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穷人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六年级上册
9 穷人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围绕“爱”的主题,这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个短篇小说。课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本课思想内容有以下两个重点:
一是表现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除了题目,全文没有一个“穷”字,但穷人“穷”到什么地步,我们却能从文中感受得十分真切。桑娜的丈夫为了一家七口人的生活,竟然冒着危险出海打鱼,清早出去,深夜未归;桑娜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可见桑娜一家的生活是多么艰难。再看西蒙一家,丈夫已死了,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她也悲惨地病死在稻草铺的床上。屋里又潮湿又阴冷,两个无依无靠的孩子熟睡在死去的母亲旁边。这些描述饱含作者的感情,使读者深切地感受到穷人的悲惨命运。
二是赞颂穷人富于同情、热心助人的美德。课文里没有一句直接赞美的话,然而穷人的高尚品质却被表现得感人肺腑。收养孤儿,本来就是一件感人的事,而作者把收养孤儿这件事安排在一个孩子多、生活已经十分艰难的穷人桑娜家里,这就感人至深了。桑娜抱回两个孤儿以后,作者细致地描写了她紧张、担忧的复杂心理活动。课文以“穷人”为题富有深意。文章通篇反映了桑娜与西蒙两家的贫穷──住得差,吃得差,劳动条件差,还有疾病,是沙俄时期俄国渔民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就是在这样贫穷的情况下,桑娜与渔夫做出了令人难以相信的举动:在自己五个孩子的基础上,主动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作者就是通过这样的事例,讴歌了穷人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质,有力地抨击了当时上流社会的堕落与腐化。
课文段落分明,结构独具匠心。全文以桑娜的内心矛盾为主线,围绕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这件事,前后设置了两个悬念:渔夫是否平安回家?渔夫回家后能否同意收养孩子。两个悬念交替展开,逐步消除,从而推动着故事向前发展。这样处理,使得全文波澜迭起,扣人心弦,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二是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心理、对话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
【课标表述】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
*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
需要搜集信息。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学习目标】
1. 借助拼音会认“啸、汹、澎、湃、寡”等12个生字,正确读准“蜷、梧”的读音,注意“作”和“强”多音字的读音;正确书写“搁、裹、魁”等12个字,会写“魁”这个半包围结构的字,掌握“裹”这个字中两捺必有一捺变一点的书写规律。
2.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忐忑不安”、“自作自受”和两次“沉默”背后的深刻含义。
3.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4.通过重点朗读带有省略号的六处句子,深刻体会省略号的作用与好处。
5. 找出文章中运用的描写方法,感受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的作用。
6. 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掌握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能够运用心理描写来体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刻画人物形象。
【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2.找出文章中的描写方法,感受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的作用。
3.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掌握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能够运用心理描写来体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刻画人物形象。
【评价方案】
1.通过四人小组互相检查词语认读的方式,关注学生识字状况,评价目标1;(见评价单第一题)
2.通过同桌两人从部件紧凑、笔画占位、笔顺、写字姿势四方面进行相互检查,评价目标1;(见评价单第二题)
3.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忐忑不安”和“沉默”的意思,检验学生是否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评价目标2。(见评价单第三题)
4. 通过指名读、师生配合读等,找出环境描写和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的语句,看出桑娜和渔夫是怎样的人来评价目标3、4、5;(见评价单第四题)
5.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续写《穷人》评价目标6。(见评价单第五题)
【教学过程】
一、了解单元主题“爱”,顺势解题
1.开启新的单元,明确第三单元单元主题:学习本组课文,要在读懂课文、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对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抒发美好情感的。
2.本文的题目是什么?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法?(预设:为什么起这个题目?)(学生:那位同学能够给我解答一下?)
二、发现字词,书写生字(落实目标1)
(一)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全文:
呼啸搁板抱怨保佑掀起寡妇蜷缩裹住挨揍搔头魁梧黧黑
汹涌澎湃忐忑不安自作自受
(1)小老师领读,纠正错音。
(2)在字音上,我想提醒大家注意__字,读的时候需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字音上,注意“蜷缩”的“蜷”读二声;“魁梧”的“梧”读二声;“汹涌澎湃”的“湃”的读音。
师:“自作自受”的“作”是个多音字。“作”读四声是表示做某事;“作”读一声是表示作坊。
②字义上,“自作自受”的含义就是自己做错了事,自己承担不好的结果。读课文中的
……”初步体会句子:“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
....
桑娜善良的美好心灵。
初步了解“忐忑不安”的含义,读课文中的句子:“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初步体会桑娜家境穷困的处境。
③字形上,注意“魁”字是半包围结构,“斗”字要写在竖弯钩里面。
(二)书写“裹”字,掌握规律
过渡:其实字形上除了“魁”字需要注意以外,还有一个字需要引起同学们的特别注意,那就是“裹”字。
1.生观察“裹”字易错笔画。
2. 师指导:“裹”字是由“衣”和“果”两个字组成,两字中都有捺,要把一捺变成点。“果”的那一笔捺要变成点。类教:一字中间有两捺,其中一捺必变点。举例:奏、邀等。
3.小小书法家上台教授大家书写“裹”字,边讲边说重点笔画。
4.生摆好写字姿势,书写“裹”字。
5.同桌互查互相评价。
三、默读课文,概括大意(落实目标3)
1.快速地默读课文,质疑:本文题目是《穷人》,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位穷人?
人物:桑娜渔夫五个孩子(桑娜一家)
西蒙两个孩子(西蒙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