高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发展。
2.避免机械损伤:在养护期间,要避免对混凝土施加过大的力量,以免引起龟裂和破损。
3.定期检查:养护期间,要定期检查混凝土的养护效果,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
总结:混凝土养护是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
以上是一个混凝土养护方案,包括养护时间、养护方式、养护剂的使用等内容。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混凝土养护效果的最佳。
混凝土养护施工方案
![混凝土养护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fea59a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d6.png)
混凝土养护施工方案混凝土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其性能与养护质量密不可分。
养护工作是确保混凝土在施工后获得理想性能的关键环节。
本文介绍混凝土养护施工方案,包括养护时间、养护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一、混凝土养护时间混凝土浇筑后,需进行养护以保持水分含量,促进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为:•地面混凝土:7天•墙面混凝土:14天•桥梁混凝土:28天•特殊结构混凝土: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在养护期间,需注意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避免干裂和胀裂的发生。
二、混凝土养护方法1. 水养护水养护是常用的一种养护方式,主要包括:•喷淋养护:在施工后立即进行喷淋,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纱布覆盖:覆盖纱布后经常保持湿润,防止水分流失。
•盖板养护:使用盖板遮盖混凝土表面,并保持湿润。
2. 化学养护化学养护是通过添加化学物质来提供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所需的水分,并减少水分流失,常用的化学养护剂包括乳化蜡、减水剂等。
三、混凝土养护注意事项1.确保在养护期间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避免干裂和胀裂的产生。
2.避免养护期间混凝土表面受到阳光直射,选择合适的遮阳措施。
3.养护期间不得在混凝土表面行走或施加压力,以免损坏混凝土表面。
4.对于特殊混凝土,如高强混凝土等,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更长的养护时间及方法。
综上所述,混凝土养护施工方案是确保混凝土施工品质的重要环节,合理的养护方案能有效提高混凝土的使用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施工方需要根据具体工程情况选择合适的养护时间和养护方法,并注意养护过程中的各项细节,确保混凝土的养护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混凝土养护方案
![混凝土养护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794708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ca.png)
混凝土养护方案
1常温养护
(1)混凝土浇筑后,在12小时以内及时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保持湿润,严防脱水、开裂。
(2)对采用硅酸盐、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混凝土,不得少于7天;对掺用缓凝型外加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
后浇带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天。
(3)框架柱的养护方法:
混凝土框架柱的养护采用塑料薄膜养护,覆盖封闭严密,用铁丝绑扎牢固,保持膜内潮湿。
(4)墙体、梁、板的养护方法:
墙体、框架梁和楼板混凝土养护采用浇水养护,拆模后,设专人喷水,喷水次数(能保证混凝土处于足够的湿润状态为限),确保混凝土保持湿润,特别是前三天必须及时、到位。
顶板混凝土终凝前,由抹灰工用木抹子对混凝土表面产生的微裂纹进行二次抹压,以消除混凝土表面裂缝。
并立刻覆盖塑料薄膜洒水养护。
2气温较高时养护
顶板混凝土,表面搓平后,及时覆盖塑料布或湿麻袋片一层,将混凝土表面盖严,防止混凝土暴晒,以减少水分的损失。
混凝土实体养护方案
![混凝土实体养护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c207dd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06.png)
混凝土实体养护方案一、背景介绍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道路、桥梁、建筑物等工程中。
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养护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混凝土实体养护方案,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二、养护时间1. 新浇筑的混凝土需要进行初期养护,时间一般为7天。
2. 初期养护结束后,需要进行后期养护,时间一般为28天。
三、养护方法1. 初期养护a. 水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立即进行水养护。
使用喷水工具或覆盖水帘等方式,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b. 避免剧烈温度变化:初期养护期间,需要避免混凝土表面受到剧烈温度变化的影响,如阳光直射、冷风吹袭等。
c. 避免外力冲击:初期养护期间,需要避免混凝土表面受到外力冲击,如重物碰撞、车辆碾压等。
2. 后期养护a. 淋水养护:在初期养护结束后的第2天开始,每天淋水2次,每次淋水时间为1小时。
淋水时应注意均匀覆盖整个混凝土表面。
b. 避免干燥:后期养护期间,需要避免混凝土表面过于干燥,可以使用湿布或喷雾器进行保湿。
c. 避免外力影响:后期养护期间,需要避免混凝土表面受到外力影响,如重物碰撞、车辆碾压等。
四、养护环境要求1. 温度:养护期间,混凝土表面温度应保持在5℃-35℃之间。
2. 湿度:养护期间,混凝土表面湿度应保持在80%以上。
3. 遮阳:在高温季节,需要采取遮阳措施,避免混凝土表面直接暴露在阳光下。
4. 防风:在寒冷季节,需要采取防风措施,避免混凝土表面受到冷风吹袭。
五、养护期间注意事项1. 禁止行走:在养护期间,禁止人员在混凝土表面行走,以防止对混凝土造成损坏。
2. 禁止重物压放:在养护期间,禁止将重物放置在混凝土表面,以免对混凝土造成压力和变形。
3. 避免碰撞:在养护期间,需要避免混凝土表面受到外力冲击,如重物碰撞、车辆碾压等。
4. 定期检查:养护期间,需要定期检查混凝土表面的湿度和温度,并进行记录。
六、养护结束后1. 养护期结束后,混凝土表面应达到一定的硬度和强度,可以进行正常使用。
混凝土养护方案
![混凝土养护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a25927ba1aa8114431d9a6.png)
混凝土养护方案本工程混凝土养护基础、梁板采用浇水自然养护,柱采用薄膜布覆盖养护。
一、混凝土养护工艺1.覆盖浇水养护在平均气温高于5 0C时用适当材料对混凝土表面进行覆盖并浇水,使混凝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水泥水化作用所需要的适当温度和湿度条件。
覆盖浇水养护施工方法:⑴覆盖浇水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完毕12小时内进行,具体时间根据施工时的温度情况确定。
⑵混凝土的浇水养护时间,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少于7天,掺用缓凝剂、矿物掺合物和抗渗混凝土不少于14天。
⑶浇水次数根据施工时的实际温度和湿度确定,以能保持混凝土处以湿润状态为准。
⑷混凝土养护用的水与混凝土拌制用水相同。
⑸对大面积的楼面和屋面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蓄水养护。
⑹当日平均温度低于5 0C时不得浇水。
2.薄膜布养护⑴柱采用塑料薄膜布养护,柱施工完毕达到拆模条件后,立即拆除柱模板,用塑料薄膜布把混凝土表面敞露的部分全部严密的覆盖起来,并保持塑料薄膜布内有凝结水,保证混凝土在不失水的情况下得到充足的养护。
⑵塑料薄膜布养护的优点是不必浇水,操作简单方便,能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加速模板的周转。
⑶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在柱模板供应充足不需要很快周转的情况下,柱模板会在几天后拆除,这时就不再进行塑料薄膜布养护,而采用浇水养护,并保证养护时间。
二、养护条件1.在平均气温高于5 0C时,对于一般塑性混凝土在浇筑后10~12小时内进行,在炎夏温度较高时可缩短至2~3小时,以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
2.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以后使准在其上来往行人和安装模板。
荷重超过时应通过计算,并采取相宜的措施。
3.混凝土浇水养护时间表混凝土浇水养护时间见下表:三、养护措施1. 项目部成立养护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技术负责人担任副组长,质检员、混凝土工班长为组员。
2. 落实专人进行养护。
3. 及时做好养护记录。
4. 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如发现遮盖不好,浇水不足,以致表面泛白或出现干缩细小裂缝时,要立即仔细加以覆盖,加强养护工作,充分浇水,并延长浇水日期,加以补救。
混凝土开裂养护方案
![混凝土开裂养护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812204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ce.png)
混凝土开裂养护方案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但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混凝土开裂的问题。
开裂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美观性,还可能导致结构性能下降,影响使用寿命。
为了有效地解决混凝土开裂问题,以下是一份混凝土开裂养护方案,供参考。
一、养护时间对于新铺设的混凝土,养护时间是至关重要的。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标准养护时间为28天。
在这段时间内,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持混凝土的湿润程度,以促进硬化过程。
良好的养护可以有效减少开裂的风险。
二、水化热控制混凝土在硬化的过程中会产生水化热。
过高的水化热可能导致混凝土温度升高过快,引发裂缝。
因此,在养护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常见的方法包括使用覆盖材料、喷水降温等。
三、适当的浇水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适当的浇水是必不可少的。
浇水有助于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并降低温度。
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可以采取多次浇水的方式,保持持续的湿润状态。
在浇水时,应注意避免过量,以免引起混凝土的浸泡和强度损失。
四、避免干燥和温度变化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应避免直接暴露在阳光下和大风的侵袭。
阳光和风会导致混凝土表面的快速干燥,易产生开裂。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在高温和干燥的环境中进行施工,或者采取遮阳网、湿棉被等遮挡措施。
五、添加混凝土外加剂利用适当的混凝土外加剂也是减少混凝土开裂的有效方法之一。
一些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减少收缩和开裂。
在使用外加剂时,应按照厂家说明进行正确的配比和使用。
六、合理的施工工艺在施工混凝土时,应注意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
例如,在大面积施工时可采用分段施工的方式,控制施工面积,减少温度差异和收缩应力。
另外,对于混凝土梁、柱等局部部位,可以采用预应力、钢筋加固等措施,增强结构的抗裂性能。
七、定期检查和维护混凝土开裂问题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加剧,因此定期检查和维护非常重要。
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裂缝和病害,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防止问题扩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铁二局无锡地铁3号线土建施工03标项目部混凝土施工养护方案一、编制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5-201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2010)《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2003)《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2011)《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50476-2008)《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 50496-200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2011)以及相关的设计图纸及文件二、工程概况1.工程简介盛岸站3号线部分为地下两层岛式车站(换乘站为三层),主要采用地下两层单柱双跨/双柱三跨(局部为三柱四跨)钢筋混凝土箱型框架结构。
车站外包总长480.4m,车站标准段外包宽度为22.7m,有效站台中心处车站基坑深度约为17.23m,覆土厚约3.3m。
采用明挖法施工(局部采取盖挖顺作)。
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钻孔桩、SMW工法桩、旋喷桩)+内支撑。
盛岸站4号线部分为换乘车站,该站为地下三层岛式车站,主要采用地下三层双柱三跨(局部三柱四跨)钢筋混凝土箱型框架结构。
车站外包总长294.5m,车站标准段外包宽度为23.2m,标准段基坑深度约为23.54m,覆土厚约2.9~3.2m。
采用明挖法施工(局部采取盖挖顺作)。
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内支撑。
联络线为地下两层钢筋混凝土矩形框架结构。
采用明挖法施工,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钻孔桩、MJS工法桩、旋喷桩)+内支撑。
该站共设置7个地铁出入口(其中1个预留)和5个配套物业出入口;共设6组风亭,3号线设2组风亭,其中3号线1号风亭组为敞口低风亭,2号风亭组为组合高风亭,4号线设3组风亭,3号线西端配套物业设1组物业风亭,为组合高风亭;共设2组冷却塔。
无锡地铁3号线3标盛岸站平面图2.主体结构混凝土设计情况①车站顶板、顶梁、底板、底梁、侧墙采用C35、P8防水混凝土;②换乘段底板、底梁、侧墙采用P10防水混凝土;③中板、中梁、内墙采用C35混凝土;④钢筋砼中柱采用C50混凝土,其它柱同侧墙;⑤底板下垫层及回填采用C20细石混凝土,厚度200mm。
⑥封堵盾构工作井孔口的后浇砼采用C40微膨胀砼。
3. 混凝土的耐久性设计①混凝土耐久性指标结构中主要构件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结构中露天或迎土面混凝土构件的环境类别按照《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为一般环境条件;环境作用等级为Ⅰ-B的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C35,56d电通量(C):C35~C45砼为<1200;C50砼为<1000;混凝土的抗裂性应通过对比试验;混凝土选用非碱活性骨料。
骨料的碱-硅酸反应砂浆棒膨胀率或碱-碳酸盐反应岩石柱膨胀率小于0.10%;当骨料的碱-硅酸反应砂浆棒膨胀率在0.10%~0.20%时,砼碱含量应少于3.0kg/m³(其中水泥中少于0.6%, 外加剂中小于10%);当骨料的砂浆棒膨胀率在0.20%~0.30%时,除了砼的碱含量应满足要求外,砼中还应掺加具有明显抑制效能的矿物掺合料和外加剂,并经试验证明抑制有效。
②结构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原材料品质、配合比参数限值严格控制水泥用量,C35混凝土配合比的最小胶凝材料用量不小于320kg/m³,但不宜高于400kg/m³;C50混凝土配合比的最小胶凝材料用量不小于360kg/m³,但不宜高于480kg/m³;限制混凝土的水胶比:C35混凝土的水胶比不大于0.45,C50混凝土的水胶比不大于0.36。
三、自然条件施工区所在江苏省无锡市,位于无锡市东南部。
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季。
夏季受来自海洋的夏季季风控制,盛行东南风,天气炎热多雨;冬季受大陆盛行的冬季季风控制,大多吹偏北风;春、秋是冬、夏季风交替时期,春季天气多变,秋季秋高气爽。
常年(1981~2010年30年统计资料)平均气温16.2℃,降水量1121.7毫米,雨日123天,日照时数1924.3小时,日照百分率43%。
一年中最热是7月,最冷为1月。
常见的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雨、连阴雨、寒潮、冰雹和大风等。
四、混凝土养护的目的混凝土浇筑后,之所以能逐渐凝结硬化,主要是因为水泥水化作用的结果,而水化作用则需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因此为了保证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使其强度不断增长,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必须对混凝土进行养护。
混凝土浇筑后,如天气炎热、空气干燥,不及时进行养护,混凝土中水分会蒸发过快,形成脱水现象,使以形成凝胶体的水泥颗粒不能充分水化,不能转化为稳定的结晶,缺乏足够的粘结力,从而会在混凝土表面出现片状或粉状脱落。
此外,在混凝土尚未具备足够的强度时,水分过早的蒸发还会产生较大的收缩变形,出现干缩裂纹,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整体性。
所以混凝土浇筑后初期阶段的养护非常重要,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
五、混凝土施工要求1.混凝土施工①混凝土施工前,应根据设计和施工工艺要求提前开展混凝土配合比选择试验,并针对混凝土结构的特定和施工环境、使用环境条件特点、制定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措施。
重要混凝土结构应进行混凝土试浇筑,验证并完善混凝土的施工工艺。
②拌合站混凝土搅拌应采用卧轴式、行星式或逆流式强制搅拌机,采用电子计量系统计量原材料。
③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内的积水,铁丝,铁钉等杂物,使用钢模应保持其表面清洁无浮浆,检查模板和脚手架,钢筋,预埋件等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浇筑。
④冬季搅拌混凝土时,混凝土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入模温度不宜低于5℃。
⑤在炎热气候下浇筑混凝土时,入模前应尽量降低模板、钢筋温度以及附近的气候,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宜高于气温且不宜超过30℃。
⑥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时,不宜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器距离模板不应大于振捣器作用的半径的1/2;并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管等,振捣器应插入下层混凝土10cm.⑦新浇混凝土与邻接的已硬化混凝土或岩土介质间的温差不得大于15℃。
⑧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采取防护措施,保证混凝土在浇筑后7d之内不受流动水的直接冲刷。
新浇钢筋混凝土6周内一般不宜与海水、盐渍土等直接接触。
2.拆模①混凝土带模养护期间,应采取带模包裹、浇水、喷淋洒水等措施进行保湿、潮湿养护,保证模板接缝处不致失水干燥。
为了保证顺利拆模,可在混凝土浇筑后24~48h后略微松开模板,并继续浇水养护至拆模后再继续保湿至规定龄期。
②侧墙、柱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一般强度达到1.0Mpa左右方可拆除。
顶板底模及支架需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方可拆模,中板底模及支架需完成顶板底模及支架拆除,并满足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方可拆除。
③混凝土拆模时,芯部混凝土与表层混凝土之间的温差、表层混凝土与环境之间的温差均不得大于20℃。
在炎热和大风干燥季节,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混凝土在拆模过程中开裂。
④混凝土拆模后,应采取有效保湿措施继续对混凝土进行养护。
对于掺有矿物掺和料的混凝土结构,应适当延长养护时间。
六、混凝土养护要求本工程主体结构混凝土养护采取喷淋洒水养护和覆盖养护相结合的办法。
在混凝土达到初凝以后,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喷洒,使混凝土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水泥水化作用所需的适当温度和湿度条件;板、柱养护采取包裹保湿养护方法,在终凝后(12小时内)开始浇水。
覆盖物主要选用塑料布、草席、麻袋片、编织布等片状物。
洒水由专人连接水管进行。
1.混凝土持续保湿养护时间在浇筑完成后12h以内应进行,砼强度未达到2.5Mpa 以前,严禁任何人在上面行走、安装模板支架,更不得作冲击性或上面任何劈打的操作。
2.养护时间应不少于14天。
3.混凝土养护期间,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不宜高于65℃,混凝土表面的养护水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间的温差不得大于15℃。
混凝土结构或构件在任一养护时间内的内部最高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不宜大于20℃(梁体任一养护时间内的内部最高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不宜大于15℃)。
当周围大气温度与养护中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超过20℃(当周围大气温度与养护中梁体混凝土表面温度差超过15℃)时,混凝土表面必须覆盖保温。
4.混凝土在冬季和炎热夏季拆模后,若天气产生骤然变化时,应采取适当的保温(寒季)隔热(夏季)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受环境因素影响(如暴晒、气温骤降等)而发生剧烈变化。
七、夏季混凝土养护措施1.在夏季,日夜温差很大,中午在太阳照射下室外地面温度可达50~60℃,夜间温度在25~30℃。
混凝土浇筑后水泥水化热促使混凝土内部温度急剧上升,混凝土内部温度可达60℃以上,乃至更高。
因此,夏季混凝土浇筑应尽量选择在半晚或夜间进行,并应加强洒水养护工作,必要时采取遮阳措施。
2.在炎热气候条件下浇筑砼时,砼应精心计划,应连续、快速的浇筑及时进行修整。
3.要求配备足够的人力、设备和机具,以便及时应对突发不利情况。
4.准备一定的遮挡材料(篷布、土工布等),在砼浇筑完成后搭设遮阳棚;防止在修整过程中表面凝固过快而影响修整质量,防止可能出现的干缩开裂。
5.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根据混凝土的凝固程度及时对结构物外露部分进行抹面压光处理,要求去除表面浮浆,抹面不少于三次,防止表面干缩裂缝的出现。
抹面过程中严禁采取洒水抹面和掺加水泥收面。
6.混凝土夏季高温施工,除应留标准条件下养护的试件外,还应制取相同数量的试件与结构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养护,检查28d的试件强度以指导施工。
7.在混凝土浇筑前应通过试验确定在最高气温条件下,混凝土分层浇筑的覆盖时间,施工时应严格控制,不得超过。
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缓凝剂的掺量,并检查混凝土的凝固时间,以防因缓凝剂掺量不准造成伤害。
八、冬季混凝土养护措施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低于5℃时即进入冬季施工。
冬季天气寒冷,如养护不当,混凝土极易受冻,可能出现裂缝、疏松、凝结时间过长等质量问题。
因此,在冬期施工应特别注意混凝土的养护。
具体浇筑和养护措施如下:1.尽量加快砼浇筑速度,减少热量散失,做到砼拌合物入模温度≥5℃。
分层浇筑厚大的整体式结构砼时,已浇筑层的砼温度在未被上一层砼覆盖前不应低于2℃。
2.砼浇筑完毕找平抹面后,应立即用塑料薄膜及保温材料(如毛毯、草席)覆盖,应加强裸露砼表面的保温覆盖,对边、棱角部位的保温厚度应增大到面部位的2-3倍。
在初凝至终凝间要搓抹1-2遍。
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养护。
3.采用蓄热法养护时,应做到随浇筑、随振捣、随覆盖,减少热量失散;保温、保湿材料必须紧密覆盖模板或砼表面,迎风面宜设置挡风设施,形成不透风的围护层;对细薄结构的棱角部分,应加强保温;结构上的孔洞应暂时封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