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几何设计对IDM模型跟驰行为的影响
《交通工程学》课程笔记
《交通工程学》课程笔记第一章:交通工程学概述一、交通工程学概念1. 定义:交通工程学是研究道路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与维护的学科。
它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实现交通系统的安全、高效、环保、经济和舒适。
2. 目的:交通工程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交通系统的整体性能,包括提高出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加快通行速度、降低运输成本、减小环境影响、节约能源等。
3. 研究内容:- 交通流的特性、规律和控制方法- 道路的设计、建设与维护- 交通规划与组织- 交通信号控制与智能化管理- 交通安全分析与事故预防- 交通环境与能源消耗二、交通工程学发展历程1. 起源:交通工程学起源于20世纪初,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和道路网的扩展,逐渐从道路工程中分离出来。
2. 发展阶段:- 早期阶段(20世纪初至50年代):主要关注道路建设与维护,解决马车与早期汽车的交通问题。
- 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汽车时代的到来,交通工程学开始关注交通流理论、道路通行能力、交通安全等。
- 现代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交通工程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包括交通规划、交通控制、交通管理、智能交通系统等。
第二章:交通系统的特性一、引言交通系统是一个由多种元素交织而成的复杂网络,包括人、车辆、道路和环境等。
二、驾驶人的交通特性1. 驾驶员的生理特性- 视觉特性:- 视野范围:驾驶员在不转动头部的情况下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 视力:驾驶员对物体细节的辨识能力,包括远视力和夜视力。
- 色觉:驾驶员对颜色的辨识能力,尤其是交通信号灯的颜色。
- 暗适应:驾驶员在光线暗淡条件下的视力适应能力。
- 视觉疲劳:长时间驾驶导致的视觉疲劳现象及其影响。
- 听觉特性:- 听力范围:驾驶员对不同频率声音的听觉敏感度。
- 声音识别:驾驶员对各种声音来源的辨识能力。
- 噪声影响:交通噪声对驾驶员注意力和判断力的影响。
- 反应特性:- 反应时间:从驾驶员感知到刺激到做出反应的时间间隔。
车联网环境下高速公路车辆跟驰模型及仿真研究共3篇
车联网环境下高速公路车辆跟驰模型及仿真研究共3篇车联网环境下高速公路车辆跟驰模型及仿真研究1车联网环境下高速公路车辆跟驰模型及仿真研究随着车联网技术的发展,高速公路上的车辆跟驰行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跟驰行为是指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时,根据前方车辆的速度和间距,调整自身速度和位置,保持一定的车距与车速,避免追尾和交通拥堵发生。
本文将探讨车联网环境下高速公路车辆跟驰模型及仿真研究。
一、车辆跟驰模型车辆跟驰模型是指描述车辆在路面上跟随前车的行为规律。
目前已经被广泛研究的跟驰模型有不少,其中以“安全距离模型(SDM)”、“改进兔子模型(IDM)”、“新交通流模型(NMF)”等为代表。
SDM模型主要根据能看到的前车,在保持安全距离前提下决定自己的速度和位置,方程如下:$$a_i = \begin{cases}0 & \text{if}\ {L_i}^* \leq L_{i\beta} + s_i + \frac {v_i T} {2\sqrt{a_i b_i}} \\A_i(\frac{({L_i}^* - L_{i\beta} - s_i - \frac {v_i T}{2\sqrt{a_i b_i}})}{{v_i}^2}) & \text{if}\ {L_i}^* > L_{i\beta} + s_i + \frac {v_i T} {2\sqrt{a_i b_i}}\end{cases}$$其中,$a_i$表示车辆加速度,$v_i$表示车速,$T$为反应时间,$L_{i\beta}$为车身长度,$L_i^*$为前车尾部到后车前部的距离,$s_i$为安全距离,$A_i$和$B_i$均是正参数,在跟驰过程中会根据后车和前车的速度差和距离进行调整。
IDM模型则更注重车辆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协同,使用了车辆间的间距,速度和加速度三个因素,方程如下:$$a_i = A_{i}(1 - (\frac{v_i}{v_0})^{(\delta + \epsilon + \alpha)} - (\frac{s^*}{L_i})^2)$$其中,$v_0$表示车辆的期望速度,$\delta$为自由随意的驾驶度,$\epsilon$为安全距离调整参数,$\alpha$为交通流聚集参数,$s^*$为车辆最小安全距离,$L_i$为后车和前车之间的距离。
智能交通系统中的车辆跟驰模型研究
智能交通系统中的车辆跟驰模型研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交通拥堵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发展和人们出行便利性的重要因素。
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是当前交通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而智能交通系统作为一种新兴的交通管理手段,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交通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为缓解交通压力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在智能交通系统中,车辆跟驰模型研究起着重要的作用。
车辆跟驰模型是描述车与车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互动行为的数学模型。
对于智能交通系统来说,准确地模拟车辆之间的跟驰行为,是实现道路交通优化和高效运行的关键。
通过分析和研究车辆跟驰模型,可以更好地预测和控制车辆之间的交通流,提高交通效率,并最终实现缓解交通拥堵的目标。
目前,车辆跟驰模型主要分为宏观模型和微观模型两类。
宏观模型主要关注的是整体交通流的行为,通过描述车辆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和交通流量之间的关系来预测交通流的演化趋势。
而微观模型则较为详细地关注车辆之间的跟驰行为和互动规则,通过考虑车辆间的细微差异和个体行为来模拟具体的交通流动态。
在宏观模型方面,研究者们主要采用流体动力学理论和控制理论来建立数学模型。
最常用的宏观模型是Lighthill-Whitham-Richards (LWR) 模型和Cellular Automaton (CA) 模型。
LWR模型基于连续介质流体力学方程,通过考虑交通流密度和流速之间的关系,来预测道路上交通流量的分布和变化。
CA模型则通过将道路分割为若干个车辆大小的空间单元,模拟车辆之间的跟驰行为和相互之间的影响。
微观模型方面,研究者们主要使用的是基于车辆间距离和车辆速度之间的关系建立的模型,如Gipps模型、Intelligent Driver Model (IDM) 模型等。
Gipps模型是一种基于离散动态系统的模型,通过计算车辆的期望加速度,来预测车辆的跟驰行为。
IDM模型则是一种基于驾驶员行为的模型,通过考虑车辆之间的互动行为、期望速度和与前车的车头间距等因素,来模拟车辆的跟驰行为。
智能驾驶员模型idm公式推导过程
智能驾驶员模型是指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使汽车能够像人类驾驶员一样感知和决策,从而实现自动驾驶。
在智能驾驶员模型中,IDM(Intelligent Driver Model)是一种基于交通流动力学理论的模型,用于描述车辆在道路上的运行行为,并在自动驾驶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1. IDM模型的基本原理IDM模型是由D. Helbing和M. Treiber于1999年提出的,它基于微观交通流动力学理论,用于描述车辆与车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IDM模型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点:- 车辆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和作用力,主要表现为跟驰效应和交通行为的调整。
- 车辆的加速度受到车辆之间的距离和速度差的影响,根据交通流动力学理论,车辆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用力学公式来描述。
- IDM模型将车辆间的相互作用建模为一种加速度函数,通过该函数可以计算车辆的加速度,并据此进行自动驾驶控制。
2. IDM模型的数学表达IDM模型的数学表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车辆的加速度受到期望速度、车辆当前速度、前车距离以及速度差的影响。
根据IDM模型的描述,加速度函数可以用数学公式来表示。
- IDM模型中的参数包括期望速度、舒适加速度、期望车头距离等,这些参数的选择对于模型的精确度和鲁棒性有重要影响。
- 通过数学推导和理论分析,可以得到IDM模型的具体数学表达式。
这些数学表达式通常以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的形式呈现,并包括车辆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变量。
3. IDM模型的推导过程IDM模型的推导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基于交通流动力学理论和力学原理,建立车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加速度函数的数学模型。
- 根据车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推导出加速度函数的数学表达式。
- 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假设,确定IDM模型中的参数和变量,包括期望速度、舒适加速度、期望车头距离等。
- 将参数和变量代入加速度函数的数学表达式中,得到IDM模型的具体数学表达式。
交通流状态演化机理
交通流状态演化机理交通流状态演化机理一、引言交通流状态演化机理研究是交通工程领域的重要方向之一,旨在揭示交通流的演变规律,预测和优化交通流状态,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和交通安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使得对交通流状态演化机理的研究更具现实意义。
二、交通流状态的基本概念交通流状态是指道路上的车辆流动状态,包括流量、速度、密度等基本参数。
根据交通流理论,这些基本参数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和制约的关系,如“跟驰理论”、“流体力学模型”等。
通过对这些基本参数的测量和分析,可以揭示交通流的演变规律。
三、交通流状态的演化机制交通流状态的演化机制主要包括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
微观机制主要涉及单个车辆的行驶行为,如车辆间的安全距离、加速度、变道行为等。
宏观机制则从整体角度出发,研究交通流的流量、速度、密度等基本参数的演变规律。
以下为具体演化机制:1. 微观机制: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受到前后车辆的影响,需要在安全距离内保持合理的速度和加速度。
同时,驾驶员的决策行为也会影响车辆的行驶状态。
微观机制的研究可以通过模拟实验、现场观测等方法进行。
2. 宏观机制:交通流的宏观状态受到道路条件、交通信号、车流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交通流状态会不断演变。
例如,在道路拥堵的情况下,车流量减少,速度降低,密度增加。
宏观机制的研究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数学建模等方法进行。
四、交通流状态演化的影响因素交通流状态的演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道路条件:道路的几何设计、路面状况、交通设施等都会影响交通流的状态。
例如,道路的曲率半径过小会导致车辆行驶速度降低,进而引发拥堵。
2. 交通信号:交通信号灯的设置和配时方案会影响车辆的行驶速度和流量。
例如,不合理的信号灯配时会导致车流量降低,速度下降,进而引发拥堵。
3. 车辆保有量:车辆保有量的增加会导致道路上车流量增加,进而增加拥堵的可能性。
智能交通系统中车辆跟驰模型研究
智能交通系统中车辆跟驰模型研究随着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和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严重,给城市的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
而智能交通系统作为一种新兴的交通管理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安全性,并且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而其中的重要一环就是车辆跟驰模型的研究。
车辆跟驰是指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时保持一定距离跟随前车的行为。
在传统的路段交通流模型中,人们常常采用的是单车跟驰模型。
这种模型只关注单个车辆的运动规律,忽略了车辆之间相互影响的因素,因此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并不理想。
而针对这一问题,研究者们开始从驾驶行为的角度出发,建立了车辆跟驰模型。
车辆跟驰模型是研究车辆运动规律和交通流动性的数学模型,通过考虑车辆之间相互影响的因素,更好地描述了真实道路上的交通流动状况。
在智能交通系统中,车辆跟驰模型是实现车辆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管理的基础,也是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现有的车辆跟驰模型可以分为基于宏观观测和微观观测的两类。
宏观观测是指以整个交通流为单位进行观测和分析,常用的宏观观测指标有交通流率、车辆密度和平均速度等。
这种模型适用于高速公路等交通流较为稳定的路段。
而微观观测是指以单个车辆为单位进行观测和分析,包括车辆加速度、车头时距和相对速度等指标。
这种模型适用于城市道路等交通流较为密集和复杂的路段。
研究人员通过对交通流动的统计数据和车辆运动行为的分析,发现了一系列有规律的现象和规律,从而提出了多种车辆跟驰模型。
最著名的车辆跟驰模型之一是新中国交通学家吴自坚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的WZ模型。
此后,又陆续提出了许多其他的模型,包括GHR模型、IDM模型和FSL模型等。
这些模型通过拟合大量的交通数据,准确地描述了车辆之间的跟驰行为和交通流动的规律。
除了传统的车辆跟驰模型,近年来,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的新型车辆跟驰模型也开始受到关注。
这些模型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车辆运动数据和驾驶行为数据,利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建立了更加准确和精细的模型。
智能交通系统中的车辆跟驰模型研究
智能交通系统中的车辆跟驰模型研究随着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拥堵与交通事故等问题日益突出,智能交通系统(ITS)的建设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而车辆跟驰模型则是ITS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其研究成果能够为交通运输提供参考依据与技术支持。
一、车辆跟驰模型的概述车辆跟驰模型是指对于同一个道路上的相邻两辆车辆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进行建模和分析。
车辆跟驰模型包括了车辆的运动学特性和驾驶员行为的影响,因此能够模拟车辆在实际交通环境中的行驶情况。
车辆跟驰模型是智能交通系统研究的重要方向。
在实际交通环境中,相邻车辆之间的距离、速度等因素互相影响,因此通过建立跟驰模型,能够在不同的交通流环境中对其进行仿真模拟能够得到有效结果,对于交通运输管理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二、车辆跟驰模型的分类车辆跟驰模型通常基于不同的驾驶员行为假设进行分类。
常见的车辆跟驰模型有基于驾驶员反应时间的定常跟驰模型、基于车辆间距和速度的非线性跟驰模型、基于驾驶员判断的智能跟驰模型等。
不同的跟驰模型代表着不同的实际交通流环境,能够更好地模拟驾驶员在不同状况下的反应以及车辆间的交互行为。
三、常见的车辆跟驰模型1.基于时间间隔的定常跟驰模型基于时间间隔的定常跟驰模型是最早被提出并且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跟驰模型,它基于车辆之间的时间间隔,通过驾驶员反应时间与加速度等参数对跟驰过程进行建模。
2.基于间距的非线性跟驰模型基于间距的非线性跟驰模型则主要考虑神经网络以及神经计算模型,通过建立通常输入的距离和速度实现具有非线性的表现,这种跟驰模型可以更好地模拟复杂的交通流环境,对于进一步的交通运输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
3.基于驾驶员判断的智能跟驰模型智能跟驰模型主要是基于驾驶员的行为特征建立,通过考虑驾驶员判断和反应时间、车辆跟驰距离和车辆加速度等参数,进行相互作用,同时集成了模糊逻辑控制与神经网络等技术手段,能够更好地模拟交通流环境,并提高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和周转效率。
几何知识在交通工具设计中有哪些应用
几何知识在交通工具设计中有哪些应用在现代社会,交通工具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汽车、火车到飞机、轮船,各种交通工具的设计都离不开几何知识的应用。
几何知识不仅为交通工具的外观造型提供了基础,还对其结构、性能和安全性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几何知识在交通工具的外观设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设计师们运用各种几何形状和线条来塑造交通工具的整体形象,以实现美观与功能性的完美结合。
例如,汽车的车身通常采用流畅的曲线和圆滑的拐角,这不仅能够减少空气阻力,提高行驶效率,还能赋予汽车优雅的外观。
在飞机的设计中,机翼的形状往往是经过精心计算的几何曲线,以确保在飞行过程中产生足够的升力。
而轮船的船体则多采用流线型设计,减少水的阻力,提高航行速度。
在结构设计方面,几何知识更是不可或缺。
交通工具的框架和支撑结构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承受各种载荷和外力。
几何原理中的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因此在交通工具的结构中经常被应用。
例如,汽车的车架和飞机的机身框架中都包含大量的三角形结构,以增强整体的稳固性。
此外,几何中的力学分析方法,如应力和应变的计算,能够帮助设计师确定材料的使用和结构的优化,确保交通工具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因为受力不均而发生变形或损坏。
几何知识在交通工具的空间布局设计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对于汽车和飞机的内部空间,设计师需要合理安排座位、过道和行李舱等,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空间利用率,同时保证乘客的舒适度。
这就需要运用几何中的体积、面积和比例等概念。
在火车和轮船的设计中,车厢和船舱的布局同样需要考虑几何因素,以满足不同功能区域的需求。
在车轮和轨道的设计中,几何知识同样至关重要。
汽车轮胎的花纹和形状设计不仅要考虑摩擦力和抓地力,还要符合几何原理,以保证行驶的平稳性和操控性。
对于铁路交通工具,轨道的曲线半径、坡度和轨距等参数都需要精确的几何计算,以确保列车的安全运行和舒适性。
在空气动力学和流体力学方面,几何知识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浅论几何设计在公路交通安全中的应用
浅论几何设计在公路交通安全中的应用浅论几何设计在公路交通安全中的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何设计是指在建筑中选择合适的几何图形来设计空间,使建筑空间具有美观、合理、实用的特点,是最基础的建筑设计要求之一。
而在公路交通安全方面,几何设计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几何设计在公路规划中的应用1. 道路宽度:道路宽度是指道路两侧驾驶行人行走的最宽部分,是由宽度及形状决定的,是几何设计的重要要素之一。
根据不同的道路类型及交通量,道路宽度可分为小型道路、中型道路和大型道路。
2. 十字交叉口:十字交叉口是由两条或多条相交的道路形成的交叉口,是交通运行的重要环节。
十字交叉口的几何形状是决定行驶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求十字交叉口的形状应合理,以便有效控制交通流量。
3. 道路几何结构:道路几何结构是指道路上的交叉口、拐弯、上坡、下坡、曲线等形态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道路行驶的安全性和顺畅性。
因此,在几何设计过程中,要根据道路功能特征和行驶条件,选择合理的几何形状来安排道路几何结构。
4. 道路标志标线:道路标志标线是提供行驶方向、施工或拥堵信息,以及限制行驶速度、限制行驶方向或者表明特殊交通情况的标志物。
在几何设计中,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标志标线,以保证行驶安全。
二、几何设计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1. 公路平整度:公路平整度是指在正常行驶条件下,从一端到另一端的垂直方向不同位置处的公路表面的最大差异。
在几何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公路平整度的要求,以保证公路表面的平整度,保证行驶安全性。
2. 路线形态:公路的形态是指公路上的交叉口、拐弯、上坡、下坡、曲线等形态特征。
在几何设计过程中,要根据道路功能特征及行驶条件选择合理的形态特征来进行几何设计,以保证行驶安全性。
3. 桥梁斜坡:桥梁斜坡是连接桥面与周围地形之间的斜坡形态特征,决定了桥面与周围地形之间的连接方式。
如何利用几何学知识改善交通系统规划
如何利用几何学知识改善交通系统规划在现代社会,交通系统的高效运行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而几何学作为一门古老而基础的学科,其原理和知识在改善交通系统规划方面能够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道路的几何形状设计。
道路的弯道和交叉口的设计是影响交通流畅性的关键因素。
从几何学的角度来看,弯道的曲率半径应该根据预期的车速和车辆的转弯能力来确定。
如果曲率半径过小,车辆在转弯时需要减速过多,容易导致交通拥堵,甚至增加事故风险。
相反,过大的曲率半径可能会占用过多的土地资源。
交叉口的设计更是需要几何学的精确计算。
常见的十字路口,其形状和尺寸直接关系到车辆的通行效率和安全性。
比如,合理的交叉口角度可以减少车辆的交叉冲突点,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同时,通过几何原理,可以优化信号灯的设置时间,使得不同方向的车辆能够更有效地通过交叉口。
在高速公路的规划中,几何学的应用尤为重要。
高速公路的坡度和坡长需要精心设计。
过大的坡度会增加车辆的能耗,降低行驶速度,甚至可能导致车辆故障。
而坡长过长也会给驾驶员带来疲劳和安全隐患。
通过几何学的计算,可以确定合适的坡度和坡长,以保证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能够稳定、高效地行驶。
再来说说交通环岛的设计。
交通环岛是一种常见的交通设施,其设计也离不开几何学的支持。
环岛的半径、车道数量和进出口的位置都需要根据交通流量和车辆行驶速度来精确计算。
一个设计合理的交通环岛能够有效地减少交通冲突,提高通行效率,同时还能美化城市景观。
除了道路本身的设计,车辆停放区域的规划也可以借助几何学知识。
例如,停车场的布局可以采用矩形、菱形或斜列式等不同的几何形状,以充分利用空间,提高停车位的数量。
同时,通过计算车辆的转弯半径和通道宽度,可以确保车辆能够方便地进出停车位,减少停车过程中的拥堵和刮擦事故。
在城市交通规划中,几何图形的组合和排列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比如,通过将道路设计成网格状或环状,可以使交通流量更加均匀地分布在城市各个区域。
如何利用几何知识解决交通规划问题
如何利用几何知识解决交通规划问题在现代社会,交通规划是城市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高效、合理的交通规划能够缓解交通拥堵、提高出行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并促进经济的发展。
而几何知识在交通规划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道路的设计。
在规划道路时,几何中的直线和曲线是两个关键的概念。
直线道路能够提供最短的距离和最快的通行速度,适用于城市主干道和高速公路。
然而,完全的直线道路在实际情况中并不常见,因为需要考虑地形、建筑物以及交通流量的分布等因素。
曲线道路则在很多情况下是必要的。
例如,在道路转弯处,需要根据车辆的行驶速度和转弯半径来设计合适的曲线。
转弯半径过小会导致车辆行驶不稳定,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而转弯半径过大则会占用过多的土地资源。
通过几何中的圆的知识,我们可以计算出合适的转弯半径,以确保车辆能够安全、顺畅地转弯。
另外,道路的坡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几何因素。
过大的坡度会增加车辆的能耗和行驶难度,尤其对于重载车辆。
在山区或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需要通过几何计算来确定合理的道路坡度,既要保证车辆能够顺利行驶,又要尽量减少土方工程的工程量。
再来说说交通路口的设计。
十字路口和丁字路口是常见的交通节点,它们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对交通流量的影响很大。
以十字路口为例,路口的面积和形状需要根据预计的交通流量来确定。
如果路口过小,车辆容易在路口处堵塞;而路口过大则会增加行人过马路的时间和风险。
利用几何中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可以确定合适的路口尺寸。
此外,交通信号灯的设置时间也与几何知识有关。
通过对路口交通流量的统计和分析,可以运用几何比例关系来计算每个方向的绿灯时间,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路口的通行效率。
在停车场的规划中,几何知识同样有着重要的应用。
停车场的布局需要考虑车辆的尺寸和停放方式。
常见的平行停车、垂直停车和斜向停车方式,都需要根据停车场的空间大小和车辆进出的便利性来选择。
通过几何计算,可以确定每种停车方式所需的车位尺寸和通道宽度,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停放更多的车辆,并保证车辆能够安全、便捷地进出。
几何原理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
几何原理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几何原理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了空间和形状的关系。
在数学建模中,几何原理可以用于描述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从物理学到工程学,都能找到几何原理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几何原理在数学建模中的几个典型应用。
首先,几何原理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建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GIS是一个基于地理空间信息的分析和管理系统,它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组织、存储、查询和分析。
几何原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描述地理空间数据的属性和关系。
例如,在地图制作中,我们可以使用几何原理来确定地理实体的边界和形状,同时也可以计算地理实体的面积和长度。
此外,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几何原理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土地利用类型的比例和分布,从而提供决策依据。
其次,在计算机图形学建模中,几何原理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计算机图形学涉及到如何生成、处理和显示计算机图形的技术和方法。
在三维图形建模中,几何原理被广泛应用于描述和处理三维物体的位置、形状和运动。
例如,在三维动画中,我们可以使用几何原理来创建和变换三维物体的形状和位置,从而实现逼真的动画效果。
此外,几何原理还可以用于计算光线在三维物体表面的反射和折射,从而实现真实感的渲染效果。
此外,几何原理在机械工程建模中也具有重要的应用。
机械工程建模涉及到如何使用数学方法描述和分析机械系统的行为和性能。
几何原理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机械零件的几何属性,例如尺寸、形状和位置。
在机械设计中,我们可以使用几何原理来构建机械零件的三维模型,并进行尺寸和形状的分析。
在机械系统分析中,几何原理可以用于计算机械零件的运动轨迹、连杆机构的作动特性等。
此外,几何原理还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解决机械系统中的接触、碰撞和运动学问题。
最后,几何原理在物理学建模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物理学建模是研究物理系统和现象的数学建模方法。
几何原理可以用于描述和分析物理系统的空间结构和形状。
例如,在光学研究中,几何光学原理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光线在光学器件中的传播和折射规律。
如何利用几何知识设计更人性化的交通系统
如何利用几何知识设计更人性化的交通系统在现代社会,交通系统的高效运行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一个设计合理、人性化的交通系统不仅能够减少交通拥堵,提高出行效率,还能保障交通安全,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几何知识作为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交通系统的设计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几何知识来设计更人性化的交通系统。
一、道路几何设计道路的几何形状和布局是交通系统的基础。
合理的道路几何设计可以提高车辆的行驶流畅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1、弯道设计弯道是道路中常见的几何元素。
在设计弯道时,需要考虑车辆的转弯半径和行驶速度。
根据几何原理,弯道的半径越大,车辆在转弯时所需的向心力越小,行驶就越平稳。
因此,在高速公路和主干道上,应尽量采用较大的弯道半径,以适应高速行驶的车辆。
同时,为了避免驾驶员在弯道处视线受阻,还应合理设置弯道的超高和加宽,使车辆在弯道上保持平衡,并提供良好的视野。
2、坡度设计道路的坡度对车辆的行驶性能和能耗有很大影响。
过大的坡度会增加车辆的爬坡难度,降低行驶速度,甚至导致车辆熄火或溜车。
在设计道路坡度时,需要综合考虑地形条件、车辆性能和交通流量等因素。
一般来说,城市道路的坡度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车辆的正常行驶。
对于山区道路,可以采用盘山公路的形式,通过增加道路长度来减小坡度,提高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3、交叉口设计交叉口是交通流汇聚和分散的地方,容易出现交通拥堵和事故。
在交叉口的设计中,几何形状的选择至关重要。
常见的交叉口形式有十字交叉口、T 型交叉口和环形交叉口等。
十字交叉口的交通组织相对简单,但容易出现冲突点;T 型交叉口适用于交通流量较小的情况;环形交叉口可以减少冲突点,提高交通流的连续性,但占地面积较大。
此外,交叉口的转弯半径、车道划分和交通信号设置等也需要根据几何原理进行合理设计,以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
二、交通标志和标线的几何设计交通标志和标线是引导交通参与者正确行驶的重要设施,其几何设计直接影响到交通信息的传递效果。
几何形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几何形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几何形无处不在。
从街道的布局到建筑的外形,从公园的设计到区域的划分,几何形都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几何形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呢?首先,几何形有助于实现城市空间的高效利用。
城市土地资源有限,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是城市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
规则的几何形状,如矩形、正方形和圆形,能够更有效地划分和组织空间。
以矩形为例,矩形的建筑和街区布局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土地,减少空间的浪费。
而且,这种规则的形状便于进行标准化的设计和建设,提高建设效率。
在商业区,规整的几何形店铺布局能够使商家更好地展示商品,也方便顾客在其中穿梭和购物。
在住宅区,合理的矩形或方形地块划分能够确保每个家庭都能获得相对均等的空间和资源。
其次,几何形能够增强城市的交通流畅性。
道路网络是城市的血脉,而几何形在道路规划中起着关键作用。
直线和曲线的巧妙组合能够形成合理的道路走向。
主干道通常采用直线形,以确保车辆能够快速、直接地通行,减少行驶时间和能源消耗。
而在一些需要减缓车速、增加景观性的区域,如居民区或公园附近,适度的曲线道路能够降低车速,提高交通安全,并增加行驶的趣味性。
圆形的交通环岛可以有效地分流车辆,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的发生。
此外,几何形的路口设计能够提供清晰的交通指引,让驾驶员和行人更容易理解和遵守交通规则。
再者,几何形对于城市景观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不仅是功能性的空间,也是人们审美和情感的寄托所在。
几何形的运用可以创造出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的城市景观。
比如,一系列相同形状和大小的几何形花坛或水池沿着街道排列,能够形成一种整齐、有序的美感。
高耸的几何形建筑在城市天际线上构成独特的轮廓,成为城市的标志性景观。
几何形的公园和广场能够提供开阔、通透的空间,让人们在其中感受到舒适和自由。
同时,不同几何形的组合和对比还能够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丰富性,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和享受。
道路几何设计对IDM模型跟驰行为的影响
道路几何设计对IDM模型跟驰行为的影响覃频频;裴世康;杨春兰;孟强;万千【摘要】An improvement of Intelligent Drive Model (IDM)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road geometrics (slope, curve and superelevation) on car-following is established. Combining the two degree freedom vehicle dynamics model, the car-following simulation of the improved IDM is carried out by using Matlab/Simulink.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roved IDM following car's headway increases and speed decreases in the road with turning, super-elevation and some certain downhill or uphill gradient, which ensures the car-following safety. 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yaw rate and lateral velocity decrease with superelevation and radius increasing at certain gradients, which ensures the handling stability of the following car. The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odified IDM can more precisely response to the influence of gradients, radius and super-elevation than non-modified IDM.%考虑道路几何设计参数转弯半径、超高、坡度对车辆跟驰行为的影响,对车辆跟驰智能驾驶员模型(IDM)进行了改进.结合二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改进后的跟驰模型并进行仿真.仿真分析发现:在具有转弯、超高和坡度的道路上,改进后的模型,其跟驰车辆车头时距增大,行驶速度减小,保证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车辆横摆角速度和侧向速度随半径和超高的增加而减小,保证了汽车操纵稳定性.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能够更准确地描述道路几何设计对车辆跟驰行为的影响.【期刊名称】《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年(卷),期】2017(017)006【总页数】8页(P77-84)【关键词】交通工程;跟驰行为;车辆动力学;智能驾驶员模型;道路几何设计【作者】覃频频;裴世康;杨春兰;孟强;万千【作者单位】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南宁530004;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南宁530004;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南宁530004;吉林大学汽车学院,长春130012;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南宁53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91.2车辆跟驰理论是运用动力学方法,研究在无法超车的单车道上车辆列队行驶时,后车跟随前车行驶状态的一种理论[1].车辆跟驰模型的研究对于了解和认识交通流的特性,进而把这些了解和认识应用于交通规划、交通管理与控制,充分发挥交通设施的功效,解决交通问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2].早在1950年Reuschel A.就已经开始研究交通流中车辆列队运行状态,1953年Pipes L.A.建立了车辆跟驰模型并给出了解析结果.此后,各国研究学者从不同角度建立、完善了车辆跟驰模型.有代表性的如Newell模型,Bando等的最优速度模型,Gipps模型,GM模型和NETSI模型等[3-5].早年的线性、非线性等模型均不能简单、准确、统一地表达各种交通状态及车流行驶状态下车辆的跟驰行为.2002年,Helbing等在广义力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只需要少数有明确意义的参数的智能驾驶员模型(Intelligent Driver Model,IDM)[6-7].该模型是目前最简单、完整和无事故模型,和经验符合很好且易于标定,能够用统一的模型形式描述不同交通流状态下,所有的单车道的驾驶员跟驰行为[8-9].但驾驶行为是一个多信息、多通道的复杂处理过程,模型未充分考虑不同的道路设计几何条件对跟驰车辆行为的影响[10-11].近几年来,无人驾驶汽车技术发展迅速,实现车与车,车与基础设施及人类活动之间的交互通信必将是未来无人驾驶的发展方向[12-13].但由于无人驾驶技术的复杂性,从安全角度出发,采用仿真手段研究无人驾驶对交通流的影响是当前研究的重要手段.智能驾驶员模型已经被用来仿真无人驾驶情况下的交通流,研究基本都假设交通流中的车辆为直线跟驰,未考虑道路几何设计对车辆跟驰行为的影响.为此,本文对智能驾驶员模型进行改进,结合二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研究道路几何设计(如坡度、转弯、超高等)对IDM模型车辆跟驰行为的影响.IDM模型描述单辆车的位置和速度.对于车辆n,设xn为t时刻的位移,vn为t时刻的速度,前车n-1与跟车n的车头时距sn=xn-1-xn-ln-1,前后车速度差Δvn=vn-vn-1,车辆的动态特性用两个微分方程来表示.式中:;v表示车辆在自由0交通流的期望速度;s0表示最小的期望车间距;T表示反应时间;a表示最大加速度,b表示舒适制动减速度,δ表示加速度指数.IDM跟车公式可以分为自由流状态和相互作用状态两部分.自由流状态,后车与前车的间距sn较大,,加速度由自由流状态决定.当低速时加速度接近最大加速度a,因此单车道的自由流跟驰车辆速度vn将逐渐接近期望速度v0.此时,IDM模型退化为式(4).两车速度差较大时,后车以较高的速度接近前车,相互作用大小决定于密集交通流状态下,车辆间速度差异微小且间距较小,相互作用约等于,它类似于一个排斥力使小间距迅速扩大为一个平衡间距.由此可见,IDM模型可以将各种交通流状态下的车辆跟驰行为,用统一的模型较自然、连贯地进行描述.车辆在具有弯度、超高的道路上,最小转弯半径的计算公式为式中:V表示设计时速(km/h);μ表示横向力系数;i表示路面横坡度,即道路超高,i=tanθe,对双向横坡的路面弯道外侧行驶时用“-”号,在内侧行驶时用“+”号;R表示平曲线半径(m).汽车曲线安全行驶时速度,跟驰车辆在曲线行驶时与直线行驶不同,由于转弯的影响,跟驰行为与直线时存在差异.在原模型的基础上,加入曲率半径的影响.式中:R0表示汽车转弯行驶所需的最小安全转弯半径;R表示道路曲率半径;β表示与R0有关的常数.在弯道上,当前车减速行驶时,跟驰车辆对前车的反应比直线行驶更加敏感[14],此时β>0,与R0有关,R0越大,β越小,即曲线对跟驰行为的影响越小;反之,则越大.此外,半径R越大,驾驶员的敏感性越弱,当道路为直线时,R→∞,此时,,与原模型相同.前车加速行驶时,跟驰车辆对前车的反应比在直线上弱,此时β<0,R越大,驾驶员的敏感性越强,即加速反应越强,驾驶员会以一个相对较大的加速度行驶,但低于直线上的加速度;反之,则较弱[14].当R→∞时,此时,与原模型相同.汽车在平直路面行驶时,车辆受到合外力为F=max.汽车上坡时的受力情况如图1所示.图1中跟驰车辆以低于原有模型给出的加速度ax行驶,由牛顿经典动力学得出式中:θG较小时有,G 100为坡度,上坡时G取正值.此时,实际的加速度变为所以,最终改进后的IDM模型为车辆转弯时,输入转角为δf,如图2所示.如果车辆的前进速度为uc,横摆角速度为r,车轮的前进速度,其中B为轮距.实际中,可以近似认为uw=uc.单轨模型中,前轮的侧向速度为后轮的侧向速度为轮胎前轮的侧偏角:,后轮的侧偏角当α较小时,可近似认为tanα=α,则在具有超高的弯道上,如图3所示,曲线半径与旋转半径不等,旋转半径为此时,前转向轮的实际转角为[15]若前轴2个轮胎的侧向力合力为Fcf,后轴2个轮胎的侧向合力为Fcr,则有式中:e 100为超高值,道路曲线内侧e取正值.如图4所示,车辆稳态转向,横摆角加速度近似为0或Mz=Iω˙相对较小时,可忽略不计,根据力矩平衡,则有在线性操纵动力学分析中,假定轮胎载荷Fz为恒定,且偏角α较小,所以只需已知α=0时的斜率Cα[16].在这种情况下,侧向力为式中:系数Cα值总为正,定义为某特定垂直载荷下的轮胎侧偏刚度.联立式(11)~式(21)可得轮胎输入转角为在具有转弯、超高及坡度的道路上,利用Matlab/Simulink对原有模型及改进后的模型进行仿真实验,对比改进后的模型与原模型仿真实验结果,验证改进后的模型是否能够更好地描述车辆跟驰行为.实验中假设前车的位置,加速度等信号能够顺利地传递给后车,后车根据这些信息判断车距并调整速度、加速度等响应.仿真模型如图5所示.车辆参数:整车质量1 833 kg,转动惯量Iz=2 765 kg·m,质心距前轴距离1.402 m,轴距L=3.048 m,车身长度l=5 m,前轮总侧偏刚度Cαf=-229 180N/rad,后轮总侧偏刚度Cαr=-229 180 N/rad.取期望车速120 km/h,安全时间间距T=1 s,拥堵交通流最小车间距s0=2 m,期望的最大加速a=1.0 m/s2,制动舒适减速度b=1.5 m/s2,加速度指数δ=4[9].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17],设置转弯半径R=180 m,β=±0.5,转弯弯道总长度180 m(约400~580 m),缓和曲线—圆曲线—缓和曲线比例为1∶1∶1,设计车速 60 km/h,转弯时长控制在11 s左右,初始车速80 km/h,车头距与速度有关,初始车距设为30 m[18].根据不同道路转弯半径、超高(2%~8%)及坡度(0~9%),仿真分析车辆跟驰行为和车辆操纵稳定性.(1)汽车在转弯半径180 m,坡度为0,超高(2%~8%)道路上行驶,观察模型改变前后速度、车头时距、横摆角速度、侧向速度及跟驰效果的变化.仿真结果如图6~图9所示.由于IDM模型是基于加速度的驾驶员模型,由改进后的模型定义可知,当汽车弯道行驶时,若头车的加速度没有变化即匀速行驶,值为1,不起作用;当头车有加速度变化时才有作用,符合车辆加速特性和弯道跟车安全性.由图7可知,模型改进后,当半径一定时,超高越大车头时距越小,但影响较小.由图8和图9可知,超高越大横摆角越小、侧向速度越小,但影响较小,跟驰行为较稳定.(2)模型改进后,汽车在弯道半径180~240 m,超高为2%,坡度为零的道路上行驶,观察模型改变前后速度、车头时距、横摆角速度、侧向速度及跟驰效果的变化. 仿真结果如图10~图14所示.由图11可知改进后的模型,半径影响车头时距,半径越大,车头时距越小,当半径趋于无限即直线行驶时,与原模型相同.但由于汽车在单独的曲线行驶时基本保持匀速行驶,小半径差对车头时距影响并不明显,只有在半径相差较大时才会有明显影响.由图12和图13可知,半径越大,车辆横摆角速度和侧向速度越小,最终横摆角越小,符合实际.图14表明前后车车辆轨迹重合,跟驰效果良好.(3)在半径180 m,超高2%,坡度0~9%道路上仿真实验,观察模型改变前后速度、车头时距、跟驰效果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15~图17所示.图15和图16表明,原有跟驰模型在具有弯度、超高及坡度的道路上,后车的跟驰行为曲线在不同道路参数时完全重合,车辆的跟驰行为与直线行驶无异.在相同道路设施条件下,改进后的模型在坡度发生变化时跟驰距离也发生变化,坡度越大,跟驰距离越大,符合车辆安全驾驶要求,且跟驰稳定,坐标轨迹曲线如图17所示.本文考虑道路几何设计参数转弯半径、超高、坡度对车辆跟驰行为的影响,改进了IDM模型,并利用Matlab/Simulink进行了改进后模型的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转弯半径、超高、坡度都不同程度影响车辆跟驰行为和车辆操纵特性,改进后的模型能够更符合实际地反映道路几何设计对车辆跟驰行为的影响,为将改进后的IDM模型用于无人驾驶交通流仿真的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模型支持.【相关文献】[1]吴芳,马昌喜.交通工程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WU F,MA C X.Traffic engineering[M].Beijing:China Communications Press,2014.][2]刘运通,石建军,熊辉.交通系统仿真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LIU Y T,SHI JJ,XIONG H.Traffic system simulation technology[M].Beijing:China Communications Press,2002.][3]BANDOM,HASEBEK,NAKANISHIK,etal.Phenomenological study of dynamical model of traffic flow[J].Journal De Physique I,1995,5(11):1389-1399.[4]GIPPS P G.A behavioral car-following model for computer simulation[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Methodological,1981,15(2):105-111.[5]ARMED K I.Modeling driver’s acceleration and lane changing behavior[D]. Cambridge: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1999.[6]HELBING D,HENNECKE A,SHVETSOV V,et al.Micro-and Macro-Simulation offreeway traffic[J].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 Modelling,2002,35(PII S0895-7177(01)00180-75-6):517-547.[7]HELBING D,TILCH B.Generalized force model of traffic dynamics[J].Physical ReviewE,1998,58(1):133-138.[8]朱山江,屈山,史其信.对智能驾驶员模型的改进及其应用[J].中南公路工程,2006,31(3):135-139.[ZHU S J,QU S,SHI Q X.Improvement for intelligent driver model and itsapplication[J].Central South Highway Engineering,2006,31(3):135-139.][9]TREIBER M,KESTING A.Traffic flow dynamics[M].Berlin:Springer-Verlag,2013.[10]张伟,王武宏,沈中杰,等.考虑驾驶员的多信息处理和多通道判断能力时车辆跟驰模型的改进[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4,4(1):104-108.[ZHANG W,WANG W H,SHEN Z J,etal.Improvement of car following model with driver's multi-typed information system and multi-ruled decision-making mechanism[J].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04,4(1):104-108.][11]ZIDEK K, KOUBEK T,PROCHAZKA D,et al.Assistance system for traffic signs inventory[J].Enterprise&the Competitive Environment,2015,63(6):2197-2204.[12]王世峰,戴祥,徐宁,等.无人驾驶汽车环境感知技术综述[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0(1):1-6.[WANG S F,DAI X,XU N,et al.Overview on environment perception technology for unmanned ground vehicle[J].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17,40(1):1-6.][13]陈慧岩,熊光明,龚建伟,等.无人驾驶汽车概论[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CHEN H Y,XIONG G M,GONG J W,et al.Introduction to selfdriving car[M].Beijing: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ess,2014.][14]王浩,马寿峰.适用于弯度与坡度的跟驰模型及其仿真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5,38(11):106-111.[WANG H,MA S F.Car-following model and simulation with curvesandslopes[J].ChinaCivil Engineering Journal,2005,38(11):106-111.][15]余志生,夏群生.汽车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YU Z S,XIA Q S.Automobile theory[M].Beijing:Mechanical Industry Press,2014.][16]喻凡,林逸.汽车系统动力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YU F,LIN Y.Vehicle system dynamics[M].Beijing:China Machine Press,2011.][17]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CCCC First Highway Consultants.Specification for design of highway route[S]. Beijing:China Communications Press,2006.][18]杨龙海,赵顺,徐洪.基于改进优化速度函数的跟驰模型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7,17(2):41-46.[YANG L H,ZHAO S,XU H.Car-following model based on the modified optimalvelocity function[J].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17,17(2):41-46.]。
跟驰模型场景基准分析
同 济 大 学 学 报(自 然 科 学 版)
JOURNAL OF TONGJ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Vol. 49 No. 7 Jul. 2021
文章编号:0253⁃374X(2021)07-0922-11
DOI:10. 11908/j. issn. 0253-374x. 21175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E0102800) 第一作者:李瑞杰(1993—),男,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交通流理论。E-mail:lrj347407604@foxmail. com
论 文 拓
通信作者:李林波(1974—),男,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工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交通规划、交通拥挤管理等。 E-mail:llinbo@tongji. edu. cn
是整体优化后的结果,该参数仅为模型中参数集的 一环,其值将受本模型其他参数的影响[8]。 1. 2 典型跟驰模型介绍
跟驰过程中动态参数如图 1 所示。
速度,vn ( t ) 为 t 时刻车辆 n 的速度,xn ( t ) 为 t 时刻车 辆 n 的位置,Ln-1 为车辆(n - 1)的车长,τn 为车辆 n 的反应时间,Δxn ( t )= xn-1 ( t )-xn ( t ) 为 t 时刻前后 两车的车头间距,Δvn ( t )= vn-1 ( t )-vn ( t ) 为 t 时刻
代表模型 MITSIM Gipps 模型 Wiedemann 模型 FVD 模型
IDM S‒K 模型
LCM
表 1 跟驰模型选取和参数的选取 Tab.1 Selection of car-following models and parameters
基于修正IDM模型的交叉口跟驰模型仿真研究
基于修正IDM模型的交叉口跟驰模型仿真研究
代宇婷;郭今达;宋利民
【期刊名称】《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年(卷),期】2022(39)9
【摘要】为了更精确地描述拥堵条件下的信号交叉口消散交通流行为,进而应用到智能交通并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基于多个交叉口的高峰拥堵时段实测交通流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绿灯启亮时影响头车加速度的因素。
在智能驾驶员模型(IDM)的基础上,构建一种适合交通拥堵时绿灯放行状态的基于改进头车启动模型的跟驰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前方道路剩余长度对头车加速度的影响。
利用遗传算法标定改进模型参数,对其进行效果验证,并与IDM模型进行仿真对比分析。
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很好地反映拥堵条件下绿灯启亮后的交叉口交通流行为,且明显优于重新标定的IDM模型,对解决智能交通基础问题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总页数】8页(P72-79)
【作者】代宇婷;郭今达;宋利民
【作者单位】大连海事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1.9
【相关文献】
1.交叉口车辆跟驰换道模型构建及仿真
2.道路几何设计对IDM模型跟驰行为的影响
3.交叉口车辆跟驰换道模型构建及仿真
4.基于IDM与RBFNN的组合型车辆低速跟驰模型
5.车辆IDM跟驰模型研究综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 : 考虑道路几何设计参数转 弯半径 、 超 高、 坡度对车辆跟驰行为的影响 , 对车辆 跟驰 智能驾驶 员模型( I D M) 进 行 了改进. 结合二 自由度 车辆动 力学模 型 , 利 用Ma t l a b / S i m u l i n k 建立改进后的跟驰模型并进行仿真. 仿真分析发现 : 在具有转弯、 超 高和坡度的 道路 上 , 改进 后 的模 型 , 其跟 驰 车辆 车 头 时距 增 大 , 行驶 速 度 减 小 , 保 证 了车辆行 驶 的 安 全性 ; 车辆横摆 角速度和侧向速度随半径和超 高的增加而减小 , 保证 了汽车操纵稳定性. 结果表 明, 改进后 的模型能够更准确地描述道路几何设计对车辆跟驰行为的影响. 关键词 : 交通工程 ; 跟驰行为 ; 车辆动力学; 智能驾驶 员模型 ; 道路几何设计
T l 1 e s i mu l a t i o n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t h e i mp r o v e d I DM f o l l o wi n g c a r ’ s h e a d wa y i n c r e a s e s nd a s p e e d d e c r e a s e s
中 图分 类 号 : U4 9 1 . 2
文献 标 志 码 : A
道路几何设计对 l D M模型跟驰行为 的影响
覃西 大学 机械工程学 院 , 南宁 5 3 0 0 0 4 ; 2 . 吉林大学 汽 车学 院 , 长春 1 3 0 0 1 2 ; 3 . 华蓝设计( 集团) 有 限公 司, 南宁 5 3 0 0 0 4 )
第1 7 卷第 6 期 2 0 1 7年 1 2月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J o u r n a l o f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S y s t e ms En g i n e e r i n g a n d I n f o r m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 1 . C o l l e g e o f Me c h a n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 G u a n g x i Un i v e r s i t y , Na ni u n g 5 3 0 0 0 4 , C h i n a ;
2 . Co l l e g e o f Au t o mo t i v e E n g i n e e i r n g , J i l i n Un i v e r s i y, t C h ng a c h u n 1 3 0 0 1 2 , Ch i n a ;
Vb 1 . 1 7 No . 6 De c e mb e r 2 0 1 7
文章 编 号 : 1 0 0 9 . 6 7 4 4 ( 2 0 1 7 ) 0 6 . 0 0 7 7 . 0 8
DO I : 1 0 . 1 6 0 9 7  ̄ . c n k i . 1 0 0 9 - 6 7 4 4 . 2 0 1 7 . 0 6 . 0 1 2
3 . H u a L a n De s g i n( g r o u p ) C O. , L T D. Na n n i n g 5 3 0 0 0 4 ,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An i mp r o v e me n t o f I n t e l l i g e n t D i r v e Mo d e l ( I DM) c o n s i d e i r n g t h e i n l f u e n c e o f r o a d g e o me t r i e s ( s l o p e , c u r v e nd a s u p e r e l e v a t i o n ) 0 n c a r - f o l l o w i n g i s e s t a b l i s h e d . C o mb i n i n g t h e t w o d e g r e e f r e e d o m v e h i c l e
d y n a mi c s mo d e l , t h e c a r - f o l l o wi n g s i mu l a t i o n o f he t i mp r o v e d I DM i s c a r r i e d o u t b y u s i n g Ma t l a b / S i mu l i n k.
I nf l ue nc e of Ro ad Ge o me t r i e s o n Car - . f o l l o wi ng of t he
I nt e l l i g e n t Dr i v e r M o de l
Q I N P i n - p i n , P E I S h i - k a n g , Y A NG C h u n - l a n , ME NG Q i a n g , WAN Q i a n 3
i n t h e r o a d wi t h t u r n i n g , s u p e r - e l e v a t i o n nd a s o me c e ta r i n d o wn h i l l o r u p h i l l ra g d i e n t , wh i c h e n s u r e s he t c a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