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焦耳实验与热功当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量。
•热功当量的公认值为J=4.18 J∕cal。
•热功当量表示热与功之间是可以转换的。 系统吸收1 cal的热量,相当于外界对系统 作4.18 J(约为4.2 J)的功。
焦耳的热定义
•焦耳确认热是能量的另一种形式,取代了 热质说,并对热重新加以定义: –物体间因温度差或相变而产生的能量转 移,称为热(heat)。
=(1.00×103)×1.00×(21.5-20.0)+500×(21.5-20.0) =4.18(J/cal)
范例1-5
如右图,质量为 1.00 kg 的铁锤,以 50.0 m∕s 的速率敲击放 在地上质量为 400g 的铁块.假设有 40.0% 的力学能变为铁块的 热能,求此铁块的温度增加多少?(铁的比热为
•焦耳将定量的水,置于绝热的容器内,左、 右两重锤缓缓下降,带动转轴转动,并使得 叶片搅拌容器内的水。
•由容器和水的温度变化可计算所吸收的热量
Q,且由两重锤下降的高度可计算位能的减 少,即重力对两重锤所作的功W,焦耳测得W 与Q的比值约等于一个定值。
热功当量
•在1850年,焦耳发表J=W/Q,称之为热功
补充资料 内 能(2/4)
•一个系统的内能(internal energy)则包 含了组成系统内部分子的动能和、以及分 子之间或分子内的位能和。系统在不同的
温度、压力、体积的状态下,其内能U是不
一样的,我们可以说系统的内能是与温度
(T)、压力(P)、体积(V)等状态因素 有关的状态函数U=U(T、P、V)。
•焦耳的创新观念及方法 ,将能量守恒的原理发 挥得淋漓尽致,“能量 ”随后也成为统合物理 学各个分支领域不可或 缺的核心概念。
•善用能量之间的转换, 也大幅提升了人类的生 活质量。
聚光式太阳能板将热能转成 电能,供路灯夜间照明用。
范例1-4
在焦耳實驗中,假設兩邊重錘的質量為 2.00 kg, 每次落下距離為 2.00 m;容器及葉片的熱容量為 500 cal∕°C,容器內裝有 1.00kg 的水。若實驗開 始時水溫為 20.0°C,當兩重錘反覆落下 120 次 後,水溫變為 21.5°C,求熱功當量約為多少?(重 力加速度為 9.80 m∕s2)
0.113cal∕g‧°C)
范例1-5
概念 1. 鐵錘的動能(Ek=12m1v2)有 40.0% 變為鐵塊的熱能,
使鐵塊溫度增加(Q=m2s∆T ) 2. 熱功當量 J=4.18 J/cal
策略 1. 設鐵塊溫.0%=m2s∆T×4.18
范例1-5 解
焦耳的热观点
•热和功都是在作用过程中,使物体自一状态至另 一个状态的能量转移;以作功的方式和直接加热 于系统上,皆会让系统增加温度。
•焦耳不仅提出热为能量的一种形式,在1847年, 他又提出:
–电、磁、光、声、化学反应热都是不同 型态的能量。根据能量的理论,可以将 物理世界的规律单纯地表达出来。
能量守恒的强化
12×1.00×(50.0)2 ×40.0%=400×0.113×∆T×4.18 得∆T=2.65(°C)
补充资料 内 能(1/4)
•在热学中,我们定义一个热学系统 (thermodynamic system)为许多质点 (如原子或分子)的一种聚集。如一杯茶 、一瓶汽水,或汽缸内的气体都是一个热 学系统。为了方便,我们底下所讨论的热 学系统或简称系统,是一种巨观的、均匀 的、无方向性的、不带电、无化学活性及 重力作用不明显的对象。
范例1-4
概念 1. 兩重錘下降時所減少的位能,即重力對兩重錘所
作的功,轉換成攪拌葉片的動能,最後再轉變成 熱能而被水及容器所吸收,造成水溫的上升。
2. 熱功當量(J)為作功(W)及轉為熱(Q)的比值。
策略
1. W=2mgh×N;Q=ms∆T+C∆T 2. J=WQ
范例1-4 解
J=WQ =ms2∆mTg+h×CN∆T 2×2.00×9.80×2.00×120
•1799年,化学家戴维发现两冰块相互摩擦时,会 有冰熔化成水的现象;发现两物相互摩擦所产生 之热的多寡,与作功的量有关。
•运动说认为摩擦引起物体微粒的振动,而这种振 动就是热。
焦耳实验
•从1840年开始, 焦耳尝试用各种 方法做热与功转 换的实验,其中 之一的桨叶轮实 验,简称焦耳实 验。
W与Q的比值
补充资料 内 能(3/4)
•一般系统内能的多寡,实验上不易求得,
但当状态改变时,内能的变化ΔU=U末-U初 ,才是我们关心的;而ΔU只和初状态、末
状态有关,和状态改变的过程无关。
补充资料 内 能(4/4)
•热和内能虽然都是能量的形式,但常使人 混淆,以为热储存于系统内,甚至认为温 度高的系统所含的“热”较温度低的系统 所含的“热”为多,这些错误观念都是当 时热质说的严重瑕疵所遗留下来的。正确 的描述应该说系统内部有多少内能,不能 说系统内部含有多少热。热是能量的一种 形式,可以进入或离开系统,使系统的内 能增加或减少。
热质说
•十八世纪早期,科学家以热质说诠释热的 意义,认为热是一种无色、无味且没有质 量的流质,称为热质。
•可解释当时的许多热现象,如:物质吸收 或放出热质,可使温度产生变化;热的传 播是热质由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
•十八世纪末,热质说受到严重的考验。
热的运动说
•1798年,仑福特在制造大炮时,发现在钻磨炮管 时,外界虽然没有对其加热,若继续钻磨炮管, 热就会不断的产生,推论热是由钻头与炮管摩擦 而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